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doc

(完整word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doc
(完整word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doc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讲义)

暨南大学周健2007 夏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语言和言语

“语言”和“言语”这一对概念的区分首先是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 , 1857 -1913 )提出来的。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性和系统的部分,是一种符号系

统。语言和所有的符号一样,都可以分为“能指”和“所指”两部分,而且“能指”和“所

指”之间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系统,在于语言符号之间存在“组

合”和“聚合”关系。而“言语”是个人为了交际需要使用语言的结果,通俗地说,就是说

话和所说出来的话。“语言”和“言语”之间有着双重关系:语言存在于言语,产生于言语;

反过来,语言又制约着言语。区分语言和言语,为我们学习和研究语言找到了稳定的对象和

最好的切入点,并且可以在语言规范之外,找到言语活动规律。

分清这对概念对于我们的汉语教学很有意义:我们重点教的是汉语的语言规律,而这些规律又是从一些典型的言语作品中归纳出来的。学生有了相当的汉语言语作品的积累才能认

识和掌握汉语的规律,掌握了汉语的语言规律之后还要把它转化成汉语的言语技能,掌握了

言语技能,才能运用汉语表达思想、与人交际。

二、母语和第一语言

母语( Native language ) ,也叫本族语,是指本民族的语言,与外国语或外族语相对应,它是依据亲属关系来确定的。

第一语言( First language)是指人们出生后首先学会的语言,是按照语言获得的顺序来确定的。母语跟第一语言不一致的情况;双语(多语)第一语言的情况。

三、外语和第二语言

外语( foreign language )和第二语言( second language )这两个术语在当今外语教学法文献中,一般都看作是可以相互替换的概念,在有必要的时候,我们也加以区分。

外语是母语以外的外国语言,是与本族语相对而言的。

第二语言是跟第一语言相对的概念,有时还有一种含义,即指在目的语环境中习得和使用的第一语言以外的语言。

四、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

“习得” aequisition ,也有译作“获得”的。习得一般指幼儿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

过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地获得第一语言(通常是母语)的过程。

“学习” (learning ) ,也有人译成“学得” ,在心理语言学中是指人在习得母语后有意识地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

母语习得二语学习

无意识有意识

无正规讲授有教师专门讲授

无计划有计划

无教材有教材

自然环境课堂环境为主

无序输入有序输入

应用语言学

语言教学

汉语教学外语教学

汉语作为母语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对外国人汉语教学对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

l)语言教学

2)第二语言教学

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4)对外国人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第二节语言教学理论的基本内容

如果简单地概括一下,语言教学理论可以分为语言理论和教学理论,首先是语言理论,因为语言教学的内容是语言,如何教语言必然涉及到人们对人类语言和语言活动本质的认

识。因此,我们首先要弄清语言是什么。教学理论主要研究“教什么” 和“怎么教” 的问题。

“教什么” 包括确定语言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制定语言教学原则和教学大纲,选择适当的语言材料,编写合用的语言教材等等;“怎么教”包括教学的思路与方法。课堂教学是以教师

中心,是以学生中心?如果以学生中心,那就要研究学者的生理、心理、策略以及社会

因素学程的影响。有教学的方法与技巧等等。

外教学的理研究范包括三大域,即基理、教学理和教学法。

基理包括言学理、教育学理、心理学理、文化学理。

教学理包括言得理、第二言教学理、教学理。

教学法穿在体、教材写、堂教学、和估等整个教学程和全部教学活中。内容十分广泛。例如,怎教学内容,怎理言和文化的关系,怎理

理解和言操的关系,怎理学生母和目的的关系,怎行言内容和相的文化因素的教学,怎行

言要素的,怎行言技能和言交技能的,

怎安排教学、掌握教学奏、堂气氛,怎学生的主性和全体学生的极性,怎板,怎提? ?

都是教学法要研究的。它包括了教学原、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些不同面的。

第三第二言学理

第二言学理主要研究言学的心理程与学律,是一跨学科的理。在言教学中,期以来,人都是把“教”放在主地位,因而重的是言教学理的研

究。直到 20 世中叶,言学理的研究才开始受到广泛的注意。早期的研究主要集

中在儿童母得方面,把成人外或第二言学的研究入到母得的研究之中。后来又逐,第一言得和第二言学有很大的不同,第二言的学理开始成

研究的点,并出了多很有影响的理和假。

比起英文的Teaching ,中文的“教学”一固然很好地反映了“教”与“学”两方面

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期以来,一直以“教” 主,人“教”的研究多,忽略了“学”

的研究。因此,国内言学理的研究,起步更晚,我要介的第二言学理

都是来自西方的,而西方有的有关言学的理,主要是以印欧言基的。由于

人知律的共同性和言的共同性,些假和理具有普遍意,于学理

研究有借作用。但又是离印欧言系的一种言,的很多特点,必然

的学程和学律来不少特殊的。

1.姆斯基的“言得机制”假

美国言学家姆斯基(Norm Chomsky )于 20 世 50 年代末提出了“先天” (也叫“内在” innate Theory )的言知理。他正常的儿童在短短的几年之内能掌握

规则抽象的语言,说明儿童的大脑里有一种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 ,这就是说儿童具有一种遗传的机制,通过这种机制(而不是斯金纳、布龙菲尔德

等行为主义语言学派所说的刺激一反应)儿童掌握了语言规则,儿童生下来就有一种适宜于

学习人类独有的语言知识的能力。

科德等人提出“内在大纲”的假说,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是按其头脑甲的“内在大纲”

规定的程序,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的。

2.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假说

对第二语言教学实践产生最大影响的创造性构造理论是克拉申(Krashen , S . D .)于1977 -1952 年提出的“语言监控模式”假说(The Monitor Model)也叫“语言控制调节模式”、“输入假说”或“监察论”。这一理论共有五个假设。

第一、习得一学习假设(The Acquisition learning Hypothesis )

第二、自然顺序假设(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

第三、语言监控假设(The Monitor Hypothesis )

第四、语言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 )

第五、感情过滤假设(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

克拉申的理论是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最为全面的理论,在第二语言教学界受到极大的重视与

研讨,同时也带来很多批评意见。

3.塞林格的“中介语”理论

中介语的理论是20 世纪 60 年代末在美国创立的,1972 年塞林格( Selinker, L )发表

了《中介语》( The Interlanguage )一文,标志着中介语理论己趋向成熟。根据中介语理论,

第二语言学习者所学的语言知识是一个逐渐积累和逐渐完善的过程,整个过程形成一种连续体,在这一连续体上的每一个时点都形成一个系统,具有其独特的特点。鲁健骥先生认为“中介语指的是由于学习外语的人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目的语的规律所做的不正确的归纳与推论

而产生的一个语言系统,这个语言系统既不同于学习者的母语,又区别于他所学的目的语。”中介语的特点有 1 .可渗透性; 2 . “化石化”现象; 3 .反复性。

对第二语言学习者中介语研究一般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 l )母语和目的语的对比分析;

( 2 )学习者外语的错误分析(也叫偏误分析)。

外国人学汉语的偏误,从形式上说有四大类型:

机。*你不(要)做那件事。

( 2 )误加(多成分),例如:*他非常(很)高兴。*从前我每星期都看(了)一个

电影。*房间(被)打扫干净了。

( 3 )误代(所用不当),例如:或者/还是,一点儿/有一点儿,不/没,刚/刚才,

还/还有,关于/对于,举行/进行,次/下儿等成对的词语中,发生误用的情况。

还有语法的误代,如,* (太晚)来(应用补语“来得太晚”而误为状语); *他的话我(不能)听见;以及句式的误代,如,*请你带这本词典给小李。(应用“把”字句), *我把那么重的箱子搬不动(不能用“把”字句)

