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口腔医学考试重点

儿童口腔医学考试重点
儿童口腔医学考试重点

问答题--儿童口腔医学

1、先天性无牙症及外胚叶发育不全综合症的临床表现有那些? (1) 无汗型:A 缺汗腺,无汗少汗,不耐高温;有高热史 B 、缺毛囊、皮脂腺,皮肤干燥,多皱纹;毛发干燥,指甲发育不良 C 、口腔牙数极少,形小,距稀,圆锥形,无牙区无牙槽嵴,但颌骨发 育正常 D 、涎腺发育不良,唾液少,口干 (2) 有汗型:E 、毛发纤细,色浅,稀疏 F 、指甲有条纹,无光泽 G 、口腔表现:缺牙数目不等,畸形牙;或釉质发育不良;釉质薄 2、简述畸形中央尖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原则? (1)、临床表现:①好发牙位:55,其次是4 |4。 ②大多同名牙对称发生 ③牙尖高1~3mm ,有髓角伸入 ④牙尖磨耗后,可见环状痕迹,中心为髓角伸入区 ⑤折断后常导致无龋性根尖周感染 ⑥X 线:根管粗,根尖呈喇叭口状 (2)、治疗:①牙尖低而且圆钝者,不处理 ②没有高的髓角着,可以分次磨除 ③预防性充填法;直接、间接盖髓术;活髓切断术 ④有根尖感染者:根尖诱导成型术 ⑤根尖病变过大者,建议拔除 3、牙外伤后常规X 片检查有那些?X 线检查有什么作用? X 片有:根尖片/牙片;咬合片;曲面断层片 用X 片来了解:1、牙冠及牙根折断情况 2、牙槽骨、颌骨有无骨折和状况 3、牙周组织情况 4、邻牙、牙胚情况 5、牙根吸收及形成情况 6、乳牙及继承恒牙关系 7、陈旧性外伤有无牙根吸收及其吸收方式 8、可追踪预后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治疗患牙 4、牙外伤的治疗原则? 1、消除咬合创伤a 、调磨早接触 b 、牙松动明显,有深覆合时——全牙列合垫 2、减少或避免不良刺激a 、避免过冷过热的食物 b 、不用患牙咬硬物 c 、临床上冷热测试的时间不宜过长; 3、定期追踪检查a 、X 片 b 、牙色 c 、自觉症状 了解牙髓根尖状况及时处理。 4、釉质面上龟纹的处理:氟保护漆 5、牙冠折断拌牙髓暴露的治疗原则? 1、 露髓孔小于1mm 同时外伤时间少于30min 可以直接盖髓 2、 局麻下活髓切断术 3、 外伤时间长,有牙髓炎症或坏死症状时——及时去髓治疗;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术

(完整版)儿童口腔医学重点归纳

儿童口腔医学重点梳理总结 1、乳恒牙的临床鉴别。 1)磨耗度:由于乳牙萌出早又易磨耗,故切嵴、牙尖磨耗明显。恒牙新萌出不久,磨耗不明显,新萌出的横切牙尚可见明显的切嵴结节。2)色泽:乳牙色白,而恒牙微黄,更显有光泽3)形态:乳牙牙冠高度短,近远中径相对较大,并具有牙冠近颈1/3处突出明显、颈部收缩等特点4)大小:以同名牙相比,乳牙比恒牙小5)排列:在完整的牙列中,可参考牙齿排列的次序加以鉴别。 2.第一恒磨牙的萌出。 六龄牙的成熟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发育阶段。胚胎3~4个月左右,第一恒磨牙的牙胚开始形成,出生时开始钙化,大约2~3岁时牙冠钙化完成,6~7岁开始萌出,9~10岁牙根发育完成。决定六龄牙萌出时的咬合关系主要有第二乳磨牙的末端平面、灵长间隙、第一恒磨牙的位置和萌出方向、萌出速度以及上、下颌骨的发育程度等各种因素。由于第一恒磨牙萌出受第二乳磨牙远中平面位置影响较大,当颌骨发育不足或恒磨牙的牙冠较大时,第一恒磨牙向近中移动可以引起第二乳磨牙的远中根的吸收,临床称这种现象为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这样就会破坏正常的咬合关系,引起错牙合畸形的发生。此时,可采用开展间隙的装置,推第一恒磨牙向远中移位,诱导其成为正常咬合关系。 3.乳牙髓腔特点及临床意义 ①髓室大、髓角高、髓腔壁薄:去腐时防止意外穿髓;②根管粗大、根尖孔大:当心侧穿和超出;③乳磨牙髓室底离根分叉近,髓室底薄:防止底穿;④乳磨牙髓底多见副根管:感染易经此达根分叉处; 4、乳牙的组织结构特点 乳牙釉质、牙本质厚度薄(1/2),有机含量高,矿化程度差、硬度低、化学反应性活泼:龋病进展快,易磨耗,易切削。乳牙牙髓疏松,细胞丰富、胶原纤维少:感染易扩散。神经分布稀疏,多为无髓鞘神经:感觉不敏感,牙髓炎症不典型。牙根吸收达1/2时,冠髓尚属正常,根髓近吸收处,牙髓细胞减少,纤维增多,成牙本质细胞变性、消失。 5.乳牙牙髓特点。 牙髓细胞丰富,胶原纤维较小且细。牙髓中部的血管粗细想混,边缘部血管细。牙根有生理吸收的特点。 6..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吸收部位的特点。 1)乳牙牙根吸收面的根管孔周围为数不少的吸收窝及长短不一的成牙本质细胞浆突,根管孔附近有数个小孔,其壁由螺旋状排列的牙骨质粒所形成。2)牙本质吸收面由大小不一,不规则的吸收窝所形成。吸收窝互相重叠,其间见散在牙本质小管的开口。吸收面较平滑,基质纤维结构不清,断端之表面稍突。3)牙骨质吸收面的吸收窝较牙本质吸收面少而小,为圆形。吸收窝底可见残留的牙骨质粒。4)乳牙牙根吸收近颈部时,颈部部分釉质吸收。吸收面可见吸收窝较深,釉柱体凹陷,柱体边缘部突出。 7. 乳牙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2)有利于恒牙的萌出及恒牙列的形成:乳牙的存在为继承恒牙的萌出预留间隙;乳牙对恒牙的萌出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3)辅助发音(4)有利于美观

