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

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至今令炎黄子孙引以自豪,辞典中这样记载:火药——中国人发明,是一种硫磺、硝酸钾、木炭的混合物,最早被中国人用作焰火、爆竹和火箭的纵火剂。揭开了火药的秘密,在现代人眼里或许不以为然,但当科学尚处在蒙昧之中时,火药却是神秘之物。《太平广记》中记述了一则故事:有位名叫杜子春的年轻人,为寻求炼丹之术,去一个僻静遥远的地方拜见一位炼丹老人。天色已晚,老人叫他歇息在炼丹的地方,并告诉他千万不可乱说乱动。夜里,杜子春一觉醒来,发现炼丹着火了,火焰呼呼往上蹿,他记着老人的告诫,一动不动,眼睁睁看着火苗燃到屋顶,把房子烧了。据此人们可想象出“火药”这个名字,意思就是“着火的药”。这是人们认识火药的第一种性能——燃烧。又因为火药中的主要成份硝和硫磺在西汉时就被当作药品,用来治病,而且古代炼丹家为炼制“长生不老药”,终年隐居深山,精心选配各种药物原料,反复提炼,多方试验,在他们的辛勤努力下,虽然没有得到长生不老的仙丹,却发现发明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东西。火药就是出自炼丹家之手的一大成果。那时正处在盛行“仙道”学说的时代,由此火药便因药得名。

据《诸家神品丹法》一书记载:将二两硫磺、二两硝石,研成粉末,放在销银锅或砂罐内,挖一土坑,把锅放在坑内,使与地平,四周用土填实,再将三个皂角子,烧红成炭,逐个放入锅内,使硫磺和硝石烧起焰火,待焰火将熄时,再加木炭3斤来煅,待炭消三分之一后退火,趁未冷却时取出混合物。这就是“伏火法”。808年,又有人创造“伏火矾法”:用硝石、硫磺各二商,马兜铃(含炭素)三钱半,研成粉末拌匀,放在药罐内,埋入地坑,放进一块熟火,烟便腾起。在应用伏火法的同时,人们发现这三种物质一起加热燃烧,反应异常剧烈,似有爆炸的可能,因而格外小心。那时之所以未发生爆炸,是因为所用的物质是天然原料,未经提纯精炼,所以产生的力量微弱,未充分显示其爆炸性能。随着炼丹家们不断的改进,大约到晚唐时期(9世纪末),我国首创的黑色火药问世,并很快应用于军事。

在此之前,硫磺和硝常常作为纵火剂在战争中发挥威力。三国时,吴国攻蜀国,用船装载茅草。兵士们每人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磺和陷硝,自带火种,另一手拿刀枪,接近敌阵后,顺风点火,火势蔓延700里,蜀军大败,迫使刘备退居白帝城,那时兵家们用硫磺和硝作为燃烧剂使用,是采用火攻时的有效物质。诸葛亮带兵攻打陈仓城时,动用云梯近百乘,一乘可立十数人,周围用木板遮护,再加上短梯软索,兵士如蚁沿城墙攀登,谁想城上守军三千,各执火箭,分布四面,火箭齐发,云梯尽燃大火,无法攀附。诸葛亮又派冲车,守军用石块凿眼穿绳,甩打下来,冲车被打折,就这样昼夜相攻,20余日无计可破。这里所用的火箭,只是带有纵火剂的弓箭,主要起助燃作用。还有一次,诸葛亮派兵攻打乌戈国,将黑油柜安置在山谷中,油柜内预先安置火炮,名叫“地雷”,一炮中藏九枚,30步埋一个,中间用打通节的竹竿引出药线,一发动,出损石裂。这是《三国演义》中的描达,按史料记载,地雷是宋代产生的兵器,所以三国时使用地雷,也只是演义中的想象而已,但是用纵火剂——硫磺和硝等物质进行火攻,却是事实。904年,郑璠进攻豫章时,曾经“发机飞火”,据考证,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将火药应用于军事的记载。唐代晚期,火药从炼丹家手里传到军中,兵器家们于10世纪初造出火药火器—一飞火,并应用于战争。火器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兵器史上的一大转折,从此,冷兵器与火器

并存了很长一段时期之后,进入火器时代。冷兵器与火器并用时代开始于北宋。

自960年,赵匡胤建立宋王朝,中国结束了唐中叶以来长期的封建割据局面。天下统一,国泰民安,社会生产得到相应发展。但这时北方的辽、金、西夏游牧民族崛起,势力扩张,不断侵扰内地。他们的军队以骑兵为主,兵士剽悍骁勇,骑术非凡,宋军无法抵挡。由此,旧有的作战方式及兵器装备都急待改进,宋朝政府不得不加强军备建设,所以宋代是兵器大改革的重要时期。宋代军事工业相当庞大且完备。军器制造部门有专门的机构来研究制造各种炸药和火器。为了鼓励研制兵器者,宋朝政府规定给予兵器发明者、创造者以奖励和支持,所以那时常有人把自己新创制的兵器献给朝廷。据《宋史》记载:970年,兵部令史冯继升等提出了制火箭法。1000年,神卫水师队长唐福推出火箭、火环、火蒺藜。1002年,知宁化军刘永锡向朝廷献上创制的火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那时火药火器的发明创造十分兴盛。宋仁宗时

