python选择结构教学设计

python选择结构教学设计
python选择结构教学设计

《VB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教学设计

《VB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教学设计 山东省临清市第二中学吴焕英 【案例背景】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实施,其课程目标定位于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其课程的设置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实施这个课程目标。然而,众多的老师实施新课程后发现:教学内容的范围比以前更广泛了、课时远远不够、教学软硬件资源缺乏等诸多问题。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教学,成为老师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教学案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现有的数学、英语基础,结合简单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问题从简单的英语口语入手,过渡到课题的研究学习。原本枯燥无味的VB程序设计,在简单、形象的生活实例下,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与探索思维。这样的教学案例,值得我们反思研究、总结与完善。 【教材分析】 算法与程序设计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选修模块之一,本模块旨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 “选择结构”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级中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共分三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用选择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具体问题。用选择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具体问题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程序设计数据的表示与处理的基础上,理解了顺序结构的前提后提出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问题解决方法和思想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在按照一定的流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体会和理解程序设计的思想,而且也为多分支选择结构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 高一的学生在数学课中已经有了算法和程序设计的基础,学生对事物的分析、综合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水平,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有能力进行自我探究,如果用一种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能够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例子来分析选择结构的话,那么学生会比较感兴趣。 【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技术背后所蕴含的技术价值和技术思想,使其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理解和掌握过程与方法,这样才能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乃至学会生活,提高终生学习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其终身发展的需要,成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公民。 因此本节课的目标有以下几项: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1.2.2 选择结构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流程图的选择结构这种基本逻辑结构. 2.能识别和理解简单的框图的功能. 3. 能运用三种基本逻辑结构设计流程图以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方法: 1. 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设计流程图表达求解问题的过程,加深对流程图的感知. 2. 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流程图的画法和流程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情境: 某铁路客运部门规定甲、乙两地之间旅客托运行李的费用为 0.53,50,500.53(50)0.85,50, c ωωωω?≤?=??+-?>?其中ω(单位:kg )为行李的重量. 试给出计算费用c (单位:元)的一个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二、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表达. 解 算法为:

1S 输入行李的重量ω; 2S 如果50ω≤,那么0.53c ω←?, 否则500.53(50)0.85c ω←?+-?; 3S 输出行李的重量ω和运费c . 上述算法可以用流程图表示为: 教师边讲解边画出第10页图1-2-6. 在上述计费过程中,第二步进行了判断. 三、建构数学 1.选择结构的概念: 先根据条件作出判断,再决定执行哪一种 操作的结构称为选择结构. 如图:虚线框内是一个选择结构,它包含一个判断框,当条件p 成立(或称条件p 为“真”)时执行A ,否则执行B . 2.说明:(1)有些问题需要按给定的条件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并按判 断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操作,这类问题的实现就要用到选择结构的设计; (2)选择结构也称为分支结构或选取结构,它要先根据指定的条件进行判断,再由判断的结果决定执行两条分支路径中的某一条; (3)在上图的选择结构中,只能执行A 和B 之一,不可能既执行A ,又执 行B ,但A 或B 两个框中可以有一个是空的,即不执行任何操作; (4)流程图图框的形状要规范,判断框必须画成菱形,它有一个进入点和 两个退出点. 3.思考:教材第7页图121--所示的算法中,哪一步进行了判断? 四、数学运用 分析 由于一元二次方程未必总有实数根,因此,求解时,要先计算判别式△24b ac =-,然后比较△与0的大小,再决定能否用求根公式求解.所以,在算

程序的选择结构教学设计

程序的选择结构 教案编写教师:付虹杨 实际授课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 实际授课日期:

Then End if Else The n Then Else Else End if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格式2:又叫块If I f 条件Then Else 2> End I 语句组1> 语句组说明: 新课讲授 (1)条件可以是算术表达式、关系表达式或逻辑表达式等。表达式都会 得到两种可能:非真即假,True或False。 (2)格式2中的if与end if 必须成对出现,缺一不可。 (3)在书写时,格式1中的<语句组>可以有多条语句,如 果有多条语句则必须写在一行,而且语句之间用冒号“:” 分隔开。格式2中的<语句组>中的多条语句,则需分行书写。 (4)将If、Else和End If 语句左对齐,而<语句组1>和<语 句组2>向右缩进若干空格,以使程序结构更加清楚,便 于阅读和查错。 4、条件语句的执行过程 当条件成立时,执行Then后面的语句组1, 否则执行语句组2 选择结构的流程图如下所示: 5、下面我们共同运用选择结构来解决问题:例1、选择题 将鼠标价钱大竞猜的程序补充完整。 Dim a As Si ngle a=I nputBox(“请输入您猜的价钱”) ____ a=20_Print"猜对了"__Print “猜错了” 学生边看课 件,边听教师 讲解选择结构 的基本格式。 注意事项,及 程序的执行过 程。 学生运用选择 结构将鼠标价 钱大竞猜程序 补充完整。 进一步理解 选择结构的 用法、格式、 功能。 让学生熟练 掌握双分支 选择结构的 两种基本格 式及相互转 换。

