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七课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同步训练C卷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七课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同步训练C卷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七课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同步训练C卷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七课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同步

训练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3题;共4分)

1. (2分)马铃薯在清水中会________,在浓盐水中会________

2. (1分)物体沉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________

3. (1分)同样重量和大小的物体,放在清水里要下沉,放在盐水里要上浮,这说明用不同的________也能改变物体的沉和浮。

二、连线题 (共2题;共7分)

4. (4分)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________在清水中

________在浓盐水中

________在浓糖水中

________在浓碱水中

5. (3分)________淹不死人的湖 A.改变物体的大小

________钢铁造的轮船 B.改变物体的重量

________潜水艇 C.改变液体的密度三、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6. (2分)如图所示是将两个马铃薯分别放在盐水和清水中出现的情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甲水槽中-定是盐水

B . 乙水槽中-定是盐水

C . 无法判断哪个水槽中是盐水

7. (2分)小明在清水中加了些盐,发现马铃薯并没有浮起来,可能是因为()。

A . 盐水没有浮力

B . 盐水里的盐太少了

C . 马铃薯太大了

四、判断题 (共7题;共14分)

8. (2分)在死海里,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淹死。

9. (2分)把大小不同的马铃薯放入水中,大的会沉下去,小的会浮起来。

10. (2分)酒精灯烧干液滴后留下许多白色的物质,同学们猜测是食盐。为了进一步确认,我们可以尝一尝来判断是否是食盐。

11. (2分)马铃薯在盐水中是浮的,那么其他物体在盐水中也是浮的。

12. (2分)马铃薯有时能在盐水中浮起来,有时会在盐水中沉下去。

13. (2分)所有的液体都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14. (2分)液体的性质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五、解答题 (共1题;共5分)

15. (5分)有两个外观一样的水杯,一杯是清水,一杯是浓盐水,不用尝,请用三种办法把它们区分开来。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共3题;共4分)

1-1、

2-1、

3-1、

二、连线题 (共2题;共7分)

4-1、

5-1、

三、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6-1、

7-1、

四、判断题 (共7题;共14分)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五、解答题 (共1题;共5分) 15-1、

科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五下科学考卷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一、填空题(34分) 1、体温计是根据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40℃时水银体积___________35℃时水银体积___________。这种现象主要和水银内部的___________有关。 2、太阳的热是通过________方式传播到地面上的,烧开水是通过_______方式传播热量的。 3、阳光下物体影子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会慢慢地发生变化。___________就是利用太阳下影子的这种变化而计时的。 4、滴水计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叫___________型水钟;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的叫___________型水钟。 5、清水和盐水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___________。6、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造成了地球上___________现象。7、用手往下按一块在水中的泡沫,会感到手上有一种向上的力,这是泡沫在水中受到的___________的作用。 8、我们可以通过世界时区图来判断时间。它是以地球的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成___________个时区。 9、根据单摆的___________特点,人们制成了摆钟。 10、许多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有些物体比较特殊,例如___________℃以下的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二、判断题(24分) 1)热水袋水温60℃,人的手接触热水袋,热量从手上向热水袋传递,这样的热传递形式叫热传导。() (2)羽绒衣产生的热量比衬衣多,所以冬天要穿羽绒衣。() (3)如果一个物体在水中是沉的,那么它在食用油中一定是浮的。() (4)夏天自行车的轮胎的气不能打的太满,否则会因气体热胀而爆胎。()(5)地球的自转引起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周期为一年。() (6)提出“日心说”的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 (7)用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它在水中的沉浮状况也是不一样的。()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1.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D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1.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共3题;共3分) 1. (1分)小明在清水中加了些盐,发现马铃薯并没有浮起来,可能是因为()。 A . 盐水没有浮力 B . 盐水里的盐太少了 C . 马铃薯太大了 2. (1分)液体里溶解了其他物质,马铃薯()。 A . 一定会浮起来 B . 一定会沉下去 C . 不能确定 3. (1分)改变物体的(),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 A . 体积 B . 自身重量 C . 颜色 二、判断题 (共6题;共6分) 4. (1分)铜砝码可以浮在水银上。 5. (1分)我们熟悉的水、蜡烛、冰这些物品在相同的体积下,它们的质量是不一样

