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5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5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5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5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F50一F59伴有生理紊乱和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指一组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以进食、睡眠,及性行为异常为主的精神障碍。50进食障碍[F50] 进食障碍是一组以进食行为异常为主的精神障碍,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及神经性呕吐。儿童期拒食、偏食,及异食症等见儿童进食障碍。50.1神经性厌食[F50.0] 该症是一种多见于青少年女性的进食行为异常,特征为故意限制饮食,使体重降至明显低于正常的标准,为此采取过度运动、引吐、导泻等方法以减轻体重。常有过分担心发胖,甚至已经明显消瘦仍自认为太胖,即使医生进行解释也无效。部分病人可以用胃涨不适,食欲下降等理由,来解释其限制饮食。常有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紊乱,女性可出现闭经,男性可有性功能减退,青春期前的病人性器官呈幼稚型。有的病人可有间歇发作的暴饮暴食。本症并非躯体疾病所致的体重减轻,病人节食也不是其他精神障碍的继发症状。【诊断标准】(1)明显的体重减轻比正常平均体重减轻

15%以上,或者Quetelct体重指数为17.5或更低,或在青春期前不能达到所期望的躯体增长标准,并有发育延迟或停止。(2)自己故意造成体重减轻,至少有下列l项:

①回避“导致发胖的食物”;②自我诱发呕吐;③自我引发排便;④过度运动;⑤服用厌食剂或利尿剂等。(3)常可有病理性怕胖:指一种持续存在的异乎寻常地害怕发胖的超价观念,并且病人给自己制订一个过低的体重界限,这个界值远远低于其病前医生认为是适度的或健康的体重。(4)常可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广泛内分泌紊乱。女性表现为闭经(停经至少已3个连续月经周期,但妇女如用激素替代治疗可出现持续阴道出血,最常见的是用避孕药),男性表现为性兴趣丧失或性功能低下。可有生长激素升高,皮质醇浓度上升,外周甲状腺素代谢异常,及胰岛素分泌异常。(5)症状至少已3个月。(6)可有问歇发作的暴饮暴食(此时只诊断为神经性厌食)。(7)排除躯体疾病所致的体重减轻(如脑瘤、肠道疾病例如Crohn病或吸收不良综合征等)。【说明】(1)正常体重期望值可用身高厘米数减105,得正常平均体重公斤数;或用Quetelet体重指数=体重千克数/身高米数的平方进行评估。(2)有时厌食症可继发于抑郁症或强迫症,导致诊断困难或在必要时需并列诊断。50.2神经性贪食[F50.2] 该症是一种进食障碍;特征为反复发作和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及暴食行为,病人有担心发胖的恐惧心理,常采取引吐、导泻、禁食等方法以消除暴食引起发胖的极端措施。可与神经性厌食交替出现,两者具有相似的病理心理机制,及性别、年龄分布。多数病人是神

经性厌食的延续者,发病年龄较神经性厌食晚。本症并非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所致的暴食,也不是癫癎、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继发的暴食。【诊断标准】(1)存在一种持续的难以控制的进食和渴求食物的优势观念,并且病人屈从于短时间内摄人大量食物的贪食发作。(2)至少用下列一种方法抵消食物的发胖作用:①自我诱发呕吐;②滥用泻药;③间歇禁食;④使用厌食剂、甲状腺素类制剂或利尿剂。如果是糖尿病人,可能会放弃胰岛素治疗。(3)常有病理性怕胖。(4)常有神经性厌食既往史,二者间隔数月至数年不等。(5)发作性暴食至少每周两次,持续3个月。(6)排除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所致的暴食,及癫癎、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继发的暴食。【说明】有时本症可继发于抑郁症,导致诊断困难或在必要时需并列诊断。50.3神经性呕吐[F50.5] 该症指一组以自发或故意诱发反复呕吐为特征的精神障碍,呕吐物为刚吃进的食物。不伴有其他的明显症状,呕吐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无器质性病变为基础,可有害怕发胖和减轻体重的想法,但体重无明显减轻。【诊断标准】(1)

自发的或故意诱发的反复发生于进食后的呕吐,呕吐物为刚吃进的食物。(2)体重减轻不显著(体重保持在正常平均体重值的80%以上)。(3)可有害怕发胖或减轻体重的想法。(4)这种呕吐几乎每天发生,并至少已持续1个月。

(5)排除躯体疾病导致的呕吐,以及癔症或神经症等。

50.9其他或待分类非器质性进食障碍[F50.8其他;F50.9待分类非器质性.进食障碍] 51非器质性睡眠障碍[F51]

该症指各种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非器质性睡眠与觉醒障碍。本节包括失眠症、嗜睡症和某些发作性睡眠异常情况(如睡行症、夜惊、梦魇等)。51.1失眠症[F51.0非器质性失眠症] 该症是一种以失眠为主的睡眠质量不满意状况,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失眠可引起病人焦虑、抑郁,或恐惧心理,并导致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症状标准】(1)

几乎以失眠为惟一的症状,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多梦、早醒,或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等。

(2)具有失眠和极度关注失眠结果的优势观念。【严重标准】对睡眠数量、质量的不满引起明显的苦恼或社会功能受损。【病程标准】至少每周发生3次,并至少已1个月。【排除标准】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导致的继发性失眠。【说明】如果失眠是某种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如神经衰弱、抑郁症)症状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另诊断为失眠症:51.2嗜睡症[F5l.1非器质性嗜睡症] 该症指白天睡眠过多。不是由于睡眠不足、药物、酒精、躯体疾病所致,也不是某种精神障碍(如神

经衰弱、抑郁症)症状的一部分。【症状标准】(1)白天睡眠过多或睡眠发作。(2)不存在睡眠时间不足。

(3)不存在从唤醒到完全清醒的时间延长或睡眠中呼吸暂停。

(4)无发作性睡病的附加症状(如猝倒症、睡眠瘫痪、入睡前幻觉、醒前幻觉等)。【严重标准】病人为此明显感到痛苦或影响社会功能。【病程标准】几乎每天发生,并至少已1个月。【排除标准】不是由于睡眠不足、药物、酒精、躯体疾病所致,也不是某种精神障碍的症状组成部分。51.3睡眠-觉醒节律障碍[F5l.2

非器质性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该症指睡眠-觉醒节律与所要求的不符,导致对睡眠质量的持续不满状况,病人对此有忧虑或恐惧心理,并引起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本症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的一部分。如果睡眠-觉醒节律障碍是某种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如抑郁症)症状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另诊断为睡眠一觉醒节律障碍。【症状标准】(1)病人的睡眠-觉醒节律与所要求的(即与病人所在环境的社会要求和大多数人遵循的节律)不符;(2)病人在主要的睡眠时段失眠,而在应该清醒时段出现嗜睡。【严重标准】明显感到苦恼或社会功能受损。【病程标准】几乎每天发生,并至少已1个月。【排除标准】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如抑郁症)导致的继发性睡眠-觉醒节律障碍。51.4睡行症[F51.3] 该症指一

