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吸收

第九章吸收
第九章吸收

第九章吸收

本章学习要求

1.掌握的内容

相组成的表示方法及换算;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亨利定律各种表达式及相互间的关系;相平衡的应用;分子扩散、菲克定律及其在等分子反向扩散和单向扩散的应用;对流传质概念;双膜理论要点;吸收塔的物料衡算、操作线方程及图示方法;最小液气比概念及吸收剂用量的确定;填料层高度的计算,传质单元高度与传质单元数的定义、物理意义、传质单元数的计算。

2.熟悉的内容

各种形式的传质速率方程、传质系数和传质推动力的对应关系;各种传质系数间的关系;气膜控制与液膜控制;吸收剂的选择。

3.了解的内容

分子扩散系数及影响因素。

第1节概述

9.1.1.气体吸收过程和工业应用

1.吸收

吸收~利用混合气体中各组份在同一种液体(溶剂)中溶解度差异而实现组分分离的过程称为气体吸收。

2.吸收操作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1)分离混合气体以获得一定的组分。(2)除去有害组分以净化气体。(3)制备某种气体的溶液。(4)保护环境。

3.吸收与脱吸

作为一种完整的分离方法,吸收过程应包括“吸收”和“脱吸”两个步骤。“吸收”仅起到把溶质从混合气体中分出的作用,在塔底得到的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混合液,此液相混合物还需进行“脱吸”才能得到纯溶质并回收溶剂。

9.1.2 吸收过程的分类

吸收过程可按多种方法分类

1.按过程有无化学反应分类

(1) 物理吸收~在吸收过程中,如果溶质与溶剂之间不发生明显的化学反应,可看做是

气体中可溶组分单纯溶解于液相的物理过程,称为物理吸收。用水吸收二氧化碳、用洗油吸收芳烃等过程都属于物理吸收。

(2) 化学吸收~如果溶质与溶剂发生显著的化学反应,则称为化学吸收。用硫酸吸收氨、用碱液吸收二氧化碳等过程均为化学吸收。

2.按被吸收的组分数目分类

(1) 单组分吸收~混合气体中只有一个组分进入液相,其余组分不溶解于溶剂中,称为单组分吸收。例如合成氨原料气中含有N2、H2、CO、CO2等组分,而只有CO2一个组分在高压水中有较为明显的溶解度,这种吸收过程属于单组分吸收过程。

(2) 用洗油处理焦炉气时,气相中的苯、甲苯、二甲苯等几个组分都可明显的溶解与洗油中,这种吸收过程属于多组分吸收。

3.按吸收过程有无温度变化分类

(1) 非等温吸收:气体溶解于液体时常伴随着热效应,若进行化学吸收,还会有反应热,从而引起液相温度升高,这样的吸收过程称为非等温吸收。

(2) 等温吸收:被吸收组分在气相中浓度很低而吸收剂的用量又很大时,热效应很小,几乎觉察不到液相温度的升高,则可视作等温吸收。

4.按溶质在气、液两相中浓度分类

(1) 低浓度吸收:溶质在气、液两相中浓度均不太高的吸收过程,即为低浓度吸收过程。

(2) 高浓度吸收:若溶质在气、液两相浓度都必较高,则称为高浓度吸收。

5.膜基气体吸收

随着膜分离技术应用领域的扩大,绝大多数气体的吸收和脱吸都可采用微孔膜来进行操作。目前,在生物医学、生物化工及化工生产中利用膜基气体吸收和脱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章只讨论低浓度单组分等温物理吸收的原理与计算。

9.1.3 吸收剂的选择

选择性能优良的吸收剂是吸收过程的关键,选择吸收剂时一般应考虑如下因素:

1.溶剂应对被分离组分有较大的溶解度,以减少吸收剂用量,从而降低回收溶剂的能量消耗;

2.吸收剂应有较高的选择性,即对于溶质A能选择性溶解,而对其余组分则基本不吸收或吸收很少;

3.吸收后的溶剂应易于再生,以减少“脱吸”的设备费用和操作费用;

4.溶剂的蒸气压要低,以减少吸收过程中溶剂的挥发损失;

5.溶剂应有较低的粘度、较高的化学稳定性;

6.溶剂应尽可能价廉易得、无毒、不易燃、腐蚀性小。

9.1.4 吸收操作的特点

气体的吸收与液体的蒸馏同属分离均相混合物的气、液传质操作,所以对吸收过程的研究方法与蒸馏过程有许多共性之处,但二者又有重要的区别。

1.建立两相的方法不同:

蒸馏操作:采用加热与冷凝等方法。

吸收操作:采用从外界引入液相(吸收剂)的方法。

2.操作条件和组分传递方式不同:

蒸馏操作:液相部分气化与气相部分冷凝同时发生,每层塔板上的液体和蒸汽都接近饱和温度,在相界面处,轻、重组分进行着相反方向的传递。

吸收操作:液相温度低于其沸点,溶剂没有明显的气化现象。只有溶质分子由气相进入液相的单方向传递。

第2节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

9.2.1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1.相平衡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使混合气体与一定量的吸收剂相接触,溶质便向液相转移,直至液相中溶质达到饱和浓度为止,这种状态称为相际动平衡,简称相平衡或平衡。2.饱和分压

平衡状态下气相中的溶质分压称为平衡分压或饱和分压。

3.饱和浓度(溶解度)

液相中的溶质浓度称为平衡浓度或饱和浓度,也即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溶解度表明一定条件下吸收过程可能达到的极限程度,习惯上用单位质量(或体积)的液体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来表示。

4.溶解度曲线

气液相平衡关系用二维坐标绘成的关系曲线称为溶解度曲线。

(1) 在同一溶剂(水)中,不同气体的溶解度有很大差异。

(2) 同一溶质在相同的温度下,随着气体分压的提高,在液相中的溶解度加大。

(3) 同一溶质在相同的气相分压下,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加大。

由溶解度曲线所显示的共同规律可知:加压和降温可以提高气体的溶解度,对吸收操作有利;反之,升温和减压对脱吸操作有利。

9.2.2亨利定律

1.亨利定律:描述互成平衡的气、液两相间组成的关系。当总压不高时,在恒定温度下,稀溶液上方的气体溶质平衡分压与其在液相中摩尔分率成正比。

由于组成有多种表示方法,所以亨利定律有多种表达式。

2.亨利定律表达式

(1) 以p 及x 表示的平衡关系

当液相组成用物质的量的分数(摩尔分数)表示时,则稀溶液上方气体中溶质的分压与其在液相中物质的量的分数(摩尔分数)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即:

p*=Ex (9-1)

式中 p* — 溶质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kPa ;

x — 溶质在液相中物质的量分数;

E — 亨利系数,单位与压强单位一致。其数值随物系特性及温度而变。

(2) 以p 及c 表示的平衡关系

若用物质的量浓度c 表示溶质在液相中的组成,则亨利定律可写成如下形式,即:

p*=H c

(9-2)

式中 c — 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3

/m kmol ;

H — 溶解度系数,)/(3kPa m kmol ?。 溶解度系数的数值随物系而变,同时也是温度的函数。对一定的溶质和溶剂,H 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易溶气体有很大的H 值,难溶气体的H 值很小。

对于稀溶液,H 值可由下式近似估算,即:

H =EMs ρ

(9-3)

式中 ρ — 溶液的密度,kg /m 3;

Ms — 溶剂的摩尔质量。

(3) 以y 与x 表示平衡关系

若溶质在气相与液相中的组成分别用物质的量的分数y 与x 表示,亨利定律又可写成如下形式: y*=mx (9-4)

式中 y —与液相成平衡的气相中溶质物质的量的分数;

m —相平衡常数,又称为分配系数,无因次。

式2-4可由式2-1两边除以系统的总压P 得到,即:

x P E P P y ==* P E m =

(4) 以X 及Y 表示平衡关系

在吸收计算中,为方便起见,常采用物质的量之比Y 与X 分别表示气、液两相的组成。 物质的量之比定义为:

X=液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液相中溶剂的物质的量=x x

-1 (9-6)

Y=气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气相中惰性组分物质的量=y y

-1 (9-7)

由上式二可得:

)1(X X x += (9-6a )

)1Y Y y += (9-7a )

当溶液很稀时,式9-4又可近似表示为: Y*=mX (9-8)

式2-8表明,当液相中溶质含量足够低时,平衡关系在X-Y 坐标图中也可近似的表示成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其斜率为m 。

亨利定律的各种表达式既可由液相组成计算平衡的气相组成,也可反过来根据气相组成来计算平衡的液相组成,因此,前述的亨利定律各种表达式可分别改写如下。

x*=p/E (9-1a )

c*=H/p (9-2a )

x*=y/m (9-3a )

X*=Y/m (9-4a )

9.2.3相平衡关系在吸收操作中的应用

相平衡关系在吸收操作中有下面几项应用。

1.选择吸收剂和确定适宜的操作条件

性能优良的吸收剂和适宜的操作条件综合体现在相平衡常数m 值上。溶剂对溶质的溶解度大,加压和降温均可使m 值降低,有利于吸收操作。

2.判断过程进行方向

根据气、液两相的实际组成与相应条件下平衡组成的比较,可判断过程进行的方向。 若气相的实际组成Y 大于与液相呈平衡关系的组成Y*(=mX ),则为吸收过程;反之,若Y*>Y ,则为脱吸过程:Y=Y*,系统处于相际平衡状态。

