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热力学课程论文

化工热力学课程论文
化工热力学课程论文

化工热力学课程论文

专业班级:10级核化101班

姓名:高超

学号:20104150120

任课老师:阳鹏飞

日期:2012年12月28日

空气分离

-----热力学第二定律在空分中的应用

摘要:热力学第二定律作为判定与热现象有关的物理过程进行方向的定律,本文分析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涵义以及意义,并阐述了它在在空分中的应用。

关键字:空分制冷

Abstract: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as a judge and thermal phenomena related to the physical process of the direction of the law,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meaning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and expounds its application in air separation.

Keywords: air separation refrigeration

引言

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氮,它们分别以分子状态存在,均匀地混合在一起,通常要将它们分离出来比较困难,目前工业上主要有3种实现空气分离方法:吸附法、膜分离法和深冷法(也称低温法)。深冷法是目前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空气分离方法。

其基本过程是先将混合物空气通过压缩、膨胀和降温,直至空气液化,然后利用氧、氮汽化温度(沸点)的不同进行精馏分离。流程可分为:空气过滤系统、空气压缩机系统、空气预冷系统、空气净化系统、空气压缩膨胀制冷系统、空气分离系统。其中空气压缩膨胀制冷系统对整个空气分离过程来说至关重要。

制冷按照制冷温度大小,分为三类:普通制冷:t>-120℃;深度制冷:-120℃>t>-253℃;超低温制冷:t<-253℃。空气的液化技术属于深度制冷。

工业制冷主要方法之一为气体膨胀制冷:将高压气体做绝热膨胀,使其压力、温度下降,利用降温后的气体来吸取被冷却物体的热量从而制冷。

0.制冷的原理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获得低温必须消耗能量。

逆卡诺循环:它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假设低温热源(即被冷却物体)的温度为T0,高温热源(即环境介质)的温度为Tk, 则工质的温度在吸热过程中为T0,在放热过程中为Tk, 就是说在吸热和放热过程中工质与冷源及高温热源之间没有温差,即传热是在等温下进行的,压缩和膨胀过程是在没有任何损失情况下进行的。其循环过程为:

首先工质在T0下从冷源(即被冷却物体)吸取热量q0,并进行等温膨胀4-1,然后通过绝热压缩1-2,使其温度由T0升高至环境介质的温度Tk, 再在Tk下进行等温压缩2-3,并向环境介质(即高温热源)放出热量qk, 最后再进行绝热膨胀3-4,使其温度由Tk 降至T0即使工质回到初始状态4,从而完成一个循环。

对于逆卡诺循环来说,由图可知:

q0=T0(S1-S4)

qk=Tk(S2-S3)=Tk(S1-S4)

w0=qk-q0=Tk(S1-S4)-T0(S1-S4)=(Tk-T0)(S1-S4)

由上式可见,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与工质的性质无关,只取决于冷源(即被冷却物体)的温度T0 和热源(即环境介质)的温度Tk;降低Tk,提高T0 ,均可提高制冷系数。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还可以证明:“在给定的冷源和热源温度范围内工作的逆循环,以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为最高”。任何实际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都小于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

总上所述,理想制冷循环应为逆卡诺循环。而实际上逆卡诺循环是无法实现的,但它可以用作评价实际制冷循环完善程度的指标。通常将工作于相同温度间的实际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ε与逆卡诺循环制冷系数εk之比,称为该制冷机循环的热力完善度,用符号η表示。即:η=ε/εk

3. KDON48000/80000型空分装置简易流程分析

⑴空气净化:

①过滤及压缩:

原料空气自吸入口吸入,经自洁式空气过滤器,除去灰尘及其它机械杂质,空气经过滤后经离心式空压机压缩至压缩至0.575Mpa 后经空气冷却塔预冷,空气自下而上穿过空气冷却塔,在冷却的同时,又得到清洗。

②预冷:

进入空冷塔的水分为两段。下段为由凉水塔来的冷却水,经循环水泵加压入空冷塔中部自上而下出空冷塔回凉水塔。上段为由水冷塔来的冷却水,经水冷塔与由分馏塔来污氮气热质交换冷却后由冷冻水泵加压,送入空气冷却塔顶部,自上而下出空气冷却塔回凉水塔。空气经空气冷却塔冷却后,温度降至18℃。

③纯化:

空气经空气冷却塔冷却后进入切换使用的分子筛纯化器1#或2#,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及残留的水蒸汽被吸附。

分子筛吸附器为卧式双层床结构,下层为活性氧化铝,上层为分子筛,两只吸附器切换工作。当一台吸附器工作时,另一台吸附器则进行再生、冷吹备用。由分馏塔来的污氮气,经蒸汽加热器加热至-170℃后,入吸附器加热再生(高温再生时,再生气经蒸汽加热器及电加热器加热至260℃后,入吸附器加热再生),脱附掉其中的水份及CO2,再生结束由分馏塔来的污氮气冷吹,然后排入大气放空。

⑵空气液化

空气经净化后,由于分子筛的吸附热,温度升至~20℃,然后分两路:

第一路:空气在低压主换热器中与返流气体(纯氮气、压力氮气、污氮等)换热达到接近空气液化温度约-173℃后进入下塔进行精馏;

第二路:空气进入增压空气压缩机1段进行增压,压缩后的这部分空气又分为二部分:

①相当于膨胀空气的这部分空气从增压空气压缩机的Ⅰ段抽出,经膨胀机驱动的增压机,消耗掉由膨胀机输出的能量,使空气的压力得以进一步提高,增压后进入高压主换热器。在高压主换热器内被返流气体冷却至152k(-121℃)抽出,进入膨胀机膨胀制冷,膨胀后的空气,经汽液分离器分离后气体部分进入下塔,液体经节流后送入粗氩冷凝器(液空冷源)。

②另一部分继续进增压空气压缩机的Ⅱ段增压,从增压空气压缩机的Ⅱ段抽出后,进入高压主换热器,与返流的液氧和其他气体换热后冷却至106K(-167℃)经节流后进入下塔中部;

⑶空气精馏:

①下塔精馏:

在下塔中,空气被初步分离成顶部氮气和底部富氧液态空气。

顶部氮气:顶部气氮在主冷凝蒸发器中液化,同时主冷凝蒸发器的低压侧液氧被气化。绝大部分液氮作为下塔回流液回流到下塔,其余液氮经过冷器,被纯气氮和污气氮过冷并节流后送入上塔顶部作为上塔回流液。

压力氮气:压力氮气从下塔顶部引出来,在低压主换热器中复热后出冷箱。

污液氮:在下塔下部得到污液氮,经过冷器过冷后,节流至上塔上部参与精馏。

富氧液态空气:从下塔底部抽出的富氧液空在过冷器中过冷后,一部分作为粗氩冷凝器冷源,另一部分经节流送入上塔中部作回流液。

②上塔精馏:

经上塔的精馏,在顶部得到产品氮气,在上部得到污氮气,底部得到液氧。

液氧:液氧从上塔底部通过管道导入主冷凝蒸发器中,在主冷凝蒸发器中被来自下塔的压力氮气汽化,汽化后的低压工艺氧气通过管道导入上塔。液氧在主冷凝蒸发器底部导出经高压液氧泵加压,然后在高压换热器复热后以4.7MPa(G)的压力作为气体产品出冷箱。

污气氮:污气氮从上塔上部引出,并在过冷器中复热后,部分低压主换热器中复热后做为分子筛纯化器的再生气体;其在余高压主换热器中复热后,进入水冷塔作为冷源。

纯气氮:纯气氮从上塔顶部引出,在过冷器及低压主换热器中复热后出冷箱,作为产品送往氮压机,多余部分送往水冷却塔中作为冷源冷却外界水。

氩馏份:从上塔相应部位抽出氩馏份送入粗氩冷凝器,粗氩冷凝器采用过冷后的液空作冷源,氩馏份直接从增效塔的底部导入,上升气体在粗氩冷凝器中液化,得到粗液氩和粗氩气,前者作为回流液入增效塔,而后者经进入低压换热器复热到常温送出冷箱;在粗氩冷凝器蒸发后的液空蒸汽和底部少量液空同时返回上塔。

4. 核心制冷设备膨胀机

膨胀机是空分设备的心脏部机之一,由气体在膨胀机中等熵膨胀而制取冷量,正常生产中为系统补充冷损。

工作原理:工质在透平膨胀机的通流部分膨胀获得动能,并由工作轮轴端输出外功,因而降低了膨胀机出口工质的内能和温度。

5. 结束语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热力学的重要部分,空分冷冻装置的实际循环的都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

【参考文献】

【1】朱自强化工热力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许祥静煤炭气化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化工热力学教学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化工热力学是化学工程的重要分支和基础学科,是热力学基本定律应用于化学工程领域中而形成的一门学科。本课程主要研究化工过程中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及过程趋近平衡的极限条件,主要涉及能量及组成的计算。能量计算包括功能互换,也包括物理热和化学热的计算,前者包括温度、压力对焓的影响及各种相变热,后者主要是反应热。组成计算包括化学平衡和相平衡。化学平衡包括平衡常数及平衡组成的计算,并确定反应方向;相平衡包括在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各相组成的确定。化工热力学是化工过程研究、开发与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均较强的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2.设计思路: 化工热力学应用热力学基本定律研究化工过程中能量的有效利用、各种热力学过程、相平衡和化学平衡,还研究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基础数据,如物质的p-V-T关系和热化学数据。 本课程主要包括四部分的内容,各部分的内容和基本要求如下: 第一部分,流体的p-V-T关系,要求掌握各种p-V-T关系使用范围,会应用各种p-V-T关系进行基本的p-V-T 计算。 第二部分,纯物质(流体)的热力学性质,要求掌握应用p-V-T关系求解纯物质的热力学性质的方法。 第三部分,热力学基本定律及其应用,要求掌握化工过程能量分析的方法,了解和掌握化工热力学原理的应用(压缩、膨胀、动力循环与制冷循环等)。 第四部分,均相混合物热力学性质,掌握利用混合规则求解均相混合物热力学性质的方法。 第五部分,相平衡,掌握气液相平衡的计算方法。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适宜安排在修完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化学(上)等有关基础课课程之后开设,内容上注意与物理化学的衔接。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系统地掌握运用化工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计算方法,分析和解决化工生产中有关能量转换和有效利用、相平衡和化学变化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利用化工热力学的方法对化工中涉及的物

化工热力学实验讲义

化工热力学试验讲义 李俊英 齐鲁工业大学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室 2013.10

实验一二氧化碳临界状态观测及p-v-t关系测定气体的压力、体积、温度(p、v、t)是物质最基本的热力学性质:pvt数据不仅是绘制真实气体压缩因子固的基础,还是计算内能、始、嫡等一系列热力学函数的根据。在众多的热力学性质中,由于pvt参数可以直接地精确测量,而大部分热力学函数都可以通过pvt参数关联计算,所以气体的pvt性质是研究其热力学性质的基础和桥梁。了解和掌握真实气体pvt性质的测试方法,对研究气体的热力学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CO2临界状态的观测方法,增加对临界状态概念的感性认识。 2. 加深对课堂所讲工质的热力状态、凝结、汽化、饱和状态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3. 掌握CO2的p-v-t关系的测定方法,学会用实验测定实际气体状态变化规律的方法和技巧。 4. 学会活塞式压力计、恒温器等部分热工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测定CO2的p-v-t关系。在p-v坐标图中绘出低于临界温度(t=20℃)、临界温度(t=31.1℃)和高于临界温度(t=40℃)的三条等温曲线,并与标准实验曲线及理论计算值相比较,并分析差异原因。 2. 测定CO2在低于临界温度时,饱和温度与饱和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 3. 观测临界状态 (1) 临界状态时近汽液两相模糊的现象。 (2) 汽液整体相变现象。 (3) 测定的CO2的t c,p c,v c等临界参数,并将实验所得的v c值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范德华方程的理论值相比较,简述其差异原因。 三、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由压力台、恒温器、试验本体、及其防护罩三大部分组成。 1.整体结构:见图1。 2.本体结构:见图2。

