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配线作业指导书

二次配线作业指导书
二次配线作业指导书

二.二次配线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二次配线,保证二次配线正确、科学、整齐、美观,以确保各种被控设备动作的准确性、可靠性。

2.范围

本要求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直流屏,中低压配电盘,控制箱等产品的二次配线。

3.准备工作

3.1接受图纸。

3.1.1接受人必须具有相应资格(班组长以上)。

3.1.2查看图纸的清晰度。

3.1.3查看图纸合同号是否正确。

3.1.4查看图纸数量是否齐全。

3.1.5接受图纸必须办理好交接手续。

3.2对合同的质量要求及制作要求详细理解。

3.3无质量计划,无特殊制作要求的合同按公司常规规范制作。

3.4生产前必须看清质量计划和制作要求及图纸的签字是否齐全,组织讨论,方可生产。

4.方案确定

4.1选择材料

4.1.1导线选择

4.1.1.1 一般情况下,柜内导线釆用黑色,有特殊要求的按质量计划(图纸)中的颜色要求选择。

4.1.1.2 一般情况下,根据图纸要求选择相应型号的导线。

4.1.1.3计量柜中电流回路采用4mm2BV分色导线,电压回路活动线束采用2.5mm2导线,其余回路(控制回路、信号回路、照明回路)釆用0.75或1.5 mm2导线。

4.1.1.4航空插座及某些专用接插件不宜用导线。

4.1.2号码管

4.1.2.1根据所下二次图的线号,用号码管打印机打印出所需号码管,以便放线时使用。

4.1.2.2号码管内径为3~5mm,分别用于1.5~4mm2导线。

4.1.2.3号码管打印后字迹必须工整,清晰,且无涂改现象。

4.1.2.4无特殊要求的打印原理号,有特殊要求的根据要求打印。

4.1.3护线套

4.1.3.1线束穿入金属板孔时,金属板孔上必须有保护层(护线套、橡皮圈)。

4.1.3.2根据金属孔的周长把护线套量好后下料。

4.1.3.3护线套嵌好后,接缝处应处于下方。

4.1.4保护扣套

4.1.4.1根据线束大小选择相应规格的保护口套。

4.1.4.2包扎时先将线束整理整齐,导线应拉直,不允许参差不齐。

4.1.4.3保护扣套衔接处应可靠衔接。

4.1.5 线鼻子

4.1.

5.1用于多股导线的接头,压接后便于固定。

4.1.

5.2线鼻子是根据导线截面和接线桩头的螺丝外径选择的。

4.1.

5.3 TVR系列(“0”型)线鼻子规格如下:

1.25-3 1.25-4 1.25-5 2-3 2-5 2-6 2-8

2-10 3.5-4 3.5-5 3.5-6 5.5-4 5.5-5 5.5-6

4.1.

5.4 针形线鼻子的规格有:HE1510、HE2510、HE4012。其他型号的规格有:FDD250、MPD1025-156、FRD1.25-156

4.1.

5.5 使用“U”型开口线鼻压接时注意螺钉必须牢固压实。

4.1.6线夹子

4.1.6.1线夹子用于固定线束的。

4.1.6.2线夹子安装后,线束不应存在滑动现象,应用扎带扎紧。

4.1.7扎带

4.1.7.1扎带用于线束的绑扎和固定。

4.1.7.2 二次配线过程中采用根据线束大小选择相应规格的扎带。

4.1.7.3扎带使用时,先将扎带放于线束外围,有齿的面向线束,光滑的面朝外,

把扎带的尾端插入扎带头部用力拉一实,使线束在扎带内没有滑动现象再将扎带尾端伸出头部的多余部分剪去。

4.1.8螺丝

4.1.8.1螺丝的规格要保持一致。

4.1.8.2如接点已攻丝,紧固时需用相应规格的半元或六角螺丝和相应规格的弹垫和平垫,紧固后弹垫必须压平。

4.1.8.3如接点未攻丝,紧固时需用相应规格的半元或六角螺丝和相应规格的双平垫,一弹垫,一螺母,紧固程度必须达到要求,紧固后螺杆伸出螺母2-3牙,最多不超过5牙。

4.2选择工具

4.2.1快口钳:主要用于0.5mm2?6mm2导线的断料。

4.2.2剥线钳:主要用于剥0.5mm2?2.5mm2铜芯线的绝缘层,注意不同截面的导线应放在剥线钳相应的位置上剥线皮(剥线钳剥线位置分:0.25,0.5,1,1.5,2.5)。

4.2.3尖嘴钳:主要用于羊眼圈的制作和标准型GCS二次触头-鼻子插接。

4.2.4斜口钳:主要用于铜编织带的断料。

4.2.5平口起子:主要用于各种规格平口螺丝的紧固。

4.2.6开花起子:主要用于各种规格开花螺丝的紧固。

4.2.7冷压钳:主要用于4mm2及以下铜芯接头的压接。

4.2.8电烙铁:主要用于线头的焊接,烫锡。

4.2.9扳手:用于紧固各种规格的六角螺丝。

4.2.10号码管打印机:主要用于号码管的打印及二次标签的打印。

4.2.11记号笔:主要用于仪表门板排版时记号标记。

5.配线程序

5.1确定走线方案

5.1.1召集主操作共同商讨,掌握质量计划中相关内容,看清图样上元器件符号是否与实物相符。

5.1.2根据过门线,固定线夹的安装位置,确定导线总走向,导线在盘内元件的分列应考虑盘内布线的整体美观和标号头的排列方式。

5.1.3要考虑到节约材料,必须整体统一。

5.2领料

5.2.1根据技术部制定的有关材料清单计算所需辅料的数量(铜芯线,扎带,线鼻子,保护扣套等)。

5.2.2制定领料单进行领料。

5.2.3辅料领出后,根据领料单核实,发放到各作业点。

5.3粘贴元件标签

5.3.1根据二次图,制造规范和一次方案粘贴元件标签。

5.3.2元件标签必须贴在醒目的位置,陆用一般贴在元件接线面的左上角,先用尺和铅笔在元件的左上角画一道直线,然后根据所画直线张贴元件标签,贴好后擦去余留铅笔印。船用贴在元件下方1cm处。

5.3.3如果空间有限,也可贴在元件附近,但应照顾到整齐美观和不致引起混淆。

5.3.4元件标签必须打印清晰。

5.4放线

5.4.1测量

根据二次接线图,先量出面板元件到端子、柜内元件的长度(过门线):然后测量柜内元件到端子、其它元件的长度(柜内连线最后测量面板元件之间的长度(面板连线);弱电路线不可同强电路捆扎在一个线束中,要分束排布。

5.4.2落料

5.4.2.1根据质量计划中的要求选择硬软导线及导线的颜色:

5.4.2.2再根据测量的长度下料,一头根据实际需要(留一弹性弯),另一头留100-150mm余量,尽量利用零短线头,以免浪费。

5.4.2.3 二次线不允许有中间接头,强力拉伸及其绝缘层破坏的情况出现。

5.4.3穿号码管‘

5.4.3.1号码管字迹要清晰,必须经线号机打印方可使用。

5.4.3.2导线所贯穿号码筒的编号必须与二次接线图上打印的数字编号一致。5.4.3.3每根导线两端的号码应对应,方向应与下图所示方向一致。

(见图一)

