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宁《西方园林史——19世纪之前》(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英国园林【圣才出品】

朱建宁《西方园林史——19世纪之前》(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英国园林【圣才出品】
朱建宁《西方园林史——19世纪之前》(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英国园林【圣才出品】

第5章英国园林

5.1复习笔记

一、英国概况

1.地理位置

(1)岛屿组成

英国位于欧洲西部,由不列颠岛组成,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以及爱尔兰岛北部及附近许多岛屿组成。

(2)海陆边界

隔北海、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陆界与爱尔兰共和国接壤。

(3)国土与人口

英国的国土面积为24.4×104km2,总人口逾5800万人。其中,英格兰是英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文化发展最早、经济最繁荣的地区。

2.自然条件

地形起伏、河流密布、森林稀少,以牧场为主的英国国土景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英国园林的特色。

(1)地形

①东南部为平原,土地肥沃,适于耕种。

②北部和西部多山地和丘陵。

③北爱尔兰大部分为高地。

(2)河流与湖泊

①全境河流密布,全长346km的泰晤士河是英国最重要的河流。它自西向东经伦敦平原注入北海,水位稳定,终年不冻。

②全境湖泊众多,其海岸线在西欧国家中是最长的,也是世界海岸线最长、最曲折的国家之一。

(3)气候

①英国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纬度较高,但全年气候温和。年均降水量1100mm,北部和西部山区的年降水量超过中部和东部地区。

②冬季温暖,夏季凉爽。多雨多雾是英国的气候特点,尤其是秋冬季节。

③充沛的雨量、温和的气候,为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

(4)森林资源

①15世纪以前,英国曾是一个森林资源丰富、木材足以自给的国家。

②18世纪中叶产业革命以后,由于滥垦滥伐、毁林放牧等使森林资源几乎丧失殆尽。

③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通过立法鼓励人工造林,逐渐使森林覆盖率恢复到8%的水平。

(5)耕地资源

①英国的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4。

②从16世纪的“圈地运动”发展起来的畜牧业,是英国农业的重要产业,其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2/3,重要性超过了种植业。

3.历史概况

(1)罗马帝国统治时期

公元1~5世纪,大不列颠岛东南部为罗马帝国统治。

罗马军队撤走后,欧洲北部的盎格鲁人、撒克逊人、朱特人相继入侵并定居。

(2)盎格鲁一撒克逊时代

6世纪基督教传入不列颠。7世纪开始形成封建制度,许多小国合并成七个王国,群雄争霸长达200年之久,史称“盎格鲁一撒克逊时代”。8~9世纪遭受北欧海盗的不断侵袭。

(3)韦赛课斯王朝

埃格伯特自802年成为韦塞克斯国王,于825年打败麦西亚人之后君临英格兰南部。838年打败维京人与不列颠人联军,随后统一了南英格兰,建立起最强大的韦塞克斯王朝。其后经英王短暂统治,在1016~1042年间不列颠为丹麦海盗帝国的一部分。

(4)诺曼王朝统治时期(1066~1154年)

由征服王威廉统治开始,,一共有四位国王曾统治英格兰。在此期间,英格兰处于被征服的地位,政权掌握在亲法派手中。

(5)金雀花王朝(1154~1485年)

①由亨利二世开创。

②爱德华一世统治时期(1239~1307),英国国会制度正式确立。

③1338~1453年间,英法两国进行的“百年战争”。

(6)都铎王朝(1485~1603)

共经历五代君主。始于亨利七世,结束于伊丽莎白一世。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树立了听过的海上霸权。

(7)斯图亚特王朝(1603~1649年,1660~1714年)

①1603年詹姆斯一世即位后建立斯图亚特王朝。

②查理一世统治时期,由于政局不稳,导致1640年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了资产阶级

革命。

③近现代英国历史起始于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是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的时期。

④1649~1660年间,英国由克伦威尔父子统治。1653年克伦威尔被宣布为“护国主”,并先后解散议会,成为军事独裁者、。

⑤1660年查理二世返回伦敦,登上王位,就此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出现了代表金融资本家、大商人、新贵族等利益的辉格党,以及代表贵族地主和英国国教上层教徒利益的托利党。

⑥詹姆士二世即位后,1688年引发“光荣革命”。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明文限制国王的权力,致使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君主立宪制在英国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⑦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正式形成大不列颠王国。

(8)汉诺威王朝(1714~1901年)

①此王朝从乔治一世开始,一直延续到维多利亚女王。

②前四位君主都命名为乔治,即一世至四世。所以,也把他们在位的时期(1714~1830年)称为乔治时代。

③1801年与爱尔兰合并,建立了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

④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19世纪,大英帝国进入全盛时期。

(9)温莎王朝(1910年至今)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朝野反对德国,情绪激昂,迫使英王乔治五世宣布以行宫所在地温莎作为国王家族新名。

