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数与运算之四则运算一

1-1数与运算之四则运算一
1-1数与运算之四则运算一

四则运算一

【学习内容及预期目标】学习加减法运算中的各种计算技巧,例如凑整、带着符号搬家、加减相消、数的分拆与合并等等;掌握加减运算中添、去括号的法则,并借此简化运算。

★例题解析:

1、计算:

(1)38+62 (2)163+137 (3)340+660 (4)79+81 (5)199+203 (6)751+749

解:(1)38+62=100;(2)163+137=300;(3)340+660=1000;

(4)79+81=160;(5)199+203=402;(6)751+749=1500.

2、计算:(1)35+51+45+29 (2)60+53+31+47+40+69

解:(1)原式=(35+45)+(51+29) (2)原式=(60+40)+(53+47)+(31+69)

= 80+80 = 100+100+100

= 160 = 300

3、计算:

(1)37+29+204+41+163+26 (2)(2+12+22+32)+(8+18+28+38)

解:(1)原式=(37+163)+(29+41)+(204+26) (2)原式= 2+12+22+32+8+18+28+38 = 200+70+230 =(2+38)+(12+28)+(22+18)+(32+8)

= 200+(70+230) = 40+40+40+40

= 200+300= 500 = 160

4、计算:

(1)35+121-35-21 (2)152-19-13+19+223-32

解:(1)原式=(35-35)+(121-21) (2)原式= (152-32)+(223-13)-19+19 = 0+100 = 120+210+0

= 100 = 330

5、下面有四个计算,认真做一做,再仔细看一看,你能发现什么有用的信息吗?

(1)20-(11-6) (2)20-(11+6) (3)20-11-6 (4)20-11+6

根据这四个计算结果,发现:20-(11-6)=20-11+6 20-(11+6)=20-11-6

反过来也成立:20-11+6=20-(11-6) 20-11-6=20-(11+6)

★巩固练习:

1、计算:(1)29-(29-16)-(16-34) (2)239-(50-77)+(48-77)-(239-52)

(3)199+99+9 (4)9+98+397+286 (5)436-257-143

(6)1230-275-203-725 (7)325-251-43+151-57

(8)(253+523+352)-(111+333+555) (9)125-24+251-240+512-402

(10)11-10+9-8+7-6+5-4+3-2+1

(11)100+102-104+106-108+110-112+114

(12)12+23-34+45-56+67-56+45-34+23

2、(1)在加法运算中,如果一个加数增加10,另一个加数减少5,两数的和如何变化? (2)在减法算式中,如果被减数增加14,差减少9,那么减数如何变化?

3、如图,教室里有四个书柜,每个书柜里都有4格书,图中标明了每格内书的册数.一天,老师问小聪和明明:“不许用加法计算,你们马上回答,这4个书柜里,哪一个书柜里的书多一些?”两个人看了看书柜上标出的数,想了想齐声说:“4个书柜里的书同样多!”请你说一说他们是怎样想的?

4、如图,除第一行外,每一个圆圈中的数都等于它上面两个圆圈中数的和,请

计算最下面的圆圈中应填的数. 742 465 87 32 913 968 535 258

5、计算下面4个算式:1+2+1,1+2+3+2+1,1+2+3+4+3+2+1,

1+2+3+4+5+4+3+2+1.

观察这4个算式的结果,并找出规律,再用这个规律求出下面算式的结果: 1+2+3+4+...+19+20+19+...+4+3+2+1.

6、如图,老师将9个数写在一个九宫格里,让同学们选数,每个同学可以从中选5个数来求和。小聪选的5个数的和是120,明明选的5个数的和是111。如果两人选中的数中只有一个是一样的,这个数是多少?

(完整word版)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四则运算》教学设计

加、减法的定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对算式变换的比较,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况的能力,进一步建立代数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用抽象文字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内在逻辑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课件、学习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被誉为“天路”的工程是什么吗? 预设: 生:青藏铁路 2.师:青藏铁路的建设创造了很多高海拔地区铁路建设的奇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一起走近青藏铁路。 (出示主题图) 3.师: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预设: 生1: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生2:格力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生3:西宁到格里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随着学生提出问题,课件随机显示)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的开始,引导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在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同时,引出研究问题。 (二)自主探究,加减定义 1.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能够解决吗?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请每个同学自己动手试一试。 2.学生独立解题 3.汇报交流,展示解题过程: 预设:814+1142=1956 4.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预设: 生:把两段合在一起计算。 5.师:你还能提出什么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6.师: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加法? 预设: 生: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 (板书:加法定义) 7.师:你知道加法算式中这些数都叫什么名字吗? 介绍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加数+加数=和) 8.师:刚才同学们还提出了两个问题,他们能解决吗?请大家试一试,看看谁的速度快。 9.学生列式计算。 (2)1956-814=1142 (3)1956-1142=814 10.师:同学们计算的真快,没看到大家列竖式呀,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预设: 生:参考加法算式解可以。 11.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四则混合运算及简便计算