(a)陆用及船用端子号码管方向:

(b)船用号码管方向:

5.5排线

5.5.1 绑扎

5.5.1.1根据二次接线图分出每路支线束,然后再放所需连线。

5.5.1.2布线时每根导线要拉直,导线排列尽量减少弯曲和交叉,行线做到横平竖直,接线牢固,式样美观。

5.5.1.3活动线束多于10根时,允许分束捆扎,但线束在最大最小极限范围活动时,不允许出现线束松动,拉伸和损坏导线绝缘情况。

5.5.2 固定

5.5.2.1用来固定线束的材料有线夹子和抽带。

5.5.2.2固定点的间距是水平(左右)不得大于200mm;垂直(上下)不得大于300mm。

5.5.2.3线束固定处,线夹子和线束之间必须有保护层;可以采用保护扣套,保护导线绝缘层不致被损坏。

5.5.2.4线束的活动部位在两端固定时,应考虑尽量减少活动线束的弯曲程度。

5.5.2.5面板固定点与柜内固定点的垂直距离根据导线的数量决定,一般情况下是150?200mm(见图二).

固定点图二

5.5.2.6线束在通过有动臂的部分时,线束应尽量远离可动部位,必须把线束固定在线夹上,防止线束与动臂碰撞或摩擦。

5.6断线

5.6.1将各元件所需导线,根据二次接线图和元件接点位置分配到位。

5.6.2根据导线号码筒的长短和元件接点桩头,来确定长短适宜的接线圆弧。

5.6.3如果接线图上需接多组接点,则先断最近的一组,然后依次渐渐加长一点

再断线。〔加长的长度是两组接点的间距)

5.7剥线

5.7.1 二次导线用剥线钳确定预留尺寸,剥去绝缘层。

5.7.2预留尺寸是根据导线的线径和规格以及接点来确定的。

5.7.2.1当导线是多股线,接点是螺丝连接则需采用系列线鼻冷压,那么所需剥去绝缘长度为4mm。

5.7.2.2当导线是多股线,接点是直接插入式,则需采用针型鼻冷压,那么所需剥去绝缘长度为8mm。

5.7.2.3当导线是独股线,接点是螺丝连接,则需弯羊眼圈,那么所剥去绝缘长度应根据螺丝外径来决定。M3剥11mm,M4剥14mm,M5剥17mm,M6剥20mm。

5.7.2.4当导线是独股线,接点是压接式端子直接插入,则所需剥去绝缘长度为5mm。

5.7.3使用剥线钳时,要根据吊线截面的大小放在剥线钳相应的位置上剥线。

5.7.4剥线结束后,检查铜芯线是否出现损坏,少股现象,如果出现,需重新返工,确保合格。

5.8压接

1多股导线采用冷压接头压接。

2根据导线截面大小和接线桩头选择相应规格的冷压接头(线鼻)。

5.8.3穿线时将多股线拧成一股,穿入线鼻后,线鼻套管到导线绝缘层间应没有裸露现象。

5.8.4将线鼻子的反面放在手钳相应的底模中心,使上模对准鼻子的正面中心处用力下压,到手钳达到限位即可松开。

5.8.5线鼻子压接应牢固,无松动现象。

5.8.6导线穿入线鼻子后,当接头是“0”,“U”形线鼻时,导线伸出线鼻子长度为1.0~2.0mm,当接头是针形线鼻时,导线应与线鼻平齐。

5.9导线的连接

5.9.1按二次接线图,找出该元件所需导线,并将导线拉直。

5.9.2根据元件接点将导线弯成大小适宜的弧状,导线按顺序排列,保持整齐美观。

5.9.3号码管应同元件安装平面平行,距接线端子距离为1.0~2.0mm的位置,且字迹清晰,视读方向应符合国家制图标准,从左到右,从下向上。

5.9.4每个接点上最多不超过2根,当需要连接2根以上的导线时,应采用过度端子,以确保连接可靠性。

5.9.5当接线端子为压接式时

5.9.5.1接线采用相应规格的“0”,“U”形线鼻冷压接。

5.9.5.2先拆下接线端子螺丝或螺母,套上线鼻再用起子或扳手紧固。

5.9.5.3如连接两个线鼻子时,两个线鼻应反面叠在一起进行紧固。

5.9.5.4当接线端子为插接式

a)独股线直接插入。

b)多股线采用针形鼻子冷压后直接插入。

c)插入时按顺时针方向,紧固后导线伸出端子压板1.0-2.0mm。

d)粗细不等的两根针形线鼻子,禁止插入同一个接线端子。

5.9.5.5当接线端子为螺丝连接时

a)多股导线必须采用相应规格的冷压接头。

b)连接时拆下接线端子螺丝,套上线鼻子,再用起子或扳手紧固。

5.9.5.6 二次线与母线相接时

a)在母排上钻φ6.5孔,用螺丝,螺母和平垫,弹垫紧固,紧固后螺丝伸出螺母长度为2?3牙,最多不超过5牙。

b)也可在母排连接紧固时,螺栓上加适宜的电流线连接小排,将压接后的电流线线鼻与电源小排相连,接触应牢固。

5.9.5.7接线需焊锡时,焊点要牢固不得有虚焊,残留焊剂和焊渣,焊缝应饱满,表面要光滑。是针形线鼻时,导线应与线鼻平齐。

5.9.5.8元件引出线无固定接线端子,由导线直接引出时,其引出线必须经接线端子与二次线相接,接线端子一般采用JX1003端子。

5.9.5.9接线端子不应受到机械应力且便于更换,接线方便,离地面高度大于350mm (特殊情况例外)。

5.10接地

5.10.1用4mm2黄绿线,根据接地螺丝的大小,采用相应规格的冷压接头,压接后釆用相应规格的螺丝,平垫,弹垫,螺母紧固。

5.10.2低压配电盘过门接地,应根据门开到最大极限位置长度,断4mm2黄绿线,根据过门接地螺钉大小选择相应规格的闭口线鼻,釆用相应规格的螺丝,平垫,弹垫,爪垫,螺母紧固。

