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文化强国

浅谈中国文化强国
浅谈中国文化强国

浅谈中国文化强国

文化的概念有多种,但比较为公众认同的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类并不是一下子就能用文字符号来把握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的。人类的野蛮时代没有“文化”来把握,而只能靠“物化”来把握。依据物化的结果来看,人类社会的野蛮时代大概经历了水的阶段、木的阶段、火的阶段、土的阶段,只有进入了金的阶段,即人们懂得青铜器的冶炼、铁器的铸造、文字的创造使用,人类才真正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国家发展中文化建设战略价值的显示,有许多事实可以证明。古代历史上,中国长时期领先世界的强盛地位,是由其繁荣发达的文化奠定的。近代历史上,西方率先进入工业化行列的先进国家,都显示出一条以思想启蒙开路的文化轨迹。当代世界,具有超强地位的美国,优势不仅表现在经济、科技和军事力量方面,更表现出文化实力的巨大优势。

从一定意义上说,当今世界谁占领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从文化发展的战略意义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一个需要艰辛努力的奋斗过程。“文化强国”包含两层涵义。首先,是一个目标,其中“强”是一个形容词,修饰“国”字构成一个名词。其次,是一个动态,其中的“强”是动词,与“国”字构成动宾词语,意思是用发展繁荣文化来强大国家。在这样一个动态的奋斗过程中,如何来实现确立的目标,必须知道我们是从哪里开始起步,我国处于什么样的基点上。由此而言,认清历史方位就成为文化自觉的重要方面。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决定了我国文化发展的现状,正如《决定》所指出的:“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并从多个方面列举了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将构成建

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征途上必须长期面对的现实。从这样一种基点自觉文化发展的历史方位,需要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使命融入全党全社会的文化自觉之中

文化强国,是一个民族的根本性的自我认同,可以视为一个尚待完成的民族理想。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任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于推动入世十年来的中国电影的跃迁发展,由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电影空间,积极融入、参与、引领世界电影,开创21世纪中国电影业的更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以电影举例。没有文化的发展,就没有电影业的真正的做大做强。

近年来,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其全球化趋势已经成为一个基本事实。这是一个客观的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它表现为经济一体化,社会、文化、生活与经济呈现一个整体性的变化过程。参与全球化进程,需要积极融入WTO。入世十年,深度参与WTO,受其深刻影响的中国电影,积极应对,直面多元挑战,在获得一派生机的同时,也更多地指向电影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提倡社会性,在市场的喧嚣世界保持清明,用文化传媒的文化力量来对抗现代市场所强行制造的种种压力,成为结束过去、整装待发、“走出去”与广大的世界电影融合的开始。

电影在新时期以来的不断发展,促使电影从业人员,包括电影管理者去注视电影本身的意涵,尤其是一个世界电影的多元语境与市场一体化趋向。迈入新的世纪门槛,面对入世的中国电影已经不是主题先行,表态至上,中国电影人的心情复杂而沉重。但是中国电影需要一些变化,这是一种必然。全球化背景里的中国电影,探索各种可能的途径,需要跟势力强劲的好莱坞电影相抗衡。中国观众也在期待着中国电影跟市场的关系不再是消极的保护,而是一种积极的灵活的开放关系。

