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状肌综合症康复指南

梨状肌综合症康复指南
梨状肌综合症康复指南

梨状肌综合征:是指梨状肌的急慢性损伤而引起的梨状肌水肿、痉挛、肥厚等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及其它骶丛神经、臀部血管等而引起以坐骨神经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系列症候群。

什么是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起于第2、3、4骶椎前面,分布于小骨盆的内面,经坐骨大孔入臀部,止于股骨大转子后面。

髂内动脉在此分为臀上动脉和臀下动脉,分别经梨状肌上,下孔穿出至臀部,分支营养臀肌和髂关节。

此肌因急、慢性损伤,或加上解剖上变异,致易发生损伤性炎性改变,刺激或压迫神经,而产生腰腿痛,称为梨状肌综合症。

病因

病因主要是梨状肌的急性或慢性损伤。

梨状肌损伤是导致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梨状肌损伤后,局部充血水肿或痉挛,反复损伤导致梨状肌肥厚,可直接压迫坐骨神经而出现梨状肌综合征。

其次,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解剖关系发生变异,也可导致坐骨神经受压迫或刺激而产生梨状肌综合征。

此外,由于部分妇科疾患如盆腔卵巢或附件炎症,以及骶髂关节发生炎症时,也有可能波及梨状肌,影响通过梨状肌下孔的坐骨神经而发生相应的症状。

梨状肌综合征的运动康复

康复训练的指导原则:降低梨状肌的张力,改善相关肌群的肌力不平衡,纠正相关的生物力学改变。

康复目标包括:

●减轻疼痛

●通过牵拉及力量训练和按摩以提高相关肌群的柔韧性

●恢复正常运动

●预防损伤发生

●减轻疼痛

●口服NSAID类药物

●热敷,每天3次,每次20分钟。有助于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包括跑步)

●轻柔的梨状肌牵拉训练,可减轻对坐骨神经的压迫,从而减轻疼痛

●牵拉及力量训练

●待疼痛减轻后,可逐步开始肌肉牵拉训练,每天3组,每组5次,每次维持30秒

●梨状肌力量训练,与牵拉训练相结合

●肌肉按摩,隔天一次,以降低肌张力

●同时进行腘绳肌、腹股沟、髋内收肌及下背部肌肉的牵拉和力量训练

●恢复正常运动

鉴别诊断

1. 腰椎间盘突出本病常有腰痛伴坐骨神经痛,腰椎代偿性侧弯畸形。

腹部加压可加重或诱发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损伤范围与突出椎间盘部位有关。直腿抬高试验与加强试验阳性,4字试验阴性(梨状肌综合征最易误诊为该病)。

2. 神经鞘膜瘤高位神经鞘膜瘤较少见。症状进行性加重,与活动或休息无关。臀部有较强的Tinel征,但难以在局部扪及条索状瘤体。有时可在B超发沿坐骨神经表面均匀增厚的回声带。

手术和病理检查是最终确诊手段。

治疗方式

对梨状肌进行压揉:

对梨状肌进行起止点压揉,并且也可以在对梨状肌拉伸的状态下压揉。

拉伸梨状肌:

病人仰卧,治疗侧的髋部和膝部屈曲,治疗师一手抓住膝盖,并尽可能的屈曲髋关节,并外旋45到60度,用前臂贴着小腿并将小腿摆在内收位置,稍微下压以防止髋部抬起;另一手放在肌肉终点处往肌腹方向来拉伸梨状肌。

注:梨状肌虽有外旋功能,但是在拉伸中并没有将髋部内旋,其主要原因是梨状肌在髋部屈曲超过90度时变成内旋肌。(根据梨状肌起止点进行分析)

相关肌肉筛查

臀部肌肉、髋部其他深层短外旋肌群、腰方肌与梨状肌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筛查。

已形成较重瘢痕粘连或有骨痂压迫、神经行径变异则需手术治疗。手术效果与病

程长短关系很大。

(完整版)心脏康复的三期运动康复计划,值得收藏

心脏康复的三期运动康复计划,值得收藏! 上周,我们讲过什么是冠心病,冠心病的治疗以及心脏康复的大概内容。这周,我们详细讲解一下心脏康复的三期康复内容。 心脏康复包含了五大处方:运动处方、药物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以及戒烟限酒处方,其中,运动处方最为重要。且分为三个阶段,即:院内康复期、院外早期康复或门诊康复期以及院外长期康复期。其中二期康复计划也是最为重要的。 第1期:院内康复期 院内康复期,在患者入院后脱离急性危险期之后即开始实施,其目的是帮助患者恢复体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使其出院时达到生活基本自理。 在1期康复期中,当患者符合运动康复开始的标准时,即可开始实施运动康复。 通常,康复干预在入院24h内开始,如果患者病情不稳定,则会延迟三到七天以后再酌情进行。而且,一般患者入院7天左右,病情稳定即可出院。

此时的运动康复应循序渐进,一般运动康复的流程是:从被动运动开始——逐步过渡到坐位——坐位双脚悬吊在床旁——床旁站立——床旁行走——病室内步行——上1层楼梯或固定踏车训练。 在这个时期患者运动康复和恢复日常活动的指导必须在心电和血压监护下进行。运动量应该控制在较静息心率增加20次/min左右,同时患者感觉不大费力,即Borg评分<12。 如果患者感觉到费力或者运动后较静息心率增加大于20次/min,应减少运动量或日常活动。 如果是做CABG手术的患者,还应进行呼吸训练,用力咳嗽、促进排痰,预防肺部感染。用力咳嗽时,可在胸口抱住定制小枕头,以防伤口震裂,保护伤口。 第2期:院外早期康复或门诊康复期

第2期康复一般在患者出院后1-6个月内进行,PCI、CABG后常规2-5周进行。 2期康复是在1期的基础上,增加了每周3-5次心电和血压监护下的中等强度运动,其中包括有氧运动、阻抗运动以及柔韧性训练等。每次康复训练持续时间为30-90分钟,共3个月,推荐次数为36次,不低于25次。 因为1期康复的时间有限,2期康复变为心脏康复的核心阶段,它既是1期的延续,也是3期的基础。2期康复的目的在于尽早恢复接近正常体力,为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做准备。 2期的运动康复中,有氧运动主要包括有:行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爬楼梯、划船等,每次运动20-40分钟即可。 最初可从20分钟开始,逐步增加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可为3-5次/周,目标心率可比静息心率增加20-30次/min,也可用Borg评分表衡量,在12-16分范围内运动即可。 1.阻抗运动 阻抗运动主要包括有:俯卧撑、哑铃、杠铃、运动器械以及弹力带等,每次训练8-10组肌群,每周2-3次或者隔天1次即可。Borg评分可在11-13分。 做此训练前,必须有5-10分钟的有氧运动热身,运动过程中切记,要用力时呼气,放松时吸气。

