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空气消毒方法的研究进展

手术室空气消毒方法的研究进展
手术室空气消毒方法的研究进展

手术室空气消毒方法的研究进展

手术室空气消毒是保证手术间空气达标的重要步骤,也是我国手术感染管理中的常规工作。因此如何改善医院的空气质量,尤其对医院的特殊场所,如手术室重症监护等部门的空气净化,以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是近年来尤为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现就手术室空气消毒方法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紫外线灯

紫外线灯是国内外常用的一种无毒、经济、方便、有效的空气消毒方法。安装方式以无罩悬空吊式最佳,照射30分钟至1小时基本能使室内空气达Ⅲ类环境标准;2小时达Ⅱ类环境标准。紫外线照射强度及消毒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强调最佳安装方式,合理安排消毒间隔时间,照射时保持室内清洁干燥,灯管无尘,温度<20℃,相对湿度>60%时适当延长照射时间是保证消毒效果所必须的。但紫外线存在一定的缺陷性,对人体皮肤及眼睛均有伤害,可致皮肤烧伤、角膜发炎、皮肤癌等,紫外线产生的臭氧催人老化,其气味使人难以接受,吸入过多会使人中毒,臭氧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竞争氧气,故只能在无人的状态下进行空气消毒。紫外线杀菌效果受室内温度、湿度、照射时间、距离、灯管质量、照射强度、灰尘及消毒对象等影响。紫外线消毒空气一般要求每立方米空间不低于1.5W,每10~15米安装1支3W灯管;照射距离要求灯管悬挂在距地面2.5米以下,桌面上方1米处,在安装和使用时很难保证被消毒空间、物体表面与杀菌灯辐射距离及辐射空间完全符合要求,房间的大小、灯管多少直接影响消毒效果,消毒不彻底易留死角。根据《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紫外线消毒空气的适宜温度20~40℃,相对湿度40~50%。温度、湿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消毒效果,紫外线灯管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辐射强度会逐渐减弱,因此,要逐日登记使用时间,累计消毒时间及更换时间,定期检测紫外线灯管的辐射强度,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紫外线照射当时消毒效果可靠,但1~2h后空气中含菌量基本回升到消毒前水平,特别是在有人的环境中,空气中的含菌量无法进行有效控制。

2 化学消毒剂

使用规定浓度及用量的福尔马林氧化熏蒸,过氧乙酸,乳酸喷雾或加热熏蒸,均为可靠的空气消毒手段。其中杀菌率高、杀菌效果快的以过氧乙酸为最佳,其用量小,浓度低,对人体皮肤、粘膜、呼吸道无明显的刺激作用,使用喷雾法和水蒸气加热可用于有人的手术间。福尔马林熏蒸操作简便,效果稍次于过氧乙酸,优于乳酸,但由于刺激性大,只宜做终末消毒及物品熏蒸。乳酸的优点对真菌有效,甲醛气体熏蒸消毒法使用起来简单、方便,但其杀菌作用受温度、湿度和有机物影响明显,而且消毒后常留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人体有刺激性和毒性。过氧乙酸喷雾法具有快速、简便、灭菌效果好的优点,是较为理想的手术室空气消毒方法。

3 中草药熏蒸

常用的苍术、荆芥、石菖蒲等中草药熏蒸有不程度的空气灭菌作用,但单独使用效果往往难以达到卫生学标准要求。

4 复方制剂的应用

近年来,一些采用化学消毒剂组成的复方消毒剂如空气清新剂,戊二醛复方消毒剂以及复方中草药制剂等已用于临床。对手术室空气洁净作用符合Ⅲ类空气消毒标准要求。有的复方制剂还不强调关闭门窗或有无人在,达到了手术间空气消毒效果,还可避免化学物质的二次污染。

5 紫外线与化学消毒剂的协同作用

有实验结果显示,单用75%乙醇或紫外线灯管照射对芽孢无明显的杀灭作用,紫外线照射能量小,穿透性较差,所以单一的紫外线照射进行空气消毒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两者协同作用10秒钟可杀灭枯草杆菌芽孢,过氧化氢与紫外线协同杀菌比单用紫外线照射强2000倍。

6 臭氧消毒器

此类消毒器含高强度低臭氧紫外线灯、滤器、负离子发生器、双进风离心机,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还可用于有人在的手术间空气消毒。

7 局部空气净化装置

局部空气净化装置体积小,移动方便,可在有人工作的手术情况下使空气中的菌量保持在较低水平,在手术间人数<12人且少有人进出时,手术台附近空气细菌总数可降至合格标准。在生物净化技术尚难以普及的时候,在基层手术室使用具有实用性。医用空气消毒净化机使用方便、无异味、噪音小、程序自控、操作省时省力、安全可靠、杀菌效果理想、价格便宜,最大的优点是可在有人的情况下对空气进行动态消毒,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能维持空气洁净度,降低空气含菌量。

8 层流洁净技术

因层流系统并无消毒灭菌之功效,层流手术室其无菌环境主要是通过空气的过滤层流以及室内维持正压状态来维持的。因为层流手术室的空气净化是由压缩机将消毒过滤后的新鲜空气自上而下流经术野,并将污染的空气均衡的由四周推出,室内始终处于正压状态,避免污染空气的流入,所以,层流手术室内空气含菌在回风口处最多,平均菌落数均高于同期的手术区域的平均菌落数(P<0.05)。各级洁净手术间手术区域的空气含菌虽然随时间而增加,但无显著差异(P>0.05)。所以层流能有效地保证术中环境的洁净和稳定,手术室装配空气层流室,空气层流罩,作为较理想的空气净化技术在国内一些大医院手术室使用是较理想的空气净化装置。空气都必须保持环境清洁,每天选择适当的时间通风换气,减少人员流动,掌握消毒技术规范,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使消毒效果达到最佳。洁净手术室是一个多专业功能的综合整体,洁净手术室采用空气净化措施是将空气中的尘埃离子过滤、消毒,使细菌无载体传播。空气净化虽是主要矛盾,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手术全过程、全方位的护理质控,我院加强了对层流手术间的使用管理,使用至今仍保持良好的面貌,且每月的空气培养均达标。使用层流手术室,强化无菌观念和正规化管理仍然是医疗过程安全的根本保证与要求,仍然是手术室工作之根本之重点,只有当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才是趋于完美的。

综上所述,了解和探讨影响手术室空气中微生物含量的因素,采用科学的手术间空气

消毒方法,寻找有效、安全、经济实用、简便的空气洁净措施,对保证手术室空气卫生达标,预防感染有着积极而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项工作的研究还有待扩展和深入。

参考文献

[1]李素芬.多功能动态杀菌机与紫外线空气消毒效果比较.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03).

