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资市场监管存在问题及几点建议.

当前农资市场监管存在问题及几点建议.
当前农资市场监管存在问题及几点建议.

当前农资市场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当前农资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超范围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由于春耕存在季节性因素,部分个体农资经营业户受短期利益驱动,尽可能增加经营品种,致使超范围经营现象屡禁不止,如核准经营种子的业户经营了饲料,核准经营复合肥的业户经营了化肥,还有的经营非农资产品的业户经营了农资产品。在我市查处的农资市场违法案件中,超范围经营占40%。

二是部分农资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还需进一步规范。农资商品经营主体比较复杂,农资公司、供销社的很多经营点被个人承包,他们临时建店,售完就走。进货的渠道也不明晰,有的连进货发票都没有,销售的农资产品多数不明码标价,因此质量难以得到保证。部分农资经营者和生产厂家在经营中还存在虚假广告宣传,随意改变产品的标签和包装,欺骗消费者,有的还利用农民鉴别能力差、农村检测水平低的现状,低价抛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

三是种子管理中存在漏洞亟需弥补。目前新的种子品种上市较快,品种审定滞后于推广,大量新品种种子未经审定就进入销售市场,增大了监督管理难度,加上部分种子经营业户购销台帐不完善,销售

的种子来源不清,去向不明,带来很多种子质量安全隐患。

四是行政监管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近年来工商及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城镇农资经营市场的经营秩序得到了较好的维护。但是由于农资经营户多数分散在农村,点多面广,执法监管力量相对薄弱,仅仅依靠清理整顿,难以收到理想的监督管理效果。

二、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的几点

一要把握“三个结合”,全面加强监管。即将农资市场清理整顿行动与查处取缔无照经营专项整治行动相结合、与“打虚假树诚信”广告专项整治行动相结合、与保

护注册商标专用权行动相结合,将农资市场整顿工作列为上述三项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其他各项工作一起布置,一起推进,一起检查,一起督办。

二要加大“六个力度”,从严实施监管。一是进一步加大市场主体准入把关力度。严格执行重点农资产品主渠道经营规定,坚决取缔无照经营,清理超范围经营,进一步规范农资经营者的经营行为。二是进一步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坚持开展市场巡查,完善质量抽检工作制度,建立农资市场预警机制,及时受理群众申诉举报,严厉查处坑农、害农违法案件。三是进一步加大农资市场科学监管体系和长效监管机制的建设力度。逐步建立以农资经营者信用管理为基础,以农资

商品质量承诺为补充,以农资商品监测为手段,以加强日常监管为保障的农资商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四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积极向群众宣传有关农资产品的质量鉴别知识和方法,增强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使不法经营行为无立足之地。同时,对典型案例及时曝光,震慑不法分子,达到处理一起案件,警示一批业户,规范一个行业的目的。五是进一步加大与有关单位和部门协调配合力度。在工作中,我们将注重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协调配合,综合治理,形成农资市场监管的合力,共同把农资市场监督管理工作抓出成效。六是进一步加大农资商品现代化流通体制的完善力度。加大支持服务力度,会同或配合农业、供销等部门,鼓励和扶持规模大、信誉好的龙头农资经销企业开展连锁经营、品牌经营、代理专卖等现代流通方式,确保农资商品质量。同时,从规范经营、强化制度建设入手,从农民群众反映好的农资连锁经营企业中选取部分联系点,及时总结和推广典型经验,发挥联系点典型示范作用,引导其他农资连锁经营企业健康发展。

3、抓好“三个落实”,扎实推进监管。一是重点落实。以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农资经销网点(店)为重点地区;以集中交易的各类农资批发市场为重点市场;以肥料、农药、种子、农膜、农机及零配件等为重点农资商品。二是责任落实。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如果在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就要追究哪个环节当事人的责任,哪个单位出现问题,就追究哪个单位分管局长的责任。三是督办落实。为确

保清理整顿行动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要加强对农资市场监管进行重点督办检查。检查前不通知,查后结果进行排名通报,督促基层作实功、求实效,确保清理整顿行动能够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的方法

