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课时1 课时作业

第一课  课时1  课时作业
第一课  课时1  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在原始社会,人们一起劳动,相互协作,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所获得的劳动成果。由此可知,在原始社会()

①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共同所有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是平等的③产品的极大丰富为平均分配提供了可能④生产工具的简陋决定了人们的分配关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原始社会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共同所有,故①正确;人们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故②正确;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产品很少有剩余,排除③;人们的分配关系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不是由生产工具决定的,排除④。选A。

2.原始社会末期,伴随着木石犁等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的使用,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产品不断丰富。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也慢慢解体。原始社会解体过程()

①是个体劳动取代共同劳动的过程②是生产发展基础上贫富差距缩小的过程③是私有制基础上阶级分化的过程④是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私有制的确立与原始社会的解体过程。原始社会的解体过程,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取代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的过程,①正确;原始社会的解体过程是一个阶级分化的过程,③正确;伴随着贫富分化,原始社会才逐步解体,排除②;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排除④。选B。

3.商朝的奴隶主统治很残酷,常常把奴隶当作牲畜一样屠杀。他们屠杀奴隶祭祀神灵和祖先,叫做“人牲”;奴隶主死了,还要把奴隶杀死或活埋来陪葬,叫做“人殉”。这表明在奴隶社会()

①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②奴隶主与奴隶之间存在的矛盾是可调和的③阶级压迫是阶级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④奴隶因失去劳动权利而无法得到生存资料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对奴隶社会阶级斗争的认知。通过材料可知,奴隶归奴隶主所有,毫无人身自由,①正确;材料体现了奴隶主对奴隶的压迫,③正确;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排除②;奴隶是主要的劳动者,排除④。选B。

4.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奴隶制国家则是伴随着奴隶的反抗,以及奴隶主对自身利益的维护而建立的。这表明奴隶制国家()

①是奴隶主与奴隶之间阶级斗争的产物②是奴隶主与奴隶共同利益的维护者③是奴隶主与奴隶阶级利益的调和者④是奴隶主镇压奴隶反抗的暴力机关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对国家的理解。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与奴隶两个阶级斗争的产物,①正确;国家是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工具,④正确;国家是统治阶级利益的维护者,②错误;国家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不是协调者,排除③。选B。

5.佃农通常是指封建地主制经济下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在中国,不同时期又有田客、佃客、地客、庄户、佃户等称谓。西欧封建领主制经济下承租份地的农民也称佃农。这表明,在封建社会()

①劳动者完全失去土地,靠出卖劳动力为生②地主阶级通过对土地的占有来剥削劳动者③收取地租成为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④农民的劳动成果全部归地主阶级所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封建制生产关系。封建社会中劳动者占有一部分土地,排除①;农民除了缴纳地租外,剩余的劳动成果归自己支配,排除④;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可见地主通过对土地的占有而剥削农民,故②正确;农民租种地主土地,需要交纳地租,故③正确。选C。

6.在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较为发达的江南地区和东南沿海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由此可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①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②是商品经济繁荣的必然要求③是阶级对立与斗争的结果④是调和阶级矛盾的必然措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是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故①②正确;材料强调商品经济对资本主义产生的推动作用,排除③;阶级矛盾不可调和,排除④。选A。

7.圈地运动是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地主使用暴力大规模侵占农民土地的活动。13~14世纪时,就有一些领主开始强制围圈农民的公有土地为私有的牧羊场。从15世纪最后30多年开始,掀起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创造的条件是()

A.获取大量的货币资本B.获取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C.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D.促进商品经济的繁荣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通过圈地运动,使农民丧失土地,资本家获得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故答案为B。

8.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迅速让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蔓延。许多国家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推翻封建统治阶级,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与封建社会相比较,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①阶级剥削被民主制度所取代②专政制度被民主制度所取代③等级思想被平等思想所取代④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逐渐增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制度与封建制度的差异。资本主义社会存在阶级剥削,排除①;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排除④;资本主义社会确立了民主、平等等价值取向,故答案为②③。选C。

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周期性的噩梦。下列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认识正确的是()

①经济危机爆发导致经济大幅度衰退②经济危机是生产的相对过剩③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表现④经济危机促进了工人待遇的提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导致经济衰退,①正确;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的相对过剩,②正确;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的表现,排除③;经济危机发生会造成工人大量失业,待遇会下降,排除④。选A。

10.有人认为:“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逻辑。不管西方舆论对新自由主义医治资本主义‘经济痼疾’的功能如何赞美,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似乎总是不合时宜地袭来……在新自由主义盛行的这些年代,经济和金融危机已成为流行病。”这说明()

①资本主义社会因经济危机而步入绝境②经济危机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③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自身无法治愈的④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是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可以通过调整生产关系为生产发展释放空间,排除①;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的结果,不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排除②;资本主义自身无法消除经济危机,因为它无法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故③正确;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是引发经济危机的根源,故④正确。选D。

11.发生在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由一小批年轻人发起,发展成全美的大规模抗议活动,并蔓延至欧洲,引发人们对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反思。

其中有一些人认为可以从马克思身上开始反思,因而产生了一股“重新发现”马克思的激情。这表明()

A.经济危机的发生说明资本主义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经济危机下西方社会普遍向往社会主义

