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学视野中的普利策新闻奖特稿

叙事学视野中的普利策新闻奖特稿
叙事学视野中的普利策新闻奖特稿

叙事学视野中的普利策新闻奖特稿

方毅华贾新

2013年03月11日14:40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字号

【内容摘要】本文以1979年至2011年32篇获奖特稿作品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叙事主体、叙事客体、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四个叙事要素入手,试图发掘并归纳普利策新闻奖特稿的若干叙事策略及叙事技巧,以期对国内特稿写作提供启示及借鉴。

【关键词】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叙事学

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1979年,普利策新闻奖增设特稿写作奖,自此,特稿在普利策新闻奖作品中占据一席之地。从新闻理念来看,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反映的是美国乃至西方的主流价值观,是我国了解西方世界主流价值观的一个窗口。从新闻写作来讲,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被公认具有“富有人情味”、“关注弱小”等特点,叙事纯熟,堪称叙事学研究范本。

何谓“特稿”?特稿就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叙事,简言之即讲故事,它的本质是一种交流行为,这就必然包含行动主体、客体与受体,对应在叙事这一行为中,即为叙事主体、叙事客体与受众。下面笔者将分别从叙事主体、叙事客体、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

一、叙事主体:多重叙事者

1.多种叙事者,多重叙事功能

一方面,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无一例外都是由多种叙事者共同完成的,这是因为新闻是过去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报道,记者不可能做到全知全能,对一切了如指掌,因此,记者需要借力于新闻当事人、相关知情人和权威人士等共同叙事,传递信息,让新闻报道无限趋近真实世界。换个角度思考,正是由于作者扮演的角色不同,发挥的作用不同,因此需要作者在同一篇报道中,分情况充当公开的叙事者、隐蔽的叙事者或缺席的叙事者。

另一方面,多种叙事者,又分别承担着多种叙事功能。缺席叙事者可以让报道看起来更加客观、形象,常见于对话等场景;隐蔽的叙事者除却上述优点,还可以起到较好的过渡作用;而公开的叙事者则承担起当事人、相关人无法呈现的资料表述以及背景资料等功能。其中,隐蔽的叙事者与缺席的叙事者的作用基本一致,担负着叙述、交流和证实功能;而公开的叙事者通过直接“发声”,表达当事人、知情人、权威人士等等都不能够或不足以表达作者所想要让受众了解的信息或情感,主要承担干预、说服功能。

较之国内特稿,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中,叙事者扮演的角色更为多样,这一点之前也有国内学者进行分析验证。如艾达在对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奖特稿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考察结果:中国新闻奖的获奖者无一例外地扮演着旁观者的角色;普利策获奖者的角色则丰富多样,作者在新闻作品中扮演的角色可以是旁观者、调查者、参与者,也可能是亲历者。[1]当充当旁观者的角色时,作者可以运用隐蔽的叙事者或缺席的叙事者这一身份进行叙述;但当作者扮演的是调查者、参与者、亲

历者时,不可避免地就会“现身”叙事作品,也就是公开的叙事者,这也就再次印证了多种叙事者的必然性。

2.主体意识较强,不避讳情感表达

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中,不乏作者公开“发声”进行评论这一最强烈的公开叙事者的表现形式。当其他参与事件的叙事者——当事人、知情人、权威人士等都不能或不足以表达作者所想要让受众了解的信息或情感时,作者往往借用公开的叙事者这一功能,在叙事文本中,直接“发声”,表现为带有主观感情色彩的评价等。请看下例:

Danielle的故事不在人们的关注范围内,媒体(之前)没有给予一个字的报道,这给希望帮助她的人带来了诸多困扰。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母亲能让亲生女儿在粪便中逐渐虚弱,让她年复一年地忍受饥饿、身上爬满虫子,自己却可以熟视无睹?

为什么没人阻止这一切?邻居、政府,他们都到哪儿去了?

——2009《窗边的女孩》(贾新译)

此处作者公开发声,他的愤慨、不满等情绪,读者都可以清晰地听见、看到、感受到。此时公开的叙事者发挥“说服”的功能,使隐含作者接受他的叙述,以充满感情的呼吁,达到“干预”的效果。

即便是在《让它飞起来》、《我们的超级航空母舰超级在哪儿?》这样典型的说明性较强的解释性报道中,也不乏作者的慨叹,更不用说事件性较强的特稿作品了。获奖特稿的作者并不避讳主观色彩的情感表达,从最初到最近的特稿中都可以看到作者的情感流露。自然,纯粹的客观是理想状态,但特稿中的主观表达不是隐蔽的,作者也无意隐藏。这一点不同于国内的特稿。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公开的叙事者的干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事人、相关人甚至是作者本身想要表达却不得的遗憾,也弥补了读者的情感宣泄空白,但这种代替读者思考,甚至代表读者发声的行为依然是有违新闻客观性原则的。因此这一形式是否值得提倡尚存争议。

3.公开的叙事者,对人称的使用更灵活

在国内外特稿中,公开的叙事者较为常见,本身并不稀奇,但在人称使用上,国内特稿一般使用第三人称,以示客观;而普利策特稿则较为灵活,并不介意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使用。尤其是第二人称的使用,使得作品对象感、交流感很强,对国内特稿或许可以作为一种借鉴。

如《联邦政府的官僚机构》(1982)开篇即称“我们先从两个美国人的感受谈起,这两人相隔两个世纪,但却有着相同的愤慨。”作者将普通读者与之列为统一立场,称之为“我们”,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之后文章几处再次出现“我”、“我们”和“你”等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这都属于公开叙事者,而且交流感强烈,发挥着交流、引导的功能。再如:

“它(美国的政府)没有形状,你难以用什么表格来图解它。因为你把总统放在这儿,把国会放在那儿,把司法部分放在第三个地方之后,你到底把实施PL89-306条款的专门委员会安排在什么地方呢?你又如何处置跨部门的“螺纹委员会”呢?或者是负责当下的间冰期小组呢?”

这一段中,记者作为公开的叙事者,将读者称为“你”,仿佛面对面的交流,毫无距离感,这种强烈的公开叙事,不仅表现了作者的自我意识,而且让叙事者承担了“交流”功能、“情感”功能,引导读者思考,并引发对联邦政府臃肿的规模的负面情绪。

二、叙事客体:因“人”而生动

1.“人物”:人物选择与措辞较具人情味

一方面,在人物选择上,普利策特稿频繁涉及小人物。正如《普策的最后一站》作者“马德琳?布莱斯说,她总是对‘那些常常游离于社会生活边缘或者难以捉摸的人的故事感兴趣’”。[2] 据笔者粗略统计,32篇获奖作品(2004年特稿奖空缺)中只有4篇作品的核心人物——1982、1984、1987年度获奖特稿属于非人物特稿,2008年度获奖特稿的新闻人物是“假扮流浪艺人的著名小提琴家”,不属于弱势群体。除此4篇,其余28篇特稿作品中的核心新闻人物均属于弱势群体,这一比率高达87.5%。这些“小人物”中以少年儿童、女性和老人居多,可谓弱势中的弱势,其中报道受病痛、贫困、虐待折磨导致受伤、死亡的少年儿童,占13篇;受犯罪伤害和病痛、贫困折磨的女性,占6 篇;受疾病、贫困折磨的老人,占5篇。与儿童、女性和老人有关的题材总共达到24篇,比例为75%。[3]