的。 6. (1分)马铃薯有时能在盐水中浮起来,有时会在盐水中沉下去。 7. (1分)在约旦与巴勒斯坦之间,有一个名叫死海的咸水湖。死海里的水咸极了,含盐量比普通的海水高出六七倍。() 8. (1分)铜砝码不管放在哪种液体中,它都是沉的。 9. (1分)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三、填空题 (共5题;共5分) 10. (1分)如图所示,新鲜的鸡蛋放在水中会下沉。如果向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鸡蛋会________,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 11. (1分)马铃薯在清水中会________,在浓盐水中会________ 12. (1分)用________的实验方法可以知道液体中含有什么物质。 13. (1分)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________有关。 14. (1分)马铃薯在清水中________,在盐水中________。 四、解答题 (共2题;共2分) 15. (1分)如下图所示,把橡皮泥与塑料笔帽粘在一起,使它能直立着漂浮在水里。笔帽的顶端正好与水面齐平,做成我们的“潜艇”。找一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把我们“潜艇”放进瓶子,然后拧紧瓶盖。用力挤压瓶子,“潜艇”会沉到瓶底。松开双手,“艇”又会回到瓶子顶部。请根据物体沉浮的有关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1、拿一个带塞的玻璃瓶,塞紧塞子,放入水中,瓶子不会沉入水中,下列方法不可能使瓶子下沉的是( ) A 、在瓶子中装满水 B 、在瓶子中装满沙 C 、在瓶子中塞满棉花 D 、把瓶塞拿掉 2.( )能使橡皮泥在水中不下沉。 A将橡皮泥捏成球体 B将橡皮泥捏成正方体 C将橡皮泥捏成空心船形 D将橡皮泥捏成椭圆球体 3.小明在水中和地上搬同一块石头时,( ) A. 在水中用的力比在地面上用的力要大一些。 B. 在水中用的力比在地面上用的力要大一些。 C. 在水中用的力比在地面上用的力要大一些。 4.石头沉在水底时,它受到的浮力( )它受到的重力。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5.大多数的金属会热胀冷缩,可是有两种金属是热缩冷胀,它们是( )。 A 、锑和铁 B 、铋和金 C 、锑和金 D 、锑和铋 6.热传递主要是通过( )三种方式实现的。 一、我能选择正确答案(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20分)

A 、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 B 、热传导、对流和热交换 C 、热传导、热交换和热辐射 D 、热交换、对流和热辐射 7.根据单摆的( )人们制成了摆钟。 A 、摆幅 B 、次数 C 、等时性 D 、摆钟的长 8.一个摆每分钟摆动80次,为了减少成每分钟60次,应该( )。 A 、减少摆锤的重量 B 、增加摆锤的重量 C 、减少摆绳的长度 D 、增加摆绳的长度 9.日心说和地心说的共同特点是( ) A 、太阳不动,其它围绕着太阳转 B 、地球不动,其它围着地球转 C 、地球是球体 10.我国处于夏季时,太阳光直射( )。 A 、东半球 B 、西半球 C 、南半球 D 、北半球 1.地轴是倾斜的,倾斜的角度是23度。 ( ) 2.四季的成因与地轴的倾斜有关。 ( ) 3.人们通过太空望远镜,人造卫星能观察到地球确实在公转。 4.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间的精确度。( ) 5.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膨胀,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 6.长跑、锻炼身体能使我们的身体产生热量。( ) 7.下沉的物体有的受到水的浮力,有的没受到水的浮力。( ) 8.船身的重量越小,船内的空间越大,则船载的货物就越多。( ) 9.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它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变化。( ) 二、我会正确判断(下列说法,你认为对的打“√”,错的打 “×”,每小题2分,共20分)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沉和浮》习题 一、填空 1、放入水中不能分散开来的固体有的 会,有的会。 2、物体在水中的沉浮____ __有关。 3、把图中的两个塑料瓶放在水中,空塑料瓶 会,装满水的塑料瓶会。 而两个瓶子的相同, 不同,从而可以看出,体积相同 的物体,质量越容易上浮。 4、没有充气的游泳圈放在水中会, 充满气的游泳圈放在水中会。两 个游泳圈相同,不同,从 而可以看出,质量相同的物体,体积越大越容 易。 二、判断。 1、水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向上托的力。() 2、质量大的物体容易下沉,质量小的物体容易上浮。

() 3、物体在气体中也有沉与浮的现象。 () 4、橡皮泥放入水中一定下沉。 () 5、生鸡蛋在自来水中会沉入水底,而放入盐水中会浮在水面。 ( )6、潜水艇是靠改变质量来控制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 7、沉在水下的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 8、木头是浮的,铁是沉的。 () 9、物体的沉浮和物体大小有关,和物体的轻重无关。 () 10、潜水艇可以改变自身的重量和大小在水里沉和浮。 () 11、改变浮标的重量可以使它上沉或下沉。 ()

