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锅炉房设计计算说明书

(完整word版)锅炉房设计计算说明书
(完整word版)锅炉房设计计算说明书

福建工程学院

《锅炉房》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题目燃气热水锅炉房工艺设计

系别:环境与设备工程系

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班级:建环 1004 学号: 3100901413 学生:蔡信隆

指导老师:李祎彧、吴婧

日期: 2013年 11月

1设计原始资料 (2)

1.1设计概况 (2)

2 锅炉房容量及锅炉的选择 (3)

2.1锅炉房容量的确定 (3)

2.2锅炉型号和台数的选择 (3)

2.3 热负荷计算及锅炉机组的选择 (3)

3 给水及水处理设备的选择 (4)

3.1锅炉循环水量的计算 (5)

3.2循环水泵扬程的计算 (5)

3.3循环水泵的选择 (6)

4 定压机水处理设备的选择 (6)

4.1 膨胀容积计算 (7)

4.2定压装置及补水泵的选择 (7)

4.3软化水箱设备及软化水箱的选择 (8)

4.4其他 (8)

1设计原始资料

1.1设计概况

设计作为一燃用天然气的热水锅炉房,主要为联合厂房采暖及生活沐浴提供所需的热能。

锅炉房位于厂区东面的公用动力站房内,毗邻有空压站。根据规划,近期锅炉房内先安装三台WNS4.2-1.0-95/70-Q型燃气热水锅炉,锅炉房总额定功率为12.6MW,热水供、回水温度为95℃和70℃。锅炉燃料为天然气。

1.2原始资料

1.2.1 热负荷

=6000KW 供、回水温度:95℃/75℃;

采暖用热 Q

1

=11160KW 供、回水温度:95℃/75℃

生活用热 Q

2

1.2.2 燃料资料

燃料为东海天然气,其收到基地位热值:34332KJ/M3。

1.2.3水质资料

=121mg/L

总硬度 H

永久硬度 H

=24mg/L

FT

暂时硬度 H

=97mg/L

T

总碱度 A

=95mg/L

1.2.4工厂工作班制

工作班制为两班制

2 锅炉房容量及锅炉的选择

2.1锅炉房容量的确定

锅炉房设计容量宜根据热负荷曲线或热平衡系统图,并计入管道热损失、锅炉房自用热量和可供利用余热进行计算确定。当缺少热负荷曲线或热平衡系统图时,热负荷可按生产,采暖通风和生活小时最大耗热量,并分别计入同时使用系数确定。且锅炉宜以热水为供热介质。

2.2锅炉型号和台数的选择

在选定锅炉供热介质和参数后,应根据用户的要求和特点选择锅炉型号和决定锅炉的台数。

宜选用容量和燃烧设备相同的锅炉,当选用不同容量和不同类型锅炉时,其容量和类型不宜超过两种。

锅炉台数和单台锅炉容量的选择,应根据锅炉房的设计容量和全年负荷低峰期锅炉机组的工况等因素确定,并保证当其中最大一台锅炉检修时,其余锅炉应能满足连续生产用热所需的最低热负荷及采暖通风、生活用热所需的最低热负荷。

锅炉房的锅炉台数不宜少于2台,当选用一台锅炉能满足热负荷和检修需要时,可设置一台。锅炉房的锅炉总台数,新建时不宜超过5台;扩建或改建时,不超过7台。

2.3 热负荷计算及锅炉机组的选择

2.3.1全厂热负荷计算

1、采暖季最大计算热负荷

MW Q K Q K K Q )2211(0max +=

式中 K 0------管网散热损失系数,取1.05;

K 1------采暖用热的同时使用系数,取1;

K 2------生活用热的同时使用系数,生活用热可提前1h 加热,故取0.5。

计入上述各项系数后,锅炉房的最大计算容量为

KW Q K Q K K Q MAX 12159)111605.06000(05.1)(221101=?+=+=

2、非采暖季最大计算热负荷

KW Q K Q K K Q MAX 5859111605.005.1)(221102=??=+=

2.3.2锅炉机组的选择

根据锅炉房的计算容量、所需热水参数和供应燃料品种,选用3台热功率为

4.2MW ,热水供、回水温度为95℃和70℃。采暖季节,第一班工作时一台锅炉投入运行以供采暖,第一班职工即将下班要沐浴时,两台锅炉全部投入运行。非采暖季节,只需投入一台运行,本锅炉房不设备用锅炉,两台锅炉互为备用,锅炉的检修保养安排在非采暖季节进行。

WNS4.2-1.0-95/70-Q 型燃气热水锅炉的技术参数:

型号:WNS4.2-1.0-95/70-Q

额定热功率:4.2MW

额定出水压力:1.0MPa

供、回水温度:95℃和70℃

锅炉燃料:天然气

风机功率:6.5KW

燃料耗量:240M3/h

3 给水及水处理设备的选择

汽水系统一般包括给水、蒸汽和排污三个系统。

蒸汽锅炉房的锅炉给水母管应采用单母管;对常年不间断供汽的锅炉房和给水泵不能并联运行的锅炉房,锅炉给水母管宜采用双母管或采用单元制锅炉给水系统,使给水管道及其附件随时检修。

给水泵应有备用;当最大一台给水泵停止运行时,其余给水泵的总流量应能满足所有运行锅炉在额定蒸发量时所需给水量的110%。给水量包括锅炉蒸发量和排污量。

当以电动给谁泵为常用给水泵时,宜采用汽动给水泵为事故备用泵;该汽动给水泵的流量应满足所有运行锅炉在额定蒸发量时所需给水量的20%~40%。

凝结水泵、软化水泵、中间水泵一般设有2台,其中一台备用。当任何一台水泵停止运行时,其余的总流量应满足系统水量的要求。有条件时,凝结水泵和软化水泵可合用一台备用泵。

3.1锅炉循环水量的计算

h t t

c q k G /6.3????= 式中 Q------锅炉额定热负荷,KW ;

K------管网散热损失系数,取1.05;

C------管网热水的平均比热容,Kj/(kG.℃);

Δt----热水供回水温差,℃。

锅炉房循环水量为

h t T C kQ G /70.15170951420005.186.086.0=-???=?=)

( 3.2循环水泵扬程的计算

H ≥H 1+H 2+H 3

式中 H 1------锅炉房阻力损失,取100KPa ;