另一方面,在描述人物时,尤其是有缺陷的人物时,作者非常注重措辞。例如1985年《一个视力过人的男孩》、2001年《戴面具的男孩》、2009年《窗边的女孩》这三篇特稿不约而同地关注了身体或智力上有缺陷的儿童,但作者都力避“残疾”等字眼。

《一个视力过人的男孩》(1985)的核心人物咔尔文?斯坦利生来即为盲人,但作者通篇极少用到blind(盲),题目也以“A Boy of Unusual Vision”代替。《面具下的男孩》(2001)的主人公戴姆一出生就是残疾人,随着年龄增长,面部畸形愈加严重,危及他的正常生活和生命,戴姆冒着生命危险多次手术,最终虽未像正常孩子一样,但终究是“看起来好多了”,记者在制作题目时,使用“The Boy behind the Mask”,代替了“残疾”或“畸形”等词,尽量避免刺激。再如《窗边的女孩》(2009)一文中,记者同样没有采用“智障”或“残疾”等词,而是以极其普通的字眼,“The Girl in the Window”来描述Danielle。

2.“事件”:同样关注“人”的力量

个人在西方文化里深受重视。在美国,新闻记者写新闻往往喜欢从人的角度切入,在新闻报道里突出个人,他们深信重视个人的报道最能反映社会现实和吸引受众,从传者的角度分析,这可以说是人情味的真正由来。[4]“新闻因人而生动”,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始终在践行这一点。即便不是人物特稿,如事件特稿等也都非常重视人物的力量,常常以个人角度切入,关注普通个体,以吸引受众。

如较新的2011年《“玛丽”号渔船的毁灭》这篇事件报道,以个体开篇,类似电视镜头的情节片段:

凶猛的波涛不断敲打着Jose Arias。在一阵忙乱后,他准备弃船,刚把救生衣的拉链拉到喉咙口处,冰冷的大西洋海水就开始渗进来,夺走他的体温。

寒冷侵袭着他,他脑海里一片混乱。

在海上颠簸的他已然晕了头,分不清方向。一个巨浪打来,夜空仿佛在他面前展开、又滑走了。星星装在一个个水桶里,不停地溢出来,掉进海里。

救救我。请救救我。他对着女神Guadalupe祈祷着。(贾新译)

对于渔船的毁灭这一事故,作者开篇不是描述这件事,也没有关注渔船,而将目光锁定在人物Jose Arias身上,关注他的行为、情绪,一开始就让人仿佛置身现场,体会着Jose Arias的痛苦与绝望,具有打动人心、让人身临其境的力量。

这与国内特稿的写作实践与理念不尽相同。我国新闻写作较为注重“整体”或“集体”的力量,当然近年来国内特稿也开始更多关注个体命运,但仍不及西方特稿根深蒂固地关注个体重于关注整体。

三、叙事视角:多变而流畅

1.叙事多为零焦点视角

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均是由多种叙事视角完成,其中,零焦点视角的应用最为普遍,这与新闻的特性有关,更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特稿的选题内容有关系。在1979~2011年间的32篇获奖作品中,有22篇属于负面报道,占68.75%,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印证、践行了美国新闻界“揭丑”的传统,因而要求记者在深度上开掘,这就势必涉及前因后果、历史背景、专业知识等,而这些背景资料在某一特定人物知晓的范围之外,只能通过零焦点视角来叙事。而其余10篇正面或中性的作品,分别涉及战争遗留问题(1980)、移民问题(2007)、种族问题(1992、2000)、社会(1983、2008)、科技方面(1984、1987)、穷人义捐(1996)[5],这些问题除却1983、2008、1996有较为单纯的新闻事件外,都是长期以来的复杂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采用零焦点叙事来完成宏大的叙事成为一种必然。

需要指出的是,在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中,由于报道类型不尽相同,叙事视角的采用也有差别——知识性较强或带有科普意味的特稿作品中,全知视角占主导位置;事件性较强的特稿作品,内焦点视角和外焦点视角使用比重有所上升,零焦点视角的使用多在背景资料描写、相关专业知识介绍上。

2.叙事视角层次上,人称采用不拘一格

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在叙事视角选取上,最突出的特色是大胆启用第一人称,并自如切换,娴熟地放缓叙事节奏。在33届特稿奖(32篇)获奖作品中,仅有3篇是以“我”,即第一人称进行叙事的。1983年普利策获奖特稿作品《中毒性休克》(Toxic Shock)就是其中之一。《中毒性休克》主要讲述了“我”从中毒性休克综合症中死里逃生的悲切故事,而叙事者“我”正是记者南?罗伯逊(Nan Robertson),“我”本身就是所述故事中的主人公,即故事是记者亲身经历的。这篇特稿正是通过“我”的视角,将所观察、体验到的一切描述出来,包括发病前、发病时、医生的反应、朋友探望以及后期恢复情况等等,这些不仅包括外面的世界,也有主人公内心的感受。鉴于记者即为当事人的特殊情境,这里采用第一人称的内焦点视角叙事与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并不相悖。

大胆采用第一人称让读者眼前一亮,给特稿写作带来一缕新鲜空气。一方面,第一人称的使用首先会给读者带来情感冲击,但如果处理得当,不违背客观性,那么第一人称便可以达到与读者“面对面”聊天的效果,较之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自然更亲切些。另一方面,大胆采用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在人称转换时,视角也会随之流转,因此人称转换对于叙事节奏有影响,如上述《中毒性休克》

从第一人称转换到第三人称时,叙事节奏变缓。因此,人称转换可以调节叙事节奏,这对国内特稿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3.外焦点视角使特稿呈小说化倾向

普利策新闻奖特稿的评奖标准之一——高度的文学性,体现在场景描写、气氛渲染、故事铺陈、情节转折等诸多方面。其中,在外焦点视角的叙事层次,朴实、细致、精湛的描写使用较为频繁。

外焦点视角是一台现场摄像机,以语言充当镜头,将现场场景一一录制,自然地切换、扫描现场,最终以文字报道呈现出来。如《早餐前给你一颗珍珠》(2008)关于音乐家贝尔在地铁站演出的现场场景,《窗边的女孩》(2009)中关于被虐待女童生活环境等多处描写,都采用了白描手法,产生小说般的效果,像是电影镜头将一个个场景呈现出来。在这些获奖特稿中呈现出来的“可视化叙事”,表现出文学化倾向,同时又不违背新闻真实性,因此不论是环境描写还是细节描述,都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四、叙事结构:双线索并行

1.表层结构尤以逻辑为重,重复叙事较为新颖

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的结构不外乎时序结构、逻辑结构,尤以多样的逻辑结构——因果式、剥笋式、蒙太奇式平行叙事结构等为重,无出其右。其中蒙太奇式平行叙事法较为新鲜,部分获奖特稿借鉴了蒙太奇的镜头叙事手法,用文字描摹了一个又一个镜头,用文字切换着一个又一个画面,摆脱了传统的平铺直叙,让镜头画面与情节自然过度,毫不突兀。如《弃婴》(1991),作者对于瑞安发现弃婴与朱迪生活画面的描述齐头并进,对于异时空内的画面“切换”比较自然,暗含某种关联关系,即朱迪就是弃婴的母亲——