5.11注意事项

5.11.1线束应尽可能远离发热元件敷设(如电阻,母排,指示灯,变压器〕,并避免敷设于发热元件的上方。

5.11.2同一工作令中,二次接线相同,元件布置相同,同用一张二次接线图时,其导线颜色和走向应一致。

5.11. 3严禁在绝缘导线上系金属线或挂金属牌。

5.11.4导线在穿入金属板孔时,必须在金属板孔上套上大小适宜的保护物(橡皮圈,橡皮条,护线套)。

5.11.5避免在电器元件飞弧区内布线。

5.11.6两根导线并接时,必须采用电线接头或双头连接套并压接牢固。

5.12 现场

5.12.1生产时,线头,线皮无落地现象,保持地面清洁。

5.12.2柜子,桌子,二次线小车摆放整齐,无歪斜现象。

5.12.3穿戴好劳保用品,做好防护工作。

5.12.4合同结束,多余物资及时退库,保持二次小车整洁。

5.13自检

5.13.1掌握质量计划,图样要求或有无特殊设计要求。

5.13.2检查二次标签是否齐全方向正确,整齐不易脱落,字迹工整且不易褪色。

5.13.3导线绝缘良好,无损伤,配线应整齐美观,接线正确且牢固。

5.13.4线束应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配置,不得任意歪斜交。

5.13.5采用汇线槽布线时,横向竖向搭接口应平整,无毛刺,槽内线应平整,顺序排列,不交叉。

5.13.6用于连接门上原器件或不动部分的线束,应是多股软导线,敷设长度应有适当弯曲半径,且两端应固定紧。

5.13.7强弱电路二次线不能同束,应分别成束,分开走向。

5.13.8导线与电器元件釆用螺栓连接,插接,焊接或压接时,均应牢固可靠。

5.13.9柜内二次线束的走向不妨碍抽屉的进出或阻碍元气件的拆卸,并应固定牢靠。

5.13.10导线端均有编号,且编号正确,字迹清楚,一目了然,位置统一。

5.13.11装有电压超过36V的元器件的可动部件,均应与金属框架的接地可靠连接。

附:二次线弯弧尺寸

二次线弯弧尺寸

(1)过门弧度要保持统一,弧长为门开到最大位置的最小长度,门板固定点与柜内固定点的间距一般为150~200mm(如图所示)。

(2)元器件弧长应根据元器件外型尺寸大小而定,应长短适宜。(弧长半径》8申导线的半径)

(3)一台柜子里不同规格的元件排布一排时,其元件弯弧高度要保持一致。

(4)过门弧度特殊情况时,根据柜内外的固定压板间距决定。

塑料线槽配线作业指导书

塑料线槽配线作业指导书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干燥室内的电气照明明配线工程。 2施工准备 2.1材料要求: 2.1.1塑料线槽:由槽底、槽盖及附件组成,它是由难燃型硬聚氯乙烯工程塑料挤压成型,严禁使用非难燃型材料加工。选用塑料线槽时,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型号、规格相应的定型产品。其敷设场所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5℃,其氧指数不应低于27%。以上线槽内外应光滑无棱刺,不应有扭曲、翘边等变形现象。并有产品合格证。 2.1.2绝缘导线:导线的型号、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线槽内敷设导线的线芯最小允许截面:铜导线为1.0mm2;铝导线为2.5mm2。 2.1.3螺旋接线钮:应根据导线截面和导线根数,选择相应型号的加强型绝缘钢壳螺旋接线钮。 2.1.4LC 安全型压线帽请见3—8、2.1.5 有关内容。 2.1.5套管:套管有铜套管、铝套管及铜铝过渡套管三种,选用时应采用与导线规格相应的同材质套管。 2.1.6接线端子(接线鼻子):选用时应根据导线的根数和总截面,选用相应规格的接线端子。

2.1.7木砖:用木材制成梯形,使用时应做防腐处理。 2.1.1塑料胀管:选用时,其规格应与被紧固的电气器具荷重相对应,并选择相同型号的圆头机螺丝与垫圈配合使用。 2.1.9镀锌材料:选择金属材料时,应选用经过镀锌处理的圆钢、扁钢、角钢、螺丝、螺栓、螺母、垫圈、弹簧垫圈等。非镀锌金属材料需进行除锈和防腐处理。 2.1.10辅助材料:钻头、焊锡、焊剂、电焊条、氧气、乙炔气、调合漆、防锈漆、橡胶绝缘带或粘塑料绝缘带、黑胶布、石膏等。 2.2主要机具: 2.2.1铅笔、卷尺、线坠、粉线袋、电工常用工具、活扳 子、手锤、錾子。 2.2.2钢锯、钢锯条、喷灯、锡锅、锡勺、焊锡、焊剂。 2.2.3手电钻、电锤、万用表、兆欧表、工具袋、工具箱、 高凳等。 2.3作业条件: 2.3.1配合土建结构施工预埋保护管、木砖及预留孔洞。 2.3.2屋顶、墙面及地面、油漆、浆活全部完成。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室内机柜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室内机柜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国二十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 二O一七年九月十八日发布二O一七年十月十八日实施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信号专业室内机柜安装施工。包括组合柜、综合柜、集成系统、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施工。 2.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信号专业在室内施工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审阅室内设备安装图,核对施工图中的设备规格型号,并清理设备材料。 2.2 外业技术准备 与设备管理单位进行技术接洽,收集设备管理单位在施工工艺及施工材料中一些特殊的要求,并按照技术交底书形式让设备管理单位进行技术交底。 3.技术要求 3.1 设备安装前应进行电气特征检查测试,各项指标应符合国家和铁路行业先行有关标准; 3.2 信号机械室应设防静电地板及接地网。防静电地板金属架要相互焊接,与网络地线按规定连接; 3.3 室内设备零、部件及产品说明书、合格证、检查报告等应齐全。 4 机柜安装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按照按照施工流程分为四个阶段:施工准备排放机柜 走线槽连接组合柜配线导通 4.2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见4.2-1图。

图4.2-1机柜安装流程图 5 施工工艺 5.1施工准备 5.1.1本施工方式采用WAGO端子组合柜,分线柜、零层18柱端子及电源端子均采用端子。 5.1.2 室内设备外壳、漆层无损,附件齐全、完好,各种表示铭牌正确、齐全、字迹清楚。 5.1.3 各种机柜的规格、型号、安装位臵、排列顺序、安装方式、配线的规格、型号,端子配臵应符合设计要求。 5.1.4 配线电缆排列整齐,配线绑扎整齐、美观;配线焊接牢固,不得有假焊、毛刺、脱股、断股现象,焊接端子片套塑料管,套管与端子间松紧合适。 5.1.5 室内机架柜安装完成后,进行配线、焊线,然后按照施工图核对并依次导通。

室内配线作业指导书

XX铁路XX标段信号工程 编号: 室内机柜配线作业指导书 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

**铁路**标段信号工程 室内机柜配线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铁路**标段信号工程室内机柜配线的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在开工前组织现场技术及作业人员认真学习技术标准规范。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作业人员熟练掌握本项目的施工工艺、操作要点及质量标准。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 2.2外业技术准备 根据设计文件复核机柜位置及组合位置,线缆及附属材料准备完毕。 3.技术要求 3.1室内设备布线应满足下列要求: 3.1.1室内架(柜)、设备之间及内部的配线,其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规定。 3.1.2各种布线全部采用阻燃型。所有与数据通信线共槽的线缆均应采用阻燃屏蔽线。线条不得有中间接头和绝缘破损现象。 3.1.3室内所有线缆布线禁止出现环状;布放线条时,应留有适当的作头备用量,配线、电缆应排列整齐。 3.1.4电缆引出端应有标明去向的铭牌。 3.1.5走线槽内应用格栅分别将电源、发送、接收、散线、电缆分开布线。 3.1.6室内轨道电路发送、接收传输通道成对使用对绞屏蔽阻燃塑料软线。 3.1.7剖切电缆时,不得损伤芯线外层绝缘。 3.1.8机架(柜)内部组合侧面,应采用竖向线槽布线方式,组合侧面线槽引出的线把应用塑料线带绑扎,线把应间隔均匀、整齐美观。 3.2室内设备配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3.2.1配线的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规定。