3.计算过程推动力

气相或液相的实际组成与相应条件下的平衡组成的差值表示传质的推动力。对于吸收过程,传质的推动力为*Y Y -或X X -*。

4.确定过程进行的极限

相平衡关系在吸收操作中的应用在Y -X 坐标图上表达更为清晰,如图2-5。

气相组成在平衡线上方(点A 1),进行吸收过程;气相组成在平衡线下方(点A 2),则为脱吸操作。吸收过程的推动力为Y 1-Y*或X 1*-Xc ,脱吸的推动力为Y*-Y 或Xc -Xc*。吸收液的最高组成为X 1*;尾气的最低组成为Y 2*

第3节 传质机理与吸收速率

9.3.1分子扩散与菲克定律

1.分子扩散:

在静止或滞流流体内部,若某一组分存在浓度差,则因分子无规则的热运动使该组分由浓度较高处传递至浓度较低处,这种现象称为分子扩散。

2. 分子扩散现象:

图2-6 扩散现象

如图2-6所示的容器中,用一块隔板将容器分为左右两室,两室分别盛有温度及压强相同的A 、B 两种气体。当抽出中间的隔板后,分子A 借分子运动由高浓度的左室向低浓度的右室扩散,同理气体B 由高浓度的右室向低浓度的左室扩散,扩散过程进行到整个容器里A 、B 两组分浓度均匀为止。

3. 扩散通量:

扩散进行的快慢用扩散通量来衡量,定义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扩散方向的单位截面积扩散的物质量,成为扩散通量。

4. 菲克定律:

由两组分A 和B 组成的混合物,在恒定温度、总压条件下,若组分A 只沿z 方向扩散,浓度梯度为dz dc A

,则任一点处组分A 的扩散通量与该处A 的浓度梯度成正比,此定律称为菲克定律,数学表达式为:

dz dc D J A AB A -= (9-9)

式中负号表示扩散方向与浓度梯度方向相反,扩散沿着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

9.3.2气相中的定态分子扩散

1.等分子反方向扩散

(1)等分子反方向扩散

如图9-7所示,当连通管内任意截面上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向右传递A 分子数与向左传递的B 分子数相等时,这种情况称为等分子反方向扩散。

若以A 的传递方向(z )为正方向,则可写出下式,即:

B A J J -= (9-10)

][dz dc D dz dc D A BA A AB --=- 得到D AB =D BA (9-11)

上式表明,由A 、B 两种气体所组成的混合物中,A 和B 的扩散系数相等。

(2)等分子反方向分子扩散速率方程式

传递速率:在任一固定的空间位置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A 物质的量,称为A 的传递速率,以N A 表示,其单位为kmol/(m 2·s )。

在单纯的等分子反方向扩散中,物质A 的传递速率应等于物质A 的扩散通量,即: dz dP RT D dz dc D

J N A A A A ?-=-== (9-12) 则可得到: ??-=2,1,0

A A P P A u A dP RT D dz N 解得传递速率为

)(2,1,A A A P P RTz D N -= (9-13)

2.一组分通过另一“停滞”组分的扩散

(1) 一组分通过另一“停滞”组分扩散的分析

如图2-8所示。吸收过程中的传递现象即属此情况。B A J J -=,显然,总体流动的通量N (即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向界面处递补的A 、B 的总物质量)在数值上应等于A 组分进入液相的总速率N A 。A 、B 两组分在总体流动通量中各自占有的份额与其在气相中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即:C N N A A c y =或C N N B B c y =

(2)一组分通过另一“停滞”组分的分子数扩散速率方程式

综合扩散运动与总体流动两种作用的传递总效果可看出:对B 组分而言,总体流动中的通量在数值上应等于它从相界面向气相主体扩散的通量,即

C c N J B B -= 或C c N J N B

A B +==0 (9-14)

而对A 组分而言,因其扩散运动方向与总体流动方向一致,所以单位时间通过单位相界面进入液相的总物质的量N A 应等于其扩散通量与总体流动中的递补通量之和,即: C c N J N A

A A += (9-15)

)-(=-,A,2A,1m B A p p p P RTz D N (9-18)

)/p ln(p p -P p B,1B,2B,1B,2m B =, (9-19)

p B,m ―1、2两截面上(见图2-8)B 组分分压的对数平均值,kPa 。

m B P P

,——漂流因数,无因次。

漂流因数反映总体流动对传质速率的影响。因为m B p p ,>,所以漂流因数 P /p B,m >1,

表明由于有总体流动而使组分A 的传递速率较之单纯分子扩散速率)(2,1,B A p p RTz P -要大

一些。

2.2.3液相中的定态分子扩散

液相中多发生一组分通过另一停滞组分的扩散,吸收操作中发生于相界面附近液相内吸收质A 通过停滞的溶剂S 的扩散就属此列。

仿照式(9-18),则组分A 在液相中的传质速率关系为:

)(2,1,,A A m s A c c zc C D N -'=' (9-20)

2.3.4扩散系数

分子扩散系数简称扩散系数,它是单位浓度梯度的扩散通量,是物质的特性常数之一。扩散系数反映了某组分在一定介质(气相或液相)中的扩散能力,是物质特性常数之一。其值随物系种类、温度、浓度或总压的不同而变化。但在气相中的扩散,浓度的影响可忽略;对于液相中的扩散,压强的影响不显著。

1.气体中的扩散系数

通常气体中的扩散系数在压力不太高的条件下,仅与温度、压力有关。

2.液体中的扩散系数

溶质在液体中的扩散系数与物质的种类、温度有关,同时与溶液的浓度密切相关。

9.3.5对流扩散

1.涡流扩散

涡流扩散:在湍流流体中,凭借流体质点的湍动与旋涡来传递物质的现象,称为涡流扩散。当然,在湍流流体中,分子扩散与涡流扩散同时发挥着传递作用,但是在湍流主体中质点传递的规模和速度远远大于单个分子,因此涡流扩散的效果占主要地位。其扩散通量表示

为: dz dc De D J A

A )(+-= (9-24)

式中De 为涡流扩散系数,m 2/s 。

涡流扩散系数De 不是物性常数,它与湍动程度有关,且随位置而变,其值难于测定与计算,因而常将分子扩散与涡流扩散两种传质作用综合考虑。

2.对流扩散

(1)对流扩散:即湍流主体与相界面之间的分子扩散与涡流扩散两种传质作用的总称。

(2)有效湍流膜层:为了能够利用分子扩散速率方程的形式描述对流传质过程,提出了“有效滞流膜层”的简化模型。

在滞流层内,由于A 的传递单靠分子扩散作用,因而分压梯度较大,p -Z 曲线较为陡峭;在过渡区,由于开始发生涡流扩散作用,故分压梯度逐渐变小,p -Z 曲线变得平缓;及至湍流主体中,由于流体质点的剧烈混合,使得A 的分压趋于一致,p -Z 曲线变为一水平线。

(3)对流传质速率关系式

①相界面的气相一侧对流传质速率关系式

)(,A M

B G A p p P RTz DP N -=

(9-25) M B G G P RTz DP

k ,=

可得到与对流传热中牛顿冷却定律相似的对流传质速率方程式,即:

N A =k G (p -p i ) (9-25a )

②相界面的液相一侧,对流传质速率关系式

)(,c c c z P D N i M S L A -'==k L (c i -c ) (9-26)

2.3.6吸收过程的机理

吸收机理:吸收机理是讨论溶质A 从气相主体传递到液相中全过程的途径和规律的。

1.双膜理论的基本论点

(1)相互接触的气、液两流体间存在着定态的相界面,界面两侧各有一个有效滞流膜层,吸收质以分子扩散方式通过此二膜层。

(2)在相界面处,气、液两相处于平衡;

(3)在膜层以外的气、液两相中心区,由于流体充分湍动,吸收质浓度是均匀的,即两相中心区内浓度梯度皆为零,全部组成变化集中在两个有效膜层中。

通过以上假设,就把整个相际传质过程简化为经由气、液两膜的分子扩散过程。图2-20即为双膜理论的示意图。

图2-10双膜理论的示意图。

2.双膜理论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双膜理论对于具有固定相界面的系统(如湿壁塔)及速度不高的两流体间的传质,与实际情况是相当吻合的。根据这一理论所建立的相际传质速率关系,至今仍是传质设备设计的主要依据。但是对于具有自由相界面的系统(如填料塔中的两相界面),尤其是高度湍动的两流体间的传质,双膜理论表现出它的局限性。针对双膜理论的局限性,后来相继提出了一

些新的理论或模型,如溶质渗透理论、表面更新理论、膜渗透理论等,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放弃定态扩散的观点,建立非定态的“表面更新“模型。这些新的理论目前仍不能作为传质设备设计的依据。后面关于吸收速率的讨论,仍以双膜理论为基础。

