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及中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现状_周黎

西欧及中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现状_周黎
西欧及中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现状_周黎

(整理)乳化剂类型分类介绍

乳化剂类型分类介绍 乳化剂从来源上可分为天然物和人工合成品两大类。而按其在两相中所形成乳化体系性质又可分为水包油(O/W)型和油包水(W/O)型两类。 衡量乳化性能最常用的指标是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HLB值低表示乳化剂的亲油性强,易形成油包水(W/O)型体系;HLB值高则表示亲水性强,易形成水包油(O/W)型体系。因此HLB值有一定的加和性,利用这一特性,可制备出不同HLB值系列的乳液。 乳化剂类型 乳化剂分子中有亲水和亲油两个部分。根据它们的亲水部分的特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负离子型乳化剂为在水中电离生成带有烷基或芳基的负离子亲水基团的乳化剂,如羧酸盐、硫酸盐和磺酸盐等。这类乳化剂最常用,产量最大,常见的商品有:肥皂(C15~17H31~35CO2Na)、硬脂酸钠盐(C17H35CO2Na)、十二烷基硫酸钠盐(C12H25OSO3Na)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盐(结构式如)等。负离子型乳化剂要求在碱性或中性条件下使用,不能在酸性条件下使用。在使用多种乳化剂配制乳液时,负离子型乳化剂可以互相混合使用,也可与非离子型乳化剂混配使用。负离子型和正离子型乳化剂不能同时使用在一个乳状液中,如果混合使用会破坏乳状液的稳定性。 正离子型乳化剂为在水中电离生成带有烷基或芳基的正离子亲水基团。这类乳化剂的品种较少,都是胺的衍生物,例如 N-十二烷

基二甲胺,可用于聚合反应。 非离子型乳化剂为一类新型的乳化剂,其特点是在水中不电离。它的亲水部分是各种极性基团,常见的有聚氧乙烯醚类和聚氧丙烯醚类。它的亲油部分(烷基或芳基)直接与氧乙烯醚键结合。典型的产品有对辛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结构式如)。非离子型乳化剂的聚醚链上的氧原子可以与水产生氢键缔合,因而可以溶解在水中。它既可在酸性条件下使用,也可在碱性条件下使用,而且乳化效果很好,广泛用于化工、纺织、农药、石油和乳胶等的生产。 乳化剂的种类 第一大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一、醚类非离子助剂 1、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 1)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NP系列、农乳100号 110 120 130 140 壬基酚/环氧乙烷质量比 1:1 1:2 1:3 1:4 EO平均摩尔数 4-5 9-10 14-15 19-20 2)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乳化剂OP系列、磷辛10号(仲辛基酚聚氧乙烯醚) · 3)双、三丁基酚聚氧乙烯醚 (C4H9)- -O(EO)nH 4)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乳化剂11号(旅顺化工厂) 5)苯乙基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乳化剂12号(旅顺化工厂) 2、苄基酚聚氧乙烯醚 1)二、三苄基酚聚氧乙烯醚乳化剂BP、梧乳BP,浊点65-70℃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AEO-3 别名:脂肪醇与环氧乙烷缩合物 结构:RO(CH2CH2O)3H R=C12H25 分子式:C18H38O4 分子量:318.56 性状: 本品为白色油状物,易溶于油和有机溶剂,可分散到水中,具有优良的乳化性能 指标: 熔点:5,6度 相对密度(25。C):0.925,0.940 HLB值:6,7 PH值6—8 羟基值:140—170 用途: 本品为亲油性乳化剂,能增强某些物质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可作为制作 W/O型乳液的乳化剂。也可作为合成纤维工业用的油剂的有效成份。在其它工业中可作为增溶剂,水消泡剂使用。 AEO-7 AEO7 化学名称: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质量指标: PH值:5.0—7.0(1%水溶液)浊点:?50? (1%水溶液) 性状: 本品为乳白色膏状物,易溶于水,使用C12-C16的椰子油醇,EO数为7,浅黄色液体。有良好的润湿性、发泡性、去污力和乳化力。有较高的去脂能力一抗硬水力。 用途: 在毛纺织工业中作羊毛净洗剂及脱脂剂,织物的净洗剂,可作为液体洗涤剂的重要组成部分,配制家庭、工业用洗涤剂,一般工业中乳化剂,配得乳液十分稳定。 AEO-9 化学名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商品名:AEOn 别名:平平加O,9,Neodol 25-9,emulsifier MOA,9 结构式:R-O-(CH2CH2O)nH(R=C12,18,n=15,16) 分子式:C30H62O10 分子量:582.81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二醇等 化学组成:天然脂肪醇与环氧乙烷加成物 化学性质:10,水溶液在25?时澄清透明。10,氯化钙溶液的浊度为75?,对酸、碱溶液和硬水都较稳定。具有良的乳化、分散性能。 质量指标 活性物含量:?99% 外观: 无色透明液体白色膏状(25?C) pH 值:6-7 HLB值:12.5 浊点:75-81?C 水份?% 1.0 - 色号? 50 50 生产方法

常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商品

常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商品渗透剂JFC 渗透剂SFC 净洗剂Ju 净洗剂6501 净洗剂105 和毛油L 匀染剂O 毛用匀染剂NFS 匀染剂OP 匀染剂TX-10 柔软剂SR 柔软剂SG 柔软剂VS BY-103 xxA- 20、O、O- 20、 OS- 15、SA-20 xxC-125