第十八讲:四则混合运算及简便计算 一.情感交流、作业检查并对作业进行指导分析 二.课前小测 1、把40.28去掉小数点变成整数,原数就() A、缩小100倍 B、扩大100倍 C、缩小2倍 D、扩大2倍 2、把0.02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再向右移动三位得() A、2 B、0.2 C、20 D、200 3、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五位,再向左移动三位,那么移动后的小数比原小数() A、扩大3倍 B、扩大100倍 C、缩小1000倍 4、在5.2的末尾添上两个“0”,这个数( ). A、扩大了100倍 B、缩小了100倍 C、大小不变 5、把7.1的小数点向( )移动( )位是0.071. A、左 B、右 C、二 D、三 三.新课讲解 知识点一:四则运算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 计算顺序。 例题1:四则运算的应用 1、在计算(200-36×47)÷44时,先算( ),再算( ),最后算( )法。 2、650-320÷80,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先算减法,那么必须使用括号,算式是( ) 3、根据500÷125=4,4+404=408,804-408=396组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4、5人4小时做了80朵纸花,平均每人4小时做( )朵纸花,平均每人每小时做( )朵纸花。 5、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等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按()的顺序计 算,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要先算(),后算()。 6、甲数是乙数的52倍。

最新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

一、口算(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72-45= 360-85= 50×50= 32×30= 17×5= 22×30= 6×201= 25×40= 4500÷900= 254+99= 150×20= 170+90= 4800÷40= 4200÷20= 62+18= 125×4= 3000+200= 420÷35÷2= 720÷9÷4= 22×8×5= 二、简便计算(带☆的写出运算定律6分/题,带*的为附加题10分,其他4分/题) 169-(69+27) ☆208+(92+39) ☆25×(59×4) 6300÷(63×5) ☆145+169+31+255 ☆34×49+51×34 125×64×25 5700÷25÷4 59×101-59 679-79-142-48 672-98 104×25 *5÷(7÷11) ÷(11÷16) ÷(16÷35) 三、列式计算(共4题,每题6分) 1、725加上475的和除以50和25的差,商是多少? 2、185乘97与53的差,积是多少? 3、870除以5的商,加上30与23的积,和是多少? 4、784加上128除以8再乘23,和是多少? 第一节消化系统解剖与生理

1.小儿,2岁。体温升高达39℃,口唇及颊黏膜出现成簇的小疱疹。经医生检查确诊为疱疹性口腔炎。疱疹性口腔炎黏膜损伤特点为 A.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 B.潮红、可有渗血 C.有灰白色假膜 D.白色片状物 E.充血、红绒状 2.小儿,10个月。因反复腹泻而致轻度营养不良。近日其母喂小儿喝水时发现口腔黏膜表面有不易擦去的白色点状乳凝块样物,经医生检查诊为鹅口疮。鹅口疮的病原体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柯萨奇病毒 C.埃可病毒 D.单纯疱疹病毒 E.白色念珠菌 3.鹅口疮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 A.无全身症状 B.齿龈颊部等处均有乳凝块附着 C.病变可影响消化道呼吸道等 D.均有发热 E.口腔黏膜无红肿不影响喂奶 4.不符合疱疹性口腔炎特点的是 A.病初可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B.起病时高热达38~40℃ C.无传染性 D.口腔疼痛较剧烈影响进食 E.常有颌下淋巴结肿大 5.9个月的小儿,因哭闹、拒食就诊。体格检查:体温38.0℃,见口腔内溃疡,覆以黄白色膜状物,周围绕以红晕。可能诊断为 A.单纯性口腔炎 B.疱疹性口腔炎 C.溃疡性口腔炎 D.齿龈炎 E.鹅口疮 6.小兰,女,10个月。因食欲下降就诊,体检发现口腔颊黏膜多处有白色乳凝块样物,不易擦掉,强行擦去下面有红色创面。清洁该患儿口腔应选择的清洁液是 A.3%过氧化氢 B.0.1%依沙吖啶 C.制霉菌素溶液 D.2%碳酸氢钠 E.1%高锰酸钾 7.新生儿,15天。其母喂奶时发现口腔黏膜表面有白色点状乳凝块样物,不易擦去。经护士家庭访视时确诊为鹅口疮。治疗鹅口疮的药物是