C.西方社会认为马克思主义可以阻止经济危机的出现

D.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固有弊端使部分人对资本主义失去信心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人们反思资本主义,认同马克思主义,可见对资本主义发展前途失去信心,故答案为D;当前资本主义还是能够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排除A;部分人向往马克思主义,并不表明整个社会向往社会主义,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马克思主义可以克服经济危机,排除C。

12.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斗争的过程充满了曲折和反复。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最终会取代资本主义的原因是()

①随着生产社会化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趋尖锐化②随着生产的无限扩大,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经济危机的弊端③随着阶级斗争的激化,资产阶级会主动放弃统治地位④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生产资料会逐步向工人阶级转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斗争的结果,故①正确;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弊端,会推动资本主义走向灭亡,故②正确;资产阶级不会主动放弃统治地位,排除③;生产资料不会自发向工人阶级转移,排除④。选A。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地主制经济以中国封建社会最为典型。中国的封建地主对自有土地采取多种经营形式:有的是由自己经营,采取剥削僮奴或剥削雇工的形式;而主要的是将土地租给他人经营,采取以地租剥削依附农或佃农的形式。依附农在历代有私属徒、部曲、佃仆等类型;佃农在历代有佃客、庄户、田客、佃户等别称。唐宋以后,分租给佃农的形式逐渐排斥和代替依附农形式,成为地主制经营中的

典型形式。

材料二解放前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中,奴隶主集中占有土地和奴隶,是凉山奴隶制剥削的主要形式。占凉山总户数5%左右的奴隶主,却占当地70%以上的土地、牲畜和生产工具等生产资料。基于人身占有和隶属关系的无偿劳役,是奴隶主的主要剥削手段,奴隶都要自备耕牛、农具为主子进行耕种,同时全年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的时间,还要为奴隶主服劳役。

(1)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封建社会与奴隶社会在剥削方式上有哪些变化?

(2)结合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说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一种社会进步?

答案(1)①封建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农民有一小部分土地;而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所有的生产资料,奴隶几乎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②在封建社会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与地主之间不存在完全的依附关系;奴隶社会,奴隶完全依附奴隶主,毫无人身自由;③封建社会地主通过地租的形式剥削农民,农民在缴纳地租之外,自己可以保留一部分劳动成果;奴隶社会,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和其创造的劳动成果。

(2)①封建社会的建立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农民获得了一定的人身自由,可以有一小部分土地,可以保留一部分生产成果归自己支配,阶级剥削有所减轻;③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代替了残酷的奴隶剥削制度。

解析第(1)问,考查不同社会制度中剥削方式的差异。可以立足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生产成果的分配来分析。第(2)问,考查封建社会的进步性。可以立足生产力解放、生产关系的变革、政治制度的确立三部分来分析。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永远的马克思》(2008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中提到:“随着华尔街金融危机的蔓延,自由资本主义受到广泛的社会质疑。在德国,马克思的《资本论》成为今年圣诞节的最佳礼品,销量比2005年增加两倍。据说,德国现任财长施泰因布鲁克现在正在阅读《资本论》,这位在金融危机中焦头烂额、寝食难安的财长,现在成了马克思的‘粉丝’。”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只要提高工人工资,就提高了社会购买力,就可以消除经济危机的危险。这是完全不正确

的,因为危机是资本运动不可避免的结果。”“某种社会理性对于整个的计划的作用是不存在的。”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阐述马克思的《资本论》在德国热销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施泰因布鲁克能从《资本论》中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吗?

答案(1)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给人民生活带来的极大的冲击,使劳动人民对资本主义制度逐渐丧失信心;②资本主义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的阶级利益,找寻破除经济危机的措施;③马克思的《资本论》科学阐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对资本主义克服经济危机具有指导作用。

(2)施泰因布鲁克也许能从《资本论》中得到启示,但不可能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本办法,因为他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解析第(1)问,考查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认识。马克思《资本论》的热销,主要立足经济危机的背景。劳动人民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冲击,对社会制度失去信心;统治阶级需要寻找破除经济危机的措施;马克思的《资本论》对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借鉴意义。第(2)问,考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引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只要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就无法克服。

《看日历》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看日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67页《看日历》。 教材分析: 《看日历》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的范畴,这节课之后安排学习《认识平年和闰年》和《认识24时记时法》。与时、分、秒相比,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所以教科书为学生设计了自主学习和自主建构的学习过程,从回顾入手展开学习活动,通过填表、整理、思考,发现规律,让有关年、月、日之间的知识,更加系统地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 学生分析: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日历方面的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有自主观察、探究日历,发现时间规律的基础,但是他们获得的知识不是特别的系统,甚至个别地方可能不一定准确,也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2、在回顾、整理、观察活动中,能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发展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3、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知道大月、小月的月份。 教学难点:在回顾、整理、观察活动中,发现规律。 教学准备:2019年的年历卡片、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流,导入课题。