H

2

------供回水管路阻力损失,由计算得120KPa;

H

3

------最不利用户内部阻力损失,取50KPa。

H≥H

1+H

2

+H

3

≥100+120+50=270

3.3循环水泵的选择

循环水泵台数的选择,为控制方便,以一台锅炉配一台泵的形式,故选择3台立式循环水泵,其中一台备用。

循环水泵的技术参数:

型号:

流量:

扬程:

温度:

转速:

电机功率:

4 定压机水处理设备的选择

给水箱或除氧水箱一般设置1个,对于常年不间断供热的锅炉房或容量大的锅炉房应设置2个。给水箱的总有效容量宜为所有运行锅炉在额定蒸发量时所需20~60min。

凝结水箱宜选用1个,锅炉房常年不间断供热时,宜选用2个或1个中间带隔板分为两格的水箱。它的总有效容量宜为20~40min的凝结水回水量。

软化水箱的总有效容量,应根据水处理的设计出力和运行方式确定。当设有再生备用软化设备时,软化水箱的总有效容积宜为30~60min的软化水消耗量。

锅炉房水箱应注意防腐,水温不大于50℃时,水箱要保温。

4.1 膨胀容积计算

3m

tV V a e ?=α

式中 α------水的单位体积膨胀系数,取0.0006;

Δt--水温波动的范围,25℃;

Va-----系统总的水容量,m3。

膨胀容积为: m353.0256.350006.0e =??=?=a tV V α

4.2定压装置及补水泵的选择 热水系统的补水量一般根据系统的正常补水和事故补水确定,并宜为正常补水的4~5倍。系统的小时泄漏量,宜为系统总的水容量的1%。

根据以上要求及系统的膨胀容量,为便于布置,选用调节容量为0.4~

1.3m3、补水量为3~5m3/h 的落地膨胀水箱一个。该落地膨胀水箱定压补水为一个整体装置,属于氮气定压。落地膨胀水箱的隔膜罐中,罐与囊之间充氮气。

落地膨胀水箱的技术参数:

型号:

调节容量:

补水泵流量:

补水泵扬程:

定压压力:

4.3软化水箱设备及软化水箱的选择

根据自来水的水质资料,选用NTS5-2/10型全自动软化水装置一台,其出水量为2m3/h,为不间断供水。经软化后出水硬度≤0.03mmol/L,符合《工业锅炉水质标准GB1576-2001》总硬度≤0.6mmol/L的要求。

全自动软化水装置的技术参数:

型号:

软水流量:

出水硬度:

电源:

选用2m3不锈钢软化水箱一个。

4.4其他

为调节锅炉循环水的水质,选用一台DJ-100型自动加药装置。锅炉运行时,用户可根据水质情况选购缓蚀剂、阻垢剂、除氧剂、硬度调节剂等,以改善锅炉水质。

因热水用户较为单一,故本锅炉房不设分水缸。

锅炉设计说明书

480t/h高温超高压锅炉设计说明书 2008 年 4 月

目录 1.前言 2.主要设计参数及煤质资料 3.锅炉总体简介及各部组件介绍 3.1锅筒及内部装置 3.2水冷系统 3.3过热器系统 3.4再热器 3.5省煤器 3.6空气预热器 3.7燃烧器 3.8钢架 3.9平台和扶梯 3.10炉墙及炉顶密封 3.11锅炉汽温调节 3.12再热器保护 4.安装和运行技术要点

1.前言 本锅炉是为燃用烟煤设计的,与150MW抽汽汽轮机组匹配。 2.主要设计参数和煤质资料 2.1主要设计参数 过热蒸汽流量D1480t/h 过热蒸汽压力P113.7MPa(表压) 过热蒸汽温度t1540℃ 再热蒸汽流量D2423 t/h 再热蒸汽压力P2(进/出) 4.20/3.98Mpa(表压)再热蒸汽温度t2(进/出)375/540℃ 给水温度tgs 248℃ 排烟温度Q py144℃ 预热器进口风温t rk20℃ 预热器出口风温tr 323℃ 锅炉计算效率η91.7%

3.锅炉总体介绍 锅炉为超高压中间再热自然循环锅筒炉,平衡通风,冂型露天布置,四角切园燃烧。固态排渣方式,全钢双排柱构架,锅筒布置在锅炉上前方,距前水冷壁中心距2770mm,锅筒标高为45450mm。 炉膛正方形(宽9.98m,深9.98m),其宽深度比为1:1,炉膛四周由Φ60×6mm节距为80mm的光管与扁钢焊接而成的膜式水冷壁。 炉膛上部布置有6片前屏过热器,紧挨着前屏过热器后布置有16片后屏过热器,在后屏的后面,折焰角上方布置有108排对流过热器。 尾部对流烟井总深为8m,宽度与炉室相同,由隔墙省煤器分隔成前后两个烟道,即主烟道(后)深5500mm,布置有低温再热器。旁路烟道(前),深2500mm,布置有旁路省煤器,在其下方布置有烟气旁路调节挡板。高温再热器布置在水平烟道内,上述部件均为悬吊式,自由向下膨胀。 在旁路省煤器和低温再热器下面依次布置了第二级管式预热器,主省煤器和第一级管式预热器,其受热面搁置在后钢架上,在第二级管式预热器上方设置波形胀缩节,以补偿上方悬吊和下方搁置之间的相对膨胀。 采用管式空气预热器立式布置,布置于炉后。 本锅炉固态排渣设计,能适应水封刮板式捞渣机的连续排渣要求,水封式密封结构,炉墙采用轻型敷管式炉墙。 炉膛部份布置有28只吹灰器,后烟井布置有10只固定式吹灰器。 3.1锅筒及内部装置 锅筒内径Φ1600mm,壁厚为95mm,材料为BHW35,锅筒筒身长度为14240mm,总长

