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应用100专项训练带答案解析

三年级数学应用100专项训练带答案解析

一、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

1.笑笑的爸爸是出租车司机,最近几天晚上回家时的里程表读数如下。(单位:千米)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530649649773890

(1)星期二与星期三里程表的读数相同,说明了什么?

(2)星期四,笑笑的爸爸开车行驶了多少千米?

(3)最近几天,笑笑的爸爸星期几开车行驶的里程最多?

2.同学们布置庆六一文艺演出会场,需要搬8张桌子和16把椅子,若搬法如下图.那么一次搬完需要多少名同学?

3.笑笑一家从成都出发去北海旅游,下面是他们的行程路线图。

路程/千米

成都-A城300

成都-B城680

成都-C城1230

成都-北海1460

(1)笑笑一家先到A城,从A城出发时,笑笑写了一个算式:1460-300=1160(千米)。笑笑

是在计算( )到( )的路程。

(2)笑笑一家从A城出发,行驶了500千米后吃午餐,请你在图中用“△”标出笑笑一家吃午餐的大概位置。

(3)估一估,这条路线上相邻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最长的一段大约是多少千米?

(4)笑笑一家从成都出发的时间是早上7时,到达北海的时间是当日晚上10时,笑笑一家路上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4.小兰家、小飞家和学校都在雄楚大道上,小兰家距离学校680米,小飞家距离学校220米.小兰家距离小飞家多少米?

5.小明家、小红家和学校在同一条笔直公路上。小明家到学校是2500米,小红家到学校是500米。小明家和小红家之间的路程可能是多少千米?

6.小小在计算一道加法试题时,由于粗心,将其中一个加数十位上的7看成了1,结果所得的和是52。求正确的答案是多少?

7.李芳家、学校和刘文家在人民路的一旁,李芳家离学校245米,刘文家离学校788米。李芳家距刘文家多远?

8.下面是“北京——南京”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

里程/千米

北京——天津西137

北京——济南497

北京——徐州814

北京——蚌埠979

北京——南京1160

(2)979-814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

(3)济南到蚌埠与天津西到徐州这两段铁路,哪段长?长多少千米?

9.小明家、小刚家和学校都在笔直的北川路上,小明家距学校625米,小刚家距学校278米,小明家距小刚家多少米?

10.有6只小动物想过河,它们的体重如下表。河边有2条载重为800千克的小船,这些动物能一次全部过河吗?怎样安排比较合理?

名称小熊小牛小鹿小马小羊小猪

体重(千克)4005001003005080

11.用下面两种卡车运14吨的水果,如果每次每辆车都装满,可以怎样安排恰好能运完?请写出所有的方法。

大车:载质量4吨小车:载质量2吨

12.下面的货物要用卡车从北京运到天津。

(1)这辆卡车能一次运走这些货物吗?

(2)运输这些货物一共需要付运费多少钱?

13.5个小动物要同时乘船远航,它们该怎样乘船?

1800千克 320千克 680千克 40千克 145千克

限载2吨限载1吨

14.一桶油连桶共重230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桶共重125千克,请问这个桶重多少千克?

15.三年三班有55名学生,其中爱好数学的有22人,爱好英语的有22人,爱好语文的有22人,三科都爱好的有6人,都不爱好的有8人.只爱一科的有几人?

16.把两根60厘米长的竹板钉在一起,钉完后的竹板长116厘米,钉在一起的部分是多少厘米?

17.有一串24颗珠子的手串,按下面的排列方式,算一算黑珠子是白珠子的几倍。

答:黑珠子是白珠子的倍。

18.水果糖的块数是巧克力糖的3倍,如果小红每天吃2块水果糖、1块巧克力糖,若干天后,水果糖还剩下7块,巧克力糖正好吃完。原来水果糖有多少块?

19.果园中梨树和苹果树共有67棵,梨树比苹果树的2倍少2棵,苹果树有多少棵?

20.河边有一群狗追一群鸭子,鸭子的数量是狗的4倍,鸭子的总腿数比狗的总腿数多20条,狗和鸭子各有多少只?

21.爷爷的年龄比爸爸的2倍少10岁,爷爷比爸爸大了28岁,请问爸爸是多少岁?爷爷是多少岁?

22.阿呆的高思积分比阿瓜的多150分,且阿呆的高思积分比阿瓜的4倍少30分,阿呆和阿瓜分别有多少个高思积分?

23.羊村里住了一些羊和狼,羊的数量比狼的5倍多2只,且羊比狼多42只。请问:羊村里羊和狼分别有多少只?

24.学校合唱团成员中,女生人数是男生的3倍,而且女生比男生多80人,合唱团里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25.小红和小华去王老师家玩,王老师住在第15层。两人同时从第1层往上走,速度都保持不变,当小红走到第3层的时候,小华恰好到了第5层。那么当小华走到王老师家的时候,小红到了第几层?

26.小华折了7只小船,给小芳2只后,小芳小船的只数是小华的6倍。小芳折了多少只小船?

27.

小白猫钓了多少条鱼?

28.小红5岁时,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小红的7倍;爸爸今年44岁,小红今年多少岁?29.小玲和小丽想各自拿出自己零花钱的一部分捐给灾区的小朋友。已知小丽有7元零花钱,小玲给小丽2元,这时小玲的钱数是小丽的3倍,小玲原来有多少零花钱?

30.有一些大小相同的铁环连在一起,拉紧后如下图,这4个铁环连在一起有多长呢?

31.(1)上午有多少名学生来参观?

(2)这一天一共有多少名学生来参观?

32.一个正方形被分成了5个相等的长方形(如图所示)。每个长方形的周长都是36厘米,求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33.六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正好拼成一个如下图的正方形,正方形周长为48厘米,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34.一天,梨和桃约好在天安门见面,梨每小时走20千米,桃每小时走15千米,他们同时出发2小时后还相距50千米,则梨和桃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35.一位青年将自己的月薪按照下列方式支配:月薪的一半存入银行,剩下钱的一半少300元还房贷,再将余下的钱的一半多300元用于餐费,这样还剩余800元,请问这位青年月薪是多少元?

36.仓库里有一批大米。第一天售出的重量比总数的一半少2吨。第二天售出重量比剩下的一半少2吨,结果还剩下19吨。这个仓库原有大米多少吨?

37.某水果店卖菠萝,第一天卖了总数的一半多2个,第二天卖了剩下的一半多1个,第三天卖掉第二天剩下的一半多1个,这时只剩下1个菠萝。水果店原有多少个菠萝?38.某数扩大3倍再加上8得23,如果这个数先加上8再扩大3倍是多少?

39.班级图书角有许多课外书,同学们经常来借书,只知道:第一组借走了一半多一本;剩下的书,第二组借走了其中的一半多两本;再剩下的书,第三组借走了其中的一半多三本;最后,图书角还剩下6本书。你知道图书角原有多少本课外书吗?

40.有36名同学去旅游,怎样租车合算?请你说说理由。

租一辆面包车200元

租一辆小轿车150元

限乘客6人限乘客4人

41.甲地仓库有12吨货物,现在需要把这些货物运送到乙地仓库。

车辆运输价目表

每辆车A型号车载质量2吨,每次运费160元。

每辆车B型号车载质量4吨,每次运费300元。

(1)要把12吨货物一次运走,每辆车都装满,可以怎么样安排车辆?请把所有的方案都写出来?

派车方案A型号车(2吨)B型号车(4吨)运的总吨数

(2)哪种方案最省钱?请把计算出来。

42.32名同学乘车去公园,大车限坐6人,小车限坐4人,要求一次运到,并且没有空座位。请写出所有租车方案。

43.甲、乙两地相距850千米。一列火车早上7时从甲地出发,平均每小时行15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乙地吗?如果不能到达,距乙地还有多少千米?

44.小茜在做一道减法题时,错把被减数十位上的2看作7,减数个位上的5看作8,结果得到的是592.你知道正确的差是多少?

45.同学们在夏令营中军训,晴天每日行18千米,雨天每日行11千米,13天中共行192千米,这期间雨天有多少天?

46.下图是由6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

47.孙老师带17名同学去龙潭峡游玩,一辆小车最多能坐4人,一辆大车最多能坐6人。(1)如果每辆车都坐满,可以怎样租车?(写出两种方案)

(2)如果租一辆小车10元,租一辆大车12元,哪个租车方案最省钱?

48.5筐龙眼,连筐称一共重110千克,如果每个空筐重2千克,这些龙眼一共有多少千克?

