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实用标准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实用标准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实用标准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131024

课程总学时:40

课程学分:2.5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文秘

制定单位:人文学院

制定时间:2014年7月

一、课程总述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文秘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是一门兼顾历史的关于中国国别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课程。主要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悠久而丰富的文化内容,扩展知识,理清脉络,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在此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本课程无先导与后续课程,与古代文学、古代汉语、中国秘书史等课程在内容上有较多关联。

2.课程设计思路

现代秘书必须具备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需要了解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知识营养,了解秘书工作产生与生产的文化大环境,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怀,这是设置本门课程的理论依据。中国传统文化绵延时间长,覆盖面广,理论性强,知识系统性强,在教学过程中以理论教学为主,可辅以社会调查、专业考察等形式,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教学组织与安排上可以以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课程目标

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悠久而丰富的文化内容,扩展知识,理清脉络,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了解、认识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灿烂文化成就有一个宏观的、明确的把握,从而引发他们关心和思考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问题以及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华先民创造出的历史悠久、成就灿烂的文化,以补充学生知识链条的缺失,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正确理解和分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文明的渊源,提高自身文化创新的信心和本领;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大势,领悟中国文化主体精神。

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认识中国文化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具备从文化角度分析问题和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学生能够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进行比较,具备全人类文化的眼光来看待各种文化现象的能力。

素质目标

使学生的正确认识与消化吸收中国文化中的优良传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4.课程重点、难点

中国传统文化绵延时间长,覆盖面广,理论性强,知识系统性强,重点、难点各章分布均匀。课程重点在于理清脉络,厘清中国传并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引发思考。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形成如下的态度。如何让学生准确而深刻地认识中国文化,并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针对教学重点与难点,在教学中应注意记忆与理解能力的要求并重,教学方法宜多采用启发方式,教学形式上以讲授为主,配合以案例分析、学生小组讨论方式,力求将理论知识讲解透彻。

5.教学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 40 学时, 2.5 学分,讲授 32 学时,课内实践 8 学时。

6.实施建议

6.1教材及参考资料选用

(1)教材选用(或校本教材)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田广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田广林版《中国秘书史》教材在该领域有着较大的影响力。教材内容丰富,板块安排合理,易于学生消化、吸收,适合高职文秘专业学生的教学需要。

(2)参考资料选用

参考教材:

1.《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年。

2.《中国传统文化释要》,黄鹤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

3.《中国传统文化精义》,钟明善、朱正威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年。

4.《中国文化史概要》,谭家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5.《中国传统文化》,顾建华主编,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

6.2其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参考网站:1、中国文化,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6710035093.html,/

2、中国传统文化网,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6710035093.html,/

3、家国网,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6710035093.html,/

6.3 教学方法手段

课程教学形式以课堂教学,教师授课为主,多媒体及教具运用、课堂演示、教学辅导、习题课、讨论课、案例分析、课堂提问、自学指导、作业与考试安排为辅;实践课以文化考察与分析为主。

6.4考核评价

(1)考核类型

考查

(2)考核评价方式

考核评价的目的: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与灵活运用能力状况,检验教学

目标完成状况,总结教学经验,完善后续教学。

考核评价的内容:课程考核力求形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评价模式,采用书面理论知识考核加实践表现考核方法。

考核标准——理论知识掌握熟练,具备一定知识运用与分析能力。

考核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考核方法:动态测试(40%),终结性测试(60%)

动态测试内容:作业成绩评价(10%)、实践环节评价(20%)、课程综合表现评价(10%)(包含出勤率、课堂纪律、课堂表现等)。

终结性测试:3千字左右书面考察报告或论文(60%)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绪论

1.教学内容

1. 文化的涵义

2. 文化的分类

3. 文化的特征

4.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

5. 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2.教学要求

通过绪论的学习,了解有关文化的命名由来,把握广义和狭义的文化定义。正确理解和使用文化产品、文化内涵、文化现象、文化事象、文化观念、文化思潮、民族文化和国别文化等有关文化的基本概念。正确树立对传统文化和文化传播的基本态度。认识文化发展的特点和中国文化的准确含义。了解本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与基本内容,并将绪论所学习的概念,贯彻整个的各章节。

教学重点:1. 文化的基本概念

2. 文化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学生对待中国文化的态度

第一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经济基础与社会政治结构

1.教学内容

1.1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1.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1.3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1.4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1.5 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

1.6 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

1.6.1 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1.6.2 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树立一种文化与环境交互影响的观念,使其了解地理环境与文化的辨证关系。了解中国古代商业、手工业、发展状况,中国文化所植根的经济基础。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掌握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和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的影响。