梨状肌综合征

概述梨状肌是髋关节小外旋诸肌中最上一个,坐骨神经约85%经梨状肌下缘出骨盆,向下行于上孖肌、闭孔内肌、下孖肌、股方肌和臀大肌之间,然后到大腿后方支配大腿后侧及膝以下的运动和感觉。该处卡压引起梨状肌综合征,是下肢神经慢性损伤中最为多见。病因和发病机制主要的病因有外伤造成臀部出血、粘连、瘢痕形成;注射药物使梨状肌变性、纤维挛缩;髋臼后上部骨折移位、骨痂过大均可使坐骨神经在梨状肌处受压。部分病人因坐骨神经出骨盆时行径变异,穿行于梨状肌内,当髋外旋时肌强力收缩可使坐骨神经受到过大压力,长久也是一种慢性损伤因素。临床表现主诉臀部疼和感觉异常,并向股后侧放射,由于影响行走,患者就诊时肌力下降多不严重。检查可发现患者有疼痛性跛行,轻度小腿肌萎缩,小腿以下皮肤感觉异常。梨状肌部位深压痛,抗阻力患髋外展外旋可诱发疼痛,并感到活动无力,被动屈髋、内收、内旋肘疼痛加重。实验室及其他检查“4 ”字试验时予以外力拮抗可加重和诱发坐骨神经痛,臀部压痛处Tinel征可阳性。X线检查可发现基础病因,如有髋臼骨折病史在X线上可显示移位之骨块或骨痂。诊断和鉴别诊断一、腰椎间盘突出症本病常有腰痛伴有坐骨神经痛,腰椎代偿性侧弯畸形。腹部加压可加重或诱发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损害的范围与突出椎间盘部位相关。直推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而“4 ”字试验则可为阴性。二、神经鞘膜瘤高位坐骨神经鞘膜瘤较少见。其症状是进行性加重,与活动或休息无关。臀部有较强的Tinel征,但难以在局部扪及条索状的瘤体。有时可在B型超声上发现沿坐骨神经表面均匀增厚的回声带。手术和病理检查是最终确诊手段。治疗早期梨状肌综合征可经保守治疗而得到缓解,如病因不能解决,已形成较重瘢痕粘连或有骨痂压迫、神经行径变异则需手术治疗。手术效果和病程长短有很大关系。

关于建立“运动损伤康复科”计划书

建立运动损伤康复科计划书 2010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从国家层面首次明确了体育的产业地位,要求各级政府把体育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和组织实施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运动在现代社会已成为健康向上的生活模式,随着运动健身的理念和赛场拼搏、奥运争光的精神不断深入人心,健身运动日益普及,逐渐成为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新的增长点。伴随产生与运动有关的损伤、健康、疾病、健美等问题,涉及千家万户。 运动损伤是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损伤的统称。有别于工伤或日常生活中的损伤,运动损伤的发生与运动项目、训练安排、运动环境、运动者的自身条件以及技术动作有密切的关系。对体育健身参加者来说,运动损伤将影响其健康、学习、工作和心理,并妨碍体育健身的正常开展。因此,我们对运动损伤的防治及康复应有充分的认识,最大限度的减少其不良影响,从而使体育健身健康安全而富有成效。 在国外,一部分受到过骨科专业训练的医生,吸收运动医学的治疗理念,采用先进的治疗方法,专门从事肌肉、肌腱、韧带、关节急慢性运动损伤诊疗,从而发展起“运动医学”这一新学科。我国,随着“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开展,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沿海城市、著名高校和医院相继建立了运动医学专业。 运动医学主要诊治与运动有关的骨与关节、肌肉、肌腱、韧带、软骨、滑膜等创伤,它包括急性损伤,也包括慢性劳损,这些也是普通老百姓的常见伤病,如膝、肩、踝、肘、髋、腕等关节运动损伤和关节不稳,包括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肌腱损伤与腱病、骨骼肌损伤、侧副韧带损伤、髌股关节损伤与不稳、软骨与骨软骨损伤、滑膜病变、肩袖损伤、肩关节不稳、关节盂唇损伤、肩峰撞击症、踝关节反复扭伤等。 运动损伤的治疗方法颇多,中药、针灸、推拿、火罐等在运动损伤的康复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消除疲劳和急、慢性损伤的治疗有很好疗效。今将各种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1 中药疗法中药在损伤早期具有加快炎性产物的吸收与肿胀的消除,减轻肌纤维变性坏死的作用;在损伤中晚期,促进肌纤维的再生,加快再生肌纤维的成熟,减少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同时对肌肉功能的增强和疲劳的恢复有良好作用。常用药物:云南白药、跌打丸、七厘散内服;木香、独活、五加皮、土鳖、红花、延胡索等制成外敷药;或外用药酒或熏洗药,或使用扶他林软膏或红花油,涂于损伤局部等。 2 针灸疗法常用的是毫针法和灸法。①毫针法,包括斜刺法、电针、刺络拔罐法、无痛针法等。主要适用于治疗腰背和四肢肌的急性和慢性损伤以及由于肌肉损伤引起的腰腿疼痛、肩痛等,疗效显著。②灸法。常用的有隔姜灸、温和灸、雀啄灸和温针灸等, 在运动损伤中多用于治疗陈旧性或慢性软组织损伤。另外,当代火针、激光火针在慢性运动损伤中得到应用, 这是灸法、或者说是热针刺法的发展。 3 推拿疗法推拿是治疗软组织损伤的重要方法,疗效显著,不会产生任何副作

