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实例内存(SGA和PGA)调整

oracle实例内存(SGA和PGA)调整
oracle实例内存(SGA和PGA)调整

一、名词解释

(1)SGA:System Global Area是Oracle Instance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实例启动时分配;系统全局域SGA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共享池、数据缓冲区、日志缓冲区。

(2)共享池:Shared Pool用于缓存最近被执行的SQL语句和最近被使用的数据定义,主要包括:Library cache(共享SQL区)和Data dictionary cache(数据字典缓冲区)。共享SQL区是存放用户SQL命令的区域,数据字典缓冲区存放数据库运行的动态信息。

(3)缓冲区高速缓存:Database Buffer Cache用于缓存从数据文件中检索出来的数据块,可以大大提高查询和更新数据的性能。

(4)大型池:Large Pool是SGA中一个可选的内存区域,它只用于shared server环境。

(5)Java池:Java Pool为Java命令的语法分析提供服务。

(6)PGA:Process Global Area是为每个连接到Oracle database的用户进程保留的内存。

二、分析与调整

(1)系统全局域:

SGA与操作系统、内存大小、cpu、同时登录的用户数有关。可占OS系统物理内存的1/3到1/2。

a.共享池Shared Pool:

查看共享池大小Sql代码

SQL>show parameter shared_pool_size

查看共享SQL区的使用率:

Sql代码

select(sum(pins-reloads))/sum(pins)"Library cache"from v$librarycache;

--动态性能表

LIBRARY命中率应该在90%以上,否则需要增加共享池的大小。

查看数据字典缓冲区的使用率:

Sql代码

select(sum(gets-getmisses-usage-fixed))/sum(gets)"Data dictionary cache"from v$rowcache; --动态性能表

这个使用率也应该在90%以上,否则需要增加共享池的大小。

修改共享池的大小:

Sql代码

ALTER SYSTEM SET SHARED_POOL_SIZE =64M;

b.缓冲区高速缓存Database Buffer Cache:

查看共享池大小Sql代码

SQL>show parameter db_cache_size

查看数据库数据缓冲区的使用情况:

Sql代码

SELECT name,value FROM v$sysstat order by name WHERE name IN(''DB BLOCK GETS'',''CONSISTENT GETS'',''PHYSICAL READS'');

SELECT * FROM V$SYSSTAT WHERE NAME IN('parse_time_cpu','parse_time_elapsed','parse_count_ hard');

计算出来数据缓冲区的使用命中率=1-(physical reads/(db block gets+consistent gets)),这个命中率应该在90%以上,否则需要增加数据缓冲区的大小。

c.日志缓冲区

查看日志缓冲区的使用情况:

Sql代码

SELECT name,value FROM v$sysstat WHERE name IN('redo entries','redo log space requests')

查询出的结果可以计算出日志缓冲区的申请失败率:

申请失败率=requests/entries,申请失败率应该接近于0,否则说明日志缓冲区开设太小,需要增加ORACLE数据库的日志缓冲区。

d.大型池:

可以减轻共享池的负担,可以为备份、恢复等操作来使用,不使用LRU算法来管理。其大小由数据库的'共享模式/db模式'如果是共享模式的话,要分配的大一些。

指定Large Pool的大小:

Sql代码

ALTER SYSTEM SET LARGE_POOL_SIZE=64M

e.Java池:

在安装和使用Java的情况下使用。

(2)PGA调整

a.PGA_AGGREGATE_TARGET初始化设置

PGA_AGGREGATE_TARGET的值应该基于Oracle实例可利用内存的总量来设置,这个参数可以被动态的修改。假设Oracle实例可分配4GB的物理内存,剩下的内存分配给操作系统和其它应用程序。你也许会分配80%的可用内存给Oracle 实例,即3.2G。现在必须在内存中划分SGA和PGA区域。

在OLTP(联机事务处理)系统中,典型PGA内存设置应该是总内存的较小部分(例如20%),剩下80%分配给SGA。OLTP:PGA_AGGREGATE_TARGET =(total_mem * 80%) * 20% = 2.5G

在DSS(数据集)系统中,由于会运行一些很大的查询,典型的PGA内存最多分配70%的内存。

DSS:PGA_AGGREGATE_TARGET =(total_mem * 80%) * 50%

在这个例子中,总内存4GB,DSS系统,你可以设置PGA_AGGREGATE_TARGET为1600MB,OLTP则为655MB。

b.配置PGA自动管理

不用重启DB,直接在线修改。

SQL>alter system set workarea_size_policy=auto scope=both;

System altered.

SQL>alter system set pga_aggregate_target=512m scope=both;

System altered.

SQL>show parameter workarea

NAME TYPE VALUE

------------------------------------ ----------- ------------------------------

workarea_size_policy string AUTO--这个设置成AUTO

SQL>show parameter pga

NAME TYPE VALUE

------------------------------------ ----------- ------------------------------

pga_aggregate_target big integer536870912

SQL>

c.监控自动PGA内存管理的性能

V$PGASTAT:这个视图给出了一个实例级别的PGA内存使用和自动分配的统计。

SQL>set lines 256

SQL>set pages 42

SQL>SELECT * FROM V$PGASTAT;

NAME VALUE UNIT

---------------------------------------------------------------- ---------- ------------ aggregate PGA target parameter 536870912 bytes

--当前PGA_AGGREGATE_TARGET的值

aggregate PGA auto target 477379584 bytes

--当前可用于自动分配了的PGA大小,应该比PGA_AGGREGATE_TARGET 小

global memory bound26843136 bytes

--自动模式下工作区域的最大大小,Oracle根据工作负载自动调整。

total PGA inuse 6448128 bytes

total PGA allocated 11598848 bytes

--PGA的最大分配

maximum PGA allocated 166175744 bytes

total freeable PGA memory393216 bytes

--PGA的最大空闲大小

PGA memory freed back to OS 69074944 bytes

total PGA used for auto workareas 0 bytes

--PGA分配给auto workareas的大小

maximum PGA used for auto workareas 1049600 bytes

total PGA used for manual workareas 0 bytes

maximum PGA used for manual workareas 530432 bytes

over allocation count1118

--实例启动后,发生的分配次数,如果这个值大于0,就要考虑增加pga的值

bytes processed 114895872 bytes

extra bytes read/written 4608000 bytes

cache hit percentage 96.14percent

--命中率

16rows selected.

