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学与语用学中的“意义”含义之比较

语义学与语用学中的“意义”含义之比较
语义学与语用学中的“意义”含义之比较

语义学与语用学中的“意义”含义之比较

}5南腰:暑牛j吏2oo7年第12期高校论坛

语义学与语用学中的"意义"思义含义之比较

房丽君

(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摘要本文着重阐述了语义学与语用学中"意义"的含义,并对其进行了多方面比较,清晰地得出两者相关及相异之处.

关键词意义语义学语用学语境

"意义"一直是人类探求的一个中心话题早在公元前5世

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已经在他的着作中提到了有关意义的话

题,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甚至在更早的时候就讨沦过类似的问题

千百年来,在人类历史上出现的无数的字典都是为了解释词汇的意

义而产生的.在本文中,语义学与语用学中"意义"的含义是讨论

的重点.

1语义学中"意义"的含义

语义学是研究如何通过语言进行意义交际的学科,是交际研究

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意义"本身就是一个常见词汇.比如,我们

可以i兑:"这个词的意义是什么?",也可以说:"这个词指的是什

么?".根据约翰?里昂的理论,词与句子的意义会根据交际场景

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人们有时所说的话与真正的意义相去甚远.

杰弗里?里奇在他1974,年出版的着作《语义学》中对意义进行如

下七种分类:①概念意义;②内涵意义;③社会意义;④情感意义

⑤反映意义;⑥搭配意义;⑦主题意义..

里奇认为第一种意义,即概念意义,是最核心的.概念意义是外

延性的,主要表现在它所关注的是一个词汇和它所指的事物之间的关

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概念意义与指称的概念有很大一部分重合的

地方.但是第二种意义中所用到的"内涵"一浏与在哲学的范畴内所

讨论的"内涵"是不同的.相对于"外延"一渊,哲学家用"内涵"

来表示—个词汇所指示的实体的性质.比如说,"人类"一词的外延

意义是指任何一个像你我一样的人,而它的内涵意义就是指"两足的","无羽毛的","有理性的"等的性质.然而,在里奇的理沦

系统中,内涵意义是指在日常会活中额外表现出来的情感意义.比如,"政客"与"政治家"这两个词在内涵意义上的区另q就是前者具

有贬损意义,而后者具有称赞意义.内涵意义与社会意义,情感意

义,反射意义和搭配意义一起共同归属于联想意义,而最后一种主题意义,由于它仅由句子中的词汇的顺序和词汇的重要性来决定,故而属于比较外围的意义.

但是,即便我们从概念意义的角度来解一个词汇的意义,也还

是有不f司的方法来解释它的.在日常会话中,至少可以用以下的四种方法来理解一个词汇的意义.假设你不知道英语词汇"desk"的意

义,并向他人询问这个词汇的含义,对方可以指着此词汇所表示的物体,并告诉你"这就是desk";也可以向你描述"desk"就是"一件

有一个平面和四条腿的家具,可以用在阅读和书写的时候";或者向

你这样解释,说"desk"就是"桌子的一种,带有抽屉";如果对方

是一名英语教师,他通常会告诉你"desk"的中文含义就是"书

桌".第一种方法会出现在大人和小孩的对话中,因为孩子的词汇量

太少,用实物的方法便于他们理解;第二和第三种方法通常会用于单语字典对于词汇的解释,并有时辅助以插图以便于读者理解;第四种方法会出现在双语字典或外语教学的教科书中.

2语用学中"意义"的含义

对于i吾用学,可以有多种定义方法.一个比较普遍的定义是语用

学是研究说话人如何通过语言来达到成功交际的学科.交际的过程对于在一定的语境中传达和理解意义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语用学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研究意义的学科.

在前文中,我们已经从语义学的角度讨论了"意义"的含义,

但是还有一种重要的含义我们尚未涉及假如有人对你说"你是个

傻瓜",你可能会反问"你是什么意思(意义)?"你这样问并不

是说你不懂他所说的每一个词汇的含义,或者这些词汇的组合方式太复杂,你理解不了.你清楚明白他所说的,口J子中的"你"指的是准,也了解"傻瓜"是什么意思,对于句子结构也没有什么不懂的

地方.你所不了解的是他这样说的目的何在,或者你完全明白说话

人的意图,但是你想用这样的一个问句来否定他的论断.你在这个

句子用到的词汇"意思(意义)"就不是这个词汇的概念意义,这

种意义有时被称作是说话人的意义,话语意义或者语境意义.它与

我们在上文中提到的几种意义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由说话人,听话人,i兑话的时间和地点所决定的.简而言之,这种意义更大程度

上是由语境决定的,

语境的概念对于语用学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我们认为语境

是由说话人和听话人共享的知识构成的.我们已经识别出了这种共享的知识的各种组成成分,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所使用的语言的相关知识,他们之前已经谈论过的话题的相关知识,他们对于世界的认识的相关知识等等.语境决定了说活人的语言使用,也决定了听话人对于说话人所说话语的理解..没有这种共享的知识,我们就不可能进行语言交际,不考虑到这种共享的知洪,我们就不能从语用学的角度对语言交际进行合理地i兑明,请看以下儿个句子:

(1)怎么样?

(2)这儿可真冷.

(3)那天是圣涎节,所以我们在下午去了海滩游泳和冲浪,玩得

很开心.

第一个句子可能是两个学生在讨论考试,也可能是两个外科医生

在讨论手术,或者有其他的语境;第二个句子根据语境的不同可以表示说话人想让听话人打开暖气,或者想多穿点衣服,或者想对房问的简陋条件表示歉意;而第三个句子只有当听话人了解在南半球的人是在夏天过圣诞节时才有意义.