梨状肌综合征诊疗方案

梨状肌综合征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①有外伤或受凉史。 ②常发生于中老年人。 ③臀部疼痛,严重者患侧臀部呈持续性"刀割样"或"烧灼样"剧痛,多数伴有下肢放射痛、跛行或不能行走。 ④臀部梨状肌部位压痛明显,并可触及条索状硬结,直腿抬高在60°以内疼痛明显,超过60°后疼痛减轻,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 2、西医诊断 参照200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外科学(第7版)》。 ①以坐骨神经痛为主要表现,疼痛从臀部经大腿后方向小腿和足部放射。 ②由于症状较剧且影响行走,故病人就诊时间也较早,肌力的下降多不太严重。 ③检查时病人有疼痛性跛行,轻度小腿肌萎缩,小腿以下皮肤感觉异常。有时臀部(环跳穴附近)可扪及索状(纤维瘫痕)或块状物(骨痴)。 ④“4”字试验时予以外力拮抗可加重或诱发坐骨神经痛,臀部压痛处Tinel 征可阳性。 ⑤有髋臼骨折病史者X线片上可显示移位之骨块或骨痴。 (二)证候诊断 1、气滞血瘀证:臀痛如锥,拒按,疼痛可沿大腿后侧向足部放射,痛处固定,动则加重,夜不能眠。舌暗红苔黄,脉弦。 2、风寒湿阻证:臀腿疼痛,屈伸受限。偏寒者得寒痛增,肢体发凉,畏冷,舌淡苔薄腻,脉沉紧。偏湿者肢体麻木,酸痛重着,舌淡苔白腻,脉濡缓。 3、湿热蕴蒸证:臀腿灼痛,腿软无力,关节重着,口渴不欲饮,尿黄赤。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4、肝肾亏虚证:臀部酸痛,腿膝乏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偏阳虚者面色无华,手足不温,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质红,脉弦细数。 二、治疗方案 (一)手法治疗 1、松解类手法,包括扌衮、按、揉、点、压、弹拨、擦、振及被动运动等放松肌肉类手法。取穴及部位:环跳、承扶、风市、阳陵泉、委中、承山、太溪、昆仑、涌泉及臀部、下肢等。 2、整复类手法,包括按揉松筋法,弹拨筋络法,肘尖点按法,理筋整复法,舒筋活血法等。 (1)按揉松筋法:患者俯卧,自然放松,术者迭掌按揉患部肌肉,反复按揉使局部肌肉由僵硬变为松软,且有发热感为度。 (2)弹拨筋络法:术者以双手拇指用力触及梨状肌,俯卧位局部点按弹拨揉,然后沿与肌纤维走行方向相垂直的方法来回弹拨10次左右。 (3)肘尖点按法:术者屈肘以肘尖在痛点明显处按压3min,力量务必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缓缓抬起,有较好的解痉止痛之效。 (4)理筋整复法:施掌推法或深按压法,顺肌纤维方向反复推压5--8次,力达深层,再以肘尖深压梨状肌2--3分钟。 (5)舒筋活血法:医者一手扶髋臀部,一手托扶患侧下肢,作屈膝屈髋、外展及旋外等被动运动,反复数次,使之滑利关节,松解粘连,最后施擦法擦热局部。 3、特色手法治疗: 拔伸牵拉弹拨复位法。 患者取健侧卧位,健侧下肢屈曲,患侧下肢伸直,第一助手固定患者肩、脊,第二助手双手握住患侧下肢踝部,两名助手呈对抗性牵引,牵引力在同一直线上。术者位于患者背侧,术者以双手拇指用力触及梨状肌,俯卧位局部点按弹拨揉,然后沿与肌纤维走行方向相垂直的方法来回弹拨,可感到梨状肌肌肉松弛,表明已经复位。

第八章-运动损伤的的康复

第八章运动创伤的康复 第三节肌腱损伤 要点解析 学习要求 一、掌握 1.肌腱和肌腱损伤的概念 2.常见肌腱损伤的临床特点(肩袖损伤、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损伤、肱三头肌肌腱损伤、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内上髁炎、股内收肌腱损伤、 髂胫束损伤、股四头肌腱损伤、髌腱断裂、髌腱末端病、跟腱断裂 和跟腱末端病) 3.肌腱损伤常用的康复评定方法 4.肌腱损伤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5.肌腱损伤急性期处理的基本原则 6.肌腱损伤慢性期的处理方法 二、熟悉 1.常见肌腱损伤的病因 2.常见肌腱损伤的康复治疗 三、了解 1.常见肌腱损伤的术后康复程序。 内容精要 1.有关概念肌腱(tendon) :是把肌肉连接到效应骨或其它结构的束状物或膜状物。肌腱的功能:主要是传导肌腹收缩产生的力并牵引骨骼产生运动。肌腱损伤(tendon injury) 是常见的运动创伤,也是临床软组织损伤中的常见类型。 2.肌腱损伤类型肌腱损伤可以是急性损伤,但更多见的是慢性劳损;肌腱损伤多表现为肌腱和/或腱止点的急性或慢性炎症,严重的肌腱损伤则表现为肌腱断裂。 3.肌腱损伤的好发部位肌腱损伤好发于肩袖肌腱、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股

四头肌腱、髌健和跟腱。 4.肌腱损伤的病因:主要为①过度牵拉(急性损伤):一次剧烈运动肌肉强力收缩引起肌腱拉伤;②过度使用(慢性劳损):长期或长时间的运动或活动中肌腱发生退变和慢性劳损。 5.临床特点 (1)肩袖损伤(cuff tear): 1)病因:肩部慢性撞击性损伤;创伤:肩袖肌腱受到过度牵拉损伤或摔倒时上肢伸展撑地,暴力使肱骨头穿透和撕裂肩袖前上部;医源性原因:因手法治疗时力量过大而损伤肩袖肌腱。 2)临床表现:症状:伤后肩痛,呈撕裂样痛。体征:60o~120o疼痛弧征阳性;肩外展及内外旋抗阻痛;肩峰前外缘及肱骨大结节处压痛。 3)临床分型:第I型:一般活动时不痛,当投掷或转肩时痛。检查只有反弓痛。第Ⅱ型:除重复损伤动作时痛外,还有肩袖抗阻痛,肩部一般活动正常。第Ⅲ型:较常见,症状有肩痛和运动受限,检查有压痛和抗阻痛。 4)肩袖肌腱断裂:①完全性断裂:症状:伤时局部剧痛,伤后疼痛减轻,随后疼痛程度又逐渐加重。体征:肩部广泛压痛、肌腱断裂部锐痛;常可触及裂隙及异常骨擦音;患侧上臂外展无力或不能外展至90o。X线片:早期一般无异常改变;晚期可见肱骨大结节部骨质硬化囊性变或肌腱骨化。②不完全断裂:肩关节造影有助确诊。 5)肩袖肌腱有无断裂的鉴别:①1%普鲁卡因10 ml痛点封闭;②上臂下垂试验。 (2)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损伤(injury of the biceps brachii long head tendon): 1)病因:肩关节反复超常范围的转肩用力活动,使肌腱在结节间沟内反复磨损致伤;一次突然的过度牵扯致伤;其它:增龄、肩袖炎症、肩胛下肌腱止点损伤、多次局封等。 2)临床表现:肱二头肌长头肌肌腱炎和/或腱鞘炎:症状:肩前部酸痛不适,向三角肌或肱二头肌上下放射。体征:结节间沟及肱二头肌长头腱压痛;可触及局部条索状物;上臂外展上举后伸痛阳性;叶加森(Yergason)征阳性;肩关节活