重点: 1. 地理环境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2. 宗法观念对中国社会政治结构的渗透

3. 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难点:1. 地理环境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2. 宗法制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

3.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1.教学内容

2.1 中国文化的发生

2.2 从神本走向人本

2.2.1 殷商神本文化

2.2.2 周人的文化维新

2.3 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2.4 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

2.5 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

2.5.1 玄学的兴起

2.5.2 佛教的传播:佛教融进了南北朝文化系统

2.6 隋唐:隆盛时代

2.7 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

2.8 明清:沉暮与开新

2.教学要求

通过对传统文化发展历程的回顾,了解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发展脉络,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特点,掌握一些重要的文化现象,对传统文化形成系统认识。

重点: 1.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政策及文化成就

难点:1. 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及诸子百家的学派特征

2. 隋唐文化气派及艺术成就

3. 两宋士大夫文化特征及成就

4. 明清文化特征及成就

第三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与传统伦理道德

1.教学内容

3.1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3.2 重人轻神的人文主义精神

3.3 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

3.4 “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

3.5 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

3.6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借鉴和继承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美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充实自我。

重点: 1.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

2. 中国传统美德

难点:1. 各种文化精神的事实描述和价值评判

2. 当今的道德建设中如何批判地借鉴传统伦理道德

第四章儒家学说

1.教学内容

4.1 孔子及其思想

4.1.1 “仁”的学说

4.1.2 孝悌思想

4.1.3 政治主张

4.1.4 中庸之道

4.2 孟子及其思想

4.3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4.4 朱熹及其思想

2.教学要求

了解儒家的发展历程、主要代表人物,掌握孔子、孟子、董仲舒和朱熹等儒家思想家的主要观点,理解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从整体上把握儒家思想的智慧,批判继承儒家文化。

重点: 1. 儒家的发展历程

2. 儒家学说的主要观点

难点:1. 儒家的思想及方法

2. 儒家思想的影响和借鉴

第五章道家学说

1.教学内容

5.1 老子及其学说

5.1.1 老子

5.1.1 老子思想概况

5.2 庄子及其学说

5.2.1 庄子

5.2.2 庄子思想概况

2.教学要求

了解道家的发展历程、主要观点、基本趋向及其精华所在,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古代哲人的思想智慧,注意吸取时至今日仍然有用的思想和思维方法。

重点: 1. 道家的发展历程

2. 道家的主要观点

难点:1. 道家的思想及方法

2. 中国道家思想的影响和借鉴、改造。

第六章中国古代宗教

1.教学内容

6.1 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

6.1.1 原始佛教

6.1.2 原始佛教的基本内容

6.2. 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

6.2.1 道教的创立

6.2.2 道教的发展

6.2.3 道教的基本教义

6.2.4 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2.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和研究,认识和了解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发展过程。了解和掌握中国道教发展过程、基本教义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了解和掌握佛教的基本教义和在中国的传播,深刻认识中国化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重点: 1. 道教的创立及其发展

2. 道教的基本教义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3. 佛教的东传,基本教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难点:1. 佛教为什么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道教的形成、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第七章古代教育

1.教学内容

7.1 发展历程

7.1.1 西周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育制度

7.1.2 汉代到明清教育的发展

7.2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色

7.3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7.4. 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

2.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重视教育的情况及教育思想的特色,以及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理解古代文化是靠教育传递下来的,深刻领会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以及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利弊。

重点: 1. 中国古代教学思想

2. 教学原则

难点:1. 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

2. 古代科举制度的影响

第八章中国古代科技文化

1.教学内容

8.1 中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

8.1.1 天文

8.1.2 数学

8.1.3 医学

8.2 四大发明

8.3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近代落后的原因

8.3.1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8.3.2 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

2.教学要求

通过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果及其特点的介绍,使学生了解与感受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中的成就与不足,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精神,初步认识中西科技的不同,并正确看待这种不同,反对盲目自大与民族虚无主义。

重点: 1.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2. 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

难点:1. 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的区别

2. 近代科学的基础及核心精神

第九章中国文学

1.教学内容

9.1 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地位

9.1.1 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地位

9.1.2 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9.2 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

9.3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2.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的关系,理解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人文魅力,以便进一步增强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另一方面也应该

认识到古代文学中阻碍科技进步、人的解放的不利因素,对传统文化应持科学的扬弃态度。

重点: 1. 文学的文化地位

2.文学的发展历程

3.文化的文学具现

4.文学的辉煌成就

5.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难点:1. 文学的文化地位

2. 文学的辉煌成就

3.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第十章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1.教学内容

