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林学会文件

浙江省林学会文件
浙江省林学会文件

浙江省林学会文件

浙林会[2008]1号

关于批准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管理中心和朱国华等381位科技人员入会的通知

各市林学会、各单位学会组、各专业委员会:

根据《浙江省林学会章程》规定,经自愿申请,市林学会审核,省林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讨论审定。经研究,批准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管理中心为浙江省林学会团体会员,朱国华等381位科技人员(名单附后)为个人会员,入会时间为2007年12月。希望各位会员积极参加学会的各项活动,为率先实现浙江林业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各市林学会、各单位学会组、各专业委员会要继续重视这项工作,吸收更多优秀的科技人员加入学会组织,以扩大覆盖面,丰富学会的知识库,使学会始终保持活力。

附件:1、朱国华等381位入会会员名单

2、浙江省林学会入会申请表

浙江省林学会

二O O八年二月十三日一1一

附件1:

-10-

—11-

-16-

浙江省林学会入会申请表

(表内各项务请逐项详细填写)

湖北林学会关于开展第一届湖北林业科技论文奖评选工作的通知.doc

鄂林会字〔2019〕09号 湖北林学会关于开展第一届湖北林业科技论文奖 评选工作的通知 各市州林学会,各专业委员会,有关林业科技主管机构,各有关单位: 近年来,我省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在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我省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美丽湖北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为进一步加快林业科技人才的成长,提高我省林业科技水平,湖北林学会决定开展第一届湖北林业科技论文奖的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和评选标准 (一)申报条件 1、2017年1月1日以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2、每位参评者仅限提交一篇署名第一作者的论文; 3、论文发表时第一作者和第一单位为湖北境内。

(二)评选标准 1、论文选题为本学科前沿、热点和难点,有重要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 2、在理论或方法上有重大创新和发展; 3、论文数据充实,方法科学,推理严密,文字表达准确; 4、研究成果在同类研究中领先,对推动学科发展有较大作用; 5、论文引用频次较高。 6、面向林业发展实际,有一定应用价值。 二、奖励名额 本次评选设一、二、三等奖,只奖励论文第一作者,对获奖者颁发证书。一等奖不超过申报论文总数的5%,二等奖不超过15%,三等奖不超过30%,获奖论文不超过申报论文总数的50%。 三、申报方式 本次评奖采用单位推荐和专家推荐相结合的方式。 (一)单位推荐 推荐单位包括:各市州林学会,省林学会各专业委员会、有关市州林业科技主管机构,有关高校院所及企事业单位。推荐单位初审后,上报湖北省林学会秘书处。单位推荐名额不限。 (二)专家推荐 专家推荐是指论文经本专业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两名专家填写推荐意见,由本人直接向湖北省林学会秘书处申报。 四、申报材料及申报截止日期 (一)认真填写《湖北林业科技论文奖申报表》(见附件),参评论文所载刊物的封面、目录、申报论文全文以及有关论文的

中华八德 之五 《十二礼》

中华八德之五《十二礼》 01 孔子尽礼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时期鲁国人,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出生时头顶又是凹下去的,故名丘,字仲尼。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约有三千人,其中非常优秀的就有七十二人。 孔子小时候就十分崇尚礼制,他聪明好学,富于模仿性,年仅五岁就能组织儿童模仿祭祀礼仪。这一切都和孔母早期教育分不开。孔母经常给孔子讲故事:从盘古开天地、女娲②炼石补天,讲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姜嫄履大人之迹而有周,又讲了尧舜禅让,大禹治水,文王演《易》等许许多多的故事。一天孔丘听母亲讲了周公吐哺、制礼作乐的故事,非常认真地攥着小拳头说:“周公太好了,娘,我长大了也要当周公那样的人!” 他曾到洛阳,在老子那儿问礼,后来在鲁国做司寇,代理着相国的职务,他服事君王,非常尽礼。上朝时,和上大夫交谈,态度中正自然;和下大夫交谈,态度和乐轻松。进入国君的宫门时,低头弯腰,态度恭敬;快到国君面前时,小步快行,态度端谨。走进周公的庙里,每一种事情的礼仪,都要向人询问。 有一次孔子同鲁国的君主在郊外祭祀后,鲁君违背礼

制,没有将祭品分给大夫们共享,孔子觉得他们无礼,没等脱下礼帽来,就离开了鲁国,到别的地方去了。路过宋国时,他曾和弟子们在树底下习练礼节。 孔子在平常没有事的时候,他的容貌很舒畅,神色很愉快,外表虽然温和,却仍旧带着严肃;外表虽然威严,却不流于刚猛;外表虽然恭谨,心里仍是安泰的。他遇到放得不正当的座位,就不肯坐下;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来不吃饱;在这一天里哭过,就不再唱歌。可见得圣人对于小小的事情,也是不肯苟且的。 一天,鲁国的乐师襄③子来拜访孔子,孔子和他谈起了音乐。襄子善于弹琴,孔子想请他指导自己弹琴,襄子答应了。于是襄子就教孔子一支曲子,孔子很认真地学习。十天以后襄子觉得孔子弹得不错了,就对他说:“这支曲子你已经弹得很好了,再学一支吧!”“不,”孔子诚恳地说,“我刚会弹,对旋律还不熟悉,让我再练几天吧。”说着,孔子又专心致志地练了起来。 几天后,襄子又说:“你对这支曲子的旋律已经很熟,可以学别的曲子了。”孔子仍然不同意,说道:“虽然旋律弹熟了,但我还不太清楚这支曲子的意思,让我再琢磨几天吧。”这样,孔子又练了起来。过了几天,襄子又催孔子学习新的曲子。孔子说:“我现在知道这支曲子的意思了,但我还不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再给我几天时间,让我想想好

