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牡丹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牡丹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牡丹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牡丹花被拥戴为花中之王,素有“国色天香”、“富贵之花”、“花中之王”的美称。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牡丹花的栽培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牡丹(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芍药科,芍药属植物,是重要的观赏植物,原产于中国西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山区,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牡丹根皮入药,名曰“丹皮”。牡丹花被拥戴为花中之王,有关文化和绘画作品很丰富。牡丹素有“国色天香”、“富贵之花”、“花中之王”的美称。

原产于中国西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山区,汉中是中国最早人工栽培牡丹的地方,为落叶亚灌木。喜凉恶白色的牡丹花热,宜燥惧湿,可耐-30℃的低温,在年平均相对湿度45%左右的地区可正常生长。喜阴,亦少不耐阳。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或砂土壤,忌粘重土壤或低温处栽植。花期4-5月。多采用嫁接方法进行栽培,因为与芍药同属芍药属,又多选用芍药作为砧木。

牡丹花的栽培技术牡丹的繁殖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性繁殖,即播种繁殖;另一类是无性繁殖,包括分株、嫁接、扦插、压条、组织培养等。具体选用何种繁殖方法,应根据生产目的和牡丹的生长习性,适时适地进行。

有性繁殖

牡丹种子的千粒重约为150g~180g,所以,播种繁殖的繁殖系数较大,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大量苗木,根据这个特点,牡丹播种繁殖多用于生产药用牡丹和培养嫁接用的砧木。牡丹单瓣型品种结实力强、籽粒饱满、发芽率高、适应性广、生长势强、变异性小,其中以单瓣型品种“凤丹”最具代表性,所以,在生产药用牡丹和培养嫁接用砧木时,多利用单瓣型品种的种子,特别是“凤丹”用量最大。牡丹半重瓣或重瓣型品种的雄蕊或雌蕊常瓣化或退化,结籽少或不结籽,籽粒瘪,发芽率低,变异性大,所以,半重瓣或重瓣型的种子一般用于新品种选育。无论是单瓣型品种的种子,还是半重瓣、重瓣型品种的种子,播种后3~5年方可开花,但以5 年生以上的植株结籽多,籽粒饱满。

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可以保持母株优良性状基本不变,观赏牡丹的繁殖主要以这种方式进行。无性繁殖已经从传统的嫁接、分株等方式,向现代生物技术如器官发生、组织培养方向发展。

1、分株法

牡丹没有明显的主干,为丛生状灌木,很适合分株,也较简便易行。其优点是成苗快,新株生长迅速;缺点是繁殖系数小,苗木规格大小不一,商品性差。

2、嫁接法:

嫁接是牡丹最常用的繁殖方法,具有成本低、速度快、繁殖系数

高、苗木整齐规范等优点。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主要有嫁接时间、砧木、接穗和嫁接方法等几个方面。

3、扦插法

牡丹扦插繁殖成活率低,生根量小,生长势弱,养护管理难度大,因此生产上几乎不采用。

扦插繁殖的最佳时间为9月上旬(白露)到9月下旬(秋分),这时气温为18~25℃,地温18~23℃,只要插床基质墒情适中,7~10天可以形成愈伤组织,插后50~60天,可以长出4~10条新根,但新根短、细、嫩。到12月份时,根部基本停止生长。扦插时,插穗要选取粗壮无病虫害的,地表处的萌蘖枝做插穗更易生根。每个插穗长5~10cm,用500~800mg/L的吲哚丁酸、ABT1号生根粉等生根剂速蘸,然后以株行距10×20cm插入基质中,插入深度为插穗长的1/2~2/3,压实基质,保持湿润。

牡丹扦插繁殖的成活率一般不超过60%,主要原因是扦插后当年新生根少而短,无法满足植株生长所需的足够的水分和营养,从而造成死亡。牡丹扦插成活两年后,可以移栽到大田定植。

对于粗壮充实的良种枝条,采用嫁接的方法较之扦插,其成活率肯定更高。但是,在3月下旬(春分),为调节枝条生长势及植株整形,许多长约5~10cm的萌蘖嫩枝都被掰去舍弃,殊为可惜。如果能将其用以扦插,将是弃物利用增加苗木产量的途径,这是摆在牡丹科研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4、压条法

牡丹压条繁殖,是将牡丹枝条环状剥皮或刻伤压入土中,待生根后与母株分离,形成新的植株。压条法分为就地压条法和吊包压条法。

5、组织培养法:

牡丹组织培养技术是为解决传统方法不可克服的繁殖系数低的问题而研究的,20多年来已用花药、种子的胚和上胚轴、茎尖、腋芽、嫩叶、叶柄等外殖体培养,其培养技术已取得有益进展。自李玉龙等以来,以器官发生(organogenesis)为基础的组织培养不时有报道。P.suffruticosa “Papaveracea”,继代培养周期分别为3,4和5周时,丛生芽增加一倍的时间分别是21.7、24.8和27.0d,即用以生根处理的丛生芽的培养周期决定其生根反应,培养5周的丛生芽生根最理想而培养4周的生根率最低,丛生芽的生根能力与其重量呈负相关,P.suffruticosa “Mme de Vatry”的丛生芽诱导在6 mmoI/L CA2+的MS培养基中,添加BA而非2iP最有效,丛生芽在试管外生根,只有体内BA水平下降、IAA水平升高后,才有利于不定根形成,以75umoL/LIBA或0.3%AC处理,去掉茎基部的不定芽,其生根率提高,低温处理促进小植株顶端生长,增加IAA 和细胞分裂素水平,但降低了ABA含量,低温处理的植株转入正常条件下培养15 d,ABA在茎里的水平回升,但在根里检测不到。牡丹组织培养的技术进步令人鼓舞,但是外植体表面消毒污染率高,培养物容易褐变,繁殖系数低,生长缓慢,在组培苗移栽阶段植株感病严重和死亡率高等问题依然存在。一旦这些问题获的解决,牡丹组织培养技术将成为牡丹苗木快繁的有效手段。

牡丹栽植时要因地制宜,栽植地宜选高燥向阳之处,在背阴之处植株生长瘦弱,不能开花。有侧阴之处生长最好。土壤要选择疏松、肥沃、深厚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壤土,土壤pH值以中性为好,微酸或微碱亦可。

观赏牡丹栽植,要注意品种、花色及开花期的搭配。栽前要对根部适当修剪,剪去病根和折断的根,再用0.1%硫酸铜溶液或5%石灰水尺泡根部一半小时,进行消毒,然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后再进行栽植。栽植深度以根茎交接处与土面齐平为好。栽植时间以9月中旬至10月中、下旬为宜。北方地区可适当栽早此,南方地区可适当栽迟些,栽植时间适宜,栽后伤易愈合,并易于生根,有利于生长开花。

栽植

选择向阳、不积水之地,最好是朝阳斜坡,土质肥沃、排水好的沙质壤土。栽植前深翻土地,栽植坑要适当大,牡丹根部放入其穴内要垂直舒展,不能拳根。栽植不可过深,以刚刚埋住根为好。一般盆栽较少。

浇水施肥

栽植前浇2次透水。入冬前灌1次水,保证其安全越冬。开春后视土壤干湿情况给水,但不要浇水过大。全年一般施3次肥,第1次为花前肥,施速效肥,促其花开得大开得好。第2次为花后肥,追施1次有机液肥。笫3次是秋冬肥,以基肥为主,促翌年春季生长。另外,要注意中耕除草,无杂草可浅耕松土。

整形修剪

花谢后及时摘花、剪枝,根据树形自然长势结合自己希望的树形下剪,同时在修剪口涂抹愈伤防腐膜保护伤口,防治病菌侵入感染。若想植株低矮、花丛密集,则短截重些,以抑制枝条扩展和根蘖发生,一般每株以保留5~6个分枝为宜。