10.1 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

10.1.1 民族危机与文化危机

10.1.2 从开眼看世界到师夷长技

10.2 中国文化走向近代的艰难历程

10.2.1 物质层面的文化变革

10.2.2 制度层面的文化变革

10.2.3 观念层面的文化变革

10.3 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动因

10.4 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

2.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危机,理解中国文化走向近代的艰难历程,掌握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动因,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的正确方向与原则。

重点: 1. 民族危机与文化危机

2. 中国文化走向近代的艰难历程

难点:1. 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动因

2. 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

三、课内实践教学

1.实践教学内容

通过二次综合型的文化考察活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文化现象的能力,达到帮助消化、吸收、运用文化知识的目的,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文化考察要求学生已经掌握较为全面的文化知识,有一定的分析运用能力,因此,考察活动宜安排在课程教学活动的后半段进行;文化考察时综合型的实践教学活动,不是针对特定章节的实验性教学安排,因此不拘于课程教学内容的某一部分,而是强调综合知识的运用;可以因地制宜,结合地方文化现象,组织学生的考察活动,教师亲临现场教学,增强实践教学的效果。

实践一文化考察一

【1】能力培养要求: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加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关心和思考,加深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化现象研究、分析、比较的能力。

【2】实践内容、目的、要求:

实践内容:选取特定文化现象,进行文化考察

实践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能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掌握一定的文化现象考察、分析能力。

实验要求:考察过程由教师指导,学生可以小组讨论,学生选取的文化现象与考察角度可以不一致。最终的考察报告必须独立完成。

【3】实践主要配套设备及台(套)数:文化考察场所安排、计算机设备若干台【4】实践报告要求:提交一份1千字左右的考察报告

实践一文化考察二

【1】能力培养要求: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关心和思考,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问题的思考,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化现象研究、分析、比较的能力。

【2】实践内容、目的、要求:

实践内容:选取特定文化现象,进行较为深入文化考察。

实践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能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掌握良好的文化现象考察、分析能力。

实验要求:考察过程由教师指导,学生可以小组讨论,学生选取的文化现象与考察角度可以不一致。最终的考察报告必须独立完成。

【3】实践主要配套设备及台(套)数:文化考察场所安排、计算机设备若干台【4】实践报告要求:提交一份2千字左右的考察报告

3.实践教材(指导书)、参考书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田广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4.实践成绩评定与考核方式

4.1考核方法

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从学生的学习态度、表现、出勤、考察报告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分。

4.2成绩评定

本课程的课内实践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课内实践课的成绩按2次实验的平均成绩计算。

中国文化概论(通识课)课后总结

西周分封建国与统一化文明进程的开始 统一有赖于先民的不断努力而缓慢演变。 《尧典》可能写作与西周中后期,主要讲尧时期发大洪水、大禹治水以及天文历法活动。书中讲的“敬授民时”,代表着农耕文明的发达,代表着农耕文化的需求。先人 对太阳神崇拜是对时令的追求。《汉书》中讲帝王的事情是“承天之序”,帝王要对 上天负责。陶寺遗址的发现救活了《尧典》,它用来测节气的到来,非常准确,并且 世界最早。里面的陶器华贵,优雅,表明贫富分化并未对立。上古时期的族群凝聚是初步的凝聚,是不稳定的,靠自身的文明来吸附。远古时期环太平洋地区文化具有相似性。相同的语言、共同的价值观念、生活理念是组成民族的三要素。精神上的文化建 构和族群凝聚要靠某种介质、精神表现方式实现。最早权利来自神职人员。从夏代到 西周之前的历史就是族群代兴的历史,弱小的族群向强大的进贡、服凑。 4.夏启继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开始出现镇压,族群代 兴激高到极端。中华民族统一化民族在周家分封建国以后,进行了新的大合,并由此 开始.西周分封制对民族团和有决定性意义,周武王公伐商中途周公建议在洛阳建精神首都。认为洛阳离天最近,要做天的主人,周公辅佐文王促进分封制的形成。分封制:以亲族血缘关系为标准,分邦建国。一个民族性格是在关键时期造就的。灭国不灭香 火---一种很蛮昧的宗教观念导致很人道的政治现实。周先人贫穷、无阶级分化、文化低,所以让殷商后代向礼,给他们服务;说明“胜利的只有文明”。分封制对原始血 缘关系、居住、生活是一次重大改造。古代百姓与官方交流的主要事件:交税和打官司。儒家对君民关系的两种比喻:一,君民是大脑、心脏和四肢的关系;二,君民舟 和水的关系。中国周代所说的“和”:盐梅和羹:把不同元素放到一起达到一种平衡,即:中庸之道。古代“乡饮酒礼”,说明人情味浓,个体与集体有机结合,典礼当中 所有人各尽其职,都要受到尊重和照顾。分封建国实际上是人群的一种拆解和结合。 血缘关系被人为拉长后极其明显的效果就是开始作为一种军事力量去弹压地区反叛倾向。分封制需要和王朝结合成一个整体才能长期生存。分封制本身就是针对异族林立 的社会现实,它本身就有同化异族的潜在功能。 文化多元发生的时候,需要融合成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这需要漫长的时间需要很多 的工作,所以这个统一化的文明进程,实际上都是区域性文化的发展,它们如何走向 一种统一化的过程,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有赖于先民的不断地这种努力才能完成 这个过程。 民众的历史品格

