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克隆》同步练习2-1

《动物的克隆》同步练习2-1
《动物的克隆》同步练习2-1

《动物的克隆》同步练习

知识点一单克隆抗体

1.某实验室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研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与纤维母细胞相比,过程①形成的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低

B.过程②是诱导干细胞的结构和遗传物质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C.每个Y细胞只产生一种抗体,故过程③不需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筛选

D.过程④产生的单抗,不需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就能释放到细胞外

2.近年来,我国死于狂犬病的人数有上升趋势。狂犬病病毒的核酸是RNA,机体感染病毒后产生的特异性IgG抗体,能消除狂犬病病毒,这是接触狂犬病病毒后及时注射疫苗和特异性抗体的重要依据。我国利用地鼠的肾细胞培养狂犬病疫苗,已取得良好效果。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巴斯德利用固定毒株制成减毒活疫苗,预防狂犬病,制成减毒活疫苗需要用________培养。

(2)特异性抗体获取可用单克隆抗体制备。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应用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①图中A过程从小鼠的脾脏中取得的“小鼠细胞”是____________细胞,该细胞能够产生________。从小鼠体内提取分离该细胞之前,给小鼠注射的特定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②图中B过程是细胞融合,该过程需要用灭活的________________、聚乙二醇或电激等诱导。

③特异性抗体获取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向动物体内反复注射某种抗原,使动物产生抗体,然后从动物血清中分离所需抗体。与这种方法制备的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具有___________等优点。

(4)动物细胞体外培养需要满足的环境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还有哪些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动物细胞的全能性的表现程度

3.美国杜克大学医疗中心的一个研究小组在《科学》杂志上撰文透露,他们利用成年猪的动脉血管细胞和能够模拟胚胎环境的新型生物反应器,成功地在实验室里培育出新的动

脉血管。这种血管的外形和功能都与真的血管一样。这一研究成果是生物组织培养工程领域的重大进展。下列关于以上技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以上技术属于“克隆”

B.这项技术中可能要利用去核卵母细胞

C.这项技术的关键是激发血管细胞的全能性

D.这项技术的关键是激发血管细胞发育成血管的潜能

知识点三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4.一只羊的卵母细胞核被另一只羊的体细胞核置换后,这个卵母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再植入第三只羊的子宫内发育,结果产下了一只羊羔。这种克隆技术具有多种用途,但是不能( )

A.有选择地繁殖某一性别的家畜

B.繁殖家畜中的优秀个体

C.用于保存物种

D.改变动物的基因型

5.2006年4月25日,中国首例带有抗疯牛病的转基因体细胞的克隆牛在山东淄博顺利降生。它是莱阳农学院董雅娟、柏学进教授继2001年11月成功克隆出中国首例和第二例健康成活克隆牛之后完成的又一项重大成果。作为克隆牛,其培育过程图示如下:

(1)细胞A是____________,细胞B是____________。

(2)一个重组细胞D发育成丁牛,涉及的细胞增殖方式是____________,丁牛体内有众多细胞类型如成熟的红细胞无核能够运输氧气,而效应B细胞内有发达的内质网能够分泌抗体,神经元具有许多突起能够产生并传导兴奋,这是____________的结果。

(3)丁牛的性别和________牛的性别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否直接用细胞A体外培养形成胚胎移植到丙牛子宫并发育出健康小牛出生?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培育抗疯牛病克隆牛所使用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的生物学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上述方法培育出克隆动物,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出完整的植株相比,获得的后代在遗传物质方面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落实

1.从母羊甲的体细胞中取出细胞核,注入到母羊乙的去核卵母细胞中,融合后的细胞经卵裂形成早期胚胎,再移入到另一只母羊丙的子宫内,出生的小羊大多数性状( ) A.难以预测B.像甲

C.像乙D.像丙

2.科学家用灭活的病毒把骨髓瘤细胞与效应B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瘤细胞,则灭活病毒的作用是( )

A.病毒比较小,可钻入到细胞内

B.灭活的病毒已完全死亡,死亡的病毒可以让细胞聚集

C.灭活的病毒已失去感染活性,对各种动物细胞不造成破坏,但所保留的融合活性,可以使不同的动物细胞进行融合

D.灭活的病毒带有目的基因,通过融合可以让杂合细胞带有目的基因

3.在克隆多莉羊的过程中,下列哪项技术没有运用到( )

A.细胞培养技术B.细胞核移植

C.胚胎移植技术D.基因工程技术

4.2010年6月中国养殖网报道,“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诞生了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的一批转基因克隆绒山羊。关于克隆,除个体水平的外,还有分子、细胞、器官等水平的克隆,下列不属于克隆技术的是( )

A.从出生不久的小鼠心脏取下细胞在体外离体培养成细胞系

B.使某些特定的外源基因在哺乳动物体内表达

C.农业生产上利用马铃薯的芽繁殖马铃薯

D.将单个B淋巴细胞进行无性繁殖

5.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得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错误的是( )