(1023~1063年)编著的《武经总要》一书,综述了当时的火器有10多种,如火箭、火炮、火药鞭箭、引火球、蒺藜火球、铁咀火鹞、竹火鹞、霹雳火球、烟球、毒药烟球等,并详细记述了火药的成分。比如载炮火药有14种成分配制,其中硝石约49%,硫磺约25%;蒺藜火药成分有10种,硝石约50%,硫磺约25%。这两种配方的比率十分接近于现代黑色火药的组配率。这时期的火药已具有燃烧、毒气、烟幕等不同作用。火器的杀伤威力大小主要在于火药配方的科学合理及火药性能发挥的多少,其次才是发射机制的改进和完善。宋代火药尽管已有相当的发展,但其处方还没有严格的定量比例,原料成分复杂,纯度不够,因而仍不能有效地发挥火药的全部性能。到明代,火药的发展达到了更高水平。1621年《武备志》中记载了提炼硝磺和配制各种火药的处方达30多种,其中铳火药的处方是:硝1两,硫1.4钱,柳炭1.8钱。硝石占75%,硫磺占11%,木炭占14%,这种配合比例与现代黑色火药的标准组配率基本一致。这时期火药的性能包括烟幕、毒气、燃烧、杀伤、催泪、喷嚏、昏迷等,这就大大提高了火药的威力。同时,制造火药的方法也趋于细密,原料呈颗粒状,不再是粉末,这样便于发射。后来,火药又分为直击的火药和横击的火药两种。直击火药按硝九、磺一的比例配制;横击火药按硝七、磺三的比例配制。火药成分也经过提炼更加纯净。火药的发展是火器制造技术不断提高的一个重要前提。我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不仅在中国古代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先后传入西方,为世界兵器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宋代军队在对金作战中,依仗火器的威力,占据了相当的优势,不仅能有效抵挡敌人骑兵队的冲击,而且常把敌兵击溃。金兵深知火器的厉害,千方百计想得到制造火药和火器的技术。后来金军攻占汴京后,有人把这一技术献给金人,金兵如获至宝,立即动手大量制造火药火器,用来反击来军。在金人手中还推陈出新,研制出一新的火器。1214年,金宣宗南迁汴京,蒙古人夺取了中都,金的一些制造火药火器的技术工匠有的被俘,有的投降。由此金人所掌握的火药火器制造技术,开始为蒙古人所用。1218年成吉思汗统帅大军西征,从此中国的火药和火器传到了中东,随后又经阿拉伯人之手传入欧洲。

很早以前,火药曾随炼丹术一起传入阿拉伯国家,阿拉人称“硝”为“中国雪”,当地语叫“巴鲁得”;波斯人称之为“中国盐”。人们只用它炼丹治病,还不知道

用于军事。古代阿拉伯和欧洲的战争中,曾使用过多种纵火剂,其主要成分有沥青、硫磺、松脂、石油等,不仅没有火药,也没有制造火药的主要原料——硝。当蒙古骑兵的铁蹄踏入中亚西亚,直至地中海沿岸的大马士革时,阿拉伯人才见识了火器、火药。

元军西征使用了大量火器,1220年元军攻击尼沙城时,修筑了一座高炮台,使用20门弩炮对城内连续轰击了15天,发射了大量火箭、毒火罐、火炮弹。1258年,蒙古兵围攻黑衣大食的都城巴格达时,使用过铁火炮或叫震天雷,阿拉伯人叫“铁瓶”。据波兰史学家记载,当蒙古兵攻击华沙的时候:

“蒙古军施展妖术,但见大旗一挥,出现了伸出X形脑袋的妖物,从它嘴里喷出一阵烟雾,发出的臭味令人难忍,波兰军队士兵个个不敢正视,这一仗死伤了许多人。”其实蒙古兵使用的“妖物”就是一只毒药烟毯,这种毒药烟毯,重5斤,毒药成分有草乌头、芭豆、狼毒、砒霜等,加入火药成分硫磺、焰硝、末炭末等,捣合成毯,用麻绳串住,长1.2丈,重半斤,为弦子。再用故纸、沥青、麻皮、黄蜡等物捣合涂在外表,用炮放出,毒气熏人,可致人口鼻出血,中毒身亡。蒙古军西征的同时,将随身携带火器及其制造技术,经被俘投降者之手一并传给了阿拉伯人。据阿拉伯文兵书记载,当时传入阿拉伯国家的火器有两种,一种叫“契丹火枪”,一种叫“契丹火箭”。到14世纪初,阿拉伯人把这两种火器发展成为两种“马达发”(阿拉伯语“火器”)。一种是用一根短筒,内装火药,筒口安置石球,点燃引线后,火药发作,石球射出以击人。另一种是用一根长筒,内装火药和铁球,然后再装上一支箭,临阵点燃线后,火药发作,冲击铁球,同时将箭推出。很明显,这两种火器与我国南宋时的“火筒”和“突火枪”类似。

中国古代以硝石、硫黄、木炭或其他可燃物为主要组分,点火后能速燃或爆炸的混合物。因为硝石、硫黄等在中国古代都是药物,混合后易点火并猛烈燃烧,故称为火药。现代黑火药是由中国古代火药发展而来。火药是人类掌握的第一种爆炸物,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曾起重大作用。

火药的起源:火药不是历史上个别人物的发明,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炼丹术,在火药发明的过程中,炼丹家的作用特别重要。中国古代火药的主要成分硝石和硫黄,以及硫黄的砷化物,都是炼丹术中常用的药物。西汉末东汉初的炼丹书《三十六水法》中,有名为“硫黄水”、“雄黄水”、“雌黄水”的丹方,用硝石与硫黄、雄黄和雌黄在竹筒中以水法共炼。

隋末唐初医学家、炼丹家孙思邈(581~682),史称药王。选录入《诸家神品丹法》的《孙真人丹经》,相传是孙思邈所撰,记载有多种“伏火”之法。这类伏火之法,虽然炼丹家的原意,是为了使硫黄改性,避免燃烧爆炸,以达到炼丹的目的;但同时使他们认识到,上述丹方中含有硝石、硫黄和“烧令存性”(即炭化)的皂角子或马兜铃粉,三者混合具有燃烧爆炸的性能,从而发明了原始火药。故在炼丹时,有必要采取安全措施,将药罐放在坑内,与地平,四面并以土填实,甚至用湿纸盖,方砖捺,以土冢之。炼丹家正是通过他们的长期实践,才发现硝石、硫黄和木炭等混合物的爆炸性能,因此,至迟在808年以前,含硝、硫、炭三组分的火药已经在中国诞生。

火药的早期军事应用:到10世纪,关于试制和试验火药兵器的记载已经屡见于文献。北宋初官修的《武经总要》,记载有火炮、蒺藜火毬和毒药烟毬的火药配方。这3个配方是世界历史上最早冠以火药名称,并直接应用于3种实战武器的火药。但应指出,这些配方中硝含量低,还含有大量其他组分,通常只能速燃,用以纵火、发烟或散毒,还是一种低级火药,是近代火药的雏形。

