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小论文-钢铁冶金概论

冶金小论文-钢铁冶金概论
冶金小论文-钢铁冶金概论

钢铁冶金概论

钢铁工业是基础材料工业,钢铁工业为其他制造业提供最重要的原材料,也为建筑业及民用品生产提供基础材料。可以说,一个国家钢铁工业的发展状况间接反映了其国民经济发达的程度。钢铁工业是一个集成度很高的工业,其发展需要很多方面的支撑。对大型钢铁企业来说,还必须有重型机械的制造业为其服务,此外,钢铁企业的建设除了需要雄厚的资金保障,还需要工程的设计部门、设备制造商和建筑安装公司的大力协作。可见,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的重要性。

钢铁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生产基本流程如下。选矿--烧结--炼铁--炼钢--铸坯--轧钢烧结机:将矿粉制成球团矿炼铁高炉:将球团矿熔炼成铁水转炉:对铁水进行脱碳脱硫脱磷,并加入适当的微量元素成为钢水钢坯连铸机:将钢水经过铸造成型为坯料轧机:将坯料轧制成需要的钢材

首先是在矿山要对铁矿山和煤炭进行采选,将精选炼焦煤或配矿、混匀,再分别在焦化厂和烧结厂炼焦和烧结,获得符合高炉炼铁质量要求的焦炭和烧结矿,球团厂可直接建在矿山,也可建在钢铁厂,它的任务是将细粒精矿粉造球、干燥、经高温焙烧后得到球团矿。

高炉是炼铁的主要设备,使用的原料有铁矿石、焦炭和少量溶剂,产品为铁水,高炉煤气和高炉渣。铁水送炼钢厂炼钢;高炉煤气主要用来烧热风炉,同时供炼钢厂和轧钢厂使用;高炉渣经水捽后送水泥厂生产水泥。

炼钢,目前主要有两条工艺路线,即转炉炼钢流程和电弧炉炼钢流程。通常将“高炉-铁水预处理-转炉-精炼-连铸”称为长流程,而将“废钢-电弧炉-精炼-连铸”称为短流程。短流程无需庞杂的铁前系统和高炉炼铁,因而,工艺简单,投资低、建设周期短。但短流程生产规模相对小,生产品种范围相对较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同时受废钢和直接还原铁供应的限制,目前,大多数短流程钢铁企业也开始建高炉和相应的铁前系统,电弧炉采用废钢+铁水热装技术吹氧熔炼钢水,降低了电耗,缩短了冶炼周期,提高了钢水品质,扩大了品种,降低了生产成本。

炼钢厂的最终产品是连铸坯。按照形状,连铸坯分为方坯、板坯和圆坯。在轧钢厂,方坯分为被棒材、线材和型材轧机轧成制成棒材、线材和型材;板坯被轧制成中厚板、薄板;圆坯被穿孔、轧制成无缝钢管。

钢铁联合企业的正常运转,除了上述主体工序外,还需要其他辅助行业为它服务,这些辅助行业包括耐火材料和石灰生产,机修、动力、制氧、供水供电、质量检测、通讯、交通运输和环保等等。

矿床开采分为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和海洋开采。露天开采又分为原生矿床开

采和砂矿床开采。选矿是利用矿物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借助各种选矿设备将矿石中的有用矿物和脉石矿物分离,并达到使用有用矿物相对富集的过程。选矿的基本过程包括:矿石选前的准备作业、选别作业、选后的脱水作业所组成的连续生产过程。

采矿和选矿是重要的第一步,接下来是炼焦。煤在焦炉内隔绝空气加热到1000度,可获得焦炭、化学产品和煤气。此过程称高温干馏或高温炼焦,一般简称炼焦。焦炭主要用于高炉炼铁。煤气可以用来合成氨,生产化学肥料和用作加热燃料。炼焦所得化学产品种类很多,主要有硫胺、苯、二甲苯、酚、等。炼焦主要产品焦炭,是炼铁材料,所以炼焦是伴随钢铁工业发展起来的。初期炼铁是用木炭,由于木材逐渐缺乏,使炼铁发展受到限制,人们才开始寻求焦炭炼铁。初期焦炉,都是结焦和加热在一起进行,有一部分煤被烧掉。为了使结焦和加热分开,缩短结焦时间,出现了倒焰式焦炉。由于炼焦化学产品焦油和氨找到了用途,促使人们设计出了燃烧室和炭化式完全隔开的焦炉。即所谓副产品回收焦炉。燃烧室出来的废气温度很高,此部分废热没有回收,有的用来加热废热锅炉,这种没有废热回收的焦炉,称为废热式焦炉。为了少耗热量,省出焦炉煤气,由废热式进一步发展到回收废热的蓄热式焦炉。蓄热式焦炉在每个炭化室下方均有一个或两个蓄热室,蓄热式填有蓄热用的格子砖。当废气经过蓄热室时,废气将格子砖加热,格子砖蓄寸了热量,气流方向换向后,格子砖把蓄寸的热量再传给冷的空气,使蓄寸热量又带回燃烧室。

接下来是铁矿粉造块。自然界中存在的铁矿石,按矿物组成大致可分为: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和菱铁矿等。目前大中型高炉炼铁生产所使用的含铁物料主要是品味高于55%的块状铁矿石。烧结矿是不能直接加入高炉冶炼的粉矿、精矿、二次含铁粉尘与石灰石白云石等溶剂和燃料混合均匀后经烧结机烧结,得到具有一定粒度组成的人造富矿。球团矿是由铁精矿粉加粘结剂经混匀,造球、干燥和燃烧固结后得到的粒度均匀的球形人造富矿。铁矿粉混均作业经一次料场、混均配料槽、混均料场完成。铁矿石烧结生产使用的原料是铁物料和溶剂和燃料。溶剂主要是石灰石,白石灰粉、蛇灰石粉等。烧结矿种类主要是非溶剂性烧结矿、自熔性烧结矿、高碱度烧结矿。烧结矿生产有鼓风烧结和抽风烧结两种方法,但目前大多采用的是带式抽风烧结法。主要由铺地料器、布料器、点火器、行走台车、传动装置、风箱、破碎机、震动筛、降尘管、除尘器、抽风机等组成。烧结矿质量评价一般包括化学成分,筛分指数和粒度组成、转鼓指数、还原性、低温还原粉化指数和熔滴性能。高炉炼铁使用的球团矿是还原性好的氧化球团,氧化球团的生产方法主要有竖炉工艺、连算机一回砖窑工艺和带式熔烧工艺。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是竖炉和链算机一回砖窑生产氧化球团矿。