儿童口腔医学题库

儿童口腔医学复习题Al型题 1.乳牙常见的萌出顺序是 A. A-B-C-D-E B. A-B-D-C-E C. A-B-C-E-D D.A-B -D-E-C E.A -C-B -D-E 2.上颌恒牙萌出时常见的顺序是 A.6-l-2-3-4-5-7 B.6-l-2-3-5-4-7 C.6-1-2-4-3-5-7 D.1-6-2-3-4-5-7 E.l-2-6-4-3-5-7 3.混合牙列的时期为 A. 6~ 12岁 B. 7~ 13岁 C. 8~ 15岁 D.6个月~2.5岁 E.2.5~7岁 4.年轻恒牙牙根完全形成在萌出后多长时 间 A.l年 B. 1年~1年半 C.2~2年半 D.3~5年 E.6年 5.乳尖牙早失最常见的原因是 A.龋齿 B.恒尖牙阻生 C.先天缺失 D.侧切牙萌出时的压迫 E.牙外伤 6.下列哪项是造成乳磨牙早失的原因? A.邻面龋 B.牙齿固连 C.慢性牙髓炎 D.晚期龋被拔除 E.外伤 7.发育期的上颌正中间隙,在哪个牙萌出后间隙关闭? A.上颌中切牙 B.下颌尖牙 C.上颌第一双尖牙 D.上颌尖牙 E.上颌第二双尖牙

A.乳牙早失 B.多生牙、牙瘤、囊肿 C.颅骨锁骨发育不全 D.乳牙滞留 E.牙胚发育畸形 9.乳牙经常在出生后多长时间就可萌出 A.2个月 B.6个月 C.1岁半 D.2岁 E.2岁半 10.FC活髓切断术时FC小棉球应放置的时间为 A.1分钟 B.2分钟 C,3分钟 D.5分钟 E.8分钟 11.活髓切断术成功的关键因素是 A.去尽腐质 B.髓室顶揭除完全 C.止血彻底 D.无菌操作 E.放置盖髓剂 12.FC活髓切断术牙髓的组织变化为 A.根髓固定纤维化 B.根管口形成硬组织桥 C.牙髓钙变 D.牙髓活力正常 E.根管内壁吸收 13.FC活髓切断时去除牙髓组织的量是 A.露髓点周围4mm范围内的牙髓 B.冠髓的上半部分 C.牙冠颈部缩窄以上的全部牙髓 D.根分歧以上的全部牙髓 E.每一个根管口以上的牙髓 14.下列哪种情况不可做活髓切断? A.乳牙深龋极近髓 B.乳牙去尽腐质,意外露髓 C.畸形中央尖折断 D. 乳牙去腐未净露髓 E.外伤冠折露髓就诊及时 15.下列有关乳牙固连的各项中哪项是错误的? A.发生在乳牙吸收的活动期 B.局部牙槽骨与牙根间发生骨性粘连

儿童口腔医学名词解释

儿童口腔医学名词解释 1. 儿童口腔医学( pediatric dentistry ):是研究胎儿至青少年口腔器官的生长发育、保健和疾病防治的口腔医学分支学科。 2. 颊面基底结节( tuberculum buccobasale):上颌IV 颊面接近近中颈部处隆起, 呈结节状,称颊面基底结节。 3. 卡氏结节(Carabelli ' s tub:ercle) 上颌V 舌面近中部有时可见隆起的结节,称 为卡氏结节。 4. 乳牙牙根稳定期Stationary phase:自乳牙根形成至牙根开始吸收这一时期称乳牙根稳定期。这是临床上牙髓治疗和根管治疗最有利的时期。 5. 年轻恒牙( young permanent teeth ):是指虽已萌出,但未达合平面;在形态、结构上尚未完全形成和成熟的恒牙,称为年轻恒牙。 6. 新生线( neonatal line):胎儿离开母体后环境与营养的变化在乳牙钙化进程上留有记录,即在乳牙冠部同一时期发育的釉质上,出现较明显的低矿化横线,称发育停止线, 7. 上皮珠( epithelial peal):新生儿口腔的牙槽粘膜上可出现一至数个白色米粒大小的球状物,这是牙板上皮剩余形成的角化物,称为上皮珠或马牙子。不必做处理,可自行脱落。 8. 生理性流涎:牙萌出时刺激三叉神经,引起唾液分泌量增加,但由于小儿还没有吞咽大量唾液的习惯,口腔又浅,唾液往往流到口外,形成所谓的生理性流涎。 9. 颌间间隙( intermaxillary space): 无牙期时上下颌只有相当于第一乳磨牙处有接触,其余部分均无接触,故从正中观察上下颌之间有一间隙,称为颌间间隙。灵长间隙( primate space): 灵长类动物的牙列中,上颌II、山和下颌山、IV之间的间隙。发育间隙

儿童口腔医学名词解释

儿童口腔医学名词解释 1.儿童口腔医学(pediatric dentistry):是研究胎儿至青少年口腔器官的生长发育、保健和疾病防 治的口腔医学分支学科。 2.颊面基底结节(tuberculum buccobasale):上颌IV颊面接近近中颈部处隆起,呈结节状,称颊面 基底结节。 3.卡氏结节(Carabelli’s tubercle):上颌V舌面近中部有时可见隆起的结节,称为卡氏结节。 4.乳牙牙根稳定期Stationary phase:自乳牙根形成至牙根开始吸收这一时期称乳牙根稳定期。这是 临床上牙髓治疗和根管治疗最有利的时期。 5.年轻恒牙(young permanent teeth):是指虽已萌出,但未达合平面;在形态、结构上尚未完全形 成和成熟的恒牙,称为年轻恒牙。 6.新生线(neonatal line):胎儿离开母体后环境与营养的变化在乳牙钙化进程上留有记录,即在乳 牙冠部同一时期发育的釉质上,出现较明显的低矿化横线,称发育停止线,~。 7.上皮珠(epithelial peal):新生儿口腔的牙槽粘膜上可出现一至数个白色米粒大小的球状物,这 是牙板上皮剩余形成的角化物,称为上皮珠或马牙子。不必做处理,可自行脱落。 8.生理性流涎:牙萌出时刺激三叉神经,引起唾液分泌量增加,但由于小儿还没有吞咽大量唾液的习 惯,口腔又浅,唾液往往流到口外,形成所谓的生理性流涎。 9.颌间间隙(intermaxillary space):无牙期时上下颌只有相当于第一乳磨牙处有接触,其余部分 均无接触,故从正中观察上下颌之间有一间隙,称为颌间间隙。灵长间隙(primate space):灵长类动物的牙列中,上颌II、III和下颌III、IV之间的间隙。发育间隙(developmental space):随着颌骨的发育,3~4岁左右乳牙列中出现的生理性间隙。生理间隙:灵长间隙和发育间隙统称为生理间隙。 10.末端平面(terminal plane):上下颌第二乳磨牙远中面称为末端平面 11.丑小鸭阶段(ugly duckling stage ):由于恒切牙初萌时体积大,歪斜不齐,加之刚萌出的恒切牙 牙冠与儿童面型、相邻乳牙、牙弓不协调,故称此阶段为丑小鸭阶段。 12.剩余间隙(leeway space):乳牙侧方牙群近远中径大于恒牙,二者之差称~。上颌0.9mm,下颌 1.7mm。剩余间隙的存在有利于第一恒磨牙在侧方牙群替换期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特别是末端平面 垂直型和远中型关系的儿童,可以利用剩余间隙前移达到正常的咬合关系。 13.牙齿发育异常(dental developmental anomalies):牙齿数目异常、牙齿形态异常、牙齿结构异 常、牙齿萌出与脱落异常。 14.畸形中央尖(central cusp):是指位于前磨牙中央窝处,呈圆锥形的突起。好发牙顺序:下颌第二 前磨牙>下颌第一前磨牙>上颌第二前磨牙>上颌第一前磨牙。 15.牙内陷(dense invaginatus):为牙发育时期,成釉器过度卷叠或局部过度增殖,深入到牙乳头中所 致。多见于上颌侧切牙。临床上分畸形舌侧窝、畸形根面沟、畸形舌侧尖、牙中牙 16.过大牙macrodontia(多见于上颌中切牙和下颌第三磨牙)、过小牙microdontia(多见于上颌侧切 牙和下颌第三磨牙)