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

第十一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 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 1.与运动损伤有关的重要心理因素有、、、等。 2.应激—运动损伤模型中,应激被认为是,预测运动损伤的核心因素是。 3.运动员受伤后的心理反应大体可分为5个阶段:、、、 、。 4.运动员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如果得到足够的,将有利于他们的损伤康复。 5.思维可对人的行为直接产生影响,受伤运动员的思维内容直接影响其在康复期的和。 6. 运动员对损伤的反应与疾病者体验到的悲哀反应相类似,过程由开始,经而达到。 7.Williams和Adersen提出了一个以应激理论为基础,旨在解释之间相互影响的应激—运动损伤模型。 8.运动员拥有的应对方式包括、、、集中注意力策略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影响着运动员对应激做出的反应。 9. 影响应激反应的因素包括运动员的、、和潜在干预等,运动员的应激反应可直接或间接地受这些心理因素调节。10.、、、社会支持、表象训练等,是影响运动损伤康复的几个重要的心理变量。 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 1. Williams和Adersen修改并提出了一个建立在应激理论基础上,旨在解释运动损伤与心理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新应激—运动损伤模型。() A 1980年 B 1990年 C 1998年 D 2000年 2. 近年来研究运动损伤的主要心理因素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A 人格因素 B 应对资源

C 应激源史 D 兴奋剂 3. 应激反应代表着运动员处理环境需求的能力资源与环境的实际要求之间的一种现象。() A不平衡 B平衡 C放大 D缩小 4. 下面哪一选项不属于运动损伤的心理反应阶段。() A 否认 B愤怒 C 抑郁 D兴奋 5. 运动员的“应激反应”可受一系列心理因素调节,并且能被心理干预手段影响。()A直接 B间接 C没关系 D直接或间接 6. 关于损伤运动员人格特征的研究就渐渐转向了对人格的某一具体维度的探讨,这方面受到关注最多的是特质。()A意志 B自尊 C控制点 D成就动机 7. 是一种积极的,将应激作为创造活动的动力,化悲痛为力量的心理应付技能。()A否认 B升华 C投射 D移置 8 . Adersen和Williams(1998)提出了一个建立在应激理论基础上的应激—运动损伤模型,根据这个模型,运动员对运动环境的决定运动损伤是否发生。() A应激反应 B行为反应 C认知反应 D情绪反应 9. 众多的研究提出态度、应激控制、、目标设置、积极性自我谈话、心理演练以及相信恢复方法的效果等,是影响运动损伤康复的几个重要的心理变量。() A社会支持 B敢为性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52例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52例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患者采用副环跳穴速刺、简便推拿、中药熏蒸治疗。结果:1~2疗程治疗后,治愈38例(73.1%),显效和有效14例(26.9%),总有效率100%。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有显著的疗效。 【关键词】梨状肌综合征;副环跳穴;速刺;简便推拿;中药熏蒸 笔者2004~2005年,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52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52例患者均来源于我院针灸门诊。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18~56岁,平均37岁;病程2天~3个月,平均46天;前移型48例,后移型4例。所有病例均为单侧部位发病。 1.2 诊断标准:(1)患侧臀部深处酸痛,伴同侧大腿后侧及小腿外侧放射性疼痛,偶有小腿外侧发麻,严重者走路跛行,臀部呈“刀割样”剧痛,用力或咳嗽时呈下肢窜痛,日久患侧肌肉萎缩;(2)梨状肌体表投影区有明显压痛,深压在梨状肌走行位置上可触到高起的条索状物;(3)直腿抬高试验患侧在60度以前疼痛显示,抬举受限,抬腿超过60度以后疼痛反而减轻;(4)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5)测量两下肢长短时,出现两下肢不等长现象。以患侧下肢延长或缩短鉴别前移型和后移型。前移型特征:患侧下肢变长,髂后上棘轻微凹陷,占大多数。后移型特征:患侧下肢变短,髂后上棘轻微凸起,占极少数。 2 治疗方法 (1)针刺: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穴位常规消毒后,选择0.35×100 mm 毫针,快速直刺自拟副环跳穴(环跳穴直上约一寸处)65~75 mm,提插捻转,使患者产生触电样针感沿着下肢后外侧放射至足部3次;(2)简便推拿:①前移型:屈膝屈髋,外展外旋法。患者取仰卧位,健侧下肢伸直,医者立于患侧一手扶住健侧髂前上棘处,另一手握住患肢的小腿上部,嘱患者尽量屈膝屈髋,医者

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与康复复习课程

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与康复 一心理致因 1 应激 当个体经过认知评价而察觉到应激源的威胁后,就会引起心理和生理的变化。这种反应既是应激的表现形式,也是其客观测量的指标。 (1)应激源: ①生活应激和日常生活中的冲突,如结婚,丧亲,失业,考试,比赛等 ②.运动损伤史“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③.运动员比赛中的临场应激是运动员在比赛中由于出现不利因素(如教练员的批评,队友的失误,对手的出色表现,气候的变化,场所器械的不适宜,裁判的不公正,观众的嘈杂等等而引起的身心反应。 (2)应对方式: ①、应对行为(任何一种帮助运动员对付应激的行为都可以称作应对行为) ②、社会支持(主要来自与父母、朋友、教练、队友、俱乐部和宗教团体等) ③、处理应激的技能 ④、集中注意力策略 ⑤、医生规定的自我为中心的医疗方案 2 动机高动机的运动员更可能受伤,因为高动机水平与个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高标准和高抱负水平有关。 3 人格意志的坚韧性、内外控制点、合群性、竞赛特质焦虑、自我概念以及内外向等因素。 4 心理准备如果生理和心理状态处于适宜兴奋水平就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最佳运动效 能也回减少运动损伤。 二心理反应 运动员受伤后的心理反应大体可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否认 第二阶段是愤怒 第三阶段是许愿 第四阶段是抑郁 第五阶段是承认 三康复方法 1、调整认知①认识理解运动损伤②正确归因③客观坦诚 2、设置目标让运动员自己参与目标设置,注意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重要目标与一般目标,容易目标与困难目标,行为目标和结果目标的区别,确立的目标应该是清晰具体,可操作的,可测量、可接受的。 3、积极思维心理暗示效应 4、社会支持 5、掌握心理应对技能

