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氮循环与砷迁移转化耦合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地下水氮循环与砷迁移转化耦合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氮是地球生物圈中最重要的经济元素。它参与自然界大部分生物地化过程,是生物物质生长和碳水平间断连锁的重要元素。氮循环是生物圈营养元素循环和水文循环的基础。砷是地球上一重金属,广泛分散地毒性的元素,可干扰多种重要的生命过程。由于长期的污染过程,它同样也有可能进入氮循环中,进而影响地球生态环境的健康。

地下水氮循环与砷的迁移转化耦合研究在近年中有重要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进行了关于地下水氮循环与砷迁移转化耦合机制的研究,分析了砷在地下水氮循环过程中的流动转化特征,从而为深入理解砷在氮循环中的转换提供了参考。其次,研究了砷的生物可利用性、膜反渗透处理技术以及微量元素的修正方法,以提高砷的可控化处理和更准确的测定。再者,研究重点放在砷对地下水氮循环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机制上,研究砷会影响水中氮的破碎速率、生物吸收和累积等作用。

研究指出,由于砷水合物、有机砷物质等多种物质存在,砷在不同微生物环境下的迁移转化机制都会有所差异,因此研究地下水氮循环与砷转化耦合的变化规律,要结合环境微生物生物物质活性以及土壤特性性质,来考察砷的水化物活性,以及砷的大小分子开关机理。另外,研究也应关注细菌的生物链构造和功能,以及砷在氮循环中的收支平衡,进而深入分析砷的影响作用。

未来,研究地下水氮循环与砷转化耦合机制必将成为环境地质学研究的热点,主要考虑地表水氮循环、砷污染结构化管理技术、中等深层水体(500~1000m)砷转化特征、运行性能模式以及研究方法学等方面的发展前景。

水岩作用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水岩作用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水岩作用(Water-Rock Interaction—WRI)泛指地质作用过程当中所发生的流体与岩石的相互作用。具体来说,水溶液和岩石在岩石固相线以下的温度、压力范围内进行的各种化学反应和物理化学作用。学者们对水岩作用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此后得到不断的重视和发展,并于1974 年在捷克召开了第一届国际WRI 学术会议。20世纪中叶以来,固体地球科学和环境地球科学都越来越重视水岩作用研究,已经成为水文地质学、地球化学、岩石学、工程地质学、地热学、矿床学、环境化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对于水文地质而言和工程地质而言,很多问题均得益于把地下水和固体含水介质作为整体的系统来研究。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研究方向 目前, 关于水岩作用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两个方向,一是水文地质方向;二是工程地质和岩土力学的方向。前者主要研究水与岩土介质作用对地下水溶质运移的影响, 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水力学和同位素化学方法等,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资料很多。我国沈照理先生在1991年就提出了此问题, 并得到了同行们的广泛支持与响应。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已召开了多次相关的学术会(Water-Rock Interaction—WR I ) ,集中反映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为水资源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后者主要集中在水与岩土介质作用对岩土的力学状态、变形特性的影响。由于它涉及到工程的成败问题, 因此必须对之进行详细而认真的研究。 1.2水岩作用的分类 从工程地质学和岩土工程的角度看,水岩作用主要有以下两类: 即力学和物理化学作用。力学作用包括静水压力、动水压力和浮托力等; 物理化学作用主要有水的软化作用、岩溶(溶解与沉淀)、冻融、基质吸力等。王思敬院士将水库地区的水岩作用总结为以下几种:岩土的软化,即在水的作用下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弱化; 渗压效应, 岩体结构面上渗压主要是通过降低有效法向应力来降低结

潜流带水流特性及氮素运移转化研究进展

潜流带水流特性及氮素运移转化研究进展 李勇;张维维;袁佳慧;黄漫丽;朱亮;倪利晓;吴云海 【摘要】为进一步探明潜流带表层沉积物对地表水体的“源汇”关系及季节性转 化规律,综合阐述了当前国内外在河道和湖泊潜流带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不同区域潜流带内水流形态及其对氮素运移转化的影响机制、潜流带内部环境变化梯度和温度分布季节性变化对潜流带好氧-厌氧区分布范围及氮素硝化反硝化过程的影响、潜流带中氮素与地表水体的交换特征及季节变化规律,并结合当前的研究动态提出了潜流带水流特性及氮素运移转换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研究进行展望。%To better illuminate the relationship of surface sediment in hyporheic zones as a source or sink for surface water and its seasonal conversion rule, this review focuses on research advances in hyporheic zones of rivers and lakes i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The main aspects of the review include the water regimes of hyporheic zon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transport and transformation of nitrogen;the influence of interior environmental gradients and seasonal variation of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hyporheic zones on the distributions of aerobic and anaerobic zones and the processes of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and the exchange characteristics and seasonal variation patterns of nitrogen in hyporheic zones with surface water. Some research prospects are proposed based on present research trends and deficiencies in hyporheic zones. 【期刊名称】《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6(000)001

砷污染水体中砷的迁移和转化机理研究

砷污染水体中砷的迁移和转化机理研究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地下水、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 中的砷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砷是一种有毒重金属,容易被人体吸收,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都有很大影响。因此,砷污染水体中 砷的迁移和转化机理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砷在水环境中的形态和迁移转化 砷在水环境中主要以四种形态存在:无机砷(V)、无机砷(III)、 有机砷和元素砷。其中,无机砷(V)、无机砷(III)占主导地位,有 机砷和元素砷相对于前两者来说含量极少。 在水体中,砷主要通过化学沉淀、微生物还原、离子交换等方 式实现迁移转化。其中,化学沉淀是一种重要的砷去除方式,通 过添加沉淀剂使污染水体中的砷与沉淀剂结合而沉淀下来。而微 生物还原则是指通过微生物作用将无机砷(III)还原为元素砷或有机砷,从而达到去除砷的效果。离子交换是指通过离子交换树脂、 纳米材料等吸附剂将水中的砷离子吸附下来,达到去除砷的效果。 二、常见砷污染水体中砷的迁移和转化机理