中华传统文明礼仪

“中华传统文明礼仪教育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中华传统文明礼仪教育的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一、研究背景与现实意义: 我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精神财富。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凝集起来的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疑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良好的礼仪修养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讲文明、重礼貌、和善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 礼仪教育在中华民族古代教育中曾占有极其突出和重要的位置,古代,就提出了,人“不学礼,无以立”,要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包括孔子、孟子在内的许多古代大教育家围绕礼仪著书立说,形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的庞大的理论体系。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民族对礼仪教育的内容有不同的认识和规范,然而它们之中仍存在若干相通和可以互相借鉴的成分。在当前,开展礼仪教育,进行礼仪规范训练,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见》,明确指出必须坚持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也明确指出:“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年来,我国小学中学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方面已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已取得可观的成绩。但是对学生开展有意识地礼仪教育方面确还存在许多的问题。 1、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 辉煌的成就,但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政治思想建设而忽略传统 道德建设,中小学生缺乏起码的礼仪常识,成了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如不会问候、不会谦让、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大至行为放浪,甚至触犯法律。又如有一些不良行为的学生把小偷小摸当作是好玩,是非不分,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2、家庭教育中对礼仪教育方面相对薄弱。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的,独生子女特有的自私、任性,以我为中心、惟我独尊的思想,同礼仪的核心思想——尊重、关爱他人、严于律己是格格不入的!在开展家庭教育中,家长普遍来重视孩子的礼仪教育,到使像“融四岁,能让梨”的礼仪经典成为历史美谈。更有甚者,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思想道德教育不经常开展,礼仪更是无所谓。部分农村家长的礼仪素质不高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礼仪修养的提高。 我校将针对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秀州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总课题研究的相关要求,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礼仪是通过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及其外在形象表现出来的,是一个人思想、道德、情操、修养的外在表现。 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是指中国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内涵极为广泛。从内容上来概括,传统礼仪是中华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本课题研究的中华传统礼仪教育是在并承传统的基础上,将现代文明社会的礼仪融入其中,使礼仪教育体现传统与时代同步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促使学生了解基本的礼节常识,养成在各种场合能做到文明礼仪的习惯。

农学类 中文核心期刊 影响因子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类 级别序号刊物名称编辑部地主办单位2004-2006平均影响因子 一类 1 昆虫学报北京中国昆虫学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135 2 昆虫知识北京中国昆虫学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071 二类 3 中国生物防治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 1.046 4 植物病理学报北京中国植物病理学会0.998 5 农药沈阳沈阳化工研究院0.731 三类 6 植物保护学报北京中国植物保护学会0.682 7 植物保护北京中国植物保护学会0.561 8 植保技术与推广(改名为:中国植保导刊)北京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0.191 农业科学――水产、渔业类 级别序号刊物名称编辑部地主办单位2004-2006平均影响因子 一类期刊 1 水生生物学报武汉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海洋湖沼学会 1.194 2 水产学报上海中国水产学会 1.019 3 中国水产科学北京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0.941 4 海洋水产研究青岛(山东)中国水产学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河水产研究所0.714 二类期刊 5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上海上海水产大学0.643 6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大连(辽宁)大连水产学院0.436 7 淡水渔业荆州(湖北)中国水产学会等0.415 8 水产科学大连(辽宁)辽宁省水产学会0.385 9 水产科技情报上海上海市水产学会等0.334 三类期刊10 水利渔业武汉水利部水库渔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库渔业研究所0.309 11 科学养鱼无锡(江苏)中国水产学会等0.207 12 中国水产北京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0.153 农业科学――畜牧、动物医学类 序号刊物名称编辑部地主办单位2004-2006平均影响因子 1 畜牧兽医学报北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0.845 2 蚕业科学镇江(江苏)中国蚕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0.618 3 动物营养学报呼和浩特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0.611 4 中国兽医学报长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0.582 5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哈尔滨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0.562 6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福州中国微生物学会0.505 7 中国兽医科技兰州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0.39 8 中国饲料北京中国饲料工业协会0.382 9 畜牧与兽医南京南京农业大学0.376 10 中国畜牧杂志北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0.317 11 中国家禽扬州(江苏)中国畜牧业协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0.203 12 中国兽医杂志北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0.201 13 中国动物检疫青岛(山东)农业部动物检疫所0.175 14 黑龙江畜牧兽医哈尔滨黑龙江省畜牧局,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会0.141 15 养禽与禽病防治广州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0.049