种在睡眠过程中尚未清醒而起床在室内或户外行走,或做一些简单活动的睡眠和清醒的混合状态。一般不说话,询问也不回答,多能自动回到床上继续睡觉。通常出现在睡眠的前三分之一段的深睡期,不论是即刻苏醒或次晨醒来均不能回忆。多见于儿童少年。本症没有痴呆或癔症的证据,可与癫癎并存,但应与癫癎发作鉴别。【症状标准】(1)反复发作的睡眠中起床行走。发作时,睡行者表情茫然、目光呆滞,对别人的招呼或干涉行为相对缺乏反应,要使病人清醒相当困难。(2)发作后自动回到床上继续睡觉或躺在地上继续睡觉。(3)尽管在发作后的苏醒初期,可有短暂意识和定向障碍,但几分钟后,即可恢复常态,不论是即刻苏醒或次晨醒来均完全遗忘。【严重标准】不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病程标准】反复发作的睡眠中起床行走数分钟至半小时。【排除标准】(1)排除器质性疾病(如痴呆、癫癎等)导致的继发性睡眠-觉醒节律障碍,但可与癫癎并存,应与癫癎性发作鉴别。(2)排除癔症。【说明】睡行症可与夜惊并存,此时应并列诊断。51.5夜惊[F5l.4] 夜惊指一种常见于幼儿的睡眠障碍,主要为睡眠中突然惊叫、哭喊,伴有惊恐表情和动作,以及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出汗、瞳孔扩大等自主神经兴奋症状。通常在夜间睡眠后较短时间内发作,每次发作约持续l~10分钟。发作后对发作时的体

验完全遗忘。诊断本症应排除热性惊厥和癫癎发作。

【诊断标准】(1)反复发作的在一声惊恐性尖叫后从睡眠中醒来,不能与环境保持适当接触,并伴有强烈的焦虑、躯体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亢进(如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及出汗等),约持续l~10分钟,通常发生在睡眠初三分之一阶段。(2)对别人试图干涉夜惊发作的活动相对缺乏反应,若干涉几乎总是出现至少几分钟的定向障碍和持续动作。(3)事后遗忘,即使能回忆,也极有限。(4)排除器质性疾病(如痴呆、脑瘤、癫癎等)导致的继发性夜惊发作,也需排除热性惊厥。【说明】睡行症可与夜惊并存,此时应并列诊断。51.6梦魇[F51.5] 在睡眠中被噩梦突然惊醒,对梦境中的恐怖内容能清晰回忆,并心有余悸。通常在夜间睡眠的后期发作。【诊断标准】(1)从夜间睡眠或午睡中惊醒,并能清晰和详细地回忆强烈恐惧的梦境,这些梦境通常危及生存、安全,或自尊。一般发生于睡眠的后半夜。(2)一旦从恐怖的梦境中惊醒,病人能迅速恢复定向和完全苏醒。(3)病人感到非常痛苦。

51.9其他或待分类非器质性睡眠障碍[F51.8;F51.9] 52非器质性性功能障碍[F52] 指一组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性功能障碍。常见为性欲减退、阳痿、早泄、性乐高潮缺乏、阴道痉挛、性交疼痛等。【症状标准】成年人不能进行自己所希望的性活动。【严重标

准】对日常生活或社会功能有所影响。【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排除标准】不是由于器质性疾病、药物、酒精及衰老所致的性功能障碍,也不是其他精神障碍症状的一部分。【说明】可以同时存在一种以上的性功能障碍。52.1性欲减退

[F52.0] 该症指成年人持续存在性兴趣和性活动的降低,甚至丧失。【诊断标准】(1)符合非器质性性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2)性欲减低,甚至丧失,表现为性欲望、性爱好,及有关的性思考或性幻想缺乏。(3)症状至少已持续3个月。52.2阳痿[F52.2非器质性生殖器反应不良] 阳痿指成年男性有性欲,但难以产生或维持满意的性交所需要的阴茎勃起,如性交时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充分或历时短暂,以致不能插入阴道。但在手淫时,睡梦中,早晨醒来时可以勃起。【诊断标准】(1)男性符合非器质性性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2)性交时不能产生阴道性交所需的充分阴茎勃起(阳痿),至少有下列l 项:①在做爱初期(阴道性交前)可充分勃起,但正要性交时或射精前,勃起消失或减退;②能部分勃起,但不充分,不足以性交;③不产生阴茎的膨胀;④从未有过性交所需的充分勃起;⑤仅在没有考虑性交时,产生过勃起。52.3冷阴[F52.2非器质性生殖器反应不良] 冷阴指成年女性有性欲,但难以产生或维持满意

的性交所需要的性交时生殖器的适当反应,以致性交时阴茎不能舒适地插入阴道。【诊断标准】(1)女性符合非器质性性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2)性交时生殖器反应不良,如阴道湿润差和阴唇缺乏适当的膨胀,至少有下列1项:①在做爱初期(阴道性交前)有阴道湿润,但不能持续到使阴茎舒适地进入;②在所有性交场合,都没有阴道湿润;③某些情况下可产生正常的阴道湿润(如和某个性伙伴或手淫过程中,或并不打算进行阴道性交时)。52.4性乐高潮障碍[F52.3] 该症指持续地发生性交时缺乏性乐高潮的体验,女性较常见,男性往往同时伴有不射精或射精显著延迟。【诊断标准】(1)符合非器质性性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2)从未体验到性乐高潮(原发性)或有一段性交反应相对正常,然后发生性乐高潮障碍(继发性),可进一步分为:①普遍性性乐高潮障碍,发生于所有的性活动中和任何性伙伴在一起时;

②男性的境遇性性乐高潮障碍,至少有下列1项:性乐高潮仅发生于睡眠中,从不发生于清醒状态;与性伙伴在一起时从无性乐高潮;与性伙伴在一起时出现性乐高潮,但不是阴茎在进入或保持在阴道内的时候;③女性在某些情况下可有性乐高潮,但明显减少。52.5早泄[F52.4] 该症指持续地发生性交时射精过早导致性交不满意,或阴茎未插入阴道时就射精,继发于勃起障碍者诊断为阳痿。

【诊断标准】(1)符合非器质性性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

(2)不能推迟射精以充分享受做爱,并至少有下列l项:

①射精发生在进入阴道前夕或刚刚进入阴道后;②在阴茎尚未充分勃起进入阴道的情况下射精。(3)并非因性行为节制,继发阳痿或早泄。52.6阴道痉挛[F52.5

非器质性阴道痉挛] 该症指性交时阴道肌肉强烈收缩,致使阴茎插入困难或引起疼痛。【诊断标准】(1)符合非器质性性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2)阴道周围肌群的痉挛阻止了阴茎进入阴道或使进入不舒服,至少有下列1项:①原发性阴道痉挛,指从未有过正常反应;

②继发性阴道痉挛,指一段性活动的反应相对正常,然后发生阴道痉挛;当不进行阴道性交时,可产生正常的性反应;对任何性接触的企图都恐惧;并力图避免阴道性交。

52.7性交疼痛[F52.6非器质性性交疼痛] 该症指性交引起男性或女性生殖器疼痛。这种情况不是由于局部病变引起,也不是阴道干燥或阴道痉挛引起。【诊断标准】(1)符合非器质性性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2)男性在性活动过程中感到疼痛或不舒服;(3)女性在阴道性交的全过程或在阴茎插入很深时发生的疼痛,不能归因于阴道痉挛或阴道湿润差。【说明】器质性病变所致的性交疼痛应根据原发疾病分类。52.9其他或待分类性功能障碍[F52.8;F52.9]

生理心理学笔记总结归纳

精心整理第一章绪论 1.生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即研究外界事物作用于脑 而产生心理现象的物质过程的科学。生理心理学正是以脑为中心,研究心理的生理机制或行为的生理机制。 2.研究对象和任务: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因此,研究并 3. 4.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 ●脑立体定位技术 ●脑损伤法 ●原理:大脑皮层机能定位说、大脑皮层机能等势说 ●具体方法:不可逆损伤:横断损伤吸出损伤电解损伤