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的方法 可以说,对农资市场实施有效监管,任重而道远。要把依法监管和科学监管贯穿到整个农资监管工作中,把“行政执法、社会监督、经营者自律、消费者自我保护”融汇在一起,让工商执法工作与农资市场发展的节奏“同步”或“合拍”。 1.大力开展“红盾护农”专项行动,突出监管重点,强化执法力度。围绕重点季节、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品种,适时开展“红盾护农”专项行动,从严从重查处坑农害农的重大案件。一是明确工商所为农资执法的主力军。二是开展化肥等农资质量监督抽查,实行动态监管。三是建立案情联系制。加强农资案件查处信息资源共享,对违法违规农资,在红盾内网上发出通报公告;并通过各类媒体发布消费警示,提高农民辨假识假能力。四是千方百计为农民减少损失。监督农资经销单位与农户签订农资质量承诺书,明确赔偿标准,进一步拓展农资维权空间。 2.实施关口前移,完善准入制度。 (一)严把农资经营主体准入关。要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及有关法规规定,严格核准经营范围,督促农资生产经营者做到证照齐全,亮照经营;要对以挂靠、承包、代理、分销等形式从事农资经营活动的单位或个人进行清理和规范,杜绝出租、出借、转让、出卖营业执照等违章违法行为; (二)建立健全农资市场准入制度。实行“流通领域农资产品进销货登记台账”;推广农资经营销售合同备案管理制度;实行不合格农资商品退出制度;实行农资经营服务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树立“售前培训指导、售后跟踪服务”的诚信经营理念。 3.搞好协作配合,强化行业自律。 (一)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工商部门要主动与农业、质量技术监督、物价、供销等部门的沟通联系,齐抓共管,搞好协作配合。 (二)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强对农资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宣传,通过挖掘制假售假源头、及时曝光坑农害农等违法违章案件,来震慑违法分子,教育广大群众,并自觉接受社会舆论监督。 (三)积极促进行业自律。各级消委会、市场协会、经纪人协会、个私协等社团组织,通过开展宣传、咨询和引导企业自检自查等活动,加强对经营者的教育引导,全面提高农资生产经营者的综合素质。 三、以“网格化监管”为载体,以“信用分类监管”为抓手,探索农资市场长效监管的新途径 各级工商机关的市场监管部门,应该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以实施“网格化监管”为载体,以“信用分类监管”为抓手,标本兼治,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农资市场“长效监管”新路子。1.以实施“网格化监管”为载体,推行区域管理,创新监管模式。 (一)建立农资市场长效监管机制。按照网格化区域管理的原则,实行工商所长负责制和区域监管责任制,明确监管职责和任务,量化工作指标,完善奖惩制度,实行绩效考评;市局市场规范管理部门要担负起综合协调、业务指导、大要案查处、监督检查考核等职责。(二)实行农资场监管专项问责制。层层建立农资市场监管责任制,实行行政不作为追究制,明确所长和监管员的监管责任和问责内容。 (三)建立农资市场巡查“三定”制度。一定巡查任务。明确片管员的监管职责,使片管员对片区内农资“经济户口”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二定巡查时段。根据评定的农资经营企业信用等级,同时结合农业生产的时令特点,调整和安排巡查密度。三定巡查内容。突出“四查四看”即:一查有关证照,看主体资格是否合法;二查商品包装,看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范;三查农资广告,看是否有虚假宣传、夸大功效、误导消费者;四查进销货台账和发票,看是否建立健全“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制度。

推进市场监管变革的调研报告

推进市场监管变革的调研报告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以完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为重点的市场监管变革,既涉及监管职能的调整,也涉及监管理念的变革,还涉及深层次的监管权力结构调整。纵深推进简政放权,重要的是加快推进市场监管的转型与变革,为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提供重要保障。 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是提升经济竞争力的现实需求,而且是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的营商环境与大国的经济地位很不相适应,优化营商环境具有现实性、迫切性。未来几年,能不能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取得实质性突破,既取决于产权保护的制度化、法治化进程,又取决于税收结构的转型,更取决于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形成。 把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作为市场监管的重要职责 近年来,中小企业发展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数量明显增加。但其成长与发展并不稳定:一是中小企业平均寿命短,二是民间投资增速和占比出现“双下降”。总的来看,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已成为经济转型升级与结构性

改革的突出矛盾。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是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客观地看,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短和民间投资的“双下降”,既是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阵痛”,同时也反映了中小企业仍面临着某些不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例如:尽管国家从政策上规定了民营企业可以进入法律未禁止的领域,但许多领域投资准入仍实行严格的前置审批和“牌照管制”;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业领域,仍保持着一定的行政审批和行政管制;一些领域尽管实行了投资备案制,但实际上仍是变相审批。由此,使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制度性交易成本难以真正降下来。 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市场监管的重要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尽管说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市场监管变革,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例如,通过强化事中事后的有效监管,有条件全面实施企业自主登记制度,从而形成与经济大国相适应的商事制度的基本框架;有条件取消企业一般投资项目备案制,全面推行法人承诺制等。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重要职责。从改革的实践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政策的落实,涉及到众多部门,如果没有一个政府部门牵头推进落实,中小企业发展很难取得预期效果。适应中小企业发展对公平竞

农资市场销售工作总结

农资市场销售工作总结 xx 镇2014 年农资市场整顿 工作总结 2014 年我镇农资市场整顿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根据市农资市场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安排,在镇委、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完善农资市场监管制度,规范农资经营行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做了四个方面。 一、加强领导,成立专班全市农资市场整顿工作会议后,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成立了镇农资市场整顿领导小组,充实完善了工作专班,召开了工作会议,与各村分管农业的主任签订了责任状,同时与各经销户签订了诚信经营合同书,制订了整顿方案。 二、加强宣传今年,我们主要对《农业法》、《畜牧法》、《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湖北省实施办法》、《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等农业法规,省、市公示的优质农资产品的品种和市有关部门关于农资质量抽检结果等情况进行 了多种形式的宣传。一是通过安排布置“三 下乡”活动,召开了“红盾护农三下乡”活动现场会,开展送政策法规、送农技信息、送名优产品的“三下乡”活动。二是采取广播、农技小报、宣传车的形式进行宣传。三是召开座谈会,组织32家农资经营户进行学习。四是以xx 集镇个体私营经营协会为平台,发挥农资经营业主行业自律作用,向农资经营户发出开展诚信经营的倡议。 三、加强管理,各司其责在我镇农资整顿工作实行统分结合,“统”是由镇农资市场整顿办公室全年组织3 次以上集中整顿,工商、农技、兽医、农机等职能部门参加,全年共组织 4 次“分”是由各职能部门开展的单项活动。如今年镇农技服务中心开展对种子、肥料等的各项检查,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对兽医、饲料市场的专项检查,特别是开展了对瘦肉精、假疫苗的专项检查。 四、加强整顿,规范行为我镇农资市场整顿实行分项管理和集中整顿相结合,今年我们开展了四次集中整顿,分别由工商、农技、畜牧、兽医、农机、农办等部门参加,对春、夏季农资经营户种子、农药、主推品种、毒鼠强进行了专项集中整顿。对经营户进行了逐户登记造册和资格审查,共查出无证经营户6 户,补发营业执照3 户,取缔3 户,做到“三不准”:不准无证无照经营、不准非法发布农资广告、不准与涉及身体健康的商品混合经营。加 强对种子农药的管理,我们重点查处了将示范种子混同审定品种一起销售,全 镇查处2 处,同时还查出过期农药上柜销售等行为,查出农药3o 公斤,都分别进行了处理。同时积极调解处理因在种子农药运用中引起的纠纷2 起,收到较好效果。 全年未发现生产、销售和使用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5 种高毒有机磷农药和其他禁限用农业投入品的违法行为,未出现和销售毒鼠强与剧毒杀鼠剂。