浙江省林学会关于印发《浙江省“科技兴林奖”奖励办法(修订)》的

浙江省林学会关于印发《浙江省“科技兴林奖”奖励办法(修 订)》的通知(2015) 【法规类别】林业管理 【发文字号】浙林会[2015]4号 【发布部门】浙江省林学会 【发布日期】2015.02.04 【实施日期】2015.02.0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浙江省林学会关于印发《浙江省“科技兴林奖”奖励办法(修订)》的通知 (浙林会〔2015〕4号) 各市、县(市、区)林业局(林学会),省林业厅属各有关单位(学会组),浙江农林大学、中国林科院亚林所: 为了充分调动全省广大林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推进林业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有效支撑林业现代化建设,根据有关规定,我会对原《“科技兴林奖”奖励办法》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奖励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浙江省林学会 2015年2月4日

浙江省“科技兴林奖”奖励办法(修订) 第一条为了奖励在科技兴林和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集体,调动各级林业部门及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推进林业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加速林业发展步伐,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省有关规定,设立浙江省“科技兴林奖”。科技兴林奖分设科技兴林组织奖(以下简称组织奖)和科技兴林项目奖(以下简称项目奖)。 第二条组织奖每年评审一次,每次设3-5个,奖励对象主要是市、县(市、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奖申报程序为:由县(市、区)向市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各市组织初审后限推荐2名报省林学会;市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直接向省林学会提出申请。申报单位需报送上一年度科技兴林工作书面总结及填报有关情况表(详见附件1)。省林学会组织有关领导、专家若干名成立组织奖评审委员会进行评选。 第三条项目奖每年评审一次。授予范围:基础研究、技术发明、技术开发、技术标准、科技推广、科学普及、软科学类等方面的优秀科技成果。 报奖范围:凡经各级林学会组织鉴定或取得科技成果登记证书的项目均可申报项目奖。但同一项目不允许同时申报两个同一级别的科技奖项;凡已获得厅、局(含市级)以上科技部门奖励的项目不予奖励;除为政府领导部门决策服务的软课题以外,各级林业行政部门一般不得作为科技兴林奖申报单位;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项目中仅从事组织管理和辅助服务的工作人员,一般不得作为科技兴林奖的候选人。

中华国学之——礼之解读

礼——安身立命之本 关于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是一个关系重大的问题,大到什么程度?严重到什么程度呢?可以这样说,它大到直接影响着我们每个人一生的命运;严重到影响着我们事业的成败,一生成就的大小,做事过程的顺逆,效果的优劣,以及人际关系的好坏乃至一个人的脾气性情的形成,心态情绪的变化;礼和这些问题紧密关联。 礼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多年的优秀传统之一,是古老文明传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泱泱大国之风,并不是由于幅员广大,人口众多,更重要的是它是全世界瞩目的礼仪之邦。从古至今,历代圣贤无不重视礼教,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关于礼的经典。 礼是什么呢?泛言之是礼貌,礼节,礼仪,礼法等等。我们在不同的场合,人们身处不同的社会阶层,在人生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礼法,不同的行为规范。比如我们高中同学举行的成人仪式,古代称为“弱冠之礼”,结婚典礼又叫人生大礼;我们每学期开学要举行“开学典礼”。通过这些仪式,提醒告诫我们人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要遵循一些新的礼仪、礼法,开始新的生活。 可见,礼是我们古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古老而略带一点神秘气息的《易经》中有一卦叫做“天泽履”“履者,礼也”。就是教导人们的行为应该如何遵循礼的道理才能吉祥。 礼,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是众多细微的行为规范。其实在“礼记”“论语”等许多圣贤的典籍中,早就有许许多多关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关于行立、坐卧、言默、举止及与人交往等方面的规范和要求。现在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一、《礼记·典礼》“游毋倨,立毋跛,坐毋箕” 走路不要很傲慢的样子,站立时要正直,不要斜靠,坐着不能把腿叉开。①民间有“仰头老婆低头汉”的说法,也就说走路,眼睛应平视头要端正,否则女人仰头是浅薄傲慢,男人低头是心机狡猾,②一站几道弯,做事多舛,多障碍,③作风不正,好邪淫。 二、《礼记·曲礼》“将上堂,声必扬。户外有二履,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 将上堂屋,必须大声打招呼,看见门口放着鞋听见屋里人说话可以进去,没听到声音就不要冒失进去。 《礼记·少仪》“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 执物要像拿一个盛满水的杯子一样,小心翼翼;到没人的地方行为不可随便,要像有人在看着你。

浙江卫生二级目录刊物

序 专业刊名主办单位国际刊号国内刊号号 二级 浙江医学(除“论著”栏目 浙江省医学会ISSN 1006-2785 CN 33-1109/R 129 综合医学 外) 浙江省医学情 ISSN 1007-3299 CN 33-1207/R 130 浙江实用医学 报研究所 中华医学会北 131 北京医学 ISSN 0253-9713 CN 11-2273/R 京分会 132 上海医学上海市医学会ISSN 0253-9934 CN 31-1366/R 133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中华医学会ISSN 1673-4904 CN 11-5455/R 134 新医学中山大学ISSN 0253-9802 CN 44-1211/R 广东省医学情 ISSN 1006-5725 CN 44-1193/R 135 实用医学杂志 报研究所 136 中国医刊人民卫生出版社ISSN 1008-1070 CN 11-3942/R 中华医学会, ISSN 1008-1372 CN 43-1274/R 137 中国医师杂志 湖南省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 138 中国基层医药 ISSN 1008-6706 CN 34-1190/R 安徽医科大学 中国农村卫生 139 中国乡村医药 ISSN 1006-5180 CN 11-3458/R 协会