12、大的马铃薯在水中会沉,小的马铃薯在水中会浮。() 13、重量相同的物体,体积大的易浮在水面上。() 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是可以改变的。() 三、选择题 1、潜水艇是通过改变()来达到上浮和下沉。 A、轻重 B、大小 2、马铃薯放在()里会浮。 A、清水 B、盐水 C、油 3、下面哪种液体的浮力最大() A、盐水 B、油 C、水银 4、下列几种物体会成到水底的是() A.木块 B、泡沫。 C、胡萝卜。 5、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是改变物体的()或()。A重量 B体积 C颜色 6、下面哪种方法可以使在清水中的马铃薯浮起来。() A往清水里加盐 B把水倒掉一些 C往清水里加清水7.胡萝卜在清水中会()。 A、上浮 B、下沉 C、既不上浮也不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我的填空(每格1分,共20分) 1.古埃及人最早把一天分为()小时,其中夜晚 ()小时,白昼()小时。 2.物体在水中会受到()的作用,方向是 (),和重力的方向相反。 3.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 4.古代的人们利用流水来计时,通常水钟有()和()两类。 5.()是一种能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 6.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的部分传向温度 ()的部分,直到(),这种传热方法叫()。 7.不同物体的传热()不一样,容易传热的物体叫 (),一般是()材料制成的。比如 ().()等,不容易传热的材料叫(),有()等。 二、我的判断(每题2分,共20分) 1.水里只要溶解了其他物质,马铃薯一定能浮起来。() 2.毛衣产生的热量比衬衫产生的热量 多。() 3.人们在观星时发现,天上的星星每天围绕着北极星顺时针旋 转。 ( ) 4.将铁块放入水中时,因为铁块没有受到水的浮力,所以沉在水底。 () 5.潜水艇是靠改变自己的体积来自由沉浮 的。() 6.通过对水和油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观察,我们得出了所有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7.乌鲁木齐比北京先迎来黎明。() 8.在水中搬石头比在陆地上搬同样大小的石头要省 力。() 9.“傅科摆”可以证明地球在自 转。() 10.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四分之一大小放入水中就是浮的。() 三.我的选择(每题2,共28分) 1.塑料在()中会沉。 A.清水 B.盐水 C.食用油 2.自行车爆胎多发生在什么时间?() A.春天 B.夏天 C.冬天 3.原来浮起来的马铃薯,可以用什么方法让它沉下去。() A.加糖水 B.加盐水 C.加清水 4.下面那种情况物体排开的水量最大() 图1 图2 图3 A.图1 B.图3 C.图2和图3 5.测得某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为50克,浸没在水中时的重量为35克,那么这 个物体放在水中会()。 A.下沉 B.上浮 C.停在水中任何深度 的地方 6.石头沉在水底时,它受到的浮力()它受到的重力。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7.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A.24小时 B.一个月 C.一年8.300毫升水的滴漏实验中,前10毫升水和最后10毫升水滴得速度比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实录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而且更深地认识到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科学探究目标:让学生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并学会给液滴加热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 教学重点: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 生:喜欢。 师:老师这节课也给大家演个魔术。(出示两个水槽1号清水、2号盐水)看老师这里有两槽液体(出示一个小马铃薯)孩子们可能会说是土豆,告诉学生土豆的学名是马铃薯。(先把马铃薯放入1号水槽中——沉,吹口气说“变”,再放入2号水槽中——浮)这是怎么回事呢?(提出课题) 2、学生解放猜测发言。 (1)预设一:(有的学生会说到在清水中沉,在盐水中浮。你是怎么知道的?科学讲究证据,你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