花期控制

盆栽牡丹可通过冬季催花处理而春节开花,方法是春节前60天选健壮鳞芽饱满的牡丹品种(如赵粉、洛阳红、盛丹炉、葛金紫、珠砂垒、大子胡红、墨魁、乌龙捧盛等)带土起出,尽量少伤根、在阴凉处晾12~13天后上盆,并进行整形修剪,每株留10个顶芽饱满的枝条,留顶芽,其余芽抹掉。上盆时,盆大小应和植株相配,达到满意株型。浇透水后,正常管理。春节前50~60天将其移入10℃左右温室内每天喷2~3次水,盆士保持湿润。当鳞芽膨大后,逐渐加温至25~30℃,夜温不低于15℃,如此春节可见花。

盆栽

牡丹为深根性落叶灌木花卉,性喜阳光,耐寒,爱凉爽环境而忌高温闷热,适宜于半干半湿的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中生长。因此一般栽培牡丹花的盆土宜用砂土和饼肥的混合土,或用充分腐熟的厩肥、园土、粗砂以1:1:1的比例混匀的培养土。如栽培土壤中水分过多,其肉质根部容易腐烂。因此,遇到连续下雨的天气时,要及时排水,切不可让其根部积水。牡丹不耐高温,夏季天热时要及时采取降温措施。最好搭个凉棚,为其遮荫。中午前盖上草帘或芦苇,傍晚揭去。这一措施及时做好,可以防止落叶,若任其受热、

落叶,将严重影响以后开花。牡丹因根须较长,植株较大,因此适合于地栽,若要盆栽,则应选大型的、透水性好的瓦盆,盆深要求在30厘米以上。最好用深度为60~70cm的瓦缸。

牡丹花的繁殖,用播种法、分株法、嫁接法都可以。常用分株和嫁接法繁殖,也可播种和扦插。移植适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不可过早或过迟。喜肥,每年至少应施肥三次,即“花肥”、“芽肥”和“冬肥”。栽培2~3年后应进行整枝。对生长势旺盛、发枝能力强的品种,只需剪去细弱枝,保留全部强状枝条,对基部的萌蘖应及时除去,以保持美观的株形。除芽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为使植株开花繁而艳、保持植株健壮,应根据树龄情况,控制开花数量。在现蕾早期,选留一定数量发育饱满的花芽,将过多的芽和弱芽尽早除去。一般5~6年生的植株,保留3~5个花芽。新定植的植株,第二年春天应将所有花芽全部除去,不让其开花,以集中营养促进植株的发育。

叶斑病:也称红斑病,此病为多毛孢属的真菌传染。病菌主要浸染叶片,也浸染新枝。发病初期一般在花后15天左右,7月中旬随温度的升高日趋严重。初期叶背面有谷粒大小褐色斑点,边缘色略深,形成外浓中淡、不规则的圆心环纹枯斑,相互融连,以致叶片枯焦凋落。叶柄受害产生墨绿色绒毛层;茎、柄部染病产生隆起的病斑;病菌在病株茎叶和土壤中越冬。

防治方法:

11月上旬(立冬)前后,将地里的于叶扫净,集中烧掉,以消灭病

原菌;

发病前(5月份)喷洒1:1:160倍的波尔多液,10~15天喷一次,直至7月底;

发病初期,喷洒500~800倍的甲基托布津、多菌灵,7~10天喷一次,连续3~4次。

紫纹羽病:为真菌病害。由土壤传播。发病在根颈处及根部,以根颈处较为多见。受害处有紫色或白色棉絮状菌丝,初呈黄褐色,后为黑褐色,俗称“黑疙瘩头"。轻者形成点片状斑块,不生新根,枝条枯细,叶片发黄,鳞芽瘪小;重者整个根颈和很系腐烂,植株死亡。此病多在6~8月高温多雨季节发生,9月以后,随气温的降低和雨水的减少,病斑停止蔓延。

防治方法:

⒈选排水良好的高燥地块栽植;

⒉雨季及时中耕,降低土壤湿度;

⒊4~5年轮作一次;

⒋选育抗病品种;

⒌分栽时用500倍五氯硝基苯药液涂于患处再栽植,也可用5%代森铵1000倍液浇其根部;

⒍受害病株周围用石灰或硫磺消毒。

牡丹杂交育种标准

Q/YQ GSMD JS 007—2015 牡丹杂交育种技术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牡丹杂交育种技术对亲本、人工去雄、人工授粉、杂种采收及油用牡丹新品种的选择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牡丹杂交新品种选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620-1996 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术语 LY/T 1589-2000 花卉术语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标准。 3.1 种species 即物种,生物系统分类上所用单位。 3.2 亲本parent 参与交配的父本和母本的总称。 3.3 母本female parent 参与交配的雌性个体,用符号♀表示。 3.4 父本male parent 参与交配的雄性个体,用符号♂表示。 3.5 杂交育种cross breeding 选择适当的亲本进行交配或结合,将优良性状组合于杂交系统中,通过多代选择、品种比较和鉴定,创造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3.6 杂交组合hybrid match 指杂交双亲的组合与配置,有时也简称为组合。 3.7 种内杂交intraspecific crossing

同一种的生物个体间相互交配。 3.8 种间杂交interspecific crossing 同属不同种的生物个体间的交配 3.9 去雄emasculation 在两性花植物中通过人工的方式,将母本植株上的雄蕊去除或杀死。 3.10 控制授粉 按预定计划将目的花粉授予母本的授粉技术,包括去雄、套袋隔离和授粉三个环节。 3.11 杂交种hybrid 由基因型不同的亲本交配所产生的子代,简称“杂种”。 4. 杂交方法 4.1 亲本选择 中国有丰富的牡丹种质资源,是进行牡丹杂交育种的宝贵资源。 4.1.1 野生种质资源 芍药科芍药属牡丹组9个野生种均原产中国,分为两个亚组,革质花盘亚组,包括稷山牡丹、卵叶牡丹、杨山牡丹、紫斑牡丹和四川牡丹5个种;肉质花盘亚组,包括紫牡丹、黄牡丹、狭叶牡丹和大花黄牡丹4个种。这是牡丹杂交育种的基础材料。 4.1.2 品种资源 牡丹是我国传统名花,品种资源极为丰富,主要有以下栽培类群: 4.1.2.1 中原品种群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以山东菏泽、河南洛阳为栽培中心。4.1.2.2 西北品种群又称紫斑牡丹品种群,主要分布于甘肃、陕西等地。 4.1.2.3 江南品种群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以上海、南京、铜陵等地为栽培中心。 4.1.2.4 西南品种群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4.1.2.5 国外品种群主要有日本牡丹、欧洲牡丹、美国牡丹、法国牡丹等系列。 4.1.3 开花授粉习性观察 了解掌握牡丹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开花授粉习性,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才能取得牡丹杂交育种的成功。 4.1.4 花粉采集与保存