●可逆损伤:扩布性阻抑冰冻方法神经化学损伤 ●刺激法(电刺激法,化学刺激法)原理:任何心理和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的兴奋所引起,电刺激和化学刺激可以代替外部刺激。 ●电记录法:原理:神经系统的兴奋是以生物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生物化学分析法原理:机体活动受化学物质的影响(递质、受体),并且能 ● ● 耗竭 能够提高皮层的脑电活动。上行胆碱能系统的作用机制:一种可能性是胆碱能投射通过提高新意刺激的作用,帮助了刺激在皮层水平的加工,另一可能是通过提高信号/噪声比的机制而起作用。4)上行5—HT系统的功能:5-HT的操作影响到与行为抑制有关的过程。

总结:蓝斑皮层NE系统有维持紧张或唤醒的情境下辨别能力的保护功能,因而参与了选择性注意的加工;中脑边缘DA系统和中脑纹状体DA系统有助于不同形式的行为激活,从而在认知或运动的传出中扮演重要角色;皮层胆碱能系统促进刺激在皮层水平的加工,在注意和记忆信息加工中处于基础地位;5-HT能系统有助于行为抑制即降低无关信息引起的活动,他与上述三个系统的功能是对立的。这些上行网状 模式,前额叶损伤导致了行动的选择性和组织性受到了破坏。背外侧前额叶和扣带回是参与对许多不同新意刺激或微弱提示活动的注意的脑区。 注意的生理学过程: 注意的转移机制:优势兴奋中枢的转移——优势兴奋中心从其他区域转移到这种强烈刺激的皮层代表点。注意产生的中枢过程是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大脑皮层上兴

生理心理学论文详解

大学生抑郁症状况及相关理论的分析 摘要:抑郁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负性情绪状态,对个体的学习、工作、生活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长期处于抑郁状态,甚至会导致心理障碍的发生。有学者指出,抑郁是21世纪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1】。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文明的发展,高校大学生因情感,就业,学习压力增大,大学生抑郁问题也越来越多,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因此开展大学生抑郁状况研究和相关理论的分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分析研究大学生抑郁症状况离不开对抑郁症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因此本文浅显地分析大学生抑郁状况及有关的相关理论来探讨其产生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大学生抑郁相关理论产生影响因素 University students depression status and analysis of relevant Theories Abstract: Depression is a more common negative emotional state, for individual learning, work, life will have a negative impact. A long period of depression, and even lead to the occurrence of mental disorders. Some scholars have pointed out that depression affects human health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major risk factors [1]. Along with social progress, development of material civilization, college students due to emotional, employment, study pressure, depression, problems are more and more students, but also by the community's attention. Therefore, students carry out research and related depression theoretical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ental health has an important role.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depression status without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depression research, this paper analyzes Students plain depression and related theorie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factor. Keywords: University student depression relevant theories Impact factors 一引言 大学生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处于特定环境的大学生由于生理的、社会的、心理的变化、学业适应、人际关系、恋爱、自我意识等问题的出现和近年来学校的扩招收费的增加,就业压力的加剧,导致其抑郁症明显增多。我国心理学、医学及教育界不少学者对大学生抑郁状况已经开展了许多的研究工作。杜召云、王克勤对1579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轻度抑郁流行率为42.1%,重度抑郁流行率为2.1%。【2】李彤最新一篇关于大学生抑郁状况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抑郁发生率为38.5%,其中男生抑郁者所占比例为34.45%,女生所占比例为42.03%。【3】而北京市卫生局最新行病学调查显示,该市15岁以上人群中约有30万人正在罹患抑郁症,其中患有抑郁症的大学生不少于10万人。以上数据表明,大学生抑郁状况的检出率较高,应当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探讨大学生的抑郁状况和发生机制,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心理学工作者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本文

生理心理学注意障碍

?(三)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 ?1、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由边缘叶、附近皮层的相关的皮层下组织结构构成的一个统一的功能系统。是调节皮层紧张度的结构,又是对新、旧刺激物进行选择的重要结构。 ?边缘系统中存在的“注意神经元”,只对新异刺激(变化模式)反应,对习惯了的刺激不再进行反应,因而可能是对信息进行选择的重要器官。 ?2、大脑皮层 ?特别是前额叶,不仅对皮层下组织起调节、控制作用,而且是主动调节行动、对信息进行选择的重要器官。 ?***前额叶损伤病人---注意力高度分散,无法完成有目的行为。 ?ERP、MEG、PET、MRI等现代研究结果---注意指向一定的认知活动时,相应皮层区神经功能单元激活水平发生改变。 ?总结:注意有关脑区结构的功能假设 ?由LaBerge(1997)提出 ?对某一对象刺激的注意需要3个脑区的协同活动: ?(1)认知对象或认知活动的大脑功能区(功能柱); ?(2)能提高脑激活水平的丘脑神经元; ?(3)大脑前额叶的控制区,可经选择某些脑区作为注意的对象,提高其激活水平,使激活维持一定的程度和时间。 ?此3个脑区通过三角环路的形式结合进来,是产生注意现象的生理基础。 ?二、注意的神经生物化学(注意的细胞学和神经递质研究结果) ?(一)胆碱递质系统 ?脑皮层的胆碱递质(Ach)主要来自于MBF(基底前脑),激活丘脑和皮层,对记忆、注意产生影响。依据Posner的注意网络学说,胆碱递质系统主要与注意的空间定位网络成分有关。 ?(二)去甲肾上腺素递质系统(NA) ?大脑皮层的NA主要来源于脑干中的蓝斑核,广泛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各个区域,激活大脑皮层,维持主体的觉醒状态。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NA可能影响注意的警觉系统,间接影响目标反应。依据Posner 的注意网络学说,NA系统主要与注意的警觉网络成分有关。 ?(三)多巴胺递质系统(DA) ?供应大脑皮层的多巴胺主要来源于脑干髓质核A8、A10细胞核团。DA通过中脑前脑束向两侧大脑半球广泛投射。DA系统通过影响腺苷酸环化酶(A TP循环的重要酶)的活性,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区域发挥抑制或兴奋作用。 ?由于注意所选择目标的转移需要执行功能的大量参与,依据Posner的注意网络学说,DA系统可能与注意的执行网络有关。 ?三、注意的神经生物学模型 ?Posner和Peterson(1990)提出注意分为两个系统: ?1、后部注意系统:由顶叶后部(以往注意解脱)、四叠体的上丘(视觉注意转移)、丘脑枕叶核(对新刺激注意的锁定)组成,主要负责注意的定位功能。 ?2、前部注意系统:主要由扣带回组成,主要负责注意的目标搜索,同时负责注意资

