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纤维素教案

淀粉纤维素教案
淀粉纤维素教案

淀粉 纤维素

教学目的 1.掌握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

2.了解淀粉、纤维素的重要用途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淀粉和纤维素的水解反应。 教具准备 【实验】试剂、仪器 教学过程 【板】一、多糖

1.定义:能水解生成多个分子单糖的糖类。

2.物性和分子结构:一般不溶于水,没有甜味,分子结构中无醛基,是非还原性的糖。(同单糖、低聚糖比较)

3. 分类:淀粉和纤维素是最重要的多糖,它们的通式是(C 6H 10O 5)n ,但分子里所包含的单糖

单元(C 6H 10O 5)n 的数目不同,即n 值不同,故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 【小结】学生回忆单糖、二糖的情况 【板】二、淀粉 1.物性:(学生观察淀粉样品,归纳出淀粉的物理性质)

一种白色、无气味、无味道的粉末状物质,不溶于冷水,部分溶于热水,形成胶状淀粉糊。 2.化学性质

(1)与碘作用——溶液变蓝

(2)水解反应 P93【实验探究】 学生回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练习1】某学生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方案用来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

甲方案:淀粉溶液 水解液 中和液 溶液变蓝色 结论:淀粉尚未水解

乙方案:淀粉溶液 水解液 无银镜出现 结论:淀粉尚未水解

丙方案:淀粉溶液 水解液 中和液 生成银镜

结论:淀粉水解完全

上述三个方案的操作及结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淀粉的用途:

⑴ 食物的重要成分

⑵ 工业原料,用来制葡萄糖和酒精。 以含淀粉的物质酿酒的主要过程:(C 6H 10O 5)n —→C 12H 22O 11—→C 6H 12O 6—→C 2H 5OH 【板】三、纤维素(构成植物细胞壁的基础物质)

1.分子结构:分子中大约含有几千个单糖单元,分子量约为几十万至几百万,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中无醛基。

2.物性:白色、无臭、无味具有纤维状结构的物质,不溶于水,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 3.化学性质: 非还原性糖:不能与银氨溶液、新制的Cu(OH)2反应 (1)水解反应 P94【实验探究1、2】 (2)酯化反应

O nH O H C n 25106)( 6126O H nC

纤维素 葡萄糖

稀H 2SO 4 △

NaOH 溶液 碘水 稀H 2SO 4 △ 银氨溶液 微热 稀H 2SO 4 △ NaOH 溶液 银氨溶液 微热 无现象 H +

* [(C 6H 7O 2

) ]n+23NO nHO [(C 6H 7O 2) ]n+3nH 2o

纤维素 硝酸纤维 [(C 6H 7O 2) ]n+3n O [(C 6H 7O 2) ]

n +3nCH 3COOH 纤维素 醋酸酐 醋酸纤维

4.用途(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95内容,归纳出纤维素的主要用途)

⑴ 制硝酸纤维(火棉) ⑵ 制醋酸纤维 ⑶ 制粘胶纤维

说明:粘胶纤维中的长纤维又叫人造丝,短纤维又叫人造棉。人造棉、人造丝都属纤维素,而不属于酯类。 ⑷ 造纸

【练习2】写出三种你学过的可作为制取炸药原料的有机物的名称 、 、 。如果由它们制取炸药的化学反应类型是酯化反应,则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拓展视野】“甲壳素和壳聚糖”

【随堂练习】

1.淀粉和纤维素是否为同分异构体?为什么?

2.淀粉和纤维素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为什么?

3.向淀粉中加少量稀硫酸,并加热使之发生水解,为测定水解的程度所需下列试剂是( ) ①NaOH 溶液 ②银氨溶液 ③新制Cu (OH )2溶液 ④碘水 ⑤BaCl 2溶液 A .①⑤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 通过实验来验证纤维素水解后生成葡萄糖,其实验包括下列一些操作过程,这些操作过程的 正确排列顺序是( )

①取小团棉花或几小片滤纸 ②小火微热,使成亮棕色溶液 ③加入90%的浓硫酸,用玻璃棒把棉花或滤纸捣成糊状 ④稍冷,滴入几滴CuSO 4溶液,并加入过量NaOH 溶液使溶液中和至出现Cu(OH)2沉淀 ⑤加热煮沸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②④⑤ C .①③②⑤④ D .①②③⑤④

OH

OH OH

浓H 2SO 4 ONO ONO ONO

O —CCH 3 O —CCH 3 O —C —CH 3 CH 3C CH 3C O

O

O

O O

淀粉、纤维素

淀粉、纤维素 教学重点: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教学难点:淀粉和纤维素的水解反应。 教学方法:实验及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手段: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探究结构(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 教学思路:采用“性质→结构”、“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性”的模式。从实验入手,来突出重点,用多媒体使学生易于理解,从而突破难点。 [引言]我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淀粉和纤维素是否为同类化合物? 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通式相同。(C 6H 10 O 5 ) n ,它们是否为同系物或同分异构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 第二节淀粉纤维素 一、淀粉,纤维素的结构与物理性质 二、实验探究 1.淀粉水解:

(1)实验用品:0.5g淀粉4mL20%硫酸氢氧化钠溶液银氨溶液碘水 〔实验1〕在试管1和试管2里各放入0.5g淀粉,在试管1里加入4mL 20% 的H 2SO 4 溶液,在试管2里加入4mL 水,都加热3~4min。用碱液中和试管1里 H 2SO 4 溶液,把一部分液体倒入试管3。在试管2和试管3里都加入碘溶液,观 察有没有蓝色出现。在试管1里加入银氨溶液,稍加热后,观察试管内壁上有无银镜出现。 实验现象与结论 (2)实验用品:0.5g淀粉唾液新制氢氧化铜 在试管中加入0.5g淀粉,加入少许唾液加热,在水解液加入新制氢氧化铜,观察现象。 现象:有红色氧化亚铜沉淀生成。 结论:说明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下水解。 2.纤维素水解 实验用品:棉花浓硫酸 CuSO 4 溶液过量NaOH溶液 〔实验2〕把一小团棉花放入试管中,加入几滴90%浓硫酸,用玻璃棒把 棉花捣成糊状。小火微热,使之成为亮棕色溶液。稍冷,滴入3滴CuSO 4 溶液, 并加入过量NaOH溶液使溶液中和至出现Cu(OH) 2 沉淀。加热煮沸,观察现象。 现象:用红色氧化亚铜沉淀生成。 结论:纤维素已水解,最终产物也是葡萄糖。 三、淀粉,纤维素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1.淀粉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淀粉和纤维素含量的测定

