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传动及其应用

液压传动及其应用
液压传动及其应用

液压传动及其应用

摘要:液压传动和控制广泛应用了电子技术、计算及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新工艺、新材料的新成果。已成为工业机械、工程建筑机械及国防尖端产品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而其向自动化、高精度、高效率、高速化、高功率、小型化、轻量化方向发展,是不断提高它与电传动、机械传动竞争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液压传动;液压节能技术;

一.液压传动的现状和发展

1.1液压传动发展状况

近年来,液压传动由于应用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摩擦磨损技术及新工艺、新材料等后取得了新的发展,液压系统和元件在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尽管液压传动相对于机械传动来说是一门新技术,但是其历史也有二三百余年了!

从1650年帕斯卡提出静压传递原理,到19世纪将液压传动应用于当时蓬勃发展的石油工业,再到20世纪30年代大规模应用于机床工业,再到20世纪60年代,应用于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微电子技术,使得液压传动成为包括传动、控制、检测在内的一门完整的自动化技术,使他在国民经济的各方面都得到了应用。液压传动在某些领域内甚至已占有压倒性的优势,例如,国外生产的95%的工业机械,90%的数控加工中心,95%以上的自动线都采用了液压传动。因此,采用液压传动的程度现在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1.2流体传动及控制的优点与不足

流体传动及控制具有很多优点:流量和压力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可实现较宽的调速范嗣,能较方便地实现无级调速;易于实现过载保护;具有防锈和自润滑能力,使用寿命长;在输出同等功率条件下,液压传动体积小、重量轻,即动力密度大;便于布局,适宜中距离传输和分配动力;易于实现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及自动化。当然,它也是有不少缺点的:由于泄漏和管道的弹性变形等原因,液压传动不宜用于传动比要求严格的场合;液压传动如密封不严或零件磨损后产生渗漏,影响工作机构运动的平稳性和系统效率,而且污染环境;液压系统混人空气后,会产生爬行和噪声等;液压传动的能量损失较大,系统效率较低;故障不易查找等。

1.3液压技术面临电子技术的挑战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它对液厄技术带来了很多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机遇。而且

工程实际对液压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利用电子技术,可以使液压技术走出低谷;可以采用电子技术来强化液压技术这是历史的必然;液压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开创了液压技术发展的新篇章!当今口新月异的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又使液压技术驶入了发展的高速公路。总之,把握好当今难得的发展机遇,充分开创液压技术与电子技术相互交叉的领域的研究,为传统的液压技术注人新的活力。

1.4电液控制原理及电液控制系统

电液控制的基本理论支柱包括:静压传递原理、流量连续性方程和伯努利方程。电液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动力元件、控制元件、执行元件、辅助元件和工作介质。另外还有电液相似原的应用,对开关量控制与连续量控制以及电液比例、伺服控制原理等。

二.液压技术的应用

2.1液压节能技术

2005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亚洲PTC展览会在上海举行,规模盛大。本次动力传动与控制展览的主题是节能和环保。液压传动系统能量损失包括各元件中运动件的机械摩擦损失、泄漏损失、溢流损失、节流损失、输入和输出功率不匹配的无功损失几方面。机械摩擦损失、泄漏损失所占比例与所选元件本身的机械效率、容积效率、介质粘度、回路密封性以及系统组成的复杂程度有关;溢流损失、节流损失所占比例与回路和控制形式有关;而输入和输出功率不匹配的无功损失所占比例与控制策略有关。因此节能是液压技术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节能和环保要求的日益高涨,有效活用能源和降低噪声已成为液压行业的重要目标。综观国内外液压技术发展历程,无时无刻不伴随节能的需要及创新。

(1)二次调节系统。二次调节静液传动系统由恒压油源、二次元件(液压泵/马达)、工作机构和控制调节机构等组成。二次调节系统是工作于恒压网络的压力耦联系统,通过调节二次元件斜盘倾角来改变二次元件排量,以适应负载转矩的变化,使负载按设定的规律变化。系统中的压力基本保持不变,二次元件直接与恒压油源相连,因此,在系统中没有原理性节流损失,从而提高了系统效率。另外,蓄能器的加入,不但抑制了压力限制元件发热所引起的功率损耗。而且还通过回收、释放液压能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

(2)电液负载感应系统。负载感应就是将变化的负载压力反馈到压力补偿装置或液压泵的变量调节机构,使液压系统压力与负载压力相适应,消除了系统压力过剩,由于负载感应装置与变量泵的变量调节机构联系在一起,使变量泵的流量与负载流量相适应,系统不会产生过剩流量。

(3)定量泵加变频调速电机电液系统。交流变频调速液压系统避免了节流损耗和溢流损耗,另外,交流变频调速液压系统还大大提高了原动机——异步电动机的效率,并显著改善功率因数,是其他液压调速方式所无法比拟的。利用变频器改变泵的转速,使泵的输出流量与系统所要求相适应,可以使溢流损失降至最低,有效地节约了能量。交流变频调速液压《装备制造技术》2006年第1期系统在大功率间歇运动的调速系统中,其优越性更为显著。(4)尽可能地节省空间。采用无油压控制阀可以减少系统装置空间,依据闭回路的构成使油箱小型化,减少发热量,从而不用使用冷却器。例如,采用伺服马达使液压泵正反转向,不必使用方向、流量、压力控制阀也能达到控制效果。采用闭回路系统,可以自我形成油量补

偿机能,混合式伺服系统可以使油箱控制在储存最小作动油的状态下作功,体现油箱小型化的优点。由于只在需要时使液压泵输出必要的流量,从而将发热源控制降至最低,也就无需再加装冷却器。因不需冷却水循环以及减少作动油的消耗,所以也能节省资源,同时也可降低噪声。

(5)一体化构造。将液压泵、马达、油箱、油量补偿回路构成为一体,形成无配管的一体构造。

(6)省电节能的液压系统设计。高的响应速度、高的控制精度和重复精度的比例阀、比例泵、伺服阀的应用;由转速可调的伺服电机+柱塞泵、伺服马达螺杆驱动、蓄能器+高速伺服阀组成闭环回路控制油电式高速注塑机液压系统设计和应用。有高低压双联或多联连式泵、变量泵、蓄压器系统等的推出:对阀控电液系统有较大能量损失的不足,推出泵和电液比例阀结合的负载感应型,泵和比例压力比例流量控制阀结合的注塑机电液控制系统。