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分析)坐姿理论的探讨 坐姿是一种人体的自然姿势。它有很多的优点,可免除肌力疲劳,减少人体的耗能,比立姿更有利于血液的循环,也有助于操作者采取更为稳定的姿势,以进行各种精巧精细动作的任务,而且它也是操作足踏式控制装置的较佳姿势。虽然如此,坐姿在某些方面也有其缺点存在,其中最重要的是它限制了人体的活动性,尤其是在需要用手或手臂进行较大的出力或从事具有旋转动作时,坐姿较立姿不方便。此外,长期的坐姿对人体健康也有许多的不利,脊柱的不正常弯曲、人体主要支撑面上的压力等将产生不舒适感。当人坐在座椅上时,支撑人体处于固定形势的主要结构是脊柱、骨盆和腿足等。从座椅的设计观点而言,腰椎和骶椎两部位最为重要,承受着坐姿时人体的大部分体重负荷[1]。故良好的坐姿,其必要条件是能产生最适当的压力分布于各脊椎骨之间的椎间盘上,以及最适当、最均匀的静负荷量于所附着的肌肉组织上。当以X光照片研究人体处于各种不同姿势下(包括立姿、躺姿、坐姿等34种)腰椎所产生的曲线变化[2],结果发现,当人体舒适地侧躺着,大腿与小腿适度地弯曲时,脊柱即维持其自然的形势,此时背部肌肉群即可处于其最佳的轻松状态。同时,人坐在椅子上,并非都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不断地在作调整姿势的细微动作,以消除脊柱部位的不正常压力,这种特征称为坐姿行为。同时脊柱并非是唯一的重要结构,腿和骨盆同样非常重要,因为这两个部位在稳定人体的功能上,可被看作是简易的机械杠杆支撑系统。人体大部分的重量是由座垫上的两点来承担,这种系统在力学上很不稳定。需增加腿与足所提供的杠杆作用,才能使这种系统趋于稳定。因此一方面坐在椅子上的人体需要经常改变坐姿以消除不当的压力分布,另一方面则需维持并积极寻求身体的稳定。如此,坐姿行为将具有无活动力和有活动力两者相互循环的特征,以显示其改变寻求稳定性和变动性的现象。因此,一张有效率且舒适的椅子必需使坐在其上的人体取得稳定性和可变性。 以下列举一些座椅各部位的设计原则。(造型原理) 1座高:休息用椅38~45cm;工作用椅35~50cm正确的座高应使就坐者大腿保持水平,小腿垂直,双腿平放在地面上。休息用椅、工作用椅、多用途椅三者的座高 值,其设计原则互不相同,主要原因在于其使用的功能互有差异。就工作用椅而言, 人体通常须以较直立式姿势且双腿平放于地面的姿势就坐,其座高宜比休息用 椅稍高,且座高宜设定为可调整式的,以适应多数人使用。 2座宽:38~48cm座宽的设定必需适合于身材高大的人,也因为其相对应的人体测量值是臀宽。而此种人体尺寸值受性别的差异影响很大,故座宽宜采用较高百分 位数的女性测量值为设计根据。 3座深:休息用椅42~45cm;工作用椅30~40cm正确的坐姿才能使坐在其上的人体容易地寻求到合适的腰椎支撑。就工作用椅而言,它的使用者群体遍布很广, 故其座深宁可取身材较矮小的人体测量值作为设计依据,因为就身材高大的人, 其唯一的不利因素只是在于其双膝略微露出座面前端而已,只要所设定的座高 十分正确,使双腿能平放在地面上,就不致于在大腿底部引起压力疲劳。 4座面角度:休息用椅15~20°;工作用椅小于5°座垫向后倾有两种作用,首先由于重心力,躯干会向靠背后移,使背部有所支撑,降低背部肌肉的静态肌力。其次 在长期的坐姿下,座垫向后倾以防止臀部逐渐滑出座面。对坐于各种不同靠背角 度的座椅的人体,采用肌电图(EMG)测量其背部肌肉所引发的活动力[3,4],其结果 显示出具有与正中垂直线成20°的靠背倾斜线,即可获得良好的背部支撑。就座 椅功能和坐的动机而言,休息用椅后倾的座垫面有助于维持最佳的松弛状态。而 工作用椅后倾的座垫面,是保证其容易接近于前方工作区的姿势。

生理心理学复习大纲详解

《生理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1. 生理心理学的定义(研究方向)是什么? 答: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学科,研究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即研究外界事物作用于脑而产生心理现象的物质过程的科学。生理心理学以脑为中心,研究心理的生理机制或行为的生理机制。 2. 生理心理学的实验方法都有哪些?用于人群的研究都有哪些? 答:①脑立体定位技术:找到要损毁或研究的脑内部位。用于:脑内刺激,脑内核团给药,脑内电信号记录,脑内物质(神经递质)的测定等。 ②脑损伤法:横断损伤,吸出损伤,电解损伤,扩布性阻抑,冰冻方法,神经化学损 伤等。 ③刺激法:电刺激法(如恒流刺激),化学刺激法(神经递质的激动剂或拮抗剂)。 ④电记录法:自发电活动(脑电图和脑电地形图)和诱发电位;胞内电位,胞外电位。 ⑤生物化学分析方法:神经递质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荧光检测, 紫外检测),推-挽灌流,脑内微透析术;mRNA的检测用原位杂交的方法等。分子遗传学技术:行为遗传学,反向遗传学,用相关基因敲除的动物研究整体动物的行为。基因芯片(不同行为的动物某个脑区基因表达的差异)。 ⑥行为学的方法:(1)基本行为:摄食,饮水行为(进食,饮水的时间和数量,内分 泌变化等);防御行为的行为模式:常常采用跳跃行为,跳跃次数和高度;性行为:如爬背行为,雌性动物的脊柱前凸等;睡眠行为:睡眠时间长短和眼动情况以及生化物质变化情况。(2)经典条件反射。(3)操作式条件反射。(4)特殊行为。 ⑦形态学的方法:荧光显微镜,行为异常伴随的脑部结构形态的异常,树突棘的稠密。 ⑧脑成像技术:CT, PET, fMRI。 其中,刺激法、电记录法、行为学方法和脑成像技术可以用于对人群的研究。 3. 大脑分为哪些部分?大脑皮层分为哪些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①大脑分为六部分:端脑、间脑、中脑、脑桥、延髓和小脑。中脑、脑桥和延髓合称为脑干。 ②大脑皮层又可以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 ③颞叶:听觉功能,和记忆有关。枕叶:视觉功能。顶叶:躯体感觉功能。额叶:躯 体的运动功能。前额叶皮层和颞叶、顶叶、枕叶皮层之间的联络区与复杂知觉、注意和思维过程有关。 4. 边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答:①边缘系统:大脑的底面与大脑半球内侧缘的皮层-边缘叶(包括胼胝体下回、扣带回、海马回及其海马回深部的海马结构),及皮层下一些脑结构,如丘脑、乳头体、中脑被盖等,共同构成边缘系统。 ②功能:内脏功能和机体内环境的高级调控功能。情感、情绪的调节中枢。 5. 上行网状激活(激动)系统的功能? 答:上行网状激动系统:包括向脑干网状结构的感觉传入,自脑干网状结构向间脑的上行投射,以及从间脑向大脑皮质的广泛投射。上行网状激动系统携带的上行冲动是“非特异

