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银行省分行2018年-2020年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某银行省分行2018年-2020年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某银行省分行2018年-2020年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某银行**省分行**2018年-2020年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制定背景:为细化和贯彻总行区域发展战略及提升*行核心竞争力的要求,根据**地区金融竞争现状和特点,制定**的中、长期发展总体战略,提出今后三年竞争力提升目标,明确我行经营定位,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和发展重点,从而适应经济金融环境的客观规律,确定我行的竞争目标市场,优化内部资源配置,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利用体制改革带来的良好平台,抓住机遇,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特制定2018—2020年发展规划。

按语:2018--2020年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的目标任务是,创建**地区一流的商业银行,实现与**经济良性协调发展,成为**地区管理最优、质量最佳、规模最强、效益最好的商业银行,在强力支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引领**区域金融繁荣。同时,发奋图强,在全行系统内进一步提升拍名位次。

我们制定的《**2018-2020年发展规划纲要》(简称三年规划),通过定量目标和定性目标清晰地描绘了发展的蓝图。以此为指导,同心协力、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始终不渝地努力践行“成就自我、快速发展、回馈社会”的诺言,把**管理、经营、效益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局势简析

2018—2020年,发展机遇与竞争挑战,将形成对**的严峻考验。清晰准确地判断局势,化经营管理中的不足为优势强势,巩固拓宽提升的空间,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规模优势。我行在规模、品牌、影响力都在**地区首屈一指,拥有全国最大最强的金融服务平台,能充分分享长三角经济金融的快速增长。同时强大的服务平台和经营规模,也为**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强大的客户资源和规模布局俱佳的网络资源为金融产品的交叉销售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良好条件。三年里,我们可以将这种优势可转化为胜势,实现客户、信息、渠道等重要资源的共享,打造全方位的金融业务平台,成为**地区金融综合经营架构下最具实力的银行。

——技术优势。我行拥有中国最先进的金融科技优势,具有国际水准的金融信息技术平台,拥有先进的资金清算系统、成熟的管理信息网络、严格的账户管理制度等,这为**的业务拓展提供了强健的动力。我行的IT技术与电子银行系统业内领先。这使我行在风险管理、业务开发、财务管理、营运决策等方面具有更为强大的竞争优势。由自助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构成的电子银行立体服务体系日益成熟,网上银行业务蓬勃发展,其网络优势和综合金融业务平台有效地支持着全行各项业务快速增长。

——业务服务优势。07年是全行的优质服务年,**将集全行之力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力争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建设成**地区服务一流的银行。计划未来三年每年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兴建和改造营业网点,建成更多的贵宾理财中心,形成以网点分类、功能分区、客户分层、业务分流为主要特征的新型服务格局。

——体制优势。近年来,**不断加大金融改革发展步伐,借助股份制改造并上市后的良好平台,持续提高主流市场和经营风险掌控能力,积极推进以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转变为目标的经营转型,各项工作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经济效益稳步提升,以雄厚的经营实力和优良的服务品质不断巩固着在区域经济中的主导行地位。到目前为止,工行加权风险资产/总资产比重仅为48.82%,在国内银行中最低。这将有利于全行降低资本消耗,维持较高的资本充足率;实现较高增速的稳健可持续增长模式。

——发展潜力优势。**地区金融经过不断发展,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银行不良贷款处置、银企新型关系建立、银行债权关系维护等方面,已经建立起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公平竞争的良好银行业生态环境。在这种格局下,**近年来始终保持了较高的赢利水平,资本实力有了较大提升。同时,通过严格控制新增不良贷款、加大清收和核销力度等多种途径,不良资产历史包袱已得到有效化解,不良资产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从而蕴积了强大的发展潜力。

——市场份额趋降显现。目前进入**地区金融竞争体系的外资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数量剧增,并且实力正在迅速积累。服务意识、完善的竞争策略和手段,特别是成熟的管理模式和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将不断提高其在本地区金融服务领域中的市场分额。使我行的市场份额的提升受到限制。

——经营战略转型压力加大。一是我们的高端客户、核心业务的市场份额不够。在总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高端客户、核心业务占比趋降,核心产品的回报率有所下落,出现部分核心业务的市场份额、考核位次与**地位不相匹配的现象。二是隐形信贷风险正在加大。长期以来,我部在信贷经营偏好上有向大项目、大客户放贷的思维惯性,新型流动资金、贸易融资、直贴、小企业贷款、个人类贷款发展相对滞后。部分支行对电力、石化、交通、部队等存量客户的依赖度过高,对中小客户、新兴市场和新的优质客户拓展力度不够,造成指标波动性较大。三是新兴业务、中间业务以及个金业务面临新挑战。新兴业务、中间业务拓展和个人金融的战略转型是适应形势的变化、优化业务结构、拓宽利润来源的重要举措,是目前我们最重要的利润增长点和支柱业务。如何对其进行有机整合、与其他业务的捆绑营销、服务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营销手段的推陈出新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服务提升需求迫切。目前其他商业银行(含外资银行)经过多年的发展,服务技术与服务理念比较先进。特别是成熟的金融工具引入金融市场后,可利用其独特的营销方式推销其产品,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其服务。而我行仍在服务质量上有许多地方不尽人意,在服务的手段、品种和创新能力上和外资商业银行尚有很大差距,这必然会给我行的金融服务带来冲击。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微小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将不断增长,个人也需要对日益增长的财富作出合理安排,**金融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高效简短的决策链条、快捷灵通的信息渠道、密集分布的

网点机构等特点决定了**在金融服务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面对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细分越来越明显的挑战,**应利用好金融改革加速的有利条件,引入国际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技术,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培育出较强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展目标

2018-2020年,**将继续围绕四大标杆的要求,坚持科学发展,争先进位,保持同业和系统内的领先地位,使整体规模、经营质态和全体员工收入迈上新台阶,实现“资本、速度、规模、效益、质量”的协调发展,把**建设成为市民满意、员工自豪、效益最佳、规模最强的一流商业银行,从而引领**地区的金融发展。

量化指标

通过三年的努力,将达到:

——各项存款余额达到******;

——各项贷款余额达到******亿元

——不良贷款率低于****%;

——非信贷业务收入超过***亿元;

——经济资本回报率达到***%;

——利润增长率达到**%;