49.用长9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摆成下图形状,最上层是一个长方形,以下每层多一个长方形,一共四层,得到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50.梅梅用两个同样的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图形(三个图形之间没有重叠),如图所示。

(1)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明明也用这三个图形拼出一个新图形(图形之间没有重叠),新图形的周长比梅梅拼的图形的周长要短。明明是怎样拼的呢?在左边画出明明拼出图形的示意图(一种即可),在右边写出检验过程(所画示意图的周长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画好示意图后,标出数据有助于你进行检验。

示意图:________;检验:________。

51.用3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52.下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恰好在另一个正方形的中心,小正方形的边长为4厘米,且相互平行,试求出它的周长。

53.将一张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纸,剪成4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纸片,这些小正方形

的周长和比原来的正方形周长增加了多少厘米?

54.把长2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一层、两层、三层地摆下去,摆完第十层,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55.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用4个这样的小长方形正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这个大正方形周长是多少?

56.妈妈买回一些苹果,小明把这些苹果的1

2

送给了幼几园小朋友,把余下苹果的

1

2

送给

了奶奶,再把余下苹果的1

2

留给妈妈,这时还有5个留给自己。妈妈一共买回多少个苹

果?

57.一共钓了16条鱼。

小黄猫拿走了多少条鱼?

58.华华的两条彩带各用去了一部分,它们剩下的部分一样长,其中第一条彩带剩下全长

的1

3

,第二条彩带剩下全长的

1

4

,原来这两条彩带哪条长?为什么?(借助画图来说明)

59.爸爸买了两块同样的比萨饼,把其中的一块平均分成6小块,爸爸吃了1小块,妈妈也吃了1小块,把另一块平均分成3小块,小明吃了其中的1小块。哪一块剩下的多?

60.

(1)如果每条船都坐满,可以怎样租船?

(2)怎样租船最省钱?至少需要多少元?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

1.(1)说明了笑笑的爸爸星期三没有出车。(2)124千米(3)星期四

【详解】

(2)773-649=124(千米)

(3)星期二:649−530=119(千米)

星期三:649−649=0(千米)

星期四:773-649=124(千米)

星期五:890−773=117(千米)

124>119>117>0 星期四行驶的里程最多

2.24人

【详解】

搬椅子:16÷2=8(人)

搬桌子:2×8=16(人)

16+8=24(人)

3.(1)A城北海

(2)

(3)500千米

(4)15小时

【详解】

(1)成都到北海的路程是1460千米,成都到A城的路程是300千米,1460-300=1160(千米)求的是A城到北海的路程。

(2)因为从A城到B城的路程是680-300=380(千米),从A城到C城的路程是1230-300=930(千米),所以笑笑一家从A城出发,行驶500千米后的位置应该在B城与C城之间,靠近B城一些。

(3)观图可知,相邻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最长的一段是B城到C城,求这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用减法计算,列式为1230-680,1230可以看作1200,680可以看作700,所以1230-680≈1200-700=500(千米)。

(4)从早上7时到中午12时经过了5小时;从中午12时到当日晚上10时经过了10小时,所以从早上7时到当日晚上10时一共经过了15小时。

4.460米或900米

【解析】

【详解】

(1)680﹣220=460(米)

(2)680+220=900(米)

答:小兰家距离小飞家460米或900米.

5.3千米或2千米

【分析】

分两种情况:

(1)小红家和小明家在学校的两侧:用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加上小红家到学校的距离,就是小明家到小红家的距离;

(2)小红家和小明家在学校的同一侧:,用小明家到学

校的距离减去小红家到学校的距离,就是小明家到小红家的距离,据此解答。

【详解】

情形一:在学校两侧2500+500=3000(米)=3(千米)

情形二:在学校同侧2500-500=2000(米)=2(千米)

答:小明家和小红家的路程可能是3千米或2千米。 【点睛】

解决本题注意两种情况的区别,在同一侧时距离最少,在两侧时距离最远。 6.112 【分析】

十位上的7看成了1,少算了60,52加上60得到正确答案。 【详解】

716-= 61060⨯= 5260112+=

答:正确的答案是112。 【点睛】

本题也可以构造一个算式,比如401252+=,假设12原来是72,那么4072112+=。 7.543米或1033米 【分析】

如果李芳家和刘文家在学校同一边,两家的距离即为两家到学校的距离之差;如果李芳家和刘文家在学校的两边,两家的距离即为两家到学校的距离之和;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

两家在学校的同一边: 788-245=543(米) 两家在学校的两边: 788+245=1033(米)

答:李芳家距刘文家有543米或1033米。 【点睛】

李芳家和刘文家可能在学校同一边,也可能在学校的两边,分清两种情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1)677千米;(2)徐州到蚌埠这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3)天津西到徐州这段铁路长;195千米; 【分析】

(1)根据题意可知,北京到徐州的距离为814千米,北京到天津西的距离为137千米,所以天津西到徐州的距离是这二者的差值即可。

(2)根据题意979千米是北京到蚌埠的距离,814千米是北京到徐州的距离,所以979 - 814求的是徐州到蚌埠这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

(3)首先计算这两段路的距离,其中北京到蚌埠的距离为979千米,北京到济南的距离为497千米,所以济南到蚌埠的距离为: 979- 497= 482 (千米);北京到天津西的距离为137千米,北京到徐州的距离为814千米,所以天津西到徐州的距离为:814- 137= 677 (千米)。由于677>482,所以天津西到徐州这段铁路长,长的千米数为二者之差,即为: 677- 482= 195 (千米)。 【详解】

(1) 814- 137= 677 (千米)。

答:天津西到徐州有多少677千米。

(2)979- 814求的是徐州到蚌埠这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

(3) 979- 497= 482 (千米);

814- 137= 677 (千米)。

677>482, 677- 482= 195 (千米)。

答:天津西到徐州这段铁路长,长195千米。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运用整数减法解答实际问题的相关问题,看懂火车里程表是解题的关键。9.347米或903米

【分析】

第一种情况,小明家和小刚家都在学校的一边,此时小明家和小刚家相距625-278米。如图所示:

第二种情况,小明家和小刚家分别在学校的两边,此时小明家和小刚家相距625+278米。如图所示:

【详解】

(1)小明家和小刚家都在学校的一边:

625-278=347(米)

(2)小明家和小刚家分别在学校的两边:

625+278=903(米)

答:小明家距小刚家相距347米或903米。

【点睛】

解决本题时要按照小明家、小刚家和学校三者位置不同分两种情况解答,通过画线段图的方法能更好的帮助理解题意。

10.这些动物能一次全部过河,如:小熊、小马、小羊坐一条船,小牛、小鹿、小猪坐一条船。(答案不唯一)

【分析】

首先判断能否一起过河,那么我们需要算出所有小动物的体重和两条船的载重量,然后比较大小;安排过河的时候,尽量平均分配重量比较合理。

两条小船的载重量是:800+800=1600(千克)

小动物的总重量是:400+500+100+300+50+80

=900+100+300+50+80

=1000+300+50+80

=1300+50+80

=1350+80

=1430(千克)

1430千克<1600千克

因此这些动物能一次全部过河。

400+300+50

=700+50

=750(千克)

500+100+80

=600+80

=680(千克)

750千克<800千克

680千克<800千克

答:这些动物能一次全部过河,如:小熊、小马、小羊坐一条船,小牛、小鹿、小猪坐一条船比较合理。

【点睛】

本题是考查质量的名数加法计算,关键是几种动物的体重之和不能大于限载量。

11.大车运3次小车运1次或大车运2次小车运3次或大车运1次小车运5次或小车运7次

【分析】

两辆车的载质量分别为4吨和2吨,可以只安排一辆车,也可以两辆车同时安排,但要每次都装满。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运送方案一一列举出来,再选择最优方案。

【详解】

次都能恰好运完这些水果。

根据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将所有可能的方案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再从各种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12.(1)能

(2)910元

【详解】

(1)456+347+528+431+238=2000(千克)

3吨=3000千克 2000<3000

答:这辆卡车能一次运走这些货物。

(2)2000千克=2吨 455+455=910(元)

答:运输这些货物一共需要付运费910元。

13.大象、猴子和熊猫乘大船,老虎和奶牛乘小船

【详解】

14.20千克

【分析】

先求出一半油重多少千克,接着用桶和剩下一半油的重量减去一半油的重量,就等于这个油桶的重量。

【详解】

油的一半:230-125=105(千克)

油的重量:105+105=210(千克)

桶的重量:230-210=20(千克)

答:这个桶重20千克。

【点睛】

明确这桶油的一半重105千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5.34人

【解析】

【详解】

55-8-6=41(人)

(22-6)×3=48(人)

48-41=7(人)

41-7=34(人)

16.4米

【分析】

如下图所示,两根竹板如果不钉在一起的话长为60+60=120厘米;所以钉在一起部分的长度为:钉之前的两个竹板的长度和-钉完以后的竹板长,列式解答即可。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

