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和豆粕、豆油套利研究

豆和豆粕、豆油套利研究
豆和豆粕、豆油套利研究

豆和豆粕、豆油套利研究

大豆、豆粕的套利,理论依据当然来自于大豆的压榨,只不过是根据恒定的豆油价格来制定的。而现在豆油合约已经上市交易,更多的生产商在销售豆油的时候就会参考豆油期货价格来定价,豆油的现货价格的波动增强了,生产商单纯利用大豆和豆粕进行价格锁定就显得不科学了。既然大豆、豆粕、豆油三者齐全,那讨论一下完整的压榨套利就很有必要。

一个加工企业能否盈利,关乎的无非是三大块,主要是原料进货成本,加工成本(包括工人工资、折旧等等),还有就是产品销售收入。对于大豆加工商来说,单位大豆的压榨利润=豆油价格*单位大豆出油率+豆粕价格*单位大豆出粕率-单位大豆价格-加工费。

大豆压榨的加工费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为一常值,美国平均为16美元/吨,我国平均为100元/吨,虽然近来随着能源价格以及人力成本的上升,大豆加工费可能会出现上涨,但也是固定的;因此大家也就只关心加工毛利的变化了。

压榨毛利是根据每吨(莆式耳)大豆经过压榨生成的豆粕和豆油的价值减去大豆的成本从而得来的。如果这个数值小于加工费用,可能就会导致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停产,直接的结果就是大豆库存增加,豆粕、豆油库存减少,这种状况维持一段时间以后,又

会促成加工毛利的上升。压榨毛利是衡量大豆加工者是否能够通过大豆的压榨来获取加工利润的主要指标。在CBOT的交易模型中,就存在所谓的“大豆提油套利”以及“反向提油套利”正反两种模型。

大豆提油:就是买入大豆卖出豆粕和豆油,反向提油套利:就是卖出大豆买入豆粕和豆油。他们之间的分配比例:在美国公布的是1莆式耳大豆=11磅豆油+44磅豆粕+4磅残渣,大豆单位是5000莆式耳/手,豆粕单位是/手,豆油是6万磅/手,因此5000莆式耳大豆能生产22万磅豆粕以及55000磅豆油,因此一手大豆相对应1.1手豆粕和0.92手豆油,如果是10手大豆对应11手豆粕和9手豆油。至于压榨毛利的数据,经过价格换算后,每莆式耳大豆理论压榨毛利=11*豆油价格+0.022*豆粕报价-大豆报价.

最近cbot推出了大豆压榨价差期权合约。这是不是说交易者一个压榨价差期权合约就可以完成相应的压榨套利了呢?是的,压榨价差期权的购买者完全可以不受保证金的限制,而仅付出少量权利金即可以完成。这样不用组合期货头寸,也不用费尽心思进行平仓。这种期权合约已经在能源期货圈中,比如汽油裂解期权以及取暖油裂解期权,石化炼厂可以利用这个期权进行裂解价差的交易。不过由于这个合约刚刚推出,是否受到大豆加工商的欢迎还需要观察一段时间。因为这需要有实力的做市商的积极参与,否则一个成交稀疏的合约就表明市场对其没有太多的认同。

我国的合约间的配比应该怎么考虑呢?

1吨大豆大约生产0.18吨豆油、0.78吨豆粕,我国的三种商品的单位都是10吨,因此根据出油率、出粕率来看,按理论上是50手大豆对应39手豆粕和9手豆油。当然对于大型生产商是应该按照这个比例来进行。小型交易者可以5:4:1的关系来进行交易。

不过如果希望中国的压榨套利有所发展,在交易规则上一定要有所突破,对套利头寸要进行保证金方面的优惠措施,否则加工商将在资金上受到约束。

在进行实际压榨套利交易时,除了要用价差上下限附近的交易策略外,同时也要兼顾这三个品种之间价差分布的季节特征,如果在实际交易中价差临近历史上下限值,即可按上述方法直接入市交易,而用价差的季节性分布特征来决定获利平仓的时间段,同样,当

交易者以价差的季节性分布特征为依据入市参与压榨套利时,也可以参照价差历史走势上下限值考虑获利平仓的价位区间。

1

豆粕期货交易

1.豆粕价格运行的季节性规律

一般规律通常11月份大豆收获后至第二年的3月份是豆粕的生产旺季,4-8月份是豆粕的生产淡季,而豆粕的需求一般从3月份开始到10月份逐步转旺,在此期间,豆粕的价格波动会很大。此外,豆粕价格还随豆粕主产区的收购、库存变化而波动。按照这一国内豆粕的基本生产规律,一般情况下在11月份大豆收获季节,新豆集中上市供给压力相对较大,这段时间也会出现一个明显的回落过程,这个过程一般要持续到第二年的3月前后豆粕消费转旺时。从来年4月份开始国内养殖业开始大量采购饲料,对豆粕的消费需求缓慢增加,在夏季到来之前饲料的需求达到全年的高点,此时豆粕价格也会上行至全年高位,之后随着养殖业对饲料消费需求的减少,豆粕价格开始出现回落,在国内大豆收获季节到来之前,由于国内大豆供给出现断档造成大豆价格出现季节性上涨,此时国内豆粕价格由于加工原料价格的上涨而同步呈现快速上扬势头,但由于并非是出于消费需求的拉动,此间豆粕现货价格涨幅将不会很大,这种情况将一直延续到10月中旬新豆开始大量上市的时候。

随着进口总量的增加,豆粕市场价格的变动已不局限上述的生产模式之中了,尽管国内大豆供给仍然有较为明显的季节特征,但由于进口大豆的不断补充已经使得这种季节性特征大为改观,南美大豆与我国的大豆生产季节刚好相反,在每年的2、3月份开始大量上市,因此在国内3份以后国内大豆供给依然较充足,从往年情况看只是到国内大豆收获前也就是(8月底9月中旬)这段时间大豆供给才会相对紧张一些,这个时期我国和美国大豆同样都出于季节性的供给短缺期,在其他时段国内大豆的供给并没有很明显的断档,因此近几年来国内豆粕价格波动相对平缓了许多,价格走势的季节性差异越来越不明显,只是由于受下游饲料加工企业采购原料的影响,价格走势在全年不同时段会表现出一定的强弱之分,从现货采购角度看,每年(4-5月)是饲料企业豆粕采购旺季,豆粕价格往往较高,在(7-8月份)为采购的淡季,豆粕价格为全年低点,一般情况下半年平均价格比上半年高,其他时段豆粕价格走势主要跟随大豆原料的价格高低运行。

2.豆粕套利机会分析

价差接近或大于450时,买豆粕卖大豆

价差接近或小于250时,卖豆粕买大豆

虽然DCE开设豆粕品种,但该品种一直成交清淡,持仓很小。所以,大豆与豆粕之间的套利在价差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应该考虑在豆粕市场上的进出是否畅通,这是大豆与豆粕之间套利的主要操作难度所。