——总资产收益率达到****%;

——拨备前利润达到

非量化指标

——组织架构:流程银行特征明显,**成为全辖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保障中心,并对各支行提供较强的后台支持和全程监控,各分支机构成为特色化的产品销售终端。

——业务经营:企事业单位法人、政府、教育卫生单位、个人、小企业和微小企业为本行主要客户。本行在**市金融服务区和个人金融业务以及电子银行等领域保持强势的竞争优势。

——金融创新:根据不同的金融产品,实现金融服务形式多样化。能为优质客户度身定做提供个性化的综合金融服务,为普通客户提供标准化的便利金融服务。

——内控管理:实现精细化、制度化和信息化管理,从风险文化、组织体制、技术工具三个层面推进全面风险管理,并建立起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

——人力资源:构建完成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开放式”员工进出机制和良好的职业发展机制,拥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通过持续的培训,开发提升人力资本,使员工在本行发展过程中充分实现自我价值。

——科技平台:建立架构明晰、系统完备、技术与业务相互推动、队伍精干高效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管理体系,支持和催生本行经营模式创新、业务结构转型、业务流程再造,实现经营管理效率的整体提升。

具体实现途径

市场渗透战略。牢牢把握银行客户、产品和地域三项关键要素,在深度、广度和内在一体化等方面巩固老客户,发展新客户,不断提供满足客户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组合。首先加强存量客户维护,深度挖掘客户潜力,巩固并扩大存量优质客户市场份额,在较高基础上实现新飞跃。同时着力拓展新客户、新项目,不断积聚我部投放储备源。

最佳零售银行战略。根据总行打造“第一零售银行”的战略目标,以“客户结构最好,品牌知名度最高,核心业务规模最大,创利能力最强”为努力方向,全面提升核心业务市场份额。通过建立“大个金”的全新理念、建设个人客户系统平台、健全营销机制、加大创新力度、加大流程化管理及调整客户战略等途径,不断做大做强个人金融业务,进而确立**地区最佳零售银行的地位。

强化国际业务战略。加强和深化外汇业务的营销和调研,加大新项目、重大项目拓展营销力度,继续发挥重点支行的带动作用,确保新项目拓展市场占比超过30%,不断提高国际结算业务量,不断扩大市场占比。

银行卡拓展战略。从高端、中端、低端三个目标市场入手,竞争回佣超过2%的高端市场,进入回佣在1%左右中端市场,培植回佣低于1%的低端市场。调整客户策略,培植优质群体,经过3年的努力,培植占信用卡发卡量75%左右的优质客户群体。进一步深化组合营销,提高行内客户渗透率,完善联合营销机制。深入分析和抓好个人中高端客户的渗透率,培植优质个人客户队伍,在未来3年内,力争将对行内客户(包括中端、高端和私人银行客户)的平均渗透率提高到40%左右;重点做好公司类客户中大企业客户的集团营销、集团发卡,中小企业的项目发卡,提升信用卡的核心竞争力。

精细化管理战略。构建精细化财务管理机制。降低成本,增加收益从细做起,做到细致入微,对每一个岗位、每一笔业务都进行必要的财务核算,将财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各个业务环节,实现财务管理“零”死角;全面探索量本利财务管理机制。按造量本利测算模型和技术要求,加大网点结构调整的力度,坚决撤并单产水平、收益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网点。进一步突出人均存款、人均有效资产、人均中间业务、人均业务量、人均利润等效益类指标的核心导向作用,积极主动地优化业务结构;

用经济资本的思路完善综合业绩评价体系。在完善利润考核口径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反映综合绩效水平的效益指标的核心导向作用,引入模拟经济资本回报率指标,综合评价各行占用资本及其获取收益水平的能力,以增加效益类指标的计分权重的方式,加大综合绩效的考核力度,运用风险调整收益技术,使风险成本作为调整利润的重要因素,尽可能反映各行的真实价值;进一步加大对成本收入比的考核权重,鼓励支行降本增效,引导各行实现经营效率最大化,从而实现3年规划所确定的利润目标。

人性化管理战略。注重从员工的内心世界去构建恰当的具有银行特色的企

业文化,根据员工情感的可塑性、倾向性和稳定性等特征去进行人性化管理,从而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职业忠诚度和满意度。注意在加快发展、和谐发展中以解决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努力建立员工收入水平与盈利水平相适应的薪酬激励机制,通过三年的积极努力,使员工的收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让广大员工共享发展成果;把人性化管理的重点和落脚点放在一线员工身上,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氛围和人际关系。通过每年招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加速人员结构调整;构建岗位职级体系,实现由单一的行政职务体系管理向多序列的岗位职级体系管理的转变,为全行员工建立“纵向可进退、横向可交流”的职业发展新机制;优化绩效管理制度,实现由单一的年度评优方式向以目标为导向,以绩效为依据的整体式绩效考核机制的转变,通过整合各项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机制和绩效管理流程;改革薪酬分配机制,实现由官本位分配模式向价值和业绩导向的薪酬分配机制的转变,通过以岗定薪、以能定资、以绩定奖、以市场为参照的薪酬分配方式,构建以岗位价值为核心,以员工履职能力和工作绩效为依据的公司化薪酬分配机制。

“零缺陷”风险控制战略。把经营风险从管理机制上控制到最低,达到"零缺陷"--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在风险防范的问题上,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为之付出100%的努力。进一步扩大风险管理的内涵和外延,将风险管理范围从传统法人客户扩展到小企业、个人类客户,从信贷资产扩展到非信贷资产及表外业务,实现管理关口的前移。要提前介入潜在风险贷款的监控,做好对潜在风险贷款的处置工作。创新监督方式,将监督检查的重点由传统业务向新兴业务延伸,认真做好中间业务收入、法人客户贷款12级分类情况、电子银行业务管理情况和中小企业贷款等专项审计工作。要进一步强化对帐中心建设。要以新会计制度和会计科目改革为契机,通过对业务流程的梳理、岗位权限表和柜员额度表的规范,进一步加强柜员权限事中控制。切实把好选人用人关、岗位轮换关、行为监督关、整改落实关,确保全年安全无事故