(2)预设二:如果学生没有提到盐水中浮则请一学生上来将一小马铃薯轻轻放入1号槽中。 你们认为马铃薯的沉浮可能与什么有关呢?孩子们这时会说到与所浸入的液体有关?会说2号杯中放了盐。 师:你怎么知道2号杯中放了盐?(生:猜的)怎样证明你的猜想呢?(3)预设三:你认为老师在2号槽中加了其他东西是不是?加了盐?你肯定我是加了盐吗?科学讲究证据,你有什么证据证明我确实加了东西?3、交流汇报想法。(说出猜测的理由) 生:用眼睛看颜色(同学走到台前看)颜色一样。 生:用鼻闻气味。(同学走到台前闻)都没有气味。 生:用手摸一下。(同学走到台前摸)手感都一样。 生:比较水的多少。(同学走到台前比较)水量一样。 生:用耳听一听。(同学走到台前听)都没有声音。 生:用嘴尝一尝味道。 师:在不知道实验液体是什么时,不能轻松用嘴尝不卫生。 生:把两盆水都放在太阳底下晒用蒸发方法来观察。 师:你为什么会这样想? 生:水被太阳晒干了,水里的东西就剩下了。 师:把水放在太阳底下,等它蒸发非常好。但是时间太长了。能不能使它干的快一点? 生:能、用火加热。 师:恩,用火加热在这里是个好办法。你能用老师给你们准备好的实验一材料设计一个实验,使水快点蒸发完进行观察吗?那怎样加热?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教案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教学设计 科学知识: 1、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探究实验中理解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2、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探究中理解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3、引导学生学习溢水法测体积 科学探究: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实验中获得数据得出结论 科学态度: 要让学生认识到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通过科学探究的实验方法(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得出实验数据—总结结论),体会学习科学的乐趣,热爱科学,提高科学素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通过今天的学习,可以解释人为什么能浮在死海中,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关于沉浮的现象。 教学重点: 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演示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资源: 2个钩码、两个马铃薯、一个弹簧测力计、一杯清水、一杯浓盐水、一杯浓糖水、酒精、5个烧杯。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出示两种液体:盐水与清水,分别将马铃薯放入其中,观察沉浮现象。复习巩固上一节课通过液滴加热法发现两杯液体不一样。提出问题: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原因可能是什么?为什么在不同液体中沉浮情况不一样? 新课讲授: 一、探究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1、讨论:马铃薯在有的液体中下沉,在有的液体中上浮,是不是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 2、讨论:怎样用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 3、由于用马铃薯不方便测量,所以先用钩码代替马铃薯进行研究。按照第6课学过的方法,分别测量钩码在清水、浓盐水、糖水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然后把数据进行比较,验证原来的推测。(每个小组都要做一组实验,获得一组实验数据,分析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doc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1、拿一个带塞的玻璃瓶,塞紧塞子,放入水中,瓶子不会沉入水中,下列方法不可能使瓶子下沉的是( ) A 、在瓶子中装满水 B 、在瓶子中装满沙 C 、在瓶子中塞满棉花 D 、把瓶塞拿掉 2.( )能使橡皮泥在水中不下沉。 A将橡皮泥捏成球体 B将橡皮泥捏成正方体 C将橡皮泥捏成空心船形 D将橡皮泥捏成椭圆球体 3.小明在水中和地上搬同一块石头时,( ) A. 在水中用的力比在地面上用的力要大一些。 B. 在水中用的力比在地面上用的力要大一些。 C. 在水中用的力比在地面上用的力要大一些。 4.石头沉在水底时,它受到的浮力( )它受到的重力。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5.大多数的金属会热胀冷缩,可是有两种金属是热缩冷胀,它们是( )。 A 、锑和铁 B 、铋和金 C 、锑和金 D 、锑和铋 6.热传递主要是通过( )三种方式实现的。 A 、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 B 、热传导、对流和热交换 C 、热传导、热交换和热辐射 D 、热交换、对流和热辐射 7.根据单摆的( )人们制成了摆钟。 A 、摆幅 B 、次数 C 、等时性 D 、摆钟的长 8.一个摆每分钟摆动80次,为了减少成每分钟60次,应该( )。 A 、减少摆锤的重量 B 、增加摆锤的重量 C 、减少摆绳的长度 D 、增加摆绳的长度 一、我能选择正确答案(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 里,每小题2分,共20分)

9.日心说和地心说的共同特点是( ) A 、太阳不动,其它围绕着太阳转 B 、地球不动,其它围着地球转 C 、地球是球体 10.我国处于夏季时,太阳光直射( )。 A 、东半球 B 、西半球 C 、南半球 D 、北半球 1.地轴是倾斜的,倾斜的角度是23度。 ( ) 2.四季的成因与地轴的倾斜有关。 ( ) 3.人们通过太空望远镜,人造卫星能观察到地球确实在公转。 4.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间的精确度。( ) 5.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膨胀,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 6.长跑、锻炼身体能使我们的身体产生热量。( ) 7.下沉的物体有的受到水的浮力,有的没受到水的浮力。( ) 8.船身的重量越小,船内的空间越大,则船载的货物就越多。( ) 9.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它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变化。( ) 10.因为铁块在水里会沉下去,所以用铁做的轮船也会沉入水中。( ) 1.连线题。﹝8分﹞ 托勒密 波兰天文学家 傅科摆 哥白尼 法国物理学家 地心说 傅科 德国天文学家 恒星周年视差 贝塞尔 古希腊天文学家 日心说 2. 填表。根据奔厕所学科学知识,总结地球及其运动的特点。(9分) 三、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25分) 二、我会正确判断(下列说法,你认为对的打“√”,错的打 “×”,每小题2分,共20分)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案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教材】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第七课【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2.了解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一个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实验探究过程。 2.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 3.学会给液滴加热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明白要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假设和不断的实验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一个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教学难点】 1.加热时需注意的安全事项。 2.通过实验来不断证明自己的假设。 【学情分析】 学生对物体沉浮的关注,一般只看物体本身,很少会关注到液体的性质,液体对沉浮的影响对学生来说是个意外的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很少有这样的经验。影响物体的沉浮的因素不仅仅有物体本身的重量和体积(密度),而且还有液体的密度。本课将展开对这一变量的研究,向学生展示一个新的探索项目。联系本单元的第一课,继续研究物体沉浮的因素。 本课主要研究不同浓度的液体,对马铃薯沉浮的影响。调制一杯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可以使学生看到只有在液体中溶解足够多的物质时,马铃薯才能浮起来,渗透了改变液体密度会影响沉浮的概念。