60+60=120(米)

120-116=4(米)

答:钉在一起的部分是4米。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关整数加减法的应用题,根据题干数量关系,画图帮助理解,列式解答即可。

17.2倍

【分析】

根据题意每2个白珠子和4个黑珠子为一组,则24颗珠子里有24÷6=4组,所以白珠子有2×4=8个,黑珠子有4×4=16个,再用除法计算出黑珠子是白珠子的几倍。

【详解】

÷+

24(24)

÷

=246

=(组)

4

⨯=(个)

黑珠子:4416

⨯=个

白珠子:248()

÷=

1682

答:黑珠子是白珠子的2倍。

【点睛】

找出几颗珠子为一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21块

【分析】

小红每天吃的水果糖是巧克力糖的2倍,由于巧克力糖是1份,正好被吃完,而水果糖被吃掉2份,剩下一份,所以剩下的水果糖的数量正好是巧克力糖的数量。

【详解】

⨯=(块)

7321

答:原来水果糖有21块。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和差倍问题,当巧克力糖吃完的时候,剩下的水果糖的数量正好是巧克力糖的数量,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9.23棵

【分析】

根据“梨树比苹果树的2倍少2棵”,可知:如果再多2棵梨树的话,则梨树就是苹果树的2倍,同时总棵数也增加2棵,即为67+2=69棵;此时的总数相当于是2+1=3倍的苹果树,用69除以3即可算得苹果树的棵数。

【详解】

(67+2)÷(1+2)

=69÷3

=23(棵)

答:苹果树有23棵。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和倍问题的应用。把梨树增加2棵使得梨树是苹果树的2倍从而变成一般的和倍问题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注意总数也要随之变化。

20.狗有5只;鸭有20只

【分析】

根据“鸭子的数量是狗的4倍”将4只鸭子1只狗为1组,每组内鸭子比狗的腿数多

⨯-=条,再根据“鸭子的总腿数比狗的总腿数多20条”,用20÷4求出分成的组数;进4244

而求出狗与鸭子的只数。

【详解】

每组内鸭子比狗的腿数多4244

⨯-=条

20÷4=5(组)

狗有515

⨯=(只)

鸭子有5×4=20(只)

答:狗有5只,鸭有20只。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和差倍问题,正确的应用倍数关系分组是解题的关键。

21.38岁;66岁

【分析】

根据题意,从爷爷的年龄比爸爸的2倍少10岁可知,爷爷的年龄加上10岁正好是爸爸年龄的2倍,已知爷爷比爸爸大28岁,也就是说爷爷的年龄再加上10岁,不仅是爸爸年龄的2倍,而且比爸爸大28+10=38岁,由此可利用差倍公式:两数之差÷(倍数-1)=较小数,得出爸爸的年龄,再求出爷爷的年龄。

【详解】

(28+10)÷(2-1)

=38÷1

=38(岁)

38+28=66(岁)

答:爸爸是38岁,爷爷是66岁。

【点睛】

此题属于年龄问题,其中关键运用了差倍公式,需要学生熟悉并灵活运用公式解答。

22.阿瓜有60分;阿呆有210分 【分析】

根据题中两个量的关系,把阿瓜的积分看作单位“1”,150+30是阿呆比阿瓜多3倍的量,(150+30)÷(4-1)求出的是一倍量阿瓜的积分,用阿瓜的积分加上150,就是阿呆的积分。 【详解】

(150+30)÷(4-1) =180÷3 =60(分) 60+150=210(分)

答:阿呆有210分,阿瓜有60分。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出阿呆比阿瓜积分多的份数所对应的量,再根据差倍问题的数量关系式解答。

23.狼有10只;羊有52只 【分析】

首先根据倍数关系画出线段图(“5”份多2的画法要注意),羊比狼多的42只表示的是“4”份多2只,去掉多的2只,()422-就表示是整“4”份。接下来就可以求出“1”份是多少了。

狼“1”:(422)(51)10-÷-=只 羊:105252⨯+=只 【详解】

(42-2)÷(5-1) =40÷4 =10(只) 10×5+2 =50+2 =52(只)

答:羊村里羊有52只,狼有10只。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出羊比狼多的份数所对应的量,再根据差倍问题的数量关系式解答。 24.男生有40人;女生有120人 【分析】

首先还是根据倍数关系画出线段图,找出女生比男生多的80人表示的线段,根据份数和数之间的关系求出“1”份表示多少。

“”人

÷-=

1:80(31)40

女:403120

⨯=人

【详解】

80÷(3-1)

=80÷2

=40(人)

40×3=120(人)

答:合唱团里男生有40人,女生有120人。

【点睛】

此题是一道差倍问题,根据差÷(倍数-1)=一倍的量求解。

25.第8层

【分析】

小红走到3层的时候,走过2个层间距,此时小华恰好到了第5层,走过4个层间距,可以得到两人速度之间的关系,然后求出小华走到15层,即走了14个层间距的时候,小红走过的层间距,进而确定层数。

【详解】

-=(层),514

-=(层)

312

÷=

422

-=(层)

15114

+=(层)

1427

÷=(层),718

答:小红到了第8层。

【点睛】

对于爬楼问题,其实质上是行程问题,关键是判断二人速度之间的关系,另外注意最后所处的楼层,应该是走过的层数加1。

26.28只

【详解】

(7-2)×6-2=28(只)

27.19条

【详解】

8+1=9(条)9×2=18(条)

18+1=19(条)

28.14岁

【详解】

44-7×5+5=14(岁)

答:小红今年14岁。

29.29元

【详解】

7+2= 9(元) 9×3= 27(元) 27+2= 29(元)

答:小玲原来有29元零花钱。

30.164毫米

【详解】

5厘米=50毫米50+50+50+50=200(毫米)6×6=36(毫米)200-36=164(毫米)

31.(1)192名

(2)348名

【分析】

(1)每批48人,一共4批,那么总人数就是4个48人,用48乘4即可求出这天上午共有多少名学生来参观。

(2)要求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参观,用已求出上午来参观的人数和下午来参观的人数相加即可解答。

【详解】

(1)48×4=192(名)

答:上午有192名学生来参观。

(2)192+156=348(名)

答:这一天一共有348名学生来参观。

【点睛】

解答本题先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上午来参观的人数,再根据加法的意义求解即可。32.60厘米

【分析】

把小长方形的宽看成1份,那么长是5份,这样小长方形的周长是12份,12份对应的是36;正方形的周长对应的是20份,求出20份是多少即可。

【详解】

设小长方形的宽看成1份,那么长是5份;

()

15212

+⨯=份

⨯=份

5420

÷⨯

361220

=⨯

320

=(厘米)

60

答:正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

【点睛】

把一个大长方形切割成两个小长方形,两个小长方形的周长之和相比大长方形增加了两条边。

33.20厘米

【分析】

正方形的边长是12厘米,小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然后计算长方形的周

长。

【详解】

÷=(厘米)

48412

÷=(厘米)

1226

÷=(厘米)

1234

()

+⨯

642

=⨯

102

=(厘米)

20

答:长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

【点睛】

本题也可以看成把大正方形分成6个小长方形,周长增加6个12厘米,求出6个小长方形的周长之和,除以6得到一个小长方形的周长。

34.120千米

【分析】

他们同时出发2小时后还相距50千米,说明还未相遇,用他们2小时所走的路程和,加上未走的路程,得到梨和桃之间的距离。

【详解】

(20+15)×2+50

=35×2+50

=70+50

=120(千米)

答:梨和桃之间的距离是120千米。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相遇问题,由于时间相同,所以速度和乘时间得到路程和。

35.7600元

【分析】

最终剩余的800元相当于是余下的钱的一半少300元,那么余下的钱的一半是1100元,那么余下的钱是2200元;2200元相当于是剩下钱的一半多300元,余下的钱是1900元,那么剩下的钱是3800元;3800元是总数的一半,求得月薪是7600元。

【详解】

+=(元)

8003001100

⨯=(元)

110022200

-=(元)

22003001900

⨯=(元)

190023800

⨯=(元)

380027600

答:这位青年月薪是7600元。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还原问题,倒推法是求解还原问题最常用的方法。

36.64吨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专题训练100题(含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专题训练100题(含答案) 1.力红超市运来鸡蛋和鸭蛋各42箱,鸡蛋每箱40个,鸭蛋每箱30个,问两种蛋一共有多少个? 2.远达新区新建一栋28层住宅楼,每层有14户,每户住3人,问这栋楼一共住了多少人? 3.食盐摄入过多容易诱发高血压。营养专家建议:每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不应超过6克。如果刘老师一家四口每人每天摄入食盐刚好是6克,那么一袋食盐500克够刘老师一家四口吃一个月吗?请说明理由。 4.下面是五年级(1)班第一、二小组男生身高体重情况。 五年级(1)班第一小组男生身高体重情况 五年级(1)班第二小组男生身高体重情况 (1)据统计,目前我国10~11岁男生标准身高的范围是138~155厘米,标准体重的范围是29~50千克。请你分析第一小组的张山同学符合这一标准吗?请说明理由。 (2)按第(1)题中的标准,分别写出两个小组中符合标准的学生姓名。 (3)如果选择其中一组男生参加学校仪仗队,你会推荐哪一组?请说明理由。 5.一艘轮船从甲港开往乙港,去时用了8小时,原路返回时只用了6小时。求原路返回时的速度?