一、淀粉含量的测定(旋光法) (一)实验目的 1.熟习旋光仪的使用方法。 2.了解旋光仪测定淀粉的原理并掌握其具体方法。 (二)实验原理 淀粉(starch)是植物的主要能量贮藏物质,主要存在于种子、块根和块茎中。淀粉不仅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并且在工业上的应用也很广泛。 将磨细的含淀粉样品与酸性氯化钙溶液共煮,可使样品中淀粉轻度水解,同时由于钙离子与淀粉分子上的羟基络合,使淀粉分子充分地分散到溶液中,成为淀粉溶液。淀粉分子具有不对称碳原子,因而具有旋光性,利用旋光仪测定淀粉溶胶的旋光度(α),旋光度的大小与淀粉的浓度成正比,据此可以求出淀粉含量。 应注意的是,酸性氯化钙溶液必须保持pH 值2.30,密度1.30,加时间的长短也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以保证各种不同来源的淀粉溶液的比旋度[α]恒定不变(20℃)。样品中其他旋光性物质(如糖分)必须预先除去。 (三)仪器、原料和试剂 仪器 植物样品粉碎机、离心机、分析天平;粗天平、旋光仪及附件、三角瓶、分样筛(100目)、布氏漏斗、抽滤瓶及真空泵、离心管、小电炉。 原料 面粉或其他风干样品 试剂 1. 醋酸—氯化钙溶液: 500g 氯化钙溶于600mL 蒸馏水中,过滤至澄清,用比重计在20℃条件下调节比重 1.3左右,再滴加冰乙酸调pH 为 2.3。 2. 30%ZnSO4溶液 3. 15%K4Fe(CN)溶液 (四)操作步骤 1.样品准备 (1)称样脱脂:将样品风干、研磨,通过100目筛,精确称取约2.5g 样品细粉(要求含 淀粉约2g),置于离心管内,加乙醚数mL 到离心管内,用细玻棒充分搅拌,离心,倾出上清液,再加入乙醚如此操作数次,以去除样品的大部分油脂、色素等成分(因油脂的的存在会使以后淀粉溶液的过滤困难)。 收集上清液以备回收乙醚。大多数谷物样品含脂肪较少,可免去这个脱脂手续。 (2)抑制酶活性:加含有氯化高汞的乙醇溶液10mL 到离心管内,充分搅拌,然后离心, 倾去上清液,得到沉淀物。 (3)脱糖:加80%乙醇10mL 到离心管中,充分搅拌以洗涤沉淀物(每次都用同一玻棒), 离心,倾去下清液。重复洗涤数次以去除可溶性糖分。 2. 溶提淀粉 (1)加醋酸-氯化钙:先用醋酸氯化钙溶液约10mL 加到装有脱脂样品的离心管中,搅 拌后全部倾入250mL 三角瓶内,再用醋酸氯化钙溶液50mL 分数次洗涤离心管,洗涤液并入三角瓶内,搅拌玻棒也转移到三角瓶内。 (2)煮沸溶解:先用蜡笔标记液面高度,直接置于加有石棉网的小电炉上,在5min 内 快速煮沸,保持沸腾15~17min,立即取下三角瓶,置流水中冷却。煮沸过程中要时加搅拌并调节温度,防止烧焦或泡沫涌出瓶外,必要时加水保持液面高度。

生物化学习题集:第五章 糖 代 谢

第五章糖代谢 一、知识要点 (一)糖酵解途径: 糖酵解途径中,葡萄糖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经10步反应降解为2分子丙酮酸,同时产生2分子NADH+H+和2分子A TP。 主要步骤为(1)葡萄糖磷酸化形成二磷酸果糖;(2)二磷酸果糖分解成为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二者可以互变;(3)磷酸甘油醛脱去2H 及磷酸变成丙酮酸,脱去的2H被NAD+所接受,形成NADH+H+。 (二)丙酮酸的去路: (1)有氧条件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转变为乙酰辅酶A,同时产生1分子NADH+H+。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最后氧化为CO2和H2O。 (2)在厌氧条件下,可生成乳酸和乙醇。同时NAD+得到再生,使酵解过程持续进行。 (三)三羧酸循环: 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的乙酰辅酶A,再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进入三羧酸循环。柠檬酸经脱水加水转变成异柠檬酸,异柠檬酸经连续两次脱羧和脱羧生成琥珀酰CoA;琥珀酰CoA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1分子GTP和琥珀酸;琥珀酸再脱氢,加水及再脱氢作用依次变成延胡索酸,苹果酸及循环开始的草酰乙酸。三羧酸循环每循环一次放出2 分子CO2,产生3分子NADH+H+,和一分子FADH2。 (四)磷酸戊糖途径: 在胞质中,在磷酸戊糖途径中磷酸葡萄糖经氧化阶段和非氧化阶段被氧化分解为CO2,同时产生NADPH + H+。 其主要过程是G-6-P脱氧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再脱氢,脱羧生成核酮糖-5-磷酸。6分子核酮糖-5-磷酸经转酮反应和转醛反应生成5分子6- 磷酸葡萄糖。中间产物甘油醛-3-磷酸,果糖-6-磷酸与糖酵解相衔接;核糖-5-磷酸是合成核酸的原料,4-磷酸赤藓糖参与芳香族氨基酸的合成;NADPH+H+提供各种合成代谢所需要的还原力。 (五)糖异生作用: 非糖物质如丙酮酸,草酰乙酸和乳酸等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合成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糖异生作用不是糖酵解的逆反应,因为要克服糖酵解的三个不可逆反应,且反应过程是在线粒体和细胞液中进行的。2分子乳酸经糖异生转变为1分子葡萄糖需消耗4分子ATP和2分子GTP。 (六)蔗糖和淀粉的生物合成 在蔗糖和多糖合成代谢中糖核苷酸起重要作用,糖核苷酸是单糖与核苷酸通过磷酸酯键结合所形成的化合物。在植物体中主要以UDPG为葡萄糖供体,由蔗糖磷酸合酶催化蔗糖的合成;淀粉的合成以ADPG或UDPG 为葡萄糖供体,小分子寡糖引物为葡萄糖受体,淀粉合酶催化直链淀粉合成,Q酶催化分枝淀粉合成。