基于单片机的简易计算器设计

目录 引言 (1) 第一章设计原理及要求 (2) 1.1设计方案的确定 (2) 1.2系统的设计方案 (2) 1.3系统的设计要求 (2) 第二章硬件模块设计 (4) 2.1单片机AT89C51 (4) 2.1.1 AT89C51芯片的特点 (5) 2.1.2 管脚说明 (5) 2.1.3 振荡器特性 (7) 2.1.4 芯片擦除 (7) 2.2键盘控制模块 (7) 2.2.1 矩阵键盘的工作原理 (8) 2.2.2 键盘电路主要器件介绍 (8) 2.3LCD显示模块 (10) 2.3.1 显示电路 (11) 2.3.2 LCD1602主要技术参数 (11) 2.3.3 引脚功能说明 (11) 2.4运算模块(单片机控制) (12) 第三章软件设计 (14) 3.1功能介绍 (14) 3.2系统流程图 (14) 3.3程序 (16) 第四章系统调试 (17) 4.1软件介绍 (17) 4.1.1 Keil uVision2仿真软件简介 (17) 4.1.2 protues简介 (17)

4.2软件调试 (18) 4.2.1 软件分析及常见故障 (18) 4.2.2 仿真结果演示 (20) 4.3硬件调试 (21) 结束语 (23) 参考文献 (24) 附录 (25) 致谢 (36)

引言 计算工具最早诞生于中国,中国古代最早采用的一种计算工具叫筹策,也被叫做算筹。这种算筹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充当材料的,约二百七十枚一束,放在布袋里可随身携带。另外直到今天仍在使用的珠算盘,是中国古代计算工具领域中的另一项发明,明代时的珠算盘已经与现代的珠算盘几乎相同。 17世纪初,西方国家的计算工具有了较大的发展,英国数学家纳皮尔发明的“纳皮尔算筹”,英国牧师奥却德发明了圆柱型对数计算尺,这种计算尺不仅能做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运算,甚至可以计算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这些计算工具不仅带动了计算器的发展,也为现代计算器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为现代社会应用广泛的计算工具。1642年,年仅19岁的法国伟大科学家帕斯卡引用算盘的原理,发明了第一部机械式计算器,在他的计算器中有一些互相联锁的齿轮,一个转过十位的齿轮会使另一个齿轮转过一位,人们可以像拨电话号码盘那样,把数字拨进去,计算结果就会出现在另一个窗口中,但是它只能做加减运算。1694年,莱布尼兹在德国将其改进成可以进行乘除的计算。此后,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才有电子计算器的出现。

工业锅炉房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工业锅炉房设计规范 GBJ41一79 (试行) 主编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 试行日期:1980年12月1日 关于颁发《工业锅炉房设计规范》的通知 (79)建发设字第607号 (79)一机设院联字1823号 (79)冶色字第3380号 根据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73)建革设字第239号通知的要求,由第一机械 工业部、冶金工业部会同有关单位对第一机械工业部一九六四年颁发的《工业锅 炉房设计规范》机标建(JBJ)3-64进行了修订,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修 订后的《工业锅炉房设计规范》GBJ41-79为国家标准,自1980年12月1日起试行。 本规范由第一机械工业部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 院负责。 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 第一机械工业部 冶金工业部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修订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73)建革设字第239号通知,由第一机 械工业部第二设计院和冶金工业部北京有色冶金设计院会同有关设计单位和高等 学校对第一机械工业部于1964年颁发的《工业锅炉房设计规范》机标建(JBJ) 3-64共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结合我国现有的技术经济水平,向全国有关地区和单位进行 了较为广泛的调查研究和必要的测试工作,总结了建国以来广大群众的实践经验, 并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有关部门共同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十二章和四个附录。修订的主要内容是:修改了原规范的适用范 围、设备选用的原则和具体方法;充实了燃烧煤的设施、热工监测和控制以及安 全保护方面的内容;新增加了燃烧重油的设施、燃烧天然气的设施、热水锅炉及 附属设施和厂区热力管道方面的内容。 为了使本规范在试行过程中能更好地适应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希各有关部 门注意积累资料和总结经验。在发现本规范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时,请将意见 和有关资料寄交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院,并抄送第一机械工业部设计总院, 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第一机械工业部 冶金工业部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十一日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锅炉及燃烧设施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燃烧煤的设施 第三节燃烧重油的设施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机构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插床主体机构尺寸综合设计 第三章插床切削主体结构运动分析 第四章重要数据及函数曲线分析 第五章工作台设计方案 第六章总结 ; — @

第一章绪论 一,设计的题目:插床运动系统方案设计及其运动分析。 二,此设计是工科专业在学习《机械原理》后进行的一次较全面的综合设计训练,其目的: 1.巩固理论知识,并应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2.建立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机构设计与分析概念; 3.进行计算、绘图、正确应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以及使用经验数据的能力训练。 三,主要内容: 1.确定插床主要尺寸,然后按1:1的比例画出图形。对插刀进行运动分析,选取适当比例尺画出不同点速度,加速度矢量图得到不同点的速度,加速度,并对两处位移,作出位移,速度,加速度同转角的图像 : 2.在内容1运动分析的基础上作出运动循环图,在运动循环图的指导下,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工作台进给运动机构传动方案设计(包括上下滑板1和2进给运动的机构传动方案设计;回转台3分度运动的机构传动方案设计;刀具与工作台在运动中的协调性分析;) 3.整理和编写说明书一份,对图纸进行详细说明 时间安排 (1).第一天 明确任务,准备作图工具,并打扫教室。 (2). 第二、三天 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构建尺寸,作出机构简图,并进行运动分析,并作出一个周期的位移、速度、加速度随转角变化的图像 (3). 第四、五天 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工作台的机构传动方案设计,并画出传动示意图。 (4). 第六、七、八天 < 自己总结,整理并编写说明书一份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学院名称:专业:年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一、设计题目插床传动系统方案设计及其运动分析 二、主要内容 1)对指定的机械进行传动系统方案设计; 2)对执行机构进行运动简图设计(含必要的机构创意实验); 3)飞轮设计; ( 4)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具体要求 插床是用于加工各种内外平面、成形表面,特别是键槽和带有棱角的内孔等的机床(如 另:l BC/l BO2=1,工作台每次进给量0.5mm,刀具受力情况参考图2。机床外形尺寸及各部份联系尺寸如图1所示(其中:l1 =1600,l2 =1200, l3 =740, l4 =640, l5 =580, l6 =560, l7 =200, l8 =320, l9 =150, l10 =360, l11 =1200,单位均为mm,其余尺寸自定。 四、完成后应上交的材料 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2) 一号图一张,内容包括:插床机构运动简图、速度及加速度多边形图、S(φ)-φ曲线、 V(φ)-φ曲线和a(φ)-φ曲线; 3) 三号坐标纸一张:Med(φ)、Me r(φ)-φ曲线; [