(完整版)儿童口腔医学题库2

儿童口腔医学 一.选择题 1 第二乳磨牙末端平面的关系哪种不存在( ) A垂直型B近中型C远中型D前倾型 2下列哪种现象在恒牙萌出早期出现不可能改善或消失的() A上切牙远中萌出B下切牙拥挤C下颌第一恒磨牙前移约5cm D前牙覆颌较深 3.乳牙牙体形态特点不正确的有: A恒牙牙冠较之乳牙近白或微青白色 B乳牙牙冠之外形除乳磨牙基本类似继承恒牙C第二乳磨牙牙冠和第一恒磨牙相似 D于其继承恒牙相比,乳磨牙近远中径大于前磨牙近远中径。 4. 窝沟类型不正确的有: A.V B.U C.I D.S 5.就髓腔和牙体大小比例而言,乳牙髓腔相对恒牙大,其表现不正确的是: A. 髓室大 B. 髓角高 C. 根管粗大 D. 髓腔壁厚 6.下列关于乳牙釉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A. 其矿物盐存在的形式和恒牙不一样。 B. 乳牙釉质比恒牙易受脱钙剂作用而脱钙。 C. 乳牙釉质比恒牙易受氟化物的作用而增强抗酸性 D. 釉质硬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7.乳牙感觉不如恒牙敏感的原因不包括: A. 乳牙小恒牙大 B. 乳牙牙髓神经纤维如未成熟状。 C. 边缘神经丛少, D. 组成腊施柯夫神经丛的神经纤维少 8.年轻恒牙牙根发育完全的时间: A. 萌出后2-3年 B. 萌出后2-3月 C. .萌出时 D. 萌出后7-8年 9.畸形中央尖最常出现于 A.下颌第一前磨牙 B.下颌第二前磨牙 C.下颌第一磨牙 D.上颌第一磨牙 10.一般因长期生活在高氟区导致氟牙症的年龄是 A.孕妇期 B.新生儿期 C.6-7岁前 D.青少年期 11.一般能引起氟牙症的水源含氟量的临界值为 A.0.5ppm B.1ppm C.2ppm D.3ppm 12.畸形中央尖分次磨除法每次磨除的厚度不超过 A.0.5mm B.1mm C.1.5mm D.2mm 13.发育障碍发生在3岁以后会导致釉质发育不全的牙位是 A.前磨牙 B.尖牙 C.中切牙 D.第一恒磨牙 14.发育障碍发生在1岁以内不会导致釉质发育不全的牙位是 A.中切牙 B.尖牙 C.第一恒磨牙 D.前磨牙 15.奶瓶龋好发于 A 上颌乳前牙B下颌乳前牙C 上颌乳磨牙D下颌乳磨牙 16.预成冠牙体制备颌面一般去除牙体表面为佳 A0.8mm B1.0mm C1.2mm D1.5mm 17.以下哪项不是乳牙龋病临床表现的分类

北医口腔专业儿童牙科复习题,重点!!

1.胎龄月,全部乳牙开始钙化。 2.乳牙的萌出顺序为。 3.第二乳磨牙的稳定期为岁。 4.个别婴儿出生时口腔内已有牙齿,这种牙称为。 5.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的病因是,,。 6.额外牙最好发的部位为。 7.乳牙列侧方牙群牙冠近远中径大于恒牙侧方牙群,它们的差形成的间隙称为。 8.乳牙早失后,牙齿间隙缩窄最快是在早失后。 9.临床上有人将Hellman咬合发育的期称为丑小鸭阶段。 10.乳牙列完成后,随着恒牙胚的发育,牙弓的发育变化主要表现在之间的距离增宽。 11.乳牙患龋的高峰年龄为岁。 12.各年龄阶段之乳牙龋的发生部位有明显特点,1-2岁时,主要发生于上颌;3-4岁时,多发的是;4-5岁时,好发于。 13.? 环状龋多现于牙冠的处,有时切缘残留少许正常的釉质、牙本质。14.? 年轻恒牙治疗中尽量保存活髓以使牙根发育的方法有:,,,,。 15.? 牙齿振荡中,牙髓的远期变化,可能有,,,。16.? 有增生倾向或增生为主要症状的儿童牙龈炎是,,,。 二、名词解释 1.Young Permanent Teeth 2.Apexification 3.concussion 4.猖獗龋(写出英文单词) 5.环状龋 三、选择题 ? ? 1.? 1岁6个月幼儿,正常情况下应萌出的牙齿是() A. B. C. D. E. 2.乳磨牙牙根开始吸收的部位为() A.根分歧的内侧面 B.根尖1/3的舌侧面 C.根尖部开始 D.根尖部外侧面 E.根中1/3外侧面 3.3岁儿童曲面断层片正常情况下应看到() ①乳牙牙根完全形成②第一恒磨牙牙冠完全形成 ③除了第三恒磨牙其余恒牙都已开始钙化④全部恒牙牙冠都已形成