1、土壤-水界面砷的转移 土壤-水界面砷的转移主要包括土壤沉积物-水相界面和土壤矿物-水相界面两个方面。研究表明,土壤矿物和有机物对砷的吸附能力比较强,而沉积物中含有大量的砷,也会对水体中的砷起到吸附作用。因此,土壤-水界面的砷迁移主要是通过吸附作用实现的。 2、湖泊中砷的分配 湖泊中砷主要分布在底泥、水体中和悬浮颗粒物中。其中,底泥是湖泊中固态相中砷的主要载体,其砷含量一般较高。湖泊中悬浮颗粒物中的砷含量相对较低,但是它们对水体中砷的迁移和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们能够在水体中吸附砷,或者在水体中被化学反应转化成其他形态的砷。 3、地下水中砷的迁移和转化

砷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规律与生态风险评估

砷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规律与生态风险评估 一、砷的概述和污染来源 砷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元素,它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包括地壳、水体和空气等。由于人类活动以及自然过程,砷的含量可能会高于正常水平,从而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砷的来源包括天然和人为两种。天然来源包括地壳和岩石中的砷含量、火山活动、地下水的溶解以及大气颗粒物的沉降等。人为活动包括冶金、电镀、饮料生产、印染和农业等。 二、砷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规律 砷在水环境中的迁移和变化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水的化学性质、环境中其它元素的存在以及生物作用。 2.1 溶解度和水的化学性质 砷在水中的溶解度随pH值的变化而变化。在 pH 浓度为6.8-7.8 之间,砷的溶解度较低。当 pH小于 4 或高于 9 时,砷的解离程度增加,导致砷的溶解度增加。 2.2 环境中其它元素的影响

环境中其它元素对砷的迁移和转化也有重要的影响。例如,硫 酸盐和碳酸盐会影响砷的沉淀和吸附,草酸和汞离子可以降低砷 的吸附量。 2.3 生物转化 在水生态系统中,生物转化也是影响砷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 许多微生物能利用砷为能量。砷菌在微生物中是一类典型的生物 转化过程。它们在地下水、泥沙和土壤等地方都有发现。在特定 条件下,砷可以从无机态转化为有机态,这样就能被细菌和藻类 等生物吸收。 三、砷在水环境中的生态风险评估 砷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一直是研究的焦点。目前,一 些评价方法和标准被开发出来,用于评估水环境中砷的生态风险。其中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3.1 砷的生态毒性 砷的生态毒性是指砷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通过研究砷对物种 和群落的影响,可以判断砷对生态系统的危害程度。 3.2 砷的摄入途径和风险评估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研究进展.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研究进展一、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研究进展目前人们对污染物在土壤及地下水中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一是通过室内土柱试验和野外大田试验进行实测模拟分析,二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模型模拟来预测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以便采取控制措施,使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受影响的程度降为最低。根据污染物在土壤及地下水系统中的迁移途径,研究者分别从表层土、含水层及非饱和带 3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一)污染物在表土层中迁移转化的研究表土层污染物主要有无机废物污染及有机废物污染,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上述各种污染物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尤其是重金属、化肥和有机农药方面的研究受到农学家们的高度重视。学者们对于污染物在土壤作物系统的吸附、迁移、转化、归宿和分布规律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由于土壤环境的复杂多样性,而且污染物的种类、污染途径、污染物与环境各要素作用机理不同,因此对各种类型的污染必须分别研究。 1.污染物在表层土中迁移转化研究由于表层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微生物,使得各种污染物在其中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考虑到表土层比较薄,国内外大多都采用黑箱模型来描述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对于内部机理的研究成果较少。如美国的Jury(1971在砂土中拌盐用灌水入渗淋溶试验观测溶质在均匀土壤中的迁移规律;Jaynes(1991在野外进行了漫灌条件下Br - 离子的示踪试验;Ellsworth(1996在露天试验场进行了微区试验,研究了Br - 、Cl - 、NO 3 - 随水流在非饱和土壤中的运移规律。近年来,土壤学家借助于室内外模型试验,正在确定土壤的环境容量,美国等发达国家正在进行表土层的灰箱模型研究,如Geng等人将氮循环过程看作“灰箱”,进行土壤地下水系统的氮循环迁移模拟,并在不同区域范围和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了应用,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该模型由3个子模型构成,分别模拟硝酸盐迁移过程中各个环节,即土壤中氮循环和硝酸盐渗出量模型、硝酸盐从土壤到含水层的迁移量模型、以及二者的耦合模型。 2.污水灌溉引起的土壤污染问题污水灌溉是解决水资源缺乏和污水资源化的重要工程措施,污水中大多含有比较丰富的有机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分解,能为农作物提供可利用的氮、磷等多种养分,作物增产效果明显,但是由于污水中含有不同种类的污染物质,长期利用这种污水进行灌溉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土壤环境的恶化。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可在土