vb选择结构教案

卓资县职业中学实训学案 班级_____姓名_________科目: VB 程序设计主备:闫森审核:日期: 课题: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实际应用(2) 实验目的: 1、掌握If语句的使用。 2、掌握Select Case语句的使用。 实验内容与过程 说第一步:独学(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任务) 知识回顾: 1、单分支条件语句格式:①IF <表达式> THEN 语句块 End If ②IF <表达式> THEN 语句块 2、双分支条件语句格式: IF <表达式> THEN 语句块1 Else 语句块2 End If 任务1(基本设计题) 题目:一般网络游戏只允许成年人进入,你来编写一个根据 明 : 本 节 课 只 完 成 任 务 1 和 任 务 2 的 题 目 要 求 及 问 年龄判断是否成年的小程序。(规定成年人年龄>18周岁) 请你根据题意,利用双分支条件语句格式2种方法(单行和 多行)编写程序代码,并上机测试。 设计界面如下: 编写程序代码:

题 。课后作业下次实训务必完成。第二步:合作(问题)探究(对学、群学) 任 务 2. ( 提 高 设 计 题) 在 “ 神州号”程序中,需要判断飞船飞行状况。当飞船速度继续 加大时,飞船将达到第二宇宙、第三宇宙速度(见下表)试 编写程序,输入不同的飞船速度V,判断它的各种飞行状况, 显示出来 飞船速度V 单位 (km/s) 飞行状况情况 程序界面如下: 补充程序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V AS single, n AS integer V= VAL(InputBox(“SPEED=”,”输入速度”)) <=V< 1--Move around Earth飞船绕 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1 11 19<=V< 2--Move around SUN飞船离开 地球的控制 ,围绕太阳转 2 V> 3--Break gravitate of solar 飞船挣脱太阳引力飞出太阳 系 3 其它警告出错信息0

高中信息技术选择结构1教案 粤教版

2.3 选择结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教材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二章第三节 (5)课时数:2课时 【内容分析】 选择结构是VB程序设计三个基本结构之一。是学生学习VB程序入门,掌握程序语言的重要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1、掌握条件逻辑表达式的构成 2、掌握简单IF语句的格式及其含义 技能1、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编写程序,让学生掌握简单if语句的语法格式和使用方法。 情感1、形成良好的程序程序书写格式。 2、学会自主学习和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分析】 县级城市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80%以上的学生在学校没有受到正规的计算机入门教育,大部分学生对编程一无所知,还有一部分学生英语基础特差,但通过一个学期的信息技术必修课学习后对电脑简单操作有一定认识,因为选择结构是程序设计基础中的一节重要内容,所以本节课分二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主要讲IF语句的简单结构和标准结构,第二课时讲多重分支与多重选择语句。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简单选择结构和标准选择结构的语法和逻辑运算。 难点:选择结构算法的实现。 【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5分钟 活动1:给出特定关键词“小学生、 公共汽车”,要求学生用“如果…… 就……”句型造句; 活动2:要求学生用以上关键词,使 用“如果……就……否则就……”句型造 句; 活动3:由于现在公共汽车都是无人 售票,公交公司想要设计一款自动检票的 设备,该设备能够自动测出身高并确定是 否需要买票。假定机器自动测出乘客的身 高为H,请大家想想计算机该怎么判断乘 客需要买什么票?用你自己的语言说出 判断过程。并试着翻译成英语。 学生思考并积 极回答 大部分学生会 造句:如果小 学生身高小于 1.2米,就不用 买票. 如果H<1.2米 就不用买票, 否则就要买 票. 通过使用学生熟 悉的常识,引起学生积 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想像力和继续探 讨的热情和期待。 新课教学20分钟 1.师生一起画出活动3的流程图 2.探究学习:写出该程序 学生自己看书学习IF语句的语法 并试着写出该程序 3.展示部分学生作品并小结IF语句 的简单格式。(有的同学可能用简单格式 有的可能用标准格式,这里一起讲评) 4.完善作品 (提醒学生程序的书写格式) 5.小结IF语句语法格式 1)、IF 条件 THAN 语句块 END IF 2)、IF 条件 THAN 语句块1 ELSE 语句块2 END IF 学生一起画 学生自学教材 并试着写出程 序 找两位做得最 好的同学上台 讲解他的程序 并介绍选择实 现的方法 未做完的或程 序有错误的同 学进一步完善 作品,已经完 成的同学作为 小老师指导其 他同学。 请两位同学上 台小结IF语句 的格式。 在学生使用“如 果……就……否则 就……”造句,并翻译 成英语的基础上学生 很快会形成“IF…… THEN……ELSE……”概 念,通过自己学习教材 的IF语句语法格式从 而将模糊的想法转化 成严格的程序语句定 义,再通过程序实践、 老师点评、小结和自己 改正、完善作品从而内 化为自己的知识。 课堂任务1、书64页课本例题填空。全部学生必须 完成 通过二个任务强化IF语句的练习,并