加入WTO无疑使中国电影面临更多好莱坞影片的压力。新世纪之初,国产影片跌入低谷,只有八九个亿的票房,其中进口影片就占总量的1/3,好莱坞介入中国电影市场的机会陡然增多,而占到2/3的国产影片产生的票房还不足1/3。然而,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已经达到101亿元,从2000年的不足10亿,到今天的100多亿票房的实现,我们走了10年。2011年10月中旬,票房超过100亿,城市影院银幕数已达到8600块,发展迅速。在加入WTO的全球市场环境下,电影作为一种内容产品的商品属性更加突显出来。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引起文化界的热烈反响。目前,世界各国都已日益明确地把文明潜力和文化创造力置于发展战略的核心。文化兴国作为一个民族的理想与根本性的自我认同,越来越成为国家、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的内容主要包含一个全球性视野问题。从本质上看,民族电影表现彰显电影文化与价值倾向,以民族共同体为题旨与中心,关注现代共同文化基础与历史、现实生活,追寻并保有整个社会的政治、文化、道德底线与大背景,产生艺术、文化、商业诸方面的多维度的价值诉求,走到时代的前列,并进而推动电影的进步、成长、发展和创新。观察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和近年国产电影创作、生产趋向,不难看出,中国电影的发展需要找准中国文化发展的方位,基于一个共同的民族、历史与建构之上,体现一种特定的民族意识与发展意识。在当今经济社会转型期,经济、文化发展竞争加剧,人们价值取向的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明显,强烈体认、意识到对民族以至国家的忠诚和奉献。因此,民族艺术表现必然深深植根于文化传统与文化结构之中,民族电影选择与发展,和国家公共文化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备是联系在一起的。建立电影公共服务体系,在文化传统、民族认同与民族身份基础之上的国家认同、社会认同,成为电影取材选择、创作生产传播和文化想象的根本基础。这是无疑义的。电影想象作为集体性的象征,指涉思维方式、时代社会心理、伦理道德、价值观念、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关系的方式等,既承袭了一个共同的过去,又共享互相促进与发展的未来。

电影作为流行文化产品,总会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和价值取向。健康发展的民族电影,既反映电影的特殊属性(包括执行主流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的功能属性),又会和本土化的市场语境相一致,电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因此会得到更多的发展。电影公共服务既是服务,也是民族电影的催化剂,更是教育、培养人并实现电影报国的面向未来的伟大事业。

还记得梁启超早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清楚自己肩上的重任,要想为国之发展添砖加瓦,就应当有为国奉献的决心和坚定的信念,并以此为动力,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充实自己,扎根科研,踏实肯干,将扎实的文化基础转化为实践力量,用知识创造财富;培养自主创新意识,开拓视野,关心国家大事和时政要闻,关注国际发展的形势,增长见闻,放宽思维空间,提高开创新领域的能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缩小与社会的距离,深入了解民生,从学生时代开始培养关心和服务人民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锻炼自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遵循社会主义新风尚,弘扬正气。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中国如何迈向文化强国

一 世界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全球意义上的强国,这体现在它们具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能够强有力地捍卫国家利益,在跨区域甚至世界范围内显示自己的影响,并且能够率先提出和实践全球性的议题。而所有这些都需要富有创造性和远见卓识的大战略。这个大战略是体现国家使命和人类福祉、历史规定性和主动创造性相统一的愿景、制度、路径和步骤的总和,是历史视野、科学头脑、实践理性、操作智慧的高度融合,也就是大国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文化实力的精髓。 在阔步走向世界的历史征程中,我们庄严承诺:中国迈向世界强国之路,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这与历史上凭借工业、科技和军事优势,建立跨区域乃至全球霸权,从而获得巨额资源和财富的罗马帝国、大英帝国等强国发展道路都不相同,也与源于基督教、希腊—罗马文明的西方国家的文化主流理念不同。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既有“中国特色”,又有“世界意义”;既突出自主的改革与创新,又强调各国的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既传承5000年中华文明所积淀的深刻智慧,又吸取近代以来大国兴衰的历史教训。其伟大战略意义在于,中国以及其他非西方大国的整体和平发展,可以不同于传统西方大国的发展模式,可以超越传统的不同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差异。因此,中国的大国发展之路,就需要有更坚定的文化自觉性,更强大的文化感染力,这样才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广泛的认同,才能为全人类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发展,决胜于文化自觉,决定于文化实力。 二 今天,当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之时,我国新一代领导人顺应时势,提出了振奋人心的“中国梦”。可以说,这是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强烈的文化自信。中国梦根植于全体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是在追求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进程中形成的,它能凝聚每一个公民的理想、智慧和创造,并且让它们充分涌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梦这一概念便是一种独一无二的文化软实力。 当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还远未完成。我国自2010年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与此同时,我们还没有塑造出为全世界所公认的强国形象。澳大利亚报纸曾经对我国的未来发展提出过三个疑问:什么时候才能使全球大多数国家的精英都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中国来留学?什么时候才能使全球大多数人特别是年轻人更多地看中国电影、听中国音乐、读中国书籍?什么时候全球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教案