( 4 )错序(词序有误),例如: * (常常)我们去旅行。*我洗干净了(把衣服)。*老师(把)打开了教室的窗户。

还有多重定语和多重状语的排列错误也是常见的问题等等。

4 .舒曼的“文化合流, 理论

舒曼( Schumann)在 1978 年提出了“文化合流理论”

( Acculturation Theory ) :“第二语言习得是文化合流的一个方面,一个人能将自己的文

化与第二文化合流多少决定了一个人获得第二语言的成败。”文化合流理论强调第二语言习

得是由学习者与所学语言的文化之间的社会及心理距离所决定。距离越近,第二语言就越容易获得。文化合流理论力图说明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对第二文化的认同感对于语言习得

的关键作用。第二语言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如果学习者对于第二文化有崇拜感、有亲近感、

有认同感的话,他就容易习得第二语言。对于第二文化的好感可能来自语言本身的魅力,也可能来自家庭的、社会的价值观。

第四节影响学习进度与效果的因索

1.动机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控

制。情感因素主要包括动机、态度和个性特征。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内部动因和力量。 ( l )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 ( 2 )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 3 )远景动机和近景动机 ,动机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千方百计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2.态度

态度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物的褒贬反应。( 3 )意动,指对某一目标的行动意向及实际行动。

外语学习态度就是学生对外语学习的认识情绪、情感、行为在外语学习上的倾向。态度与动机密切相关。( 1 )动机和态度是决定不同学习者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的主要因素;( 2 )动机和态度的作用与能力的作用不是一回事。最成功的学习者是既有才华又有强烈的学习动

机的那种: ( 3 )一般来说,融入型动机有助于成功掌握二语,有时工具型动机也能。有时

两种动机同时起作用。(4 )动机的类型与社会环境有关。( 5 )动机和态度主要影响二语习得

的速度,对习得的程序并无影响。

3.年龄

直觉和经验告诉我们,年龄在母语和二语习得过程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生理因素。那么,学习外语到底有没有临界期和关键期?

从母语习得来看,小孩如果过了一定的年龄,即使有语言环境也很难顺利地习得母语。

如印度的“狼孩” 。什么是第二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神经心理学家的一致看法是,超过了

青春期就不那么容易完全习得第二语言的语音。成人当然也能学会第二语言,但只有 6 %

到 8 %的人可以习得不带第一语言口音的第二语言。

从国外研究者的实验结果来看,12 一 15 岁少年组的学习者学习外语的速度效果要胜过

15 岁以上的成人组,而成人组的学习速度和效果又胜过 6 一 10 岁的儿童组。

我们可以说,在第二语言习得方面并无临界期,任何年龄开始学习外语都有可能获得成功,学习外语的起始年龄似乎也不影响习得的程序。

4.智力

在母语学习中,智力并不是一个决定性因素,除非弱智儿,一般儿童都能获得完整的语法能力。在外语学习中,智力的作用似乎大得多,但也不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在语言习得中,能力的作用更为重要。在语言习得中,需要两种不同的语言能力:( l )认知/学习语言能力,主要包括阅读能力、语法知识和词汇量等,它与一般智力有关;( 2 )基本人际交际能力,主要指听力,口头表达能力,它与智力的关系不大。

5 .语言才能

教学实践表明,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学好外语。有的人能够轻松地驾驭多种外语,而有的人其它科目学的很好但学习外语却相当吃力。能学好外语的人具备一种特殊的素质和才华,

我们通常称之为语言天赋或语言才能。如果语言才能的倾向己经具备,但还没有机会在学习

中表现出来。我们也可以称之为语言潜能。在认知心理学上,称之为语言学能(Language

语法敏感性,强记能力和归纳能力。语言才能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 l )语音才能,指识别语音成分(即语音特点)并将其储入大脑的能力;

( 2 )语法才能,指识别语言中语法结构的能力。这一能力并不是指学习者掌握语法术

语的能力,而是对语法结构特点敏锐领悟的能力。

( 3 )推理才能,这种能力指语言学习者分析语言素材并由此确定意义与语法形式之间

的关系。

6.性格

心理学上区分的“外向型”和“内向型”两种不同的性格对外语习得也产生影响。

人们一度认为外向型性格的人由于练习外语的机会多而成绩优于内向型的人,但实验表明事实并非如此。不同性格的学习者在处理不同的学习任务时可能运用了不同的学习策略。

7.学习方式

不同的学习者可采用不同的方式去完成学习任务。在外语学习方面有些人是“视觉型”

学习者,有些人是“听觉型”学习者,也有些喜欢一边看一边读一边抄写,眼耳口手并用。

某一种学习方式使用多了,学习者就会适应这种方式,并且形成习惯,但我们要注意,习惯了的方式并不一定是适合自己各方面条件的最佳方式。作为教师应当向学生介绍外语习得成

功者的各种学习方式和经验,供学习者根据自身的年龄、智力、性格、才能等条件加以选用。

第五节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

1 .以培养目的语的交际能力为目标

2 .以技能训练为中心

3.以语言对比为基础

4.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

第六节汉语教学的目的与原则

一、汉语教学的目的

过去,我们认为语言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从表面上看,这种提法似乎也不错,但语言的主要功用是交际,学习第二语言的目的主要也是为了交际。因此,把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作为语言教学的目的,才真正体现了语言教学的本质特性。

二、汉语教学的原则

1.强化动机、因材施教的原则

3.交性原

4.趣味性原

5.感培养原

第七培养感

一、言能力和感

徐杰的例子

言能力当一步分化,至少可以分言交能力、言知能力、言得能力、言研究能力、言造

能力等等。其中占据最高地位的是言造能力,而于基地位与核心地位的是言交能力。是由言的根本性所决定的。

● 感是人在期的言践中培养出来的言文字的直感知、悟和把握能力。我平理

解、表达、判断正、修改句子、推敲措辞、文章,靠的都是感。学生能迅速听懂老的提,

不假思索地回答,靠的也是感。凭着感,人可以理解从未听的、甚至是不符合法的,也

可以出从未或听的。

球感,感,感、味感??超越的感境界,化境

● 感的作用:

( l )言的入有准确、敏的理解能力,包括听力理解和理解能力。不但能

依据境理解各种各的,能准确、迅速地判断的可接受性,即的正确与否,

的得体与否,所属的体,所有的格和所含的意情趣等。以及是否“含沙射影” 、“指桑槐” 、“意在言外”等。

( 2 )正确、熟的言出能力,包括口表达和面写作表达的能力。其中最重要

的是恰当、得体、自如的言交能力,以及根据交的需要,造性地行言表达的能力。

第二言的能力同建立在感能力之上。

成句:

好吃特印尼我榴的和山竹

二学者只有不停地接触和使用目,通量化了的听、、、写,完成

言例的知内化程,才算是得了目的感。以往我偏重的是述性知,上学生知道一条是一回事,

能否把种述性的知化程序性知并用于表达思想是另一回事。在交中,具性的、有意的知不能保自的、自的言运

用。只有完全内化的、隐性的、潜意识知识即目标语的语感才能驱动自由流利的表达。

二、语感的发展

( l )语感不是天生的。(两个小姑娘的例子)

( 2 )操母语者的语感也不尽相同。(某种表达法的认可程度,流通度)

打扫卫生,恢复疲劳;

我丈夫比较不会说话。

中国队圆梦世界杯.