2.3.7吸收速率方程式

根据生产任务进行吸收设备的设计计算,或核算混合气体通过指定设备所能达到的吸收程度,则需知道吸收速率。

吸收速率:指单位时间内单位相际传质面积上吸收的溶质量。

表明吸收速率与吸收推动力之间关系的数学式即为吸收速率方程式。

吸收速率关系的一般形式可表示为:吸收速率=吸收系数╳推动力。

1.以膜系数表示的吸收速率方程式

单独依据气膜或液膜的推动力及阻力写出的速率关系式即称为膜吸收速率方程式。相应的吸收系数称为膜系数,用k 表示。

(1)气膜吸收速率方程式

如前介绍的由气相主体到相界面的对流扩散速率方程式,式(9-25a )即为气膜吸收速率方程式。该式也可写成如下式:

N A =

G i

k p p 1

- (9-25b ) 气膜吸收系数的倒数1/k G 。即表示吸收质通过气膜的传质阻力,该阻力与气膜推动力p-p i 相对应。

当气相的组成以物质的量的分数表示时,相应的气膜吸收速率方程式为:

)y y (k N i y A -= (9-27)

容易证明:k y =Pk G (9-28)

气膜吸收系数k y 的倒数1/k y 是与气膜推动力y -y i 相对应的气膜阻力。

(2)液膜吸收速率方程式

如前介绍的由相界面液相主体的对流扩散速率方程,式(9-26)即为液膜吸收速率方程式。该式也可写为:

N A =

L i

k c c 1

- (9-26b )

液膜吸收系数k L 的倒数1/k L 即表示吸收质通过液膜的传质阻力,这个阻力与液膜推动力c i -c 相对应。

当液相组成以物质的量分数表示时,相应的液膜吸收速率方程式为:

)x x (k N i x A -= (9-29)

容易证明:k x =Ck L (9-30)

液膜吸收系数k x 的倒数1/k x 是与液膜推动力x -x i 相对应的液膜阻力。

2.总吸收速率方程式及其对应的总吸收系数

(1)以气相组成表示总推动力的吸收速率方程式

①以(p-p*)表示总推动力的吸收速率方程式

在定态操作的吸收设备内任一部位上,气、液两膜中的传质速率应相等,即式9-25a 与式9-26可联立:

N A =k G (p -p i )=k L (c i -c )

N A (G L k Hk 11+)=p i

-p* (9-31) 令 G K 1 =

G L k Hk 11+ (9-31a ) 则 N A =K G (p -p*) (9-32)

式中 为气相总吸收系数,kmol/(m 2·s ·kPa )。

式9-32即为以(p-p*)表示总推动力的吸收速率方程式。,也称为气相总吸收速率方程式。1/K G 为两膜总阻力。由式9-31a 看出,总阻力1/K G 是由气膜阻力1/K G 与液膜阻力1/(Hk L )两部分组成。

②气膜控制

对于易溶气体,H 值很大,在k G 与k L 数量级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存在如下关系:

L Hk 1<

此时传质阻力的绝大部分存在于气膜阻力之中,液膜阻力可以忽略,因而式9-31a 可简化为:G K 1≈G k 1

或K G ≈ k G (9-31b )

上式表示气膜阻力控制着整个吸收过程的速率,吸收总推动力的绝大部分用于克服气膜

阻力,由图2-11a 可以看出: p i -p* ≈p -p i

这种情况称为气膜控制。用水吸收氨或氯化氢,用浓硫酸吸收气相中的水蒸气等过程,都可视为气膜控制的吸收例子。对于气膜控制的吸收过程,欲提高吸收速率,在选择设备形式及确定操作条件时应设法减小气膜阻力。

③以Y -Y*表示总推动力的吸收速率方程式

即: N A =K Y (Y -Y*) (9-33)

式中 Y -气相主体中溶质A 物质的量的比;

Y*-与液相组成X 成平衡的气相物质的量的比;

K Y -气相总吸收系数,kmol/(m 2·s )。

对于低浓度的吸收过程,K Y =PK G 。1/K Y 为两膜的总阻力,它由气膜阻力

1/k Y 与液膜阻力m /k X 两部分组成,即:

y X Y k k m K 11+= (9-34)

同样,对易溶气体的气膜控制吸收过程,上式可简化为:

y y k K 11= (9-34a )

或K Y ≈ k Y

(2)以液相组成表示总推动力的吸收速率方程式

①以c*-c 为总推动力的吸收速率方程式

对于服从亨利定律的吸收系统,将式2-31两边皆乘以溶解度系数H ,可得:

N A (

G L k Hk 11+)=c*-c (9-35) 令 L K 1=G L

k H k +1 (9-35a ) 则 N A =K L (c*-c ) (9-36)

式中 K L 为液相总吸收系数,kmol/(m 2·s ·kmol ·m -

3),即m/s 。

上式即为以c*-c 为总推动力的吸收速率方程式,也称液相总吸收速率方程式。 1/K L 为两膜的总阻力,此阻力由气膜阻力H /k G 与液膜阻力1/k L 两部分组成,即:对难溶气体的液膜控制吸收过程,2-35可简化为:

L K 1 ≈L k 1

或K L ≈ k L

(9-35b ) ②液膜控制

对于难溶气体,总推动力的绝大部分用于克服液膜阻力,由图2-11b 可看出:

c*-c ≈c i -c

这种情况是由于液膜阻力控制着吸收过程的速率,故称为“液膜控制”过程,例如用水吸收氧、氢或二氧化碳的过程,都是液膜控制的吸收过程。对于这样的吸收过程,欲提高吸收速率,在设备选型或确定操作条件时,应特别注意减小液膜阻力。

③以X*-X 表示总推动力的吸收速率方程式

将c=Cx 及x=X(1+X)的关系式带入9-36,经整理并简化得到:

)X *X (K N x A -= (9-37)

式中K x 为以?X 为推动力的液相总吸收系数kmol/(m 2·s )。

式9-37即为以X*-X 表示总推动力的吸收速率方程式,1/K X 为两膜的总阻力,对于低浓度的吸收过程,K X ≈ CK L 。

3.小结

(1)吸收速率方程式的形式

膜吸收速率方程式

N A =k G (p -p i )

N A =k y (y -y i ) k y =Pk G

N A =K L (c i -c )

N A =k X (x i -x ) k x =Ck L

与总吸收系数相对应的总吸收速率方程式

N A =K G (p -p*) G L G

k Hk K 111+= N A =K Y (Y -Y*) y X Y k k m K 11+= K Y =PK G

N A =K L (C*-C ) G L L k H k K +=11

N A =K X (X*-X )

y X X mk k K 111+= K X =PK L

(2)吸收系数的单位 任何吸收系数的单位均可写作 kmol/(m 2·s ·单位推动力)。当推动力以无因次的物质的量的分数或物质的量之比表示时,吸收系数的单位便简化为 kmol/(m 2·s ),与吸收速率的单位相同。

(3)应用吸收速率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①必须注意各速率方程式中吸收系数与推动力的正确搭配及其单位的一致性。

②不能直接用来描述全塔的吸收速率。在塔内不同横截面上,气、液两相的组成各不相同,吸收速率也不同。

③若采用以总系数表达的吸收速率方程式时,在整个吸收过程所涉及的组成范围内,平衡关系须为直线,符合亨利定律。

④对于具有中等溶解度的气体而平衡关系不为直线时,不宜采用总系数表示的速率方程式。

[例9-1]用清水吸收含低浓度溶质A 的混合气体,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现已测得吸收塔某横截面上气相主体溶质A 的分压为5.1kPa,液相溶质A 的物质的量的分数为0.01,相平衡常数m 为0.84,气膜吸收系数k Y =2.776×10-

5 kmol/(m 2·s ),液膜吸收系数k X =

3.86×10-3 kmol/(m 2·s )。塔的操作总压为101.33kPa 。试求:

(1)气相总吸收系数K Y ,并分析该吸收过程的控制因素;

(2)该塔横截面上的吸收速率N A

解:(1)气相总吸收系数K Y

将有关数据代入式2-34,便可求得气相总吸收系数,即:

y X Y k k m K 11+==1/2.776×10-5+0.84/3.86×10-

3 =3.624×104(m 2·s )/kmol

K Y =1/3.624×104=2.759×10-

5 kmol/(m 2·s )

由计算数据可知,气膜阻力1/k Y =3.602×104(m 2·s )/kmol ,而液膜阻力m/k X =2.176×102(m 2·s )/kmol ,液膜阻力约占总阻力的0.6%,故该吸收过程为气膜阻力控制。

(2)吸收速率

用式2-33计算该塔截面上的吸收速率,式中有关参数为: Y =053.01.533.1011.5=-=-p P p

X =0101.001.0101.01=-=-x x

Y*=mX =0.84×0.0101=0.00848

N A =K Y (Y -Y *)=2.759×10-5(0.53-0.00848)=1.228×10-

6 kmol/(m 2·s ) 第4节 吸收塔的计算

通常填料塔的工艺计算包括如下项目:

(1)在选定吸收剂的基础上确定吸收剂的用量;