梨状肌综合征详解

梨状肌综合征详解 梨状肌综合征是引起急慢性坐骨神经痛的常见疾病。一般认为,腓总神经高位分支,自梨状肌肌束间穿出或坐骨神经从梨状肌肌腹中穿出。当梨状肌受到损伤,发生充血、水肿、痉挛、粘连和挛缩时,该肌间隙或该肌上,下孔变狭窄,挤压其间穿出的神经、血管,而出现的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症,称为梨状肌损伤综合征。 由梨状肌损伤引起,以骶髂关节区疼痛,坐骨切迹和梨状肌痛较重,放射到大腿后外侧,引起行走困难、跛行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1.病因 多由于大腿内旋,下蹲突然站立,或腰部前屈伸直时,一旦发生旋转,使梨状肌受到过度牵拉而致损伤。亦可左髋部扭闪时。髋关节急剧外旋,梨状肌猛烈收缩,亦可引起该肌损伤。部分病例仅有过劳或夜间受凉,而产生臀疼痛。小腿外侧及后侧麻木。抽痛,或腓总神经麻痹等症状和体症,此种情况可能与坐骨神经和梨状肌损伤变异有关。 2临床表现 疼痛是本病的主要表现,以臀部为主,并可向下肢放射,严重时不能行走或行走一段距离后疼痛剧烈,需休息片刻后才能继续行走。患者可感觉疼痛位置较深,放散时主要向同侧下肢的后面或后外侧,有的还会伴有小腿外侧麻木、会阴部不适等。疼痛严重的可诉说臀部呈现“刀割样”或“灼烧样”的疼痛,双腿屈曲困难,双膝跪卧,夜间睡眠困难。大小便、咳嗽、打喷嚏等因为能增加腹压而使患侧肢体的窜痛感加重。 3检查 1.直腿抬高试验 直腿抬高在60°以前出现疼痛为试验阳性。 (直腿抬高试验:令病人仰卧做直腿抬举试验,患侧下肢抬高30°~60 °时痛逐加重,而抬高超过60 °后,疼痛反而减轻,此外,亦常见小腿外侧皮肤感觉过敏或减退及跟腱反射改变等。) 2.梨状肌紧张试验 是检查梨状肌损伤的一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患者仰卧位于检查床上,将患肢伸直,做内收内旋动作,如坐骨神经有放射性疼痛,再迅速将患肢外展外旋,疼痛随即缓解,即为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是梨状肌综合征的常用检查方法。 (另一种梨状肌紧张试验:病者俯卧位,两下肢伸直。检查者先用一手握住患侧踝部,将膝关节屈曲90°,另一手按住对侧骶髂部以固定骨盆,然后将小腿用力向外侧推压,使髋关节内旋以致梨状肌紧张。若出现臀部疼痛并向下肢放射者,即为阳性,说明坐骨神经在梨状肌处受损,多由于梨状肌损伤、痉挛压迫坐骨神经所致。) 4诊断 梨状肌综合征主要的临床表现:臀部疼痛且向同侧下肢的后面或后外侧放射;大小便、咳嗽、喷嚏可增加疼痛。除此之外,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还需要一些检查的支持:患侧臀部压痛明显,尤以梨状肌部位为甚,可伴萎缩,触诊可触及弥漫性钝厚,成条索状或梨状肌束,局部变硬等。 直腿抬高在60°以前出现疼痛为试验阳性,因为梨状肌被拉长至紧张状态,使损伤的梨状肌对坐骨神经的压迫刺激更加严重,所以疼痛明显,但超过60°以后,梨状肌不再被继续拉长,疼痛反而减轻。另外,除了直腿抬高试验外,还要做梨状肌紧张试验。通常梨状肌综合征时梨状肌紧张试验也为阳性。 5鉴别诊断 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为坐骨神经压迫症状。在临床中造成坐骨神经压迫症状的疾病有多种,因此确诊梨状肌综合征时需要除外其他疾病造成的坐骨神经疼痛。 主要有坐骨神经炎和根性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炎起病较急,疼痛沿坐骨神经的通路由臀部经大腿后部、窝向小腿外侧放散至远端,其疼痛为持续性钝痛,并可发作性加剧或呈烧灼样刺痛,站立时疼痛减轻。 根性坐骨神经痛多由于椎间盘突出症、脊柱骨关节炎、脊柱骨肿瘤及黄韧带增厚等椎管内及脊柱的病变造成。发病较缓慢,有慢性腰背疼痛病史,坐位时较行走疼痛明显,卧位疼痛缓解或消失,症状可反复发作,小腿

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最好的方法

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最好的方法 肌肉在人体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器官之一,人体的站立支撑、做动作等等都需要肌肉参与进来才能够实现。梨状肌是处于人体臀部附近的一种肌肉群层,而当我们运动前没有做好准备活动,或者是剧烈运动后就有可能使得梨状肌受损,从而引起梨状肌综合征这种病症,对人体有很大影响。下面来介绍下其治疗的最好方法。 ★治疗方法:   1、梨状肌综合征治疗的根本目的在于消除梨状肌的炎性病变,解除梨状肌对坐骨神经的压迫,早期治疗可以使梨状肌的病变中止,不再对神经继续卡压;晚期无法通过保守治疗缓解者可选用手术方法治疗以解除压迫。所以无论病变早期或晚期经过有效治疗,均可康复,预后良好。   2、如果经各种治疗仍无法缓解症状应排除注意腰椎及神经本身病变。梨状肌综合征患者,在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或尽量减少活动,以利病灶部水肿、炎症的吸收,并注意下肢、臀部

的保暖,避免过劳及风寒湿的不良刺激,在缓解期应指导病人进行适当的腰臀部肌肉的功能锻炼。  3、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为臀部疼痛并向患侧放射,即坐骨神经压迫症状。在临床中造成坐骨神经压迫症状的疾病有多种,因此确诊梨状肌综合征时需要除外其他疾病造成的坐骨神经疼痛。主要有坐骨神经炎和根性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炎起病较急,疼痛沿坐骨神经的通路由臀部经大腿后部、窝向小腿外侧放散至远端,其疼痛为持续性钝痛,并可发作性加剧或呈烧灼样刺痛,站立时疼痛减轻。根性坐骨神经痛多由于椎间盘突出症、脊柱骨关节炎、脊柱骨肿瘤及黄韧带增厚等椎管内及脊柱的病变造成。发病较缓慢,有慢性腰背疼痛病史,坐位时较行走疼痛明显,卧位疼痛缓解或消失,症状可反复发作,小腿外侧、足背的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足及趾背屈时屈肌力减弱,踝反射减弱或消失,这类病变可做X光片检查以协助诊断。此外,梨状肌综合征还应该和其他造成干性坐骨神经痛的疾病相鉴别,如臀部脓肿、坐骨神经鞘膜瘤等病。  4、手法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方法,可以明显改善症状,缓解病人的痛苦。采用手法治疗时,首先要选准部位。患者可取俯卧位,双下肢后伸,使腰臀部肌肉放松,手术患者自