生理心理学-(李新旺)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生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即研究外界事物作用于脑而产生 心理现象的物质过程的科学。生理心理学正是以脑为中心,研究心理的生理机制或行为的生理机制。 2.研究对象和任务: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因此,研究并揭示 心理现象产生过程中有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它的高级部位——大脑的活动方式,是生理心理学的主要任务。 3.研究生理心理学的意义:第一,生理心理学为科学心理学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它在 解释心理的实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新的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这门学科对心理科学的发展必将继续产生重要影响。第二,人类的科学事业正在面临着物质的本质、宇宙的起源、生命的本质和智力的产生四大问题的挑战。这四大问题的最后一个,也是最困难的一个:智力是如何由物质产生的,正是心理科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研究智力的产生,生理心理学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第三,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能够为高新技术的发展提供好的思路。第四,研究生理心理学的巨大动力和这门学科的生命力,还在于它是对人类自身的心理活动进行寻根究底的。第五,生理心理学能够为许多实践领域服务,尤其是为人类的医疗卫生事业服务。 4.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 ●脑立体定位技术 ●脑损伤法 ●原理:大脑皮层机能定位说、大脑皮层机能等势说 ●具体方法:不可逆损伤: 横断损伤吸出损伤电解损伤 ●可逆损伤: 扩布性阻抑冰冻方法神经化学损伤 ●刺激法(电刺激法,化学刺激法)原理:任何心理和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的兴奋所引起,电刺激和化学刺激可以代替外部刺激。 ●电记录法:原理:神经系统的兴奋是以生物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生物化学分析法原理:机体活动受化学物质的影响(递质、受体),并且能改变体内化学物质的含量。 ●分子遗传学技术:原理:基因控制化学物质的合成。 ●脑成像技术:定义:通过成像技术记录脑活动的部位和功能变化。分为结构成像 和功能成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波谱、脑电图、事件相关电位、CT、PET。 第二章注意 注意的神经网络:警觉网络、定向网络、执行网络 网状结构上行系统:1)上行去甲肾上腺素系统的功能:蓝斑内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的活动能够提高动物的警觉水平——注意周围环境的能力增强。蓝斑—皮层NE耗竭能够导致注意功能的障碍。2)上行多巴胺系统的功能:中脑边缘DA系统激活行为反应,获得强化物。中脑纹状体DA竭耗会导致反应的正常加速效应被取消,在反应准备过程中的作用。3)上行胆碱能系统的功能:中枢胆碱能系统的功能是影响大脑皮层的唤醒水平,乙酰胆碱拮抗剂能够降低代表皮层唤醒的脑电活动,而其激动剂能够提高皮层的脑电活动。上行胆碱能系统的作用机制:一种可能性是胆碱能投射通过提高新意刺激的作用,帮助了刺激在皮层水平的加工,另一可能是通过提高信号/噪声比的机制而起作用。4)上行5—HT系统的功能:5-HT

课题----3-----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

第三章职业心理和生理健康在道路运输过程中,驾驶员的心理情绪、生理健康关系着道路运输的安全和效率。根据近年来的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显示,相对于驾驶技术因素,心理情绪因素和生理健康因素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更突出、更明显。要保证行车安全、避免发生事故,就要遵循“保持稳定的心理情绪、注意力要集中、有良好的驾驶习惯、饮食要有规律、睡眠要充足、加强体育锻炼、定期体检”的原则。 无论驾驶技能有多么高超,驾驶员的交通风险因素仍然是客观存在的,且随驾驶员的驾驶态度、心理情绪、生理状态等的变化而动态变化。驾驶员掌握其自身交通风险因素的变化规律,提高自我认知和情绪控制能力,就能够有效地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第一节交通风险 1.交通风险变化规律:从刚进入道路运输行业到成为资深的驾驶员,这一角色变化过程中,驾驶员的交通安全风险是呈动态变化的。据统计表明,驾驶员的交通安

全风险会出现一个动态增长和下降的过程,大致可以分成3个阶段: ①谨慎行车阶段:刚取得从业资格证件时,驾驶员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驾驶经验,且能够遵守道路运输法规,小心谨慎地驾驶,此时相对较为安全。 ②冒险行车阶段:随着驾驶技能的进一步提高和从业经验的不断积累,对运行线路逐渐熟悉,开始自我感觉驾驶技术已经熟练,开车时满不在乎、我行我素、忽视行车中的安全隐患、对自身的不良驾驶习惯视而不见、听不进别人的提醒和忠告、变得过分自信、不能正确认识各种道路运输风险、不时地扮演冒险者或炫耀者的角色,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或节省时间,驾驶员开始采取一些自认为精打细算的不安全驾驶行为,尤其是每次采取超速、占道行驶、违法超车等违法行为而没有被交通警察发现,助长了驾驶员的过分自信,久而久之,这种不安全驾驶行为便成为了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一直会延续到引发交通事故为止,事故发生后,驾驶才清醒的认识到这种不健康心理的危害,但为时已晚。

生理心理学1详解

第一章绪论 ●心理生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 1、脑立体定位技术 2、脑损伤法:不可逆损伤(横断损伤、吸出损伤、电解损伤、药物损伤) 简单易行、效果明显,但无法恢复,可能引起组织病变,影响结果 可逆损伤(扩步性阻抑、冰冻方法、神经化学损伤) 暂时性的机能切除,不易发生继发性的周围组织病变,常用来研究皮层机能 3、刺激法:电刺激法、化学刺激法 4、电记录法 5、生物化学分析法 6、分子遗传学技术 7、脑成像技术:PET技术、CT技术 第二章注意的神经过程 ●注意的主要功能 使有机体选择一定的事物作为心理活动的对象并维持下去,它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过程的顺利进行起着保障作用。 第一节注意的神经解剖学基础 ●注意是通过一些脑区的神经网络活动来实现的。 ●既不是某一脑区的特性,也不是全部脑区的功能。 ●不同脑区在注意过程中发挥着特定的作用。 ●注意的神经网络包括:警觉网络、定向网络和执行网络 一、警觉网络 (一)警觉和注意的关系 ●实验结果:警觉的提高可以改善对注意目标的觉察速度。 (二)注意(警觉状态)主要靠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持续作用来调节 ●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为单胺能和胆碱能细胞存在的部位。 ●投射到不同部位。 1.上行去甲肾上腺素(NA)系统的功能 ●DNAB损伤鼠模型 在脑内注射6-羟多巴胺(6-OHDA)到蓝斑皮层通路(DNAB ),导致DA严重耗竭,使其含量少于对照组的10%。然后进行习得条件辨别任务:刺激为a,反应为b;刺激为X,反应为Y; --DNAB损伤鼠在完成习得条件辨别任务中有缺陷;同时,鼠的巴浦洛夫条件抑制也受影响。 --表明:蓝斑-皮层投射系统的正常功能是保持在高度唤醒水平下注意的选择。 2.上行多巴胺(DA)系统 ●中脑-边缘DA系统能够将动机转化为动作。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在于激活行为反应,以便获得强化物。如精神运动兴奋药物苯丙胺的强化效应,部分通过该系统发挥作用。 ●中脑—纹状体DA系统具有唤醒作用。 3.上行5-HT系统的功能 ●在某些情况下,对5-HT的操作,影响到与行为抑制相关的过程,尤其是在厌恶背景中。 ●如中枢5,7-双羟色胺耗竭,可明显提高鼠的惩罚反映率。 4.上行胆碱能系统的功能 ●上行胆碱能系统作用机制—胆碱能投射通过提高新异刺激的作用,帮助了刺激在皮层的加工。 小结: ●蓝斑-皮层NA系统可维持紧张或唤醒状态下辨别能力的保护功能,参与了选择性注意的加工。 ●中脑-边缘DA系统和中脑-纹状体DA系统有助于不同形式的行为激活,在认知或运动传出中起作●皮层胆碱能系统促进刺激在皮层的加工,在注意和记忆信息加工中处于基础地位。 ●5-HT能系统有助于行为抑制,与上述3系统功能对立。