化工热力学课程论文

化工热力学课程论文 专业班级:10级核化101班 姓名:高超 学号:20104150120 任课老师:阳鹏飞 日期:2012年12月28日

空气分离 -----热力学第二定律在空分中的应用 摘要:热力学第二定律作为判定与热现象有关的物理过程进行方向的定律,本文分析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涵义以及意义,并阐述了它在在空分中的应用。 关键字:空分制冷 Abstract: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as a judge and thermal phenomena related to the physical process of the direction of the law,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meaning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and expounds its application in air separation. Keywords: air separation refrigeration 引言 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氮,它们分别以分子状态存在,均匀地混合在一起,通常要将它们分离出来比较困难,目前工业上主要有3种实现空气分离方法:吸附法、膜分离法和深冷法(也称低温法)。深冷法是目前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空气分离方法。 其基本过程是先将混合物空气通过压缩、膨胀和降温,直至空气液化,然后利用氧、氮汽化温度(沸点)的不同进行精馏分离。流程可分为:空气过滤系统、空气压缩机系统、空气预冷系统、空气净化系统、空气压缩膨胀制冷系统、空气分离系统。其中空气压缩膨胀制冷系统对整个空气分离过程来说至关重要。 制冷按照制冷温度大小,分为三类:普通制冷:t>-120℃;深度制冷:-120℃>t>-253℃;超低温制冷:t<-253℃。空气的液化技术属于深度制冷。 工业制冷主要方法之一为气体膨胀制冷:将高压气体做绝热膨胀,使其压力、温度下降,利用降温后的气体来吸取被冷却物体的热量从而制冷。 0.制冷的原理

(A) 化工热力学期末试卷

化学化工学院《化工热力学》课程考试试题(A 卷) 2013-2014学年 第一学期 班级 时量120分钟 总分100分 考试形式:闭卷 一、填空题(24分,每空1.5分) 1、写出热力学基本方程式dU= ;dA = 。 2、几个重要的定义公式: A= ; H= ;G=__________。 3、对理想溶液,ΔH=_______,ΔS=________。 4、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公式表述(用微分形式): 。 5、等温、等压下的二元液体混合物的活度系数之间的关系_________+0ln 11=γd x 。 6、化工热力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 、 、 。 7、以压缩因子表示的三参数对应态原理的关系式: 。 8、朗肯循环的改进的方法: 、 、 。 二、选择题(每个2分,共22分,每题只一个选择项是正确答案) 1、纯物质的第二virial 系数( ) A 、仅是温度的函数 B 、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 C 、 是温度和体积的函数 D 、是任何两强度性质的函数 2、泡点的轨迹称为( ) A 、饱和汽相线 B 、汽液共存线 C 、饱和液相线 3、等温等压下,在A 和B 组成的均相体系中,若A 的偏摩尔体积随A 浓度的减小而减小,则B 的偏摩尔体积将随A 浓度的减小而( )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不一定 4、关于活度和活度系数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活度是相对逸度,校正浓度,有效浓度; B 、理想溶液活度等于其浓度。 C 、活度系数表示实际溶液与理想溶液的偏差。 D 、γi 是G E /RT 的偏摩尔量。 5、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二组分体系汽液平衡的条件是( )。 为混合物的逸度)) (; ; ; L2V1V2L1L2 L1V2122f f f D f f f f C f f f f B f f f f A V L V L V L V (????).(????)(????).(=======11 6、关于偏摩尔性质,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纯物质无偏摩尔量。 B 、T 与P 一定,偏摩尔性质就一定。

化工热力学详细答案

化工热力学第二章作业解答 2.1试用下述三种方法计算673K ,4.053MPa 下甲烷气体的摩尔体积,(1)用理想气体方程;(2)用R-K 方程;(3)用普遍化关系式 解 (1)用理想气体方程(2-4) V =RT P =68.3146734.05310 ??=1.381×10-3m 3·mol -1 (2)用R-K 方程(2-6) 从附录二查的甲烷的临界参数和偏心因子为 Tc =190.6K ,Pc =4.600Mpa ,ω=0.008 将Tc ,Pc 值代入式(2-7a )式(2-7b ) 2 2.50.42748c c R T a p ==2 2.5 60.42748(8.314)(190.6)4.610???=3.224Pa ·m 6·K 0.5·mol -2 0.0867c c RT b p ==60.08678.314190.64.610 ???=2.987×10-5 m 3·mol -1 将有关的已知值代入式(2-6) 4.053×106= 58.3146732.98710V -?-?-0.553.224(673)( 2.98710) V V -+? 迭代解得 V =1.390×10-3 m 3·mol -1 (注:用式2-22和式2-25迭代得Z 然后用PV=ZRT 求V 也可) (3)用普遍化关系式 673 3.53190.6 r T T Tc === 664.053100.8814.610r P P Pc ?===? 因为该状态点落在图2-9曲线上方,故采用普遍化第二维里系数法。 由式(2-44a )、式(2-44b )求出B 0和B 1 B 0=0.083-0.422/Tr 1.6=0.083-0.422/(3.53)1.6=0.0269 B 1=0.139-0.172/Tr 4.2=0.139-0.172/(3.53)4.2=0.138 代入式(2-43) 010.02690.0080.1380.0281BPc B B RTc ω=+=+?= 由式(2-42)得 Pr 0.881110.0281 1.0073.53BPc Z RTc Tr ????=+=+?= ??????? V =1.390×10-3 m 3·mol -1 2.2试分别用(1)Van der Waals,(2)R-K ,(3)S-R-K 方程计算27 3.15K 时将CO 2压缩到比体积为 550.1cm 3·mol -1所需要的压力。实验值为3.090MPa 。 解: 从附录二查得CO 2得临界参数和偏心因子为 Tc =304.2K Pc =7.376MPa ω=0.225

应用化工热力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应用化工热力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一: 设计完全互溶体系低压条件下,气液平衡泡点温度和气相组成的计算程序。并采用该程序计算甲醇(1)—水(2)体系: 1,压力为101.325KPa,液相组成x1=0.40时的泡点温度和气相组成. 2,压力为101.325KPa,液相组成x1=0.30时的泡点温度和气息组成. 已知该体系液相活度系数满足Wilson方程,A12=0.2972,A21=1.3192。