【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一个马铃薯,一杯清水,一杯味精水。 小组实验:每组一个马铃薯、酒精灯、调羹2个、浓盐水、40克食盐(已包装好)、40克白糖(已包装好)、2只烧杯、一根筷子,打火机和小木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生:马铃薯 师:现在我要将它放在这杯水中,你们猜一猜,它会沉还是浮? 二、观察马铃薯的沉浮: 1.推测马铃薯放人水中是沉还是浮。 2.把马铃薯轻轻放人清水中,观察它的沉浮状况。 3.把马铃薯从清水杯中拿出、擦干,轻轻放人另一个杯子中,观察它的沉浮。 怎样解释马铃薯在不同杯子中的沉浮?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是什么?怎么解释马铃薯的沉浮现象? 三、观察比较两种液体: 1.观察两杯液体有什么不同。 2.做液滴加热实验,教师先指导加热的方法,说明注意事项,然后从两个杯子里各取一勺液体,分别滴在不锈钢调羹上加热,比较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液滴加热:各取一勺液体来观察一下:把液体滴在不锈钢调羹上,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比较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加热后,其中一个不锈钢调羹上会留下比较明显的白色颗粒物。) 3.观察两种留下的痕迹,有什么不一样,两种液体一样吗?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有什么特点? 四、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1.提问:是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呢? 2.每个小组调一杯盐水试试,马铃薯在盐水中能上浮吗? 注意调制盐水的要求,取100毫升水,往杯子里慢慢加盐,搅拌溶解。食盐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及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 1、体温计是根据__水银热胀冷缩_的原理制成的,40℃时水银体积(大)35℃时水银体积(小)。这种现象主要和水银内部的(微粒运动)有关。 2、太阳的热是通过(辐射)方式传播到地面上的,烧开水是通过(对流)方式传播热量的。 3、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和(方向)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日晷)就是利用太阳下影子的这种变化而计时的。 4、滴水计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叫(泄水)型水钟;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的叫(受水)型水钟。 5、清水和盐水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一样)。 6、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造成了地球上(四季更替_)现象。 7、用手往下按一块在水中的泡沫,会感到手上有一种向上的力,这是泡沫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作用。 8、我们可以通过世界时区图来判断时间。它是以地球的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成(24)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1)小时。 9、根据单摆的(等时性)特点,人们制成了摆钟。 10、许多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有些物体比较特殊,例如(4℃)以下的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二、判断题 (1)热水袋水温60℃,人的手接触热水袋,热量从手上向热水袋传递,这样的热传递形式叫热传导。(×)(2)羽绒衣产生的热量比衬衣多,所以冬天要穿羽绒衣。(×)

(3)如果一个物体在水中是沉的,那么它在食用油中一定是浮的。(×)(4)夏天自行车的轮胎的气不能打的太满,否则会因气体热胀而爆胎。(√)(5)地球的自转引起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周期为一年。(×)(6)提出“日心说”的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7)用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它在水中的沉浮状况也是不一样的。(√)(8)人们在观星时发现,天上的星星每天围绕着北极星顺时针旋转。(√)(9)有一只摆钟,每天总是走快一点,应该往下调节摆锤下面的螺母。(√)(10)测得某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为60克,浸没在水中时的重量为35克,那么这个物体放在水中会浮。(×)(11)人们用铁做锅,而不用铜做锅,是因为铁的导热本领比铜强. (×)(12)一分钟可以做很多事,例如人可以大约呼吸60次左右心跳20次左右。(×)三、选择题 (1)一个茄子在水中是浮的,把它切成四分之一大小后茄子在水中是(b)A沉B浮C无法判断 (2)相同体积的50℃水和10℃的水比较(a) A冷水重B热水重C无法判断 (3)往大小厚度相同的塑料杯、铁杯、陶瓷杯里倒热水,5分钟后杯中水凉的最快(a) A铁杯B塑料杯C陶瓷杯 (4)北京和乌鲁木齐的位置,北京在东面,乌鲁木齐在西面,一天中先迎来日出是(b) A乌鲁木齐B北京C无法判断 (5)100毫升水的滴漏实验中前10毫升的水和最后10毫升的水比较(b)A后10毫升滴的快B前10毫升滴的快C滴的速度一样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实验操作