高炉炼铁在现代钢铁联合企业中占据极为中极为重要的地位。首先,高炉炼铁的产品—生铁是炼钢的原料,其次,高炉炼铁生产的煤气是钢铁联合企业中的二次能源。高炉是铁矿石、焦炭和能源的巨大消耗者。现代高炉生产过程是一个庞大的生产体系,除高炉本体外,还有供料系统、炉顶装料系统、送风系统、喷吹系统、煤气净化系统、渣铁处理系统。高炉使用的原料包括铁矿石、焦炭、煤粉、鼓风、和少量溶剂;产品包括铁水、高炉煤气和高炉渣。高炉内行是用耐火材料砌筑而成的,供高炉冶炼的内部空间的轮廓。现代高炉都是五段式的炉形,从下至上分别为炉缸、炉腹、炉腰、炉身、炉喉。高炉本体是高炉炼铁的核心设备,现代大型和超大型高炉一代炉龄在不中修的情况下可达到15—20年,单位炉容量可达到12000吨以上。高炉本体主要由钢结构、炉衬、冷却设备、送风装置、和检测仪器等组成。炉顶装料设备的任务是将铁矿石和焦炭按冶炼工艺有规律的从炉顶装进高炉。目前大多数中小型高炉使用无料钟炉装料设备。对高炉炼铁来说,热风炉是高炉体本体以外最重要的设备之一,热风炉肩负着向高炉连续地输送热风。

钢具有很好的物理化学性能与力学性能,可以进行拉、压、轧、冲、拔等深加工,因此钢比铁的用途广泛。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原材料,其产量仅次于水泥。现代炼钢工艺主要的流程有两种,即:以氧气转炉炼钢工艺为中心的钢铁联合企业生产流程和以电炉炼钢工艺为中心的小钢厂生产流程。长流程工艺:从炼铁原燃料准备开始,原料入高炉经还原冶炼得到液态铁水,经铁水顶燃料兑入顶底复吹氧气转炉,经吹炼去除杂质,将钢水导入高包中,经二次精炼使钢水纯净化,然后钢水经凝固成型成为钢坯,再经轧制工序最后成钢材。由于这种工艺生产单元多,生产周期长,规模庞大,因此称之为钢铁生产的长流程工艺。将回收再利用的废钢经破碎,分选加工后,经预热加入到电弧中,电弧炉利用电能作为能源熔化废钢,祛除杂质后出钢,再经二次精炼获得合格钢水,后续工序同长流程工序。由于这种工艺流程简捷,高效节能,生产环节少,生产周期短,因此称为钢铁生产的短流程工艺。

中国已经在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入世后我国钢铁冶金市场将全面融入钢铁冶金市场体系。我国钢铁冶金联合企业将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层次上融入全球经济体系。钢铁作为世界各国争相获取的一种重要战略资源,它在多种经济和非经济因素影响下,价格波动相当频繁。高价位也会通过各种途径很大程度影响我国的经济,对价格水平的影响将最直接最显著。因此,必须把钢铁对外依存度控制在尽可能的安全范围之内,以确保经济的良性健康运行。国际市场现货交易价是在国际市场供求中形成的。我国出口钢铁能源日益增多,中国的出口量已成为影响国际市场钢铁价格的重要因素—“中国因素”。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

业的发展,钢铁冶金及其联合企业的发展越来越来好,钢铁冶金及其联合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及其国际贸易中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冶金工程论文

冶金工程的发展方向 摘要:随着能源问题日益严峻,钢铁冶炼耗能逐渐加大,面对钢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内外钢铁企业不断开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推行钢铁冶金行业的清洁生产,在能源结构调整、冶金工艺优化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本文重点介绍了高炉废塑料喷吹、干熄焦、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等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关键词:清洁生产;钢铁冶金;能源效率;综合利用 引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面对日趋恶化的环境、日趋短缺的资源,我们不得不对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进行反思,彻底改变长期沿用的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推行行业的清洁生产,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钢铁冶金企业是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是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众多清洁生产的措施中,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开发应用是实现这种目的关键因素和有效途径.近年来,许多国家围绕着清洁生产不断地开发出了许多新技术和新工艺,带来的结果是能源结构的调整、工艺的优化革新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收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1能源结构调整 能源密集、能源消耗大是钢铁冶金生产的主要特点之一.推行清洁生产需要调整能源结构:一方面采用新技术工艺改革原有资源和能源的比例结构;另一方面开发应用替代能源. 1.1能源和资源比例结构调整 在钢铁联合企业中,在铁前系统的成本和能耗占企业成本和能耗的70%左右,作好这一环节的资源和能源比例结构调整有重要意义.对于这一环节,一切围绕高炉生产展开. 1.1.1铁前认真贯彻精料方针,不断优化炉料结构 实现人炉料“高、净、匀、稳”.提高高炉熟料比,保证高炉全精料人炉,改善高炉炉料结构,为高炉增产、节焦提供了物质基础.相应地,焦化厂提高焦碳

冶金工程专业培养计划(080201)

冶金工程专业培养计划(080201)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一、培养目标 按照“重基础、宽口径、复合型、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了解现代冶金和材料学科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掌握现代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和有色金属冶金)相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善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从事冶金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生产、管理及经营、工程设计的工程技术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思想品德素质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为国家昌盛繁荣、为现代化建设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扎根基层、踏实肯干、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遵纪守法的良好素养和道德品质;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作风;具有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新时代大学生风貌。 2、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冶金工程的基础理论、实验研究、设计方法、生产工艺和设备、环境保护及资源综合利用等相关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冶金工艺制定、工程设计、测试技能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培养掌握本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在掌握现代冶金工程相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上,着重于冶金工艺制定、工程设计、测试技能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熟悉计算机的应用,善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从事冶金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生产、管理及经营、工程设计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⑴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科学基础,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⑵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制图、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⑶较好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础和专业知识,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冶金传输原理、冶金原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钢铁冶金学、有色冶金学等。 ⑷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验、计算机操作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掌握冶金过程工艺和相关装备的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法,具有较好技术开发和工程实践能力。 ⑸具有本专业领域内至少1个专业方向的更深入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黑色或有色金属冶金生产组织、技术经济、科学管理、环境安全的基础知识和工业设计的初步能力;了解本专业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相关学科的科技发展动态。 ⑹具有分析解决本专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3、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有一定的基本体育知识,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和技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有意识的增强体魄,提高心理素质、审美情操,保证身心健康。 三、主干学科 冶金工程 四、学制 四年