140 世界医学杂志中国医学科学 院,中国协和 医科大学,卫 理医学信息技 术(北京)有 限公司 ISSN 1007-6751 CN 11-3845/R 141 中国急救医学中国医师协 会,黑龙江省 科学技术情报 研究所 ISSN 1002-1949 CN 23-1201/R 142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北京大学,中 华医学会疼痛 学分会 ISSN 1006-9852 CN 11-3741/R 143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浙江大学ISSN 1008-9292 CN 33-1248/R 144 复旦学报(医学版)复旦大学ISSN 1672-8467 CN 31-1885/R 145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北京大学ISSN 1671-167X CN 11-4691/R 146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 版) 华中科技大学ISSN 1672-0741 CN 42-1678/R 147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中国医科大学ISSN 0258-4646 CN 21-1227/R 148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四川大学ISSN 1672-173X CN 51-1644/R 149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南大学ISSN 1672-7347 CN 43-1427/R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

中国传统礼仪习俗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之称,“礼”在社会无时不在,出行有礼,坐卧有礼,宴饮有礼,婚丧有礼,寿诞有礼,祭祀有礼,征战有礼等等。这里的“礼”包含了礼制的精神原则与礼仪行为两大部分,礼义是礼制的精神核心,礼仪制度是礼义精神的外在表现,二者关系密切。这里只就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择要介绍: 行走之礼—— 在行走过程中同样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有行走的礼节。古代常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这就是“趋礼”。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见面之礼—— 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上行拱手礼。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作揖同样是两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略向前屈。作揖礼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礼仪,除了上述社交场合外,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作揖礼。身份高的人对身份低人的回礼也常行作揖礼。社会对至尊者还有跪拜礼,即双膝着地,头手有节奏触地叩拜,即所谓叩首。现今跪拜礼只在偏远乡村的拜年活动能够见到,一般不再施行。在当今社会人们相见,一般习用西方社会传入的握手礼。 入坐之礼—— 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有贵客光临,应该立刻起身致意。 饮食之礼——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纪委、省委组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监察厅、省编委办关于对省纪委省监察厅派驻(出)机构实行统一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 知 【法规类别】纪检11804 【发文字号】浙委办[2005]55号 【发布部门】浙江省政府中共浙江省委员会 【发布日期】2005.08.12 【实施日期】2005.08.1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纪委、 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监察厅、省编委办关于对省纪委 省监察厅派驻(出)机构实行统一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浙委办[2005]55号) 省直属各单位: 《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监察厅、省编委办关于对省纪委省监察厅派驻(出)机构实行统一管理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纪检监察机关对派驻(出)机构实行统一管理,是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举措,对于完善纪检监察体系,充分发挥派驻(出)机构的作用,促进我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贯彻落实具有重要意义。省直各单位要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坚决推进对派驻(出)机构的统一管理,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各单位在执行《实施意见》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请及时报告省委。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5年8月12日 (2005年8月8日) 根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对各级纪律检查机关的领导,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全面实行对派出机构统一管理”的要求和中办发[2004]12号文件精神,现就对省纪委、省监察厅派驻(出)机构全面实行统一管理问题,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对派驻(出)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依照中央纪委监察部对派驻(出)机构实行统一管理的总体部署,结合浙江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对派驻(出)机构的统一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对驻在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监督,有效促进省直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 对派驻(出)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一)改革领导体制,将派驻(出)机构由省纪委、省监察厅和驻在部门双重领导改为由省纪委、省监察厅直接领导。 (二)强化监督职能,切实加强对驻在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监督。

北京林学会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北京林学会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计划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北京林学会第七届理事会任期的第四年,一年来,学会在北京市科协、北京市民政局社团办和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的业务领导下,在学会常务理事会的具体指导下,在全体理事及广大会员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引进林业先进理念、开拓创新,充分调动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围绕国际热点、首都林业发展重点,积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学术交流、科普宣传、科技推广、技术咨询与培训等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一)关注国际热点大力推进北京林业碳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北京的林业碳汇得到了蓬勃发展;2009年,学会秉承政府制定的“政府搭台,宣传引导,社会参与,自觉自愿”的林业碳汇宣传原则,充分发挥学会林业科普宣传主力军作用,在宣传普及林业碳汇理念,推进北京林业碳汇发展方面作了大量工作。 学会先后参与编辑制作《林业碳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宣传画册、《碳汇在行动,用森林减缓气候变化》宣传折页等印刷品,累计印数1万册,设计制作林业碳汇主题宣传展板1套18幅,完成15分钟林业碳汇宣传短片及15秒公益广告视频,参与构建“北京碳汇网”等。在国际召开哥本哈根气候谈判大会之际,学会与碳汇办、腾讯网合作,建立了“通向哥本哈根之路”专题频道,网站日点击量近200万次。 围绕林业碳汇主题,积极开展了5次科普宣传、2次培训活动。先后参与举办了北京科技周、“北京市第十二届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宣传月”、市园林绿化局“2009北京园林绿化行业新技术新材料推介会暨专题报告会”等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同时与睿翼车友会、绿色生活公益联盟、汽车江湖等民间社团,合作组织开展了“零碳出行”总动员、“绿色车出行,消除碳足迹”等小型环保宣传活动。活动期间免费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累计受众达3万余人次。11月,学会与北京林业碳汇工作办公室合作,针对全市园林绿化系统内相关领导及技术人员,组织开展了林业碳汇专题培训班2期,