高中数学 2.2算法的基本结构及设计 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必修3

2.2算法的基本结构与设计 ——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设计流程图来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流程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理解掌握前两种,能设计简单的流程图。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仿、操作和探索,抽象出算法的过程,培养抽象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算法实例,体会构造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欣赏数学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大胆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程序框图表达顺序结构和条件结构的算法 【教学难点】规范程序框图的表示以及条件结构算法的框图 【教学过程】 例1:现在有甲、乙两个瓶子。甲瓶子装的是酱油,乙瓶子装的是醋。现在让你设计一种方法,把甲、乙瓶子中装的东西进行交换。即让甲瓶子装醋,乙瓶子装酱油。你将会如何设计? 算法如下:1。准备一个空瓶子丙。 2。把甲瓶子中的酱油倒进丙中。 3。把乙瓶子中的醋倒进甲中。 4。把丙瓶子中的酱油再倒进乙中。 以上这就是这件事情的一种算法。 前面我们学习了“算法”,它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核心。算法可以用我们的语言来表述,但是用语言来表述有时会出现歧义,并且语言表述算法不够简练。因此我们就有了另一种表示算法的方法——流程图。 流程图是一种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流程图的基本符号 起止框 输入输出框 处理框 判断框 连接点 循环框 用箭头连接图形符号 注释框 以上的算法用流程图 表示就可以表示如下:

一.规范程序框图的表示: ①使用标准的框图符号. ②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流程线要规范. ③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框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 ④一种判断是“是”与“否”两分支的判断,而且有且仅有两个结果; 另一种是多分支判断,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⑤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 二、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 例如:图1 例2:对任意三个实数x 、y 、z 求出最大值。写出算法。 算法:1。输入三个数x,y,y 。 2。将x 和y 进行比较大小。 3。如果x 比y 大,就用x 和z 进行比较大小;如果y 比x 大,就用y 和z 进行比较大小 4。进行x 与z (y 与z )大小的比较。即可以得出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 三、选择结构 根据条件判断,决定不同流向。 以上的算法用流程图表示就可以表示如下: 例3:设y 为年份,按照历法的规定,如果y 为闰年,难么或者y 能被4 整除不能被100整除,或者y 能被400整除。 分析:对于给定的年份y ,要确定它是否为闰年,需要进行判断,判断的结果决定后

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说课稿)

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三)》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课时——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下面,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介绍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一、说教材;二、说学情;三、说教法及依据;四、说学法及依据;五、说教学过程;六、说板书设计;七、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算法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而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则是算法的两种基本结构,既是为以后学习循环结构打下基础,也是为以后学习更高深的算法作好铺垫。 2、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教学大纲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算法框图的概念,掌握各种框图符号的功能。 (2)了解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的概念,能用算法框图表示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习算法框图的各个符号的功能,培养学生对图形符号语言和数学文字语言的转化能力。 (2)学生通过设计算法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流程图的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通过动手,用程序框图表示算法,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体会数学表达的准确与简洁,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本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规律,我把教学重点设为: 重点:各种程序框图功能,以及用算法框图表示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 由于学生首次接触算法框图,认知上会有一定的困难,故把教学难点设为: 难点:对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的概念的理解;和用算法框图表示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 二、说学情 从知识结构上来说,学生在本章第一节已经了解了一些算法的基本思想,这是本节课的重要知识基础,从能力上来说,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初步形成,思维比较活跃但缺乏严谨性。因此,在设计教学中不仅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要注意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 三、说教法及依据 学生首次接触算法框图,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主要采取问题导入式教学,即“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提出方案——交流方案,解决问题——模拟练习,运用问题——归纳总结,完善认识”,通过对问题的探究过程让学生掌握新知识,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的应用和解题过程,提高学生独立解题的能力。 四、说学法及依据