含砷难处理金矿提金工艺的研究现状

含砷难处理金矿提金工艺的研究现状 一、引言 介绍砷难处理金矿的一般特点,阐述本文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二、砷难处理金矿的主要难点 介绍砷难处理金矿的主要难点,如砷存在形态、砷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和砷与金的共生难以分离等。 三、砷难处理金矿提金技术现状 介绍目前砷难处理金矿提金的技术现状,如高温氧化浸出法、氰化浸出法、生物浸出法、化学沉淀法等。 四、砷难处理金矿提金技术革新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介绍近年来的技术革新,如氰化浸出与二氧化碳介质结合、微生物修复等。 五、展望 展望砷难处理金矿提金技术的发展趋势,如研究砷难处理金矿的优质菌株,开发新型萃取剂等。 六、结论 总结砷难处理金矿提金技术的现状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强调砷难处理金矿提金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引言 金矿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其开采和提取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财务投资、金融和保值增值等多方面。而砷难处理金矿的提金工艺则是金矿提取工艺的一种重要环节之一。现有

技术中,砷难处理金矿提金技术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难以分离、对环境污染严重等。本论文旨在对砷难处理金矿提金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能够引导这个领域的研究方向,并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砷是一种有毒物质,与金矿共生的矿物中含有砷元素的情况非常常见,例如黄砷、白砷、辉砷状黄铁矿等。砷不仅对环境有害,而且极大地影响金的提取率和质量。因此,如何成功处理含砷金矿,提取出高质量的金,是金冶技术工作者长期以来面临的重要难题。而砷难处理金矿提金工艺,则是研究者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以往的研究表明,砷形态对含砷金矿的提金效果有很大影响。不同的砷形态对提金的影响有所不同。例如,三氧化二砷-黄 铁矿中的砷,主要以正极七价的砷(VII)化合物存在,与亚硫 酸盐反应很缓慢,常常难以分离。而黄砷和白砷的溶解度较高,且两者都能够在氰离子存在下迅速溶解,因此,它们的提取率较高。 研究表明,高效、低成本的砷难处理金矿提金工艺对于提高矿山开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提高金的收益率。本文将综述当前砷难处理金矿提金技术的现状及其革新,以此为研究者提供参考。二、砷难处理金矿的主要难点 虽然金矿中砷元素的形态、含量以及砷污染对环境的影响等都有所不同,但是无论哪种情况,砷都是影响金提取率和金矿质

地下水系统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地下水系统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郝治福,康绍忠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 目前地下水系统数值模拟方法主要有有限差分法(FDM)、有限单元法(FEM)、边界元法(BEM)和有限分析法(FAM)等。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快速大容量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数值计算方法在地下水资源分析评价中得到逐步推广,具有明显的通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尤其近十几年,地下水系统数值模拟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国外地下水系统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针对数值模拟法的薄弱环节,提出新的思维方法,采用新的数学工具,分析不同尺度下的变化情况,合理地描述地下水系统中大量的不确定性和模糊因素。 1、该领域科学家在地下水系统数值模拟的工作程序、步骤方面达成了一致,强调对水文地质条件合理概化的重要性,并深入探讨尺度转换问题和量化不确定因素问题。 根据Anderson等提出的工作程序,要建立一个正确且有意义的地下水系统数值模型,应进行以下工作:确定模型目标,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建立数学模型,模型设计及模型求解,模型校正,校正灵敏度分析,模型验证和预报,预报灵敏度分析,模型设计与模型结果的给出,模型后续检查以及模型的再设计。Ewing提出地下水污染流模拟和建模需要强调3个方面的问题:①有效地模拟复杂的流体之间以及流体与岩石之间的相互作用;②必须发展准确的离散技术,保留模型重要的物理特性;③发挥计算机技术体系的潜力,提供有效的数值求解算法。针对Newman等的推测,Wood提出了二维地下水运动有限元计算的时间步长条件。Kim等对抽取地下水造成的noordbergum effect (reverse water level fluctuation)现象进行数值模拟,阐述了其机理性原因。Scheibe等分析了在不同尺度下的地下水流及其运移行为。Ghassemi指出三维模型可以详细说明含水层系统的三维边界条件以及抽水应力情况,而二维模型就不能恰当处理。Porter等指出DFM (data fusion modeling)可以量化各种各样的水文学、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的数据及模型的不确定性,可以用于地下水系统数值模拟的数据整合和模型校准。Mazzia等提出特别的数值方法用于求解重盐地下水运移模拟的二维非线性动力学控制方程,效果很好。Li Shu-guang等指出数值模型还不能解决预报的不确定性因素问题,并开创性地提出一种随机地下水模型,可以解决均值分布和小尺度过程的不同尺度问题。Mehl等提出二维局部网格细分法的有限差分地下水模型,提供了新的插值和错误分析的方法。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得到了提高。 2、国外开发了许多功能多样的地下水系统数值模拟软件,以其模块化、可视化、交互性、求解方法多样化等特点得到广泛的使用,尤其MODFLOW,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MODFLOW几乎占地下水系统数值模拟软件总应用次数的一半,这些年其功能更是不断完善。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地下水模型的整合强化了数据的输入、传递、方案调整和空间分析等。遥感(RS)提供了判断地质边界、地貌单元和估算地表蒸发等的工具。地下水系统数值模拟模型与相关领域模型的耦合更扩展了其发展空间,可以解决更