二、18世纪前的英国园林

1.都铎王朝初期的庭园

(1)社会背景

都铎王朝时期,英国加强对外联系,经济实力有所增强。随着与欧洲大陆的交往不断加深,自身的活力和文化艺术都得到提高。

(2)住宅建筑的变化

国家政策的改变,导致新的土地所有者产生,庄园府邸大量出现。同时,僧侣兴建的农庄和壁垒森严的中世纪城堡,逐渐不能适应新兴土地所有者的需求。

(3)庭园风格

①在深壕高墙的包围中,面积不大,只能布置花圃、药草园、菜园等小型实用园,采用方格网构图,集中布置在建筑周围。

②大型的果园、葡萄园等多设在水壕沟之外。

③在宫殿四周兴建大量的庭园,鲜艳的花卉装点着庭园。

(4)影响因素

①主要受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的影响,在造园要素和手法方面出现一些革新措施。

②由于1533年亨利八世与罗马教皇的决裂,法国文艺复兴园林又成为英国人的造园样板。

2.伊丽莎白一世时代的园林

(1)概况

因女王本人对造园不是很热衷,因此英国园林的进展不大,基本上延续着中世纪以来的造园手法。

(2)特点

①绿色雕刻艺术已在英国盛行,植物迷宫深受人们喜爱。

②受意大利风格主义园林的影响,此时的英国人十分喜好各种水景、喷泉、水池、水技巧和水魔术等在园中大量出现。

(3)代表建筑

①概况

农萨其宫苑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花园之一,它的新园主约翰·兰利对花园进行了改造。

②特点

绿色雕刻在园中得到运用。兰利将灌木修剪成动物造型,并模拟出狩猎的场景,以示对狄安娜女神和伊丽莎白女王的敬仰。园中还有整形黄杨组成的迷宫。

3.16世纪的园林

(1)特点

①16世纪,英国造园家逐渐摆脱了城墙和壕沟的束缚,追求更为宽阔的园林空间.

②尝试将意大利、法国的园林风格与英国的造园传统相结合。

③这一时期的园林,都是英国本土设计师的作品,主要是在模仿欧洲大陆的造园样式。在布局上与意大利或法国园林没有太大差别。

④英国人的革新主要变现对花卉装饰的重视上。由草地、五色土、沙砾,雕塑、瓶饰等组成的庭园还不能让人满足,还需要以绚丽的花卉来弥补气候的不足。

(2)造园书籍

朱建宁《西方园林史——19世纪之前》(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朱建宁《西方园林史——19世纪之前》(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共150分,限时18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0分) 1.日本在学习和借鉴中国造园技艺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发展成为一类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园林()形式。 A.人工山水园 B.台地园 C.枯山水 D.风景式园林 【答案】C 【解析】枯山水源自中国的另一支佛教宗派禅宗。后在日本流行,为反映禅宗修行者所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日本园林开始摈弃以往的池泉庭园,而是使用一些如常绿树、苔藓、沙、砾石等静止、不变的元素,营造枯山水庭园,园内几乎不使用任何开花植物,以期达到自我修行的目的。 2.在古代的巴比伦、大马士革有许多美丽的花园,尤其距今3000年前新巴比伦王国的都城,有无数宫殿,这些宫殿不仅异常华丽壮观,而且还在宫殿上建造了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 A.空中花园

B.庭院 C.水景园 D.柱廊园 【答案】A 【解析】巴比伦空中花园,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又称悬园。在公元前6世纪由巴比伦王国的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巴比伦城为其患思乡病的王妃安美依迪丝修建的。空中花园据说采用立体造园手法,将花园放在四层平台之上,由沥青及砖块建成,平台由25米高的柱子支撑,并且有灌溉系统,奴隶不停地推动连接着齿轮的把手。园中种植各种花草树木,远看犹如花园悬在半空中。 3.()的建筑和园林开欧洲建设的先河,直接影响着欧洲其他国家的园林风格。 A.英国 B.法国 C.古罗马 D.古希腊 【答案】D 【解析】古希腊出现庭园、圣林和竞技场。欧洲园林,是以古埃及和古希腊园林为渊源,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为优秀代表,以规则式和自然式园林构图为造园流派,分别追求人工美和自然美的情趣,艺术造诣精湛独到,为西方世界喜闻乐见的园林。 4.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出现了以别墅为主体,利用丘陵地形,开辟成了整齐的台地,顺山势造各种水法,外围是树木茂密的林园。这种林园统称为()。