--V$PGA_TARGET_ADVICE

SQL>SELECT round(PGA_TARGET_FOR_ESTIMATE/1024/1024) target_mb,

ESTD_PGA_CACHE_HIT_PERCENTAGE cache_hit_perc,

ESTD_OVERALLOC_COUNT

FROM v$pga_target_advice;

The output of this query might look like the following:

TARGET_MB CACHE_HIT_PERC ESTD_OVERALLOC_COUNT

---------- -------------- --------------------

6323367

1252430

250303

375390

500580

600590

700590

800600

900600

1000610

1500670

2000760

3000830

4000850

可以看出当TARGET_MB 为375M是ESTD_OVERALLOC_COUNT=0,所以可以将PGA_AGGREGATE_TARGET设置成375M。

附:oracle SGA与PGA区别:

SGA:是用于存储数据库信息的内存区,该信息为数据库进程所共享。它包含Oracle 服务器的数据和控制信息,它是在Oracle服务器所驻留的计算机的实际内存中得以分配,如果实际内存不够再往虚拟内存中写。

PGA:包含单个服务器进程或单个后台进程的数据和控制信息,与几个进程共享的SGA 正相反,PGA 是只被一个进程使用的区域,PGA 在创建进程时分配,在终止进程时回收。

另一篇文章中也这样写了相关的调整记录

如何估算PGA,SGA的大小,配置数据库服务器的内存

ORACLE给的建议是: OLTP系统 PGA=(Total Memory)*80%*20%。

DSS系统PGA=(Total Memory)*80%*50%。

ORACLE建议一个数据库服务器,分80%的内存给数据库,20%的内存给操作系统,那怎么给一个数据库服务器配内存呢?SQL>select * from v$pgastat;

NAME VALUE UNIT

---------------------------------------------------------------- ---------- ------------aggregate PGA target parameter 104857600 bytes

-----这个值等于参数PGA_AGGREGATE_TARGET的值,如果此值为0,表示禁用了PGA自动管理。

aggregate PGA auto target 75220992 bytes

-----表示PGA还能提供多少内存给自动运行模式,通常这个值接近pga_aggregate_target-total pga inuse. global memory bound20971520 bytes

-----工作区执行的最大值,如果这个值小于1M,马上增加PGA大小

total PGA inuse 30167040 bytes

-----当前分配PGA的总大小,这个值有可能大于PGA,如果PGA设置太小.这个值接近select sum(pga_used_mem) from v$process.

total PGA allocated 52124672 bytes

-----工作区花费的总大小

maximum PGA allocated 67066880 bytes

total freeable PGA memory0 bytes ----没有了空闲的PGA

process count23----当前一个有23个process

max processes count25

PGA memory freed back to OS 0 bytes

total PGA used for auto workareas 8891392 bytes

maximum PGA used for auto workareas 22263808 bytes

total PGA used for manual workareas 0bytes ---为0自动管理

maximum PGA used for manual workareas 0 bytes ---为0自动管理

over allocation count0

--如果PGA设置太小,导致PGA有时大于PGA_AGGREGATE_TARGET的值,此处为0,说明PGA没有扩展大于TARGET的值,如果此值出现过,那么增加PGA大小。

bytes processed 124434432 bytes

extra bytes read/written 0 bytes

cache hit percentage 100percent

---命中率为100%,如果太小增加PGA

recompute count(total)6651

19rows selected

SQL>select max(pga_used_mem)/1024/1024M from v$process;

----当前一个process消耗最大的内存

M

----------

9.12815189

SQL>select min(pga_used_mem)/1024/1024M from v$process where pga_used_mem>0;---process 消耗最少内存

----------

0.19186878

SQL>select max(pga_used_mem)/1024/1024M from v$process ;

----process曾经消耗的最大内存

M

----------

9.12815189

SQL>select sum(pga_used_mem)/1024/1024from v$process;----当前process一共消耗的PGA

SUM(PGA_USED_MEM)/1024/1024

---------------------------

28.8192501068115

如何设置PGA呢?我们可以在压力测试阶段,模拟一下系统的运行,然后运行

select(select sum(pga_used_mem)/1024/1024from v$process)/(select count(*)from v$process) from dual;

得到一个process大约占用了多少的内存,然后估算系统一共会有多少连接,比如一共有500个连接,

那么sessions=1.1*process +5=500,那么processes=450,

再乘以一个process需要消耗的内存,就能大约估算出PGA需要设置多大。

EG = 1.1 * 450 = 495M 估算的大一点 550M就OK乐

最好将PGA设置的值比计算出的值大一点,PGA值设定好后,就可以根据系统的性质,如果系统为OLTOP,那么总的内存可以设置为 PGA/0.16,最后也能估算出SGA的大小,建议还是多配点内存,反正便宜。

下面摘抄eygle的关于一个process能够分配的最大内存(串行操作)的规则:

10gR1之前,对于串行操作(非并行)一个process能够分配的最大的内存为min(5%pga_aggregate_target,100m) 10gR2之后,对于串行操作(非并行)一个process能够分配的最大内存有如下规则:

如果pga_aggregate_target<=500m,那么最大的内存为20%*pga_aggregate_target.

如果500m

如果1000m

如果pga_aggregate_target>2.5G,那么最大内存为2.5G.

SQL>SELECT x.ksppinm NAME, y.ksppstvl VALUE, x.ksppdesc describ

FROM SYS.x$ksppi x, SYS.x$ksppcv y WHERE x.inst_id =USERENV('Instance')

AND y.inst_id =USERENV('Instance')AND x.indx = y.indx AND x.ksppinm LIKE'%&par%'

NAME VALUE

DESCRIB

--------------------------------------------------------------------------------

--------------------------------------------------------------------------------

--------------------------------------------------------------------------------

_smm_max_size 20480

maximum work area size in auto mode(serial)

SQL>show parameter pga

NAME TYPE VALUE

------------------------------------ ----------- ------------------------------

pga_aggregate_target big integer100M

此处我的一个process能够分配的最大内存为20M,因为我的PGA=100M,符合上面的规则。

隐含参数_smm_max_size表示一个process能够分配最大的memory.