[2]张晓明,李玲.层流净化手术室的管理.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01).

[3]张彦,严毓芬,严芳,任福祥.几种动态空气消毒对手术室空气消毒消毒效果对比研究.西南军医.2008,(01).

[4]范素红,潮欣畅,刘军春.洁净手术室的使用与管理.护理管理杂志.2005,(04).

[5]杨凤华,李艳红.手术室不同空气消毒方法效果比较分析.中国计划生业学杂志.2008,(01).

[6]余琛,蒋新. 手术室两种空气消毒方法效果比较.蚌埠医学院学报.2008,(01).

[7]徐冬梅.三种不同空气消毒方法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比较.中国医药导报.2008,(05).

[8]霍恩芳.探讨手术室空气消毒的发展动向.哈尔滨医药.2008,(02).

[9]张卫红,孙素芬,李冬青.不同方法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观察.河北医药.2007,(01).

[10]邹雯蓉,朱文,周寒梅.层流手术室空气消毒管理体会.成都医药.2005,(01).

[11]孙惠华.空气洁净技术在手术室的应用及管.护理研究.2006,(30).

[12]罗彩霞.紫外线空气消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齐鲁狐狸杂志.2008,(01).

[13]郑瑞兰.手术室的空气层流净化与管理.现代医药卫生.

最新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范本10份)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范本10份)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范本10份)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一):1、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按规定路线进入手术室。进更衣室前先换拖鞋,然后更衣、戴口罩、帽子。 2、严格划分三个区:非限制区(污染区)、半限制区(清洁区)、限制区(无菌区)。 3、手术间物品摆放整齐,清洁无灰尘,无血迹,私人物品及书报一律不准带入手术间,严禁在手术间内做敷料打包。 4、认真执行消毒规范,按规定规格打包,下排气压力灭菌最大包体积不得超过30cm30cm25cm;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的物品包体积不得超过30cm30cm50cm.各种敷料包、器械包均放灭菌指示卡,包外贴3M胶带,进行化学监测(胶带长度按要求)。敷料包不超过5Kg;金属包不超过7Kg。 5、灭菌包应储存在无菌物品柜内,有效期为1周,过期应重新消毒,布类敷料包皮无残缺破损及缝补,不潮湿。 6、医务人员使用无菌物品和器械时,应检查外包装的完整性及灭菌日期。无菌包打开后虽未使用,视为污染,必须重新灭菌。 7、手术过程中,工作人员严格无菌操作,静脉输液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麻醉物品应当一用一消毒,一次性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8、严格执行器械洗消流程,手术器具及物品应先祛污染,酶洗、冲洗、再消毒灭菌,有关节、缝隙、齿槽的器械,应尽量张开或拆开,确保器械的洁净度,以保证清洗效果和灭菌质量;对腔镜的清洗消毒、灭菌做好记录。

9、手术间每日定时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消毒时间为45分钟,每日2次,每周紫外线灯管用95%的酒精棉球擦拭一次,每月对紫外线灯管监测一次;每月做空培一次,洁净手术室空气培养按级别分为百级13点、千级9点、万级7点、十万级5点式,暴露时间为30分钟。 10、每日对使用中的消毒液浓度进行监测,并能熟练掌握配制方法。 11、手术室手术间严格卫生、消毒制度。每日手术前和手术后进行湿式擦拭清洁消毒,墙体表面擦拭高度为22、5m,未经清洁消毒的手术间不得连续使用。每周1次彻底卫生清扫,使用的扫帚、拖把严格按区分开。 12、手术室设立隔离手术间,专用于急诊、传染病和感染病人手术;传染病人或隔离病人的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急诊、某种感染或某种化验结果异常情景;严格隔离管理,术后器械及物品按洗消流程执行,再进行高压灭菌。 13、疑似或确诊朊毒体感染的病人宜选用一次性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进行双层密闭封装,袋外粘贴标识,集中回收处置。可重复使用的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浸泡于lmolL氢氧化钠溶液内作用60min,再按照清洗消毒流程进行处理,压力蒸汽灭菌应选用134℃~138℃,18min或132℃,30min,或121℃,60min。 14、气性坏疽污染的处理流程应贴合《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和要求。应先采用含氯或含溴消毒剂1OOOmgL~2OOOmgL浸泡30min~45min后,有明显污染物时应采用含氯消毒剂5OOOmgL~10000mgL浸泡至少60min后,再按照清洗消毒流程

我国消毒灭菌技术发展及应用

我国消毒灭菌技术发展及应用.txt两个人吵架,先说对不起的人,并不是认输了,并不是原谅了。他只是比对方更珍惜这份感情。 我国消毒灭菌技术发展及应用 -------------------------------------------------------------------------------- 我国消毒灭菌技术发展及应用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满荫起 1、国家经济发展的带动,我国消毒技术发展较快 1.1 专业队伍扩展:从防疫专业扩展到医院感染控制和临床护理。 1.2 学术交流活跃:除有消毒专业杂志外,医院感染监控、临床护理、环保、保健等杂志均有消毒灭菌技术交流。 1.3消毒意识提高,促进产品开发和应用。特别是“非典”发生,提高了人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加强了对消毒技术的认识和产品的需求。 1.4 消毒技术产品开发活跃,专业生产企业发展迅锰。 1.5 产品鉴定方法规范化、标准化,对毒性作用的重视和研究。 1.6 产品审批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 1.7 市场监督的开展已是消毒产品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 1.8 消毒产品市场化的进展促进了消毒产品技术提高。 1.9 消毒效果检测技术普及是消毒效果的重要保证。 2、消毒灭菌技术(产品)的发展 2.1化学消毒剂的研究及应用: 2.1.1单药的发展: 50年代:含氯石灰(次氯酸钙) 次氯酸钠 碘酊 乙醇 福尔马林(40%甲醛) 过锰酸钾 酚类(来苏尔) 酸、碱 60至80年代: 环氧化物的应用(66年起始) 有机氯的研制:二氯异氢尿酸钠 (69~75年)三氯异氢尿酸 新洁尔灭(苯扎溴铵)(69~75年) 过氧化物的应用(75年后) 洗必泰的应用(75年后) 戊二醛的推广(80年后) 碘伏的应用(85年)

