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针静脉输液技术

头皮针静脉输液技术
头皮针静脉输液技术

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SOP作业标准书

一、目的:

1.补充水分及电解质,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2.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及微循环灌注量

3.供给营养物质,促进组织修复,增加体重,维持正氮平衡

4.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二.、适用范围

护理人员执行密闭式静脉输液时。

三、说明:

3、查对:检查药液名称、浓度、剂量、使用方法、有效期;药液有无沉淀、混浊、变色、絮状物;瓶身有无裂缝,瓶口有无松动(软包装应挤压,查有无渗漏);查输液器有效期、有无漏气;查棉签有效期、有无漏气或开封日期,铝盖中心部分打开,(瓶装输液套上网套),常规消毒瓶口,(软包装可省略消毒瓶口)

4、按医嘱再次查对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患者姓名、床号;抽吸药液加入所需药物.

3、加药后再查对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患者姓名、床号,保留加药安瓿于固定盒内

4、帖瓶签:填写加药时间,配药者.核对者

5、消毒瓶口(软包装应消毒塑料管),取输液器,打开输液器将针头插于输液瓶口内。

6、将输液用物及用药放于治疗车上,洗手整理用物。

1、携用物至病人床旁。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方法及护理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方法及护理 儿头皮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中一项最基本但又最重要的基本功,儿科护士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不但要有饱满的热情、无私的爱心和强烈的责任心,而且还要有精湛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善于总结工作方法,注意小儿的心理护理。 1、头皮静脉穿刺的基本方法 1.1血管选择:小儿从出生~3岁这一时期,头部皮下脂肪少,静脉清晰表浅,呈网状分布,血液可通过侧支循环回流,因此,这个时期的小儿宜选用头皮静脉穿刺。3~12岁的患儿头皮皮下脂肪增厚,头发厚密,血管不清晰,不利于头皮静脉的穿刺。从解剖位置方面讲,额正中静脉固定表浅,血管中粗,易穿刺,但输液过程容易渗漏,主要用于药物刺激性小,短时间内输液的患儿;眶上静脉表浅,清晰,输液时不易渗透漏;颞前静脉及颞静脉粗大,位置深,适用于大量输液及注射刺激性大的药物时使用。 1.2光线的强弱:光线的明亮及照射角度,直接影响穿刺的成功率。光线太强瞳孔缩小,光线太弱瞳孔增大,明亮的自然光线是最理想的光线,静脉显得清晰,操作者眼睛不易疲劳,光线不好时,我科选用2 根30W日光灯,灯管在操作者前上方,距穿刺静脉在50cm左右,以保证充分的照明条件。 1.3针头的选择:对于出生到3岁的小儿,一般选用412~512号大小的头皮针,用2~5ml注射器抽生理盐水并与头皮针连接。 1.4进针手法:进针时针头与皮肤成10~15°夹角,针头斜面向上,右手持针,左手绷紧皮肤,直接通过皮肤刺入静脉,见回血后不宜再进,直接固定。如未见回血,右手抽注射器针栓,如穿刺成功,即可回血。 1.5 针头的固定:穿刺成功后,左手拇指固定针柄,用3~4条胶布固定,头皮针小辫绕圈后用1条短胶布固定于耳廓上,头皮针小辫绕圈范围不宜过大,以免在输液过程中被牵拉或碰掉,要特别提出在穿刺前要剃掉穿刺点周围毛发,以利于胶布固定。如遇到有患儿因哭闹或应用退热药物引起头部多汗而影响胶布固定时,可用头围固定法。长35~45cm,宽2~3cm的松紧带两端连接,套入头部,固定于穿刺点所粘胶布之上,可避免因出汗胶布脱落,拔针时不粘头发。 1.6肥胖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方法:肥胖小儿头皮静脉不清晰,头皮脂肪厚,