那个星期四晚上的晚些时候,在离发现婴儿的地方不远的马乔大街5812号,42岁的朱迪?彭伯顿安静地看着电视。小猫在这个有两间卧室的两层公寓里到处嬉戏。

正是由于采用了蒙太奇的平行叙述法,使得两个看似不相关的画面产生了某种镜头意义,貌似安宁的画面与发现弃婴的紧张描写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更感震惊、不可思议,增加了叙事的冲突、戏剧效果。

这里引申一点,即在叙事结构中的一个“技巧”层面的问题。杨义先生在其著作《中国叙事学》中指出,叙事存在“技”与“道”两个层面。如果我们把叙事结构看作叙事之“道”,那么在完成叙事结构,推动故事的方式,可以称作叙事之“技”。笔者在分析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时,发现了一个较为新颖的叙事之“技”,即重复叙事,或可对国内特稿有些启发。

如《凯利太太的妖怪》(1979)一文中,随着手术不断进行,尤其到关乎性命的关键时刻,作者频繁使用“怦、怦、怦、怦”的心跳声,更细微的是,不同的危险程度,作者使用“怦怦怦怦”的数量和标点都会有变化,似乎在提醒读者“请注意,危险时刻到了”,力图营造此情此景下的紧张气氛。从结构角度来讲,这几次重复叙事,可以视为全文的分节符,也是结构、节奏的一部分。

再如《面具下的男孩》(2001)也有类似写作手法,在要不要实施手术的关键抉择时刻,在手术进行到攻坚阶段的时候,作者三番四次提及“如果事故发生,萨姆将会失去眨眼睛、皱前额或者微笑的能力”,这种重复叙事的手法,不仅不会使叙事看起来啰嗦或重复,反倒会一次次提醒读者“注

意了,这真的是一个难题”,但是主人公依然不会被这个“难题”吓到,而是坚强地面对上帝赐予他的磨难。

2.深层结构类似海明威式“奋斗体”

上述表层结构分析,并不代表这些结构是普适的,一篇特稿采用什么叙事结构,还要量体裁衣,而非削足适履。几乎没有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的写作方式雷同,但笔者认为,这些特稿又有隐藏在互不雷同的表层结构背后的、贯穿全文的、富有哲理性和指导性的深层结构。

笔者通读已有的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后,得出初步判断:普利策新闻奖特稿的深层叙事结构的“达芬奇密码”与海明威笔下《老人与海》的“叙事密码”惊人类似。正如海明威的名言:“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桑提亚哥的典型“硬汉”形象和《老人与海》的“奋斗体”,在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中随处常见,不胜枚举。我们可以将其深层结构归纳如下:

如《凯利太太的妖怪》(1979)中,凯利太太被肿瘤折磨了57年——达克尔大夫作为主刀医生,操刀高难度手术,与肿瘤较量——最终手术失败,病人死亡;再如《窗边的女孩》(2009)女童被虐待致残——警察接到举报,救出女孩送往医院——女童获得帮助,得到好心人收养,耐心照料——比以前状况有所好转,但无法恢复到完全正常状态。

海明威作为“迷茫一代”的代表作家,他的《老人与海》创造了桑提亚哥这一典型的“硬汉”形象。桑提亚哥身上所张扬出来的豪迈、坚忍中,蕴含着西方文化的精神内核:挑战、征服自然以及拼搏奋斗的进取观念,因此受到广泛推崇,并深深影响了几代人。与其说特稿作品刻意选取了类似“硬汉”这样的题材,不如说特稿作品的作者生活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环境,受相应的意识形态影响,“自觉”选取了特定的视角、特定的结构,在普通人身上挖掘“硬汉”特质,将其不懈奋斗、永不放弃希望的经历写成了类似《老人与海》百折不挠的“奋斗体”。

五、结语

作为美国乃至世界新闻风向标的普利策新闻奖,其特稿作品堪称叙事学研究的范本。虽然没有两篇特稿作品的写作方式是完全相同的,但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特稿又确有叙事规律可循,尤其是具体的叙事之“技”颇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在叙事主体上,叙事者的主体意识较强,不排除评论等主观表达;尤其新颖的是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灵活使用。虽然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在国内特稿中较为少见,鉴于它交流感与“可视性”较强等优势,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国内特稿会更多采纳这一叙事技巧。在叙事客体上,大多数的特稿不约而同地将人物锁定为草根群体,频繁涉及“小人物”;在事件选择上,依然注重“人”的力量,让叙事因“人”而生动。同时,在人物特稿上,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为国内特稿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方向,即截取人物的某一段特定时间内的特定事件重点着墨,不必将其一生作全面描述。在叙事视角上,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不同人称的切换大胆而新鲜,具有调整叙事节奏的作用;二是零焦点视角的选用让叙事变得文学化,更具可读性。在叙事结构上,“重复叙事”这一叙事之技较为新颖。重复叙事通过不时提醒读者“重点来了”,增强与隐含读者、真实读者之间的互动。另外,逻辑结构中的蒙太

奇平行叙事法也让人为之一震,这种可视化的叙事值得国内特稿借鉴。至于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的深层叙事结构——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奋斗体”,较具美国特色,也可以给国内特稿带来思考: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在稿件中挖掘更多中国品质,蕴含更多人文关怀精神?

(作者方毅华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贾新系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北监管局干部)

注释:

[1] 艾达.中国的通讯与美国的特稿.[J].新闻爱好者.2004(2):25-27.

[2] 戴维?加洛克.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多人译.[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21.

[3][4] 毛家武.媒介生态视野下的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传媒

大学.2009.

[5] 毛家武.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的悲剧报道与悲剧审美.[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0.(6).

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灾难报道的倾向性对比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610814091.html, 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灾难报道的倾向性对比 作者:魏婷婷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35期 摘要:本文选取中国和美国新闻奖的最高奖项中近22年获奖作品中的256篇灾难性报道的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获奖作品对各类灾难报道时倾向性的不同。 关键词:中国新闻奖;普利策新闻奖;灾难报道;倾向性 作者简介:魏婷婷(1991-),女,汉族,山东聊城人,硕士在读,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新闻研究。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35--01 一、样本选取 中国新闻奖自1990年至今已评选22届,本文从4780篇获奖作品中选择其中的灾难性报道共计225篇作为分析样本。普利策新闻奖自1917年至今已评选90余期,为便于对比,选取1990年至2012年22届322篇获奖作品中31篇灾难性报道作为研究样本。 本文中对灾难报道分为对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疾病疫情、重大事故的报道,这四项分别包括:①自然灾害:地震、海啸、洪水、旱灾、滑坡、泥石流等;②交通事故:影响较大的重大交通事故;③疾病疫情:影响范围广泛的大规模疫情;④重大事故:火灾、矿难、放射性物质伤人、重大污染伤人等。本文未将战争、政治冲突等事件囊括入灾难报道。 二、分析与结论 (一)从灾难性报道在两项新闻奖获奖作品中所占比例看其对灾难报道的重视程度 统计得出,中国新闻奖4780篇获奖作品中,灾难性报道225篇,占到4.707%的比例。普利策新闻奖最近的22届的322篇获奖作品中,灾难性报道有31篇,占到9.627%的比例。 对比得出,普利策新闻奖中灾难性报道较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比例较大,且普利策新闻奖专门设置有突发性新闻奖、突发性新闻摄影奖这两项针对突发事件和战争报道的奖项。相较而言,普利策新闻奖比中国新闻奖更重视灾难性报道。