冶金论文

浅谈湿法炼锌浸出液净化除钴方法及其优劣性 陈健 (湖南工业大学湖南株洲412007) 摘要:湿法冶金中浸出工序是一道极其重要的工序,而锌精矿的浸出只会得到一种含有铜、镉、钴等多种金属离子的溶液,除了钴离子以外其他离子能通过锌粉置换法较容易除去,但除钴则需要添加添加剂,本文主要对湿法炼锌浸出液净化除钴方法及其优劣进行讨论。 关键词:湿法冶金;炼锌;浸出液;净化;除钴 一、前言 目前,湿法炼锌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炼锌方法,世界上85%--90%的锌通过湿法生产,湿法炼锌浸出的结果只能得到一种含有铜、镉、钴、镍、铊、砷、锑、锗等多种金属离子的溶液。这种成分复杂的溶液,会给下一步电积法提取锌带来困难,为满足锌电积的要求,必须在电积前将浸出液中的杂质离子净化至允许含量之下。铜、镉、镍、铊、砷、锑、锗等杂质离子能通过锌粉置换法较易除去,从Co/Co2+与Zn/Zn2+的标准电极电势来看,锌粉应该能置换出浸出液中的2价钴离子,理论上浸出液中的钴的起始浓度能降到5×10-12mg/L,但在实际生产中,浸出液中仅加入锌粉时钴浓度并不能降到锌电积所需要的程度。所以除钴需要加入添加剂。 二、浸出液的净化除钴方法及其优劣性 1.砷盐净化法 砷盐净化原理如下,在没有Cu2+存在的条件下,含钴的硫酸锌溶液中加锌粉置换钴是难以实现的。所以加锌粉置换钴的主要反应是CuSO4与锌粉的反应,亚砷酸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这个反应的进行。由于铜很容易被锌粉置换出来,这样在锌粉表面沉积的铜微粒就会与锌粒共存,形成微电极的两极,在铜阴极上发生下列反应: As2O3+12H++12e→2AsH3+3H2O Co2++2e→Co 2H++2e→H2 而在锌粉阳极上发生溶解反应: Zn→Zn2++2e

冶金 论文

选课课号:(2009-2010-2)-BG11191-600026-1 课程类别:公选课《冶金工程概论》课程考核 (课程论文) 题目:关于冶金自动化发展趋势的探讨 学生姓名:唐永均 学号:2009441394 授课教师:张明远 班级:自普本0901 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 2010年5月中国重庆

关于冶金自动化发展趋势的探讨 摘要:在人类出现不久后,就开始冶炼金属了。金属的应用标志着人类有了相当高的文明,冶金在对人类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在21世纪下世纪初叶冶金快速发展,自动化技术在冶金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冶金的工作效率,有效的节约了成本,促进了冶金行业的快速发展。冶金自动化装备在系统技术、检测仪表、人工智能应用和电力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发展和促进我国冶金自动化装备技术和工程承包能力的对策。总之,冶金的发展离不开自动化的支持。 关键词:21世纪冶金自动化发展对策 Abstract: In humans there shortly after the start of the smelting of metal. Application of metal with a very high mark of human civilization, metallurgy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progress and civilization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 and beginning of the centur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etallurgy, the application of auto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metallurgical work has greatly enhanced the efficiency of metallurgical and effective cost savings,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etallurgical industry. Metallurgical automation equipment in the system technology, instrumenta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s and power electronics technology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f China Metallurgical automa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and project contracting Ability. In short, metallurgy can not develop without automated support. Keywords: 21st Century Automation Development Metallurgical 引言: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消化吸收引进的冶金自动化技术和同国外著名电气公司的技术合作中,冶金自动化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除板形控制、薄板坯连铸连轧中某些新技术外,在成熟技术方面国内冶金自动化的工程能力同国外著名电公司相比主要有3个差距。 收稿日期;2010-05-5 修回日期: 2010-05-9 作者简介:唐永均,男,四川资阳,汉,本科,学生,学习方向自动化 。 1 检测仪表的发展 检测仪表的种类不断增加,特别是用于质量检测的仪表如铁水定硅、定硫探头,钢水的定碳、定磷、定氧、定氮探头,型钢尺寸检测仪,钢板涂油层厚度仪,钢板表面缺陷检测仪,板、管超声探伤仪,线棒椭圆度仪,激光测厚仪等专用仪表增加较快。新一代的检测仪表主要特点是智能和数字。这些检测仪表均是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可以自动校零、线性化、补偿环境因素变化,配置图形显示装置,直观表达测量的结果。存储瞬变信息和历史数据,自测试、自诊断甚至包括模型运算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如测量冷轧钢板表面缺

钢铁冶金概论论文-粉末冶金工艺

粉末冶金工艺 学生姓名:年级:学号: 摘要:粉末冶金是制取金属或用金属粉末(或金属粉末与非金属粉末的混合物)作为原料,经过成形和烧结,制造金属材料、复合以及各种类型制品的工艺技术。粉末冶金法与生产陶瓷有相似的地方,因此,一系列粉末冶金新技术也可用于陶瓷材料的制备。由于粉末冶金技术的优点,它已成为解决新材料问题的钥匙,在新材料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粉末冶金高密度硬质合金粉末高速钢 前言 我国粉末冶金行业已经经过了近60年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多领域发展。但与国外的同行业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差距:(1)企业多,规模小,经济效益与国外企业相差很大。(2)产品交叉,企业相互压价,竞争异常激烈。(3)多数企业缺乏技术支持,研发能力落后,产品档次低,难以与国外竞争。(4)再投入缺乏与困扰。(5)工艺装备、配套设施落后。(6)产品出口少,贸易渠道不畅。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后,以上种种不足和弱点将改善,这是因为加入WTO后,市场逐渐国际化,粉末冶金市场将得到进一步扩大的机会;而同时随着国外资金和技术的进入,粉末冶金及相关的技术水平也必将得到提高和发展。【1】【2】【3】 1.粉末冶金基础【4】 1.1粉末的化学成分及性能 尺寸小于1mm的离散颗粒的集合体通常称为粉末,其计量单位一般是以微米(μm)或纳米(nm)。 1.1.1粉末的化学成分 常用的金属粉末有铁、铜、铝等及其合金的粉末,要求其杂质和气体含量不超过1%~2%,否则会影响制品的质量。 1.1.2粉末的物理性能 (1)粒度及粒度分布 粉料中能分开并独立存在的最小实体为单颗粒。实际的粉末往往是团聚了的颗粒,即二次颗粒。实际的粉末颗粒体中不同尺寸所占的百分比即为粒度分布。 (2)颗粒形状即粉末颗粒的外观几何形状。常见的有球状、柱状、针状、板状和片状等,可以通过显微镜的观察确定。 (3)比表面积 即单位质量粉末的总表面积,可通过实际测定。比表面积大小影响着粉末的表面能、表面吸附及凝聚等表面特性。