涉及公式 Wilson方程:lnr1=-ln(x1+x2*A12)+x2[A12/(x1+x2*A12)-A21/(x2+x1*A12)]; lnr2=-ln(x2+x1*A21)+x1[A21/(x2+x1*A21)-A12/(x1+x2*A21)]; 其中A12=0.2972,A21=1.3192; r1:甲醇的活度,r2表示水的活度; x1:液相中甲醇的摩尔分数;x2:液相中水的摩尔分数; 查得的安托万方程lnP i s=A-B/(T+C),P i s单位是mmHg,T的单位是K。 甲醇安托万方程参数如下:A=18.5875,B=3626.55,C=-34.29, 水的安托万方程参数如下:A=18.3036,B=3816.44,C=-46.13 y1= x1* r1* P1s/p; y2= x2* r2* P2s/p; P1s:甲醇的饱和蒸汽压,单位:Pa; P2s:水的饱和蒸汽压,单位:Pa y1:气相中甲醇的摩尔分数;y2:气相中水的摩尔分数; p:给定环境压力,单位:Pa;T:所求温度,单位:T 题目二: 有一台并流换热器,燃气的压力为0.1013Mpa,温度为1400K,换热后温度降至810K。水以1.2吨/h,1Mpa,423K进入换热器,产生1Mpa,533K的过热 =4.56KJ/Kg· K。大气环境温度为298K,燃气可蒸汽送出,燃气的平均热容C p 燃 视为理想气体,忽略换热过程压降,假设燃气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 ⑴计算该过程的有效能损失及目的有效能效率。 ⑵试画出换热器的热利用线图,并由此图讨论如何降低换热器换热过程的有效能损失。

化工热力学气体p-V-T关系的编程计算论文

气体p-V-T关系的编程计算 摘要 本文运用c语言编程的方法,解决化工热力学中的气体p-V-T关系的计算。 在化热力学气体p-V-T关系的计算过程中,有很多复杂的计算,有些需要进行复杂的小数计算,还有谢问题需要通过反复迭代才能得到结果。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通过编程计算成为大家选择的最佳途径之一。本文系统的对这些程序做了汇集、汇编、整理,得到了可以直接应用的程序。 本程序充分考虑了人机语言转换的障碍,在人机交流的过程中会自动提示使用者进行操作:在输入数据时,会有输入格式说明等提示;在结果输出时,会把运算公式、计算迭代过程以及运算结果一并输出,方便使用者解决问题。 程序中使用的是C语言做计算,程序中使用了if,for,switch语句等基础函数语句和函数调用的基本方法,函数之间结合比较简单,使用者也可以按自己的需求自行改动函数语句。 本程序的主函数部分如下: #include #include void main( ) { char fch,jg,sql; float p,V,T; int i,n; printf("欢迎进入物质p-V-T关系计算环境,程序正在编写中,欢迎交流学习!"); printf("\n请输入所用方程和所求量。\n公式代号说明: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 维里方程;3 范德华方程;4 RK方程;5 SRK(RKS)方程。\n所求量为p,V,T"); printf("\n请输入所选方程代号fch=");scanf("%s",&fch); printf("\n请输入所求量sql="); scanf("%s",&sql); xzfch(fch,sql); } 本文运用本文成功的解决了计算中遇到的大部分题。在数值计算、迭代计算等复杂问题中得到了方便的应用。程序能解决的问题如表一: 表一:程序能解决的计算

化工热力学主观题考核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 期 末 考 核 《 化工热力学 》 一、请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工热力学知识,从以下给定的题目中选择至少选择2个题目进行论述:(总分100分) 1.教材中给出了众多的状态方程,请根据本人的工作或者生活选择一个体系、选择一个状态方程、对其PVT 关系的计算准确度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方向和意见。 丙烯的PVT 状态分析 近期我正在中海石油中捷石化甲醇车间进行培训,在甲醇净化工段丙烯为利用最多的制冷剂,在学习丙烯压缩工段的同时对丙烯的物化性质也有了深入了解。 丙烯的理化学性质:丙烯是一种无色略带甜味的易燃气体,分子式为CH 3CH=CH 2,分子量为42.08,沸点-47.7℃,熔点为-185.25℃,其密度为空气的 1.46倍,临界温度为91.8℃,临界压力为4.6Mpa ,爆炸极限为 2.0~11%(vol ),闪点为-108℃。(因此,丙烯在贮藏时要特别小心,如果发生泄漏,因为它比空气重,积聚在低洼处及地沟中,如在流动过程中遇到火星,则极易引起爆炸,酿成严重后果。) 选择用R-K 状态方程计算对液态丙烯的PVT 关系计算准确度进行分析,从《化工热力学、陈光进等编著》中查得丙烯的临界数据为Tc=364.9K;p c =46.0*10-1 MPa, 下面是中海石油中捷石化给定的丙烯性质数据。 温度 (℃)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为了计算方便,用excel 换算和简单计算得到新的数据如下: R-K 方程:() b v v T a b v RT p +--=5.0 () 2 5.0665 .25.223409.16106.49.3643146.842748.042748.0-???=???==mol K Pa m p T R a c c () 1356107145.5106.49.3643146.808664.008664.0--??=???==mol m p RT b c c 由上表又知道摩尔体积v ,故根据R-K 方程,用excel 可分别计算得到各温度下的压力值P 1: 压力 (atm ) 1.401 2.097 3.023 4.257 5.772 7.685 10.046 12.911 1 6.307 20.299 体积 (mL/g ) 12966 6404 4639 3423 2569 1957 1510 1510 1177 922 温度 (℃)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温度(K ) 233 243 253 263 273 283 293 303 313 323 压力P (1*10-1MPa ) 1.4196 2.1248 3.0631 4.3134 5.8485 7.7868 10.1791 13.0821 1 6.5231 20.5680 摩尔体积v (1*10-5m 3/mol) 54560.928 26948.032 19520.912 14403.984 10810.352 8235.056 6354.080 6354.080 4952.816 3879.776 温度 (℃)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压力P (1*10-1MPa ) 1.4196 2.1248 3.0631 4.3134 5.8485 7.7868 10.1791 13.0821 1 6.5231 20.5680 计算压力 P 1(1*10-1MPa) 1.0288 2.1706 3.1182 4.3903 6.0679 8.2505 11.0602 11.4412 15.1467 19.9288