普利策新闻奖公众服务奖作品赏析教学教材

第100届普利策新闻奖公众服务奖作品赏析 《血汗海鲜》 ——美联社报道 壹 缅甸奴工坐在牢笼里,透过生锈的栏杆向外张望,他们藏身的热带小岛,距离他们的家乡有数千英里之遥。 就在几码开外,几名工人将奴工捕获的海鲜装船,它们将进入美国的大超市、餐馆,甚至宠物商店的供应网络。 然而,因被怀疑有意潜逃,8名男子被囚禁起来,他们是可能有胆子逃跑的奴工。他们居住的空间逼仄狭小,甚至不够供他们躺下。他们每天只吃得上几口咖喱饭,食不果腹,被困在这个牢笼中,直到他们被迫登上下一艘渔船重返大海。 “我只是告诉船长,我已经忍无可忍,想要回家。”觉奈(Kyaw Naing)对着同情奴工者偷运到岛上的美联社摄像机说,他深色双瞳里满是恳求。“下一次渔船停靠时,我就被立即关了起来。”他神情紧张,生怕附近的看守听见。 在本吉纳岛及周边海域的印尼海岛村镇,数百名被困男子代表着海鲜行业企业与国家之间纵横交错网络中最令人绝望的一环。这种复杂的

连接网络将海鲜捕捞者与消费者分离,掩盖了一个残酷的事实:你吃的海鲜可能来自奴工之手。 美联社采访的男子大部分来自全球最贫穷国家之一:缅甸。他们经由泰国被带到印尼,被强迫从事捕捞作业。他们的渔获被运回泰国,汇入全球供应链。 “血汗海鲜”出现在一些美国主要零售商店的供应链中,如克罗格(Kroger)、艾伯森(Albertsons)、喜互惠(Safeway)、美国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以及最大的食品经销商西斯科。也可以在一些最流行的品牌罐装宠物食品,包括花式盛宴(Fancy Feast)、喵混合(Meow Mix)和爱慕思(Iams)的供应链中发现它们的身影。它可以是高级餐厅的鱿鱼,加州寿司卷仿蟹肉,或是打上品牌专卖店商标的冷冻鲷鱼包,就这样“血汗海鲜”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在长达一年的调查中,美联社采访了逾40名奴工以及前奴工。美联社记录了一艘装运奴工渔获的大型货船的海上之旅,通过卫星跟踪它至一处满布砂砾的泰国港口。船靠岸后,美联社记者跟踪发现,装载海鲜的货车用四个晚上,将它们运往几十家工厂、冷藏库以及该国最大的鱼产品市场。 这些“血汗海鲜”在泰国的加工厂等很多地方与其他鱼类混合。美国海关记录显示,有几家这样的泰国工厂将鱼产品运往美国,它们也销

普利策社论奖获奖作品选题分析

普利策社论奖获奖作品选题分析

————————————————————————————————作者:————————————————————————————————日期:

普利策社论奖获奖作品选题分析-新闻学 普利策社论奖获奖作品选题分析 胡然 【摘要】普利策新闻奖作为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在全美甚至全球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本文从分析普利策社论奖获奖作品的选题入手,对社论奖作品的选题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从中找到美国优秀社论的优点,以资借鉴。 关键词普利策社论奖选题 自1917 年普利策新闻奖设立以来,普利策奖获奖作品就被誉为是“美国最负责任的写作和最优美的文字”,它不仅仅囊括新闻类作品,还包括文学、历史、音乐、戏剧等诸多奖项,但其中新闻类奖项占比例最大,影响力也最大。它们作为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几乎囊括了20 世纪美国最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和最优秀的新闻作品,引起了世界极大的关注。普利策新闻奖检验着美国主流报界,催生出新的报道观念,同时对美国政治、经济、社会进行观照和反思,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和突出的贡献。普利策获奖社论更是秉承诉诸理性、公平正义的原则,对美国国内以及涉及美国的国际事务进行讨论,选题大到政治,小到家庭,全面展现了美国的关注点。研究普利策获奖社论的选题,对于研究普利策奖,窥见美国全貌,理解美国新闻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一、突出本土性 普利策获奖社论在选题上展现了极强的广泛性,大到讨论战争(1917WarHas Its Compensations),小到探讨是否应该订立法律废止大腿舞(1999 Donacute;t stopfree speech, just enforce the laws),严肃与轻松并存,在选题范围上并没有限制。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选题广泛,普利策获奖社

普利策新闻作品赏析

普利策新闻作品赏析 2008221102200129 徐婷婷 新闻奖在普利策众多奖项中占有较大比重始于1916年,最初,只设四项奖即公众服务奖,最佳新闻报道奖,最佳新闻写作奖和新闻史奖,现已扩大到14项。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现在新闻界一致公认的最高奖项,它几乎囊括了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新闻记者和最优秀的新闻作品,德国鲁尔大学新闻与传播系教授海因茨·杜特里希·非吉尔所言:“普利策奖获奖作品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单篇报道作品显示了文本的高度纯熟,而主题和对这些重大历史事件解释则具有恒久的意义,历史学家,新闻工作者,政治家,社会学家,语言学家和作家将能够品尝玩味这种经常是令人激动的和信息量丰富的读物之价值所在。” 我要说它们最突出的特点是人性化,在普利策这里你能感到新闻不只是书本上所说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不是为了单纯叙述新闻,而是是新闻中有意无意地带着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倾向,而且这些倾向都是正义的倾向、人道主义的倾向,还原了记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气概。他们深知,发生了新闻的主角是人,看新闻的人也是人,他们更看重这件新闻背后人们的心理和情感,新闻是载体,将两者联系在一起,但这并非黄色新闻的庸俗的煽情主义,而是赞扬和肯定新闻中的珍贵事迹,揭露和贬斥新闻中的人的恶劣行径,真正起到贬恶扬善,舆论监督的功能。如“炮声又隆隆响起,凝聚着举国的哀悼,他回家了,这位无名战士,将在他的土地上长眠”。感觉这简直不像是一篇新闻报道,倒像是一篇哀悼这名士兵的文章,然而这种写法也有它的感性的合理性,让人并不感到突兀。 其次是它的故事性,在普利策新闻作品中无一不是以故事叙述的,有故事发生的详细背景,起因,经过,结果,有时还写到这件事引起的影响,例如,《伯德成功飞越了南极》作者却绘声绘色地把飞越中遇到的困难,伯德如何以超凡的毅力和智慧冷静处理,如讲故事般娓娓道来,“伯德中校不断地看偏流计,以便确认下面表层的地貌”“为了飞行的这一段骂驶的准确性突出地体现出来,借助于指南针,中校准确地找到阿克塞尔,海伯格冰川的位置、、、、、、”“即使这样,飞行仍崎岖艰难。因为在冰川狭窄的入口处,阿曼森上尉曾在这里爬升以向极点进发,但是旋风把飞机抛来抛去打转、、、、、、”这种以情景再现方式描绘出当时情形更生动有趣、直观,也让人更能了解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对所报道的事了解得更深刻。而报道中的人物一个个呼之欲出,有着鲜明性格特征,事件层层推进,有时一波三折,有时新颖独特,令人欲罢不能,这种写法遵循读者的阅读习惯,使报道看起来清晰明朗。再次是语言表达的艺术性,语言或幽默,或排比,或缠绵悱恻,或慷慨激昂,比如《新泽西州立螝狱是罪恶滋生的地方》中有一段如下: “事实是:2人,3人甚至是4人被关押在同一牢房,这是违法的 事实是:这里没有土牢,犯人螝禁在内,一日只供两次饮食 事实是:关在地牢里的犯人被钉在墙壁的鐐锁得紧紧的 事实是:犯人在地牢里每关一天,其弄期反而增加一天 事实是:这里女犯和男犯关在一起,4号侧楼的第55号牢记誻为这个目的而特设的总共用了十四个“事实是”,这些大量的排比使文章气势陡增,如黄果树瀑布巨大水流从天而降,一泻千里,又如无声的控告,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再如《“我一刻也松动”》中讲述在敌人水域的一艘潜艇上,条件极其简陋的情况下,一位药剂师副手成功地为一个士兵切除阑尾的手术的故事,“泡在鱼雷里取出的酒精中的橡胶手套现在了年轻“大夫”手上,由于手指太长,橡胶的末端被撑得很薄,“你看起来像米老鼠,大夫”一个旁观者说,在棉