A.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

B.用纤维素酶处理B淋巴细胞和小鼠骨髓瘤细胞

C.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所需抗体的B淋巴细胞和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D.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6.将小鼠骨髓瘤细胞与一种B淋巴细胞融合,可使融合的细胞经培养产生单克隆抗体,下列关于此项技术的依据、步骤及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B淋巴细胞可以产生抗体,但不能无限增殖

B.骨髓瘤细胞可以无限增殖,但不能产生抗体

C.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直接放入培养液中就能融合为杂交瘤细胞

D.单克隆抗体可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也可用于研制治疗癌症的“生物导弹”

能力提升

7.新技术的建立和应用对生物学发展至关重要。下列技术(或仪器)与应用匹配正确的是(多选)( )

A.PCR技术——扩增蛋白质

B.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

C.光学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基粒

D.花粉离体培养——培育单倍体植物

8.对于下面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的示意图,不正确的叙述是( )

A.④中的筛选是为了获得能产生多种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B.②中培养基应加入选择性抑制骨髓瘤细胞DNA分子复制的物质

C.上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

D.⑤可以无限增殖

9.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 )

A.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

B.用氯化钙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

C.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D.该杂交瘤细胞株的增殖方式和产物分别是有丝分裂和单克隆抗体

10.如图为某哺乳动物的生殖过程图,正确的叙述是( )

A.个体2为克隆动物,c为高度分化的体细胞

B.个体2的遗传性状与提供b细胞的母羊完全不同

C.产生动物个体2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

D.e细胞为完成减数分裂的卵细胞

11.下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阶段示意图。

(1)________技术是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

(2)根据培养基的用途分类,图中HAT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3)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越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动物细胞融合除了采用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常用的诱导剂外,还可以采用_______。

(5)选出的杂交瘤细胞既具备骨髓瘤细胞的____________特点,又具备淋巴细胞的______________特点。

(6)淋巴细胞是由动物体________中的________细胞分化、发育而来。

(7)杂交瘤细胞从培养基中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

综合拓展

1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根据人类的需求来改造生物的性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下图是利用奶牛乳汁生产血清白蛋白的图解,根据下图回答:

(1)此工程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形成图中③的过程中,我们称②为______________,获取②的途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实现②直接进入③吗?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①一般经________处理可以得到③,从③到④的过程中一般用未受精的卵细胞去核为受体,不用普通的体细胞,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⑦是⑥的后代,那么⑦与⑥的遗传性状完全一样吗?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利用转基因动物乳汁生产生物产品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利用核移植的方法得到的动物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知识清单

一、1.(1)B 淋巴细胞 (2)仙台病毒 聚乙二醇 骨髓瘤细胞 (3)产生特异抗体 无限增殖 2.特异性抗原成分比例极少

二、1.(1)分化出各种细胞、形成组织 (2)受精卵分裂后形成的早期胚胎依然有全能性,但随着胚胎发育的进行,有的细胞不再具有全能性,只具有分化出多种组织细胞的潜能 (3)只能分化为一种细胞 2.比较容易体现

三、高度分化 不完全

四、1.利用一个细胞的细胞核(供体核)来取代另一细胞中的细胞核,形成一个重建的“合子” 2.(1)胚胎细胞核移植 (2)体细胞核移植 4.(1)高度分化细胞经过一定技术处理,也可回复到类似受精卵时期的功能 (2)在胚胎和个体发育中,细胞质具有调控细胞核发育的作用

5.(1)遗传疾病的治疗 优良品种的培育 (2)物种的优化 濒危动物的保存 对转基因动物的扩群 (4)畜牧业 缩短育种年限 生产效率

对点训练

1.D [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比纤维母细胞高;诱导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只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Y 细胞有很多种,故需用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单抗的分泌应通过胞吐方式,不需载体蛋白协助但消耗能量。]

知识链接 (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

(2)原理

????? 免疫原理:利用效应B 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细胞融合原理:利用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穿透性使效应 B 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对杂交瘤细胞进行体内、体外培养

2.(1)活细胞(2)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3)①免疫的B淋巴抗体抗原(或狂犬病病毒)

②病毒(或仙台病毒) ③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以大量制备(4)无菌、无毒、适宜温度和pH、充足的气体、营养物质(5)作为诊断试剂、运载药物(或“生物导弹”)等解析病毒是营寄生生活的,所以体外培养只能利用活细胞进行。单克隆抗体制备应用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是动物细胞的融合。①图示中A过程从小鼠的脾脏中获取的“小鼠细胞”是免疫的B淋巴细胞,该细胞能够产生抗体,该细胞是受到相应抗原刺激后才产生的。

②诱导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促融剂是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等。③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的优点。动物细胞的培养需要在无菌、无毒、温度和pH适宜,充足的O2、营养物质充足的条件下进行。单克隆抗体可用于制备“生物导弹”和诊断试剂等。