化工热力学考试复习题

化工热力学标准化作业一 一、是否题(正确划√号,错误划×号,并写清正确与错误的原因) 1、纯物质由蒸汽变成液体,必须经过冷凝的相变化过程。 2、当压力大于临界压力时,纯物质就以液态存在。 3、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存在,实际气体的摩尔体积一定小于同温同压下的理想气体的摩尔体积,所以,理想气体的压缩因子Z=1,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Z<1。 4、纯物质的三相点随着所处的压力或温度不同而改变。 5、在同一温度下,纯物质的饱和液体与饱和蒸汽的吉氏函数相等。 6、纯物质的平衡气化过程,摩尔体积、焓、热力学能、吉氏函数的变化值均大于零, 7、气体混合物的virial系数,如B、C…,是温度的函数。 8*、virial方程和RK方程既可以应用于汽相,又可以用于液相。 9*、在virial方程中,virial系数反映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10*、Pitzer普遍化方法即为普遍化的压缩因子方法。 二、填空题 1、T温度下的过热纯蒸气的压力p _____p s(T)。 2、表达纯物质的汽液平衡的准则有_____(吉氏函数)、__________(Claperyon方程)。它们(能/不能)推广到其它类型的相相平衡。 3、Lydersen、Pitzer的三参数对应态原理的三个参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纯物质,一定温度下的泡点压力与露点压力是______的(相同/不同);一定温度下的泡点与露点,在p-T图上是______的(重叠/分开),而在p-V图上是______的(重叠/分开);泡点的轨迹称为___________,露点的轨迹称为___________,饱和汽、液相线与三相线所包围的区域称为___________;纯物质汽液平衡时,压力称为______,温度称为______。 5、正丁烷的偏心因子ω=,临界压力p c=时,则在T r=时的蒸汽压为___________MPa。 6*、状态方程通常分为三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在状态方程的分类中,RK方程属于__________,virial方程属于__________。 8*、RK方程是在vdW方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vdW方程的形式是p=RT/(V -b)-a/V2,RK方程的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1、将1mol甲烷压缩贮于容积为,温度为的钢瓶内,问此甲烷产生的压力有多大分别用(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RK方程计算。已知甲烷的临界参数为T c=,p c=。RK方程中a=,b= RT c/p c。 解: 2、质量为500g的氨贮于体积为30000cm3的钢弹内,钢弹浸于温度为65℃的恒瘟水浴中,试分别用下述方法计算氨的压力。(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RK方程;(3)Pitzer普遍化方法。已知氨的临界常数为T c=,p c=,V c=mol,ω=。RK方程中a=,b= RT c/p c。Virial方程中B(0)=-;B(1)=-。 解: 3、试分别用下列三种方法求出400℃、下甲烷气体的摩尔体积。(1) 用理想

《化工热力学》课程标准

《化工热力学》课程标准 英文名称:Chemical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应用化学本科学分数:2 一、课程性质 所属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二级学科——化学工程基础学科。 《化工热力学》是应用化学专业的重要专业方向课程。该课程包括化工基础理论,热力学案例分析、化工节能创新等化工技能,是化工类专业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中比较重要的专业课。 先修课程为《高等数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等。 二、课程理念 1、该课程是化学工程的精髓 《化工热力学》课程属于工学学科门类下化学工程学科,是化工过程研究、开发和设计的理论基础,在科研和生产领域具有不可缺少的地位。它是从化学工程的角度,分析并给出化工过程经历的实质性变化,在原理和计算方法上指导各种化工过程的进行和优化。 该课程是应用化学专业的重要专业方向课程,是化学工程的精髓,是所有单元操作的基础,是《化工原理》、《反应工程》、《化工分离过程》等课程的基础和指导。 该课程在化学化工类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承前启后、由基础到专业的桥梁作用,是化工类人才持续深造和研究开发必须打好的知识功底。 2、理论与工程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工程与开发能力 该课程定位为工程学科专业方向课,故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同时,始终强调工程能力的培养,将化工热力学理论,模型与工程应用融为一体,旨在培养学生能够应用和建立热力学模型解决化学工程和工艺开发中的问题。 3、砸实热力学知识,培养学生扎实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该课程是以化工热力学、工程热力学和统计热力学为学科基础,以计算机及其技术为工具,培养学生从热力学角度分析解决现代化工技术的复杂工程问题。为了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既要给学生以干粮——扎实的热力学知识,又要给学生以猎枪——获取和创造知识的能力。 4、重视过程与动态评价 采用平时表现与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评价理念。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课堂讨论、口试等内容和环节后,获得参加考试资格。知识和能力之间应树立一种内在联系,多看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提高程度,不把期末考试作为教学评价的唯一标准,坚持“过程评价”和“动态评价”。 三、课程目标 总目标: 通过介绍化工热力学的起源、现状和发展,使学生了解热力学在化工过程中的主要实际应用;引导学生构建化工热力学课程的知识网络,使学生掌握化工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利用化工热力学的方法对化工中物系的热力学性质和其它化工物性进行关联及推算,利用化工热力学的原理和模型进行化工过程能量、相平衡分析和研究;训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使学生具备利用热力学知识分析解决化工领域中有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形成基本知识扎实、应用能力突出的专业素养。 分目标:

《化工热力学》课程考试大纲

《化工热力学》课程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化工热力学》是是化学工程学分支学科之一,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段)的一门专业课,《化工热力学》课程结合化工过程阐述热力学定律及其运用,是化工过程研究、设计和开发的理论基础。 应考者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应初步具备运用热力学定律和有关理论知识,对化工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的基本能力;应初步掌握化学工程设计和研究中获取热力学数据的方法,对化工过程进行相关计算的方法,目标是培养他们能理论联系实际,灵活分析和解决实际化工生产和设计中的有关涉及平衡的问题,并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化工类专业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二、考试目标 本课程的考试目的在于检验学生掌握化工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计算方法知识的程度。利用化工热力学的原理和模型对化工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平衡原理、相平衡原理等进行分析和研究;利用化工热力学的方法对化工中涉及的物系的热力学性质和其它化工物性进行关联和推算;以及利用化工热力学的基本理论对化工中能量进行分析等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题方式 闭卷/开卷/A4,笔试/小论文/读书报告/其他请注明。 考试方式采用开卷形式。 答案必须全部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如有答题卡,请注明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答在答题纸上。) (二)答题时间 90分钟。 (三)基本题型 (1)基础概念题 包括单(多)选题、判断题、简述题,通常约占卷面成绩的20~30%。 (2)计算题 涵盖课程章节的全部内容,如流体(纯流体或混合物)的pVT性质计算、溶液的热力学性质计算、相平衡计算、化学反应平衡计算和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计算、熵分析计算和有效能计算。该部分内容约占卷面成绩的60%~75% (3)证明推导题 基本热力学方程及其关系的推导,约占卷面成绩的5%~10%。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热力学》2016 2017考试试卷A参考答案

北京化工大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化工热力学》期末考试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分数: 一、(2?8=16分)正误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标在[ ]中) [√]剩余性质法计算热力学性质的方便之处在于利用了理想气体的性质。 [×]Virial 方程中12B 反映了不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因此120B =的气体混合物,必定是理想气体混合物。 [√]在二元体系中,如果在某浓度范围内Henry 定律适用于组分1,则在相同的浓度范围内,Lewis-Randall 规则必然适用于组分2。 [×]某绝热的房间内有一个冰箱,通电后若打开冰箱门,则房间内温度将逐渐下降。 [×]溶液的超额性质数值越大,则溶液的非理想性越大。 [×]水蒸汽为加热介质时,只要传质推动力满足要求,应尽量采用较低压力。 [×]通过热力学一致性检验,可以判断汽液平衡数据是否正确。 [×]如果一个系统经历某过程后熵值没有变化,则该过程可逆且绝热。 二、(第1空2分,其它每空1分,共18分)填空题 (1)某气体符合/()p RT V b =-的状态方程,从 1V 等温可逆膨胀至 2V ,则体系的 S ? 为 21ln V b R V b --。 (2)写出下列偏摩尔量的关系式:,,(/)j i E i T p n nG RT n ≠?? ?=?? ???ln i γ,

,,(/)j i R i T p n nG RT n ≠???=??????ln i ?, ,,(/)j i i T p n nG RT n ≠?? ?=?? ???i μ。 (3)对于温度为T ,压力为P 以及组成为{x}的理想溶液,E V =__0__,E H = __0__,/E G RT =__0__,ln i γ=__0__,?i f =__i f __。 (4)Rankine 循环的四个过程是:等温加热(蒸发),绝热膨胀(做功), 等压(冷凝)冷却,绝热压缩。 (5)纯物质的临界点关系满足0p V ??? = ????, 220p V ???= ???? ,van der Waals 方程的临界压缩因子是__0.375__,常见流体的临界压缩因子的范围是_0.2-0.3_。 二、(5?6=30分)简答题(简明扼要,写在以下空白处) (1)简述如何通过水蒸汽表计算某一状态下水蒸汽的剩余焓和逸度(假定该温度条件下表中最低压力的蒸汽为理想气体)。 剩余焓: ①通过线性插值,从过热水蒸汽表中查出给定状态下的焓值; ②从饱和蒸汽表中查得标准状态时的蒸发焓vap H ?(饱和液体的焓-饱和蒸汽的焓); ③通过00()T ig ig ig p p T H C dT C T T ?=≈-? 计算理想气体的焓变; ④通过R ig vap H H H H ?=-?-?得到剩余焓。 逸度: ①通过线性插值,从过热水蒸汽表中查出给定状态下的焓和熵并根据 G H TS =-得到Gibbs 自由能(,)G T p ; ②从过热蒸汽表中查得最低压力时的焓和熵,计算得到Gibbs 自由能 0(,)ig G T p ;

化工热力学第五章作业讲解

第五章 例题 一、填空题 1. 指出下列物系的自由度数目,(1)水的三相点 0 ,(2)液体水与水蒸汽处于汽液平衡 状态 1 ,(3)甲醇和水的二元汽液平衡状态 2 ,(4)戊醇和水的二元汽-液-液三相平衡状态 1 。 2. 说出下列汽液平衡关系适用的条件 (1) l i v i f f ??= ______无限制条件__________; (2)i l i i v i x y ?? ??= ______无限制条件____________; (3)i i s i i x P Py γ= _________低压条件下的非理想液相__________。 3. 丙酮(1)-甲醇(2)二元体系在98.66KPa 时,恒沸组成x 1=y 1=0.796,恒沸温度为327.6K ,已 知此温度下的06.65,39.9521==s s P P kPa 则 van Laar 方程常数是 A 12=______0.587_____,A 21=____0.717____ (已知van Laar 方程为 2 21112212112x A x A x x A A RT G E +=) 4. 在101.3kPa 下四氯化碳(1)-乙醇(2)体系的恒沸点是x 1=0.613和64.95℃,该温度下两组分 的饱和蒸汽压分别是73.45和59.84kPa ,恒沸体系中液相的活度系数 693.1,38.121==γγ。 1. 组成为x 1=0.2,x 2=0.8,温度为300K 的二元液体的泡点组成y 1的为(已知液相的 3733,1866),/(75212121==+=s s E t P P n n n n G Pa) ___0.334____________。 2. 若用EOS +γ法来处理300K 时的甲烷(1)-正戊烷(2)体系的汽液平衡时,主要困 难是MPa P s 4.251=饱和蒸气压太高,不易简化;( EOS+γ法对于高压体系需矫正)。 3. EOS 法则计算混合物的汽液平衡时,需要输入的主要物性数据是ij Ci Ci Ci k P T ,,,ω,通常如何得到相互作用参数的值?_从混合物的实验数据拟合得到。 4. 由Wilson 方程计算常数减压下的汽液平衡时,需要输入的数据是Antoine 常数A i ,B i ,C i ; Rackett 方程常数α,β;能量参数),2,1,)((N j i ii ij Λ=-λλ,Wilson 方程的能量参数是如何得到的?能从混合物的有关数据(如相平衡)得到。