设施花卉生产花卉及其分类

花卉及其分类 花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意义。狭义的花卉是指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如凤仙、菊花、一串红、鸡冠花等;广义的花卉除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外,还包括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花灌木、开花乔木以及盆景等,如麦冬类、景天类、丛生福禄考等地被植物;梅花、桃花、月季、山茶等乔木及花灌木等等。 分类:花卉的种类极多,范围广泛,不但包括有花的植物,还有苔藓和蕨类植物等。其栽培应用方式也多种多样。因此,花卉分类由于依据不同,有多种分类方法。 一、依照生态习性分类 (一)露地花卉:就是在自然条件下,完成全部生长过程,不需保护地栽培。露地花卉依其生活史可分为三类。 ⒈ 一年生花卉。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生活史的植物。即从播种到开花、结实、枯死均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一般春天播种、夏秋生长,开花结实,然后枯死,因此一年生花卉又称春播花卉。如风仙花、鸡冠花、百日草、半支莲、万寿菊等。 ⒉ 二年生花卉。在两个生长季内完成生活史的花卉。当年只生长营养器官,越年后开花、结实、死亡。这类花卉,一般秋天播种,次年春季开花。因此,这类花卉常称为秋播花卉。如五彩石竹、紫罗兰、羽衣甘蓝、瓜叶菊等。 ⒊ 多年生花卉。个体寿命超过两年的,能多次开花结实。根据地下部分形态变化,又可分两类:⑴宿根花卉:地下部分形态正常,不发生变态的。如芍药、玉簪、萱草等。⑵球根花卉:地下部分变态肥大者。根据其变态形状又分为以下五大类①:鳞茎类,地下茎呈鱼鳞片状。外被纸质外皮的叫有皮鳞茎,如水仙、郁金香、朱顶红。鳞片的外面没有外皮包被的叫无皮鳞茎,如百合。②:球茎类。地下茎呈球形或扁球形,外面有革质外皮。如唐菖蒲、香雪兰等。③:根茎类。地下茎肥大呈根状,上面有明显的节,新芽着生在分枝的顶端,如美人蕉、荷花、睡莲、玉簪等。④:块茎类。地下茎呈不规则的块状或条状,如马蹄莲、仙客来、大岩桐、晚香玉等。⑤:块根类。地下主根肥大呈块状,根系从块根的末端生出,如大丽花。 ⒋ 水生花卉:在水中或沼泽地生长的花卉,如睡莲、荷花等。 ⒌ 岩生花卉:指耐旱性强,适合在岩石园栽培的花卉。常在园林中选用。一般为宿根性或基部木质化的亚灌木类植物,还有蕨类等好阴湿的花卉。 (二)温室花卉:指原产热带、亚热带及南方温暖地区的花卉。在北方寒冷地区栽

牡丹种植的盆栽制作与养护

牡丹种植的盆栽制作与养护 时间:2015-04-07 来源:中国油用牡丹种植网 培养土的配制 牡丹为深根性花木,肉质根,须根较少,而作为盆景,盆的容积有限,这就造成根部营养面积相对减少,使地下与地上部分营养失调,从而影响牡丹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培养土的科学配制是至关重要的。根据牡丹的特点,培养土应疏松、肥沃,腐殖质含量高,肥效持久为好。据我们研究,比较理想的配方是腐殖土、马粪、园土、炉渣按2:1:2:1的比例配好混合均匀,并用人粪尿封好腐熟,一月后再用。 牡丹品种和树桩选择 牡丹盆景对品种的要求比较严格,应选择成花率较高,生长量适中,造型较易的品种。如“朱砂垒”、“赵粉”、“胡红”、“青龙卧墨池”、“脂红”等品种。另外,“盛丹炉”虽然花量较小,生长量大,但它生长健壮,枝干苍劲挺拔,自然株型较好,宜作盆景素材。 牡丹树桩的选择,从快速成型的角度考虑,应选择那些适于造型或主干古朴端庄,苗龄较大的桩头。以天然桩景好的最为理想。 上盆时间 上盆时间的早晚,直接影响桩景根系发育的好坏和来年正常开花。实践证明,9月中下旬上盆较为适宜。 造型 牡丹木质坚脆,易断裂,加工难度大。①主干做弯,尽可能随其自然。上盆时作倾斜种植,先将做弯部位缠以订绳或棕皮,而后从基部插入相应粗细的金属丝(12 —18号),作45°倾斜缠绕,方向与预定扭曲走向一致,方能越缠越紧。或用麻绳作弓形牵引,分期操作,逐步做弯,逐渐达到造型目的。②分枝(小枝)处理,主要以修剪为主。桩景层次、枝芽留舍等应考虑疏密、虚实关系和空间布局,使其达到理想效果。③根部处理:根部显露可与树冠重心相平衡,上下呼应,使根如虎掌、鹰爪,富有力感。露根处理可用逐渐冲刷盆土的方法,逐年提根。牡丹叶子肥大,可利用控制水肥,喷洒矮壮素加以控制。

油用牡丹种植效益分析

油用牡丹种植效益分析 一:行业前景 1.农业发展大背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再度明确农业现代化转型方向,土地流转、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产品定价机制改革等系列政策有望逐步落实。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会议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必须继续夯实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稳住农村持续向好的局势,稳定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目的,是做到农业产出的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中国农业的整体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在实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的过程中,要依靠三条路径: 1)政策持续扶持。会议指出,要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农业补贴办法,强化金融服务;2)加快土地流转相关工作。会议指出,要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搞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健全公开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3)加强农民职业化培训,扶持农村新经营主体。会议指出,要完善职业培训政策,提高培训质量,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 15年一号文件聚焦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两大方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农业的论述将对后期农村工作会议的内容(本月23日前后召开)定调,而农村工作会议将直接明确次年国务院一号文件内容。当前,中国农业从大局上面临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要通过集约化、科技化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口粮安全;二是兼顾人力、环境等资源的承载能力,通过技术手段提高产品质量(包括追溯体系)、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并有选择的改革价格管理机

牡丹花的种植方法

牡丹花的种植方法 牡丹花的种植方法牡丹在北方和南方栽培时间方法差别比较大。北方多在“秋分”前后栽种,栽植方法为垂直面栽下。南方多在“处暑”至“白露”栽植,栽植方法为斜栽法(植株与地面呈25°——35°角),药用牡丹每亩栽植1500——2000株,观赏用的每亩1000株左右。国中原地区牡丹栽植方法以洛阳、菏泽具有代表性。两地多在“秋分”前后栽植,此时离土地封冻还有一段时间,地下根部可生长一个时期,对保证成活和来年生长都十分有利。一般新根长度可达12——15厘米。具体栽植方法是:在已准备好的土地上按照预定的行株距,先挖穴,穴的大小以30——50厘米见方,深度为40——50厘米为宜,挖穴时要将表土和生土分放。其次把牡丹苗放在穴内,使根系分布均匀舒展,向四周垂下,便可填埋表土,后填生土,土填至半穴时,应用手轻提苗子并左右提动,使根颈(“五花头”)与地面持平为宜。土填满后,用木棍轻轻捣实,立即浇一次压根水。待土壤见干时,即可松土保墒。牡丹栽植的深浅之度以疮口齐土面为佳,深则根不发,花不旺。 牡丹花的繁殖方法分株繁殖 生长繁茂的大株牡丹整株掘起,从根系纹理交接处分开,每株所分子株多少以原株大小而定,大者多分,小者可少分。一般每3~4枝为一子株,且有较完整的根系。再以硫磺粉少许和泥将

根上的伤口涂抹、擦匀,即可另行栽植。分株繁殖的时间是在每年的秋分到霜降期间内,适时进行为好。此时,气温和地温较高,牡丹处于半休眠状态,但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营养生长时间,进行分株栽培对根部生长影响不甚严重,分株栽植后还能生出一些新根和少量的株芽。若分株栽植过迟,当年根部生长很弱,或不发生新根,次年春,植株发育更弱,根弱则不耐旱,容易死亡。如分株过早,气温、地温较高,还能迅速生长,容易引起秋发。 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是利用牡丹枝条易生不定根而繁殖新株的一种方法,属无性繁殖方法之一。方法是将扦插的枝条先剪下,脱离母株,再插入土壤或其他基质内使之生根,成为新株。牡丹扦插繁殖的枝条,要选择由牡丹根部发出的当年生土芽枝,或在牡丹整形修剪时,选择茎干充实,顶芽饱满而无病虫害的枝条作穗,长10~18厘米。牡丹的根为肉质根,喜高燥、忌潮湿、耐干旱。因此,育苗床应选择通风向阳处,筑成高床育苗。扦插时,插完一畦浇灌一畦,一次浇透。 播种繁殖 播种繁殖是以种子繁衍后代或选育新品种,是一种有性繁殖方法。播种前必须对土壤进行较细致地整理消毒,土地要深耕细作,施足底肥。然后筑成70~80厘米宽的小畦,穴播、条播均可。播种不可过深,以3~4厘米为度,播种后覆土与要面平。再轻轻将土壤踏实,随即浇透水。 压条繁殖 牡丹压条繁殖是利用枝条能产生不定根的道理而进行的繁殖