归纳提升 1.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关键思路及操作依据

(1)关键思路

①克隆单一的B淋巴细胞,形成细胞群;

②将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杂交瘤细胞。

(2)用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原因

①每一个B淋巴细胞只能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不同种类的B淋巴细胞分泌的抗体不同;

②B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时不能无限增殖;骨髓瘤细胞能够无限增殖。

2.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的筛选及原因

(1)第一次筛选是在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之后,因为有三种融合情况:B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骨髓瘤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而只有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的融合细胞才是需要的杂种细胞。

(2)第二次筛选需先在多孔培养皿上培养,在每个孔只有一个杂交瘤细胞的情况下开始培养,然后再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由于该细胞群是由单个杂交瘤细胞克隆来的,所以产生的抗体一定是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单克隆抗体。

3.C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但题干信息显示,只是将动脉血管细胞培养成了新的动脉血管,即激发了细胞发育成某种器官的潜能。由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全能性受到了严格限制,因此,要实现分化细胞的脱分化,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借助于去核卵母细胞,故这项技术可能要利用去核卵母细胞。这项技术是将动脉血管细胞再培育为动脉血管,属于无性生殖范畴,所以属于克隆。基于以上分析,不正确的叙述为C项。]

思路导引正确理解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及其表现条件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知识链接动物细胞全能性的理解

(1)受精卵、早期胚胎细胞具有全能性。

(2)动物体细胞由于发生了分化,基因组中的基因活动不完全,即有的基因开放,有的基因关闭,细胞全能性受到限制,很难表达。

(3)由于细胞核中含有该物种的完整基因组,若给予促进细胞核表达全能性的物质和营养条件,动物细胞的细胞核仍可表现出全能性。

(4)列表如下:

4.D [生物的各种性状是由遗传物质——DNA控制的。由细胞核内的DNA控制的遗传叫细胞核遗传,由细胞质内DNA(主要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控制的遗传叫细胞质遗传。目前的克隆技术是将一个体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核的卵母细胞,经过试管培养一段时间后,再移入另一个体的子宫内发育、分娩的技术,通过该技术能够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能够保持性别不变,亦能够用于保存物种,但不能改变动物的基因型,这是因为基因型的改变是通过动物的有性生殖(减数分裂)完成的。]

思路导引回顾克隆羊—多莉的操作流程,解答该题目。

知识链接动物细胞核移植和克隆动物

(1)原理: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2)动物细胞全能性的特点:动物细胞的全能性随着动物细胞分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受到抑制,全能性表达很难,但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内仍含有该种动物的全部遗传基因,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即动物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

(3)核移植种类

①胚胎细胞核移植:较易成功。

②体细胞核移植:较难成功。

(4)动物克隆的一般过程

特别提醒从图中可以看出,出生的幼体不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成的,所以不是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而是无性繁殖的产物,因为它的细胞核只来自一个亲体——供体。

5.(1)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卵母细胞(2)有丝分裂基因选择性表达(3)甲牛的性别由细胞内的性染色体决定,丁牛的性染色体与甲牛相同(4)目前不能,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失去了进一步的分裂分化能力,但卵母细胞中却含有必要的分裂分化调节因子(5)动物细胞培养、核移植和胚胎移植、转基因技术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基因重组(6)在遗传物质上(不考虑发育过程中的变异),植物组织培养形成的植株与提供体细胞的植物植株完全相同,而克隆动物由于卵母细胞细胞质基因的贡献而与提供体细胞核的动物不完全相同

解析从“重组细胞”到动物个体生出的过程中,细胞增殖不会有减数分裂方式,这一情况同自然状态下受精卵发育成动物个体类似;牛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由细胞核内性染色体控制其性别;动物克隆从目前来看,只能是“核移植”,并没有真正做到产生的动物与原来被克隆的动物在遗传物质上100%的相同。单纯用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在体外诱导形成胚胎继而填入子宫内完成发育从理论上讲是完全可能的,但目前在实践上还有很大难度。

归纳提升动物细胞核移植的条件及结果

(1)核移植一般选择去核的卵母细胞,因为卵母细胞体积大,易操作,含有促使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和营养条件。一般不选择生殖细胞作为供核细胞,因为生殖细胞与正常体细胞相比,遗传物质减半。

(2)核移植时,一般先用电刺激使供受体细胞融合,再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受体细胞,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

(3)核移植过程中细胞核只来自于一个个体,因此核遗传物质与供核个体的相同,属于无性繁殖,不会改变生物体的基因型。

(4)克隆动物的性状与核供体生物的性状基本相同,但不是完全相同,因为:

①克隆动物的细胞质遗传物质来自于受体卵母细胞。

②生物的性状不仅与遗传物质有关,还受环境的影响。

课后作业

1.B [由于出生的小羊的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和提供细胞核的甲羊相同,所以小羊大多数性状像甲。但由于乙提供了细胞质,细胞质中线粒体DNA也会发挥作用,所以小羊的性状不会和甲羊完全一样。]