中华传统礼仪大全

中华传统礼仪大全 古代称谓 中国号称文明古国,世人誉之为礼仪之邦、君子之国,即使是在唇枪舌剑的论 战中,我们的先人也同样讲究语言美。《礼记?仪礼》道:“言语之美,穆穆皇皇。”穆穆者:敬之和;皇皇者,正而美。确实是说,对人说话要尊敬、和气,谈吐文雅。 现在我们称呼对方的代词只有“你”和“您”,而古代,尽管有“汝,尔、若、而、乃”等好几个称法,然而他们不管对长辈、平辈说话时,从来不用这些词,认为如此称呼不礼貌。古人有多种多样表示尊敬的方法,大致有如下数种。 1、用“道德高尚”的说法称呼对方,如称人为“子、夫子、先生”等等。 2、从辈份上尊称对方,如称人为“父老、父、丈人、母、媪、老伯”等。 3、称对方的字、号。 4、称对方的身份时加上“贤、尊、高”等字眼。如“贤侄”、“贤婿”等。 5、用对方的部下来代称对方,表示由于尊敬的缘故,不敢直截了当指呼对方。例如,“陛下”代称帝王;“殿下”代称皇后、太子;“阁下”、“足下”等代称一样人。 古代第一人称代词除了“我”以外,还有“余、吾、予、朕、台、卯”等。但古人对长辈或平辈说话时,也不用他们而是毫无例外地用谦称。例如: 1、用“道德不高尚”或“不聪慧”的说法来称呼自己。如自称“鄙人、小人、愚、愚弟”等。 2、“用辈份低”的说法来称自己。例如自称“小弟、小侄”等。 3、用“地位卑*”的说法来称呼。例如自称“臣、仆、在下、*子、牛马、自己下走”等等。 4、称自己的身份、职务,有时还加上“卑、小、贫”等字眼。例如自称“弟子、学生、小生、贫僧、卑吏、卑职”等。 5、直呼自己的名。例如孔子自称“丘”。 古人的礼貌语言还表现在:凡是说到与对方有关的行为、人物、情况、物品时,大都要使用尊敬、委婉的说法,例如: 称别人的姓、名和字为“贵姓、大名、尊讳、尊字”等。 称别人年龄为“贵庚、尊庚、芳龄、高寿”等。 称别人的住处为“尊府、府上、尊寓、华居”等。 称别人的神态、相貌为“风采”等。 称别人的躯体为“玉体”等。 称别人的亲属去世为“作故交、谢来宾、仙游”等。 同样地,说到与自己有关的人和YCB圆弧齿轮油泵事物时,也一律采纳谦虚的说法。例如: 称自己的妻子为“*内、拙荆”。 称自己的小孩为“*息、犬子”。 称自己的朋友为“敝友”。 称自己的情况为“*事”。 称自己的意见为“愚见、愚计”。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名单2010-2014

个)138一、科技、文化、教育场馆类(所在区域推荐单位单位序号北京市全国妇联中国儿童中心1北京市全国妇联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2北京市中国通信学会中国电信博物馆3北京市中国通信学会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4北京市中国通信学会北京通信电信博物馆5北京市中国海洋学会北京海洋馆6北京市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气象科技展厅7北京市北京市科协北京市规划展览馆8北京市北京市科协中国电影博物馆9北京市北京市科协北京市海淀区安全教育馆10北京市北京市科协北京自来水博物馆11北京市北京市科协北京排水科普展览馆12北京市北京市科协首都图书馆13北京市北京市科协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14北京市北京市科协首都博物馆15北京市北京市科协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16天津市天津市科协天津消防教育馆17天津市天津市科协天津电力科技博物馆18天津市天津市科协天津开发区三维成像技术博物馆19天津市天津市科协天津宝成博物苑20河北省河北省科协中国航标展馆21河北省河北省科协开滦博物馆22河北省河北省科协张家口炮兵博物馆23河北省河北省科协秦皇岛市山海关长城博物馆24山西省山西省科协平遥苗世明藏报馆25辽宁省农业部辽宁农业博物馆26辽宁省全国妇联沈阳儿童活动中心27辽宁省辽宁省科协28沈阳盛京自然博物馆辽宁省辽宁省科协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小学生科技中心2930鞍山市铁东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辽宁省科协辽宁省 辽宁省辽宁省科协鞍山科技馆 31 铁岭市科学馆辽宁省科协 32 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科协大连贝壳博物馆 33 鞍山市立山区青少年活动