乳化剂OP Span-20 Span-40 Span-60 Span-80 Span-85 Tween-20 Tween-40 Tween-60 Tween-80 Tween-65 Tween-85 乳化剂SE-10 乳化剂SE 原油破乳剂SP-169 原油破乳剂SPX-9011C7~C9混合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高级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椰子油烷基乙二酰胺 匀染剂 102、净洗剂6501和TX-10的混

烷基聚氧乙烯衍生物 脂肪醇环氧乙烷和加成物 聚氧乙烯脂肪胺 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xx酚聚氧乙烯醚-10或辛基酚聚氧乙烯醚-10 具有反应性官能团的聚硅氧烷 脂肪酸环氧乙烷缩合物 十八烷基乙烯脲 聚氧乙烯蓖麻油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聚氧乙烯蓖麻油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失水xx单月桂酸酯 失水xx单棕榈酸酯 失水xx单硬脂酸酯 失水xx单油酸酯 失水xx三油酸酯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聚氧乙烯 (20)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非离子

(20)失水山梨醇单棕榈胺酯非离子聚氧乙烯 (20)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非离子聚氧乙烯 (20)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 聚氧乙烯 (20)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 脂肪酸聚氧乙烯 (10)酯 蔗糖脂肪酸酯 十八烷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 聚醚磷酸酯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关于编制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https://www.360docs.net/doc/6515707631.html, 高级工程师:高建

关于编制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项目可 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模版型) 【立项 批地 融资 招商】 核心提示: 1、本报告为模板形式,客户下载后,可根据报告内容说明,自行修改,补充上自己项目的数据内容,即可完成属于自己,高水准的一份可研报告,从此写报告不在求人。 2、客户可联系我公司,协助编写完成可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跟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 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专 业 撰写节能评估报告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 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要 (1) 1.1.1项目名称 (1) 1.1.2项目建设单位 (1) 1.1.3项目建设性质 (1) 1.1.4项目建设地点 (1) 1.1.5项目主管部门 (1) 1.1.6项目投资规模 (2) 1.1.7项目建设规模 (2) 1.1.8项目资金来源 (3) 1.1.9项目建设期限 (3)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3) 1.3编制依据 (3) 1.4编制原则 (4) 1.5研究范围 (5)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 1.7综合评价 (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8) 2.1项目提出背景 (8) 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8)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8) 2.3.1促进我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9) 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9) 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9) 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9) 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10) 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10) 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11)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11) 2.4.1政策可行性 (11) 2.4.2市场可行性 (11) 2.4.3技术可行性 (12) 2.4.4管理可行性 (12) 2.4.5财务可行性 (13) 2.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项目发展概况 (13)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设计说明书

目录 目录 ................................................................................................................... I 前言 (1) 第1章概述 (2) 1.1 设计依据 (2) 1.2 设计指导思想 (3) 1.3 装置组成 (3) 1.4 设计范围 (4) 1.5 装置规模及产品方案 (5) 1.6 主要原材料来源及产品去向 (5) 1.7 生产方法论述 (6) 1.8 工程总定员 (8) 第2章技术分析 (9) 2.1 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9) 2.2 建设投资 (9) 2.3 醇醚装置技术综合经济指标表 (9) 2.4 年总成本表 (10) 2.5 利润率及利税率 (10) 2.6 盈亏平衡分析 (11) 第3章总图运输 (12) 3.1 设计依据 (12) 3.2 装置布置 (12) 3.3 总平面布置 (13) 3.3.1总平面布置的确定 (13) 3.3.2 界区明确,工艺流程通畅,安全合理 (13) 3.3.3执行规范标准 (13) 3.4运输及运输量 (14) 3.4.1运输方式及运输量 (14) 3.4.2铁路运输 (14) 3.4.3道路运输 (15) 第4章工艺 (16) 4.1 生产制度 (16) 4.2 原料和产品的主要规格 (16) 4.2.1原料规格 (16) 4.2.2产品规格 (17) 4.3 工艺流程叙述 (18) 第5章自动控制 (20) 5.1 设计依据 (20) 5.2 采用的标准规范 (20) 5.3 控制原则 (20) 5.4 仪表选型 (20)

表面活性剂缩写

专业缩写词及国内表面活性剂代号 平平加A-20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HLB值为16 添加剂AC 脂肪胺聚氧乙烯醚 ADI 每人每天允许摄人量 ADMA 烷基二甲胺 AEO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AEEA 羟乙基乙二胺 AES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 AGO 氨基酸锗氧化物 AGS N—酰基谷氨酸盐 Alfol 脂肪醇名,美国大陆油品公司商标 AMP 氨基甲基丙醇(喷发胶) 净洗剂AN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匀染剂AN 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尼凡丁) AOS α-烯基磺酸盐 AP 烷基磷酸酯 APE 千基酚聚氧乙烯醚 APG 烷基多糖苷 AR617精炼剂油酸钠、碳酸钠和三聚磷酸钠为主的混合物 AS 脂肪醇硫酸钠 AS-33 含33%脂肪醇硫酸钠的水溶液 ASEA 烷基硫酸酯单乙醇胺盐 ASTM 美国标准试验方法 AV 酸值 BHT 3,5-叔丁基对甲酚;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抗氧剂) 匀染剂BOF 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 BS—12 甜菜碱;十二烷基二甲基氨基己酸钠 BSL 4,4-二氨基蓖-2,2-二磺酸的三氮杂苯基衍生物(荧光增白剂) BX 拉开粉;丁基萘磺酸钠 Nekal BX 烷基萘磺酸钠 CDE 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 Cmc 临界胶束浓度 CMC 羧甲基纤维素 CME 椰子油脂肪酸单乙醇酰胺 Tmc 临界胶束温度 匀染剂CN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物 扩散剂CNF 亚甲基苄基萘磺酸钠 分散剂CS 纤维素硫酸酯钠盐 CTAB 溴化十二烷基三甲基铵 CTAC 氯化十二烷基三甲基铵 5881D 十二烷基磺酸钠、拉开粉、磷酸氢钠和松节油为主的混合物(渗透剂) DAH 磺化油