火药技术的发展:10~14世纪,由于战争频繁,火药兵器得到发展,火药性能不断提高,火药技术不断改进。在文献中有不少对于当时各种火药兵器威力的描述。北宋靖康元年(1126),金人攻宋都汴京,“夜发霹雳炮以击贼,军皆惊呼”(李纲《靖康传信录》卷二)。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军渡江攻宋,“舟中忽放一霹雳炮,盖以纸为之,……自空而下,……其声如雷,纸裂而石灰散为烟雾,眯其人马之目,人物不相见。……逐大败之”(杨万里《诚斋集》卷四十四)。金天兴元年(1232),赤盏合喜守汴京时,“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铁礶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爇围半亩之上,火点著甲铁皆透”(《金史》卷一百十三)。元至元十四年(1277),元兵攻静江(今广西桂林),静江破,守将“娄钤辖犹以二百五十人守月城不下”。元军围之十余日,“娄乃令所部入拥一火炮燃之,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外,兵多惊死者,火熄入视之,灰烬无遗矣”(《宋史》卷四百五十一)。元至元十七年(1280),“维扬炮库之变为尤酷。……碾硫之际,光焰倏起,即而延燎,火抢奋起,迅如惊蛇。……未几透入炮房,诸炮并发,大声如山崩海啸,倾城骇恐,……远至百里外,屋瓦皆震……。事定按视,则守兵百人皆糜碎无余,楹栋悉寸裂,或为炮风扇至十余里外。平地皆成坑谷,至深丈余。四比居民二百余家,悉罹奇祸,此亦非常之变也”(周密撰《癸辛杂识·炮祸》)。

据上述文献描述的各种火器威力,很明显地可以看出,火药性能在10~14世纪中是逐步提高的。12世纪的霹雳炮,已能用火药喷火的反推力,把它推上空中,反映出其火药性能比10、11世纪用以纵火的火药有了提高。13世纪,用于装填铁火炮(震天雷)的火药,能将生铁外壳炸成碎片,打穿铁甲。一枚铁火炮爆炸后,使城土皆崩,城内250人死亡,士兵多有惊死者。而在炮房爆炸中,能形成丈余弹坑,甚至楹栋有被炮风扇出数里者。这些事实充分说明当时火药的威力之大。

明朝对火药技术有大量文字记载,至今尚存的明代《火龙神器阵法》是继《武经总要》之后的另一部重要文献,它反映了14~15世纪及其前后火药技术的进展,其中载有多种三组分火药配方。在戚继光所著《纪效新书》中,对火药配方和制造工艺均有详细记述。鸟铳药配方含硝酸钾75.8%,硫10.6%,炭13.6%,与现代标准军用黑火药基本相同。当时已制作粒状火药,所载工艺翔实可行。还记载了检验火药性能的方法:“只将人手心擎药二钱,燃之,而手心不热,即可入铳。但燃过有黑星白点,与手心中烧热者,即不佳。”说明对火药燃速和反应的完全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火药理论的探索:明朝对火药配方和性能已作了一些初步的理论探索,有关记载最早见于唐顺之的《武编》(1549年辑),后来茅元仪收入《武备志》(1621年刊印),名之曰“火药赋”。这是一篇关于火药的学术文章,对硝、硫、炭三种组分的作用

和相互关系作了定性的说明,特别是明确了硝石在火药中的重要作用,是符合科学原理的。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在其名著《天工开物》(1637年初刊)中对火药性能作了理论探索,他说:“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两精逼合,成声成变,此乾坤幻出神物也。”又说:“消性至阴,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于无隙可容之中。”他借用中国古代传统的阴阳对立转化之说,形象地描述硝硫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他和茅元仪一样认为硝性竖而硫性横,但又进一步明确提出了与现代“发射”和“爆炸”大致相当的“直击”和“爆击”两个概念。将硝硫比例与性能联系起来,对实践经验作了总结。

概观中国对火药的探索、发明和发展,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古代化学家(炼丹家)们利用早在汉朝已经掌握了的金石药物硝、硫,经过长期的炼丹实践,至迟在唐宪宗元和三年(808)以前已经发明了火药,并在五代末北宋初(10世纪)用以制造出纵火用的火药兵器。在宋、元两代不断创造新火器的实践中,火药性能也不断提高,炸弹用火药和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用的发射药等均已制造出来,并在明朝达到了成熟的程度。到明朝后期,科学家们还继续在理论上作了一些探索。硝硫磺木

炭火药是中国的发明火药的制造在公元1550 年,法国人发明了「湿制法」:先将各个成分浸水润湿,然后混合起来作成大饼状,在晒干或风干后打碎,用细筛子

筛过,火药粉会变成小颗粒状(grain),然后装在大桶里不停翻搅(tumbling),磨掉颗粒的稜角并加入石墨抛光。用这种方法制造出来的火药各成份分子间构成比较稳定的结构,长程运输时不易分解,而且颗粒间的燃烧空间较大,容易均匀地燃烧;由于制程的关系,这种火药被称为「corned」火药。不过这也加强火药的威力,使得许多原来还算安全的枪炮都变得有膛炸的危险。现代火药配方的比例7.5:1:1.5(硝:硫:碳)也是在19 世纪时确定下来的。对西方世界来说,硝的取得一直是制造火药时最大的问题。由于欧洲基本上不产天然硝,只能从人畜排泄物堆肥中取得(尿中的氮酸经自然化学反应与钾结合而成),在18 世纪之前大大限制了火药的使用。英国在17世纪时还有专门的集硝官(salt-peter man),随时可以闯入人家中把厕所、马厩地面挖起来搜集天然硝,英王查理一世还下令全国所有这些地方的地面不准铺石板或木板;这直到英国取得印度,才有比较充裕的货源供应。这个现象也反映在美国独立革命之中,华盛顿麾下的军队整个战争期间一直为火药供应不

足的问题所困扰。到了19 世纪中叶,在智利发现了大量的硝酸盐矿(sodium ni trate)。这些盐类和氯化钾(可从海水中大量提炼)反应后可以便宜地制造出硝酸钾,这才解决了硝的供应问题。后来,美国人拉马特?杜邦在公元1858 年发明了使用硝酸盐来直接制作火药的方法,成本要比使用硝酸钾便宜很多。用硝酸盐制造的火药虽然爆炸威力较用硝酸钾的小,但由于便宜,十分适合用在挖矿开路之用。后来就将使用硝酸钾的火药称为 a 类火药,用硝酸盐的则是 b 类火药。根据颗粒来分的话,又可分为从f,2f,直到7f 等7 级。f 级颗粒最大,7f 最小。如果经过抛光手续的话再加一个g 。所以可以看到火药的分级如2fag,3fb 等。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中国的四大古发明有,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四大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中国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之一。古代,我国的科学技术在许多方面曾经居于世界前列,但过去的光辉历史不等于现在的荣耀。5世纪后的千余年里,欧洲处在封建社会之中。在这个漫长的时期里,我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在向前发展,而欧洲的科学技术却停滞不前。 指南针 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指南针的前身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指南针的发明者是谁 指南针的发明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指南针是什么时间发明的 指南针的意义和价值 指南针有什么作用?火药