王菲演唱会很受伤。

昨天你有没有去多巴湖?我有去。

他比较兴趣地问这问那。(很个人,很绅士,很中国,很女性,很专业,很风度,很理性;最本色,最马列;特农民,特青春,特艺术;不环保;更风度;非常营养,非常恋人)语

感一旦形成,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总之,世界上的语言多种多样,其语法关系、语法规则千差万别,而语义关系只有一种。

所以,语感的核心功能应当是辨识“语义”,而非辨识“语法” 。

我们认为透过语言形式直接感知语义,才是语感的核心。

三、语感培养的原则与方法

1.网络式地扩大汉语的输入量;

2.在真实语言和交际活动中培养语感;

3.促进“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的转化;

4.总结汉语规律,自觉建构汉语表达;

5.继承语文教学传统,加强记诵。

( l)扩大输入,听读领先。

输入先于输出,输入大于输出。

增加学生对目的语的接触时间和接触范围,最理想的是沉浸在汉语的语境之中。语言环

境既包括具体的教学环境,也包括课外的交际环境,还包括上下文的语境。孤立的学习词语,学生难于掌握,提供句子和上下文,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汉语思维的习惯。

●小环境胜过大环境

美国的明德学院(Middlebury College )

唐人街的老华人

“乡音难改”与“兵营普通话”

营造沉浸在汉语中的小环境

( 2 )典型范例,模仿扩展。

学习和掌握典型的汉语表达方式。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材和教师所提供的语言输入应当是典型的、价值比较高的,也就是真实、自然、规范和使用频繁的。为突出某一语法结构而牺牲语言和场景的真实自然是不可取的。逐步增加难度,由模仿到创造。

以文本重建为核心开展语言训练。

A:你找着辅导老师了没有?

B:找着了。

A:你找着手表了没有?

B:没找着。

A :你找着了没有?

B :。

A :你做完作业了吗?

B :已经做完了。

A :你洗完了吗?

B :还没洗完呢。

A :你完今天的报纸了吗?

B :已经了。

A :你完了吗?

B :。

替换与独创

幸亏我经常锻炼,要不今天肯定会生病。

我没吃早餐,就吃不下这些好菜了。

我打了电话,我肯定迟到了。

你提醒我,。

,我就赶不上飞机了。

,。

●“比,,字句 A 比 B +形+补语

( 3 )总结规律,自觉实践。

语言知识的讲解重在总结汉语的规律,学生积极思索,在大脑中主动建构习得汉语的规则和表达方式,在汉语规律的指引下,自觉开展汉语交际活动。课堂教学注重运用汉语完成交际任务,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相互交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语言交际活动激发学习动机。

在交际中既关注语言的正确性,更关注言语表达的流利、连贯、得体。如:“才”

( 4 )继承传统,加强记诵。

当前弊病是讲得太多、太细,追求语法讲透,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背”与“悟”是传统语文教学的主要经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汉

语的许多特点,如四声、平仄、音节、语素、汉字、构词法、节律、对偶、意合、重音、语

调等都需要反复刺激,才能感知领悟,形成语感。西方人没有背书习惯,告诉学生熟读背诵

有价值的生动表达、名言佳句、精华短章是培养牢固的汉语语感的必由之路。

汉语重意合、单音节的特点使得汉语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都非常独特,如对偶句的大量使用:“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又如词语中的重叠与重复:

“天天、人人;看看、试试;红彤彤、绿油油、静悄悄、乱糟糟;讨论讨论、研究研究;

清清楚楚、认认真真;又高又大、载歌载舞”。

再如汉语的节奏和平仄:

“好空调,格力造” ; “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 “年龄是个宝,文凭不可少,

关系最重要” ; “我们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

这些深入浅出的语言,除了压韵,还具有平仄和节律,具有抑扬起伏的音乐美,易读、

易记、易流传。这些体现汉语特点的结构、修辞方式和音乐之美,光靠讲解,学生是很难掌

握的,必须要反复吟读记诵才能慢慢领略其妙处,耳濡目染,形成语感。旧时“对对子”的

方法,就是培养语感的好方法。

在词语教学中,我们应注意音节构成特点,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音节感和节奏感。

如三字构成的词语有 1 + 2 和 2 + l 两种组合, [ 2 + l ]式是构词法,如“电影院、少年宫、教育局、研究生;

[ l + 2 ]是构句法,如“打扑克、恋、学、做游”。

注重教学

的和短的构造方法与句法有相当的一致性,化搭配形式与

接功能的教学,在大中累可供提取的合构(),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

。因人在研究序,的造句位是“ ”( chunk )而不是“ ”

word )。

包括固定短(成、俗、用等)如“一日不,如隔三秋;不管三七二十

一;可不是;又回来;那倒也是;就在;你得出口;,路路;何必吊

死在一棵上”等等;

也包括的常用固定合搭配,如:可持展;引起烈共;’ 功能衰竭;具有(史)意;具有(国先)水平;提高警惕;“在??的下;与其??不

如;句子的序是序而不是序

三、昨天、在、商厦、、了、一、件、新、衣服

兼有法和的特征,是一种言使用例,暗含着一定的潜境,作整体被学使用,并保留在中,具有因循性和定俗成的特点,因而在教学和得中

尤其重要。同具有相固定的形式和可的性,能小期待的范,篇的

内容。在教学中我要培养学生的意,把作一个位来待和。

● 元任的例子:

得我从前在Cornell大学学德文的候,第一年先生是美国人,他很好,在堂上用德文的候很多。第二年先生是德国人,他完全用美国的旧法子。那候,美国通行

的旧法子,就是在堂上拿着一本外文的,看着德文,一句一句翻成英文。一个学期里

面,我就没听到一个整句子的德文。

可是我的是喜拿着哇啦哇啦地念,一半是受从前四五的影响,拿着-本,不求甚解地念。我拿了那个教科,我不理他,就哇啦哇啦地念,念到句子相当熟。

后来考,我的成并不比其他学生差。的学生也考得比我好,也跟我差不多,可是他没学到德文,我倒是学了一点儿德文,同考的也不太坏。

(元任:《外国教学的方式》)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讲义) 暨南大学周健2007 夏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语言和言语 “语言”和“言语”这一对概念的区分首先是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 Ferdinand de Saussure , 1857 -1913 )提出来的。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性和系统的部分,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和所有的符号一样,都可以分为“能指”和“所指”两部分,而且“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系统,在于语言符号之间存在“组合”和“聚合”关系。而“言语”是个人为了交际需要使用语言的结果,通俗地说,就是说话和所说出来的话。“语言”和“言语”之间有着双重关系:语言存在于言语,产生于言语;反过来,语言又制约着言语。区分语言和言语,为我们学习和研究语言找到了稳定的对象和最好的切入点,并且可以在语言规范之外,找到言语活动规律。 分清这对概念对于我们的汉语教学很有意义:我们重点教的是汉语的语言规律,而这些规律又是从一些典型的言语作品中归纳出来的。学生有了相当的汉语言语作品的积累才能认识和掌握汉语的规律,掌握了汉语的语言规律之后还要把它转化成汉语的言语技能,掌握了言语技能,才能运用汉语表达思想、与人交际。 二、母语和第一语言 母语( Native language ) ,也叫本族语,是指本民族的语言,与外国语或外族语相对应,它是依据亲属关系来确定的。 第一语言(First Ianguage)是指人们出生后首先学会的语言,是按照语言获得的顺序来确定的。母语跟第一语言不一致的情况;双语(多语)第一语言的情况。 三、外语和第二语言 外语( foreign Ianguage )和第二语言( second Ianguage )这两个术语在当今外语教学法文献中,一般都看作是可以相互替换的概念,在有必要的时候,我们也加以区分。 外语是母语以外的外国语言,是与本族语相对而言的。第二语言是跟第一语言相对的概念,有时还有一种含义,即指在目的语环境中习得和使用的第一语言以外的语言。 四、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 “习得” aequisition ,也有译作“获得”的。习得一般指幼儿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 过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地获得第一语言(通常是母语)的过程。 “学习” (learning ),也有人译成“学得” ,在心理语言学中是指人在习得母语后有意识地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提纲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1、对外汉语教学名称的由来及其发展 新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创始于1950年,记住对外汉语教学的重大事件: 1978年在北京召开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与会学者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时一门学科的看法。 专业出版社: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专业刊物:《语言教学与研究》 《世界汉语教学》(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的会刊) 领导机构:国家汉办(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 汉语教学机构的建设:(1)海外孔子学院建设(Confucius Institute),(2)中国国内对外汉语教学基地的建设 1983年成立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正式诞生。 1984年教育部部长何东昌:“多年的事实证明,对外汉语教学已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这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其学科地位及其命名已得到我国政府的正式确认。 1994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定性、定位、定量问题座谈会指出:“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根本的区别,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学,教学规律也没有足够的共同点,所以它们不可能属于同一学科。”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于1997年末,在广西南宁召开“语言教育问题座谈会”。会上有人提出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属于狭义的应用语言学这一传统提法。 元末明初供朝鲜人学汉语的有名的教材是老乞大和朴通事 2、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是什么?教学大纲如何分类? 我们把对外汉语教学的全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分为四大环节,即: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 3、对外汉语教学的两属性三要素是什么?具体内容要记住 4、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类型和教学模式,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特色教学模式是什么(名称及适用阶段) 汉语言专业教育 性质:兼有专业教育和第二语言教学两种属性。 教学内容: 言语技能教学和研究交际技能教学

第二语言教学和第一语言教学的异同

(三)、第二语言教学与第一语言教学的异同 相同点: (1)从教的方面来瞧 (2)从学的方面来瞧 不同点: (1)教学起点不同 第二语言教学需要从培养学生的最基本的语言知识开始,先教发音、最基本的词汇与语法(《汉语教程》第一课您好),就是零起点的教学。而第一语言的学习者在入学时已基本具备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据我国学者(周国光、王藻华等)研究,儿童到六岁时,基本上习得了母语),不需要从最基本的言语能力开始教,第一语言教学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与进一步提高表达能力以及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由于要从最基本的言语能力开始,就带来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跟第一语言教学的一系列的区别,也使第一语言教学与第二语言教学成为两门相互独立的学科。) (2)教学环境不同 第一语言教学往往就是在母语的天然的语言环境氛围中进行,不存在语言交流上的障碍。第二语言教学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语言交流障碍。 (3)受其她语言的影响不同 第二语言学习就是在第一语言习得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决定了它不就是在一张白纸上画画儿。第一语言会对第二语言学习产生影响,这就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这种影响可以起正面的作用,如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学习的正迁移(如汉英主语+动词+宾语);也可以起负面的作用,如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干扰(英语中有第三人称变化,汉语中无,学英语时易错)。对于正面的要在教学中加以充分利用,负面的要在教学中加以预防或排除。后者就是第二语言教学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也就是一个难题。第一语言教学不存在类似的问题。 (4)文化对语言教学的影响不同 我们说语言与文化就是不可分离的,语言本身既就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就是文化的载体。儿童在习得第一语言(通常也就是她们的母语)的同时,也得到了这种语言的文化(通常也就是她们自己民族的文化)。她们自然地形成了操这种语言的人所共同具有的文化心理与文化习惯。学习第二语言,自然也要了解、学习、掌握第二语言的文化(通常不就是本民族的文化)。当第二语言学习者遇到不同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时,有些不容易理解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讲义)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讲义) 暨南大学周健zhou5081@https://www.360docs.net/doc/653446839.html,2007夏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语言和言语 “语言”和“言语”这一对概念的区分首先是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 提出来的。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性和系统的部分,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和所有的符号一样,都可以分为“能指”和“所指”两部分,而且“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系统,在于语言符号之间存在“组合”和“聚合”关系。而“言语”是个人为了交际需要使用语言的结果,通俗地说,就是说话和所说出来的话。“语言”和“言语”之间有着双重关系:语言存在于言语,产生于言语;反过来,语言又制约着言语。区分语言和言语,为我们学习和研究语言找到了稳定的对象和最好的切入点,并且可以在语言规范之外,找到言语活动规律。 分清这对概念对于我们的汉语教学很有意义:我们重点教的是汉语的语言规律,而这些规律又是从一些典型的言语作品中归纳出来的。学生有了相当的汉语言语作品的积累才能认识和掌握汉语的规律,掌握了汉语的语言规律之后还要把它转化成汉语的言语技能,掌握了言语技能,才能运用汉语表达思想、与人交际。 二、母语和第一语言 母语(Native language) ,也叫本族语,是指本民族的语言,与外国语或外族语相对应,它是依据亲属关系来确定的。 第一语言(First language) 是指人们出生后首先学会的语言,是按照语言获得的顺序来确定的。母语跟第一语言不一致的情况;双语(多语)第一语言的情况。 三、外语和第二语言 外语(foreign language) 和第二语言(second language) 这两个术语在当今外语教学法文献中,一般都看作是可以相互替换的概念,在有必要的时候,我们也加以区分。 外语是母语以外的外国语言,是与本族语相对而言的。 第二语言是跟第一语言相对的概念,有时还有一种含义,即指在目的语环境中习得和使用的第一语言以外的语言。 四、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 “习得” acquisition, 也有译作“获得”的。习得一般指幼儿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地获得第一语言(通常是母语)的过程。 “学习”(learning),也有人译成“学得”,在心理语言学中是指人在习得母语后有意识地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 母语习得二语学习 无意识有意识 无正规讲授有教师专门讲授 无计划有计划 无教材有教材 自然环境课堂环境为主 无序输入有序输入 应用语言学 语言教学 汉语教学外语教学 汉语作为母语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汉语国际教育概论之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北语听课整理-完整

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 一、教学法流派的研究 1.什么是教学法流派 教学法体系:由教学理论指导;在教学实践中形成、具有自身的特点。包括: (1)理论基础(语言观、学习观、教学观) (2)教学目标 (3)教学原则 (4)教学内容 (5)教学过程 (6)教学方法和技巧 (7)教学手段 (8)教师与学生的作用 (9)评估方法 1.1教学途径类 较侧重于提供教学理念和原则,对具体教学方法、程序未明确规定。 1.2教学方法类 同时规定了教学步骤和教学技巧 2.三大教学法流派 2.1传统教学法(强调语言形式) (1)认知派(语法翻译法、认知法) (2)经验派(直接法、听说法) 2.2交际性教学法(强调语言功能和语言运用)