化工工艺学课程标准

《化工工艺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属性 1.课程的性质 《化工工艺学》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从化工生产工艺角度出发,运用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介绍典型化工产品的生产方法与原理、流程组织、关键设备、操作条件以及介绍生产中的设备材质安全技术、三废治理、节能降耗等问题。 2.课程定位 本课程在第6学期开设,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由理及工的桥梁作用。其前导课程是化工原理、物理化学、化工热力学等,与其平行学习的专业课为分离过程、化学反应工程等。 3.课程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全面的掌握石油化工生产方面的知识以及各个生产工艺流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有关单元操作各种问题的能力,以便在石油化工生产、科研和设计工作中达到强化生产过程。为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正确而有效的联系石油化工生产实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化工工程的基本原理。 2.掌握化工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掌握典型化工产品的生产方法与工艺原理、典型流程与关键设备、工艺条件与节能降耗分析。 4.了解化工生产中设备材质、安全生产、三废治理等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应用已学过的基础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当今化学工业的概貌及发展方向,使学生在以后的生产与开发研究工作中能掌握基本的方法,做到触类旁通、灵活应用,不断开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设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与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 素养目标 1.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专业技能、较强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能力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端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2.具备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并且熟悉某些石油化工生产流程、某些化工车间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3.养成认真细致、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形成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的良好习惯。 三、课程内容及实施 1、课程结构

化工热力学期中考试试卷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关于化工热力学研究特点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研究体系为实际状态。 B. 解释微观本质及其产生某种现象的内部原因。 C. 处理方法为以理想态为标准态加上校正。 D. 获取数据的方法为少量实验数据加半经验模型。 E. 应用领域是解决工厂中的能量利用和平衡问题。 2.Pitzer 提出的由偏心因子ω计算第二维里系数的普遍化关系式是( )。 A .B = B 0ωB 1 B .B = B 0 ω + B 1 C .BP C /(RT C )= B 0 +ωB 1 D .B = B 0 + ωB 1 3.下列关于G E 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G E = RT ∑X i ln X i B. G E = RT ∑X i ln a i C. G E = RT ∑X i ln γi D. G E = R ∑X i ln X i 4.下列偏摩尔自由焓表达式中,错误的为( )。 A. i i G μ=- B. dT S dP V G d i i i - ---=;C. ()i j n P T i i n nG G ≠? ???????=-,, D. ()i j n nV T i i n nG G ≠? ???????=-,, 5.下述说法哪一个正确? 某物质在临界点的性质( ) (A )与外界温度有关 (B) 与外界压力有关 (C) 与外界物质有关 (D) 是该物质本身的特性。 6.泡点的轨迹称为( ),露点的轨迹称为( ),饱和汽、液相线与三相线所包围的区域称为( )。 A. 饱和汽相线,饱和液相线,汽液共存区 B.汽液共存线,饱和汽相线,饱和液相区 C. 饱和液相线,饱和汽相线,汽液共存区 7.关于逸度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逸度可称为“校正压力” 。 (B )逸度可称为“有效压力” 。 (C )逸度表达了真实气体对理想气体的偏差 。 (D )逸度可代替压力,使真实气体的状态方程 变为fv=nRT 。 (E )逸度就是物质从系统中逃逸趋势的量度。 8.范德华方程与R -K 方程均是常见的立方型方程,对于摩尔体积V 存在三个实根或者一个实根,当存在三个实根时,最大的V 值是 。 A 、饱和液体体积 B 、饱和蒸汽体积 C 、无物理意义 D 、饱和液体与饱和蒸汽的混合体积 9.可以通过测量直接得到数值的状态参数是 。 A 、焓 B 、内能 C 、温度 D 、 熵

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探讨

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探讨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两个重要层次,做好二者衔接至关重要,关键是以课程衔接体系为重点,利用好资源,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一、中高职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教学目标上存在背离现象 中职以专业技能为导向,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学校因此减少了文化基础课;高职以文化理论为基础,培养的是理论型高层次高技能人才。 2.在课程标准上不衔接 中职的课程标准往往偏低,高职有时又过高,导致二者在课程标准上缺乏对接,你教你的,我教我的。 3.在专业课程内容和教材上存在重复和滥用的现象 中职的很多专业教材选自高职院校,导致在中职学过的内容到了高职又学一遍,既浪费学生的时间,也浪费人力、教学资源。 二、中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衔接框架 总体框架如下:整体规划,以能力为本位;统筹兼顾,以岗位为要求;分段实施、以理实为一体教学,构建以岗位能力为基础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模块化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核心课、职业技能课四个模块。公共基础课模块,指中高职学校各个专业都要开设的文化基础课;职业基础课模块,是以职业岗位共同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构建的课程;职业核心课模块,是根据各个职业技能共有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技术的职业核心课程;职业技能课模块,指根据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按照职业能力的要求和岗位工作任务设置的课程。 三、中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模块设置 根据“工学结合、学做合一、理实一体、知行统一”的思路,进行

课程模块设置。根据每门课程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组织设计许多不同的教学模块,再将不同的单元设计成学历层级,实现教学内容的衔接。 1.课程模块衔接总要求 课程模块衔接以职业能力为中心,以理实一体化教学为模式,将公共基础课服务到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融合到专业核心课,专业核心课运用到专业技能课中。课程模块设计要结合中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由浅入深,对中职学生在实践中加强理论学习,注重知识的趣味性、操作的实用性。对高职学生在实践中总结理论知识,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操作的原理性。 2.各模块内容的选取 课程模块内容的选取要按照知识的系统性与连续性,注意避免教学内容重叠或遗漏。依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重构课程模块体系,由浅入深,以子课题、分课题的形式将职业资格的要求融入教学中,做到理论培养和技能操作训练有机结合。以职业技能训练课题为方向,将专业基础课程和职业核心课程紧密地融会贯通。 3.课程模块设置的具体内容 (1)公共基础课程模块设置。模块一:语文、数学、物理、英语、体育、德育、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二:大学英语、体育、高等数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数据库。 (2)专业基础课程模块设置。模块一: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化工制图、环境化学、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仪表自动化。模块二: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分析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3)专业核心课程模块设置及层级关系。模块一:无机化学工艺、有机化学工艺、仪器分析、工业分析、化学物料识用与分析、化工生产技术应用。模块二:化工设计基础、精细无机、精细有机、环境检测、企业经营战略概论、煤化学、化工文献检索。