3语义学与语用学中的"意义"含义之比较

31语用学与语义学的比较

在二十世纪初出版的索绪尔的着作《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现代语

言学开端的标志,同时也给语言学研究制定了严格的规范.那就是语言应该在独立的,固有的系统内进行研究,任何对语言的严肃的研究都不将语言的使用和非语言的因素包括在内.在接下来的五十多年中,语言学研究都是在这样的传统下进行的.语言的意义波认为是固有的,内在的,也就是语言本身固有的性质.所以,词汇的意义和句

子的意义都是在脱离语言使用的前提下进行研究的.

但是,语言学家们逐渐发现如果不考虑语言使用的语境,就无法

对意义进行充分的描述但是,一旦我们将语境的概念考虑在内,对

意义的研究就从语义学的范畴转移到了语用学的范畴内.语义学与语用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在研究意义时是否将语境考虑在内.很明显, 在对句子意义进行研究时,语境有很大的作用;我们不能单纯只从语法的角度来研究意义.从某种程度上来'阱,语用学所研究的意义正是语义学不能涵盖的部分.

3.2句子意义与话语意义的比较

句子是一个语法概念,所以句子的意义通常被认为是句子本身

的,抽象的,内在的性质.但是如果我们把句子看成是人们在实际交

流过程中所说的陪,句子就转化成了话语,我们在研究其意义时,就

应该将它所在的语境考虑在内.所以想要明确界定"狗在叫"是句子

还是话语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既可以是—个句子也可以是—个话语, 对于它的界定完全决定于我们是如何看待和分析它的.如果我们把它看成是一个语法单位,是脱离语境而独立存在的,那么我们就认为它是一个句子..但是如果我们把它看成是说话人在某个语境下,带有一定目的而说出的话,我们就认为它是一个话语.

因此,我们可以说句子的意义是抽象的,是脱离(转21页)

0南曩工科技2oo7年第12期高校论坛

母语的修辞方法运用到外语中去.写出的语言不符台目的语的特征, 而且这类错误作为初学者很难看得出来.例如,汉语中有时为了加强语气,或为了求得句子的平衡等修辞效果,往往使用重复的词语和句子结构,这些重复如果直接翻译成英语,就造成信息的冗余,不符合

英语崇尚的简洁的风格.立ll,wemustsavewaterinourdailylife,and

carl'twastewateranymore.

(5)回避复合句,过度使用简单句回避现象(Avoidance)是指

由于母语与目标语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学习者有意避免使用某些浯言结构的现象.如果该结构在学习者的语言中出现的频率远远低于本族语者使用该结构的频率,那么低频率本身就是回避现象的体现.过度使用有些时候就是过度回避的结果,写作中过度使用简单句降低了语义的连贯和语流的流畅.

(6)元言语使用比较多(达129+),但有时不太准确,而且重

复多.Crismore~元言语Imetadiscourse)分为语篇元言语和人际元

言语.语篇元言语包括:①语篇标记,如and,but,first,asfor等;

②解释标记,如namely,inotherwords,forexample等.人际元言语

包括:①诿避语,如may,perhapspossible等;②确信标记,如certainly,讥le等;③归属词语,如accordingto,inmyopinion等;④

态度标记,如Ihope,Ifind,surprisingthat…等;⑤评注语,如【he reasonforthisisthat…,youmaynotagreethat等.学生大量运IH"元

言语",这对文章的篇章衔接,连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表现出他

们在思维方面的成熟,这也验证了Silva的话:"准备写作并表达思想的ESL作者使用同说本族语的人相似的技巧'.然而,美中不足的

是,由于学生词汇量的限制,像but,and,forexample,inmy

opinion等初级词汇出现率比较高,有的学生有过度使用的现象.说明学生对新学的"元言语"的记忆不牢,也不能完全正确理解在篇章中

的作用.

3写作的中介语错误"石化"现象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1)促进中介语向目标语过渡的基本前提是保证足够量的高质