猜谜语: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脱一件,年底只剩一张皮。(打一物)日历。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看日历。板书课题:看日历 二、探究新知 1、找一找说一说 (1)找一找今天的日期,并说一说是怎么找的 (2)师: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都知道了什么? 生回答。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选择地板书。 (2)提出质疑 师: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们知道得还真多。那么,关于“年、月、日”,你还有什么疑问? 学生质疑。 2、看日历填表 小组合作填表, 观察附页1,把2013~2014年各月份的天数记录在表格中。 学生观察并填表,老师巡视指导。 学生填完后,指名口述,教师在课件上填写各月份的天数,完成表格。 (4)你发现了什么? 仔细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和同桌同学交流交流。 学生可能会发现有的月份是31天,有的是30天,而2月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 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汇报,老师利用课件演示,并完成板书。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第1课时看日历》精品教案

第七单元年、月、日 教材分析 “年、月、日”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时、分、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教材安排填写记录表的方式,让学生积累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已有的规律。以及24时计时法及24时计时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1课时看日历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67~6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并产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 难点: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时间单位呢?(时、分、秒)时、分、秒是表示时间较短的单位,那么表示时间较长的单位有哪些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表示时间较长的单位年、月、日。(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提问:先让学生说说对于“年、月、日”都知道些什么,引导学生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有意义的日子? 1.合作探究,认识大月、小月。 (1)课件显示附页1,让学生把2013~2016年各月份的天数记录在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 月份 1 2 3 4 6 7 8 9 10 11 12 2013年

A. 师: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1:一年有12个月。 生2:每年的1、3、5、7、8、10、12月都有31天。 生3:4、6、9、11月都有30天。 生4:有的年份 2月是28天,有的是29天。 B.师说明:我们把每个月的天数是31天的这几个月叫做大月,把每个月的天数是30天的这几个月叫做小月。 (2)探究记忆大月、小月天数的方法。 师: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大月、小月的天数呢? 课件显示: 学习拳头记忆法。 歌诀记忆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12月),三十一天都不差; 四六九冬(11月)三十日; 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 2.合作探究,认识平年、闰年。 (1)我们通过观察,知道2月是个特殊月,有时有28天,有时有29天,下面我们就来研究研究它。请查阅2009~2016年2月份的天数,在表格中填写出来。 (3)讨论后交流。 生:每4年里就有一年的二月是29天。 (4)验证:为什么每4年里就有一年的二月是29天呢?请阅读教材第69页“你知道吗”。 提问:从刚才的小知识里,你学到了什么? 3.理解运用。 (1)师:请大家判断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看日历 同步测试D卷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看日历同步测试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 (共7题;共17分) 1. (4分)2元4角=________元 9厘米=________米 5时=________分 120小时=________日 2. (2分)平年有________天,闰年有________. 3. (2分)1985年全年有________天;1986年全年有________天 4. (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成立的,到今年10月1日已成立了________周年。 5. (2分)张玉的生日比国庆节晚3天,张玉的生日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 6. (2分)一年里有________个月,平年有________天。 7. (1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________年10月1日。 二、选择。 (共8题;共16分) 8. (2分)下列年份中是闰年的是() A . 1800年 B . 2000年 C . 1999年 9. (2分)下面的单位中,是同一类计量单位的一组是()。 A . 千米、米、千克

B . 吨、秒、千克 C . 世纪、月、秒 10. (2分)妇女节在第()季度。 A . 一 B . 二 C . 三 11. (2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 哥哥是2006年2月29日出生的 B . 上半年比下半年天数多 C . 一年的最后一天是12月30日 D . 劳动节是五月一日 12. (2分)2018年的第二季度一共有()天。 A . 89 B . 90 C . 91 D . 92 13. (2分)教师节是() A . 1月1日 B . 9月10日 C . 6月1日 D . 8月10日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看日历》说课稿

《看日历》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看日历》第一课时。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看日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3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年、月、日》中的第一课时,本单元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常见的量”中的内容,主要学习年、月、日,认识24小时计时法,根据作息时间表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是在学生掌握时间单位“时、分、秒”后安排的,即是对所学时间单位知识的扩充与延伸,又是为认识平年和闰年等有关“时间与数学”知识做铺垫。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借助观察日历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在整理数据、观察数据、发现规律活动中,认识大月和小月,并能借助拳头记忆法和歌诀记忆法或其他自己总结的方法来帮助记忆大、小月。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时分秒的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日历方面的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不过学生们有着自主观察、探究日历,发现并总结规律的基础。 三、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已有的有关时间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我确定了一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学习目标: 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在整理数据、观察数据活动中,能发现某些月份天数相同、2月份天数有时不同的简单规律,发展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在识记大、小月的活动中,能积极思考记忆的方法,并能清晰的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并识记大月和小月。 学习难点:能发现并总结一些简单的规律,并能选择喜欢且有效的方法记忆月份的特点。 四、教法学法 教法:根据本课的特点,我采取问题引导法和指导归纳法进行本课教学。在出示日历后,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活动,再引导学生从几个方面汇报后,指导他们归纳规律,并采取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记忆规律。 学法: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从回顾入手展开学习活动,通过一系列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交流,让有关年、月、日之间的知识更加系统的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

[北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7单元 年、月、日 第1课时 看日历--认识年月日 优质教案