大同盆地地下水中溶解性有机质分子特征及其对砷迁移富集的影响

大同盆地地下水中溶解性有机质分子特征及其对砷迁移富集的 影响 张多;谢先军;刘文静;孙书堂 【期刊名称】《安全与环境工程》 【年(卷),期】2022(29)5 【摘要】为研究地下水中溶解性有机质(DOM)分子特征及其对砷(As)迁移富集的影响,以大同盆地为研究区,利用三维荧光和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方法,分析了沿地下水流动方向地下水中DOM的分子组成特征和差异,揭示了沿地下水流动方向地下水中DOM的变化对As迁移转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从大同盆地山前倾斜平原至盆地中心冲洪积平原地下水中As浓度逐渐升高、 SO_(4)^(2-)和NO~-_(3)浓度逐渐减少,且地下水中As浓度与DOC浓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表明有机质的微生物降解过程是控制地下水中As迁移富集的主要过程之一;从补给区到排泄区地下水中DOM的分子类型更加丰富,脂肪族类化合物减少,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相对增加,有机质趋于大分子或难以降解,在热力学上更不易被微生物利用;从补给区到排泄区在微生物介导下DOM降解,为含砷铁氧化物还原性溶解提供电子,同时As(Ⅴ)被还原为As(Ⅲ)释放到地下水中,从而影响地下水中As的迁移富集。 【总页数】7页(P148-154) 【作者】张多;谢先军;刘文静;孙书堂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23 【相关文献】 1.大同盆地地下水中砷的富集规律及成因探讨 2.径流雨水中溶解性有机质特征演化及其对典型污染物迁移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3.大同盆地地下水中砷的形态、分布及其富集过程研究 4.江汉平原高砷地下水中溶解性有机质来源的稳定碳同位素示踪研究 5.黄河冲积扇平原浅层地下水中氮循环对砷迁移富集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流固耦合理论在特高含水期油藏开发中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流固耦合理论在特高含水期油藏开发中的研究现状与发 展趋势 1. 引言 1.1 背景介绍 特高含水期油藏是指含水饱和度高于80%的油藏,由于其高含水量,使得油藏中的水与油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加复杂。特高含水期油藏 开发具有较高的难度和挑战性,传统的开发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其开发 需求。近年来,随着流固耦合理论的逐渐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 关注流固耦合理论在特高含水期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特高含水期油藏的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如地层岩性、孔隙结构、流体性质等,而传统方法往往只考虑其中某 一方面的因素。流固耦合理论可以很好地描述油藏中油、水和岩石三 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流体在地层中的运移规律,为特高含水期油藏 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特高含水期油藏的特点以及流固耦合理论 在该领域的应用情况,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了解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 流固耦合理论可以更准确地描述特高含水期油藏中流体与固体的 相互作用过程,帮助分析特高含水期油藏的动态规律及开发潜力,提 高开发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研究特高含水期油藏中流固耦合过程对于

优化开发方案、降低开发成本、延长油田生产周期具有重要意义。深 入研究流固耦合理论在特高含水期油藏开发中的应用,探索其在提高 油气开采效率、减少环境影响方面的作用,对促进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正文 2.1 特高含水期油藏的特点 特高含水期油藏是指油藏中水含量极高的一类油藏,通常水含量 超过80%,有时甚至接近100%。这种油藏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 1. 油水相溶性差:由于油水混合度高,导致油水相溶性较差,使 得开发难度增加。 2. 油水界面移动速度快:特高含水期油藏中由于水含量高,油水 界面移动速度较快,导致油井采油效率低下。 4. 沉积物对油藏性质影响大:沉积物的存在会对油藏的物性和流 体性质产生影响,使得开发更加复杂。 5. 油藏开发周期长:由于特高含水期油藏中水含量高,油藏的开 发周期通常较长,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成本。 特高含水期油藏具有油水相溶性差、油水界面移动速度快、油水 相渗性差、沉积物影响等特点,这些特点给油藏的开发和生产带来了

日地耦合过程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日地耦合过程研究的现状与趋势日地耦合是指地球与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通过 各种物理场,如磁场、粒子流、电场等来传递,对地球空间环境 以及地球上的天气和气候产生影响。因此,理解日地耦合过程对 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将分析目前日地耦合研究的 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日地耦合的发现与研究历程 日地耦合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概念,但是它对人类乃至地球上的 各种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却是非常大的。早在太阳系的形成之初,太阳和地球就已经有了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但是人类直到二十 世纪初才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在1940s,人们首次注意到太阳辐 射和地球磁场的相互作用,这也就是日地耦合的首次证据。之后,人们逐渐意识到电离层、电浆体和太阳风等因素的存在,这使得 人们开始更加深入地研究日地耦合的物理规律及其对地球产生的 影响。 二、目前的研究现状

目前的研究主要围绕两个方面,一是如何精准地观测和监测日 地耦合过程,二是如何理解日地耦合对地球环境和气候系统的影响。 大量的卫星和地面观测仪器被用来监测并记录日地耦合过程。 最著名的例如地球磁场、太阳风、太阳辐射,以及地球上的空气 指数、亮度指数等。通过这些数据,科学家们可以更加准确地了 解地球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然而,虽然现在日地耦合的观测手段十分先进,但是我们对于 大量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的能力还很有限。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对于日地耦合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何时会发生异常情况等问 题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加深。 三、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日地耦合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向是将日地耦合与气候变化 联系起来。气候变化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人们需要了解气候变 化的原因和机制,日地耦合与之的联系就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干旱区典型地下水系统的动态模拟与模拟优化耦合管理模型研究的开题报告