买了piner的《oracle高可用环境》一书,正好趁这段时间学习一下。

把看到的东西总结一下发表于此,今天先发第一章关于SGA与PGA的内容。

以后会陆续将总结在此发表,与大家共享。

SGA与PGA的结构如下图:

SGA:

查看SGA:

Sqlp>show sga

或select * from v$sga;

Total System Global Area 289406976 bytes

Fixed Size1248600 bytes

Variable Size176161448 bytes

Database Buffers 109051904 bytes

Redo Buffers 2945024 bytes

Fixed Size:包括了数据库与实例的控制信息、状态信息、字典信息等,启动时就被固定在SGA中,不会改变。

Variable Size:包括了shard pool、large pool、java pool、stream pool、游标区和其他结构

Database Buffers:数据库中数据块缓冲的地方,是SGA中最大的地方,决定数据库性能

Redo Buffers:提供REDO缓冲的地方,在OLAP中不需要太大

V$sgastat记录了SGA的一些统计信息

V$sga_dynamic_components 保存SGA中可以手动调整的区域的一些调整记录

Shard pool:

Shard_pool_size决定其大小,10g以后自动管理

Shard_pool中数据字典和控制区结构用户无法直接控制,与用户有关的只有sql缓冲区(library cache)。

将经常访问的过程或包用DBMS_SHARED_POOL.KEEP存储过程将该包pin在共享池中。

手工清除共享池的内容:alter system flush shard_pool;

共享池相关的几个常用的视图:

V$sqlarea 记录了所有sql的统计信息,包括执行次数、物理读、逻辑读、耗费时间等

V$sqltext_with_newline 完全显示sql语句,通过hash_value来标示语句,piece排序

V$sql_plan保存了sql的执行计划,通过工具查看

V$shared_pool_advice 对共享池的预测,可以做调整SGA的参考

Data buffer:

在OLTP系统中要求data buffer的命中率在95%以上

select sum(pins)"execution",sum(pinhits)"hits",

((sum(pinhits)/sum(pins))*100)"pinhitration",

sum(reloads)"misses",((sum(pins)/(sum(pins)

+sum(reloads)))*100)"relhitratio"

from V$librarycache

计算命中率的语句

select round((1- (physical.value - direct.value - lobs.value)/logical.value)*100,2) "Buffer Cache Hit Ratio"

from v$sysstat physical,v$sysstat direct,v$sysstat lobs,v$sysstat logical

where https://www.360docs.net/doc/665181834.html, ='physical reads'

and https://www.360docs.net/doc/665181834.html, ='physical reads direct'

and https://www.360docs.net/doc/665181834.html, ='physical reads direct (lob)'

and https://www.360docs.net/doc/665181834.html, ='session logical reads';

PINS NUMBER Number of times a PIN was requested for objects of this namespace

PINHITS NUMBER Number of times all of the metadata pieces of the library object were found in memory

RELOADS NUMBER Any PIN of an object that is not the first PIN performed since the object handle was created,and which requires loading the object from disk

Oracle把从data buffer中获得的数据库叫cache hit,把从磁盘获得的脚cache miss

数据缓冲区中的数据块通过脏列表(dirty list)和LRU列表(LRU list)来管理。

Data buffer可细分为:default pool、keep pool、recycle pool对应的参数为db_cache_size、

db_keep_cache_size 、db_recycle_size分别表示缓冲区大小

从9i开始oracle支持不同块大小的表空间,相应的可以为不同块大小的表空间指定不同块大小的数据缓冲区,不同块大小的数据缓冲区可以用相应的db_nk_cache_size来指定,其中 n可以是2、4、6、16或32

V$db_cache_advice 对数据缓冲区的预测,可以做调整data buffer的参考

V$bh、 x$bh记录了数据块在data buffer中缓冲的情况,通过这个视图可以找系统中的热点块。

通过下面语句找系统中top 10热点快所在的热点对象:

Select/*+ rule*/ owner,object_name from dba_objects

Where data_object_id in

(select obj from

(select obj from x$bh order by tch desc)

Where rownum<11);

PGA:

用来保存于用户进程相关的内存段。

从9i开始使用PGA自动管理,pga_aggregate_target参数指定session一共使用的最大PGA内存的上限。

Workarea_size_policy参数用于开关PGA内存自动管理功能,auto/manual

在OLTP环境中,自动PGA 管理只要设置到一定的值,如2G左右就能满足系统的要求。

自动内存管理:

从9i开始,sga_max_size参数设置SGA 的内存大小,不能动态修改

从10g开始,指定了sga_target参数后,所有的SGA组件如:shared pool、data buffer、 large pool都不用手工指定了,Oracle会自动管理。这一特性就是自动共享内存管理ASMM。如果设置了sga_target=0,就自动关闭自动共享内存管理功能。Sga_target大小不能超过sga_max_size的大小。

手动管理SGA:

Alter system set sga_target=2000m;

Alter system set db_cache_size=1000m;

Alter system set shared_pool=200m;

Alter system set sga_target=0---------关闭自动共享内存管理ASMM

11G以后sga+pga整个内存可以自动管理AMM,相关参数memory_max_target memory_target.设置好这两个参数后就不用关心SGA和PGA了

11g手动内存管理:

Alter system set memory_target=3000m;

Alter system set sga_target=2000m;

Alter system set pga_aggregate_target=1000m;

Alter system set memory_target=0;---------关闭自动内存管理AMM

SGA+PGA最好不要超过总内存的70%

oracle实例内存解析

一、名词解释 (1)SGA:System Global Area是Oracle Instance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实例启动时分配;系统全局域SGA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共享池、数据缓冲区、日志缓冲区。 (2)共享池:Shared Pool用于缓存最近被执行的SQL语句和最近被使用的数据定义,主要包括:Library cache(共享SQL区)和Data dictionary cache(数据字典缓冲区)。共享SQL区是存放用户SQL命令的区域,数据字典缓冲区存放数据库运行的动态信息。 (3)缓冲区高速缓存:Database Buffer Cache用于缓存从数据文件中检索出来的数据块,可以大大提高查询和更新数据的性能。 (4)大型池:Large Pool是SGA中一个可选的内存区域,它只用于shared server环境。 (5)Java池:Java Pool为Java命令的语法分析提供服务。 (6)PGA:Process Global Area是为每个连接到Oracle database的用户进程保留的内存。 二、分析与调整 (1)系统全局域: SGA与操作系统、内存大小、cpu、同时登录的用户数有关。可占OS系统物理内存的1/3到1/2。 a.共享池Shared Pool: 查看共享池大小Sql代码 SQL>show parameter shared_pool_size 查看共享SQL区的使用率: Sql代码 select(sum(pins-reloads))/sum(pins)"Library cache"from v$librarycache; --动态性能表 LIBRARY命中率应该在90%以上,否则需要增加共享池的大小。