西方园林史作业

第17周的周五(2014年6月14日)提交一份作业(电子、A4纸质版各一份),题目从以下几个方面任选: 1 对某一个时期或某一种风格的园林进行研究和分析。 彩色平面图一张,分析图的数量不少于10,电脑或手工绘制,提交电子版JPG格式,分辨率不小于300DPI 2对某一个具体的园林进行研究和分析。 提交一个计算机软件模型及CAD平面图 3 对某一个时期或某一种风格的园林进行研究或对某一位感兴趣的设计师的设计风格、手法、思想的研究。 不少于3000字,分析图(或照片)的数量不少于5,电脑或手工绘制 4 提交一篇西方园林史的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要求必须有外文文献。 不少于5000字 参考书目: ?朱建宁.西方园林史[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美)伊丽莎白·巴洛·罗杰斯著,韩炳越,曹娟等译.世界景观设计:文化与建筑的历史[M].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日)针之谷钟吉著,邹洪灿译.西方造园变迁史——从伊甸园到天然公园[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英)杰弗瑞·杰里柯,(英)苏珊·杰里柯著,刘滨谊主译.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英)汤姆·特纳著,林箐,南楠,齐黛蔚,侯晓蕾,孙莉译.世界园林史[M].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陈志华.外国造园艺术[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郦芷若,朱建宁.西方园林[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美)伊丽莎白?伯顿,奇普?沙利文著,李哲,肖蓉译.图解景观设计史[M].天津大学出版社,2013 ?王蔚.外国古代园林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Norman. T. Newton.Design on the land: The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M].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 ?Christopher Thacker. The History of Gardens[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9 ? ?Geoffrey Jellicoe,Susan Jellicoe.The landscape of man[M].London,Thames and Huson,1986 ?Gina Crandell.Nature Pictorialized: View in Landscape History[M].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3 ?Ian D. https://www.360docs.net/doc/6616555297.html,ndscape and history since 1500[M].Reaktion Books,2004 ?John Michael Hunter. Land into landscape[M].G. Godwin,1985 ?Marie-Luise Gothein.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by Mrs. Archer Hind MA. A history of garden art[M].Facsimile edition edition,1966 ?Philip Pregill,Nancy https://www.360docs.net/doc/6616555297.html,ndscapes in History: Design and Planning i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Traditions[M].John Wiley & Sons Inc,1992

朱建宁《西方园林史——19世纪之前》(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英国园林【圣才出品】

第5章英国园林 5.1复习笔记 一、英国概况 1.地理位置 (1)岛屿组成 英国位于欧洲西部,由不列颠岛组成,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以及爱尔兰岛北部及附近许多岛屿组成。 (2)海陆边界 隔北海、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陆界与爱尔兰共和国接壤。 (3)国土与人口 英国的国土面积为24.4×104km2,总人口逾5800万人。其中,英格兰是英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文化发展最早、经济最繁荣的地区。 2.自然条件 地形起伏、河流密布、森林稀少,以牧场为主的英国国土景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英国园林的特色。 (1)地形 ①东南部为平原,土地肥沃,适于耕种。 ②北部和西部多山地和丘陵。 ③北爱尔兰大部分为高地。

(2)河流与湖泊 ①全境河流密布,全长346km的泰晤士河是英国最重要的河流。它自西向东经伦敦平原注入北海,水位稳定,终年不冻。 ②全境湖泊众多,其海岸线在西欧国家中是最长的,也是世界海岸线最长、最曲折的国家之一。 (3)气候 ①英国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纬度较高,但全年气候温和。年均降水量1100mm,北部和西部山区的年降水量超过中部和东部地区。 ②冬季温暖,夏季凉爽。多雨多雾是英国的气候特点,尤其是秋冬季节。 ③充沛的雨量、温和的气候,为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 (4)森林资源 ①15世纪以前,英国曾是一个森林资源丰富、木材足以自给的国家。 ②18世纪中叶产业革命以后,由于滥垦滥伐、毁林放牧等使森林资源几乎丧失殆尽。 ③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通过立法鼓励人工造林,逐渐使森林覆盖率恢复到8%的水平。 (5)耕地资源 ①英国的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4。 ②从16世纪的“圈地运动”发展起来的畜牧业,是英国农业的重要产业,其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2/3,重要性超过了种植业。 3.历史概况 (1)罗马帝国统治时期

西方现代园林分析

西方现代园林分析 姓名:李杰 2010 年08 月15 日

摘要 西方古典园林的创作主导思想是以人为自然界的中心,大自然必须按照人的头脑中的秩序、规则、条理、模式来进行改造,以中轴对称规则形式体现出超越自然的人类征服力量,人造的几何规则景观超越于一切自然。就如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所说:“整个天体与宇宙就是一种和谐,一种数。”。 而西方园林景观从传统的风景园林到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进程中,一直从艺术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和营造.尽管设计手法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是“艺术”作为其追求目标始终闪耀着不可磨灭的光芒,艺术之外,西方现代园林还是西方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人的观念、思想的综合表象,不仅是社会文化的外在载体,也是特色文化的映射。。 关键词:西方园林、现代园林