2.C [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灭活的病毒作诱导剂,是因为灭活的病毒不再具有感染活性,不会对细胞造成破坏,但仍可穿透细胞膜,促使不同的动物细胞融合。]

3.D [多莉羊的培育过程是:将一只母羊(A羊)卵细胞的细胞核吸出,得到不含核的卵细胞。然后,将实验室中培养的另一只母羊(B羊)的乳腺上皮细胞的细胞核注入到无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并进行电刺激,这样就通过核移植技术形成了一个同时含有B羊核遗传物质和A 羊细胞质的重组卵细胞。融合后的卵细胞经过体外细胞培养形成早期胚胎。然后把这个胚胎移植到第三只羊(C羊)的子宫中,让C羊为胚胎发育提供发育场所和营养物质,这个过程利用了胚胎移植技术。胚胎就在C羊子宫内发育成熟。C羊产下的羊就是克隆羊多莉。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多莉产生的过程中没有使用基因工程技术。]

4.B [克隆实质上就是一种无性繁殖,题中A、D两项都是细胞水平的克隆,C项是指植物的营养生殖,也属于克隆的范畴。B项使某些特定的外源基因在哺乳动物体内表达,这属于转基因技术。]

5.B [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所以不需要纤维素酶。]

6.C [杂交瘤细胞需要灭活的仙台病毒或聚乙二醇的诱导才能融合。]

7.BD [PCR技术应用于DNA的扩增,A选项错误;叶绿体的基粒属于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只有通过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C选项错误;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是通过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杂交后实现的,属于杂交瘤技术,B选项正确;培育单倍体植物常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技术,D选项正确。]

8.A [④中的筛选是为了获得能产生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②中培养基应加入选择性抑制骨髓瘤细胞DNA分子复制的物质,这样才能选出杂交瘤细胞;图中的小鼠没有经过免疫处理,应该注射相应的抗原,小鼠才能形成相应的B淋巴细胞。]

9.B [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需要灭活的病毒、聚乙二醇或物理因素来诱导,氯化钙不能作为诱导剂。氯化钙的作用是在基因工程中用于扩大细胞壁的通透性,便于重组质粒进入微生物的细胞内。]

10.A [通过克隆技术培育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提供细胞核的是高度分化的体细胞,A项正确;B项考虑细胞质基因,应该是“有相同之处”;动物的克隆实际上是无性生殖过程,C项错误;e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并没有完全完成减数分裂,D项错误。]

11.(1)动物细胞培养(2)选择(3)特异性强,灵敏度高(4)灭活的病毒(5)在体外大量增殖分泌特异性抗体(6)骨髓造血干(7)主动转运

解析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每一种淋巴细胞只能分泌一种抗体。要想获得大量单一抗体,需要将某一种淋巴细胞大量克隆,但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B淋巴细胞不能无限增殖,而骨髓瘤细胞可以在体外无限增殖。科学家将这两种细胞通过灭活的仙台病毒的诱导融合,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中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再将杂交瘤细胞分开培养,从而获得大量的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与常规抗体相比,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可被广泛应用到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杂交瘤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吸收氨基酸、葡萄糖等营养物质,是通过主动转运进入细胞内的。

12.(1)基因工程技术、核移植技术、胚胎移植技术

(2)目的基因从基因文库获取、PCR技术扩增、人工合成不能独立的外源基因很难与受体细胞的基因连接和独立表达(3)胰蛋白酶卵细胞体积大易操作,且其细胞质中含有促进细胞核表现出全能性的物质(4)不一样因为个体⑦的遗传信息几乎全部来自供体的细胞核,没有孕育它的母体⑥的遗传信息乳腺生物反应器克隆动物

解析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人工合成及通过PCR技术扩增。获取的目的基因不能直接导入受体细胞,需借助于载体,因为独立外源基因很难与受体细胞的基因连接和独立表达。将动物细胞分成单个需用胰蛋白酶处理,在细胞工程中细胞核导入的受体细胞常是去核的卵细胞,因为分化程度越低,细胞全能性的表达越容易。克隆得到的动物,性状绝大多数像提供细胞核的动物。