用硝石、硫黄和木炭这三种物质混和制成的,而当时人们都把这三种东西作为治病的药物,所以取名“火药”,意思是“着火的药”。火药是我国古代什么家发明的 什么时代将火药应用在军事上? 火药的发明的意义 火药为什么无法在中国应用 黑火药是由什么原料组成的造纸术 造纸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古人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这表明了中国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关系。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造纸术是谁发明的纸的发明与再创造 造纸术的发明对人类文化发展产生什么重要影响? 中国的造纸术发明后流传到哪些地区、国家? 蔡伦是受到怎样的启发发明造纸术? 印刷术 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资料

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资料: 【指南针】指南针是一种用于指示方向的工具。前身为中国古代 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广泛应用于航海、野外探险等领域。战国时代, 我国人民利用磁铁造成了一种指示方向的工具,叫“司南”。“司南” 就是指南的意思。 东汉时的王充在他的著作《论衡》中对司南的形状和用法做了明 确的记录。司南是用整块天然磁石经过琢磨制成勺型,勺柄指南极,并使整个勺的重心恰好落到勺底的正中,勺置于光滑的地盘之中,地盘外方内圆,四周刻有干支四维,合成二十四向。这样的设计是古人认真观察了许多自然界有关磁的现象,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经过长期的研究才完成的。 【火药】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火药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 炼丹过程中发明的。我国古代著名的炼丹家葛洪等,都曾在洛阳长期逗 留过,伟大的医药学家孙思邈生活在隋代和唐代早期,京兆华原(今陕西 省耀县)人。他博涉经史百家学术,通达道经佛典,总结了唐以前的临床 攻理论,收集方药、针炙等内容,编著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等书,在医学上有较大贡献,被后世尊为"药王"。他不仅是伟大的医药 学家,而且是著名的炼丹家,自号"孙真人"。他是总结以前炼丹家经验基础上收集河洛地区和关中地区炼丹家的配方,最后提出硫磺伏火法这种较为管用的配方。总之,火药的发明与传播,和孙思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造纸术】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也是人 类文明史上一项最杰出的成就。纸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它作为 一种新的信息载体在中国率先出现,使中国汉代的文明勃兴超过了其它 的文明。公元八世纪左右,阿拉伯人才开始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 大约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我国就有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称为甲骨文。到了春秋时,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龟甲和兽骨,称为竹简和 木牍。甲骨和简牍都很笨重,战国时思想家惠施外出讲学,带的书简就 装装了五车,所以有学富五车的典故。西汉时在宫廷贵族中又用缣帛或 绵纸写字。缣是细绢、帛是丝织品的总称吏一方缣帛上写字时,便于书 写,不但比简牍写得多,而且还可以在上面作画,但是价格昂贵,只能 供少数王宫贵族使用。公元前2世纪西汉初期已经有了纸。 【印刷术】顾名思义,印刷术的“印”字,本身就含有印章和印 刷两种意思;“刷”字,是拓碑施墨这道工序的名称。从印刷术的命名 中已经透露出它跟印章、拓碑的血缘关系。印章和拓碑是活字印刷术的 两个渊源。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中国早在汉代就发明了纸和油 烟、松烟两种墨。纸和墨的发明为活字印刷术的诞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战国秦汉以来出现的印章和拓碑等复制文字、图画的方法又为活字印刷 术的发明提供了技术条件。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 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 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 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四大发明简介(中英文版本)

China Ancient Four Inventions Compass, gunpowder['ɡ?n,paud?], papermaking skill and typography[tai'p?ɡr?fi], is China ancient['ein??nt] four inventions, it is one of the signs that China become to the ancient civilized['sivilaizd]country, occupy['?kjupai]the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human civilization[,sivilai'zei??n]. 罗盘、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这是中国成为这古老文明的国家,占据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标志之一。 1. Compass指南针 The invention of the compass is the result of China ancient working people know to the object magnetism['m?ɡnitiz?m] in the long-term practice. 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实践中认识到物体的磁性的结果。Because of productive labor['leib?], people have found the characteristic[,k?r?kt?'ristik] of the magnet['m?ɡnit]pointing to direction. Through experiment and research in many ways, invented the Compass at last. 由于生产劳动,人们已经发现了磁铁的指出方向的特点。通过试验和在许多方面的研究,发明了指南针。 The Compass give play to important function['f??k??n] in the navigation[,n?vi'ɡei??n] after introducing to Europ['ju?r?p]e. 指南针在传入欧洲后,在导航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 Gunpowder火药 The gunpowder is made of niter, sulfur['s?lf?]and charcoal['t?ɑ:k?ul]three kinds of materials[m?'ti?ri?lz] mixing. 火药是由硝石、硫和木炭三种原料混合制成的。 In the Tang Dynasty['din?sti], the gunpowder begins to be applied[?'plaid]to the military['milit?ri] affairs [?'fε?]. 唐朝,火药开始应用到军事上。 People utilize['ju:tilaiz]the throwing stone machine [m?'?i:n], light the gunpowder bag and throw out, burn the enemy['enimi], this is the most primitive['primitiv]cannon ['k?n?n]. 人们利用抛射石头的抛石机,把火药包点着以后,抛射出去,烧伤敌人,这是最原始的火炮。 3. Papermaking skill造纸术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中国四大发明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中国四大发明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知道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加深对祖国文化的认识,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2、能围绕话题谈话,并能从别人的谈话中获得有用的信息。 3、掌握用吹塑纸印刻的方法,体验创造的乐趣,在印画的过程中 能保持画面的整洁。 活动准备 ppt课件:四大发明 活动过程 一、有趣的造纸术 1、师生共同举办“纸的展览会”在日常生活中请幼儿搜集各种各 样的纸。 请幼儿把收集来的各种各样的纸制品共同布置成“纸类展览会”。 2、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纸的特征,帮助幼儿回忆和扩展自 身的经验。 幼儿讨论:你们带来了什么样的纸?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让幼儿通过观察、触摸等手段进行感知,发现有的纸厚,有的纸薄;有的纸光滑,有的纸粗糙; 有的纸硬,有的纸软,有的颜色和光亮度也不一样等多种特征。 3、启发幼儿思考:纸是怎么来的? 幼儿议论后,教师小结并介绍中国人发明造纸的过程和造纸的方法。 激发幼儿对创造发明的兴趣。