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 历史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一、中国古代史 二、中国近代史 三、中国现代史 四、世界古代史 五、世界近代史 六、世界现代史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开发与资源利用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要求。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该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中国文化概论 读后感.

《中国文化概论》读书报告 读过《中国文化概论》这本书之后,感觉自己身处一个文化展览馆,对于文化相关的方方面面均有所收获,知识体量和思想意识方面都有了明显提升。 《中国文化概论》由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全书正文分上编、中编、下编三部分:上篇对于中国文化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发展历程等方面均有全面的介绍;中编介绍了中国的文化的财产,例如文字、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这一部分从时间线上介绍了有关知识,更倾向于一种科普意义;下篇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系统、近代的转变与革新。每一部分都叙述得详尽而有条理,使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可感的立体结构。作者纵古观今,介绍方式系统而简明,让我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于中国文化的特征有了整体的把握,对中国的文化瑰宝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并引发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思考。下面我会对最有收获的几个部分进行介绍: 一、文化的本质: 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其内涵、外延差异甚大,故而文化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狭义文化“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人们在看待文化时,不应该讲这两者割裂开来,应当辩证统一的去看待,这也是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与方法论的一个基 本要求。 就我自身而言,往往会将侠义文化视作文化,缺少了一种更高层次的视角,故而在某些问题上也会得出较为经验主义、不具有普适性的结论。读过此书后,我很好的纠正了对文化狭隘的见解。 二、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句使用广泛的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实这句耳熟能详的话揭示了经济对文化的作用:文化从来都是与社会的经济紧密联系的,它由经济决定,又对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作者在这一部分中对农耕经济和商品经济进行了全面的讨论,最后总结了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促使中国文化保持强大的延续力,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使得中国文化兼具包容性,农耕经济的早熟又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凝重性。反过来,上层建筑对于促进农耕经济的发展,保障农耕经济的长期持续性,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中国自古形成的庞大的官僚体系,出于自身既得利益的考虑,又会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对于封建社会晚期的商品经济发展。当然,这不仅仅是官僚的阻碍,在农耕经济下中国百姓自古形成的保守、官本位的意识形态,对于商品经济也起到了抑制作用。 三、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人类历史的前进,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文化而言,拥有文化输出和文化接受的健全机制,方能获得文化补偿,赢得空间上的拓展和时间上的延展”。 在历史上,中华各民族文化在各朝各代都存在着冲突和交融,例如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汇,以及少数民族文化对中原文化的贡献,在这些文化的作用下共同形成了当今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 更加让我感触颇深的是中外文化的交汇:第一次中外文化大交汇可以追溯到汉代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是佛教文化传入中国,从佛教在中国所占据的地位就可以看出佛教对于中国哲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都起到了巨大的启迪作用。此后,中国的文化系统不仅吸收、消化了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哲学,还在再创造的基础上反输出给其他文化系统。对于第一次中外文化大交汇,可以说中国受益颇多,有助于中华文化的延续。 第二次中外文化大交汇开端于明朝万历年间,水平远超中国的欧洲文化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系统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并且至今仍在继续中。在这个文化震荡期,