儿童口腔医学问答题重点

儿童口腔医学问答题重点 1.乳恒牙的临床鉴别。 1)磨耗度:由于乳牙萌出早又易磨耗,故切嵴、牙尖磨耗明显。恒牙新萌出不久,磨耗不明显,新萌出的横切牙尚可见明显的切嵴结节。2)色泽:乳牙色白,而恒牙微黄,更显有光泽3)形态:乳牙牙冠高度短,近远中径相对较大,并具有牙冠近颈1/3处突出明显、颈部收缩等特点4)大小:以同名牙相比,乳牙比恒牙小5)排列:在完整的牙列中,可参考牙齿排列的次序加以鉴别。 2.第一恒磨牙的萌出。 六龄牙的成熟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发育阶段。胚胎3~4个月左右,第一恒磨牙的牙胚开始形成,出生时开始钙化,大约2~3岁时牙冠钙化完成,6~7岁开始萌出,9~10岁牙根发育完成。 决定六龄牙萌出时的咬合关系主要有第二乳磨牙的末端平面、灵长间隙、第一恒磨牙的位置和萌出方向、萌出速度以及上、下颌骨的发育程度等各种因素。由于第一恒磨牙萌出受第二乳磨牙远中平面位置影响较大,当颌骨发育不足或恒磨牙的牙冠较大时,第一恒磨牙向近中移动可以引起第二乳磨牙的远中根的吸收,临床称这种现象为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这样就会破坏正常的咬合关系,引起错牙合畸形的发生。此时,可采用开展间隙的装置,推第一恒磨牙向远中移位,诱导其成为正常咬合关系。 3.乳牙髓腔特点及临床意义 乳牙的髓腔形态与恒牙相似,髓腔的形态特点和大小与相应的乳牙外形一致。按牙体的大小比例而言,相对来讲乳牙的髓腔较恒牙者大,表现在髓室大、髓室各个壁均薄、髓角高、髓室顶和髓角多位于冠中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根管粗、根尖孔亦大。 乳牙的髓腔解剖特点如下:1.乳前牙的髓腔形态乳前牙髓腔与恒前牙髓腔相似,上下颌者多为单根管,根管有分支的很少,偶尔可见下颌乳前牙根管分成唇、舌向2个根管。2.乳磨牙的髓腔形态乳磨牙髓室一般都较大,近中髓角较远中髓角高。上颌乳磨牙髓室颊舌径比近远中径大,一般都有3个根管,其分布为颊侧近、远中各1个,舌侧1个,以舌侧根管最粗大。下颌乳磨牙的髓腔为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以近中舌侧髓角最高。下颌乳磨牙通常为3个根管,近中2个较小,远中根管较粗大。有时下颌第二乳磨牙出现4个根管,即近中和远中各有2个根管。3.乳牙髓腔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乳牙髓腔大,牙髓治疗效果好。由于乳牙髓腔壁薄、髓角又高,在制备洞形时,应注意保护牙髓,防止穿髓和穿出侧壁。乳牙根在替牙前3、4年即开始吸收,治疗时慎勿将吸收穿透的髓室底误认为是根管口。 4。乳牙牙髓特点。 牙髓细胞丰富,胶原纤维较小且细。牙髓中部的血管粗 细想混,边缘部血管细。牙根有生理吸收的特点。

儿童口腔医学考试题

儿童口腔医学复习题 1. 乳牙萌出的时间及顺序? 正常乳牙萌出时间:出生0.5 岁~2.5 岁 乳牙萌出的顺序是:ABDCE 注:A乳中切牙B乳侧切呀C乳尖牙D第一乳磨牙E第二乳磨牙 2. 恒牙萌出的时间及顺序?正常恒牙萌出时间:6岁~13 岁恒牙的萌出顺序为:上颌恒牙:61243578 或者61245378 下颌恒牙:61234578 或者61243578 注:1中切牙2 侧切牙3尖牙4 第一前磨牙5第二前磨牙6 第一磨牙7第二磨牙8 第三磨牙 3. 乳恒牙鉴别? 1. 磨耗度 由于乳牙萌出早又易磨耗,故切嵴、牙尖磨耗明显。恒牙新萌出不久医学|教育 网搜-集整理,磨耗不明显,新萌出的恒切牙尚可见明鼹的切嵴结节; 2. 色泽 乳牙色白,而恒牙微黄,更显有光泽; 3. 形态乳牙牙冠高度短,近远中径相对较大,并具有牙冠近颈1/3处突出明显、颈部收缩等特点; 4. 大小 以同名牙相比,乳牙比恒牙小; 5. 排列在完整的牙列中,可参考牙齿排列的次序加以鉴别;根据符乳牙的解剖形态和参考上述各点,不需X线片即能鉴别乳恒牙。X线片尚能显示根分叉度大、牙根生理性吸收、髓腔宽大等乳牙的特点以及后继恒牙牙胚的位置。 4. 儿童口腔科医患关系的特点及儿童心理行为诱导的定义? 5. 怎样进行儿童心理行为的诱导? 6. 多生牙的形态诊断及治疗计划,多发部位? 临床检查可见萌出的多生牙形状异常,位于牙弓内或牙弓外,常伴有恒牙错位,牙 弓内牙数目较正常多。未萌多生牙常使恒牙分开,牙弓中出现间隙,X 线牙片可准确地 作出诊断。有时在上颌中切牙区萌出一个多生牙,X 线牙片显示牙槽骨中还有阻生的多 生牙。因此临床检查发现多生牙时一般均应照X 线牙片或全颌曲面断层片确诊为一个或多个多生牙。

儿童口腔医学简答题

1、介绍儿童口腔治疗计划的确立步骤。 答:儿童口腔治疗计划的安排和制订,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病史,全面、细致地进行检查和分析,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之后进行。 1)口腔检查和病历记录:检查包括口内外的检查、牙齿的检查、X线的检查。 病历记录包括口腔检查的视诊记录、所获取的牙列石膏模型和X线片的资料等内容。 2)立即处置紧急的问题,首先是缓解疼痛和控制感染。 3)家长、医生、患者三方讨论:医生应向家长及患者交待治疗计划的步骤、复 诊的时间、治疗费用以及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4)相关医生的会诊:在做牙体治疗以前应该安排必要的正畸、口腔外科等的会 诊。制订全面的治疗计划。 2、X线片对于乳牙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诊治具有重要参考依据,从X线片中应注意观察哪些内容? 1)龋坏的深度及与髓腔的关系。 2)根尖周组织病变的情况。 3)乳牙牙根吸收的情况。 4)恒牙牙胚的情况。 5)髓室内有无钙变,有无牙体内吸收。 6)年轻恒牙牙根发育情况。 3、某患者,男,8岁,诉左下后牙疼痛5天,进食时加重,1天前疼痛加重,夜 第一恒磨牙均已完全萌出,两上颌中切牙之间间隙为4 mm ,36颌面龋洞,洞内大量软化牙本质,探诊(++),叩诊(+),无松动,牙龈未见异常。46颌面龋洞,探诊(-),叩诊(-),龋坏达牙本质浅层,无近中倾斜。85缺失,65近中龋洞,54、55相邻面龋洞,探诊(-),叩诊(-),龋坏达牙本质浅层。请根据以上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做出诊断及治疗方案。 1)36牙髓炎,进行x线检查牙根发育情况,行牙髓治疗(根尖诱导成形术、根 尖内屏障术、血管再生术)。 2)46、65、54、55中龋,应进行充填治疗。 3)对上颌前牙进行x线检查,以排除近中多生牙的可能。 4)85早失,因制作带环式丝圈式间隙保持器维持牙间隙。 5)16,26建议进行窝沟封闭术,以预防龋病的发生。 6)口腔卫生宣教。