手术室空气消毒方法的研究进展

手术室空气消毒方法的研究进展 手术室空气消毒是保证手术间空气达标的重要步骤,也是我国手术感染管理中的常规工作。因此如何改善医院的空气质量,尤其对医院的特殊场所,如手术室重症监护等部门的空气净化,以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是近年来尤为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现就手术室空气消毒方法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紫外线灯 紫外线灯是国内外常用的一种无毒、经济、方便、有效的空气消毒方法。安装方式以无罩悬空吊式最佳,照射30分钟至1小时基本能使室内空气达Ⅲ类环境标准;2小时达Ⅱ类环境标准。紫外线照射强度及消毒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强调最佳安装方式,合理安排消毒间隔时间,照射时保持室内清洁干燥,灯管无尘,温度<20℃,相对湿度>60%时适当延长照射时间是保证消毒效果所必须的。但紫外线存在一定的缺陷性,对人体皮肤及眼睛均有伤害,可致皮肤烧伤、角膜发炎、皮肤癌等,紫外线产生的臭氧催人老化,其气味使人难以接受,吸入过多会使人中毒,臭氧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竞争氧气,故只能在无人的状态下进行空气消毒。紫外线杀菌效果受室内温度、湿度、照射时间、距离、灯管质量、照射强度、灰尘及消毒对象等影响。紫外线消毒空气一般要求每立方米空间不低于1.5W,每10~15米安装1支3W灯管;照射距离要求灯管悬挂在距地面2.5米以下,桌面上方1米处,在安装和使用时很难保证被消毒空间、物体表面与杀菌灯辐射距离及辐射空间完全符合要求,房间的大小、灯管多少直接影响消毒效果,消毒不彻底易留死角。根据《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紫外线消毒空气的适宜温度20~40℃,相对湿度40~50%。温度、湿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消毒效果,紫外线灯管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辐射强度会逐渐减弱,因此,要逐日登记使用时间,累计消毒时间及更换时间,定期检测紫外线灯管的辐射强度,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紫外线照射当时消毒效果可靠,但1~2h后空气中含菌量基本回升到消毒前水平,特别是在有人的环境中,空气中的含菌量无法进行有效控制。 2 化学消毒剂 使用规定浓度及用量的福尔马林氧化熏蒸,过氧乙酸,乳酸喷雾或加热熏蒸,均为可靠的空气消毒手段。其中杀菌率高、杀菌效果快的以过氧乙酸为最佳,其用量小,浓度低,对人体皮肤、粘膜、呼吸道无明显的刺激作用,使用喷雾法和水蒸气加热可用于有人的手术间。福尔马林熏蒸操作简便,效果稍次于过氧乙酸,优于乳酸,但由于刺激性大,只宜做终末消毒及物品熏蒸。乳酸的优点对真菌有效,甲醛气体熏蒸消毒法使用起来简单、方便,但其杀菌作用受温度、湿度和有机物影响明显,而且消毒后常留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人体有刺激性和毒性。过氧乙酸喷雾法具有快速、简便、灭菌效果好的优点,是较为理想的手术室空气消毒方法。 3 中草药熏蒸 常用的苍术、荆芥、石菖蒲等中草药熏蒸有不程度的空气灭菌作用,但单独使用效果往往难以达到卫生学标准要求。 4 复方制剂的应用

不同空气消毒方法及消毒效果研究进展

不同空气消毒方法及消毒效果研究进展 0 引言 有害微生物在自然界尤其是空气中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在一定条件下还能繁殖变异,不仅能够导致各种材料的变质和腐蚀,还能引起交叉感,传染疾病染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在一些特殊环境中,如医院病房、灾后疫区、大规模的人员集中区,空气的消毒净化更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治理被污染或含有害微生物较多的空气,应该及时控制污染源,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杀菌净化。一些对人类造成极大危害的如SARS 等病毒,应该设计专门的富集捕集装置,及时的监测杀灭。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空气消毒方法主要有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本文针对这两类方法尤其是化学药物消毒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同时介绍了空气消毒机和特殊病毒捕集消毒法。 1 物理消毒 1.1 紫外线辐射消毒 紫外线杀菌消毒的原理是适当波长的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机体中的 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使微生物立即死亡或丧失繁殖能力,进而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紫外线消毒效果受相对湿度的影响,在相对湿度为100%时,用紫外线照射杀菌,99.70%的枯草芽胞杆菌失活,而在相对湿度为20%时,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杀菌率高达99.94%[1]。研究表明,用紫外线照射60 min,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的消亡率 达94.47%[2]。紫外线与超声波结合的杀菌消毒方法,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杀菌率高达100%[3]。紫外线消毒在空气消毒中应用广泛,具有高效、方便、安全、不残留毒性、不污染环境等优点,但其杀菌效果受空气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温度、相对湿度、紫外光照射强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由于其能量低,穿透力弱,只能对物体表面进行照射消毒,存在消毒死角。紫外线同时会对人体造成一定伤害,消毒时人员需要离开。 1.2 等离子体消毒 等离子体是一种通常由介质阻挡和电晕放电产生的高度电离的气体云,主要包括活性氧原子、分子和自由基等氧化物质。它通过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表面蛋白成分来杀灭细菌病毒[4]。由介质阻挡产生的等离子体对培养基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能在20 min 内高效杀除[5]。使用等离子空气消毒机,开机60 min,在无人条件下手术室内自然菌的平均除菌率达84.98%;在有人条件下持续运行消毒机,空气中自然菌的数量呈上升趋势,但仍可保持在200 CFU/m3 以下,符合Ⅱ类环境要求[6]。辉光放电等离子体10 min 内可以使荧光假单胞菌数量降低6 个对数值,10 s 内可使琼脂上的大肠杆菌降低4~5 个数量级[7]。等离子体杀菌时间较短,且对人体没有危害,但其机动性较差,只能定点实施消毒,且消毒范围较小。 1.3 光催化消毒 光触媒是在光的照射下,会发生类似光合作用的光催化反应,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氢氧自由基和活性氧,具有很强的光氧化还原能力,不但能把各种有机污染物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还能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和病毒的蛋白质。采用纳米光催化空气消毒机消毒后舱内空气病原菌数,由消毒前 的764~1989 CFU/ m3 下降到31~268 CFU/ m3,自然菌平均消亡率> 80%[8]。Mohseni 等[9]以质量分数为0.1 %的TiO2 为主要活性成分的光催化剂,在紫外光照射下通过环状反应器对氯乙烯(VC)的最大降解率达80 %。Amit Vohra 等人成功研制了掺杂银离子的TiO2 型光催化剂,并验证了其对蜡样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黑曲霉和噬菌体的高效消毒性,该光催化剂可以用于高空中的微生物的杀菌处理[10]。光催化消毒对人体无毒无害,并且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11],但是光触媒催化剂的吸收光谱需要继续向可见光扩展,而且其比表面积有限,消毒净化范围和杀菌效果仍是一个需要改进的问题。