语用学重点

1、什么是语用学 答:语用学,即语言实用学,是研究语言运用及其规律的科学。它研究在特定的情境中的特定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语言和语言运用。包括话语的交际过程、话语的交际原则、制约话语交际的各种因素、怎样准确而又得体地进行表达、怎样对话语进行准确的理解以及语体和风格等一系列内容。 2、语用学的三大要素 答:话语实体、语用主体、语言环境三大要素。核心要素、内部要素——话语实体(内容)——客体;外部要素——语用主体(人)和语言环境;话语的意义和内容是语用研究的核心。 3、言语行为(直接/间接)P12 答:(1)言语行为理论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提出来的。在他的《论言语行为》一书中,提出了三种言语行为。①言内行为:通过话语字面意义来达到某种思想的发话行为。②言外行为:除字面意义外,还伴随着说话人强烈的心理意向,如承诺、请求、指令、宣告、威胁等等。这些主观意图可由行事动词在话语表层显露。③言后行为:说话人欲通过话语取得某种效果 例如:周朴园:窗户谁叫打开的(曹禺《雷雨》) 从言内行为看——表示询问;从言外行为看——暗含“把窗户关上”的意思;从言后行为看——鲁侍萍听出了他的意思,“很自然地走到窗户前,关上窗户。” (2)美国语用学家塞尔对奥斯汀的理论做了新的发展。他区分了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 P15 ①直接言语行为:有行事动词出现的、一目了然的行为。 ②间接言语行为则包含下面的多种情况:语言表层没有明确表示心理意向的行事动词的言语行为;通过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执行另外一种言语行为;一段具体的话语可以表示多种不同的言语行为。换言之,某一个言语行为可以有多种不同含义。 4、话语P25 答:话语是语用的基本单位,能表达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具有完整的交际功能的语言片段。 5、语用原则(合作/礼貌)P16 答:目前讨论较多的语用原则为: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一)合作的原则——美国哲学家、语用学家格赖斯1967年提出,简称CP原则(cooperation principle)。 (1)质的原则。要求说话人的话是真实的,有根据的,不能自相矛盾或虚假。这是“说什么”的问题。 (2)量的原则。要求说话人提供给听者的信息量既足够又不超出。这是“说多少”的问题。(3)关系原则。要求所说的话要紧扣话题,同交际意图密切关联。这是说“为什么说”的问题。(4)方式原则。要求话语清楚明白,简洁,井井有条。这是“如何说”的问题。 (二)礼貌的原则——英国语言学家利奇1983年提出,简称PP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1)得体的:减少有损于他人的观点,增大有益于他人的观点。 (2)宽容的:减少有益于自己的观点,增大有损于自己的观点。 (3)表扬的:减少对他人的贬降,增大对他人的赞誉。 (4)谦逊的:减少对自己的赞誉,增大对自己的贬降。 (5)同意的:减少与他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增大与他人在观点上的共同点。 (6)同情的:减少对他人的反感,增大对他人的同情。 (三)其他小类原则 P18 主要还有荷恩级差原则;列文森三原则;斯波柏、威尔逊的关联原则。还有顺序的原则,同现的原则,角色关系的原则,选择的原则等。 6、语用预设(前提)

语用学

语用学肖蓉芳 莫里斯:1938年《符号理论基础》提出符号学包括三个部分: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会话含义推理合作原则:量准则质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 1977《语用学杂志》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发行是语用学成为语言学一门独立的新学科得到承认的标志列文森《语用学》堪称第一本比较系统、完整的语用学教科书 利奇《语用学原则》勾画了语用学的研究范畴,指明了语义学与语用学的联系与区别 尤其礼貌原则合作原则 语用学定义:语用学研究在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的恰当地表达和准确的理解,寻找并确立使话语意义得以恰当地表达和准确地理解的基本原则和准则 语用学的研究方法:纯语用学描写语用学应用语用学 弗思接受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语境,情景语境观点)创立了比较完整的语境理论 韩礼德1964提出语域(话语的范围,话语的方式,话语的风格)术语,即语境 陈望道提出的“情境”显然就是弗思提出的情景语境,在《修辞学发凡》中提出“六何说” 何故,是说写说的目的:如为劝话人的还是但想使人了解自己意见或是同人辩论的 何事,是说写说的事项:是日常的琐事还是学术的讨论等等 何人,是说认清是谁对谁说的,就是写说者和读听者的关系 何地,是说认清说者当时在什么地方:在城市还是乡村之类 何时,是说写说的当时是什么时候:小之年月,大之时代 何如,是说怎样的写说:如怎样的裁剪,怎样配置之类 语境: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民族文化传统语境 指示词语就是表示指示信息的词语指示词语:指示用法:身势用法象征用法(菲尔默) 非指示用法:照应用法非照应用法 会话含义(N解):1、当说话人违反了这些准则或次准则的时候,听话人就迫使自己超越话语的表面意义去设法领悟说话人所说话语的隐含意义,这种话语的隐含意义,即会话含义。 它关注的不是说话人说了些什么,而是说话人这句话可能意味着什么。 2、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首先提出来的,把会话含义分为两类:一般性会话含义和特殊性会话含义,它是语用学的核心内容,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格赖斯合作原则:在交谈时,要使你说的话符合你所参与的交谈的公认目的或方向 四条准则及相关次准则: 1、量的准则:指所提供的信息的量 A所说的话应包含为当前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B所说的话不应包含多于需要的信息 2、质的准则:所说的话力求真实,尤其是: A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B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3、相关准则:在关系范畴下,只提出一个准则,即所说的话是相关的 4、方式准则:清楚明白的说出要说的话,尤其要: A避免晦涩B避免歧义C简炼D有条理 得体原则:1、礼貌准则(类似于利奇的礼貌原则):得体准则宽宏、、赞誉、、谦虚、、一致、、同情、、 2、幽默准则幽默的基本功能:增添欢乐消除隔阂缓解矛盾显出超群才智摆脱困境回敬挑衅 3、克制准则:讽刺挖苦指桑骂槐说反话