梨状肌损伤综合症的诊断与治疗

梨状肌损伤综合症的诊断与治疗 发表时间:2017-03-13T14:56:03.2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6期作者:张峰陈明生 [导读] 笔者于2005年至2015年共治疗800余例梨状肌损伤综合症患者取得非常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山东省青岛金湖诊所山东青岛 266000) 【关键词】梨状肌损伤综合症;按摩点穴针灸 【中图分类号】R68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6-0242-02 梨状肌损伤综合症是指梨状肌损伤后引起的腰腿痛以及下肢活动障碍为主的症候群,因本病有明显坐骨神经痛临床症状常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所以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笔者于2005年至2015年共治疗800余例梨状肌损伤综合症患者取得非常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800例病人,男:480例、女320例,年龄35~60岁多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40年,急性患者200例、慢性患者600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征诊断疗效标准》。(1)病人有外伤及劳损史、(2)常见于中老年人、(3)臀部呈烧灼样疼痛,行走困难、(4)臀部梨状肌部位压痛呈(+)并可触及肌紧张导致的条索状硬结,直腿抬高一般无明显阳性体征,梨状肌紧张实验呈阳性。 1.3 本病临床特点及诊断 病人有剧烈运动史如跑步爬山和慢性劳损以及臀部外伤史,使梨状肌过度牵拉而造成损伤,患者能明确的讲述受伤过程,根据病人的陈述可帮助诊断。 1.4 症状 由于坐骨神经由梨状肌前方通过,另有35%变异情况腓总神经直接穿过梨状肌所以当梨状肌损伤是直接刺激坐骨神经引起的坐骨神经疼痛症状,如臀部疼痛并向大腿后面及小腿外侧放射,患者走路坡行下肢自觉无力,臀部可有“刀割样”剧痛,不能长时间行走,病程久治不愈者可导致臀部肌肉及下肢肌肉萎缩。 1.5 体征 除坐骨神经痛的体征,直腿抬高试验80%呈阴性,拇指及触诊时多感梨状肌鈍厚或有条索样感觉或肌索弹性明显减低局部性变硬,患处压痛明显,日久不愈着臀部肌肉可出现萎缩,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 2.按摩治疗 2.1 治疗原则 舒筋通络,活血止痛,急性期解除梨状肌痉挛缓解对坐骨神经的压迫,慢性期剥离梨状肌与周围组织粘连使其恢复弹性。 2.2 手法 滚,推,按,揉,挫,弹拨,及运动关节等手法。 2.3 取穴与部位 (1)患者取俯卧位,在梨状肌的体表投影上术者先用揉按滚法在患侧沿梨状肌和臀大肌纤维方向往返治疗50次左右,使臀部痉挛的肌肉放松,再用拇指由轻到重按揉,若患者较胖拇指力度不够不能深达梨状肌,术者可用肘尖替代进行治疗,沿着梨状肌走行方向理顺梨状肌使其回槽,同时点压居髎、环跳、委中、承山、风市、阳陵泉、足三里悬钟、昆仑等穴各三分钟。 (2)弹拨松筋:体位同上术者用拇指或肘尖沿着梨状肌纤维走行方向由轻到重深沉而缓慢的来回弹拨30~50次并按揉复平进行治疗。 (3)推擦腰骶部:体位同上术者一手放于患者上背部,一手沿骶棘肌自上而下直推至患者足跟,重点沿梨状肌纤维方向推擦拍打扣击,以透热为度。 3.针灸治疗 患者取则卧位患肢在上屈曲健侧腿在下伸直。 3.1 取穴 环跳、承扶、殷门、风市、委中、足三里、阳陵泉、承山、悬钟、昆仑。 3.2 操作方法 常规消毒针刺完毕后加针灸电疗仪中强度刺激留针半小时起针。 4.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锥 (1)痊愈:治疗两个疗程后病人自觉症状消失捡查梨状肌压痛消失。 (2)基本痊愈:治疗两个疗程后病人下肢活动偶尔有轻微的疼痛梨状肌压痛消失。 (3)好转:治疗两个疗程后走路多时下肢感觉轻微疼痛梨状肌有轻微压痛。 (4)无效:治疗前与治疗后无明显改善。 4.2 治愈640例占80%,基本治愈96例占12%,好转48例占6%,无效16例占2%总有效率98%。 5.典型病例 病人女:56岁:于2012年5月前来就诊,主诉:右下肢疼痛行走困难40年,40年前当兵时因每天的训练强度较大,训练半年后即出现右臀部疼痛休息后疼痛减轻,但病情逐年加重疼痛可向下肢后外侧放射并逐步出现行走难,经医院诊断为椎间盘突出症并做过各种治疗包括(椎间盘复位、按摩、针灸、理疗)无明显治疗效果,经检查腰部无明显异常,无椎间盘突出体征,右侧臀部梨状肌处可触及条索状隆起压之疼痛并向下肢放射,臀部及下肢肌肉萎缩,梨状肌紧张实验阳性,即诊断为梨状肌损伤综合症并给于按摩点穴再结合针灸电疗治

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

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 一,1、擦伤(皮肤表面受到磨擦后的损伤) 处理方法: (1)轻度擦伤:伤口干净者一般只要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即可自愈。 (2)重度擦伤:(首先需要止血)冷敷法、抬高肢体法、绷带加压包扎法、手指直接指点压止血法。 冷敷法: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抑制神经的感觉,因而有止血、止痛、防肿的作用,常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2、鼻出血(鼻部受外力撞击而出血) 处理方法:应使受伤者坐下,头后仰,暂时用口呼吸,鼻孔用纱布塞住,用冷毛巾敷在前额和鼻梁上,一般即可止血。 3、扭伤(当关节活动范围超过正常限度时,附在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肌肉撕裂面造成) 重度扭伤处理:应先止血、止痛。可把受伤肢体抬高,用冷水淋洗伤部或用冷毛巾进行冷敷,使血管收缩,减轻出血程度,减轻疼痛。不要乱揉私心动,防止增加出血。然后在伤处垫上棉花,用绷带加压包扎。受伤48小时以后改用热敷,促进淤血的吸收。 4、挫伤(在钝重器械打击或外力直接作用下使皮下组织、肌肉、韧带或其它组织受伤,而伤部皮肤往往完整无损或只有轻微破损。)处理同(3)。 5、脑震荡(头部受天外力打击或碰撞到坚硬物体,使脑神经细胞、纤维受到过度震动。)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脑震荡。