手术室空气消毒

手术室空气消毒 空气消毒灭菌是手术室控制感染的重要环节,人员流动、房门开关次数及手术时污物增加,都可能造成空气细菌总数急剧增加,因此手术室空气消毒是手术室工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1、紫外线灯照射 紫外线灯是国内外常用的一种无毒、经济、方便、有效的空气消毒方法。安装方式以无罩悬空吊式最佳,照射30分钟至1小时基本能使室内空气达Ⅲ类环境标准;2小时达Ⅱ类环境标准。强调最佳安装方式,合理安排消毒间隔时间,照射时保持室内清洁干燥,灯管无尘,温度20-25℃,湿度50%-60%,紫外线杀菌效果受室内温度、湿度、照射时间、距离、灯管质量、照射强度、灰尘及消毒对象等影响。照射距离要求灯管悬挂在距地面2.5米以下,桌面上方1米处.紫外线存在一定的缺陷性,对人体皮肤及眼睛均有伤害,可致皮肤烧伤、角膜发炎、皮肤癌等,紫外线产生的臭氧催人老化,其气味使人难以接受,吸入过多会使人中毒,臭氧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竞争氧气,故只能在无人的状态下进行空气消毒。尽管如此,只要合理操作紫外线照射仍是手术室空气消毒的有效方法。 2、使用电子灭菌灯 是利用电解空气产生臭氧来达到杀菌的目的,它不仅起到与紫外线灯相同的空气消毒效果,且不受有效消毒范围的限制,没有消毒死角存在。但每周仍需用化学消毒剂熏蒸。 3 、使用化学药物熏蒸 手术室运用紫外线灯或电子灭菌灯照射,结合每周末使用规定浓度及用量的福尔马林氧化熏蒸或采用乳酸加热熏蒸,均为可靠的空气消毒手段。但这些化学制剂对工作人员的皮肤、神经系统、胃肠道及呼吸道存在一定不良影响,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由于配料不准、用量过低、作用时间短暂、药液使用过久、忽略容器的防护与消毒等,非但起不了消毒的作用,反可造成二次环境污染。

医院手术室感染管理制度

手术室感染管理制度 1、手术室布局合理,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区域间标志明确。 2、手术室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隔离手术室有醒目 标志,并靠近手术室入口处。 3、手术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能高压蒸汽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 灭菌剂浸泡灭菌。 4、使用后手术用器具及物品应先除污染,彻底清洁干净,再消毒灭菌, 其中感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洁干净,再消 毒灭菌。 5、麻醉用品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用一消毒,连续使 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管道,必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 毒,干燥保存,湿化液应用灭菌水。 6、洗手刷应一用一灭菌,洗手开关采用感应式。采用消毒液,擦手毛巾 一用一灭菌。 7、手术人员入室必须更换衣裤、鞋帽,去除首饰、项链,头发不得外 露,有严重呼吸道感染不宜上手术台,工作人员外出必须更换衣服、 鞋。 8、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9、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必须湿式清洁,每周五下午为固定卫生 日。 10、严格参观制度,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手术期间避免频繁开 门。 11、隔离病人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严格隔离管理,术后器械及 物品双消毒,手术间严格终末消毒。 12、手术废弃物品应装入黄色塑料袋内,锐利刀片、缝针等物品装入锐器 盒内,封闭运送,无害化处理。 13、接送病人的平车定期消毒,车轮应每次清洁。 1手术室人员的管理 手术人员应相对固定并具有医院感染知识且不断新,严格执行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和 菌操作。加强对监控人员的业务培训,使管理者得到正确、规范的培训,以指导、监督、管

医院消毒研究进展

医院消毒研究进展 一、我国消毒学的形成与发展 1985年第6次国际消毒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是我国消毒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1986年二军大薛广波教授主编《实用消毒学》;1984年,刘育京教授等创办中国消毒学杂志;消毒队伍不断壮大。 消毒标委会成立并逐步与ISO接轨、消毒技术规范、全国性学术交流活动; 《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规范性文件的出台、实施。 二、医院消毒研究进展 (一)物理消毒进展 1、热力灭菌:至今热力灭菌仍然是最常用的灭菌方法。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问世,发展了低温蒸汽灭菌器、低温蒸汽和甲醛气体联合使用的灭菌器。 2、辐射灭菌:电离辐射灭菌目前已成了一次性使用物品灭菌的首选方法。灭菌过程控制的自动化和标准化。在ISO/TC198内,专门设有辐射灭菌工作组,专门研究辐射灭菌的标准化等问题。 紫外线辐射消毒,使用方法方面由过去的单一悬吊式变成多种形式,包括风机式的连续空气消毒器、套管式水消毒器等。微波消毒和灭菌目前也进入应用阶段。 3、等离子体灭菌 等离子体是高度电离后的气体云,在强大的电磁场作用下,使这种气体含有带电的粒子、离子和不带电的分子、激发原子、自由基、以及γ射线、紫外线、β射线等。这种混合气体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 (二)化学消毒进展 1、复方化学消毒剂:化学消毒剂的复配已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复方消毒剂克服一些消毒剂单用时的缺点,并且增加了杀菌作用,同时,对消毒剂的剂型进行着改进。 2、老消毒剂的新用:近年来发现一些古老的消毒剂采用一些克服其缺点的措施仍可使用。例如甲醛,采用提高消毒环境温度和湿度,在密闭的灭菌箱内使用,则可取得很好的消毒效果。乙醇或异丙醇和洗必泰等低效消毒剂合用,提高了其消毒效果。 3、新消毒剂的不断出现:二氧化氯受到广泛关注,双链季胺盐的问世、“氧化电位水”的电解水、二氯海因、二溴海因、洗必泰碘等。