3.平仓时机的选择:

大豆9月合约与豆粕9月合约价差分布特征来看,9月价差分布在268—765元每吨之间,中值回归众数为566元每吨。从9月大豆与豆粕价差概率分布图上可以看到,频率分布特征基本呈现正态分布状态,略微偏向右侧。如果取80%的置信区间价差分布大致位于410—691元每吨之间。也就是说在9月大豆与9月豆粕价差接近或者超过700元每吨时,可以考虑卖出大豆买进豆粕的套利操作,在两者接近或者小于410元每吨时,可以选择买进大豆卖出豆粕的套利操作,待价差接近566元的时候平仓获取利润。

1月大豆与1月豆粕合约的特征:

1月——3月第一季度,大豆和豆粕的价差处于全年的较低位置,这一段时间是国产大

豆上市后的集中供给期,大豆价格相对较低,而豆粕价格则由于春节前后处于豆油的消费旺季,各压榨厂大豆压榨量较大造成豆粕供应量增加而处于相对低位,这两者之间的价差在全年的分布中也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从3月开始到6月份,国产大豆集中供给压力逐渐减弱,大豆消费日趋旺盛,价格逐渐走高,而此间豆粕消费处于缓慢复苏状态,价格虽然上涨,但幅度并不大,这样造成在这一段时间内大豆与豆粕价差不断扩大。从6月初到8月中旬,大豆已过消费旺季,而此时豆粕正是消费季节,因此豆粕价格在此期间开始大幅上行,而大豆价格此时则开始步入调整过程。在这一段时间,大豆与豆粕价格开始由高位回落,并在8月中旬再度接近全年低点。在大豆收获季节到来之前,8月底至9月中旬国内大豆供应基本处于断档状态,此间大豆价格将会由于季节性因素而再度攀升至全年高位,这使得大豆与豆粕价差再度扩大,而随大豆收获季节的到来,新豆上市压力逐渐增大,大豆价格开始缓慢进入季节性回落过程,而下半年豆粕的消费通常情况均较上半年高,豆粕市场价格也高于上半年,这样大豆与豆粕价差就会再度回落至低位,全年的价差低点一般也会出现在10月至12月这段时间内。

粕套利模型

豆价格+加工费用+压榨利润=豆粕价格×0.785+豆油价格×0.18

榨利润=(豆粕价格×0.785+豆油价格×0.18)-(大豆价格+加工费用)

式简化:大豆价格+压榨利润=豆粕价格×0.785+豆油价格×0.18

式中只有三个变量:大豆价格、豆粕价格、压榨利润

前国内大豆压榨企业竞争比较激烈,大豆的压榨利润水平一般在50元/吨以下。如果以上述公

的压榨利润值大大超过50元/吨,达到100元/吨以上时,即可进行买入大豆,同时卖出豆粕的

。反之,压榨利润值成为负数,一般超过-100元/吨时,可以进行买入豆粕,同时卖出大豆

利操作。统计表明,两年来,DCE市场的大豆压榨利润值的波动区间也是在-100--+100元/吨之

是说,大豆压榨套利的指标临界值为-100和+100,只要压榨利润超过这个数值,就可以进行套

不过,应该注意的是,由此总结出来的临界值一般都是经验性数值。

所述信息仅供参考

100%大豆=18%豆油+79%豆粕+3%损耗

3

期货套利和套期保值成功案例分析

中证期货套期保值经典案例 某大型上市公司套期保值的实例 一、.可行性分析—企业背景介绍: 案例中,该大型上市矿业企业是中国500强之一的大型矿业资源公司,主要从事铜、铅、锌、铝、铁等基本金属、黑色金属和非金属磷矿的采选、冶炼、贸易等业务。在本案例中以铅期货为套期保值的主要标的。 二、该企业套期保值策略设计——企业自身风险分析 三、该企业套期保值策略设计流程——企业自身风险分析

四、该企业套期保值策略设计流程——拟定套保方案 对于国内的铅锌冶炼企业来说,在企业自身没有矿产资源的前提下,更多地是担心因精矿上涨过快而削弱其产品获利能力。对于拥有矿山的生产商来说,价格的上涨对企业非常有利,其更多地担心是铅锌价格的下跌直接削弱企业的盈利能力,甚至是跌破成本价时给企业造成损失。因此,铅锌冶炼企业风险主要有精矿价格上涨风险以及铅锭、锌锭价格下跌风险。针对不同的市场风险,可以分别进行买入套期保值或者卖出套期保值。 该企业在现货经营中主要面临产成品销售压力、资金压力和原材料采购的风险。其中,产成品销售压力是企业面临的主要压力,锌价的下跌将会直接削弱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必须在期货市场进行卖出保值以提前锁定利润,减少损失。 根据中证期货公司专项研究报告,特别是锌库存创新高,下游消费不畅等原因影响,预计锌品种下行的可能性比较大。根据企业销售计划,需要对生产的锌锭、铅锭进行一部分保值。在2011年的2月份,企业预计在4、5、6月每月将有大约4000吨锌锭的销售计划,并且,预计锌锭价格会持续下跌。同时,由于铅期货在3月24日才正式上市,挂牌PB1109合约,企业结合铅期货挂牌上市价格较高,根据未来销售计划,对5、6月份销售进行保值,保值数量各为2000吨。 具体买入保值措施如下: 为了提前锁定利润减少损失,公司决定进行锌锭卖出套期保值交易。当日现货市场的价格为18500元/吨,公司将这一价格作为其目标销售价。公司在期货市场上分别以19200元/吨、19400元/吨、19600元/吨的价格建仓,卖出4、5、6月份期货合约各4000吨。4月6日,现货锌价下跌至18000元/吨,该公司分批进行平仓,公司以平均18000元/吨的期货价格平仓4月合约。5月6日,现货价格为16000元/吨,公司以平均16100元/吨的期货价格平仓5月合约。6月9日,现货价格为16800元/吨,公司以平均17100元/吨价格平仓6月

豆油贸易利用大豆期货套期保值分析(I)