固态相变新理论论文

固态相变论文 班级:材料08-01 姓名:郑国阔 学号:0808010130

金属固态相变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 摘要:已经研究形成一套金属固态相变理论,但有的知识陈旧,且存在错误,因此,开拓创新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就钢的珠光体和贝氏体转变做了深入研究。通过分析得出钢中共析分解的新机制,对于“相间沉淀”机理做了新的解释,重申了珠光体的新概念。认为:珠光体是共析铁素体和共析渗碳体(或碳化物)构成的整合组织,不是机械化合物。珠光体的形核--长大是以界面扩散为主进行的相变,铁素体和渗碳体两相是共析共生,协同长大,不存在领先相;发现了珠光体转变在预先抛光的试样表面也具有浮凸效应;指出过渡性是贝氏体相变的主要特征,提出了贝氏体和贝氏体相变的新定义。认为以往的热力学计算不准,贝氏体铁素体的相变驱动力约为-905J/mol。提出了切变-扩散整合机制,贝氏体相变的晶核是单相BF,不是共析分解,贝氏体铁素体(BF)在贫碳区形核,是贫碳的γ→α的无扩散相变,不是切变过程,而是以界面替换原子热激活跃迁方式形核长大;钢中贝氏体碳化物(Bc)在γ/α相界面上形核,向奥氏体和铁素体中长大,最终被铁素体包围,是以原子热激活跃迁方式进行的相变。 关键词:固态相变;珠光体;贝氏体;界面扩散;热激活跃迁;扩散;切变;整合。 金属固态相变过程和相变机理极为复杂,而钢中的相变是金属相变中最为复杂的,各种相变机制也存在争议,在争论中金属固态相变理论不断更新和发展发展[1~7]。科学技术哲学告诉人们,自然物质的演化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应当把“奥氏体珠光体、贝氏体、马氏体”转变系列作为一个整合系统来研究。从整合机制和自组织功能方面以系统整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21世纪以来,奥氏体的形成、马氏体相变和回火转变研究欠活跃,进展缓慢,本文主要介绍珠光体转变和贝氏体相变的最新进展情况。 珠光体是钢中发现比较早的组织,20世纪上半叶对珠光体转变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60~80年代在马氏体和贝氏体研究的热潮中,珠光体相变的研究被冷落。80年代以后,索氏体组织及在线强化;非调质钢取代调质钢;高强度冷拔钢丝的研究开发等,使珠光体转变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新进展。但是,共析分解的许多问题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搞清楚。本文就珠光体的定义、共析分解机理;领先相问题;相间沉淀等阐述其新理论、新认识。 20世纪50年代柯俊第一次对贝氏体相变的本质进行了研究。60年代末,美国冶金学家H.I.Aaronson等学者从能量上否定贝氏体转变的切变可能性。贝氏体相变机制方面形成了切变机制、扩散-台阶机制,切变-扩散复合机制等,并且经历了长达30多年的论争。进入21世纪以来,刘宗昌等人提出了切变-扩散整合机制。继承各类学术观点之所长,开拓创新,实现各类学术观点的整合,以便促进贝氏体相变理论的发展。 1. 珠光体转变新理论 20世纪80年代电镜观察发现了珠光体组织中的长大台阶,提出了台阶转变机制。近年来,作者本人依据对共析分解机理和珠光体本质的研究,发表了

建筑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建筑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大型冶金总承包工程风险管理的探析》 论文关键词:大型冶金工程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 一、冶金总承包工程的基本特点 冶金工程项目与一般建筑工程项目相比较,具有工艺流程复杂,参与专业多,投资大,工期紧,安装量大,施工工艺专业化高等特点。冶金工程,其设计占主导地位的程度高,采用总承包方式有利 于工程的一体化管理。 二、冶金总承包工程所面临的风险 工程项目风险,它是指工程项目在设计、采购、施工和竣工验收各阶段可能遭到的风险,可定义为:在工程项目目标规定的条件下,该目标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它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不确定型、可 变性、相对性(主体相对和大小相对)、阶段性等特性。工程总承包 项目是指从事工程总承包的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 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 的承包。所以,总承包工程所面临的风险具有项目风险的所有特性。冶金总承包项目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几个方面: 1工程项目外风险 (3)经济风险:冶金新建项目的所在地一般环境较差,包括硬件 环境(如交通、电力供应、通讯条件)和软件环境(如地方政府对工程的建设态度)。冶金项目的工期较长,可能面临原材料如钢材价格的 不正常大幅上涨等。也可能面临通货膨胀幅度过大所引起的其他变化。 2工程项目内风险 (1)技术风险:因技术条件的不确定而引起可能的损失或工程项 目目标不能实现的可能性。主要表现在工程方案的选择,工程设计,

工程采购、工程施工及开车等过程中。如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基础 数据不完整,不可靠;预测结果不准确。设计阶段,设计内容不全, 设计存在缺陷、错误或遗漏;规范、标准选择不当;未考虑设备制造 或施工的可能性等。 (2)非技术风险:是指计划、组织、管理、协调等非技术条件的 不确定所引起工程目标不可能实现的可能性。如在项目组织管理方面,缺乏项目管理能力;组织不适当,关键岗位人员变换;目标不适当,控制能力差;不适当的项目策划或安排;没有有效的项目沟通程 序等。进度管理方面,因管理不力,造成设计的图纸滞后,施工安 排不当,缺乏劳动力或劳动效率底下等等。费用控制方面,如工期 延误、不适当的工程变更,不适当的工程款支付;不适当采购策略等等,都可能使工程置于风险之中。 三、风险应对的方法 冶金总承包项目的风险来源广,风险因素多。识别风险需抓住重点。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加强合同管理,系统分析相关各方的利益和风险。合同是项目 实施的第一依据,在合同管理时要充分考虑其所面临的风险因素。 冶金总承包项目涉及的范围广,一个联合企业的总承包,会包括铁 钢轧多个系统及其相关的水处理系统,除尘系统等公辅设施,工期长,专业性强,可能签订的分包合同有上百个,涉及分包单位几十家,如何有针对性的在合同中争取自己正当利益,转移相关风险至 关重要。如一些项目外的风险,和业主有密切的关系,在合同中应 尽量的转移给业主或共担,加强项目的风险控制能力。 2加强技术风险管理。技术的不确定性所引起的风险,通过加强 管理和沟通协调是可以避免或降低的。对于设计与采购、施工之间 的协调是总承包中很易发生问题的地方,一旦发生问题,势必给工 程的进度和费用造成损失。一般的设计认为,发了图纸即完成任务,其实在管理中,把设计的任务后延,加强与采购和施工的衔接,可 以避免风险的出现。 四、小结