现代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现代生态学的研究进展(综述) 一)生态发展 人类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改造者。人类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不断运用自己的智彗,通过劳动,不断地改造自然,创造新的生存条件然而,由于人类认识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意料不到的后果,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环境问题的由来 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期那时,由于用火不慎,致使大片草地、森林发生火灾,生物资源遭到破坏,他们不得不迁往他地以谋生存。 在早期的农业生产中,刀耕火种,砍伐森林,造成了地区性的环境破坏。古代经济比较发达的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许多地方,由于不合理的开垦和灌溉,后来成了荒芜不毛之地。中国的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那时森林茂密,土地肥沃。西汉末年和东汉时期进行大规模的开垦,促进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可是由于滥伐了森林,水源不能涵养,水土严重流失,造成沟壑纵横,水旱灾害频仍,土地日益贫瘠。 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城市成为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城市里人口密集,房屋毗连,炼铁、冶铜、锻造、纺织、制革等各种手工业作坊,与居民住房混在一起。这些作坊排出的废水、废气、废渣,以及城镇居民排放的生活垃圾,造成了新的环境污染。十三世纪,英国爱德华一世时期,曾经有对排放煤炭的“有害的气味”提出抗议的记载。1661年,英国人伊夫林写了《驱逐烟气》一书献给英王查理二世,指出空气污染的危害,提出一些防治对策。 产业革命后,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使生产力得到了很大发展。一些工业发达的城市和工矿区,工矿企业排出的废弃物污染环境,使污染事件不断发生。 1873年12月、1880年1月、1882年2月、1891年12月、1892年2月,英国伦敦多次发生有毒烟雾事件;19世纪后期,日本足尾铜矿区排出的废水毁坏了大片农田;1930年12月,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由于工厂排出有害气体,在逆温条件下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 农业生产活动也曾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1934年5月,美国发生一次席卷半个国家的特大尘暴,从西部的加拿大边境和西部草原地区几个州的干旱土地上卷起大量尘土,以每小时96~160公里的速度向东推进,最后消失在大西洋的几百公里海面上。这次风暴刮走西部草原三亿多吨土壤。芝加哥在5月11日这一天,降下尘土1200万吨。这是美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灾难。尘暴过后,美国各地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环境保护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许多工业国家普遍发生现代工业发展带来的范围更大、情况更加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美国洛杉矶市随着汽车数量的日益增多,自40年代后经常在夏季出现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健康造成了危害;1952年

医院感染监测记录本(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单位:泽普县医院 科室:血液透析室 年度:2014年 (资料请保存3年)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兼职监控医师、护士组成,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记录在监测登记本上,并组织实施。 2、本科感染管理小组每季度要召开一次会议,汇总消毒隔离落 实情况,并有会议记录。 3、要求监控医师对本科疑似或确诊的医院感染病例,督促经治医生积极采取临床标本及时送细菌室进行病原学检查,药敏试验及必

要的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4、医院感染散发病例24小时之内报感染管理科并由经治医生 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登记表,监测护士填写医院感染监测记录本,按时交感染管理科。 5、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或感染暴发流行时,须立即向科主 任及医院感染管理科汇报,积极协助专职人员调查发病原因,寻找感染源和途径,控制蔓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并做好记录。 6、监测人员督促本科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消毒隔离 制度。 7、监测人员组织和参加有关医院感染的培训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宣传医护人员自我防护知识,预防各种传染病及锐器刺伤。如工作中发生锐器刺伤,按规定处理并做好记录。 8、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科室感染管理小组按全院统一规定负责科内消毒隔离措施工作的组织落实。 9、监测人员做好卫生员、配膳员、病人及家属卫生宣教及管理, 要有督检记录。 10.监测护士每周对使用中的消毒液浓度、每半年的紫外线强度监测和每月的空气培养按规定时间进行监测并记录在监测本上。11.为预防传染性疾病反弹,感染管理小组人员要熟悉本院应急预案,掌握接触、飞沫和空气不同传播途径的隔离方法 临床兼职感染管理监控医师职责 1、随时掌握本科病人医院感染情况,发现或可疑医院感染病例,督促经治医生及时送病原学检查、药敏试验及必要的检查,以明确诊断,早期治疗,并督促其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登记表,24小时之内报感染管理科。 2.积极预防本科内因诊治不当引起的医院感染,经常督促、检查医生的无菌操作技术及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 3.发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或感染暴发流行时,须立即向科主任及医院感染管理科汇报,积极协助专职人员调查发病原因,寻找感染源和途径,控制蔓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4.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监控资料的收集积累和调研工作。5.对本科医护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手术室空气消毒方法效果评价