选择结构教案

《程序的选择结构》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程序的选择结构》 (选自粤教版教材信息技术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一书第二章第3 节,本节计划分两个课时,此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程序的选择结构,掌握VB程序中的条件语句的构建,掌握关系 表达式、逻辑表达式等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 2、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设计、解决来真正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体验编程解决问题的乐趣; 3、培养学生们对问题宏观分析的能力,多角度分析、处理,并能学以致 用,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挖掘自己的潜力; 【学情分析】: 此次授课的班级为高一的少年班,他们的信息技术课程最新的进度刚好是必修阶段的第四章——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在必修课中, 他们已经了解了编程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以及VB中的一些基本语句。 因此本节课的重难点设置如下: 教学重点: VB中的条件语句的格式、能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做判断条件的表达式教学难点: 对实际问题分析出选择结构,提炼出条件表达式,并能用程序设计语言 来实现 【教法设计】: 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法”、“学科结合法”、“讲授法”

【学法设计】: 分析法、实践练习法【教学过程】:(简) (一)、导课(5分钟)(二)、讲授 (三)、练习(包含课堂练习)(四)、知识拓展 (五)、知识总结

【评价设计】 【教学过程】:简 (一)、生疑: (二)、质疑: (三)、练习(包含课堂练习) (四)、知识拓展 (五)、知识总结 【教学过程】: (一)、导课(5分钟)什么是选择结构 /*兴趣为主——引出主题——能理解选择及选择的条件控制*/ 教师先提出“物联网”的概念,即物与物之间的相互连接。物联网的实现能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比如可以根据外面光线来选择自动地拉合窗帘,天亮时把窗帘自动拉开,天黑时自动合上。又或者为了保障家里的财产安全,设置防盗装置,当有人从门窗进入时,会发出警报信息,同时发送短信或视频到手机中。这些都是根据某种情况或条件做出的选择,生活中我们自己也会遇到很多选择。(可以让大家说说自己的选择)教师在屏幕上显示四个按钮,四个按钮后面分别对应四个活动,让同学们选择一个按钮,进行课堂活动。其中四个活动分别设置如下: 按钮一活动:英文翻译。 按钮二活动:(游戏)看商品,猜价格。 按钮三活动:(游戏)计算自己的健康指数 按钮四活动:语文造句。用“如果…那么…否则…”来造句 其中:活动一和活动四直接体现了选择,而活动二和活动三可以让学生谈谈哪里体现了选择。教师来解释选择结构,并以两个选择结构为例,给出流程图,解释选择在程序中的实现过程,展开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 选择结构教学设计 教科版选修1

2.3选择结构教学设计 【基本说明】 本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基本信息 【教学内容】 (1)教材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 (2)年级:高中二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二章第三节 (5)课时数:1课时 【内容分析】 选择结构是VB程序设计的基本结构之一,在解决有条件选择问题上,具有自己的优势。选择结构在数学分析中应用非常广,根据不同的可能性,设计不同的流程,执行不同的程序。本节将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实践使学生掌握实现选择结构的基本语句,了解控制选择结构程序执行的判断条件的构成。本节的活动,在设计上具有一定的递进关系,对同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采取条件变换的形式,实现由简单到多重选择结构程序语句的教学,然后通过多重选择结构程序与专用的多分支选择语句程序的对比分析和运行,让学生体验不同选择语句的适用情况。在所有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对选择条件的处理贯穿始终,是学习选择结构的重要线索,能否对其充分理解,将直接关系到选择结构的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1、掌握条件逻辑表达式的构成 2、掌握IF语句的格式及其含义 3、掌握select case语句的格式及其含义 技能1、通过编写程序,让学生掌握if语句的使用方法 2、通过对多重控制条件的分析,让学生学会使用if语句实现选择结构的嵌套 3、通过阅读程序,让学生理解select case语句的使用过程 情感1、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2、能够运用所学的条件逻辑表达式,对实际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学生分析】 在高一数学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中,已经介绍了算法的选择结构和用if语句来实现简单的单分支与两分支的选择。因此,作为高二的学生,他们已经了解和掌握了算法与程序设计的一些基本知识;通过高二对VB的学习,学生们也掌握了一些VB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生能够使用选择语句实现各种选择流程的控制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选择结构》教学设计和反思