《冶金工程概论》课程论文

重庆科技学院 《冶金工程概论》课程论文 题目:对冶金工程的认识 专业班级:机设16-2 姓名:刘涛 学号:2016441920 成绩:(五级制) 教师签名: 2017年12月12日

对冶金工程的认识 一·我眼中的冶金 所谓的冶金就是从矿物中提取金属或者金属化合物,用各种加工方法将金属制成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材料的过程和工艺。冶金的技术主要包括火法冶金、湿法冶金以及电冶金。 火法冶金:火法冶金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的冶金过程。矿石或精矿中的部分 或全部矿物在高温下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生成另一种形态的化合物或单质,分别富集在气体、液体或固体产物中,达到所要提取的金属与脉石及其它杂质分离的目的。实现火法冶金过程所需热能,通常是依靠燃料燃烧来供给,也有依靠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来供给的,比如,硫化矿的氧化焙烧和熔炼就无需由燃料供热;金属热还原过程也是自热进行的。 火法冶金包括:干燥、焙解、焙烧、熔炼、精炼、蒸馏等过程。 湿法冶金:湿法冶金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冶金过程。湿法冶金温度不高,一般 低于100℃,现代湿法冶金中的高温高压过程,温度也不过200℃左右,极个别情况温度可达300℃。湿法冶金包括:浸出、净化、制备金属等过程。浸出用适当的溶剂处理矿石或精矿,使要提取的金属成某种离子(阳离子或络阴离子)形态进入溶液,而脉石及其它杂质则不溶解,这样的过程叫浸出。浸出后经沉清和过滤,得到含金属(离子)的浸出液和由脉石矿物绢成的不溶残渣(浸出渣)。对某些难浸出的矿石或精矿,在浸出前常常需要进行预备处理,使被提取的金属转变为易于浸出的某种化合物或盐类。例如,转变为可溶性的硫酸盐而进行的硫酸化焙烧等,都是常用的预备处理方法。 净化在浸出过程中,常常有部分金属或非金属杂质与被提取金属一道进入溶液,从溶液中除去这些杂质的过程叫做净化。 制备金属用置换、还原、电积等方法从净化液中将金属提取出来的过程。 电冶金:电冶金是利用电能提取金属的方法。根据利用电能效应的不同,电冶 金又分为电热冶金和电化冶金。电热冶金是利用电能转变为热能进行冶炼的方法。在电热冶金的过程中,按其物理化学变化的实质来说,与火法冶金过程差别不大,两者的主要区别只饲冶炼时热能来源不同。 二·冶金现状 从近几年冶金设备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尽管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但行业仍然处于稳步发展的时期,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行业内从业人员数量上涨,行业规模在不断扩大。2015年,我国冶金设备制造行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资产和收入规模均有所扩大。 2014年我国冶金设备行业销售收入达到1468.24亿元,相比2013年增长14.71%,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黑色金属行业发展增长快,带动我国冶金设备行业发展,2015年我国冶金设备行业销售收入达到1600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率达到8.97%,"十二五"期间我国冶金设备行业销售收入平均增长率达到

冶金论文

选课课号:(2012-2013-1)-BG11191-320401-1课程类别:必修课 《冶金工程概论》课程考核 (课程论文) 题目:论我国冶金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学生姓名:谢安静 学号:2011443343 授课教师:张明远 班级:酒店管理11-1 教师评语: 成绩: 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 2012年11月中国重庆

论我国冶金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谢安静酒店管理11-1 2011443343 摘要:我国冶金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仍然同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着很大差距。面对差距,我们需要认清现状,我们应充分调动和利用各种积极因素,着力解决当前冶金行业运行和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确保其平稳较快发展。 关键词:现状、问题、发展

1.冶金工业的发展现状 1.1钢铁生产工艺流程逐步优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钢铁工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由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以扩大规模、增加产量为主转向降低消耗、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品种和保护环境。博士论文,高速钢轧辊。钢铁工业技术进步的主流是缩短生产流程,减少工序,提高质量,降低消耗,提高效率。技术进步中有两大主要趋向:一是寻找可以替代传统工艺的新工艺流程的研究开发;二是现有工艺和技术装备的完善化。两大技术进步趋向互相竞争、相互渗透,促使钢铁工业不断提高钢材质量、减少消耗、降低成本、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进一步走向集约化。 1.2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 传统的钢铁生产工艺流程是一种“冷态”下间歇式生产的工艺流程。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建设的10多个大型钢铁厂都是采用这种工艺流程。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钢铁业已逐步将上述传统的钢铁生产工艺流程改造成为现代化“热态”连续生产工艺流程。这种工艺流程具有高效、连续、紧凑、智能等特点。20世纪80年代末期,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美国等钢铁工业发达国家开发成功接近最终钢材产品形状的连铸、连轧技术,如带钢、型钢的连铸连轧等。由于该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紧凑、生产周期短、物料消耗少、生产效率高等一系列优点,在近十多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自从1989年世界第一条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在美国纽柯公司克劳福兹维尔厂投产以来, 经过10多年发展,到2002年底,世界上已有38个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厂共56条生产线,总生产能力已超过5 500万吨。我国现已有5个钢铁企业建成8条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到目前为止又有5个钢铁企业正在建设厚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不久的将来总生产能力将达2000万吨,预计届时将占全世界同类生产线能力的1/4以上。博士论文,高速钢轧辊。2001年我国连铸比达到89.71%,已经超过了2000年的世界平均水平。2003年达到了96.96%,目前,全国重点大中型企业中,连铸比达到99%以上的企业已达41家。 带钢连铸连轧技术是世界主要钢铁生产国家正在积极开发应用的一项重大钢铁生产前沿技术,它将是21世纪钢铁生产技术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 1.3钢铁产量不断增长