基于Oracle的OLTP与OLAP数据库优化差异之内存设计

基于Oracle的OLTP与OLAP数据库优化差异之内存设计要进行数据库优化,首先应该弄清数据库类型及其特点。从数据处理角度分类,数据库可分为两大类:联机事务处理OLTP(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和联机分析处理OLAP(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OLTP是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的主要应用,主要是基本的、日常的事务处理,例如银行交易,电信业务等。OLAP是数据仓库系统的主要应用,支持复杂的分析操作,侧重决策支持,并且提供直观易懂的查询结果。 两类系统处理的数据量不同,技术的使用也是不一样的,在OLTP系统中,oracle、db2等是主流数据库产品,数据量在几个TB甚至更小。在OLAP系统中,除了传统的数据库外,有越来越多的其他数据库产品出现,如sysbase IQ,GP,国产数据库GBase 8a,达梦7等,数据量大多在几十TB甚至更高,数据处理主要集中在查询统计分析、大数据量的导入导出等。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的还是最通用的ORACLE数据库的两类系统的优化思路和方式的差异。 数据库具体是OLTP还是OLAP取决于你的业务类型。OLTP和OLAP两类系统对数据库要求截然不同。除了系统本身自有的特点之外,在技术方面也存在巨大的差别,所带来的优化技术和理念也不太一样。 OLTP主要是交易型数据库,其事务特征为高并发而数据量小,大部分情况都要求瞬间出结果,系统要求的实时性、稳定性、安全性较高。这类数据库的系统瓶颈主要在CPU和内存上,在优化思路上,更加关注CPU的利用率;各种命中率指标,譬如SHARED POOL, BUFFER CACHE的命中率;SQL语句绑定变量等。由于数据量相对比较小,因此OLTP大部分都是集中式的。 OLAP主要是分析型数据库,并发量比较小,但单个sql消耗巨大,大部分查询需要处理海量数据,用户对响应时间的要求远不如OLTP用户。由于数据量巨大,这类数据库的系统瓶颈主要在磁盘io上,一些传统的优化指标和手段,如SHARED POOL, BUFFER CACHE 的命中率等对OLAP型数据库意义不大,而分区,并行操作,压缩,物化视图,全文索引等技术可能都会在OLAP中体现。OLAP库基本都是上TB的,有的是几百TB,甚至PB,因此很多OLAP库可能都分成了N个库,以便于分布式处理。OLAP一般都是采用星星模式或者雪花模式的。 下面从内存设计的优化角度具体分析一下这两类系统优化手段的差异: 内存设计通常是通过调整ORACLE内存参数来实现的。oracle的内存可分为SGA(shared global area)共享全局区和PGA(program global area)进程全局区两部分。OLTP系统由于处理的事务为高并发且数据量小,SGA比PGA更为重要;OLAP系统处理的事务数据量大且并发量比较小,大部分查询可能运行一次可能很久不会在运行,SQL的重用意义不大,很多命中率指标对于OLAP也影响较小处理,因此SGA相对次要,而较多大数据的排序,HASH操作都需要在PGA完成,PGA大小直接决定了处理效率。 尽管从oracle 10g开始,oracle已经减少了对内存命中率的关注,转而通过工作时间(CPU时间或服务时间)和等待工作时所消耗的时间(等待时间)来分析系统的性能,但对一个OLTP库来说,库缓存命中率(Library hit)和数据缓冲区命中率(buffer hit)仍是极重要的指标。OLTP系统是一个SQL执行非常密集的系统,Library hit命中率低说明共享池里很多SQL不能重用,需要重新解析,这会大大增加CPU负荷,降低系统性能,影响SQL 执行效率。使用绑定变量是减少硬解析,提高库缓存命中率的有效手段。

SDRAM内存详解(经典)

SDRAM内存详解(经典) 我们从内存颗粒、内存槽位接口、主板和内存之间的信号、接口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SDRAM内存条和主板内存系统的设计思路... 虽然目前SDRAM内存条价格已经接底线,内存开始向DDR和Rambus内存过渡。但是由于DDR内存是在SDRAM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详细了解SDRAM内存的接口和主板设计方法对于设计基于DDR内存的主板不无裨益。下面我们就从内存颗粒、内存槽位接口、主板和内存之间的信号接口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SDRAM内存条和主板内存系统的设计思路。 内存颗粒介绍 对于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内存我想凡是对于计算机有所了解的读者都不会陌生。这种类型的内存都是以一个电容是否充有电荷来作为存储状态的标志,电容冲有电荷为状态1,电容没有电荷为状态0。其最大优点是集成度高,容量大,但是其速度相对于SRAM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内存来说慢了许多。目前的内存颗粒封装方式有许多种,本文仅仅以大家常见的TSSOP封装的内存颗粒为例子。 其各个管脚的信号定义和我们所使用的DIMM插槽的定义是相同的,对于不同容量的内存,地址信号的位数有所不同。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其供电电路。Vcc和Vss是为内存颗粒中的存储队列供电,而VccQ和VssQ是为内存颗粒中的地址和数据缓冲区供电。两者的作用不同。 我们对内存颗粒关心的问题主要是其颗粒的数据宽度(数据位数)和容量(寻址空间大小)。而对于颗粒自检、颗粒自刷新等等逻辑并不需要特别深入的研究,所以对此我仅仅是一笔带过,如果读者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详细研究内存颗粒的数据手册。虽然内存颗粒有这么多的逻辑命令方式,但是由于目前北桥芯片和内存颗粒的集成度非常高,只要在布线和元器件的选择上严格按照内存规范来设计和制造,需要使用逻辑分析仪来调试电路上的差错的情况比较少,并且在设计过程中尽量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168线DIMM内存插槽的信号定义  我们目前PC和Server使用的内存大都是168 Pins的SDRAM,区别只是其工作频率有的可能是100MHz频率,有的可能是133MHz频率的。但是只要是SDRAM,其DIMM插槽的信号定义是一样的。而这些引脚得定义就是设计内存条和主板所必须遵从的规范。 内存引脚主要分为如下几类:地址引脚、数据引脚(包含校验位引脚)、片选等控制信号、时钟信号。整个内存时序系统就是这些引脚上的信号配合产生。下面的表中就是内存插槽的引脚数量和引脚定义,对于一些没有定义或者是保留以后使用的信号就没有列出来。 符号功能详细描述 DQ [0-63] I/O 数据输入/输出 CB [0-7] I/O ECC内存的ECC校验输入/输出 A [0-13] I/O 地址选择 BA [0-1] Control Bank选择 CS [0-3] Control 片选信号 RAS Control 行地址选择信号 CAS Control 列地址选择信号 DQMB [0-7] Control 数据掩码控制(DQ Mask)高有效* WE Control 写允许信号 CK [0-3] Clock 时钟信号 CKE [0-1] Clock 时钟允许信号** REGE Control 寄存器 (Registered) 允许信号