2021年农资市场调研情况报告[Word稿]

农资市场调研情况报告Research Report Objective Basis

调研报告是整个调查工作,包括计划、实施、收集、整理等一系列过程的总结,是调查研究人员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也是客户需要的最重要的书面结果之一。它是一种沟通、交流形式,其目的是将调查结果、战略性的建议以及其他结果传递给管理人员或其他担任专门职务的人员。因此,认真撰写调研报告,准确分析调研结果,明确给出调研结论,是报告撰写者的责任。以下调研报告内容欢迎参考借鉴! 一、基本情况 (一)市场供应货源充足。今年,全市全年化肥总需求量120884吨,可供应总量121971吨。其中:氮肥需求量56095吨,可供应量60360吨;磷肥需求量22592,可供应量28004.2;钾肥需求量9868,可供应量12202.2;复合肥需求量22329,可供应量21405。全市市场化肥可供应货源充足。 (二)农资质量整体较好,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在市政府的强力领导下,农委、质监、科技、供销社等部门持续开展农资打假活动,联合工商部门加强市场监管。一是在销售旺季进行抽样检测,不断增加抽样的覆盖率;二是要求零售商做好进货、销售台账,从正规渠道进货,提供生产厂家的营业执照、产品证书、产品检验报告,保证产品三证齐全(农药登记证号、生产许可证号、产品标准号)。 (三)农资经营网络日趋完善,群众购肥方便。近年来,供销社积极推动“新网工程”建设,全市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得到较快发| Objective basis | 客观依据- 1 -

展。目前,全市运行中的农资配送中心5个,连锁经营店234个,75%以上的村有农资店或加盟的农资连锁经营店,各配送中心和部分经营店配备了送肥下乡专用车辆,送肥进村,农民购肥方便。 (四)经营主体较多,供销社优势突出。随着农资市场的发展,原有的经营格局逐步被打破,初步形成了供销社系统农资企业、生产厂家、农业“三站”、个体经商户等多渠道经营格局。我市有各种类型农资经营网点619家,其中供销社网点292家,农业“三站”网点37家,个体工商户290家。龙头企业主要是供销社系统的辉隆集团分公司、东升农资有限公司、东农农资有限公司等;供销社各类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占市场份 51.4%,其中化肥经营市场份额达到65.1%,超出全市市场份额的一半以 (五)价格波动幅度不大,总体平稳。 进入XX年春季,农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非常理性,价格没有出现大起大落,合理引导了市场;商家在采购中也没有盲目跟风,避免尿素价格出现虚高。市场在有需求拉动时价格平稳上涨,预计在用肥结束后,价格才出现回落。 二、存在问题 (一)市场供大于求,农资市场完全进入买方市场。由于农资生产行业管理缺乏前瞻性,管理制度没有规范化,使得农资产业进入极为容易,再加之改革开放初期农资行业有着较高利润空间,大量行业外资本流入,从而使得农资生产企业数量剧增,形成产大于需。 | Objective basis | 客观依据- 2 -

农资市场存在的问题及监管对策

农资市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监管对策 当前农资经营违法违规行为仍然时有发生,破坏了农民的增产增收,损害了农民利益。就农资市场违法行为进行分析,并就进一步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对当前农资市场的经营违法行为分析存在以下问题: (一)连锁经营尚不完善,农资经营者进货渠道混乱,不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制度,农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责任主体不清,造成查处难,索赔难。销售假冒或仿冒他人产品商标的农资商品,主要包括假冒进口品牌化肥、大企业知名化肥品牌。侵权行为严重侵犯权利人利益,损害农民利益,扰乱市场经营秩序,对合法经营也形成不公平竞争。 (二)农资市场辨别真假难,农资商品质量违法行为严重:一是生产、销售过期、失效、变质农资商品;二是生产、销售标签不全、质量不合格的农资商品;三是生产、销售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假冒伪劣农资商品。其行为极易造成农业生产损失,减增农民收入。 (三)农资市场价格违法行为:一是价格欺诈;二是哄抬物价。农资经营网点在春耕农忙季节存在伺机哄抬价格、牟取暴利、坑害农民利益,其行为第一时间造成农民受到经济损失,对农民利益侵害最直接,也直接扰乱了农资市场秩序。

(四)一些个人把农资经营看成牟利的手段,未经行政审批、许可,自身也不具备基础农资知识,擅自从事经营销售假冒、失效、违禁等农资行为。冲击了正常的农资经营秩序,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监管秩序,极易造成侵害农民利益事件。 (五)利用各种广告或传媒,对农资商品质量、服务、功效、适用范围等做虚假宣传的。 二、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农资市场主体有效监管。加快构建以连锁配送为主导的农资销售网络,实行统一采购配送、统一管理经营、统一标识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服务规范的经营模式,提升农资经营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加大农资市场巡查监管力度,定期不定期对农资经营主体进行全面清查,严厉打击无证照经营农资行为,重点理顺承包、挂靠经营,维护良好的农资经营主体竞争秩序。同时,建立健全农资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建立完善农资示范店作用,积极引导正规农资连锁经营、农资超市等现代营销业态成长,促进农资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建立起农资经营主体监管长效机制。 (二)加大农资商品质量监管力度。从“爱农、帮农、护农”角度看问题,农资商品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按照“突出重点、严格监管、标本兼治”的工作思