口腔主治医师考试辅导《儿童口腔医学:牙齿发育异常和咬合异常》试题附答案解析

《儿童口腔医学》三、牙齿发育异常和咬合异常 一、A2 1、患儿,女,6岁,左下第二乳磨牙缺失,第一恒磨牙已完全萌出。该患者选择最佳的保持器是 A、舌弓保持器 B、远中导板保持器 C、充填式保持器 D、可摘式功能性保持器 E、带环(全冠)丝圈保持器 2、患儿5岁半,右侧下颌第二乳磨牙因根尖周炎无法保留拟拔除,X线显示右侧下颌第一恒磨牙即将萌出,右侧下颌第一乳磨牙已行根管治疗,并行大面积银汞充填。应做以下哪种处理 A、带环丝圈式保持器 B、腭弓式保持器 C、全冠远中导板保持器 D、活动功能保持器 E、全冠丝圈式保持器 3、患儿4岁,左右上第一乳磨牙拔除,上颌左右乳中切牙外伤,全脱位就诊,设计治疗方案应是 A、前牙间隙改变较小,不做处理观察 B、丝圈保持器 C、可摘式功能保持器 D、远中导板式保持器 E、上颌腭弓保持器 4、患儿,男,7岁,上颌前牙松动就诊。口腔检查见:Ⅰ|松动Ⅲ°,牙冠有深龋洞,1|已从舌侧萌出,可诊断 A、乳牙滞留 B、乳牙早失 C、乳牙根尖周炎 D、乳牙牙周炎 E、乳牙外伤 5、患儿5岁,下颌乳中切牙Ⅱ度松动,舌侧有恒中切牙萌出三分之一,应该诊断为 A、下颌恒中切牙移位 B、下前牙拥挤 C、下颌恒中切牙早萌 D、下颌乳中切牙滞留 E、以上都不是 二、A3A4 1、某患者9岁,因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导致乳牙早失求治。 <1> 、如下颌双侧第二乳磨牙缺失,其余牙齿正常,下颌第一磨牙已经正常萌出,处理妥当的是 A、观察替换 B、下颌双侧第一恒磨牙带环(全冠)丝圈保持器 C、下颌双侧第一恒磨牙+第一乳磨牙固定桥修复

D、下颌双侧第一恒磨牙+第一乳磨牙充填式保持器 E、下颌功能式样保持器修复 <2> 、如双侧上颌第一恒磨牙已经完全萌出,上颌双侧乳Ⅳ缺失,右上乳Ⅴ深大龋洞,Ⅲ°松动,待拔除时,最适合的间隙保持器是 A、丝圈式间隙保持器 B、舌弓式间隙保持器 C、功能式间隙保持器 D、远中导板间隙保持器 E、Nance腭弓式间隙保持器 <3> 、如下颌乳牙全部缺失,仅存31、32、36、41、42、46,X线显示其余恒牙胚距离龈端最近的为2mm,此时最应考虑使用的间隙保持器是 A、丝圈式间隙保持器 B、舌弓式间隙保持器 C、功能式间隙保持器 D、远中导板间隙保持器 E、Nance腭弓式间隙保持器 2、患儿7岁,下颌乳中切牙Ⅰ°松动,舌侧有恒中切牙萌出2/3,形成“双排牙”,双侧下颌乳磨牙龋损破坏严重,叩诊(++),X线检测根尖周阴影,但尚未波及恒牙胚。双侧下颌第一恒磨牙萌出2/3。下颌切牙牙根形成近2/3。 <1> 、对于“双排牙”的诊断正确的是 A、正常替牙 B、下前牙拥挤 C、下颌恒中切牙早萌 D、下颌乳中切牙滞留 E、以上都不是 <2> 、对于“双排牙”的处理正确的是 A、正常替牙可自行脱落 B、局麻下拔除唇侧乳切牙 C、局麻下拔除恒切牙 D、局麻下拔除舌侧切牙 E、嘱患儿多食硬质食物 <3> 、对于下颌乳磨牙的处理正确的是 A、无需处理待替换 B、根管治疗+玻璃离子充填 C、根管治疗+预成金属全冠修复 D、局麻下拔除患牙后远中导板保持间隙 E、局麻下拔除患牙后功能性保持器保持间隙 答案部分 一、A2

儿童口腔医学重点总结78371

第三章乳牙及年轻恒牙的解剖形态与组织结构特点 、乳牙牙体形态特点 1、 色泽:乳牙牙冠呈青白色或近白色,恒牙呈微黄白色。 2、 大小:乳牙均小于同类的恒牙。 3、 牙冠外形:除乳磨牙外,乳牙牙冠的外形基本类似其继承恒牙。乳牙牙冠按比例观察,近远中径 较大,而牙冠高度较短,故牙冠之外形显得粗短,如矮胖形。乳牙牙颈部明显缩窄,牙颈缘线条向 切端的弯曲不如恒牙明显。乳磨牙颌面的牙尖和发育沟较为复杂,且小窝多,不如恒牙规则。 4、 牙根形态:乳前牙均为一个根,唇舌向呈扁平状,自根中部开始稍向唇侧弯曲。乳磨牙的根分叉 接近髓底,个根间的叉度大,有利于容纳继承恒牙的牙胚。 5、 冠根比例:乳牙之牙根与牙冠的长度比例较恒牙大, 故乳牙显得根长,此特点在乳前牙尤为明显。 6、 髓腔形态:乳牙髓腔与牙体外形之大小比例,和恒牙相比,牙髓腔比恒牙大,初萌出之乳牙尤为 明显。 乳牙的髓腔形态与恒牙相似,髓腔的形态特点和大小与相应的乳牙外形一致。按牙体的大 小比例而言,相对来讲乳牙的髓腔较恒牙者大,表现在髓室大、髓室各个壁均薄、髓角高、髓室顶 和髓角多位于冠中部。 二、乳恒牙的临床鉴别 1、 磨耗度:由于乳牙萌出早又易磨耗,故切嵴、牙尖磨耗明显。恒牙新萌出不久,磨耗不明显。 2、 色泽:乳牙色白,而恒牙微黄,更显有光泽。 3、 形态:乳牙牙冠高度短,近远中径相对较大,并具有牙冠近颈 1 / 3处突出明显、颈部收缩等特 点。 4、 大小:以同名牙相比,乳牙比恒牙小。 5、 排列:在完整的牙列中,可参考牙齿排列的次序加以鉴别。 三、乳牙的组织结构特点 乳牙釉质、牙本质厚度薄(1/2),有机含量高,矿化程度差、硬度低、化学反应性活泼:龋病 松,细胞丰富、胶原纤维少:感染易扩散。神经分布稀疏,多为无髓鞘神经:感觉不敏感,牙髓炎 症不典型。牙根吸收达 1/2时,冠髓尚属正常,根髓近吸收处,牙髓细胞减少,纤维增多,成牙本 质细胞变性、消失。 四、自乳牙根形成至牙根开始吸收这一时期称乳牙根稳定期 牙權闿成(岁) 牙楸开始吸收{岁} 脱落期(岁) 牙幣穗定期(岁) 乳中切牙 4 6-7 2-4(Wj 2^) L5-2 5 7-B 2^5(约3年} 3.5 7 9-12 4-7(h 3 坤) 飙一肌睹牙 2.5 9- H 3 -訓釣5年》 鴉二乳需牙 3 W- 12 进 展 快, 易 磨耗, 易 切 削。 乳 牙 牙 髓 疏 轧牙牙帳的總定期

儿牙-儿童口腔医学-考试重点(已排版)