豆油贸易利用大豆期货套期保值分析 豆油是一种高品质食用油,近年来,我国豆油产量和消费量逐年增加,市场价格变化日趋势剧烈。随着我国加入WTO 后,对豆油配额逐步开放,加上从2006年起,取消豆油关税配额制和准国家专营制。国内豆油价格将受国际豆油价格波动的影响更直接,产生的波动也会更加剧烈。当前,国内豆油期货还未上市,根据豆油贸易企业对规避现货价格波动风险的需求,可依据品种相近、价格走势大致相同的原则,在国内大豆期货市场上对豆油现货进行套期保值,以规避豆油贸易的生产、加工、进口、销售等环节出现的不却定风险。 由于豆油是大豆压榨的下游产品之一(还有豆粕),因此,现货豆油与现货大豆的价格走势有着密切的连带关系,两者之间每吨除成本不同、价格高低不同外,价格趋势在大部分时间都是相同的。随着近年来国内大豆、豆油的缺口,对进口大豆、豆油依赖程度的增加,连豆期货与CBOT大豆期货、CBOT豆油期货之间的关联度越来越大,并且建立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基本一致的运行趋势,故对国内豆油现货利用连豆期货套期保值提供了可行性的基础。 一、企业提供的套期保值需要的基础背景资料如下: 某豆油贸易公司,欲从事豆油现货利用连豆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业务。 公司具体情况为: 1、月进口豆油能力5万吨,直接从美国或国内港口订购豆油货源, 2、仓储能力为5-8万吨, 3、月销售能力为5万吨。 二、依据上述基础资料确定套期保值的原则如下: 作为豆油进口、加工、销售一条龙企业,利用好连豆期货市场做好套期保值业务,无疑是目前市场状况下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大豆及相关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给与大豆相关的下游产品之一的豆油生产经营企业带来巨大的经营风险。而如果利用好套期保值业务进行操作,方案和措施得当则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回避此类风险。 套期保值方案是以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制定出来的。做为豆油进口、加工、销售一条龙企业,套期保值无外乎两种情况:利用连豆期货市进行买入套保和卖出套保。但不管那种方式的套保,其成功的前提是建立在对市场方向准确判断的基础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应当采用选择性套保,根据市场不同运行阶段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套保方案,总体上要以有利和可行作为实施的前提条件。对于豆油进口、加工、销售一条龙企业来说,市场风险主要来自买入原料和卖出产品两个方面。企业既担心原料价格上涨,又担心成品价格下跌,更怕原料上升、成品价格下跌局面的出现。只要企业所需的原料及加工后的成品都可进入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交易,那么企业就可以利用期货市场进行综合套期保值,即对购进的原料进行买期保值,对其产品进行卖期保值,就可解除企业的后顾之忧,锁牢其加工利润,从而专门进行加工生产。 综上所述,豆油进口、加工、销售一条龙企业参与套期保值的可行性方案及原则是,利用连豆期货市场采取综合套期保值操作。

豆粕和玉米的套利方案

豆粕和玉米的套利方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豆粕和玉米的套利方案 豆粕和玉米的套利方案 对于后期豆粕和玉米的比价走势成长,考虑到两个品种的供需平衡和国际国内市场状况差此外影响,我们觉得比价存在的较大的上涨空间,现在是较好的买豆粕、卖玉米的跨品种套利机缘。 一、豆粕和玉米的比价关系 受品各种植收益、消费互补的影响,豆类产物与玉米之间,存在着相对不变的比价关系。只要有足够的时候,农人会按照大豆与玉米的种植收益,抉择他们的种植品种,从而平衡豆类和玉米的比价关系:当比价偏低时,农人会偏重于种植玉米,而比价偏高时,豆类会更有吸引力。这就给豆类产物与玉米的比价供给了一个波动轮回撑持,使二者的比价在必然区间内上下波动。但在年度比价转变上面,因为阶段性的品种供需差别,会导致比价呈现出较强的去向成长特点。 如上图所示,豆粕/玉米现货比价的首要波动规模在~间,呈现必然的区间波动特点,波动周期在4~6年;在作物年度内,比价具有阶段性的趋向成长特点。从最新的数据来看,今朝豆粕/玉米现货比价为,低于近八年的均值,处于首要波动区间相对低位水平。从走势看,比价在6月初碰着之后,比价持续走高,主要是玉米在6月份持续走低造成。 二、豆粕和玉米的比价走势原因分析 豆粕与玉米的比价关系,一方面是表现这两个品种的联系关系性:豆粕和玉米都是饲料的主要组成部门,国内玉米60~70%用于饲料消费,豆粕的饲料消费占到95%以上,豆粕和玉米的消费需求,配合收到饲料市场的消费状况影响;豆粕的上游产物大豆和玉米的种植分布地域重叠,两个品种的种植收益会

导致品种在种植面积上彼此竞争,这使二者比价呈区间波动和周期性轮回的特点。另一方面是表现他们的差别性:农产物供给在年度内刚性的特点,使这两个品种在某些年度内会呈现较大的供求状况差别,导致二者价钱走势会有较大差别,比价会呈现出阶段性趋向成长的特点。是以,对二者的比价走势分析,主如果从它们之间的。 供需差别性进行分析,以判定二者比价的走势。 三、豆粕和玉米的供需情况 在进行供需状况差别分析之前,我们需要有一个统一的熟悉:中国的豆类产物市场是完全开放了,进口大豆消费占到总消费的80%以上,首要用于豆粕的压榨,国内豆粕价钱走势直接管到全球大豆市场供求状况的影响。但在玉米市场上,国内供给仍尽对的主导,进口比例很小,且出口受到配额的节制,国内玉米价钱与国际玉米价钱相关性不高,国内玉米价钱具有很强的自力性。是以,在进行的国内市场豆粕和玉米的供需差别分析时,豆粕是以全球大豆的供需状况为准,玉米是以国内玉米市场的供需状况为准。玉米及豆粕的套利仅从6月底USDA的报告中也可窥见一斑--“鉴于玉米、棉花面积预估增加,且大豆面积预估下降,调整幅度仍很大。这意味着玉米、棉花的库存可能超出我们预期,并证实我们对大豆供应吃紧的预测。”大豆的供应紧张将导致豆粕的价格稳定,而玉米的增产使玉米承压,结果就是差价的必然扩大。 加之国内饲料行业因生猪价格的上涨,开始出现转机,部分地区饲料粕价格开始升温,十一及中秋国内节日前食品备货的影响,可能导致粕的价格进一步走高。 玉米方面秋粮上市前的紧张局面难有改观,但前期的价格高估抑制了玉米1201的升幅,综合以上观点,选择1201玉米与1205豆粕之间的套利机会时间恰当准确。 四、豆粕和玉米比价走势的特征分析 1、豆粕/玉米比价受豆粕单边价钱的影响更大 从数据上统计,比价受玉米价钱的影响不大,但受豆粕价钱的影响较大,相关机能有63%;在必然比价区间,比价的涨跌隶属于单个品种价钱的波动,出格是豆粕价钱。