(四年级数学教案)四则运算(一)教案

四则运算(一)教案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的例2以及例3(部分)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理解“先乘除,后加减”,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出同级运算和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进行运算。 2、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概括出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因。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冬天,同学们最喜欢什么运动? 学生:滑雪、堆雪人、打雪仗......

这里是新开业的滑雪场。(出示大屏幕)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有关滑雪场的情况。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一)发现、总结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1、出示信息:滑雪场开业第一天上午有230人,中午有70人离去,又有150人 到来。 老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下午有多少人? (学生列式解答并指名板演) 230-70=160人160+150=310人230-70+150=310人 汇报交流:请列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的学生分别说说解答思路。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两者思路是相同的,只是第三位同学列出了一道加减混合的综合算式,这样写比较简单。 老师:由于数目越来越大,直接写出最后得数容易出错,如果我们把第一步的计算结果记录下来就不容易算错了。(教学脱式书写格式) 2、出示信息:开业前三天共接待900人,照这样计算,5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老师:同学们能根据信息列出综合算式并脱式计算吗? (指名学生板演)90¸3´5 =30´5 =150(人) 老师:指名学生给大家说说应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 学生:我先用900¸3,再用它们的商¸5,因为必须先求出平均每天接待的人数才能算出5天的人数。 老师:也就是说,这道乘除混合的算式你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的。 谁能说出15-8+11和40´3¸60的运算顺序? 3、总结运算顺序 老师:观察这几道算式,你们有什么发现?

四则混合运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四则混合运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the first class of four mixe d operations

四则混合运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四则混合运算 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修改意见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理解小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2.感受两步混合运算和三步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没有括号和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掌握这个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两步混合运算和三步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两步计算的运算顺序,计算已经达到熟练的程度,只要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计算应该不是很难。 学法指导 自学互帮导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

补救措施 修改意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1~2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2题,练一第1~3题。 1、出示课件2. 2、小结(出示课件3) 3、(出示课件4),问学生:怎样求还剩多少个,能用原来学习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讨论后回答。 4、200-20×7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出示课件5), 教师:同学们对前面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下面我们看这个问题要发生什么变化?多媒体课件把小女孩的对话框改成教科书上的对话框。题目这样变化以后,又该怎样解答呢? 教师:从做灯笼这幅图的要求来看,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呢? 教师:按照我们前面学习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要求,这道算式又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呢?指导学生对照黑板上复习时板书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思考,根据“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确定这道题要先算80÷4×7,再根据“只有乘

小学四则运算及简便运算

小学四则运算及简便运算

第一讲四则运算及简便运算 一、四则运算 (一)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 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时,先算,再算。 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再算。 (二)关于"0"的运算: 1.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 2.0除以任何一个非0的数,都得; 3.任何数与0相加,都是; 4.一个数减去0,得; 5.0不能做。 巩固练习: (1)找出下面各题计算中的错误,并改正过来。 1、800-600÷(25×4)改正: =200÷(25×4) =200÷100 =2 2、50-(24+26)÷25 改正:

=50-50÷25 =0÷25 =0 (2)先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再列综合算式。

(3)想好运算顺序,再算一算,可要细心哦! 360÷(60-54)0÷32+32÷4 200-(76+40×3)2×80-60÷5 16+(125+85÷5)175+5×5-(37+63)1800-400÷25×100 (37-15)×(8+14)42+6×12-4 (4)列出下面各题的综合算式,再计算 1.96减去35的差,乘63与25的和,积是多少? 2.480除以6的商,加上20,再除以25,得多少?