会判断的程序 VB选择结构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初中信息技术选修教材第一篇《程序设计》中第3单元第二节的内容。选择结构是程序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有了选择程序开始变化多样,同时程序相对前面的顺序结构也变复杂,这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所以教学中应通过生动有趣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程序,激发学生学习VB程序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VB分支结构语句及编程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初二年级VB选择结构的新授课。在这之前学生已初步掌握用赋值语句进行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并经历了可视化编程的一般过程,但前段教学主要通过案例讲解程序,学生通过模仿完成程序的编写,学生独立编写程序的能力较弱。因此教学过程多使用与生活紧密结合的实例来加深理解,由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判断应用,引入条件语句。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引入新知、解决问题等环节使学生逐步掌握编程思想,学会程序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IF语句的基本格式、功能和应用 (2)学会用IF语句编程,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本节课问题的逐步深入,初步掌握运用VB分支语句编程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运用半成品加工策略,完善程序,设计程序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2)在程序设计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 4.行为与创新 能运用学习的分支结构语句进行创新设计,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IF语句的格式和功能 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if分支结构语句完成程序的设计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演示法、自主探究学习法。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学生任务 ■教学过程

《选择结构》教学案例

【教学课题】选择结构 【适用年级】普通高中一年级 【所用教材】教科版《算法与程序设计》 【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VB语言基础和顺序结构的学习,学生已具备学习选择结构的基础。 【教材分析】选择结构是建立在顺序结构的基础上,又为后续学习循环结构作了铺垫,是教材中的重点之一。教材着重分析飞船是否升空的程序例题,并没有系统介绍if 语句的格式和功能,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补充。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 (1)掌握IF 语句的格式和功能。 (2)会画IF 语句的流程图。 (3)学会用IF 语句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 2、过程和方法: 经历分析、归纳、实践,掌握IF 语句的格式和功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完善和编写程序,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 (2)培养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和设计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积极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1、选择结构的格式和功能。 2、选择结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运用IF 语句解决实际问题。 【主要教法】讲解、启发、演示 【主要学法】自主探究、模仿、实践、协作 【教学用具】微机房多媒体演示系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由“神五”的发射成功引出第一宇宙速度问题,即:当飞船达到什么速度时,才可能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2.学生通过讨论、查找资料给出第一宇宙速度为7.91千米/秒。 3.教师给出问题:如何实现输入飞船速度,程序判断飞船能否升空?请分析并给出流程图。 4.和学生一起讨论画出飞船运行状态流程图。

二、合作讨论,学习新知 1.教师归纳得出选择结构的概念,即:根据不同条件来决定程序执行走向的结构,称为选择结构。 2.教师先给出例句,和学生一起分析每行语句的含义,然后归纳出IF 语句的格式: 三、利用新知,解决问题 1. 老师给出“判断飞船能否升空”VB 程序的半成品,让学生完善程序。 2. 教师演示如何在窗体显示飞船升空图片,学生模仿。 3. 请小组代表演示自己的程序,适时解决编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适当延伸,开阔视野 1.教师提出问题:当飞船速度继续加大时,飞船将达到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试编写程序,输入不同的飞船速度,判断它的各种飞行状况。 2.如何实现当输入不同的宇宙速度时提示文字的颜色不同? 3.如何实现当输入不同的宇宙速度时变换不同的图片?学生摸索,和教师一起讨论得出用程序代码实现加载图片的语句格式。如:Image1.Picture = LoadPicture("e:\earth.jpg")。 五、解决问题,巩固新知 1.请学生编写程序:用计算机产生一个1到100之间的随机整数,然后判断这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并输出该数及判断结果。 2.编程实现:从键盘输入三个数,并输出三个数中的最大数。 六、课堂小结,进行升华 人的一生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选择自己的路时,不要徘徊,不要退缩,任何借口只会成为我们前进的绊脚石。拿出你的勇气和智慧,在考虑成熟的前提下谨慎而果断地作出你的选择。一旦作出选择,就要坚信自己的抉择,勇敢地向目标奋进,只要你有了这份