6.工程队修一条830米长的路,前两天平均每天修160米,余下的必须在3天内修完。余下的平均每天要修多少米? 7.一辆洒水车洒水的宽度是6米,行驶了8分钟,洒水的地面面积是2400平方米,这辆洒水车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 8.小林每分钟走60米,从家到商店走了25分钟,商店离家有多远? 分析:这道题是已知()和()要求(),用到的数量关系式是()。 列式计算: 9.新冠疫情期间,广大人民群众响应政府号召,自觉接种新冠疫苗,12月2日,海沧区体育馆上午4小时共接种388人,照这样计算,12小时可以接种多少人? 10.花园花圃进行改造。宽不变,长减少3米,改造后的花圃是什么形状。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1.动物园里的6只东北虎一天一共吃了48千克肉,饲养员准备了1600千克的肉,够这6只东北虎2020年1月的食量吗? 12.一块长方形花园的面积是256平方米,宽为8米;如果长不变,宽增加到24米,这个花园的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13.一辆货车从甲地到乙地运送一批抗疫物资,货车平均每小时行65千米,上午8时出发,中途不休息,下午2时到达乙地。返回时快多了,比去时少用了1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4.体育老师在超市买了3个篮球,付给营业员300元,找回9元。平均每个篮球多少元? 15.7头奶牛一周可挤奶196千克。李叔叔家养了这样的12头奶牛,一周可以挤奶多少千克? 16.小林每天早上以80米/分的速度步行上学。从他家到学校有1千米,12分钟能走到

三年级数学应用题100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

三年级数学应用题100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 一、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 1.设1,3,9,27,81,243是6个给定的数,从这6个数中每次取1个,或取几个不同的数,求和(每个数只能取一次),可以得到一个新数,这样共得63个新数,如果把它们从小到大依次排列起来是1,3,4,9,10,12……那么第60个数是多少? 解析:360 【分析】 因为共得63个新数,将这些数按照从小到大排列,那么第60个数是就是倒数第4大的数,按照题意,从最大的数开始算起,算到第4个,就是所求。 【详解】 第63个数:1+3+9+27+81+243=364 第62个数:3+9+27+81+243=363 第61个数:1+9+27+81+243=361 第60个数:9+27+81+243=360 答:第60个数是360。 【点睛】 要求第60个数,若从小到大找,很难找出来,采用逆向思考,从大到小找可更快找出。2.丽丽准备买一些橡皮,她所带的钱买2盒还剩36元,买3盒还差12元,已知每盒装8块橡皮,你知道丽丽带了多少元钱吗? 解析:132元 【详解】 36+12=48(元) 48×2+36=132(元) 3.把一块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按下图所示方法一层、二层、三层的摆下去,共要摆十层,摆好后图形周长是多少厘米。 解析:640厘米 【分析】 如果摆十层,那么最下面一行有10个长方形,最下面的长度是200厘米,图形总的高度是120厘米,经过平移转化成规则图形求解。 【详解】 如图所示:

() 201012102 ⨯+⨯⨯ 3202 =⨯ 640 =(厘米) 答:摆好后图形周长是640厘米。 【点睛】 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可以通过平移法,转化成规则图形求解。 4.三年级共有45名同学参加了书法兴趣小组,其中2 5 是女同学,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男 同学有多少人? 解析:27人 【详解】 略 5.一共钓了16条鱼。 小黄猫拿走了多少条鱼? 解析:4条 【详解】 16÷4×3=12(条)16-12=4(条) 或1-=16÷4×1=4(条) 6.华华的两条彩带各用去了一部分,它们剩下的部分一样长,其中第一条彩带剩下全长的 1 3,第二条彩带剩下全长的 1 4 ,原来这两条彩带哪条长?为什么?(借助画图来说明) 解析:原来这两条彩带第二条长。 【详解】 略

三年级数学应用题100(经典版)带答案解析

三年级数学应用题100(经典版)带答案解析 一、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 1.小文在计算两个数相加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1错误地当作7,把另一个加数十位上的8错误地当作3,所得的和是1995,原来两数相加的正确答案是多少? 解析:正确答案是2039 【分析】 一个加数个位是7,另一个加数十位是3,相加得到1995,可以构造算式57加上1938得到1995,然后求出正确的加数,再计算正确的结果。 【详解】 一个加数个位是7,另一个加数十位是3; 5719381995 += 正确的加数是51和1988; 5119882039 += 答:原来两数相加的正确答案是2039。 【点睛】 个位上的1错误地当作7,多算了6,十位上的8错误地当作3,少算了50,总共少算了44,1995加上44得到正确的结果。 2.一种细菌,经过1分钟就由原来的1个变成3个。经过3分钟这种细菌数量会变成多少个? 解析:27个 【详解】 1×3=3(个)3×3=9(个) 9×3=27(个) 3.有两堆煤共136t,某厂从甲堆中取走30%,从乙堆中取走1 4 ,这时乙堆剩下的煤恰好 比原来总数的62.5%少13t,这个厂从甲堆中取走多少吨煤?解析:12吨 【详解】 乙堆煤原来的质量:(136×62.5%-13)÷(1-1 4 )=96(吨)甲堆煤原来的质量:136-96=40 (吨)从甲取走:40×30%=12(吨)从乙堆中取走1 4 ,乙堆剩下的煤的重量为136×62.5%- 13=72(吨)因为从乙堆中取走1 4 ,还剩 3 4 ,故72吨占乙堆煤原来重量的 3 4 ,则乙堆煤原 来的重量为72÷3 4 =96(吨),甲堆煤原来的重量=两堆煤的总重量-乙堆煤原来的重量=136- 96=40(吨),因为从甲堆中取走30%,所以从甲堆中取走了40×30%=12(吨) 4.聪聪和妈妈一起做了一个大蛋糕,聪聪吃了整个蛋糕的,妈妈吃了整个蛋糕的,他们两人吃了整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练习100道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练习100道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 1、学校美术组有25人,唱歌组比美术组多17人。两个组一共有多少人? 2、妈妈今年32岁,比聪聪大24岁。聪聪多少岁? 3、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每段是5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4、一块布60米,每次剪5米,剪了9次,还剩多少米? 5、学校买1个足球用了20元,买一个篮球29元,一个篮球比一个足球贵多少元? 6、果园里有27棵苹果树,梨树比苹果树多17棵,梨树有多少棵? 7、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比第二天少看6页,第二天看了30页,第一天看了多少本? 8、弟弟今天9岁,哥哥15岁,再过10年哥哥比弟弟大多少岁? 9、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每锯一次需要5分钟,一共要多少分钟? 10、奶奶买回不到20块糖,3块3块的数还余2块,5块5块的数还余2块,奶奶到底买了多少块糖? 11、商店有7盒钢笔,每盒8只,卖了28只,还剩多少只钢笔? 12、每间房住4人,26人住7间房够吗?

13、小芳借了一本70页的书,借期是一周,她计划每天看9页,她能按期看完吗?如果不能还差几页? 14、小明今年的7岁,妈妈比小明大21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5倍,妈妈今年几岁?爸爸呢? 15、二(3)班有女生28人,男生比女生少12人,男生有多少人?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16、同学们今天上午种了25棵树,下午种了19棵,昨天种了38棵,今天比昨天多种几棵? 17、长安第一小学原来有男教师39人,女教师25人,调走了8人,现在长安第一小学还有多少个教师? 18、花坛里前、后、左、右都种了8棵柳树,一共种了多少棵柳树? 19、小红看一本书90页,平均每天看8页,看了9天,还剩多少页? 20、小花有5袋糖,每袋6粒,还多了3粒,小花一共有多少粒糖? 21、有25名男生,21名女生,两位老师,50座的车够坐吗? 22、某大楼共十层,每层4米,小明站在8楼阳台,他离地面多少米? 23、小蜗牛有6只,蚂蚁是它的3倍少2只,蚂蚁有多少只? 24、梨有36箱,苹果有37箱,小货车一次能运70箱,这些梨和苹果能一次运完吗?