保健食品监管专题调研报告

保健食品监管专题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保健食品的需求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保健食品市场逐步走向活跃,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关注的焦点,这就对保健食品的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对保健食品监管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目前保健食品市场监管现状 (一)保健食品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在保健食品安全方面,近年来就发生过树胶冒充蜂胶、螺旋藻重金属超标、牛皮下脚料等劣质材料冒充驴皮制作伪劣阿胶等事件,更存在减肥、睡眠等功能保健食品中添加药品的违法行为。除此之外,当前保健食品市场还存在另一个严重问题,就是虚假夸大宣传,宣传保健食品具有治疗作用,故意混淆与药品的界限,诱导消费者购买其产品。 (二)法规体系与监管工作不相匹配 当前,我国保健食品市场发展还不成熟,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相关知识了解有限,而市面上保健食品种类繁多,广告宣传四处可见,误导消费者的宣传更是屡见不鲜,这种情况下,政府有必要对一些不规范的市场行为进行干预。但保健食品监管相应的法律法规却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缺乏系统的监管法律制度,2009年出台的《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保健食品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但

《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至今仍未出台,造成政府监管、行政执法法律依据的缺失,监管部门对违法违规行为打击难以到位,惩戒威慑作用不强。 (三)保健食品企业“多、小、散、低”,监管难度大 我区现有各类保健食品经营企业一千多家,大多规模小,分布散,购进销售缺乏科学管理,而且经营者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法律意识普遍较弱,大多数保健食品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分不清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产品批号、卫生许可证号等,不了解经营保健食品如何进行索证索票、如何进行进货验收记录等,也不清楚国产和进口保健食品如何区分,对监管部门的要求也不当回事。 (四)监管力量薄弱 保健食品原来是由卫生部门监管,在实际工作中,卫生部门只注重保健食品准入的许可,把保健食品按照普通食品进行监管,而未注重对保健食品的专项监督,致使保健食品监管基础薄弱。通过机构改革,保健食品监管这块职能划到药监部门,虽然药监部门设立了专门的保健食品监管职能科室,但保健食品经营单位数量众多,且大多数在农村,点多面广,单凭科室里两三个人很难起到有效的监管。另一方面,监管人员对部分经营保健食品的单位提出诸如索证索票、建立台账等工作要求时,经营者往往敷衍了事。 二、各地对保健食品监管的探索 针对上述问题,各地药监部门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在健全制度、创新思路、强化整治、完善体系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也

当前农资市场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县农资市场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市局市场科;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局,农资商品质量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抓好农资市场监管是当前基层工商部门红盾护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的职能所在,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对我局近几年在农资市场监管实践的执法情况进行总结和回顾,就当前我县农资市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当前农资市场存在主要问题 1、经营主体不规范。 农资经营主体主要是“一社三站”,即供销社、农技站、农业植保站(配肥站),当前随着供销社、农资公司、农技站等部门改制后,作为国家规定的农资销售主渠道,由于其自身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在乡镇以下基本没有设立网点,这样多制并举经营的现象普通存在。 一是挂靠经营。一些本无经营权的个人以挂靠、承包为名,在缴纳一定的“承包费、挂靠费”后,打着供销社或农业植保站的名义,成立“分店、连锁店”经营农资,名为集体、实为个人,据统计2007年我县挂靠在“一社三站”的有113家,占37%。 二是无证照经营。在一些偏远的乡镇农村有的经营者,即不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农药经营许可证》,又不办理《营业执照》,擅自从农资产品经营,有的少数农村干部或种田大户以服务农民为借口,组织大批农资,直接在田间地头对村民赊销拒不办理证照,有的将农资产品放在家里,联系好农户后就送货,不办理任何证照,很难被发现。 三是超越范围经营。有少数农村副食品店未取得《农药经营许可证》等超越范围,也在从事农药、化肥等农资经营。 2、农资价格居高不下,农资质量不乐观 由于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化肥特别是钾肥、复混肥的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了75%-100%,一些农资生产企业为节省成本,生产假冒伪劣化肥,一些有些农资经营企业从业条件不完善,管理不能规范,缺乏有效的自我管理机制,部分经营者进货渠道混乱,为贪图便宜,经营假冒伪劣,甚至是国家明显禁止销售的农资产品,还有一些农资经营者内部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质量意识单薄,进货把关不严,不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制度,农资购销台帐流于形式,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仅2007年全局就查获假劣化肥175吨,不合格种子1000多公斤,受理农民投诉75件。

2020农资打假监管方案

2020农资打假监管方案 为深入开展市X年农资打假监管工作,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持续开展农资打假监管专项行动,依法严肃查处侵害农民利益、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破坏农资市场公平竞争的制售假劣农资违法行为,惩治一批违法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公布一批违法失信企业,进一步优化全市农资市场秩序,规范农资市场生产经营行为,为保障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产发挥重要作用。 二、工作重点 以农资经营主体、种养殖生产基地为重点地区,开展农资打假春季、秋季专项行动,重点围绕以下农资产品开展治理。 (一)种子。全市主要农作物种子以玉米、水稻、大豆等作为监管重点品种,结合本地种植业结构特点,确定本地监管重点品种。重点查处生产经营套牌侵权、假冒伪劣、未审先推、未按要求备案以及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 (二)农药。以禁限用农药、假冒伪劣农药、隐性添加农药等为监管重点,加大执法力度,组织开展农药质量监督抽查,重点检查农药相关许可证件是否齐全,生产经营有关