《程序的选择结构》教案

2-1节程序的选择结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程序选择结构中的条件选择语句的执行流程,掌握条件选择语句和多种选择语句的使用方法,能够编写简单的选择结构的程序,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计算问题。 2、方法与过程 本节从简单的问题入手,通过一道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的题目,让学生明白条件选取择语句的执行流程及使用方法。通过一道输入学生分数,判断该分数是属于哪种等级的题目,让学生初步接触多种选择语句的使用。进而再做类似的练习,加强学生的理解,课程安排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充分挖掘学生潜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程序设计选取的题目都是生活中遇到的例子,加强学生利用本学科解决日学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条件选择语句和多重选择语句的使用 (2)程序条件选择结构的执行流程 (3)会使用条件语句和多重选择语句编写程序解决简单的应用题 2、教学难点:根据题目写出正确的程序 三、教学环境 1、教材处理 教材选自《广东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一: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第三节,原教材的第一个程序例子有关矩形的计算,涉及到解二元一次方程,使用的表达式也较为复杂,授课过程中可能花的时间太多。 所以上课时,把教材的导入例子作了的简单的处理,以求一个数的绝对值作为导入,学生更易理解条件语句的执行。至于多种选择语句,教材选用一道求恩格尔系数,从而判断生活水平的高低的题目,授新课前,就简单说明一下,再用另一道根据学生分数判断该成绩是属于哪一个等级的题目作为实践,从而与学生的学习更有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2、预备知识:学生已掌握算法的概念及描述方法,定义常量与变量的方法,程序设计的四个步骤——分析问题、建立模型、设计算法和编写程序。 3、硬件要求:建议本节课在多媒体电脑教室中完成,有广播教学系统或投影仪。 4、所需软件:学生机要安装VB6.0或以上版本。 5、所需课时:2课时(100分钟) 四、教学过程 导入:演示求一个数的绝对值这道题的程序,让学生明白通过程序可以解决数学中的问题,也给学生展示完整的程序代码,这道程序的功能就是靠这些代码来控制的,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一、演示上述的程序,并把程序代码中的各行代码的作用解释一遍,顺便把程序的执行流程说明一下,编写的程序与设计的算法是一致的。 程序2-3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定义名为command1_click()的事件过程 Dim A as single ‘定义求绝对值的数A为单精度实型 A=inputbox(“r=”,”请输入半径”)‘输入A的值

选择结构单分支结构(教学设计)

2.3.2程序的选择结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教育科学出社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中的第2章第3节《程序的选择结构》,是在上两课时(2.1—2.2)学习VB的基本数据类型、常量、变量、函数、表达式等程序设计语言和程序顺序结构的基础上,学习程序的选择结构,其中包含“选择结构的格式、功能、执行过程”。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对事物进行判断和选择。如何在程序设计中能够实现判断和选择,选择结构是重要的选择方式之一。在讲解这一知识点时,采用英语“If you feel happy then you will smile else you will sad.”提炼选择结构并编写程序,引导学生经历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通过分析程序,归纳总结出VB语言的选择结构的格式、功能、执行过程,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协助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学情分析 在第一章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领略了用计算机解题的奇妙之道,在第二章中学习VB的基本数据类型、常量、变量、函数、表达式等程序设计语言和程序顺序结构的基础上,感悟了程序设计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对程序设计已经产生了一定兴趣。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英语“If you feel happy then you will smile.”提炼选出择结构的单分支结构,通过英语“If you feel happy then you will smile else you will sad.”提炼出选择结构的双分支结构,讲解单分支结构和双分支结构及其功能和执行过程。师生共同分析“密码登陆框”问题,分别用单分支和双分支结构解决密码输入正确和不正确时的处理方法。归纳总结VB语言的选择结构的格式、功能、执行过程,掌握条件选择语句的使用方法,能够编写简单的选择结构的程序;掌握VB语言的关系表达式、逻辑表达式等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 2、初步掌握程序调试、运行的方法。 3、本节从问题“密码登陆框”入手,逐步增加难度,让学生明白条件选择语句的执行流程及使用方法,引导学生经历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理解VB语言选择结构的格式、功能、执行过程。 2.掌握VB语言的关系表达式、逻辑表达式等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 难点: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得运用,如何利用计算机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策略: 本节课以课程标准为核心,以教材为依据,教学流程呈现梯度层进式发展。首先从英文“If you fell happy then you will simile.”引入,快速自然的引导学生走进主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顺势讲解单分支和双分支结构的格式、功能和执行过程。通过组织学生完成“密码登陆框”问题,首先完成单分支结构的学习,将问题变形后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双分支结构,进一步理解选择结构的格式、功能和