(2)计算塔的主要工艺尺寸,包括塔径和塔的有效高度,对填料塔,有效高度是填料层高度,而对板式塔,则是实际板层数与板间距的乘积。

计算的基本依据是物料衡算,气、液平衡关系及速率关系。

下面的讨论限于如下假设条件:

(1)吸收为低浓度等温物理吸收,总吸收系数为常数;

(2)惰性组分B 在溶剂中完全不溶解,溶剂在操作条件下完全不挥发,惰性气体和吸收剂在整个吸收塔中均为常量;

(3)吸收塔中气、液两相逆流流动。

9.4.1吸收塔的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式

全塔物料衡算图2-12所示是一个定态操作逆流接触的吸收塔。

在全塔范围内作溶质的物料衡算,得:

VY 1+LX 2=VY 2+LX 1

或V (Y 1-Y 2)=L (X 1-X 2) (9-38)

Y 2=Y l (1-ф

A ) (9-39)

式中фA 为溶质的吸收率或回收率。

2.吸收塔的操作线方程式与操作线

在图2-12中的m -n 截面与塔底端面之间作组分A 的衡算:

VY +LX 1=VY 1+LX

或 Y =V L X +(Y 1-V L

X 1) (9-40)

式9-40称为逆流吸收塔的操作线方程式。(1)上端点B 代表吸收塔底的情况,此处具有最大的气、液组成,故称为“浓端”;端点T 代表塔顶的情况,此处具有最小的气、液组成,故称之为“稀端”;操作线上任一点A ,代表着塔内相应截面上的液、气组成X 、Y 。

(2)当进行吸收操作时,在塔内任一截面上,溶质在气相中的实际组成总是高于与其接触的液相平衡组成,所以吸收操作线必位于平衡线上方。反之,若操作线位于平衡线下方,则进行脱吸过程。

需要指出,操作线方程式及操作线都是由物料衡算得来的,与系统的平衡关系、操作温度和压强以及塔的结构类型都无任何牵连。

2.4.2 吸收剂用量的确定

(1)液气比

由图 2-14a 可知,在 V 、Y 、Y 1及X 2已知的情况下,吸收操作线的一个端点T 已经固定,另一个端点B 则可在Y =Y 1的水平线上移动。点B 的横坐标将取决于操作线的斜率L /V 。

操作线的斜率L /V 称为“液气比”,是溶剂与惰性气体物质的量的比值。它反映单位气体处理量的溶剂耗用量大小。

(2)最小液气比,以(L /V )min 表示,相应的吸收剂用量即为最小吸收剂用量,以Lmin 表示。

(3)最小液气比的求法 2121

min

*X X Y Y V L --=??? ?? (9-41) 或2121min *X X Y Y V

L --= (9-14a )

若平衡关系符合亨利定律,可用 X*=Y /m 表示,则可直接用下式算出最小液气比,即:

2121

min X m Y Y Y V L --=??? ?? (9-42) 2121min X m Y Y Y V

L --= (9-42 a )

如果用纯溶剂吸收,则X 2=0,式9-42及式9-42a 可表达为

m V L A φ=??? ??min (9-42b )

或 m V L A φ=min (2-42c )

由以上分析可见,吸收剂用量的大小,从设备费与操作费两方面影响到生产过程的经济效果,应权衡利弊,选择适宜的液气比,使两种费用之和最小。根据生产实践经验,一般情况下取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1~2.0倍是比较适宜的,即:

=??? ??V L (1.1~2.0)m in ??? ??V L (9-43)

或 L =(1.1~2.0)Lmin (9-43a )

[例9-2]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体中的可溶组分A 。吸收塔内的操作压强为105.7 kPa ,温度为27℃,混合气体的处理量为1280 m 3/h 儿,其中A 物质的量的分数为0.03,要求A 的回收率为95%。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可表示为:Y =0.65X 。若取溶剂用量为最小用

量的1.4倍,求每小时送人吸收塔顶的清水量L 及吸收液组成X 1。

解:(1)清水用量L

平衡关系符合亨利定律,清水的最小用量可由式2-42a 计算,式中的有关参数为: V=)1(4.22100y P P T T V h -??=)03.01(33.1017.105272732734.221280-?+?=52.62kmol/h

Y 1=

111y y -=03.0103

.0-=0.03093 Y 2=Y 1(1-фA )=0.03093(1-0.995)=0.00155

X 2=0

m =0.65

将有关参数代入式2-42a ,得到:

2121min X m Y Y Y V L --==65.003093.0)

00155.003093.0(62.52-=32.5kmol/h

则L =1.4Lmin =45.5kmol/h

(2)吸收液组成X 1

根据全塔的物料衡算可得:

X 1=X 2+L Y Y V

21-=5.45)

00155.003093.0(62.52-=0.03398 2.4.3塔径的计算 u V D s π4=

(2-44)

在吸收过程中,由于吸收质不断进人液相,故混合气体量由塔底至塔顶逐渐减小。在计算塔径时,一般应以塔底的气量为依据。

计算塔径的关键在于确定适宜的空塔气速u 。如何确定适宜的空塔气速,是属于气液传质设备内的流体力学问题,将在本册第3章中讨论。

2.4.4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1.填料层高度的基本计算式

在微元填料层中,单位时间内从气相转人液相的溶质A 的物质量为:

dG A =VdY =LdX (9-45)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教案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概述食物的消化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体合作能力、思维能力。(2)通过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向学生渗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有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消化系统的组成”,主要介绍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为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做铺垫;第二部分主要讲述食物的消化过程,通过学生实验:了解口腔对淀粉的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作用,通过分析与讨论:了解胃对蛋白质的消化作用,通过演示实验:了解胆汁对脂肪的消化作用,最后,总结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第三部分是营养物质的吸收。 教学重点:(1)三大营养物质(淀粉、脂肪、蛋白质)的消化过程(2)小肠内壁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相适应 教学难点:(1)小肠的结构与功能 (2)探究实验的操作过程的控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举出生活中可见的例子:有些人经常吃一些营养含量高的食物也吃不胖,有些人天天粗茶淡饭都胖,是什么原因? 【教师活动】出示PPT,学生观察图片,引导学生阅读资料,产生疑问并自己能提出问题:

1 食物有哪些营养成分? 2 食物是通过哪些器官消化的? 3 消化后的营养物质最终到了哪里?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学生活动】根据以掌握的知识自己试图找到答案,即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经过消化道消化后,最终进入血液,成为组成人体的一部分。 【教师活动】食物是怎样被消化和吸收的? 【板书】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二)探究过程 I【教师活动】想要了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应该先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 【板书】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出示消化系统图示。学生辨认各器官的名称及位置,通过预习说明各部分的生理功能。 【学生活动】学生看图互相交流讨论,结合自己身体指出各消化器官所在位置。 【板书】二、食物的消化 【学生活动】让学生咀嚼馒头,尝尝味道。由馒头变甜这一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 【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正确提出问题 (2)教师引导学生完善实验计划。 (3)据课本提示制定实验计划。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制定计划: a.取馒头,对馒头进行处理。 b.漱口,取唾液 c.取试管,做编号,做相关处理,加入馒头与清水或唾液。放在37度的温水中。 d.滴加碘液 分组实验: 各小组同时讨论: 1、为什么是放在37度的温水中? 2、在馒头消化的过程中,牙齿、舌、唾液各起怎样的作用?

碱液吸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硫

实验四碱液吸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硫 一、实验意义和目的 本实验采用填料吸收塔,用5%NaOH或Na2CO3溶液吸收SO2。通过实验可初步了解用填料塔的吸收净化有害气体研究方法,同时还有助于加深理解在填料塔内气液接触状况及吸收过程的基本原理。通过实验要达到以下目的: 1.了解用吸收法净化废气中SO2的效果; 2.改变气流速度,观察填料塔内气液接触状况和液泛现象; 3.测定填料吸收塔的吸收效率及压降; 4.测定化学吸收体系(碱液吸收SO2) 二、实验原理 含SO2的气体可采用吸收法净化。由于SO2在水中溶解度不高,常采用化学吸收方法。吸收SO2吸收剂种类较多,本实验采用NaOH或Na2CO3溶液作吸收剂,吸收过程发生的的主要化学反应为: 2NaOH+SO2 —→ Na2SO3+H 2O Na2CO3+SO2 —→ Na2SO3+CO2 Na2SO3+SO2+H2O —→2NaHSO3; 实验过程中通过测定填料吸收塔进出口气体中SO2的含量,即可近似计算出吸收塔的平均净化效率,进而了解吸收效果。气体中SO2含量的测定采用:甲醛缓冲溶液吸收一盐酸付玫瑰苯胺比色法。 实验中通过测出填料塔进出口气体的全压,即可计算出填料塔的压降;若填料塔的进出口管道直径相等,用U型管压差计测出其静压差即可求出压降。 三、实验装置、流程仪器设备和试剂 (一)实验装置、流程、仪器设备和试剂 实验装置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SO2吸收实验装置