完整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100题及参考答案

完整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100题 一.解答题(共100题,共539分) 1.一本故事书有185页,婷婷看了5天,还剩60页没看。她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2.一本《寓言故事》定价5.6元,一本《动脑筋大王》定价11.7元. (1)一本《寓言故事》比一本《动脑筋大王》便宜多少钱? (2)两种书各买一本20元钱够不够? 3.六一儿童节,张老师为同学们购买演出用的服装,买3件T恤和5件短裤的钱数同样多。每件短裤39元,每件T恤多少元? 4.小明前3天共看书20页,后4天每天看16页,这星期他平均每天看了多少页? 5.一列火车9时从甲地开出,下午4时到达乙地,火车每小时行10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一块长方形土地,长25米,宽16米。平均每棵树苗占地4平方米,这块土地最多可以栽多少棵树苗? 7.为了庆祝六一李老师特意准备了374支铅笔要奖励学生,每个盒子只能放5支铅笔,李老师要准备多少个盒子呢? 8.暑假期间,某电视台从上午8:00到11:15,五集连播电视剧《西游记》,每两集之间播出5分钟的广告。每集电视剧多长时间? 9.学校买了16盒羽毛球和8个篮球,羽毛球每盒5个,羽毛球的个数是篮球的几倍? 10.李叔叔一个星期装配35辆自行车,王叔叔2天装配14辆自行车,谁装配自行车速度快一些? 11.超市运来5箱色拉油,共重150千克,每箱装6壶油,平均每壶油重多少千克? 12.小鹏去商店买体育用品,每个篮球90元,是足球价格的3倍,篮球比足球贵多少元? 13.一节火车车厢能载煤60吨,有一堆煤,装满了12节车厢还剩19吨。这堆煤共有多少吨? 14.三年级学生上午做红花75朵,下午做红花45朵,每6朵捆一束,可以捆多少束? 15.育新小学教学楼有4层,每层有8间教室,每间教室有50套桌椅。学校共有多少套桌椅? 16.3月12日植树节,光明小学三(1)班去植树,全班共42人,每人种2行,每行种4棵,全班同学共种了多少棵树?

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100题及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100题及答案 (1)一艘货船最多可以载重4吨货物,装上6台每台重600千克的机器。估算一下,超载了吗? (2)用一根铁丝做一个边长为212厘米的正方形框架,还剩下50厘米,这根铁丝长多少厘米? (3)一块长方形菜地的宽是20米,比长少5米,这块菜地的周长是多少米? (4)一台录音机229元,一辆自行车236元,1000元够买3辆自行车和1台录音机吗? (5)一艘客轮8月30日11:00从重庆开出,9月1日17:00到达武汉。从重庆到武汉的航程是1354千米。除去中途在码头上停船时间6小时,估算这艘客轮每小大约行多少千米? (6)用一段长4米的布料可以裁5件同样大小的背心。做一件背心要用多少布? (7)要给一幅长30厘米,宽26厘米的画做画框。画框的周长至少是多少厘米? (8)我们三(2)班62人都去玩“碰碰车”,每辆碰碰车坐9人,我们班需要租多少辆车? (9)某小学评"朝春之星",三年级有25名,比四年级少8名,四年级共有几名?

(10)一幢宿舍楼,每两层楼之间有20个台阶,每个台阶的高度是15厘米。一个同学从一楼走到三楼,他升高了多少米? (11)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有3个集装箱,每个集装箱重600千克,这辆车超载了吗? (12)冬冬借了一本科技书有40页,一周后归还,他每天准备看6页,能按时归还吗? (13)用一个杯子向空瓶里倒牛奶,如果倒进去2杯牛奶,连瓶共重450克;如果倒进去5杯牛奶,连瓶共重750克。一杯牛奶和一个空瓶各重多少克? (14)一座楼房有6层,分为4个单元。每个单元第一层住2户,第二层到第六层各住3户,这座楼房一共可以住多少户? (15)一辆汽车每小时行55千米,照这样计算,4小时可以行多少恰千米? (16)为美化校园环境,学校栽了39棵桂花树,29棵松柏,栽的樟树的棵数是桂花树和松柏总数的3倍,栽了多少棵樟树? (17)一本书有450页,小军每天看29页,看了8天,小军一共看了几页?还剩几页? (18)中、高年级同学听科学家作报告,中年级有84人参加,高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中年级的3倍。听报告的一共有多少人?

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100专项训练带答案解析

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100专项训练带答案解析 一、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 1.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3看作了5,十位上的4看作7,得到结果为376.正确的和是多少? 解析:344 【分析】 “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3看作了5,十位上的4看作了7”,相当于把这个加数看多了75﹣43=32,再根据另一个加数不变,可知算得的和比正确的和也得多32,据此用376减去32即为正确的和. 【详解】 小马虎把一个加数看多了:75﹣43=32, 另一个加数不变,和也多了32, 所以正确的和应该是:376﹣32=344; 答:正确的和是344. 2.丽丽准备买一些橡皮,她所带的钱买2盒还剩36元,买3盒还差12元,已知每盒装8块橡皮,你知道丽丽带了多少元钱吗? 解析:132元 【详解】 36+12=48(元) 48×2+36=132(元) 3.丽丽家和明明家与学校在同一条街上,丽丽家距学校520米,明明家距学校390米,丽丽家距明明家有多远? 解析:130米或910米 【分析】 本题中因为明明家和丽丽家与学校在同一条街上,所以明明家和丽丽家可能在学校的同一侧,也可能分别在学校的两侧。相对学校方向不同,距离也就不同。因此明明家距丽丽家的距离有两种可能。 情况一:明明家和丽丽家在学校的同一侧。如图所示: 520-390=130(米)所以明明家距丽丽家130米远。 情况二:明明家和丽丽家分别在学校的两侧,如图所示: 520+390=910(米)所以明明家距丽丽家910米远。 【详解】 (1)明明家和丽丽家在学校的同一侧:

520-390=130(米); (2)明明家和丽丽家在学校的两侧: 520+390=910(米) 答:明明家距离丽丽家可能是130米,也可能是910米。 【点睛】 本题是多情况的题目,解决有关距离问题可以画线段图,这有助于找到解题思路。 4.书店、超市和学校在解放街的一旁。书店距学校370米,超市距学校260米。书店距超市多少米? 解析:110米或630米 【分析】 求书店距离超市的距离,需要考虑两种情况,一种是学校在书店和超市的中间;第二种是学校在书店和超市的同侧,据此解答。 【详解】 (1)方法一: 超市学校书店 学校在超市和学校中间,此时书店距离超市370+260=630(米) (2)方法二: 学校超市书店 学校在书店和超市的一旁时,书店距离超市:370-260=110(米) 答:书店距超市110米或630米。 【点睛】 本题考查整数加减法的计算,考虑学校在二者的同侧还是中间两种不同的位置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5.弟弟有卡片27张,如果哥哥给弟弟13张他们就一样多,哥哥有多少张卡片? 解析:53张 【详解】 27+13+13=53(张) 答:哥哥有53张卡片。 6.小文在计算两个数相加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1错误地当作7,把另一个加数十位上的8错误地当作3,结果和为1955.原来两数相加的正确答案是多少? 解析:1999 【详解】 个位上多加了:7﹣1=6; 十位上少加了:8﹣3=5,也就是少加了50; 50﹣6=44; 1955+44=1999; 答:原来正确的得数是1999. 【点睛】 一个加数个位上的1看成了7,7﹣1=6,所以多加了6;把十位上的8当作3,8﹣3=5;

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100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

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100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 一、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 1.儿子今年6岁,爸爸今年30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儿子年龄的4倍? 解析:2年 【分析】 爸爸始终比儿子大24岁,当爸爸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的时候,把儿子的年龄看成1份,爸爸的年龄看成4份,3份对应24岁,求出此时儿子的年龄,再计算经过的时间。【详解】 ()() -÷- 30641 =÷ 243 =(岁) 8 -=(年) 862 答:2年后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儿子年龄的4倍。 【点睛】 两个人的年龄差不变,是求解年龄问题时最关键的一点,尤其是涉及到差倍问题的年龄问题。 2.奶奶和小红爬楼梯比赛,小红的速度是奶奶的2倍,当奶奶从一楼爬到六楼时,小红爬到几楼? 解析:11楼 【详解】 6-1=5(层) 2×5+1=11(楼) 3.图书馆、体育馆和小华家在中山大道的一旁。小华家距图书馆450米,小华家距体育馆900米。图书馆和体育馆相距多少米? 解析:1350米或450米 【详解】 如果图书馆,体育馆在小华家两侧: 450+900=1350(米) 如果图书馆,体育馆在小华家同一侧: 900-450=450(米) 4.小红家离学校有254米,她从家出发上学,走到168米时发现数学书忘了拿,又回家拿数学书,小红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多少米? 解析:590米 【详解】 走了168米的路程时,发现数学书忘在家了,于是他又回家拿书,拿到书后再去学校,则一去一回又多走了两个168米,全程为254米,则这次小明上学一共走了254+168+168,据此计算即可解答。 254+168+168 =422+168