生物化学 复习资料 重点+试题 第五章 糖代谢

第五章糖代谢 一、知识要点 (一)糖酵解途径: 糖酵解途径中,葡萄糖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经10步反应降解为2分子丙酮酸,同时产生2分子NADH+H+与2分子ATP。 主要步骤为(1)葡萄糖磷酸化形成二磷酸果糖;(2)二磷酸果糖分解成为磷酸甘油醛与磷酸二 羟丙酮,二者可以互变;(3)磷酸甘油醛脱去2H及磷酸变成丙酮酸,脱去的2H被NAD+所接受,形成NADH+H+。 (二)丙酮酸的去路: (1)有氧条件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转变为乙酰辅酶A,同时产生1分子NADH+H+。 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最后氧化为CO2与H2O。 (2)在厌氧条件下,可生成乳酸与乙醇。同时NAD+得到再生,使酵解过程持续进行。 (三)三羧酸循环: 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的乙酰辅酶A,再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进入三羧酸循环。柠檬酸经脱水加水转变成异柠檬酸,异柠檬酸经连续两次脱羧与脱羧生成琥珀酰CoA; 琥珀酰CoA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1分子GTP与琥珀酸;琥珀酸再脱氢,加水及再脱氢作用依次变成延胡索酸,苹果酸及循环开始的草酰乙酸。三羧酸循环每循环一次放出2分子CO2, 产生3分子NADH+H+,与一分子FADH2。 (四)磷酸戊糖途径: 在胞质中,在磷酸戊糖途径中磷酸葡萄糖经氧化阶段与非氧化阶段被氧化分解为CO2,同时产 生NADPH + H+。 其主要过程就是G-6-P脱氧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再脱氢,脱羧生成核酮糖-5-磷酸。6分子核酮糖-5-磷酸经转酮反应与转醛反应生成5分子6-磷酸葡萄糖。中间产物甘油醛-3-磷酸,果糖-6-磷酸与糖酵解相衔接;核糖-5-磷酸就是合成核酸的原料,4-磷酸赤藓糖参与芳香族氨基酸的合成;NADPH+H+提供各种合成代谢所需要的还原力。 (五)糖异生作用: 非糖物质如丙酮酸,草酰乙酸与乳酸等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合成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 糖异生作用不就是糖酵解的逆反应,因为要克服糖酵解的三个不可逆反应,且反应过程就是在 线粒体与细胞液中进行的。2分子乳酸经糖异生转变为1分子葡萄糖需消耗4分子ATP与2 分子GTP。 (六)蔗糖与淀粉的生物合成 在蔗糖与多糖合成代谢中糖核苷酸起重要作用,糖核苷酸就是单糖与核苷酸通过磷酸酯键结合所形成的化合物。在植物体中主要以UDPG为葡萄糖供体,由蔗糖磷酸合酶催化蔗糖的 合成;淀粉的合成以ADPG或UDPG为葡萄糖供体,小分子寡糖引物为葡萄糖受体,淀粉合酶催化直链淀粉合成,Q酶催化分枝淀粉合成。 糖代谢中有很多变构酶可以调节代谢的速度。酵解途径中的调控酶就是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与丙酮酸激酶,其中6-磷酸果糖激酶就是关键反应的限速酶;三羧酸反应的调控酶就是柠檬酸合酶,柠檬酸脱氢酶与α-酮戊二酸脱氢酶,柠檬酸合酶就是关键的限速酶。糖异生作用的调控酶有丙酮酸羧激酶,二磷酸果糖磷酸酯酶,磷酸葡萄糖磷酸酯酶。磷酸戊糖途径的调控酶 就是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它们受可逆共价修饰、变构调控及能荷的调控。 二、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糖异生 (glycogenolysis) 2.Q酶 (Q-enzyme) 3.乳酸循环 (lactate cycle) 4.发酵 (fermentation) 5.变构调节 (allosteric regulation)

淀粉、纤维素

7-2-1淀粉、纤维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淀粉、纤维素的组成。 (2)了解淀粉的性质和用途。 (3)了解纤维素的性质和用途。 2.能力和方法目标 (1)通过比较淀粉、纤维素的性质和组成,提高比较辨别能力。提高用淀粉和纤维素的基础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淀粉、纤维素的学习,掌握多糖的组成和性质的方法。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用途等内容的学习,提高学好化学、用好化学的兴趣.学会用有关化学知识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用化学观点来观察分析实际问 题的观念。 (2)通过纤维素的学习,了解学习生活中常用的纸张的来源,养成节约用纸的习惯.懂得节约用纸还关系到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重大问题。 [重点与难点] 淀粉和纤维素的性质。 [教学过程] 见ppt文件。 课堂练习 11.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纤维素的是()A.硝酸纤维B.醋酸纤维C.过滤纸D.玻璃纸 12.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A.甲酸甲酯B.蔗糖C.葡萄糖D.麦芽糖