干旱区典型地下水系统的动态模拟与模拟优化耦合 管理模型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干旱区是全球最为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地区之一,地下水资源的开发 利用对于维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地下水系统的复杂性和难以观测性,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面临着 很多挑战,如下降趋势明显、水质恶化等问题。因此,建立地下水资源 动态模拟与模拟优化耦合管理模型,对于科学合理地管理地下水资源、 促进地下水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对干旱区典型地下水系统进行动态模拟与模拟优化耦合管 理模型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 地下水系统动态模拟 建立地下水系统的动态模拟模型,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系 统分析和评价,定量分析地下水流动、水位变化以及水量变化等特征, 为后续的模拟优化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2. 模拟优化耦合管理模型的建立 基于前期地下水系统动态模拟分析结果,分析地下水系统管理的现 状和问题,并针对不同的资源利用场景建立模拟优化耦合管理模型,对 地下水开发利用进行模拟优化,为科学制定地下水资源管理对策提供技 术支撑; 3. 研究点优化管理模型的应用

在建立模拟优化管理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具体干旱区地区进行实际应用研究,检验所建立的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并提出针对性的地下水资源管理建议,为保障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决策支持。 三、研究计划 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 研究文献调研和资料收集阶段,对国内外关于干旱区地下水资源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调研、收集数据和文献资料; 2. 建立地下水系统动态模拟模型,通过对地下水系统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建立数值模型,对地下水系统的动态变化进行数值模拟分析; 3. 建立模拟优化耦合管理模型,在动态模拟的基础上,建立针对不同资源利用场景的模拟优化耦合管理模型,并开展模拟优化实验,针对结果进行深入分析; 4. 实际应用研究,选择干旱地区的实际应用场景,对模拟优化耦合管理模型进行应用,对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并提出适当的地下水资源管理建议。 四、研究预期成果 1. 干旱区典型地下水系统的动态模拟模型; 2. 模拟优化耦合管理模型的建立和总结性研究报告; 3. 针对干旱地区的地下水资源管理建议; 4. 学术论文、国际会议报告等。

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过程与调控讨论进展与瞻望

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过程与调控 讨论进展与瞻望 导读:近年来,中国重点行业场地土壤-地下水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污染特别突出,已成为土壤环境管理修复亟待处理的重要问题之一。多介质界面是把握场地系统复合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关键。因而,开展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过程与调控机制争论,对于认知场地污染成因与管理修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过程与调控争论进展与进展趋势,指出了目前该争论领域中存在的科学与技术问题,提出了我国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过程与调控原理的争论思路与重点方向,以推动我国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科学理论与技术的进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及“退二进三”政策实施,重点行业退役、搬迁、遗留的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问题日渐突出,且污染行为呈现多污染物复合态势。近年来,我国重点关注行业场地土壤-地下水重金属(如砷、铬等)和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氯代烃、苯系物等)复合污染,尤其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经济发达地区,已成为我国区域环境管理亟待处理的重要问题之一。场地系统中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受介质场、渗流场、化学场、生物场等多场把握,具有高度非均质性和时空变异性。解析原位条件下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过程是场地

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把握与修复的理论基础。因而,开展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过程与调控机制争论,是认知场地污染成因与管理修复的重要科学问题和国际争论前沿。 1 国内外争论现状及趋势 1.1 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过程与调控争论进展 20 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围绕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物迁移转化机制,特别是微观分子机制、多介质污染物传质过程、多尺度猜想模型等方面开展了系统争论。开创性地将化学动力学与同步辐射等应用手段相结合,阐述了土壤微界面过程及其分子作用机制,例如接受同位素示踪技术、同步辐射X 射线吸取光谱( XAFS )、快速原位吸取光谱( Quick-XAFS)、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Cs-STEM)、原子力显微镜(AFM)、微生物组学等技术方法揭示了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演化迁移与归趋、氧化还原过程、微生物降解及其耦合机制。2009 年Prommer 等利用综合的数值模型,观看到同位素深度分布与在硫酸盐还原条件下各种单芳族和多环芳族烃化合物(BTEX/PAHs)的降解存在联系。Siebecker 等的实时试验数听说明水质界面过程在动态环境中快速且同时发生的现象,添加了人们对污染物在水质界面过程动力学的基本了解。Tong 等的争论表明白积累物中羟基拘束基(OH 环)在土壤-积累物和积累物孔隙水中氧化砷和四环素污染物方面的潜力,同时也表明白积累物界面的氧合作用存在尚未发觉的OH 环重要来源。近些年,从表层地球系统科学视野争论了关键带土壤非均质性和时变水文系统对污染物迁移影响的机理。含

埋地管道周围温度场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埋地管道周围温度场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郑平;马贵阳;龚智力;顾锦彤 【摘要】预测埋地管道周围温度场与水分场的变化关系对管道的建设至关重要.数值计算是预测埋地管道周围温度场的有效手段,文中叙述了国内外学者在土壤温度场与水分场耦合作用方面研究现状及对埋地管道周围温度场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提出了几点对埋地管道周围土壤温度场数值模拟的建议. 【期刊名称】《管道技术与设备》 【年(卷),期】2006(000)002 【总页数】4页(P5-7,10) 【关键词】埋地管道;温度场;水分迁移;数值计算 【作者】郑平;马贵阳;龚智力;顾锦彤 【作者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辽宁,抚顺,11300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辽宁,抚顺,11300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辽宁,抚顺,11300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辽宁,抚 顺,113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832.2 0 引言 管道周围温度场对管道运行参数有很大影响,预测埋地管道周围温度场与水分场的