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原因、建设文化强国的措施、文化发展道路与文化强国的关系。 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自觉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坚定爱党、爱国信念,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自主探究: 1、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的衰落,几代中国人为振兴中国文化的艰辛求索历程 2、我们应如何理解我国近代文化的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和意义: 4、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是什么?它是由什么决定的? 5、文化发展道路与文化强国的关系是怎样的? 6、什么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导入新课: 材料: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总结了十六大以来文化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问:在当代中国,建设文化强国包含哪些内容? 在当代中国,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 第一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路 进行新课: 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包含哪些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政治道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经济道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文化道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 问: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是什么)? 学生阅读P98,老师指导总结 这是一条建设先进文化之路:(方向)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任务; 这是一条科学发展之路:(主题) 坚持科学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方针; 这是一条強基固本之路:

中国的文化强国之梦

华夏文明与中国的文化强国之梦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9日08:46 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叶自成龙泉霖 我要评论 字号:【大中小】【打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长远战略,党的十八大进 一步明确提出中国要成为文化强国的发展方向。中国梦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就是中国的文化强国梦。如何成为真正的文化强国呢? 让我们先看看当今的文化强国——美国是如何影响世界的。 美国是当今的文化强国,美国的文化影响是通过“三片”即土豆片(麦 当劳等快餐)、影视片(好莱坞等)和电子芯片(网络、手机等)等物质文 化表现的。“三片”的网络遍布全世界,是全世界真正跨越民族和国家界限 的东西。它是美国文化的物质象征。“三片”的影响力主要依赖的是创新力、 物质力和无所不在的网络力。 美国的文化影响是通过美国先进的教育体系表现的。美国的大学吸引了 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无论是喜欢美国还是讨厌美国,都不妨碍各国大量的政、经、文、军各界的精英把自己的人才和子女送到美国求学。 但美国文化最大的最具影响力的还是美国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美国在 全世界宣扬美国和西方世界的民主、人权、自由、基督教精神,把它们作为 人类文明的普世价值加以或软或硬地推销或强制实行。在美国的物质文化文 明和美国的教育中,都渗透了美国的民主人权自由的观念。例如在全世界无 处不在的的美国大片,大多数都表现了这样的精神;美国哈佛大学听课人数 最多的是关于正义公正的课堂。 所以,文化强国首先的和形式上的内容就是要把文化的相关产业做大做强,要有一流的教育、出版、媒体、电影、动漫、艺术等。我们必须借助先 进和强大的、能够覆盖全世界的文化艺术的网络,为全世界生产更多更新更 为各国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产品。但真正的文化强国是以其核心价值观 的强大影响力而称强的。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doc