选择结构教案

《选择结构》教案 课题:选择结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if else语句的一般格式(识记) ②if else语句的功能(理解) ③if else语句的灵活应用(分析) 能力目标:能应用if else语句处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德育目标:走向成功的道路并非一条,我们应以一颗平常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情。 教学重点:①if else语句的一般格式 ②if else语句的功能 ③if else语句的灵活应用 教学难点:如何应用if else语句处理身边实例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讲授分析讨论法、实作巩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 一、组织教学:(教学准备) A、制作课件 B、调试电脑硬件及软件 二、复习引入 以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引入新课,如机器人为什么能完成人完成的一些工作等。展示课题、内容、目标(边展示边叙述) 三、讲授新课 1、学习if…else语句的意义及功能 教学方法:①学生观察图片(3张) ②抽学生回答观察结果 ③老师总结,分析同学们的观察结果,规范内容,并加以具体分析说明

2、学习if…else语句的方法 教学方法:教师、学生共同完成。 分析方法:①理论联系实际(基本原理与生活实例相结合) ②课前温习,课后复习 ③认真研究、分析例题 ④课后及时巩固练习 ⑤结合C语言中的if…else语句加深理解认识,找出与其的相同点和不 同点。 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如果遇到复杂的问题怎样将其细分,把复杂问 题简单化。 ⑦在学习中要学会扩散思维,把if…else语句的应用与其它学科互相参 照,互相联系。 ⑧运用哲学的联系与发展的观点和方法加深对if…else语句的理解。 if <条件表达式> <语句体1> else <语句体2> endif 分析:①if:如果,假如,假使。 ②<条件表达式>:逻辑值 ③<语句体1>:可是一个语句也可是多个语句 ④else:否则 ⑤<语句体2>:一个或多个语句 ⑥endif:结束判断 ⑦if和endif必须成对出现。 教学方法:①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对二个流程图的观察判断出IF ELSE语句可能的流程,

案例三:选择结构

案例三:选择结构 【基本信息】 【课标要求】 (二)程序设计语言初步 1.内容标准 (1)理解并掌握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包括语句、数据类型、变量、常量、表达式、函数。会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顺序、选择、循环三种控制结构。 (2)理解模块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初步掌握其基本方法。 (3)初步掌握调试、运行程序的方法。 (4)在使用某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与方法,熟悉对象、属性、事件、事件驱动等概念并学会运用。 2.活动建议 (1)选择实例,根据解决问题的要求分析设计算法,恰当地使用三种控制结构编写源程序,调试并运行该程序,在过程中体验程序设计语言的逻辑特点。 【教学分析】 算法与程序设计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选修模块之一,本模块旨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 “选择结构”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级中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共分三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用选择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具体问题。用选择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具体问题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程序设计数据的表示与处理的基础上,理解了顺序结构的前题下提出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问题解决方法和思想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在按照一定的流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体会和理解程序设计的思想,而且也为多分支选择结构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分支选择结构实现条件判断控制。 (2)能够运用分支选择结构设计编制程序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问题解决方法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讲解和演示,利用任务驱动,通过学生分组探究,协作学习,在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的过程中了解常用的文件传输方法; (2)以具体的任务为外驱力,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个体的自主探究和相互间的协作学习,提高学生用算法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完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与应用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选择、运用信息技术收集、处理、交流、发布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协同合作交流学习,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增强学生协作学习、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分支选择结构的格式 教学难点: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的理解,并能根据实际问题写出代码。 【教学资源】 硬件环境: 连接到Internet 的多媒体网络教室(每人一机),都安装了Windows 2000专业版,并安装了VB。大屏幕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软件资源: Flash课件、网络教学系统; 【教学策略】