变化关系对管道的建设至关重要。数值计算是预测埋地管道周围温度场的有效手段,本文叙述了国内外学者在土壤温度场与水分场耦合作用方面研究现状及对埋地管道周围温度场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提出了几点对埋地管道周围土壤温度场数值模拟的建议。 1 土壤温度场问题的研究进程 对冻土温度场的研究已经有170多年的历史。但直至19世纪前期,冻土及其温度场的研究基本仍为初步探索。1890年,俄国成立了冻土研究委员会,此后开展了较广泛的研究。进入20世纪后,开展了与温度场有关的热力学、热物理学、土壤水热改良、工程建筑稳定性以及地球表面和岩石圈温度场的形式等方面的研究和以解析解为主的理论研究。70年代后,计算机和数值方法在前苏联冻土领域广泛应用,使以前难以解决的复杂几何形状和地质条件、考虑热质交换的非线性问题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新的发展。 北美、西北欧等其他国家和地区与前苏联一样,主要是自然资源的开发推动了这些国家冻土温度场及有关学科研究的进展。20世纪初阿拉斯加金矿的开采,1942 年北美战备公路的严重冻害,促使本课题在理论上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在加拿大,这项研究的蓬勃发展也主要源于极地多年冻土区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采。70年代,这些国家相继进入研究的高潮。除自然资源开发的需要外,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现代监测手段和计算技术在冻土研究中得到充分应用。C.Bonaicina等[1]在1973年求得了一维非线性温度场的数值解。G.Comini等.[2]在1974年应用 有限元法研究了带相变非线性热传导问题。同期,还发展了与温度场有关学科的研究。 国内冻土温度场研究起步较晚,正式开始温度场的理论研究仅有40余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余力教授开始对人工冻结凿井温度场进行研究。徐攸在1962年研究了天然细砂地基的温度场。在此期间,主要通过室内外观测和实验的经验方程计

土壤砷污染化学淋洗技术的研究进展

土壤砷污染化学淋洗技术的研究进展 摘要:土壤淋洗技术具有工艺简单、处理范围广、修复效率高和成本低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国内外应用最多的土壤修复技术之一。为给砷污染土壤的淋洗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综述了土壤淋洗技术的修复原理、适用范围、技术成本及工程应用,详细阐述了土壤质地、淋洗剂种类、砷的赋存状态及淋洗条件对修复效果的影响,讨论了3种耦合修复技术,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关键词:砷污染;土壤淋洗;影响因素;耦合;研究进展 0引言 随着工农业发展,矿产采选、金属冶炼、污水灌溉、化肥施用及农药使用等活动导致土壤砷污染日益严重。全国土壤As污染点位达2.7%,在国家土壤质量相关标准规定的8种重金属中排名第三,仅次于Cd和Ni,As污染治理已成为生态环境领域亟需解决的焦点问题之一[1]。针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按照修复策略主要有改变重金属的赋存形态以降低其迁移能力和生物有效性、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及通过建设阻隔措施使污染土壤与外界环境隔离3种方式[2]。土壤淋洗技术因可降低污染物总量、修复后土壤可满足未来用地规划的再开发利用,且具有工艺简单、处理范围广、修复效率高和修复费用相对低廉等优点,已成为国内外应用最多的土壤修复技术之一[3]。目前大多数淋洗研究忽视了As与其它重金属淋洗特性的差异性,缺乏对As污染土壤淋洗修复的单独区分。本文对As污染土壤淋洗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总结与分析,以期为As污染土壤的淋洗修复提供科学参考。 1技术概述 1.1修复原理

土壤淋洗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指通过化学淋洗的方式,利用淋洗剂与污染物发 生的溶解、螯合、络合等化学作用,将污染物从固相转移入液相,再对淋洗液处 理达标后回用或排放,从而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4]。研究认为,淋洗剂对重金属 的解吸过程为非均相扩散过程,主要受扩散因子控制[5]。土壤淋洗技术按处置地 点可分为原位土壤淋洗技术和异位土壤淋洗技术,原位土壤淋洗技术一般包括化 学淋洗与多相抽提2种工艺,主要原理是通过注射井向土壤污染区域注入淋洗液,淋洗液在土壤孔隙中运移并与污染物反应,再利用抽提井对淋洗液收集至地面处理。 1.2适用范围 土壤淋洗技术适用于去除重金属、半挥发性有机物,不适用于挥发性有机物。原位土壤淋洗技术一般适用于易透水、多空隙、水利传导系数大于10-3cm/s的 均质土壤。异位土壤淋洗技术的物理筛分工艺适用于粒径差异较大、黏粒占比少(低于30%)、污染程度较低的砂性土壤,化学淋洗工艺则适用于修复中高浓度污 染土壤。 1.3技术成本 土壤淋洗技术成本主要取决于土壤类型、淋洗剂种类、工程量及修复目标等 因素。原位土壤淋洗技术因对地块水文地质条件要求较高、可能污染地下水、修 复效果及修复进度难以把控,技术成本难以估计。异位土壤淋洗技术处理周期一 般为3~12个月,中国处理成本约为600~3000元/m3,美国处理成本为53~420 美元/m3,欧洲处理成本为15~456欧元/m3。 2影响因素 2.1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直接影响淋洗修复效果,一般砂土污染物的淋洗去除率明显高于壤 土与黏土。不同粒径土壤因表面积、有机质和矿物含量等理化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吸附和滞留污染物的能力及特征明显不同。淤泥与黏土比砂土具有更大的比 表面积,且土壤粒径越小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越强。