2.2液压传动技术在矿井提升系统中的应用

TEl30型液压站的主要作用

(1)可以为盘形制动器提供不同油压值的压力油,以获得不同的制动力矩。

(2)在事故状态下,可以使制动器的油压迅速降到预先调定的某一值,经过延时后,制动器的全部油压迅速回到零,使制动器达到全制动状态。

(3)TEl30型液压站可以供给控制单绳双筒矿井提升机调绳装置所需要的压力油。

图2 TEl30液压站原理图

l、油箱;2、网式过滤器;3、电机;4、油泵;5、纸质过滤器;6、电液调压装置;7、电磁换向阀;8、溢流阀;9、减压阀;10、单向阀;11、电磁换向阀;12、弹簧蓄力器;13、液动换向阀;14、压力表开关;15、压力表;16、电磁换向阀;17、电磁换向阀;18、电磁

换向阀;19、电接点压力式温度计;2O、电接点压力表;21、截止阀。

液压站工作原理介绍

为了确保提升机的正常工作,液压站油箱中间用钢板隔开,相当于2个独立油箱,并带有2台叶片泵装置,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二泵替换工作时,同液动换向阀13自动换向,2台叶片泵装置放在油箱侧面地面上,便于维修。安全制动部分由电磁阀G3、G4、G5、G6,减压阀9、溢流阀8、蓄力器12等件组成。对单绳双筒提升机来说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电磁阀18(G1、G2)以供词绳使用,液压站为盘形制动器提供了不同油压的油,油压的变化,由电液调压装置b来调节,这时安全制动部分的电磁阀G3、G4、G5带电,油路通,压力油通过管路分别进入盘形制动器。油压的变化,通过提升机司机控制电液调压装置的电流大小来实现,从而达到调节制动力矩的目的。

2.3液压站的安全制动中的原理应用系统正常]_作时,电磁铁G3、G4、G5通电,G1、G2、G6断电,压力油通过电磁阀11、17分别进入制动器,开闸,保证提升机正常运转。同时压力油经过减压阀9、单向阀10进入弹簧储力器l2,达到某一指定的一级制动油压Pl级,当提升机实现安全制动时(其中包括全矿停电)电机3断电,油泵停止供油,电磁铁G3、G4断电。TEl30型液压站固定卷筒制动器的压力油迅速回油箱,油压降到零。TEl30游动卷筒制动器的压力油经电磁阀l 1,一部分压力油流到弹簧储力器12内,另一部分由溢流阀8流回油箱,使这局部系统内油压值,保持一级制动油压值P1级,再经过延时继电器延时,电磁铁G5延时断电,G6延时通电,使油压迅速降到零,达到全制动状态。

参考文献:

[1]王积伟、章宏甲、黄谊,液压传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 卢殿华,浅析液压传动的原理及其在矿井提升系统中的应用

[3] 11李昌熙,乔石.矿山机械液压传动[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8.

[4] 邓子祥,液压控制工程的发展及应用

最新液压传动技术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液压传动技术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摘要:对液压传动技术及其优缺点进行描述;将其发展现状、工业应用情况作了一个简要的总结归纳;并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对其发展趋势在液压现场总线技术、自动化控制软件技术、纯水液压传动、电液集成块等四方面做了合理的展望。关键词:液压传动;工业应用;发展趋势 1 液压传动的定义及其地位 液压传动是以流体(液压油液)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传递和控制的一种传动形式。它们通过各种元件组成不同功能的基本回路,再由若干基本回路有机地组合成具有一定控制功能的传动系统[1]。液压传动,是机械设备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技术之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与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液压传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 2 液压传动的发展简史 液压传动是根据17 世纪帕斯卡提出的液体静压力传动原理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1795 年英国约瑟夫?布拉曼(Joseph Braman,1749-1814),在伦敦用水作为工作介质,以水压机的形式将其应用于工业上,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1905 年将工作介质水改为油,又进一步得到改善。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后液压传动广泛应用,特别是1920 年以后,发展更为迅速。1925 液压元件大约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20 年间,才开始进入正规的工业生产阶段[2]。年维克斯(F.Vikers)发明了压力平衡式叶片泵,为近代液压元件工业或液压传动的逐步建立奠定了基础。20 世纪初康斯坦丁?尼斯克(G?Constantimsco)对能量波动传递所进行的理论及实际研究;1910 年对液力传动(液力联轴节、液力变矩器等)方面的贡献,使这两方面领域得到了发展[3]。第二次世界大战(1941-1945)期间,在美国机床中有30%应用了液压传动。应该指出,日本液压传动的发展较欧美等国家晚了近20 多年。在1955 年前后, 日本迅速发展液压传动,1956 年成立了“液压工业会”。近20~30 年间,日本液压传动发展之快,居世界领先地位。液压技术主要是由武器装备对高质量控制装置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随着控制理论的出现和控制系统的发展,液压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日臻完善,电液控制系统具有高响应、高精度、高功率-质量比和大功率的特点,从而广泛运用于武器和各工业部门及技术领域[4]。 3 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3.1 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相比,液压传动具有以下优点 1.液压传动的各种元件,可以根据需要方便、灵活地来布置。 2.重量轻、体积小、运动惯性小、反应速度快。 3.操纵控制方便,可实现大范围的无级调速(调速范围达2000:1)。 4.可自动实现过载保护。

液压传动在汽车上的应用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965 液压传动在汽车上的应用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液压传动在汽车上的应用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近年来随着液压、气压与液力传动技术的发展和在汽车上的应用,汽车的各项性能都有了很大地提高,尤其是现代汽车上使用了电脑、机电液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使汽车工业的发展更上了一个新的台级。汽车工业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目前技术先进的汽车已广泛采用了液压气压和液力传动新技术,就连汽车的燃料供给和机械润滑系统也借鉴了这些技术,因此加强针对汽车的液压气压与液力传动技术的学习与研究,对于从事汽车理论学习和设计制造维修的人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现在汽车都在向着驾驶方便、运行平稳、乘坐舒适、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在这些发展中液压气压与液力传动技术起了主导作用。液压气压与液力传动在汽车上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特点,由于汽车整体结构和轻量化的要求,系统结构紧凑、元件组合性强与电气结合,能够根据汽车的运行状况进行控制。 气压传动与液压传动一样,主要用于实现动力远程传