跨期套利操作方法暨套利机会实例分析

跨期套利操作方法暨套利机会实例分析 作者:刘光素 湘财祈年期货 期货市场上商品价格的大幅波动,加上保证金交易的杠杠性导致的盈利和亏损的放大作用,给进行期货交易的投资者带来极好的盈利机会,但同时也能让投资者产生重大损失!经过了期货大起大落的交易盈亏之后,不少投资者希冀能找到一种可以在较低的风险下获得较高的风险收益的投资工具。那么,套利就是这样的选择之一。 套利交易一般分为跨期套利、跨品种套利和跨市场套利三种基本模式。在国内,较常见的是“跨期套利”和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之间的“期现套利”。跨期套利占用资金不多,交易灵活,风险较小而收益可观,比较适合资金量不大的一般中小投资者。而期现套利,因为需要交割,占用的资金量较大,而且还要有良好的现货贸易渠道来收购或消化现货,一般只有投资机构才能操作;而且,随着期货交易越来越成熟,可操作的期现套利机会越来越少,当然,期现套利机会一旦出现,则风险极小,而收益稳定。 事实上,国际市场中,套利是资金在期货交易中常用的投资工具。套利交易具有低风险、盈利比较稳定等独特的优势,是机构投资者的首选。但国内由于种种原因,套利交易往往不被看重。下面分别以白糖S R905-SR909、郑棉CF905-CF909的跨期套利为例,仅就较常存在的、一般资金较易参与的跨期套利交易做详细讨论,给出相应的套利交易的操作方法,以供投资者参考。 一、跨期套利的基本原理与交易方式 在期货交易中,由于同一商品的不同合约的价格是受到同样的因素影响,因此一般都是同涨同跌的,而且最终合约间的价差的结果往往有一定的规律性,而决定合约间价差关系的因素主要有持仓费用,季节性因素、现货供求状况变化和人为因素等。但在合约存活的整个交易过程中,由于资金对各合约的交易的不均衡,各合约的涨跌的幅度往往是不一致的。正是这种涨跌幅度的差异给了套利交易者获利的机会。 跨期套利是利用不同到期月份期货合约的价差变化,买入一个期货合约的同时,卖出另一个期货合约,等价差扩大或缩小到一定幅度将两个合约一起平仓来获利的操作模式。跨期套利是现实条件下最为成熟和风险较小的套利交易模式,理论上分为正向套利与反向套利两种模式:正向套利:买入近期合约、卖出远期合约;反向套利:卖出近期合约、买入远期合约。由于反套不能转化为实盘套利,当现货紧张时近月对远月升水可以无限增加,所以反套的风险是事先不可预知的,在交易中必须要设好止损,执行严格的资金管理。 无论是正向套利还是反向套利,要点都是要知道什么情形下价差属于正常范围、什么情形下价差属于不正常范围只有价差处于不正常区域内,我们预期存在价差回归正常的过程,才能存在跨期价差套利机会。

期货包赚套利大豆与豆粕套利计划

大豆做跌与豆粕做涨套利计划 保证金按期货价10%计算复利回报和年回报率:投入10万元 2001.4.XX 大豆收市价2024–豆粕收市价1615=409(开始套利) 7.XX 大豆收市价2113–豆粕收市价1789=324 年回报率:40% 8.XX 大豆收市价1970–豆粕收市价1705=265(盈利144点) 2002.4.XX 大豆收市价1993–豆粕收市价1640=353(开始套利) 7.XX 大豆收市价2187–豆粕收市价1828=359 年回报率: 4% 8.XX 大豆收市价2226–豆粕收市价1886=340(盈利13点) 2003.4.XX 大豆收市价2742–豆粕收市价2003=739(开始套利) 7.XX 大豆收市价2656–豆粕收市价2192=464 年回报率:49% 8.XX 大豆收市价2750–豆粕收市价2244=506(盈利233点) 2004.4.XX 大豆收市价3887–豆粕收市价3456=431(开始套利) 7.XX 大豆收市价2918–豆粕收市价2770=148 年回报率:44% 8.XX 大豆收市价2783–豆粕收市价2677=106(盈利325点) 2005.4.XX 大豆收市价3072–豆粕收市价2608=464(开始套利) 7.XX 大豆收市价2840–豆粕收市价2599=241 年回报率:47% 8.XX 大豆收市价2692–豆粕收市价2497=195(盈利269点) 2006.4.XX 大豆收市价2591–豆粕收市价2198=393(开始套利) 7.XX 大豆收市价2421–豆粕收市价2150=271 年回报率:18% 8.XX 大豆收市价2386–豆粕收市价2081=305(盈利88点) 2007.4.XX 大豆收市价3160–豆粕收市价2566=594(开始套利) 7.XX 大豆收市价3246–豆粕收市价2444=802 年亏损率:27% 8.XX 大豆收市价3393–豆粕收市价2642=751(亏损157点) 2008.4.XX 大豆收市价4947–豆粕收市价3265=1682(开始套利) 7.XX 大豆收市价5548–豆粕收市价4085=1463 年回报率:130% 8.XX 大豆收市价4109–豆粕收市价3500=609(盈利1073点) 2009.4.XX 大豆收市价3612–豆粕收市价2923=689(开始套利) 7.XX 大豆收市价3651–豆粕收市价3208=443 年回报率:33% 8.XX 大豆收市价3830–豆粕收市价3355=475(盈利214点) 2010.4.XX 大豆收市价3908–豆粕收市价2844=1064(开始套利) 7.XX 大豆收市价3803–豆粕收市价3049=754 年回报率:59% 8.XX 大豆收市价3835–豆粕收市价3168=667 (盈利397点)

大商豆油期货分析报告

豆油(Y1401)期货投资分析报告 专业:金融学 班级:一班 姓名:李敏 学号:1103024010 豆油(1401)期货投资分析报告 一、豆油概述 1、豆油的品种和用途 豆油是从大豆中提取出来的油脂,具有一定粘稠度,呈半透明液体状,其颜 色因大豆种皮及大豆品种不同而异,从淡黄色至深褐色,具有大豆香味。豆油的 应用范围很广,人们很早就开始利用大豆加工豆油。豆油的主要成分为甘三酯,还含有微量磷酯、固醇等成分。甘三酯中含有不饱和酸中的油酸(21.3%)、亚

油 酸豆(54.5%)、亚麻酸和饱和脂肪酸中的硬脂酸(3.5%)、软脂酸(11.7%)及少量的木酸和花生酸。一克豆油的热量约为9386卡,消化率高达98.5%。豆油的酸值一般在4.0mg KOH/g以下,皂化值190~195mg KOH/g凝固点为-150C~-190C,碘价为120~135(g/100g)。此外,豆油中还富含维生素E和维生素A。其中维生素E 的含量在所有油脂中是最高的。作为一种营养成分高、产源丰富的油料,豆油以其物美价廉的特点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 (一)食用 1、烹饪用油。烹饪用油是豆油消费的主要方式。从世界上看,豆油用于烹饪的消费量约占豆油总消费的70%从国内看,烹饪用豆油消费约占豆油消费量的78% 约占所有油类消费的35%它和菜籽油一起成为我国烹饪的两大主要用油。 2、食品加工。豆油除直接食用外,还可用于食品加工。豆油可以用来制作多种 食用油,如凉拌油、煎炸油、起酥油等。此外,豆油还被用于制造人造奶油、蛋黄酱等食品。我国食品加工用油量约占豆油总消费量的12%由于餐饮习惯的不同,西方国家的比例要高于中国,如美国食品加工用油量约占其国内豆油总消费的25%以上。 (二)工业及医药 豆油经过深加工,在工业和医药方面的用途也十分广泛。在工业方面,豆油