静脉输液标准最新

芜湖市中医医院 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操作评分标准 姓名: 科室: 得分: 项目分值评分细则得分 扣分 说明 准备质量标准10分1.护士准备:仪表端庄(1分),不戴装饰品(1分),无长指 甲(1分),衣、帽、裤、鞋清洁整齐(1分)。 2.用物准备:治疗盘、弯盘、碘伏消毒液、无菌干棉签、止血带、一次性输液器、一次性注射器、砂轮、浆糊、输液卡、药液(5%GS250ml、 VB60.1)、输液架、输液针头、一次性输液贴,急救药品(地塞米松5mg1支和0.1%盐酸肾上腺素1支)、快速手消毒剂、锐器盒。(6分,缺一项扣0.5) 操作流程质量标准76分1.口述:洗手(1分),携治疗单至床边(1分),核对床头卡(1分),自我介绍(1分),与患者本人核对姓名(或腕带)(1分)。 2.评估患者:(略) 3.环境评估:(略) 4.洗手(1分),戴口罩(1分)。 5.清洁治疗台(1分),手消毒剂消毒手(1分),核对检查操作用物(集中口述检查结果)(1分),按医嘱填写并核对输液卡(2分),检查药液包括药名、浓度、剂量、有效期(1分),瓶口有无松动、裂痕(1分),上下摇动2次,对光检查是否有浑浊、沉淀、絮状物(1分)。 6.启瓶盖,棉签蘸消毒液消毒瓶塞至瓶颈(1分)。将安瓿尖端药液弹至体部,消毒安瓿颈部(1分),用砂轮划一锯痕(1分),再次消毒(1分),折断后对光检查有无碎屑(1分),按注射法抽吸药液(持注射器,将针头斜面向下置入安瓿内的液面下,持活塞柄,抽动活塞,吸取药液)(1分),抽药完全(2分),加药正确(2分)。再次检查无沉淀、浑浊(1分),签配药时间及签名(1分),贴输液卡(1分)。 7.消毒瓶塞(1分),将输液器插入瓶塞至根部(1分)。 8.备齐物品推治疗车至床旁,与患者本人核对姓名(或腕带)(1 分),解释配合要点,取得患者合作(1分)。 9.再次查对输液卡、执行单(1分),输液瓶挂架上(1分)。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法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法 (一)护理评估 1.患儿病情、年龄、营养状态、心理状态。 2.用药目的,患儿及家长对输液的认知程度。 3.穿刺部位皮肤及血管状况。 (二)护理计划 1.护士准备:洗手、戴口罩,了解所输药液的使用方法及作用,掌握输液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2.用物准备: (1)输液器、液体及药物。 (2)治疗盘内置:碘伏消毒液及容器、棉签、弯盘、胶贴、备用头皮针等。 (3)其他物品:剃须刀、污物杯、肥皂、纱布、治疗巾、必要时备砂袋或约束带。 3.患儿准备:排尿、为其更换尿布、顺头发方向剃净局部毛发。4.环境准备:清洁、安静,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扫地及更换床单。(三)实施要点 1.在治疗室内核对、检查药液、输液器,按医嘱加入药物,将输液器针头插入输液瓶塞内,关闭调节器。 2.携用物至患儿床旁,核对患儿,再次核对药液,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架上,排尽空气。 3.将枕头放于床沿,使患儿横卧于床中央,必要时约束患儿。 4.如两人操作,则一人固定患儿头部,另一人穿刺。穿刺者立于患儿头端,消毒皮肤后,一手紧绷血管两端皮肤,另一手持头皮针柄,在距静脉最清晰点向后移0.3cm处将针头沿静脉向心方向平行刺入皮肤,然后将针头稍挑起,沿静脉走向徐徐刺入,见回血后推液少许,如无异常,用胶布固定。 5.调节滴速,将输液管妥善固定。 6.整理用物,记录输液时间、输液量及药物。 (四)注意事项