DAN 硫酸化蓖麻子油 分散剂DAS 烷基联苯醚磺酸盐 DBS 十二烷基磺酸钠 匀染剂DC 氯化十八烷基二甲基苯乙基铵 D&C 美国药用化妆晶用标准 DCCA 氯异氰尿酸 DDB 十二烷基苯 DDBS 十二烷基苯磺酸盐 DEG 二羟乙基甘氨酸 DETA N,N-二乙基间甲苯甲酰胺(驱虫剂) DHA 脱氢乙酸(防腐剂) DMF N,N-二甲基甲酰胺 DMP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驱虫剂) DSDMAC 氯化双十八烷基二甲基铵 DTPA 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五钠(整合剂) 渗透剂EA 脂肪醇聚氧乙烷醚(1:1.6) EDTA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四钠) EGF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化妆晶添加剂) EL 蓖麻油聚氧乙烯醚 EMPA 标准棉布的预污布(测去污力的布样) EO(n) 环氧乙烷(加合数) 柔软剂ES(EST)咪唑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净洗剂FAE 第二不皂化物醇制成的AE08 FAS 脂肪醇硫酸钠 FD&C 美国食用、药用、化妆品用标准 FFA 游离脂肪酸 乳化剂FO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8) FWA 荧光增白剂 柔软剂GC 脂肪酸聚氧乙烯酯 GLC 气液相色谱 CMS 甘油单硬脂酸酯 匀染剂GS 芳基醚硫酸酯和烷基醚基酯的混合物 H501 羟基亚乙基二膦酸 HA 透明质酸(化妆品添加剂) 促进剂HDF 脂肪酸衍生物 HEDP 1-羟基乙烷-1,1-二膦酸四钠(螯合剂) HEDTA 羟乙二胺四乙酸(螯合剂) HOEDTA 羟乙二胺三乙酸三钠(螯合剂) HRBO 氢化米糠油 Hyaminel622 氯化二异丁基苯氧基乙氧基乙基二甲基苄基铵IgeponT 牛脂酸—N-甲基牛磺酸酰胺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 IV 碘值 分散剂IW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草铵膦的基本知识

农药中含量(纯度)很高的为原药:其中除少量杂质外几乎都是有效成分,一般含量至少在80%以上。母药则是指:含量较高有效成分溶解在一定的溶剂中得到的混合物,含量较原药低(主要是一些高纯度原药难以制备的农药品种,在制备过程中只能得到母药)。 原药及母药均用于农药制剂(农民直接使用的产品)的配制,故是农药制剂生产中的原料。 草铵膦 1.基本定义 中文通用名:草铵膦 别名:草胺磷铵盐;2-氨基-4-[羟基(甲基)膦酰基]丁酸铵 英文通用名:glufosinate-ammonium 化学名称:4-[羟基(甲基)膦酰基]-DL-高丙氨酸 分子式:C5H15N2O4P 分子量:198.16 2.历史 草铵膦---于上个世纪80年代由德国赫斯特公司开发生产,(几经合并后现归属拜耳公司),拜耳公司是草铵膦专利持有者。除了具有除草活性外,还具有杀虫杀菌活性,可以与杀虫剂等混配,达到同时防治的效果。该除草剂具有高效、低毒、易降解等特点,水为基剂,使用安全方便。 3.理化性质 白色结晶,有轻微气味,在水中溶解度为1370g/L (22℃),在一般有机溶剂中溶解度低,对光稳定。 4.毒性 低毒,雄大鼠急性经口LD 50为2000mg/kg,雌大鼠为1620mg/kg;雄小鼠急性经口LD 50431mg/kg,雌小鼠为 416mg/kg;狗急性经口LD 50200~400mg/kg。雄大鼠急性经皮LD 50>2000mg/kg,雌大鼠为4000mg/kg。 5.作用原理 属于膦酸类除草剂,部分内吸,非传导性触杀型除草剂 与草甘膦杀根不同,草铵膦先杀叶,通过植物蒸腾作用可以在植物木质部进行传导(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木质部是维管植物的运输组织,负责将根吸收的水分及溶解于水里面的离子往上运输,以供其他器官组织使用,另外还具有支持植物体的作用。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和木薄壁组织细胞以及木射线组成。 抑制植物体内的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导致谷氨酰胺合成受阻、氮代谢紊乱、铵离子累积,从而破坏植物细胞膜,阻止植物光合作用而枯死。 6.防治对象: 用于果园、葡萄园、非耕地、马铃薯田等防治一年生和多年生双子叶及禾本科杂草。 双子叶植物是指植物种子体内有两片子叶。 合成路线: 国内的普通的合成路线也就是所谓的斯特累克尔反应(strecker 法) 1.草铵膦合成的关键是中间体甲基亚磷酸二乙酯的合成 2.以廉价易得的三氯化磷和亚磷酸三乙酯为原料制备氯代亚膦酸二乙酯,经格氏反应得到甲基亚膦酸二乙酯; 甲基亚膦酸二乙酯与二溴乙烷在自制催化剂催化下反应得到甲基(2-溴乙基)膦酸乙酯;然后与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负离子在甲苯中反应,经盐酸酸化,氨水铵化得到草铵膦铵盐 此外,草铵膦合成还有高压催化合成法、低温定向合成法、采用斯特累克尔反应和密切尔加成法等。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设计说明书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设计说明书 吉林化工学院毕业设计 目录 目 录 ..................................................................... ........................................................................ ...... I 前 言 ..................................................................... ........................................................................ .. (1) 第1章概 述 ..................................................................... . (2) 1.1 设计依 据 ..................................................................... (2) 1.2 设计指导思 想 ..................................................................... . (2) 1.3 装置组 成 ..................................................................... (2)