3.42的7倍加上485除以5的商,和是多少? (5)解决问题,列综合算式计算 1.一台磨面机每小时磨面200千克,照这样计算,6台磨面机5小时能磨面粉多少千克? 2.妈妈买回来苹果和梨各8千克,每千克苹果4元,每千克梨3元,共花去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

四则运算及简便计算练习题

用递等式计算(四数下册)姓名 980 —436 + 75 125 960 + 360 - 90 80 800—700 - 25 X 4 72 (270 —180) - 30 56 75+ 360 - (20 —5) 812 (124 —85) X 12 - 26 75 (124 —85) X 12 - 26 28 (280 + 80 - 4) X 12 (72 118 + 1536- [12 X (63 —[(60 + 240 -30)— (1 ) 1120 —( 280 (3) 8509- (1720X 60 X5- 15 150 X 50—35- 5 105 —4X 6-3 42 —(25 + 17) (75 -(532 —36 X 14) + 360 - 40 —5 + (32 - 4—3) —4) X (6 + 3) 59)] 10] X 96-16) 937 ) (5) 200-25 + 120X11 + 42 X 37 + 6X (12 — 4) + 360) - (20 — 5) 18 X (420 + 360- 90) 1500 - 25—(18 + 8) 18 X (400 —120X 2) 75 + 360- (20 —5) [60 + 240- (30 —10) ] X (60 + 240 ) - (30 —10) X2] (2) ( 42 + 38) -(473 —457 ) (4) [ (125 —25X5) + 35 ] X0 (6) 516 —( 320 + 320-40)

(8) [150 - 3+ ( 30 - 28 ) ] X 0 619 — [58 -(18 + 3) ] 169 — 4X 25X 16X 25 (25+15) 378 + 527 + 73 167 + 289 + 33 58 + 39 + 42 + 61 (125X 25)X 4 (125 + 17 ) X 8 25 X 64 X 125 85 X 82 + 82 X 15 49 X 99+49 64 X 15- 14X 15 87X 99 + 87 79 X 25 + 25 76 X 101-76 (85 + 35) +2 简便计算 25 X 42 X 4 68 X 125X 8 49 X 49+49X 51 (7) 2500 - 1352+13X8 (25X 15)X 4

四则运算及简便计算练习题

用递等式计算(四数下册)姓名 980-436+75 125×5÷15 150+42×37 960+360÷90 80×50-35÷5 105+360÷20÷3 800-700÷25×4 72-4×6÷3 42+6×(12-4) (270-180)÷30 56-(25+17) (75+360)÷(20-5) 75+360÷(20-5) 812÷(532-36×14) 18×(420+360÷90) (124-85)×12÷26 75+360÷40-5 1500÷25-(18+8) (124-85)×12÷26 28+(32÷4-3) 18×(400-120×2) (280+80÷4)×12 (72-4)×(6÷3) 75+360÷(20-5) 118+1536÷[12×(63-59)] [60+240÷(30-10)]×2 [(60+240÷30)-10]×2 (60+240)÷[(30-10)×2] (1)1120-(280-96÷16)(2)(42+38)÷(473-457)(3)8509÷(1720×60-937)(4)[(125-25×5)+35 ]×60 (5)200÷25+120×11 (6)516-(320+320÷40)

(7)2500-1352÷13×8 (8)[150-3÷(30-28)]×10 619-[58-(18+3)] 169-(85+35)÷12 简便计算 25×42×4 68×125×8 49×49+49×51 4×25×16×25 (25+15) ×4 (25×15)×4 (125×25)×4 (125 + 17)×8 25×64×125 85×82 + 82×15 49×99+49 64×15-14×15 87×99 + 87 79×25 + 25 76×101-76 378 + 527 + 73 167 + 289 + 33 58 + 39 + 42 + 61

四则混合运算及简便计算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简便计算 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是怎样的 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 +c=a+(b+c) 。 a+b+c= b+(a+c)应用了哪些定律: 75+124+225 327+437+63 185+213+115+87 253+132+147+268 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 a×b×c= b×(a×c)应用了哪些定律: 25×37×4 66×125×8 25×125×4×8 15×29×6 5×83×4×5 15×17×4×5 16×8×5×25 5×72×5×4 125×24 25×24 125×72 36×25 125×32×25 25×16×125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减),即(a+b) ×c=a×c+b×c 【(a-b) ×c=a×c-b×c】。 (40+4)×25 (80-8)×125 73×108-73×8 37×17+17×63 101×86-86 374×201-374 99×79+79 42×199+42 102×56 203×34 99×123 63×198 6、减法的性质: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几)个数,等于这个数连续减去这两(几)个数的和,即a-b-c=a-(b+c) 。【a-b-c-……-n=a-(b+c+……+n)】 875-324-376 469-213-87 654-123-55-22 777-322-78-177