3.2.2接线端子安装应牢固、紧凑,端子外壳无污渍、开裂及变形,导流条和弹簧夹无锈蚀。 3.2.3当配线采用截面积小于1mm2的多股芯线时,应先用专用工具将冷压端帽与多股芯线压接牢固后,再与弹簧接线端子连接。每个接线端子应一孔一线,配线自然全部插入,不应加焊锡。 3.2.4采用压接工艺配线时,压接端子应无污渍、锈蚀、开裂及变形,应选用与配线截面积相适应的端子和压接钳,应严格按照操作工艺进行施工,对压接后的端子是否连接牢固进行检验。 3.2.5采用焊接配线时,焊接时严禁使用带有腐蚀性的焊剂,可使用酒精松香做焊剂,焊接牢固,焊点光滑、饱满,无毛刺、假焊、虚焊现象。 3.2.6配线端子应套有塑料软管保护,套管长度应均匀一致,套管上有去向标识。 3.3电缆分线柜应符合下列要求: 3.3.1盘面上的端子应安装牢固、排列整齐。 3.3.2电缆铠装钢带、铝护套、内屏蔽层环连,与分线柜接地汇流排连接。 3.4屏蔽线与电缆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3.4.1屏蔽线应采用单端接地,屏蔽层应横向出线处剖开,同架屏蔽线间采用截面积不小于0.75mm2的多股铜塑线环接后接至零层接地端子,每架零层接地端子分别与接地汇集线单独连接。 3.4.2接地汇集线应就近与综合接地端子相连接,连接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6mm2的多股铜塑线。 4.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 4.1 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布线→绑把→配线→导通 4.2 工艺流程

电缆敷设及接线作业指导书(标准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电缆敷设及接线作业指导书(标 准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电缆敷设及接线作业指导书(标准版) 1.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新疆图木舒克2×350MW热电联产工程的锅炉由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供货,锅炉型式: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螺旋管圈直流炉,单炉膛、一次再热、采用四角切圆燃烧方式、平衡通风、紧身封闭、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Π型直流炉,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1193t/h。汽轮机由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供货,型号:CCJK350-24.2/1.5/0.4/566/566,机组型式: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表凝式间接空冷、双抽汽(采暖+工业抽汽)凝汽式汽轮机,额定出力350MW。发电机由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供货,型号:QFSN-350-2,型式:机冷却方式为定子绕组水冷,转子绕组及铁芯氢冷,励磁方式为自并励静止励磁系统。

为了反映热力过程中的运行参数值供值班人员及时掌握整套机组的运行情况,并据此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合理地进行操作,以保证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在各个汽、水、油、气、烟、风、粉管道上设计有许多测点,通过测量管路引到变送装置,将信号转换成电流信号送往DCS系统;再通过DCS监视和控制设备,与其他控制系统(DEH、ETS)、常规控制仪表、就地控制仪表、辅助控制系统有机结合构成了单元机组整体控制系统,从而实现了对单元机组炉、机、电的集中监视和控制。 本工程热控主要的安装工作有:盘底座制作和安装、控制室热控(盘、台、箱)安装、就地盘(台、箱、柜)安装、及敏感元件安装、测量和控制仪表设备安装、电缆桥架安装、电缆敷设与接线、执行机构安装、管路敷设等。 2.编制依据 2.1设计院图纸; 2.2锅炉厂家图纸和汽轮机厂家图纸; 2.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5部分:热工自动化》

硅胶作业指导书

硅胶制作指导书 制作流程及各流程操作方法: (1)硅胶模具的处理 模具在合模压胶之前必须用清水或酒精除去表面的毛刺、硅胶碎屑及油污等杂质,确保模具干净才能合模压胶。将清理干净的公母模合模后锁紧,锁紧模具按对称原则依次锁紧螺栓,这样可以避免模具配合偏移降低胶粒的不合格率,把模具锁紧后就可以进行注塑压胶。新模具压胶必须清理干净后用二次元检测新模具各尺寸合格后才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2)硅胶与固化剂的配比 成型的硅胶是由硅胶和固化剂经过一定的配比固化后的产物。目前我公司用的硅胶一般都是白色,固化剂是绿色或蓝色,配比按6:1来配。即硅胶6克,固化剂1克(664型号的硅胶按10:1配)。硅胶和固化剂一定要在电子称上称准确,测量无误。如果是用量杯,每次称量要检查量杯是否干净。 注意:在制作特殊要求的硅胶产品时可对固化剂的添加量进行调整,硅胶的硬度随着固化剂的增加而提高,同时也增加的硅胶的脆性,降低硅胶的韧性、使用寿命和密封性等! (3)硅胶与固化剂的搅拌 硅胶外观是流动的液体,制作时按以上所讲的配比将硅胶与固化剂倒入拌胶罐内用勺子搅拌均匀。如果没有搅拌均匀,硅胶会出现干燥固化不均匀和硅胶产品硬度不一致的状况,从而影响硅胶的质量,甚至造成硅胶产品报废的状况。 (4)抽真空排气泡处理 硅胶与固化剂搅拌均匀后,放冰箱冻10分钟左右进行抽真空排气泡环节,抽真空的时间不宜太久,正常情况下,不要超过三十分钟,每隔7~10分钟晃动一次,抽真空时间太久,硅胶会逐渐固化,产生交联反应,使硅胶变成一块块的,无法进行涂刷或灌注,造成硅胶浪费。 (5)硅胶的注塑加工 将抽完真空的硅胶倒入压胶罐内后,需放在冰箱内冷冻处理十分钟,再用千斤顶将其压入模具内。压胶时需要注意压胶速度的控制,压胶速度要均匀且要缓慢,确保模具内空气完全被排出,成型胶粒内无气泡,若有气泡需要对模具进行补压,直至无气泡为止。! (6)硅胶的烘烤成型 硅胶成功注入模具内后,要想快速得到硅胶产品,应将硅胶模具放入60°烤箱,加快硅胶的成型速度!在此温度下将硅胶模具烘烤90分钟。因

铁路通信 第二章 通信设备安装与配线作业指导书

第二章通信设备安装与配线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通信同步及时钟分配系统。 2. 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在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前应做好施工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检查室、内外环境是否满足设备安装条件,预埋件、沟、槽、孔位置应准确无误、无遗漏,照明、施工用电源、地线及室内、外温度是否符合设备及设计要求,消防器材应齐全有效。电源系统的供电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3 材料、物资、人员准备 设备到达现场应进行了检查,其型号、规格、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单位完成设备向监理的报验程序。 施工人员完成施工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 3. 技术要求 3.1 设备到达现场应进行检查,其型号、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3.2 设备子架安装位置及单元电路板的规格和安装位置应正确、牢固。 3.3 开关电源机柜各单元应插接良好,电气接触点应接触可靠、连接紧密。 3.4 交流供电设备与直流供电设备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3.5 蓄电池组安装应排列整齐、连接正确、接触良好。 3.6 线缆到达现场应进行检查,其型号、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3.7 电缆布放应符合图纸规定;设备信号线与电源线宜分道布放;若必须在同一走道,间距应大于50mm。 3.8 光缆尾纤应按标定的纤序连接设备。光缆尾纤应单独布放并用垫衬固定,不得挤压、扭曲、捆绑。弯曲半径不应小于40mm。 3.9 配线在电缆槽道或走线架上应按机列、机架顺序平直排列。电缆槽道内配线应顺直。电缆转弯曲率半径不得小于电缆外径的10倍;电缆不得有中间接头。 3.10 输入电源的相线和零线不得接错,其零线不得虚接或断开。 3.11 电源配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源配线的敷设径路和走线固定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2)交、直流电源配线应分开布放,不应绑在同一线束内;(3)电源配线不得有接头;(4)电源端子接线正确,配线两端的标志齐全;(5)直流电源线必须以线色区别正、负极性,直流电源正负极严禁错接与短路,接触必须牢固;(6)严禁用接地线代替电源线。 3.12 通信站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通信站接地装置与发电、变电站的接地体间的距离