叙事学视野中的普利策新闻奖特稿

叙事学视野中的普利策新闻奖特稿 方毅华贾新 2013年03月11日14:40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字号 【内容摘要】本文以1979年至2011年32篇获奖特稿作品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叙事主体、叙事客体、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四个叙事要素入手,试图发掘并归纳普利策新闻奖特稿的若干叙事策略及叙事技巧,以期对国内特稿写作提供启示及借鉴。 【关键词】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叙事学 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1979年,普利策新闻奖增设特稿写作奖,自此,特稿在普利策新闻奖作品中占据一席之地。从新闻理念来看,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反映的是美国乃至西方的主流价值观,是我国了解西方世界主流价值观的一个窗口。从新闻写作来讲,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被公认具有“富有人情味”、“关注弱小”等特点,叙事纯熟,堪称叙事学研究范本。 何谓“特稿”?特稿就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叙事,简言之即讲故事,它的本质是一种交流行为,这就必然包含行动主体、客体与受体,对应在叙事这一行为中,即为叙事主体、叙事客体与受众。下面笔者将分别从叙事主体、叙事客体、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 一、叙事主体:多重叙事者 1.多种叙事者,多重叙事功能 一方面,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无一例外都是由多种叙事者共同完成的,这是因为新闻是过去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报道,记者不可能做到全知全能,对一切了如指掌,因此,记者需要借力于新闻当事人、相关知情人和权威人士等共同叙事,传递信息,让新闻报道无限趋近真实世界。换个角度思考,正是由于作者扮演的角色不同,发挥的作用不同,因此需要作者在同一篇报道中,分情况充当公开的叙事者、隐蔽的叙事者或缺席的叙事者。 另一方面,多种叙事者,又分别承担着多种叙事功能。缺席叙事者可以让报道看起来更加客观、形象,常见于对话等场景;隐蔽的叙事者除却上述优点,还可以起到较好的过渡作用;而公开的叙事者则承担起当事人、相关人无法呈现的资料表述以及背景资料等功能。其中,隐蔽的叙事者与缺席的叙事者的作用基本一致,担负着叙述、交流和证实功能;而公开的叙事者通过直接“发声”,表达当事人、知情人、权威人士等等都不能够或不足以表达作者所想要让受众了解的信息或情感,主要承担干预、说服功能。 较之国内特稿,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中,叙事者扮演的角色更为多样,这一点之前也有国内学者进行分析验证。如艾达在对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奖特稿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考察结果:中国新闻奖的获奖者无一例外地扮演着旁观者的角色;普利策获奖者的角色则丰富多样,作者在新闻作品中扮演的角色可以是旁观者、调查者、参与者,也可能是亲历者。[1]当充当旁观者的角色时,作者可以运用隐蔽的叙事者或缺席的叙事者这一身份进行叙述;但当作者扮演的是调查者、参与者、亲

普利策新闻奖近十年评论奖获奖作品研究

普利策新闻奖近十年评论奖获奖作品研究 【摘要】:由美国著名报业出版家约瑟夫·普利策命名的普利策奖涵盖了文学、历史、音乐、戏剧等诸多领域,其获奖作品被认为是“美国最优美的文字和最负责任的写作”。普利策新闻奖作为其中比例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一大奖项,对于美国新闻界、新闻事业甚至于对美国的政治、经济等社会生活各领域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检验着美国主流报界,更标志着美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也催生了众多的新的新闻报道观念,从而使美国新闻作品走出美国,影响世界。在多项普利策新闻奖中,评论奖因其对公众思想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而深受业内关注,地位相对特殊。纵观普利策评论奖获奖作品的研究成果,在宏观、中观和微观领域,目前国内外尚无与本课题相关的系统性研究。针对研究的空白,本文基于对普利策评论奖近十年的获奖作品文本全面、细致的研究,从作品概览、题材、价值取向、写作方式和语言方面进行分析,探究美国新闻评论的特点及不足,利用其积极导向作用,规避其制度弊端及作品缺陷,进而通过与中国新闻奖获奖评论作品的对比分析,为中西传媒的互补提供可能,从而使我国新闻评论进一步发挥其最大效能,让中国传媒走向世界。综上所述,开展普利策评论奖研究无论对于美国评论的传播和研究,还是我国评论的实践与创新,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关键词】:普利策新闻奖评论奖文本分析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212.2 【目录】:中文摘要8-9ABSTRACT9-11引言11-15第一章普利策新闻奖评论奖概况15-191.1普利策新闻奖评论奖及其历史发展15-171.2普利策新闻奖评论奖的评奖标准17-19第二章普利策评论奖获奖作品文本分析19-282.1普利策评论奖获奖作品概览19-212.2普利策评论奖获奖作品题材分析21-232.2.1选题“广泛化”222.2.2选题“具体化”222.2.3选题“本土化”22-232.3普利策评论奖获奖作品价值取向分析23-252.4普利策评论奖获奖作品写作方式分析25-262.4.1评论方式故事化252.4.2评论对象立体化25-262.5普利策评论奖获奖作品语言分析26-28第三章普利策评论奖的导向作用28-323.1促使评论理念逐步深入,评论实践创新发展28-293.1.1新闻至上,内容为王的理念深入业界28-293.1.2“为大众服务”的理念至上293.2以负面报道发挥正面效应29-303.3社会参与意识与人文主义精神的突出表现30-32第四章普利策评论奖评奖体制和获奖作品存在的问题32-354.1普利策评论奖的制度弊端32-334.1.1评奖体制的弊端324.1.2不可避免的主观倾向32-334.2普利策评论奖的作品缺陷33-354.2.1评论作品本身的局限33-344.2.2写作方式的不足34-35第五章普利策新闻奖与中国新闻奖获奖评论作品对比与借鉴35-445.1中国新闻奖评论类奖项及评奖标