会话含义与文学翻译

会话含义与文学翻译 中文 译者的主观感悟乃是文学作品英译的传统手法,因此主观臆断取代了科学的体察与分析,翻译时多凭臆测,而缺乏对全文的透彻理解与深刻阐释。本文由此而发,特地以杨宪益夫妇二人合译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红楼梦》(Y ang Hsienyi & Gladys Y ang (trans.). 1995.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 V ols.I.II.III)前八十回为研究对象,用H.P.Grice的会话含义学说(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对书中人物之一王熙凤的话语进行语用实证分析,旨在强调文学文本的内外语境及语用因素,着力考察语用学之于文学翻译的文本生成力,同时以语用学的会话含义学说实证考察语用学的普遍阐释力及文学翻译所应采用的语用原则,理论阐发与实证考察相携而行,以达译学模式理论整合的研究目的。作为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H.P.Grice 的会话含义学说认为话语的自然意义有别于说话者的交际意图。为使交际成功,说话者即应遵守相关的合作原则(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即:质的准则、量的准则、相关准则和方式准则(Maxims of Quality, Quantity, Relevance and Manner)。而这四项准则便是https://www.360docs.net/doc/6614041066.html,本文赖以进行实证研究的主要理论框架,借此即可以科学的理论模式整合翻译阐释,使"义生言外",译文差可逼近原文,尤其是原文的内在底蕴或曰"会话含义"。据此以观文学作品,说话者的个人意图或言外之意无疑是作品理解与阐释的一个重要因素。说话者的言外之意往往意味深长,需要听话者仔细体会,而就译者而言,也须借鉴会话含义学说,依据上述准则予以认真揣摩,小心处理。为具体说明这种理论模式的语用阐释力及文学翻译所应采用的语用原则,也为了阐明某一具体文本中会话含义的处理手法,本论文以理论为观照,对实例一一采取了实证分析的阐释模式,希望能对我国译学研究及跨语际实践(Translation Studies & Translingual Practice)有所启示。本文的理论意义在:既将语用理论及其分析模式引进了具体的文学翻译,为我国译学研究及跨语际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模式,同时又为语用学研究拓展了新的研究领域,因此而获得跨学科的交互视野,这于学科整合、交相融通无疑大有裨益。 译文 Sense and sensibility are approaches generalized within the traditional framework of translation, which, among other things, have resulted in the subjec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source texts at the cost of the scientific approach characterized by analytically insightful interpretations. The present study, on the contrary, is committed to conduct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English version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1995)co-translated by Yang Hsienyi and Gladys Y ang, just in terms of the Four Maxims proposed by H.P.Grice(1981), aiming to lay much claim to the contextual or the pragmatic factors attached to literary texts,

语义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作为语言学一个分支的语义学 语义学的建立以法国学者米歇尔·布勒阿尔1897年7月出版《语义学探索》为标记。 该书1900年翻译为英文“语义学:意义科学的研究(Semantics:Studies in the Science of Meaning)”。 这本专著材料丰富,生动有趣,重点在词义的历史发展方面,兼顾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全书共三编:1,讲词义变化的定律,介绍变异、扩散、类推等概念;2,讲如何确定词义,介绍释义、比喻、多义、命名等;3,讲词类、词序、组合规则等,涉及语法意义。 除了语言学的语义学,还有逻辑学的语义学,哲学的语义学,还有心理学家对语义的研究。 a,逻辑学的语义学是对逻辑形式系统中符号解释的研究,又称“纯语义学”,对象并非自然语言的语义。 b,哲学的语义学围绕语义的本质展开涉及世界观的讨论。“语义学”或“语义哲学”又是本世纪前半叶盛行于西方的至今仍有影响的一个哲学流派的名称。 c,心理学家研究语义,主要是想了解人们在信息的发出和接收中的心理过程。 d,语言学的语义学把语义作为语言(乃至言语)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它的性质,内部结构及其变异和发展,语义间的关系等等。 布勒阿尔的书给语义的发展以重要地位,声称研究语义的变化构成了语义学。同时它把语义限制在“词语”的意义上,主要是词义上。这两个特点一直贯穿在他以后半个多世纪的若干代表性著作里。 继布勒阿尔之后,一部有世界影响的语义学专著是两位英国学者奥格登和理查兹合写,1923年出版的《意义的意义》(The Meaning of Meaning)。这两位学者还曾共同创制了后来遭到各种非议的“基本英语”(Basic English).