中国银行业发展现状及新趋势

中国银行业发展现状及新趋势——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陈远年 ?字号 ? ? ? 评论邮件纠错 2015-11-17 21:13:15来源:中国银行业协会 2015年11月13日·广州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应邀参加“第十届全球金融峰会”,在此,我谨代表中国银行业协会对本届峰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刚刚闭幕,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的一次伟大创新性设计,立足于“十三五”时期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未来五年金融业发展明确了目标,提出了要求。此时,召开本次峰会应当说恰逢其时,充分体现出金融业界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围绕五大发展新理念制定改革发展战略,创新金融配套服务的实际行动和有益探索。中国银行业协会作为中国银行业的自律组织,一贯重视行业科学发展和改革创新研究,下面,我主要结合协会连续5年发布的《中国银行发展报告》、《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等研究成果和行业基础数据,对银行业发展现状、发展新趋势进行简要的分享。

一、中国银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银行业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截止2014年末,中国银行业共有法人机构4,091家,从业人员376万人。截至2015年9月,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187.8758万亿元,同比增长15.0%。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6.9%,同比高出1.11个百分点。总负债为173.4636万亿元,同比增长14.2%。2015年上半年,各项贷款余额96.66万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23.97万亿元。拨备覆盖率为198.39%,流动性比率为46.18%,核心一级资本净额达97062亿元,资产利润率(ROA)为1.23%,资本利润率(ROE)为17.26%。 我国经济还处在稳定增长区间,我国银行业众多经营指标R0A、ROE、不良贷款率及税前利润增长率等指标仍领先于国际大型银行,例如,R0A高于2015年英国《银行家》杂志社前100家银行平均值0.04个百分点,ROE高出3.73个百分点。 二、中国银行业发展新趋势 根据由巴曙松首席经济学家领衔,我们联合普华永道实施的《银行家调查报告(2015)》,连续第6年跟踪采访国内银行家群体,最新访谈结果显示,“十三五”期间,银行家们普遍认为,我国银行业将继续推进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也面临不少风险挑战,银行业发展呈现出了新趋势,可以归纳为“五个新”。 (一)发展进入新常态。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银行业经过不懈努力,保持稳健运行。同时,正由过去十余年规模、利润高速增长的扩张期进入规模、利润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一是资产规模保持增长。2015年三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187.8758万亿元,同比增长15%,增幅较去年同期上升了1.4个百分点;总负债173.4636万亿元,同比增长14.2%。二是净利润增速明显放缓。2015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8715亿元,同比增长1.53%,增速下降显着,大

建设银行2018年财务指标报告-智泽华

建设银行2018年财务指标报告 内部资料,妥善保管 第 1 页 共 3 页 建设银行2018年财务指标报告 一、实现利润分析 实现利润增减变化表 项目名称 2018年 2017年 数值 增长率(%) 数值 增长率(%) 营业收入 65,889,100 5.99 62,165,900 0 实现利润 30,816,000 2.79 29,978,700 0 营业利润 30,851,400 3.46 29,818,600 0 投资收益 1,458,600 127.52 641,100 0 营业外利润 -35,400 -122.11 160,100 2018年实现利润为30,816,000万元,与2017年的29,978,700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2.79%。实现利润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企业盈利基础比较可靠。 成本构成变动情况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项目名称 2018年 2017年 数值 百分比(%) 数值 百分比(%) 营业收入 65,889,100 100.00 62,165,900 100.00 营业成本 0 0.00 15,858,800 25.51 营业税金及附加 613,200 0.93 576,700 0.93 销售费用 0 0.00 0 0.00 管理费用 16,720,800 25.38 15,911,800 25.60 财务费用 0.00 0.00 二、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指标表(%) 项目名称 2018年 2017年 营业毛利率 99.07 73.56 营业利润率 46.82 47.97 成本费用利润率 177.9 66.5 总资产报酬率 1.36 1.36 净资产收益率 13.5 13.57

未来十年,中国银行业的十大发展趋势

利率市场化、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互联网金融的竞争、民营银行准入放松、人民币 国际化等一系列重要变革,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了新的启示,未来银行业将进入发展新常态,进入挑战与机遇并存,优胜劣汰的关键转型时期。展望未来,商业银行需要顺应未 来十大发展趋势,抓紧时间窗口,尽快建设自身专业化能力。 1 银行业的获利水平将进入新常态预计银行业的资本回报率(ROE)将下降到GDP 增速的2.0~2.5倍左右。基于未来五年平均GDP增速6.5%的预估,银行业的资本回报率平均约在13%~16%之间。同时,银行经营管理能力的差距在充分竞争的市场化环境下被放大,银行的业绩显著分化,梯队优秀银行的资本回报率能够达到GDP增速的近3倍,而末端梯队银行的资本回报率仅能达到GDP平均增速,即6%~7%之间,甚至低于其资本成本。 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冲击与竞争加剧,预计未来十年将陆续出现由存款保险机构接管、重组问题银行的案例,以及二三线城市农商行、城商行被兼并收购的案例。2 金融业混业经营成为趋势在国际上,混业经营的大型金融集团、以及聚焦单一行业的专业金融机构并存。通常专注单一行业的金融机构更容易建立专业化优势,在竞争中胜出;在估值上,专业金融机构更容易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在新兴的中国市场,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的综合金融服务日益重要。为了支持国家产业整合、重构、提升的经济改革大战略,涵盖保险、证劵、银行、资产管理的金融混业经营将成为趋势。一些大型混业金融集团已经占据了有利的竞争地位,呈现出领先的态势。而为了有效整合金融监管,监管治理制度也可能改革为准单一的监管体系;金融控股公司将是金融行业有可能的公司治理架构。3 银行业被迫走向精细化经营与管理 在净息差收窄,人力成本、合规成本高涨的压力下,银行业将被迫从粗放式发展转向精细化经营与管理。银行必须向管理要效益,应重点专注四大领域:,经营模式的设计、细化与执行落地,主要涉及营销组合与风险管理;第二,大数据与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决策利用;第三,跨国、跨领域专业人才的网罗、培养与使用;第四,掌握沿着价值链创造增加值的过程与定价能力。4 轻资本成为高盈利银行普遍采取的经营模式随着资本市场、大资管行业的快速发展与现代化,盈利能力在梯队的金融机构几乎都采取轻资产、高资本周转的财务运作模式。善用资本市场间接融资机会成为银行的财务部门、投资银行等业务部门的重要技能,未来很有可能由投资银行或资产管理领域的专家出任几大银行的行长。5 产投融结合的业务加速发展在资本市场复苏,全国产业整合、升级与重构的大浪潮下,产投融结合的信贷与股权融资、财务咨询、资产管理将成为商业银行在公司金融领域成长快、获利的业务。随着资本市场的全面回暖,企业对于债券承销,中小板、新三板上市财务顾问等业务需求显著增加,推动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中间业务收入加速增长。 资本市场、产投融类业务的兴起对商业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组织治理、人力资源能力,以及金融监管提出了重大挑战,初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重大的寻租与损失事件。 对结算与交易业务要求大幅提高卓越的交易银行产品与服务能力,成为商业银行绑定、维护企业客户关系的关键。直通式事务处理(STP),跨机构、跨企业、跨