台账是否健全,标签是否规范,是否违规生产经营使用禁限用农药等违法行为。 (三)兽药。规范兽药生产经营行为,强化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兽药GMP)和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兽药GSP)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兽药严重违法行为从重处罚公告规定,加强兽药监管执法,重点查处兽药非法改变组方、制假售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强化对通报的假劣兽药、重点监控企业的产品、兽用生物制品、兽用抗菌药以及兽用毒麻类药品等产品监督管理。监督指导兽药生产经营单位按规定实施追溯管理,严格落实兽药追溯管理要求。严厉打击非法添加、超剂量和超范围添加抗生素、激素以及直接使用原料药的违法行为,监督指导养殖场(户)严格执行兽药休药期管理。 (四)肥料。重点查处假冒肥料登记证号、登记产品中有效成份含量不足、水溶性肥料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肥料中含有有毒有害成份、肥料产品标签不规范、标签标识混乱、虛假宣传等违法行为。 (五)农机。以免耕播种机、打(压)捆机产品为重点,对获得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的生产者及产品开展农业机械证书有效期内证书和标志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六)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开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监督抽查,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专项检查,开展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饲料生产过程中违法添加兽药、违禁添加物、掺假使假、无证生产等违法行为。

县级农资市场调研报告

县级农资市场调研报告 XXX县农资市场调研报告 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的必需物资,是农村流通的重要商品。加强农资市场管理,稳定农资价格,搞好农资供应,是关系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大事。在计划经济时期,供销社以服务农村为己任,发挥农资主渠道作用,为保证农业生产所需物资的供应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特别是供销社系统改制以后,农资经营主体多元化,农资市场经营格局发生了变化,出现了经营渠道纷杂的局面。农资经营历年来是供销社的主营业务,县供销社站在新的起点,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现代农资流通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对我县农资市场供应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全县农资市场的基本情况 1、全县农业生产资料的供需状况 XXX是一个拥有总土地面积535万亩、总人口133万的农业大县,粮食生产历来是本县的支柱产业,对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较大。随着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农民种粮积极性逐步提高,农资需求量呈现增长的态势。据调查统计,全县农业生产每年共需各类化肥4.1万吨左右,其中尿素1.2

万吨、碳铵1.2万吨、磷肥0.6万吨、钾肥0.3万吨、各种混合肥0.8万吨;共需农药0.27万吨、农膜0.85万吨。除碳铵外其他肥料均从县外调入,主要来源于省内冷江、岳阳、怀化等地,省外调入的有贵州、四川等省,钾肥主要来源于加拿大和俄罗斯。 2、全县农资经营企业的基本情况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和供销社系统改制,农资市场原有的经营格局早已打破,并初步形成多头经营的局面。截至XX 年年底,全县具有农资经营资格的单位共有158家,其中县社改制重组富民农资公司1家,发展农资专业合作社5家,农资销售网点98个;农业局重组资丰种业1家,发展农业“三站”网点31个;农忙旺季临时销售点80余家不计在内。从农资经营数量看,XX年供销社系统涉社农资企业共销售各类化肥2.6万吨,占市场销售总量的65%左右,农业“三站”和个体经营户占35%左右。因此,供销社在我县的农资经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确保我县的粮食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农资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营渠道纷杂,市场秩序混乱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农资市场原有的经营格局打破,并初步形成了供销社系统农资企业、生产厂家、农业“三站”、个体经商户等多渠道经营的格局。由于农资经营企业

农资市场监管工作方案

农资市场监管工作方案 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开展农资打假、打劣行动,是保证优质放心农资供应、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为进一步做好全县的农资市场监管工作,促进农业提速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全面发展,结合我县农资生产经营现状,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维护农民群众利益为目标,着力构建农资市场执法监管长效机制,以建立健全农药监管体系为手段,以规范农药市场秩序为抓手,以提高农药产品质量和农药标签合格率为工作目标,以监管禁用、限用高毒农药和打击假冒伪劣农药为重点,以查大案要案为突破口,以维护公众健康为出发点,紧紧抓住日常监管、专项抽查和案件查处三个环节,切实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用药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二、工作目标 通过农资市场监管活动的开展,努力确保不发生因假劣农资和禁限用农业投入品引发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农业生产损失;全面实行高毒农药定点销售制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产品等坑农害农违法行为,使全县农资生

产经营行为更加规范,农民群众质量意识和维权能力明显提高,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农资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农民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三、监管重点 严厉查处生产经营违法添加高毒农药等未登记成分、有效成分不足等假劣农药和无证生产、一证多用、套用或冒用证件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和使用甲胺磷等禁用高毒农药的行为。 四、主要任务 (一)开展农资生产主体整顿 继续开展农资经营主体清查,进一步健全完善农资经营主体档案,全面掌握我县辖区内经营主体的基本情况。对不符合法定条件或者有严重违法行为的,依法予以清理、取缔。 (二)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 切实加大日常执法巡查力度,保证农资监管工作不留死角。完善农资市场监管工作档案,记录好日常检查工作情况,对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依法处理。根据我县农业生产实际,突出重点乡镇、重点品种,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 (三)推动农资信用体系建设 强化农资生产、经营者诚信经营责任意识,积极引导农资经营者建立健全自律机制和管理制度。一是严把进货关。严格监督农资经营者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制度,认真查验供