(word完整版)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一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 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对算式变换的比较,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在探索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况的能力,进一步建立代数的思想。 3.在用抽象文字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内在逻辑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课件、学习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被誉为“天路”的工程是什么吗? 生:青藏铁路 2.师:青藏铁路的建设创造了很多高海拔地区铁路建设的奇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一起走近青藏铁路。 (出示主题图) 3.师: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生1: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生2:格力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生3:西宁到格里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二)自主探究,加减定义 1.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能够解决吗?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请每个同学自己动手试一试。 2.学生独立解题 3.汇报交流,展示解题过程:预设:814+1142=1956 4.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生:把两段合在一起计算。 5.师:你还能提出什么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6.师: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加法? 生: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板书:加法定义)7.师:你知道加法算式中这些数都叫什么名字吗? 介绍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加数+加数=和) 8.师:刚才同学们还提出了两个问题,他们能解决吗?请大家试一试,看看谁的速度快。 9.学生列式计算。 (2)1956-814=1142 (3)1956-1142=814 10.师:同学们计算的真快,没看到大家列竖式呀,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生:参考加法算式解可以。 11.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定律

教案过程 一、复习预习 1.换位学习 让学生以“老师的口吻”为老师讲解已学过的运算定律 2.学生与老师交流(运算中怎样简便?):讨论“我的想法对不对?” 二、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1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考点/易错点2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考点/易错点3 乘法运算中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考点/易错点4 乘法运算中,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考点/易错点5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考点/易错点6 1.要想运用运算定律做好简便运算,要仔细观察算式,如果只有加法,一般用到加法交换和结合律,如果算式里只有乘法,一般用到乘法交换和结合律,如果既有加又有乘,一般用到乘法分配律。当然要注意一些变式。 2.还要观察算式里面的特殊数字,如25和4,125和8,2和5等,有时101可以变成(100+1),想想如何利用好这些特殊数字。 三、例题精析 【例题1】 【题干】357+288+143 【答案】788 【解读】357+288+143 =357+143+288 =500+288 =788 【例题2】 【题干】 138+293+62+107 【答案】600 【解读】138+293+62+107 =(138+62)+(293+107) =200+400 =600 【例题3】 【题干】25×17×4

【答案】1700 【解读】25×17×4 =25×4×17 =100×17 =1700 【例题4】 【题干】(25×125)×(8×4)【答案】100000 【解读】(25×125)×(8×4) =(25×4)×(8×125) =100×1000 =100000 【例题5】 【题干】 25×(40+4) 【答案】1100 【解读】 25×(40+4) = 25×40+25×4 =1000+100 =1100 【例题6】 【题干】 125×64 【答案】8000 【解读】 125×64 =125×(8×8)

【教育专用】小学数学精编教案:四则运算 教学设计 (1)

4 四则运算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四舍五入法凑整,大数的正确读写。 过程与方法: 将四舍五入法与进一法、去尾法比较,强化凑整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 将四舍五入法与进一法、去尾法比较,强化凑整方法。教学难点: 将四舍五入法与进一法、去尾法比较,强化凑整方法。教学准备: 学生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口算 二、创设情境 三、四舍五入凑整组织学生进行口算。 集体校对答案。 你了解我国的四大名山吗?今天 让我们一起去登一登黄山。 出示题目: 把下列各数四舍五入到万位。 45678 3454321 76328067 1032009 集体交流反馈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再用“进一法、去尾法”到万位。 把下列各数四舍五入到亿位。 630008214 7860700431 629980679821 30927816782 集体交流反馈 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再用“进一法、去尾法”到亿位 板书: 独立口算。 指名交流。 指名回答。 划分数级。 同桌读数。 独立完成。 说说改写的方法。 指名口答。 划分数级。 同桌读数。 独立完成。 说说改写的方法 指名口答

学习任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四、读出下面的数,再用线连一连。 五、综合练习30000052 350002000 30500200 30052000 30005200 30000520 30000502 3500200000 集体交流反馈 1.把下列各数四舍五入到万位。 200489 190489 5958760 6949987 2.把下列各数四舍五入到亿位。 516895200 695823255 2643322541 7952146839 先划分数级 同桌读数 连一连 同桌配合反馈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 提醒:数字抄正确。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二) 把下列各数四舍五入到万位。约等号的写法:≈45678 3454321 76328067 1032009