手术室空气消毒方法效果评价Evaluati on on t he Eff e c t s of3Wa ys of Op e rating Ro o m Air Disinf e c ti on 辛全兰 王丽萍 Xin Quanlan,Wang Liping(People’s Hospital of Shanxi Province,Shanxi030012China) 中图分类号:R472.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6493(2001)02-0106-01 手术室空气质量直接影响手术的成败和病人的预后。我院手术室均为普通手术间,无层流设备,护理工作量大,手术间流动人员和连台手术多,手术时间长,这些都是诱发手术后伤口感染的重要因素。为此,1999年8月—1999年10月,在不同的消毒条件下,对术中空气进行采样,并做细菌学监测,现将消毒方法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及分组 1999年8月—1999年10月,选择两个30m2的手术间,一间每天常规采用紫外线空气消毒法,于手术 前、后分别照射40min以上,将其作为对照组。另一间行常规紫外线空气消毒后,于手术开始即协同永健K J D1200静电灭菌型空气净化机(以下简称净化机)消毒,直到手术结束,此为实验组。分别在常规消毒后,有手术且人员流动多时距常规消毒后1.5h;有手术且流动人员少时,距常规消毒后2.5h~3.0h 采样,两组采样次数均为30次。同时于每周六打扫卫生后分别用乳酸加热熏蒸法和紫外线照射协同净化机灭菌法消毒,消毒后行空气细菌学培养各10次。 1.2 监测方法 两组采用定时定点同时采样的方法,用直径为9cm的培养皿以“五点法”在空气中暴露5min后送细菌室培 养,并监测其平均菌落数。 1.3 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细菌菌落数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乳酸加热熏蒸法与紫外线照射协同净化机灭菌法灭菌效 果比较 于每周六清洁卫生后,采用两种方法行空气消毒后细菌培养结果见表1。  表1 采用两种方法行空气消毒后细菌培养结果(x±s)cfu/m3消毒方法n菌落数 乳酸加热熏蒸法1055.85±85.17 紫外线照射协同净化机灭菌法1035.38±48.86 注:t=0.600,P>0.05。 2.2 两组于不同环境下空气细菌监测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空气细菌培养结果cfu/m3 组别n距常规消毒后1.5h距常规消毒后2.5h~3.0h 对照组30369.17±261.00330.00±174.52 实验组30241.75±206.00196.33±129.00 t值2.3153.128 P<0.05<0.05 注:两组空气细菌培养菌落数均合格。3 讨论 空气消毒是手术室控制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消毒方法种类较多。在无层流设备的手术室,各医院有各自选用的消毒方法。但空气细菌菌落数必须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即在动态下细菌菌落数≤500cf u/m3,静态下细菌菌落数≤200cf u/m3。我院近几年来一直采用乳酸加热熏蒸法和手术前后紫外线照射消毒法,但由于空气污染严重和手术中人员流动多(包括实习医生、护士、进修医护人员),特别是连台手术不断增多。为保持手术室空气中生物洁净度,在手术间增设了净化机,协同空气消毒。 3.1 紫外线灯消毒效果评价 紫外线属电磁波辐射,但非电离辐射,其波长为210nm~328nm(2100!~3280!)[1]。紫外线释放的能量低,穿透力弱,且危害人体健康,对皮肤粘膜有损伤,故在有人活动的情况下不能使用。尽管如此,手术室空气消毒采用紫外线照射仍是常用的消毒方法。但紫外线照射后2h空气细菌含量便恢复到照射前程度[2],为此术中增加了净化机协同消毒。监测结果显示:在两间面积相同的手术间,且有手术及人员活动的情况下,细菌含量不同,术中使用净化机时,细菌菌落数明显降低。与不使用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 净化机的使用效果评价 净化机是一种新型的具有高效灭菌功能的空气自净设备,由进风口、预过滤器、离心风机、多级串联蜂巢状静电场、浸渍型活性炭吸附器、负离子发生器等部件组成,在动态环境中能净化灭菌。故对手术时间较长的大手术或手术中人员流动较大时,最好使用净化机,以保证术中手术室空气细菌菌落数在安全范围内。 3.3 紫外线协同空气净化机可取代传统的乳酸熏蒸消毒法 从表1可以看出,两种空气消毒法,空气细菌采样监测结果无统计学意义。但空气净化机消毒时环境洁净,在动态下可随时消毒,这是紫外线照射消毒和乳酸熏蒸消毒法所不及的。 4 小结 定期对各有关环境空气进行微生物监测,仍是我国目前感染管理中的重要措施之一[3]。要保持手术室空气的良好质量,必须从手术室各项管理工作做起,如每周彻底打扫卫生后开窗自然通风1h以上;手术时,除尽量限制人员流动外,还应采取其他措施,如使用净化机。为了使整个手术过程能在无菌状态下进行,避免感染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痛苦,手术室管理人员需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薛广波.实用消毒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165. [2] 朱士俊.新编实用医院感染学[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321. [3] 汪宇航.医院空气监测及其消毒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 志,1998,33(11):678. 作者简介:辛全兰(1959—),女,山西省大同人,护士长,主管护师,大专,从事手术室护理研究。工作单位:030012,山西省人民医院。王丽萍工作单位同第一作者。 (收稿日期:20001101 修回日期:20010310) (本文编辑李亚琴) ? 6 1 ?护理研究2001年4月第15卷第2期 CHIN ESE N U RSIN G R ESEARCH April,2001Vol.15NO.2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20210125075210)

xx 县中医医院 手术室规章制度 2017 年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手术室成立消毒隔离质量监控领导小组,明确小组各级人员职责,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政策规范结合医院的具体要求,小组成员需制定并不断完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制度,并检查措施的落实情况。 二、专人负责手术室感染监控、评价、资料整理与储存和相关信息上报工作。 三、专人负责手术无菌物品的管理与监测,确保灭菌合格率100%。 四、工作人员按规定路线进入手术室,着装符合规范要求。严格控制与管理手术参观人员。 五、手术室建筑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 严格划分xx,各区域间标志明确。 六、按手术切口类别安排Ⅰ类、Ⅱ类、Ⅲ 类手术间,特殊感染手术安排在感染手术间。手术器具及物品一用一洗一灭菌,手术器械及敷料均采用高温高压灭菌,不能经高温高压的物品须采用等离子灭菌、环氧乙烷灭菌、低温灭菌器灭菌。 七、手术体位垫(体位支架)规范管理,保证患者一用一洗一消毒,存放在指定的清洁、干燥、通风的地点,避免手术患者交叉感染。 八、规范使用无菌物品。手术过程中,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九、手术室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每日手术前后,接台手术之间进行湿式擦拭、清扫。每周1 次彻底卫生清扫,各区域使用的扫帚、拖把、抹布严格按区域分开。 十、术后器械应按规定流程、路线送往消毒供应中心装置。术后敷料放于指