液压传动技术在自动化生产中的应用

液压传动技术在自动化生产中的应用 摘要:液压传动控制当前主要应用于钢铁领域,通过液压来实现能量传递。由 于该技术具有操作便捷性、应用灵活性以及控制方便等方面的特点,钢铁企业普 遍重视液压控制技术的应用。有压流体是液压传动的能源介质来实现机械设备的 自动控制。本文浅析液压传动技术在自动化生产中的应用。 关键词:应用;自动化生产;液压传动技术 引言 帕斯卡原理是液压传动技术的根本性理论依据,即液体自身存在着较强的均 匀性,因此内部压强一致,某一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下,活塞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所 施加压力的大小,使液体保持静止的状态。以液体为介质,在传递作用下可以通 过不同端来产生不同的压力。 1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1.1优点 (1)液压系统中的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等,能够根据需要灵活布局,使用方便。(2)在同等功率情况下,液压装置体积小、质量小,单位质量输出功率大。(3)操作控制简单,在液压系统运行过程中便可实现无级调速。(4)安全可靠, 具备过载保护功能。(5)液压传动中,由于功率损失产生的热量可以被液体带走, 避免了产生局部过度温升。(6)自动化程度高。液压传动能够使机器实现自动化、 智能化。若采用电液联合控制,则自动化程度更高,且能够实现远程遥控。正是 因为具备上述优点,液压传动在机械钢铁和国防建设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液压传动的优点是其他传动形式无法比拟的,所以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2缺点 (1)流体易泄漏。液压系统内充满了大量的流体,由于流体在运行过程中受到 阻力且会发生泄漏,一方面造成场地污染,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安全隐患。(2)受温 度影响较大。液压系统对工作环境的温度要求较严格,不能在过高或过低的温度 环境中正常运行。(3)液压元件价格昂贵。由于液压系统易泄漏,为了减少该种现 象的发生,液压元件制作精度通常较高,这就使得成本大大增加。(4)传动比易受 影响。液压系统中流体的泄漏会一定程度地影响传动比。(5)维修难度大。通常液 压传动出现问题时,不易维修。虽然上述这些缺点有部分已被改善(如泄漏问题),但是还存在其他问题需要解决。因此,今后在液压方面要着重对这些问题进行研 究探索。 2基于单一技术的传动方式 2.1机械传动 对于部分以机械方式进行驱动的传送装置来说,由于只能够采用平均负荷系 数较小的发动机,变速类型只局限为有级变速,只能够应用于通用客货汽车等对 于调整范围要求较低的设备中。而对于作业速度恒定以及对经济性指标较为敏感 的家用机械设备,该技术则具有主体性地位。 2.2液力传动 该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达到输出扭矩-转速特性,在换挡式机械变速器的配合 下能够避免出现传动装置过载的问题。由于变矩器自身有着较小的负荷应力以及 较大的功率密度,生产成本相对较低,能够大范围投入到坦克、重型机械等设备中。 2.3电力传动

(发展战略)液压技术国内外发展方向最全版

(发展战略)液压技术国内 外发展方向

液压技术国内外发展趋势 液压技术发展趋势 液压技术是实现现代化传动和控制的关键技术之壹,世界各国对液压工业的发展都给予很大重视。世界液压元件的总销售额为350亿美元。据统计,世界各主要国家液压工业销售额占机械工业产值的2%~3.5%,而我国只占1%左右,这充分说明我国液压技术使用率较低,努力扩大其应用领域,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液压气动技术具有独特的优点,如:液压技术具有功率重量比大,体积小,频响高,压力、流量可控性好,可柔性传送动力,易实现直线运动等优点;气动传动具有节能、无污染、低成本、安全可靠、结构简单等优点,且易和微电子、电气技术相结合,形成自动控制系统。因此,液压气动技术广泛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可是近年来,液压气动技术面临和机械传动和电气传动的竞争,如:数控机床、中小型塑机已采用电控伺服系统取代或部分取代液压传动。其主要原因是液压技术存在渗漏、维护性差等缺点。为此,必须努力发挥液压气动技术的优点,克服缺点,注意和电子技术相结合,不断扩大应用领域,同时降低能耗,提高效率,适应环保需求,提高可靠性,这些都是液压气动技术继续努力的永恒目标,也是液压气动产品参和市场竞争是否取 胜的关键。 液压产品技术发展趋势 由于液压技术广泛应用了高科技成果,如:自控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可靠性及新工艺新材料等,使传统技术有了新的发展,也使产品的质量、水平有壹定的提高。尽管如此,走向21世纪的液压技术不可能有惊人的技术突破,应当主要靠现有技术的改进和扩展,不断扩大其应用领域以满足未来的要求。其主要 的发展趋势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减少损耗,充分利用能量 液压技术在将机械能转换成压力能及反转换过程中,总存在能量损耗。为减少能量的损失,必须解决下面几个问题:减少元件和系统的内部压力损失,以减少功率损失;减少或消除系统的节流损失,尽量减少非安全需要的溢流量;采用静压技术和新型密封材料,减少摩擦损失;改善液压系统性能,采用负荷传感系统、二 次调节系统和采用蓄能器回路。 泄漏控制 泄漏控制包括:防止液体泄漏到外部造成环境污染和外部环境对系统的侵害俩个方面。今后,将发展无泄漏元件和系统,如发展集成化和复合化的元件和系统,实现无管连接,研制新型密封和无泄漏管接头,电机油泵组合装置等。无泄漏将是世界液压界今后努力的重要方向之壹。 污染控制 过去,液压界主要致力于控制固体颗粒的污染,而对水、空气等的污染控制往往不够重视。今后应重视解决:严格控制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发展封闭式系统,防止外部污染物侵入系统;应改进元件和系统设计,使之具有更大的耐污染能力。同时开发耐污染能力强的高效滤材和过滤器。研究对污染的在线测量;开发油水分离净化装置和排湿元件,以及开发能清除油中的气体、水分、化学物质和微生物的过滤元江及检测装置。 主动维护 开展液压系统的故障预测,实现主动维护技术。必须使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现代化,加强专家系统的开发研究,建立完整的、具有学习功能的专家知识库,且利用计算机和知识库中的知识,推算出引起故障的原因,提出维修方案和预防措施。要进壹步开发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通用工具软件,开发液压系统自补偿系统,包括自调整、自校正,在故障发生之前进行补偿,这是液压行业努力的方向。 机电壹体化