目录 一、西方现代园林发展简史 (4) 二、西方现代园林特征演变 (6) 1、总体特征 (6) 2、抽象艺术与超现实主义 (7) 3、后现代艺术思潮 (8) 4、大地艺术 (8) 5、极简主义园林 (9) 小结 (10) 参考文献 (10)

一、西方现代园林发展简史 自古以来,西方人的思维习惯倾向于探究事物的内在规律性,喜欢用明确的方式提出问题和解释问题。16—17世纪全欧洲自然科学的进展,使计算成为理性方法的实质,几何学是主要的科学。他们所制定的绝对的艺术规则和标准就是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以代替直接的感性的审美经验,用数字来计算美,力图从中找出最美的线型和比例,并且企图用数学公式表现出来。西方的花园设计和建造是西方哲学家思维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用数和几何关系来确定花园的对称、均衡和秩序。 西方古典园林从远古的美索不达米亚庭院和古希腊、罗马的柱廊式庭院开始,历经西班牙的伊斯兰庭院,意大利的台地园和法国的勒诺特尔式宫苑及英国的自然风景园后,开始了崭新的历史征程。 作为工业时代所带来的种种遗憾和弊端的调剂和缓冲,最早进入工业化时期的英国理所当然地在城市公园的概念、理论及实践方面领先与其他国家,特别是布朗等发展和完善的英国自然风景园的风格形成了现代城市公园的主要风格。这种极具浪漫主义特质的自然风景园的形成对过分人工化的城市环境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这种公园对城市开放空间理论的发展有着较大的贡献。标志着西方现代园林发展序幕的欧美城市公园运动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美国城市公园运动始于1857年奥姆斯泰得和弗克斯设计了纽约中央公园。在此之前,美国造园仍停留在私家庄园、公共墓地及小规模场地的设计阶段。城市公园将服务对象扩大到全体社会,使其成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园林,为城市自身与城市文明的需要开创了新纪元。同时,城市公园运动也在北美开创了一个继承西欧园林传统,并且自己独立发展的园林行业。但是,城市公园运动对传统园林的继承和对开辟城市园林功能与类型的贡献远比开拓园林的新形式要大得多。毕竟,城市公园的设计手法从一开始就对浪漫主义的风景有着眷念,如画风格的创造仍是其追求,各种装饰花带和花坛充斥在设计当中只是掩盖了设计风格和创造上的贫乏。这种结局如同绘画中的印象主义和表现主义一般,尽管进行了规模空

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认识

浅谈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 摘要: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园林带给世界园林的影响,不亚于其他艺术形式和认知上的影响。由于人民思想开始得到空前的解放,艺术方面也得到了空前的成就。单以园林方面来说,起给世界带来了新的名词和新的概念。在园林中,中心开始由建筑方面转向小品植物配置等方面,同时在水景方面开始出现了喷泉,这方面是前期园林远不所及的成就。 欧洲文艺复兴中的园林,是在世界紧密沟通时期的成就,其迅速地融入了世界各地的园林体系,是对园林史中的一次革新,其光辉是至今犹然值得无穷探索的。 关键词:欧洲园林;意大利庄园;人文主义;巴洛克时期 欧洲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公元14、15世纪是早期, 16世纪极盛,16世纪末走向衰落。 宗教在文化上的统治并不能使人们丧失追求,相反,正 是教会势力中心之一的意大利最早摆脱了文化上被奴役的状 态。意大利城市发达,航运便利,有利于工商业发展,产生了 资本主义萌芽。当时意大利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有商船 和北非、君士坦丁堡、小亚细亚、黑海延岸进行贸易。政权为 大银行家、大商人、工场主等把持。城市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 维护与发展其政治、经济利益,要求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反对教 会精神、封建文化,开始提倡古典文化,研究古希腊、罗马的 哲学、文学、艺术等等,利用其反映人肯定人生的倾向,来反对中世纪的封建神学,发展资本主义思想意识。意大利城市一时学术繁荣,再现了古典文化, 并借以发挥,所以将此文化运动称为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是与以神为中心的封建思想相对立,它肯定人是 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要求发挥人的才智,对现实生活取积 极态度。这一指导思想反映在文学、科学、音乐、艺术、建筑、 园林等各个方面。 根据文艺复兴的初期、中期(鼎盛)、末期(衰落)三个 时期,意大利台地园可以相应的分为简洁、丰富、装饰过分(巴 洛克)三个阶段的三种特征。 一.文艺复兴初期 文艺复兴初期的思想推崇古人尊重人性,渴望先贤的完美人格,希望从神权中解放出来推崇多彩多姿的大自然和田园情趣等。当时的别墅建设掀起了一个高潮,对园艺知识的爱好与十分盛行,因此,在当时,有不少的园艺书籍和思想问世。 13世纪末克累森兹在其所著《Opus Ruralium Commodorum》一书中将庭园分为上、中、下三等,并就这三等庭园提出了各种设计方案,其中,王公贵族等上层阶级更是他论述的重点。他指出:这类庭园的面积以20英亩为宜,四周围墙,在庭园的南面设置美丽的宫殿,构成一个有花园、果园、鱼池的舒适的居住环境。庭园的北面种植密林,这样即可造成绿树浓荫,又可使庭园免受暴风的袭击。在庭园设计书很少的当时,该书在向人们灌输田园情趣方面具有不容低估的作用。 阿尔伯蒂主张把庭园与建筑物处理成密切相关的整体。还一反古人所偏爱的厚重感,除背景外,他极小在庭园中采用灰暗的浓荫,从而使庭园获得一种明快感。 阿尔伯蒂的园林设想:1.在一个正方形庭园中,以直线将其分为几个部分,并将这些小