铁道信号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6-室内施工

铁道信号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室内施工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信号工程室内施工。 2.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安全确保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设计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租赁生活房屋以及料库,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 室内设备安装前,应进行数量清点和外观检查,设备应完好,无损坏,零部件及配套产品技术说明书,合格证、检测报告等齐全。对设备进行电气特性检查测试,各项指标应符合国家和铁路行业现行有关标准。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为了确保工期,信号工程各工序采取平行与流水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施工,工序间采取合理的搭接,施工程序如下: 施工准备→安装控制台→安装分线柜→安装各种机柜→安装电源屏→电缆引入→室内配线→导通配线→调试→试运行测试和验收。 为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常规部分的施工方法,选择已成熟的施工工法、施工工艺进行组织施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部分的施工,参照新设备提供商提供的安装规范,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满足工程的施工需要。 5.施工要求 室内工程工艺要求 5.1 一般规定 5.1.1 室内使用的电源线及架间配线,严格按设计文件规定截面积布线并采用阻燃型聚乙烯多股塑料铜芯线。 5.1.225H Z轨道电路的防护盒两线头应分开上,硒片保留原焊片,防护盒线头绕环,以便区别。 5.1.3 分线盘、组合架主线把采用槽筒,槽筒出线线把须整齐分线后绑扎,出线口防护。 5.1.4 分线柜电缆和软线分别绑竖把,发送线、接收线分别布放在左右线槽(外侧)分别绑把;留足2~3个线头余量,端子铭牌应用塑料铭牌。 5.1.5 室内各种铭牌必须使用专用厂家生产的,包括“排架牌”、“组合名称及位置牌”,继电器铭牌(前面挂,后面用铭牌固定端子上)。 5.1.6 控制电源不准出楼,各种测试、报警用电源应分设整流器。 5.1.7 各类型号器材必须按规定留有一定数量的备用(按设计要求)。

电气接线作业指导书

电气安装作业指导书 一、总体要求: 1、作业基本要求 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 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 检查元器件外观有无损坏 必须按图安装,连线正确,接触良好,并紧固 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 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 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实际操作高度) 元件名称安装高度(m) 指示仪表、指示灯 0.6-2.0 电能计量仪表 0.6-1.8 控制开关、按钮 0.6-2.0 紧急操作件 0.8-1.6 2、安全技术要求 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 操作方便。 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维修容易。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应保留合适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见附表一) 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强弱电分开走线。10V以下的信号线要采用屏蔽线,防止信号被干扰。 对于发热元件 (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 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 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变频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 保护接地连续性:1保护接地连续性利用有效接线来保证。2柜内任意两个金属部件通过螺钉连接时如有绝缘层均应采用相应规格的接地垫圈并注意将垫圈齿面接触零部件表面,或者破坏绝缘层3门上的接地处要加“抓垫”,防止因为油漆的问题而接触不好,而且连接线尽量短。 3、作业细节要求 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 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除元件本身附有供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 二、元件安装具体要求

通信线路作业指导书

**通信工程 编号:01通信线路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5年10月27日发布2015年10月28日执行

**通信工程 通信线路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新建调度所周围新建24孔通信管道,与既有通信管道联通,**通信站到新建调度所敷设1根96芯光缆,既有调度所敷设2根48芯光缆以及1根96芯光缆至调度所。 2、作业准备 2.1业内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除了熟悉本专业外,还要了解其他专业的施工配合状况,以便遇到问题能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影响建筑物强度、美观和系统性能,减少与其他工种发生位置冲突。 2.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套生活、办公生活,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 3.1敷设技术要求 1)光缆敷设前管孔内穿放子孔,光缆选1孔同色子管始终穿放,空余所有子管管口应加塞子保护。 2)按人工敷设方式考虑,为了减少光缆接头损耗,管道光缆应采用整盘敷设。 3)为了减少布放时的牵引力,整盘光缆应由中间分别向两边布放,并在每个人孔安排人员作中间辅助牵引。 4)光缆穿放的孔位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敷设管道光缆之前必须清刷管孔。

子孔在人手孔中的余长应露出管孔15cm左右。

5)手孔内子管与塑料纺织网管接口用PVC胶带缠扎,以避免泥沙渗入。 6)光缆在人(手)孔内安装,如果手孔内有托板,光缆在托板上固定,如果没有托板则将光缆固定在膨胀螺栓,膨胀螺栓要求钩口向下。 7)光缆出管孔15cm以内不应作弯曲处理。 8)每个手孔内及机房光缆和ODF架上均采用塑料标志牌以示区别。 3.2成端技术要求 1)应根据规定或设计要求留足预留光缆。 2)在设备机房的光缆终端接头安装位置应稳定安全,远离热源。 3)成端光缆和自光缆终端接头引出的单芯软光纤应按照ODF的说明书进行4)走线并按设计要求进行保护和绑扎。 5)单芯软光纤所带的连接器,应按设计要求顺序插入光配线架(分配盘)。 6)末连接软光纤的光配线架(分配盘)的接口端部应盖上塑料防尘帽。 8)软光纤在机架内的盘线应大于规定的曲率半径。 9)光缆在光纤配线架(ODF)成端处,将金属构件用铜芯聚氯乙烯护套电缆引出,并将其连接到保护地线。 4、施工程序流程图

电气工程作业指导书

电气工程作业指导书 第一章技术准备阶段 1、图纸会审时应主要审核电气器具、设备与设备层、顶层及暖气环路层的暖气片位置、各类风管、水平线槽、干管走向、厨房内操作台、吊柜、煤气、洗菜盆、烟道、卫生间内的脸盆、门厅处吊柜的位置,仔细核对相关专业图纸尺寸,发现有不合理处,在设计交底时办理一次性的变更洽商。 2、住宅室内插座及灯具平面位置尺寸应在审图阶段(施工预留预埋前)确定,并标注在施工平面图上.注意客厅、主卧等预留空调插座房间的暖气立管,如无设计要求,插座一律距结构外墙为500mm(注意考虑内保温墙的厚度)。 3、预留在二次结构内安装的线管位置必须与土建建筑图核对细部尺寸,不得利用电气平面图比例测量,以防产生误差。 4、工程主要部位:设备间、变配电室、消防泵房、中水机房、直燃机房、空调机房、多功能厅、竖井等部位,主电源的敷设方式(桥架、线槽、电缆)及走向位置必须与设备专业工长,在图纸会审阶段进行专业间的技术磋商与协调,落实图纸中有关专业施工存在的问题,尽量避免管道交叉,位置重合或安装后位置不符合施工规范等问题,必须在设计交底时办理一次性的变更洽商。消防泵房、中水机房、给水机房、直燃机房、空调机房等,循环泵电源管及其他设备电源管,与设备基础的地线跨接应按