四则运算(简便运算)

四则运算(简便运算) 一、掌握运算技巧 1. 归类组合:将不同类数(如分母相同或易于通分的数)分别组合; 2. 凑整:将相加可得整数的数凑整,将相加得零的数(如互为相反数)相低消。 3. 分解:将一个数分解成几个数和的形式,或分解为它的因数相乘的形式。 4. 约简:将互为倒数的数或有倍数关系的数约简。 5. 倒序相加:利用运算律,改变运算顺序,简化计算。 6. 正逆用运算律:正难则反, 逆用运算定律以简化计算。 乘法分配律a(b+c)=ab+ac 在运算中可简化计算。而反过来,ab+ac=a(b+c)同样成立,有时逆用也可使运算简便。 二、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从高级到低级: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例1:计算:3+50×5 1÷2-1 解:原式=3+50×51×2 1-1 =3+5-1 =7 2、从内向外:如果有括号,就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大括号里的 例2:计算:)]59(8[)]3 163(10[--??-- 解:原式=[10-(3-2)]×(8-4) =(10-1)×4 =9×4 =36 3、从左向右:同级运算,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 例3:计算:3 887)12787431(+÷-- 解:原式=3 887)241424212442(+÷-- =3 878247+? =3 831+ =3 三、简便运算典型例题 例1、4544×37 练习: 1514×8 25 2×126 原式=(1—45 1)×37 =1×37—45 1×37

=37— 4537 =3645 8 例2、27×2615 练习:19981997×1999 35×36 11 73×7574 原式=(26+1)×26 15 =26×2615+26 15 =15+26 15 =1526 15 例3、73151×81 练习: 64171×91 22201×21 1 71×5761 原式=(72+1516)×8 1 =72×81+1516×8 1 =9+15 2 =915 2 例4、51×27+53×41 练习: 61×35+65×17 81×5+85×5+8 1×10 原式=53×9+5 3×41 =5 3×(9+41) =5 3×50 =30 例5、65×131+95×132+185×136 练习:17 1×94+175×91 71×43+73×61+76×121 原式=61×135+92×135+186×13 5 =(61+92+186)×13 5 =1813×13 5 =18 5

分数的四则运算和简便计算

分数的四则运算—计算题 专题复习 一、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 运算法则是:1、加减: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乘法:先约分,分子乘分子作为积的分子,分母乘分母作为积的分母 3、除法:除以一个数就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运算顺序是:混合计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同一级运算,一般从左往右计算。如果符合运算定律,可以进行简算。 练习: 1、34 -(15 + 13 )× 98 2、 107 13151321÷?????????? ??+- 3、??? ??-+614121÷121 4、 9798411÷??? ???- 5、?? ???????? ??-÷109329712 6、 52593145-?- 7、8949581÷+? 8、(52-81)÷40 1

二、分数四则运算的简便运算 引言:分数乘法简便运算所涉及的公式定律和整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是一样的,基本上有以下三个: ① 乘法交换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乘法结合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乘法分配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题时,我们要善于观察,仔细审题,发现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来选择适当的公式或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分数简便运算常见题型 第一种:连乘——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例题:1)1474135?? 2)56153?? 3)26 6 831413? ? 涉及定律:乘法交换律 b c a c b a ??=?? 基本方法:将分数相乘的因数互相交换,先行运算。 第二种: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例题:1)27)27498(?+ 2)4)41101(?+ 3)16)2 1 43(?+ 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 bc ac c b a ±=?±)( 基本方法:将括号中相加减的两项分别与括号外的分数相乘,符号保持不变。 第三种: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 例题:1)213115121?+? 2)61959565?+? 3)75 1754?+?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教材第2~12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往的小学数学教材在四年级时要对以前学习过的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如概括出四则运算的意义,对于这些内容,新版教材在本册分为“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两个单元。本单元的《四则运算》结合现实问题,较为系统的介绍了四则混合运算以及运算顺序,分散了教学的难点,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由于有了现实的背景,也使得原来枯燥的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同时,在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四年级出现比较抽象的运算顺序,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并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在能初步计算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对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个部分间的关系进行概括和归纳的,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有、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整理。本单元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根据这一特点,教学中,采用根据线段图列算式,观察算式之间的关系,概括加、减、乘、除的意义等手段,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同时,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加、减、乘、除的意义以及它们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掌握与0有关的运算,知道一个数加0还得这个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一个数和0相乘还是0. } 3、认识中括号,知道四则运算的含义,会计算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4、解答租船问题时,学会先进行假设,然后根据实际人数进行选择和确定最佳的方案。 单元课时安排 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第2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第3课时有关0的运算 第4课时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第5课时租船问题 第6课时复习课 … |