中外园林史

中外国园林史 Histor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Garden 一、教学目的及任务 通过中外园林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历史,形成的原因和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以及意大利、法国、英国和日本传统园林为代表的外国园林的发展历史和特征,在次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传统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和城市规划的影响。 学习园林史的意义 1、认知中西传统园林的特点、异同 2、提高设计创作的理念、思想 3、熏陶自我的文化美学修养 提高设计创作的理念和思想 1、意在先,匠在后 2、强化对各类设计的空间认识 3、类型认知可以避克设计的不到位 4、避克设计当中的矫揉造作 5、提高本领和修养 6、诗情画意的意境体会 7、融会贯通 主要内容简介 中外国园林史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即:中国园林史、西方园林史和日本园林史。 中西传统园林类型:伊斯兰园林、欧洲古典园林、东方古典园林 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郦芷若朱建宁著《西方园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2月 周维权著《中国古典园林史》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 刘庭风著《日本园林教程》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参考书 童雋著《江南园林志》中国建工出版社 计成著《园冶注释》中国建工出版社 陈从周著《说园》同济大学出版社 彭一刚著《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国建工出版社 王向荣林菁著《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陈志华著《外国造园艺术》河南科技出版社 世界园林艺术博览丛书 园林的起源 1、基督教--《圣经》—伊甸园 2、伊斯兰--《古兰经》—天园 3、佛教--《阿弥陀佛铭》—极乐世界 4、道教—仙境(蓬莱、瀛洲、方丈三仙岛) 理解 园林是造在地上的天堂,是一处最理想的生活场所的模型 中西园林比较 审美理念的不同决定不同的与自然相处的方式,不同的园林形式 自然美与人工美 诗情画意与理性的追求:写意的中国画/写实的油画 中西园林交流: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英国园林中的仿中国水榭、仿中国塔 二、西方园林史 提问 1、你所了解的西方园林? 2、你希望通过学习学到哪些内容? 绪论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通过绪论的讲解使学生能了解什么是园林,园林产生和发展的相关因素,西方园林的特征和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园林史的意义。 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城市规划专业的专业特点,介绍园林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关系。 2.1古代园林(公元四世纪以前)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通过古代园林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园林形成的园林及各种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园林形式的特征。 2.1.1古埃及 地理环境 位于北纬20度-30度之间 上埃及:狭窄的峡谷—红色、粉色和白色花岗岩峭壁所限定 下埃及:景观地势平坦,尼罗河两岸是沙漠 环境的概念:高度稳定 社会历史 法老-全埃及的唯一主宰-公元前3200年。

朱建宁《西方园林史——19世纪之前》课后习题(法国园林)【圣才出品】

第4章法国园林 1.法国国土景观有哪些特点?对法国园林风格的形成有哪些影响? 答:(1)法国国土景观有气候温和湿润、平原开阔、河流众多、森林广布的特点。 (2)在造园要素的运用方面,法国古典式园林再现了法国国土景观的特点: ①在水景创作上,将法国平原上常见的湖泊、河流、运河等形式引入园林,并形成了水镜面般的效果。 ②在植物方面,采用大量本土丰富的落叶阔叶乔木,集中种植在林园中,形成茂密的丛林。 ③由于法国园林中的地形比较平缓,因此布置在府邸前的刺绣花坛成为全园的构图中心。 ④在法国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下,需要运用以鲜花为主的大型刺绣花坛,形成更加欢快热烈的效果。 ⑤在园路景观的处理上,通常以水池、喷泉、雕塑及小品等装饰在路边或园路的交叉口,有着引人入胜的作用。 2.法国文艺复兴园林与意大利园林在造园手法上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答:从16世纪起,法国文艺复兴园林在意大利园林的影响下逐渐发展成熟的,初期是在单纯模仿意大利园林的造园要素和布局形式。随后,法国园林不再满足于对意大利园林的模仿,在学习意大利造园手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求形成适合法国本土特点的造园样式,并且在造园要素的更新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例如刺绣花坛作为园林构图中心的运用;采用整体平面布局的方式而不是意大利园林的台地式园林;丰富的花卉运用;以及运用水镜面