1一空压机;2一缓冲罐;3一转子流量计(气);4一毛细管流量计;5—转子 流量计(水);6一压差计;7一填料塔;8一S02钢瓶;9一混合缓冲器;10— 受液槽;11一高位液槽;12、13一取样口;14一压力计;15一温度计;16一 压力表;17一放空阀;18—泵 图2:SO2吸收试验装置 吸收液从高位液槽通过转子流量计,由填料塔上部经喷淋装置进人塔内,流经填料表面,由塔下部排到受液槽。空气由空压机经缓冲罐后,通过转子流量计进人混合缓冲器,并与SO2气体相混合,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混合气。SO2来自钢瓶,并经毛细管流量计计量后进人混合缓冲器。含SO2的空气从塔底进气口进人填料塔内,通过填料层后,尾气由塔顶排出。 (二)实验仪器设备 空压机压力7 kg/cm2,气量3.6m3 /h 1台 液体SO2钢瓶1瓶 填料塔D=700mm H=650mm 1台 填料Φ=5~8mm瓷杯若干 泵扬程3m,流量4001/h 1台 缓冲罐容积lm3l个 高位槽500×400 x×600m 1个 混合缓冲罐0.5m3 1个 受液槽500×400×600mm 1个 转子流量计(水)10-100L/hLZB-10 1个 转子流量计(气)4-40m3/hLZB-40 1个 毛细管流量计0.1-0.3mm 1个 U型管压力计200mm 3只

化工原理--第八章 气体吸收

第八章气体吸收 1.在温度为40℃、压力为101.3kPa 的条件下,测得溶液上方氨的平衡分压为15.0kPa 时,氨在水中的溶解度为76.6g (NH 3)/1000g(H 2O)。试求在此温度和压力下的亨利系数E 、相平衡常数m 及溶解度系数H 。解:水溶液中氨的摩尔分数为 76.6 170.07576.610001718 x ==+由*p Ex =亨利系数为*15.0kPa 200.00.075 p E x ===kPa 相平衡常数为t 200.0 1.974101.3E m p = ==由于氨水的浓度较低,溶液的密度可按纯水的密度计算。40℃时水的密度为992.2ρ=kg/m 3溶解度系数为 kPa)kmol/(m 276.0kPa)kmol/(m 18 0.2002.99233S ?=??==EM H ρ 2.在温度为25℃及总压为101.3kPa 的条件下,使含二氧化碳为 3.0%(体积分数)的混合空气与含二氧化碳为350g/m 3的水溶液接触。试判断二氧化碳的传递方向,并计算以二氧 化碳的分压表示的总传质推动力。已知操作条件下,亨利系数51066.1?=E kPa ,水溶液的密 度为997.8kg/m 3。 解:水溶液中CO 2的浓度为 33 350/1000kmol/m 0.008kmol/m 44 c ==对于稀水溶液,总浓度为3t 997.8kmol/m 55.4318c = =kmol/m 3水溶液中CO 2的摩尔分数为 4 t 0.008 1.4431055.43 c x c -===?由54* 1.6610 1.44310kPa 23.954p Ex -==???=kPa 气相中CO 2的分压为 t 101.30.03kPa 3.039p p y ==?=kPa <* p

第2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教案.doc

第 2 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明确消化系统的功能。 (2)了解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了解酶的概念及酶的特点。 2、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明确消化面积的大小与消化速度的关系;学会开 展模拟实验的方式和方法。 (2)完成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催化分解作用的操作,学会通过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 3、德育目标: (1)通过观察对比实验,体验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承认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辨证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1、消化系统的组成 2、酶的特点 难点:1、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掌握控制变量和设计“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的实验三.实验器材: 烧杯、方糖、水、试管、1%淀粉溶液、碘液、温度计、酒精灯

四、教学过程 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环节 【问题】平时我们所持的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 蛋白质、糖类、脂肪、水、无机盐等 通过学生生活中的已有【问题】吃进去的多,而排泄出来的少,那么它们都到哪去了呢 引言知识引出心内容,便于消化吸收 学生接受。 【讲述】并不是所有营养物质都需要消化后才能吸收。(举例)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消化系统是怎样工作的呢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它。 【读图】:结合多媒体图片以及课本中人的消化系统图片,要求学 消化系统的组成生思考并回答: 通过观察图片解决相关 问题,提高学生识图能 力。 a.构成消化系统的消化器官有哪些 b.它们之间是如何连接的 c.人体有哪些消化腺各自分泌什么消化液 d.它们分泌的消化液流入的部位在哪里 (完成课本上的表格),教师总结。 新 1.基本知识学习:

最新高中化学实验室制气体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学习方法建议: 1. 此部分会考说明上要求为掌握水平,所以建议同学们在熟练记忆的基础上,一定要多进行习题训练 2. 此部分相关内容还可参见《大聚焦》P30~31、P91、P138 中学课本中要求掌握的常见气体制备的有关知识,如: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包括:发生、净化、干燥装置)和药品、操作步骤(包括:仪器的组装顺序和操作顺序)、气体的收集和检验(或验满)等务必全面、熟练掌握,这也是准确、迅速解答有关实验设计题和综合实验题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一、气体的制备: 1、常见气体的制备原理: 气体发生装置的三种典型类型:中学化学中要求掌握约13种气体的制备,它们是:三种单质气体(O2,H2,Cl2)、三种氢化物(HCl,H2S,NH3)、三种有机气体(CH4,C2H4,C2H2)、四种氧化物(CO2,SO2,NO,NO2)。 写出下列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常见气体的制备原理: 固体-固体加热装置 制O2的反应原理2KClO3 2KCl+3O2↑ 2KMnO4 K2MnO4+MnO2+O2↑ 制NH3的反应原理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制CH4的反应原理CH3COONa+NaOH Na2CO3+CH4↑ 固体-液体(液体-液体)加热装置 制Cl2的反应原理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制HCl的反应原理NaCl(固)+H2SO4(浓)==NaHSO4+HCl↑(不加热或微热均可)NaCl(固)+NaHSO4(浓) Na2SO4+HCl↑ 制SO2的反应原理Na2SO3(固)+H2SO4(较浓) Na2SO4+H2O+SO2↑ 制NO的反应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不加热速率慢) 制C2H4的反应原理CH3CH2OH CH2==CH2↑+H2O 固体-液体不加热装置 制H2的反应原理Zn+H2SO4(稀)==ZnSO4+H2↑ 制CO2的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CO2↑+H2O 制H2S的反应原理FeS+H2SO4(稀)==FeSO4+H2S↑

吸收实验

实验七 吸收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填料吸收装置的基本流程及设备结构; 2. 测定填料层的压强降和空塔气速的关系; 3. 测定总体积吸收系数,并分析气体空塔气速及喷淋密度对总体积吸收系数的影响。 二、设备流程 吸收塔为玻璃塔,塔内径为0.1m ,填料为12×12×2.2mm 的拉西环,整个吸收实验装置由四部分组成: 1、空气系统: 空气由风机(旋涡气泵或容积式风机)供给,进入缓冲罐6,通过空气调节阀8调节流量,经空气转子流量计10计量后,在主管路上和氨气混合后由塔底进入,为保持一定的尾气压力(100~200mmH 2O )以通过尾气分析器,在尾气出口处装置有尾气调节阀22。 2、氨气系统: 氨气由氨气钢瓶供给,经减压阀降压至0.1Mpa 以下后,进入氨气缓冲罐(为确保安全,缓冲罐上装有安全阀,其排出经塑料管引到室外),由氨气调节阀3调节流量后,经氨气转子流量计5计量后(同时串联有孔板流量计)与空气混合进入塔底。转子流量计前装有压力计及温度计。 3、自来水系统: 自来水经过滤后,由调节阀15调节流量,经转子流量计16计量后,进入塔顶,经莲蓬式喷淋器均匀地喷洒在填料上,塔底吸收液经排出管17排出。 4、尾气分析系统: 由尾气分析器19及湿式气体流量计21组成(并联有质量流量计,使用质量流量计时要使用喷射管装置以补充尾气压力的不足)。 三、实验原理 1、填料层流体力学性能的测定: AES —II 型吸收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 1氨气缓冲罐;2氨气温度计;3流量调节阀;4氨表压计;5转子流量计;6空气缓冲罐;7空气温度计;8流量调节阀;9空气表压计;10转子流量计;11吸收塔;12喷淋器;13塔顶表压计;14压差计;15水流量调节阀;16转子流量计;17排液管;18尾气三通阀;19吸收盒;20尾气温度计;21湿式气体流量计;22尾气稳压阀;