1 看日历 一课时 教学内容 看日历。(教材第67~6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1、3、5、7、8、10、12月是大月,4、6、9、11月是小月。 3.了解平年和闰年。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会辨别平年和闰年。 教具学具 课件、2013~2016年的日历、2009~2016年2月份的月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时间单位? 生:时、分、秒。 师:时、分、秒是较小的时间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 【设计意图:新课伊始,告诉学生要研究的重点,避免学习的盲目性。】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说一说关于年、月、日你知道些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 一年有12个月,有的月份是30天,有的月份是31天。 ? 有时候2月是28天,有时候2月是29天。 ? 有时候一年是365天,有时候一年是366天。 ? 有平年和闰年之分。 师:你们知道得真多。 1.认识大月、小月。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2013~2016年的日历,把各月份的天数记录在表格中,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表格) 学生填写表格后进行小组交流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13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年 2014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年 2015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年 2016 31 29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年

小学三年级数学 看日历教学设计

看日历教学设计 ——认识大月和小月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年月日”第一课时。 【教学背景】 自学并梳理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年月日是怎么来的”,第二个问题是“一年有多少个月”,第三个问题是“一个月有多少天”。根据天数的不同,我们把12个月分为大月、小月以及特殊的2月。学生认识了1、3、5、7、8、10、12月为大月、4、6、9、11月为小月以及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后,需要掌握这个知识点。教材上介绍了拳头记忆法和歌诀记忆法,这两种方法非常实用,然而,有趣的方法总能让孩子更加记忆深刻。 【教学目标】 识记大月和小月。 【教学内容】 大月、小月的识记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歌诀识记。 【教学过程】 师:认识了大月和小月、2月,你们有什么方法记住大月和小月吗?请在小组内跟同学说说。 (小组内讨论后请学生汇报) 1.拳头记忆法 生:我使用的是拳头记忆法…… 2.歌诀记忆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 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日; 平年二月二十八, 闰年二月把一加。 生:腊指的是12月,冬指的是11月…… 3.单双数记大月 要找大月你记住, 七八两月挨着数; 七月以前找单数, 八月以后找双数。 师:同学们前面还发现了大月的月份有前面是单数、后面是双数的特点,咱们还可以结合这个特点来记忆呢,真好! 4.五一国庆巧记小月 【教学总结】 教材上提供了两种非常经典的方法帮助孩子识记大月、小月,分别是拳头记忆法和歌诀记忆法。拳头记忆法利用每个人的拳头来记忆大小月,生动而又简便。而歌诀记忆法琅琅上口,一句“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帮助多少人牢牢记住七个大月。在学习大月、小月时,这两种方法是孩子们必须认识的。 在长期的教学积累中,孩子们还发现了两种非常有趣的方法分别识记大月、小月——利用单双数巧记大月、利用五一、国庆节巧记小月。上课在梳理大月的时候,孩子们往往能发现单双数的特点,这里结合单双数记忆大月,既是帮助记忆,也发展了孩子的数感。利用五一国庆记忆小月的方法,更是让很多孩子不禁赞叹。五一节和国庆节每年都会放假,前后都是小月,真是个有趣的现象呢。在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7.1看日历word教案(1)

学会看日历、猜生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看日历,猜生日”两个活动,让学生会看日历,找到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 2.能力目标:尝试推算某个人的生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推算能力。 3.情感目标:在活动中渗透关注社会,热爱祖国,关爱他人的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 学生学会看日历,找到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 教学难点: 学生能正确推算某个人的生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同学们,我们昨天学了什么新知识呢?(年、月、日),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看你们还记不记得我们昨天学过的知识,好吗?请同学们看屏幕,看谁最先知道答案。(屏幕出示复习题) 二、引入课题。 1.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好,出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了解更多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出示课题——学会看日历、猜生日。(学生齐读一遍课题),我们首先来学看日历。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刚才老师发给你们的日历,同学们认真观察本月的日历,同桌合作,互相说说从本月的日历上你知道了什么? 2.你们都和同桌说了自己在本月日历上的发现,现在老师想知道这几个问题的答案,你们能找出来并告诉我吗?(出示问题) 今天是星期几? 本月的第一天是星期几? 本月的20日是星期几? 本月的最后一天是星期几? 请两人小组合作找答案,并指名学生回答。 你们在本月的日历上有很多发现,那你们能不能在今年的日历中找出以下的几个节日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呢?小组合作找。看看哪个小组找得又快又好。 (1)教师节是()月()日。星期()。 (2)中国共产党生日是()月()日。星期()。 (3)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是()月()日。星期()。 学生汇报找的结果。 师:除了这些,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重要节日呢?是星期几呢?请同学们在日历上找一找,一会告诉老师,好吗?(学生自主找节日) 师指名学生回答。 3.拓展应用: 刚才我们已经在日历上找出了很多节日,下面老师有个小小的难题想考考你们。同学们请看屏幕。出示题目: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看日历》习题第一课时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7.1看日历》习题1 一、基础过关 1.填空。 (1)今天是()年()月()日,星期()。本月的倒数第一天是星期()。 (2)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年()月()日成立的,到今年成立了()周年。到()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成立100周年了。 (3)2010年11月12日广州亚运会开幕,这天是星期五,11月27日闭幕,这天是星期()。 (4)王明是1999年7月2日出生的,到2009年7月2日,王明满()周岁。 (5)红红的生日在一年的第二个大月的倒数第5天,那么红红的生日是()月()日。彤彤比她大3天,彤彤的生日是()月()日。 (6)今年我()周岁,读小学三年级。到()年,我()周岁,小学毕业了。 2.判断。 (1)2009年下半年有184天。() (2)每年都有365天。() (3)李明说他今年4月31日参加自学考试。()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年份是闰年。() (5)月球绕地球转1圈是1个月。() 二、综合训练 1.连线题。 儿童节8月1日 建军节10月1日 劳动节5月1日 国庆节6月1日 2.翻日历看看 (1)今年是平年还是闰年?二月有多少天? (2)今年春节是哪一天?星期几? (3)今年中秋节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三、拓展应用 1.猜一猜。 2.算一算。 冬冬12岁了,可他只过了3个生日,他是()月()日出生的。 (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过关 1.略 2. (1)∨(2)×(3)×(4)×(5)×二、综合训练 1. 儿童6月1日 建军节8月1日 劳动节5月1日 国庆节10月1日 2.略 三、拓展应用 1. 5月4 5月19日 5月1日 12月23日 2. 2月29日