的造园手法,均体现了法国园林与意大利园林在造园手法上的区别。 3.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与之前的园林有哪些联系? 答:(1)产生背景 从16世纪下半叶起,在意大利园林的深入影响下,以及法国造园师的不懈努力下,法国园林取得了长足进步。17世纪,古典主义成为御用思想与文化,促进了古典主义理论的发展,法国进入古典主义造园时代。 (2)联系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延续了法国文艺复兴园林的构图原则和造园要素,在此基础上将这种原则运用得更加彻底,将要素组织得更加协调,使构图显得更加完美,成为规则式园林发展的顶峰。在此基础上引入科学的透视法,寻求视线上景物之间的比例和谐,同时将丰富的花园样式统一成一个整体。 4.为什么说沃-勒-维贡特庄园标志着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艺术走向成熟? 答:因为沃-勒-维贡特庄园采用了前所未有的样式。勒诺特尔在总体布局、设计手法和造园要素方面,将均衡稳定和庄重典雅的古典主义风格发挥到极致,并通过造园,艺术性地再现了法国典型的国土风貌和地理景观。独创性地运用水镜面、大水渠、花坛、丛林、雕像等要素,在宫殿前方开辟出直至地平线的深远透视线,展现出意大利园林中不曾见到的恢弘场面。序列、尺度、规则的特征,已经达到不可逾越的高度。所以说沃-勒-维贡特庄园标志着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艺术走向成熟。 5.以凡尔赛宫苑为例分析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造园要素及造园手法。

中外园林史差异性对比

《中外园林史》课程论文 中外园林比较 学生姓名吴磊 学号20153302040 专业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年级、班级2015级建规2班 指导教师姚晓洁吕荃 所在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 2016年5月 中外园林比较

摘要:中外园林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中国古典园林也称为山水园林,它着眼于自然美,追求一切服从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结合,体现出天趣盎然、气韵生动的风格;而西方传统自然观表现为人定胜天的思想,强调人的力量,所以西方园林艺术强调建筑的秩序感,讲究几何图案的组织,体现出布局均匀、秩序井然的风格,强调人工创造之美和技能之美。本文在布局、建筑应用、植物配置、水景应用、山石堆叠、造园师素养、美学思想各方面差异进行了总结以求对东西方园林更好了解。 关键词:中外园林、对比、园林布局、建筑、植物、水、山石堆叠、造园师素养、美学思想 1.引言 在文化发展的漫长园林发展过程中,东方与西方的园林景观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文化传统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格。作为东方文化的体现,中国古典园林将其体现的淋漓尽致;而在西方,欧式园林不仅数量多,而且风格多样,有许多自成体系的园林,如罗马庭园、伊斯兰园林、意大利台地园、法国古典园林、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等等。但根据这些园林的特征可以将其划分归为西方园林,而东西方园林中前者侧重于自然美,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效应;后者则注重几何形态的组织,表现为人为创造。受人群的审美观念影响,很难对比出中外园林孰高孰低,但通过对比分析,可以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它们各自的风格、以及他们的差异。 2.园林布局的差异 西方园林崇尚人工的创造才是最有价值的,显现出人堆自然的控制。建筑排列整齐严格,花早树木也被修建成形而非自然生长,水系对布局的分割也很规整,整体都是几何形状的组合。中国园林的中心为景,突出自然山水,建筑依附景观而存在;西方园林特别注重轴线,轴线的重点出主体为大型建筑,几何型的山水花木为建筑做陪衬,为了更加突出建筑的宏伟。 从平面上来看,中国园林多为不 规则的曲线,蜿蜒曲折,意境深远; 西方园林则多采用规则的直线分割, 不但在布局上是一览无余的,意境也 是比较浅显的。简单来说,中国园林 “内敛”,重写意。从造景方面看注 重以游人的视角出发,体现人的主观性,通过筑景来左右游人的心情,这种心情反作用于景色,使千人千景。宏观上看,自然化的构图豪无规律可言,把观景要着眼于细节,就会发现每一点都别具匠心,甚至从哪个角度可以看到哪些景,是否能看到全景,这些都是被仔细斟酌过的。而西方园林“直接”,重表形,规则化的布局,力求每个维度都完美契合,形式上及其统一,构图直接,若深究细节,规则化的元素却无法给人更多的神秘感,故观景要着眼于宏观,气势非凡,从人对自然的控制,体现建造人的雄心壮志和主观意识。中方重表现自然美的形体地位,西方注重体现认为控制的思想主导地位。 简而言之,中国的审美观突出“和”,一切事物都是辩证而和谐的,人工与自然相和谐,突出审美主体的能动性;而西方追求“真”,强调万物客观的准确度,建筑轴线精确,形状规则,追求唯物主义的哲理性。中西方审美虽存在差异,却并不是不能互相欣赏,相信美的东西能超越地域的局限,被不同的人群广为接受。