4、启发幼儿讨论:纸可以做什么用? 如:书写、印刷、包装、装饰、做纸盒、做信封、折纸、做纸浆玩具等。 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古代中国人发明纸对社会发展进步的巨大贡献。 二、神奇的火药 1.让幼儿回忆过新年时看到放烟花的情景,让幼儿知道美丽的烟花需要火药才能点燃。 2.出示火药的图片,并向幼儿介绍我们和分方位的盘装在一起,也叫罗盘针。 4、启发幼儿谈谈指南针在生活中的运用。 四、印刷术(同上简单介绍) 教师小结,让幼儿知道这四大发明是我国在世界上最先发明的,还有很多发明,也使世界瞩目。 现在,中国在世界上还是很棒,很多的科学家是中国人,我们长大后一样要为中国人争光。 激发幼儿的爱国心。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纸

大班优质社会常识课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纸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自然不能不说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四大发明不仅仅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繁荣的标志和中国人民聪明智慧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近代文明的进程。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中国古代的四大文明,也许人类社会不是今天这个样子。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四大发明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现在简单说下这两大发明。 一、造纸技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杰出贡献之一。 大约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我国就有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到了春秋时,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龟甲和兽骨,称为竹简和木牍。甲骨和简牍都很笨重,战国时思想家惠施外出讲学,带的书简就装了五车,所以有学富五车的典故。西汉时在宫廷贵族中又用缣帛或绵纸写字。缣是细绢、帛是丝织品的总称吏一方缣帛上写字时,便于书写,不但比简牍写得多,而且还可以在上面作画,但是价格昂贵,只能供少数王宫贵族使用。公元前2世纪西汉初期已经有了纸。发明人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121)年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被称为“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不仅是书籍制作材料上的伟大变革,而且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发明地点洛阳)。 二、活字印刷: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宗仁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块块木板上雕刻成凸出来的反写字,然后再上墨,印到纸上。每印一种新书,木板就得从头雕起,速度很慢。如果刻版出了差错,又要重新刻起,劳作之辛苦,可想而知。北宋刻字工人毕升在公元1004年至1048年间,用质细且带有粘性的胶泥,做成一个个四方形的长柱体,在上面刻上反写的单字,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2007年,英国《独立报》评出了改变世界的101个发明。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及另一发明算盘赫然在列。本文着重介绍中国古 代四大发明。 造纸术 西汉初年我国发明了造纸术。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汉景帝时的纸,是迄今所知最早的纸。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称“蔡侯纸”。造 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有才学,尽心敦慎,数犯严颜,匡弼得失。……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 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汉代造纸工艺示意图西汉早期麻纸(甘肃放马滩出土) 蔡伦蔡伦墓(陕西洋县) 据说,欧洲写一部《圣经》要用300张羊皮。……造纸术的西传大大降低了书籍的成本造价,加速了文化教育的社会化和平民化进程。……因此,一位西方 哲人曾说过:“造纸一事,尤为重要,即谓欧洲文艺复兴之得力于纸亦不为过”。 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 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纸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 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印刷术

隋唐时出现了雕版印刷。868年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11世纪初,北宋平民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发明早四个多世纪。东传朝鲜、日本,西传埃及、欧洲,印刷术的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保存,是一个重大贡献。 宋元时期,我国已有套色印刷技术。山西应县木塔内,发现了辽代的红、黄、蓝三色佛像版画,这是目前发现的我国最早的雕版彩色套印印刷品。 雕版印刷的《金刚经》(局部)泥活字模型毕升 《梦溪笔谈》中关于毕升的记载 转轮排字(元朝科学家王桢发明转轮排字盘。排版时,只要转动放活字的轮盘,就可以拣出要用的字) (毕升的活字印刷)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造纸术和印刷术,欧洲可能要长期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 中国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14世纪末,欧洲出现木板雕印的印刷品……1450年前后,德国出现了受中国活字印刷术影响而制成的金属活字,用以印制书籍。印刷术传到欧洲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印刷术还同宗教改革有着密切联系。……它有力地支持了思想文化领域中的革新运动。……正如西方学者所言“西方世界现代文明进程中的几乎每一项成就都以不同方式与印刷术的引进与发展有联系” 火药 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唐中期书籍记载了制成火药的方法。唐末运用于军事。南宋时发明“突火枪”,13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火药的发明和传播,改变了中世纪的战争模式,是军事上划时代的一件大事。 (火药和火器的使用)是一种工业的,也就是经济的进步。

四大发明英语六级翻译练习

四大发明英语六级翻译练习 英语六级翻译模拟练习题:四大发明请将下面这段话翻译成英文:中国的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它们是中 国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标志之一。第一个指南针产生于战国 时期(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是利用天然磁石(natural magnet)来辨别 方向的一种简单仪器。火药发明于隋唐时期,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造 纸术于东汉年间由蔡伦改进,使纸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印刷 术,又称活字印刷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四大发明对世界经济的 发展和人类文化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翻译: Four great inventions of China include thecompass,gun powder,the paper-making techniqueand the printing technique.They are one of themarks that China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the history of human civilization.The first compasswas invented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It was a simple device employing naturalmagnets to identify directions.Gunpowder was invented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and wasmainly used in military areas.The paper-making technique was developed by Cai Lun in theEastern Han Dynasty,making paper a commonly used writing material.The Printingtechnique,also called movable type printing,promoted the spread of culture significantly.Thefour great inventions of China made tremendous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world's economy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ulture of mankind. 1.第二句的主干是“它们是标志之一”,“标志(mark)”的定语很 长,可用that 引导的定语从句来修饰。 2.第三句“第一个指南针…”较长,可拆译为两个句子,前一句说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