1.乳恒牙的临床鉴别。 1)磨耗度:由于乳牙萌出早又易磨耗,故切嵴、牙尖磨耗明显。恒牙新萌出不久,磨耗不明显,新萌出的横切牙尚可见明显的切嵴结节。2)色泽:乳牙色白,而恒牙微黄,更显有光泽3)形态:乳牙牙冠高度短,近远中径相对较大,并具有牙冠近颈1/3处突出明显、颈部收缩等特点4)大小:以同名牙相比,乳牙比恒牙小5)排列:在完整的牙列中,可参考牙齿排列的次序加以鉴别。2.第一恒磨牙的萌出。 六龄牙的成熟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发育阶段。胚胎3~4个月左右,第一恒磨牙的牙胚开始形成,出生时开始钙化,大约2~3岁时牙冠钙化完成,6~7岁开始萌出,9~10岁牙根发育完成。 决定六龄牙萌出时的咬合关系主要有第二乳磨牙的末端平面、灵长间隙、第一恒磨牙的位置和萌出方向、萌出速度以及上、下颌骨的发育程度等各种因素。由于第一恒磨牙萌出受第二乳磨牙远中平面位置影响较大,当颌骨发育不足或恒磨牙的牙冠较大时,第一恒磨牙向近中移动可以引起第二乳磨牙的远中根的吸收,临床称这种现象为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这样就会破坏正常的咬合关系,引起错牙合畸形的发生。此时,可采用开展间隙的装置,推第一恒磨牙向远中移位,诱导其成为正常咬合关系。 3.乳牙髓腔特点及临床意义 乳牙的髓腔形态与恒牙相似,髓腔的形态特点和大小与相应的乳牙外形一致。按牙体的大小比例而言,相对来讲乳牙的髓腔较恒牙者大,表现在髓室大、髓室各个壁均薄、髓角高、髓室顶和髓角多位于冠中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根管粗、根尖孔亦大。 乳牙的髓腔解剖特点如下: 1.乳前牙的髓腔形态乳前牙髓腔与恒前牙髓腔相似,上下颌者多为单根管,根管有分支的很少,偶尔可见下颌乳前牙根管分成唇、舌向2个根管。2.乳磨牙的髓腔形态乳磨牙髓室一般都较大,近中髓角较远中髓角高。上颌乳磨牙髓室颊舌径比近远中径大,一般都有3个根管,其分布为颊侧近、远中各1个,舌侧1个,以舌侧根管最粗大。下颌乳磨牙的髓腔为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以近中舌侧髓角最高。下颌乳磨牙通常为3个根管,近中2个较小,远中根管较粗大。有时下颌第二乳磨牙出现4个根管,即近中和远中各有2个根管。 3.乳牙髓腔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乳牙髓腔大,牙髓治疗效果好。由于乳牙髓腔壁薄、髓角又高,在制备洞形时,应注意保护牙髓,防止穿髓和穿出侧壁。乳牙根在替牙前3、4年即开始吸收,治疗时慎勿将吸收穿透的髓室底误认为是根管口。 4。乳牙牙髓特点。 牙髓细胞丰富,胶原纤维较小且细。牙髓中部的血管粗细想混,边缘部血管细。牙根有生理吸收的特点。5.乳牙牙髓病特点。 乳牙牙髓病包括牙髓炎症、牙髓坏死和牙髓变性。乳牙牙髓病多由深龋感染引起,为龋病的并发症。除 龋病感染外,牙齿外伤也可引起。 乳牙牙髓病临床症状不明显,以慢 性炎症为主,急性炎症往往是慢性 炎症急性发作引起。临床上往往见 到深龋洞,一定要进行深龋和慢性 牙髓炎的鉴别。龋蚀未去净露髓, 往往说明牙髓已经感染。没有疼痛 并不能说明牙髓没有感染,一定要 结合临床检查综合判断。乳牙牙髓 感染可伴发牙根吸收,感染波及根 髓时可有叩痛。 6.乳牙从哪些部位吸收,怎样吸收。 吸收由牙骨质表面开始,广泛地向 牙本质进展,渐渐涉及髓腔。乳前 牙牙根的吸收常从根尖1/3的舌侧 面开始,由于后继恒牙牙胚向合面 和前庭方向移动,渐达乳牙根的正 下方,使乳牙牙根呈横向吸收。乳 磨牙牙根的吸收自根分叉的内侧面 开始,斜面状地吸收。下颌乳磨牙 多为远中根比近中根先吸收,上颌 乳磨牙之颊侧远中根和腭根比颊侧 近中根易吸收。 7.乳牙外伤对继承恒牙的影响 1)恒牙牙胚的萌出异常(牙胚的位 置异常、萌出的位置异常、迟萌)2) 牙冠部形成异常(釉质发育不全、 白斑或黄褐色斑、亚冠形态异常)3) 牙根部形成异常(牙根弯曲、短根、 双重牙根、牙根部分发育或全部停 止)4)严重的创伤甚至可使恒牙坏 死,牙胚停止发育,牙齿埋伏、倒 生、牙瘤样形变5)乳牙外伤后影响 后继恒牙的发育(1)釉质发育不全 或钙化不全(2)修复性牙本质形成 (3)弯曲牙(4)部分牙根停止发 育 8.乳牙外伤的特点、治疗 (1)特点:1)移位、嵌入、脱出 比较多、折断很少2)可能影响恒牙 胚3)好发年龄:1-2岁 (2)治疗:1)移位:移位乳牙复 位后一般预后较好,除非牙齿有严 重脱出牙槽窝或牙根已大部分吸收 接近替换时,一般均可保留受伤乳 牙。2)嵌入:一般不应拉出复位, 根据嵌入的程度及牙齿的移位方向 来判断牙齿是否保留。3)脱出:复 位,如果复位后牙松动或又自行下 垂时应该拔牙;全脱出一般不再植。 4)牙冠折断:多以暴露牙髓,可作 活髓切断或根管充填。5)牙根折断: 可将冠部断端去掉。 9.乳牙外伤的危害1,乳牙挫入和伴 发的牙槽骨骨折,可直接伤及其下 的继承恒牙胚,造成恒牙胚发育不 全,导致继承恒牙畸形、阻生。2 在婴幼儿,牙齿极度松动或全脱出, 处理不当可能造成误吸或误吞,若 误吸入气道可能危及生命。3乳牙硬 组织折断和牙周组织损伤可继发牙 髓、牙周组织感染,不及时治疗会 危机恒牙胚的正常发育,造成不良 后果. 10.乳牙早失的原因 1.因严重龋病、牙髓病及根尖周病 而被拔除。2.恒牙异位萌出,乳牙 根过早吸收脱落。3.牙齿因外伤脱 落。4.先天性牙齿缺失。 11.牙齿数目不足的临床表现及治 疗。 临表:口腔内先天缺牙,牙齿缺失 的数目和位置不一。恒牙较乳牙多 见。