Oracle数据库实例及其相关概念

Oracle数据库实例及其相关概念2010-11-24 00:00 出处:中国IT实验室作者:佚名 完整的Oracle数据库通常由两部分组成:Oracle数据库实例和数据库。 用数据库安全策略防止权限升级攻击 C++虚函数的显式声明 完整的Oracle数据库通常由两部分组成:Oracle数据库实例和数据库。 1)数据库是一系列物理文件的集合(数据文件,控制文件,联机日志,参数文件等); 2)Oracle数据库实例则是一组Oracle后台进程/线程以及在服务器分配的共享内存区。 在启动Oracle数据库服务器时,实际上是在服务器的内存中创建一个Oracle实例(即在服务器内存中分配共享内存并创建相关的后台内存),然后由这个Oracle数据库实例来访问和控制磁盘中的数据文件。Oracle有一个很大的内存快,成为全局区(SGA)。 一、数据库、表空间、数据文件 1.数据库 数据库是数据集合。Oracle是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关系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通常情况了我们称的“数据库”,并不仅指物理的数据集合,他包含物理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也即物理数据、内存、操作系统进程的组合体。 数据库的数据存储在表中。数据的关系由列来定义,即通常我们讲的字段,每个列都有一个列名。数据以行(我们通常称为记录)的方式存储在表中。表之间可以相互关联。以上就是关系模型数据库的一个最简单的描述。

当然,Oracle也是提供对面象对象型的结构数据库的最强大支持,对象既可以与其它对象建立关系,也可以包含其它对象。关于OO型数据库,以后利用专门的篇幅来讨论。一般情况下我们的讨论都基于关系模型。 2.表空间、文件 无论关系结构还是OO结构,Oracle数据库都将其数据存储在文件中。数据库结构提供对数据文件的逻辑映射,允许不同类型的数据分开存储。这些逻辑划分称作表空间。 表空间(tablespace)是数据库的逻辑划分,每个数据库至少有一个表空间(称作SYSTEM表空间)。为了便于管理和提高运行效率,可以使用一些附加表空间来划分用户和应用程序。例如:USER表空间供一般用户使用,RBS表空间供回滚段使用。一个表空间只能属于一个数据库。 每个表空间由同一磁盘上的一个或多个文件组成,这些文件叫数据文件(datafile)。一个数据文件只能属于一个表空间。在Oracle7.2以后,数据文件创建可以改变大小。创建新的表空间需要创建新的数据文件。数据文件一旦加入到表空间中,就不能从这个表空间中移走,也不能与其它表空间发生联系。 如果数据库存储在多个表空间中,可以将它们各自的数据文件存放在不同磁盘上来对其进行物理分割。在规划和协调数据库I/O请求的方法中,上述的数据分割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3.Oracle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分为逻辑存储结构和物理存储结构: 1)逻辑存储结构:用于描述Oracle内部组织和管理数据的方式; 2)物理存储结构:用于描述Oracle外部即操作系统中组织和管理数据的方式。 二、Oracle数据库实例

实验6 进程及进程间的通信之共享内存

实验6 进程及进程间的通信 ●实验目的: 1、理解进程的概念 2、掌握进程复制函数fork的用法 3、掌握替换进程映像exec函数族 4、掌握进程间的通信机制,包括:有名管道、无名管道、信 号、共享内存、信号量和消息队列 ●实验要求: 熟练使用该节所介绍fork函数、exec函数族、以及进程间通信的相关函数。 ●实验器材: 软件: 1.安装了Ubunt的vmware虚拟机 硬件:PC机一台 ●实验步骤: 1、用进程相关API 函数编程一个程序,使之产生一个进程 扇:父进程产生一系列子进程,每个子进程打印自己的PID 然后退出。要求父进程最后打印PID。 进程扇process_fan.c参考代码如下:

2、用进程相关API 函数编写一个程序,使之产生一个进程 链:父进程派生一个子进程后,然后打印出自己的PID,然后退出,该子进程继续派生子进程,然后打印PID,然后退出,以此类推。

要求:1) 实现一个父进程要比子进程先打印PID 的版本。(即 打印的PID 一般是递增的) 2 )实现一个子进程要比父进程先打印PID 的版本。(即打印的PID 一般是递减的) 进程链1,process_chain1.c的参考代码如下:

进程链2,process_chain2.c的参考代码如下:

3、编写程序execl.c,实现父进程打印自己的pid号,子进程调用 execl函数,用可执行程序file_creat替换本进程。注意命令行参数。 参考代码如下: /*execl.c*/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2020年(Oracle管理)Oracle SQL性能优化方法

(Oracle管理)Oracle SQL性能优化方法

OracleSQL性能优化方法探讨 Oracle性能优化方法(SQL篇)1 1综述2 2表分区的应用2 3访问Table的方式3 4共享SQL语句3 5选择最有效率的表名顺序5 6WHERE子句中的连接顺序.6 7SELECT子句中避免使用’*’6 8减少访问数据库的次数6 9使用DECODE函数来减少处理时间7 10整合简单,无关联的数据库访问8 11删除重复记录8 12用TRUNCATE替代DELETE9 13尽量多使用COMMIT9 14计算记录条数9 15用Where子句替换HAVING子句9 16减少对表的查询10 17通过内部函数提高SQL效率.11 18使用表的别名(Alias)12 19用EXISTS替代IN12 20用NOT EXISTS替代NOT IN13 21识别低效执行的SQL语句13

22使用TKPROF 工具来查询SQL性能状态14 23用EXPLAIN PLAN 分析SQL语句14 24实时批量的处理16

1综述 ORACLE数据库的性能调整是个重要,却又有难度的话题,如何有效地进行调整,需要经过反反复复的过程。在数据库建立时,就能根据应用的需要合理设计分配表空间以及存储参数、内存使用初始化参数,对以后的数据库性能有很大的益处,建立好后,又需要在应用中不断进行应用程序的优化和调整,这需要在大量的实践工作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从而更好地进行数据库的调优。 数据库性能调优的方法 ●调整内存 ●调整I/O ●调整资源的争用问题 ●调整操作系统参数 ●调整数据库的设计 ●调整应用程序 本文针对应用程序的调整,来说明对数据库性能如何进行优化。 2表分区的应用 对于海量数据的表,可以考虑建立分区以提高操作效率。建立分区一般以关键字为分区的标志,也可以以其他字段作为分区的标志,但效率不如关键字高。建立分区的语句在建表时可以进行说明: createtableTABLENAME() partitionbyrange(PutOutNo) (partitionPART1valueslessthan(200312319999) partitionPART2valueslessthan(200412319999)