1.认真查对,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2.穿刺中观察患儿的面色及一般情况。 3.合理调节输液速度。 4.正确处理输液中的各种异常情况。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素质要求 洗手、戴口罩 备齐用物 础护理” 操作前准备 穿刺 固定 整理与记录 拔针 整理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 患儿仰卧或侧卧位,头垫小枕 助手固定患儿头部、躯干及四肢 选择静脉(静脉在发迹内应用刀具剃净局部毛发) 输液完毕取下胶布 拔针 用无菌棉球压迫 整理用物 记录输液时间、药物、输液量及滴数

静脉输液行业标准

静脉输液行业标准解读 该规范于2013年11月14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2014年5月1日起实施。 一、静脉输液标准制定背景 交流国际化、技术多元化 二、制定行业标准的意义 必要性:全国缺乏统一的静脉治疗护理行业标准 紧迫性:新技术出现需要相关标准指导护士实践行为 临床意义:提高静脉治疗质量和科学化管理水平 社会效益: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减少医疗机构法律纠纷 三、标准编制遵循的原则 适用性:最低标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含诊所/乡镇卫生院) 指导性:条款简练 科学性:遵循标准指定要求和循证护理理念 第一章:范围条款 本标准规定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要求解读 涉及的主要操作有静脉注射、静脉输液(血)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职业防护等. 第三章:术语及定义 药物渗出: 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物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药物外渗: 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物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化疗发泡剂 第四章:缩略语及定义: 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CVC:中心静脉导管 PVC:外周静脉导管 P N:肠外营养 PORT:输液港 第五章:基本要求条款 1、静脉药物的配置和使用应在洁净的环境中完成 2、PICC置管操作应由经过PICC专业知识与技术培训、考核合格且有五年及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护士完成 第六章:基本原则条款 1、所有操作应执行查对制度,并对患者执行两种以上的身份识别,询问过敏史。 2 、穿刺针、导管、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应一人一用一灭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不应重复使用 3、易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高危病区宜选用一次性安全型注射和输液装置。 4、置入PVC时宜使用清洁;置入PICC时宜遵守最大化无菌屏障原则 5、PICC穿刺以及PICC、CVC、PORT维护时宜使用专用维护包 6、穿刺及维护时应选择合格的皮肤消毒剂,宜选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溶液

静脉输液标准2013版

本标准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制定。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肿瘤医院、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欣娟、徐波、郑一宁、赵林芳、孙文彦、贺连香、罗艳丽、崔琳、杨宏艳、赵锐祎、胡丽茎、孟爱风、曹晶、么莉。 [返回]4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从事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务人员。[返回]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T 213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返回]6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静脉治疗infusion therapy

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制品)以及血液,通过静脉注入血液循环的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注射、静脉输液和静脉输血;常用工具包括:注射器、输液(血)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外周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港以及输液附加装置等。 3.2 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置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 3.3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新生儿还可通过下肢大隐静脉、头部颞静脉、耳后静脉等)穿刺置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 3.4 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 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包括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 3.5 无菌技术 aseptic technique 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种,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技术。 3.6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 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 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体温>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3.7 药物渗出infiltration of drug 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人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3.8 药物外渗extravasatioN of drug