实验名称:测量钩码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课题和页码:《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第19面 实验目的: 1、知道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2、通过简单的推测、验证活动获得数据,并转化为证据,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实验器材:弹簧秤、钩码、清水、浓盐水、浓糖水、酒精等 实验步骤: 1、测出钩码在空气的重力。 2、分别测出钩码在清水、浓盐水、浓糖水、酒精中的重力。 3、计算出钩码在清水、浓盐水、浓糖水、酒精中受到的浮力。 4、整理分析数据,概括实验结论。 实验记录单: 清水浓盐水浓糖水酒精在空气中的重力 在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拉力) 受到的浮力 我们的发现 现象和结论: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备注: 1、注意弹簧秤的调0。 2、浓盐水、浓糖水的浓度要大些,使实验对比更明显。

实验名称:比较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浓盐水的轻重 课题和页码:《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第19-20面 实验目的: 1、知道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2、认识到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实验器材:量筒、马铃薯、清水、浓盐水、天平 实验步骤: 1、把马铃薯放在烧杯里,用天平称出马铃薯的重量。 2、把马铃薯放入量筒,利用测排开的水量的方法测出马铃薯的体积。 3、向量筒倒入和马铃薯相同体积的清水,称出总重量,然后计算出清水的重量。 4、向量筒倒入和马铃薯相同体积的浓盐水,并称出总重量,然后计算出浓盐水的重量。 5、整理分析数据,概括实验发现。 实验记录单: 马铃薯清水浓盐水 体积(毫升) 重量(克) 现象和结论: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这就是造成马铃薯沉浮变化的原因。备注: 1、本实验需要用到量筒和天平,如何规范使用要向学生做一简单说明。 2、可联系前一课马铃薯在淡盐水中没有浮起来,说明淡盐水比同体积的马铃薯要轻。

科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科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学期 期末测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用小塑料袋密封装着的热水,将它放入冷水里,将会看到它是( )。 A.沉的 B.浮的 C.在冷水中间部位停留 2.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指向 ( )。 A.头顶正上方B.北斗七星 C.北极星 3.物体受热后体积膨胀了,下列()分析是正确的。 A.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距离增大了 B.组成物质的微粒增大了 C.组成物质的微粒增多了4.相同重量的下列物体,只有一种在水中能浮,最有可能的是( )。 A.B.C. 5.下列三种物体的大小、形状都相同,传热最快的是()。 A.铜条 B.木条 C.塑料条 6.原来在水中沉的物体,想办法增大它的( ),这个物体就可能在水中变成浮的。A.重量 B.体积 C.形状

7.轮船浮在水面上,轮船受到的浮力()重力。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8.在研究摆的快慢是否与摆锤的重量有关时,我们应保持( )不变。 A.摆锤的重量和摆绳的长度 B.摆绳的长度和摆幅的大小 C.摆锤的重量和摆幅的大小 9.一个量杯中原来有200毫升水,把一个物体放入后,水面刻度为260毫升,那么这个物体排开的水量是( )毫升。 A.260 B.200 C.60 10.浮着的物体被拉到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 A.重力 B.重力加拉力C.重力减拉力 二、填空题 11.热的不良导体,可以_____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12.马铃薯在清水中会________,在浓盐水中会________。 13.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________。 14.“地心说”理论指出,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围绕________旋转,并且每天做________次圆周运动,因为人们看到的是这些天体每天都在有规律地东升西落。 15.如图所示,两位同学从不同的高度将同一个摆的摆锤放手,则摆锤摆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________ (填“相同”或“不同”),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

课题:《马铃薯在水中的沉与浮》

课题:《马铃薯在水中的沉与浮》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而且更深地认识到有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2、科学探究目标:让学生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并学会给液滴加热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 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马铃薯的沉浮与液体有关系。 教学难点:让学生知道只有在液体中溶解足够多的物质时,马铃薯才能浮起来,渗透改变物体密度会影响物体沉浮的概念。 教学过程: 今天这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常见的一种蔬菜——马铃薯,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 有什么不同吗?是不是一样? 大家想一想,如果把这两个马铃薯分别入进1号和2号两个水槽里,马铃薯是沉还是浮?到底是沉是浮呢?我们把它放进水里看看吧。 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1号水槽→盐,2号水槽→清水)。 你们猜错了吧?我把它们换下位置,你们接着猜,它们是沉还是浮?谁来说说(2号水槽→盐,1号水槽→清水)?