看日历教学设计

《看日历》教案设计 教材:北师大版三年上 课题:看日历课时数共 1 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会看日历,认识星期。能从日历中找到指定的日子。能结合具体情景,推算出某人的生日。 2、过程与方法:观察,小组合作学习,动手操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能从日历中找到指定的日子。能结合具体情景,推算出某人的生日。 课前准备:了解我国的重大节日 教学设计: 过程设计:学情预设 谈话引入:同学们,现在是几月份了?(生齐答:12月1日了)2009年很快就要过去,新年就要到了,哎,咱们商量一下,我们可以给班级送上一份什么新年礼物啊? 师:你真是和老师想到一块了,咱们制作一份精美的、2010年的日历,作为献给班级的新年礼物,怎么样?(生齐答:好啊!)老师已经先画好了边框,可是里面的内容还得靠大家呢! (一)小组学习,发现问题,交流解决。 1、布置小组学习任务: 师:要制作出一份真正能派上用场的日历,咱们先得仔细的

观察观察别人做好的日历。大家手里都有2009年的日历,仔细观察,和小组的同学一起完成这份学习任务,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行动最快?现在开始!(学生们开始小组学习,组长念题,学生人手1份日历,观察日历并交流填写下表。)合作优秀的小组会得到合作卡。 小组学习内容:观察日历 1、日历上共有()个月份,每个星期有()天,今天是()月()日,星期()。 2、本月的第一天是星期(),最后一天是星期(),下个月的第一天应该是星期()。 2、课本P72找一找:(请每个小朋友写在自己的课本上)教师节是()月()日,星期()。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是()月()日,星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是()月()日,星期()。你还知道哪些我国的重大节日?(互相说说) 3、通过观察日历,你们小组还发现了什么?(互相说说)小组评一评(好√中○还需努力△) 姓名倾听情况发言情况

第1课时作业

第4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第1课时暑假作业1、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A.硝基苯和酒精B.溴苯和溴 C.甲苯和四氯化碳D.硝基苯和水 2、现有一瓶A和B的混合液,已知A和B的某些性质如下: 由此,分离A和B的最佳方法是() A.萃取B.升华C.分馏D.分液 3、下列中的各组混合物,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溴苯和水B.乙酸和乙醇C.酒精和水D.溴苯和苯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蒸馏时应调整温度计的水银球于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 B.红外光谱可以完全测定出有机物结构,判断出同分异构体 C.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使溶质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一种溶剂的操作 D.常用质谱法进行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5、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③C.只有③D.③④ 6、下列选项中是除去括号内杂质的有关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分离苯和己烷——分液 B.NO(NO2)——通过水洗、干燥后,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C.乙烷(乙烯)——让气体通过盛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D.乙醇(乙酸)——加足量NaOH溶液,蒸馏 7、下列属于分离和提纯液态有机物的操作的是() A.蒸馏B.蒸发C.重结晶D.过滤 8、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可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D.称量时,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或烧杯中,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 9、将下列液体分别和溴水混合并振荡,静置后会分为两层,溴水层几乎呈无色的是()A.氯水B.乙烯C.乙醇D.碘化钾溶液 10、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 B.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C.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选④ D.用NaOH溶液吸收少量Cl2选⑤ 11、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实验方法(或操作)与对应的原理都正确的是() 选 实验方法(或操作)原理 项 A分离溶于水中的溴裂解汽油萃取碘在裂解汽油中的溶解度 较大

《看日历》教学设计及反思

《看日历》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年、月、日,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和小月。 2.经历自主探索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知识的情感,体会时间的珍贵。 教学重点: 认识年、月、日,掌握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记住各月的天数。 教学内容分析: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过与他们生活比较接近的时间单位时、分、秒。随着年龄增长、生活经验的增多,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了形成较长的时间观念的基础。理解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借助一定的想像力。因此教材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教学媒体与资源的选择与运用: 课件、希沃白板Link功能 教学实施过程: 一、精彩导入 1.谈话:今天对于罗老师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因为能和聪明能干的同学们一起学习,大家高兴吗?这么重要的时刻我怎么能不记录下来呢?今