土壤硝酸根亚硝酸根分布

土壤硝酸根亚硝酸根分布 1.引言 1.1 概述 引言部分是文章的开端,它应该清晰地说明文章的主题和背景,并概述文章将要涉及的内容。对于本篇文章《土壤硝酸根亚硝酸根分布》来说,在概述部分可以简要介绍土壤硝酸根和亚硝酸根的概念及其在土壤中的分布情况。具体编写如下: 概述 土壤作为地球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与生态系统的健康密切相关。其中,土壤中广泛存在着许多养分元素,其中硝酸根(NO3-)和亚硝酸根(NO2-)是重要的氮源之一。它们在土壤中的分布情况对于植物的生长、氮循环等生态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土壤中的硝酸根主要来源于化肥的施用、植物残体分解和氮化细菌的固氮作用等途径,而亚硝酸根则主要产生于硝化细菌氧化氨氮产生硝酸盐的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在土壤中,硝酸根和亚硝酸根的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土壤pH值、温度、湿度、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因此,了解土壤中硝酸根和亚硝酸根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着重探讨土壤硝酸根和亚硝酸根的分布特点以及影响因素,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总结和分析,进一步提供了解土壤氮循环和植物生态系统的重要参考。此外,我们也将对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展望进行一些初步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土壤硝酸根和亚硝酸根分布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土壤氮循环的机制和影响因素,有助于合理调控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同时,在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2 文章结构 本篇长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讨论土壤中硝酸根和亚硝酸根的分布情况: 2.1 土壤硝酸根分布: 2.1.1 作用和来源:本节将介绍土壤中硝酸根的作用和主要来源。硝酸根是土壤中一种重要的氮素形态,对植物生长和地下水质量起着重要的影响。它可以通过自然氮循环过程中的硝化作用及人为活动(如农作物施肥、农药使用等)产生。 2.1.2 影响因素:本节将探讨土壤硝酸根分布的影响因素。硝酸根的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土壤气候条件、土壤特性、氮素输入和输出等。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因素对硝酸根分布的影响机制及其相互作用关系。

砷中毒地区外环境砷暴露水平的研究现状

砷中毒地区外环境砷暴露水平的研究现状 崔艳丽;王三祥;王正辉;王大朋;刘建;安艳 【摘要】地方性砷中毒是一种严重危害病区居民健康的地方病.根据砷源不同,分为饮水型职业性砷中毒、燃煤型职业性砷中毒和职业性砷中毒.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主要是由于长期暴露于饮用水中的砷而引起的慢性砷中毒.饮水中的砷还可以通过农田灌溉等引起粮食、土壤等砷浓度的升高,间接危害居民健康.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饮水型砷中毒地区饮用水砷超标,不同研究中土壤、粮食等砷含量测定结果并不一致.燃煤型砷中毒主要分布在我国陕西省和贵州省.高砷煤燃烧释放砷到空气中,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空气中的砷污染烘烤的食物经口进入人体,从而引起砷中毒.在对高砷煤地区的研究中发现,空气、烘烤食物等基本超出国家标准.含砷矿石的开采、含砷农药的制备使用等,如果防护措施不当或生产事故等原因造成机体摄入砷,引起职业性砷中毒.本文就不同类型砷中毒地区外环境中砷暴露水平进行综合分析,以了解砷中毒地区外环境中砷的分布情况及暴露水平. 【期刊名称】《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年(卷),期】2011(032)002 【总页数】4页(P75-78) 【关键词】地方性砷中毒;砷;外环境 【作者】崔艳丽;王三祥;王正辉;王大朋;刘建;安艳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医学公共卫生学院,江苏苏州,215123;山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山西临汾,041000;山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山西临汾,041000;苏州大学医学

公共卫生学院,江苏苏州,215123;苏州大学医学公共卫生学院,江苏苏州,215123;苏 州大学医学公共卫生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99.9 地方性砷中毒在世界上分布较广,危害较大。目前已知中国、印度、孟加拉、智利、阿根廷等20多个国家有不同程度的砷中毒流行,我国是地方性砷中毒较严重的国家之一。长期暴露于高砷环境可致慢性砷中毒,导致掌砣角化、色素脱失、色素沉着等皮肤病变,也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神经系统损伤及肝脏等多脏器的损伤, 砷的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还会引起人体多部位癌症,如皮肤癌和肝脏、肾脏肿瘤等。我国高砷暴露人口约有57万人,近300万人受影响[1]。地砷病与外环境 暴露的砷含量有密切关系,研究外环境中砷的分布及暴露水平,为防治地砷病提供科学依据。 1 饮水型砷中毒地区外环境砷暴露水平 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是因饮水含砷高(超过我国饮水砷卫生标准0.05 mg/L)所致,由于原饮用的地面水干枯,改用不同井深的井水后出现饮水高砷。在全世界范围内, 已知高砷水源所形成的砷中毒病区主要分布在美洲和亚洲,其中智利是历史最早的病区,而近年在孟加拉、印度和中国发现的病区是全世界病情最重、病区面积最大、受危害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是受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目前我国已发现饮水型地砷病病区或高砷区有13个省区,分别是山西、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安徽、北京、山东、四川、吉林、黑龙江、河南和台湾省区。据文献报道[3],高砷水中的砷以无机砷为主,主要以As3+、As5+形式存在,在 富集CH4的有机还原环境中也检测出了甲基胂酸和二甲基胂酸等有机砷[4]。