恒牙列部分先天缺牙发生率高 达 2.3%~9.6%,乳牙列为0.1%~ 0.7%。恒牙列中任何一颗牙都有先 天缺失的可能,除第三磨牙外最常 缺失的牙齿是下颌第二前磨牙、上 颌侧切牙和上颌第二前磨牙。最少 缺失的牙齿是第一磨牙,其次是第 二磨牙。牙齿缺失可以发生在单侧 也可发生在双侧。缺失牙位多呈对 称性分布,缺牙数目以2颗最常见。 乳牙列的牙缺失情况较少,可见于 下颌乳切牙、上颌乳切牙和乳尖牙。 治疗:原则是恢复咀嚼功能,保持 良好的合关系。缺牙数目较多时, 可做活动性义齿修复体,恢复咀嚼 功能,促进颌面骨骼和肌肉的发育。 当恒牙排列较稀疏有间隙时,则可 保留滞留的乳牙,以维持完整的牙 列和咀嚼功能。 12.乳牙龋病好发的牙类、牙面、各 阶段特点。 1)好发牙类:上颌乳切牙、下颌乳 磨牙多见,其次是上颌乳磨牙、上 颌乳尖牙,下颌乳尖牙和下颌乳切 牙较小。 2)好发牙面:上颌乳牙为:乳中切 牙为近中面,其次是远中面和唇面; 乳侧切牙以近中面、唇面多见;乳 尖牙则多见于唇面,其次是远中面; 第一乳磨牙多见于合面,其次为远 中面;第二乳磨牙多发于合面和近 中面。下颌乳牙为:乳中切牙和乳 侧切牙在近中面;乳尖牙早现于唇 面,其次是远中面和近中面;第一 乳磨牙多见于合面,其次是远中面; 第二乳磨牙多见于合面,其次是近 中面。 3)各阶段特点:1-2岁,主要发生 于上颌乳前牙的唇面和邻面;3-4 岁,多发的是乳磨牙合面的窝沟; 4-5岁,好发于乳磨牙的邻面。 13.乳牙龋蚀的特点及易患龋的因 素。 1)特点:1.患龋率高、发病早;2. 龋齿多发、龋蚀范围广;3.龋蚀发 展速度快;4.自觉症状不明显;5. 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活跃 2)因素:1.乳牙解剖形态的特点: 乳牙牙颈部明显缩窄,牙冠近颈部 之1/3处隆起,邻牙之间为面的接 触,面的点隙裂沟以及牙列中的生 理间隙等均易致食物滞留,且易成 为不洁区。2.乳牙组织结构的特点: 乳牙的釉质、牙本质薄,矿化度低, 抗酸力弱。3.食物:儿童的饮食多 为软质食物,黏稠性强,含糖量高, 易发酵产酸。4.口腔白洁和清洁作 用差:由于儿童的睡眠时间长,口 腔处于静止状态,唾液分泌减少, 故自洁作用差,有利于细菌增殖, 增加患龋机会。又因年龄幼小,不 能很好地刷牙,食物、软垢易滞留 在牙面上。 14.乳牙龋病治疗的药物处理的操 作步骤及常用药。 步骤:1)修正外形2)清除牙面、 干燥防湿3)涂药:操作时应反复涂 擦2-3分钟,每周涂1-2次。 常用药:硝酸银、75%氟化钠甘油糊 剂、含氟凝胶等。 15.乳牙金属成品冠修复的适应证 和优缺点 1.适应证:此修复法适用于牙体缺 损范围广、难以获得抗力形和固位 形者;牙颈部龋蚀致窝洞已无法制 备龈壁者;一个牙患有多个牙面龋 者;釉质发育不全牙或部分冠折牙; 龋病活跃性强,易发生继发龋者; 以及在间隙保持器中作固位体等。 2.优点是牙体制备所去除的组织较 少;较容易恢复牙冠的解剖外形、 近远中径和功能;操作比较简单。 3.缺点是成品冠与牙颈部的密合需 由操作者用冠钳处理,易受人为因 素的影响;成品冠较薄而易磨损; 当乳牙牙冠高度不足,磨牙牙冠外 形呈花蕾状时,成品冠易脱落。 16.深龋再矿化治疗。 治疗分两次完成。首次在去除龋蚀 时,近髓处的表面软化牙本质不一 定去除。窝沟洗净干燥后,于洞底 盖上氢氧化钙糊剂,用氧化锌丁香 油粘固剂垫底,磷酸锌粘固剂充填。 10~12周后再次治疗,去除全部充 填物,常见首次淡褐色湿润的牙本 质已变为灰色或黑褐色的干燥牙本 质。用挖匙去除所残留的软化牙本 质,确见未露髓,再作间接盖髓、 垫底及永久性修复。前后两次X线 片对比,亦可见软化牙本质的再矿 化。 17.乳牙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治疗 目的。 ①去除感染和慢性炎症,消除疼痛; ②恢复牙齿功能,保持乳牙列的完 整性,以利于颌骨和牙弓的发育; ③延长患牙的保存时间,以发挥乳 牙对继承恒牙的引导作用和避免对 继承恒牙胚的不良影响;④维持良 好的咀嚼功能,提高消化和吸收能 力,以利儿童的健康成长。 18.乳牙根尖周病的特点和治疗 乳牙根尖周病变主要来源于牙 髓的感染,其次是牙齿外伤以及牙 髓治疗过程中药物或充填材料使用 不当造成根尖周组织的严重损伤。 1.乳牙根尖周病早期症状不明显, 往往出现急性炎症时才就诊。 2.慢性炎症为主,临床上的急性根 尖周炎多是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 引起,可出现较剧烈的自发痛、咀 嚼痛和咬合痛。穿通患牙的髓腔, 常见穿髓孔溢血或溢脓。 3.患牙松动并有叩痛。根尖部或根 分歧处牙龈红肿,有的出现面部肿 胀,局部淋巴结肿大,并伴有全身 发热等症状。 4.集聚在根尖周的脓液可沿阻力小 的部位排出,使牙龈出现瘘管,反 复溢脓,反复肿胀。瘘管出现后, 急性炎症转为慢性炎症。 5.乳牙牙周组织疏松,脓液容易从 龈沟排出,加剧乳牙松动。若及时 治疗,炎症很快消退。炎症消退后, 牙周组织还能愈合并恢复正常。 6.X线片检查可见根尖部和根分歧 部牙槽骨破坏的透射影像,是诊断 慢性根尖周炎或慢性根尖周炎急性 发作的重要指标。急性根尖周炎时X 线片根尖部无明显改变或仅有牙周 间隙增宽现象。另外X线片检查中, 还需注意牙囊骨壁和恒牙胚是否受 损。 19.年轻恒牙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 治疗原则 保存生活牙髓应是最有益于年轻恒 牙的首选治疗。治疗原则是:尽力 保存活髓组织,如不能保存全部活 1 / 3