对加强农资价格监管的调查与思考

对加强农资价格监管的调 查与思考 对加强农资价格监管的调查与思考 今年以来,以化肥为代表的农资供应价格一路攀升,农民反映强烈。农业、物价等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政策规定,规范农资经营价格行为,加大农资价格检查力度,农资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初步得到遏制。 一、目前已经采取的措施及成效 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属市场定价商品,多年来由生产、经营者自主定价,价格随行就市。为贯彻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市物价部门根据国家和省有关对农资价格采取紧急干预措施的规定,加大了对农资价格的监管力度。一是加强地产农资价格管理。核

定地产碳铵、磷肥出厂中准价格,并规定其最高上浮幅度。对流通环节经营化肥的市场销价实行进销差率和批零差率控制,批发环节进销差率最高不超过2.5-3%;零售环节批零差率不超过3.5-4%。以上差率与以前相比降低了5个百分点以上。对水稻、棉花、油料种子、农药、农膜实行从紧的差率控制,其加价水平比以前下降20%以上。二是建立健全农资价格监测制度。在全市设立了30个化肥价格监测点,并明确了各级监管责任领导和工作人员,对化肥价格实行每日监测,一日一报,动态分析市场农资价格走势,同时因地制宜地调整管理办法。三是加大农资价格检查力度。从3月20日开始,市物价局由领导班子成员带队,组成4个检查小组,开展了全市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检查。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农资价格监管取得了一定成效。 1、农资价格上涨幅度虽大,但尚未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据调查,今年5月份我市碳铵零售价格最高时达600元/吨,较上年同期450元/吨上升了33.3%,但尚未达到1996年700元/吨的历史最高水平。其他化肥如过磷酸钙、复合肥等也未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而去年杂交稻谷收购价曾达到0.80元/斤以上,油菜籽达

农资市场监管总结

农资市场监管总结 为健全完善农资市场长效监管机制,着力提高农资市场监管效能,从xx年7月开始,我市根据《**** ___ ****农业厅下达xx年农资监管平台项目建设补助经费 ___》(*财(农)指xx84号)精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农资监管平台项目建设。目前,我市 xx年纳入平台监管的12家农药企业经营门店已初步建成了省、市、县农业监管部门+农药经营企业的农资监管平台 ___络。现将项目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平台建设进展及运行情况 (一)全面完成硬件采购和安装工作。xx年9月至xx年4月,我市根据《 ___****农资监管平台相关硬件指标参数 ___》(*农执法队xx32号),共为纳入监管的12家农药经营门店采购商用台式电脑12台、条码打印机12台、平推票据打印机12台及二维影像扫描枪12台,并已全部发放、安装和调试到位,完成了纳入监管的12家农药经营门店网络硬件的全覆盖。同时做好农业局内平台设备安装场所和网络接入准备。 (二)开展农药企业经营场所规范化改造。从xx年9月开始,对纳入监管平台的12家农药经营门店实行统一货架改造、分类摆放、

设立高毒限用农药专柜、统一制作规范管理制度牌并上墙。规范管理制度包括农资监管平台农药经营单位管理规范、 企业守法诚信经营承诺书、农药经营技术服务规范、农药实名购买制度(试行)及国家禁用和限用农药名录等。 (三)开展平台使用操作技术培训。xx年4月,邀请福 ****************技术人员来我市举办了1期农资监管平台应用培训班。对12家纳入监管平台的农药经营户进行农资监管系统操作技能培训。通过认真农资监管平台的相关功能及操作方法,目前参与培训的12家农药经营户初步掌握了农资监管平台操作技能,各农药企业经营门店监管平台已经基本启用,农药经营户能够按项目要求开展农药产品录入登记工作。 二、平台补助经费使用情况 xx年农资监管平台项目建设经费支出明细 三、兽药企业纳入平台管理情况及保障措施

元旦春节市场监管督查情况报告-总结报告模板

元旦春节市场监管督查情况报告 各分局,科(室、队)、协会: 为督促各分局进一步加强元旦、春节期间的市场监管工作,确保市场消费安全,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环境,县局于近日从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生鲜肉市场监管、烟花爆竹销售专项检查、市场主办单位落实消防安全工作等方面,对元旦、春节期间的市场监管工作进行了一次督查,从督查情况看,厉庄、海头分局能够较好地履行监管职责。现将督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各分局均能认真执行《关于切实加强20XX年元旦、春节市场监管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市场管理。督查人员在市场抽查的基础上, 分别查阅市场巡查记录簿等相关资料和工作安排的会议记录,通过督查反馈,各 分局对“两节”市场整治的思想认识和落实基本到位,市场主办单位责任明确, 抓管理的意识有一定提高。 二、存在问题 虽然各分局基本能按照工作要求,开展“两节”市场整治工作,但仍存 在监管流于形式,检查不到位,制度不落实等情况。 一是市场监管不够到位。1月24日的赣马分局辖区的赣马集贸市场、 25日青口分局辖区的孙沙集贸市场均存在无执法人员监管的情况。 二是食品经营户台账不到位。集贸市场的个别食品经营户均存在未建立台帐,或台帐不健全现象和部分食品经营户台帐登记存在问题。 三是生鲜肉市场监管不到位。个别集贸市场存在销售注水猪肉及无检验检疫合格证销售猪肉的现象。 四是食品监管制度未落实。个别市场开办单位未落实食品进货检查验收、购销台账、索证索票等制度。 五是限塑令落实不够。个别市场开办单位与经营者未按照《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向消费者有偿提供塑料购物袋。 六是安全生产责任未落实。个别集贸市场仍存在非法经营烟花爆竹的现象,个别烟花爆竹经营者未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安全措施;个别市场开办单位未认真开展隐患排查,加强消防安全。 三、工作要求 一是提升思想认识。此次督查发现的问题,暴露部分分局对市场巡查工