头皮静脉输液法操纵并发症及处理规范

头皮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及处理规范 一、误入动脉 (一)发生原因 由于患儿肥胖、重度脱水、衰竭、患儿哭闹躁动或穿刺不当造成误入动脉。护理人员业务欠熟练或选择血管不当,误将静脉当成动脉进行穿刺。 (二)临床表现 患儿呈痛苦貌或尖叫,推药阻力大,且局部迅速可见呈树枝分布状苍白。临床表现为输液滴注不通畅或不滴,甚至血液回流至头皮针内造成堵 塞。 (三) 预防及处理 1 .了解患儿病史、病情。条件许可尽量让患儿安静或熟睡下穿刺。 2 .护理人员加强技术操练,熟悉解剖位置。 3 .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儿反应。发现误入动脉,立即拔 针另选血管重新穿刺。 二、糖代谢紊乱 (一) 发生原因 多发生于代谢性、消耗性疾病患儿,如重度感染、极度衰竭患儿。静 脉输入葡萄糖过程中,若输注速度突然变慢或中止,易发生低血糖。若输 注速度过快,易发生高血糖症。 (二)临床表现患儿哭闹或懒散无力,拒乳,嗜睡。化验室检查血糖升高或降低。 (三)预防及处理 1 .根据病情及时调节输液种类及输液速度,不宜太快或太慢。 地线弯题电电气设中资料资料试置情况尤其要资料

2 .对不能进食、长时间输液患儿,定期检查衡量电解质的各种指标,按需补给。注意监测电解质、血糖,并记录好患儿的24h出入量。 3 .如发生低血糖,适当加快输液速度;出现高血糖时,暂停输入葡萄糖溶液。 三、发热反应 (一)发生原因 1 .输液器具不清洁或被污染,直接或间接带入致热原。药液不纯、变质或污染,可直接把致热原带入体内。 2 .输液反应与患儿所患疾病的种类有关。即感染性疾病如小儿肺炎,菌痢等输液反应的比例相对增大。 3 .输液反应和输液的量、速度密切相关。有研究发现输液滴速过快,输液量过大,输液反应出现的比例增多。当输液速度加快时,输入的热原物质愈多,输液反应出现的机会也愈多。某些机械刺激也可以引起输液反应。如输液的温度与人体的温度差异过大,机体来不及调节,则可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而发生输液反应。 (二)临床表现 输液过程中或输液后,患儿出现面色苍白、发冷、发热、寒战,皮肤出现花纹。体温可达40~42℃,伴有呼吸加快,脉速。 (三)预防及处理 1 .输液前仔细检查输液器具,药物液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 .严格掌握患儿输液指征,发生发热反应时,要研究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降低发热反应的发生。 3 .合并用药时,要严格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变化,尽量减少过多的合并用药。