锅炉房设计说明书

锅炉房和锅炉房工艺 课程设计 题目:锅炉房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二零一六年七月

摘要 本设计为兰州市某工业园区锅炉房工艺设计。在文中系统详细地解释了该锅炉房设计的原理和设计所依数据,并给出了合理的设备选型依据和主要设备的型号。根据建筑设计节能要求,计算出最大热负荷为39.2t/h。本设计选用台SHF20-2.45/400-H型锅炉。单台锅炉额定容量为20t,工作压力为2.45MPa。 本锅炉房原水硬度和含氧量不符合锅炉给水要求,需要进行软化和除氧处理。根据补给水的流量,本设计选用一台的固定床逆流再生钠离子交换器,选用S0405-0-0热力除氧器各一台。 最后通过计算确定管段的尺寸及水泵和风机型号。 关键词:燃煤蒸汽锅炉;水处理

引言 锅炉对人民的生活生产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居民的冬季供暖,家庭及旅馆,体育馆,健身中心等建筑物内的生活热水,还是工厂内为生产提供动力及热量,都需要锅炉来提供热量。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锅炉设备以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的各个部门,成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供热设备之一。随着城市建设和保护环境的需要,尽管燃油,燃气的锅炉日益增多,但由于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锅炉燃料还是以煤为主,燃煤锅炉约占80%。它们的热效率普遍较低,而且排放的大量烟尘和有害气体,严重污染了环境,需要节能减排的潜力巨大。因此,我们当前面临的是节能和环保两大课题。 能源是国家经济的命脉,国民经济的基础,与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节约能源,降低污染对国民的身心健康负责,是当下政府所必需做的。加强新燃烧技术和新炉型的开发投入我国在洁净煤燃烧的研究和开发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根据目前我国燃料的使用程度,煤的使用仍然占大部分,燃油燃气锅炉虽然发展很快,但由于其建设的经济条件、设计经验相对来说比较不成熟,再者其所用燃料的输送问题很难解决及成本价格太高,故燃煤锅炉仍是将来的主流趋势。燃煤锅炉房初投资小,经济实用性强,做燃煤锅炉房的设计具有现实意义。

单片机设计简易计算器

简易计算器 Simply Calculator 1 设计思想 此计算器有键盘部分、单片机、显示部分三部分组成,键盘部分主要完成输入功能;单片机主要完成数据处理功能,包括确定按键,完成运算,以及输出数据;显示器部分主要完成单片机输出的显示。 本设计的思路是利用单片机性能好,稳定性强的优点来实现系统的运行。设计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硬件的选取和设计;第二步,程序的设计和调试;第三步,Protues 系统仿真。 硬件是设计的骨骼,不仅关系到设计总体方向的确定,还要综合考虑节能,环保,以及稳定性和经济性等各种因素。因此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硬件的选取最为重要,包括选用的芯片,显示设备的选取,输入设备的选取等。本设计是通过单片机来实现的,因此选用了ATMEGA16单片机作为主体,输入设备选用矩阵键盘。程序是硬件的灵魂,是实现设计的中心环节。本设计使用的程序语言是C语言,在“ICC AVR”中运行,调试,直到运行出正确结果,然后输出后缀名为.HEX格式的文件,以备在Protues中仿真使用。程序是设计的关键,程序的调试需要大量的时间,耐心,还够要有足的细心才能成功。本设计中就出现了大量的错误,经过认真修改,最终才能运行出正确结果。最后的系统仿真是设计是否成功的验证,是设计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能掌握Protues的一些基本操作。2原理分析 矩阵键盘的扫描 —

》 图矩阵键盘图 如图所示,单片机的8个I/O口和矩阵键盘相连,用8个I/O口来控制矩阵键盘的16个按键是非常有意思的,首先我们设置单片机的PD0—PD7为输出,且PD0—PD3依次设置为低电平,而PD4—PD7设置为高电平,然后我们设置PD4—PD7为输入,而PD0—PD3仍然为输出,假如此时M1键按下,则PD0与PD4相连,因为PD0是低电平,而PD4是输入,所以PD4会被拉为低电平,同理,如果M2被按下,则PD5会被拉低,M3按下,PD6会被拉低,M4按下,PD7被拉低。这是判断有无键盘按下的过程,当我们判断是那一个键盘按下时,我们首先设置8个I/O口为输出,输出为FE,即,PD0为低电平,其他全为高电平,然后我们设置PD4—PD7为输入,如果M1被按下,则PD4会比被拉为低电平,此时会变成EE,同理可以知道M2被按下时会变为DE,M3被按下时会变为BE,M4被按下时会变为7E。同理我们可以设置8个I/O口输出FD来检测M5—M8是否被按下,设置8个I/O口输出FC来来检测M9—M12,设置8个I/O口输出F7来检测M13—M16,如果M1—M4没有被按下,就继续检测M4—M8,一次类推,就可以检测出16个按键了。在这次设计中,16个按键M1—M16所对应检测值分别为:EE,DE,BE,7E,ED,DD,BD,7D,EB,DB,BB,7B,E7,D7,B7,77。 数字显示与计算 本次设计选用的显示器是1602液晶显示器,此液晶显示器能显示32个字符,VSS接地,VDD接电源正极,E为时使能信号,R/W为读写选择端(H/L),RS为数据/命令选择端(H/L),D0—D7为数据I/O口。 首先我们初始化液晶显示器,然后显示出第一个被按下的数,并且使光标右移,如果有第二个数按下,则据继续显示,以此类推,然后把所有显示出来的数换算成一个数,如果按下“+”号,则显示出“+”,并且同理显示出“+”号后面按下的数字,然后调用加子程序,运算出结果,如果按下的是“-”,则调用减子程序,如果按下“*”,则调用乘子程序,如果按下“/”,则调用除子程序。然后再调用显示结果子程序,显示出结果。 《