农产品调研报告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调研报告 一、初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现状 我县初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主要是在县农牧局的领导下,积极配合工商、质检、公安等单位开展。每年我们都要结合3.15活动,开展假冒伪劣农产品的打假活动。一方面对初级农产品产地加强管理,尤其是对无公害蔬菜基地加大了指导监督力度;另一方面加强对农资系列用品的检查监督力度,对生产、使用、销售假冒伪劣农资的行为坚决予以打击,清理和整顿农资市场,对手续不健全,没有规范经营的行为进行了纠正;三是对在市场上出现或接群众举报的假冒伪劣农资解决予以没收,并按照管理办法没收相关手续或进行罚款;四是加强了对农产品市场监管,根据群众举报和检查出的不符合环保、绿色、健康要求的农产品,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进行严肃处理;五是积极开展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仅靠一台非常普通农药残留仪开展农产品农药检测工作。六是经常性宣传培训工作和市场整顿工作向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要搞好,要经常性进行宣传,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进行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管理的意识和水平,积极配合我们,才能搞好这项工作,因此我们经常性进行宣传和培训,给群众努力传授科学应用农药、化肥等农资的知识,一方面提高广大群众自觉生产健康、绿色农产品的自觉性和意识,让全社会都来

关心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和管理,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提高他们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管理水平。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和管理 2、加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生产管理 3、加强农资市场管理 4、加强农产品销售市场的管理 5、加强农产品的检测和监督 6、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法》的宣传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监管检测体系机构建设情况 目前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挂靠县农技站,由县农技站开展各项工作。既没有单独的办公室,没有编制,也没有工作经费,也没有任何大气、水分、土壤、农资、农产品的检验检测仪器,对大气、水分、土壤的成分、有毒物质含量无法检测,只能加强灌溉水的源头管理和农资的科学化应用;对农资的化验检测只能凭经验和分析,眼观手摸,对假农资不能作进一步的分析和化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农产品市场不能科学检测农药化肥等有毒物质,不能为执法人员提供科学的执法依据。 四、存在的问题 1、没有单独设立机构,也没有编制人员,没有办公场地,目前挂靠县农技站。

农资市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资市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 设大局,农资商品质量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抓好农资市 场监管是工商部门红盾护农工作的重点,也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推进和谐新农村 建设的职能所在,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通过不断地探索与执法实践,对当前农资市场 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见解。 一、当前农资市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资经营主体不规范。一是无证无照经营。在农村,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民为 了方便周边群众,采购农资进行销售,但缺乏办理营业执照的意识,由此出现无照经营。 主渠道优质化肥货源严重不足,受利益驱动,经营户多头分散进货,走乡串巷无照经营, 使执法人员难以监管。二是挂靠经营。一些本无经营权的个人以挂靠、承包为名,在缴纳 一定的“承包费、挂靠费”后,成立“分店、连锁店”经营农资,名为集体,实为个人。 三是超范围经营。一些商业经营户,主要经营食品、百货,但在农资销售旺季时又经销农资,扰乱市场秩序。 2、农资市场发育不健全。一是经营主体“弱”。由于农资经营户多为个体经营,资金、技术、规模都不足,管理能力和整体实力较弱。二是经营布局“散”,由于农村地域 广博,农资经营网点星罗棋布,既形不成规模,布局也不尽合理。三是经营行为“乱”, 主要是进货渠道乱、价格乱、品种乱、管理乱,无序竞争的现象普遍存在。 3、农资市场监管机制不顺畅。一是多头管理。农资监管涉及面广,主管农资市场有 农业、工商、质检等部门,由于监管联动机制尚未建立,部门间各自为政,重复检查,表 面宣传做得多,深入实际少,阶段性和季节性的整治多,持续性和系统性的监管少,分散 的监管体系,难以形成监管合力,导致监管工作滞后,部门打假没有起到应有的震慑作用。二是政务不透明。由于农资市场管理由多个部门负责,一个农资经营户需要办理多个证照,而每个证照的办理手续又各不相同,并且不同证照的办理还存在着程序上的先后,对于一 个知识有限、规模不大、收益不多的农资经营户,不仅门坎高,而且也确实感到不便,往 往是一头雾水。三是执法人员素质不适应。农资监管需要管理人员有一定的综合素质和技 术能力,长期以来,工商部门主要是侧重于经营行为和主体资格的监管,而对生产加工, 执行检验标准、使用效果、商品包装等方面的知识缺乏了解,严重制约了执法的效能。四 是收缴的剧毒农药难以处理。若处理不当,会造成水源和环境污染,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目前只能封存,无法处理。 4、重视不够和投入不足。基层单位对农资市场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专项整治受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影响,往往达不到应有的实际效果。 5、农资售后服务意识差,从业人员技术能力普遍低下。从目前市场检查情况看,市 场上经营农资的个体经营者较多,而这些农资经营者大部分缺乏专业知识,他们一般只关