天是2018年11月21日,现在是9时25分20秒,这个时刻有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时、分、秒,还有比时分秒更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板书:年月日)。 2.引发思考:关于年月日,你想知道什么? 3.揭题:其实你们想知道的都藏在日历中!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看日历来学习年月日的知识。(板书课题《看日历》) 【设计意图:通过特殊的日子导入课题,让学生感受到年月日与生活密不可分,激发求知欲,吸引学生注意力,为下面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二、探究新知 老师这儿有一张今年2018年的年历,能帮老师找到今天这个美好的日子吗?一年中,我们每个人总会有一个难忘的、印象深刻的日子,谁给大伙说说看? (一)认识大月、小月 1.自主探究:请同学们根据2013—2016年的年历,把各月份的天数填在表格中。填完后认真观察表格,小组内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2.汇报交流。 3.整理小结:同学们真聪明,从这张表中发现了关于年月日的这么多知识,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一年有12个月, 1、3、5、7、8、10、12月都有31天, 4、6、9、11月都有30天, 2月份的天数不一样,是28天的年份是平年,2月有29天的年份是闰年。 4.认识大小月:有31天的月份有几个?那这7个31天的月份能不能给它取个共同的名字?4个30天的月份呢?你们取的名字都富有创造性,我们打开书67页,看看智慧老人取了什么名?像这种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设计意图:给学生探究知识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整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科学研究的态度。通过观察2013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看日历 同步测试(I)卷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看日历同步测试(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 (共7题;共17分) 1. (2分)李冬的生日比儿童节早一天,李冬的生日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 2. (2分)1985年全年有________天;1986年全年有________天 3. (2分)平年的第一季度有________天,闰年的第一季度有________天. 4. (3分)60时=________日 84分=________时 2503千克=________吨 5. (4分)小云的生日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 小红的生日是国庆节的前三天,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 6. (2分)平年的2月有________天,闰年的2月有________天。 7. (2分)一年里有________个月,平年有________天。 二、选择。 (共8题;共16分) 8. (2分)在下列公元年份中,是闰年的是() A . 1921年 B . 2004年 C . 2100年 D . 1997年 9. (2分)一项工程6月1日动工,8月20日结束,完成这项工程共用了()。 A . 80天

C . 82天 10. (2分)下面几个节目中,属于第四季度的是() A . 儿童节 B . 教师节 C . 国庆节 D . 元旦 11. (2分)2018年的第二季度一共有()天。 A . 89 B . 90 C . 91 D . 92 12. (2分)下列月份中,()是小月。 A . 3月 B . 9月 C . 2月 13. (2分)下面的节日都在小月的一组是()。 A . 劳动节、建军节 B . 元旦、植树节 C . 儿童节、教师节 14. (2分)化肥厂今年(2009年)二月份共生产化肥4060吨,平均每天生产化肥()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年月日第1课时看日历教案北师大版

第七单元年、月、日 第1 课时看日历 教学目标: 教材第67?69页。 教学目标: 1. 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 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知道1、3、5、7、8、10、12 月是大月,4、6、9、11 月是小月。 3. 了解平年和闰年。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看日历,从日历中找到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从小关注社会。难点:结合具体的活动,推算出某一个人的生日。 教学准备与方法:课件、小黑板、挂图、今年的日历。观察分析法、引导讲授法。合作交流法学生每人准备一份2017 年的日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会看日历吗?今天我们共同研究日历上面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目标: 1 、会看日历,从日历中找到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从小关注社会。 2 、说一说,关于年月日,你知道些什么? 3 、结合具体的活动,推算出某一个人的生日。 (二)自学指导 1、完成课本67 页内容:说一说、看一看、记一记等活动,总结看日历的方法。 2 、学生独自观察今年的日历,学会看日历,认识星期。 3 、在今年的日历中找一找:教师节、国庆节、建军节、建党节。 三、反馈交流: 1 、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观察结果。 2 、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重要节日? 3 、与同伴说说各个重要节日是几月几日,是星期几。 四、精讲点拨: 教师结合学生的情况进行讲解。

五、当堂训练: 1、完成课本68页练一练第1、2题。 2 .填空。 (1)一个世纪等于()年,现在第()世纪。 (2)—年有()个月,一年有()季度。 (3)平年全年有()天,闰年全年有()天。 (4)平年二月有()天,闰年二月有()天。 (5)—般每()年里有一个闰年,1951年是()年,1996年是()年,2700年是()年,3200年是()年。 (6)1992年的一月、二月、三月共()天。 (7)1年=()个月半年=()个月。 (8)1年有()个季度1个季度有()个月。 (9)闰年有()天,平年有()天。 六、课堂小结: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七、作业布置: 完成69页第3、4、6题。 板书设计: 年、月、日卩 I、3. 5*人汝10, 12月31天,是大月 4、J 9、11月都有30天,是小月; 一年有12个和 ▽年2月時2&天,一年時365天; 年2月隹29天,一年茗366天° 教学过程: 重视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原有的知识 基础。本课“年、月、日”的知识,对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绝不是一张白纸,因此在与学生交流了有关年、月、日的信息后再进行新课的教学,把知识蕴含于学生具体活动的经验之上,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欲望,并且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数学教学中引导、组织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使学生深切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 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教学参考》第1课时看日历