锅炉房设计注意事项

锅炉房设计的若干安全要求问题 1)区分承压、常压与燃料 ※《锅炉房设计规范》(GB 50041-2008)对适用范围的规定: 蒸汽锅炉,单台蒸发量1~75t/h、出口蒸汽压力0.10~3.82MPa、出口蒸汽温度≤450℃;热水锅炉,单台热功率0.7~70MW、出水压力0.10~2.50MPa、出水温度≤180℃。 ※《小型和常压热水锅炉安全监察规定》第三条规定:常压热水锅炉是指锅炉本体开孔或者用连通管与大气相通,在任何情况下,锅炉本体顶部表压为零的锅炉。※《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8.11.4条之第4款规定:当锅炉通大气的开孔处,直接用一短管与一个开式水箱相连时……水箱最高水位不应高于锅炉顶部 1.0m。※根据“顶部表压为零”、“<0.1MPa表压”、“水箱最高水位不应高于锅炉顶部1.0m”这几个不同的说法,在工程应用中,一般按照以下原则掌握:水箱最高水位所形成的锅炉最低处的静压,应不大于6m。※直燃冷温水机组,可视同为常压热水锅炉。 2)锅炉房设置 ※燃煤锅炉房应独立设置; ※设在其他建筑物内的锅炉房,应采用燃油或燃气燃料; ※锅炉房和其他建筑物相连或设置在其内部时,严禁设置在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部门的上一层、下一层、贴邻位置以及主要通道、疏散口的两旁。 ※地下、半地下、地下室和半地下室,严禁采用液化石油气或相对密度≥0.75的气体燃料; ※燃油和燃气锅炉房,可以设置在其他建筑物的首层或地下一层的靠外墙部位。燃油和燃气的常压热水锅炉可以设置在其他建筑物的地下一层或屋顶(但北京市不允许)。 ※对设置在其他建筑物锅炉房的锅炉容量限制,老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曾规定“总蒸发量不超过6t、单台蒸发量不超过2t”。而新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只提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锅炉房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但是,现行《锅

插床的设计与分析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插床的设计与分析 12机械专业10 班 设计者:孙占成 指导教师:田静宜老师 2015 年6 月26 日

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目录 机械原理插床机构设计部分 一、插床机构设计要求- - - - - - - - - - - - - - - - - 2 1.插床机构简介- - - - - - - - - - - - - - - - - - 2 2.设计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 2 二、插床机构的设计- - - - - - - - - - - - - - - - - - 3 连杆机构的设计及运动分析- - - - - - - - - - - - - 3 三、飞轮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5 四、凸轮机构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5 机械设计二级减速器设计部分 一、目的及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7 二、减速器结构分析- - - - - - - - - - - - - - - - - - 8 三、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 - - - - - - - - - - - - - - 9 (一)选择电动机- - - - - - - - - - - - - - - - - 9 (二)传动比分配- - - - - - - - - - - - - - - - - 10 (三)运动和动力参数分析计算- - - - - - - - - - - 10 1.计算各轴转速- - - - - - - - - - - - - - - - 10 2.计算各轴输入功率- - - - - - - - - - - - - - 10 3.计算各轴输入转矩- - - - - - - - - - - - - - 11 四、传动件的设计计算- - - - - - - - - - - - - - - - 11 (一)带传动的设计- - - - - - - - - - - - - - - - 11 (二)高速轴齿轮的设计与校核- - - - - - - - - - - 13 (三)低速轴齿轮的设计与校核- - - - - - - - - - - 17 (四)联轴器的选择- - - - - - - - - - - - - - - - 21 (五)轴的设计与校核- - - - - - - - - - - - - - - 21 1.齿轮轴的设计- - - - - - - - - - - - - - - 21 2.中间轴的设计- - - - - - - - - - - - - - - 22 3.低速轴的设计与校核- - - - - - - - - - - - 22 (六)键的校核- - - - - - - - - - - - - - - - - - 25

锅炉房设计说明书12_secret

课程设计 课设名称:变配电所课程设计 系:电气工程系 专业:电气工程与智能化 班级:电智061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教授 2009年6 月 4日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设名称:变配电所课程设计 系:电气工程系 专业:电气工程与智能化 班级:电智061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教授 2009年6 月 4日

目录 第一章任务书 一、工程概况 (1) 二、配电系统 (1) 三、照明配电概括 (1) 四、动力配电概况 (1) 第二章动力工程设计 第一节方案的确定及动力介绍 (1) 一、方案的确定 (1) 二、动力介绍 (1) 三、设备的选择 (2) 第二节锅炉房动力计算书 (3) 第三章照明工程设计 第一节方案的确定 (5) 第二节光源的选择 (5) 第三节照明器的布置 (5) 第四节照明线路 (5) 一、照明线路的一般要求 (5) 二、照明线路的基本形式 (6) 第五节照度计算 (6) 一、照度标准 (6) 二、照明种类 (6) 三、照度确定 (6) 四、开关和插座的选择 (9) 五、照明配电负荷计算表 (9) 六、导线的选择 (9) 七、照明器的安装 (10) 第四章防雷接地工程的设计 第一节防雷设计 (11) 第一节接地设计 (11) 参考文献 (12)

设计题目:某锅炉房供配电系统设计 第一章任务书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给两台2.8MW和2.1MW的供暖锅炉锅炉房的动力,照明工程的配电。其中,锅炉房是30×6×5米单层建筑(各房间大小如建筑底图),内放置两台常压锅炉和三台循环水泵,其中两台常压锅炉根据工艺要求各配备一台5.5kW的电动机供给鼓风机,三台循环水泵各配备一台37kW的电动机,两台盐泵各配置一台4kW的电动机。防雷设计按三类防雷考虑。 二、配电系统 1、本工程中锅炉房对电力的供应没有特殊的要求,属于三级负荷,所以按三级负荷供电。电源采用380/220V三相四线制交流电源,中性线做重复接地,并分为N、PE(中性线)即TN-C-S 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2、本工程的配电箱设在电控室,采用单母线放射式运行方式。 三、照明配电概括 1、照明设备配电均采用放射式配电,照明干线电线垂直和水平敷设时均穿钢管保护。 2、照明设备:A L1为照明配电柜 3、除注明外,开关均为暗装,距地1.4m,未注明高度的插座底边距地0.3m。 四、动力配电概况 1、电力设备配电均采用放射式配电,电力干线电缆垂直和水平敷设时暗敷穿钢管保护。 2、电力设备:电力配电柜包括A L1电力总柜;A L2动力配电柜。 第二章动力工程设计 第一节方案的确定及动力介绍 一、方案的确定 本工程是给两台2.8MW和2.1MW的供暖锅炉锅炉房的动力,照明工程的配电。其中,炉房是30×6×5米单层建筑,内放置两台常压锅炉和三台循环水泵,其中两台常压锅炉根据工艺要求各配备一台5.5KW的电动机供给鼓风机,三台循环水泵各配备一台37KW的电动机,两台盐泵各配置一台4KW的电动机。 二、动力介绍 1、设备功率的确定 进行负荷计算时,需将用电设备按其性质分为不同的用电设备组,然后确定设备功率。用电