第一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考点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涵(是什么,作为背景了解即可) 所谓文化强国,是指这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既表现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也表现为发达的文化产业,还表现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主义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确立这个宏伟目标依据(新书P96)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相匹配。 2、意义:文化的一般作用中去思考建设文化强国的意义。 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路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关键: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4、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5、内容、要求: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体措施) (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具体措施)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体措施P113) 6、可以从一、二、三单元思考怎么做。具体看问题和材料 考点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什么)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新书P96) 如何判定:站在时代前列,符合历史潮流的文化就是先进文化。 我国的先进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新民主主义主义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代中国) 二、为什么: 1、当前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旧书P93)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地位(旧书P93) (1)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思想还是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2)地位: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大学生-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大学生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国文niu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发展奠定了我国文化的深度与精度,无论如何,都是无可替代,不可比拟的。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的niu文化正在流失,我们的文化正在被他国文化所影响,甚至替代。当然,文化的发展必定要有文化的多元性,要想成为文化强国,吸收他国文化是一定的。但是,我们现在已经不是吸收,而是被同化。久而久之,我国的本土文化将逐渐消失,外国文化成为我国文化的主宰,这将是十分可怕的局面。不要说成为文niu化强国,不成为文化奴隶已经很不错。那么,为了避免这种状况,把我国建设成文化强国,应该怎么做呢? 未来的中国是年轻一代的中国,作为国家未来主人,就应该从大学生开始,为建设文化强国做贡献。 第一,就是要树立正确的理想。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niu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具有可能性、时代性等特征。崇高的理想信念能够引导大学生niu做什么人,崇高的理想能够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崇高的理想信念能够指引大学生为什么学。苏格拉底曾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niu 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有了理想,有了快乐,那么为建设文化强国做贡献的信念越niu强。而且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力量,理想信念越坚定,克服困难的

勇气和意志就越niu坚定。不言而明,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这就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克服困难和应niu对挑战的坚强意志。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树立投身文化强国建设之中的志向,争做一名文化创新niu,充满激情,信念坚定的优秀实践者。以前总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 ,而今我也引用一下稍微改变“文化强则国可强,文化弱则国必弱”。正所niu谓“国以才兴,业以才旺”。当今时代,人才很重要,但人才是自己打拼出来的,要打拼首niu要的任务局势先树立目标,无目标无以成才。可见,树立正确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要想为中国建设文化强国做贡献,首先就要有这个理想,没有想法,没有理想,接下来就什么做不成。 第二,我们需正确niu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是学习知识理论的目的。有了理想,有了理论,接下来就是实践。要加强实践性环节,我们的能力只有在实践中,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形成和提高。能力提niu高,然后会做的更好,为文化强国建设做出更多的贡献。而作为大学生,社会的主要成员之一,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支柱与栋梁,同时是文化建设的主体。我们除了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学习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更加具体的,我们首先就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学会做人,学会niu做事。然后不断增强对党的信念和认同感,与人民的亲切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然后提升个人的文化品niu 味,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文化选择上应选择内容积极,反映

从文化古国、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

从文化古国、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 怎样理解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新要求、新趋势、新期待?为什么说现在到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时候?怎样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文化是民族血脉中生生不息地流淌着的血液,始终是民族生存繁衍和国家繁荣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命之源。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学习、领会和掌握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这一指导性文件,落实全会关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各项举措,对于我国整个现代化大局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指导和部署文化体制改革,是这次全会的一个亮点。应该讲,现在是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时候了。 ■在准确把握新要求、新趋势、新期待中深化改革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之所以作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历史性的重要决定,是因为在当前,我们要抓住和用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我们都知道,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人类社会发展史既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创造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在今天,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

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所以,我们要准确反映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天下大势,不失时机地抓好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首先,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们要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新趋势。环顾全球,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没有变,但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很多挑战。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全球经济治理出现新变革。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个国家各种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多,对我国的文化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然存在,国际金融市场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和地区热点此起彼伏,气候变化、生态恶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全球性挑战日益突出。特别是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新情况下,国际社会发生的各种变动、各种信息已经可以通过扁平、快捷的信息传递方式,即时传到我国。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在尊重世界文化发展多样性的同时,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有效应对全球发展面临的挑战,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 其次,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与此同时,人

请运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知识,说明你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解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 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1)请运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知识,说明你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解。 (2)在当代中国,应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①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这个路径,②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决定的,③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④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⑤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每点1分,共5分) (2)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 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 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答对4 点即可每点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通过审读设问可以看出,本问考查的知识范围是文化生活,考查的知识指向是建设社 会主义文化强国,考查的知识点是为什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本问属于原因类主观题,解答本问时可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材料从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是