牡丹花的习性及盆栽要点

牡丹花是我国非常常见并且也非常受人喜欢的观赏花卉,喜欢牡丹花的朋友不但可以在公园、花坛等地欣赏到牡丹花,还能自己在家盆栽。牡丹花性喜凉、畏热、喜燥、恶湿,并且牡丹花还喜肥,了解了牡丹花的这一习性,一般都能栽培出牡丹花。小编就为你介绍一下盆栽牡丹花的栽培要点,有兴趣自己盆栽的朋友可以一起了解。 牡丹花 牡丹除露地栽培外,还可以进行盆栽观赏。栽植季节以9-10月为最好。盆栽牡丹应选择适应性强、早开花、花型较好的洛阳红、胡红、赵粉等品种。植株宜选用芍药作砧木嫁接的3-4年小棵牡丹或具有3-5个枝干的分株苗。 盆栽时,盆底可用粗砂或小石子铺3-5厘米厚,以利排水。 盆土宜用黄砂土和饼肥的混合土,或用充分腐熟的厩肥、园土、粗砂以1:1:1的比例混匀的培养土。填土要使根系舒展,不能卷曲;覆土后要用手压实,使根系与泥土紧密接触,才易于成活。 上盆后浇一次透水,放半阴处缓苗。转入正常管理后,可放置向阳处,保证其有充分的阳光照射。生长期间要经常松土,每隔半个月左右施一次复合肥。新上盆的牡丹,不能施肥,特别忌施浓肥,否则肉质根会发霉烂死。半年后可逐渐施些薄肥,如腐熟的鸡粪水或豆水等,肥水比例以20%-30%为宜。新上盆的牡丹第一年不一定能开出好花,但培养1-2年后,就能连年开花。牡丹一年在4月中、下旬开花,开花前可追施1-2次液肥;开花后半个月再追施1-2次液肥;伏天可用麻酱渣(每盆约40-50克)施1次干肥,以利花芽分化。 牡丹系肉质根,稍能耐旱,最怕积水,故浇水是否得当,是盆栽牡丹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一般早春出室的牡丹,应先施一次肥水,然后浇透水,水稍干后松土。以后浇水应根据天气、盆土情况,适时、适量进行,经常保持盆土湿润,有利牡丹生长开花。合理的浇水,应该是见干见湿,不宜浇大水,防止盆内积水,以免烂根落叶。

牡丹花的种植情况和基本的注意事项

牡丹花的种植情况和基本的注意事项 选地施肥 因牡丹宜冷畏热,喜高燥而恶低湿,惧烈风酷日,故栽植牡丹的土地宜选择土质疏松,土层深厚的沙质壤土,高亢向阳、排水良好 为宜。具备浇溉条件,不要重茬栽植。大片牡丹栽植前的1——2个月,要对土地施肥深翻,深度可达0.5——0.8米,以达到根深叶茂。翻地前应施足底肥,以发酵腐熟的人畜粪或饼肥为好,每亩可施人 畜粪2500——3000公斤或饼肥250公斤为宜,土杂肥施量可多一些,一般每亩3000——4000公斤。栽植前对深翻的土地要进行整地,总 的要求是:一字坡形畦,中间稍高隆起,四周起埂,以防水土流失,畦内底要平坦,畦宽2——3米,畦长可达10米。顺畦埂上下开一 水沟,便于一方水通,四方渗水。 播种育苗 用水把种籽浸泡1——2小时,取出水中下沉的颗粒饱满的种籽,弃之浮起的秕粒,比较饱满的成实种子每公斤可达2600——3000粒,1公斤干种浸24小时可吸水1.2公斤。播前要进行种子处理,即用50℃的温水浸种24——30小时,使种皮脱胶吸水,膨胀萌发。浸种 后的种子可拌以适量的草木灰进行播种,如遇雨天或有能及时播种时,可将浸后的种子用湿布盖好放在屋内,待天晴后再播。播种时 间应在“处暑”后至白露前(农历7月底)播下,过晚出苗率低,年 前生根少,年后苗不旺。为解除胚轴休眠特性,播前可用500×10-6——1000×10-6赤霉素浸种24小时,一周后解除休眠期,芽和根 同时长出。育苗宜采用不高畦,一般先把地表干土刮去,用湿土作 成小高畦,畦高10——15厘米,畦宽35——50厘米,畦上育苗2——3行,行株距为6——9厘米×3——4厘米,覆士3——5厘米,并立即加盖地膜,地膜上加土6——8厘米,以保温过冬。行播每亩 用种25——35公斤,撒播用种50公斤,如播种时与土壤湿度不足,畦内应放水“偷浇”,以保证种子萌发需水。并要十分注意苗后的

荷包牡丹的意思-荷包牡丹是什么意思

荷包牡丹的意思|荷包牡丹是什么意思 基本解释荷包牡丹原产中国、西伯利亚及日本,是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茎直立,稍向外开张,高3060cm,并有根块茎。叶对生,有长柄,为二回三出复叶,略似牡丹叶。在北京地区4、5月开花,成偏居一侧的总状花序,下垂。萼片两枚,早落。花瓣四片,外方一对红色,基部囊状;内部一对白色,伸出于外方花瓣之外,鸡心状,颇似荷包形。因叶似牡丹叶,花类荷包,故名荷包牡丹。 详细解释 物种信息 名称:荷包牡丹 学名:Dicentraspectabilis(L.)Lem. 英文名:Bleedingheart

类别:草花 别名:荷包花、蒲包花、兔儿牡丹、铃儿草、鱼儿牡丹 分类:罂粟科,荷包牡丹属 或荷包牡丹科,荷包牡丹属。 荷包牡丹原产我国北部,日本、俄罗斯西伯利亚也有分布。荷包牡丹喜光。可耐半荫。性强健,耐寒而不耐夏季高温,喜湿润,不耐干旱。宜富含有机质的壤土,在沙土及黏土中生长不良。 外形特征 多年生草本,株高30~60cm。具肉质根状茎。叶对生,2回3

出羽状复叶,状似牡丹叶,叶具白粉,有长柄,裂片倒卵状。总状花序顶生呈拱状。花下垂向一边,鲜桃红色,有白花变种;花瓣外面2枚基部囊状,内部2枚近白色,形似荷包。蒴果细而长。 总状花序,有小花数朵至10余朵,着生于枝顶下弯呈拱状生长的细长总梗上的一侧,花瓣4片,交叉排列为内外两层。外层两瓣粉红色或玫红色联合成心脏形,基部膨大为囊状似荷包,故名荷包牡丹。内层两瓣粉白色,细长,从外瓣内伸出,包被在雄雌蕊外,好似铃,故别名铃儿草。 荷包牡丹是罂粟科、荷花牡丹属的多年生草本花卉。地下有粗壮的根状茎,形似当归,株高30厘米至60厘米。叶对生,有长柄,三出羽状复叶,小叶倒卵形,有缺刻,基部楔形,似牡丹的叶。总状花序,有小花数朵至10余朵,着生于枝顶下弯呈拱状生长的细长总梗上的一侧,花瓣4片,交叉排列为内外两层。外层两瓣粉红色或玫红色联合成心脏形,基部膨大为囊状似荷包,故名荷包牡丹。内层两瓣粉白色,细长,从外瓣内伸出,包被在雄雌蕊外,好似铃,故别名铃儿草。花期4月至6月,花后结细长的圆形蒴果,种子细小,先端有冠毛。