热力学论文

北京化工大学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高等化工热力学 任课教师:密建国 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 班级: 姓名: 学号:

活性炭吸附储氢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摘要 储氢过程中热效应的不利影响是氢气吸附储存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首先介绍了活性炭吸附储氢过程的热力学分析模型,包括吸附等温线模型,吸附热的热力学计算以及气体状态方程。对吸附等温线模型的研究意义及选取、吸附过程中产生吸附热的数值确定方法、不同储氢条件下气体状态方程的适用性及选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活性炭;吸附;储氢;热力学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氢能,因其具有众多优异的特性而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新能源。首先,氢能具有很高的热值,燃烧1kg氢气可产生1.25x106 kJ的热量,相当于3kg汽油或4.5kg焦炭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其次,氢燃烧释能后的产物是水,对环境友好无污染,是绿色清洁能源;此外,氢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来源广泛,可通过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自然能分解水而产生,为可再生能源,不会枯竭。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加紧部署实施氢能战略,迎接氢经济时代的到来,如美国针对规模制氢的FutureGen计划,日本的NewSunshine和欧洲的Framework计划等。 持久的城市空气污染、对较低或零废气排放的交通工具的需求、减少对外国石油进口的需要、二氧化碳排放和全球气候变化、储存可再生电能供应的需求等多种因素的汇合增加了氢能经济的吸引力[1]。 目前,氢能的利用己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液氢发动机的成功研制使氢气的应用进入到航空领域,氢能的众多优点使得氢燃料驱动的铁路机车及一般汽车的研制也相当活跃。宝马氢能7系的氢动力汽车已经实现了量产,不过这种技术目前还难以普及,其主要瓶颈在于氢的存储和运输。氢是非常活跃的,以现有技术很难让其安稳长久的保存在储气罐中,如果氢动力汽车一个月不开,里面的氢就会挥发殆尽[2]。此外,氢还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在使用中必须保证安全,因此,一种安全、高能量密度(包括体积能量密度和重量能量密度)、低成本、使用寿命长的氢储、运输技术的应用需求已越来越迫切[3]。 传统的氢气存储方式主要有气态和液态两种。气态方式较为简单方便,也是目前储存压力低于70MPa氢气的常用方法,但体积密度较小是该方法严重的技术缺陷,而且气态氢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也存在易爆炸的极大安全隐患。液态储氢方法的体积密度(70kg/m3)高,但氢气的液化需要冷却到20K的超低温下才能实现,此过程消耗的能量约占所储存氢能的25%一45%。而且液态氢使用条件苛刻,对储罐绝热性能要求高,目前只限于在航天技术领域应用。利用储氢材料与氢气反应生成固溶体和氢化物的固体储氢方式,能有效克服气液两种储存方式的不足,而且储氢体积密度大、安全度高、运输便利。根据技术发展趋势,今后储氢研究的重点是在新型高性能大规模储氢材料上,目前研究比较广泛和深入的主要是多孔

(完整版)天津大学化工热力学期末试卷(答案)

本科生期末考试试卷统一格式(16开): 20 ~20 学年第 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化工热力学 》(A 或B 卷 共 页) (考试时间:20 年 月 日) 学院 专业 班 年级 学号 姓名 一、 简答题(共8题,共40分,每题5分) 1. 写出封闭系统和稳定流动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 答:封闭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W Q U +=? 稳流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s W Q Z g u H +=?+?+?22 1 2. 写出维里方程中维里系数B 、C 的物理意义,并写出舍项维里方程的 混合规则。 答:第二维里系数B 代表两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第三维里系数C 代表三分子间相互作用,B 和C 的数值都仅仅与温度T 有关;舍项维里方程的混合规则为:∑∑===n i n j ij j i M B y y B 11,() 1 ij ij ij cij cij ij B B p RT B ω+= ,6.10 422.0083.0pr ij T B - =,2 .41 172.0139.0pr ij T B -=,cij pr T T T =,()()5 .01cj ci ij cij T T k T ?-=,cij cij cij cij V RT Z p = ,()[]3 3 1315.0Cj ci cij V V V +=,

()cj ci cij Z Z Z +=5.0,()j i ij ωωω+=5.0 3. 写出混合物中i 组元逸度和逸度系数的定义式。 答:逸度定义:()i i i f RTd y p T d ?ln ,,=μ (T 恒定) 1?lim 0=??? ? ??→i i p py f 逸度系数的定义:i i i py f ??=φ 4. 请写出剩余性质及超额性质的定义及定义式。 答:剩余性质:是指同温同压下的理想气体与真实流体的摩尔广度性质之差,即:()()p T M p T M M id ,,-='?;超额性质:是指真实混合物与同温同压和相同组成的理想混合物的摩尔广度性质之差,即: id m m M M -=E M 5. 为什么K 值法可以用于烃类混合物的汽液平衡计算? 答:烃类混合物可以近似看作是理想混合物,于是在汽液平衡基本表达 式中的1=i γ,i v i φφ=?,在压力不高的情况下,Ponding 因子近似为1,于是,汽液平衡表达式化简为:v i s i s i i i id i p p x y K φφ==。由该式可以看出,K 值仅仅与温度和压力有关,而与组成无关,因此,可以永K 值法计算烃类系统的汽液平衡。 6. 汽相和液相均用逸度系数计算的困难是什么? 答:根据逸度系数的计算方程,需要选择一个同时适用于汽相和液相的状态方程,且计算精度相当。这种方程的形式复杂,参数较多,计算比较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