处理方法:对轻度脑震荡的病人,安静卧床休息一、二天后,可在一星期后参加适当的活动。对中、重度的脑震荡,要保持伤员绝对安静,仰卧在平坦的地方,头部冷敷,注意保暖,及时送医院治疗。 6、脱臼(由于直接或间接的暴力作用,使关节面脱离了正常的解剖位置。) 处理方法:动作要轻巧,不可乱伸乱扭。可以先冷敷,扎上绷带,保持关节固定不动,再请医生矫治。 7、骨折(骨的完整性受破坏) 处理方法:首先应防止休克,注意保暖,止血止痛,然后包扎固定,送医院治疗。 运动损伤的预防: 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二,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 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是而由于某一刻的受力或非生理性运用而导致的局部软组织损伤,皮肤及粘膜保持完整,,伤处与外界没有相通。 ? 处理原则: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一、运动损伤的分类 1.按损伤程度,可把运动损伤分为轻伤、中度损伤和严重损伤。 (1) 轻伤:伤后影响机体活动在24~48小时之内,作一般治疗即可痊愈。 (2) 中度损伤:伤后影响机体活动在1~2周之内,需作常规治疗及短期康复训练即可恢复正常活动。 (3) 严重损伤;软组织损伤影响活动在2周以上,骨折、脑震荡、半月板撕裂,内脏损伤均属重度损伤,需作特殊治疗及较长时间的康复训练才能恢复正常的体育活动。 根据运动损伤的调查材料证实,轻度、中度损伤较多,普通学校体育中重伤少见,运队中的“劳损”伤,一般不会发生在健康、快乐体育活动中。 2.因损伤部位力量作用方向致机体解剖学结构改变的运动损伤可分为拉伤、挫伤、扭伤、骨折和骨裂等。 (1) 拉伤:损伤力量使肌肉、韧带、关节向外延伸,致使局部解剖学结构改变的损伤。 (2) 挫伤:损伤力量钝力方向使肌肉、韧带、关节向内延伸(下压)引起机体局部解剖学结构改变的损伤。 (3) 扭伤:损伤力量方向与肌肉、韧带、关节呈角扭转外延引起局部解剖学结构改变的损伤。 (4) 骨折、骨裂:机体骨组织受外力作用(或病理),造成骨连贯性中断的损伤。骨裂是不完全折断。柳枝骨折是儿童骨折的一种特殊状态。 3.按损伤部位有无创口与外界相通,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 (1) 开放性损伤:有创口与外界相通。皮肤的擦伤、裂伤、刺伤、切割伤、贯通伤等均为开放性损伤。 (2) 闭合性损伤:无创口与外界相通。一般的肌肉、韧带、关节损伤均是闭合性损伤。4.按运动损伤发生的过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劳损(细微损伤)。 (1) 急性损伤: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一次性产生的机体损伤。 (2) 劳损伤:在长期、多次的体育训练中,由于局部组织重复单一的超负荷活动又没有及时的改善局部负担而造成机体局部组织学的细微改变所致的损伤。如髌骨软骨软化症、肩袖劳损、髌骨张肌末端病等。 5.其他损伤:诸如游泳中的溺水,登山及冰雪运动中的冻伤、灼伤及暑天运动时的中暑。 二、运动损伤的原因 产生运动损伤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往往由多个因素造成机体损伤的结果。在一次运动损伤结果中,总有一个因素是主要的,其他几个因素则是次要的,诱发性的。因此,对运动损伤发生原因的分析应该是综合性的。 1.主观因素 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是体育活动的主体。每一个体育活动的参与者,在参加体育活动时思想上不认真,不遵守活动规则,不讲运动道德,不认真做好准备活动,活动中不按科学方法练习,技术动作不正确,超负荷(动作难度、活动强度、运动量超过身体水平)活动,心理压力大,

梨状肌综合症康复指南

梨状肌综合征:是指梨状肌的急慢性损伤而引起的梨状肌水肿、痉挛、肥厚等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及其它骶丛神经、臀部血管等而引起以坐骨神经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系列症候群。 什么是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起于第2、3、4骶椎前面,分布于小骨盆的内面,经坐骨大孔入臀部,止于股骨大转子后面。 髂内动脉在此分为臀上动脉和臀下动脉,分别经梨状肌上,下孔穿出至臀部,分支营养臀肌和髂关节。 此肌因急、慢性损伤,或加上解剖上变异,致易发生损伤性炎性改变,刺激或压迫神经,而产生腰腿痛,称为梨状肌综合症。 病因 病因主要是梨状肌的急性或慢性损伤。 梨状肌损伤是导致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梨状肌损伤后,局部充血水肿或痉挛,反复损伤导致梨状肌肥厚,可直接压迫坐骨神经而出现梨状肌综合征。

其次,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解剖关系发生变异,也可导致坐骨神经受压迫或刺激而产生梨状肌综合征。 此外,由于部分妇科疾患如盆腔卵巢或附件炎症,以及骶髂关节发生炎症时,也有可能波及梨状肌,影响通过梨状肌下孔的坐骨神经而发生相应的症状。

梨状肌综合征的运动康复 康复训练的指导原则:降低梨状肌的张力,改善相关肌群的肌力不平衡,纠正相关的生物力学改变。 康复目标包括: ●减轻疼痛 ●通过牵拉及力量训练和按摩以提高相关肌群的柔韧性 ●恢复正常运动 ●预防损伤发生 ●减轻疼痛 ●口服NSAID类药物 ●热敷,每天3次,每次20分钟。有助于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包括跑步) ●轻柔的梨状肌牵拉训练,可减轻对坐骨神经的压迫,从而减轻疼痛 ●牵拉及力量训练 ●待疼痛减轻后,可逐步开始肌肉牵拉训练,每天3组,每组5次,每次维持30秒 ●梨状肌力量训练,与牵拉训练相结合 ●肌肉按摩,隔天一次,以降低肌张力 ●同时进行腘绳肌、腹股沟、髋内收肌及下背部肌肉的牵拉和力量训练 ●恢复正常运动 鉴别诊断 1. 腰椎间盘突出本病常有腰痛伴坐骨神经痛,腰椎代偿性侧弯畸形。