矛和盾的集合习题及答案.doc

25矛和盾的集合练习题 填一填填对了,你就能和这些小动物做朋友。 m_d_jí__jǐn ___ù_án 矛盾集合紧张固然 辨一辫小迷糊遇到一些双胞胎,更糊涂了,你能帮帮他吗? 持( ) 炮( ) 般( ) 挂( ) 泡( ) 船( ) 功( ) 腿()伸() 攻( ) 退()神() 说反话说得好把奖给你。 自卫紧张安全后退 小朋友,你发现了什么?象这样的词语你还能写几个吗? 模仿秀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 哇哇哗哗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我会写相信自己一定会写得更精彩 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如……般……:------------------------------------------------------------------------------。 可是,这样固然安全,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 固然:------------------------------------------------------------------------------------------------------。 比一比和你同桌一起积累课文中的好词语,看谁写的多。 左抵右挡 我知道 读了课文以后,我明白了--------------------------------------------------------------------- ------------------------------------------------------------------------------------------------------------------------。 我还受到了不少启发: 大城市里坐公共汽车的人太多,太拥挤,就制造---------------------的公共汽车。 我们写字写错了再找橡皮太麻烦,就生产了--------------------------------的铅笔。 为了读书写字时保持正确姿势,需要发明-----------------------------------------------。 别人的学习方法先进,我就要------------------------------------------------------------------ 。 阅读天地 楚孩学齐话 有个楚国人,觉得齐国话好听极了,就让儿子学讲齐国话。为了使他的孩子能讲一口标准的齐国话,他还特地请了一个齐国人来家里辅导。 齐国老师天天教孩子说齐国话,可是,周围常有楚国人用楚国话来扰乱。平时,除了齐国老师外,也没有人对孩子说齐国话。因此,学了三年,楚国孩子也没学好齐国话。 父亲丧失了信心,生气地把儿子打发到齐国的亲戚家里去住了一阵子。一年后,儿子回到了楚国,这时他却能说一口流利的齐国话了。 1、读一读,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2、写带有下列部首的字。能写几个就写几个。 イ------------------------------------------------ 阝-------------------------------------------- 3、楚国孩子开始因为-------------------------------学不会齐国话,后来因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训练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训练 (含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 1.北京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时,护旗队员每一步行进的距离是() A.75mm B.75cm C.75dm D.75m 2.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首次实现月球背面着陆.当“嫦娥四号”从空中下降时,说“嫦娥四号”是运动的,所选参照物是() A.“嫦娥四号” B.月球表面 C.“嫦娥四号”上的照相机 D.“嫦娥四号”上的计算机 3.小刚使用刻度尺测得某物体的长为12.3cm,关于该测量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用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测量的 B.该结果中的“3”不是估读的 C.是用最小刻度为1cm的刻度尺测量的 D.该结果不存在误差 4.(2019·深圳)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C.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D.3s 时甲在乙的前方 5.在百米短跑比赛过程中,运动员起跑时的速度为6m/s,中途的速度为9m/s,最后冲刺时的速度为10m/s,如果他的成绩为12.5s,则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9.67m/s B.12m/s C.8m/s D.9m/s 6.在体育测试过程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跳远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B.小明在50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 C.小明50m测试的成绩是7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6.25m/s D.1000m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小亮的成绩是240s,小明更快 7.共享单车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小华经常骑着共享单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则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 A.135m/s B.168.75m/s C.2.25m/s D.2.81m/s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组25矛和盾的集合同步练习C卷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组25矛和盾的集合同步练习C 姓名: 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练习(共5题;共28分) 1.(12分)找出六对反义词。 懒惰退慢松成功弱快进失败强紧勤劳 2.(4分)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季节或事物?每空至少写三个词语。 3.(5分)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难道我们能做违反学校规定的事吗? ②难道我们不应该同坏人坏事作斗争吗? 4.(4分)我会画出每组中不是一类的词语。 ①A.太阳 B .月亮 C .火星 D ?银河系 E .地球 ②A.黄色 B .颜色 C .红色 D .绿色 E .白色 ③A青蛙 B .刺猬 C .动物 D .熊 E .蛇

④A.衣柜 B ?帽子 C .围巾 D .棉衣 E .手套 5.(3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坦克 坦克:英文TANK勺译音,旧译为“战车”,是具有强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力和坚强装甲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战斗车辆。由武器系统、推进系统、防护系统、通信设备以及其他特种设置和装置组成。乘坐3 —4人,分别担负指挥、射击、驾驶等任务。1916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最早使用坦克参加索 姆河战役。20世纪60年代以前,坦克通常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60年代以来,多数国家将坦克按用途 分为主战坦克和特种坦克。坦克主要用于地面作战,用以对坦克及其他装甲车辆作战,也可用于摧毁野战工事,消灭有生力量。但地形、天气对它的行动有一定限制。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着写写坦克的英文名称。 (2)坦克主要用于( ) A .地面作战 B .空中作战 C .海上作战