豆粕套利分析

豆粕套利分析 上海金源期货农产品团队 一、豆粕套利简述 套利是通常指在某种实物资产或金融资产在同一市场或不同市场拥有两个价格的情况下,以较低的价格买进,较高的价格卖出,从而获取无风险收益。在一般情况下,套利交易所涉及到的合约价差变化比单一合约的价格波动要小得多,并且获利概率大得多。套利是用“两条腿”走路,套利交易往往是大资金量,或者风格稳健的交易者的主要投资选择。基于套利策略收益稳定、可容纳资金较多的特点,大型投资机构多选择套利交易为其主要交易策略。 结合大商所豆粕期货的套利类型主要有在豆粕期货合约上的跨期套利,针对商品间替代作用的跨商品套利,还有基于和CBOT豆粕的跨市套利,以及针对现货商做的比较多的期现套利,在这里我们研究豆粕的跨期以及跨商品套利。 二、豆粕跨期套利分析 豆粕跨期套利是指投资者以赚取差价为目的,在豆粕不同合约月份建立数量相等、方向相反的交易头寸,并以对冲或交割方式结束交易的一种操作方式。跨期套利有几个主要的因素:1,近期月份合约波动一般要比远期活跃。2,空头的移仓使隔月的差价变大,多头的移仓会让隔月差价变小。3,库存是隔月价差的决定因素。4,合理价差是价差理性回归的重要因素。 跨期套利又称跨作物年度套利。一般指在同一期货交易所内,买进某一作物年度内的期货合约的同时,卖出该作物下一年度内的期货合约,利用作物有同一生长年度期货合约的价差变化获利。这是一种常用的农作物期货套利交易的形式。农作物生长年度一般以8月份为界,8月份以前为旧作物年度,从9月份开始为新的作物年度。由于不同作物的生长期不同,新旧作物的月份划分也往往稍有差异。 2.1基本面分析 在当前豆粕基差为负的情况下,对于豆粕我们采用正向市场中的熊市套利:即近期因美豆收割供给量增加但需求刚性变化不大,导致近期和约价格跌幅大于远期或近期和约价格涨幅小于远期,则可卖出近期合约的同时买入远期和约。 大连大豆的主力合约一般分布在01、05、09合约上,当前我们采用标的是1301合约与1305合约的套利。从供应端分析来看:我国对国外大豆依存度高达83%,主要进口国又分别为处于南半球的巴西、阿根廷以及处于北半球的美国,因地理位置的差异,01合约往往受美国大豆产需影响较为深远,05合约主要是受到南美产需影响较大。在当前美国大豆减产渐渐明晰的情况下,市场炒作01合约的利多因素渐渐枯竭,市场后期将转入对南美大豆种植以及生长状况的炒作。 需求端分析来看:7月份全国生猪存栏量约为4.62亿头,较6月份变化不大,而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5%;能繁育母猪的存栏量约为4940万头,虽然环比减少0.3%,但同比增加4.1%。生猪存栏量高企,且生猪并未到大批量出栏时间,意味着饲料企业对豆粕原料的需求依然强劲。短期内豆粕需求状况不会出现大幅波动,生猪存栏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局面,

期货套利成功案例分析

我国期货市场套利形式及案例研究 与单纯的投机相比,套利交易具有风险可控、收益稳定、操作方式可复制的特点。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期货市场新品种的逐步推出、品种结构的不断完善及相关配套措施的陆续跟进,套利交易的活跃程度明显提高,受到了机构、个人及企业客户等各类型投资者的青睐,逐渐成为分担市场风险、稳定市场运行的重要力量。 在表现形式上,套利交易可以分为不同交割地点、不同交割时间和不同交割商品三种模式。与此相对应,形成了跨市套利、跨期套利和跨商品套利三种最基本的套利类型。目前市场上对于这三种类型套利方式的介绍比比皆是,但大多缺乏系统性和生动性。本文在深入阐述三种套利方式的基本思路及主要参与群体的基础上,辅以经调研而来的套利实际操作案例,以期能对套利这种交易方式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跨市场套利 1、基本思路 跨市套利是在不同市场之间进行的套利交易行为。当同一期货商品合约在两个或者更多市场进行交易时,由于区域间的地理差别等因素,各商品合约间存在一定的固有价差关系。但由于两个市场的供求影响因素、市场环境及交易规则等方面不完全一致,价格的传导存在滞后甚至失真的情况,因此固有价差水平会出现偏离。跨市套利正是利用市场失衡时机,在某个市场买入(或卖出)某一交割月份某种商品合约的同时,在另一个市场卖出(或买入)同一交割月份的同种商品合约,以对冲或交割方式结束交易的一种操作方式。这种套利可以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上进行,也可以在异地交易所之间进行,其中也包括国内交易所与国外交易所之间。目前国内比较盛行的跨市套利主要有:LME金属(铜、铝、锌)期货与上期所金属期货跨市套利、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T+D)与上期所黄金期货跨市套利、CBOT大豆期货与大商所大豆期货跨市套利等等。 由于涉及到两个或多个市场,跨市场套利一般对于资金的要求比较高。市场上从事跨市场套利的交易方主要为生产商、消费商、贸易商及一些实力雄厚的民间大资金。在价差合适的时候这些企业或机构可以利用自身在采购分销渠道及资金面上的优势,通过跨市套利来降低生产成本或获取价差变动收益。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市场深度和广度的增加,大量跨市套利资金的活跃对国内外商品价格的影响力也在增强。 2、某进出口贸易公司跨市套利案例分析 上海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有色金属及矿产品进出口及加工的企业,年进出口总额高达8000万美元以上。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与国内外众多金属行业的工厂、矿山等建立了良 好的业务关系,在进出口流程方面更是驾轻就熟。鉴于金属跨市场套利机会每年都会出现,在日常经营中,该企业充分利用自身在信息及贸易渠道上的优势,在国内外金属价差合适时,通过跨市场套利来获取低风险稳定收益。 2009年二月中旬,受国储收储及国家即将出台有色金属产业振兴规划等利好消息影响,沪铜走势明显强于伦铜,由此导致两市比价持续走高(见图1)。