CP1H系列PLC内存分配培训教程

CP1H可编程控制器
Max作品 Max作品 2015.9

您将学会什么?
CP1H系列PLC选型配置
CP1H系列PLC内存分配
CP1H系列PLC功能使用

第二章 CP1H内存分配
CP1H内存结构
①程序或设置参数变更时 RAM 闪存自动传送 接通电源时 闪存 RAM自动传送 ②通过特定操作 进行RAM 闪存的传送 通过PLC设置,在接通电源时 进行闪存 RAM的传送
用户程序
RAM
I/O存储器
闪存
③ 通过软件操作 进行RAM 存储盒的传送,或 闪存 存储盒的传送 通过DIP开关设置,在接通电源 时或通过软件操作 进行存储盒 RAM的传送,或 存储盒 闪存的传送
系统参数

第二章 CP1H内存分配
CP1H的I/O存储器
CIO W
用户程序
存储器区 输入输出继电器区 内部辅助继电器区 特殊辅助继电器区 保持继电器区 数据存储器区 定时器区 计数器区 变址寄存器区 数据寄存器区 任务标志区
CP1H 0~6143CH 0~511CH 0~959CH 0~511CH 0~32767CH 0~4095CH 0~4095CH 0~15CH 0~15CH 0~31CH
A H D
I/O存储器
T C
系统参数
IR DR TK

第二章 CP1H内存分配
I/O存储器地址表示
字(通道)地址:数据 W 100
W区 字编号
D 100
D区 字编号
100
字编号(CIO省略)
字地址、位地址的 表示用十进制 字地址可看成位地 址的集合 一个字(通道)16位
位地址:状态(字编号和位编号由“. .”隔开) W 100 . 02
W区 字编号 位编号 (00~15)
0 . 07
字编号 位编号(CIO省略) (00~15)

Oracle内存全面分析

Oracle 内存内存全面全面全面分析分析 作者作者::fuyuncat 来源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665181834.html, 作者简介 黄玮,男,99年开始从事DBA 工作,有多年的水利、军工、电信及航 运行业大型数据库Oracle 开发、设计和维护经验。 曾供职于南方某著名电信设备制造商——H 公司。期间,作为DB 组 长,负责设计、开发和维护彩铃业务的数据库系统。目前,H 公司的彩铃系 统是世界上终端用户最多的彩铃系统。最终用户数过亿。 目前供职于某世界著名物流公司,负责公司的电子物流系统的数据库开 发、维护工作。 msn: fuyuncat@https://www.360docs.net/doc/665181834.html, Email :fuyuncat@https://www.360docs.net/doc/665181834.html, Oracle 的内存配置与oracle 性能息息相关。而且关于内存的错误(如4030、4031错 误)都是十分令人头疼的问题。可以说,关于内存的配置,是最影响Oracle 性能的配 置。内存还直接影响到其他两个重要资源的消耗:CPU 和IO。 首先,看看Oracle 内存存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程序代码(PLSQL、Java); ? 关于已经连接的会话的信息,包括当前所有活动和非活动会话; ? 程序运行时必须的相关信息,例如查询计划; ? Oracle 进程之间共享的信息和相互交流的信息,例如锁; ? 那些被永久存储在外围存储介质上,被cache 在内存中的数据(如redo log 条 目,数据块)。 此外,需要记住的一点是,Oracle 的内存是与实例对应的。也就是说,一个实例就有 一个独立的内存结构。 先从Oracle 内存的组成架构介绍。 1. Oracle 的内存架构组成 Oracle 的内存,从总体上讲,可以分为两大块:共享部分(主要是SGA)和进程独享 部分(主要是PGA 和UGA)。而这两部分内存里面,根据功能不同,还分为不同内存池 (Pool)和内存区(Area)。下面就是Oracle 内存构成框架图:

DDR系列内存详解及硬件设计规范-Michael

D D R 系列系列内存内存内存详解及硬件详解及硬件 设计规范 By: Michael Oct 12, 2010 haolei@https://www.360docs.net/doc/665181834.html,

目录 1.概述 (3) 2.DDR的基本原理 (3) 3.DDR SDRAM与SDRAM的不同 (5) 3.1差分时钟 (6) 3.2数据选取脉冲(DQS) (7) 3.3写入延迟 (9) 3.4突发长度与写入掩码 (10) 3.5延迟锁定回路(DLL) (10) 4.DDR-Ⅱ (12) 4.1DDR-Ⅱ内存结构 (13) 4.2DDR-Ⅱ的操作与时序设计 (15) 4.3DDR-Ⅱ封装技术 (19) 5.DDR-Ⅲ (21) 5.1DDR-Ⅲ技术概论 (21) 5.2DDR-Ⅲ内存的技术改进 (23) 6.内存模组 (26) 6.1内存模组的分类 (26) 6.2内存模组的技术分析 (28) 7.DDR 硬件设计规范 (34) 7.1电源设计 (34) 7.2时钟 (37) 7.3数据和DQS (38) 7.4地址和控制 (39) 7.5PCB布局注意事项 (40) 7.6PCB布线注意事项 (41) 7.7EMI问题 (42) 7.8测试方法 (42)

摘要: 本文介绍了DDR 系列SDRAM 的一些概念和难点,并分别对DDR-I/Ⅱ/Ⅲ的技术特点进行了论述,最后结合硬件设计提出一些参考设计规范。 关键字关键字::DDR, DDR, SDRAM SDRAM SDRAM, , , 内存模组内存模组内存模组, , , DQS DQS DQS, DLL, MRS, ODT , DLL, MRS, ODT , DLL, MRS, ODT Notes : Aug 30, 2010 – Added DDR III and the PCB layout specification - by Michael.Hao