头皮静脉输液管理参考资料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管理 一、小儿头皮静脉特点和穿刺血管的选择 小儿头皮静脉与四肢静脉相比,血管丰富、分支多,且头皮浅、皮下脂肪薄,静脉丰富易见,血管呈网状分布,血液可通过侧支回流,顺行和逆行进针均不影响回流,特别是冬季有利于小儿保暖,故2岁以内患儿多选用头皮静脉穿刺。 应根据患儿年龄、疾病特点和治疗时间的长短来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一般可以选择额浅静脉、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和耳后静脉。额浅静脉具有不滑动、容易固定、暴露明显、不外渗等特点,是头皮静脉输液最佳部位,但此静脉较细小,穿刺难度较大。额正中静脉是头皮静脉中较大的分支之一,此静脉直、较粗、不滑动、易固定,但容易外渗,不适合输注刺激性大的药物;颞浅静脉直,较额浅静脉粗,暴露清楚,但此处皮下组织疏松,深浅度较难掌握;耳后静脉较粗,略弯曲,易滑动,不易掌握深浅度,且固定有一定难度。注意正确区分动、静脉,选择血管时可用手指指腹触摸血管,没有搏动,移开手指后血管看上去仍发青蓝且较直的为静脉可选用。对于不太清晰或者不清晰的血管可用指尖横向触摸,静脉下方一般可触及“沟痕”感。操作者可结合患儿的病情,血管的充盈度,尽量选择有把握的静脉注意避开骨隆突和静脉瓣,用剃须刀剔除静脉部位的头发约5 cm范围大小,用75%酒精消毒2遍。注意使用剃须刀要掌握好角度,尤其是骨隆突和有皮疹的地方力道宜轻,左手绷紧头皮,防止损伤,使用后的刀及时放回治疗盘防止误伤。 二、穿刺针头的选择 根据患儿病种、年龄、静脉粗细及深浅部位选择合适的针头穿刺,一般选择4.5-5.5 号头皮针或24G留置针,并仔细检查针头有无弯曲、带钩,各连接处及管道有无渗漏。采用留置针穿刺时,需选用相对粗、直、长的血管。 三、穿刺前的准备 穿刺前,不要喂奶、喂水,小儿口内不可有食物,以免在穿刺时造成呕吐、咳呛、窒息,发生意外。家属协助穿刺时,不可按压患儿胸部,不可捂患儿口鼻。可让患儿平卧,家长固定患儿膝关节,双手绷紧患儿的头皮,双臂轻压,夹患儿的双肩使其相对固定,防止头部摇动。 四、穿刺方法 一手拇指绷紧静脉下方皮肤,使静脉固定,一手持头皮针柄,使针尖斜面向上,沿静脉向心方向,针头与皮肤呈10°~20°,在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走向潜行刺入静脉,见回血后,表明针头已进入血管,再顺静脉平行推进少许,如为静脉留置,见回血后退出针芯0.3-0.5cm,将留置套管轻轻送入静脉,在静脉回血即将充满针体时与排气后的肝素帽相连。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注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项 目评分细则分值扣分标准扣分 原因 得分 素质要求5% 1.仪表大方,举止端庄,轻盈矫健 2.服装鞋帽整洁,头发、着装符合要求 3 2 目的5% 1.补充液体、营养,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2.使药物快速进入体内。 3 2 叙述不全面 酌情扣分 实 施要 点80% 评 估 10% 1.自我介绍,说明输液目的,询问药物过敏史。 2.评估患儿全身情况:目前病情,治疗,进奶时 间与量,有无溢奶习惯等。 3.局部情况:局部皮肤、静脉血管。 4.心理状态:有无恐惧等。 5.健康知识:家属对疾病及输液认识程度;查 看患儿大小便,必要时换尿片。 6.环境评估:床单位整洁,室内光线充足。 2 2 2 1 2 1 未评估不得 分,评估不全 面酌情扣分 操 作 前 准 备 10% 一、治疗车上层: 1.输液器、已配好的药液、处置卡片。 2.治疗盘、安尔碘、无菌棉签、胶布、头皮针 (4 2 1~5 2 1号)、方盘(铺无菌巾,内放已吸好 生理盐水5ml的注射器)。 3.一次性备皮刀、污物杯、肥皂、纱布、治疗巾, 必要时备砂袋或约束带。 4.手消毒液,剪刀。 二、治疗车下层: 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锐器盒。 2 3 3 1 1 一项不合格 扣1分 少备一项扣 1分 物品定位不 合理扣1分 操 作 流 程 60% 一、操作前: 1、携用物至床旁呼唤患儿姓名。核对医嘱或处 置卡片、床头卡,患儿腕带。 2、(1)与患儿及家属沟通取得合作; (2)协助采取适当体位(枕头靠近床沿,患 儿侧卧或平卧于床中央;必要时全身约束法约束 患儿); (3)调整点滴架。 3、打开治疗车下层各个桶盖。 4、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 5、(1)操作前查对; (2)挂输液瓶,一次排气成功,不浪费药物 (药液至乳头处距离针头约5cm)。 二、操作中: 3 2 4 2 1 2 2 4 每项未做不 得分,做得不 全面酌情扣 分。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注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注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项 目评分细则分值扣分标准扣分得分 原因素质 1.仪表大方,举止端庄,轻盈矫健 3 要求 2.服装鞋帽整洁,头发、着装符合要求 2 5% 目的 1.补充液体、营养,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3 叙述不全面 5% 2.使药物快速进入体内。 2 酌情扣分 1.自我介绍,说明输液目的,询问药物过敏史。 2 2.评估患儿全身情况:目前病情,治疗,进奶时间与量,有无溢奶习惯等。 2 评未评估不得 3.局部情况:局部皮肤、静脉血管。 2 估分,评估不全 4.心理状态:有无恐惧等。 1 10% 面酌情扣分 5.健康知识:家属对疾病及输液认识程度;查 看患儿大小便,必要时换尿片。 2 6.环境评估:床单位整洁,室内光线充足。 1 一、治疗车上层: 1.输液器、已配好的药液、处置卡片。 2 实 2.治疗盘、安尔碘、无菌棉签、胶布、头皮针 11操一项不合格(4,5号)、方盘(铺无菌巾,内放已吸好施 22作扣1分 前生理盐水5ml的注射器)。 3 少备一项扣要准 3.一次性备皮刀、污物杯、肥皂、纱布、治疗巾, 1分