液压传动在汽车上的应用

液压传动在汽车上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液压、气压与液力传动技术的发展和在汽车上的应用,汽车的各项性能都有了很大地提高,尤其是 现代汽车上使用了电脑、机电液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使汽车工业的发展更上了一个新的台级。汽车工业成为衡 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目前技术先进的汽车已广泛采用了液压气压和液力传动新技术,就连汽车的燃料供给和机械润滑系统也借鉴了这些技术,因此加强针对汽车的液压气压与液力传动技术的学习 与研究,对于从事汽车理论学习和设计制造维修的人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现在汽车都在向着驾驶方便、运行平稳、乘坐舒适、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在这些发展中液压 气压与液力传动技术起了主导作用。液压气压与液力传动在汽车上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特点,由于汽车整体结构 和轻量化的要求,系统结构紧凑、元件组合性强与电气结合,能够根据汽车的运行状况进行控制。 气压传动与液压传动一样,主要用于实现动力远程传递、电气控制信号转换等。由于其工作介质是气体, 因此工作安全、系统泄漏对环境污染也小,但受气体可压缩性大的影响,系统的灵敏性不如液压传动。如液压 汽车制动装置的制动滞后时间为0.2S,而气压汽车装置的制动滞后时间是0.5S,而且气压系统的噪音也大, 自动润滑性能也差。 下面举几个例子介绍液压气压与液力传动在汽车传动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1.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是在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基础上增设了电子控制装置。该系统能够 根据汽车行驶条件的变化对助力的大小实行控制,使汽车在停车状态时得到足够大的助力,以便提高转向系统 操作的灵活性。当车速增加时助力逐渐减小,高速行驶时无助力,使操纵有一定的行路感,而且还能提高操纵 的稳定性。另外,液压系统一般工作压力不高,流量也不大。 2.液力自动变速器液力自动变速器在现代汽车上用得也越来越多。使用液力变速器可以简化驾驶操作,使 发动机的转速控制在一定的范圉内,避免车速急剧变化,有利于减少发动机振动和噪音,而且能消除和吸收传 动装置的动载荷,减少换档冲击,提高发动机和变速器的使用寿命。 3.汽车防抱死液压系统ABS即汽车防抱死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在汽车制动时,防止车轮抱死。无论是气压 制动系统还是液压制动系统,ABS均是在普通制动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传感器、ABS执行机构和ABS电脑三部分。液压制动系统ABS广泛应用于轿车和轻型载货汽车上。气压制动系统ABS丰要用于中、重型载货汽车上,所装用的ABS按其结构原理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用于四轮后驱动气压制动汽车上的ABS和用于汽车列车上的ABS。气顶液压制动系统ABS兼有气压和液压两种制动系统的特点,应用于部分中重型汽车上。

(完整版)液压传动系统的概论.

液压传动技术的历史进展与趋势 从公元前200多年前到17世纪初,包括希腊人发明的螺旋提水工具和中国出现的水轮等,可以说是液压技术最古老的应用。 自17世纪至19世纪,欧洲人对液体力学、液体传动、机构学及控制理论与机械制造做出了主要贡献,其中包括:1648年法国的B.帕斯卡(B.Pascal)提出的液体中压力传递的基本定律;1681年D.帕潘(D.Papain)发明的带安全阀的压力釜;1850年英国工程师威廉姆.乔治.阿姆斯特朗(William George Armstrong)关于液压蓄能器的发明;19世纪中叶英国工程师佛莱明?詹金(F.Jinken)所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台蒸气喷射器差压补偿流量控制阀;1795年英国人约瑟夫?布瑞玛(Joseph Bramah)登记的第一台液压机的英国专利;这些贡献与成就为20世纪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科学与工艺基础。 19世纪工业上所使用的液压传动装置是以水作为工作介质,因其密封问题一直未能很好解决以及电气传动技术的发展和竞争,曾一度导致液压技术停滞不前,卷板机。此种情况直至1905年美国人詹涅(Janney)首先将矿物油代替水作液压介质后才开始改观,折弯机。20世纪30年代后,由于车辆、航空、舰船等功率传动的推动,相继出现了斜轴式及弯轴式轴向柱塞泵、径向和轴向液压马达;1936年Harry Vickers发明了先导控制压力阀为标志的管式系列液压控制元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军事上的需要,出现了以电液伺服系统为代表的响应快、精度高的液压元件和控制系统,从而使液压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 20世纪50年代,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生产过程自动化的不断增长,使玻璃冷却器技术很快转入民用工业,在机械制造、起重运输机械及各类施工机械、船舶、航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发展和应用。同期,德国阿亨工业大学(TH Aachen)在仿形刀架