无风险交割套利操作思路

无风险交割套利操作思路 跨期套利交易的种类 跨期套利基本的交易模式分为牛市套利和熊市套利。 牛市套利:买近月合约,同时卖出远月合约,预期价差减小甚至近月升水。当预期现货供不应求时采取此种操作。由于现货价格上升空间巨大,而远月升水受制于持仓费,下跌空间有限。因此该套利模式利润无限,风险有限。 熊市套利:卖进月合约,同时买进远月合约,预期价差扩大。当预期现货供应充足时采取此操作。由于现货下跌幅度较大,远月合约同样受制于持仓成本,因此该套利模式利润有限,风险较大。 跨期套利交易的利弊 跨期套利交易的优势 投资者根据对市场不同月份合约价差的预期变化做出投资决策,获得价差有利方向变化的盈利,承担价差不利变化的亏损,就是跨期套利。跨期套利本质上是对价差的风险投资。 降低投资风险:不同时期交割的期货合约均受到合约品种各种影响因素的影响,所以各不同月份合约走势上基本协同一致,由于跨期套利同时持有相同品种不同月份的期货合约,各合约头寸互为保护,大大降低了合约品种影响因素对操作的冲击,进而降低了投资风险。 提供投资机会:由于不同交割月份的合约构成了一个时期结构,投资者可以将对合约比较长时期的预期信息通过套利交易体现出来,而单一合约却无法体现这种对市场的判断,套利交易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 跨期套利交易的劣势 承担风险:虽然套利交易风险较低,但是仍然不能将风险完全隔离,仍然要承担价差不理方向变化的损失。 收益较低:风险与收益相伴,正式由于所持有头寸的相互保护作用,在隔离风险的同时,也将利润拒之门外。当投资者对市场走势有明确判断的时候,不能充分暴露风险,获得收益。

占用资金量大:套利交易同时持有不同交割月份合约头寸。分别交纳交易保证金,加大了资金占用。但是由于套利交易的低风险性,降低了结算准备金余额的要求。 无风险的跨期交割套利 那么有没有办法回避价差不利变化的风险,获得价差有利变化的盈利呢基于跨期交割套利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操作方法。 通过对跨期套利优劣及操作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牛市套利是一种风险收益比很好的操作方法。同时,持仓成本是制约或者说连结不同月份合约期价的重要因素。抓住了持仓成本,就能够很好的控制跨期套利的风险。将持仓成本因素加入到牛市套利模式之中,通过仓单交割,完全规避期价风险,获得牛市套利收益或者交割收益。 跨期交割套利的操作流程 1、计算跨期交割成本 2、得到开仓价差、平仓价差、理论价差 3、跟踪期货市场价差,选择入场时机 4、买入近月合约、卖出同相同数量远月合约 5、持续跟踪期货市场价差,在合理价位平仓,重新建立期货头寸,反复操作,赚足利润 6、在近月合约交割前,持有期货头寸,价差不利方向变化,则选择实物交割 7、近月合约交割月进行交割,支付全额货款,获得标准仓单 8、持有远月期货头寸,支付仓单费用,适时转现货仓储,节省费用;或者仓单质押,减少资金占用 9、远月合约交割月进行交割,开出增值税发票。了结本次交易 主要商品期货交割套利费用与套利盈亏平衡公式 交割套利流程过程中有诸多变数,定义如下:跨月期限均为1个月、买价格B、卖价格S、市场年化利率R,增值税率工业品17%,农产品13%。交易、交割、仓储、检验、作业费等依据交易所规定计算。 燃料油

豆油、菜油、棕榈油统计套利分析

(大连商品交易所-和讯网十大期货研发团队评选团队投稿) 豆油和棕榈油套利统计实证分析 湘财祈年刘光素杜宝泉刘超 摘要:本文利用统计套利(Statistical Arbitrage)来发现和分析研究豆油、棕榈油跨品种价差的稳定性以及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用协整方法对实际的价格与数量模型进行对比;并利用豆油和棕榈油之间的协整关系得出,棕榈油和豆油之间的最佳套利比例为:1:1.16,从而得出相对客观的棕榈油和豆油期货跨品种套利策略。 一、协整方法介绍 根据持有成本(THE THEORY OF COST OF CARRY)定价模型而知,豆油、棕榈油合约的价格走势都是基于对未来标的指数的预期产生的,由于二品种终端消费的替代关系,直观看,它们之间的价差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过,除持有成本外,还有很多非合理的因素会影响价差。但长期看,豆油、棕榈油各合约价格之间仍然存在着一种平稳关系。协整概念是处理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好方法。 时间序列的单整过程是对非平稳性的一个时间序列进行取对数后、以消除其非平稳的因素,使其成为平稳序列。协整关系反映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是建立在单整过程基础上的,即变量序列本身是非平稳的,而且变量之间具有相同的单整阶数。其中涉及到的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可以通过ADF单位根检验来实现;协整关系可以用EG 检验或Johansen协整检验进行。当确定协整关系之后便可以对价差序列进行统计分析来确定适宜的套利交易策略。 二、统计套利方法在棕榈油和豆油期货跨品种套利中的应用 1、数据选取和分析 套利是指利用差价的波动构建资产组合得以规避单一资产的过大风险,从而制定相应的买卖策略。由于单张合约连续存续的时间较短,我们选择远月合约P1005和Y1005为棕榈油和豆油期货跨品种套利研究对象,选取2009年8月5日至2009年9月7日的小时收盘数据,在该时间段内以上2合约为主力合约,成交量较为活跃。在数据频率的选取上,1小时数据为123个,在样本数量上能够基本满足协整方法长期趋势的需要,故选择P1005和Y1005在该阶段内的1小时数据作为样本数据进行研究。 图一:豆油、棕榈油统计套利分析

跨期套利方法在商品期货交易中的应用——以中国聚氯乙烯期货为例

Finance 金融, 2020, 10(4), 267-277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20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659095287.html,/journal/fin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659095287.html,/10.12677/fin.2020.104027 The Application of Calendar Spread Arbitrage in Commodity Futures Trading —Represented by PVC Futures in China Haonan Liu, Yuping L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Faculty, Zhuhai Campus,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Zhuhai Guangdong Received: May 20th, 2020; accepted: Jun. 3rd, 2020; published: Jun. 10th, 2020 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the method of futures calendar spread arbitrage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market efficiency, but also enrich the types of existing investment tools, which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stabl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apital market. Therefor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alendar spread arbitrage trading in Chinese commodity futures market. After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relevant arbitrage concepts, principles and research methods, this paper takes the monthly av-erage closing price of main PVC futures contracts from 2010 to 2019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on-structs cointegration regression and VEC model, and conducts a series of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mean regression theory in statistical arbitrage. The long-term equilibrium and short-term deviation of the contract spread are found, and the corresponding arbitrage trading strategies are formulated accordingly. While confirming the existence of calendar spread arbitrage opportuni-ties between PVC futures contracts, it can als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ommodity industries to use futures market to avoid price risk in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Keywords Calendar Spread Arbitrage, PVC Futures, Statistical Arbitrage, VEC Model 跨期套利方法在商品期货交易中的应用 ——以中国聚氯乙烯期货为例 刘浩楠,蓝裕平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国际商学部,广东珠海 收稿日期:2020年5月20日;录用日期:2020年6月3日;发布日期:2020年6月10日