【最新】四年级数学下册 四则运算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四则运算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例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自主探索,交流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主探索,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掌握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运用综合算式解应用题。 教学准备: 主题挂图。 教学设计: 一、复习 列式计算,并说明运算顺序。 246+83-157 357÷3×59 二、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主题图 问:图中人们在干什么?“冰天雪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问: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么解决? 学生提出问题小组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 (2)出示例1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 问:你是怎样列式的?每一步表示什么意义? 学生列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是都可以。 对比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 问:综合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运算?

总结: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2.教学例2 出示例2 学生读题,问:“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 问:3天接待987人怎样用线段图表示? 6天里接待多少人又怎样用线段图表示? 学生自己尝试画图,组内交流。 学生在画图的基础上解答问题。 全班交流。 问:你是怎么解答的?每一步计算结果表示什么实际意义? 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总结:乘除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3.练习 完成做一做。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订正时说明解题思路和运算顺序。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1题 学生口算,全班交流时说明各题的运算顺序。 2.练习一第2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弄清便宜与贵的含义后独立解答,订正时说明思路,并强调运算顺序。 3.练习一第3题。 学生独立解答,订正时注意学生所列综合算式是否正确,说明解题思路,强调运算顺序。

四年级四则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

(1) 50×160÷40 (2) 120+144÷18 (3)347+45×20 (1)444-(387+344) (2)25×32×125 (3)797+401 (4)510-80×2 (5) 205×6-150÷6 (6)102×13+42 (7)108-24×3+62 (8)(32-18)×96÷8(9)236+720÷(44+36)(10)(240+36)÷(22-18) (11)(33-18)×(24+34) (12)54÷18+41×3(13)640+360÷60+40(14)16×5-80÷16(15)5×(825-115÷23)(16)21×(376-376÷8)(17)5×(825-115÷23)(18)(143+429÷13)×24(19)396+126÷18-19 (20)240-240÷15×4(21)(7225-104×15)÷55(22)78×50-1440÷12(23)3856÷16+85×16(24)4000÷(16+832÷13)(25)(326+95×25)÷37(26)(7236÷18-228)×28(27)(4275-24×75)÷25(28)50+160÷40(29)120-144÷18+35 (30)(58+37)÷(64-9×5)(31)95÷(64-45)(32)178-145÷5×6+42 (33)120-36×4÷18+35 (34)85+14×(14+208÷26)(35)21+(327-23)÷19(36)539-513÷(378÷14)(37)34-3094÷17÷13(38)19+(253-22)÷21(39)50+20×28-42 (40)(23+23)×24-597 (41)(110-10)÷10-10 (42)45-24+14×14 (43)304-275÷(275÷25)(44)(70+10)÷(18-10) (45)120÷12×18-54 (46)44+16×15-32 (47)(10-100÷10)×11(48)(53-588÷21)×36(49)(60+10)÷(17-10) (50) 17+(233-43)÷10(51)100÷10×10-60 (52)424-475÷19×16(53)22+(374-10)÷26(54)(245-11)÷18-11 (55) 22-(10+100÷10)(56)(252-14)÷17-10(57)35-13+10×15 (58)(346-10)÷16-12 (59)215-198÷(121÷11) (60)(45-651÷21)×33 (61)19+192÷12-10 (62)14+(21-19)×14 (63)18-(13+15)÷262(64)14+(21-19)×14(65)18-(13+15)÷262(66)736÷(43-20)×23(67)(227+11)÷(31-14)(68)36+19×14-23 (69)828÷23×12-48 (70)18-15+10×18(71)(31-154÷11)×12(72)(1369-37)÷37-32(73)160÷(22-12)×22(74)357÷21×13-213 (75) 50+160÷40 (76)(58+370)÷(64-45)(77)120-144÷18+35 (78)45×2-4160÷52 (79)(58+37)÷(64-9×5)(80)95÷(64-45)(81)178-145÷5+42 (82)64×21÷28 (83)812-700÷(9+31×11)(84)2940÷28×21 (85)920-1680÷40÷7 (86)690+47×52-398(87)148+3328÷64-75 (88)360×24÷32+730(89)2100-94+48×54(90)(247+18)×27÷25(91)36-720÷(360÷18)(92)814-(278+322)÷15 (93)1406+735×9÷45 (94)796-5040÷(630÷7)(95)285+(3000-372)÷36(96)546×(210-195)÷30(97)12.45-1.35-0.65 (98)120-36×4÷18+35 (99)128+35×3 (100)700-125×3(101)330÷5+46×7(102)104×9-72÷8 (103) 145-150÷2+23 (104)984÷6×3(105)18×5+522÷3 (106)48×3+240×2 (107)89×2+86(108)450÷5+29×6 (109)784÷8+105×4(110)252÷9÷(11-4)(111)560÷4-630÷7 (112)(210+630)÷7 (113)522÷(328-319)+42(114)(42+18)×(56-26)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与简便计算