土壤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期末复习

土壤是地表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岩石风化、成土形成的自然体。 关键带是从植被顶部到岩石圈或者地下水底部之间的连续体。土壤是关键带的核心。 风化作用:颗粒的物理和化学分解,使矿物释放可溶性金属化合物,导致地质高背景土壤重金属。 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比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持水能力高 腐殖化是有机物质分解和导致腐殖质形成的过程。 土壤形成:转化-迁移-添加-流失 重金属迁移途径:风力作用(wind erosion)、淋溶浸沥作用(leaching) 土壤剖面:O 层:有机物;A 层:富含有机物的矿物;B 层:累积层。 颗粒分类:砂粒(> 0.05 mm)粉粒(0.002 ~ 0.05mm)黏粒(<0.002 mm) 土壤颗粒的组合模式——团聚:(a) 大团聚体;(b)微团聚体;(c) 次级微团聚体;(d) 原始颗粒。 土壤通气性特征的表征方法包括:①土壤空气中氧气和其他气体的浓度;②土壤充气孔隙度; ③土壤化学氧化还原电位(ORP) 阳离子交换量CEC是指吸附于单位质量土壤上正电荷的摩尔数量,由土壤胶体类型、相对含量即吸附性能决定的,单位为cmol/kg。通过阳离子交换,养分阳离子进入土壤溶液后能够被根系和微生物所吸收、同化。阳离子交换反应会影响有机、无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移动性。盐度主要使用电导率(EC)反映。饱和泥浆提取法测定 土壤污染:地下水(隐蔽、迁移自净能力弱)、地表水(显著、迁移自净能力强)、大气污染(显著、迁移自净能力强) 农田土壤污染主要人为成因:农药,无机肥,有机肥,污水灌溉 场地土壤污染重要成因:渗漏、突发事故、尾矿库浸沥 大气沉降:不可忽视的间接污染源 重金属:汞(有机汞的毒性远高于无机汞,95%以上的汞能被迅速吸附或固定在土壤表层并积累,汞化合物在土壤中一般先转化为金属汞或甲基汞后才被植物吸收);铅(主要以难溶物存在,在土壤中很少移动,pH降低,铅的可溶性和移动性增强,伤害人体脑细胞,致癌致突变影响儿童智力发育);砷(大范围农田污染,砷易被土壤颗粒吸附,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砷能够富集在生物组织中,农田土壤砷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长期磷肥施用与农田土壤砷浓度呈现正相关性,土壤pH越高,砷的迁移性越强);镉(在土壤表层积累,有些磷肥中含有一定的Cd,酸性土壤中易于迁移转化,能被植物吸收,镉大米,易被米吸收,需管控);铬(致癌(+3/+6)、致畸(+3)、致突变(+6),六价铬易溶于水、易迁移,对人体的毒害为全身性的,对皮肤有刺激作用,长期暴露或短期大剂量暴露会诱发癌症) 酸性、碱性条件均有利于重金属淋溶。 土壤重金属总量的测定方法:微波消解法+ICP-MS 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卤代烃/ 氯代烃(如三氯乙烯(TCE),微溶,易迁移,易挥发,进入生物体后,大多储存于脂肪组织中,不易被生物代谢分解,随食物链转移而形成累积效应,致癌、致畸、致突变、免疫毒性作用);石油烃及苯系物(成分复杂,含有多种有毒物质,致畸、致癌、致突变,疏水性高,降低土壤含水率,溶解性低,影响土壤通透性,在植物根系形成一层黏膜后,阻碍根系的呼吸与吸收,迁移性强);多环芳烃(PAHs)(含有两个及以上的苯环,具有持久性有机物的特性,水溶性小,易于吸附于土壤颗粒物,生物可利用性差,降解率低,致癌、致畸、致突变);持久性有机物(POPs)(持久性(抗光解、化学分解和生物降解性)、积聚性、迁移性、高毒性(致畸、致癌、致突变);如多氯联苯(PCBs),性质稳定,耐酸耐碱耐腐蚀,抗氧化,难挥发极易被土壤颗粒物吸附,并累积,经过焚烧易产生二噁英)

典型肥料生产场地氨氮分布特征及风险控制目标确定

典型肥料生产场地氨氮分布特征及风险控制目标确定 谢雨呈;谭长银;张朝;王积才;王梅;杨敏;郭观林 【摘要】为探究肥料生产场地的NH3-N(氨氮)分布特征及环境风险,以我国某肥料生产场地为研究对象,在场地调查基础上,对场地土壤和地下水NH3-N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并以人体健康和场地地下水为保护对象分别讨论了土壤NH3-N风险控制目标值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①目标场地土壤中w(NH3-N)为0.03~15000 mg∕kg,水平方向上高值区集中分布于核心生产区及原辅料堆场,垂向上总体表现为由上至下随深度增加呈先逐步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且富集于人工填土与原状粉质黏土交界处,粉质黏土阻碍NH3-N向下迁移,并随地层结构变化其迁移深度不同.②场地上层滞水和潜水中ρ(NH3-N)分别为19.10~3320和0.03~219 mg∕L,超标率分别为100%和57.89%,并且地下水与土壤的NH3-N在水平空间分布上具有重叠特征.③因NH3-N主要通过呼吸吸入挥发性气体产生暴露,并且仅有经呼吸暴露的毒性参数,故采用《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中经呼吸暴露途径的非致癌效应风险控制值计算模型来计算土壤NH3-N的控制目标,通过代入场地实测土壤Kd(土-水分配系数),得到居住用地下的土壤NH3-N控制目标值为9195 mg∕kg;若考虑保护地下水水质安全,据三相或两相平衡模型耦合NH3-N在包气带衰减和地下水稀释作用,当目标场地地表无积水的入渗条件下得到的控制目标值为6203 mg∕kg;当地层从上至下呈饱和含水条件时,土壤NH3-N控制目标为811 mg∕kg.计算值可用作不同场地进行土壤NH3-N风险管控的参考目标,实际应用中可结合不同地块环境条件、不同受体和保护目标,选择相应的风险控制值对场地进行风险管控.此外,土壤和地下水的NH3-N污染控制均可考虑采用工程措施和制度控制来进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