如何建设文化强国

如何建设文化强国 文化强国的最终目标,是形成能够代表整个国家的文化形象,提高国家公民文化素养,促进整个社会文明程度。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良好风尚的形成既是文化强国的基础,更是其重要目标。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只有坚持推进文化改革创新,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强大动力,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在30多年中国人重构物质世界的激昂乐章中,精神家园的观照自始相随,只不过始终未成主调。当“小悦悦事件”令人悲痛震惊、问题奶粉使得人人自危,当诚信、善良、安全感成为稀缺资源,今天的国人已不愿是“道德贫困”的旁观者。将这种集体焦虑上升为国家行动,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强国”命题,有着强烈的时代意义和充足的民意基础。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提出一系列新任务新举措新要求。尤其重要的是,全会鲜明地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这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指导思想的核心内容和根本着力点。 科学发展是文化改革发展的鲜明主题,只有坚持改革创新精神,更加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要求贯穿文化改革发展各个方面,才能加快转变文化发展方式,提高文化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文化发展科学化水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只有坚持改革创新精神,更好地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才能使亿万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更加牢固。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只有坚持改革创新精神,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市场、文化产品的繁荣,才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人民文化生活质量。改革创新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动力之源,只有坚持改革创新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等创新,才能破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让一切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新才华充分施展,一切创新成果得到尊重。 文化建设还需要科学审视与理性判断。范迪安委员认为,文化强国最终要落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怎样建设文化强国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建设社会主 义文化强国,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 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 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在全党 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要坚持不懈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广泛开展理 想信念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 性和优越性,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要坚持依法 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推进公民 道德建设工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 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要针对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深 入开展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强化 道德修养,强化职业操守,力争使社会道德状况明显好转。 三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加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 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关心人民命运,体察人民愿望,反映人民心声,在人民伟大创造中 汲取营养,着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要加大对农村和欠发 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努力做到广覆盖、高水平、重实效,让人民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要积极推进优秀 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激昂奋进的革命文化、争奇斗艳的民族 民间文化中汲取营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发展健 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也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必然 要求。同时文化不是一种少数人推理出的概念,只有亿万人都能实现自己的幸福生活,都有独特实现自己幸福生活的方式,才有国家的繁荣特别是文化的繁荣,创造幸福的生活方 式就是文化。 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 要支撑。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要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优先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文化利益的基础性文 化设施建设,积极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坚持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 化的文化发展路子,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布局,促进文化与科 技融合,打造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 经济支柱性产业。要构建和发展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丰富传 播手段、拓展传播渠道、创新传播方式,扩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要把 改革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 结构,繁荣文化市场,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要不断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广泛参与 世界文明对话,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 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要积极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 好环境,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造就一批人民喜爱、有国际影响的名家大师和民 族文化代表人物,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大学生-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大学生-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大学生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国文niu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发展奠定了我国文化的深度与精度,无论如何,都是无可替代,不可比拟的。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的niu文化正在流失,我们的文化正在被他国文化所影响,甚至替代。当然,文化的发展必定要有文化的多元性,要想成为文化强国,吸收他国文化是一定的。但是,我们现在已经不是吸收,而是被同化。久而久之,我国的本土文化将逐渐消失,外国文化成为我国文化的主宰,这将是十分可怕的局面。不要说成为文niu化强国,不成为文化奴隶已经很不错。那么,为了避免这种状况,把我国建设成文化强国,应该怎么做呢? 未来的中国是年轻一代的中国,作为国家未来主人,就应该从大学生开始,为建设文化强国做贡献。 第一,就是要树立正确的理想。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niu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具有可能性、时代性等特征。崇高的理想信念能够引导大学生niu做什么人,崇高的理想能够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崇高的理想信念能够指引大学生为什么学。苏格拉底曾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niu 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有了理想,有了快乐,那么为建设文化强国做贡献的信念越niu强。而且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力量,理想信念越坚定,克服困难的