期末复习大纲—生理心理学

期末复习大纲—生理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心理生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 1、脑立体定位技术 2、脑损伤法:不可逆损伤(横断损伤、吸出损伤、电解损伤、药物损伤) 简单易行、效果明显,但无法恢复,可能引起组织病变,影响结果 可逆损伤(扩步性阻抑、冰冻方法、神经化学损伤) 暂时性的机能切除,不易发生继发性的周围组织病变,常用来研究皮层机能 3、刺激法:电刺激法、化学刺激法 4、电记录法 5、生物化学分析法 6、分子遗传学技术 7、脑成像技术:PET技术、CT技术 第二章注意的神经过程 ●注意的主要功能 使有机体选择一定的事物作为心理活动的对象并维持下去,它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过程的顺利进行起着保障作用。 第一节注意的神经解剖学基础 ●注意是通过一些脑区的神经网络活动来实现的。 ●既不是某一脑区的特性,也不是全部脑区的功能。 ●不同脑区在注意过程中发挥着特定的作用。 ●注意的神经网络包括:警觉网络、定向网络和执行网络 一、警觉网络 (一)警觉和注意的关系 ●实验结果:警觉的提高可以改善对注意目标的觉察速度。 (二)注意(警觉状态)主要靠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持续作用来调节 ●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为单胺能和胆碱能细胞存在的部位。 ●投射到不同部位。 1.上行去甲肾上腺素(NA)系统的功能

●DNAB损伤鼠模型 在脑内注射6-羟多巴胺(6-OHDA)到蓝斑皮层通路(DNAB ),导致DA严重耗竭,使其含量少于对照组的10%。然后进行习得条件辨别任务:刺激为a,反应为b;刺激为X,反应为Y; --DNAB损伤鼠在完成习得条件辨别任务中有缺陷;同时,鼠的巴浦洛夫条件抑制也受影响。 --表明:蓝斑-皮层投射系统的正常功能是保持在高度唤醒水平下注意的选择。 2.上行多巴胺(DA)系统 ●中脑-边缘DA系统能够将动机转化为动作。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在于激活行为反应,以便获得强化物。如精神运动兴奋药物苯丙胺的强化效应,部分通过该系统发挥作用。 ●中脑—纹状体DA系统具有唤醒作用。 3.上行5-HT系统的功能 ●在某些情况下,对5-HT的操作,影响到与行为抑制相关的过程,尤其是在厌恶背景中。 ●如中枢5,7-双羟色胺耗竭,可明显提高鼠的惩罚反映率。 4.上行胆碱能系统的功能 ●上行胆碱能系统作用机制—胆碱能投射通过提高新异刺激的作用,帮助了刺激在皮层的加工。 小结: ●蓝斑-皮层NA系统可维持紧张或唤醒状态下辨别能力的保护功能,参与了选择性注意的加工。 ●中脑-边缘DA系统和中脑-纹状体DA系统有助于不同形式的行为激活,在认知或运动传出中起作●皮层胆碱能系统促进刺激在皮层的加工,在注意和记忆信息加工中处于基础地位。 ●5-HT能系统有助于行为抑制,与上述3系统功能对立。 ●在许多情况下,这些系统同时活动,只是程度不同。 二、定向网络 主要组成部分是:顶叶、中脑的上丘和丘脑。 1.顶叶 ●对侧疏忽综合征。 (1)对侧疏忽综合征主要表现:病人不能对出现在脑损伤对侧空间的刺激作出适当的反应。 (2)对侧疏忽综合征原因:对损伤的大脑半球同测线索的过度注意; 注意损伤大脑半球对侧的目标出现了困难。 (3)对侧疏忽综合征特别与右半球顶叶损伤有关。 此外,研究发现,右侧顶叶同时主管对身体左右两侧及其对外部空间事物的注意力,而左侧顶叶只管对身体右边的注意。 (4)顶叶皮层存在“注意神经元” 注意力集中时,顶叶某些神经元放电会增加且持续。顶叶皮层对注意转移也非常敏感。 2.中脑上丘

生理心理学各章练习题.

生理心理学——各章练习题 第一章导论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生理心理学P1 2.“全或无”规则P20 3.神经递质 P22 4.受体P23 5.突触P11 6.逆信使 P23 二、简答题 1.简述条件反射三原则。P3 2.简述心理生理学与生理心理学的差异。P6-7 3.简述精神病与神经病的区别。P8-10 4.试述神经元、突触的结构与分类。P10-12 5.中枢神经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它们之间有哪些重要的联系通路?P12 6.周围神经系统由哪些部分构成?P12 7.大脑皮质分区和各自的主要功能是什么?P16 8.边缘系统由哪些部分构成?P17 9.间脑由哪些部分构成?P18 10.网状结构包括哪些上行和下行系统? 11.什么是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P18-19 12.什么是神经过程,它们的运动规律有哪些?P19 13.神经递质的四种不同命运。P22 14.神经元信息传递的化学机制。P23 15.试谈巴甫洛夫关于一只狗重的分类。 16.什么是神经冲动?试总结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中有哪些电学表现形式。 17.试总结神经冲动传递的化学基础。 18.大脑自发电活动是怎样产生的? 19.什么是事件相关电位?

第二章感觉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深感觉 2.感受野 二、简答题 1.眼睛的随意运动有那些方式?在视觉中有什么意义? P31 2.非随意折光成像机制及其高级中枢位置. 3.瞳孔反射的神经通路及其主要特征 4.深浅感觉的神经传导通路及其高级中枢位置 5.眼的折光装置由哪些部分组成? 6.什么是瞳孔反射?其外周和中枢机制是什么? 7.什么是调节反射?其外周和中枢机制是什么? 8.眼动方式有几种? 9.试总结随意眼动与非随意眼动的神经机制。 10.视网膜上有几种细胞?在信息传递方向上和生物电反应方式上有何不同? 11.视觉通路的主要结构有哪些? 12.试述网膜光感受器中的光化学与生物化学机制。 13.何谓感受野?根据感受野的不同,可将神经节细胞和外侧膝状体细胞分为哪些类型? 14.根据感受野的不同,可将视皮质细胞分为几种类型?各自特点是什么? 15.什么是视皮质功能柱,超柱,有什么功能? 16.声音振动的物理参数和心理物理参数各有哪些?各自的单位是什么? 17.听觉通路有哪些主要结构? 18.高音编码问题上有几种理论? 19.音强编码中的中枢和外周机制是什么? 20.躯体感觉有哪些模式,其编码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21.浅感觉与深感觉的通路有哪些主要部分? 22.有哪几种痛觉理论?各自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3.味觉通路的主要部分是什么? 24.味觉编码的中枢和外周机制是什么? 25.味觉通路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 26.嗅觉对机体行为调节有何意义?