液压传动论文

液压传动论文 液压传动,是根据17 世纪帕斯卡提出的液体静压力传动原理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是工农业生产中广为应用的一门技术。如今,流体传动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伦敦用水作为工作介质, 以水压机的形式将其应用于工业上, 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1905 年将工作介质水改为油, 又进一步得到改善。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 1918) 后液压传动广泛应用, 特别是1920 年以后, 发展更为迅速。液压元件大约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20 年间, 才开始进入正规的工业生产阶段。1925 年维克斯(F.Vikers) 发明了压力平衡式叶片泵, 为近代液压元件工业或液压传动的逐步建立奠定了基础。20 世纪初康斯坦丁·尼斯克(G · Constantimsco) 对能量波动传递所进行的理论及实际研究;1910 年对液力传动( 液力联轴节、液力变矩器等) 方面的贡献,使这两方面领域得到了发展。 液压传动有许多突出的优点,因此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如一般工。业用的塑料加工机械、压力机械、机床等;行走机械中的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农业机械、汽车等;钢铁工业用的冶金机械、提升装置、轧辊调整装置等;土木水利工程用的防洪闸门及堤坝装置、河床升降装置、桥梁操纵机构等;发电厂涡轮机调速装置、核发电厂等国;船舶用的甲板起重机械(绞车)、船头门、舱壁阀、船尾推进器等;特殊技术用的巨型天线控制装置、测量浮标、升降旋转舞台等;军事工业用的火炮操纵装置、船舶减摇装置、飞行器仿真、飞机起落架的收放装置和方向舵控制装置等。 目前, 它们分别在实现高压、高速、大功率、高效率、低噪声、长寿命、高度集成化、小型化与轻量化、一体化和执行件柔性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同时, 由于与微电子技术密切配合, 能在尽可能小的空间内传递尽可能大的功率并加以准确的控制, 从而更使得它们在各行各业中发挥出了巨大作用。 应该特别提及的是, 近年来, 世界科学技术不断迅速发展, 各部门对液压传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液压传动与电子技术配合在一起, 广泛应用于智能机器人、海洋开发、宇宙航行、地震予测及各种电液伺服系统, 使液压传动的应用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目前,液压传动发展的动向, 概括有以下几点: 1. 节约能源, 发展低能耗元件, 提高元件效率; 2. 发展新型液压介质和相应元件, 如发展高水基液压介质和元件, 新型石油基液压介质; 3. 注意环境保护, 降低液压元件噪声; 4. 重视液压油的污染控制; 5. 进一步发展电气-液压控制,提高控制性能和操作性能; 6. 重视发展密封技术,防止漏油; 7. 其它方面,如元件微型化、复合化和系统集成化的趋势仍在继续发展,对液压系统元件的可靠性设计、逻辑设计,与电子技术高度结合,对故障的早期诊断、预测以及防止失效的早期警报等都越来越准确. 一、液压传动的主要优点 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相比,液压传动具有以下优点: (1)液压传动的各种元件、可根据需要方便、灵活地来布置; (2)重量轻、体积小、运动惯性小、反应速度快; (3)操纵控制方便,可实现大范围的无级调速(调速范围达2000:1); (4)可自动实现过载保护; (5)一般采用矿物油为工作介质,相对运动面可自行润滑,使用寿命长; (6)很容易实现直线运动;

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班级:模具2班 姓名:蔡腾飞 学号:130101020071

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摘要:液压传动有许多突出的优点,因此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如一般工业用的塑料加工机械、压力机械、机床等;行走机械中的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农业机械、汽车等;钢铁工业用的冶金机械、提升装置、轧辊调整装置等;船舶用的甲板起重机械(绞车)、船头门、舱壁阀、船尾推进器等;特殊技术用的巨型天线控制装置、测量浮标、升降旋转舞台等;军事工业用的火炮操纵装置、船舶减摇装置、飞行器仿真、飞机起落架的收放装置和方向舵控制装置等关键词:液压传动工业应用发展方向优点及缺点 一、液压传动的发展概况 液压传动是一门新的学科,虽然从17世纪中叶帕斯卡提出静压传动原理,18世纪末英国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算起,液压传动技术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但直到20世纪30 年代它才较普遍地用于起重机、机床及工程机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需要,出现了由响应迅速、精度高的液压控制机构所装备的各种军事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液压技术迅速转向民用工业,液压技术不断应用于各种自动机及自动生产线。20世纪60年代以后,液压技术随着原子能、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因此,液压传动真正的发展也只是近三四十年的事。液压传动技术广泛应用了如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及新工艺和新材料等高技术成果,使传统技术有了新的发展,也使液压系统和元件的质量、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尽管如此,走向二十一世纪的液压技术不可能有惊人的技术突破,应当主要靠现有技术的改进和扩展,不断扩大其应用领域以满足未来的要求 二、液压传动的工业应用 液压传动有许多突出的优点,因此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如一般工。业用的塑料加工机械、压力机械、机床等;行走机械中的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农业机械、汽车等;钢铁工业用的冶金机械、提升装置、轧辊调整装置等;土木水利工程用的防洪闸门及堤坝装置、河床升降装置、桥梁操纵机构等;发电厂涡轮机调速装置、核发电厂等国;船舶用的甲板起重机械(绞车)、船头门、舱壁阀、船尾推进器等;特殊技术用的巨型天线控制装置、测量浮标、升降旋转舞台等;军事工业用的火炮操纵装置、船舶减摇装置、飞行器仿真、飞机起落架的收放装置和方向舵控制装置等。 目前, 它们分别在实现高压、高速、大功率、高效率、低噪声、长寿命、高度集成化、小型化与轻量化、一体化和执行件柔性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同时, 由于与微电子技术密切配合, 能在尽可能小的空间内传递尽可能大的功率并加以准确的控制, 从而更使得它们在各行各业中发挥出了巨大作用。 应该特别提及的是, 近年来, 世界科学技术不断迅速发展, 各部门对液压传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液压传动与电子技术配合在一起, 广泛应用于智能机器人、海洋开发、宇宙航行、地震予测及各种电液伺服系统, 使液压传动的应用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三、液压传动的发展方向 1.减少能耗,充分利用能量 液压技术在将机械能转换成压力能及反转换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但一直存在能量损耗,主要反映在系统的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上。如果全部压力能都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将使能量转换过程的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为减少压力能的损失,必须解决下面几个问题:①减少元件和系统的内部压力损失,以减少功率损失。主要表现在改进元件内部流道的压力损失,

液压传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液压传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班级:13级模具二班 姓名:王金露 学号:

液压传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摘要】液压作为一个广泛应用的技术,在未来有更广泛的前景,随着计算机的深入发展,液压控制系统可以和只能的技术,计算机的技术等技术结合起来,这样能够在更多的场合中发挥作用,也可以更加精巧的,更加灵活的完成预期的控制任务。与机械传动相比,液压传动更容易实现其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的控制。近年来,液压技术迅速发展,液压元件日臻完善,使得液压传动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突飞猛进,液压传动具有的优势也日渐凸显。随着液压技术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以及传感技术的紧密结合,液压传动技术必将在工程机械行业走驱动系统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对液压工业的发展都给予很大重视。 【关键词】液压装置,计算机,自动控制,微电子 【引言】液压传动技术是工业上最常见的一门技术,他是利用各种元件根据帕斯卡原理来达到力的传递所设计的一种技术。液压传动技术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也相应的有一