定地点,按规定处理。手术废弃物处置于双层黄色塑料袋,锐器弃于锐器桶,封闭运往指定地点进行处理。 十一、每月对手术室空气、技术人员的手、无菌物品、物体表面等进行微生物监测并记录。发现问题,组长组织小组成员研究讨论,分析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督促实施。定期做效果评价,并有记录。 手术室控制感染管理制度 一、手术室的布局合理,区与区之间应有明确的分隔。手术间分为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和感染手术间等,以减少交叉感染。 二、成立手术感染监控小组,建立感染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负责对本科室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与感染发生有关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测。发现违反操作规范或存在感染的危险因素时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三、感染监测,空气质量控制、环境清洁管理、医疗设备和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等措施,降低发生感染的危险。 四、手术室的工作区域,每24 小时清洁消毒一次,连台手术之间要消毒,当天手术全部完成后,对手术间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五、环境、物品的微生物监测,对外科手术消毒后的效果、空气消毒后的含菌量、物体表面的带菌量等情况进行监测,每月一次。 在特殊情况下,如对某一情况进行目标检测时,可随时采样。 六、外来的手术器械应按器械的性能、用途做好清洁、消毒或灭菌工作后检测合格方可放入手术间内使用。 七、医务人员按职业卫生防护规范操作,必要时要用防护用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八、手术废弃物品应分类收集,封闭运送,无害化处理。 九、流动水洗手,开关用脚踏式、肘式或感应式。 十、接送患者平车,手术室内外对接,室内用车不得到室外,隔离患者有专用车。在非限制区与半限制区交界处交换平车,平车用后清洁车轮。隔离用车有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xx县中医医院手术室规章制度 2017年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手术室成立消毒隔离质量监控领导小组,明确小组各级人员职责,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政策规范结合医院的具体要求,小组成员需制定并不断完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制度,并检查措施的落实情况。 二、专人负责手术室感染监控、评价、资料整理与储存和相关信息上报工作。 三、专人负责手术无菌物品的管理与监测,确保灭菌合格率100%。 四、工作人员按规定路线进入手术室,着装符合规范要求。严格控制与管理手术参观人员。 五、手术室建筑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严格划分三区,各区域间标志明确。 六、按手术切口类别安排Ⅰ类、Ⅱ类、Ⅲ类手术间,特殊感染手术安排在感染手术间。手术器具及物品一用一洗一灭菌,手术器械及敷料均采用高温高压灭菌,不能经高温高压的物品须采用等离子灭菌、环氧乙烷灭菌、低温灭菌器灭菌。 七、手术体位垫(体位支架)规范管理,保证患者一用一洗一消毒,存放在指定的清洁、干燥、通风的地点,避免手术患者交叉感染。 八、规范使用无菌物品。手术过程中,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九、手术室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每日手术前后,接台手术之间进行湿式擦拭、清扫。每周1次彻底卫生清扫,各区域使用的扫帚、拖把、抹布严格按区域分开。 十、术后器械应按规定流程、路线送往消毒供应中心装置。术后敷料放于指定地点,按规定处理。手术废弃物处置于双层黄色塑料袋,锐器弃于锐器桶,封闭运往指定地点进行处理。 十一、每月对手术室空气、技术人员的手、无菌物品、物体表面等进行微生物监测并记录。发现问题,组长组织小组成员研究讨论,分析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督促实施。定期做效果评价,并有记录。

手术室院感制度

手术室院感制度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拖布及一切卫生用品要分开使用,并有明显标志。 2、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 3、手术室内应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隔离手术间应靠近手术室入口处。每一手术间限置一张手术台。传染病患者及感染性患者的手术应当在隔离手术间进行。 4、进入手术室人员须换手术室专用鞋、帽、口罩、工作服,要求自己的衣服、头发与口鼻不能外露,手术人员工作鞋一人一用一消毒、清洗。手术结束后,医务人员脱下手术衣、手套等物品放入手术间指定位置,洗手后方可离开手术室。 5、手术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能压力蒸汽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灭菌剂浸泡灭菌。手术室所用物品、器械、敷料在开包前应再次检查有效期,符合无菌要求方能使用,术中均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各种无菌溶液,应注明开启日期、时间,棉花、棉签、纱布、酒精、络合碘尽可能使用小包装。 6、手术用器具、物品的清洁和消毒灭菌由消毒供应室集中消毒供应。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7、麻醉用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用一消毒;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规定。 8、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洗手刷应一用一灭菌。 9、无菌手术和有菌手术分别安排,以免交叉感染。若条件不具备时,应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有菌手术。一类手术不得接在二类手术后进行。隔离病人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严格隔离管理。术后器械及物品双消毒,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手术间严格终末消毒。 10、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手术时门窗关闭,尽量减少人员出入和在室内走动。 11、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必须湿式清洁,每周固定卫生日。 12、接送病人的平车定期消毒,车轮应每次清洁,车上物品保持清洁。接送隔离病人的平车应专车专用,用后严格消毒。 13、手术废弃物品应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于不同包装袋(盒)内,有专人收集并运送到指定地点,并做好交接登记手续。 14、建立健全日常清洁、消毒制度,并定期进行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

手术室器械和用品等消毒灭菌要求

手术器械和用品等消毒灭菌要求 1、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以及各种敷料必须达到无菌; 2、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3、接触病人的麻醉器具及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4、医务人员使用无菌物品和器械时,应当检查外包装的完整性和灭菌有效日期,包装不合格或者超过灭菌有效期限以及肉眼发现可见污垢的器械、敷料和物品不得使用; 5、进入手术室的新设备或因手术需要外带的仪器、设备,应当对其进行检查、拆除外包装并进行清洁处理,凡需要灭菌的医疗器械及无菌物品,应严格进行检查、审核,灭菌合格后方可使用; 6、进入手术部无菌区域和清洁区域的物品、药品应当拆除其外包装后进行存放,设施、设备应当进行表面的清洁处理。无菌物品应当存放于无菌物品存放区域;

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制度 一、手术室应设有无菌敷料室,专为存放无菌物品,所有物品均注明消毒、灭菌日期。 二、高压灭菌的物品,可存放七天,过期则不可再用,应重新灭菌。 三、煮沸消毒和化学消毒的物品,存放时间只限24小时。 四、已打开包皮的物品和容器等,只限24小时内存放手术间使用,不可再放回无菌敷料室。 五、无菌敷料室应每日擦拭柜架和地面1~2次,定期消毒作空气培养,细菌总数不超过 500个/m3,以免污染无菌物品。 六、无菌敷料室应专人负责,物品充足可靠,打开的肠线浸泡于75%酒精中,30分钟后使用。 七、每月无菌物品监测一次,使灭菌合格率达100%。 八、对特殊病人污染的敷料、器械,应双消毒,再放入无菌室。