=590(米) 答:小红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590米。 【点睛】 本题关键是对“走到168米”的理解,因还要返回,所以就多走了两个168米。 5.彭家河小学组织植树活动,三年级植树152棵,四年级植树185棵,五年级植树的棵数比三、四年级植树的总和少89棵,六年级植树的棵数比四、五年级植树的总数少79棵,三、四、五、六四个年级共植树多少棵? 解析:939棵 【分析】 五年级植树棵树=三年级植树棵树+四年级植树棵树-89棵;六年级植树棵树=四年级植树棵树+五年级植树棵树-79棵;三年级植树棵树+四年级植树棵树+五年级植树棵树+六年级植树棵树=四个年级共植树棵树。 【详解】 五年级:152+185-89=248(棵) 六年级:185+248-79=354(棵) 四个年级:152+185+248+354=939(棵) 答:三、四、五、六四个年级共植树939棵 6.小明在计算一道减法题时,把被减数520错写成502,把减数百位上的3错写成2,十位上的5错写成8,这样得到的差是216。正确的差是多少? 解析:164 【详解】 略 7.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试题时,不小心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3”看成了“8”,十位上的“7”看成了“1”,结果所得的和是746,正确的和应该是多少? 解析:801 【详解】 746-(8-3)=741 741+(70-10)=801 答:正确的和应该是801。 8.有一些大小相同的铁环连在一起,拉紧后如下图,这4个铁环连在一起有多长呢? 解析:164毫米 【详解】 5厘米=50毫米50+50+50+50=200(毫米)6×6=36(毫米)200-36=164(毫米) 9.小茜在做一道减法题时,错把被减数十位上的2看作7,减数个位上的5看作8,结果得到的是592.你知道正确的差是多少? 解析:545

北师大版完整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训练100题附答案

北师大版完整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训练100题附答案 一、北师大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三年级下册应用题 1.两只小猫在吃一盘鱼,这盘鱼一共有12条。小白说它吃了这盘鱼的,小花说它吃了这盘鱼的。小白和小花谁吃的多? 2. (1)鲸1分钟能游多少米? (2)豹子30秒能跑多少米? (3)一只豹子正在快速追赶奔跑中的羚羊,当距离190米时,再过20秒能追上吗?3.小马虎在计算一个数乘23时,错算成了除以23,结果是3。你知道正确的结果是多少吗? 4.参观科技馆的成人人数是儿童的2倍,如果一共有456人参观,儿童有多少人?5.小马虎在计算一道有余数的除法题时,把除数9看成了6,结果得到的商和余数分别是204和5,正确的商和余数应该是多少? 6.小华家的厨房长40分米,宽30分米,现在要给厨房的地面铺上地砖,铺下面哪种地砖划算? 7.丹丹有20块糖,拿出其中送给乐乐,送给乐乐多少块?先圈一圈,再写算式。 8.小红从学校出发,经过新华书店到超市,一共用去6分钟。

(1)小红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2)照这样的速度,小红从学校直接走到超市只要4分钟。学校和超市相距多少米? 9.如图,有一个大正方形和两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求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10.如图的棋盘上有56个棋子,其中是黑棋子,是白棋子.这个棋盘上黑棋和白棋各有多少个? 11.如图,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和一个长为10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拼在一起,拼成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周长是多少厘米? 12.三年级一班拾得废塑料袋378个,是三年级二班拾得废塑料袋数量的2倍,三年级二班拾得废塑料袋多少个? 13.从北京到武汉全程约1170千米。一辆快递车平均每小时行驶95千米,它晚上6时从

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100带答案解析

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100带答案解析 一、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 1.小明在计算一道减法题时,把被减数520错写成502,把减数百位上的3错写成2,十位上的5错写成8,这样得到的差是216。正确的差是多少? 解析:164 【详解】 略 2.小华折了7只小船,给小芳2只后,小芳小船的只数是小华的6倍。小芳折了多少只小船? 解析:28只 【详解】 (7-2)×6-2=28(只) 3.三(2)班有20人去秋游,如果每辆车都坐满,可以怎样租车? 出租车限乘4人面包车限乘6人 解析:方案一:租5辆出租车; 方案二:租2辆出租车和2辆面包车; 【分析】 本题用列表法找出方案即可。 【详解】 方案出租车4人面包车6人人数 方案一5020 方案二2220 2×4+2×6 =8+12 =20(人) 答:方案一:租5辆出租车;方案二:租2辆出租车和2辆面包车; 【点睛】 本题考查优化问题,用列表法解决比较简单直观。 4.有22名同学在公园游玩,游园面包车每辆限坐6人,游园小轿车每辆限坐4人。怎样租车没有空座位?如果租一辆游园面包车6元,租一辆游园小轿车5元,哪个租车方案最省钱? 解析:(1)租3辆面包车和1辆小轿车或者1辆面包车和4辆小轿车;(2)租3辆面包

车和1辆小轿车。23元 【分析】 (1)面包车和小轿车的载客人数分别为6人和4人,可以只安排一种车,也可以两种车同时安排,但要每次都坐满。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运送方案一一列举出来,再选择最优方案。 (2)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分别求出各方案花费的钱数,再进行比较解答。 【详解】 (1) (2)租3辆面包车和1辆小轿车: 3×6+1×5 =18+5 =23(元) 租1辆面包车和4辆小轿车: 1×6+4×5 =6+20 =26(元) 23<26 答:租3辆面包车和1辆小轿车时总费用最少,为23元。 【点睛】 根据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将所有可能的方案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再从各种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再根据公式总价=单价×数量解答。 5.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题的时候,把减数72错写成27,这时得到的差是309,正确的差是多少? 解析:264 【分析】 把减数72错写成27,减数减少了45,被减数不变,那么差增加45,309减去45得到正确的差。 【详解】 -= 722745

苏教版完整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训练100题含答案

苏教版完整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训练100题含答案 一、苏教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三年级下册应用题 1.20辆这样的大客车一共能坐多少人? 解析:解:35×20=700(人) 答: 20辆这样的大客车一共能坐700人。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每辆车可以坐的人数×车的辆数=一共可以坐的人数,据此列式解答。 2.小强和小英上星期(5天)零花钱使用情况统计表 (1)小强星期________花钱最多,小英星期________花钱最少。 (2)算一算,星期一小英比小强少花多少钱? 解析:(1)一;三 (2)解:9.2-2.5=6.7(元) 答:星期一小英比小强少花6.7元。 【解析】【解答】(1)解:因为9.2>5.5>4.1>3.3>2.7,所以小强星期一花钱最多; 因为1.7<2.5<3<3.3,所以小英星期三花钱最少。 【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要求小强星期几花钱最多,比较小强五天花钱数量即可;要求小英星期几花钱最少,比较小英五天花钱数量即可; (2)要求星期一小英比小强少花多少钱?小强星期一花钱数量-小英星期一花钱数量=星期一小英比小强少花的钱数,据此列式解答。 3.小红带了20元钱,想买这两本书,钱够吗? 解析:解:9.5+10.6= 20.1(元) 20.1元>20 元 答:不够。 【解析】【分析】总价=海洋动物单价+趣味数学单价,然后用20元与总价进行大小比较即