简单计算器的设计与实现

C/C++程序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简单计算器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成绩 指导老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2010年11月22日

C/C++程序设计课程设计评阅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号:姓名: 课程设计名称: C/C++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简单计算器的设计与实现 完成期限:自2010 年 11月 15 日至 2010 年 11 月 26 日共2 周 设计内容及要求: 要求用C/C++语言设计一个简易的计算器程序,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加、减、乘、除、开平方等操作。 设计要求及功能如下: 1.阐述设计思想,画出流程图; 2.实现功能: (1)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加法运算; (2)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减法运算; (3)对输入的数据进行乘法运算; (4)对输入的数据进行除法运算; (5)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开平方根运算。 最终设计成果形式为: 1.编写好的程序; 2.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打印并装订成册。 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 批准日期:年月日

摘要 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程序,该计算器具有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以及复杂的数学表达式的功能。该计算器采用VC++作为软件开发环境,采用算数表达式处理算法来实现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操作简单,界面清晰,易于用户使用,容易被他们所接受的。 关键词:计算器;VC++;数学表达式

目录 1课题描述 (1) 2问题分析和任务制定 (2) 3详细设计 (3) 3.1头文件设计 (3) 3.2简单计算器的设计与实现函数设计 (3) 4 程序调试与测试 (8) 4.1主界面测试 (8) 4.2基本功能的测试 (8) 5结果分析 (12) 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插床机构的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课题名称:插床机构的设计 姓名:超 院别:工学院 学号: 2012010803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机设1201班 指导教师:原芳 2014年6 月7日

工学院课程设计评审表

设计目录 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4) 1.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4) 1.2机构简介与设计数据 (4) 1.3设计容 (6) 1.4设计步骤和要求 (6) 2 机构简介与设计数据设计 (7) 1.1 插床简介 (7) 1.2 设计数据.................................................................. (8) 3 插床机构的设计及尺寸计算 (9) 3、1曲柄导杆机构的设计及尺寸计算 (9) 3、2用图解法进行机构的运动分析 (14) 3、3用图解法进行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18) 4 凸轮机构设计 (21) .心得与体会 (22) .参考文献 (23)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 超 班级 1201 学号 2012010803 位置 10 设计题目一:插床机构设计及分析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1.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原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机械原理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机械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和设计有一较完整的概念,并进一步提高电算、绘图和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开发和创新机械的能力。 2.、课程设计的任务 用图解法对插床的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设计凸轮机构。要求画出A 1图纸一,写出计算说明书一份。 二、 机构简介与设计数据 1.插床主要由齿轮机构、导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等组成,如图1所示。电动机经过减速装置(图中只画出齿轮1z 、2z )使曲柄1转动,再通过导杆机构1-2-3-4-5-6,使装有刀具的滑块沿导路作往复直线运动,以实现刀具切削运动。为了缩短空行程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要求刀具具有急回运动。刀具与工作台之间的进给运动,是由固结于轴2O 上的凸轮驱动摆动从动件O 4D 和其他有关机构(图中未画出)来完成的。为了缩短空回形成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要求刀具有急回运动。 在工作行程中,刀具上作用有相当大的切削阻力,在切削行程的前后各有一段0.05H (H 为刀具行程)行程,如图2所示。而在空回行程中则没有切削阻力,因此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刀具受力变化很大,从而影响了主轴的匀速运转,为减小主轴的速度波动,需采用飞轮调速,以减小电动机容量和提高切削质量。 插床机构简图如图1所示,题目数据列于表1。 图1 插床机构简图

锅炉房工艺与设备设计说明书

前言 本设计为哈尔滨某场锅炉设计。从锅炉房的设计原则出发,即遵守规范、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保护环境。根据课本当中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所给的原始资料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仔细的完成本次课程设计。 本次锅炉房设计,因用于工厂的生产、生活和采暖,故设计的锅炉形式为蒸汽锅炉,使用燃料为Ⅲ类无烟煤,选用3台SZL4-1.25-WⅢ型锅炉以满足设计计算出的全年热负荷31800.1t/年,该设计严格按照《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本说明书系统地阐述了锅炉房设计的基本理论和计算过程,设有水处理系统,分别对给水进行除氧、软化等工序进行设计计算,在对排污率进行计算时,采用碱和盐两种方法计算,取其最大值10.6%,还设有汽水系统、引送风系统等,同时对所用燃料进行校核计算,根据该燃料的具体成分,设计相应的燃烧、排污、出渣设备。在设计计算之后的设备选择中,秉持经济节约的原则,在参考资料中也是选用的与计算匹配,与实际符合的设备,不留有一点浪费。 本设计说明书共分为六大章节,以图表结合的形式,使每一章的数据资料能系统、明了的展现给读者。 目录 一.锅炉型号和台数的选择 (3) 二.水处理设备的选择及计算 (6) 三.汽水系统的确定及其设备选择计算 (13) 四.送、引风系统的设计 (17) 五.运煤除灰方法的选择 (23) 六.锅炉房设备明细表 (26) 参考文献 (27) 小结 (28)