现代钢铁联合企业各主要工艺流程

评分: 《钢铁冶金概论》课程小论文 姓名:刘召波 学号:2008442250 年级:冶金工程2008 任课教师:张倩影 日期:2010.12.06

钢铁冶金简介及学习体会 摘要:现代钢铁联合企业各主要工艺流程主要分为流程为铁前准备、高炉炼铁、转炉炼钢、炉外精炼、连铸、热轧。并对冶金新技术中富氧烧结技术的重要意义和影响富氧烧结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了个人对现代钢铁联合企业各主要工艺流程和学习了本课程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钢铁生产工艺流程富氧烧结个人体会 1概述现代钢铁联合企业各主要工艺流程 1.1第一个流程为铁前准备 主要有铁矿石造块烧结和焦化生产 铁矿石造块烧结:就是把铁矿粉、熔剂、燃料及返矿按一定比例制成块状或球状冶炼原料的一个过程。 其具体生产流程为:烧结作业系将粉铁矿和各类助熔剂及细焦炭经由混拌、造粒后,经由布料系统加入烧结机,由点火炉点燃细焦炭,经由抽气风车抽风完成烧结反应,高热之烧结矿经破碎冷却、筛选后,送往高炉作为冶炼铁水之主要原料。但天然富矿不用烧结。 焦化生产流程: 洗煤配煤炼焦熄焦产品处理 焦炭的四个作用:①热源;②料柱骨架;③还原剂;④渗碳。 铁前准备用简图表示相关过程为: 富矿混匀天然块矿 矿石高炉 贫矿磨矿筛分选矿造块人造富矿 其中常用铁矿石有:磁铁矿石、赤铁矿石、褐铁矿石、菱铁矿石。 富矿一般指不需选矿即可直接入炉或直接加工利用的矿石。 对铁矿石的评价可从以下几点:①铁矿石品位;②脉石成分;③杂质元素; ④矿石的还原性;⑤矿石的高温性能;⑥矿石的强度与粒度组成;⑦矿石的化学成分稳定性,判定铁矿石的好与差。 在烧结机上料层分层,其分为:烧结矿层,燃烧层,预热干燥层,过湿层和

冶金小论文-钢铁冶金概论

钢铁冶金概论 钢铁工业是基础材料工业,钢铁工业为其他制造业提供最重要的原材料,也为建筑业及民用品生产提供基础材料。可以说,一个国家钢铁工业的发展状况间接反映了其国民经济发达的程度。钢铁工业是一个集成度很高的工业,其发展需要很多方面的支撑。对大型钢铁企业来说,还必须有重型机械的制造业为其服务,此外,钢铁企业的建设除了需要雄厚的资金保障,还需要工程的设计部门、设备制造商和建筑安装公司的大力协作。可见,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的重要性。 钢铁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生产基本流程如下。选矿--烧结--炼铁--炼钢--铸坯--轧钢烧结机:将矿粉制成球团矿炼铁高炉:将球团矿熔炼成铁水转炉:对铁水进行脱碳脱硫脱磷,并加入适当的微量元素成为钢水钢坯连铸机:将钢水经过铸造成型为坯料轧机:将坯料轧制成需要的钢材 首先是在矿山要对铁矿山和煤炭进行采选,将精选炼焦煤或配矿、混匀,再分别在焦化厂和烧结厂炼焦和烧结,获得符合高炉炼铁质量要求的焦炭和烧结矿,球团厂可直接建在矿山,也可建在钢铁厂,它的任务是将细粒精矿粉造球、干燥、经高温焙烧后得到球团矿。 高炉是炼铁的主要设备,使用的原料有铁矿石、焦炭和少量溶剂,产品为铁水,高炉煤气和高炉渣。铁水送炼钢厂炼钢;高炉煤气主要用来烧热风炉,同时供炼钢厂和轧钢厂使用;高炉渣经水捽后送水泥厂生产水泥。 炼钢,目前主要有两条工艺路线,即转炉炼钢流程和电弧炉炼钢流程。通常将“高炉-铁水预处理-转炉-精炼-连铸”称为长流程,而将“废钢-电弧炉-精炼-连铸”称为短流程。短流程无需庞杂的铁前系统和高炉炼铁,因而,工艺简单,投资低、建设周期短。但短流程生产规模相对小,生产品种范围相对较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同时受废钢和直接还原铁供应的限制,目前,大多数短流程钢铁企业也开始建高炉和相应的铁前系统,电弧炉采用废钢+铁水热装技术吹氧熔炼钢水,降低了电耗,缩短了冶炼周期,提高了钢水品质,扩大了品种,降低了生产成本。 炼钢厂的最终产品是连铸坯。按照形状,连铸坯分为方坯、板坯和圆坯。在轧钢厂,方坯分为被棒材、线材和型材轧机轧成制成棒材、线材和型材;板坯被轧制成中厚板、薄板;圆坯被穿孔、轧制成无缝钢管。 钢铁联合企业的正常运转,除了上述主体工序外,还需要其他辅助行业为它服务,这些辅助行业包括耐火材料和石灰生产,机修、动力、制氧、供水供电、质量检测、通讯、交通运输和环保等等。 矿床开采分为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和海洋开采。露天开采又分为原生矿床开

重庆科技学院冶金工程概论论文

选课课号:(2011-2012-2)-BG11191-320105-1课程类别:公选课 《冶金工程概论》课程考核 (课程论文) 题目:冶金企业生产流程及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 作者:XXX 学号:XXX 授课教师:XXX 班级:XXX 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 XX年XX月中国重庆

摘要: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由于市场需求,冶金行业蓬勃发展,因此冶金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冶金是一门研究如何经济地从矿石或其他原料中提取金属或其化合物,并用各种加工方法制成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材料的科学。冶金学因此发展而来,其研究领域分为提取冶金和物理冶金两门学科。现代工业上习惯把金属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两大类,铁,锰,铬属黑色金属,其他的为有色金属。因此,冶金工业按照金属的两大类别通常分为黑色金属冶金工业和有色金属冶金工业两大类。前者包括铁,钢及铁合金的生产,故又称钢铁冶金。后者包括各种有色金属的生产,统称为有色金属冶金。本文主要论述钢铁冶金联合企业主要有那些生产环节?每一个生产环节的主要过程、主要设备、生产方法及特点。并浅谈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冶金行业的应用。 关键词:冶金,电气技术应用 简介钢铁冶金联合企业生产流程及设备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要想生产出产品,没有各种冶金设备是不行的。现在,就简略介绍一下生产过程中需要的设备。通过设备的介绍,串起钢铁冶金联合企业的生产流程。 1.烧结机:对应生产流程为烧结。在烧结车间中,制备铁矿石。铁矿石被压碎碾成标准化的颗粒,被烧结或粘合在一起。烧结的铁矿石随后被压碎,并按一层焦炭、一层矿石的交替方式,被加入高炉中。焦炭是是从富炭煤蒸馏出的固体残渣,极易燃烧。 2.高炉:此为一竖立的炉体。通过高炉进行炼铁,其过程发生在高炉本体封闭体系。矿石,焦炭从炉顶装入,在炉内热风下燃烧成煤气流加热下降的炉料,吸水蒸发,被加热到800-1000摄氏度。铁矿石被CO还原,进入1000°以上高温区,在1200-1400摄氏度高温下进一步还原。得到铁。然后融化为铁水,积存于炉缸后排出。 3.焦炉:对应炼焦炉工序。将配好的煤料装入炼焦炉炭化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通过两侧燃烧室加热干馏,经过一段时间,形成焦炭。 4.转炉:在转炉中,生铁转换成钢铁。熔化的生铁会被倒在一层铁屑上。碳和残渣等不需要的物质都会通过注入纯净的氧气燃烧掉,从而生产出粗钢。然后,残渣或者炉渣就会被撇去。粗钢然后倒入桶内。 5.电炉:对应工序为电弧熔炉。将达到标准的废铁在电炉中融化,变为钢水。整个过程由电弧驱动。