豆粕期现套利分析

期货讲堂 期货作为促进市场资源配置的金融工具,已逐步在我国走向成熟。当我们结合畜牧业实践并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目光审视期货经济时,会越发感觉到期货与畜牧、水产、饲料业的高效运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预见的是,作为饲料企业,谁掌握期货工具并能有效地运用,将对企业经营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然而。据了解,饲料行业企业对期货工具的运用存在认知和实践的不足。为此,编辑部特邀珠江期货公司共同开办“期货讲堂”,以连载六期的篇幅。分别就期货市场发展概况、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期货基础知识、套期保值研究、期货套利作用分析、期货与现金结合的采购模式等六个专题,逐次展开研讨。本期将重点探讨期现套利的定义及形成原因、操作流程,分析现套利常见的失败原因,提出增值税风险的规避策略。此议,也真诚期待有关机构、读者和企业的关注及讨论参与。 豆粕期坝套利分析 屈光明,黄兵,周洪,庄捷生 (1.珠江经济研究所,广东佛山528200;2.广东省饲料行业协会,广东广州510500) 近年来随着国内期货市场的快速发展,参与豆粕期货交易的现货企业越来越多,交易的方式也复杂多样。除了常规的套期保值和投机交易,许多现货企业常常希望利用自己的现货优势,主动在期货市场中寻找一些低风险、稳定的获利机会。因此,系统地掌握期现套利,将给豆粕现货企业特别是豆粕贸易商提供一条新的发展途径。 1期现套利的定义及形成原因 期现套利,英文名Arbitrage,是利用同一种商品在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不合理的价差进行的套利行为。当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出现不合理的基差时,套利者通过构建现货与期货的套利资产组合,期望基差在未来回归合理的价值区间并获取套利利润的投资行为。 基差是指某一个特定地点某种商品的现货价格与同种商品的某一特定期货合约价格的价差。简而言之,基差=现货价格一期货价格。 为什么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会出现价差呢?怎样才能判定两者之间的价差是“不合理”、有利可图的呢? 如果仔细观察,在正向的市场中,未来某同期货价格往往比现在的现货价格高出一定的数值(基差),这高出的价格不是空穴来风的,而是包含了现货的“持有成本”和“风险溢价”。所谓“持有成本”,是指商品的储藏成本加上为资产融资所需支付的利息再扣掉持有资产带来的收入。比如,某企业需要在3个月后购买豆粕1000吨以生产饲料。那么这3个月的时间内,豆粕的卖家需要承担1000吨豆粕的仓储费用,以及自然损耗的风险,同时由于豆粕无法立刻兑现,卖家失去了这部分资金3个月投资获利的机会。因此,在远月期货交易中,买家需要向卖家支付这部分的“费用”。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期货越临近现货月,其所包含“费用”就越低,价格逐步向现货靠拢。所谓“风险溢价”,就是投资者为远期期货合约的不确定性,支付一定的费用。因为期货交易的是投资者对未来商品价格的预期,由于商品市场是瞬息万变,未来的商品价格跟现在有很大不同,这就需要买家或卖家在期货价格上做出一定的让步,以达到供需平衡。 在正向期现套利中,“持有成本”可以用来支付企业的现货仓单成本,而“风险溢价”的高低则直接决定了期现套利的收益率。 接下来,我们要介绍一个重要的名词:无套利区间。期现套利要考虑交易成本,当期货价格高出 ?15?

国内豆油贸易利用大豆期货套期保值分析共8页word资料

国内豆油贸易利用大豆期货套期保值分析 豆油是一种高品质食用油,近年来,我国豆油产量和消费量逐年增加,市场价格变化日趋势剧烈。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对豆油配额逐步开放,加上从2006年起,取消豆油关税配额制和准国家专营制。国内豆油价格将受国际豆油价格波动的影响更直接,产生的波动也会更加剧烈。当前,国内豆油期货还未上市,根据豆油贸易企业对规避现货价格波动风险的需求,可依据品种相近、价格走势大致相同的原则,在国内大豆期货市场上对豆油现货进行套期保值,以规避豆油贸易的生产、加工、进口、销售等环节出现的不却定风险。 由于豆油是大豆压榨的下游产品之一(还有豆粕),因此,现货豆油与现货大豆的价格走势有着密切的连带关系,两者之间每吨除成本不同、价格高低不同外,价格趋势在大部分时间都是相同的。随着近年来国内大豆、豆油的缺口,对进口大豆、豆油依赖程度的增加,连豆期货与CBOT大豆期货、CBOT豆油期货之间的关联度越来越大,并且建立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基本一致的运行趋势,故对国内豆油现货利用连豆期货套期保值提供了可行性的基础。 一、企业提供的套期保值需要的基础背景资料如下: 某豆油贸易公司,欲从事豆油现货利用连豆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业务。 公司具体情况为: 1、月进口豆油能力5万吨,直接从美国或国内港口订购豆油货源, 2、仓储能力为5-8万吨, 3、月销售能力为5万吨。 二、依据上述基础资料确定套期保值的原则如下: 作为豆油进口、加工、销售一条龙企业,利用好连豆期货市场做好套期保值业务,无疑是目前市场状况下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大豆及相关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给与大豆相关的下游产品之一的豆油生产经营企业带来巨大的经营风险。而如果利用好套期保