2016年度普利策新闻公共服务类奖全文翻译

原稿翻译:美联社对东南亚奴役劳工的调查报道(一) |2016年普利策公共服务奖 美联社调查:你买的鱼是奴隶捕捞的吗? 记者:罗宾·麦克道尔,玛吉·麦森,玛莎·门多萨 觉奈,一名来自缅甸的奴役劳工,2014年11月27日,他在印尼本吉纳岛的一家渔业公司牢笼里朝外张望。那天后,他回到了缅甸。AP PHOTO / APTN 印度尼西亚的班吉那小岛——来自缅甸的渔奴坐在地板上,透过生锈的铁窗望着外面。他们身处的这座热带小岛离家乡有千万里远。 就在几码远的地方,其他工人正把渔奴捕来的海鲜装载到货船上。这些海鲜覆盖了美国大型超市、餐馆甚至宠物店的供应网络。 八个被囚禁的男人被人认为是危险分子,因为他们有可能逃跑。他们整日只能吃到一丁点米饭,蜷缩在仅够人躺下的那点空间里消磨时间,直到被人叫醒去下海捕鱼。 “我只是告诉船长我受不了了,我想回家,”渔奴Kyaw Naing深色的眼睛在美联社摄像机的镜头中露出乞求的神情,这一幕被富有同情心的工作人员捕捉下来了。“然而下一次船队靠岸时,我就被锁起来了。”他紧张小声地说,确认这话不会被最近的那个看守听到。 在这里,印度尼西亚孤岛上的班吉那村庄和包围它的海水,以及数百名被囚禁于此的渔奴,构成了涉足海鲜贸易的公司、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最令人绝望的一种联系。这张繁复交织的网把我们吃的鱼跟捕鱼的奴隶隔离开来,并且掩盖了

背后残酷的真相:你吃的海鲜可能来自奴隶。// 美联社在班吉那采访的渔奴大多数来自于缅甸——这个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他们从泰国被带到印度尼西亚并被强迫捕鱼。他们捕到的鱼被装船送回泰国,然后在那里进入全球商业流通网络。 包装好的鱼会出现在美国那些主要的百货商店的供应链中,像克罗格,艾伯森、喜互惠,还有这个国家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以及最大的食品经销商,西斯科。这些鱼还会进入最受欢迎的几大灌装宠物食品品牌的供应链,包括珍喜、咪咪乐、爱慕思。它们还会成为高等餐厅里上好的鱿鱼,比如加利福尼亚寿司卷里的蟹肉棒或者换上商店商标后,变成我们晚餐桌的一包包冰冻鲷鱼。 在长达一年的调查过程中,美联社同超过40名现在及曾经的渔奴聊过。美联社通过卫星追踪记录了一艘大型船只从印度尼西亚到多沙的泰国湾的整个航程,这艘船上载着渔奴捕来的海鲜。在这段航程之后,美联社记者还跟踪了装海鲜的卡车,车子经过四个晚上把海产送往几十家工厂、冷冻品储藏厂还有这个国家最大的鱼产品市场。 在泰国一些加工厂等地,血汗海鲜跟其他海鲜被混合在一起。美国海关的记录显示,其中一些泰国工厂的产品出口到美国,另外还销往欧洲和亚洲。但是,美联社仅追查到了在美国的进出口记录,因为只有美国的贸易记录是公开的。 在这次调查之前,人们想要知道渔奴捕来的鱼最终流向了哪里是近乎不可能的。然而,现在我们得知了整条供应链的肮脏内幕,金钱正在不断流入从奴隶身上榨取利益的公司。 美联社联系的几家大型公司均不愿意接受有记录的采访,但它们针对虐待劳工现象表示了强烈的谴责。这些公司都称它们正在采取措施避免强迫劳动的现象出现,例如和人权组织合作确保转包商履行责任。 几家独立海鲜经销商作出声明,声明中描述了他们为确保产品来源干净而采取的昂贵详尽的举措。他们称渔奴的存在凸显了全球贸易流程监管之难。 圣塔莫尼卡海鲜公司,是一家大型的独立海鲜进口商,从事直接把产品从储存地销往餐馆、市场的业务。现已成为改善国际渔业状况的领军者,它会把消费者直接送到世界各地去监督其供应商。 管理责任采购的副主席罗根·科克说:“供应链相当复杂,尤其是离岸后的那部分。”他承认这一行业已经意识到并且正在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有没有一些血汗海鲜渗透进来了?这当然是可能的。我们都意识到了。”//美联社采访的渔奴表示他们不知道他们捕到的鱼去了哪里,他们只知道这样做是值得的,并且他们不被允许吃捕到的鱼。 渔奴说,在渔船上,船长强迫他们喝不干净的水,每次轮班工作20至22小时,没有休息日。几乎所有渔奴都说一旦他们抱怨或试图休息一会就会遭到踢打,有的被监工用含有剧毒的黄貂鱼尾巴鞭打,或遭其他方式殴打。他们拖回装满鱿鱼、对虾、鲷鱼、石斑鱼等其他鱼类的沉重大网,然而所得报酬很少甚至没