《心理障碍与精神卫生》习题一

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根据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人体的疾病主要由()引起。 A.生理因素 B.心理因素 C.社会因素 D.遗传因素 E.综合因素 2.# 3.医学心理学是()学的分支学科。 A.医学 B.社会学 C.伦理学 D.心理学 E.人体学 4.综合性医院中神经症和心身疾患患者约占()。 A.1/6 B.【 C.1/4 D.1/3 E.2/5 F.2/3 5.()不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特征。 A.关注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日趋增多的趋势 B.全面了解病人,包括他们的心理状态,是诊断、治疗的重要前提C.心理状态的改变常常为机体的功能改变提供早期信息 D./ E.良好的医患关系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F.强调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6.神经症的明显特征不包括()。 A.起病与心理素质、人格特征和社会心理因素均有关 B.症状表现多样,包括精神病性症状 C.社会功能可明显受损 D.自知力存在,有求治要求 E.病程多迁延 7.> 8.心理生理障碍是指()。 A.心身反应 B.心身疾病 C.心理生理反应

D.心理障碍 E.患躯体疾病后的情绪变化 9.心身医学概念最早出现于()。 A.2000多年前 B.: C.19世纪初 D.20世纪初 E.20世纪50年代 F.20世纪末 10.目前认为()不属于心身疾病。 A.糖尿病 B.癌症 C.肥胖 D.% E.胃溃疡 F.急性肝炎 11.下列情绪因素对血压变化影响较轻的是()。 A.焦虑 B.失望 C.愤怒 D.恐惧 E.被压抑的敌对情绪 12.. 13.神经性厌食特征性症状是()。 A.无控制进食量的愿望 B.比平时体重减轻10% C.有暴饮暴食 D.采用各种方法减轻体重 E.恶病质 14.以下关于应对的说法,错误的是()。15.A.应对是一种心理现象 16.B.应对是一种心理行为策略 17.C.应对都是有益的 18.D.应对有时可以消除自己的紧张 19.E.应对过程是通过努力克服困难的过程 20. 21.下列关于心身疾病的治疗说法,不正确的是()。22.A.使患者适应环境 23.B.可用药物治疗 24.C.可用心理疗法 25.D.应在心理和社会水平上干预和治疗 26.E.必须用药物治疗 27.】 28.下列有关心理障碍的描述错误的是()

生理心理学试题(02-08)

生理心理学试题(02-08) 09.1月本4 2009-01-14 14:24 阅读287 评论4 字号:大中小 02年生理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异相睡眠期电活动相当于(D) A.慢波四期 B. 慢波三期 C. 慢波二期 D. 慢波一期 2. ______是基底神经节的组成部分。( B ) A.隔核 B. 屏状核 C. 齿状核 D. 球状核 3. 当人们闭目养神,内心十分平静时,记录到的脑电图多以_________次/秒的节律变化为主。( C ) A.0.3---5 B. 4---7 C. 8---13 D. 14---30 4. ________是神经递质。( B ) A.核糖核酸 B. 胆碱类 C. 三磷酸腺苷 D. 脱氧核糖核酸 5. 猫的________标本,使其陷入永久性睡眠。( C ) A. 间脑 B. 去大脑皮层 C. 孤立脑 D. 孤立头 6. 双侧或右侧枕--- 颞叶皮层之间的联系受损,多导致_______失认症。( D ) A. 联想性 B. 统觉性 C. 颜色性 D. 面孔 7.音强的物理学基础是( A ) A. 振幅 B. 频率 C. 频谱 D. 相位 8.静息电位细胞膜的状态是( A ) A. 极化 B. 复极化 C. 去极化 D. 反极化

9. 与图形或客体的轮廓或运动感知有关的视觉皮层区是( B ) A. 枕叶V1区 B. 枕叶V2区 C. 枕叶V3区 D. 枕叶V4区 10.视网膜上的__________细胞对光刺激的编码是全或无的数字化过程。( D) A. 视杆 B. 视锥 C. 水平 D. 神经节 11. 词聋患者大多数是__________皮层受损所致( C ) A. 两侧颞叶的22区或42区 B. 右颞叶的22区或42区 C. 左颞叶的22区或42区 D. 两侧颞叶的41区 12. 神经元的兴奋过程, 伴随着其单位发放的神经脉冲( B ) A. 幅职增高, 频率不变 B. 频率加快, 幅职不变 C. 频率加快, 幅职增高 D. 频率加快, 幅职降低 13. 海马损丧表现出的记忆障碍是( C ) A.瞬时性遗忘 B. 逆行性遗忘 C. 顺行性遗忘 D. 反应性遗忘 14. 艾森克认为条件反射能力弱者多为( A ) A. 外向人格, 神经质维度较高 B. 外向人格, 神经质维度较低 C. 外向人格, 神经质维度较高 D. 内向人格, 神经质维度较低 15.内侧膝状体是__________传入通路的皮下中枢( A ) A. 听觉 B. 视觉 C. 躯体觉 D. 嗅觉 16.___________是表述记忆( B ) A. 联想性记忆 B. 情景性记忆 C. 习惯性记忆 D. 程序性记忆 17. 美国心理学家卡侬, 关于情绪生理心理学方面提出了__________理论(C ) A. 情绪的激活学说 B. 情绪的动力定型学说 C. 情绪的丘脑学说 D. 情绪边缘系统学说 18. 近年来所积累的科学事实表明下丘脑的腹内侧核是_________中枢( A ) A. 雌性性行为 B. 雄性性行为 C. 饥饿 D. 饱食

生理心理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 生理心理学的概念 生理心理学是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外界事物作用于脑而产生心理现象的生理过程,主要解释人类自身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生理机制的科学。 研究方法 1.脑损伤法:横断损伤吸出损伤电解损伤药物损伤扩布性抑制冰冻方法神经化学损 伤 2.刺激法:电刺激法化学刺激法 3.电记录法 4.生物化学分析法 5.分子遗传学技术 6.脑成像技术:CT技术PET技术 研究对象:人和高等动物基本行为的胜利基础或神经机制,如随意运动摄食与饮水性行为睡眠与觉醒 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1.为科学心理学的建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能够用为高新技术的发展提供好的思路 3.生理心理学能够为许多时间领域服务,尤其是为了人类的医疗卫生事业服务 4.研究生理心理学的巨大动力和这门学科的的生命力,还在于它是对人类自身的心理活动 进行寻根究底的 生理心理学与心理生理学的关系 相同之处:研究对象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1.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和范围都比心理生理学广泛 2.生理心理学用动物做实验,心理生理学则大多数以人为被试 3.生理心理学可以采用多种仪器和方法来记录数据,而心理生理学则采用多道生理记录仪记录数据。 第二章 注意的神经网络包括:警觉网络定向网路执行网络 上行多巴胺(上行DA系统)的功能:有助于不同形式的行为激活,从而在认知或运动的传出激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上行5-HT系统的功能:有助于行为抑制即降低无关信息引起的活动 丘脑闸门的控制理论:该理论认为,丘脑抑制性网状神经核既接受丘脑-额叶系统的特异兴奋作用,有接受中脑网状结构泛化性的抑制影响,从而对各种感觉冲动进行筛选。只有能通过站们的神经冲动才能传到到大脑皮层,没有通过闸门的神经冲动则不能到达大脑皮层。额叶在执行网络中的作用:额叶的一些区域包括扣带回参与注意的执行,人类的前额叶损伤,导致多种多样的注意障碍。一是前额叶病人注意的调控能力低下,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到被特别暗示的事情上,过分敏感新异刺激和环境干扰。二是前额叶病人往往不能根据暗示信号调整自己的行为,注意力很难在不同的事物或不同的行为操作之间进行转移。顶叶在定向网络中的作用:是注意相关的主要部位,参与注意过程 中脑上丘在定向网络中的作用:视觉定向的作用。顶叶皮层存在“注意神经元”,并且对注意转移也非常敏感。 丘脑枕核在定向网络中的作用:损伤后在隐蔽定向上表现出困难,对视觉形状的选择性具有重要作用。