中国秘书史课程标准

《中国秘书史》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131105 课程总学时:48 课程学分:3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文秘 制定单位:人文学院 制定时间:2014年7月 一、课程总述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文秘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中国秘书工作文化与传统的基本认识,培养学生的秘书工作的基本素质。该课程先导课程有秘书理论与实务、公共关系学、中外秘书比较、中国文化概论等。 2.课程设计思路 现代秘书必须具备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了解秘书职业在纵横时间上的背景,掌握秘书职业的优良文化传统与发展过程,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积累基础。这是设置本门课程的理论依据。中国秘书史研究的对象之一是中国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秘书活动与秘书工作变化规律,专业知识较为系统,在教学内容上侧重选取各个时期秘书机构的设置、秘书人员的来源、秘书工作的内容等方面来探讨历代的秘书工作发展变化,探讨中国秘书史的发展规律。本门课程理论性较强,教学过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可辅以社会调查、专业考察等形式,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教学组织与安排上可以以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课程目标 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了解中国秘书工作的基本脉络和框架,认识历代秘书工作的变迁和规律,从而取其精华,古为今用,开拓学生的视野,启迪思路,为当前的秘书工作服务。同时通过对中国古代秘书工作历史的考察,亦能加深对今天秘书工作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更好的角色和素质意识。 知识目标: (1)掌握我国历代秘书机构的设置、职能、作用、地位及演进过程,历代秘书人员的名谓、来源、选用、素质及传统,历代秘书工作的基本制度。 (2)理解和把握我国秘书工作的萌生及形成理论,历代秘书工作的经验与基本规律。 能力目标: 能运用秘书工作发展的相关规律与理论,分析以往与当前秘书工作。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标准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131024 课程总学时:40 课程学分:2.5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文秘 制定单位:人文学院 制定时间:2014年7月 一、课程总述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文秘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是一门兼顾历史的关于中国国别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课程。主要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悠久而丰富的文化内容,扩展知识,理清脉络,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在此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本课程无先导与后续课程,与古代文学、古代汉语、中国秘书史等课程在内容上有较多关联。 2.课程设计思路 现代秘书必须具备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需要了解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知识营养,了解秘书工作产生与生产的文化大环境,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怀,这是设置本门课程的理论依据。中国传统文化绵延时间长,覆盖面广,理论性强,知识系统性强,在教学过程中以理论教学为主,可辅以社会调查、专业考察等形式,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教学组织与安排上可以以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课程目标 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悠久而丰富的文化内容,扩展知识,理清脉络,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了解、认识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灿烂文化成就有一个宏观的、明确的把握,从而引发他们关心和思考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问题以及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2020年整理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doc

《中国文化概观》学习心得 程海霞 文化是什么?在文化研究已进行百五十年的今天,提出这么个“常识性”的问题,可能会有人对之嗤之以鼻:文化不就是人类的创造发明吗?但是,“常识性”的问题,未必就不存在问题,且往往科学研究的进步发展,抑或是理论的飞跃,就是缘起于对“常识性的思考和质疑。 “文化是什么?”要解决的是文化观的问题,这是文化研究的首要问题,因为所有与文化研究有关的课题,诸如:跨文化交流理论、文化霸权问题、文化哲学的研究等等,都需要建立在文化的定义的基础之上的。不同的文化定义会产生不同的文化观念、研究视角、方法等等。纵观人类文化研究的历史,特别是近百年的文化研究史,几乎每一种文化理论,或每个与文化相关的学者都有不同的文化定义,因此,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文化观,不同的文化观(文化定义)也就记录着文化研究不同阶段的发展历程,也就形成了文化研究的学科史。 文化(culture)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

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文以化人,文化就是可以融化在人身上的精神文明方面的东西。 不管什么学科,学科成立的标准之一,就取决于其是否有合理的学科定义,但要用确切的话语,欲一劳永逸地去给某一学科进行定义,何其容易?此外,任何一个定义都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因为其发展也要受到人类认识世界和本学科发展程度及其行为个体的自身素质(和哲学思辩能力等的)的限制。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对文化的定义和概念我要多多学习多多探索,已求多中国文化概念有所了解和领悟。回顾过去,很庆幸选课的时候,坚持考了自己的兴趣课,时间也证明了,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我喜欢中文系,但是阴差阳错的,我就读的是政法系。我曾经为此苦恼,后来转念一想,我可以曲线爱文嘛。于是,大学选修课的时候,我选了丁楹老师的《唐宋诗词鉴赏》,我受益良多。 这次选上《中国文化概论》,可以说是再续前缘吧。 在我念小学的时候,我没有“国家”这个词的概念。我只是想,为什么叫“中华”呢?后来,还是这本书解决了我的困惑。 “‘中华’之得名,由来已久。‘中’,意味居四方之中。‘华’,本意为光辉、文采、精粹,用于族名,蕴含文化发达之意。元人王元亮说:‘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唐律疏议释文》)”。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第一部分前言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求。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贺欣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贺欣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只是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二、课程基本理念 ⒈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 ⒉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⒊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使学生通过历史学系,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逐步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⒋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并提高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⒈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课程设计。 ⒉历史课程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 ⒊在学习内容的编制上,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精选最基本的史实,展现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基本进程,使学习内容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题答案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5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二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因为:第一,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总结