第九章 吸收

第九章 吸收 1 焦炉煤气含粗苯330Nm g (克/标准态米3),流量Nm 310000,经洗油吸收后降为35.1Nm g ,求粗苯的吸收率和吸收量。设粗苯的平均分子量为100。 解:现煤气中的粗苯含量很低,可用给出的浓度代替摩尔比。 按式9-1:吸收率 95.0305.111=-=-≈B A C C ? 吸收量 ()hr kg G A 285105.13010000 3 =-≈ 注:若按摩尔比计算,则粗苯的初始组成: 摩尔浓度 A C ,b 33.0100 30 m mol == 摩尔分率 A y ,b 5107.64.2210003.0-?=?? ? ??= 摩尔比 A Y ,b () 31065.71-???=-=b A b A y y 同理可算出其在吸收后的组成: 摩尔分率41036.34 .2210001005.1-??=?= a A y 41036.3-??=a A Y 故 9504.00496.011=-=-=??b A a A Y Y ? 可见,在本题情况下,近似解法的误差很小。 2 求温度为10℃及30℃下与总压atm 1空气接触的水中,氧的最大浓度(以3m Nl 、l mg 、 摩尔分率表示)及溶解度系数(以atm m g ?3及Pa m kmol ?3表示)。氧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率为21﹪。 解:氧在水中的最大浓度即为接触状态下的平衡浓度,可由附录一查出其亨利系数E 后,按式9-5:E P X =*算出。 氧在空气中的分压 atm p 21.021.01=?= 氧在水中的摩尔浓度 3 m kmol cx c A **= 式中总浓度 35.5502.181000m kmol c =≈

第九章 吸收

第九章 吸收 第一节 概述 9-1 吸收操作 利用气体混合物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而分离气体混合物的操作称为吸收。 一些基本概念:据图9-1 进行介绍。 一. 吸收操作的工业目的 1. 原料气的净化 此目的应用最广。例如合成氨工业氨中作为合成氨反应原料气的H2是通过下列变换反应得到的 CO+H 2O =CO 2+H 2 上述变换反应含有副产物CO2,必须在合成反应之前将 其除去。一般采用水或碱液将上述变换反应得到的混合气体中 的CO2通过吸收的方法将其除去。 2. 有用组分的回收 例如用水吸收合成氨厂中放空气体中的氨,用洗油回收焦炉煤气中的粗苯。 3. 制备产品 例如盐酸和福尔马林的工业生产。 4. 废气处理 例如工业上一些含有酸性气体的尾气通过吸收后再排放。 二. 分类 图9-1 吸收塔示意图 1. 按吸收时有否发生明显的化学反应分 ●物理吸收:吸收时不发生明显的化学反应 ●化学吸收:吸收时发生明显的化学反应,例如 NaOH+CO 2 NaHCO 3 NaHCO 3 +NaOH Na 2CO 3+HO 9-2 吸收流程和溶剂选择 一. 吸收流程 吸收操作所用的溶剂,有的需要回收,有的不需要回收。如果溶剂不需要回收,则吸收操作流程只有吸收部分;如果所用溶剂需要回收,则吸收操作流程包括吸收部分和脱吸部分,如图9-2所示。 关于吸收流程的几个问题: 1).气液流向 2).多塔吸收,参见图9-3和9-4

3).温度和压力 4).脱吸过程 图9-2焦炉煤气中的粗苯回收流程示意图 图9-3多塔吸收:气液逆流串联图9-4多塔吸收:气体串联液体并联 二.溶剂的选择 1).溶解度大 2).选择性好 3).不易挥发 4).其它物理性质要求(粘度、比热、发泡性等) 5).其它化学性质要求(腐蚀性、毒性、燃爆性等) 6).其它要求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练习题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练习题 一.选择题 1.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是靠消化系统来完成的.如图是组成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消化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B.②能分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酶 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D.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2.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A.胃B.小肠 C.大肠 D.肝脏 3.小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都是由小肠吸收的 B.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C.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除胆汁外,都含有消化酶 D.小肠绒毛壁和其内的毛细血管很薄,由一层细胞构成 4.如图表示人体消化道内吸收营养物质的一种结构.该结构的名称及 其能够吸收的部分物质分别是() A.小肠皱襞;甘油、氨基酸B.小肠绒毛;脂肪微粒、水 C.小肠绒毛;维生素C、脂肪酸D.十二指肠;葡萄糖、无机盐 5.如图为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1是胆囊,贮存的胆汁能乳化脂肪 B.2是小肠,它的内表面有许多皱襞 C.3是肝脏,属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 D.5是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胰岛素 6.能促进脂肪消化,但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来自如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7.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内最终消化为() A.氨基酸B.葡萄糖C.甘油 D.脂肪酸 8.如图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甲、乙、丙、丁、戊表示)被消化的程度.图中表示脂肪消化过程的曲线是() A.a B.b C.c D.a、c都是 9.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 ()A.消化 B.吸收 C.排泄 D.消化和吸收

常见气体的检验和吸收

常见气体的检验和吸收 班级 姓名 2、 检验和吸收上述气体的一般装置: 图1 图2为U 型管 洗气(除杂):长进短出 (盛放固体) 验气: 长进短出 3、CO 、H 2的检验 常常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看见 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再通过证明其另一生成物 CO 2和H 2O ,以达到检验这两种气体的目的。 右图3为检验和吸收上述气体的一般装置: 图3 图2 1

例1.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 2、CO 、CO 2中的一种或多种。现将该气体依次经过下列装置处理后(假设每步作用均完全)。有关的实验事实是:①A 装置质量增重;②B 装置中的固体由黑变红;③C 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蓝;④D 装置中石灰水变浑浊。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混合气体中肯定含,可能含有。为确认可能含有的气体是否存在,请在和之间(填 装置编号)添加框图中的装置,装置中试剂名称是。 (2)B 装置中的固体由黑变红说明氧化铜发生了__________(填“氧化”、“还原”)反应, 写出B 处硬质玻璃管中肯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 1、为鉴别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可选用的方法是 ( ) A .将水倒入三瓶气体中 B .将澄清石灰水倒入三瓶气体中 C .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三瓶气体中 D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2、如右图所示,该装置有洗气、检验及储气等多种用途。 (1)洗气:除去CO2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________, 气体应从________端通入。 (2)检验:证明CO中含有CO2,装置内应盛________,要除去 CO2最好盛________。 (3)贮气:排空气法收集H2时,气体从_____端通入;排水法收集O2时,瓶内先装满水, 气体从_____端通入;若要用水将装置中的O2排出进行实验,水应从_____端通入。 (4)量气:要测量气体体积,还需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测量时瓶内先装满水, 气体从________端通入,该法适用于测量________气体的体积。 3、有五种气体,实验步骤与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试推断A 、B 、C 、D 、E 五种代表物(写化学式) 无水CuSO 4 Ca(OH)2溶液 NaOH 溶液 a b

柴诚敬习题答案(08)第八章气体吸收

第八章 气体吸收 1. 在温度为40 ℃、压力为101.3 kPa 的条件下,测得溶液上方氨的平衡分压为15.0 kPa 时,氨在水中的溶解度为76.6 g (NH 3)/1 000 g(H 2O)。试求在此温度和压力下的亨利系数E 、相平衡常数m 及溶解度系数H 。 解:水溶液中氨的摩尔分数为 76.6 170.07576.610001718 x ==+ 由 *p Ex = 亨利系数为 *15.0kPa 200.00.075 p E x ===kPa 相平衡常数为 t 200.0 1.974101.3 E m p === 由于氨水的浓度较低,溶液的密度可按纯水的密度计算。40 ℃时水的密度为 992.2ρ=kg/m 3 溶解度系数为 kPa)kmol/(m 276.0kPa)kmol/(m 180.2002.99233S ?=??==EM H ρ 2. 在温度为25 ℃及总压为101.3 kPa 的条件下,使含二氧化碳为 3.0%(体积分数) 的混合空气与含二氧化碳为350 g/m 3的水溶液接触。试判断二氧化碳的传递方向,并计算以二氧化碳的分压表示的总传质推动力。已知操作条件下,亨利系数5 1066.1?=E kPa ,水溶液的密度为997.8 kg/m 3。 解:水溶液中CO 2的浓度为 33350/1000kmol/m 0.008kmol/m 44 c == 对于稀水溶液,总浓度为 3t 997.8kmol/m 55.4318c = =kmol/m 3 水溶液中CO 2的摩尔分数为

4t 0.008 1.4431055.43 c x c -===? 由 54* 1.6610 1.44310kPa 23.954p Ex -==???=kPa 气相中CO 2的分压为 t 101.30.03kPa 3.039p p y ==?=kPa < *p 故CO 2必由液相传递到气相,进行解吸。 以CO 2的分压表示的总传质推动力为 *(23.954 3.039)kPa 20.915p p p ?=-=-=kPa 3. 在总压为110.5 kPa 的条件下,采用填料塔用清水逆流吸收混于空气中的氨气。测得 在塔的某一截面上,氨的气、液相组成分别为0.032y =、3 1.06koml/m c =。气膜吸收系数 k G =5.2×10-6 kmol/(m 2·s ·kPa),液膜吸收系数k L =1.55×10-4 m/s 。假设操作条件下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溶解度系数H =0.725 kmol/(m 3·kPa)。 (1)试计算以p ?、c ?表示的总推动力和相应的总吸收系数; (2)试分析该过程的控制因素。 解:(1) 以气相分压差表示的总推动力为 t 1.06*(110.50.032)kPa 2.0740.725c p p p p y H ?=-=- =?-=kPa 其对应的总吸收系数为 246G L G 11111()(m s kPa)/kmol 0.725 1.5510 5.210 K Hk k --=+=+????? 35252(8.89910 1.92310)(m s Pa)/kmol 2.01210(m s Pa)/kmol =?+???=??? 6G 1097.4-?=K kmol/(m 2·s ·kPa) 以液相组成差表示的总推动力为 33*(110.50.0320.725 1.06)kmol/m 1.504kmol/m c c c pH c ?=-=-=??-= 其对应的总吸收系数为 m/s 10855.6m/s 102.5725.01055.11111664G L L ---?=?+?=+=k H k K (2)吸收过程的控制因素 气膜阻力占总阻力的百分数为 %58.95%10010 2.51097.4/1/166G G G G =???==--k K K k 气膜阻力占总阻力的绝大部分,故该吸收过程为气膜控制。 4. 在某填料塔中用清水逆流吸收混于空气中的甲醇蒸汽。操作压力为10 5.0 kPa ,操