中心 34 辽宁省科协辽宁省辽宁省辽宁省科协义县宜州化石馆 35 阜新市科技馆 36 辽宁省辽宁省科协吉林省吉林省科协吉林市博物馆 37 靖宇火山矿泉群地质博物馆38 吉林省吉林省科协吉林省吉林省科协集安市科技馆 39哈尔滨市儿童少年活动中心 40 黑龙江省全国妇联黑龙江省中国林学会大兴安岭资源馆 41 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 42 黑龙江省黑龙江省科协黑龙江省黑龙江省科协黑龙江省科学技术馆 43 大庆市博物馆 44黑龙江省黑龙江省科协黑龙江省黑龙江省科协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 45 哈尔滨极地馆 46 黑龙江省黑龙江省科协黑龙江省黑龙江省科协哈尔滨科学宫 47 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 48 黑龙江省黑龙江省科协黑龙江省黑龙江省科协大庆科技馆 49 上海农业科普馆松江馆 50 上海市农业部上海市中国消防协会上海消防博物馆 51 上海邮政博物馆 52 上海市中国通信学会上海市上海市科协上海种猪养殖科普馆 53 海军上海博览馆 54 上海市上海市科协上海市上海市科协上海铁路博物馆55 中国福利会少年宫 56 上海市上海市科协上海市上海市科协上海海洋水族馆57 上海汽车博物馆58 上海市上海市科协上海市上海市科协上海集成电路科技馆 59 上海院士风采馆 60 上海市上海市科协上海市上海市科协上海民防科普教育馆 61 62 上海市禁毒科普教育馆(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上海市科协上海市 上海市上海市科协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 63 上海市科协闵行区浦江镇青少年教育培训中心64 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科协上海风电科普馆65 上海市科协松江区科技馆 66 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科协上海大自然野生昆虫馆 67 上海市科协上海纺织博物馆 68 上海市上海市上海

中国林学会关于实施中国林业乡土专家制度的通知

附件1 中国林学会乡土专家评选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促进精准脱贫,破解农村基层林业技术人员短缺难题,突破林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瓶颈,进一步激发社会民间林业实用人才开展科技推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林学会“乡土专家”是指在林业生产经营一线,应用技能突出、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群众认可度较高,为当地林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村涉林种植、养殖、加工、营销的经营能手,合作社牵头人,农村承包大户、乡村企业等实体经济中具有专业技术才能的基层科技人才。 第三条中国林学会“乡土专家”重点评选在乡村从事涉林传统产业,种苗花卉,城乡绿化,用材林、经济林、竹林等培育,木材生产和林产品加工,和林下经济、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新兴产业,兼具科技和经营技术的林业专业人才。 第二章资格条件 第四条中国林学会“乡土专家”必须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林业科技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助人为乐的情怀。并具备下列条件: (1)科技创新意识强。善于学习林业新知识、新技术,围绕林业增效增收,因地制宜,大胆试验,开展先进实用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积极引进和培育新品种,探索和试验推广新技术。

(2)生产技术水平高。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和过硬的技能,是林业生态建设或林业产业某一领域、某一方面公认的林业实用人才,并具有较好的口头表达和传授能力。 (3)生产经营效益好。本人从事林竹培育、种苗花卉、林下经济等资源培育规模100亩以上,森林旅游及木材和林产品加工等产业经营达到一定规模,新兴产业融合发展达到规模产值,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有影响力和知名度。 (4)示范带动辐射广。能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积极开展林业先进技术示范、推广应用,积极为同行业小企业、合作社、农户送智解难,带领大家增效创收、共同致富成效明显。 (5)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年龄一般在65周岁以下。 第三章推荐认定程序 第五条中国林学会“乡土专家”需有2名具有乡土专家推荐资格的专家推荐,中国林学会组织召开乡土专家评审委员会会议进行评议决定。 第六条首批具有乡土专家推荐资格的专家范围如下: (1)试点地区宁波服务站命名的乡土专家; (2)中国林学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副秘书长,以及学会秘书处具有副高以上资格的专业人员; (3)各省级林学会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副秘书长; (4)中国林学会各分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副秘书长; (5)中国林学会宁波服务站、吉林省服务站、大兴安岭服务站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副秘书长。 第四章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中国林学会“乡土专家”享有以下权利:

中华传统礼仪文化

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知识竞赛知识概要 ○活动组委会命题组 《周礼》是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经济制度的一部著作,是古代儒家主要经典之一。与《仪礼》《礼记》并列为《三礼》。西汉以后被列入学官,成为古代文人必读之书。 《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 《仪礼》,儒家十三经之一,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一部汉族礼制汇编,共十七篇。内容记载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各种礼仪。 中国的“礼乐射御书数”传统六艺中,“礼”字第一,充分说明了中国人重视礼仪的传统。《论语》上有一则故事,孔子警告儿子孔鲤说:“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如果不学礼的话,是没有办法立足的。”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诗经》就有对“礼仪”最早的记载。“礼”在传统社会无时不在,出行有礼,坐卧有礼,宴饮有礼,婚丧有礼,寿诞有礼,祭祀有礼,征战有礼等等。礼仪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言行规范和待人接物的习惯做法,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这里只就日常生活中的传统礼仪择要介绍: 一、行走之礼——在行走过程中同样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有行走的礼节。