欢迎阅读 四则运算与简便计算练习题 一、计算下面各题 121 -111 ÷ 37(120 - 103)× 50 (284+16)×(512-8208÷18) 120-36×4÷18+35 (58+37)÷(64-9×5)45 × 20 × 3 ( (121 1000 9846- 121 - 45 ×74? (120 707 - 19× (270 (2010- 50+160÷40(58+370)÷(64-45) 120-144÷18+35 347+45×2-4160÷52 (58+37)÷(64-9×5)95÷(64-45) 178-145÷5×6+42 420+580-64×21÷28 812-700÷(9+31×11) (124-85)×12÷26 (59+21)×(96÷8) 325÷13×(266-250) 140-90÷5+678

二、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24分) 49×102-2×49 125×76×8 103×32 41000÷8÷125 6756-193-207 5824÷8×(85-78) 840÷28+70×18 794-198 68×25 72×125 97×360+3×360 384+ 756-×184+ 380+ 256- 28×4 102×35 98×42 (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26×39+61×26 356×9-56×9 78×101-78 52×76+47×76+76 134×56-134+45×134 99×55+55 (乘法分配律的综合运用)

48×52×2-4×48 25×23×(40+4)999×999+1999 四、综合练习: 158+262+138 375+219+381+225 5001-247-1021-232 32×(25+125) (181+2564)+2719 378+44+114+242+222 276+228+353+219 178×101-178 (375+1034)+(966+125) 7755-102×76 2357- 25 25× 138× 704 25×32 102× 178× 75× 83× 25×(24+16)704×25 7300÷25÷4 98×199 123×18-123×3+85×123 178×99+178 75×24 138×25×4 79×42+79+79×57 7300÷25÷4 8100÷4÷75 (13×125)×(3×8)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

四则运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例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索,交流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索,发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运用综合算式解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学,预习要求 1、看:课本P1-5,例1‘例2 2、想:图中人们在干什么?“冰天雪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 区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么解决? “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 3、做:列式计算,并说明运算顺序 246+83-157 357÷3×59 尝试做第5页做一做 二、自学反馈 1、检查预习作业 2、提出不懂的问题 3、交流讨论

三、关键点拨 1、自学例1 (1)出示主题图 问:图中人们在干什么?“冰天雪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问: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么解决? 学生提出问题啸聚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 (2)出示例1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问:你是怎样列式的?每一步是表示什么意义? 学生列分步和综合算是都可以 对比分步和综合算式 问:综合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运算? 总结: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2、自学例2 出示例2 学生读题,问:“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 问:3天接待987人怎样用线段图表示? 6天里接待多少人又怎样用线段图表示? 学生自己尝试画图,组内交流 学生在画图的基础上解答问题 全班交流

问:你是怎么解答的?每一步计算结果表示什么实际意义? 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总结:乘除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3、检查尝试练习 第5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订正时说明解题思路和运算顺序。 四、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1题 学生口算,全班交流时说明各题的运算顺序 2、练习一第2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弄清便宜与贵的含义后独立解答,订正时说明思路,并强调运算顺序 3、练习一第3题 学生独立解答,订正时注意学生所列综合算式是否正确,说明解题思路,强调运算顺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6-9页例3,课后“做一做”,练习1第3-9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掌握没有括号的乘除、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尝试自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