语用学研究现状谈

10 F L C J a n . 2006V o l .3 N o .1 (G e n e r a l S e r i a l N o .9) 2 语用学研究现状谈 向明友 同济大学 可以在语言的所有层面上展开。 语用学理论发展的第三个方向体现于关注语言使用与社会文化、大脑神经等的关系以及语用研究的方法论。对语用学作各种跨面和不同视角的分析,从而兴起了集中研究语言在社会的使用情况的社会语用学 (societalpragmatics)、研究文化与语言使用关系的文化语用学 (cultural pragmatics)、研究人们使用第二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的语用问题的跨文化语用学 (cross-cultural pragmatics)、运用民族志方法 (ethnomethodology) 研究语用问题的民族志语用学 (ethnopragmatics)、以神经生理科学为基础探讨言语使用过程中大脑作用的神经语用学 (neuropragmatics)、专注两种及其以上语言的语用差异的对比语用学(contrastive pragmatics) 及将西方经济学成熟的理论用于语用行为分析的经济分析语用学(econopragmatics)。此外,优选论、决策科学等在语用研究中的运用也呈蓬勃之势。语用理论的应用 随着语用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其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展。语用学理论,尤其是关联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已成为译论中的显学;语用学理论运用于文学批评与赏析,形成了文学语用学 (literary pragmatics);语用学理论运用于语言习得及语言教学研究形成了习得语用学(acquisitional pragmatics)、发展语用学(developmental pragmatics) 和教育语用学(pedagogical pragmatics);语用学理论运用于法律活动形成了法律语用学 (legal pragmatics);语用学理论运用于对语言的历时演变的研究形成了历史语用学 (historical pragmatics);语用学理论运用于形态学研究形成了形态语用学(morphopragmatics);语用学理论运用于计算机科学,尤其是机器翻译领域形成了计算语用学 (computational pragmatics) 和工程语用学(engineering pragmatics)。此外,语用学理论还广泛运用于话语研究、广告学、文体学等领域,并显示出强大的解释力。 除上述论及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外,语用学对礼貌、言语行为、指示语、前提及会话结构等传统议题的研究还在不断深入。从事语用和语义界面及语用和句法界面研究的学者也大有人在。 1 20世纪80年代初,胡壮麟教授首次较系统地将语用学介绍到国内。此后语用学研究逐步为国人所认识、接受和偏爱。随着语用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定期会有学者就语用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撰文评述。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语用学一直沿着完善理论体系和拓宽应用领域两条轴线不断向前发展。我们对当前国际、国内语用学研究状况的描述也将由此入手。 语用理论的完善 传统的语用学研究植根于语言哲学,脱胎于语义研究。Levinson (1983) 所勾勒出的语用学研究的基本轮廓内的几项核心议题,如指示语、会话含义、前提及言语行为理论等也都是对语言使用中的意义的研究。因此,当前语用学理论体系的拓展和完善是在不断深化传统的语言哲学范式下的意义研究的基础上沿着以下3个方向朝纵深展开。第一:从认知、心理实验及博弈论等视角出发,尝试为意义研究另辟蹊径;第二:突破英美语用研究传统,将语用学具体化为一种从认知的、社会的和文化的整体角度对语言现象的综观,坚持认为语用学涉及到的是语言性行为的全部复杂现象,反对将语用学与音位学、形态学、句法、语义学、神经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语言学分支并列,从而形成与英美传统对垒的语用“综观论”;第三:在继承英美语用研究传统的基础上,将语用学研究从传统的有关意义的研究扩展到对整个话语及言语交际过程的多视角研究,并着力尝试语用研究方法论的革新,不再将语用学局限于语言哲学的定势。 在语用意义研究方面,继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研究之后兴起的以关联理论为核心的认知语用学 (cognitive pragmatics)、以心理实验为基础的实验语用学 (experimental pragmatics) 和以博弈论为分析工具的博弈语用学 (gametheoretical pragmatics) 突破传统语用学以语言哲学为基础的意义研究模式,大大拓展了语用意义研究的视角和空间。 比利时学者Verschueren的语用“综观论”认为不可能给语用学指派一个基本的分析单元,也不可能鉴别出一个具体的相关对象,语用学是对语言各层面的功能性综观,语用研究

社会语言学导论考试重点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一)定义和解释 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是联系社会各种因素对语言进行的研究,探讨语言在社会环境中的变化、功能及其使用的一般规律。 概括来说对语言的研究大致有四个角度:部研究、外部研究、比较研究、应用研究。 社会语言学属于对语言的外部研究,但并不是纯粹的外部研究。 (二)研究对象的不同界定 1.布莱特(美国)1964 (1)说话人的身份; (2)听话人的身份; (3)言语事件的社会环境; (4)社会方言的分析; (5)言语行为的社会评价; (6)语言变异的程度; (7)社会语言学的实际应用。 2.礼德(英国) (1)语言宏观社会学、语言人口统计学; (2)双语、多语、多方言研究; (3)语言规、语言发展和规化; (4)语言混合; (5)社会方言; (6)社会语言学和教学; (7)言语的人种史、语言环境; (8)语域和言语能力; (9)语言变化的社会因素; (10)语言和社会化及其传播; (11)社会语言学的方法; (12)语言体系的功能理论; (13)语言相对性; (14)话语理论; (15)人种方法论的语言学。 3.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1992) 总的来说,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语言状况如双语、多语或多方言状况,以及各类言语共同体使用语言的状况和特征; (2)各类语言变体的构造特点及其社会功能; (3)社会以及不同集团对各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评价和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效应;(4)由于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原因以及语言接触所引起的语言变化的方式和规律;(5)交际情景与选择语码之间的关系以及语码选择与人际关系的相互作用。 4.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概论》(2004) (1)社会因素(阶级、阶层、职业等)对语言结构的影响; (2)个人因素(年龄、性别、性格等)对语言的影响; (3)语言政策、双语等; (4)社会因素引起的语言关系,如语言接触、语言融合;

从语用学角度学习意义

从语用学角度学习意义 摘要:语用学和语义学是相互关联而又不尽相同的两个学科。语用学的诞生使得以往人们不能解释的一些语言现象得到解决,也使人们对语言意义的了解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 关键词:意义;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合作原则;语义学;语用学意义是我们研究交际活动的中心。从语言学角度来说,语义学可被定义为意义的学习。语用学是语言学领域里的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新的分支。一般说来,语用学是研究说话人如何运用语言达到成功交流的目的的学科。区分语用学和语义学的标准就是是否考虑语境。一般来说,语境由说话者和听话者共同拥有的知识构成。没有这种知识,语言交流就不可能。本文旨在阐述语用学和语义学的相互关系与相异之处,并解释语用学是怎样影响我们学习意义的。 一、词汇的意义 词义是客观对象在人们头脑中的抽象概括的反应。然而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我们不能根据这个概念来简单的理解交流过程中的词汇的意义。即便我们从概念意义的角度来理解一个词汇的意义,也还是有不同的方法来解释它的。在日常会话中,至少可以用以下的四种方法来理解一个词汇的意义。假设你不知道英语词汇”desk”的意义,他人可以指着此词汇所表示的物体,并告诉你”这就是desk”;也可以向你描述”desk”就是”一件有一个平面和四条腿的家具,可以用在阅读和书写的时候”;或者向你这样解释,说”desk”就是”桌子的一种,带有抽屉”;如果对方是一名英语