第1章第1节同步练习

前言 地理在文科中属于较为理科的科目,需要一定的逻辑理解,同时也需要刻苦的死记硬背。所以合适的学习课件对大学来说至关重要。 因此这份资料提供给大家使用,主要包含有一些课件和习题教案。 后序中有提到一些关于学习的建议。 高中地理选修4 同步练习及解析 读下图,完成1~2题。 1.在①~④四幅图片中,属于聚落环境的是() A.①②B.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图片④与图片①相比,最基本的特征是() A.密集B.以非农业活动为主 C.高效率和高效益D.多功能 解析:聚落不仅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还包括与居住相关的生产生活设施。图①~④依次描述的是村落、梯田、车间和城市,它们都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场所,与乡村聚落相比,密集是城市最基本的特征。 答案:1.D 2.A 3.读下图,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D .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解析:选D 。依据图示的地理特征及经纬度数值判断,该区域位于塔里木盆地。盆地距海遥远,受海洋影响较小,再加上高大山地的阻挡,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水资源是主要的制约因素,图示区域城镇沿河流分布。 (2011年镇江高二检测)许多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状况。据此回答4~6题。 4.下列四组城市中,均位于河流干支流汇合处的是( ) A .上海、纽约和伦敦 B .巴黎、伦敦和北京 C .武汉、重庆和宜宾 D .南京、武汉和成都 5.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 A .人口的不断增加 B .经济的不断增长 C .工业的不断集聚 D .农业的不断增加 6.城市发展后期,城市社会经济表现为( ) A .第二产业向中心迅速集中 B .第三产业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C .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地位明显下降 D .第一产业的地位显著提高 解析:武汉位于汉江和长江的交汇处,重庆位于嘉陵江和长江的交汇处,宜宾位于岷江和长江的交汇处。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可知其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经济的不断增长。到城市发展后期,社会发展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也需要第三产业的推动。 答案:4.C 5.B 6.B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春秋战国时期,南京地处“吴头楚尾”,为吴国置治城于此,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令越相范蠡修筑越城于秦淮河畔,为南京最早古城。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长江不仅孕育了长江文明,也催生了南京这座江南城市,早在20世纪30年代,著名文学家朱自清在游记《南京》中评价: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时代侵蚀的痕迹,你可以揣摩,你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 材料2:“在新一轮的发展较量中,南京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角色不会变”,2008年4月11日,时任南京市市长的蒋宏坤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语气坚定地说。今天的南京是副省级城市,江苏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国家重要创新基地,区域现代服务中心,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滨江生态宜居城市,长三角承东启西的国家重要中心城市。 (1)对古南京城市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 .政治 B .科技 C .商业 D .交通 (2)材料2中蒋宏坤市长为什么称南京市为区域中心? (3)结合南京城的发展,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图示城市的发展史? 解析:本题以南京城的古今对比为背景材料,考查城市的形成及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在其形成发展初期政治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南京作为长三角的特大型城市对周围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即分析剩余产品和社会分工对城市形成的推动作用。 答案:(1)A (2)南京作为一个特大城市,不仅可以辐射带动周围的区域,还可与外界的城市和区域进行广泛的交流。 (3)农耕业发展―→稳定聚落――→商品交换集市―→手工业、商业集聚区(经济功能)―→防护功能城―→城市。 一、选择题 聚落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

茂名市高州市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16.4 电流的热效应 同步练习

茂名市高州市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16.4 电流的热效应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 1. (2分)小明仔细观察家中的电烙铁、电风扇、录音机和日光灯四种电器,发现它们上面都标有“220V 40W”的字样,若它们都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相同的时间,则产生热量最多的是() A . 电烙铁 B . 电风扇 C . 录音机 D . 日光灯 2.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白炽灯烧断后,可以通过摇晃使灯丝暂时搭上,应急使用,但相比正常发光的亮度更亮了,是因为电阻变大了 B . 在家庭电路中,有时导线长度不够,需要把两根连接起来,而连接处往往比别处更容易发热,是因为连接处电阻小 C . 家用电炉通电正常工作后,电炉丝热的发红,而与之相连的导线却不热,是因为电炉丝电阻大 D . 并联电路中并联的用电器越多,电路中总功率越大,干路中电流越大,通过每个用电器的电流也越大 3. (2分)下面生活用具中,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是() A . 电饭锅 B . 电热水壶 C . 电风扇 D . 电烤火箱 4. (2分)用粗细均匀的电热丝加热烧水,通电10min可烧开一壶水,若将电热丝对折起来使用,电源电压不变,则烧开同样一壶水的时间是() A . 2.5min B . 5min C . 20min D . 30min 5. (2分)电炉通电后,电炉丝热得发红,而跟电炉丝连接的铜线却不热,这是因为() A . 通过电炉丝的电流比通过铜导线的电流大 B . 电炉丝的电阻比铜导线的电阻大得多 C . 电炉丝金属的比热与铜导线的比热不同 D . 以上三种说法都有道理