论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上)

论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上) 2002-05-22 20世纪后期以来,金融全球化以强劲的势头迅速发展,资本流动全球化、金融机构全球化、金融市场全球化,极大地改变了并且继续改变着国际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和运行方式。这种变化使国际银行业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国际银行业并购及整合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向业务综合化、国际化和高科技化发展。在21世纪,国际银行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全能银行时代、跨国银行时代、网络银行时代和银行再造时代。 一、国际银行业的并购浪潮 银行业的兼并和收购(即并购)是当今与未来国际银行业发展的 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银行并购已经成为引起国际银行业格局变动的基本动力,是推动国际银行业进入全新时代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1.国际银行业并购的基本态势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银行业出现了盛况空前的银行并购浪潮,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都堪称史无前例。如1996年的日本东京银行与三菱银行合并、美国大通银行与化学银行合并,1997年瑞士银行与瑞士联合银行的合并,都曾引起国际金融界的轰动。而1998年4月,美国的银行并购更是另人瞠目结舌,4 月6日美国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宣布合并定名为花旗集团,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服务集团;7天之后,全美排名第五的美洲银行与排名第三的国民银行合并,美国第一银行与第一芝加哥银行合并而成为全美第五大银行。1999年8月,日本第一劝业银行、富士银行和兴业银行宣布合并,组成资产超过1.2万亿美元的世界最大银行,定名为瑞穗金融集团,将日本银行业采取强强合并方式进行重组的改革推向高潮。当前正在进行的国际银行业并购潮的显著特点是:规模巨大、席卷全球、跨国并购和跨行业并购。在世界前10家大银行中除了个别银行外,几乎都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并购扩大规模的。 2.国际银行业并购的原因 国际银行业并购经久不衰有其深刻的原因。从宏观因素来看,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自由化程度日益加深,大多数国家对银行

2018年无人银行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无人银行行业 分析报告 2018年5月

目录 一、“智能化”无人银行业务齐全 (3) 1、客户视角初体验 (4) 2、智能自助服务机完成各项业务 (5) 二、融合人工智能及虚拟现实的无人银行 (6) 1、赋予无人银行“智慧”的人工智能 (6) 2、拓宽无人银行业务的VR设备 (9) 三、逐步走向大众化的虹膜识别技术 (12) 1、首次搭载的虹膜识别技术 (12) 2、虹膜识别产业现状 (14) 3、下游应用前景广国内厂商崛起 (16)

首家无人银行落地上海,业务功能齐全影响深远。4 月9 日,中国建设银行宣布:国内首家“无人银行”在上海市九江路303 号开业。在完全无柜台人员和大堂经理的帮助下,客户可办理普通银行90%的现金与非现金业务。不能办理的业务,客户也可在VIP室与云端客服VR 视频连线办理。无人银行的诞生对未来银行业的发展影响深远。 前沿科技产业链也将借智能服务产业的契机,迎来新一波浪潮。无人银行融合了人工智能,VR,虹膜识别等多项前沿科技。基于人工智能的语音识别和人脸识别技术赋予银行“智慧”。通过VR技术开拓了“CCB 建融家园VR 看房系统”是无人银行最为博眼球的业务之一。AI 和VR 产业链也将借智能服务的契机迎来新的浪潮,多家A 股相关标的公司受益。 虹膜识别技术将面向多场景逐步走向大众化。虹膜识别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识别技术成为这家银行最大的亮点之一,这也是国内银行业首次将虹膜识别技术作为身份认证的成功应用于VR设备及金融自助机中。作为目前精准度和安全性最高的生物识别技术,随着消费电子市场的打开以及国内核心算法自主研发的成功,虹膜识别技术的下游应用场景也将不断拓宽,生物识别市场将出现以指纹、人脸以及虹膜识别共存主导的局面。 一、“智能化”无人银行业务齐全 坐落于上海市九江路303 号的中国建设银行是国内首家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银行,传统银行的大堂经理和柜台人员变成了现代前沿科

2018年银行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银行行业分析 报告 2018年4月

目录 一、中国银行业状况 (4) (一)概述 (4) (二)国内银行业市场格局 (6) 1、历史沿革 (6) 2、银行业体系和市场格局 (6) (1)大型商业银行 (8) (2)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8) (3)城市商业银行 (8) (4)农村金融机构 (9) (5)其他类金融机构 (9) 3、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市场格局 (9) (三)银行业准入政策 (11) (四)国内银行业的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 (11) 1、宏观经济对银行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11) 2、商业银行资本监管趋严 (12) 3、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成为重要增长点 (13) 4、零售银行业务需求日益增加 (14) 5、综合化经营能力要求不断提高 (14) 6、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不断发展 (15) 7、互联网金融的双向影响 (15) 8、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竞争日益激烈 (16) 9、推进民营银行发展 (17) 10、存款保险制度的稳步推进 (17) 二、国内银行业的监管体制 (18) (一)概述 (18) (二)主要监管机构 (19) 1、中国银监会 (19)

2、中国人民银行 (21) 3、其他监管机构 (23) (三)国内银行业监管内容 (23) 1、市场准入监管 (23) 2、业务监管 (24) 3、审慎性经营的要求 (24) 4、风险管理的要求 (24) 5、公司治理的要求 (24) (四)国内银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24) 1、基本法律法规 (25) 2、行业规章 (25) (五)国内银行业监管趋势 (26) 1、巴塞尔协议的影响 (26) 2、综合经营的交叉监管和监管国际化 (28) 3、强化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的监管 (28) 4、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影响 (29) 5、银行业监管环境趋严 (29)