采矿工程的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矿井开采研究与分析专业名称煤矿开采技术 姓名范利军 学号 完成日期 2015 年5月15日

目录 4 4 4 5 (一)、井田地质、老窑及水文对开采的影响 (5) 6 9 10 10 11 12 六、13 七、14 八、15

论文摘要: 本设计详细介绍开拓立式煤矿井的概况特征,经过一系列的方案论证比较,选择了适合立式矿井的开拓方式、采煤方法和各生产系统。井田内地质构造比较简单,主要为纵贯井田东西的天仓向斜,对第一水平选择了立井开拓方案,首采区的采煤方法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化回采工艺。辅助运输系统与主运输系统相分离,其中辅助运输系统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辅助运输设备单轨吊,可满足人员、机械设备、材料和矸石的运输,无需中间转载,可从井底车场直达工作面。矿井一水平采用两翼对角式通风系统。 关键字:立井开拓;条带式;单一倾斜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化采煤;两翼对角式通风。

矿井开采研究与分析 一、概述矿井开采 在地底下开采的矿山。有时把矿山地下开拓中的斜井、竖井、平硐等也称为矿井。矿井开拓对金属矿山或采煤矿井的生产建设的全局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关系矿井的基建工程量,初期投资和建井速度,更重要的是将长期决定矿井的生产条件、技术经济指标。矿井开拓即从地面向地下开掘一系列井巷,通至采区。矿井开拓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正确划分井田,选择合理的开拓方式,确定矿井的生产能力,按标高划分开采技术分类,选择适当的通风方式,进行采区部署以及决定采区开采的顺序等。矿井开拓通常以井筒的形式分为平硐开拓、斜井开拓和立井开拓。采用合理的采矿方法是搞好矿井生产的关键。 煤层在形成时,一般都是水平或者近水平的,在一定范围内是连续完整的。但是,在后来的长期的地质历史中,地壳发生了各种运动,是煤层的空间形态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单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等地质构造。我们采煤就要注意煤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矿井的开拓可以分成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主井和运输巷等都需要永久的支护,可以采用砌碹支护,架拱支护,架蓬支护,锚杆支护,锚喷支护,锚网喷支护。

《测绘学概论》结课论文

《测绘学概论》结课论文 一测绘学的历史 测绘作为一门在工程建设等方面应用广泛的基础性学科,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3世纪,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现了天然磁石所具有磁性这一现象。而根据《史记*夏本纪》记载,所谓“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久州、通久道、皮九泽、度九山”则表明在公元前2世纪,大禹在治水时,就已经使用测量工具进行了基础的测量工作。这些都说明了测绘学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根基。 不仅在中国,在西方,人们对地球认识的不断深化也极大地促进了测绘学的发展。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提出地球为球形的理论,后亚里士多德论证支持,最后亚历山大的埃拉托斯尼证实地圆说。后在17世纪末,英国的牛顿和荷兰的惠更斯提出了地扁说,在18世纪被法国科学家证实。无论是地圆说还是地扁说,都对以地球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测绘学的奠基与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随着克莱洛证明了重力值与地球扁率的关系,可以由重力测量资料确定地球形状的斯托克斯理论的提出,大地水准面概念的诞生以及莫洛坚斯基理论的创立都不断地对测绘学进行了丰富和完善。 而作为测绘学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地图的出现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从一开始精确度极低的略图到埃拉托斯尼首次使用经纬线,从中国古墓中出土的地图上的方位和比例尺到中国西晋的裴秀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创立的名为“制图六体”的制图原则,地图的变迁正是测绘学发展的一个映射。 二测绘学的现代内涵及分类 随着时代的进步,测绘学在现代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从原来的以地表为主要研究对象拓展为或是逐步离开地面向更远的空间发展,或是探寻人们为之的地底。 《测绘学概论》结课论文

而内涵的丰富必定伴随着学科分类的增加。在现代,测绘学就衍生了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地图制图学、工程测量学、海洋测绘学等主要学科分类。 大地测量学主要研究地球表面及其外层空间点位的精密测定、地球的形状、大小和重力场,地球整体与局部的运动以及它们的变化的理论和技术。其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几何法和物理法两种方法。 摄影测量学主要利用摄影手段来获取被测物体的影像数据,对所获得的影像进行量测、处理,从而提取被测物体的几何或物理信息,并用图形、图像和数字形式表达测绘成果。其发展主要包括了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和数字摄影测量三个阶段,现主要包括航空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地面摄影测量等。 地图制图学主要是研究地图及其编制和应用的学科,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地图设计、地图投影、地图编制、地图印制和地图使用。随着相关的虚拟现实技术、可视化技术的不断完善,空间信息可视化成为地图制图学新的生长点。 工程测量学是主要研究在工程建设和自然资源开发各个阶段进行测量工作的理论和技术的一门学科。它是测绘学下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因此包括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施工建设阶段的测量和运行管理阶段的测量。而技术水平的提高会使其呈现出测量方案科学化、合理化,过程控制自动化、智能化,测量成果数字化、可视化,信息共享网络化、社会化的特点。 海洋测绘学则包括海洋测量和海图绘制,其任务是对海洋及其邻近陆地和江河湖泊进行测绘和调查,获取海洋基础地理信息,编制各种海图和航海资料,为航海、国防建设、海洋开发和海洋研究服务。它的主要内容有海洋大地测量、水深测量、海洋工程测量、海洋地形测量、障碍物测量、水文要素调查、海洋重力测量、海洋磁力测量、各种海洋专题测量和海 《测绘学概论》结课论文

冶金工程论文冶金工程论文

冶金工程论文冶金工程论文 计算机技术在冶金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浅探 摘要:针对冶金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计算机的角度出发,在课程的讲述模式、课件的制作、7台金流程的3D演示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初步形成一套较为先进的教学模式,最大程度的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实际的,台金过程真实的呈现在学生眼前,为学生毕业后独立从是冶金专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冶金工程;专业课程;计算机技术 中图分类号:TU273 文献标识码:A 冶金工程专业是培养具备有冶金工程领域科学研究与开发应用、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攻关与改造、新技术推广与应用、工程规划与冶金企业管理等技能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专业课程的学习为所有的课 程教学中最重要环节之一,要求学生对整个冶金过程的的流程、反应、原理等进行掌握,是学生日后从事冶金工程领域相关工作的重要基础。 一直以来,由于冶金工程一般存在流程长,反应复杂,反应器庞大,反应大多为高温高压高腐蚀的恶劣环境,学生很难对整个流程及内部的情况有透彻的了解,而在教学中常以流程框图的方式进行教