1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 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家国一体 2.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 伦理道德 3.老子从本体论的高度说明 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4.契:商人的祖先 5.天下有达尊者三:爵一,齿一,德一 6.鲁国大夫公豹: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 君子求道,处士,隐逸,穷而乐 7.一般来说传统道德规或德目有两种: 由伦理学家或统治阶级上升为理论的规;在世俗生活中得到认同的习俗性规 8.尚书皋谟把人的美的概括为九项: 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9.孟子将母徳扩展为五伦十教 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10.管仲则提出四维七体 礼义廉耻;(孝悌慈惠,恭敬忠信,中正比宜,整齐樽诎,纤强省用,敦蒙纯固,和协辑睦)综合为六德:知仁圣义中和,六行:孝友睦棩任恤,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11.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 12.中华民族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仁爱孝悌 13.礼之运作,包含有之德 谦和 14.老子曾以江海处下为例告诫人们不要自矜自伐自是 15.在中国社会中,是直接贯通的 家,家乡,国家 16.克己奉公培育了一种整体主义的精神,要求个体服从服务于整体 17.中国到的不完全反对私利,关键看是否合乎道德 18.克己奉公的精神本质上是 先公后私,个人私利服从社会公立的精神 19.中国传统伦理形成向探求的主体性道德精神,集中体现为以律己修身为特征的道德修养学说,这种学说强调自主自律,自我超越以维护人伦关系和整体秩序,建立道德自我,其基本精神是求诸己 20.修己慎独的修养传统培养了中华民族践履道德的 自觉性与主动性 21.传统义利观的基本容和合理核 先义后利,以义制利 22.孔子强调,并把它作为区分君子小人的标准 见利思义 23.宋明理学在把义利与公私联系的同时,又把义利与等同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2018.4.12

中国文化概论 适用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四年制) 总学时数:36 学分数:3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中国文化概论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这门课的中心任务是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今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传播中华文明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为: 1. 系统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与精神,从总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深刻了解民族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认识我国的国情。 2. 运用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来分析中国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的开发利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3. 以这门课程教学为基础和依托,进一步拓展学生文化素质教学领域的深度与广度,弘扬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本课程以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课件、资料片观摩、课堂讨论等方式开展教学。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第一章简论(1学时) 【目的要求】 概括了解文化和中国文化,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1. 文化的含义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必要性。 2. 中国文化的民族特点。可概括为:中国文化突出人文主义精神;中国文化注重和谐与中庸;中国文化富于安土乐天的情趣。 3. 中国文化的内容。 第二章地理状况(2学时) 【目的要求】 1.复习学生已经学过的中国地理常识。

2. 侧重介绍与中国文化有关的地理情况。 【教学内容】 1.黄河、长江与中国文明。 2.中国的历代疆域。中国陆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秦奠定了我国现有版图的基础,以后有所发展。 3.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沿革。 第三章历史纵横(3学时) 【目的要求】 1.复习学生已经学过的中国历史常识。 2. 侧重介绍与中国文化有关的历史情况。 【教学内容】 1. 中国文化的源头 仰韶文化是母系氏族文化,被称为彩陶文化。龙山文化被称为黑陶文化。 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的观点。四大区域说。 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红山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几个代表。 2. 三皇五帝 3. 夏代文明和商周社会 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夏,中国进入了奴隶制社会。 汤建立商朝。盘庚迁殷,故商朝又称殷商。 西周的青铜器、社会制度。 4. 春秋战国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春秋开始兼并战争。战国形成齐楚韩魏赵燕秦“战国七雄”。 5. 秦汉帝国 6. 魏晋南北朝 7. 隋唐时代 8. 宋元明清 9. 近代历史 第四章姓氏与名、字、号(3学时) 【目的要求】