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综合征 由于梨状肌损伤、炎症,刺激压迫坐骨神经引起的臀腿痛为主的病症,称为梨状肌综合征,以臀部及大腿后侧疼痛、麻木为主要症状。多见于中青年人。 [应用解剖] 梨状肌起于第2、3、4骶椎前面,向外下穿出坐骨大孔后止于股骨大粗隆,协同其他外展外旋肌肉完成大腿的外旋动作,受骶丛神经支配。梨状肌的体表投影,为髂后上棘至尾骨尖作一连线,此线中点再向股骨大粗隆顶点作一连线,此直线刚好为梨状肌下缘。梨状肌把坐骨大孔分成上、下两部分,分别称为梨状肌上孔及梨状肌下孔,坐骨神经大多经梨状肌下孔穿出骨盆到臀部,解剖变异者则部分或全部由梨状肌内穿过(图8 -15)。坐骨神经穿出骨盆后,在臀大肌深面降至大腿后面,并在该处分为胫神经及腓总神经,支配小腿、足部的感觉及运动。 [病因病机] 梨状肌综合征多由间接暴力所致,如髋部扭闪,使髋关节急剧过度内、外旋或外展,或负重、久立、久蹲,均可使梨状肌损伤,进而变性、肥大和挛缩,压迫坐骨神经,引起臀后部及大腿后外侧疼痛麻痹。 [临床表现] 臀部疼痛,酸胀,大腿后侧及小腿外侧有放射性疼痛和皮肤感觉减弱区,跛行。梨状肌投影点压痛,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直腿抬高试验可阳性,加强试验阴性。局部封闭治疗,疼痛可缓解或消失。 [诊断要点] 1.病史可有髋部扭闪外伤史。 2.临床症状臀部疼痛、酸胀,大腿后侧及小腿外侧有放射性疼痛。 3.体征梨状肌投影点压痛,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直腿抬高试验可阳性但加强试验阴性。 4.辅助检查多无明显异常。 [辨证论治] 可采用休息、手法理筋、中药、针灸和水针等方法治疗。 1.手法治疗患者俯卧,先按摩揉推臀部痛点数次,然后用拇指或肘尖来回拨动梨状机弹拨方向与梨状肌纤维方向相垂宜,共10 -20次。最后以按压痛点和牵井患胶而结束治疗。 2.药物治疗 (1)内服药:气滞血瘀,治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可选桃红四物汤;经络不通,治宜舒筋止痛,可选当归鸡血藤汤。 (2)外用药:可选伤湿止痛膏外贴,或正骨水外搽。 3.水针治疗

梨状肌综合征的症状

梨状肌综合征的症状 梨状肌属于臀肌,位于臀区的中部,梨状肌综合征是由于坐骨神经在梨状肌处受压疼痛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在临床症状上会表现为以臀部为主并向下肢放射的剧烈疼痛感,会影响到病人正常的行走和运动。而且当病人不运动时也不能消除疼痛的症状,甚至能影响到正常的睡眠,而且打喷嚏、大小便、咳嗽等都可引起疼痛症状加剧。 梨状肌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1)约物治疗:梨状肌综合症患者,一般可通过外拥高约冶辽,例如“济愈堂.梨状肌.贴”可以狠hao的渗透肌肤,疏通筋络,达到自愈坐骨神经痛的木的。 (2)理疗或按摩:可解痉镇痛,舒筋活血,促进炎症消退,缓解疼痛、酸胀等症状。 (3)压痛点封闭疗法:醋酸强的松龙1毫升或醋酸确炎舒松-A 1毫升加2%利多卡因5毫升注射于梨状肌部位压痛点,每周一次,3~4次为一疗程。对慢性者,触诊梨状肌纤维局限性肿胀,肌质变硬,弹性变差,则用醋酸氢化可的松龙1毫升加透明质酸酶1500单位和0.5%普鲁卡因18毫升压痛点注射,每周一次,3~4次为一疗程。注意在注射前须做普鲁卡因过敏试验。 (4)开刀:经上述各种方法无效,病程很长,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的病人可考虑开刀。开刀的目的是将梨状肌切断,或将坐骨神经同梨状肌和/或软组织行粘连松解。但疗效不能肯定。 注意事项: 1、饮食 患者饮食要清淡,多吃蔬菜和水果,而且还要做好少食多餐,不能暴饮暴食。在平时还可以适当的食用全谷物和含钙食物,如海带、燕麦、黄豆、鸡蛋等,有助于补充营养,促进疾病恢复。同时,还要注意睡前补充钙量和维生素,少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等。 2、适度运动 在恢复期的时候,梨状肌综合征患者还要注意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

运动损伤的心理康复

运动损伤的心理康复 近年来,运动损伤的康复手段不断进步,如积极恢复法、最少外科手术技术以及负重训练等都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一些新型的心理学技术对运动损伤的康复过程也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专业人员更多地使用整体治疗手段从身心两方面来加速运动员的恢复过程。对运动损伤者实施心理康复的主要目的是,消除运动员受伤后的心理障碍,促进受伤机能的恢复。只有把生理恢复和心理恢复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整个身心得到全面恢复。 1.运动损伤恢复理论模型 Grove 和 Gordon(1991年)在Adersen 和Williams的应激—运动损伤模型的基础上经过扩充,提出了一个运动损伤恢复理论模型(见图8-5)。这个模型认为,运动员的损伤能否恢复和返回赛场是由治疗的相关因素、个体损伤的相关因素以及影响个体的应激源史、应对资源、人格等心理因素和心理干预共同决定的,损伤的恢复过程是心理反应、认知和行为交互作用的过程。 2.促进损伤康复的心理学方法 前人的描述性研究清楚地显示:运动损伤的康复应使用整体的康复方法,用心理学策略作为生理疗法的补充是很有帮助的。心理学策略虽来源于运动员对损伤的反应的理解,但仅仅理解损伤后的反应过程是不够的。心理学的过程和技术对康复过程具有促进作用,它们包括:与受伤运动员建立密切地联系,向他们传授损伤和康复过程的知识,教会他们应对伤病的特殊心理技能,使他们做好应对伤病复发的心理准备,建立社会支持以及向其他受伤的运动员学习。 运动心理学工作者和队医有责任学习和使用这些适当的步骤。 (1)与受伤的运动员建立亲密的关系 运动员或锻炼者受伤之后,他们常常产生怀疑、挫折、愤怒、困惑的体验,并且十分脆弱。这些情绪可能使那些想帮助他们的人难以与之建立亲密的联系。因此,显示移情心是有益的。这种移情心是指:努力去理解受伤者的情绪感受。让受伤的人感到有人在情感上支持他们并和他们在一起,对他们是很有帮助地。在运动员受伤的新鲜感逐渐减弱,他们感到自己正在被人淡忘的时候,用探视、电话慰问的方法表示对他们的关心是特别重要的。在建立亲密关系时,应注意不要表现出对运动员的迅速康复过于乐观,而要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并强调团队的帮助。例如,“小李,这是一个难过的时期,你需要努力地克服它,但我会在这里陪伴你,我们一起使你康复”。 (2)传授损伤与康复过程的知识 当某人初次受伤时,告诉他在康复过程中应该期待什么是很重要的。运动心理学工作者或队医应该帮助运动员以通俗的方式理解伤势。例如,假如一个摔跤运动员锁骨骨折,你可能会带一根绿色棍棒,并向他演示他身体上的“绿棒”折断是什么样子。你可以说明他将因此停赛三个月。同样,你还可以告诉他,一个月之内他的肩部伤会逐步好转,而如果他想冒险在很短的时间内尝试恢复一些常规的活动,就有可能造成伤病的反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