1.4 设计范 围 ..................................................................... (3) 1.5 装置规模及产品方 案 ..................................................................... . (3) 1.6 主要原材料来源及产品去 向 ..................................................................... . (3) 1.7 生产方法论 述 ..................................................................... . (4) 1.8 工程总定 员 ..................................................................... ............................................... 5 第2章技术分 析 ..................................................................... .. (6) 2.1 生产规模及产品方 案 ..................................................................... . (6) 2.2 建设投 资 ..................................................................... (6)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设计说明书

目录 目录......................................................................... I 前言. (1) 第1章概述 (2) 1.1 设计依据 (2) 1.2 设计指导思想 (2) 1.3 装置组成 (2) 1.4 设计围 (3) 1.5 装置规模及产品方案 (3) 1.6 主要原材料来源及产品去向 (3) 1.7 生产方法论述 (4) 1.8 工程总定员 (5) 第2章技术分析 (6) 2.1 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6) 2.2 建设投资 (6) 2.3 醇醚装置技术综合经济指标表 (6) 2.4 年总成本表 (7) 2.5 利润率及利税率 (7) 2.6 盈亏平衡分析 (8) 第3章总图运输 (9) 3.1 设计依据 (9) 3.2 装置布置 (9) 3.3 总平面布置 (9) 3.3.1总平面布置的确定 (9) 3.3.2 界区明确,工艺流程通畅,安全合理 (9) 3.3.3执行规标准 (10) 3.4运输及运输量 (10) 3.4.1运输方式及运输量 (10) 3.4.2铁路运输 (10) 3.4.3道路运输 (11) 第4章工艺 (12) 4.1 生产制度 (12) 4.2 原料和产品的主要规格 (12) 4.2.1原料规格 (12) 4.2.2产品规格 (13) 4.3 工艺流程叙述 (14) 第5章自动控制 (15) 5.1 设计依据 (15) 5.2 采用的标准规 (15) 5.3 控制原则 (15) 5.4 仪表选型 (15)

5.5 动力供应 (15) 5.5.1仪表用电源 (15) 5.5.2仪表用气源 (16) 5.6 存在的问题 (16) 第6章土建 (17) 6.1 设计依据 (17) 6.2 气象条件 (17) 6.3 主要建筑材料 (17) 6.4 采用标准图 (17) 6.5 结构设计 (17) 6.6 建筑设计 (18) 第7章给排水 (19) 7.1 给水 (19) 7.2 排水 (19) 第8章供电 (20) 8.1 设计围 (20) 8.2 负荷等级及供电要求 (20) 8.3 供电电压 (20) 8.4 电源状况及供电方案 (20) 8.5 功率因数补偿 (20) 8.6 动力配电 (20) 8.7 照明 (20) 8.8 供电外线和道路照明 (21) 第9章采暖通风 (22) 9.1 设计数据 (22) 9.2 通风设计方案 (22) 第10章环境保护 (23) 10.1 编制依据 (23) 10.2 设计采用的环保批准 (23) 10.3 设计中采取的环保措施 (23) 10.4 环保投资 (23) 第11章安全与防火 (24) 11.1 设计依据 (24) 11.2 火灭危险区域划分 (24) 11.3 生产性质及消防措施 (24) 11.3.1工艺 (24) 11.3.2建筑物 (24) 11.3.3采暖通风 (24) 11.3.4电气 (25) 11.3.5自控 (25) 11.3.6化学消防 (25) 11.3.7水消防 (25) 11.4 其它安全防火措施 (25) 11.5 消防设施费用 (26)