第九章气体吸收

第九章 气体吸收 一、本章学习的目的、应掌握的内容和学习注意事项 1. 本章学习的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气体吸收与解吸的基本概念和气体吸收过程的基本计算方法。 2. 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 (1)气体吸收过程的平衡关系 (2)气体吸收过程的速率关系 (3)低浓度气体吸收过程的计算 本章应掌握的内容 (1)费克定律和分子传质问题的求解方法 (2)双膜模型 本章一般了解的内容 (1)溶质渗透模型和表面更新模型 (2)吸收系数 3. 本章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1)表示吸收过程的平衡关系为亨利定律,亨利定律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学习中应注意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 (2)表示吸收过程的速率关系为吸收速率方程,吸收速率方程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学习中应注意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 (3)学习分子传质,不要机械地记忆各过程的求解结果,应注意把握求解的思路和应用背景。 (4)学习中应注意把握传质机理和吸收过程机理之间的联系,注意体会讲述传质机理和吸收过程机理的目的和意义。 二、例题解析 9-1 惰性气与CO 2的混合气中CO 2体积分数为30%,在表压1MPa 下用水吸收。设吸收塔底水中溶解的CO 2达到饱和,此吸收液在膨胀槽中减压至表压20kPa ,放出大部分CO 2,然后再在解吸塔中吹气解吸。 设全部操作范围内水与CO 2的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操作温度为25℃。求1kg 水在膨胀槽中最多能放出多少千克CO 2气体。 解:依题意,在全部操作范围内水与CO 2的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查附录二得25℃下CO 2溶于水时的亨力系数为 MPa 1066.12?=E 方法一:对膨胀槽作CO 2物料平衡(以1kg 水为衡算基准) 入膨胀槽吸收液中CO 2的组成 321110990.11066.1/3.01013.1/-?=??==E p x 设此液1kg 水中溶解CO 2的kg 数为W 1,则有: kg 10875.410990.118 /144/44 /313111--?=??=+= W W W x 出膨胀槽吸收液中CO 2的组成 422210307.71066.1/)020.01013.0(/-?=?+==E p x 设此液1kg 水中溶解CO 2的kg 数为W 2,则有:

第八章 传质过程导论 第九章 气体吸收

第八章传质过程导论 第九章气体吸收 1-1 吸收过程概述与气液平衡关系 1-1 在25℃及总压为101.3kPa的条件下,氨水溶液的相平衡关系为p*=93.90x kPa。试求 (1) 100g水中溶解1g的氨时溶液上方氨气的平衡分压和溶解度系数H; (2) 相平衡常数m。 1-2 已知在20℃和101.3kPa下,测得氨在水中的溶解度数据为:溶液上方氨平衡分压为0.8kPa时,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为1g (NH3)/1000g(H2O)。试求在此温度和压力下,亨利系数E、相平衡常数m及溶解度系数H。 1-3 在总压为101.3kPa,温度为30℃的条件下,含有15%(体积%)SO2的混合空气与含有0.2%(体积%)SO2的水溶液接触,试判断SO2的传递方向。已知操作条件下相平衡常数m=47.9。 1-2 传质机理 1-4 组分A通过厚度为的气膜扩散到催化剂表面时,立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B离开催化剂表面向气相扩散。试推导稳态扩散条件下组分A、B的扩散通量及。 1-5 假定某一块地板上洒有一层厚度为1mm的水,水温为297K,欲将这层水在297K的静止空气中蒸干,试求所需时间为若干。已知气相总压为101.3kPa,空气湿含量为0.002kg/(kg 干空气),297K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为22.38 kPa。假设水的蒸发扩散距离为5mm。 1-3 吸收速率 1-6 采用填料塔用清水逆流吸收混于空气中的CO2。已知25℃时CO2在水中的亨利系数为1.66×105kPa,现空气中CO2的体积分率为0.06。操作条件为25℃、506.6kPa,吸收液中CO2的组成为。试求塔底处吸收总推动力?p、?c、? X和? Y。 1-7 在101.3kPa及20℃的条件下,在填料塔中用清水逆流吸收混于空气中的甲醇蒸汽。若在操作条件下平衡关系符合亨利定律,甲醇在水中的溶解度系数H=1.995kmol/(m3·kPa)。塔内某截面处甲醇的气相分压为6kPa,液相组成为2.5 kmol/m3,液膜吸收系数k L=2.08×10-5m/s,气相总吸收系数K G=1.122×105 kmol/(m2·s·kPa)。求该截面处

第八章气体吸收过程考核试题

第八章气体吸收 一、选择与填空(30分) 1. 吸收操作的原理是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溶剂中溶解度不同。 2. 对接近常压的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总压增大时,亨利系数将_B__,相平衡常数将__C_,溶解度系数将__B___。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不确定。 3. 在吸收操作中,以液相浓度差表示的吸收塔某一截面上的总推动力为__A___。 A. ; B. ; C. ; D. 。 4. 等分子反方向扩散通常发生在_蒸馏_单元操作过程中;一组分通过另一停滞组分的扩散通常发生在 _吸收__单元操作过程中。 5. 双膜模型、溶质渗透模型和表面更新模型的模型参数分别是_ZG,ZL__、_QC__和__S__。 6. 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__增大_,吸收推动力_增大。 7. 脱吸因数的定义式为__,它表示_ 平衡线斜率与操作线___

之比。 8. 在逆流吸收塔中,吸收过程为气膜控制,若进塔液体组成增大,其它条件不变,则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将__A__。 A. 不变; B. 不确定; C. 减小; D. 增大。 9. 推动力()与吸收系数_ D_相对应。 A. ; B. ; C. ; D. 。 二、计算题(70分) 1. 在压力为101.3kPa 、温度为30℃的操作条件下,在某填料吸收塔中用清水逆流吸收混合气中的NH3。已知入塔混合气体的流量为 220 kmol/h,其中含NH3为1.2% ( 摩尔分数)。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为Y =1.2X(X、Y均为摩尔比),空塔气速为1.25m/s;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为0.06 kmol / (m3·s);水的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 5倍;要求NH3的回收率为95%。试求: (1)水的用量; (2)填料塔的直径和填料层高度。(25分) 解: (1)220

第九章吸收.

第九章 吸收 1.解: 0105 .018 10017117 1=+=+= B A A A n n n x 3/583.00105.018 1000 m kmol x M C A B B L =?=≈ ρ 由亨利定律:kpa x p E Ex p 886.80105 .0933 .0=== ?= )/(625.0933 .0583 .03kpa m kmol p C H H C p L L === ?= 5107.90105.0325 .101933.0-?=?=== ?=x P p x y m mx y 2.解: 51003.2, 04.0?==P y Pa , p* = 2000x 81201003.204.05=??==yP p Pa = 60.91 mmHg 2000/*max p x x === 60.91/2000 = 0.0304 *)1/(**x x X -== 0.0304/(1-0.0304) =0.0314 质量分率:))1(/()/(A B A A A A B A A x M x M x M W W W a -+=+= 0288.0)9696.0180304.017/(0304.017=?+??= 比质量分率:0296.09712.0/0288.0)1/(==-=a a A 3.解:(1)已知:x = 3×10-5, y = 0.06, P = 101.33kPa, T=35℃, E=3.06×105 kPa 08.633.10106.0=?==yP p kPa; =???==-551031006.3*Ex p 9.18kPa p * > p ,发生解吸,解吸推动力1.308.618.9*=-=-=?p p p kPa (2) 当T =15℃时,E = 1.68×105 kPa ,=*p 1.68×105×3×10-5 = 5.04kPa p > p *,发生吸收,吸收推动力04.104.508.6*=-=-=?p p p kPa (3)当P = 200kPa 时,压力变化较小,E 不变,则 y = 0.06×200 = 12 kPa p > *p ,仍发生吸收,吸收推动力82.218.912*=-=-=?p p p kPa 4.解:(1) i i x y 3.0= (a) )()(i y i x y y k x x k -=- )014.0(10815.1)02.0(1008.255i i y x -??=-??-- (b) (a)、(b )联解得: 0393.0=i x ; 0118.0=i y