(1)语言派(功能—意念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 (2)内容派(内容型教学法) 2.3人本主义教学法(强调学生为中心) 团体语言学习法、暗示法 3.西方学者对教学法流派的分析模式 (1)教学理念、原则(语言观、学习观、教学观) (2)教学方法、设计(目的、活动、教师、大纲、教材、学生)(3)教学实践、步骤(步骤、活动、技巧) 4.对教学法研究的主要方面 (1)时代背景、地点、代表人物 (2)理论基础:语言学、心理学 (3)教学步骤 (4)主要特点(教学原则) (5)成就和不足 二、主要教学法流派分析 现代语言(英语、法语、意大利语)

1.传统教学法 1.1语法翻译法(又称古典法) 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刚,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主要培养第二语言读写能力的一种教学法。 (1)时代背景 18世纪德国语言家奥伦多夫吧语法讲解与翻译练习结合起来,成为当时一种标准的课堂教学方法。 19世纪中叶,逐渐成为教现代语言的主要方法。 (2)理论基础 历史比较语言学(语言同源)、官能心理学(思维训练) (3)教学步骤 讲解语法词汇→翻译练习 →介绍课文(母语介绍课文、逐句翻译课文、朗读课文) →巩固课文(胡毅巩固课文、回答理解题) →测试检查(通过双语翻译测验检查) (4)主要特点 A. 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纲,用演绎法; B. 依靠母语,用母语教目的语,以翻译为主要教学手段和练习手段; C. 以理解书面语,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为目标; D. 重视课文教学,以文学名著典范语言为教学; E. 教师是课堂的权威,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5)成就 A. 第一个完整的教学法体系;

第二语言教学和第一语言教学的异同复习过程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三)、第二语言教学与第一语言教学的异同 相同点: (1)从教的方面来看 (2)从学的方面来看 不同点: (1)教学起点不同 第二语言教学需要从培养学生的最基本的语言知识开始,先教发音、最基本的词汇和语法(《汉语教程》第一课你好),是零起点的教学。而第一语言的学习者在入学时已基本具备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据我国学者(周国光、王藻华等)研究,儿童到六岁时,基本上习得了母语),不需要从最基本的言语能力开始教,第一语言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进一步提高表达能力以及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由于要从最基本的言语能力开始,就带来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跟第一语言教学的一系列的区别,也使第一语言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成为两门相互独立的学科。) (2)教学环境不同 第一语言教学往往是在母语的天然的语言环境氛围中进行,不存在语言交流上的障碍。第二语言教学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语言交流障碍。 (3)受其他语言的影响不同 第二语言学习是在第一语言习得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决定了它不是在一张白纸上画画儿。第一语言会对第二语言学习产生影响,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这种影响可以起正面的作用,如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学习的正迁移(如汉英主语+动词+宾语);也可以起负面的作用,如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干扰(英语中有第三人称变化,汉语中无,学英语时易错)。对于正面的要在教学中加以充分利用,负面的要在教学中加以预防或排除。后者是第二语言教学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难题。第一语言教学不存在类似的问题。 (4)文化对语言教学的影响不同 我们说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离的,语言本身既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儿童在习得第一语言(通常也是他们的母语)的同时,也得到了这种语言的文化(通常也是他们自己民族的文化)。他们自然地形成了操这种语言的人所共同具有的文化心理和文化习惯。学习第二语言,自然也要了解、学习、掌握第二语言的文化(通常不是本民族的文化)。当第二语言学习者遇到不同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时,有些不容易理解并难以接受,

第二语言教学概论

第二语言教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 一、学科性质 1、学科定位 (1)对外汉语教学(Teaching Chinese to Foreigners ):指教师将汉语交际技能及相关汉语知识传授给海外非母语者的过程。 (2)狭义应用语言学:主要指语言教学,尤其是指第二语言教学或外语教学。 (3)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是应用语言学(applied linguistics )的一个分支。 (4)汉语国际教育(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应“汉语走出去”国家战略提出的新名词,是狭义的对外汉语。 2、对外汉语教学的3个含义 (1)教学:教师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1996《现代汉语词典》)。这个教学过程分为四部分: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测试。 (2)学科 A 、对外汉语的基础学科: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对应学科理论基础包括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 B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一方面是理论研究,即对3门基础学科的理论进行研究,并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建立本学科的理论范畴;另一方面要重点研究“教什么、如何学、怎么教”这三大问题,研究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事业 A 、加快孔子学院建设。(孔子学院是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 B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建立师资培训全球网站,开发多媒体培训课件,提供在线培训辅导,通过网上网下、境外境内相结合的方式,大幅度提升师资培训规模和质量。二是将“对外汉语”提升为二级学科,支持高校建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专业硕士,并增加推荐免试招收硕士生名额,实行本科定向招生,将人才培养与使用直接挂钩。三是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对外汉语、外语、中文、教育等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资源、坚持向社会公开招聘志愿者教师,积极从海外留学人员和华人华侨中招募志愿者教师。四是在海外推行汉语师资能力考试、培训和认定,与国外相关机构联合培养海外教师,支持各国开设培养汉语师资的相关专业或课程,增强海外师资队伍自身发展后劲。五是重点建设若干个“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并选择一批中学和社会机构,建立“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师资教什么(教学内 容— 语言学) 如何学(习得理论和认知心理—心理学) 怎么教(教学理论 和方法— 教育学)

第二语言教学的原则

第二语言教学的原则 班级:12对外汉语姓名:韩瑞晶学号2012034107 第二语言是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之后再学者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在第二语言教学中人们提出许许多多教学原则这些原则是第二语言在教学中特别需要重视的。 (1)精讲多练的原则 精讲多练是60年代初北京语言学院教师总结出的一条原则。所谓精讲,就是语言知识、语言规律要讲的精炼、简明、扼要,教师适当的讲授理论知识和与语言规律,这是对成人学校第二语言必不可少的;所谓多练就是通过大量要目的,要层次、反复的操练、练习。是学生掌握目的语的听、说、读、写技能和语言交际 鉴于语言课首先是技能课、工具课,所以语言缴械应体现以技能训练为中心的原则。根据目前学生入学时语言水平的情况,调整讲和练的层次。并提高学生们的技能,这不仅包括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训练,而且为了培养交际能力,还需要进行有关语用规律、话语规律和交际策略的言语交际技能训练。 (2)动机诱导的原则 社会语言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心理实验得出结论:一个人要学习某种第二语言,决定其成功与否的最关键因素不在于其智力水平的高低或天生语言能力的强弱,而在学习者是否有良好的学习动机。所以我们要将良好的学习动机的诱导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第二语言教学的始终。 (3)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重视情感因素,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 要从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出发,制定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并确定教学内容、教材和教学方法。学习的内容应是真实而实用的,要做到学以致用。要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课堂要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加强趣味性,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参与设计教学活动,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并根据所得到的反馈不断调整课程计划,改进教学;对待学生的偏误应采取严格纠正的态度,但纠错要根据其性质和发生的场合区别对待,注意方式。 (4)交际性原则 掌握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原则。第二语言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习者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而不只是让学习者掌握目的语的语言知识和一定的听、说、读、写技能。因此,第二语言教学中,语言交际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教师应当努力将交际引入课堂。 (5)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原则 结构是指语言的结构,包括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功能指用语言做事,即语言在一定的情景中所能完成的交际任务。文化指语言教学范围里的文化,主要是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差异而影响到交际的语言文化因素以及目的语国家的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结构是基础,从起始阶段开始的、通过系统的语言结构的学习掌握语言规则,是第二语言学习者较为迅速地获得语言交际能力的关键。功能是目的,学习语言结构是为了交际,因而结构是为功能服务的额,结构教学必须与功能教学紧密结合。文化教学要为语言教学服务。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6)对比的原则