信阳市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组25矛和盾的集合同步练习D卷

信阳市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组25矛和盾的集合同步练习D卷 一、基础练习 (共5题;共39分) 1. (4分)比一比,组词语。 画________ 由________ 来________ 米________ 2. (3分)读拼音写词语 diāo líng zhǎn zhuǎn bù l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5分)按要求写句子。 ①李叔叔把他们带到了一棵长满了果子的树下。(改成“被”字句) ②植物世界很奇异。(改成感叹句) 4. (6分)看拼音,写词语。 shíhòu huāyuán páshā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ié de liúshuǐsī mǎ guā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1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叶 春天是你的童年。在这百花齐放的春天,你悄悄绽开了嫩绿的笑脸,每个枝头都有你弱小的身影。你虽然那么渺小,但同样也给大自然带来了春的光彩——这就是你,叶。 你渐渐长大,长绿。夏天时你已成年,那茁壮的身躯,像一把巨伞,遮挡阳光,阻挡风雨。你______默不作声,不像鲜花那样美丽,不像松柏那样傲雪,______同样也受到人们喜爱。 你的晚年是秋天。看,你已经变得枯黄憔悴,微风一吹,摇摇欲坠。______你飘然落下,人们______会把你收集起来,经过加工,又成了很好的农作物生长的肥料……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千千万万个和你一样,默默无闻地为祖国、为别人奉献一切的人。看,马路上那些臂戴红袖章的老爷爷、老奶奶为维护社会治安发挥着自己的余热;瞧,我们的老师在灯下备课、批改作业,他们是为了我们才不知疲倦地工作的呀!他们从来不知道什么叫“享福”,只知道为后人“造福”。 你的精神使我深深地感到:做人,不能时刻想着自己,要多为别人想一想。如果,人人总想着自己,那世界怎么会发展,人类怎么会进步呢? (1)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松柏(sōng bǎi sōng bó)________ 憔悴(jiāo chuìqiáo cuì)________ 相符(xiāng fúxiáng fǔ)________ 阻挡(zhǔ dǎng zǔ dǎng)________ (2)按下面的意思将文中相对应的词语找出来。 ①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________ ②非常疲乏,劳累。________ ③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索取——________ 伟大——________ 厌恶——________ 强大——________ 炎热——________ 落后——________ (4)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文中横线上。 不但……而且……与其……不如…… 即使……也……虽然……但是…… (5)本文采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 (6)绿叶精神指的是________ (7)具有绿叶精神的人指的是________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矛和盾的集合》讲课教案 上课: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给大家讲个故事,怎么样?我看到大家立马瞪起了眼睛,听好了…… 话说呀,古时候,在楚国的一个集市上,那是——人山人海,车水马龙。有一个人在叫卖他的矛和盾。只见他拿着矛说道:我的矛,是世界上最锋利的,可以轻易穿透任何的盾牌。又见他拿起抵挡进攻用的盾,夸口道:叔叔婶子大娘大爷,来看看我的盾,这可是世界上最坚固的盾,什么矛都戳不穿。 正在这时,有个围观的人问了他一个问题,那个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你猜,这个人问的什么问题?(生答)他说“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嘿嘿,意思就是说:“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为什么这个问题,让卖矛和盾的人哑口无言了呢,你来说……(生答)。对啊,这就是成语“自相矛盾”的由来。但是,看似互相矛盾的两个物体,结合在一起会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矛和盾的集合》这篇课文,在这里面寻找答案。 (二):出示课题:板书: 矛和盾的集合 矛:横撇点横钩,竖钩加撇把笔收。是攻击别人的武器,打仗用它来进攻。 盾:短撇长撇连十目,万箭飞来能挡住。盾是防御的武器

同学们矛和盾的集合到底会会怎样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的学习。 (三)初读课文 ● 1.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智慧的孩子都会 精心的预习课文,下面老师就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 况,哪几位同学课文读一下, ● 2.请你来读一下要求: A纠正读音B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 生边读文,师及时订正读错的字音、提醒易错的读音。 预设难度的字词:戳和庞然大物 ● 3.这几位同学读得情绪饱满、富有感染力,看来咱班的朗读水 平非常高,那老师再来考考你!——(出示幻灯片生字) ● 4.检查生字词 (1)排火车读: 自卫左抵右挡难以招架 进攻庞然大物大显神威 (2)这一关没有难住大家,老师再来一关,我表演几个词语,你来猜一猜是哪一个?(表演) (3)谁能用这些词语来概括下课文大意?指名学生回答比赛中,面对朋友雨点般刺来的矛,发明家(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经过反复思考,发明家将矛的(进攻)和盾的(自卫)合二为一,发明了坦克,这个(庞然大物)在战场上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同步练习(含答案)

1.1.1 柱、锥、台、球的的结构特征 练习一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1)桌面是平面;(2)一个平面长2米,宽3米;(3)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只能画出平面的一部分;(4)空间图形是由空间的点、线、面所构成。 A 、1 B、 2 C、 3 D、 4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平放置的平面是大小确定的平行四边形 B、平面ABCD就是四边形ABCD的四条边围来的部分 C、100个平面重叠在一起比10个平面重叠在一起厚 D、平面是光滑的,向四周无限延展的面 3、下列说法中表示平面的是() A、水面 B、屏面 C、版面 D、铅垂面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棱柱的面中,至少有两个面互相平行 B、棱柱的两个互相平行的平面一定是棱柱的底面 C、棱柱的一条侧棱的长叫做棱柱的高 D、棱柱的侧面是平行四边形,但它的底面一定不是平行四边形 5、长方体的三条棱长分别是AA/=1,AB=2,AD=4,则从A点出发,沿长方体的表面到C/的最短距离是() A、 5 B、7 C、 D、 6、若正棱锥的底面边长与侧棱长相等,则该棱锥一定不是() A、三棱锥 B、四棱锥 C、五棱锥 D、六棱锥] 7、过球面上两点可能作出球的大圆() A、0个或1个 B、有且仅有1个 C、无数个 D、一个或无数个 8、一个圆柱的母线长为5,底面半径为2,则圆柱的轴截面的面积为() A、10 B、20 C、40 D、15