“2005年92DQ13-1(46页)”做法施工。 5、为确保管路走向合理,施工前对标准层暗敷设的管路绘制实际走向管线的翻样图,做到标准层强弱电管路走向一致、做法一致,设备原件的位置统一,管线最大程度走近距离。 6、图纸会审后,对各设备间、变配电室、强弱电竖井线槽桥架及插接母线必须做走向、标高翻样图,厂家确定后,要求厂家根据实际现场情况进行二次翻样,翻样图未审定前不得进行加工,材料进场时按照翻样图进行验收,减少浪费,翻样图作为加工施工订货及现场的原始依据。特此强调,强电竖井落地配电柜及配电柜计量柜,电源进线建议采用下进线方式。 7、依据图纸竖井轴线、配电柜的位置、配电柜的尺寸,在本层地面预留预埋与电缆匹配的钢套管,套管要做地线跨接。竖井内垂直线槽预制加工时,根据上层配电柜进线(电缆)的大小,要求厂家在垂直线槽侧面上预留出线孔(以丁字三通形式留有线槽接头)。本层配电柜进线采用已预留的套管、与进线(电缆)匹配的线槽,在配电柜的下层与垂直线槽连接;线槽与配电柜PE排应做地线连接。如要一根电缆供三层电源用,层与层之间可采用镀锌钢管穿电缆或用“T”接线卡(每种施工方法均要求有设计签认的文字资料)。 A.钢管穿电缆方式:柜的上方开孔明配管与上层箱柜连接,但在配电柜制作时,应要求厂家柜内加设相线端子排。 B.“T”接卡连接方法:接线卡可放置在接线盒或封闭式线槽内,但放置在线槽内时在相应部位的线槽盖必须能够拆除检修。 8、防雷接地及等电位联结:电气工程图纸,设计对等电位联结要求有的不够详细,如卫生间、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设计图纸只是说明要做等电

电气作业指导书94890

1上岗前人员资质要求 1.1 没有接受过安全生产技术教育和培训的人员不能进行施工作业。 1.2 施工作业时应持入厂证进入现场作业,特殊工种人员还应持有特殊工种操作证。 1.3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不违纪,不违章;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责任。1.4 严格执行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妥善保管和使用各种机具。 1.5 严格执行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及各种票证制度,并接受安全监督部门的检查。 2 作业人员劳动防护要求 2.1 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进入现场时,一定要穿好防护衣、鞋。戴上安全帽和防护手套;高空作业要系上安全带;配合电气焊作业时,要戴好黑色护目镜。 2.2 在有毒气、窒息性、刺激性或腐蚀性的气体、液体和粉尘施工现场作业或检修时,首先要进行取样化验分析,合格后方能进入现场,同时必须戴上口罩、护镜或防毒面具。 2.3 在进入阴暗、潮湿的场所及有水的金属容器内施工和检修时,除了采用电压为12V的安全照明灯外,还应穿绝缘胶鞋,戴绝缘手套。 3 施工作业过程安全控制 3.1 作业前准备:分为技术准备、材料准备、机具准备; 3.1.1 技术准备。 施工图纸经过有关部门会审,施工方案已经批准,技术交底和必要的技术培训完成后,施工图纸交至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应按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修改设计和材料代用应经设计部门审批。施工前施工人员应认真熟悉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对施工工程的工艺流程、设备的型号、材质、规格都要了解清楚,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施工前要到施工现场实际详细核对图纸,密切配合,发现问题及时提请有关部门解决。在施工程序、施工方法、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等要求在施工中要严格执行; 3.1.2 材料准备。 材料准备即施工中用的电气设备,电缆、、电缆保护管、镀锌钢管、电缆槽盒以及其它辅助材料的准备,所有材料应符合图纸和技术要求。对有特殊要求的应按有关规范、标准进行校核性试验;各种材料的领用要有领用手续。对特殊材料的领用要由施工负责人亲自领用。 3.1.3机具准备。 根据施工方案和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准备必要的工具和机具,也可根据需要制作专用工准备的工具要求齐全、无损伤;对于施工用电动工具还应检查其电气绝缘性能是否合格。 3.1.4施工安全的一般规定

地铁轨道、四电作业指导书

地铁施工作业指导书 目录 第五篇地铁轨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3) 四十八、短轨枕整体道床施工作业指导书 (3) 四十九、整体道床道岔施工作业指导书 (13) 五十、碎石道床施工作业指导书 (17) 五十一、焊轨及无缝线路施工作业指导书 (19) 五十二、线路标志安装作业指导书 (29) 第六篇地铁轨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31) 五十三、钢管预埋作业指导书 (31) 五十四、分线盒安装作业指导书 (37) 五十五、桥架安装作业指导书 (39) 五十六、地槽安装作业指导书 (43) 五十七、爬架安装作业指导书 (46) 五十八、托板托架安装作业指导书 (48) 五十九、漏缆卡具安装作业指导书 (51) 六十、漏缆敷设作业指导书 (53) 六十一、漏缆接续作业指导书 (55) 六十二、光电缆敷设作业指导书 (57) 六十三、射频电缆敷设作业指导书 (62) 六十四、光电缆引入及成端作业指导书 (64) 六十五、通信管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67) 六十六、人井/孔施工作业指导书 (69)

六十七、管道管线部分作业指导书 (72) 六十八、出线面板成端安装作业指导书 (74) 六十九、传输系统室内安装配线作业指导书 (76) 七十、公务电话系统室内安装配线作业指导书 (79) 七十一、区间电话插销盒作业指导书 (82) 七十二、专用电话系统室内安装配线作业指导书 (84) 七十三、道岔电话安装作业指导书 (87) 七十四、无线系统室内安装配线作业指导书 (89) 七十五、无线天线安装作业指导书 (91) 七十六、铁塔及天馈线安装作业指导书 (93) 七十七、广播系统室内安装配线作业指导书 (96) 七十八、广播终端安装作业指导书 (98) 七十九、停车场扬声器安装作业指导书 (100) 八十、时钟系统室内安装配线作业指导书 (102) 八十一、室内时钟安装作业指导书 (104) 八十二、停车场时钟安装作业指导书 (106) 八十三、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室内安装配线作业指导书 (108) 八十四、视频监视终端安装作业指导书 (111) 八十五、集中监控系统室内安装配线作业指导书 (114) 八十六、电源系统室内安装配线作业指导书 (117) 八十七、办公自动化系统室内安装配线作业指导书 (120) 八十八、办公自动化系统综合布线及成端作业指导书 (122)