【中考题原创】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 湖北省石首市文峰中学刘涛 【背景资料】黑火药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发明”之一,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最初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炼丹术,主要用于医药方面,黑火药最早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将火药武器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后,主要应用到军事方面,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和火箭的推进剂等。 【知识链接】认识黑火药的历史、组成、各成分性质,书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燃放烟花炮竹限时限地的城市管理要求,形成科学消费的现代生活理念。 【中考题原创】 1.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百炼成钢B.黑火药爆炸C.玉石雕琢成玉器D.粮食酿酒 2.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下列物质不属于黑火药成分的是() A.硫磺B.木炭C.硝酸钾D.小苏打 3.“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由硝酸钾、硫磺、木炭组成。“黑火药”属于()A.纯净物B.化合物C.单质D.混合物 4.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为:2KNO3+3C+S K2S +N2↑+3X↑,则X的化学式为() A.CO B.NO C.CO2D.SO2 5.“山青水绿、天蓝地净”要靠我们共同创造和维护。下列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A.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树面积 B.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水体污染 C.节日燃放烟花爆竹,增加喜庆气氛 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6.我国各地规定严禁燃放烟花爆竹。下列属于“禁止放鞭炮”标志的是() A.B.C.D. 7.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组成是“一硫(硫粉)二硝(硝石,即KNO3固体)三碳(木炭粉)”。点燃黑火药发生爆炸,生成硫化钾(K2S)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及一种无毒的氧化物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黑火药爆炸时产生白烟,白烟是由于______(填化学式)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 ⑵请写出黑火药爆炸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四大发明介绍演讲稿|赞四大发明演讲稿

【演讲稿】 四大发明是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一种观点,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是古代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一般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下面是分享的赞四大发明演讲稿,希望你喜欢! 赞四大发明演讲稿 各位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书写着永不停息、对美好幸福的追求,展示着永不磨灭、对民主富强的探寻。绵延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从来就没有中断过。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有四大发明,那四大发明指什么呢? 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此一说法最早由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那我就先说说造纸术,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汉族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

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这表明了中国汉族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关系。 那我们再来说说造纸术的改进人蔡伦吧!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为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说完造纸术我们再来说说火药,火药是中国汉族发明于隋唐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炼丹术的目的和动机都是荒谬和可笑的,但它的实验方法还是有可取之处,最后导致了火药的发明。 接着我们再谈谈指南针,指南针是一种判别方位的简单仪器,又称指北针。指南针的前身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 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至今令炎黄子孙引以自豪,辞典中这样记载:火药——中国人发明,是一种硫磺、硝酸钾、木炭的混合物,最早被中国人用作焰火、爆竹和火箭的纵火剂。揭开了火药的秘密,在现代人眼里或许不以为然,但当科学尚处在蒙昧之中时,火药却是神秘之物。《太平广记》中记述了一则故事:有位名叫杜子春的年轻人,为寻求炼丹之术,去一个僻静遥远的地方拜见一位炼丹老人。天色已晚,老人叫他歇息在炼丹的地方,并告诉他千万不可乱说乱动。夜里,杜子春一觉醒来,发现炼丹着火了,火焰呼呼往上蹿,他记着老人的告诫,一动不动,眼睁睁看着火苗燃到屋顶,把房子烧了。据此人们可想象出“火药”这个名字,意思就是“着火的药”。这是人们认识火药的第一种性能——燃烧。又因为火药中的主要成份硝和硫磺在西汉时就被当作药品,用来治病,而且古代炼丹家为炼制“长生不老药”,终年隐居深山,精心选配各种药物原料,反复提炼,多方试验,在他们的辛勤努力下,虽然没有得到长生不老的仙丹,却发现发明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东西。火药就是出自炼丹家之手的一大成果。那时正处在盛行“仙道”学说的时代,由此火药便因药得名。 据《诸家神品丹法》一书记载:将二两硫磺、二两硝石,研成粉末,放在销银锅或砂罐内,挖一土坑,把锅放在坑内,使与地平,四周用土填实,再将三个皂角子,烧红成炭,逐个放入锅内,使硫磺和硝石烧起焰火,待焰火将熄时,再加木炭3斤来煅,待炭消三分之一后退火,趁未冷却时取出混合物。这就是“伏火法”。808年,又有人创造“伏火矾法”:用硝石、硫磺各二商,马兜铃(含炭素)三钱半,研成粉末拌匀,放在药罐内,埋入地坑,放进一块熟火,烟便腾起。在应用伏火法的同时,人们发现这三种物质一起加热燃烧,反应异常剧烈,似有爆炸的可能,因而格外小心。那时之所以未发生爆炸,是因为所用的物质是天然原料,未经提纯精炼,所以产生的力量微弱,未充分显示其爆炸性能。随着炼丹家们不断的改进,大约到晚唐时期(9世纪末),我国首创的黑色火药问世,并很快应用于军事。 在此之前,硫磺和硝常常作为纵火剂在战争中发挥威力。三国时,吴国攻蜀国,用船装载茅草。兵士们每人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磺和陷硝,自带火种,另一手拿刀枪,接近敌阵后,顺风点火,火势蔓延700里,蜀军大败,迫使刘备退居白帝城,那时兵家们用硫磺和硝作为燃烧剂使用,是采用火攻时的有效物质。诸葛亮带兵攻打陈仓城时,动用云梯近百乘,一乘可立十数人,周围用木板遮护,再加上短梯软索,兵士如蚁沿城墙攀登,谁想城上守军三千,各执火箭,分布四面,火箭齐发,云梯尽燃大火,无法攀附。诸葛亮又派冲车,守军用石块凿眼穿绳,甩打下来,冲车被打折,就这样昼夜相攻,20余日无计可破。这里所用的火箭,只是带有纵火剂的弓箭,主要起助燃作用。还有一次,诸葛亮派兵攻打乌戈国,将黑油柜安置在山谷中,油柜内预先安置火炮,名叫“地雷”,一炮中藏九枚,30步埋一个,中间用打通节的竹竿引出药线,一发动,出损石裂。这是《三国演义》中的描达,按史料记载,地雷是宋代产生的兵器,所以三国时使用地雷,也只是演义中的想象而已,但是用纵火剂——硫磺和硝等物质进行火攻,却是事实。904年,郑璠进攻豫章时,曾经“发机飞火”,据考证,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将火药应用于军事的记载。唐代晚期,火药从炼丹家手里传到军中,兵器家们于10世纪初造出火药火器—一飞火,并应用于战争。火器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兵器史上的一大转折,从此,冷兵器与火器