学,往往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内容缺乏兴趣,对重点缺乏掌握,学习积极型降低,影响了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 在新的形势下,为了不断提高冶金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计算机的角度出发,在课程的讲述模式、课件的制作、冶金流程的 3D虚拟现实体验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 1.课程的讲述模式 传统冶金工程专业课程的讲述以教师口头讲述结合黑板板书为主,尽管教师的经验丰富,专业知识也很扎实,但要将所有的内容直观的表述出来是比较困难且费时费力的。而且现代冶金生产由于生产规模庞大、设备大型化、现代化程度高等特性,因此教师的授课模式需要进行革新,这是保证冶金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基础之一。 为此,结合当前教学实际及目前计算机软硬件水平的发展,提出一种多维授课方式,包括教师课堂讲述、多媒体课件展示、企业工程师网络远程视频操作演示及小组专题讨论等授课方式。 1)课堂讲述 教师为整个课堂的主导者,对于冶金工程专业的教师来说,需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和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在讲述过程中,不但要结合书本,更要结合实际,例如将传统冶金和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穿插讲解,

钢铁冶炼论文

简要评述了我国连铸技术的发展概况,传统连铸技术的发展,薄板坯连铸技术发展以及薄带坯连铸技术发展。对提高连铸机生产率和连铸坯质量的技术措施进行了讨论。 主要对连铸生产的工艺流程、车间组成和工艺布置进行设计,并对连铸机的几个主要工艺设备:钢包及其运载设备、中间包及其运载设备、结晶器及振动装置、拉矫和引锭装置、切割装置进行了设计计算。除此之外对连铸车间的一些主要附属设施进行了选择并给出了其技术性能参数。 另外对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工艺特点和非正弦振动在板坯连铸机上的应用进行专题论述。非正弦振动方面介绍了安钢引进的VAI板坯连铸机液压振动的振动特点 ,讨论了非正弦反向振动的各项振动参数 ,降低结晶器摩擦阻力、提高保护渣耗量 ,而且可以在低拉速下保证较低的振痕深度 ,又能在高拉速下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并结合生产实践 ,指出该振动形式对防止粘结漏钢和改善铸坯表面质量有明显作用。 关键字:连铸;薄板坯;连铸车间

摘要 (2) 目录 (3) 前言 (4) 1我国连铸技术发展 (5) 1.1连铸比速增长 (5) 1.2连铸机数量增长较快 (5) 1.3高效连铸技术普遍应 (5) 1.4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应用(TSCR) (6) 2传统连铸技术的发展 (7) 2.1提高连铸机生产率的途径 (7) 2.2提高连铸坯质量技术 (10) 3薄板坯连铸技术的发展 (12) 3.1板坯连铸工艺的发展 (12) 3.2薄板坯连铸的发展与应用 (13) 3.3薄板坯连铸凝固特点 (15) 3.4薄板坯连铸工艺设备特点 (16) 3.5薄板坯连铸生产中的几个问题 (16) 4中等厚度板坯连铸技术发展 (19) 5薄带连铸技术发展 (21) 5.1薄带连铸技术开发 (21) 5.2薄带连铸技术工艺特点 (22) 5.3薄带连铸技术发展 (22) 6结语 (24) 7参考文献 (26) 8感谢 (27)

功能材料概论论文

【摘要】碳纤维的出现是材料史上的一次革命。碳纤维是目前世界首选的高性能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抗疲劳、导电、质轻、易加工等多种优异性能,正逐步征服和取代传统材料。现已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和军事领域。世界各国均把发展高性能碳纤维产业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碳纤维除了在军事领域上的重要应用外,在民品的发展上有着更加广阔的空间,并已经开始深入到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在机械电子、建筑材料、文体、化工、医疗等各个领域碳纤维有着无可比拟的应用优势。 我国对碳纤维的研究由于起步较晚,技术力量薄弱,虽然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我国已被纳入国家“863”和“973”计划,但总体情况不尽理想,我国仍不具备成熟的碳纤维工业化生产技术,国防和民用碳纤维产品基本依赖进口。 【关键词】碳纤维、性能、技术 碳纤维主要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一种特种纤维,是由含碳量较高、在热处理过程中不熔融的人造化学纤维经热稳定氧化处理、碳化处理及石墨化等工艺制成的。其含碳量随种类不同而异,一般90以上。碳纤维具有一般碳素材料的特性,如耐高温、耐磨擦、导电、导热及耐腐蚀等,但与一般碳素材料不同的是,其外形有显著的各向异性、柔软、可加工性好,沿纤维轴方向表现出很高的度,且碳纤维比重小。 1、碳纤维的化学性能 碳纤维是一种纤维状的碳素材料。我们知道碳素材料是化学性能稳定性极好的物质之一。这是历史上最早就被人类认识的碳素材料的特征之一。除强氧化性酸等特殊物质外,在常温常压附近,几乎为化学惰性。可以认为在普通的工作温度≤250℃环境下使用,很难观察到碳纤维发生化学变化。根据有关资料介绍,从碳素材料的化学性质分析,在≤250℃环境下,碳素材料既没有明显的氧化发生,也没有生成碳化物和层间化合物生成。由于碳素材料具有气孔结构,因此气孔率高达25%左右,在加热过程易产生吸附气体脱气情况,这样的过程更有利于我们稳定电气性能和在电热领域的应用。 2、碳纤维的物理性能 (a)热学性质:碳素材料因石墨晶体的高度各向异性,而不同于一般固体物质与温度的依存性,从工业的应用角度来看,碳素材料比热大体上是恒定的。几乎不随石墨化度和碳素材料的种类而化 (b)导热性质:碳素材料热传导机理并不依赖于电子,而是依靠晶格振动导热,因此,不符合金属所遵循的维德曼—夫兰兹定律。根据有关资料介绍,普通的碳素材料导热系数极高,平行于晶粒方向的导热系数可与黄铜媲美。 (c)电学性质:碳素材料电学性质主要与石墨晶体的电子行为和不同的处理温度有关,石墨的电子能带结构和载流子的种类及其扩散机理决定了上述性质。碳素材料这类电学性质具有本征半导体所具备的特征,电阻率变化主要与载流子的数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