高职小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标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 [适用专业]小高职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 一、课程性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高职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公共课,旨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民族精神,弘扬优秀历史传统,提高学校教育文化品位和学生人文素养,培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感,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精神,从而培养他们对祖国的情感和爱国情操;帮助他们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要素和传统思维方式,以便帮助他们掌握多种认识方法,这在影响他们的人生、社交和工作态度以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有所裨益。 1.认知目标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面貌、基本特征和主体品格有初步的,比较全面,正确的了解。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伦理、宗教、教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史学和科学技术的文化传统的发展历程有初步的了解。 基本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进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人物、流派和他们的贡献。 能比较准确的叙述最能揭示传统文化特征的最基本的命题,概念。 2.能力目标 能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运用于世纪社会生活,并将思考所得用复合现代测评规范的、感染人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影响周围的人。 3.素质目标 学生树立起爱国情操:掌握多种认识方法,树立良好他们的人生、社交和工作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在课程专家、学校专业教师共同研讨的基础上,依据社会实践要求而设计的。课程总体设计思路上,打破了高等教育人文社科类课程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模式。转变成为以具体知识传统和整体文化精神把握相结合组织教学内容,力求使学生对

中国文化概论学习心得

《中国文化概论》学习感受 在上《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之前,就听学姐学长说过它是一门很有教育意义的课程。当我自己坐在课堂里感受中国文化的时候,我发现这的却是一门很有教育意义的课程。中国文化概论集合了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使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接触,培养了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爱好,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思维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里面的许多知识可以作为背景知识,对阅读其他书籍有很大的帮助。最重要的是,这门课令我更加的了解自己和自己所处的国家。 第一堂课上,陆老师慷慨激昂的讲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陆老师总是以他独特的诙谐幽默的方式来为我们讲解书本上的知识。每当同学们有不同见解时,陆老师都鼓励同学们勇敢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指出这些想法的合理与不足。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对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周易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学习和掌握了儒、道、释、易等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组成部份的来源、产生与发展过程和主要思想内容,认识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各自的地位、影响及其固有价值和现代意义,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国家的方面看:符合我国现代化人才培养目标——既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具有现代意识,又具备深厚民族文化素养的现代化建设人才。有助于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提高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助于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以及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从小的方面看:对于个人自我完善、发展,在为人处事、安身立命等方面有益于个人的现实人生。 通过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学习,我认识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现代化决不是对传统的抛弃和决裂,而应是在对传统继承、创新意义上的现代化。不能把“传统的”等同于“落后的”、“过时的”。现代文化吸取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剔除了传统文化的糟粕,现代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这门课让我进一步了解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儒家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这种礼乐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东方文明的象征。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文化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或曰民族魂)和国民性格(或曰国民性)所起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就儒家文化传统而言,它既已融入中国文化传统,其精神价值必然活在中国文化之中,成为中国文化再创造的生命之源。经过创造性转换,传统的儒家文化将构成新文化的要素之一,而与现代社会生活融为一体。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儒家文化可以获得其定位。有了这样一个定位,将会对儒家文化有更平实的客观的理解。 作为身处21世纪剧变洪流中的现代中国人,要在挑战中去把握机遇,就更应当以处变不惊的冷静、理性和客观,去重新审视包括儒家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发掘蕴藏其中的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文化基因,加以继承和创新,进而去开创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物理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理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70201 学科门类:理学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中学物理教育教学需求,培养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文化素质,掌握物理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中学物理教学、教学研究和教育管理工作的本科层次、综合性、应用型人才。 二、毕业要求 1.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信念,热爱祖国,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教育事业,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价值。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和教师职业规范,为人师表,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2.具备从事物理学领域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具有物理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从事物理研究与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外语、计算机、互联网等相关知识,了解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法规,能够将这些知识与技能渗透于物理研究与教育工作中。 3.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描述和分析物理学领域实际问题并进行实验验证,以获得对相应问题的深刻认识并得出有效结论。能通过文献检索与学术写作、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提取、整理、分析和归纳资料,为问题分析过程提供有益参考。 4.具有较为宽阔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素养,具备交叉学科领域的知识基础,形成综合性的知识结构。 5. 具备中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职业技能,普通话、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达到规定要求;理解和掌握有关中学生成长的规律与特点,具有尊重、理解、保护、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的意识与能力;掌握教与学的知识,熟悉中学物理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学规划与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评价以及教学反思;具有一定的教育问题意识和教育研究能力。

2017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word版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 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 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 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 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 1.唯物史观 唯物史现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 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 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 认识。 2.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 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 的理解。 3.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 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 力与方法。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是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 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 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5.家国情怀 家国情环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 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二)课程目标 1.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2.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 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 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 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中国文化概论简答