农资经营调研文章

关于农资经营的调研报告 1、赊账问题严重 这个问题谁都回避不了,甚至成为恶性循环。同时,这种现象还成为某些农资企业的制胜市场的武器。 比如:农资企业给经营销售赊欠农资产品,经销商又把农资产品赊给种植大户、农民。 这些流动资金实现不了回流,一旦遇到天灾,这些账目就是死账。 2、营销玩法单一 农资企业卖产品就是通过产品说明会;经销商卖产品基本上通过技术讲座的形式。当然,还会有很多农资企业在行业媒体上打广告。 这些都是传统的营销玩法,其已经很难在市场上起到积极作用。因为找不到可以替代的方案,这些途径又称为“鸡肋营销”。 3、阵地已经发生变化 农资市场已经由之前的卖方市场变成现今的买房市场,种植大户的话语权占主导方向。 同时,农资企业和农资经销商面对的竞争不仅仅来自同行,还有面对互联网企业对农资市场的分食。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农药行业市场分析报告》显示:农药销售正在稳步攀升。 在2016-2021年间,若以10%作为我国农药行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的下限,以20%作为我国农药行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的上限,以15%作为我国农药行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的理想速度。 到2021年,我国农药行业最高销售收入将达到8996亿元,最低销售收入将达到5337亿元,理想销售收入将达到6969亿元。 1、上游:新品研发 这是基于流通需求而存在命题。同时,随着国家布局农业现代化和生态农业。高效农药、有机肥、生物农药等新兴农药际肥料不断问世。 有媒体报道,生物农药具有安全、无毒副作用、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大力发展生物农药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在今后几年,占我国农药使用量70%左右的5种剧毒化学农药将会退出市场,取而代之的是低毒生物农药。 同时,2017年是有机肥发展的有利之年、机遇之年、创新之年。据农业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机肥资源养分总量7000多万吨,实际利用率不到50%,到2020年,我国有机肥市场尚有900万吨缺口,发展前景广阔。

农资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资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自国家工商总局部署开展红盾护农行动以来,全国工商部门在保护农民利益、净化农村市场环境,促进农村社会和谐中发挥出了积极作用,开创了农村市场监管维权工作新局面。尽管红盾护农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制售假劣农资坑农的现象尚未彻底禁绝,随意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的情况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一、农资市场监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资经营主体监管不到位。随着企业改制的深入,作为国家规定的农资销售主渠道的供销社、农资公司、农技站等部门,由于受自身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在乡镇以下基本没有设立网点,造成多制并举经营的现象普通存在。一是挂靠经营。一些本无经营权的个人以挂靠、承包为名,在缴纳一定的“承包费、挂靠费”后,打着供销社或农业植保站的名义,成立“分店、连锁店”经营农资,名为集体、实为个人。二是无证照经营。在一些偏远的乡镇农村,少数农村干部或种田大户以服务农民为借口,既不办理《农资经营许可证》,又不办理《营业执照》,擅自从事农资产品经营,有的组织大批农资,直接在田间地头对村民赊销。三是超越范围经营。有少数农村副食品店未取得《农药经营许可证》,也经常偷偷从事农药、化肥等农资经营。挂靠经营、无证照

经营、超越范围经营现象在目前特定的环境下有一定生存土壤,因此给工商部门的监管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加之少数基层执法人员存在畏难情绪,导致农资经营主体不能完全得到有效规范。 (二)农资整体质量不容乐观。由于农资质量监管体系还不完善,使得经营者进货渠道混乱,少数经营者为贪图便宜,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甚至是国家明显禁止生产销信的农资产品,还有一些农资经营者质量意识淡薄,不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制度,农资购销台账流于形式,农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三)农资广告监管还未引起重视。有些经营者为了追求高额利润,私自印制虚假农资广告,对农资产品的质量、服务、功效、适用范围作虚假宣传,误导欺骗消费者,还有些任意夸大农资功效、用途,引发农民的购买欲望,极大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相对农资产品监管,农资广告的监管还未引起基层执法人员的普遍重视,存在一定的漏洞。 (四)农民的防范意识有待提高。许多农民对于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的运用主要凭经验,对于相关的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多,缺乏识别真伪,质量高低的知识,有的甚至道听途说上当受骗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工商部门的宣传,大量的只是局限在投诉维权上,对相关识别使用专业知识宣传力不从心,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满足农民防范能力提高的需要。 (五)管理机制不够顺畅。农资监管涉及面广,主管农资

烟草市场监管的调查报告

烟草市场监管的调查报告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认真坚持和贯彻落实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建设“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中国烟草的行动指南。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把握市场真实需求,提高零售户和消费者满意度”、“创新卷烟市场监管模式,提高专卖执法水平”、“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提高成本费用控制水平”、“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化用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指导和规范现代卷烟工厂各项工作,全面提升卷烟生产管理水平的强大思想武器 长沙是湖南省会城市,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信息中心,长沙烟草市场也是全省市场的风向标。因此,规范长沙烟草市场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近几年来,长沙市烟草专卖局在依法管理市场构建规范守信烟草经营秩序,实践“两个至上”服务客户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止今年3月,全市办理卷烟零售经营许可证共XXX户,市局烟草专卖稽查支队共有XX人,下设XX个大队,XX个综合办。20**年来,全地区共计查获各类卷烟违法案件XXX起,查获各类卷烟XXX余万支,上缴财政罚没款XX万元,破获具有影响力的销售非法生产卷烟网络案件XX个,判处XX人。被省局、省公安厅连年授予“卷烟打假打私先进集体”、“专卖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一、近年专卖工作情况 长沙地处湖南东部,辖5区3县1市,总面积11825平方公里,人口646.5万。全市共发放零售许可户30136户。地处省会城市的优势,长沙的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外来流动人口较多,卷烟消费需求量较多,市场销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