大豆、豆粕的合理价差与套利成本计算

(一)假设2013年5月16日买进一手豆粕1309,合约价格为3249元/吨,同时卖出一手豆粕1401,合约价格为2999元/吨,价差为250元/吨,1手=10吨。半年期银行贷款利率6.1%,一般月份的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6% 1、豆粕跨期成本(一吨套利计算) 套利成本=仓储费+仓单检验费+交割手续费+交易手续费+增值税+资金占用成本 (1)仓储费:0.5元/吨天0.5*127=63.5 (2)仓单检验费:3元/吨3*2=6 (3)交割手续费:1元/吨1*2=2 (4)交易手续费:2元/手2/10*2=0.4 (5)增值税:税率17% 250/(1+17%)*17%=36.32 (6)持仓资金占用成本:保证金率按6% 近期:3249*6%*(1+6.1%)*127/360=72.97 远期:2999*6%*(1+6.1%)*127/360=67.35 套利成本=63.5+6+2+0.4+36.32+72.97+67.35=248.54元/吨 2、豆粕合理价差计算 合理价差=仓储费+交割手续费+交易手续费+增值税+交割资金占用利息+保证金占用利息 交割资金占用利息:3249*6.1%*130/360=71.57 保证金占用利息: 3249*6.1%*(75*7%+7*11%+7*16%+7*21%+11*26%+21*31%)/365=9.76 (保证金制度:一般月份的保证金率为6%,交割月前一月第一交易日、第六交易日、第十一交易日、第十六交易日、交割月第一交易日、交割月第五交易日起比例为10%、15%、20%、25%、30%、50%,另外分别加上交易所的1%的保证金率) 则合理价差=63.5+2+0.4+36.32+71.57+9.76=183.55元/吨 (二)假设2013年5月16日买进一手豆一1309,合约价格为4789,元/吨,同时卖出一手豆一1401,合约价格为4679元/吨,价差为110元/吨,1手=10手,半年期银行贷款利率6.1%,一般月份的保证金和约为6% 1、豆一的跨期成本(一吨套利计算) (1)仓储费:5月1日—10月31日是0.5元/吨天,11月1日—4月30日是0.4元/吨天35*0.5+90*0.4=53.5 (2)仓单检验费:3元/吨3*2=6 (3)交割手续费:1元/吨1*2=2 (4)交易手续费:2元/手2/10*2=0.4 (5)增值税:税率17% 110/(1+17%)*17%=15.98 (7)持仓资金占用成本:保证金率按6% 近期:4789*6%*(1+6.1%)*(35+90)/360=105.86 远期:4679*6%*(1+6.1%)*(35+90)/360=103.43 套利成本=53.5+6+2+0.4+15.98+105.86+103.43=287.17元/吨 2豆一的合理价差

豆一豆粕主力合约统计套利探索分析

EXAMINE VARIABLES=价差豆一豆粕 /PLOT BOXPLOT STEMLEAF HISTOGRAM NPPLOT /COMPARE GROUPS /MESTIMATORS HUBER(1.339) ANDREW(1.34) HAMPEL(1.7,3.4,8.5) TUKEY(4.685) /STATISTICS DESCRIPTIVES EXTREME /CINTERVAL 95 /MISSING LISTWISE /NOTOTAL. 探索 附註 已建立輸出01-JUN-2016 08:39:00 備註 輸入資料E:\杂七杂八\套利\套利豆一主与豆粕 主.sav 作用中資料集数据集1 過濾器<無> 粗細<無> 分割檔案<無> 工作資料檔案中的 N 列289 遺漏值處理遺漏的定義應變數的使用者定義遺漏值視為遺漏。 已使用觀察值統計資料是根據所使用任何應變數或係 數沒有遺漏值的觀察值。 語法EXAMINE VARIABLES=价差豆一豆粕 /PLOT BOXPLOT STEMLEAF HISTOGRAM NPPLOT /COMPARE GROUPS /MESTIMATORS HUBER(1.339) ANDREW(1.34) HAMPEL(1.7,3.4,8.5) TUKEY(4.685) /STATISTICS DESCRIPTIVES EXTREME /CINTERVAL 95 /MISSING LISTWISE /NOTOTAL. 資源處理器時間00:00:00.84 經歷時間00:00:01.01

a. 加權常數是 1.339。 b. 加權常數是 4.685。 c. 加權常數是 1.700、3.400 及 8.500 d. 加權常數是 1.340*pi。 極端值 個案編號數值

期货案例分析

1993年德国金属公司石油期货交易巨额亏损案例 1.1 案例综述 德国金属公司是一家已有113年历史的老牌工业集团,经营范围包括金属冶炼、矿山开采、机械制造、工程设计及承包等,在德国工业集团中排位约在第十三、四名,公司以经营稳健著称。“德国金属”为交易合约制定了一套套期保值的策略,试图将油品价格变动风险转移到市场上去。一系列技术性的因素却造成了套期保值失败,使“德国金属”非但没有达到回避或降低风险的目的,反而招致了灾难性的后果。 1.2 案例风险识别分析 1.2.1行情误判风险 德国石油期货公司的亏损的直接原因在于,公司管理层对期货市场行情判断失误,认为石油期货市场在长时间内都是反向市场,做出了相反的决策,具体而言,公司没有预料到93年底的石油价格会不升反降,市场方向发生反转,有反向市场变为正向市场。 1.2.2基差风险 石油价格下跌,这些头寸所带进来的新的风险——基差风险(basis risk),即不同期限的期货或远期价格之间关系变化的非线性风险,比单纯的价格风险更难以预测,“德国金属”根本无法控制。 1.2.3保证金不足风险 在1993年底世界能源市场低迷、石油产品价格猛烈下跌时,“德国金属”在商品交易所和店头市场交易的用以套期保值的多头短期油品期货合同及互换协议形成了巨额的浮动亏损,按期货交易逐日盯市的结算规则,“德国金属”必须追加交纳足量的保证金;对其更为不利的是,能源市场一反往常现货升水的情

况而变成现货贴水,石油产品的现货价格低于期货价格,当“德国金属”的多头合约展期时,非但赚不到基差,还要在支付平仓亏损外,贴进现金弥补从现货升水到现货贴水的基差变化。为了降低出现信用危机的风险,纽约商业交易所提出了把石油产品期货合约初始保证金加倍的要求,使“德国金属”骤然面临巨大的压力。也正是因为保证金制度,才加剧了公司财务负担。从事后分析,1993年底世界石油价格正处于谷底,通过做空头对冲原来套期保值的多头期货合约所形成的亏损额最高,1993年12月,原油价格从每桶低于13美元的价位底开始缓缓回升,至1993年夏天,价格升到每桶19美元还多,高过原来多头建仓的每桶18美元的价位,也就是说,如果不忙着全部斩仓,而是给予资金支持,那么到1993年夏天就扭亏为盈了。保证金制度下,由于德国石油期货公司在当时情况下没有充足的资金做保障,只能在市场反弹之前就被强行平仓,从而失去了转亏为盈的机会。 1.2.4投机风险 从德国金属公司签订的这份协议来看,出于其对自身在全球商品市场交易的丰富经验及在金融衍生交易方面的技术能力的充分自信,投机的因素已经超过了套期保值的初衷。 “德国金属”在商品交易所和店头市场通过石油标准期货合约和互换协议建立起来的多头头寸不是套期保值,而是冒险,是一种一厢情愿地把全部赌注压在世界油品交易市场会长期呈现现货升水这样的假设上的投机。但事实并非如此,德国石油公司的行情误判,市场反转,向不利方向发展,造成公司在能源期货市场上亏损13亿美元。 1.3 案例风险管理启示 1.3.1行情误判风险管理 对于行情判断,是进行投资决策的成败关键。市场投资者,不可能完全正确预测市场变化,对市场行情进行十分准确的把握。德国石油期货公司的高管们没有准确预测行情,历史上名声显赫的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也是由于市场反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