第七单元年、月、日 第1课时看日历 教学目标: 教材第67~6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1、3、5、7、8、10、12月是大月,4、6、9、11月是小月。 3.了解平年和闰年。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看日历,从日历中找到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从小关注社会。 难点:结合具体的活动,推算出某一个人的生日。 教学准备与方法: 课件、小黑板、挂图、今年的日历。观察分析法、引导讲授法。合作交流法学生每人准备一份2017年的日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会看日历吗?今天我们共同研究日历上面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目标: 1、会看日历,从日历中找到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从小关注社会。 2、说一说,关于年月日,你知道些什么? 3、结合具体的活动,推算出某一个人的生日。 (二)自学指导 1、完成课本67页内容:说一说、看一看、记一记等活动,总结看日历的方法。 2、学生独自观察今年的日历,学会看日历,认识星期。 3、在今年的日历中找一找:教师节、国庆节、建军节、建党节。 三、反馈交流: 1、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观察结果。 2、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重要节日? 3、与同伴说说各个重要节日是几月几日,是星期几。

四、精讲点拨: 教师结合学生的情况进行讲解。 五、当堂训练: 1、完成课本68页练一练第1、2题。 2.填空。 (1)一个世纪等于()年,现在第()世纪。 (2)一年有()个月,一年有()季度。 (3)平年全年有()天,闰年全年有()天。 (4)平年二月有()天,闰年二月有()天。 (5)一般每()年里有一个闰年,1951年是()年,1996年是()年,2700年是()年,3200年是()年。 (6)1992年的一月、二月、三月共()天。 (7)1年=()个月半年=()个月。 (8)1年有()个季度 1个季度有()个月。 (9)闰年有()天,平年有()天。 六、课堂小结: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七、作业布置: 完成69页第3、4、6题。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重视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本课“年、月、日”的知识,对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绝不是一张白纸,因此在与学生交流了有关年、月、日的信息后再进行新课的教学,把知识蕴含于学生具体活动的经验之上,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欲望,并且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数学教学中引导、组织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使学生深切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第1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1)作业

第1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1) 一、填空题。 1、甲数比乙数多15,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乙数比甲数少( )( ) ,甲数占甲、乙两数和的( )( ) 。 2、实际造林面积比计划多18,实际造林面积相当于计划的( )( ) ,计划造林面积是实际的( )( ),计划造林面积比实际少( )( ) 。 3、一本书看了的页数是剩下的75%,看了的页数占总页数的( )( ) ,剩下的页数是看了的页数的( )( ) 。 4、一条水渠修了120米,还剩下38 没有修。这条水渠共有( )米,还剩( )米没有修。 5、花店里进了单价为5角和1元的两种鲜花,小王将其中20朵拃成1束,售价16元,每束花里5角的有( )朵,1元的有( )朵。 6、一笔奖金,分给甲、乙、丙、丁四个人。甲分得的是其他三人之和的13;乙分得的是其他三人之和的16 ;丙分得的是其他三人之和的25 。已知丁比丙多分得14元。这笔奖金一共有( )元。 二、选择题。 1、差是减数的34 ,则差是被减数的( )。

A. 4 3 B. 3 7 C. 4 7 2、1000元增加它的 1 10 后,再减去 1 10 ,结果还剩()。 A. 990 B.1000 C.1100 3、鸡兔同笼,头共46,足共128,鸡比兔多()只。 A. 18 B. 28 C. 10 4、小王和小李用同样的彩纸各折了12只纸船,小王还剩自己彩纸的 3 5,小李还剩自己彩纸的 1 4 ,小王和小李原来有彩纸张数的比是 ()。 A. 15:8 B. 8:15 C. 12:5 5、一次数学竞赛共10道题,每做对一题得8分,做错或不做一题倒扣4分,小明共得44分,他做对了()题。 A. 3 B. 9 C. 7 三、解决问题。 1、一艘货轮从甲港开往乙港,两港之间的距离是120千米。已经航 行的路程是剩下航程的1 5 。这艘货轮离乙港还有多少千米? 2、有三堆棋子,每堆60枚。第一堆的黑子和第二堆的白子同样多, 第三堆有2 3 是白子,这三堆围棋子一共有黑子多少枚?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看日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看日历》教学设计 (认识年、月、日) 第一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看日历,从日历中找到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从小关注社会。 2、结合具体的活动,推算出某一个人的生日。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说一说、练一练、猜一猜等活动,总结看日历的方法 2、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推理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情感。 2、结合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会看日历,从日历中找到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从小关注社会。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活动,推算出某一个人的生日。 教法:观察分析法、引导讲授法 学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用具:小黑板、挂图、今年的日历。 学习用具:学生每人准备一份2014年的日历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会看日历吗?今天我们共同研究日历上面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目标: 1、会看日历,从日历中找到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从小关注社会。 2、说一说,关于年月日,你知道些什么? 2、结合具体的活动,推算出某一个人的生日。 (二)自学指导

1、完成课本72页内容:说一说、练一练、猜一猜等活动,总结看日历的方法。 2、学生独自观察今年的日历,学会看日历,认识星期。 3、在今年的日历中找一找:教师节、国庆节、建军节、建党节。 三、反馈交流: 1、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观察结果。 2、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重要节日? 3、与同伴说说各个重要节日是几月几日,是星期几。 四、精讲点拨:教师结合学生的情况进行讲解。 五、当堂训练 1.完成课本68页练一练:1、2题 2.填空。 (1)一个世纪等于()年,现在第()世纪。 (2)一年有()个月,一年有()季度。 (3)平年全年有()天,闰年全年有()天。 (4)平年二月有()天,闰年二月有()天。