读西方园林史有感

读西方园林史有感 杨芳菲丛林 天津市园林规划设计院天津300211 摘要:每一种园林形态都植根于一种社会形态,都受到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西方园林也不例外,尤其是经典之作,更是集中体现了当时的文化思潮和生产力水平。今天,我们在欣赏和借鉴经典园林作品的时候,一定要将其放在当时的大环境中,综合考虑,才能更充分的理解和品位其经典之处。本文从西方各个时期的园林类型说开,按时间顺序追忆其发展历程,通过研究不同时期西方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变化与园林景观的关系,探寻影响园林发展的内在原因和基本因素,对于如何欣赏和借鉴经典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西方园林;园林样式;社会经济;文化思潮 西方园林是指在地理位置上处于西半球的西方国家的园林,以意、法、英、美等国为代表。西方园林在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影响下,历经古希腊、古罗马的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走向成熟,随后又演变出各种风格与样式,最终形成了丰富多变、对立统一的西方园林体系。而每一种风格与样式的背后,都有其形成的原因。本文努力通过对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西方园林样式的梳理和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描述,来探寻其产生、演变的动力和影响因素。 119世纪之前的西方园林 1.1古代园林(公园5世纪之前) 这一时期主要指古埃及、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时期。 西方的园林文化传统,可以追溯到古埃及。那时的园林形式以果木园、菜园为代表,更多注重经济性和实用性。这主要是因为那里雨水和森林稀少,耕地只占国土面积的2.48%,人们理想中的天堂是适合农业生产的富庶土地。于是,园林是在模仿第二自然开始的,园林更多注重经济性和实用性,以果木园、菜园为代表。鉴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选址上则十分注重自然条件,便于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到古希腊、罗马时期,园林类型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来说,当时的园林是功能较为单一,形式简单,缺乏装饰性的园林。 1.2中世纪欧洲园林(5-15世纪) 从5世纪罗马帝国瓦解到14世纪文艺复兴时代开始之前为中世纪西方园林时期。 古罗马帝国的瓦解,导致西方社会进入黑暗的中世纪时期。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社会动荡,科技停滞,宗教成为文化艺术的唯一主题和精神寄托。所

朱建宁《西方园林史——19世纪之前》课后习题(古代及中世纪园林)【圣才出品】

第2章古代及中世纪园林 1.西方园林的起源和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西方园林的起源和发展受到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历史发展、文化艺术四个方面的影响。其中自然条件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等,这些因素对园林的布局形式,植物以及水体等造园要素的运用产生影响;历史因素包括国家权力的提高和财富的积累以及军队的强盛,这些因素会影响园林的规模和形式;而文化艺术则包括宗教信仰、美术、建筑、文化、天文历法等方面,这些因素会对园林造园功能、目的以及造园手法产生影响。 2.早期的西方园林有哪些类型?各有哪些特征? 答:早期的西方园林类型及其特征分别为: (1)古埃及园林 ①宅园 空间比较封闭;采用几何式构图,中轴对称式布局;以水渠划分园林空间庭园;中央游乐性水池;利用植物形成舒适的小气候环境。 ②宫苑 与宅园类似,只是在规模和装饰上显示出皇家的权力和地位。 ③圣苑 拥有开阔的平台;台层之间有宽阔的柱廊;神庙周围行列式种植大片林木。 ④墓园 宛如生前的园林,具有和宅园类似的特征。

(2)古巴比伦园林 ①猎苑 园内饲养各种动物;树林由自然树林和人工树木结合;堆叠土山,土山上植树,修建神殿、祭坛;引水修建贮水池。 ②圣苑 神庙周围行列式大面积种植树木。 ③宫苑——“空中花园” 层叠多层平台,台层覆土种植植物。 (3)古希腊园林 ①宫廷庭园 采用规则的几何形式;种植果木蔬菜;院内设有喷泉。 ②住宅庭园 列柱式中庭;以赤陶雕像、花圃以及大理石喷泉做装饰。 ③公共园林 a.圣林 包括草地、种植冠大荫浓的树林、生产用地以及小山丘。 b.竞技场 建造在山坡上,利用地形布置看台;周围形成林荫道,其中放置神像、雕塑等装饰;布置有祭坛、凉亭、柱廊及座椅等设施。 ④文人学园 学园中设有神殿、祭坛、纪念碑、雕像等;设置林荫道、休憩座椅和凉亭;园内种有丰富的树木,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