定的局限性。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全面、更可靠、更物美价廉的自动化,保证产品质量的均一性,减轻单调或繁重的体力劳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就需要对液压传动技术不断的创新,因此对于机器的性能、质量、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液压传动技术必将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正文】 液压传动是根据17世纪帕斯卡提出的液体静压力传动原理 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1795年英国约瑟夫?布拉曼,在伦敦用水作为工作介质,以水压机的形式将其应用于工业上,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1905年将工作介质水改为油,又进一步得到改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液压传动广泛应用,特别是 1920 年以后,发展更为迅速。 1925 液压元件大约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20年间,才开始进入正规的工业生产阶段。年维克斯发明了压力平衡式叶片泵,为近代液压元件工业或液压传动的逐步建立奠定了基础。20 世纪初康斯坦丁?尼斯克对能量波动传递所进行的理论及实际究;1910 年对液力传动(液力联轴节、液力变矩器等)方面的贡献,使这两方面领域得到了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美国机床中30%应用了液压传动。应该指出,日本液压传动的发展较欧美等国家晚了近20多年。在1955年前后,日本迅速发展液压传动,1956年成立了“液压工业会”。近30年间,日本液压传动发展之快,居世界领先地位。液压技术主要是由武器装备对高质量控制装置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随着

液压传动简介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毕业题目:液压传动论文 学生:傅立金 指导教师:卜昭海 专业:工程机械 班级:08机械一班 年月

目录 摘要 (3) 一.绪论 (3) 二.液压传动技术的应用简单介绍(行走驱动) (5) 三.液压传动的特点和基本原理 (6) 四.液压传动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8) 五.液压传动的广阔前景 (10) 六.总结 (11)

液压传动论文 摘要 液压传动是用液体作为工作介质来传递能量和进行控制的传动方式。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称为流体传动,是根据17世纪帕斯卡提出的液体静压力传动原理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是工农业生产中广为应用的一门技术。如今,流体传动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绪论 ----社会需求永远是推动技术发展的动力,降低能耗,提高效率,适应环保需求,机电一体化,高可靠性等是液压气动技术继续努力的永恒目标,也是液压气动产品参与市场竞争是否取胜的关键。 ----由于液压技术广泛应用了高技术成果,如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磨擦磨损技术、可靠性技术及新工艺和新材料,使传统技术有了新的发展,也使液压系统和元件的质量、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尽管如此,走向二十一世纪的液压技术不可能有惊人的技术突破,应当主要靠现有技术的改进和扩展,不断扩大其应用领域以满足未来的要求。综合国内外专家的意见,其主要的发展趋势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减少能耗,充分利用能量 ----液压技术在将机械能转换成压力能及反转换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但一直存在能量损耗,主要反映在系统的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上。如果全部压力能都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将使能量转换过程的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为减少压力能的损失,必须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①减少元件和系统的内部压力损失,以减少功率损失。主要表现在改进元件内部流道的压力损失,采用集成化回路和铸造流道,可减少管道损失,同时还可减少漏油损失。 ②减少或消除系统的节流损失,尽量减少非安全需要的溢流量,避免采用节流系统来调节流量和压力。 ③采用静压技术,新型密封材料,减少磨擦损失。 ④发展小型化、轻量化、复合化、广泛发展3通径、4通径电磁阀以及低功率电磁阀。 ⑤改善液压系统性能,采用负荷传感系统,二次调节系统和采用蓄能器回路。 ⑥为及时维护液压系统,防止污染对系统寿命和可靠性造成影响,必须发展新的污染检测方法,对污染进行在线测量,要及时调整,不允许滞后,以免由于处理不及时而造成损失。 2.主动维护 ----液压系统维护已从过去简单的故障拆修,发展到故障预测,即发现故障苗头时,预先进行维修,清除故障隐患,避免设备恶性事故的发展。 ----要实现主动维护技术必须要加强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当前,凭有

浅析液压传动技术的应用对汽车性能的改善(2021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浅析液压传动技术的应用对汽车 性能的改善(2021版)

浅析液压传动技术的应用对汽车性能的改善 (2021版) 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液压传动技术在现代汽车上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对于汽车性能带来了多方面的变革,如动力性、制动性、操控稳定性、行驶平顺性、通过性等汽车性能的改善,液压传动技术的应用,均起到了主导作用。 汽车工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尤其是现代汽车上广泛使用了微电脑、机电液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使得汽车的各项技术性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其中液压传动技术的应用,起到了主导作用。 液压传动技术应用到汽车上,通过与电子技术、机械技术等相结合,促进了汽车的多项性能发生了变革性的改善,主要是制动性、操控稳定性、行驶平顺性、通过性、动力性等,使得汽车不断向着驾驶方便、运行平稳、乘坐舒适、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等方向发展。 2.1液压传动技术与汽车制动性能 汽车制动性是指汽车行驶时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以及汽车在长坡时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汽车的制动性能评价指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给定选项中选出唯一的正确答案) 1.液压与气压传动是以流体为工作介质并以其()来进行能量传递和转换一种传动方式。 (A)流动的动能;(B)静压力势能;(C)总机械能;(D)总动量。2.利用液体传递力或转矩的理论基础是()。 (A)帕斯卡原理;(B)流量连续性方程;(C)伯努利方程;(D)质量守恒定律。3.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相比,气压传动的稳定性较差,这主要是因为空气()。(A)粘性几乎为零,(B)没有一定的体积,(C)具有较大的可压缩性,(D)容易泄露。4.液压系统中油液的压力是由()决定的,这是液压传动的一个重要概念。 (A)外界负载;(B)油泵;(C)液压阀;(D)液压油。 5.理论上讲,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与负载的大小无关,但实际上,在液压传动中执行元件的速度会随负载增大而减小,这主要是因为系统中()。 (A)运动部件间存在摩擦;(B)液压系统不可避免存在泄露; (C)液压油内存在粘性阻力的消耗;(D)液压油具有一定压缩性。6.在液压系统中。因()加剧金属液压元件表面腐蚀的现象,称为气蚀。 (A)液压油的酸、碱性;(B)液压油的压力过大; (C)运动部件间的摩擦;(D)空穴现象。 7.由液压泵密闭容积的结构尺寸,经计算得到的单位时间内该容积的变化量就是泵的()。 (A)实际流量;(B)额定流量;(C)理论流量;(D)平均流量。 8.液压泵的总效率在数值上等于其机械效率与容积效率的()。 (A)之和;(B)之差;(C)乘积;(D)比值。 9.一台额定压力为6.3MPa的液压泵,其出口接油箱,则该泵的工作压力就是()。 (A)7.3MPa;(B)6.3MPa;(C)5.3MPa;(D)0。 10.外啮合齿轮泵的泄露是导致其输出压力不能太高的主要原因,在该类泵的各种泄露途径中,最最主要的泄漏途径是()。 (A)齿轮轴与轴承间的配合间隙;(B)两齿轮的轮齿啮合处的间隙; (C)齿顶圆与泵体内孔间的径向间隙;(D)齿轮端面与泵盖间的轴向间隙。11.叶片泵的叶片数目越多,泵的()。 (A)输出的液压油流量越小;(B)输出的液压油压力越小; (C)输出的液压油流量脉动频率越小;(D)输出的液压油压力脉动越小。