像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一样写人物

像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一样写人物 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一样写人物——《经济观察报》记者的经验之谈 我始终认为,人物写作应该成为《经济观察报》的一个突破口,但对于一份经济类的报纸而言,对于细节的过度追求将会产生巨大的伤害——首先,它将伤害到文章的新闻性,而使我们步入一个误区——类似于《21世纪经济报道》的“狗仔队”风格,这显然与理性、建设性并不相符。 我们应该关注——经济活动中的人,将一个人放在经济活动的整个背景下去分析,我们也许可以得出与平时完全不相同的结论来。一个企业家,并不是他所有的活动都与(狭义的)经济相关联,而鉴于种种局限,我们无法长期接触,无法等待完美而延迟的稿件的出现。所以我们应该首先研究的是: 人物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尤其是在中国——企业和企业中都缺乏有效的监督,他的成功与失败与性格中的某些优点和缺陷息息相关。 在这方面,柳传志的谋略与强硬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王志东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他的性格原因;王峻涛完全是一个随意和缺乏耐性的人,有点书生气,这就决定了他在8848的失败;搜狐的张朝阳有点孩子气,对于玩的要求超过了创业的欲望,所以搜狐一直没有大的动作与调整,但这却造成了一种后果——搜狐的赢利很少,但搜狐的问题也最少,也就是说,张朝阳与搜狐的钱是相对干净的…… 在这方面的前期准备,我认为至少有被采访对象的出生日期、地点、背景(生活背景、学习背景、工作背景、地域背景)、血型、星座。这些技术性工作对于了解被采访对象十分重要。在采访中,要努力找到人物性格中最脆弱的一面。1999年美国最佳新闻写作奖得主德宁.L.布朗说:“因为我们都有脆弱的时候。暴露某个人的脆弱就像泄露了他的秘密。作为人类,我们都有了解他人秘密的喜好。” 所以,人物报道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努力揭开他性格中的秘密。 积累是十分重要的 对一个人物的了解,不是只经过一次短暂的采访就可完成的,必须事先有大量的阅读、储存。 譬如,如果现在写一个叫克里斯托夫.高尔文的人,我可以写得更好一些,因为我的资料库中有关于他、他父亲、他祖父和摩托罗拉的种种资料,更重要的是,我知道摩托罗拉是一个家族企业,它对他的继承人有着神圣的使命感。我了解到了高尔文家族文化的精神,以及克里斯托夫为了摩托罗拉所做的牺牲。在不用采访的情况下,这都将成为一篇质量不错的稿子——但这并不是为不采访制造借口。 我个人认为,除非有新闻性,更多时候,我们将我们的积累作为一种储存,它将随时变成“新闻”,而不是必须、马上变成新闻。当我们需要这些资料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容地查阅、提炼出我们的观点来,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采访——效率,无论对于企业家或者记者,其实都是最重要的。 在美国,一篇无截稿时间限制的新闻作品,通常要花4个礼拜以上的时间进行采访,有的要花费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反复地进行回访。对于我们,这当然是一种时间上的奢望,但它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概念——花费一些时间、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你的采访对象,将

论普利策新闻奖的意义

论普利策新闻奖的意义

论普利策新闻奖的意义 普利策新闻奖自1917正式颁奖至今,一直被誉为“新闻界的诺贝尔奖”,是新闻界至高无上的荣誉,折桂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乃至全世界新闻工作者心目中的事业顶峰,它代表了“美国最负责任的写作和最优美的文字”。九十多年来,普利策新闻奖的影响力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美国,而是早已闻名世界,他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最真实的世界,并试图改变这世界,他是世界新闻业的一把标尺,不断为人们删选出最优秀最具有力量的好新闻,他还鞭策着无数为了新闻事业兢兢业业甚至付出生命的新闻工作者,在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一.在揭露监督中试图改变世界 谈及普利策的影响,就不得不谈到负面报道。负面报道是“集中于那些与现实社会秩序与道德标准相冲突的行为,及像犯罪,丑闻,性攻击,事故和自然灾害等类似的反常事件”。通过对普利策近几十年来获奖作品的观察,我们不难发现,不论是“突发性新闻报道奖”,还是“调查性报道奖”,无论是综合性“公共服务奖”,还是摄影类“突发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中负面报道占多数。在我国,负面报道许多时候收到体制的约束,一般认为,正面报道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而负面报道不利于社会的和谐运转。不可否认,负面报道很多时候揭露出社会的黑暗面是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例如一些负面报道充溢着施害者的残酷与灭绝人性,受害者的极度绝望与无力抗争,救援行动的杯水车薪或邋遢迟滞,官场政客的失职与贪赃枉法。这养的报道无疑会让部分受众涣散抗争斗志,产生惊慌、恐惧或者看客心理。但是它更多时候使人们对负面事件本身认知进一步深化,引发他们对生命存在状态,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个体生命意义,社会冲突与不和谐的根源问题的思考。在思考中,人们逐渐把这些事件转变为深刻的借鉴、启示,并从中吸取教训经验,不断形成有利于社会发展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生命伦理观。东得克萨斯州的小报《勒夫金新闻报》获得了1977年普利策金奖,因为它查明了当地一个男孩的死因,这个男孩参加了海军陆战队,在圣迭戈进行基本训练时,被其他队员打死。这家小报的记者经过艰辛的采访过程后,报道讲述了一些令人心寒的事实,从而使整个军队改变了训练标准。在普利策的获奖作品中,这样促使社会改变的例子比比皆是。普

普利策新闻奖特写摄影奖获奖作品

北京时间4月17日凌晨3时许,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公布了第96届普利策新闻奖获奖名单。凭借一组反映退伍老兵返乡生活的作品《欢迎回家: Scott Ostrom的故事》,《丹佛邮报》的Craig F. Walker赢得了2012年普 利策奖的特写摄影奖。 2011年5月2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城的公寓中,布莱恩·斯哥特·奥斯特罗姆用手捂着嘴,来尽力缓解疼痛发作。 27岁的美国驻伊拉克士兵布莱恩·斯哥特·奥斯特罗姆(Brian Scott Ostrom)在经过4年的海外战斗生涯后,带着严重的伤后应激障碍症退役回到祖国。作为第二侦察营的士兵,他曾两次被派往伊拉克,也就是在第二次服役伊拉克战争中,患上了应激障碍症。 他表示,伊拉克军旅生涯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惨痛的。没有什么事能和他在伊拉克的经历相比。他说,自己患上这种症状时并没有意识到,因为他生活中渐渐习惯了。他现在每天都挣扎着,从找工作、努力工作到维持健康的人际关系。虽然他对在军中服役感到自豪,但他仍然对自己在战争中的所作所为有种罪恶感。(摄影师/Craig F. Walker )

2011年4月30日,斯哥特开车到一家酒吧与女友见面。这周早些时候,他与女友吵了一架后,企图割喉自杀而在脖子上留下伤疤。他说自己充满愤怒和仇恨,对自己很不好。自从当了海军陆战队士兵以后,整天就是战斗和杀害。他说,每位患上应激障碍症的老兵都有意外计 划,每个人都有自杀计划,每个人都知道怎么杀人。

斯哥特在酒吧一边喝着酒,一边数着企图自杀后手腕伤口的缝合线。他表示,要是在伊拉克战场,自己都死了好多次了。他说,日前寻短见时,他拿了一把剪刀刺喉部时未遂,便抓了 一把菜刀割了手腕。

普利策新闻奖公众服务奖作品赏析(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第100届普利策新闻奖公众服务奖作品赏析 《血汗海鲜》 ——美联社报道 壹 缅甸奴工坐在牢笼里,透过生锈的栏杆向外张望,他们藏身的热带小岛,距离他们的家乡有数千英里之遥。 就在几码开外,几名工人将奴工捕获的海鲜装船,它们将进入美国的大超市、餐馆,甚至宠物商店的供应网络。 然而,因被怀疑有意潜逃,8名男子被囚禁起来,他们是可能有胆子逃跑的奴工。他们居住的空间逼仄狭小,甚至不够供他们躺下。他们每天只吃得上几口咖喱饭,食不果腹,被困在这个牢笼中,直到他们被迫登上下一艘渔船重返大海。 “我只是告诉船长,我已经忍无可忍,想要回家。”觉奈(Kyaw Naing)对着同情奴工者偷运到岛上的美联社摄像机说,他深色双瞳里满是恳求。“下一次渔船停靠时,我就被立即关了起来。”他神情紧张,生怕附近的看守听见。 在本吉纳岛及周边海域的印尼海岛村镇,数百名被困男子代表着海鲜行业企业与国家之间纵横交错网络中最令人绝望的一环。这种复杂的连接网络将海鲜捕捞者与消费者分离,掩盖了一个残酷的事实:你吃的海鲜可能来自奴工之手。 美联社采访的男子大部分来自全球最贫穷国家之一:缅甸。他们经由泰国被带到印尼,被强迫从事捕捞作业。他们的渔获被运回泰国,汇入全球供应链。