勇气和意志就越niu坚定。不言而明,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这就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克服困难和应niu对挑战的坚强意志。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树立投身文化强国建设之中的志向,争做一名文化创新niu,充满激情,信念坚定的优秀实践者。以前总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 ,而今我也引用一下稍微改变“文化强则国可强,文化弱则国必弱”。正所niu谓“国以才兴,业以才旺”。当今时代,人才很重要,但人才是自己打拼出来的,要打拼首niu要的任务局势先树立目标,无目标无以成才。可见,树立正确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要想为中国建设文化强国做贡献,首先就要有这个理想,没有想法,没有理想,接下来就什么做不成。 第二,我们需正确niu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是学习知识理论的目的。有了理想,有了理论,接下来就是实践。要加强实践性环节,我们的能力只有在实践中,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形成和提高。能力提niu高,然后会做的更好,为文化强国建设做出更多的贡献。而作为大学生,社会的主要成员之一,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支柱与栋梁,同时是文化建设的主体。我们除了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学习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更加具体的,我们首先就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学会做人,学会niu做事。然后不断增强对党的信念和认同感,与人民的亲切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然后提升个人的文化品niu 味,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文化选择上应选择内容积极,反映

中国传统文化与建设文化强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71514189.html, 中国传统文化与建设文化强国 作者:谢卫国杨群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07期 摘要:建设文化强国,必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要振兴中华,弘扬华夏文明,就必 须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吸收借鉴西方现代文化。结合当前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和谐世界的具体实际,重新认识、批判、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树立中国传统文化自觉意识和自信意识,在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和联系的桥梁,以应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与挑战。 关键词:文化强国;传统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7-0224-0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命题,正是基于目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模式西方化的同时,在文化领域,在伦理道德层面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充分暴露出西方文化的局限性。因此,只有在全球化大潮中树立文化自信意识,把未来的挑战和传统的重新解释结合起来,中国文化正面的、积极的、建设性和创造性的价值才能够被当代人发挥出来,挖掘出来。最终,我们才能依托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穿越西方,回到中国”,才能最终建成文化强国。 一、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 由于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正变的越来越小,人们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在西方文化的阐释下,现代化被理解为“大同”加“多元”,理解为汽车降价、看好莱坞大片或到世界各地旅游,理解为消费,甚至与个人主义等同。在此情形下,中国社会近几年出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我们抛弃了优秀传统文化,被动西方化了。 每一种文化,在其原初的自我认识上,都是普遍性文化,是就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世界、人与神、人与时间等基本生存维度所作的思考和安排。因此,全球化的出发点是承认每一种文化“内在”的普遍性,而不是将其特殊化。黑格尔认为,思考的途径不是由具体上升为抽象,而是由抽象上升为具体。未经批判的普遍性和未经批判的意识,和自我意识一样,往往就是一种黑格尔意义上的抽象,是一种天真幼稚的自我中心主义,一种想当然的空洞,一个没有生产性的“一”或自我统一性。所以,也可以说,每一种文化和文化意义在具体的历史的现实关系中,将自己作为一种普遍性的东西再一次表述出来。目前,中国传统文化在来自西方强势的文化面前处于无语状态。 在历史上和现实中,正是这种强势文化不断地刻意重新制定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的新秩序、新法则。政治上,在近代,我们引进了马克思主义,以西方政治理论为蓝本,创造了具有