备必要时备砂袋或约束带。 3 物品定位不点 4.手消毒液,剪刀。 1 合理扣1分 10% 80% 二、治疗车下层: 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锐器盒。 1 一、操作前: 1、携用物至床旁呼唤患儿姓名。核对医嘱或处置卡片、床头卡,患儿腕带。 3 2、(1)与患儿及家属沟通取得合作; 2 (2)协助采取适当体位(枕头靠近床沿,患操儿侧卧或平卧于床中央;必要时全身约束法约束作患儿); 4 流 (3)调整点滴架。 2 每项未做不程 3、打开治疗车下层各个桶盖。 1 得分,做得不60% 4、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 2 全面酌情扣 5、(1)操作前查对; 2 分。 (2)挂输液瓶,一次排气成功,不浪费药物 (药液至乳头处距离针头约 5cm)。 4 二、操作中: 1、(1)选择头皮静脉方法正确(动静脉判断)、并尊重家属意愿; 2 (2)如所选静脉在发际内,垫治疗巾后消毒;1 (3)顺头发方向剃去周围毛发,以纱布擦净局部皮肤。 3 2、(1)更换治疗巾; 1 (2)消毒皮肤(直径不小于5cm、方法正确); 1 (3)准备胶布; 1 (4)以注射器接头皮针,驱除针内气体。 1 3、操作中查对。 2 4、穿刺: (1)操作者左手拇指、食指分别固定绷紧静脉两端皮肤; 2 (2)右手持针在距离静脉最清晰点向后移 0.3cm左右处成15—30?角刺入皮肤; 4 (3)将针头稍稍挑起,沿静脉走行方向平行、徐徐刺入; 2 (4)见回血后推液少许; 2 (5)如无异常,右手固定针柄,左手用胶布固定(第一条固定针柄,第二条固定针头,第三条蝶形固定针柄,第四条蝶形固定头皮针)。 4 5、(1)取下注射器,将头皮针与输液器相连接 (防止气体进入); 2 (2)调节滴速; 1 (3)将输液管弯绕于患儿头上适当位置,胶布固定。 1 三、操作后: 1、操作后查对。 2 2、整理患儿衣被,协助取安全、相对舒适体位; 无陪护下视情况应用约束带。 2 3、整理用物,盖桶