商业银行现状分析与未来发展趋势

正文目录 为银行降成本是让利于实体的前提 (4) 现状分析:大行有存款优势,中小行更灵活 (5) 向央行借款:央行直接调控,占比整体不高 (5) 存款:银行负债端基石,大行基础更扎实 (7) 同业负债:短期限市场化负债,中小行是吸收主力 (9) 应付债券:长期稳定资金,含部分资本工具 (11) 美国启示:息差水平较高,负债端是核心 (13) 特征一:有不计息存款,对高息差形成贡献 (16) 特征二:存款种类较多,市场化低息产品为主 (17) 特征三:相比同业负债,更青睐长期的应付债券 (17) 总结:促存款结构改变是降成本政策的可行路径 (18) 政策展望:发力角度较多,银行可主动作为 (19) 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缓释负债吸纳压力 (19) 存款政策:降低基准利率,高息产品严监管 (19) 基准利率:利率体系压舱石,有望结构性调整 (19) 监管高息产品:规范无序竞争,优化存款结构 (21) 政策利率:仍有下调空间,加大投放力度 (21) 市场利率:近期下行明显,把握配置窗口期 (22) 同业负债:定价下行较明显,部分银行可增配 (22) 应付债券:特色债有望放量,锁定中长期成本 (22) 测算:中小行更受益,城商行最为突出 (23) 投资建议:降成本导向明确,建议关注股份行 (24) 图表目录 图表1:2019 年6 月末上市银行负债主要以存款为主 (5) 图表2:2019 年1-6 月上市银行负债端各项成本率 (5) 图表3:央行主要货币政策工具 (6) 图表4:2020 年3 月末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主要由MLF 构成 (6) 图表5:2020 年3 月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余额创历史新高 (6) 图表6:2019 年6 月末上市股份行和城商行向央行借款占比较高 (7) 图表7:2019 年6 月末上市银行向央行借款占总负债比例及其成本率 (7) 图表8:上市银行存款挂牌价(2020 年4 月26 日) (7) 图表9:2017 年以来中小型银行存款占比提升,大行则较为稳定 (8) 图表10:2017-2018 年结构性存款同比增速快速提升 (8) 图表11:2017 年末以来商业银行存款占比及存款成本率均明显提升 (8) 图表12:2016 年以来上市银行活期存款占总存款比例走势 (8)

2018年农村商业银行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农村商业银行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4月

目录 一、国内银行业状况 (4) 4(一)概述 .............................................................................................................. (二)国内银行业市场格局 (6) 1、历史沿革 (6) 2、银行业体系和市场格局 (7) 3、银行业准入政策 (9) (三)国内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 (10) 1、第一阶段: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至七十年代末的组建初期 (10) 2、第二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03 年的发展阶段 (10) 3、第三阶段:2003 年11 月至今,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阶段 (10) (四)国内银行业的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 (11) 1、宏观经济对银行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11) 2、商业银行资本监管趋严 (12) 3、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成为重要增长点 (12) 4、零售银行业务需求日益增加 (13) 5、综合化经营步伐不断加快 (13) 6、信息科技的开发与完善 (14) 7、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不断发展 (15) 8、互联网金融的巨大影响 (15) 9、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竞争日益激烈 (16) 10、推进民营银行发展 (17) 11、存款保险制度的稳步推进 (17) 二、国内银行业的监管体制 (18) 18(一)概述 ............................................................................................................ 19(二)主要监管机构 ............................................................................................

未来银行的四大发展趋势

未来银行的四大发展趋势 在信息经济和互联网金融冲击下,在金融媒介多元化竞争中,商业银行如果不改变将难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和客户需求。因此,有人预言商业银行将成为“21世纪行将灭绝的恐龙”。而我认为,行将灭绝的可能只是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市场和客户在进化,商业银行在进化,未来商业银行的形式和承载内容将迥异于当今。虽然我们现在还无法确定未来银行到底是什么样,但一些方向性的趋势值得我们重视。 方向之一:未来银行可能是数据驱动的银行 大数据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大数据用来描述规模巨大、类型复杂的数据集合,被誉为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产业又一次颠覆性技术变革,引起各方高度关注。2011年,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宣布“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近年来,IBM、甲骨文、SAP等业界巨头纷纷收购与大数据有关公司,加速布局大数据领域;2012年,达沃斯论坛报告《大数据,大影响》称大数据像货币和黄金一样,成为新的经济资产;2012年,奥巴马政府宣布投资2亿美元启动“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旨在增强对海量数据的搜集和分析萃取能力。 随着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发展完善以及数据来源迅速扩展,作为数据密集型行业,银行业将在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获得并使用涉及客户方方面面,更加全面、完整、系统的数据,并通过挖掘分析得到过去不可能获得的信息和无法企及的商机。由此可见,金融数据密集但目前尚未充分开发的

商业银行大有文章可做,数据和数据应用能力将逐渐成为其战略性资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对客户营销、产品创新、绩效考核和风险管理等必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经营方式也将从以产品、客户为中心过渡到以数据为中心,数据驱动将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目前,第三方支付机构拥有的海量数据资产已经对商业银行形成挑战,未来比金融脱媒更令人担心的可能是客户数据脱媒和信息脱媒,最终导致客户流失、服务能力降低。 通过大数据技术和数据挖掘分析,商业银行将整合内外部数据资源,提供全新沟通渠道和营销手段,提升客户体验;丰富客户全景视图,挖掘既有客户需求,创造新的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价值创造能力;优化运营流程,提升管理精确度,研究预测市场营销效果,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具体体现为:一是大幅提升客户体验。大数据对银行意味着巨大商机,运用大数据可以强化客户体验,提高客户忠诚度,那些善于利用数据分析引导决策的银行将获得更多竞争优势。通过大数据挖掘和分析,银行将由“被动”提供产品向“主动”设计产品转变,由“广泛撒网”营销向“精准制导”营销转变,由“经验依赖”决策向“数据依据”决策转变;银行对客户行为习惯和偏好进行分类汇总,提炼出客户需求信息,将即时或潜在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有针对性地推送给客户;优化各类营销资源配置,以合适的营销渠道和促销策略对客户实施精准营销;为客户量身打造金融解决方案,推行客户自主定制服务,极大改善客户体验。 二是引导客户及员工行为。大数据时代,对知识的占有意