可。 4.在学校六一儿童节演出开幕式上,120名学生组成了2个花束队,每个花束队排4行,平均每行有几个学生? 解析:解:120÷2÷4=15(个) 答:平均每行有15个学生。 【解析】【分析】平均每行有学生的人数=一共有学生的人数÷花束队的个数÷每个花束队排的行数,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5.有一个长方形花圃,长18米,宽8米。 (1)这个花圃面积是多少? (2)在花圃的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 解析:(1)18×8=144(平方米) 答:这个花圃面积是144平方米。 (2)(18+8)×2=52(米) 答:篱笆长52米。 【解析】【分析】(1)花圃的面积=长×宽,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2)篱笆的长度=(长+宽)×2,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6.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8米,宽7米。 (1)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 解析:(1)解:18×7=126(平方米) 答:面积是126平方米。 (2)解:(18+7)×2=50(米) 答:篱笆长50米。 【解析】【分析】(1)菜地的面积=长×宽,据此代入数值解答即可; (2)篱笆的长度=(长+宽)×2,据此代入数值解答即可。 7.妈妈去超市买了1.6千克的苹果,用去17.3元后,还剩2.7元,妈妈带了多少钱? 解析:解:17.3+2.7=20(元) 答:妈妈带了20元。 【解析】【分析】把用去的钱数加上还剩的钱数就是妈妈带的钱数,计算时注意把小数点对齐。 8.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1)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训练100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训练100含答案解析 一、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 1.小冬今年12岁,五年前爷爷的年龄是小冬年龄的9倍,爷爷今年多少岁? 解析:68岁 【分析】 先求出小冬五年前的年龄,再计算爷爷五年前的年龄,最后求爷爷今年的年龄。 【详解】 -=(岁) 1257 ⨯=(岁) 7963 +=(岁) 63568 答:爷爷今年68岁。 【点睛】 本题较为简单,直接利用倍数关系求解即可,注意两个人的年龄同时增加,同时减少。2.二年三班有学生42人,其中女生的人数是男生的4倍多2人,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解析:男生8人,女生34人 【详解】 男生:(42-2)÷(4+1)=8(人)女生:42-8=34(人) 3.小兰家、小飞家和学校都在雄楚大道上,小兰家距离学校680米,小飞家距离学校220米.小兰家距离小飞家多少米? 解析:460米或900米 【解析】 【详解】 (1)680﹣220=460(米) (2)680+220=900(米) 答:小兰家距离小飞家460米或900米. 4.小文在计算两个数相加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1错误地当作7,把另一个加数十位上的8错误地当作3,所得的和是1995,原来两数相加的正确答案是多少? 解析:正确答案是2039 【分析】 一个加数个位是7,另一个加数十位是3,相加得到1995,可以构造算式57加上1938得到1995,然后求出正确的加数,再计算正确的结果。 【详解】 一个加数个位是7,另一个加数十位是3; += 5719381995 正确的加数是51和1988; += 5119882039 答:原来两数相加的正确答案是2039。

北师大版完整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100道(全) 附答案

北师大版完整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100道(全) 附答案 一、北师大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三年级下册应用题 1.诺诺一家三口在周末的时候去看望住在乡下的奶奶,他们上午8:30从家出发,晚上9:30到奶奶家,他们平均每小时行驶52千米,诺诺家与奶奶家相距多少千米? 2.希望小学各班开展“我爱读书”活动。每班捐书16本,每个年级有5个班。 (1)6个年级共捐书多少本? (2)把这些书平均放到3个书柜中,每个书柜放多少本? 3.李叔叔今天一共摘了125个西瓜,每箱装6个。一共有18个纸箱,够装吗? 4.实验小学的630名学生去蔬菜基地体验劳动生活。基地有9个种植区,每个种植区有7个蔬菜大棚,平均每个蔬菜大棚分配多少名学生? 5.一段铁丝,第一次用去全长的。 (1)还剩下全长的几分之几? (2)第二次用去剩下的,第二次用去全长的几分之几? (3)还剩下全长的几分之几? 6.如图,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和一个长为10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拼在一起,拼成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周长是多少厘米? 7.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8.一个正方形被分成了5个相同的小长方形,如下图,如果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都是24厘米,那么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9. (1)买2件上衣比买4条裙子多花多少钱? (2)上衣和裙子各买2件,200元够吗? (3)买4条裙子的钱,如果买帽子,能买几顶? 10.小马虎在计算一道有余数的除法题时,把除数9看成了6,结果得到的商和余数分别是204和5,正确的商和余数应该是多少? 11.在献爱心活动中,育才小学一、二、三年级学生共捐款480元,其中一年级捐的钱占总数的,三年级捐的钱占总数的。 (1)一年级、三年级各捐款多少元? (2)四、五年级4个班平均每班捐款125元。全校一至五年级共捐款多少元? 12.两根小棒都被纸挡住了,露岀的部分一样长,画岀被挡住的部分,并填写:()色小棒长一些。 13.方格纸上每一小格的边长是1厘米。 (1)在上面的方格纸上画出和已知长方形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并把正方形的涂上颜色。

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100专项专题训练带答案解析

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100专项专题训练带答案解析 一、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 1.学校举办“小小才艺”绘画作品展览。共有304幅作品参与展览,其中共有三个展区,分别为“地球家园”区、“科技在身边”区和“神奇动物”区。三个展区分别有多少幅作品? 解析:“科技在身边”区:166幅;“地球家园”区:51幅;“神奇动物”区:87幅 【分析】 根据题意:“地球家园”区和“神奇动物”区+“科技在身边”区和“神奇动物”区=“地球家园”区、“科技在身边”区和“神奇动物”区+“神奇动物”区 把138和253相加,它们的和去三个区共有的展品,就是“神奇动物”区有有多少幅作品;再根据“地球家园”区和“神奇动物”区共有138幅作品,可求出“地球家园”区有多少幅作品,同理求出“科技在身边”区有多少幅作品。 【详解】 “神奇动物”区: 138+253-304 =391-304 =87(幅) “地球家园”区: 138-87=51(幅) “科技在身边”区: 253-87=166(幅) 答:“神奇动物”区有87幅作品,“地球家园”区有51幅作品,“科技在身边”区有166幅作品。 【点睛】 解决本题要注意分析题意,得出“神奇动物”区有多少幅作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你能根据下图解决问题吗? (1)今年王老师多少岁? (2)再过3年,王老师的年龄是小明的多少倍?

解析:(1)24岁(2)3倍 【详解】 略 3.马小虎计算40加一个数时,不小心把这个数末尾的“0”丢了,算出的得数是43,正确的得数应该是多少? 解析:43-40=3 40+30=70 【解析】 【详解】 略 4.小明家、小红家和学校在同一条笔直公路上。小明家到学校是2500米,小红家到学校是500米。小明家和小红家之间的路程可能是多少千米? 解析:3千米或2千米 【分析】 分两种情况: (1)小红家和小明家在学校的两侧:用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加上小红家到学校的距离,就是小明家到小红家的距离; (2)小红家和小明家在学校的同一侧:,用小明家到学 校的距离减去小红家到学校的距离,就是小明家到小红家的距离,据此解答。 【详解】 情形一:在学校两侧2500+500=3000(米)=3(千米) 情形二:在学校同侧2500-500=2000(米)=2(千米) 答:小明家和小红家的路程可能是3千米或2千米。 【点睛】 解决本题注意两种情况的区别,在同一侧时距离最少,在两侧时距离最远。 5.一根2米长的绳子,剪去2分米,剩下的平均分成3段,每段长几分米? 解析:6分米 【详解】 2米=20分米 20-2=18(分米) 18÷3=6(分米) 答:每段长6分米。 6.有22名同学在公园游玩,游园面包车每辆限坐6人,游园小轿车每辆限坐4人。怎样租车没有空座位?如果租一辆游园面包车6元,租一辆游园小轿车5元,哪个租车方案最

三年级数学应用100(经典版)带答案解析

三年级数学应用100(经典版)带答案解析 一、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 1.儿子今年6岁,爸爸今年30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儿子年龄的4倍? 2.二年三班有学生42人,其中女生的人数是男生的4倍多2人,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 人? 3.现有15吨花生,可用下面的两辆车来运。 车型载质量租金 3吨200元/次 6吨350元/次 的方案列出来。 方案载质量为3吨的车载质量为6吨的车运花生总吨数 ①()次()次15吨 ②()次()次15吨 ③()次()次15吨 4.下面是“北京——南京”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 里程/千米 北京——天津西137 北京——济南497 北京——徐州814 北京——蚌埠979 北京——南京1160 (2)979-814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 (3)济南到蚌埠与天津西到徐州这两段铁路,哪段长?长多少千米? 5.有6只小动物想过河,它们的体重如下表。河边有2条载重为800千克的小船,这些 动物能一次全部过河吗?怎样安排比较合理?

名称小熊小牛小鹿小马小羊小猪 体重(千克)4005001003005080 6.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3看作了5,十位上的4看作7,得到结果为376.正确的和是多少? 7.用下面两种卡车运14吨的水果,如果每次每辆车都装满,可以怎样安排恰好能运完?请写出所有的方法。 大车:载质量4吨小车:载质量2吨 8.小红家离学校有254米,她从家出发上学,走到168米时发现数学书忘了拿,又回家拿数学书,小红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多少米? 9.放学后李明从学校出发,先到超市买食品,然后回家,他一共走了多少米?合多少千米? 10.小红家、小亮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路上。小红家到学校有357米,小亮家到学校有580米。小红家到小亮家有多少米?(试着画图解决) 11.三年三班有55名学生,其中爱好数学的有22人,爱好英语的有22人,爱好语文的有22人,三科都爱好的有6人,都不爱好的有8人.只爱一科的有几人? 12.彤彤和姐姐共有39个福娃,如果姐姐给彤彤7个后就比彤彤少3个,那么姐妹俩原来各有福娃多少个? 13.小红期末考试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是97分,数学比语文多4分,语文、数学各得多少分? 14.游乐场上午有游客643人,中午有384人离去。下午又来了524人,这时游乐场内有多少游客?全天游乐场内来了多少游客? 15.有一串24颗珠子的手串,按下面的排列方式,算一算黑珠子是白珠子的几倍。 答:黑珠子是白珠子的倍。 16.图书馆、体育馆和小华家在中山大道的一旁。小华家距图书馆450米,小华家距体育馆900米。图书馆和体育馆相距多少米?