再来看,这回怎样了?(都放盐) 如果我把它们都放进2号水槽里会怎么样?同学们注意看,你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 同样是这两个马铃薯,怎么一会沉一会浮的,这是怎么回事?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刚才我们把马铃薯放在1号水槽,马铃薯沉在了水底,放在2号水槽却都浮在水面,你认为马铃薯的沉浮与马铃薯本身有关吗?那马铃薯的沉浮与什么有关系? 你认为1号水槽里的水和2号水槽里的水有什么不同?还有别的可能吗? 同学们猜我的水中加了……这只是我们的一种猜测,到底是不是这样呢,还需要用实验验证我们的想法否正确。我为同学们准备了盐、碱、味精和糖这种物质,一会我们就用这几种物质来研究。如果把其他物质放进水里研究马铃薯的沉浮现象,我们课后一起来研究好吗? 我希望同学们先把马铃薯放到水中,观察它是沉还是浮,然后再往水里面加糖,清楚了吗? 在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快速商量一下,你们组准备选择哪几种物质来研究。 商量好了吗?在实验过程中,我希望同学们分工明确,团结协作。我还有一点要求:同学们边观察边思考马铃薯有什么变化,并想一想为什么产生这种变化? 谁愿意向大家汇报一下研究成果?

最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精品教案

第一单元沉和浮 第8课时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2、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3、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简单的推测、验证活动获得数据,并转化为证据,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整理所学的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形成科学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 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准备】 每组一个钩码、一个马铃薯、一个弹簧秤、一杯清水、浓盐水、糖水、酒精、量筒、天平。 【教学过程】 一、测量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1、讨论:马铃薯在有的液体中下沉,在有的液体中上浮,是不是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有大有小? 2、讨论:怎样用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 3、用钩码代替马铃薯进行研究。按照第6课学过的方法,分别测量钩码在清水、浓盐水、糖水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然后把数据进行比较,验证原来的推测。 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4、根据钩码受到的浮力大小,进一步类推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情况,从而验证学生原来的推测。(建议:在这个分组实验中,测量钩码在酒精中受到浮力大小的活动,只要有一个小组完成即可,这样可以节约实验材料,又不影响验证的结果。) 二、推测与验证: 1、思考: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什么会不同呢?影响马铃薯浮力大小的原因是什么? 2、从马铃薯和液体的重量去比较会有什么结果?比较重量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要在同体积的情况下比较重量。) 3、推测同体积的清水和浓盐水重量是否相同,进一步推测与同体积的马铃薯比较,重量是否相同。 4、如果要验证我们的推测,那么怎样比较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 5、用天平比较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得出数据。 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比较 6、分析表中的数据,我们知道马铃薯沉浮的秘密了吗?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什么关系呢? 小结: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这就是造成马铃薯沉浮变化的原因。 三、判断塑料块的沉浮: 1、观察教科书提供的资料,判断塑料块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情况,并说说判断的理由。 2、观察教科书第20页中间的2张图片,根据这些物体的沉浮关系,我们能判断这些物体的轻重吗?注意:判断轻重的前提条件是同体积。 四、沉浮原理的应用: 比重计的作用可以教师讲解为主,或者用多媒体课件配合讲解。 五、整个单元的总结: 这是对整个单元的科学概念的梳理和总结。教学时,教师可以从简单到复杂进行梳理,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9、(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1、(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5、(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16、(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17、(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8、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19、(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第二单元热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3、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4、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5、(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6、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7、(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8、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 9、(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0、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 11、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12、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13、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14、(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15、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16、(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17、(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题 一、填空。 1、许多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受冷时体积会()我们把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2、热总是从较)的一端传向较()的一端,这种传热方法叫做热传导。 3、当物体在水中重力大于()时,物体就会沉下去。 4、我们把容易导热的物体称为(),不容易导热的物体称为()。 5、太阳钟是利用了()的原理来计量时间的。 6、古时候人们使用的水钟一般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7、()的观点主要阐述了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的观点主要阐述了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8、()的实验证明了地球是在自转。 9、南极圈和北极圈内经常会出现几个月看不到太阳的现象,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有时候几个月太阳不下山,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 10、有的物体在水中会沉,有的物体在水中会浮。相同大小的物体()的容易浮,()的容易沉;轻重一样的物体大的容易(),小的容易()。 11、浮力的方向总是()的。一木块静止浮在水面上,木块受到的浮力()它受到的重力。()。 12、物体冷热的程度叫()。我国常用的温度单位是()用()表示。 13、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性质设计的。 14、热传递主要通过()、()和()三种方式来实现的。太阳的热是通过()传到地球上的。 15、在远古时代,人类用(来记时,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是(。