13.下列有机物的制取过程中,发生了酯化反应的是()A.由淀粉制取葡萄糖B.由纤维素制取人造丝 C.由纤维素制取胶棉D.由纤维素制取醋酸纤维 14.通过实验来验证纤维素水解后生成葡萄糖,其实验包括下列一些操作过程,这些操作过程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①取小团棉花或几小片滤纸 ②小火微热,使成亮棕色溶液 ③加入90%的浓硫酸,用玻璃棒把棉花或滤纸捣成糊状 ④稍冷,滴入几滴CuSO4溶液,并加入过量NaOH溶液使溶液中和至出现Cu(OH)2沉淀 ⑤加热煮沸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③②⑤④ D.①②③⑤④ 5.A、B、C、D都是只含有碳、氢、氧的有机化合物,在常温下,A为气体,B、C为液体,D为白色晶体。A、B均具有强剌激性气味,C具有芳香气味,D有甜味,它们具有相同的最简式。将它们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当恢复到室温时,其燃烧所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与燃烧后所产生的气体物质的量相等。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有机物的最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 (3)C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D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6.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发酵是重要环节。生产过程大致如下:将经过灭菌的麦芽汁充氧,接入啤酒酵母菌菌种后输入发酵罐。初期,酵母迅速繁殖,糖度下降,产生白色泡沫,溶解氧渐渐耗尽。随后,酵母菌繁殖速度迅速下降,糖度加速降低,酒精浓度渐渐上升,泡沫不断增多,当糖浓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结束发酵,最后分别输出有形物质和鲜啤酒。 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该过程表明啤酒酵母菌异化作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 (3)经测定酵母菌消耗的糖中,98.5%形成了酒精和其它发酵产物,其余1.5%则是用于

淀粉纤维素

淀粉纤维素 ●备课资料 一、破布制糖 在一百多年前,便有人做过破布制糖的实验:把破布放进浓度为70%左右的硫酸中,加热一段时间,破布便不见了,被分解成糖——葡萄糖。破布怎么会变成糖呢? 原,破布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当纤维素受到酸类的作用时,那巨大的分子会发生分裂,形成较小的分子,并且与水相结合,变成糖——葡萄糖。在化学上,这叫作纤维素的“水解反应”。纤维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所不同的是,只是分子中的三种化学元素的比例不一样罢了。 破布既然能制糖,那么,破布的兄弟们——含有纤维素的木屑、稻草、麦秆及许多农副产品,当然也能制糖。利用纤维素水解制葡萄糖,如今已成了一项庞大的工业——“水解工业”。 现在,人们在水解工厂里,先把一些含有纤维素的农副产品晒干、切碎,然后放进耐酸搪瓷缸中,再加入硫酸(一般浓度为62%以上,若用盐酸的话,浓度为39~41%),不断进行搅拌、加热。经过4~5小时,加水稀释,加入石灰乳中和、过滤,这时的滤液虽是澄清的,但含有杂质,常是棕褐色的。工人们往滤液中加入脱色剂活性炭,滤液一下子便变

成无色的了。接着,把滤液加热熬浓,冷却,便析出雪白的晶体——葡萄糖。 据统计,1吨干木屑,可以制成650千克葡萄糖!葡萄糖是重要的药剂,也是很重要的化工原料。 (/胡光明,载《中学生化学报》,1992年12月16日) 二、纸——人类明的重要使者 人类的明和进步离不开纸。纸有各种用途,但主要用于写字、绘画、包装和印刷等。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知识总量急剧增加,纸的需求量越越大。人类与纸息息相关。纸是人类明的重要使者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在纸发明以前,我国通常用竹木简或帛做书写材料。但竹木简太笨重,阅读、携带均不方便。据说汉武帝时,人东方朔向皇帝上了个奏本,竟用了3000片竹简,派了两个人才抬进宫去。丝帛的价格昂贵,非一般人所用得起。东汉的蔡伦,总结了前人造纸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于公元105年奏报朝廷。他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造纸原料,经过淘洗、泡沤、舂碎、蒸煮等工序,就可直接加工成纸。纸的质量和产量都高了,使用普遍起。为了纪念蔡伦的功绩,人们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更可贵的是,这些原料广泛,价钱便宜。现代用木浆造纸,正是受到蔡伦用树皮造纸的启发。 蔡伦改进造纸方法的成功,是人类化史上的一件大事。

7生物化学习题(答案)