Java内存区域划分、内存分配原理

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推荐下载,如有疑问,请与我司联系 Java 内存区域划分、内存分配原理 2014/11/16 2448 运行时数据区域 Java 虚拟机在执行Java 的过程中会把管理的内存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数据区域。这些区域有各自的用途,以及创建和销毁的时间,有的区域随着虚拟机进程 的启动而存在,而有的区域则依赖线程的启动和结束而创建和销毁。 Java 虚拟机包括下面几个运行时数据区域: 程序计数器 程序计数器是一块较小的区域,它的作用可以看做是当前线程所执行的字节码的行号指示器。在虚拟机的模型里,字节码指示器就是通过改变程序计数器的值 来指定下一条需要执行的指令。分支,循环等基础功能就是依赖程序计数器来完成的。 由于java 虚拟机的多线程是通过轮流切换并分配处理器执行时间来完成,一个处理器同一时间只会执行一条线程中的指令。为了线程恢复后能够恢复正确的 执行位置,每条线程都需要一个独立的程序计数器,以确保线程之间互不影响。因 此程序计数器是“线程私有”的内存。 如果虚拟机正在执行的是一个Java 方法,则计数器指定的是字节码指令对应的地址,如果正在执行的是一个本地方法,则计数器指定问空undefined。程序计数器区域是Java 虚拟机中唯一没有定义OutOfMemory 异常的区域。 Java 虚拟机栈 和程序计数器一样也是线程私有的,生命周期与线程相同。虚拟机栈描述的是Java 方法执行的内存模型:每个方法被执行的时候都会创建一个栈帧用于存储局部变量表,操作栈,动态链接,方法出口等信息。每一个方法被调用的过程就对应 一个栈帧在虚拟机栈中从入栈到出栈的过程。

DDR内存时序设置详解

内存时序设置详解 内容概要 关键词:内存时序参数设置 导言:是否正确地设置了内存时序参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的基本性能。本文详细介绍了内存时序相关参数的基本涵义及设置要点。 与传统的SDRAM相比,DDR(Dual date rate SDRSM:双倍速率SDRAM),最重要的改变是在界面数据传输上,其在时钟信号上升缘与下降缘时各传输一次数据,这使得DDR 的数据传输速率为传统SDRAM的两倍。同样地,对于其标称的如DDR400,DDR333,DDR266数值,代表其工作频率其实仅为那些数值的一半,也就是说DDR400 工作频率为200MHz。 FSB与内存频率的关系 首先请大家看看FSB(Front Side Bus:前端总线)和内存比率与内存实际运行频率的关系。 FSB/MEM比率实际运行频率 1/1 200MHz 1/2 100MHz 2/3 133MHz 3/4 150MHz 3/05 120MHz 5/6 166MHz 7/10 140MHz 9/10 180MHz 对于大多数玩家来说,FSB和内存同步,即1:1是使性能最佳的选择。而其他的设置都是异步的。同步后,内存的实际运行频率是FSBx2,所以,DDR400的内存和200MHz的FSB正好同步。如果你的FSB为240MHz,则同步后,内存的实际运行频率为240MHz x 2 = 480MHz。

FSB与不同速度的DDR内存之间正确的设置关系 强烈建议采用1:1的FSB与内存同步的设置,这样可以完全发挥内存带宽的优势。内存时序设置 内存参数的设置正确与否,将极大地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下面我们将针对内存关于时序设置参数逐一解释,以求能让大家在内存参数设置中能有清晰的思路,提高电脑系统的性能。 涉及到的参数分别为: ?CPC : Command Per Clock ?tCL : CAS Latency Control ?tRCD : RAS to CAS Delay ?tRAS : Min RAS Active Timing ?tRP : Row Precharge Timing ?tRC : Row Cycle Time ?tRFC : Row Refresh Cycle Time ?tRRD : Row to Row Delay(RAS to RAS delay) ?tWR : Write Recovery Time ?……及其他参数的设置 CPC : Command Per Clock 可选的设置:Auto,Enable(1T),Disable(2T)。 Command Per Clock(CPC:指令比率,也有翻译为:首命令延迟),一般还被描述为DRAM Command Rate、CMD Rate等。由于目前的DDR内存的寻址,先要进行P-Bank的选择(通过DIMM上CS片选信号进行),然后才是L-Bank/行激活与列地址的选择。这个参数的含义就是指在P-Bank选择完之后多少时间可以发出具体的寻址的L-Bank/行激活命令,单位是时钟周期。

4.实例变量和类变量内存分配

实例变量和类变量内存分配 Java向程序员许下一个承诺:无需关心内存回收,java提供了优秀的垃圾回收机制来回收已经分配的内存。大部分开发者肆无忌惮的挥霍着java程序的内存分配,从而造成java程序的运行效率低下! java内存管理分为两方面: 1,内存的分配:指创建java对象时,jvm为该对象在堆内存中所分配的内存空间。 2,内存的回收:指当该java对象失去引用,变成垃圾时,jvm的垃圾回收机制自动清理该对象,并回收该对象占用的内存。 jvm的垃圾回收机制由一条后台线程完成。不断分配内存使得系统中内存减少,从而降低程序运行性能。大量分配内存的回收使得垃圾回收负担加重,降低程序运行性能。 一,实例变量和类变量(静态变量) java程序的变量大体可分为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 其中局部变量有3类:形参、方法内的局部变量、代码块内的局部变量。 局部变量被存储在方法的栈内存中,生存周期随方法或代码块的结束而消亡。 在类内定义的变量被称为成员变量。没使用static修饰的称为成员变量,用static修饰的称为静态变量或类变量。 1.1实例变量和类变量的属性 在同一个jvm中,每个类只对应一个Class对象,但每个类可以创建多个java对象。 【其实类也是一个对象,所有类都是Class实例,每个类初始化后,系统都会为该类创建一个对应的Class实例,程序可以通过反射来获取某个类所对应的Class实例(Person.class 或Class.forName(“Person”))】 因此同一个jvm中的一个类的类变量只需要一块内存空间;但对实例变量而言,该类每创建一次实例,就需要为该实例变量分配一块内存空间。 非静态函数需要通过对象调用,静态函数既可以通过类名调用,也可以通过对象调用,其实用对象调用静态函数,底层还是用类名调用来实现的! 1.2实例变量的初始化时机 对实例变量而言,它属于java对象本身,每次创建java对象时都需要为实例变量分配内存空间,并执行初始化。

oracle实例内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SGA:SystemGlobal Area是Oracle Instance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实例启动时分配;系统全局域SGA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共享池、数据缓冲区、日志缓冲区。 (2)共享池:Shared Pool用于缓存最近被执行的SQL语句和最近被使用的数据定义,主要包括:Librarycache(共享SQL区)和Datadictionarycache(数据字典缓冲区)。共享SQL区是存放用户SQL命令的区域,数据字典缓冲区存放数据库运行的动态信息。 (3)缓冲区高速缓存:DatabaseBufferCache用于缓存从数据文件中检索出来的数据块,可以大大提高查询和更新数据的性能。 (4)大型池:Large Pool是SGA中一个可选的内存区域,它只用于shared server环境。 (5)Java池:Java Pool为Java命令的语法分析提供服务。 (6)PGA:Process Global Area是为每个连接到Oracle database的用户进程保留的内存。 二、分析与调整 (1)系统全局域: SGA与操作系统、内存大小、cpu、同时登录的用户数有关。可占OS系统物理内存的1/3到1/2。 a.共享池Shared Pool: 查看共享池大小Sql代码 SQL>show parameter shared_pool_size 查看共享SQL区的使用率: Sql代码 select(sum(pins-reloads))/sum(pins)"Library cache"from v$librarycache; --动态性能表 LIBRARY命中率应该在90%以上,否则需要增加共享池的大小。 查看数据字典缓冲区的使用率:

oracle内存pga+sga设置方法

11g 中新增MEMORY_MAX_TARGET 参数,此参数一出现就如在10g 中第一次出现SGA_MAX_SIZE 参数一样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memory_max_target 是设定Oracle能占OS多大的内存空间,一个是Oracle SGA 区最大能占多大内存空间。无疑在11g Oracle 又向自动管理内存更进一步。 10g 的sga_max_size 是动态分配 Shared Pool Size,database buffer cache,large pool,java pool,redo log buffer 大小的,只是根据Oracle 运行状况来重新分配SGA 各内存块的大小。PGA在10g 中需要单独设定. 11g MEMORY_MAX_TARGET 参数包含两部分内存,一个 System global area (SGA),另一个 system global area(PGA)。很显然在11g 中可已经将PGA 和SGA 一 起动态管理了。 下面来看看在11g 中Memory_target 设置和不设置对SGA/PGA 的影响: A:如果Memory_target 设置为非0 值 (下面有四种情况来对SGA 和PGA 的大小进行分配) 1:sga_target 和 pga_aggregate_target 已经设置大小如果Oracle 中已经设置了参数sga_target 和pga_aggregate_target,则这两个参数将各自被分配为最小值最为它们的目标值。 Memory_Target =SGA_TARGET+PGA_AGGREGATE_TARGET ,大小 和 memory_max_size 一致。 2:sga_target 设置大小, pga_aggregate_target 没有设置大小那么pga_aggregate_target初始化值=memory_target-sga_target 3:sga_target 没有设置大小, pga_aggregate_target 设置大小那么sga_target 初始化值=memory_target-pga_aggregate_target 4:sga_target 和 pga_aggregate_target 都没有设置大小 Oracle 11g 中对这种sga_target 和pga_aggregate_target 都没有设定大小的情况下,Oracle将对这两个值没有最小值和默认值。 Oracle 将根据数据库运行状况进行分配大小。 但在数据库启动是会有一个固定比例来分配: sga_target =memory_target *60% pga_aggregate_target=memory_target *40% B:如果Memory_target 没有设置或=0 (在11g 中默认为0) 11g 中默认为0 则初始状态下取消了Memory_target 的作用,完全和10g 在内存管理上一致,完全向下兼容。 (也有三种情况来对SGA 和PGA 的大小进行分配)

详解内存工作原理及发展历程

详解内存工作原理及发展历程 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对于系统性能的影响是每个PC 用户都非常清楚的,所以很多朋友趁着现在的内存价格很低纷纷扩容了内存,希望借此来得到更高的性能。不过现在市场是多种内存类型并存的,SDRAM、DDR SDRAM、RDRAM等等,如果你使用的还是非常古老的系统,可能还需要EDO DRAM、FP DRAM(块页)等现在不是很常见的内存。 虽然RAM的类型非常的多,但是这些内存在实现的机理方面还是具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所以本文的将会分为几个部分进行介绍,第一部分主要介绍SRAM 和异步DRAM(asynchronous DRAM),在以后的章节中会对于实现机理更加复杂的FP、EDO和SDRAM进行介绍,当然还会包括RDRAM和SGRAM等等。对于其中同你的观点相悖的地方,欢迎大家一起进行技术方面的探讨。 存储原理: 为了便于不同层次的读者都能基本的理解本文,所以我先来介绍一下很多用户都知道的东西。RAM主要的作用就是存储代码和数据供CPU在需要的时候调用。但是这些数据并不是像用袋子盛米那么简单,更像是图书馆中用有格子的书架存放书籍一样,不但要放进去还要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准确的调用出来,虽然都是书但是每本书是不同的。对于RAM等存储器来说也是一样的,虽然存储的都是代表0和1的代码,但是不同的组合就是不同的数据。 让我们重新回到书和书架上来,如果有一个书架上有10行和10列格子(每行和每列都有0-9的编号),有100本书要存放在里面,那么我们使用一个行的编号+一个列的编号就能确定某一本书的位置。如果已知这本书的编号87,

Windows内存管理机制及C++内存分配实例(三):虚拟内存

本文背景: 在编程中,很多Windows或C++的内存函数不知道有什么区别,更别谈有效使用;根本的原因是,没有清楚的理解操作系统的内存管理机制,本文企图通过简单的总结描述,结合实例来阐明这个机制。 本文目的: 对Windows内存管理机制了解清楚,有效的利用C++内存函数管理和使用内存。 本文内容: 3. 内存管理机制--虚拟内存 (VM) · 虚拟内存使用场合 虚拟内存最适合用来管理大型对象或数据结构。比如说,电子表格程序,有很多单元格,但是也许大多数的单元格是没有数据的,用不着分配空间。也许,你会想到用动态链表,但是访问又没有数组快。定义二维数组,就会浪费很多空间。 它的优点是同时具有数组的快速和链表的小空间的优点。 · 分配虚拟内存 如果你程序需要大块内存,你可以先保留内存,需要的时候再提交物理存储器。在需要的时候再提交才能有效的利用内存。一般来说,如果需要内存大于1M,用虚拟内存比较好。 · 保留 用以下Windows 函数保留内存块

VirtualAlloc (PVOID 开始地址,SIZE_T 大小,DWORD 类型,DWORD 保护 属性) 一般情况下,你不需要指定“开始地址”,因为你不知道进程的那段空间 是不是已经被占用了;所以你可以用NULL。“大小”是你需要的内存字 节;“类型”有MEM_RESERVE(保留)、MEM_RELEASE(释放)和 MEM_COMMIT(提交)。“保护属性”在前面章节有详细介绍,只能用前 六种属性。 如果你要保留的是长久不会释放的内存区,就保留在较高的空间区域, 这样不会产生碎片。用这个类型标志可以达到: MEM_RESERVE|MEM_TOP_DOWN。 C++程序:保留1G的空间 LPVOID pV=VirtualAlloc(NULL,1000*1024*1024,MEM_RESERVE|MEM_TOP_DOWN,PAGE_READW if(pV==NULL) cout<<"没有那么多虚拟空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