教师,他通常会告诉你”desk”的中文含义就是”书桌”。但是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仅凭这样的定义是不能理解词汇的真正意义的,必须把语境的作用充分考虑进来。例如,”dog”一词,大多数人都会将它定义为”一种家养的驯服的动物”,但是在下面的这个例子中,”dog”显然不是这个意思。 father:there is a dog! mother: oh! call the kids back! 在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到”dog”的意思是父亲要提醒母亲有狗,让她把孩子们叫回来以防被狗伤到的意思。 二、句子意义和话语意义 句子的意义通常被认为是句子本身的、抽象的、内在的性质。但是如果我们把句子看成是人们在实际交流过程中所说的话,句子就转化成了话语。话语则是指具有一定交流功能的最小语言单位。它可能恰好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也可能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比如英语中用来打招呼的”hello”。我们在研究句子的意义时,就应该将它所在的语境考虑在内。所以想要明确界定”狗在叫”是句子还是话语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既可以是一个句子也可以是一个话语,对于它的界定完全决定于我们是如何看待和分析它的。如果我们把它看成是一个语法单位,是脱离语境而独立存在的,那么我们就认为它是一个句子。但是如果我们把它看成是说话人在某个语境下,带有一定目的而说出的话,我们就认为它是一个话语。例如,”我鼻子上冒汗了”这句话,如果把它当做是一个孤立的句子,那这个

语言学重要概念梳理(中英文对照版)

第一节语言的本质 一、语言的普遍特征(Design Features) 1.任意性 Arbitratriness:shu 和Tree都能表示“树”这一概念;同样的 声音,各国不同的表达方式 2.双层结构Duality:语言由声音结构和意义结构组成(the structure of sounds and meaning) 3.多产性productive: 语言可以理解并创造无限数量的新句子,是由双层 结构造成的结果(Understand and create unlimited number with sentences) 4.移位性 Displacemennt:可以表达许多不在场的东西,如过去的经历、将 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或者表达根本不存在的东西等 5.文化传播性 Cultural Transmission:语言需要后天在特定文化环境中 掌握 二、语言的功能(Functions of Language) 1.传达信息功能 Informative:最主要功能The main function 2.人际功能 Interpersonal:人类在社会中建立并维持各自地位的功能 establish and maintain their identity 3.行事功能 performative:现实应用——判刑、咒语、为船命名等Judge, naming,and curses 4.表情功能 Emotive Function:表达强烈情感的语言,如感叹词/句 exclamatory expressions 5.寒暄功能 Phatic Communion:应酬话phatic language,比如“吃了没?” “天儿真好啊!”等等 6.元语言功能 Metalingual Function:用语言来谈论、改变语言本身,如 book可以指现实中的书也可以用“book这个词来表达作为语言单位的 “书” 三、语言学的分支 1. 核心语言学 Core linguistic 1)语音学 Phonetics:关注语音的产生、传播和接受过程,着重考察人类语 言中的单音。Its main focus is on the articulation,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human sounds, especially isolated sounds 2)音位学Phonology:从功能的角度出发对出现在某种特定语言中的语音及其 组合、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的语言学分支。The branch of linguistics which studies the sound patterns from function perspective. 3)形态学 Morphology:研究单词的内部构造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words 4)句法学 Syntax:研究组词造句的规则the rules governing the combination of words into sentences.

语言学知识_语用学

语用学 一.语用学(Pragmatics)的定义: 语用学是用以研究语言使用者如何使用句子成功进行交际的学问。语用学(Pragmatics)与语义学(Semantics)虽然都涉及对语言意义的研究,但是语义学(Semantics)只是将语言视作一个独立的系统来研究,而语用学(Pragmatics)则是将语言置于语境(context)之中。所以,语用学(Pragmatics)与语义学(Semantics)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将语境(context)因素纳入考量范围之内。 二.句子意义与话语意义(Sentence Meaning Vs. Utterance Meaning): 1) 句子意义(Sentence Meaning):句子意义指的是独立于语境的句子本身所传达的字面意义。 2)话语意义(Utterance Meaning):话语意义指的是将句子的意义置于特定语境中以表达言者某种意图的意义。 三.指示现象(Deixis): 指示现象指的是说话人利用语言形式表达说话内容所涉及的人员、事物、时间、地点等方面。指示现象是连接语言形式及其发生语境的桥梁。指示语主要分为以下三类:1)人称指示语(person deixis):用于表达言语交际的参与者。 2)空间指示语(spatial deixis):用于指代言语活动中所涉及的人、物或事的相对位置。 3)时间指示语(temporal deixis):用于表达言语交际活动中的时间点和时间段。 四.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 1) 约翰·奥斯汀(John Austin)的言语行为模式: 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John Austin)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言语行为模式区分了言有所述(constative)和言有所为(performative)。 随后,他又对原先的理论进行了发展,放弃了言有所述(constative)和言有所为(performative)的区分,发展出了新的言语行为模式。该模式认为,言者在说话时可同时执行三个动作:即言内行动(locutionary act),言外行动(illocutionary act)和言后行动(perlocutionary act)。 言内行动(locutionary act):指言者发出言语,传达字面意义的行为动作。 言外行动(illocutionary act):指言者通过话语所表达的意图。例如:某人说I promise to give you a surprise时,他是在许下诺言。 言后行动(perlocutionary act):指言者通过言语表达的而实际实施的行为。 2)舍尔(Searle)的言语行为分类: 美国语言学家舍尔(Searle)在约翰·奥斯汀(John Austin)的言语行为模式的基础上对言外行动(illocutionary act)进行了分类:阐述性言语行为(representatives),指令性言语行为(directives),承诺性言语行为(commissives),表达性言语行为(expressives),宣告性言语行为(declaratives)。 3)直接和间接言语行为(direct and indirect speech act): 直接言语行为:直接通过话语来实施某一行为。 间接言语行为:句子的意思不能按照其字面意义去理解,需要推导其话语的施为用意。