7糖的生物合成 一、名词解释 1、光合作用:含光合色素主要是叶绿素的植物和细菌,在日光下利用无机物质(CO 2、H2O、H2S)合成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或其他物质的过程。 2、天线色素:全部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大部分叶绿素,吸收光能并传递到作用中心色素分子。 3、作用中心色素:位于内囊体膜上具有特殊状态和光化学活性的少数叶绿素a分子,利用光能产生光化学反应,将光能转变成电能。 4、光合色素: 5、光合磷酸化:在叶绿体ATP合成酶催化下依赖于光的由ADP和Pi合成ATP的过程。 6、糖异生:由简单的非糖前体转变为糖的过程。糖异生不是糖酵解的简单逆转。虽然由丙酮酸开始的糖异生利用了糖酵解中的7步近似平衡反应的逆反应,但还必须利用另外4步糖酵解中不曾出现的酶促反应绕过糖酵解中的三个不可逆反应。 二、填空 1、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部位进行,第二阶段主要在叶绿体的基质部位进行。 2、高等植物光反应的最终电子供体是H2O,最终电子受体是NADP+。 3、光合电子传递链位于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呼吸电子传递链位于线粒体内膜上。 4、光合磷酸化有环式和非环式两种类型。 5、在光合碳循环中,每固定6CO 2 形成葡萄糖,需消耗12NADPH+H+和18ATP。 6、C 4植物的Calvin循环在维管束鞘细胞中进行,而由PEP固定CO 2 形成草酰乙酸是在叶肉细胞中进 行。0 7、糖异生主要在肝脏(细胞溶胶)中进行;糖异生受Pi、AMP、ADP抑制,被高水平ATP、NADH激活。 8、在糖异生作用中由丙酮酸生成PEP,在线粒体内丙酮酸生成草酰乙酸是丙酮酸羧化酶催化的,同时要消耗ATP;然后在细胞质内经PEP羧激酶催化,生成磷酸烯醇丙酮酸,同时消耗GTP。 9、植物体内蔗糖合成酶催化的蔗糖生物合成中葡萄糖的供体是UDPG,葡萄糖基的受体是果糖。 10、合成糖原的前体分子是UDPG,糖原分解的产物是G-1-P。 三、单项选择题 1、用于糖原合成的葡萄糖-1-磷酸首先要经什么化合物的活化? A、ATP B、CTP C、GTP D、UTP E、TTP 2、RuBisCO催化RuBP羧化反应的产物是(RuBisCO-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P—核酮糖-1,5-二磷酸;PGA-3-磷酸甘油酸)(书上393也) A、PGA B、PEP C、OAA D、IAA 3、不能经糖异生合成葡萄糖的物质是:(乙酰CoA只能进入TCA分解,不能经糖异生合成葡萄糖) A、α-磷酸甘油 B、丙酮酸 C、乳酸 D、乙酰CoA E、生糖氨基酸 4、丙酮酸羧化酶是那一个途径的关键酶: A、糖异生 B、磷酸戊糖途径 C、胆固醇合成 D、血红素合成 E、脂肪酸合成 5、动物饥饿后摄食,其肝细胞主要糖代谢途径: A、糖异生 B、糖有氧氧化 C、糖酵解 D、糖原分解 E、磷酸戊糖途径 6、下面哪种酶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中都起作用: A、丙酮酸激酶 B、丙酮酸羧化酶 C、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D、己糖激酶 E、果糖1,6-二磷酸酯酶 7、糖异生途径中哪一种酶代替糖酵解的己糖激酶? A、丙酮酸羧化酶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C、葡萄糖-6-磷酸酶 D、磷酸化酶 8、光合作用中Calvin循环是在叶绿体的: A、外膜上进行 B、基粒上进行 C、基质中进行 D、类囊体腔内进行

2-淀粉纤维素练习题

淀粉纤维素 1.向淀粉溶液中加少量稀硫酸,加热使淀粉水解,为检验其水解程度,需要的试剂是() ①NaOH溶液②银氨溶液③新制的Cu(OH)2 悬浊液④碘水 A.④B.②④C.③④D.①③④ 2.下列物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淀粉B.油脂C.聚乙烯D.硝酸纤维 3.下列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蔗糖和麦芽糖B.淀粉和纤维素C.葡萄糖和蔗糖D.粘胶纤维和火棉4.下列化合物没有醛基的是() ①蔗糖②麦芽糖③葡萄糖④淀粉⑤纤维素⑥甲酸乙酯⑦乙酸甲酯⑧甲 酸 A.①④⑥⑦⑧B.④⑤⑥⑦⑧C.①④⑤⑦D.④⑤⑥⑦ 5.将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的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破损的是() A.加入碘水变蓝B.加入碘水不变蓝C.加硝酸银溶液产生黄色沉淀D.加氯水不变蓝色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无害,可以任意使用B.硝酸纤维、醋酸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C.糖类都有甜味D.火棉可用来制造无烟火药 7.下列各组物质中,一定互为同系物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B.蔗糖和麦芽糖 C.分子式为C4H6和C5H8的烃D.分子式为C4H10和C20H42的烃 8.下列各物质,两种物质以任何比例相混合并充分燃烧,生成H2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始终 相等的是() ①甲醇和乙醛②乙烷和乙烯③乙炔和苯④乙酸和葡萄糖 ⑤乙醇和甲醚⑥丙醛和甲醚⑦苯酚和苯二酚 A.③④⑤⑦B.③④⑥⑦C.①②⑤⑥D.①③⑤⑥ 9.通过实验来验证纤维素水解后生成葡萄糖,其实验包括下列一些操作过程,这些操作过程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①取小团棉花或几小片滤纸②小火微热,使成亮棕色溶液③加入90%的浓硫酸,用 玻璃棒把棉花或滤纸捣成糊状④稍冷,滴入几滴CuSO4溶液,并加入过量NaOH溶

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糖代谢

糖代谢 (一)名词解释: 1.糖异生 (glycogenolysis) 2.Q酶 (Q-enzyme) 3.乳酸循环 (lactate cycle) 4.发酵 (fermentation) 5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6. (三)填空题 1.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的_________键,所以不能够使支链淀粉完全水解。2.1分子葡萄糖转化为2分子乳酸净生成______________分子ATP 3.糖酵解过程中有3个不可逆的酶促反应,这些酶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4.糖酵解抑制剂碘乙酸主要作用于___________酶。

5.调节三羧酸循环最主要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6.2分子乳酸异升为葡萄糖要消耗_________ATP。 7.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反应中的NADH来自于________的氧化。 8.延胡索酸在________________酶作用下,可生成苹果酸,该酶属于EC分类中的_________酶类。 9 磷酸戊糖途径可分为______阶段,分别称为_________和_______,其中两种脱氢酶是 _______和_________,它们的辅酶是_______。 11 12 13酶 14 15 16 17和 18 19.参与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反应的辅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0.在磷酸戊糖途径中催化由酮糖向醛糖转移二碳单位的酶为_____________,其辅酶为______________;催化由酮糖向醛糖转移三碳单位的酶为___________。 21.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包括3种酶,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催化丙酮酸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酶是__________,它需要______________和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5章 第2节《糖类》淀粉与纤维素