三年级数学应用100真带答案解析

三年级数学应用100真带答案解析 一、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 1.小明在计算一道减法题时,把被减数520错写成502,把减数百位上的3错写成2,十位上的5错写成8,这样得到的差是216。正确的差是多少? 2.同学们布置庆六一文艺演出会场,需要搬8张桌子和16把椅子,若搬法如下图.那么一次搬完需要多少名同学? 3.小马虎在计算一道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时,不小心把被减数个位的3抄成8,减数十位的5抄成2,算出来的得数是72。正确的得数是多少呢? 4.状状、成成和才才在东湖绿道上同时从同一起点向同一方向骑车游玩。状状和成成相距多少米?(有两种情况哦!) 5.16个女同学旅游住旅店,有双人间和三人间,怎样安排能刚好住下? 6.小兰家、小飞家和学校都在雄楚大道上,小兰家距离学校680米,小飞家距离学校220米.小兰家距离小飞家多少米? 7.有22名同学在公园游玩,游园面包车每辆限坐6人,游园小轿车每辆限坐4人。怎样租车没有空座位?如果租一辆游园面包车6元,租一辆游园小轿车5元,哪个租车方案最省钱? 8. 从体育场到学校500米,从公园到学校有多少米? 9.小文在计算两个数相加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1错误地当作7,把另一个加数十位上的8错误地当作3,所得的和是1995,原来两数相加的正确答案是多少? 10.下面是“北京——南京”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 里程/千米 北京——天津西137 北京——济南497

北京——徐州814 北京——蚌埠979 北京——南京1160 (1)天津西到徐州有多少千米? (2)979-814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 (3)济南到蚌埠与天津西到徐州这两段铁路,哪段长?长多少千米? 11.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3看作了5,十位上的4看作7,得到结果为376.正确的和是多少? 12.小剧场共有500个座位. 一年级248人 二年级247人 先算一下小剧场的座位够不够坐.如果够坐,空多少个座位?如果不够坐,还差多少个座位? 13.一个三位数,个位数字是4,如果把个位数字移作百位数字,原来的百位数字移作十位数字,原来的十位数字移作个位数字,那么得到的数比原来的数少171,原来的数是多少? 14.一桶油连桶共重230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桶共重125千克,请问这个桶重多少千克? 15.小红家离学校有254米,她从家出发上学,走到168米时发现数学书忘了拿,又回家拿数学书,小红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多少米? 16.把两根60厘米长的竹板钉在一起,钉完后的竹板长116厘米,钉在一起的部分是多少厘米? 17.下面的货物要用卡车从北京运到天津。 (1)这辆卡车能一次运走这些货物吗? (2)运输这些货物一共需要付运费多少钱? 18.有一些大小相同的铁环连在一起,拉紧后如下图,这4个铁环连在一起有多长呢?

三年级数学应用题100专项专题训练带答案解析

三年级数学应用题100专项专题训练带答案解析 一、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 1.5个小动物要同时乘船远航,它们该怎样乘船? 1800千克 320千克 680千克 40千克 145千克 限载2吨限载1吨 解析:大象、猴子和熊猫乘大船,老虎和奶牛乘小船 【详解】 略 2.商场里的数学。 (1)书包的价格是墨水的几倍? (2)爸爸买了两件商品,付给收银员550元,找回来14元。爸爸买了哪两件商品? 解析:(1) 6倍 (2)写字台和电饭煲。 【详解】 (1)18÷3=6 (2)550-14=536(元)328+208=536(元) 爸爸买了写字台和电饭煲。 3.小文在计算两个数相加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1错误地当作7,把另一个加数十位上的8错误地当作3,所得的和是1995,原来两数相加的正确答案是多少? 解析:正确答案是2039 【分析】 一个加数个位是7,另一个加数十位是3,相加得到1995,可以构造算式57加上1938得到1995,然后求出正确的加数,再计算正确的结果。 【详解】 一个加数个位是7,另一个加数十位是3; 5719381995 += 正确的加数是51和1988;

5119882039 += 答:原来两数相加的正确答案是2039。 【点睛】 个位上的1错误地当作7,多算了6,十位上的8错误地当作3,少算了50,总共少算了44,1995加上44得到正确的结果。 4.某次数学考试,甲、乙的成绩和是184分,乙、丙的成绩和是188分,那么甲比丙少多少分? 解析:4分 【分析】 甲、乙和为184,乙、丙和为188,所以丙比甲多1881844 -=分,即甲比丙少4分。 【详解】 甲+乙=184(分) 乙+丙=188(分) 188-184=4(分) 答:甲比丙少4分。 【点睛】 通过对比甲、乙分数和与乙、丙分数和的差,从而得出甲与丙的数量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5.有6只小动物想过河,它们的体重如下表。河边有2条载重为800千克的小船,这些动物能一次全部过河吗?怎样安排比较合理? 解析:这些动物能一次全部过河,如:小熊、小马、小羊坐一条船,小牛、小鹿、小猪坐一条船。(答案不唯一) 【分析】 首先判断能否一起过河,那么我们需要算出所有小动物的体重和两条船的载重量,然后比较大小;安排过河的时候,尽量平均分配重量比较合理。 【详解】 两条小船的载重量是:800+800=1600(千克) 小动物的总重量是:400+500+100+300+50+80 =900+100+300+50+80 =1000+300+50+80 =1300+50+80 =1350+80 =1430(千克) 1430千克<1600千克 因此这些动物能一次全部过河。

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100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

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100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 一、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 1.昆虫馆有蜻蜓和蝉这2种昆虫。蜻蜓有6条腿和2对翅膀,蝉有6条腿和1对翅膀。已知蜻蜓的腿的个数比禅的腿的个数少48个。蜻蜓的翅膀的对数与翅膀的对数一样多。求蜻蜓和蝉这2种昆虫各有多少只? 2.同学们布置庆六一文艺演出会场,需要搬8张桌子和16把椅子,若搬法如下图.那么一次搬完需要多少名同学? 3.一根2米长的绳子,剪去2分米,剩下的平均分成3段,每段长几分米? 4.有22名同学在公园游玩,游园面包车每辆限坐6人,游园小轿车每辆限坐4人。怎样租车没有空座位?如果租一辆游园面包车6元,租一辆游园小轿车5元,哪个租车方案最省钱? 5. 从体育场到学校500米,从公园到学校有多少米? 6.小文在计算两个数相加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1错误地当作7,把另一个加数十位上的8错误地当作3,所得的和是1995,原来两数相加的正确答案是多少? 7.下面是“北京——南京”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 里程/千米 北京——天津西137 北京——济南497 北京——徐州814 北京——蚌埠979 北京——南京1160 (2)979-814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 (3)济南到蚌埠与天津西到徐州这两段铁路,哪段长?长多少千米? 8.有6只小动物想过河,它们的体重如下表。河边有2条载重为800千克的小船,这些动物能一次全部过河吗?怎样安排比较合理?

名称小熊小牛小鹿小马小羊小猪 体重(千克)4005001003005080 9.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3看作了5,十位上的4看作7,得到结果为376.正确的和是多少? 10.一个三位数,个位数字是4,如果把个位数字移作百位数字,原来的百位数字移作十位数字,原来的十位数字移作个位数字,那么得到的数比原来的数少171,原来的数是多少? 11.彭家河小学组织植树活动,三年级植树152棵,四年级植树185棵,五年级植树的棵数比三、四年级植树的总和少89棵,六年级植树的棵数比四、五年级植树的总数少79棵,三、四、五、六四个年级共植树多少棵? 12.下面的货物要用卡车从北京运到天津。 (1)这辆卡车能一次运走这些货物吗? (2)运输这些货物一共需要付运费多少钱? 13.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试题时,不小心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3”看成了“8”,十位上的“7”看成了“1”,结果所得的和是746,正确的和应该是多少? 14.笑笑一家从成都出发去北海旅游,下面是他们的行程路线图。 路程/千米 成都-A城300 成都-B城680 成都-C城12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