二次电缆配线作业指导书14资料

兰新铁路安红标段电气化改造变电专业工程 编号:安红变电-14 电缆二次配线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位: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兰新线红乌项有限公司兰新线安红段 电气化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 编制人: 负责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电缆二次配线施工作业指导书(AHBD-14) 1.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兰新线室内外牵引变电所、AT所、分区所工程电缆二次配线施工。 1.2 作业准备 1.2.1 内业技术准备 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应急预案,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已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1.2.2 外业技术准备 电缆二次配线施工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施工劳动组织配备、材料准备及设备工器具的配置。 1.3 技术要求 1 引进盘、柜及配电装置内的电缆及其芯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1)引进盘、柜的电缆应排列整齐,避免交叉,并固定牢固。固定方式如图AH-14-01所示,电缆外护层切口与固定卡子上沿呈水平,卡子直接固定在盘、柜下沿的专用型钢 上。 图AH-14-01电缆固定示意图 1-电缆外护层;2-电缆内护层;3-电缆钢带卡子; 4-电缆固定卡子;5-盘底型钢 2)铠装电缆的钢带不应进入盘、柜内,钢带的断口处必须扎紧。 3)当采用屏蔽电缆时,其屏蔽层应接地;如不采用屏蔽电缆时,其备用芯线应有一根接地。 4)盘、柜内的电缆芯线,应有规律的按垂直或水平配置,不得任意歪斜或交叉连接;备用芯线应留有适当余度。

2 电缆芯线的端部应标明回路编号,接线正确可靠。 3 每个端子每侧接线一般为一根,不得超过两根。 4 电缆芯线采用线槽布线时,线槽与端子排之间应有不小于50mm的间距,以便于接线及维修。 5 电缆芯线的连接采用压接端子时,所用压接工具、端子及芯线之间的规格应互相对应。在每个工作日开始时,应该对端子的压接强度进行检测,确保其耐拉力强度指标满足规定。 1.4 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 1.4.1 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电缆校线→套标号牌→固定电缆头→芯线排把→接线→校线 1.4.2 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 电缆校线 套标号牌 固定电缆头 芯线排把 接线 校线 图AH-14-02电缆二次配线 1.5 施工要求 1.5.1 施工准备 1 以端子排接线图为标准,检查核对配电装置或盘、柜的端子排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将与设计要求不符的部分进行更换。 2 以原理接线图和端子排接线图为依据,以制造厂提供的背面接线图或原理图作参

二次配线作业指导书

二次配线作业指导 书

二.二次配线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二次配线,保证二次配线正确、科学、整齐、美观,以确保各种被控设备动作的准确性、可靠性。 2.范围 本要求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直流屏,中低压配电盘,控制箱等产品的二次配线。 3.准备工作 3.1接受图纸。 3.1.1接受人必须具有相应资格(班组长以上)。 3.1.2查看图纸的清晰度。 3.1.3查看图纸合同号是否正确。 3.1.4查看图纸数量是否齐全。 3.1.5接受图纸必须办理好交接手续。 3.2对合同的质量要求及制作要求详细理解。 3.3无质量计划,无特殊制作要求的合同按公司常规规范制作。 3.4生产前必须看清质量计划和制作要求及图纸的签字是否齐全,组织讨论,方可生产。 4.方案确定 4.1选择材料 4.1.1导线选择

4.1.1.1 一般情况下,柜内导线釆用黑色,有特殊要求的按质量计划(图纸)中的颜色要求选择。 4.1.1.2 一般情况下,根据图纸要求选择相应型号的导线。 4.1.1.3计量柜中电流回路采用4mm2BV分色导线,电压回路活动线束采用2.5mm2导线,其余回路(控制回路、信号回路、照明回路)釆用0.75或1.5 mm2导线。 4.1.1.4航空插座及某些专用接插件不宜用导线。 4.1.2号码管 4.1.2.1根据所下二次图的线号,用号码管打印机打印出所需号码管,以便放线时使用。 4.1.2.2号码管内径为3~5mm,分别用于1.5~4mm2导线。 4.1.2.3号码管打印后字迹必须工整,清晰,且无涂改现象。 4.1.2.4无特殊要求的打印原理号,有特殊要求的根据要求打印。 4.1.3护线套 4.1.3.1线束穿入金属板孔时,金属板孔上必须有保护层(护线套、橡皮圈)。 4.1.3.2根据金属孔的周长把护线套量好后下料。 4.1.3.3护线套嵌好后,接缝处应处于下方。 4.1.4保护扣套 4.1.4.1根据线束大小选择相应规格的保护口套。 4.1.4.2包扎时先将线束整理整齐,导线应拉直,不允许参差不齐。

电气一次试验作业指导书

目录 1、编制依据 2、试验内容 3、试验的基本条件 4、发电机试验 5、电力变压器试验6?高低压异步电动机试验 7. 直流电动机试验 8. 咼压断路器试验 9. 电压互感器试验10?电流互感器试验 11. 套管试验 12. 绝缘油试验 13. 隔离开关 14. 避雷器试验 15支柱绝缘子试验 16. 母线试验 17. 电力电缆试验

18职业安全与环境因素 19.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 1、编制依据 1.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91 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条文说明》GB 50150-91 1.3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图纸 1.4厂家技术协议/技术资料 2、试验内容: 2.1工程概况 浙江京新兴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联合循环发电厂安装一台1*50MW燃气发电机,一台65T/H余热锅炉,一台19MW汽轮发电机。 2.2电气设备一次试验范围 a. 电力变压器(两台主变.二台厂用变及一台励磁变; b. SF6断路器; c. 电压互感器; d. 电流互感器; e套管; f. 绝缘油; g. 隔离开关;

h. 避雷器;

i. 支柱绝缘子 j. 母线(10KV; k. 电力电缆(10KV; 3、试验的基本条件 3.1 3.2 3.3物质准备及要求 a. 安全围栏及标示牌若干 b. 绝缘鞋,安全带若干; d. 对讲机1对; e. 4米竹梯1个; f. 扳手8寸4个,其它专用工具若干套;

3.4作业环境及其它应具备条件 3.4.1电气一次设备安装基本完,场地平整。 3.4.2试验现场应尽可能清洁,照明充足。 3.4.3试验人员应熟悉被试设备周围环境情况。 3.4.4所有试验人员必须了解被试设备的产品使用说明书及其结构原理,了解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相关部分,熟悉电气试验作业指导书,熟悉试验标准和要求,熟悉测试仪器,对试验结果能进行分析并做出结论。 3.4.5试验前必须接受技术交底,拟好试验结果记录表格,做到试验完,记录清楚, 报告及时完成。 3.4.6试验设备应接地良好,试验人员应有良好的绝缘保护措施,所使用的工具应有绝缘把手。 3.4.7试验必须有操作人、监护人至少各一名,并在试验前分工明确。在进行较复杂试验时,所有成员分工应职责明确,以便工作顺利进行,一旦发现意外时能及时处理。3.4.8试验电源要求电压稳定,容量足够,试验接线要考虑操作方便,无论出现故障或每次试验结束均应能及时断开电源。接线时要有防止短路、接地的保护装置, 电源导线绝缘应良好并敷设合理,以免受损坏及造成触电危险。 3.4.9试验设备的选择要注意型式、容量、规格,仪表选择要注意型式、精度、规格、内阻等。 3410本指导书编写内容是根据已有试验设备采取的试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 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更灵活合理的方法。 4. 发电机试验: 4.1试验项目 4.1.1定子绕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测量 4.1.2定子绕组直流电阻测量