语用学

语用学 A填空:1*10 1、“语用学”这一术语由美国哲学家莫里斯于1938年首先提出,并在他的《符号理论基础》中提出符号学包括: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 2、语用学成为语言学的一门独立的新学科的标志:1977《语用学杂志》 3、80年代语用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完善,主要表现为1983年两本优秀语用学教材:列文森《语用学》(第一本系统的)和利奇《语用学原则》。 4、语用学研究方法的三种类型:纯语用学(形式语用学),描写语用学,应用语用学。 5、“语境”由波兰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1923年《意义的意义》提出,他把语境分为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 6、比较完整的语境理论是由伦敦学派的创始人弗斯创立的。他把语境分为:上下文(由语言因素构成)、情景上下文(由非语言因素构成) 7、韩礼德从弗斯的“情景语境”得到启示,1964提出“语域”,并分为三个方面:话语的范围、话语的方式、话语的风格。 8、我国传统与文学注意到的语境和语境的重要作用:唐孔颖达《正义》,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章句》 9、20C30S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提出情境理论,即““题旨”与“情境”相适应理论”,从修辞学的角度促进了语境研究的发展。该书还提出了“六何说”,即何故何事何人何地何事何如。 10、指示词语是语用学最早选定的研究对象,因为它直接涉及到语言结构和语境的关系。(语言哲学家巴尔—希勒尔提出) 11、会话含义是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首先提出的,它是语用学的核心内容。 12、格赖斯《逻辑与会话》提出:合作原则与会话含义理论。 13、格赖斯把意义分为自然意义和非自然意义,其中非自然意义理论实际上是一种交际理论。 14、话语含义中以会话含义最为重要。 15、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列文森三原则

语义学和语用学练习1

Chapter 5 Semantics Ⅰ. Decide whether ea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or False: 1. Dialectal(方言的)synonyms(同义关系)can often be found in different regional dialects such as British Engl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but cannot be found within the variety itself, for example, within British English or American English. F 2. Sense is concerned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nguistic element and the non-linguistic world of experience, while the reference deals with the inherent meaning of the linguistic form. F 3. Linguistic forms having the same sense may have different references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T 4. In semantics, meaning of language is considered as the intrinsic and inherent relation to the physical world of experience. F 5. Contextualism is based on the presumption that one can derive meaning from or reduce meaning to observable contexts. T 6. Behaviourists attempted to define the meaning of a language form as the situation in which the speaker utters it and the response it calls forth in the hearer. T 7. The meaning of a sentence is the sum total of the meanings of all its components. F 8. Most languages have sets of lexical items similar in meaning but ranked differently according to their degree of formality. T 9. “It is hot.” is a no-place predication because it contains no argument. T 10. In grammatical analysis, the sentence is taken to be the basic unit, but in semantic analysis of a sentence, the basic unit is predication, which is the abstraction of the meaning of a sentence. T Ⅱ. Fill in each of the following blanks with one word which begins with the letter given: 11. Semantics can be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meaning. 12. The conceptualist view holds that there is no direct link between a linguistic form and what it refers to. 13. Reference means what a linguistic form refers to in the real, physical world; it deals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nguistic element and the non-linguistic world of experience. 14. Words that are close in meaning are called synonyms. 15. When two words are identical in sound, but different in spelling and meaning, they are called homophones(同音/形异义词). 16. Relational opposites are pairs of words that exhibit the reversal of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tems. 17. Componential(指数)analysis is based upon the belief that the meaning of a word can be divided into meaning components. 18. Whether a sentence is semantically meaningful is governed by rules called selectional restrictions, which are constraints on what lexical items can go with what others. 19. An argument is a logical participant in a predication, largely identical with the nominal element(s) in a sentence. 20. According to the naming theory of meaning, the words in a lan-guage are taken to be labels of the objects they stand for. Ⅲ. There are four choices following each statement. Mark the choice that can best complete

从语用学角度分析小说人物的态度

从语用学角度分析小说人物的态度 摘要:合作原则是语用学中重要的理论之一,强调会话的参与双方要遵循某些合作性的原则以求会话得以顺利进行。常与会话原则共同出现的还有礼貌原则,它更细致地解释了人们在对话中所要遵循的准则。但是小说中的对话并不完全遵循这两种原则,本文以《傲慢与偏见》为例,尝试从会话原则和礼貌原则角度分析小说主人公之间态度和看法的转变,讨论小说人物如何通过违反会话原则和礼貌原则展现他们关系的变化,推进情节的发展。 关键词: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傲慢与偏见》人物态度 1 简述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 1967年,格莱斯在Austin和Searle的言语行为基础上提出了会话合作原则,简称CP。他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目,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遵守的原则”。他将这种“双方都应遵守的原则”归纳为几种准则,分别是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在现实会话中,参与者常因某些目的而违反这些准则。说话人以违反这些准则为代价,表达超越字面意义的隐含意义,但是我们可以将双方配合的态度视为在