典型液压传动系统实例分析

第四章典型液压传动系统实例分析 第一节液压系统的型式及其评价 一、液压系统的型式 通常可以把液压系统分成以下几种不同的型式。 1.按油液循环方式的不同分 按油液循环方式的不同,可将液压系统分为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 (1)开式系统 如图4.1所示,开式系统是指液压泵1从油 箱5吸油,通过换向阀2给液压缸3(或液压马 达)供油以驱动工作机构,液压缸3(或液压马 达)的回油再经换向阀回油箱。在泵出口处装溢 流阀4。这种系统结构较为简单。由于系统工作 完的油液回油箱,因此可以发挥油箱的散热、沉 淀杂质的作用。但因油液常与空气接触,使空气 易于渗入系统,导致工作机构运动的不平稳及其 它不良后果。为了保证工作机构运动的平稳性, 在系统的回油路上可设置背压阀,这将引起附加 的能量损失,使油温升高。 在开式系统中,采用的液压泵为定量泵或单 向变量泵,考虑到泵的自吸能力和避免产生吸空 现象,对自吸能力差的液压泵,通常将其工作转 速限制在额定转速的75%以内,或增设一个辅助 泵进行灌注。工作机构的换向则借助于换向阀。 换向阀换向时,除了产生液压冲击外,运动部件 的惯性能将转变为热能,而使液压油的温度升高。 图4.1 开式系统 但由于开式系统结构简单,因此仍为大多数工程 机械所采用。 (2)闭式系统 如图4.2所示。在闭式系统中,液压泵的进油管直接与执行元件的回油管相联,工作液体在系统的管路中进行封闭循环。闭式直系统结构较为紧凑,和空气接触机会较少,空气不易渗入系统,故传动的平稳性好。工作机构的变速和换向靠调节泵或马达的变量机构实现,避免了在开式系统换向过程中所出现的液压冲击和能量损失。但闭式系统较开式系统复杂,由于闭式系统工作完的油液不回油箱,油液的散热和过滤的条件较开式系统差。为了补偿系统中的泄漏,通常需要一个小容量的补油泵进行补油和散热,因此这种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半

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状 况及发展趋势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班级:模具2班 姓名:蔡腾飞 学号:

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摘要:液压传动有许多突出的优点,因此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如一般工业用的塑料加工机械、压力机械、机床等;行走机械中的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农业机械、汽车等;钢铁工业用的冶金机械、提升装置、轧辊调整装置等;船舶用的甲板起重机械(绞车)、船头门、舱壁阀、船尾推进器等;特殊技术用的巨型天线控制装置、测量浮标、升降旋转舞台等;军事工业用的火炮操纵装置、船舶减摇装置、飞行器仿真、飞机起落架的收放装置和方向舵控制装置等关键词:液压传动工业应用发展方向优点及缺点 一、液压传动的发展概况 液压传动是一门新的学科,虽然从17世纪中叶帕斯卡提出静压传动原理,18世纪末英国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算起,液压传动技术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它才较普遍地用于起重机、机床及工程机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需要,出现了由响应迅速、精度高的液压控制机构所装备的各种军事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液压技术迅速转向民用工业,液压技术不断应用于各种自动机及自动生产线。20世纪60年代以后,液压技术随着原子能、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因此,液压传动真正的发展也只是近三四十年的事。液压传动技术广泛应用了如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及新工艺和新材料等高技术成果,使传统技术有了新的发展,也使液压系统和元件的质量、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尽管如此,走向二十一世纪的液压技术不可能有惊人的技术突破,应当主要靠现有技术的改进和扩展,不断扩大其应用领域以满足未来的要求 二、液压传动的工业应用 液压传动有许多突出的优点,因此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如一般工。业用的塑料加工机械、压力机械、机床等;行走机械中的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农业机械、汽车等;钢铁工业用的冶金机械、提升装置、轧辊调整装置等;土木水利工程用的防洪闸门及堤坝装置、河床升降装置、桥梁操纵机构等;发电厂涡轮机调速装置、核发电厂等国;船舶用的甲板起重机械(绞车)、船头门、舱壁阀、船尾推进器等;特殊技术用的巨型天线控制装置、测量浮标、升降旋转舞台等;军事工业用的火炮操纵装置、船舶减摇装置、飞行器仿真、飞机起落架的收放装置和方向舵控制装置等。 目前,它们分别在实现高压、高速、大功率、高效率、低噪声、长寿命、高度集成化、小型化与轻量化、一体化和执行件柔性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同时,由于与微电子技术密切配合,能在尽可能小的空间内传递尽可能大的功率并加以准确的控制,从而更使得它们在各行各业中发挥出了巨大作用。 ?应该特别提及的是,近年来,世界科学技术不断迅速发展,各部门对液压传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液压传动与电子技术配合在一起,广泛应用于智能机器人、海洋开发、宇宙航行、地震予测及各种电液伺服系统,使液压传动的应用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三、液压传动的发展方向 1.减少能耗,充分利用能量

液压传动在汽车上的应用(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3242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液压传动在汽车上的应 用(正式版)

液压传动在汽车上的应用(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近年来随着液压、气压与液力传动技术的发展和在汽车上的应用,汽车的各项性能都有了很大地提高,尤其是现代汽车上使用了电脑、机电液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使汽车工业的发展更上了一个新的台级。汽车工业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目前技术先进的汽车已广泛采用了液压气压和液力传动新技术,就连汽车的燃料供给和机械润滑系统也借鉴了这些技术,因此加强针对汽车的液压气压与液力传动技术的学习与研究,对于从事汽车理论学习和设计制造维修的人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现在汽车都在向着驾驶方便、运行平稳、乘坐舒