儿童口腔医学复习课程

儿童口腔医学

儿童口腔医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研)nursing bottle caries:奶瓶龋,上颌乳前牙的唇面多见,且较快发展成广泛性龋。是由于长期的奶瓶喂养,瓶塞贴附于上颌乳前牙,加之乳前牙刚萌出不久,牙表面结构不成熟更易受到牛奶等产酸饮料酸蚀作用而脱矿。 2、(研)Encircled caries:环状龋,乳前牙唇面、邻面龋较快发展成围绕牙冠的广泛性环形龋,呈卷脱状,多见于牙冠中1/3至颈1/3处,因此区牙釉质矿化程度低且食物易滞留,自洁作用差所致。 3、Rampant caries:猖獗龋,指患儿口内大多数甚至全部乳牙突然发生广泛地龋坏,迅速形成龋洞,早期波及牙髓导致牙髓炎,且常常发生在不易患龋的牙位和牙面上,如下颌前牙的唇面、近切端部位。 4、secondary caries:继发龋,指充填或冠修复后,与修复体相接之洞壁或洞底发生龋蚀。乳牙继发龋的特点是发展快、范围广并有多发的倾向。 5、ECC:early childhood caries,低龄儿童龋,指6岁以下儿童,任何乳牙出现的1个及1个以上龋(无论是否形成龋洞),失(因龋所致)、补牙面,即为低龄儿童龋。 6、SECC:severe early childhood caries,重度低龄儿童龋,指小于6岁的儿童所患的严重龋齿,应满足以下条件:3周岁及以下的儿童出现光滑面龋即为重度低龄儿童龋;(或3-5岁儿童,下颌乳前牙平滑面龋失补牙面数≥1,书上没得这个条件)或患儿口内龋失补牙面(dmfs)≥4(3岁)、(dmfs)≥5(4岁)、(dmfs)≥6(5岁)者。 7、eruptive cyst:萌出性囊肿,乳牙萌出前,临床上有时可见覆盖牙的粘膜局部肿胀,呈青紫色,内含组织液和血液,称为萌出性囊肿或萌出性血肿(eruption hematoma) 8、concussion:牙震荡,牙齿外伤后,主要影响牙周和牙髓组织,牙体组织完整或仅表现牙釉质裂纹,没有硬组织缺损及牙齿脱位时,称为牙齿震荡。 9、牙根稳定期:指自乳牙根形成至牙根开始吸收这一时期,约处于乳牙萌出后1-1.5年,脱落前3-4年,是临床上牙髓治疗和根管治疗的最佳时期。 10、(研)间隙管理:当儿童牙齿早失后,为防止邻牙向丧失部位倾斜和对合牙伸长,应设计间隙保持器来保持早失牙齿的近远中和垂直的间隙,保证继承恒牙的正常萌出,这种方法称为间隙管理。 11、(研)Apexification:根尖诱导成形术,指在牙根未完全形成之前发生牙髓严重病变或根尖周炎症的年轻恒牙,在控制感染的基础上,用药物及手术方法保存根尖部的牙髓或使根尖周组织沉积硬组织,促使牙根继续发育和根尖形成的治疗方法。 12、turner tooth:特纳牙,由于乳牙的慢性根尖周感染导致的继承恒牙釉质发育不全称为特纳牙,其严重程度取决于乳牙根尖周感染的程度以及感染发生时恒牙的形成阶段。多见于个别牙,以前磨牙居多。 13、occlusive guidance,咬合诱导:在牙齿的发育时期,引导牙齿沿咬合的正常生理位置生长发育的方法叫做咬合诱导,咬合诱导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保护牙齿,使之发育成正常合的一切方法和措施,包括龋齿的充填修复,冠修复,牙髓根尖周病的治疗,以及乳牙早失的间隙保持。狭义:指通过间隙

儿童口腔医学整理

第一章概论 儿童口腔医学(pediatric dentistry):是研究胎儿至青少年口腔器官的生长发育、保健和疾病防治的口腔医学分支学科。 第二章儿童口腔病史的采集、口腔检查及治疗计划的制定低龄儿童不宜做叩诊检查。牙外伤发生挫入、牙齿固连时,叩诊可听到金属高调音。 I度松动(唇舌向);II度松动(唇舌向+近远中向);III度松动(唇舌向+近远中向+垂直向)。生理性动度不超过0.02mm。对于刚萌出的年轻恒牙和发生牙根生理性吸收的替换期乳牙,可以检查到一定松动度,这种情况仍属于生理性松动。 儿童进行X线检查时应注意: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应注意保护某些部位;照射剂量应为成人的2/3-3/4;儿童颌骨结构发育不完善,疾病极易扩散,因此X线征象出现较成年人早儿童牙髓感觉测试应注意:对乳牙不适用,因为乳牙根尖孔较大;对牙根未发育完成的年轻恒牙要慎用,因为其阈值高;外伤牙可能对牙髓感觉测试无反应,但对外伤牙牙髓状态的恢复与否进行复查时,测试值可做参考;对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儿以及有金属冠或银汞合金修复的牙禁做。 第三章乳牙及年轻恒牙的解剖形态与组织结构特点乳牙于婴儿出生后6-7个月开始陆续萌出,至2岁半和3岁左右全部萌出。临床记录符号ABCDE或I、II、III、IV、V。四个区以5、6、7、8表示。乳磨牙窝沟深度有三种类型:浅度(沟底未达釉质厚度1/2);中度(沟底达釉质厚度1/2);深度(沟底近釉牙本质界)。 窝沟类型:P、V、U、I、IK、C。 IK型是裂隙狭窄,底部稍膨大。 形态明显不同于后继恒牙的是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形似第一恒磨牙。 乳牙根管分3类(单纯根管、分歧根管、网状根管) 颊面基底结节(tuberculum buccobasale):上颌IV颊面接近近中颈部处隆起,呈结节状,称颊面基底结节。 卡氏结节(Carabelli’s tubercle):上颌V舌面近中部有时可见隆起的结节,称为卡氏结节。 乳恒牙的临床鉴别 ①耗度:乳牙明显 ②色泽:乳牙白;恒牙微黄有光泽 ③形态:乳牙牙冠高度短,近远中径相对较大,颈1/3突出明显,颈部收缩。 ④大小:同名牙相比,乳牙比恒牙小 ⑤排列:在完整牙列中可参考 ⑥X线:乳牙根分叉度大、牙根生理性吸收、髓腔宽大、以及可见继承恒牙胚 乳牙髓腔形态及临床意义 ①髓室大、髓角高、髓腔壁薄——去腐时防止意外穿髓 ②根管粗大、根尖孔大——当心侧穿和超出 ③乳磨牙髓室底离根分叉近,髓室底薄——防止底穿 ④乳磨牙髓底多见副根管——感染易经此达根分叉处 A型副根管(连通髓室与牙周膜)、B型副根管(起自髓室伸入硬组织)、C型副根管(起自牙周膜伸入硬组织)、D型副根管(起自髓室又回到髓室)、E型副根管(起自牙周膜又回到牙周膜)、F型副根管(包埋在硬组织中的盲管)。 乳牙的组织结构特点 乳牙釉质、牙本质厚度薄(1/2),有机含量高,矿化程度差、硬度低、化学反应性活泼→→龋病进展快,易磨耗,易切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