《糖类》淀粉与纤维素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5分) 1.下列反应中,硫酸只能起催化作用的是( ) A.乙醇制乙烯B.磺化反应 C.酯化反应D.淀粉在稀硫酸中水解 2.下列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子式相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B.化学性质完全相同,都是多糖 C.所含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相同 D.都能发生水解反应,且水解反应的最终产物相同 3.将淀粉水解,并用新制Cu(OH)2悬浊液检验其水解产物的实验中,要进行的主要操作是:①加热,②滴入稀硫酸,③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④加入NaOH溶液中和。以上各步操作的先后顺序为( ) A.①→②→③→④→①B.②→①→④→③→① C.②→①→③→①D.③→④→①→②→①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多糖,它们是同分异构体 B.纤维素遇浓硝酸就能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化纤维 C.蔗糖溶液与麦芽糖溶液可用银镜反应加以鉴别 D.葡萄糖溶液与果糖溶液可用新制氢氧化铜加以鉴别

5.下列关于单糖和多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多糖和单糖一样易溶于水有甜味 B.多糖和单糖结构不一样,物理性质也不一样 C.多糖和单糖难溶于水,无甜味 D.单糖缩聚可生成多糖 6.青苹果汁遇碘溶液显蓝色,熟苹果能还原银氨溶液,这说明( ) A.青苹果中只含淀粉不含糖类B.熟苹果中只含有糖类不含淀粉C.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单糖 D.苹果转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有机物必含C、H、O B.符合C n(H2O)m的有机物必为糖 C.二糖的水解产物不一定全是葡萄糖 D.加热淀粉溶液产生糊化作用 8.下列各组物质中,最简式相同,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 A.丙烯与环丙烷B.淀粉与纤维素 C.丁醇与乙醚D.甲醛与乙醛 9.某同学为了检验纤维素的水解产物是否为葡萄糖,他将纤维素与70%的硫酸共热后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煮沸,无红色沉淀生成,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纤维素水解产物中无葡萄糖

淀粉纤维素教案

淀粉 纤维素 教学目的 1.掌握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 2.了解淀粉、纤维素的重要用途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淀粉和纤维素的水解反应。 教具准备 【实验】试剂、仪器 教学过程 【板】一、多糖 1.定义:能水解生成多个分子单糖的糖类。 2.物性和分子结构:一般不溶于水,没有甜味,分子结构中无醛基,是非还原性的糖。(同单糖、低聚糖比较) 3. 分类:淀粉和纤维素是最重要的多糖,它们的通式是(C 6H 10O 5)n ,但分子里所包含的单糖 单元(C 6H 10O 5)n 的数目不同,即n 值不同,故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 【小结】学生回忆单糖、二糖的情况 【板】二、淀粉 1.物性:(学生观察淀粉样品,归纳出淀粉的物理性质) 一种白色、无气味、无味道的粉末状物质,不溶于冷水,部分溶于热水,形成胶状淀粉糊。 2.化学性质 (1)与碘作用——溶液变蓝 (2)水解反应 P93【实验探究】 学生回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练习1】某学生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方案用来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 甲方案:淀粉溶液 水解液 中和液 溶液变蓝色 结论:淀粉尚未水解 乙方案:淀粉溶液 水解液 无银镜出现 结论:淀粉尚未水解 丙方案:淀粉溶液 水解液 中和液 生成银镜 结论:淀粉水解完全 上述三个方案的操作及结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淀粉的用途: ⑴ 食物的重要成分 ⑵ 工业原料,用来制葡萄糖和酒精。 以含淀粉的物质酿酒的主要过程:(C 6H 10O 5)n —→C 12H 22O 11—→C 6H 12O 6—→C 2H 5OH 【板】三、纤维素(构成植物细胞壁的基础物质) 1.分子结构:分子中大约含有几千个单糖单元,分子量约为几十万至几百万,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中无醛基。 2.物性:白色、无臭、无味具有纤维状结构的物质,不溶于水,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 3.化学性质: 非还原性糖:不能与银氨溶液、新制的Cu(OH)2反应 (1)水解反应 P94【实验探究1、2】 (2)酯化反应 O nH O H C n 25106)( 6126O H nC 纤维素 葡萄糖 稀H 2SO 4 △ NaOH 溶液 碘水 稀H 2SO 4 △ 银氨溶液 微热 稀H 2SO 4 △ NaOH 溶液 银氨溶液 微热 无现象 H +

第一节 淀粉和纤维素 【教学设计、知识点、习题、答案】

第2课时淀粉和纤维素 ●课标要求 1.认识食品中对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的常见有机物。 2.了解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某些生化反应。 ●课标解读 1. 从来源、组成、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方面认识淀粉和纤维素。 2.了解淀粉、纤维素在人体中的转化方式及相关化学反应。 3.了解纤维素的生理功能。 ●教学地位 本课时知识在葡萄糖的基础上,重点讲解淀粉、纤维素的组成、性质,帮助学生建立多糖与单糖之间的联系,从而理解多糖通式的含义。本节知识与必修2中“基本营养物质”紧密相连,同时也为本册第二章中“合理选择饮食”一节打下基础,做好知识储备。 ●新课导入建议 我国地域广阔、饮食上南北有异,主食上南方以大米为主,北方以面食为主。你了解大米和面粉的主要成分吗?你知道他们在人体内如何消化提供能量吗?这一节我们来揭开它们的奥秘。 ●教学流程设计 步骤1:课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学课本,解决问题。 (1)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糖类物质,它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淀粉和纤维素能否转化为葡萄糖,怎样用实验证明? (3)纤维素有哪些生理功能??步骤2:阅读理解,发现问题。 (1)阅读教材,完成【课前自主导学】内容,理解并记忆相关基础知识。 (2)找出自学过程中的疑点、难点查阅资料或询问教师。?步骤3:重点讲解,实验探究。 (1)结合【课堂互动探究】内容和例题重点讲解本节重点和难点知识。 (2)设计淀粉、纤维素的水解实验方案,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做淀粉和纤维素的水解实验。?步骤4:课堂小结,达标测评。 (1)结合【课堂小结】准确提炼本节要点精华。 (2)学生自主完成【当堂双基达标】内容,根据学生完成情况作出评价和点拨。 2.了解淀粉和纤维素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2.掌握纤维素的生理功能。(重点) 1. (1)组成 分子式:,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2)物理性质 溶解性:冷水中不溶,在热水中淀粉颗粒膨胀,部分溶解。甜味:无。