古代常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这就是“趋礼”。传统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二、见面之礼——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 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传统上行拱手礼。拱手礼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见面问候礼仪。拱手礼的正确做法是,行礼时,双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左手在前、右手握拳在后,两手合抱于胸前,有节奏地晃动两三下,并微笑着说出您的问候。因为古人认为杀人时拿刀都是用右手,右手在前杀气太重。所以右手握拳,用代表友好的左手在外,把右手包住。 在封建社会里,“跪拜”是一种臣服的表示,“拜,服也;稽首,服之甚也。”即使是平辈跪拜,也有彼此恭敬的意思。“跪拜礼”其表现形式有多样,但主要有以下几种:⑴稽首:是臣拜君之礼。拜者头手着地,并停留较长一段时间;⑵顿首:即叩首、叩头。头一触地就起,是一种用于平辈间的,比较庄重的礼节。古人就常常在书信的头或尾书以“顿首”二字,以表敬意。 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作揖同样是两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略向前屈。作揖礼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礼仪,除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文处理实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 文处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法规类别】公文处理 【发文字号】浙政办[1997]17号 【发布部门】浙江省政府 【发布日期】1997.07.23 【实施日期】1997.07.2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人民政府 办公厅公文处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浙政办[1997]17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丽水地区行政公署,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文处理实施细则》已经秘书长、主任办公会议研究同意,现予以印发。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一九九七年七月二十三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文处理实施细则 为了进一步做好省政府办公厅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提高办文质量,促进公文处理工作

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行文规定 (一)省政府和省政府办公厅的公文,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省政府行政规章和行政措施,请示答复问题,指导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行文要少而精、讲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文牍主义。 (二)各市、县人民政府,丽水地区行政公署,省政府直属各单位向省政府的请示,应贯彻“党政分开”的原则。凡同时主送省委、省政府的请示,省政府办公厅需待省委办公厅批办后才予办理。如涉及党的工作,由省委、省政府或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行文。 (三)行文关系应按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省政府办公厅一般不受理越级的请示或报告。 (四)请示应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请示解决的问题涉及有关地区和部门的,应用抄送形式,并先行协商。请示不要直接送领导个人,也不能同时抄送下级机关。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五)主送省政府的请示、报告(包括附件)一般报送15份。内容单一的请示件可报送5份。 二、办文规定 (一)送省政府、省政府办公厅的公文,统一由秘书处签收,分以下情况进行处理:1、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和国务院各部门来文,由秘书处提出拟办意见。其中需由省政府或省政府办公厅直接办理的来文,作为“办件”交综合处处理。 2、各地、各部门来文,不需要处理答复的“阅件”,由秘书处直接分发;需要处理答复的“办件”,交综合处处理。 (二)综合处对“办件”,分以下几种情况进行处理:

论中华林学会与民国时期中国高等林学学科的发展

中 国 林 业 教 育 第30卷 第6期  Forestry Education in China 2012年11月 论中华林学会与民国时期中国高等林学学科的发展 雷志松 (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临安 311300) 摘 要:中华林学会是一个在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具有较大影响的林学学术研究团体,它将“研究林学”列为学会的第一职志,对民国时期中国高等林学学科的发展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中华林学会会员多数受过近代教育且有留学经历,这使得学会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较为开阔的眼界。中华林学会有众多会员担任过当时中国许多大学的森林(林学)系主任,在传授林学思想和培养林业人才方面占有主导地位。中华林学会会员在探索本土化的高等林学学科发展之路,为我国高等林学教育和林学学科的构建、林业科学研究的拓展及当时中国农村的改造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华林学会与今天的中国林学会和我国台湾地区的中华林学会具有传承关系。 关键词:民国时期;中华林学会;高等林学学科 民国以降,一批在国外专攻林学的学者,如凌道扬、姚传法、陈嵘、梁希、李寅恭等,回国从事林业教育科研工作,为中国高等林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中国高等林学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随着专攻林学的学者陆续增多,“集合同志,振兴森林”[1]的时机日渐成熟,专业林业学术团体也应运而生。1917年春,凌道扬等人组织成立中华森林会,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林业学术团体,将林学研究从农学研究中分离出来,是中国传统林学向近代林学过渡的重要标志。中华森林会“在推动林业科学技术,促进林业生产,普及林业科学知识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2],但因时局变迁,中华森林会成立后不久学术活动即陷于停顿。 1928年8月,为恢复林业学术团体活动,中国林学界同仁凌道扬、陈嵘、梁希、姚传法等人在对中华森林会进行改组的基础上,在南京举行中华林学会成立大会,通过了《中华林学会章程》。中华林学会成立后,国内一批优秀的专家学者加入学会。从中华林学会会刊《林学》刊载的学会会员录的情况看,中华林学会成立初期会员数为89人;到1930年2月,达到109人;到1930年4月,达到113人;到1936年7月,仍为109人。中华林学会在中国大陆存续的20余年(1928—1949)中,会员数变化不大,基本上维持在学会成立初期时的水平。 一、中华林学会与民国时期的中国高等林业院校 从1936年公布的1934年度全国各类学术团体的情况看,中华林学会是当时中国4个农林团体之一[3]。作为一个林学研究团体,会员的数量特别是质量对于学会的发展至关重要,会员特别是核心成员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学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限于篇幅,下面笔者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编者的《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农学编林业卷1》(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中国林学会编著的《中国林学会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百度百科中相关人名条目,仅将中华林学会成立初期(1928年8月—1929年12月)的核心成员(理事会理事长和理事)的学缘状况进行了统计,见表1。 表1 中华林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组成人员的学缘状况姓名学会中任职学缘状况 姚传法理事长美国,耶鲁大学,林学 陈 嵘理事 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林科 凌道扬理事 美国,耶鲁大学,林学 梁 希理事 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林科 黄希周理事 日本,鹿儿岛大学,林科 陈雪尘理事 中国,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林学 陈 植理事 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林科 邵 均理事 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林科 康 瀚理事 中国,金陵大学,林科 吴桓如理事 日本,学校不详,林科 李寅恭理事 英国,阿伯丁大学,农林科 发展近代中国林学学科和引进西方现代高等林学学科是中华林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组成人员的宏愿。中华林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的11位组成人员中,全部受过近代教育且全部专攻林学,其中9人在国外获得各种学位。这使得学会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而且使学会具有较为开阔的眼界。他们把西方现代大学理念和高等林学学科体系导入中国,并根据中国国情进行了改造,组建中国高等林业院校,探讨教学理论、编写新教材、创设学术期刊、出版学术论著,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科学研究等,为我 63

中华礼仪文化之美

中华礼仪文化之美 简介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 第一章基本礼仪 个人礼仪是其他一切礼仪的基础,是一个人仪容、仪表、言谈、行为举止的综合体现,是一个人性格、品质、情趣、素养、精神世界和生活习惯的外在表现。总的规范为:整洁清爽、端庄大方。 一、仪表仪态礼仪 1、保持头发清洁,修饰得体,发型与本人自身条件、身份和工作性质相适宜。男士应每天修面剃须。女士化妆要简约、清丽、素雅,避免过量使用芳香型化妆品,避免当众化妆或补妆。表情自然从容,目光专注、稳重、柔和。手部保持清洁,在正式的场合忌留长指甲。 2、站姿:挺直、舒展,手臂自然下垂。正式场合不应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不要有下意识的小动作。女性站立时双腿要基本并拢,脚位应与服装相适应。穿紧身短裙时,脚跟靠近,脚尖分开呈“V”状或“Y”状;穿礼服或者旗袍时,可双脚微分。 3、坐姿:入座时动作应轻而缓,轻松自然。不可随意拖拉椅凳,从椅子的左侧入座,沉着安静地坐下。女士着裙装入座时,应将裙子后片拢一下,并膝或双腿交叉向后,保持上身端正,肩部放松,双手放在膝盖或椅子扶手上。男士可以微分双腿(一般不要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或椅子扶手上。

4、离座时,应请身份高者先离开。离座时动作轻级,不发出声响,从座位的左侧离开,站好再走,保持体态轻盈、稳重。 5、走姿:行走时应抬头,身份重心稍前倾,挺胸收腹,上体正直,双肩放松,两臂自然前后摆动,脚步轻而稳,目光自然,不东张西望。 6、遵守行路规则,行人之间互相礼让。三人并行,老人、妇幼走在中间。男女一起走时,男士一般走在外侧。走路时避免吃东西或抽烟。遇到熟人应主动打招呼或问候,若需交谈,应靠路边站立,不要防碍交通。 二、交谈礼仪 1、态度诚恳,表情自然大方,语言和气亲切,表达得体。谈话时不可用手指人,做手势动作幅度要小。谈话者应保持一定距离。在公共场合男女之间不要耳鬓厮磨,与非亲属关系的异性避免长时间攀谈、耳语。 2、对长辈、师长、上级说话要尊重,对下级、晚辈、学生说话则注意平易近人。同时与几个人谈话,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两个人身上,要照顾到在场的每一个人,注意听取对方的话。 3、不可出言不逊、强词夺理。不可谈人隐私,揭人短处。不可背后议论他人,拨弄是非。不说荒诞离奇、耸人听闻的事,不搞小广播。谈话中意见不一致时,要保持冷静,以豁达的态度包容异已或回避话题。忌在公众场合为非原则性问题大声喧哗、争执打闹。遇有攻击、侮辱性言辞,一定要表态,但要掌握尺度。 三、服饰礼仪 1、服饰是一种文化,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精神面貌和物质文明发展的程度;着装是一门艺术,正确得体的着装,能体现个人良好的精神面貌、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公务场合着装要端庄大方;参加宴会、舞会等应酬交际着装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