表面活性剂基础

表面活性剂基础 洗涤产品中常常会用到很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本文详细介绍了洗涤产品中常用的一些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和用途。 在工业及公共设施洗涤剂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不少品种是作为主洗涤剂使用的,大部分品种是作为助剂和助洗剂使用的。 (1)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 性能:AEO 中烷基链长不同,其亲油性不同。EO 数不同则水溶性不同。例如,椰油醇的产品可以作洗涤剂,而C18 醇的产品只能作乳化剂、匀染剂。天然醇比合成醇的产品去污性和乳化性要好,而合成醇的产品相对的水溶性好(奇碳原子的作用)。加入EO 数越多,产品的水溶性越强。EO 数在6 以下时的AEO 为油溶性,超过6 即为水溶性产品。EO 越多,产品的浊点也越低。 ①脂肪醇聚氧乙烯(3)醚(AEO3,乳化剂FO 或MOA-3),在25℃时为液态,具有乳化、匀染、渗透等作用。在液体洗涤剂中可以作为辅助成分使用,或单独用作匀染剂、纺织油剂等。 ②脂肪醇聚氧乙烯(5)醚(AEO5,润湿剂JFC),使用C7-C9 的合成醇,EO 数为5。在常温下为液体,具有很好的润湿和渗透作用。主要用于纺织印染、造纸等行业,作为匀染剂、渗透剂、润湿剂,工业洗涤的辅助成分。 ③脂肪醇聚氧乙烯(7)醚(AEO7,乳化剂MOA-7),使用C12-C16 的椰子油醇,EO 数为7,浅黄色液体。有良好的润湿性、发泡性、去污力和乳化力。有较高的去脂能力一抗硬水力。可广泛用于各种洗涤剂(如金属清洗剂、纤维用洗涤剂)及其他助剂。 ④脂肪醇聚氧乙烯(9)醚[AEO(9),平平加9],选用C12-C16 椰子油醇,EO 数为9,是最常用的洗涤剂主成分,具有去污、乳化、去脂、缩绒、润湿作用。广泛用作主洗涤剂。尤其适合洗涤合成纤维等非极性基质及其他硬表面。用于纺织印染工业作脱脂剂、缩绒剂、乳化剂等。 ⑤脂肪醇聚氧乙烯(10)醚(AEO-10),使用C12-C18 脂肪醇,EO 数为10。产品溶于水,具有良好的润湿、乳化、去污、脱脂和耐硬水性能。可用于洗涤剂工业、纺织工业作洗涤剂、润湿剂、纺织油剂成分及农药乳化剂等。 ⑥脂肪醇聚氧乙烯(15)醚(平平加15,AEO-15,OS-15)。产品具有优良的乳化、分散和去污性能。主要用作纺织印染业的匀染剂。也用于工业洗涤剂,如金属加工清洗剂。还用作化妆品、农药、油墨的乳化剂。 ⑦脂肪醇聚氧乙烯(22)醚(AEO-22 匀染剂O):具有优良泡沫、高分散力可防止染色时染料沉淀,也可用作洗涤成分使用。 ⑧油醇聚氧乙烯(5,10)醚(油酰醇醚-5 或-10):产品外观为白或微黄液体至蜡状物。有特殊刺激性气味,EO 越高产品越粘稠。产品具有乳化力、分散力、去污力等。用于特殊场合的洗涤剂、乳化剂等。 (2)烷基酚聚氧乙烯醚(TX-10,OP-10,OΠ-10)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是以烷基酚为亲油基,与环氧乙烷缩合而成。其中的亲油基可以是苯酚、甲苯酚、萘酚等,最有使用价值的是壬基酚。接环氧乙烷的平均数也不同。以壬基酚为例,接4 个EO 时还不溶于水,加到6-7 个EO 时,产品在室温下完全溶于水,与8-12 个EO 缩合的产品则具有非常优良的润湿性、渗透力和洗涤能力,乳化能力和低泡效果都是该产品的宝贵性能。EO 缩合到15 以上时,产品则失去渗透力和洗涤能力,只作特殊乳化剂和分

常用洗涤剂表面活性剂性质

常用洗涤剂表面活性剂性质 品名化学名称功能 磺酸工业直链烷基苯磺酸良好的去油、起泡能力 AES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良好的去污、起泡能力、刺激 性低 K12 十二烷基硫酸钠良好的去污力,丰富的泡沫 AOS α-烯基磺酸盐良好的去污、起泡能力、抗硬 水性强 MES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二钠 盐 温和表面活性剂、泡沫丰富 BS-12 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温和表面活性剂、泡沫丰富BS-12 十二烷基甜菜碱温和表面活性剂、泡沫丰富CAB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温和表面活性剂、泡沫丰富LAO 椰油酰胺丙基氧化胺温和表面活性剂、泡沫丰富6501 椰子油二乙醇酰胺良好的去污力、增稠剂AEO-9 脂肪醇(12-15)聚氧乙烯醚(9mol)去污力强 638 聚乙二醇6000双硬脂酸酯增稠剂 三乙醇胺三乙醇胺中和LAS,刺激性低 甘油丙三醇保湿剂 EDTA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鳌合剂、软化硬水 柠檬酸柠檬酸酸度调节剂、鳌合剂 片碱氢氧化钠酸度调节剂 五钠三聚磷酸钠洗涤助剂、鳌合剂 织物洗涤剂原料 品名化学名称功能 磺酸直链烷基苯磺酸良好的去油、起泡能力 AES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良好的去污、起泡能力、刺激 性低 K12 十二烷基硫酸钠良好的去污力,丰富的泡沫 AOS α-烯烃磺酸盐良好的去污、起泡能力、抗硬 水性强 MES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二钠温和表面活性剂、泡沫丰富