手术室无菌物品的管理 1.无菌物品的有效灭菌 手术物品的灭菌是控制感染的重要对策之一,手术器械原则上用高压蒸汽灭菌,对于不能耐高温、耐湿的物品首选环氧乙烷,环氧乙烷是有效的低湿灭菌的物品(橡胶类、塑料类)最佳消毒方法[4]。对于显微器械、腹腔镜、膀胱镜、纤维肠镜等高危险度手术用品的消毒采用2%戊二醛浸泡>30min,如需灭菌必须浸泡>10h,每次灭菌前必须用浓度指示卡检测其最低有效浓度(一般要求>1.5%)。医院应对各科室使用的各种消毒液进行严格监控,器械浸泡液由院制剂室统一配制、医院感室监控,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掌握浸泡时间、浓度,消毒液应定期更换。灭菌包的内外均放置3cm灭菌指示卡和灭菌指示胶带,保证在有效期限内使用。薰蒸消毒以福尔马林化学反应法和自然挥发法联合应用,薰蒸消毒的手术物品必须在6h后方可使用,所有无菌物品每月采样做细菌培养。 2.一次性手术用品的管理 一次性手术用品应专柜存放,离地面30cm,柜内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室内空气含菌量≤200CFU.m3,温度与湿度要适中,定期进行空气消毒[5]。专人管理一次性手术用品的计划、领取,每日清洁货架、贮物箱、检查手术用品的外包装有无破损、霉变、有效日期及数量,按日期先后顺序发放使用,并及时反馈一次性无菌物品的使用情况。手术后未开启包装的无菌物品应重新消毒后,给下一台手术使用,不再收回贮存间,避免污染贮物箱内的其他物品。 3.手术室无菌持物钳消毒方法改进 手术室无菌持物钳经历了由湿置→干置→取消的改进,其方法效果可靠、方便、节省成本。取消无菌持物钳与使用传统干、湿无菌持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组长:任凤兰 成员:武继龙李秀琴张秀珍陈霞杜秀兰刘艳孔美霞杜素萍 医院感染管理质控小组成员 组长:陈霞 成员:武继龙李秀琴张秀珍陈霞杜秀兰刘艳孔美霞杜素萍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1、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室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对本科室医院感染病例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并积极协调调查。 3、护士长负责对本科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并做好记录。 4、监控护师负责监督检查本科室人员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制度的执行。 5、护士长负责做好本科室卫生员、工勤人员的卫生学管理。 医院感染质控小组职责 1、在科护士长的领导下工作,负责制定手术室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⑴每周每月不定时抽查手术室的室内环境管理、器械管理、用物管理、工作人员管理、污物管理,考核各项制度是否合格,如有不合格,扣考核分。 ⑵每月针对日查、周记,考核护士、工勤人员院感是否到位,责任到人。 ⑶负责手术室院感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每月召开一次院感会议,针对存在问题,采取相应改进措施。 3、每季度组织一次全科院感知识学习,并做好记录。 质控护士职责 1、每日监测含氯消毒液、过氧乙酸浓度是否达标。 2、每日检查进入手术室各类人员着装是否规范。 3、检查工作人员无菌操作是否严格。 4、督促工作人员认真做好消毒隔离个人防护。 5、检查医疗废弃物的分类,包装、标识、登记、交换是否合格。 6、检查工作人员手卫生是否合格。 7、检查手术室空气、物品、器械、用物管理是否合格。 8、配合医院感染办做好手术室环境卫生学检测和消毒效果监测工作。 9、向质控组及组长及时反馈本组存在的问题。 手术室护士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职责 1、遵守医院感染办公室及手术室制定的各相关制度。 2、按时参加医院及手术室组织的院感知识培训。 3、进入手术室着装规范、帽子、工作服、拖鞋专区使用。下班后交工勤人员集中清洁消毒灭菌。 4、遵守手卫生制度:操作、诊疗前后洗手,必要时手消毒,方法要规范,保证卫生学达标≤5cfu/cm2 5、空气管理:要求空气培养≤200cfu/cm3,手术室每日通风1次,每次>30分钟后,走廊紫外线照射每次>30分钟,并逐日记录,每周二、五酒精擦拭灯管。各手术间空气消毒机开机关机各30分钟,交替进行。

医院手术室消毒隔离措施方案

手术室消毒隔离措施 手术室的布局要求 1.手术室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分为污染区、清洁区、 无菌区,区域间标志明确。 2.我院手术室设层流手术间和普通手术间,1室为100级层流手术间,3室为 1000级层流手术间,2室为普通手术间。 3.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缝,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 毒。 4.每台手术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室间污物、敷料及杂物,地面及物品应采用湿 式清洁。 洁净手术室适应范围 病人消毒隔离管理 1.进入手术间的病人,需戴帽子及更换干净病人衣服,用交换车床送入手术间。 2.病人不带任何物品进入手术室。 3.有传染病的患者,按感染性或特殊感染性手术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医疗器械用物管理 一、无菌物品管理 1、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必须分开放置,严防混淆。 2、无菌敷料及无菌器械包,均有专人(人员名单)负责,保持柜厨清洁、干燥。 3、灭菌后物品应存放于无菌物品存放室的专用柜内(离地面20cm、距天花板50 cm、离墙5cm以上),无菌包注明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列,先灭菌的先用,日期近的排在后面,排列整齐清楚,以便于保管和使用。包外要有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期、化学指示带、签名。 4、负责人(值班)应每天检查无菌包的灭菌日期及保存情况,在未污染及包布未破损情况下保存7天,纸塑包装为6个月,过期或包装受潮应重新灭菌。无菌包一经打开,24小时内有效,过期重新灭菌。 二、一次性物品管理 1、一次性物品的购入需经过院管理部门的严格把关和审定。 2、对进入手术室内的一次性物品要严格把好包装、产品质量、消毒灭菌情况和价格关。对产品外包装上的中文标识项目逐一按要求确认。 3、每次使用一次性物品打开包装前,必须再次确认灭菌方法和灭菌有效日期,包装有无破损、潮湿。 4、一次性无菌物品应存放在专用的无菌物品存放库内并设专人定期检查,进货、发放、管理,不许与非灭菌物品和其他仪器存放一起。 5、使用和开启无菌物品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6、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应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统一的无害化处理或毁形,不得随意丢弃。锐利的物品,血液及其他有机物污染的物品应单独专门处理。 7、开启但未使用的一次性物品原则上不得自行重新灭菌,制造商通过广泛的管理及测试手段保证一次性无菌物品的清洁、无毒、无致热性,具有相容性,无菌并质量稳定,自行重新灭菌便解除了制造商的责任。如必须重新灭菌的一次性物品,就要对使用中的安全和效用负责 三、手术器械管理 1、无菌手术包及手术仪器由值班护士每天检查使用期限与使用性能,腔镜仪器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