生理心理

简答题 1.请简述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技术 ①单细胞电活动记录技术②脑功能基因组学方法③脑电及事件相关电位 ④经颅磁刺激技术⑤脑损毁法⑥脑磁图⑦脑成像⑧行为学研究 2.请鲁利亚的功能系统学说。 ①第一功能系统:动力系统,负责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由脑干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组成。 ②第二功能系统:信息接受、加工、储存系统。由大脑皮层枕叶、颞叶和顶叶以及相应皮层下组织组成。 ③第三功能系统:行为调节系统,负责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由额叶组成。 3.请简述视知觉自下而上加工的神经通路。 ⑴初级知觉通路 ①皮层下知觉通路:视觉传入神经→外侧膝状体→大细、小细、颗粒细胞通路→V1区。作用:反映物理属性,作为知觉线索的编码。 ②皮层知觉通路:V1区→大细胞优势通路、颜色优势通路、色柱间优势通路→次级皮层。作用:实现物理属性向知觉过度。 ⑵高级知觉通路 ①空间知觉的背侧通路where通路:V1 → V2→ V3 →颞中回→颞上沟→下顶叶。作用:对空间信息加工,产生物体空间位置和物体运动知觉。 ②物体知觉的腹侧通路what通路:V1→ V2 → V3 → V4 →颞下回。作用:对物体的形状、颜色等信息进行加工和识别,实现物体的再认。 4.请简述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和量级反应的概念及特征。 ①级量反应:本质是后兴奋电位,神经信息在脑内的传递过程中,不能迅速传导下去,只能在其产生部位按空间总和规律叠加起来,其电位的幅度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但频率不变。 ②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外正内负的极化现象称之为静息电位。 ③动作电位:指可兴奋细胞受到阈上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内正外负的电位变化,其特点是全或无。 5.请简述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⑴大脑:①额叶:高级认知活动、运动。②顶叶:躯体感觉。③枕叶:视觉

生理心理学完整

一、名解 1感受野:有效地影响某一感觉细胞兴奋性的外周部位称为该神经元的感受野。 2功能柱:具有相同感受野并且有相同功能的视皮层神经元,在垂直于皮层表面的方向上是柱状分布,只对某一视觉特征发生反应。 3超柱:在大脑视皮层中,具有相同感受野的多种特征检测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对各种视觉综合反应的基本单位叫超柱。 4视感受单位:一个神经节细胞及与其相互联系的全部其他视网膜细胞,所构成的视觉最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 5:(正电子发射层描述)是一种对人脑代谢无损伤性连续测定方法,能够动态活体研究人脑功能与其区域性糖代谢率之间的关系。 6:指无创性脑代谢成像技术之一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是用于测定血氧水平信号在认知活动中不同脑区的变化。 7朝向反应:指由新异强烈刺激引起的机体现行活动突然中止,头面部甚至整个机体转向新异刺激发出的方向的一种反对活动。8习惯化:强化S重复—前膜离子内流减少—递质释放减少—后电位减少,无生物学意义。 9敏感化:强刺激重复—前膜离子内流增加—递质释放增加—后电位增加,有生物学意义。 10次发行饮水:是一种预见性的生理心理反应,由于生活习惯和预料将会渴,而导致的饮水行为。在吃饭中喝汤和饭后饮水,以及不论是否口渴每日定时喝茶都是。 11:(大脑平均诱发电位)一组能够反应心理活动中脑功能瞬间变化的脑电波。根据潜伏时可分为早成分,中成分,晚成分。12大脑半球功能一侧化:对正常被试和割裂脑病人的研究表明,大脑两半球在认知活动中的功能是不对称的。左侧大脑半球的言语功能和抽象思维功能优于右侧半球。右侧半球的空间概括能力的形象思维功能和情感信息处理优于左半球。 二、填空 1、生理心理学是介于(心理学)(神经科学)(信息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2、与脑机能定位论相对应的学说称为(脑等势学说)。 3、人的心理反应不仅制约于(外界刺激),也制约于脑干非特异

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综述? 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靳杭红,潘兴华 [摘要]各种生理和心理性的伤害刺激均可引起神经、内分泌、免疫和代谢紊乱等全身性应激反应,严重或长期的应激反应可导致免疫功能抑制,诱发感染、肿瘤等疾病。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之间在细胞和分子水平存在精确的相互调节关系,神经、内分泌系统通过各种递质和激素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而免疫细胞的各种变化也可通过各种细胞因子因子等对神经、内分泌系统产生调控,他们之间还存在共同的信号调控机制。针对应激诱导免疫抑制的发生机制,采取去除应激源、降低应激反应强度、心理治疗和行为训练、免疫调节药物治疗和营养支持等措施可有效防治应激反应诱导的免疫功能抑制。 [关键词]应激反应;神经内分泌;免疫抑制;调节措施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81-5122(2007)07-0591-04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str ess on immunity function and ther a2py measur es JIN Hang2hong,PA N Xing2hua.Depa rtment of Out2patient,Kunming General Hospital,Chendu Military District of PLA,Kunming650032,China [Abstr act]Different kinds of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stress on human results in neural system, endocrine,immunity,metabolism and other systemic disorders.Severe or continuative stress can induce inhibition of immunity function and this may be one 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fect disease,tumor and other diseases. Between neural system,endocrine and immunity system there are correlation of regulating each other on cell and molecules of signal transmit level.Neural system and endocrine effect the function and activity of immunity by produce neuropeptide,neurotransmitter and hormone and immunity system also regulate the function of neural and endocrine by secreting different cytokine.There are common signal molecule regulating mechanism among neural, endocrine,immunity system on their biological activity.Based on the systematic reaction of the immunity suppres2sion,taking the complex measures of moving out stress stimulation,reducing the stress react level,psycho2therapy, behavior training,immunity therapy and nutrition support therapy are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event and treat the immunity inhibition after stress. [K ey words]stress reaction;neuro2endocrine;immunity inhibition;regulating measure 应激反应是由各种伤害性刺激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的定型反应,表现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系(HPA ax2is)及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兴奋,并伴有众多组织和器官的功能变化。应激反应实际是机体的一种非特异性防御性反应或自我保护机制,合适的应激反应对动员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和代谢功能等力量和对抗各种刺激对机体的伤害有积极意义,它是机体整体调节、反馈、适应、保护、防病、抗病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过强或长期的生理(如闪光、强声、高温、冰冻、电击、震荡等)和心理(如孤独、忧伤、权力欲望、考试、工作和生活压力等)应激,均可导致以交感-肾上腺髓质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兴奋为主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反应及一系列的呼吸、循环、运动、消化、泌尿、生殖、神经、肌肉系统之功能代谢改变等躯体功能性不适应症状,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紧张、胃肠松弛、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升高,血糖与游离脂肪酸升高,肾上腺皮质激素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分解代谢加快、负氮平 作者单位:650032云南昆明,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门诊部衡,血浆中某些蛋白质的浓度升高等[2]。另一方面还可表现为持续的各种类型的神经官能症,出现睡眠障碍、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工作效率下降、易疲劳、慢性疼痛、情绪不稳、易激惹,有抑郁、焦虑、恐惧心境,出现强迫观念、疑病观念等[3]。应激反应对机体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外因刺激的种类、强度、持续时间,还受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构成应激性刺激的内外环境因素,可分为躯体性为主、以心理性为主及混合型三类刺激源,但机体对各种刺激诱发的应激反应机制具有相似性,均涉及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等系统性全身性反应,而且体内各系统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调控。强烈或持续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反应的严重后果之一是使机体的免疫调控失衡,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体液免疫反应功能不足等系统性功能变化,结果是容易诱发感染性疾病和肿瘤等。 1应激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传统认为,免疫系统是一个调节精细、相对独立的网络系统。近半个世纪以来,大量的实验研究报道认为,体内各系统之间也存在相互调控的关系,特别是在应激反应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