中国梦与中国文化建设

中国梦与中国文化建设 沈阳理工大学胡世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在当代中国,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道路的坚持、精神的弘扬、力量的凝聚,都离不开文化的作用,都需要文化提供动力源泉。因此可以说,中国梦也是文化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质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 文化单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之一。要在深刻理解中国梦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中国梦的文化精神及其实践要求,准确把握,坚持中国道路,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和舆论导向,准确把握,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文化方向,凝聚社会共识;坚持以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为此,广大新闻出版工作者也是需要按照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以高度的历史感、使命感、责任感、道德感,提高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严格文化自律,努力当好中国梦的书写者。 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如果没有文化的繁荣发展、离开文化的支撑和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就不可能实现。现在我们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水平还比较低。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总体小康,文化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人民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越来越高。只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才能凝聚起全社会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如期实现。我们一定要高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旗帜,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必须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同样,只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才能更好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新的增长点上面,文化单位更加要积极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争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建设者和书写者,而做为一名大学生更要做生态文明的努力推进者,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努力而奋斗!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导学案

高二政治第九课第一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发展道路》导学案 编写: 管会娟审核:高二政治组 教师寄语:【为理想而战,其乐无穷;为击败对手而战,其乐无穷;为实现目标而战,其乐无穷。】 一【课程标准】 理解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学习目标】 1、结合近代历史及二、三单元所学,能归纳出奉行“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都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坚定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增强对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阅读课本及前三单元知识,结合小组合作探究课本中的四个视角,能说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注重前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树立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信念 3、分析导学案中的材料,分析出文化自觉和自信的重要性,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学习重难点】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重要性及内容 为什么建设文化强国 为什么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道路 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四【评价设计】 1、通过导学案的检查,90%的学生能够自主完成导学案-课前导学部分,以检查学生对所预习知识的掌握情况; 2、结合师生、生生提问为什么建设文化强国,90%的学生能够背熟,以检测学生对教学目标2的达成情况。 3结合导学案中的学以致用的习题,90%的学生能够完成选择题上的题目,以检测学生对教学目标3的达成情况。 3、通过自评和互评相结合,90%的学生能够掌握本框题的重点知识。 【课前导学案(15分钟)】——相信自己、我能行! 【自主导学——基础知识,自主探究】 温馨提示:对照新坐标和下列问题看书对应页,把新坐标的填空填好,把问题具体落实到课本上划清楚并做对应的课前评价题;在我的困惑中写出不懂的问题。

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做好在建设文化强国大潮中的大学生文化主体作用

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做好在建设文化强国大潮中的大学生文化主体作用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提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强国”战略。文化强国建设是我们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必由之路。各国历史发展的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精神内核,没有一个能够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仅靠物质力量或其他因素,就难以在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大学生是社会的重要成员,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支柱与栋梁,必须做好在建设文化强国大潮中的大学生文化主体作用。 大学高校是人才的摇篮,是文化创新的热土。大学生是是最新文化产品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又是我国文化创新的重要力量,有资格在文化创新和文化发展过程中扛起冲锋的大旗。从认识上看,高校完备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让大学生具备较强的政治理论素质,浓厚的学术氛围给予了学生优厚的文化创新环境;从实践来看,高校充裕的课后时间和开放活泼的校园文化使学生有充足的精力投身于课余的文化实践中。因此,大学生应充分利用高校提供的各种资源,做好在建设文化强国大潮中的大学生文化主题主用。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新”文化与“先进”文化具有质的区别。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先进性作用,首先应明确何谓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江泽民同志曾明确指出,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规定了我国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创新和文化实践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内在信仰,保证文化产品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相符合,与大众的文化需求相适应。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既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人文精神,学会做人,又要提高文化业务精神,培养科学精神,学会做事,二者绝不可偏废。大学生尤其是要求进步的同学要不断增强对党的信念和认同感、与人民的亲切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努力成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中国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维护者。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提升个人文化品位,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文化品位泛指一人的文化欣赏水平和文化价值评价,鲜明体现了个人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作为社会中最具活力的群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化风尚,其文化品位应与其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相一致。在文化产品的选择上,大学生应选择内容积极、反映高尚精神追求的文化产品,自觉抵制庸俗、低俗、媚俗的文化。文化品位决定着文化创新成果的品质,大学生文化品位的提升,保证了高校文化创新成果的品质,又必将带动整个社会文化品位的不断提高。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不断开拓新型传播渠道,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没有社会实践,再先进的文化理论也难以发挥作用;离开了有效的传播渠道,再优秀的文化创新成果也难以在社会上形成影响。大学生不但要致力于文化创新,更应注重文化传播渠道的开拓和应用,积攒更丰富的文化素材,检验自己的文化成果,提升自己的文化创新能力。当今社会复杂多变、竞争激烈,更要求很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如果不明确这一点,就会偏离学习的根本目的,单纯为了掌握书本知识,为了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_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深刻总结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着眼于推动我国文化长远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举措。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 不懈奋斗。 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我们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充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在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过程中,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条文化发展道路,是我们党长期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对我国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反映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总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国家由于社会性质和政治理念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制度,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就会孕育和滋养与之相应的文化。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领导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进程中,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进步,创造了生机勃勃的崭新文化。从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再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党总是站在时代前列,引领文化发展进步。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是一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正确道路,也是一条不断孕育先进思想文化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既是政治的先锋队,也是文化的先锋队。新时期我国文化发展方向和路径的选择、文化纲领和政策的制定,都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才能确保文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更好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决定的。文化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凝结着过去,联结着未来。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发展,都是一个绵延不断、接续推进的过程,都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的过程。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深刻影响着我国文化的未来发展。如果抛弃历