2.3选择结构教案

2.3程序的选择结构——IF条件语句 执教教师:信息组 ** 教学年级:高一年级 课时:一课时时间:2014年4月9日 【教材分析】 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是算法和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所有算法都可以用这三块“积木”通过组合和嵌套的方式表达出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广东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选修模块一《算法与程序设计》中的第2章第3节《程序的选择结构》第1课时。前面2.2节已经学习了程序的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最为简单基础的算法结构,其特点是从上到下顺序执行,本节开始学习的选择结构需要进行条件判断,根据条件的成立与否,算法结构中出现了分支。选择结构一方面在顺序结构的基础上让算法增加了可控性,另一方面也为循环结构打下了基础。 “ IF条件语句”是选择结构程序中最常用、最基础的语句之一,正确描述选择结构的算法是应用IF条件语句的前提,识别和理解IF语句的基本执行过程是学习的关键。教材中的接受性学习思路是以数学问题引入选择结构,提出IF 条件语句,再阐述其执行过程,实践练习。这仍然是一种偏向接受性学习的思路,不利于学生主动产生学习需求,也不利于知识的拓展和迁移。 【学情分析】 本期的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相比较必修模块的信息技术通晓性知识,学习难度明显加大,学生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经过前面章节的学习与实践,对使用顺序结构解决问题有初步的认识,对赋值语句、输入函数、输出语句有所掌握,但因上机实践机会较少,还有待熟练,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前述语句都是正确应用IF条件语句的基础。 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简单选择性问题(双分支),学生能用自然语言作大致描述,但用流程图形式作描述时存在条件提炼不准确,进而导致流程混乱的情况。当选择性问题变得复杂(嵌套或多分支),对条件的提炼和算法流程的表达上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清晰地描述算法才是正确应用语句编写程序的前提。 【设计思想】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到“问题分析——算法设计——程序实现”这一编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本节课以“看视频,画算法流程图,归纳条件选择问题的基

《VB选择结构》教学设计

选择结构 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张明华 【案例背景】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实施,其课程目标定位于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其课程的设置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实施这个课程目标。 本教学案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现有的知识基础,结合简单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问题从简单的例子入手,过渡到研究学习。原本枯燥无味的VB程序设计,在简单、形象的生活实例下,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索思维。 【教材分析】 算法与程序设计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选修模块之一,本模块旨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 “选择结构”是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第四节《算法及其实现》中的一部分内容。3.4节,按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安排12个课时。选择结构安排在第7节,课时量为1课时。主要内容是用选择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具体问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问题解决方法和思想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在按照一定的流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体会和理解程序设计的思想,而且也为多分支选择结构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 高一的学生对事物的分析、综合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水平,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有能力进行自我探究,如果用一种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能够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例子来分析选择结构的话,那么学生会比较感兴趣。 【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技术背后所蕴含的技术价值和技术思想,使其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理解和掌握过程与方法,这样才能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乃至学会生活,提高终生学习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其终身发展的需要,成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公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选择结构实现条件判断控制。 (2)能够运用选择结构设计编制程序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问题解决方法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些实例的体验、分析,确定选择结构算法的应用范围,并能对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关于选择的情况能画出流程图,并写出选择算法中的主要语句;

c语言程序设计教案程序的控制结构—选择结构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案表 授课题目 第三章程序的控制结构(3)——选择结构if 课时安排 1 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条件表达式、if语句 2.熟悉: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教学内容 1.基本内容:(1)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2)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3)条件语句2.重点:条件语句 讲课进程和时间分配 引子(15分钟) 关系运算就是比较运算,即将两个数据进行比较,判定两个数据是否符合给定的关系。 a > b a = = b a != b 1、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 (1)关系运算符及其优先次序 1)关系运算符 C语言中关系运算符为二目运算符,共有6种: < 小于关系运算符 <= 小于等于 > 大于 >= 大于等于 = = 等于) != 不等于 关系操作数可以是数值类型数据和字符型数据。 2)关系运算符的优先级 ①<、<=、> 和>= 为同一级,== 和!= 为同一级。且前4个高于后2个;结合方向 均为自左至右。 ②关系运算符的优先级低于算术运算符,但高于赋值运算符。 例如: a+b > b+c 等效于(a+b)>(b+c)。 (2+a)==(b-a) 等效于2+a == b-a。 (2)关系表达式 1)关系表达式的概念 是指用关系运算符将两个表达式连接起来进行关系运算的式子。 例如: a + b > b + c 比较两个算术表达式的值 a <= 2 * b 比较变量和算术表达式的值 'a' < 'b' 比较两个字符的ASCII码值 2)关系表达式的值—逻辑值(“真”或“假”) 由于C语言没有逻辑型数据,所以,用整数“1”表示“逻辑真”,用整数“0”表示“逻辑假”。 例如,假设a=3,b=4,c=5则: a>b的值为0(假)。 (a>b)!=c的值为1(真)。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