适、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在这些发展中液压气压与液力传动技术起了主导作用。液压气压与液力传动在汽车上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特点,由于汽车整体结构和轻量化的要求,系统结构紧凑、元件组合性强与电气结合,能够根据汽车的运行状况进行控制。 气压传动与液压传动一样,主要用于实现动力远程传递、电气控制信号转换等。由于其工作介质是气体,因此工作安全、系统泄漏对环境污染也小,但受气体可压缩性大的影响,系统的灵敏性不如液压传动。如液压汽车制动装置的制动滞后时间为0.2S,而气压汽车装置的制动滞后时间是0.5S,而且气压系统的噪音也大,自动润滑性能也差。 下面举几个例子介绍液压气压与液力传动在汽车传动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液压传动技术习题答案

机械工程系2019-6-24 [14:06]第1 页共4 页 一、填空题 1、方向控制阀包括单向阀和换向阀。 2、液压传动系统由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辅助元器件四个部分组成。 3、在液压系统中,溶解于液体中的空气分离出来形成气泡而混杂在液体中,使液体流动成为不连续状态的现象叫气穴现象。 4、液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流动或有流动趋势时,因分子间相对运动而产生内摩擦力的特性称为粘性。 5、一般液压油的工作温度应控制在 30°~60°以下。 6、在密闭容器内,施加于静止液体上的压力将以等值同时传递到液体各点,这称为帕斯卡原理。 7、层流是液体中质点沿管道轴线运动而没有横向运动的流动状态。 8、液压油主要有矿物油、乳化型液压油、和高水基型液压油。 9、液压泵是利用密封容积的密封容积的变化进行吸油和压油。 10、液压马达按其结构形式可分为齿轮式、叶片泵和柱塞式三大类。 11、液压泵的实际流量与理论流量之比称为液压泵的容积效率。 12、液压缸的密封有间隙密封、O型密封 Y型密封和组合密封。 13、按传动装置或传动工作介质的不同,传动分为机械传动、液压传动、电气传动和气压传动。 14、绝对压力比大气压力小的那部分数值叫做真空度。 15、常用的过滤器有网式、线隙式、烧结式、纸芯式和磁性式等。 16、压力控制阀包括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和压力继电器等。 17、粘度有动力粘度、运动粘度和相对粘度三种。 18、管路系统中的总压力损失为系统中所有沿程损失和局部压力损失之和。 19、液压系统的的泄漏有内泄露和外泄漏。 20、泵铭牌上或产品样本标出的流量为泵的额定流量。 21、液压基本回路包括方向控制回路、压力控制回路、速度控制回路和多缸控制回路。 22、绝对压力比大气压力大的那部分数值叫做真空度。 23、蓄能器是一种主要存储油液能量的装置。 二、选择题 1、液压传动的缺点是(A ) A、对温度变化敏感 B、传动不平稳 C、便于实现“三化” D、易实现过载保护 2、下列元件中属于动力元件的是(C) A、液压马达 B、单向阀 C、液压泵 D、液压缸 3、下列符号表示动力粘度的是(B) A、ρ B、μ C、ν D、ζ 4、当临界雷诺数Re cr为700,下列流动不是层流的是(D) A、Re=500 B、Re=600 C、Re=650 D、Re=1000 5、当利用单向阀作为背压阀时,阀的开启压力应达到(B ) A、0.03~0.05MPa B、0.2~0.6 MPa C、0.05~0.16 MPa D、0.7~1 MPa 6、下列阀中是换向阀的是(B ) A、单向阀 B、转阀 C、减压阀 D、顺序阀 7、下列对蓄能器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一种储存能量的装置。 B、可以维持系统的压力。 C、可缓和压力冲击。 D、不能吸收压力脉动。 8、液压传动系统中,压力的大小取决于(A ) A、负载 B、流量 C、流速 D、液压泵 9、在静止的液体内部某一深度的一个点它所受到的压力是(C ) A、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 B、向下的压力大于向上的压力。 C、各个方向的压力都相等。 D、向左的压力大于向右的压力。 10、差动液压缸(A) A、活塞总是向无杆腔方向快速运动。 B、推力大于缸工作压力与活塞杆面积的乘积。 C、推力大小等于缸工作压力与活塞面积。 D、液压缸两腔的油液压力不相等。 11、液压传动中,在管道截面积一定的条件下油液在管道中的流速与(C)有关 A.油液的压力 B.泵的功率 C.油液的流量 D、以上都不对 12、单出杆活塞式液压缸(B)

液 压 传 动 的 现 状 及 发 展 趋 势

液压传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通过对世界流体传动及控制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介绍了我国液压行业面临的危机和现状以及和世界水平的差距,并提出我国液压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对策。 关键词:流体传动,液压控制,元件,仿真 动力传动,以及运动控制依然是21世纪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流体传动及控制术也依然是其中极为重要和积极的角色。中国加入W TO ,液压工业在中国的发展将面临空前的挑战和机遇。作为液压元件制造行业中的一员,在工作中,有幸接触了众多既是对手又是朋友的国外知名企业,每年的中国P TC展览会也感触颇深。民族工业的振兴,需要每个人都为之努力。希望中国液压工业能够在世界列强中占有一席之地。 1液压传动技术发展现状 近代液压传动技术是由19 世纪崛起并蓬勃发展的石油工业推动起来的,最早实践成功的液压传动装置是舰船上的炮塔转位器,其后出现了液压六角车床和磨床,一些通用车床到20 世纪30年代末才用上了液压传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军事上的需要,出现了以电液伺服系统为代表的响应快、精度高的液压元件和控制系统,从而使液压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20 世纪50 年代,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生产过程自动化的不断增长,使液压技术很快转入民用工业,在机械制造、起重运输机械及各类施工机械、船舶、航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20世纪60 年代以来,随着原子能、航空航天技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液压技术在更深、更广阔的领域得到了发展,在工程机械,数控加工中心,冶金自动线等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也都得到了应用。 目前液压技术应用的主要领域是工程机械和冶金机械等,具体来说,液压系统在以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