第三节头皮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第三节头皮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一、误入动脉 (一)发生原因 由于患儿肥胖、重度脱水、衰竭、患儿哭闹躁动或穿刺不当造成误入动脉。护理人员业务欠熟练或血管选择不当,误将静脉当成动脉进行穿刺。 (二)临床表现 患儿呈痛苦貌或尖叫,推药阻力大,且局部迅速可见呈树枝分布状苍白。临床表现为输液滴注不通畅或不滴,甚至血液回流至头皮针内造成堵塞。 (三)预防及处理 1、了解患儿病史、病情,条件许可尽量让患儿安静或熟睡下穿刺。 2、护理人员加强技术操练,熟悉解剖部位。 3、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儿反应。发现误入动脉,立即拔针另选血管重新穿刺。 二、糖代谢紊乱 (一)发生原因 多发生于代谢性、消耗性疾病患儿,如重症感染、极度衰竭患儿。静脉输入葡萄糖过程中,若输注速度突然变慢或中止,易发生低血糖。若输注速度过快,容易发生高血糖症,(二)临床表现 患儿哭闹或懒散无力,拒乳、嗜睡。化验室检查血糖升高或降低。 (三)预防及处理 1、严格按计划输液,根据病情及时调节输液种类及输液速度,不宜太快或太慢。 2、对不能进食、长时间输液患儿,定期检查平衡量电解质的各种指标,按需补给。注意 监测电解质、血糖,并记录好患儿的24小时出入量。 3、如发生低血糖,适当加快补液速度,出现高血糖时,暂停输入葡萄糖溶液。 三、发热反应 (一)发生原因 1、输液器具不清洁或被污染,直接或间接带入致热原。药液不纯、变质或污染,可直接把 致热源带入体内。 2、输液反应与患儿所患疾病的种类有关。即感染性疾病如小儿肺炎,菌痢等输液反应的比 例相对增大。 3、输液反应和输液的量、速度密切相关。有研究发现输液滴速过快、输液量过大,树输液 反应出现的比例增多。当输液速度加快时,输入的热原物质愈多,输液反应出现的机会也多。某些机械性刺激也可以引起输液反应。如输液的温度与人体的温度差异过大,机体来不及调节,则可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而发生输液反应。 (二)临床表现 输液过程中火输液后,患儿出现面色苍白、发冷发热、寒战,皮肤出现花纹。体温可达40~42度,伴有呼吸加快、脉速。 (三)预防及处理 1、输液前仔细检查输液器具,药物液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严格掌握患儿输液指征,发生发热反应时,要研究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降 低发热反应的发生。 3、合并用药时,要严格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变化,尽量减少过多的合并用药。 4、注意患儿的体质,早早产儿、体弱儿、重度肺炎、痢疾等患儿,输液前采取适当措施。 5、治疗室、病房输液时的环境要保持清洁,减少陪人,防止灰尘飞扬。 6、严把三关,根据输液反应的原因,安全静脉输液的三个因素是无菌、无热源、无有害颗

头皮静脉输液法

头皮静脉输液法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年龄意识、病情、心肺功能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 2、评估患儿血管皮肤、静脉充盈程度及血管弹性。 3、评估患儿药物性质、过敏史等。 二、护理措施 1、核对医嘱,准备用物。 2、评估患儿,做好解释工作,核对患儿信息,为婴幼儿更换尿布或协助排尿。 3、洗手、戴口罩,在治疗室内按医嘱配好输液,插输液器。 4、携用物至患儿床旁,核对无误后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架上,排尽空气。 5、使患儿平卧,必要时约束患儿。一人固定患儿头部,另一人操作。穿刺者立于患儿头端,选择静脉,必要时剃去局部毛发,消毒皮肤后再次核对患儿信息。 6、穿刺者一手绷紧穿刺部位皮肤,另一手持针与皮肤成角 50-15°,将针头沿静脉向心方向刺入皮肤,然后平行刺入静脉见回血后推进少许,松活塞,如回血顺畅,穿刺部位无肿胀,输液通畅,可用胶布固定。 7、根据患儿体重、病情、药物性质调节滴速,核对后在输液卡上注明时间、滴速并签名。

8、再次核对患儿信息及输液药物,协助患儿摆好体位,向家属讲解输液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 9、清理用物并做相关记录。 三、健康指导要点 1、告知患儿及家长不要随意调节输液滴数,输液过程中出现异常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2、告知家长避免头部过度活动,双手予以约束,防止患儿将针拔出。 3、输液过程中不要离开病房,确保用药安全。 四、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注意药物的浓度、剂量及配伍禁忌。 2、穿刺中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和一般情况,输液过程中观察药物疗效及输液反应。 3、随时安慰患儿,减轻患儿对疼痛的感觉和恐惧,避免强迫患儿硬性完成穿刺。 4、经常巡视,观察患儿及输液情况,注意患儿体位、舒适度及有无输液反应等异常情况。