盐 6501 椰子油二乙醇酰胺良好的去污力、增稠剂AEO-9 脂肪醇(12-15)聚氧乙烯醚(9mol)去污力强 三乙醇胺三乙醇胺中和LAS,刺激性低EDTA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鳌合剂、软化硬水柠檬酸柠檬酸酸度调节剂、鳌合剂片碱氢氧化钠酸度调节剂 五钠三聚磷酸钠洗涤助剂、鳌合剂化妆品原料 品名化学名称用途 AES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洗发水、沐浴露、洗手液主料AESA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洗发水、沐浴露、洗手液主料K12 十二烷基硫酸钠洗发水、沐浴露、洗手液主料K12A 十二烷基硫酸铵洗发水、沐浴露、洗手液主料AOS α-烯基磺酸盐洗涤剂、泡沫丰富、刺激性低 MES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 酸二钠盐 温和表活、泡沫丰富 咪唑啉椰油两性醋酸钠温和表活、泡沫丰富BS-12 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温和表活、泡沫丰富CAB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温和表活、泡沫丰富LAO 椰油酰胺丙基氧化胺温和表活、泡沫丰富6501 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去污、增稠剂CMEA 椰子油脂肪酸单乙醇酰胺去污、增稠剂PEG-400 聚乙二醇400 保湿剂、增容剂638 聚乙二醇6000双硬脂酸酯增稠调理剂1631 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调理、抗静电剂1831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调理、抗静电剂甘油丙三醇保湿剂 硬脂酸硬脂酸膏霜基质

表面活性剂分类

A、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一、醚类非离子助剂 1、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 1)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2)辛基酚聚氧乙烯醚 乳化剂OP系列、磷辛10号(仲辛基酚聚氧乙烯醚) 3)双、三丁基酚聚氧乙烯醚(C4H9)-O-(EO)nH 4)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乳化剂11号(旅顺化工厂) 5)苯乙基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乳化剂12号(旅顺化工厂) 2、苄基酚聚氧乙烯醚 1)二、三苄基酚聚氧乙烯醚乳化剂BP、梧乳BP, 浊点65-70℃ 2)二苄基联苯酚聚氧乙烯醚农乳300号 3)苄基二甲基酚聚氧乙烯醚农乳400号 4)二苄基异丙苯基酚(又称二苄基复酚)聚氧乙烯醚乳化剂BC 浊点69-71℃ 5)二苄基联苯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宁乳31号浊点76-84℃ 3、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 1)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 农乳600号与500号复配环氧乙烷数20-27 浊点83-92 对有机磷乳化性最好,有两种类型: a、三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常用有三种规格 、双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 2)苯乙基异丙苯基酚聚氧乙烯醚农乳600-2号

二苯乙基复酚聚氧乙烯醚 乳化剂BS,与500号复配对有机磷农药乳化性很好 4)二苯乙基联苯酚聚氧乙烯醚 5)苯乙基萘酚聚氧乙烯醚 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及其类似产品 1)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目前以椰子油醇(主要成分为C12醇)为主要原料生产,渗透剂JFC浊点40-50℃渗透剂EA 2)异辛基聚氧乙烯醚IgepalCA 3)十八烷醇基聚氧乙烯醚平平加系列农乳200号 4)异十三醇聚氧乙烯醚赫斯特GenapolX系列日本触媒化学Softanol系列 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5、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及其类似产品 1)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 EPE型农乳1601 宁乳33号用于复配1656L/1656H,PEP型农乳1602 宁乳34号用于复配宁乳0211/0212 2)苯乙基苯丙基酚聚氧乙烯醚农乳1601-Ⅱ浊点79-80℃、1602-Ⅱ浊点℃ 3)苯乙基联苯酚聚氧乙烯醚6、脂肪胺聚氧乙烯醚 1)脂肪胺(又称烷基胺)聚氧乙烯醚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车间工艺设计

目录 第1章物料及热量衡算 (1) 1.1 物料衡算基准 (1) 1.2 管道物料衡算及有关反应时间计算 (2) 1.3 预反应、反应及熟化阶段的物料衡算 (6) 1.4 阶段数据表格 (7) 第2章设备计算 (7) 2.1 反应回路换热器E0101的选型计算 (7) 2.2 反应回路换热器E0102的选型计算 (12) 2.3 反应回路换热器E0104的选型计算 (18) 2.4 导热油加热器E0103的选型计算 (23) 第3章泵的选择 (27) 3.1 PC-0101反应回路循环泵扬程计算 (27) 3.2 PC-0101反应回路循环泵的选型 (29) 第4章中和釜体积及搅拌器功率计算 (30) 4.1 中和釜体积计算 (30) 4.2 搅拌器的功率计算 (30) 附表 (31) 第1章物料及热量衡算 1.1 物料衡算基准 说明: 硬脂酸(C15H24O)+10EO,年产量60000吨,日产量(按300天计)200吨, 每批10吨=10000kg,每天20批 链起始剂分子量284.48 Mst

最终产品分子量284.481044.05724.98Mfp =+?= 每批起始剂的量:284.48 10000100003923.97724.98 Mst Wst kg Mfp = ?=?= 环氧乙烷EO 的量: 44/3923.971044/284.486076.03Wox Wst n Mst kg =??=?? 故:3923.97+6076.03=10000.00kg 催化剂的量:NaOH kg 81.23%42/%1.010000=? 中和剂:CH 3COOH kg 31.15%)9840/(60%1.010000)M /(M %1.010000NaOH HAC =???=?? 1.2 管道物料衡算及有关反应时间计算 1.2.1 管线(2) 由附录已知EO 液体流速G=10000kg.h -1 EO 最快加料时间: /6076.03/1000036.5min Wox G τ=== 实际操作中管道内流体流速不能达到最大值 对加料时间进行取整:40min τ= 此时管线内质量流速:'/3923.97/300007.85min G Wox τ=== 1.2.2 管线(3) 已知 链起始剂的流速 G=30000kg.h -1 起始剂最快加料时间:3923.97/300007.85min τ== 对加料时间取整为:min 10'=τ