16、热能从温度()的物体传向温度()的物体。 17、昼夜更替是由于()引起的;四季更替是由于( )引起的。 二、判断。 1、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入水中也是沉的。() 2、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体积较大的形状更容易下沉。 () 3、人能在“死海”的水面上漂浮,是因为这个人太轻了。() 4、用完酒精灯后,我们可以用灯帽盖灭,也可以用嘴吹灭。 () 5、使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 6、许多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7、地球上的四季变化和地轴的倾斜有关系。() 8、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旋转的。() 9、所有的日月星辰都是绕着地球旋转的。() 10、摆钟摆动的快慢跟摆绳的长度没有关系。() 11、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看,外面的景物在向后移动。() 12、单摆的摆长越长摆动的速度就越慢,单摆的摆长越短摆动的速度就越快() 13、地球上新年的钟声是在同一时刻敲响。() 14、极地一年中有长长的白天或长长的黑夜现象。() 15、毛衣产生的热量比衬衣产生的热量多。() 16、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越少,受到的浮力越小。()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案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认识到一定浓度的液体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很多。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2.学会给液滴加热的技能。 3.通过推测、验证活动获得数据,并转化为证据,形成科学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马铃薯的沉浮 师: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喜欢)今天,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 1.出示马铃薯,让学生猜测它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2.将马铃薯放入装水的烧杯中,让学生观察马铃薯的沉浮情况。 3.将马铃薯捞出来,对着它吹口气,放入盛盐水的烧杯中,让学生观察马铃薯的沉浮情况。为什么老师对着马铃薯吹口气就能让马铃薯浮起来呢?大家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板书课题: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二、观察比较两种液体 1、师: 同学们能不能找出老师表演魔术的破绽呢? 生:把马铃薯放回第一个烧杯,它还是沉,放入第二个烧杯它就浮了。 2、师:你来猜一猜,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什么原因? 生:跟马铃薯没有关系,是因为两只烧杯中的液体可能不一样。 3、师:都这么认为吗?(是的)那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这两种液体是否相同呢? ①尝一尝(尝的方法不可取,因为在我们不知道是什么液体时,就随便去尝,既不卫生也不安全,还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②用看的方法。(我们一直在看,也没能看出来,看是不可能了。) ③闻一闻。(闻的方法也不行,没有特殊的气味区别。) ④用酒精灯烧。(师:在科学课中烧叫做加热) 现在最可取的检验方法就是用酒精灯加热两种液体了。 4、师:那么,用加热的方法来检验,你觉得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呢? 生:酒精灯、火柴、塑料滴管、铁匙…… (教师引导补充完成实验材料,并展示) 5、师:在这个实验中你觉得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后发言) 6、师:根据你们说的,老师帮大家把这个过程归纳为以下四个操作步骤:(出示操作步骤) ①用滴管分别从两个烧杯中各取一些液体,分别在两个药匙上各滴加2—3滴。两支滴管分开用。 ②点燃酒精灯,用酒精灯的外焰对药匙进行加热,待液体快要完全蒸发时停止加热。 ③用酒精灯盖熄灭火焰。 ④观察比较两个药匙上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 学生按照试验要求完成实验做好实验记录,然后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师:实验结束了,让我们来看看两个铁勺中的现象有什么不同呢?

2019-2020教科版五下科学期末测试

五下科学期末测试 一、填空题(20分) 1.热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的过程,称为 ___________。 2.塑料、木头、铁、铜四种物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热的良导体,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是热的不良导体。 3.全球有24个时区,其中北京位于____________,乌鲁木齐位于___________。 4.__________提出了“地心说”理论。 5.___________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_____________可以证明地球在公转。 6.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有关。 7.将一个铁质小球分别放入油、清水、糖浆中,在_________受到的浮力最小,在 ___________收到的浮力最大。 8.如右图,我们知道这些物质中,密度最大的是 _________,密度最小的是____________。 9.许多金属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是有两种金属是热缩冷胀,它们是________和 __________。 10.在古代,古人没有摆钟这种精准的计时工具,他们用________和________计时。 二、选择题(40分) 1、下列现象跟热胀冷缩无关的是() A.玻璃杯接热水时突然裂开 B.热气球升空 C.打开雪碧瓶盖有气体冒出 D.温度计测量体温 2.塑料在水中是浮的,那么它在盐水中() A.一定浮 B.一定沉 C.可能沉 D.无法确定 3.甲和乙两个重量相同的小球,其中甲浮在水上,乙沉到水底,则() A.甲体积大 B.乙体积大 C.甲、乙体积一样大 C.无法确定 4.地球仪上有一些连接南北两极的线,这些线叫做() A.赤道 B.纬线 C.经线 D.极圈 5.人们在夜间观星时,其他星星每天都围绕北极星()旋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