第九章吸收自测题-答案

第二章吸收 一. 填空题 1、压力__________,温度__________,将有利于吸收的进行。增加,下降 2、对于接近常压的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在吸收操作中温度不变,压力增加,可使相平衡常数__________,传质推动力__________。减小,增大 3、生产上常见的解吸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升温,减压,吹气 4、吸收操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混合气体中各组分在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 5、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___________,吸收推动力___________。增大,增大 6、所谓气膜控制,即吸收总阻力集中在______一侧,而_______一侧阻力可忽略;如果说吸收质气体是属于难溶气体,则此吸收过程是________控制。气膜,液膜,液膜 7、某逆流填料吸收塔,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的易溶组分,已知入塔 yb=8%(摩尔比),平衡关系 y=2x。现设填料层无穷高,若液气比(摩尔数之比)为2.5时,吸收率=____________%。 (2)若液气比为 1.5 时,吸收率=_____________%。100% 75% 8、在设计吸收塔时,增加吸收剂用量,将使操作线的斜率__________和吸收过程的推动力(Δym)________。变大,变大 9、已知 SO2 水溶液在三种温度 t1、t 2、t 3 下的亨利系数分别为 E1=0.00625atm、E2=0.0011atm、E3=0.0035atm,则三者温度的关系为___________。t1>t3 >t2 10、实验室用水吸收空气中的 CO2 ,基本属于_________控制,气膜阻力______液膜阻力。液膜控制、小于 11、浓度高,漂流因子(),主体流动的影响大。低浓度时,漂流因子近似等于1,主体流动的影响小。大,大 12、()和()有利于吸收操作过程;而()和()则有利于解吸操作过程。加压,降温,减压,升温 13、操作点 P 离平衡线越近,则总推动力就(越小)。 14、操作线斜率越小,越靠近平衡线,传质推动力(越小),对传质越(不利)。 二、单项选择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 1 对常压操作的低浓度吸收系统,当系统总压在较小范围内增加时,亨利系数 E 将( C ),相平衡常数将( B ),亨利系数 H 将( C )。 A.增加 B. 降低 C.不变 D. 不确定

四川大学化工原理气体吸收实验

气体吸收实验 1.实验目的 (1)观测气、液在填料塔内的操作状态,掌握吸收操作方法。 (2)测定在不同喷淋量下,气体通过填料层的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3)测定在填料塔内用水吸收CO2的液相体积传质系数K X a。 (4)对不同填料的填料塔进行性能测试比较。 2.实验原理 (1)气体吸收是运用混合气体中各种组分在同一溶液中的溶解度的差异,通过气液充分接触,溶解度较大的气体组分进入液相而与其他组分分离的操作。 气体混合物以一定气速通过填料塔内的填料层时,与吸收剂液相想接触,进行物资传递。气,夜两项在吸收塔内除物质传递外,其流动相互影响,还具有自己的流体力学特征。填料塔的流体力学特征是吸收设备的重要参数,他包括了压降和液泛的重要规律。 填料塔的流体力学特征是以气体通过填料层所产生的压降来表示。该压降在填料因子、填料层高度、液体喷淋密度一定的情况下随气体速度变化而变化,与压降与气速的关系如图。 气体通过干填料层时,其压降与空塔时,其压降与空气塔气速的函数关系在双对数坐标上为一条直线,其斜率为 1.8-2.0.当有液体喷淋时,气体低速流过填料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几乎与L=0的关系线平行,随着气速的增加出现载点B 与B’,填料层内持液量增加,压降与气速的关系关联线向上弯曲,斜率变大,当填料层持液越积越多时,气体的压降几乎是垂直上升,气体以泡状通过液体,出现液泛现象,P-U线出现载点C,称此点为泛点。 (2)反应填料塔性能的主要参数之一是传质系数。影响传质系数的因素很多,对不同系统和不同吸收设备,传质系数各不相同,所以不可能有一个通用的计算式计算传质系数。 本实验采用水来吸收空气中的CO2,常压下CO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较小,用水吸收CO2的操作中是液膜控制吸收的过程,所以在低浓度吸收时填料的计算式

9-第九章 吸收系统

第九章吸收系统 一、工艺流程简介 来自前一工序的生成气(富气,其中C4组分包括C3、C2占25.13%,CO和CO2占6.26%,N2占64.58%,H2占3.5%,O2占0.53%)从板式吸收塔DA-302底部经手操阀V1进入,与自上而下的吸收油(贫油,C6油) 接触, 将生成气中的C4组分吸收下来, 未被吸收的不凝气(贫气)由塔顶排出, 经手操阀V2进入盐水冷却器EA-306的壳程和尾气分离罐FA-304, 通过手操阀V22回收冷凝的C6和C4,尾气经压力调节器PIC-308输出调节阀排至放空总管进入大气。PIC-308的输出调节阀设有前阀V4、后阀V5和旁路手操阀V3。冷却盐水经手操阀V26进入EA-306的管程,通过手操阀V27排出。 C6油通过手操阀V6进入吸收油贮罐FA-311,经罐底出口阀V7和V8至泵G2A(G2B 为备用泵),由出口阀V9排出,通过吸收油流量调节器FRC-311的输出调节阀(其前阀为V12,后阀为V13)打入塔顶,与自下而上的生成气接触,吸收其中的C4组分成为富油,从吸收塔底排出。塔底富油经出口阀V14、出口富油流量调节器输出调节阀(其前阀为V15,后阀为V16),再经贫、富油热交换器EA-311的壳程, 通过手操阀V17进入解吸塔DA-303。解吸塔塔顶生产出C4产品,解吸塔底部的C6油通过塔釜液位调节器LIC-312的输出调节阀(其前阀为V19,后阀为V18)进入贫、富油热交换器EA-311的管程,出口经手操阀V20进入贫油冷却器EA-312的壳程,再经手操阀V21反回吸收油贮罐FA-311循环使用。冷却器EA-312采用冷冻盐水使贫油温度下降,有利于提高吸收效率。盐水由入口阀V24进入EA-312管程,出口经温度调节器TIC-312的输出调节阀,再经手操阀V25排出。随着生产过程的进行,尾气分离罐的液位将上升,吸收油因部分损耗导致贮罐的液位有所下降。要定期用V22排放尾气分离罐内的液体,用V6补充新鲜C6油入贮罐。 主要工艺条件和指标: 吸收塔顶压 1.2MPa左右吸收油温度4~6℃ 富气流量 5000 kg/h 贫油流量 13300 kg/h 质量指标吸收塔顶尾气中C4<0.5%, C6<0.6% 二、操作画面说明 1.工艺流程图画面 本画面的调出软键为G1,详见图9-1。本画面可完成全部操作及控制任务。 流程图画面G1中相关设备说明如下: DA-302 吸收塔 DA-303 解吸塔 FA-311 吸收油贮油罐 FA-304 尾气分离罐 EA-306 尾气冷凝器 EA-312 循环油冷却器 EA-311 贫富油热交换器G2A/B 贫油泵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知识点及答案)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知识点) 1、是物质,不需要消化可以直接吸收。 2、是物质,必须 消化成物质才能吸收。 3、消化系统的功能是。 4、消化系统的组成两大部分:。 5、消化道:。 6、消化腺两大类:①大消化腺(消化道外): 。 ②小消化腺(消化道壁上): 。 7、口腔:(1):唾液腺:①唾液腺分泌:。 ②唾液中含有:。 ③作用:。 ④属于:。 ⑤淀粉的起始消化部位:。 ⑥化学性消化开始的部位:。 (2)舌:①:作用:。 ②:属于消化 ③:模拟实验中搅拌是模拟了。 (3)牙齿:①作用:。 ②属于消化 ③:模拟实验中馒头碎屑是模拟了。 ; . 物理性消化 8、消化方式; 。 化学性消化:。9、胃:(1)胃呈囊状,。 (2)胃功能:。 (3)胃壁内有胃腺: ①胃腺分泌; ②胃液内含; ③属于:。 ④蛋白质的起始消化部位是。 10、小肠:(1)是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 (2)小肠长度:。 (3)肠壁内有肠腺:①肠腺分。

③属于 消化; (4)脂肪的起始消化部位是 。 (5)小肠内的消化液有 。 (6)胰液中含有消化 的酶。 (7)、含消化酶种类最多的消化液有 。 11、肝脏:①肝脏分泌 ,肝脏是人体 的消化腺。 ②胆汁不含 ;属于 消化。 ③胆汁作用是 ,把 。 12、营养物质的消化: (1)、三大营养物质消化的顺序 ,它们各自开始消化的部位 是 ,彻底消化的部位是 。 (2)、淀粉消化需要的消化液有 ;蛋白质消化需要的消化液 有 ;脂肪消化需要的消化液有 。 (3)、淀粉消化的小分子物质是 ,淀粉最终以 的形式被吸收。 (4)、蛋白质消化的小分子物质是 ,蛋白质最终以 形式被吸收。 (5)、脂肪消化的小分子物质是 ,脂肪最终以 的形式被吸收。 (6)、淀粉分解成葡萄糖的过程叫 。 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的过程叫 。 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的过程叫 。 (7)、 是消化的主要部位(主要器官)。 (8)小肠适于消化的特点:① 。 ② 。 脂肪 甘油+脂肪酸 脂肪微粒 蛋白质 胃、小肠 氨基酸 胃液、肠液、胰液 淀粉 葡萄糖 口腔 麦芽糖 肠液 唾液 小肠 胰液 胆汁 小肠 小肠 胰液 肠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