一、简述“文化”名称的来源。 (1)关于“文”的解释:①“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②“文”的引申义:在人类认知领域,“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在政治领域,“文”引申为“文治教化”,主张利用礼乐教化提高人们的修养而使国家安定,与诉诸军事征服他国的“武功”相对;在天文和人文的区别上,天文指的是自然现象和规律,人文指的是社会现象和规律。 (2)关于“化”的解释:“化”的本义是改易,既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3)“文化”合起来的解释: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二、为什么说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 (1)它有着共同的文化源,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上古的青铜文化,各民族共同开发了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大地; (2)多元的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有许多交融和契合的地方,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 (3)汉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主导作用,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它在共同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团结和凝聚各民族文化的作用。 三、什么是两个文化层面,它们的相互关系如何? 两个文化层面指上层文化与底层文化。 (1)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2)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3)两个文化层面的关系:两个文化层面就其来源,都是原始文化的传承,它们虽在后代有所分化,产生了差异甚至对立,但深究其内在的精神又相互关联、互相补充。民族文化与国别文化都是由这两个文化层面联合构成的。两个文化层面缺一不成其为完整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是两个层面文化精华的苦奉。 四、为什么说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 (1)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文化的历史传播:上层文化是以文字典籍为媒体的,而底层文化主要靠口头传承。以文化的特质变化为前提,用有关文化的重大事件和典籍事象为界限,文化流变的历史阶段划分是可以操作的。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梳理

中国文化概论 绪论 一、填空题 1、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文化现象) 2、与英文Culture对译的汉语是(文化) 3.“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说苑?指武》) 4. 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文化现象) 5、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6、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7、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8、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 9、文化传统除了延续性的特点外,还具有(稳定性) 10、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11、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被称为(文化传统) 12.学界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文化内涵) 二、名词解释 1、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其形成的潮流是文化思潮。 2、狭义文化: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团(民族或阶级)在长期历史的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系。 3、文化内涵:不属于侠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征,成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4、文化政策:指定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5、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6、.狭义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计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7、广义文化: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8、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成为文化事象。 9、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文化观念。 10、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1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12.民族文化: 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立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在这一或那一历史时期,相对而言,有比较昌盛、发达、普及的;也有昌盛、发达、普及的程度稍差一些的。但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 三、简答题 1、文化被划分成哪两个层次?两个层次的区别是什么? 答:①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②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第一章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讲义

中国文化概论 目录 第一讲第二讲第三讲第四讲第五讲第六讲第七讲第八讲第九讲第十讲导论 炎黄时代的中国文化的开端 传统文化的灵魂——中国哲学 伦理道德的人文文化 中国古代宗教的主体——佛教与道德 中国文物与艺术精品 中国饮食与医药、养生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 中国文化的摇篮——学校与教育 挑战与机遇 第一讲导论 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旨在介绍中国文化概况的课程。学习这门课程,其目的就是要认识中国文化的方 方面面的内容,了解传统文化,思考与评价其价值,同时展望其未来命运。 1.文化的概论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合。 2.中国文化的结构与层次 本课程是以文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来介绍中国文化的概况的一门课程,要认识和理解中国文化及其精神, 必须从理论的角度,结合中国文化的实际来观察和思考。这样才能不为众多的文化现象所感;也才能不把 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抽象化,而只剩下理论的条文。 中国文化包含非常丰富,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但文化学是有其同性,这也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p.2 — p.3) 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产生和中国历史的演进是同步的。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萌芽很早。 中国文化“人文”精神的特征: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主张人通过自身修养的学习,成为高尚的人,有 理想的人。 中国文化“人文”精神负面价值的估价与评说。 中国文化“人文”精神既存在于观念文化,也渗透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二、中国文化的“自然”精神(p.3 — p.4) 中国文化的创造有其物质基础,而在古代中国,这个物质基础就是农耕生产方式。 中国文化的“自然”精神表现为“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力求与自然合谐的行为。 三、中国文化的“奇偶”精神( p.4 — p.5) 中国人在农耕的实践中,创造了“阴”、“阳”两个中国文化范畴,又在数字计称方面归纳出“奇”与“偶”的概念。“奇偶”变纶形成了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特征。 四、中国文化的“会通”精神( p.5 — p.6) 中国文化不是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变化。中国文化善于学习各种文化体系之长,加以消化吸收,用 以丰富自己,这就是“会通”的精神。 上过精神贯穿于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历史上流传至今的思想文化都具有现代价值。从哲学自变说,任何真理都 是相对真理和绝点理的统一,无数相对点理的学和就是绝对真理。(p.6 — p.7)中国文化的“现代价值”,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表层,另一个层面是深层。文化的表层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