一.锅炉型号和台数的选择 1.热负荷计算 热负荷计算的目的是求出锅炉房的计算热负荷、平均热负荷和全年热负荷,作为锅炉设备选择的依据。 (1)计算热负荷 锅炉房最大计算热负荷Q max 是选择锅炉房的主要依据,可根据各项原始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锅炉房自耗热量和管网热损失系数由下式求得: Q max =K 0(K 1Q 1+K 2Q 2+K 3Q 3+K 4Q 4)+Q 5 t/h 式中 Q 1,Q 2,Q 3,Q 4——分别为采暖、通风、生产和生活最大热负荷,t/h ,由设计资料提供; Q 5——锅炉房除氧用热,t/h ; K 1, K 2, K 3, K 4——分别为采暖、通风、生产和生活负荷同时使用系数; K 0——锅炉房自耗热量和管网热损失系数,取K 0为1.15。 其中 Q 1为3.52 t/h Q 2不考虑 Q 3为7.3 t/h Q 4为0.5 t/h K 1为1.0 K 3为0.8 K 4为0.5 代入计算 采暖季: ()05.115.05.03.78.052.3115.1max =?+?+?=Q t/h 非采暖季: 00.75.05.03.78.015.1max =?+?=)(Q t/h (2)平均热负荷 采暖通风平均热负荷pj i Q 根据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计算: i w n pj n pj i Q t t t t Q --= t/h 式中 Q i ——采暖或通风最大热负荷,t/h ; t n ——采暖房间室内计算温度,℃; t w ——采暖期采暖或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t pj ——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 其中 Q i 为3.52 t/h t n 为18℃ t w 为-24.1℃ t pj 为-9.9℃ 代入计算

简易计算器设计说明书

摘要 单片机的出现是计算机制造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它是嵌入式控制系统的核心。如今,它已广泛的应用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电子、科技、通信、汽车、工业等。计算器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计算器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单片机来进行的数字计算器系统设计,可以完成计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乘、除简单的基本四则运算,并在LCD上显示相应的结果。设计电路采用AT89C51单片机为主要控制电路,利用按键作为计算器的键盘的输入。显示采用字符LCD 静态显示。软件方面使用C语言编程,并用PROTUES仿真。 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它是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定时/计数器及I/O接口电路等部件,构成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它的特点是:高性能,高速度,体积小,价格低廉,稳定可靠,应用广泛。单片机比专用处理器最适合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因此它得到了最多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单片机的产生发展、功能特点、应用开发等内容。 【关键词】简单计算器单片机 LCD 应用发展

背景 近年来,单片机以其体积小、价格廉、面向控制等独特优点,在各种工业控制、仪器仪表、设备、产品的自动化、智能化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可靠性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重要课题。影响可靠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构成系统的元器件本身的可靠性、系统本身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耦合因素等。其中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是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本设计采用80c51 芯片,实现了利用单片机进行了一个简单计算器设计。允许对输入数据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及LCD 显示.如果设计对象是更为复杂的计算器系统,其实际原理与方法与本设计基本相同。LCD液晶显示器是Liquid Crystal Display 的简称,LCD 的构造是在两片平行的玻璃基板当中放置液晶盒,下基板玻璃上设置TFT(薄膜晶体管),上基板玻璃上设置彩色滤光片,通过TFT上的信号与电压改变来控制液晶分子的转动方向,从而达到控制每个像素点偏振光出射与否而达到显示目的。 现在LCD已经替代CRT成为主流,价格也已经下降了很多,并已充分的普及。故采用LCD.设计的关键所在,必须非常熟悉单片机的原理与结构,同时还要对整个设计流程有很好的把握,将单片机和其他模块完整的衔接。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单片机来进行的数字计算器系统设计,可以完成计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乘、除基本四则运算,并在LCD上显示相应的结果;设计电路采用AT89C51单片机为主要控制电路,显示采用字符LCD静态显示;软件方面使用C 语言编程,并用PROTUES仿真i。

基于51单片机的计算器设计说明

目录 第一章引言 (3) 1.1 简述简易计算器 (3) 1.2 本设计主要任务 (3) 1.3 系统主要功能 (4) 第二章系统主要硬件电路设计 (4) 2.1 系统的硬件构成及功能 (4) 2.2 键盘电路设计 (5) 2.3 显示电路设计 (6) 第三章系统软件设计 (7) 3.1 计算器的软件规划 (7) 3.2 键盘扫描的程序设计 (7) 3.3 显示模块的程序设计 (8) 3.4 主程序的设计 (9) 3.5 软件的可靠性设计 (9) 第四章调试 (9) 第五章结束语 (10) 参考文献 (11) 附录源程序 (11)

第一章引言 1.1 简述简易计算器 近几年单片机技术的发展很快,其中电子产品的更新速度迅猛。计算器是日常生活中比较的常见的电子产品之一。如何才能使计算器技术更加的成熟,充分利用已有的软件和硬件条件,设计出更出色的计算器呢? 本设计是以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的计算器模拟系统设计,输入采用4×6矩阵键盘,可以进行加、减、乘、除9位带符号数字运算,并在LCD1602上显示操作过程。 科技的进步告别了以前复杂的模拟电路,一块几厘米平方的单片机可以省去很多繁琐的电路。现在应用较广泛的是科学计算器,与我们日常所用的简单计算器有较大差别,除了能进行加减乘除,科学计算器还可以进行正数的四则运算和乘方、开方运算,具有指数、对数、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及存储等计算功能。计算器的未来是小型化和轻便化,现在市面上出现的使用太阳能电池的计算器, 使用ASIC设计的计算器,如使用纯软件实现的计算器等,未来的智能化计算器将是我们的发展方向,更希望成为应用广泛的计算工具。 1.2 本设计主要任务 以下是初步设定的矩阵键盘简易计算器的功能: 1.扩展4*6键盘,其中10个数字,5个功能键,1个清零 2.强化对于电路的焊接 3.使用五位数码管接口电路 4. 完成十进制的四则运算(加、减、乘、除); 5. 实现结果低于五位的连续运算; 6. 使用keil 软件编写程序,使用汇编语言; 7. 最后用ptoteus模拟仿真; 8.学会对电路的调试

插床机构综合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插床机构综合 学生姓名: 卢佛俊 专业班级: 08机电二班 学号: 20087668 目录 一、设计题目简介 二、设计数据与要求 三、设计任务 四、插床主体机构尺寸综合设计 五、插床切削主体结构运动分析 六、重要数据及函数曲线分析 七、工作台设计方案 八、总结 九、参考文献 设计题目:插床机构综合 一、设计题目简介 插床就是常用得机械加工设备,用于齿轮、花键与槽形零件等得加工。图示为某插床机构运动方案示意图。该插床主要由带转动、齿轮传动、连杆机构与凸轮机构等组成。电动机经过带传动、齿轮传动减速后带动曲柄1回转,再通过导杆机构1-2-3-4-5-6,使装有刀具得滑块沿道路y-y作往复运动,以实现刀具切削运动。为了缩短空程时间,提高生产率,要求刀具具有急回运动。刀具与工作台之间得进给运动,就是由固结于轴上得凸轮驱动摆动从动件与其她有关机构(图中未画出)来实现得。