看日历(一)

第七单元年、月、日 第1课时看日历(一)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学会看日历; 3.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4.在回顾、整理、观察活动中,能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发展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5.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1.会看日历; 2.认识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3.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教学难点】 1.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年、月、日PPT课件;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的日期吗?” 生:“12月16日”(副板书:12月16日)

师:“是哪一年12月16日呢?” 生:“2015年”(副板书:2015年) 师:“今天是2015年12月16日,这里面包含了三个时间单位,分别是?”生:“年、月、日”(板书:七年、月、日) 师:“年、月、日是比我们之前学习过的时、分、秒更大的时间单位。这 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年、月、日的知识。” 二、说一说 师:“关于年、月、日,你都知道些什么呢?(停顿3秒)谁愿意来和大 家分享一下?” 生1:“一年有12个月。”(板书:一年:12个月)师:“是哪12个月啊?”生1:“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 月、12月。” 生2:“一年有365天。”(板书:365天)生3:“有的月份有31天,有的月份有30天。”…… 师:“你们真厉害,知道这么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 三、看日历 师:“你们都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年、月、日的?”生:“看日历” 1 师:“你们会看日历吗?”生:“会” 师:“是吗?那老师就来考考大家。这里有一张日历,你能从中获得哪些 信息?”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七 年、月、日:看日历》 优质课教案_1

《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看日历》(认识年、月、日)。 教材分析 1、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时、分、秒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 2、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具有常识性,学生在生活中已有很多的经验,教学时不要把学生看作一张白纸,而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 3、年、月、日的知识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主地进行探究,发现已有的规律,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4、年、月、日的知识包含着许多规律,它虽然是天文知识,但与数学密不可分,并且其中奥妙无穷,应给学生提供充分探索研究的机会,经历探索研究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时间单位时、分、秒,而且,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年、月、日的相关知识已经具备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并初步具备了独立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设计理念 本课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为基本理念,以教材为依托,以“年历”为线索,连接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挖掘身边的课程资源,适时、适当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力求将诸多细小的认知活动统整在一个探究性的教学研究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交流验证、概括推理等方法,引领学生经历一次“研究与发

现”的真实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并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 2、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培养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并借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及大月、小月,及各个月的天数。 难点:根据日历进行有关日期的简单推理。 教学准备 PPT、年历卡、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猜谜语: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给它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师出示日历) 2、你知道日历是记录什么的吗?(时间)你们知道今天的日期吗?(生汇报师板书)能找出其中的时间单位吗?(生汇报师标记) 3、以前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时间单位?(生汇报)能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新的时间单位——年、月、日。(板书课题,生齐读) 4、师:关于年、月、日,你还知道些什么?(生汇报交流)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还有什么疑问吗?有些问题可能现在还不能回答,没关系,你们可以借助附页1中的年历卡自己找到答案。

2014新北师大版看日历教学设计完整

看日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2.会看年历卡,知道大月和小月,了解平年和闰年的知识,能初步判断平年、 闰年。 3.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 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年、月、日。 难点:判断平年还是闰年。 教学准备: 课件、年历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设疑导入 师:你们知道今天是哪一年的几月几日吗? 生:2014年11月25日。 师:现在的时间是8点30分34秒。想一想,在这几个时间单位中,哪些是我们以前没学过的?(年、月、日。) 师:关于年、月、日,你们知道些什么? 预设:一年有12个月,每月有31天。不是每个月都是31天,还有的月是30天。2月份的天数也不是31天,是28天。我知道一年有365天。我还知道有平年和闰年。 ……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一起来学习一下怎么看日历。(板书课题:看日历) (二)通过观察,探究新知

1.观察附页1,把2013~2016年各月份的天数记录在表格中。 2.观察统计表,你有什么发现?观察统计表,你能发现什么?小组讨论。 3.小组汇报。 预设1:我们组发现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和十二月都是31天;四月、六月、九月和十一月都是30天;二月是28天。 预设2:我们组发现有7个月是31天,有4个月是30天,有1个月是28天。 预设3:我们组发现只有七月和八月相邻的这两月天数一样。 预设4:31天和30天的月份,这两年是一样的。只有2月份是不一样的,2012年是29天。 师:我们给天数是31天的月份起个名字吧,叫大月。30天的呢?(叫小月)为什么二月份的天数这么特殊,天数不一样呢?让我们听听科学家的解释吧! 课件演示并讲解: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地球从A点开始,到B点是365天,从B 到A又运行了5小时48分46秒,一年实际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一年以365天计算叫做平年。平年就少算了大约6小时,四年少算了大约24小时,也就少算了大约1天,每四年就要增加一天,这一天就加在了二月也就出现了闰年,所以以四年中有一年是闰年。 (三)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师:我们一起研究了大月、小月、平年、闰年这么多的知识,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我们记忆呢?古代伟大的劳动人民想出了一种拳头记忆的方法,你们会吗?电脑演示并讲解,让学生伸出左拳一起来数。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四月小、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大、八月大、九月小、十月大、十一月小、十二月大。(让学生互相数一数,进行交流。) 师:除了用拳头帮助我们记忆外,还有一个好记的口诀,一起来看看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