第二语言教学概论

第二语言教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 一、学科性质 1、学科定位 (1)对外汉语教学(Teaching Chinese to Foreigners):指教师将汉语交际技能及相关汉语知识传授给海外非母语者的过程。 (2)狭义应用语言学:主要指语言教学,尤其是指第二语言教学或外语教学。(3)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是应用语言学(applied linguistics)的一个分支。 (4)汉语国际教育(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应“汉语走出去”国家战略提出的新名词,是狭义的对外汉语。 2、对外汉语教学的3个含义 (1)教学:教师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1996《现代汉语词典》)。这个教学过程分为四部分: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测试。 (2)学科 A、对外汉语的基础学科: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对应学科理论基础包括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 B、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一方面是理论研究,即对3门基础学科的理论进行研究,并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建立本学科的理论范畴;另一方面要重点研究“教什么、如何学、怎么教”这三大问题,研究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事业 A、加快孔子学院建设。(孔子学院是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 B、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建立师资培训全球网站,开发多媒体培训课件,提供在线培训辅导,通过网上网下、境外境内相结合的方式,大幅度提升师资培训规模和质量。二是将“对外汉语”提升为二级学科,支持高校建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专业硕士,并增加推荐免试招收硕士生名额,实行本科定向招生,将人才培养与使用直接挂钩。三是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对外汉语、外语、中文、教育等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资源、坚持向社会公开招聘志愿者教师,积极从海外留学人员和华人华侨中招募志愿者教师。四是在海外推行汉语师资能力考试、培训和认定,与国外相关机构联合培养海外教师,支持各国开设培养汉语师资的相关专业或课程,增强海外师资队伍自身发展后劲。五是重点建设若干个“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并选择一批中学和社会机构,建立“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师资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要素教学语法2012-1

第二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法教学 课前测试 一、分析词性 汉语半能未必 前面一些或者扑通 彩色由于等于以后 雪白自己起来呢 二、请判断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 1.有个女孩叫婉君 2.唱歌旅游 3.春秋两季 4.人多 5.教书 6.美妙的渲染 7.大一点儿 8.怀着一线希望出去找朋友打听消息 9.三个 10.长江以南 11.关于就业问题 12.卖票的 三、划出以下各句中的宾语 1.两只手套丢了一只。 2.为了考研究生,他起五更,睡半夜,太辛苦了。 3.我记得妈妈喜欢看琼瑶的小说。 4.请告诉他明天下午开会。 5.这个班有20个学生,一半学生不注意听讲。 四、划出以下各句中的补语,并指出补语的类型 1. 老师讲的语法我听不懂。 2. 今天的气温比昨天又高了一两度。 3. 安娜说汉语说得很流利。 4. 你们进去吧。 5. 会开了三个半小时。 6. 我一开门,小狗就跑走了。 7. 您有事儿就叫我一声。 8. 鲁迅生于1881年,逝世于1936年。 五、辨析句子:以下各句中的“起来”语法意义有何区别? 1.站起来! 2.你把这些书包起来吧。 3.听了他的话,大家都笑起来。 4.说说好像很容易,真做起来,就不容易了。 六、请用指定的句子分析方法分析下列短语或单句 1.中心词分析法 (1)著名作曲家雷振邦谈了他对当前电影音乐的看法。

(2)连长派我去请指导员来接电话。 2.层次分析法(从大到小分析) (1)我昨天收到了哥哥从上海寄来的礼物。 (2)王翔学习外语的经验对我的启发很大。 (3)我们都喜欢在大海中游泳、冲浪。 (4)浓浓的长长的眉毛和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 七、语法偏误分析:请指出下列句中的偏误并改正 1.玛丽是一个真热情的姑娘。 2.在上午学校来了那个警察。 八、简述题 1.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2. 请简述动词的语法特征 参考书目 1.王还(1995)《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2.吕文华(1994)《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探索》,语文出版社。 3.吕文华(1999)《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研究》,北语出版社。 4.赵金铭主编(1997)《新视角汉语语法研究》,北语出版社。 5.崔永华主编(1997)《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北语出版社。 第一节关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一、两个区别 (一)区别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 理论语法——语法系统理论,研究语言的组合和聚合关系,揭示语言结构规律,注重描写 教学语法——为教学服务,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规范、简洁、系统,注重用法 理论语法——理论性、详尽、创新 教学语法——实用性、简明、稳定 (二)区别第一语言语法教学与第二语言语法教学 目标: L1语法教学——提高运用汉语的能力,从事语言教学与研究的能力 L2语法教学——运用汉语交际的能力 内容: L1语法教学——系统理论、知识、方法 L2语法教学——系统、有选择,交际最需要,项目有限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难点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难点 11外汉1 汪甜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毋庸置疑,任何语言作为第一语言或母语进行学习都不会存在太大的困难,然而作为第二语言,尤其是汉语这一普遍被认为较为难学的语言作为第二语言,总会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也就存在着许多难点。 当然,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老师们可能经常会告诉那些学习汉语的学生:不要认为汉语很难。任何事情一旦你觉得它很难,那么即使它很容易你也会存在心理障碍。当然,我承认从某些方面来讲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你可以告诉学生汉语没有法语中那么多的动词变位需要记,也没有德语那么多的阴、阳、中性单词需要区分,但是对于大部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来说,他们在听过无数人陈述汉语是最难学的语言以后,已经形成了这一条件反射,这时候再让他们相信汉语不难学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当他们已经开始了一段时间的汉语学习以后。 所以我们不能单单依靠学生自身的心里调节来解决问题,更要通过对于难点的梳理和讲解使学生彻底了解和掌握这些难点。接下来,我将就语音、字词和语法三个方面来分析其中的教学难点并就其中的部分难点简单讲一下个人解决方案。 一.语音方面的教学难点主要包括声调、拼音和音变三个方面。声调方面的第一个问题是难以发出四声。汉语声调分为阴平、阳平、