针对图所示得插床机构运动方案, 进行执行机构得综合与分析。二、设计数据与要求 依据插床工况条件得限制,预先确定了有关几何尺寸与力学参数,如表6-4所示。要求所设计得插床结构紧凑,机械效率高。 插床机构设计数据 插刀往复次数(次/min ) 60 插刀往复行程 (mm ) 100 插削机构行程速比系数 2 中心距(mm ) 150 杆长之比 1 质心坐标(mm ) 50 质心坐标(mm ) 50 质心坐标 (mm ) 120 插床机构运动方案示意图 插刀所受阻力曲线

三、设计任务 1、 针对图所示得插床得执行机构(插削机构与送料机构)方案,依据设计要求与已知参数,确定各构件得运动尺寸,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2、 假设曲柄1等速转动,画出滑块C 得位移与速度得变化规律曲线; 3、 在插床工作过程中,插刀所受得阻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在不考虑各处摩擦、其她构件重力与惯性力得条件下,分析曲柄所需得驱动力矩; 4、 取曲柄轴为等效构件,确定应加; 5、 用软件(VB 、MATLAB 、ADAMS 或 SOLIDWORKS 等均可)对执行机构进行运动仿真,并画出输出机构得位移、速度、与加速度线图。6、 图纸上绘出最终方案得机构运动简图(可以就是计算机图)并编写说明书。 四、插床主体机构尺寸综合设计 方案选择: 方案一:结构简图如下 方案二:机构简图如下: 凸轮摆杆行程角(0) 15 推程许用压力角(0) 45 推程运动角(0) 90 回程运动角(0) 60 远程休止角(0) 15 推程运动规律 3-4-5次多项式 回程运动规律 等速 速度不均匀系数 0、05 最大切削阻力(N ) 1000 阻力力臂(mm ) 120 滑块5重力(N ) 320 构件3重力 (N ) 160 构件3转动惯量 (kgm 2) 0、14

锅炉房设计说明书

锅炉房设计说明书 原始资料 1.锅炉的热负荷为12MW,供回水温度为95/70℃ 2.燃气成分: CH498%、C3H60.4%、C3H80.3%、C3H100.3%、N21.0%。标准状态下的*度为ρ气=0.7435Kg/m3,标准状态下的低位发热量Q低=36533KJ/m3. 3.水质资料 总硬度H0:460mg/L(以CaCO3计) PH值:7.56 一. 热负荷、锅炉类型及台数的确定 1.热负荷的计算 (1)最大计算热负荷 Q max = K0 K1 Q0 式中 K0——热水管网的热损失系数,取值为1.08 K1——采暖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取用1 Q0——采暖最大热负荷,12MW 则 Q max=1.08×1×12MW=12.96MW 2.锅炉类型及台数的确定 因为热媒为水,供水温度为95℃,回水温度为70℃,经计算最大热负荷为12.96MW,本设计决定选用扬州斯大燃气锅炉有限公司生产的卧式燃气热水锅炉两台,型号为WNS7.0—1.0—95/70—Q,单台锅炉的额定热功率7MW,工作压力1.0MPa,供回水温度分别为95℃和70℃。无需备用锅炉,所选锅炉的具体参数如下:

—Q 型号热水回水 位置G 热水供水 位置H 烟囱中心距J 烟囱高 度K 烟囱直径 L 清扫烟管 最小长度M WNS7.0—1.0—95/70 —Q 1500 1500 120 2145 750 5400 其排烟温度为160度,NOX排放量低于400mg/m3。 二.给水和热力系统设计 1.水处理方案的确定 (1)热水锅炉对给水的水质要求 锅横截面锅炉纵截面 根据《低压锅炉水质标准》规定,对于温度不大于95度的热水锅炉,补给水和循环水的水质要求如下表所示: 项目补给水循环水 悬浮物mg./L 总硬度me/L PH值(25℃) 溶解氧mg/L ≤5 ≤0.6 ≥7 ≤0.1 8.5~10 ≤0.1 (2)水质处理方案的确定 本锅炉房原水的硬度超过给水水质标准,故需进行软化处理。 由于热水锅炉不存在水的蒸发,水中盐类浓度不会增加,碱度也不会提高,而且保持一定的碱度还可以对金属壁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据此,决定选用钠离子交换软化法。由于是 连续供热方式,原水水质和处理水量较稳定,又为简化操作程序和自控设备,所以采用流动

基于51单片机的简易计算器论文设计

电子设计结课论文题目: 系别: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实验研究工程设计工程技术研究 年月日

基于51单片机的简易计算器 摘要:工程实践教学环节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巩固和实践所学专业知识而设置 的,在本次工程实践中,我以《智能化测量控制仪表原理与设计》、《MCS-51系列单片微型计算机及其应用》课程中所学知识为基础,设计了简易计算器。本系统以MCS-51系列中的8051单片机为核心,能够实现两位数的四则运算。该系统通过检测矩阵键盘扫描,判断是否按键,经数据转换把数值送入数码管动态显示。 本系统的设计说明重点介绍了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1)基于单片机简易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同时对矩阵键盘及1602显示原理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2)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给出了系统的整体流程框图,并对其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及所采用的元器件进行了详细说明; 3)对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软、硬件实现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说明。 关键词:MCS-51 8051单片机;计算器;加减乘除

目录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2设计目的 (1) 1.3设计任务 (1) 1.4章节安排说明 (1) 第二章计算器系统简介 (2) 2.1单片机发展现状 (2) 2.2计算器系统现状 (2) 2.3简易计算器系统简介 (3) 第三章主要器件简介 (4) 3.1MCS-51系列单片机简介 (4) 3.2其它器件简介 (7) 3.2.11602显示 (7) 3.2.2矩阵按键 (7) 第四章计算器系统设计 (8) 4.1计算器硬件电路设计 (8) 4.2.2主程序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结语. (17) 参考文献 (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