常用表面活性剂资料

6501 用椰子油为原料,经精炼后直接或间接与二乙醇胺反应合成,是高品质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一、英文名:Coconut diethanolamide 二、化学名:椰油酸二乙醇酰胺6501 三、化学结构式:RCON(CH2CH2OH)2 四、产品特性: 1.具有显著的增稠、增泡、稳泡性能; 2.具有显著的乳化、去污能力; 3.同其它表面活性剂有良好的复配性和协同效应; 4.具有抗静电、防锈、防腐蚀等性能; 5. 特别适于配制透明产品; 6. 是性能价格比很高的品种之一。 五、技术指标 型号 1∶1 1∶1.5 特级不含甘油型 外观常温下(25℃)为淡黄色透明液体 气味无异味 游离脂肪酸( %)≤0.5 ≤0.5 ≤0.5 游离胺(mgkoH/g)≤30.0 ≤80.0 ≤30.0 色泽(APHA)≤250 ≤250 ≤300 PH值(10g/L10%乙醇)9.0-11.0 9.0-11.0 9.0-11.0 六、用途与用量: 1.用途:添加于香波、沐浴露、洗洁精、洗衣液、洗手液等产品中作增泡剂、稳泡剂、增稠剂,乳化去油去污剂。 2.推荐用量:2—6% 本品属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没有浊点。性状为淡黄色至琥珀色粘稠 液体, 易溶于水、具有良好的发泡、稳泡、渗透去污、抗硬水等功能。属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呈酸性时与之配伍增稠效果特别明显, 能与多种表面活性剂配伍。能加强清洁效果、可用作添加剂、泡沫安定剂、助泡剂、主要用于香波及液体洗涤剂的制造。在水中形成一种不透明的雾状溶液,在一定的搅拌下能完全透明,在一定浓度下可完全溶解于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中,在低碳和高碳中也可完全溶解。 TX-10/NP-10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简介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又称为聚乙氧基化脂肪醇,具有的良好的去污力、润湿、乳化、抗硬水性、较低的刺激性和生物降解功能,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发展最快、用量最大的品种。这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是用脂肪醇与环氧 乙烷通过加成反应而制得的,用以下通式表示:R-O-(CH 2CH 2 O) n -H。 结构 R一般为饱和的或不饱和的C 12~18 的烃基,可以是直链烃基,也可以是带支链的烃基。n是环氧乙烷的加成数,也就是表面活性剂分子中氧乙烯基的数目。n越大,分子亲水基上的氧越多,与水就能形成更多的氢键,水溶性就越好。n=1~5时,产物能溶于油而不溶于水,常做为制备硫酸酯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原料。n=6~8时,能溶于水,常用作纺织品的洗涤剂和油脂乳化剂。 n=10~20时,在工业上用作乳化剂和匀染剂。 当碳链R为C 7~9 ,n=5时,生成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在工业上称作渗透剂 JFC(Penetrating agent JFC)。当碳链R为C 12~18 ,n=15~20时,生成的脂肪醇 聚氧乙烯醚在工业上称作平平加O(Peregal O)。当碳链R为C 12 时,生成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则俗称AEO。 制备合成 用氢氧化钠做催化剂,长链脂肪醇在无水和无氧气存在的情况下与环氧乙烷发生开环聚合反应,就生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特性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分子中乙氧基数目可在合成的过程中人为调整,故可制得一系列不同性能和用途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是最重要的一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中的醚键不易被酸、碱破坏,所以稳定性较高,水溶性较好,耐电解质,易于生物降解,泡沫小。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是无色液体或蜡状物,其碳链长度、环氧乙烷加成数及分布都对产品的物化性能和应用性能有很大影响。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浊点、相对密度、黏度等随环氧乙烷加成数的增大而增大,但其表面活性如去污能力、起泡性、润湿和分散力则是开始随环氧乙烷加成数的增大而增大,到最大值后,继续增加环氧乙烷加成数,其表面活性又开始下降。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其他表面活性剂的配伍性好,对硬水不敏感,低温洗涤性能好,但随着水温的升高,其溶解度会逐渐降低。在pH为3~11的范围内,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水解稳定。然而,它们也会在空气中缓慢氧化,产生一些氧化产物,比如乙醛和氢过氧化物,这些氧化物比那些尚未发生类似情况的表面活性剂对皮肤毒性更大。 应用