油用牡丹生长环境分析

油用牡丹栽后1~3年为养根阶段,“凤丹”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幼年期、成年期和衰老期。3~5年生的“凤丹”为幼年期,幼年期的“凤丹”植株营养生长较为旺盛,也有少量的开花和结实,但结实率和出芽率较低。成年期一般从5年生开始,开花量大,籽实饱满,出芽率也较高。“凤丹”是在10℃以下的温度条件下通过春化阶段的,属于冬型木本植物。“凤丹”的花芽在长日照下形成,开花在中长日照下进行。 油用牡丹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也很高 1、气候条件 油用牡丹属于中原品种群,在其他地区种植,成活和产量完全是两个概念。 2、种植时间 秋天种植。高温下限:夜间20cm土壤地温低于15℃,四川地区一般在秋天(九月中旬到十一月中旬)开始种植;低温上限:地表温度低至0℃,一般在霜降之前就必须停止种植,中原地区一般在阳历11月初。 3、土壤要求 笼统地说,土壤分三种:沙土、壤土和粘土。壤土是有一定含沙量、较多腐殖质,介于沙土和粘土之间的土壤,最适合油用牡丹种植。沙土次之、粘土最不适合。盐碱地需改造后种植,适宜pH值范围6.5-7.8,偏酸土适合油用牡丹种植,但PH值低至5.0就必须采取措施调节酸度,熟石灰就行,20-40公斤/亩。PH8以上尽量不要考虑种植。低洼地,高湿排水不良地块不适合种植。 4、阳光 牡丹属喜阳半耐阴品种,无遮阴平地种植,夏季28度(干旱26度)以上高温期油用牡丹处于半休眠状态。通风良好的林下套种长势好。夏季完全形成郁闭(过密)的经济林下也不能种植。 5、水 已经成活的油用牡丹,在北纬26°(福建龙岩、广西桂林、云南昆明)以北地区,至北纬46°(辽宁沈阳、内蒙呼和浩特、新疆乌鲁木齐)以南地区,自然降水均能满足油用牡丹的正常生长要求。油用牡丹确实耐旱,说的是成活以后的油用牡丹,所以移栽时候没有墒情,必须浇水,育苗基地必须有排、灌条件。得考虑极端天气,涝了怎么办? 6、温度 油用牡丹有低温要求,否则不开花。中国南部地区适种低温要求:冬季10度以下气温不少于40天的低温积累,否则不能形成花芽。北部地区低温下线:零下25℃是油用牡丹能耐受的低温。北部适种地区一定要考虑极端低温气候的出现。 就目前北方中原地区而言,郑州半山农场的牡丹籽油还是很不错的,郑州位于中原地区,这里的生长环境对油用牡丹及牡丹籽油的质量影响很大的,郑州具茨山牡丹籽油是一种新型保健食用油脂,牡丹籽油中不仅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十分丰富,而且还含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和医药价值。 论生长环境对油用牡丹及牡丹籽油品质的影响,我认为以上几点环境条件都需要我们注意,要想获得优质的牡丹籽油,做好这几点必不可少。

牡丹和芍药的区别

1.牡丹和芍药的区别: 1、最根本的区别:牡丹是能长到2米高大的木本植物,芍药是不高于1米矮小的(宿根块茎)草本植物。2、牡丹比芍药花期早。牡丹一般在4月中下旬开花,而芍药则在5月上中旬开花。二者花期相差大约15天左右。3、牡丹叶片宽,正面绿色绿色略呈黄色,而芍药叶片狭窄,正反面均为黑绿色;4、牡丹的花朵着生于花枝顶端,多单生.花径一般在20厘米左右;而芍药的花多于枝顶族生.花径在15厘米左右。 5、牡丹被称为花王。芍药被称为花相。 6、牡丹叶片偏灰绿,芍药叶片较有光泽。 7、牡丹比芍药花色丰富。 2.单子叶植物幼苗第一片叶子很薄,双子叶植物幼苗最初只有两片对生叶,结构上区分,种子的胚中有子叶,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通常有两片子叶,如大豆、花生、南瓜等;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仅有一片子叶如水稻、洋葱、玉米等. 3.被子植物结的是果实,待成熟后上面还包裹了一层,等成熟后也不容易腐烂;而裸子植物却没有,很容易坏。 被子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衣、食、住、行都密切相关,人们需要就会大量种植,也就会越多了。 4:多肉植物:多肉植物亦称多浆植物、肉质植物,在园艺上有时称多肉花卉,但以多肉植物这个名称最为常用。多肉植物是指植物营养器官的某一部分,如茎或叶或根(少数种类兼有两部分)具有发达的薄壁组织用以贮藏水分,在外形上显得肥厚多汁的一类植物。它们大部分生长在干旱或一年中有一段时间干旱的地区,每年有很长的时间根部吸收不到水分,仅靠体内贮藏的水分维持生命。有时候人们喜欢把这类植物称为沙漠植物或沙生植物,这是不太确切的。多肉植物确实有许多生长在沙漠地区,但却不是都生长在沙漠,沙漠里也还生长着许多不是多肉植物的植物。 :5:观赏植物:观赏植物,专门培植来供观赏的植物,一般都有美丽的花或形态比较奇异,中国的观赏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仅高等植物就有3万多种、木本植物有7000多种,还有在世界上只有中国特有的许多珍贵植物,银杉、银杏、金钱松、珙桐等等。

盆栽牡丹花冬天怎么养

盆栽牡丹花冬天怎么养 盆栽牡丹花冬天怎么养 一、除叶冬季叶片干枯,常宿存于枝条上。因叶片上多有病菌和虫卵,故应及时剪除,以免落到地面,翌年再传播病虫。剪除枯叶时应在叶柄基部1至1.5厘米处,以免损伤花芽。对已产生离层容易脱落的叶片,用手拔掉即可。对剪除或拔掉的枯叶应集中烧掉。 二、修剪牡丹在冬季已处于休眠状态,此时正宜修剪。应在保持株形圆满的前提下,剪除主枝周围从地面发出的萌蘖枝及植株上的重叠枝、交叉枝、病虫枝。对有花芽的粗壮枝应全部保留;对只有叶芽而无花芽的枝条只剪去细弱枝,而保留一部分较粗枝。总之,要使全株枝条长短疏密适度,便于通风透光。 三、施肥牡丹是喜肥花木,冬季休眠期即使施入较多的肥料,也不致产生“烧根”现象。但为了安全起见,施肥应施半腐熟的饼肥或人粪尿。每株6至10年生的牡丹可施饼肥300克或人粪尿600克。大株牡丹适当增加施肥量。在以有机肥料为主的情况下,每株牡丹也可掺入30至50克复合肥。施肥应在距牡丹主根20至25厘米处两侧挖10厘米的浅穴施入。 四、病虫防治牡丹常见的病害是灰霉病和褐斑病。冬季可用波美5度石硫合剂或托布津800倍药液喷洒全株进行防治。危害牡丹最为严重的害虫是吹绵蚧和蛴螬(金龟子幼虫)。防治吹绵蚧