头皮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头皮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一误入动脉 ㈠发生原因 由于患儿肥胖、重度脱水、衰竭、患儿哭闹躁动或穿刺不当造成误入动脉。护理人员业务欠熟或选择血管不当,误将静脉当成动脉进行穿刺。 ㈡临床表现 患儿呈痛苦貌或尖叫,推药阻力大,且局部迅速可见呈树枝分布状苍白。临床表现为输液滴注不通畅或不滴,甚至血液回流至头皮针内造成堵塞。 ㈢预防及处理 1.了解患儿病史、病情。条件许可尽量让患儿安静或熟睡下穿刺。 2.护理人员加强技术操练,熟悉解剖位置。 3.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儿反应。发现误入动脉,立即拔针另选血管重新穿刺。 二糖代谢紊乱 ㈠发生原因 多发生于代谢性、消耗性疾病患儿,如重症感染、极度衰竭患儿。静脉输入葡萄糖过程中,若输注速度突然变慢或中止,易发生低血糖。若输注速度过快,易发生高血糖症。 ㈡临床表现 患儿哭闹或懒散无力,拒乳,嗜睡。化验室检查血糖升高或降低。 ㈢预防及处理 1.严格按计划输液,根据病情及时调节输液种类及输液速度,不宜太快或太慢。 2.对于不能进食、长时间输液患儿,定期检查衡量电解质的各种指标,按需补给。注意监 测电解质、血糖,并记录好患儿的24h出入量。 3.如发生低血糖,适当加快输液速度;出现高血糖时,暂停输入葡萄糖溶液。 三发热反应 ㈠发生原因 1.输液器具不清洁或被污染,直接或间接带入致热原。药液不纯、变质或污染,可直接把 致热原带入体内。 2.输液反应与患儿所患疾病的种类有关。即感染性疾病如小儿肺炎、菌痢等输液反应的比 例相对增大。 3.输液反应和输液的量、速度密切相关。有研究发现输液滴速太快,输液量过大,输液反 应出现的比例增多。当输液速度加快时,输入的热原物质愈多,输液反应出现的机会也愈多。某些机械刺激也可以引起输液反应。如输液的温度与人体的温度差异过大,机体来不及协调,则可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而发生输液反应。 ㈡临床表现 输液过程中或输液后,患儿出现面色苍白、发冷、发热、寒战、皮肤出现花纹。体温可达40~ 42℃。伴有呼吸加快,脉速。 ㈢预防及处理 1.输液前仔细检查输液输器具,药物液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静脉输液标准2013版.doc

WS/T 433 —2013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本标准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制定。 本标准按照GB/T 1.1 ——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四 川大学华西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 一医院、江苏省肿瘤医院、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欣娟、徐波、郑一宁、赵林芳、孙文彦、贺连香、罗艳丽、 崔琳、杨宏艳、赵锐祎、胡丽茎、孟爱风、曹晶、么莉。 [返回 ]4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从事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务人员。 [ 返回 ] 5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 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Z/T 213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 WS/T 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返回 ]6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静脉治疗infusion therapy

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制品)以及血液,通过静脉注入血液循环的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注射、静脉输液和静脉输血;常用工具包括:注射器、输液(血)器、一次性静脉 输液钢针、外周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港以及输液附加装置等。 3.2 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置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 3.3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新生儿还可通过下肢 大隐静脉、头部颞静脉、耳后静脉等)穿刺置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 3.4 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 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包括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 的注射座。 3.5 无菌技术aseptic technique 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种,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技术。 3.6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 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 48 h 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体温 >38 ℃)、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 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 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3.7 药物渗出infiltration of drug 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人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3.8 药物外渗extravasatioN of dru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