聚氧乙烯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表面处理中的应用

实际应用 聚氧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吴双成

表面工程资讯 实际应用 11 2011·02 锌酸盐镀锌使用DPE添加剂时,辅助络合剂三乙流效率增大,OP乳化剂属于大分子表面活性剂,在 醇胺对铁离子有较强的络合作用,致使锌粉不能置换电极表面形成胶束,对电极过程有阻化作用,使锡电 出镀锌液中的铁杂质,三乙醇胺还使镀液黏度增大、沉积还原电位显著负移,阴极峰电流显著降低。 导电能力下降,槽压高,电流效率降低。用聚乙二醇[6]代替三乙醇胺是行之有效的。[5] 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甲磺酸体系锡镀层 织构受聚乙二醇苯基辛基醚(OP)的质量浓度和阴从1840年第一个镀银专利到现在,氰化镀银已极电流密度的综合影响,在高OP质量浓度和低电流有170多年历史,20世纪70年代,光亮剂引入镀银密度条件下,镀层以(211)和(321)晶面择优;溶液,省去了抛光工序,使氰化光亮镀银的应用更加在低OP质量浓度和高电流密度条件下,镀层以广泛。氰化光亮镀银光亮剂同样分为主光亮剂和表面(101)和(112)晶面择优。 活性剂(载体光亮剂或分散剂)。 早期镀银用载体光亮剂是土耳其红油,它是各种聚乙二醇等聚醇类有机物,对电极有较强的吸附油类的磺化产物,实质是磺酸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用,对铵盐镀锌来说,是个很好的光亮整平剂,可磺酸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载体光亮剂中最多的,阳以有效防止边缘“焦化”。添加量宜控制在1~2 离子和非离子型载体光亮剂应用相对较少。常用的阳g/L,过多则极易造成镀锌层夹杂和镀层脆性,又可离子型载体光亮剂是聚氧乙烯烷基胺和甲基聚乙醇季能造成钝化膜变色。 铵。常用的非离子型载体光亮剂是吐温40,即聚氧乙220~270 g /L 氯化铵,25~32 g /L 氯化锌,30~40 烯山梨醇的油酸酯。 g /L 氨三乙酸,1~2 g /L 硫脲,1.0~1.5 g /L 聚乙二文献[7]通过阴极极化曲线、微分电容曲线以及醇, 0.2~0.4 m L /L 海鸥洗涤剂,pH=5.8~6.2,温度5~ 2XRD、SEM分析,研究了光亮剂在脉冲及直流电镀40 ℃,电流密度1.0~2.5 A /dm 。 银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光亮剂在直流与脉冲电在KCl镀锌工艺中,载体光亮剂的主要作用是提镀时的电极行为基本一致,光亮剂A具有去极化作高镀液的阴极极化,细化镀层结晶,增加主光亮剂苄用,并使微分电容增大,光亮剂B(载体光亮剂)具叉丙酮的溶解度,以扩大光亮电流密度范围。用于酸有增加阴极极化、降低微分电容的作用。 性镀锌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烷基(或芳基)酚聚氧乙烯醚、聚醚、烷基胺聚氧乙烯 在光亮镀镍和镍铁合金镀液中,虽然十二烷基醚、烷基酰胺聚氧乙烯醚。用于酸性镀锌的阴离子表硫酸钠是较好的润湿剂,但也存在明显不足,过量或面活性剂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烷基醇(酚)聚氧乙 不足都会造成镀层起泡脱落、变色、白斑、发花、发 3.2 在甲磺酸体系镀锡中的应用 3.4 在镀银工艺中的应用 3.3 在镀锌工艺中的应用 3.5 在光亮镀镍中的应用

2020版中国药典—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国家药用辅料标准

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 Polyoxyl(40)Hydrogenated Castor Oil 本品为聚氧乙烯甘油三羟基硬脂酸酯,其中还含有少量聚乙二醇三羟基硬脂酸、游离 的聚乙二醇。本品为1mol 甘油三羟基硬脂酸与40~45mol 环氧乙烷反应制得。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淡黄色膏状半固体;有轻微气味。 本品在热水中溶解,易溶于乙醇、丙酮,不溶于石油醚。 酸值取本品适量,依法操作(通则0713),本品酸值应不大于2.0。 羟值取本品适量,依法操作(通则0713),本品羟值应为60~80。 碘值取本品适量,依法操作(通则0713),本品碘值应不大于5.0。 皂化值取本品适量,依法操作(通则0713),本品皂化值应为45~69。 凝点取本品,照凝点测定法(通则0613)测定,本品的凝点为16~26℃。 【鉴别】(1)取本品0.1g,溶于0.5mol/L 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煮沸3 分钟,蒸干。 向残渣加水5ml,溶解得澄清溶液。滴加冰醋酸数滴,应产生白色沉淀。 (2)取本品0.1g,溶于1ml 水中,加入5%氯化钠溶液9ml,水浴加热,溶液在70~85℃时浑浊。 【检查】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取本品 5.0g,加不含二氧化碳的水50ml 溶解后,依 法检査(通则0901 与通则0902),与3 号浊度标准液(通则0902)比较,不得更深;与橙 黄色1 号标准比色液(通则0901 第一法)比较,不得更深。 碱度取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项下配制的溶液2ml,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0.5ml,溶 液不得显蓝色。 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取本品4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取1,3-丁二醇适量,用无水乙醇稀释成每1ml中约含4mg的溶液)1.0ml,加无水乙醇稀释 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乙二醇、二甘醇和三甘醇适量,精密称定,加无水乙醇稀释配制成每1ml含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各4mg的溶液,再精密量取该溶液1.0ml,置100ml 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1.0ml,加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照气相 色谱法(通则0521)试验。以50%苯基-50%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液(30m×0.53mm ,1μm),起始温度60℃,维持5分钟,以每分钟5℃的速率升温至110℃,维持5分钟,再以每分钟15℃ 的速率升温至170℃,维持5分钟,再以每分钟35℃的速率升温至280℃,维持40分钟(根据 分离情况调整时间)。进样口温度为27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温度为290℃。量取供试品 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各1μl,分别进样,记录色谱图。按内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乙二醇、二甘醇 和三甘醇均不得过0.1%。 环氧乙烷和二氧六环取本品1g,精密称定,置顶空瓶中,精密加入N,N-二甲基乙 酰胺1.0ml 和水0.2ml,密封,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环氧乙烷水溶液对照品适量,用水稀释制成每1ml 中约含0.01mg 的溶液,作为环氧乙烷对照品溶液。另取二氧六环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