葡萄糖 蔗糖 淀粉 纤维素

高二化学同步检测十三 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答题栏,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O 16Ag 108 第Ⅰ卷(选择题共4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6分) 1.葡萄糖是单糖的主要原因是 A.在糖类中含碳原子数最少 B.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 C.分子结构中只有一个醛基 D.能发生银镜反应 答案:B 解析:糖类分类的依据是能否水解及水解产物的多少,据此把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 2.医院里检查糖尿病患者的方法是向病人尿液中加入CuSO4和NaOH的混合溶液,加热后产生了砖红色沉淀,说明病人的尿液中含有 A.脂肪B.葡萄糖C.乙酸D.蛋白质 答案:B 解析:加入CuSO4和NaOH共热后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尿液中所含物质的分子结构中有醛基,只有B选项符合。 3.下列关于葡萄糖和蔗糖相比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它们的分子式不同,蔗糖的分子式是C12H22O11 B.它们不是同分异构体,但属于同系物 C.蔗糖能水解,葡萄糖不能水解 D.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蔗糖分子不含醛基 答案:B 解析:葡萄糖中有—CHO,而蔗糖中不含此官能团。若为同系物必须符合:①含有官能团的种类和数量相同;②含碳原子个数不同,B选项中两物质不符合同系物的条件,故二者不是同系物。 4.对于淀粉和纤维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因为都是多糖,所以都有甜味 B.虽然具有相同的化学式(C6H10O5)n,但由于n值的不同,所以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C.两者都能水解生成葡萄糖 D.两者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A 解析:一般单糖和二糖具有甜味,而多糖无甜味;二者的化学式虽然表面上相同,但实际上n值不同,因此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和纤维素的最终水解产物均为葡萄糖;二者都是天然存在的高分子化合物,故答案为A。 5.下列有机物中不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

淀粉纤维素

第二节 淀粉 纤维素 年级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 一、填空题(共12题,题分合计67分) 1.在淀粉溶液中加入淀粉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然后把所得物质装入半透膜中并把它浸入蒸馏水中,过一段 时间后取出蒸馏水,分别盛入2个试管做如下实验;应该发生的现象是: (1)在1号试管中加入少量新制的Cu(OH)2 并加热_____________; (2)在2号试管中加入几滴碘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证明了在蒸溜水中所含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乳糖水解时生成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 半乳糖和葡萄糖为同分异构体, 则乳糖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棉子糖是由葡萄糖、半乳糖和乳糖缩合而成的四糖,则棉子糖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淀粉溶液中加入淀粉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然后把所得物质装入半透膜中并把它浸入蒸馏水中,过一段 时间后取出蒸馏水,分别盛入2个试管做如下实验;应该发生的现象是: (1)在1号试管中加入少量新制的Cu(OH)2并加热_____________。 (2)在2号试管中加入几滴碘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证明了在蒸溜水中所含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纤维素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6H10O5)n,n值的含义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在每个葡萄糖单元中含有________个羟基。一定量的纤维素完全燃烧生成1L CO2,需消耗同温同压下的O2________L。 5.纤维素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它水解的最终产物为__________;纤维素的每个结构单元中含有三个羟基,其结构简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在浓硫酸催化下, 纤维素和硝酸可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三硝酸纤维素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外, 纤维素与醋酸酐(CH3-CO-O-CO-CH3)反应生成三醋酸纤维素酯和醋酸,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酿造厂以淀粉为主要原料, 制取葡萄糖、酒精、醋酸,并用醋酸和异丁醇[(CH3)2CHCH2OH]反应制取乙酸异丁酯。乙酸异丁酯主要用于配制香蕉、草莓和奶油等香型的香精。其反应过程如下: 淀粉-①→葡萄糖-②→乙醇-③→乙醛-④→乙酸-⑤→乙酸异丁酯 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淀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 属于多糖 B. 属于碳水化合物 C. 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 和纤维素为同分异构体(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葡萄糖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 它是人类生命活动所需能源的重要来源之一, 它在人体内进行氧化反应, 放出能量,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能水解生成多个分子单糖的糖类是________, 淀粉和纤维素的通式为____________, 但它们分子中所包含的单糖单元数目________(填“相同”、“不同”,下同),分子量________, 分子结构________。 8.淀粉、纤维素的分子组成可表示为____________,它们水解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__,水解反应的催化剂可以是________或_______。 9.(1)在一试管中加入少量淀粉液,加入几滴碘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2)在一试管中加入少量淀粉液,加入适量的20%的硫酸,加热煮沸几分钟,冷却后用烧碱中和硫酸,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淀粉在稀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________反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一试管中加入几片碎滤纸,加入几滴90%的硫酸,用玻璃棒捣成糊状,小火微热。稍冷,加入几滴硫酸铜

高二化学 4_2_2 淀粉与纤维素课时练习(含解析)