西方园林史要点背诵版(汇编)

1空中花园:并非悬于空中的花园,而是由金字塔形的数层平台堆叠而成的花园。 2阿多尼斯花园:每到春季,雅典妇女都要聚会,庆祝阿多尼斯的到来。届时,要在屋顶上竖起阿多尼斯雕像,周围环以土钵,种有已发芽的莴苣、茴香、大麦、小麦等。葱绿的小苗好似花环一般围绕着阿多尼斯塑像,表达了人们的敬爱之情,这种类型的屋顶庭院就叫做阿多尼斯花园。 3柱廊园:又称宅院,通常由三进院落构成,即用于接待宾客的前庭,通常有简单的屋顶,供家庭人员活动的列柱廊式中庭以及真正的露坛式花园,各个院落之间一般有过渡性空间。 4结园:是以低矮绿篱组成装饰图案的花坛类型,或为几何图形,或呈鸟兽纹章等图样。 5凡尔赛宫: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即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其内部装潢则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少数厅堂为洛可可风格。 6西方园林:在地理位置上处于西半球的西方国家的园林。 7勒诺特尔式园林:法国的宫廷花园为代表的园林则被称为勒诺特尔式园林。 8隐垣:又名“哈-哈墙”,以环绕园林的宽壕深沟,代替了环绕花园的高大围墙,“哈-哈”的运用,除了界定园林的范围、区别园林内外、防止牲畜进入院内造成破坏之外,还使得园林的视野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大,使园林与周围广袤的自然风景融为一体,完全取消了园林与自然之间的界限。 8哈德良山庄:是为罗马帝国哈德良建造的离宫别苑,坐落在罗马城附近风景秀丽的替沃里山坡上,占地约18km2 。宏伟的宫殿,典雅的园林,丰富的水景和精美的雕像,完全是罗马帝国的繁荣与品位在建筑和园林史上的集中表现。9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主要是指东方式园林,欧洲式园林和阿拉伯园林。 10英中式园林:在法国,18世纪的法国的法国自然式园林。 11西方园林的艺术形式分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和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两大类。 12古埃及园林类型有宅园、圣苑、墓园3种类型。 13古埃及园林特征:古埃及园林的类型、形式和特征,式是其自然条件的、社会状况宗教思想和生活习俗的综合反映。1相地选址。实用园林,能改善小气候,有庇荫的条件,有水体的地方。2园林布局。多采用对称,几何形园地,空间分割,水体的布局。3造园要素。空间分割,植物种类和种植方式多样,造景元素多样。4影响因素。宗教迷信促进了圣苑与墓园的发展,科技进步影响园林布局。 14古巴比伦园林类型是猎苑、圣苑和宫苑3种类型。 15古巴比伦园林特征:从古巴比伦园林的形式与特征上,同样可一看出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状况、宗教思想和生活习俗综合影响作用。1相地选址。受自然条件影响的猎苑;受宗教思想影响的圣苑;受自然条件和工程技术影响的空中花园。2园林布局。由于受两河流域多为平原地貌,因而,宫殿、寺庙常建在土台上,土山上有时还有神殿、祭坛等建筑物。3造园要素。猎苑中种植大量的果树,并放养各种动物;建筑在数层平台上的屋顶花园——空中花园。 16古希腊公共园林的类型是宫廷庭园、住宅庭园、公共庭园和文人园4种类型。 17古希腊屋顶花园又被称为:阿多尼斯花园。 18古罗马园林类型:庄园、柱廊园和公共园林,各自特点分别是:(庄园)表现为强烈的希腊化倾向,竞相效法希腊及东方国度豪华奢侈的方式,把奢华当作地位的象征;(柱廊园)由三进院落构成,即用于接待宾客的前庭,通常有简单的屋顶,供家庭人员活动的列柱廊式中庭以及真正的露坛式花园,各个院落之间一般有过渡性空间;(公共园林)椭圆形或一端为半圆形的场地,边缘为宽阔的园路,路旁种植悬铃木、月桂、形成绿荫,当中为草地,上有小径,有的甚至设有月季园和几何形的花坛,只是供人休息和散步的地方。 20中世纪西欧园林类型有寺院庭园、城堡庭院园。 21罗马建造的第一个台地式花园:望景楼花园,是文艺复兴中期的园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