中国的四大发明有什么

中国的四大发明有什么?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中国的特别行政区有哪些?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国的国庆节是什么时候?是每年的十月一日。 中国四大文学名著有什么?有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 中国春节有什么习俗?吃饺子,打扫房子、贴春联、吃饺子、放鞭炮、拜访亲戚。 中国的国华是什么?牡丹花。 中国的国宝是什么?熊猫。 中秋节有什么习俗?农历8月15日赏月和吃月饼。 清明节有什么习俗?农历4月5日前后扫墓和踏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农历5月初五吃粽子和赛龙舟。 元宵节有什么习俗?农历正月十五吃汤圆,赏花灯,舞龙。 西湖再中国的哪个城市?杭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和杭州。 四大传说故事有什么?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牛郎织女。 中国第一长河?长江。 2010年世博会是在哪举行?上海。 北京的名胜古迹有什么?长城,故宫,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 中国茶有什么?乌龙茶,龙井茶,绿茶,茉莉花茶,红茶。 广州在哪个省?广东省。 中国的地图像什么动物?像公鸡。 中国最长的人工河道是什么?京杭大运河。北京到杭州。 请说出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僧。 岁寒三友有什么?松,竹,梅。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吴承恩。

中国古代人用什么来写字?毛笔。 中国最大的皇宫?故宫。 中国历史当皇帝最长的是?康熙皇帝。61年。 中国的四大美女有谁?杨贵妃,王昭君,西施,貂蝉。 中国的火炉城市有什么?南京、重庆、武汉、南昌。 中国最大最完整的水上园林是?颐和园。 谁是儒家的创始人?孔子。 中国的五大名山有什么?泰山、衡山、嵩山、恒山、华山。 中国人口最多的名族是?汉族。 中国第一奇山是什么?黄山。 澳门是哪年回归中国的?1999年。 香港市哪年回归中国的?1997年。 康熙和乾隆皇帝是哪个朝代的皇帝?清朝。 中国一共有多少个省?23个省。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 中国的文房四宝有什么?笔、墨、纸、砚。 昆明在中国哪个省?云南省。也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 中国的七大古都有什么?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杭州、安阳。中国的七大奇迹是什么?长城。中国国旗是?五星红旗。 唐朝最有名的诗人是?李白。被称为“圣诗”喝酒了才能写诗。 中国的神医是“华佗”

新四大发明 The New Four Inventions_英语作文

新四大发明The New Four Inventions In the old China, the four inventions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civilization.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the foreigners make a conclusion of the new four inventions of China. They speak highly of Chinese homemade softwares, which bring great convenience to them. 在旧中国,四大发明对文明有着很大的影响。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外国人总结出了中国新的四大发明。他们赞扬中国制造的软件带来的巨大便利。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foreigners who come to China to live for a while will be amazed by Chinese development. They get used to using Chinese softwares and they believe that Ofo, Alipay, Taobao and high speed train are the new four inventions, which influence their life greatly. They even play the joke that they can’t live without these equipment. They desire to bring these products back to their countries. 据研究,在中国住过一段时间的外国人都会讶于中国的发展。他们习惯于使用中国软件,认为共享单车,支付宝,淘宝,高铁是新四大发明,它们大大的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他们甚至开玩笑说,他们的生活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课堂实录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课堂实录 教学内容:山东人民出版社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科技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知道我们的先人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学生感受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祖国、振兴祖国的热情。 3、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的能力,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过程与方法: 采用小组汇报、数字计算、视频资料等让学生体验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悠久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掌握四大发明具体是怎样发明的,后来又得到哪些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 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振兴祖国的热情。 重难点突破:采用故事表演、数字计算、做一做、图片、视频资料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探究。 教学方法 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上网搜集或向家人了解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并能以各种方式表达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1、师生课前利用各种手段(杂志、书籍、网络等)共同搜集一些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图片、文字资料。 2、准备制作指南针的材料。 3、制作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这节课咱们来了解我们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板书:四大发明)。 2、课件出示(宋代造纸流程、雕版印刷、火炮、司南)。 3、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发明了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板书: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学习过程,分组探究 1、课前,同学们按兴趣选择搜集了自己最想搜集的资料,下面就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一会分组展示,好不好?可以看一看老师提供的合作小贴士。(课件显示) 2.学生分组研究,教师适时关注指导学生展示的形式、内容。配乐: 古筝名曲《春江花月夜》 3.全班分小组汇报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应补充:同学们,在倾听汇报时,要善于发现,思考自己有什么新的收获?) 第一组:造纸术 生1:我们小组给大家汇报造纸术,同学们知道在纸出现前,古人把字写在什么上面? 生2:龟甲、竹简、丝绸、石头、羊皮…… 生1:这些东西和我们今天写字的纸张相比有什么缺点? 生3:龟甲、竹简、石头:不易携带,笨重

火药的发明过程

火药的发明过程 火药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丹过程中发明的。人类最早使用的火药是黑火药,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一千多年前发明的。它的发明,闻名于世,被称为我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之一,在化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炼丹方士的以外发现炼丹术在中国起源甚早,据史书所载,至少在战国时期,即已有方士炼制不死之药,且自始即受统治阶级的支持与鼓励。因此,历代总有或多或少的所谓方士在进行炼制“长生不老”仙丹的实验,也累积了一些实际的经验与文字记录(如东汉魏伯阳撰的《周易参同契》即为一例)。三国以后,这些方士逐渐托身于应时而兴的道教行列,大批的道士开始学习与尝试炼丹的工作,于是炼丹术与新兴的道教结合了起来。随着道教的在我国日益盛行,炼丹术也随之日渐发达,奠定了我国火药与养生医学发展的基础。炼丹家始终认为:如果在适当条件配合下,一种物质经过若干程序处理后,若与另一种物质相结合,则可以自动的将其原有的特质转换到另一种物质身上,而凡人也有接受这种变化的可能。因此,他们利用烧炼的方法,企图将一些不易腐坏的物质,特别是如黄金、白银等矿石制造成易于吞食的丹丸,经由人吞食后,将其中“不腐不坏”的特质为人所吸取,以达到长生不死之效。上述理论今日看来显然是无稽之谈,然而自秦汉至隋唐之间的炼丹家却深信不疑,许多企盼长享荣华富贵的帝王贵族们亦颇以为是。在这种背景的推动下,烧炼矿石设法使其体积变小硬度变软,并去除其中原有的毒性,使其成为可吞食的丹丸,遂成为方士炼丹的主要内容。而矿石中的硫黄为炼丹家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因硫黄可改变其它矿石的形态外貌。硝石(其成分为硝酸钾)则为古代制溶解金属溶液的主要原料之一。因此,在利用燃烧方式制造丹丸时,可能由于偶然不慎将硫黄与硝石同时掉到炭火上,引发了产生火焰甚至爆炸声响。炼丹家们从实际的经验或有意的实验中了解到,将适量的硫黄与硝石混合再加上木炭会着火甚至爆炸。晋代著名的道士葛洪在他撰写的《抱朴子·仙药篇》里有用雄黄、硝石、猪大肠油和松脂共炼丹药的记载。雄黄含有大量的硫,硝石是强化剂,猪大肠油和松脂含有炭,硫、硝、炭是火药的基本成份,这实际上已经是一种火药了。迄今为止,可以考证的最早的火药配方,保存在唐元和三年(公元808年)清虚子撰写的《铅汞甲庚至宝集成》卷二之中,称“伏火矾法”。其内容为:“硫二两,硝二两,马兜铃(草药,烧燋即炭)三钱半。……入药于罐内与地平。将熟火一块、弹子大,下放里面,烟渐起。”中唐时期的《真元妙道要略》一书里记载:“以硫黄、雄黄合硝石并密烧之,焰火烧手面及烬屋舍者”;“硝石……生者不可合三黄(即硫黄、雄黄和雌黄)等烧,立见祸事。”可见当时人们已经知道火药燃烧和爆炸的性能。中国人民至迟在公元9世纪已发明了火药。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英语