大学生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大学生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文 niu 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发展奠定了我国文化的深度与精度,无论如何,都是无可替代,不可比 拟的。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的 niu 文化正在流失,我们的文 化正在被他国文化所影响,甚至替代。当然,文化的发展必定要 有文化的多元性,要想成为文化强国,吸收他国文化是一定的。 但是,我们现在已经不是吸收,而是被同化。久而久之,我国的 本土文化将逐渐消失,外国文化成为我国文化的主宰,这将是十 分可怕的局面。不要说成为文niu 化强国,不成为文化奴隶已经 很不错。那么,为了避免这种状况,把我国建设成文化强国, 应该怎么做呢? 未来的中国是年轻一代的中国,作为国家未来主人,就应该从大学生开始,为建设文化强国做贡献。 第一,就是要树立正确的理想。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 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 niu 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具有可能性、时 代性等特征。崇高的理想信念能够引导大学生niu 做什么人,崇高的理想能够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崇高的理想信念能够指 引大学生为什么学。苏格拉底曾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niu 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有了理想,有了快乐,那么为建设文化强国 做贡献的信念越 niu 强。而且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迎接挑战、克服 困难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力量,理想信念越坚定,克服困难的

勇气和意志就越niu 坚定。不言而明,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 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这就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培养 克服困难和应 niu 对挑战的坚强意志。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树立投身文化强国建设之中的志向,争做一名文化创新 niu ,充满激情,信念坚定的优秀实践者。以前总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 国富” ,而今我也引用一下稍微改变“文化强则国可强,文化弱则国必弱”。正所 niu 谓“国以才兴,业以才旺”。当今时代,人才很重要,但人才是自己打拼出来的,要打拼首 niu 要的任务局势先树立目标,无目标无以成才。可见,树立正确的目标是非 常重要的。大学生要想为中国建设文化强国做贡献,首先就要有 这个理想,没有想法,没有理想,接下来就什么做不成。 第二,我们需正确niu 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是学习知识理论的目的。有了理想,有了理论,接下来就是实践。要加强实践性环节,我们的能力只有在实践中,在解决具体问 题中形成和提高。能力提 niu 高,然后会做的更好,为文化强国建 设做出更多的贡献。而作为大学生,社会的主要成员之一,是 未来社会发展的支柱与栋梁,同时是文化建设的主体。我们除了 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学习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更加具体的,我 们首先就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学会做人,学会 niu 做事。然后不断增强对党的信念和认同感,与人民的亲切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然后提升个人的文化品niu 味,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文化选择上应选择内容积极,反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