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趋势

国有商业银行未来发展趋势浅谈 现在,随着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加速,互联网井喷式发展,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受到业界的诸多关注,各种观点意见层出不穷。即使意见不一致,引发讨论的原因还是比较统一的。国有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出路在哪里?这需要大量的研究,需要对市场变化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进行深入剖析,了解过去发展历史,了解现在发展现状,规划未来发展路径,这不是一个长期性的工程,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众所周知,国有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利差收入,尤其是国有四大行表现特别明显。目前,考虑到利率市场化的影响,针对互联网金融的强烈冲击,这些银行意识到利差收入在未来银行收入的占比会越来越少,利差空间压缩已成定局。在利差收入受到限制时,要维持银行利润的增长,只有靠非利息性收入的增长,通过非利息性收入的增长来弥补并推动整体利润的增长,非利息性收入在银行发展的地位显得格外突出,重要性不言而喻。 非利息性收入如何而来?这是银行管理层需要面对的问题,随着国家对银行服务性收费的严厉监管,随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竞争,非利息收入的途径受到限制。银行千方百计通过各种产品研发设计,通过大规模发行信用卡、借记卡,推出各种服务收费项目,大力推广电子银行发展,增加客户体验,建立大规模自助银行体系,目的就只有一个,拓宽非利息收入的来源,抢占新兴市场份额。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传统业务的发展造成颠覆性冲击。暂时来说,

银行的主要收入还是利差收入,互联网金融出现,以高于银行五年期定期存款的利息在基本不设门栏的情况下,对银行低成本资产造成冲击,在短短几个月内,流失的低成本存款数以亿计。尤其是对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来说,赖以生存的庞大的客户规模的优势瞬间化为乌有,所谓的“暴利”也就无从谈起。 现阶段商业银行基层网点的发展进入恶性循环模式。只要在基层网点工作过的人,只要你稍微留心,对各商业银行基层网点的发展模式就是一目了然。“理财+存、取、汇+附加产品的销售”这是基层网点的服务职能,“开门红冲击存款+年中冲存款+年末甩存款”这是银行存款增长模式。从基层网点服务的职能,我们能看出什么?除了装修好点外,和九十年代的银行有什么区别?没什么区别,现在已经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21世纪;看看银行的业务发展模式,说句心里话,这完全是在自欺欺人,什么存款增长多少,完全是花钱买数据,买报表,骗奖励,自掘发展基石,路只会越走越窄。 贷款等业务下沉网点。业务下沉网点,目的性很强,主要就是为了增加营业网点的服务职能,使网点的辐射能力更强,增强客户的体验。问题来了,业务下沉网点,网点的人员配置或者人员素质跟得上业务下沉吗?业务下沉,内部控制谁来监管?即使人员素质通过培训学习,或者时间的积累能得到解决,那营销人员的职业操守,谁能保证他们不会滥用到手的权力呢?这些问题都是事实印证,明显存在的。如果解决不好,银行就只能“背黑锅”,声誉风险的出现也是家常便饭。

2017-2018年中国银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展望分析报告

1业绩综述:净利润增速环比回升,盈利能力下滑速度减缓 (4) 1.1不良拨备压力减小,净息差下滑收窄,行业净利润增速环比回升 (4) 1.1.1大行拉动整体净利润增速回升,城商行净利润增速有所回落 (4) 1.1.2归因分析:不良拨备压力减小、净息差下滑负面影响收窄带来净利润增速回升 (6) 1.2净利润增速回升但仍不足以提高ROE (10) 1.2.1ROE、ROA继续回落 (10) 1.2.2杜邦分析:净息差下滑是盈利能力下滑主因 (13) 2资产负债结构:受监管影响,贷款占比回升,同业负债占比压缩 (13) 2.1资产:贷款占比回升,新增贷款多投向基建行业 (13) 2.2负债:受监管影响同业负债占比压缩,中小行结构调整承压 (15) 3资产质量:资产质量向好,部分行业不良贷款压力犹存 (17) 3.1不良生成率降低,资产质量好转 (18) 3.2部分行业的不良贷款压力犹存,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不良贷款率持续回落19 4投资建议 (20) 5风险提示 (21)

图1: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速的驱动因子贡献对比 (7) 图2:上市银行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速的驱动因子贡献对比 (7) 图3:上市银行合计生息资产余额同比:细分项目(时点数据) (8) 图4:上市银行合计手续费收入同比及细分项目 (9) 图5:17年3月-6月银行理财产品余额及同比增速变化(万亿元) (9) 图6:2017H1上市银行合计本期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本期实际新增不良贷款回升10 图7:16家上市银行合计ROE回落(移动平均消除季节性) (11) 图8:16家上市银行合计ROA回落(移动平均消除季节性) (11) 图9:上市银行合计贷款结构变动 (15) 图10:上市银行合计对公贷款结构变动 (15) 图11:四家银行合计的重要行业不良贷款情况 (20) 表1:上市银行2017上半年净利润情况 (6) 表2:上市银行合计2017H1盈利能力情况 (12) 表3:上市银行合计2017H1盈利能力情况(与FY16对比) (13) 表4:2017H1上市银行资产结构及变动情况 (14) 表5:2017H1上市银行负债结构及变动情况 (17) 表6:16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数据 (18) 表7:16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相关指标 (19) 表8:四家银行合计的贷款及不良贷款区域分布情况 (20)