淀粉和纤维素 1.下列反应中,硫酸只能起催化作用的是( ) A.乙醇制乙烯B.磺化反应 C.酯化反应D.淀粉在稀硫酸中水解 【答案】D 【解析】A中硫酸起催化剂和脱水剂作用;B中硫酸是反应物;C中硫酸是催化剂和吸水剂;D 中是催化剂。 2.(双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多糖,它们是同分异构体 B.纤维素遇浓硝酸就能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化纤维 C.蔗糖溶液与麦芽糖溶液可用银镜反应加以鉴别 D.葡萄糖溶液与果糖溶液可用新制氢氧化铜加以鉴别 【答案】CD 【解析】淀粉和纤维素的n值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纤维素发生硝化反应需在浓H2SO4催化下进行;蔗糖不具有还原性而麦芽糖有,故可用银镜反应加以鉴别;葡萄糖、果糖可用新制Cu(OH)2加以鉴别。 3.(双选)下列关于单糖和多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多糖和单糖一样易溶于水有甜味 B.多糖和单糖结构不一样,物理性质也不一样 C.多糖和单糖难溶于水,无甜味 D.单糖缩聚可生成多糖 【答案】BD 【解析】A不正确,多糖有的不易溶于水,且没有甜味;C不正确,单糖能溶于水,有甜味。4.下列各组物质中,最简式相同,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 A.丙烯与环丙烷B.淀粉与纤维素 C.丁醇与乙醚D.甲醛与乙醛 【答案】B

【解析】淀粉和纤维素的n值不同。 5.将3.24 g淀粉与3.42 g蔗糖的混合物加水后,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水解,所得溶液中葡萄糖与果糖的质量之比为( ) A.1:1 B.3:1 C.4:1 D.1:5 【答案】B 【解析】根据淀粉和蔗糖的水解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可得答案: (C6H10O5)n(淀粉)+n H2O―→n C6H12O6(葡萄糖) 162n180n 3.24 g 3.6 g C12H22O11(蔗糖)+H2O―→C6H12O6(葡萄糖)+C6H12O6(果糖) 342 180 180 3.42 g 1.8 g 1.8 g m(葡萄糖) :m(果糖)=(3.6 g+1.8 g) :1.8 g=3:1。 6.(双选)糖元(C6H10O5)n]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比淀粉更大的多糖。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肌肉中,常常称为动物淀粉或肝糖。下列有关糖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糖元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与淀粉互为同系物 B.糖元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糖元具有还原性,是还原性糖 D.糖元不溶于水,无甜味 【答案】BD 【解析】A错误,它们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因为高分子化合物无法判断;C错误,多糖均不具有还原性,是非还原性糖。 7.某制糖厂以甘蔗为原料制糖,同时得到大量的甘蔗渣,对甘蔗进行综合利用,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还能防止环境污染,现按以下方式进行:

淀粉 纤维素要点

引入: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而食物中的糖类绝大部分是多糖.同学们根据二糖的学习,回答什么叫多糖? 学生:能够水解生成多个单糖分子的糖类. 设问:多糖可用什么分子通式表示? 学生:(C6H10O5)n 讲述:我们常见的多糖是淀粉和纤维素.在生物课上,大家已经学过了糖类在人和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这节课我们来更深一层地了解淀粉、纤维素的其他性质和用途.淀粉、纤维素是两种最重要的多糖,组成均可用表示,由于值均很大,所以分子量很大,通常叫做高分子化合物。下面分别讨论这两种物质。板书:第二节淀粉纤维素 设问:淀粉和纤维素具有相同的分子通式,那么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吗? 学生:不是同分异构体,因为分子通式中它们的n值不同. 老师:对.淀粉的n值一般在几百到几千,而纤维素的n值在几千到几万.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很大,因此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那么它们具有相同的通式,又都属于糖类,它们互为同系物吗? 学生:不是. 设问:为什么? 学生:因为同系物要求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而淀粉和纤维素组成上是相差若干个“C6H10O5”. 老师:下面我们先来学习淀粉的性质. 板书:一、淀粉 老师:请同学们举出一些淀粉含量高的食物. 学生:玉米、土豆、小麦、大米. 老师:那么从这些食物中提取出的较纯的淀粉是什么样的呢?请看样品并总结物理性质. 展示:淀粉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白色粉末 设问:吃面条的时候,如果不加油、盐、酱、醋,面条有味道吗? 学生:没有. 老师:面粉的主要成分就是淀粉,可见淀粉是无气味、无味道的. 板书:无气味、无味道. 设问:那么淀粉能不能像单糖、二糖一样溶于水,形成澄清透明的溶液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

高中化学 第1章 关注营养平衡 第1节 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第2课时)淀粉和纤维素课后知能检测 新人

淀粉和纤维素 1.(2016·深圳高二检测)下列物质能发生水解反应,且水解产物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 A.淀粉B.纤维素 C.麦芽糖D.蔗糖 【解析】淀粉、纤维素、麦芽糖的水解产物只有葡萄糖,而蔗糖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和果糖,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 D 2.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种新型糕点只含面粉、油脂和蛋白质,不含糖,最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B.人类只有淀粉酶,没有纤维素酶,食草动物只有纤维素酶,没有淀粉酶 C.一切植物都含有纤维素,它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 D.淀粉只存在于植物的种子中,植物的其他部位主要含纤维素 【解析】糕点中的面粉属于糖类,在人体内可水解成葡萄糖,过多食用会危害糖尿病人的健康;食草动物体内既有纤维素酶,又有淀粉酶,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的基础物质,一切植物都含有纤维素,淀粉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种子与块茎中,如谷类、马铃薯等。 【答案】 C 3.下列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导学号:34000005】 A.都属于糖类,都是混合物 B.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C.通式都为(C6H10O5)n,互为同分异构体 D.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解析】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多糖,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虽然它们的通式形式相同,但由于n的取值不同,所以它们的分子式并不相同,当然也不是同分异构体。所以A、B、D都是正确的,唯有C项错误。 【答案】 C 4.(2016·深圳高二检测)下列反应不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A.纤维素在稀硫酸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 B.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C.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加热反应 D.淀粉在稀硫酸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 【解析】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为分解反应。 【答案】 B 5.糖原[(C6H10O5)n]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比淀粉更大的多糖,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肌肉中,常常称为动物淀粉,下列有关糖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糖原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与淀粉互为同系物 B.糖原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糖原具有还原性,是还原糖 D.糖原具有甜味,可溶于水 【解析】糖原、纤维素、淀粉的通式相同,但n值不一样,因此它们不是同分异构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