地铁轨道电源系统室内安装配线作业指导书

四十八、地铁轨道电源系统室内安装配线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地铁通信工程电源系统室内安装配线施工。 2、施工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由总工程师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在工程项目地就近租用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 1)电源柜各单元应接触良好,电气接触点应接触可靠,连接紧密;输入电源的相线盒零线不得接错,其零线不得虚接或断开。 2)蓄电池组安装应排列整齐,连接正确,接触良好。 3)交直流电源配线应分开布放,不应绑在同一线束内。 4)电源配线不得有接头。 5)电源端子接线正确,配线两端的标志齐全。 6)直流电源线必须以线色区别正负极,直流电源正负极严禁错接与短路,接触必须牢固。 7)严禁用接地线代替电源线。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电源设备安装与配线-电源设备单机调试-电源系统调试4.2工艺流程图 见下页。 电源系统室内安装工艺流程图 5、施工要求 1)完成施工定测,工班组织完成施工复测。 2)完成安全、技术交底。 劳动组织

技术员2 人、普工4 人。 7、材料要求 电源线、地线、地脚螺栓、铜鼻子、焊锡、标签纸、绑扎带。 8、设备机具配置 冲击钻1台、水平尺1个、钢卷尺1把、吊锤1个、电焊枪2把、万用表1 个、液压钳2 把、扳手1 套、螺丝刀1 套、切割机1 台。 9、质量控制及检验 1)蓄电池安装结束后或开始使用前应进行补充充电。浮充充电宜采用限流恒压法,浮充电压为2.23 —2.28V /单体。 2)蓄电池充电时,环境温度应在21?32 C范围内,超过或低于上述范围,应调整充电电压。相对于25 C,每差「C其电压修正应为土0.003V /单体,即温度升高1C,浮充电压应降低3mV ;温度降低1C,浮充电压升高3mV。温度每变化5 C 应将浮充电压调整1次。 3)发生下列情况应进行均衡充电: a、指示蓄电池的浮充电压小于2.20V时。 b、紧急放电后,蓄电池需要在短时间内再充电时。 c、单体蓄电池的电压值参差不齐时。 d、全浮充连续运行3个月以上时。 10、安全、环保保证措施 1 )施工要注意人和仪器的安全,遇到意外情况应迅速与驻地联系。 2)施工要文明,严禁吸烟;施工完毕后清扫场地,不得留有废弃物。 3)工人上岗前,必须进行岗前技术、安全的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布线作业指导书

布线工艺作业指导书 3.0 电器元件接线工艺及技术要求 3.1 认真按接线图或原理图施工,符合图纸要求,接线正确。接线前先选线、打印线号管; 3.1.1绝缘导线的额定绝缘电压,不得低于电路的额定工作电压,对380V、220V电压不低 于500V。 3.1.2控制柜中电路的连接线,均应在两端套线号码管,每一条导线两端窜的线号要一致; 3.1.3所有号码管应根据接线图所注明的线号将其输入号码机打印,多大规格的导线选多 大规格的线号管,以线号管固定好不容易脱落为标准。 3.1.4号码管的长度一般根据线号长短电脑自行输出(本厂采用定尺寸20mm),号码管的 套装要求数字排列方向统一。如是水平套装,数字从左到右,如是垂直套装,数字从下到上,标号要求字迹清晰、正确。 3.2 根据元件两端接线端的位置,剪线、剥去绝缘层,然后窜线耳用用专用压线钳压紧; 3.2.1导线和所选用的线耳规格要一致(如:1.5m㎡的导线只能用1.5m㎡线耳)。线耳选 用应合理,根据接线位置的不同选用针式或叉式线耳(如:继电器和接触器选叉式线耳,空气开关选针式线耳),要用专用的压线钳压接,压接要牢固。 3.3 所有电器端子压接处应压紧以防松动; 3.3.1一般一个接线端子(含端子排和元器件接线端),只连接一根导线,必要时允许连 接二根导线。当需要连接二根以上导线时,应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导线的可靠连接。 两个端子间的连线不得有中间接头,导线芯线应无损伤。

3.3.2、导线与电气元件间采用螺栓连接、插接、焊接或压接等,均应牢固可靠。凡是多股 软线的连接头,要用焊接或压接。 3.3.3、绝缘导线穿越金属结构件时,应在穿过点设置绝缘物(如胶圈等),以防止导线的 绝缘层损坏。 3.3.4、绝缘导线不应支靠在不同电位的裸带电部件和带尖角的边缘上,应用适当的方法固 定绝缘导线。 3.3.5、线束敷设必须合理,不得妨碍电器的拆换或维修,不允许导线在两只接线柱中间走 线,不得遮掩线路标号和观察孔眼。 3.3.6、强、弱电回路不应使用同一根电缆,并应分别成束分开排列。 3.3.7、双屏蔽层的电缆,为避免形成感应电位差常采用两层屏蔽层在同一端相连并予接地。 3.4 接线应尽量端正、平而且直,线不要拉的太紧,应留适当的余量,导线的走向应合理、牢固、整齐、美观、层次分明; 3.5 不同的线路应采用不同的颜色线标志: 3.5.1 交流或直流动力电路:黑色 3.5.2 交流控制电路:红色 3.5.3 直流控制电路:蓝色 3.5.4 联锁控制电路(电源开关断开仍带电):桔黄色 3.5.5 与保护导线连接的电路:白色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作业指导书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作业指导书 1.临时用电组织设计 1.1现场临时用电设备5台或者设备总容量在50KW以上,应编制用电组织设计;装饰装修工程或其他特殊阶段,应补充单项施工用电方案; 1.2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内容要包括: 1.2.1现场勘测; 1.2.2确定电源进线、变电所或配电室、配电装置、用电设备位置及线路走向; 1.2.3进行负荷计算:一般采用需要系数法进行计算; 1.2.4选择变压器(根据具体情况可有可无); 1.2.5设计配电系统: a)设计配电线路,选择导线或电缆:截面选择根据具体情况按电流法或机械强度法; b)设计配电装置,选择电器; c)设计接地装置; d)绘制临时用电工程图纸,主要包括用电工程总平面图、配电装置布置图、配电系统接线图、接地装置设计图; 1.2.6设计防雷装置; 1.2.7确定防护措施; 1.2.8确定安全用电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 1.3临时用电组织设计要单独编制,不能与其他施工组织设计在一起编制; 1.4临时用电必须履行“编制、审核、批准”程序,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编制,经安全、技术、设备、施工、材料等相关部门审核,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后进行报验;如果有变更,应及时补充有关的图纸资料; 1.5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经编制、审核、批准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1.6对于小型工地(指现场临时用电设备5台或者设备总容量在50KW以下),可不编制临时用电组织设计,但仍要编制安全用电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并且也须经过“编制、审核、批准”程序; 2.电工及其他用电人员 2.1电工要持证上岗,其他用电人员(指直接操作用电设备人员)要经过相关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