上声、去声四个调。而许多其他的语言,如英语、法语等语言来说,只有整个句子的句调,例如问句尾音上扬等,而不存在单个字词的声调。这就给许多母语没有声调的学习者带来巨大的困难,他们很难准确地发出四声调值。对于初学者的这种情况,可以用四声手势在上课进行声调练习的时候多加提醒。然而第二个问题就随之而来了,许多学习者在学习了一段时间以后仍然会发不出调,当然,通常来说一、三、四声没有太大的问题,问题最明显的是二声声调找不准基调,因为二声要求上扬,许多学习者容易感到困惑的是从哪里开始上扬。我对于这些学者采取的一个方法是用一声做比较,比如你想说“十”,你现在心里念一个一声的字,如“一”,然后再接上自己想说的,让他们连城“一十”,有了“一”做基调,就容易发出二声了。 拼音方面的第一个问题是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区别。汉语里面的p、t、k、c、ch、q都是送气的,b、d、g、j、z、zh是不送气的。但是许多语言的送气与不送气规则存在略微差异,如果仅是这样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例如对于母语是英语的学习者讲到送气,可以用英语中的字母s举例。但是对于许多语言,就单个字母来说,根本就不存在送气这一说,例如法语中,p、t、k、c、q都是不送气的,所以对于法语为母语的学者,单讲一个字母送气就会比较困难,这也是许多法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经常把te发成de的原因。但是法语中一些字母组合是有送气音的,例如ch就与汉语拼音中的sh相当接近,可以通过举一些字母组合的送气音来引入到汉语单个字母的送气音。对于其他的语言,也可以通过这个方法进行尝试。第二个问题是前鼻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笔记赵金铭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名称之由来及发展 1、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实际上也包括对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进行的汉语教学。 2、新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创始于1950年。1978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召开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根据国外第二语言教学学科提点和规律的研究以及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发展,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学科的看法。《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简况》提出:“要把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来研究,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培养专门的人才。”此后,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创刊刊物:《语言教学与研究》(1979),《世界汉语教学》(1987)专业出版社: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5)、华语教学出版社(1986);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1984)。专家言论:王力:“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朱德熙:“实际上,这是一门学问。在国外已经变成了一门学问,这需要研究。”;王还:“如果教外语是一门科学,我们教汉语就是作为一种外语来教,自然也是一门学问。”1983年又成立了全国性的学术团体“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这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正式诞生。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地位和学科属性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学科归属: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对外汉语教学下属于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研究对象: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它与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一样,都归属于应用语言学。(杨庆华,1995)出于汉语的习惯,我国学者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定名为:“对外汉语教学”(崔永华,1997) 19世纪初,语言理论方面的研究和语言应用方面的研究开始分化。语言教学,是应用语言学中最老的一个分支。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是以语言教学为对象的应用学科。 “两属性,三要素”说:学科以汉语为主,以对外教学为用。汉语是学科的本体属性,是学科构成的第一要素。对外教学是学科的应用属性,“对外”是学科构成的第二属性,“教学”是学科构成的第三要素。(邢福义) 第三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框架 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理论。从根本上说,它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研究对外汉语的目的:在于让学习者掌握汉语的语音与韵律,了解汉语词语用法与搭配习惯,明白造句原理与句子的组装规则以及正确得体的汉语表达方法,从而养成新的语言习惯,培养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陆俭明论及对外汉语研究的建议:“研究工作应仅仅围绕…怎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让外国学生尽快学好汉语?这么一个问题。首先需做基础研究,其次需要加强汉外对比研究和外国学生偏误分析研究,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再其次,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编订出各种门类的高质量教材。最后,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教学法”(陆俭明,1999) 综观全局,对外汉语研究的四个层面研究: 第一层面——本体论:从事汉语本体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语言学。 第二层面——认识论:从事汉语习得与认知研究,其理论基础为心理学。 第三层面——方法论:从事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其理论基础为教育学。 第四层面——工具论:从事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教学与学习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计算语言学和现代教育技术。

第二语言教学流派简介

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简介 第二语教学法流派 ?第二语教学法流派很多,有几十种,这里重点介绍以下几种。 语法——翻译法 直接法 听说法 认知法 功能法(交际法) 1、语法翻译法 ⑴产生背景 ⑵基本特点 ⑶分析评价 ⑷应用提示 ⑴产生背景 发展线索 古代拉丁语的教学——中世纪的古典语言教学,16世纪开始现代语言取代拉丁语,到18世纪末,现代语言(英语、法语)已经进入教育主流。 代表人物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H.Ollendorff)对这种方法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和总结,使之成为第二语言教学法体系。 普洛茨(1819-1881)推行语法翻译法教学的重要人物(教师) 相关理论: 历史比较语言学 心理学基础——18世纪德国的官能心理学 ?⑵基本特点 ?以理解书面语、培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不重视口语和听力; ?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主要内容,教学采用演绎的方法; ?词汇的选择由内容决定,对译生词表; ?用母语教学,翻译是主要教学手段; ?强调学习规范的书面语,注重原文,阅读名著。 ?⑶分析评价 ?积极方面: ?创建了翻译的教学形式; ?注重语法规则; ?注重阅读,注重语料的规范性。 ?局限: ?重语言知识而忽视语言运用; ?过分依赖母语; ?教学方式单一; ?忽视听说训练。 ?⑷应用提示 ?两个基本点: ?①以启发学生的目的语认知为出发点; ?②根据教学环境、对象、内容等选取合适的方式。

?在第二语言课堂上,教师容易陷入过多使用母语或媒介语的误区,而作为一个第二 语言教师,在课堂上说目的语,则永远不会多余! ?2、直接法(自然法) ?⑴产生背景 ?⑵相关理论 ?⑶基本原则 ?⑷训练方法 ?⑸分析评价 ?直接法就是直接用外语教外语,不用学生的母语,不用翻译,也不重视形式语法。 ?⑴产生背景 ?语言教师进行第二语言教学的新尝试,法国语言教育家古安(F.Gouin)(或称戈恩) 创造“序列教学法”。 ?德国教育家贝力子(M.D.Berlitz)一生主要在美国,因创建贝力子外语学院采用直 接法而闻名。 ?⑵相关理论 ?语言学 ?当时发展起来的语音学为直接法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语言学的基础。1886年国际语 音协会成立,公布了国际音标提出了第二语言教学的新原则。 ?心理学——联想主义心理学 ?理念:在语言行为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感觉而不是思维,注重联想,形象化的作用, 通过感觉学习。并认为最强的感觉是由声音引起的。 ?⑶基本原则 ?直接联系:客观事物与第二语言教学直接联系 ?以模仿为主:通过大量感性材料灌输感性认识,再归纳 ?以口语为基础:从听说入门,重视语音教学 ?以句子为基本的教学单位 ?教授当代通用语言 ?⑷训练方法 ?实物法(名词类) ?动作启发法(表演法) ?环境制造(情景再现) ?重复法:模仿、重复、领会 ?词语拓展法 ?⑸分析评价 ?积极方面: 重视活的语言,重视实用性; 尝试建立第二语言教学的直接联系; 教法生动活泼; 为母语不同的教学对象的教学提供了可行方式。 ?局限: 推广受到限制,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的技巧; 教学条件有要求;小班授课效果较好; 完全排斥母语,有时“舍近求远”甚至于完全误导;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

《绪论篇》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 对外汉语教学的不足:只突出了主要的教学对象,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科性质——第二语言教学。而且对象也不只外国人,还包括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对外”二字也无法对国外从事汉语教学的同行所使用。P4 教学与教育P8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P9(任务=研究什么,目的是什么) 对外汉语教学系统的内部因素:学习与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和教师;学习与教学活动的客体——所教的目的语;学习与教学活动本身——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P9 学科体系P15 重要 第三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它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分支学科。P21 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以基础阶段为重点;以语言对比为基础;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集中、强化的教学。(共6点)P21—P22 二、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特点 对外汉语教育史一门专门的学科,是综合的学科,又是一门应用的学科。 第四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定位与争论 三个争论: “小儿科”论(学科否定论)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学科”论 “应用语言学学科”论:首先,第二语言教学所“应用”的理论不仅是语言学,还有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单单应用语言学理论解决不了语言教学的所有问题。第二,语言学与语言教学之间的关系决不仅仅是“应用”,而是“应用和启示”的关系;第三,“应用语言学”这一名称非常笼统,不能明确地表示出本学科的内容。 学科定位:对外汉语教育学学科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 第二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与现状 第一节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回顾