另一种意义上遵守了合作原则。在格莱斯之后,英国语言学家利奇提出了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作为合作原则的补充。他将语用原则分为“人际修辞”(interpersonal rhetoric)和“篇章修辞”(textual rhetoric),礼貌原则属于人际修辞的范畴。礼貌原则很好地解释了人们为什么故意要违反“合作原则”的某个准则来产生“会话含义”,礼貌原则共包含有六条准则,分别是策略准则、慷慨准则、称赞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 2 从语用学角度分析人物态度的转变 小说中的会话含义,常常与字面意义不同,这为我们从语用学角度研究这部小说提供了可能性。在《傲慢与偏见》中作者安排了大量富有戏剧张力的会话描写,这些会话赋予了该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整部小说以伊丽莎白对达西先生的态度和看法为主线,经历了初步印象的形成,误会加深,偏见形成和偏见消除几个阶段。伊丽莎白对达西的看法的转变在二人的对话中也都有迹可循。 在开篇的舞会上,宾利极力请达西,但达西用“在这样的舞会上跳舞,简直是活受罪”为借口拒绝了他,这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和礼貌原则中的谦逊准则,不难看出他对朋友生硬直接的态度。宾利打算把“坐在达西身后的那位可爱美女”介绍给他做舞伴,达西明知宾利所指伊丽莎白,却反问到“你指的是哪一位?”,他这样违反了合作原则中

语言学复习重点

一、Antonymy(反义词):(书本P70) 1.Gradable antonyms(分程度反义词):a matter of degree. eg. Old—middle-aged—younghot-warm-cold https://www.360docs.net/doc/6614041066.html,plementary antonyms(互补关系):a matter of degree between two extremes. eg. Alive—dead; male—female 3.relational opposites(关系反义词):pairs of words that exhibit the reversal of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tems. eg. father-son; teacher-pupil; doctor-patient;buy-sell;above-below 二、Paul Grice(保罗·格莱斯)提出的两个概念(书本P86) 1.conventional implicature(规约含意,约定俗成的):is based on the conventional meaning of certain words in the language. eg. He is rich but he is not greedy. 2.particulariz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特殊规约隐涵):is inferred by the hearer with reference to the context of communication. eg. A:Where is the steak? B:The dog looks very happy. 三、Charles Hockett(霍凯特)提出的人类语言的识别特征之一(书本P8) Arbitrariness(随意性):There is no logical connection between meanings and sounds. eg. Rumble, crash, cackle, bang 四、Free morpheme(可独立存在的):a morpheme which can be a word by itself. eg. boy(书本P33) 五、新构词(书本P99) 1.blending(拼缀,紧缩法):a blend is a word formed by combining parts of other words. eg. Smog --- smoke+fog; motel---- motor+hotel 2.acronyms(首字母缩写,词首字母缩略法):are words derived from the initials of several words eg.IT-----information technology; CPI---- consumer price index 六、Languageaptitude(语言能力倾向,语言学能):the natural ability for 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书本P164) 七、Semantic Changes(语意变化):(书本P102) 1.semantic broadening(扩展,意思越来越广,语义扩大化) 2.semantic narrowing(意思变小) 3.semantic shift(转换) 八、indirect speech act(间接言语行动):which aimed to explain indirect language in the light of the speech act theory.(书本P84-85) 1.The primary speech act is the speaker’s goal of communication while the secondary

语用学

语用学 语用学是语言学各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在众多的语用学定义中,有两个概念是十分基本的,一个是意义,另一个是语境,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 目录 编辑本

语用学 语用学yǔyòngxué [pragmatics] 符号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符号或语言词句与其使用之间的关系。 语用学是语言学各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 域,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语用学因其本身的目的性和价值性而不同于语法研究,它是关于人类语言本身的研究。在语言的使用中,说话人往往并不是单纯地要表达语言成分和符号单位的静态意义,听话人通常要通过一系列心理推断,去理解说话人的实际意图。要做到真正理解和恰当使用一门语言,仅仅懂得构成这门语言的发音、词汇和语法是远远不够的。 语用学的另一核心概念就是意义。何兆熊先生(1987)在他的语用学概要一书中指出:“在众多的语用学定义中,有两个概念是十分基本的,一个是意义,另一个是语境。”从发展的观点看,语用学的崛起是语义研究的发展和延伸的结果,因此可以说语用学是一种对意义的研究。但语用学所研究的意义不同于形式语义学所研究的意义,它所研究的是语言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时体现出来的具体意义。由此可知,语境对意义的作用在语用学研究中十分重要。 研究在一定的上下文里语言的使用,包括所产生的字面意义和蕴涵意义,以及可能产生的效果的学科。语用学的概念首先是美国哲学家C.W.莫里斯(1901~1979)和R.卡纳普(1891~1970)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提出的。60年代,英国哲学家J.L.奥斯汀(1912~1960)和J.塞尔勒(1932~)先后发表了“语言行为”的理论; 美国语用学家P.格赖斯提出了“会话中合作原则”的理论。以上三个学者的贡献使语用学从概念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已认识到语言与语用学的密切关系,英语教学如果只停留在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层面上,学生即使掌握了标准的语言、丰富的词汇、正确的语法,也不能很好地理解语言,更不能进行成功而有效的交际。因此,为了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语言,学习者应在交际中运用语用策略消除歧义,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虽然迄今为止,语言学界对语用学的定义和范畴尚没有统一的见解,但却有一种共识,即“语境是语用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是一门专门研究语境在交际过程中的作用的新学科。人们的正常语言交流总离不开特定的语境,“这里的语境包括交际的场合(时间、地点等),交际的性质(话题),交际的参与者(相互间的关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信念、过去的经验、当时的情绪等)以及上下文。语境直接影响着人们对话语的理解和使用”(金定元,1992:171)。换言之,要判断某些具体的言语行为是否得体须依据其使用的语境,离开了语境就使判断本身失真或失去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