可用竹刀将枝干上所有的虫体刮去并烧掉,然后用波美3至5度石硫合剂涂抹枝干,即可杀死绝大部分越冬的雌虫和虫卵。防治蛴螬可用氧化乐果或敌敌畏乳油500至800液浇灌牡丹根部。 五、清除越冬杂草冬季常发现牡丹园或盆栽牡丹盆内生长着耐寒杂草,应及时予以清除,以免与牡丹争夺养分。最好对牡丹栽培地进行一二次全面深锄,这样不仅清除了杂草,也可起到松土保墒作用,有利于牡丹安全越冬。 牡丹花的生长习性 牡丹花性喜温暖、凉爽、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喜阳光,也耐半阴,耐寒,耐干旱,耐弱碱,忌积水,怕热,怕烈日直射。 牡丹花适宜在疏松、深厚、肥沃、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中性沙壤土中生长,酸性或黏重土壤中生长不良。 牡丹花喜充足的阳光,但不耐夏季烈日暴晒,温度在25℃以上则会使植株呈休眠状态,开花适温为17-20℃,但花前必须经过1-10℃的低温处理2-3个月才可,最低能耐-30℃的低温,但北方寒冷地带冬季需采取适当的防寒措施,以免受到冻害。南方的高温高湿天气对牡丹生长极为不利,因此,南方栽培牡丹需给其特定的环境条件才可观赏到奇美的牡丹花。 牡丹花的产地分布 中国牡丹资源特别丰富,根据中国牡丹争评国花办公室专组人员调查,中国滇、黔、川、藏、新、青、甘、宁、陕、桂、湘、粤、晋、豫、鲁、闽、皖、赣、苏、浙、沪、冀、内蒙古、京、津、黑、辽、吉、海、南、港、台等地均有牡丹种植,大体分野生种、半野生种及园艺栽培种几种类型。

油用牡丹种植方案

XX祥源盛和园艺有限公司油用牡丹优良品种选育种植技术研发示范基地实施方案 近年来,市场上逐步推出了牡丹籽油、牡丹茶、牡丹催花、牡丹胶囊、牡丹日化用品等牡丹深加工系列产品,由过去单一的观赏、药用逐步走上了深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综合利用之路。根据《关于昆明市引导油用牡丹实验示范种植方案》(昆政办【2015】119号)的工作要求及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引导油用牡丹实验示范种植工作方案》的通知,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工作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按照政府要求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积极稳妥开展油用牡丹实验示范种植。争取政府支撑引导,促进适度规模发展,坚持依靠科技,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和种植技术。 二、目标任务 以XX苗圃为基地,开展以凤丹牡丹为主,紫斑牡丹、滇牡丹为辅的油用牡丹实验种植。从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用3年时间积极种植100亩油用牡丹,建成集中连片、集中观赏、育苗和展示为一体的油用牡丹优良品种选育种植技术研发示范基地。 三、项目保障 为加强统筹协调,推进项目顺利进行,公司成立油用牡

丹优良品种选育种植技术研发示范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苗圃内,由诸正有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制定完善的项目发展规划和市、县对接及时了解各项政策,统筹推进油用牡丹项目发展。 四、实施措施 (一)油用牡丹产业发展以被纳入农业产业化扶持范围,市财政逐年安排农业产业化资金,主要用于推进油用牡丹的产业规划、实验示范推广、种植补贴、新品种培育、种苗繁育、技术推广、牡丹深加工及科研攻关发展的工作。按照要求我公司已符合种植100亩以上油用牡丹的企业在三年内市级每亩补助1500元,逐年验收后,按农业产业化项目分三年按照4:3:3的比例进行奖补政策。 (二)积极和县农业局、县林业局科技推广机构联系,对公司项目进行培训和田间种植指导。坚持支持省、市科研机构和有条件的企业开展油用牡丹科研攻关项目,研究种苗繁殖技术、高效栽培技术,尽快选育出结籽率高、产油率高、适应性强的油用牡丹优良品种。 (三)建立公司投入为主体,政府投入为引导的多元化

荷包牡丹怎么种,荷包牡丹的种植方法注意五个方面

荷包牡丹怎么种,荷包牡丹的种植方法/注意五个方面

在荷包牡丹的繁殖方法当中,主要是以播种繁殖为主,这一方法经过了无数人试验,还是有很高存活率的,不过想要播种成功,我们需要注意的点有很多。关于荷包牡丹怎么种?荷包牡丹的种植方法是怎么样的?下面小编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一、荷包牡丹怎么种,细心 说到荷包牡丹怎么种,我们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很多,比如基质的选择和消毒,种子的催发和种植的方法等方面都需要注意,且最重要的就是繁殖过程要细心,这样我们才可以做到精益求精,成活率自然也会高起来,至于具体的种植详情在在下文中,下面我们来看看吧。 二、荷包牡丹的种植方法 1.选择基质 想要种植好荷包牡丹,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基质,这是打好基础的一步,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最好是选择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作为基质,这种土壤的排水性以及透气性都比较良好,能够让植株更好的吸收养分,也不容易出现积水的现象。 2.基质消毒 我们在选择好荷包牡丹的基质之后,还需要对其进行消毒,以免当中有害虫或细菌而传染给植株,在消毒的时候,我们可以将其打散然后平铺在烈日下进行暴晒,也可以将其放入铁锅中,然后开大火进行翻炒,这样当中就算有害虫或细菌也会因此被杀死。 3.催发种子 除了基质的问题之外,我们在种植荷包牡丹之前还有一个前处理

需要做,那就是对其种子进行催发,我们可以将它的种子放入温水当中浸泡12-24小时的时间,等到种子开始吸水膨胀了之后将其从水中取出进行种植即可,这样能够让其能更快的发芽。 4.种植方法 我们种植之前,首先要在盆土当中施入适量的基肥,然后将处理好的荷包牡丹种子均匀的播撒在土面上,之后在上面覆土1-2cm,然后使用浸盆法浇透水,在将其放置在阴凉处静置发芽即可,总的来说操作起来还是相当简单的。 5.后续管理 我们在按照上述方法种植荷包牡丹成功之后,就可以对其进行后续养护了,在养护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也有很多,比如浇水,施肥等方面都很有讲究,如果不知道怎么养的话,大家可以参考荷包牡丹的养殖方法一文,当中有详细的养护教学。

花卉学总结

宿根花卉 1含义及类型 宿根花卉: 地下根系正常的多年生花卉。 (1)耐寒性宿根花卉 冬季地上部分枯死,地下部分进入休眠; 露地越冬; 原产于温带寒冷地区。 例:菊花、风铃草、桔梗 (2)常绿性宿根花卉 冬季茎叶保持绿色; 在北方不能露地越冬; 原产于热带、亚热带或者暖温带地区。 例:竹芋、麦冬、冷水花 2园林应用特点 景观:多年观赏;观赏期不一,周年选用。 生态习性:对环境要求不严,管理粗放;生态习性差异大,适用于不同环境;形成地方特色的植物;具抗性,是街道、工矿区等地的美化材料 方式:花境的主要材料;花丛花群、花带、花坛 3生态习性 (1)对温度的要求 喜冷凉:春季开花的种类,耧斗菜类、铁线莲类、荷包牡丹类、观赏罂粟类等。 喜温暖:夏秋开花的种类,宿根天人菊、红花矾根、芙蓉葵、金光菊、银叶菊等。 (2)对光照的要求 喜光:宿根福禄考、菊花、紫菀类、金鸡菊类、紫松果菊等。 喜半荫:落新妇类、荷包牡丹类、玉簪类、紫萼等。 (3)对土壤的要求 耐瘠薄:金光菊、荷兰菊(图片)、桔梗等; 喜肥:芍药(图片)、菊花等 喜微酸性土壤:多叶羽扇豆(图片)、落新妇类等 喜微碱性土壤:非洲菊、宿根霞草等等。(图片) (4)对水分的要求 喜湿润土壤:鸢尾、乌头、荷包牡丹、垂盆草(属景天类)等。(图片) 耐干旱:黄花菜、马蔺、紫松果菊、射干、金鸡菊等。(图片) 4繁栽要点 (1)繁殖要点 以营养繁殖为主,包括分株、扦插等。 春季开花的种类在秋末分株,如芍药、荷包牡丹; 夏、秋开花的种类在早春萌动前分株,如桔梗、萱草、 宿根福禄考等; (2)栽培要点 整地: 栽植: 生长期管理:

秋冬季管理:

千亩油用牡丹和白芍种植及深加工项目

华亭千亩油用牡丹和白芍种植及深加工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千亩油用牡丹和白芍种植及深加工项目 (二)建设性质:新建 (三)项目拟选地址:1、华亭县砚峡乡麻池村 2、华亭县安口镇吴坪村 (四)投资估算:总投资1亿元。

二、建设内容 建立高标准油用牡丹和白芍种植示范基地2000亩,达到年产牡丹籽1500吨,产油180吨,白芍150吨,实现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的产业化规模。项目建设地点华亭县砚峡乡和安口镇,周围有大量农田且5000米内无化工厂和易产生污染的企业,水源充足,交通、用电便捷。 项目建设期3年,2014年修建仓库、冷库、晒场、职工宿舍等基础设施,发展油用牡丹种植示范基地1000亩,购臵相关生产设备;2015年修建生产车间、办公实验楼,发展油用牡丹2000亩;2015年发展油用牡丹4000亩,配齐各类生产设备,建设阶段手续报批、可研编制、土建施工可交叉进行。另外,2014年开始实施如下工作: 1)种源基地建设: ①建设白芍、牡丹种质资源圃;建立牡丹和芍药种质资源圃150亩。 ②建设良种繁育基地300亩。 2)油用牡丹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 三、项目实施背景 1、油用牡丹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全国油用牡丹种植面积已达30.4万亩,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湖北、甘肃、重庆、安徽等地,牡丹籽年产量5785.5万公斤;全国现有牡丹籽油加工企业9个,牡丹籽油年加工能力1587.6万公斤。目前,我国在油用牡丹品种选育、苗木繁育、产品研发和深加工等

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并先后获得多项国家专利。油用牡丹被誉为“铁杆庄稼”,这种植物种上后,可以40年不换茬,堪称铁杆庄稼,不换茬就意味着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空间广阔,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种植油用牡丹如按每亩100斤计算,参照进口的橄榄油价格每500克100元算,每亩就可收益1万元,为种植粮食作物的8—10倍。油用牡丹是一种多年生小灌木,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态树种。 在对油用牡丹项目的全国调查中发现,油用牡丹耐干旱、耐瘠薄、耐高寒。甘肃兰州、定西一带紫斑牡丹种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寒、干旱、贫瘠山岭上,年降雨量仅300毫米就可生长,每亩还能结籽400斤左右,并且这种地方生产出的牡丹籽油α-亚麻酸含量高达49%,被称为脑黄金之最。我国西北黄土高原不少区域都适合油用牡丹的生长,陕西延安万花山的紫斑牡丹每年每亩产籽可达500多斤。根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报告显示,我国现在还有宜林地66060万亩,这为我国油用牡丹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甘肃自古就是我国牡丹种植的发祥地之一。特产紫斑牡丹是世界上唯一原产甘肃的牡丹种群。甘肃属温带半干旱大陆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6.5度,年平均降水261mm。日照强、温差大,光热条件和灌溉条件优越。非常适合开展牡丹规模化、产业化种植。目前,兰州新区已经形成占地近2000亩的中川牡丹园。这是一所专业的紫斑牡丹的科研生产基地,苗木畅销新疆、内蒙古、东北各地,并远销欧美。 紫斑牡丹是一种很好的油用牡丹。同时,它还有抗寒、抗旱、寿命长的特性。比起粮食蔬菜作物,油用牡丹的种植

牡丹的养殖方法

牡丹的养殖方法 牡丹除露地栽培外,还可以进行盆栽观赏。栽植季节以9-10月为最好。盆栽牡丹应选择适应性强、早开花、花型较好的洛阳红、胡红、赵粉等品种。植株宜选用芍药作砧木嫁接的3-4年小棵牡丹或具有3-5个枝干的分株苗。 盆栽时,盆底可用粗砂或小石子铺3-5厘米厚,以利排水。盆土宜用黄砂土和饼肥的混合土,或用充分腐熟的厩肥、园土、粗砂以1:1:1的比例混匀的培养土。填土要使根系舒展,不能卷曲;覆土后要用手压实,使根系与泥土紧密接触,才易于成活。上盆后浇一次透水,放半阴处缓苗。转入正常管理后,可放置向阳处,保证其有充分的阳光照射。生长期间要经常松土,每隔半个月左右施一次复合肥。新上盆的牡丹,不能施肥,特别忌施浓肥,否则肉质根会发霉烂死。半年后可逐渐施些薄肥,如腐熟的鸡粪水或豆水等,肥水比例以20%-30%为宜。新上盆的牡丹第一年不一定能开出好花,但培养1-2年后,就能连年开花。牡丹一年在4月中、下旬开花,开花前可追施1-2次液肥;开花后半个月再追施1-2次液肥;伏天可用麻酱渣(每盆约40-50克)施1次干肥,以利花芽分化。 牡丹系肉质根,稍能耐旱,最怕积水,故浇水是否得当,是盆栽牡丹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一般早春出室的牡丹,应先施一次肥水,然后浇透水,水稍干后松土。以后浇水应根据天气、盆土情况,适时、适量进行,经常保持盆土湿润,有利牡丹生长开花。合理的浇水,应该是见干见湿,不宜浇大水,防止盆内积水,以免烂根落叶。 牡丹开花时,可设棚覆盖或暂时放在室内,避免阳光直射,这样可延长开花期,对主枝顶芽是叶芽的,应摘去,以免徒长,影响开花。为使牡丹开花鲜艳,花期可用0.5%-1%的磷酸二氢溶液进行叶面喷施2-3次。牡丹花谢后,要进行一次整形修剪,及时剪去残花及花梗,不令结籽,保留茎部的1-2个外侧芽,这样可使植株生长旺盛,保证次年开花。 牡丹虽然较耐寒,但在华北等寒冷的地区,立冬前后,应搬入室内,放在房间的向阳处,室温保持0度左右即可。次年出室不宜过早,须待清明前后再出室。不太寒冷的地区,可选隐风处将花盆埋入土壤内,使盆面与地面平齐,以保持盆土的湿度和温度,也可保证牡丹安全越冬。待第二年春天牡丹花现蕾后,再连盆将牡丹从地中挖出,进行正常管理 都知道洛阳牡丹最出名,堪称花中一绝,若不是匠心独具,悉心栽培,牡丹不能开的如此妖娆。牡丹怎么养,牡丹的养殖方法要注意什么,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牡丹有四喜亦有四怕——喜凉怕冻,喜暖怕热,喜光怕阴,喜干怕湿。所以盆栽牡丹要注意选土,和放置盆栽的地方。

牡丹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牡丹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牡丹花被拥戴为花中之王,素有“国色天香”、“富贵之花”、“花中之王”的美称。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牡丹花的栽培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牡丹(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芍药科,芍药属植物,是重要的观赏植物,原产于中国西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山区,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牡丹根皮入药,名曰“丹皮”。牡丹花被拥戴为花中之王,有关文化和绘画作品很丰富。牡丹素有“国色天香”、“富贵之花”、“花中之王”的美称。 原产于中国西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山区,汉中是中国最早人工栽培牡丹的地方,为落叶亚灌木。喜凉恶白色的牡丹花热,宜燥惧湿,可耐-30℃的低温,在年平均相对湿度45%左右的地区可正常生长。喜阴,亦少不耐阳。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或砂土壤,忌粘重土壤或低温处栽植。花期4-5月。多采用嫁接方法进行栽培,因为与芍药同属芍药属,又多选用芍药作为砧木。 牡丹花的栽培技术牡丹的繁殖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性繁殖,即播种繁殖;另一类是无性繁殖,包括分株、嫁接、扦插、压条、组织培养等。具体选用何种繁殖方法,应根据生产目的和牡丹的生长习性,适时适地进行。 有性繁殖