第二语言习得概论学习资料

一、第二语言习得三大研究方法有什么不同? 1.主张通过不断地刺激——反应规则掌握学习第二语言;心理学上主张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刺激、反应、强化在心理学上的作用;语言学上主张结构主义,强调语言的结构;语言教学上多采用听说法,希望通过不断地操练结构让学生掌握第二语言。 2.强调学习者的内在因素,支持乔姆斯基的语言习得机制,认为人类有一个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须通过激发这种机制来学习语言;心理学上主张心灵学派;语言学上主张形式主义;认为教学的作用是间接的,需要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激发语言习得机制,并对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机制重设参数; Eg:母语——桌子,参数重设为table 3.认为习得是学习者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心理学和语言学上倾向于认知派;在语言教学上提倡多元互动 二、学习和习得有哪些方面不同? 1.获得方式:习得是在自然语境中进行非正式语言交际得到语言知识;学习是经过正式的 讲解、模仿、操练、记忆而得到语言知识。 2.心理过程:习得是潜意识地自然获得;学习是有意识地掌握规律。 3.获得的知识类型:习得是隐性知识;学习是显性知识。 4.环境不同:习得一般是在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下自然获得;学习主要在课堂环境下进行, 可能有目的语环境,也可能没有; 5.学习效果:习得需要大量的时间,习得效果一般都较好;学习花费时间一般较少,但学 习效果通常不佳; 6.对语言意义的重视度:习得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语言的功能和意义上;学习的主要注意 点在语言形式上,有意识的系统的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经常忽略了语言的意义。 三、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与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有什么不同? (一)Ellis主张社会语言学,认为区别在于方式和社会环境: 自然的SLA以交际的方式获得,在自然的社会环境下发生; 有指导的SLA以教学指导的方式获得,通常在课堂环境中发生。 (二)Klein主张心理语言学,认为区别在于学习者的注意和动机: 自然的SLA的动机是本能要求,潜意识的,获得语言功能、意义、内容; 有指导的SLA的动机是目标明确的、有意识、计划、系统的,注意掌握语言形式规则。 四、母语与第一语言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联系:通常情况下,母语=第一语言 区别:非典型情况下,母语不是第一语言。 Eg: (1)父母皆华侨,孩子的母语为汉语,因父母想让孩子尽快融入当地环境,首先会接触当地语言,则孩子的第一语言为当地语言。 (2)父母来自不同的种族和国家,则孩子的母语为父母语,第一语言可能是父母语的任意一方。

最新第二语言教学和第一语言教学的异同复习进程

(三)、第二语言教学与第一语言教学的异同相同点: (1)从教的方面来看 (2)从学的方面来看 不同点: (1)教学起点不同 第二语言教学需要从培养学生的最基本的语言知识开始,先教发音、最基本的词汇和语法(《汉语教程》第一课你好),是零起点的教学。而第一语言的学习者在入学时已基本具备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据我国学者(周国光、王藻华等)研究,儿童到六岁时,基本上习得了母语),不需要从最基本的言语能力开始教,第一语言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进一步提高表达能力以及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由于要从最基本的言语能力开始,就带来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跟第一语言教学的一系列的区别,也使第一语言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成为两门相互独立的学科。) (2)教学环境不同 第一语言教学往往是在母语的天然的语言环境氛围中进行,不存在语言交流上的障碍。第二语言教学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语言交流障碍。 (3)受其他语言的影响不同 第二语言学习是在第一语言习得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决定了它不是在一张白纸上画画儿。第一语言会对第二语言学习产生影响,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这种影响可以起正面的作用,如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学习的正迁移(如汉英主语+动词+宾语);也可以起负面的作用,如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干扰(英语中有第三人称变化,汉语中无,学英语时易错)。对于正面的要在教学中加以充分利用,负面的要在教学中加以预防或排除。后者是第二语言教学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难题。第一语言教学不存在类似的问题。 (4)文化对语言教学的影响不同 我们说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离的,语言本身既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儿童在习得第一语言(通常也是他们的母语)的同时,也得到了这种语言的文化(通常也是他们自己民族的文化)。他们自然地形成了操这种语言的人所共同具有的文化心理和文化习惯。学习第二语言,自然也要了解、学习、掌握第二语言的文化(通常不是本民族的文化)。当第二语言学习者遇到不同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时,有些不容易理解并难以接受,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课堂教学 10道大题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课堂教学的10道大题 1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课堂教学的作用。 答:(1)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和掌握目的语(汉语)综合运用能力的主要场所。 (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言语交际能力的主要场所。 (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学生向往的主要场所。 (4)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学生身心都得到发展的主要场所。 2 课堂教学的特点 答:实践性(1)课堂教学的实践性体现在精讲多练,以练为主(2)课堂教学的实践性体现在“做”(3)课堂教学的实践性体现在开展多种教学活动(4)课堂教学的实践性体现在课外社会实践。 交流性(1)思维共振(2)情感共鸣(3)活动默契 创造性;表演性; 互动性(1)互动形式要多种多样(2)座位形式要利于学生互动(3)互动活动中,教师要善于不失时机的给予积极评价,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4)互动的答案是开放的。 3概括说出20世纪第二语言教学发展脉络。

答:传统外语教学法(1)听说法(2)视听法 人本主义外语教学法(1)社团学习法(2)全身反应法外语教学的新发展(1)交际法(2)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创新型外语教学法(1)基于内容的教学法(2)合作学习 4 课堂教学本质的具体内容 答:教什么(1)语言知识(2)语言技能 (3)策略(一)情感策略(二)学习策略(三)交际策略(四)资源策略(五)跨学科策略 (4)文化意识 怎么教(1)第二语言课堂教学的教学原则(一)要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教学(二)要联系实际(三)要创设情境(四)要把语言学习和习得结合起来 (2)不同教学内容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一)语言知识教学主要采用不同讲授的方法(二)语言技能教学主要采用训练的方法(三)策略教学主要采取引导的方法(四)文化意识主要采取感染,影响的方法 怎么学(1)研究学生怎么学(一)了解外国学生怎么学(二)了解成人学习的特点(三)了解优秀语言学习者的基本特征(2)引导学生怎么学(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1)选取教学的角度(2)

第二语言教学

第四章语言教学 语言不但是交际的工具,而且也是思维和学习的工具,同时又是文化和信息的载体。一个人语言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他的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当然也直接关系到他的交际效果。而学习效率、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对一个人其他努力地形成好热发展,对一个人的工作业绩和事业成就,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语言能力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也是而诸种能力中的核心能力。 一个人语言能力的强弱不但对他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要,而且会产生强大的社会效应。因为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之中,、所以个人的学习效率、工作效率和交际效果必然会对相关的社会群体产生影响。我们把这种对社会群体的影响叫做社会效应。 语言教学是指语言课程的教学。直接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目的语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语言心理和语言习惯,提高思维能力。 汉语难学的误解 第一种误解是拿学习非亲属语言跟学习亲属语言比较 第二种误解是汉字和汉语教学不得法所造成的负面效应 发展语言教学和教育,对提高国民的语言素养,促进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和共同繁荣、加强中外交流与合作以创造和平发展的国际大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语言教学和语言学教学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学,后者属于文化科学知识的教学。 区别: 1、教学目的不同语言学教学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有不同的教学目的语言教学从根本伤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2、教学内容不同语言学教学的内容是语言理论知识和语言研究方法等语言教学的基本内容是语言知识、语用知识、相关的文化知识以及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能力 3、教学的原则、方法和技巧不同语言学教学的原则主要是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语言教学的原则必须在综合考虑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制定 汉语教学的不同的地方 1、教学的重点不同 2、教学的内容编排顺序不同 3、处理她说和读写的关系的原则和方法不一定相同 第二语言教学的结构 即由第二语言教学本体以及与本体密切相关的各种因素所构成的一种统一体的构成方式三个部分 1、教学部分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或选择)、课堂教学和语言测试(第二语言教学的四大环节) 2、理论基础包括本体理论和基础理论本体理论即教育理论包括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理论也包括教学路子、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理论说明基础理论:语言理论、语言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