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状况及趋势

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状况及趋势 摘要: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同时,银行的发展又受经济环境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状况及趋势,主要从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三大部分进行展开,然后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商业银行发展状况发展趋势 银行是目前所有金融中介机构中最大(就资产而言)和最古老的。银行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而商业银行是银行体系的支柱,它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积少成多、以短贷长的方式为政府、企业、居民提供可贷资金,支持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能向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的特殊的金融企业。 一、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 (一)西方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银行业的原始状态,可溯及公元前的古巴比伦以及文明古国时期。人们公认的早期银行的萌芽,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现代商业银行始于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现代商业银行的最初形式是资本主义商业银行,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劳动分工的扩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早期银行的贷款对象主要是政府等一批特权阶层而非工商业,新兴的资产阶级工商业无法得到足够的信用支持,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有大量的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所必需的货币资本。因此,新兴的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银行。 (二)中国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与西方的银行相比,中国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则产生较晚。据史料记载,我国远在周朝时期就出现了从事货币信用业务的金融机构。唐朝时期金融业逐渐发展起来,“飞钱”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汇兑业务。明朝中叶就形成了具有银行性质的钱庄。但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使我国的商品经济发展十分缓慢,金融机构长期处于分散、落后的状态。直到1897年,我国才出现了中国人自己设立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次使用银行名称的国内银行)。最早的国家银行是1905年创办的户部银行,后称大清银行,1911年辛亥革命后,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一直沿用至今。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基础相当薄弱,在1994年才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以四大国有专业银行(商业银行)为主体,其他各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 二、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一)资产增长速度较快 截至2012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为133.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0.3万亿元,增长17.9%。从机构类型看,资产规模较大的依次为: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和邮政储蓄银行,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的份额分别为44.9%、17.6%和15.6%。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主要商业银行2012年实现账面利润(税前)1850亿元,所有者权益达到1.1万亿元,增长24.5%,所有者权益增长首次超过贷款、资产、存款的增长。 (二)国际化步伐加快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商业银行都要面对来自全球同行的竞争,银行业与其他许多行业将不得不选择跨国经营。以工商银行为例:工商银行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截至2010年末,已在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营业性机构,分支机构总数达到203家,境外资产规模由2009年的522.1亿美元增加到757.3亿美元,增加了45.1%;而中国银行,截至2010年末,境外机构达986家,海外资产由2009年17568亿元增加到23283亿元,增加了32.5%。 (三)银行间业务趋同化 中国商业银行在战略、产品、机构、服务、收入结构、治理结构、创新、机制、文化9大方面存在趋同问题。这些趋同趋势演变下去,将导致中国商业银行出现“千行一面”的格局,不利于提升银行业的发展水平,不利于提高民族金融业的竞争力。当前若一个银行开办了新的业务,其他银行不久就会竞相开办相同的或相似的业务,各个银行的业务在趋同化。随着银行之间竞争的加剧,银行业务在不同地创新,而又不断地趋同。

兴业银行2018年财务分析结论报告-智泽华

兴业银行2018年财务分析综合报告 内部资料,妥善保管 第 1 页 共 2 页 兴业银行2018年财务分析综合报告 一、实现利润分析 2018年实现利润为6,807,700万元,与2017年的6,475,300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5.13%。实现利润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企业盈利基础比较可靠。在市场份额迅速扩大的同时,营业利润也有所增长,企业扩大市场销售的战略是成功的,经营业务开展良好。 二、成本费用分析 2018年营业成本为零。2018年管理费用为4,206,400万元,与2017年的3,813,000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10.32%。2018年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6.57%,与2017年的27.24%相比有所降低,降低0.67个百分点。营业利润有所提高,管理费用支出控制较好。 三、资产结构分析 四、偿债能力分析 从支付能力来看,兴业银行2018年是有现金支付能力的。本企业无付息负债,不存在负债经营风险。 五、盈利能力分析 兴业银行2018年的营业利润率为42.91%,总资产报酬率为1.04%,净资产收益率为13.68%,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56.60%。企业实际投入到企业自身经营业务的资产为519,871,900万元,经营资产的收益率为1.31%,而对外投资的收益率为2.53%。对外投资业务的盈利能力提高。 六、营运能力分析 兴业银行2018年总资产周转次数为0.02次,比2017年周转速度加快,周转天数从16503.40天缩短到14929.40天。企业在资产规模增长的同时,营业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表明企业经营业务有较大幅度的扩张,总资产周转速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兴业银行2018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为45.10天,2017年为56.58天,2018年比2017年缩短11.48天。兴业银行2018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0.00天,2017年为0.00天,二者相比没有变化。

2018年银行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8年银行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1

目录 第一节报表印证“业绩改善”逻辑 (6) 第二节资产质量整体平稳,关注去杠杆过程中的边际变化 (8) 第三节监管落地带来银行业务持续调整,政策延续边际放松趋势 (15) 一、过渡期整体延长,监管边际有所放松 (15) 二、关注监管政策落地带来银行业务的调整 (17) 1、资管新规后,关注银行理财的净值化转型和非标处置的问题 (17) 2、大额风险暴露:部分银行将调整投资端资产结构,一级资本约束力加强 (18) 3、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存款重要性提升,逐步降低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 (18) 三、金融市场资金面压力缓解,流动性环境更为友好 (19) 第四节盈利能力:下半年业绩增长仍将稳健 (22) 一、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到位,增速回升可期 (23) 二、净息差:吸储能力为息差分化的关键 (26) 三、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理财业务调整影响可控,信用卡业务成为主要发力点 (31) 第五节增量资金:MCSI长期利好板块,银行股或更受外资青睐 (35) 第六节重点企业分析 (37) 一、宁波银行:业务特色明显,盈利能力领先 (37) 二、招商银行:基本面最优质银行,积极推进金融科技转型 (37)

图表目录 图表 1:老16家上市银行盈利能力改善明显(同比) (6) 图表 2:老16家上市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6) 图表 3:老15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逾期贷款占比下降(亿) (8) 图表 4:银行拨备计提力度增大,拨备覆盖率提升 (9) 图表 5:老15家上市银行不良认定标准趋严,关注类贷款占比下降 (10) 图表 6:上市银行不良生成率有所下降 (10) 图表 7:工业企业利润增速高位回升(%) (11) 图表 8:PMI持续高于“荣枯线”(%) (12) 图表 9:17年11月以来债券违约事件数量有所增加(单位:起) (13) 图表 10:更改计算要求前后的流动性匹配率测算对比 (18) 图表 11:同业存单发行利率 (20) 图表 12:同业拆借利率(SHIBOR) (20) 图表 13:老16家上市银行利润分解 (22) 图表 14:国有大行规模增速趋稳,中小行放缓(同比) (23) 图表 15:17年以来存贷占比逐渐回升 (24) 图表 16:17年以来压缩非标、同业资产与同业负债占比 (24) 图表 17:17年以来老16家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显著提高 (25) 图表 18:一季度银行业净息差略有下滑(%) (26) 图表 19:大行净息差稳步改善(%) (26) 图表 20:结构性存款同比增速较高或进一步冲击负债成本 (28) 图表 21:一季度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稳中有升(%) (28) 图表 22:银行间质押式回购高位回落 (30) 图表 23: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中枢下行 (30) 图表 24:MLF余额仍处高位(亿元) (30) 图表 25:存款准备金率仍有较大下调空间(%) (31) 图表 26:老16家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速放缓 (32) 图表 27:老16家上市银行银行卡业务收入保持高增速 (33)