牡丹种子的千粒重约为150g~180g,所以,播种繁殖的繁殖系数较大,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大量苗木,根据这个特点,牡丹播种繁殖多用于生产药用牡丹和培养嫁接用的砧木。牡丹单瓣型品种结实力强、籽粒饱满、发芽率高、适应性广、生长势强、变异性小,其中以单瓣型品种“凤丹”最具代表性,所以,在生产药用牡丹和培养嫁接用砧木时,多利用单瓣型品种的种子,特别是“凤丹”用量最大。牡丹半重瓣或重瓣型品种的雄蕊或雌蕊常瓣化或退化,结籽少或不结籽,籽粒瘪,发芽率低,变异性大,所以,半重瓣或重瓣型的种子一般用于新品种选育。无论是单瓣型品种的种子,还是半重瓣、重瓣型品种的种子,播种后3~5年方可开花,但以5 年生以上的植株结籽多,籽粒饱满。 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可以保持母株优良性状基本不变,观赏牡丹的繁殖主要以这种方式进行。无性繁殖已经从传统的嫁接、分株等方式,向现代生物技术如器官发生、组织培养方向发展。 1、分株法 牡丹没有明显的主干,为丛生状灌木,很适合分株,也较简便易行。其优点是成苗快,新株生长迅速;缺点是繁殖系数小,苗木规格大小不一,商品性差。 2、嫁接法: 嫁接是牡丹最常用的繁殖方法,具有成本低、速度快、繁殖系数

11级园林花卉复习题

11级园林花卉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广义的花卉:凡是叶,花,果,根,茎,芽等具有观赏性价值的草本和木本植物均可称为花卉。 狭义的花卉:狭义的花卉是指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 2. 花卉的温度“三基点” 3.日光温室 4. 换盆 5春化作用 6.二年生花卉 7.滴灌 8.盆浸法 9花卉营养贫乏症 10. 春化作用 11.营养繁殖 12宿根花卉 13.短日照花卉 14. 温室花卉 15. 光周期 16. 上盆17.扦插繁殖 18.二年生花卉 19.分株繁殖 20.草坪植生带 21.水生花卉 二、判断题 1. 中性植物在较长或较短的光照下都能开花,对光照时间没有限制。 2. 花坛中所采用的色彩不宜过多,最忌不同色彩的各自的栽植面积相等。() 3. 要把苗床苗移植到露地应选择晴天进行。() 4.肥料的施用应根据花卉生长需要,按一定配比施用氮、磷、钾三种元素,不宜单施一种元素。() 5.灌溉、浇水要及时、适时、适量,浇水时间应选水温同土温的温差最小为宜。() 6.米仔兰和变叶木都属于大戟科。() 7.红花酢浆草别名三叶草,与红花三叶草是同一科植物。() 8. 牵牛与矮牵牛是同一种植物。 9. 温室设计时,为便于施工和吸收太阳辐射热,玻璃屋面倾斜角一般以光线投射角不小于45度为宜。() 10. 花圃、花坛不用轮种轮栽也能生长很好。() 11. 菖蒲、石菖蒲、唐菖蒲、黄菖蒲和花菖蒲都是天南星科花卉。 ( ) 12. 以表现图案为主的花坛,多选用低矮紧密和株丛较小时花卉。 ( ) 13. 三角花的苞片叶状,着色鲜丽,有重瓣品种。 ( ) 14.花坛布置要求所用花卉的花期、花色、株形错落有致。 ( ) 15.孔雀木、八角金盘的叶互生、线状披针形,革质,叶缘有粗锯齿。( ) 16.三色堇、雏菊、鸡冠花等均露多次摘心,以促使侧枝萌发,增加开花枝数。 ( ) 17.温室花卉出房前应增加水分和氮肥的供给,促进植株组织成熟,增强抵抗力。 ( )

油用牡丹种植技术及效益

油用牡丹种植技术及效益 一、油用牡丹育苗技术 1、选地与整地 选地:牡丹是肉质深根系植物,在选地时应选地势高燥、易排水的地块。土壤以肥沃的沙质壤土为好,忌粘重、盐碱、低洼地块。PH值6.5~8.0适合栽植。要有一定的排灌条件。 整地:土壤深翻30~40cm,耙细整平。每亩施用150~20 0kg饼肥,40~50kg复合肥做为底肥,有条件的每亩可以增施腐熟的厩肥1500~2000kg。同时施入8~10kg/亩辛硫磷颗粒剂和4~5kg/亩土菌灵等做为土壤杀虫杀菌剂,前茬作物病虫害严重时,可以加倍使用。 2、选种与种子处理 选种:应选“育苗移栽”定植四年以上的牡丹植株做采种株,宜当年采当年播。种籽一般在7月底至8月初成熟。当牡丹角果呈熟香蕉皮黄色时采摘,阴干勿曝晒,并经常翻动;种子在壳内后熟,并由黄绿色渐变为褐色至黑色。待果角开裂,种籽脱出即可播种。 种子处理:牡丹种子皮黑质硬,难以透水,播种前要用40~50℃的温水浸种24-48小时左右,使种皮软化,易于吸水萌发;生产中可用常温水浸种3~4天,每天换水一次;用200PPm赤霉素浸种也有利于种子萌发。结合浸种首先对种子进行水选,浸泡1-2小时,把水面漂浮的不实种子弃去。浸种后,若不能立即播种,可用等量细沙拌匀后沙藏,但沙藏时间不宜超过20天。 选好的种子要进行消毒,可结合浸种用300倍的甲基托布

津或多菌灵浸泡消毒;播种前,可再用杀菌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拌种。育苗前如墒情差要先造墒,然后进行播种。 3、育苗时间 我市育苗时间一般在8月下旬开始,9月下旬结束。过晚当年发根短而少,翌年春苗木生长细弱。因牡丹种子有上胚轴休眠特性,当年秋播后,只生幼根,须经冬季低温破眠后,翌年春幼芽才萌发出土。如当年入冬前不能萌生幼根,即使翌年春温度升高,牡丹种子也不会再萌发。 4、播种方法 小面积育苗可进行畦播。播种覆土后,畦面宽80~100cm、高10~15cm,畦间距20~30cm。 按6~9cm的行距,开5cm深的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种子间相距1~2cm,覆土盖平,稍加镇压;也可以将种子撒播于畦面,然后覆3~5cm厚的土。种子用量每亩100~150kg。 大面积育种,应采用播种机播种,种子用量每亩70~90kg 左右,可省时省工,降低生产成本,注意播种深度勿大于5cm。 待气温下降后,可覆盖地膜,提高地温,能够延长牡丹种子生根时间,提高出苗率,第二年也易发壮苗。 5、育苗田管理 播种后30~40天即可长出0.5cm左右的幼根,90天后幼根可达7~10cm;一般此时开始封冻,没有覆盖地膜的可在畦面上盖3~5cm厚的土或厩肥保温。 第二年开春解冻后,应及时揭去地膜及去除部分覆土等;如墒情过差要及时补充水分。苗期要经常拔草、松土、保墒,适时追肥浇水。地温上升到4~5℃时,种子幼芽开始萌动,牡丹苗在春季气温18~25℃时,生长迅速,结合春耕除草,可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