“血汗海鲜”出现在一些美国主要零售商店的供应链中,如克罗格(Kroger)、艾伯森(Albertsons)、喜互惠(Safeway)、美国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以及最大的食品经销商西斯科。也可以在一些最流行的品牌罐装宠物食品,包括花式盛宴(Fancy Feast)、喵混合(Meow Mix)和爱慕思(Iams)的供应链中发现它们的身影。它可以是高级餐厅的鱿鱼,加州寿司卷仿蟹肉,或是打上品牌专卖店商标的冷冻鲷鱼包,就这样“血汗海鲜”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 在长达一年的调查中,美联社采访了逾40名奴工以及前奴工。美联社记录了一艘装运奴工渔获的大型货船的海上之旅,通过卫星跟踪它至一处满布砂砾的泰国港口。船靠岸后,美联社记者跟踪发现,装载海鲜的货车用四个晚上,将它们运往几十家工厂、冷藏库以及该国最大的鱼产品市场。 这些“血汗海鲜”在泰国的加工厂等很多地方与其他鱼类混合。美国海关记录显示,有几家这样的泰国工厂将鱼产品运往美国,它们也销往欧洲和亚洲,但美联社只跟踪了前往美国的货运,在那里交易记录是公开的。 至此,还几乎无法确定“血汗海鲜”最终出现在哪里。然而,整个供应链错综复杂,金钱流向那些剥削奴工劳动的公司。 美联社接触的的几家主要公司不愿公开就调查发表评论,但发表声明强烈谴责虐待劳工。它们都表示正在采取措施,杜绝强迫劳动,如与人权团体联手,追究分包商的责任。 几个愿意接受采访的独立海鲜分销商说,他们为确保海鲜供应的正当清白采取了详尽步骤,投入甚巨。他们表示,奴工一事说明,要监控地球另一端的供应链流程是多么困难。圣塔莫妮卡海鲜市场(Santa Monica Seafood Market)是一家直接向餐馆、市场供货的大型独立进口商,是致力于改善国际渔业的行业领头羊,该公司派出人员到全球各地检查供应商。

【资料】世界获奖摄影作品赏析.pdf-2019-10-20-08-19-32-127

世界获奖摄影作品赏析 【篇一:世界获奖摄影作品赏析】 照片是摄影师们在用镜头表达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 都是带有自己的感悟的,他们用作品向我们讲述体悟,与我们分享心 得。因此,我们在欣赏时,也应该使自己沉静下来,用心灵与自然与 社会与人生对话。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一组国际摄影大赛中的获奖 作品,也许它们会让你有新的感悟。 「彩色 color」 《a fter 》摄影:陈志迪获第三届克罗地亚 dfa 国际摄影展 dpa 铜牌《一帘幽梦》摄影:朱汉举获 2015 年第三届希腊奥林匹克四地巡回展 hpsc 银牌 《惊梦》摄影:易都获 2016 年第 18 届纽约国际摄影展铜牌《神 秘园》摄影:赵晋黎获上海第十二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金牌 《异度空间之篮球赛》摄影:颜劲松获 2015 年第三届希腊奥林匹克 四地巡回展 hpsc 金牌 《窗外》摄影:陈光驰获第三届克罗地亚 dfa 国际摄影展沙龙金牌 《守望》摄影:宋持月获 2015 年第三届希腊奥林匹克四地巡回展 fiap 金牌 《女娃》摄影:胡卫国获第三届克罗地亚dfa 国际摄影展沙龙勋带 奖 《南通六县老街之百年私塾》摄影:朱静仪获2015全球年度旅游大赛街道组冠军 +奖金 1000 英镑 《老茶馆》摄影:卢敏强获 2016 俄罗斯“我们与周围的生活”国际摄影展 fiap 金牌 《外面的世界》摄影:雷鸣获第三届克罗地亚 dfa 国际摄影展 dpa 银牌 《织网的渔夫》摄影:李光健 2015 年第三届希腊奥林匹克四地巡回 展荣誉证书 《奋力冲刺》摄影:吴登采获第 44 届纽约摄影学会国际摄影展 fiap 勋带奖 《盛夏》摄影:周建勇获 2015 年度全球旅游摄影大赛多彩世界组 推荐奖 《土楼光阴》摄影:杨胜华获 2016 年第 18 届纽约国际摄影展勋带奖

纪实摄影的最高奖项普利策奖

纪实摄影的最高奖项普利策奖 普利策奖创始者 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1847年4月10日生于匈牙利一个犹太人家庭。17岁时从家中出走,本想从军,但因视力差、身体弱而被拒绝。后被美国军队招募,成为一名骑兵,1867年加入美国籍。1868年当了德文《西部邮报》记者。他凭借强烈的求知欲和充沛的精力,不知疲倦地挖掘各种新闻,后成为该报的全资经营者。 到1878年,普利策熟练地掌握了英语,于当年12月9日出价2500美元买下了圣路易斯的《电讯报》,后与当地《邮报》合并为《圣路易斯邮讯报》。1883年,他以34. 6万美元买下《纽约世界报》。他创造了编辑写作制——即记者采写的材料由编辑润色、整理、综合成稿件见报。这种写作规则,至今仍是整个新闻界的普遍原则。 普利策对报纸的经营与编辑独树一帜。他强调报纸发表新闻要真实和准确,文字要简洁和通俗,要花力气写好社论。 普利策于1911年去世。他生前立下遗嘱,将财产捐赠给哥伦比亚大学,设立普利策奖,该奖后成为美国新闻最高奖。 普利策1868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他的一生对美国报纸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被人们誉为创办现代美国报纸的先驱者和示范者。1903年,普利策写下遗嘱,决定出资兴办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和建立普利策奖金,由哥伦比亚大学董事会掌管他遗赠的基金。1911年10月29日普利策逝世。根据他的遗嘱,1912年开办了哥伦比亚新闻学院,1917年起设立了普利策奖。 普利策奖历史 普利策逝后立下遗嘱,将财产捐赠给哥伦比亚大学,设立普利策奖,奖励新闻界、文学界、音乐界的卓越人士,该奖自1917年以来每年颁发一次。 85年来,普利策奖象征了美国最负责任的写作和最优美的文字。特别是新闻奖,更是美国报界的最高荣誉。每一个希望有所作为的美国记者无不以获得普利策新闻奖作为奋斗的目标。 普利策奖的评委由有成就的名记者组成。当年的优胜者由评委审查、挑选,但评选结果需经哥伦比亚大学顾问委员会通过,并由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宣布。 普利策摄影奖获奖作品具有重要意义。不少美国人对于许多重大事件的深刻印象是由当年普利策奖获奖照片形成的。事实上,许多美国人是通过回忆他们第一次看到这些影像时正在做什么来记录自己的一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