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商业银行是各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其业务经营具有典型的商业特征。世界金融市场正朝着自由化,证券化,多样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现代商业银行为适应这一变化趋势,其经营管理的模式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历史变革: (一)、商业银行业务多样化 1、长期以来,商业银行主要从事传统的金融业务,其他金融业务则由非银行金融机构经营。这是因为商业银行与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分工于: (1)只有商业银行能够吸收使用支票的活期存款; (2)商业银行一般以发放一年以下的短期贷款为主要业务。 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种传统的经营模式逐渐被打破,特别是西方的商业银行的业务从专业化逐渐向多样化综合化方向发展,商业银行除短期贷款为主要业务外,还兼营其他业务,可以说商业银行的业务已经逐渐走向多样化,综合化,几乎所有的金融业务都可以经营。 2、商业银行业务的多样化,综合化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1)企业对商业银行的依赖性加大。 (2)加速了银行的集中和垄断。 (3)导致了商业银行和非银行机构的界线越来越模糊。 (4)使西方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业务多样化,综合化主要表现为范围的扩大和种类的增多。使金融业在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和国际交往中的比例大大提高,金融业的就业人数大大增加。 (二)、商业银行业务证券化的趋势 所谓负债和资产业务的证券化,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负债和资产业务方面更加注意通过金融资产的创新和增加债务型资本扩大银行的资金来源。 1、它拓宽了商业银行的负债渠道,强化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商业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提供了方便,为商业银行的业务注入了活力。负债业务证券化表现在商业银行债务型资本的增加上。它还表现在商业银行通过发行商业票据所筹集资金的规模的扩大上。 2、它强化了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的证券市场主体地位,促进了证券市场融资规模的扩大。近二十年来,随着西方经济的发展和西方金融体系的不断变革,证券投资成为西方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商业银行资金融通的证券化,意味着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经营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它给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和证券市场的运行与发展带来了相当积极的影响。

浦发银行2018年财务分析结论报告-智泽华

浦发银行2018年财务分析综合报告 内部资料,妥善保管 第 1 页 共 2 页 浦发银行2018年财务分析综合报告 一、实现利润分析 2018年实现利润为6,528,400万元,与2017年的6,982,800万元相比有所下降,下降6.51%。实现利润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企业盈利基础比较可靠。在市场份额扩大的情况下,营业利润却有所下降,应注意增收减利所隐藏的经营风险。 二、成本费用分析 2018年营业成本为零。2018年管理费用为4,309,400万元,与2017年的4,104,700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4.99%。2018年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5.12%,与2017年的24.34%相比有所提高,提高0.78个百分点。而企业的营业利润却有所下降,说明企业的管理费用增长并没有带来经济效益的增长,支出并不合理。 三、资产结构分析 四、偿债能力分析 从支付能力来看,浦发银行2018年是有现金支付能力的。本企业无付息负债,不存在负债经营风险。 五、盈利能力分析 浦发银行2018年的营业利润率为38.09%,总资产报酬率为1.05%,净资产收益率为12.43%,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45.25%。企业实际投入到企业自身经营业务的资产为589,197,000万元,经营资产的收益率为1.11%,而对外投资的收益率为750.25%。对外投资业务的盈利能力提高。 六、营运能力分析 浦发银行2018年总资产周转次数为0.03次,比2017年周转速度加快,周转天数从13102.95天缩短到13039.56天。企业在资产规模增长的同时,营业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表明企业经营业务进一步扩张,总资产周转速度有所提高。浦发银行2018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为54.18天,2017年为53.67天,2018年比2017年延长0.50天。浦发银行2018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0.00

中国商业银行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商业银行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经济增速放缓和金融改革提速的大背景下,我国银行业转型升级也在艰难前行,把握住银行业未来发展的五大趋势,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状况及趋势,主要从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三大部分进行展开,然后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商业银行发展状况金融改革发展趋势 银行是目前所有金融中介机构中最大(就资产而言)和最古老的。银行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而商业银行是银行体系的支柱,它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积少成多、以短贷长的方式为政府、企业、居民提供可贷资金,支持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能向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的特殊的金融企业。 一、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 (一)西方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银行业的原始状态,可溯及公元前的古巴比伦以及文明古国时期。人们公认的早期银行的萌芽,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现代商业银行始于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现代商业银行的最初形式是资本主义商业银行,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劳动分工的扩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早期银行的贷款对象主要是政府等一批特权阶层而非工商业,新兴的资产阶级工商业无法得到足够的信用支持,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有大量的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所必需的货币资本。因此,新兴的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银行。 (二)中国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与西方的银行相比,中国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则产生较晚。据史料记载,我国远在周朝时期就出现了从事货币信用业务的金融机构。唐朝时期金融业逐渐发展起来,“飞钱”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汇兑业务。明朝中叶就形成了具有银行性质的钱庄。但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使我国的商品经济发展十分缓慢,金融机构长期处于分散、落后的状态。直到1897年,我国才出现了中国人自己设立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次使用银行名称的国内银行)。最早的国家银行是1905年创办的户部银行,后称大清银行,1911年辛亥革命后,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一直沿用至今。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基础相当薄弱,在1994年才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以四大国有专业银行(商业银行)为主体,其他各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 二、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一)资产增长速度较快 截至2012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为133.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0.3万亿元,增长17.9%。从机构类型看,资产规模较大的依次为: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和邮政储蓄银行,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的份额分别为44.9%、17.6%和15.6%。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主要商业银行2012年实现账面利润(税前)1850亿元,所有者权益达到1.1万亿元,增长24.5%,所有者权益增长首次超过贷款、资产、存款的增长。 (二)国际化步伐加快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商业银行都要面对来自全球同行的竞争,银行业与其他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