Four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is the world's four great inventions impact. Namely, papermaking, the compass, gunpowder, movable type. 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一)Compass Compass is used to determine position of a simple instrument. Formerly known as Sinan. The main components are mounted on a shaft can freely rotate the needle (commonly known as magnet). Needle on the ground magnetic field can be maintained at the tangent magnetic radial direction. Needle points to the geographical North Pole South Pole, take advantage of this performance can be a sense of direction. Commonly used in navigation, geodesy, travel and military and so on. (一)指南针 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前身是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俗称吸铁石)。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Compass invented the ancient Chinese practice of long-term understanding of the results of magnetic objects. Ancient Chinese people into contact with magnetite, as he began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magnetism. It cited the first to discover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ron. Then they discovered that the directivity of the magnet. After many experiments and studies, and finally invented the compass can be useful. 指南针的发明是中国古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古代中国人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可以实用的指南针。 (二)Gunpowder With saltpeter, sulfur and charcoal made from these three kinds of material mixed, but when people have these three kinds of things as the treatment of drug, so the name "gunpowder", meaning "fire medicine." (一)火药 用硝石、硫黄和木碳这三种物质混和制成的,而当时人们都把这三种东西作为治病的药物,所以取名“火药”,意思是“着火的药”。 Since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alchemy home sulfur, saltpeter and other items make pills of immortality, from the accidental explosion of the phenomenon of inspiration, and then after repeated practice, and found the powder formula. Wei during the Three Kingdoms state-owned smart technician Ma Jun, the method of gunpowder wrapped in paper made the entertainment of "explosive battle", created a powder application of precedent. 自秦汉以后,炼丹家用硫黄、硝石等物炼丹,从偶然发生爆炸的现象中得到启示,再经过多次实践,找到了火药的配方。三国时魏国有个聪明的技师马钧,用纸包火药的方法做出了娱乐用的“爆仗”,开创了火药应用的先河。 In the end of theTang Dynasty, gunpowder began to be applied to the military. People use riprap stone projectile machines, fire kits lit after the projectile out, burn the enemy, this is the most primitive artillery. Later, people will head spherical

外国人不知道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

外国人不知道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 一艘载着99只奄奄一息的仿真动物的大船静静停靠在黄浦江畔,这是中国艺术家蔡国强(【第九日话题】蔡国强的荣耀与罪责)的最新个展《蔡国强:九级浪》中的同名装置作品。蔡国强解释道,“九级浪”是最危险,最高的浪潮,以此命名这个诺亚方舟般的作品和整个展览,表达生态问题的严重性。然而,8月8日展览开幕当天,蔡国强在黄浦江上为开幕所做的白天焰火作品,也引起了舆论的“九级浪”。 8月8日下午5点左右,黄浦江上的一艘船上,蔡国强启动了他的焰火作品《无题:为“蔡国强:九级浪”开幕所作的白天焰火项目》。作品分为《挽歌》、《追忆》和《慰藉》三部分,不同颜色的色粉随着烟火升空爆炸,给当天阴霾的黄浦江上空留下了浓重的色彩。蔡国强介绍,希望用白天焰火的形式传递伤感的气氛,表达对严峻环境问题的思索。 然而这个意图思考环境问题的艺术作品却引发了污染环境的抗议。根据蔡国强介绍,这次焰火作品通过了上海各相关政府部门的审批,但上海市政府网站此前并未给出明确的通知,只在3天之后发布了一条关于展览的消息。从在社交平台上引起的反应来看,除了现场观众之外,大多数附近民众并不知情。 网民质疑焰火作品事先无预告,加之不久前发生的昆山爆炸,让人以为发生了事故,容易引起恐慌,更指出上海空气质量本就不好,焰火释放出的大量烟尘将会增加上海的PM2.5指数,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也有人从作品的视觉性提出批评,一条配图微博请认为作品没有美感的人转发,在当天被转发了超过3000次。 因为涉及大量危险爆炸物,这次艺术创作事先已和上海警方备案,但公安部门接到不知情市民的举报之后,却似乎也不清楚状况。5点35分,上海市公安局的官方新浪微博“警民直通车—上海”发布了一条微博:“有网友爆料:上海黄浦江畔升腾起巨大的绿色和白色烟柱!蜀黍看见后也吓了一跳,赶紧向市局指挥中心了解情况。据巡逻民警说,17时05分许,黄浦江上进行了一场…白日烟彩?烟火创作表演,放了大约10分钟,产生了大量烟雾。” 这条微博下的数百条评论几乎以负面评论为主,在上海官方未尽到周知责任的情况下,艺术家蔡国强成为指责的靶子。 针对艺术行为引起的社会争议,展览举办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在当晚于新浪官方微博发表声明,称“本次蔡国强…白天焰火?作品创作得到了上海公安、消防及环保局的审批和认可”;“…白天焰火?所用产品均符合环保标准。对人体和环境无害。”但舆论并没有因此而平息,艺术创作究竟是否应该凌驾于公共空间?中间的界限又在何处?这样的大型艺术活动中,政府部门又应该如何扮演告知和保护公众的角色?这些问题随着焰火的升空也被抛了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