二、填空题 9、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面边数最多是----------------条。 10、正三棱台的上、下底面边长及高分别为1、2、2,则它的斜高是------------。 11、一个圆柱的轴截面面积为Q,则它的侧面面积是----------------。 12、若圆锥的侧面面积是其底面面积的2倍,则这个圆锥的母线与底面所成的角为----------------,圆锥的侧面 展开图扇形的圆心角为----------------。 13、在赤道上,东经1400与西经1300的海面上有两点A、B,则A、B两点的球面距离是多少海里---------------。 (1海里是球心角1/所对大圆的弧长)。 三、解答题 14、一个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是4,高是6,过下底面的一条棱和该棱所对的上底面的顶点作截面,求这 截面的面积。 15、圆锥底面半径是6,轴截面顶角是直角,过两条母线的截面截去底面圆周的1 6 ,求截面面积。

九年级物理全册16_4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同步练习新版沪科版

16.4 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 基础训练 知识点1 电流的热效应 1.下列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用电器是() A.电烤火炉 B.电风扇 C.电视机 D.手机 2.将两根电阻丝R1、R2分别插入甲、乙两瓶等量煤油中,串联接入电路,R1∶R2=2∶3。通电一段时间后,R1、R2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A.3∶2 B.2∶3 C.4∶9 D.9∶4 3.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关系”的实验装置。已知R甲>R乙,其余条件均相同.将两电阻丝串联接入电路是为了控制通过两电阻丝的________及通电时间相等。实验发现,甲瓶温度计示数升高快,表明该实验条件下,导体的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______。 4.如图所示,甲、乙两只烧瓶中装有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煤油。闭合开关S后,观察到甲温度计比乙温度计示数上升的快。由此可判断电阻丝R1的阻值______电阻丝R2的阻值(填“大于”或“小于”)。 知识点2 焦耳定律 5.如图所示,在四个相同的水槽中盛有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纯水,现将阻值为R1、R2(R1

是() 6.(多选)如图所示,是某电器内部的电路结构图,R1、R2为阻值相同的电热丝.不同的连接方式其发热功率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发热功率与丙的发热功率相等 B.丁的发热功率是丙的发热功率的2倍 C.丙的发热功率是乙的发热功率的2倍 D.丁的发热功率是乙的发热功率的4倍 7.电焊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将焊条熔化,从而使金属部件连接在一起。某电焊机输出电压40V,输出功率2000W。各种橡胶绝缘铜芯导线在常温下安全载流量(长时间通电时的最大安全电流)如下表。从安全角度考虑,应选择__________(填写导线规格)作为电焊机的输出导线。 导线规格 导线横截面积S/m2 2.5 4 6 10 安全载流量I/A 28 37 47 68 8.两个电阻A和B中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则A的阻值是Ω.若将电阻A和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则总电流是 A,两个电阻A、B产生的热量之比是. 综合训练 9.为了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某同学将两段阻值不同的电阻丝R1、R2分别密封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中,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套装置.已知所用蓄电池电压相等且保持不变,R1

北师大版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1.已知A={x|3-3x>0},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3∈AB.1∈A C.0∈AD.-1?A 【解析】集合A表示不等式3-3x>0的解集.显然3,1不满足不等式,而0,-1满足不等式,故选C. 【答案】C 2.下列四个集合中,不同于另外三个的是() A.{y|y=2}B.{x=2} C.{2}D.{x|x2-4x+4=0} 【解析】{x=2}表示的是由一个等式组成的集合.故选B. 3.下列关系中,正确的个数为________. ①12∈R;②2?Q;③|-3|?N*;④|-3|∈Q. 【解析】本题考查常用数集及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显然12∈R,①正确;2?Q,②正确; |-3|=3∈N*,|-3|=3?Q,③、④不正确. 【答案】2 4.已知集合A={1,x,x2-x},B={1,2,x},若集合A与集合B相等,求x的值. 【解析】因为集合A与集合B相等, 所以x2-x=2.∴x=2或x=-1.

当x=2时,与集合元素的互异性矛盾. 当x=-1时,符合题意. ∴x=-1.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 ①0与{0}表示同一个集合;②由1,2,3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1,2,3}或{3,2,1};③方程(x-1)2(x-2)=0的所有解的集合可表示为{1,1,2};④集合{x|4A.只有①和④B.只有②和③ C.只有②D.以上语句都不对 【解析】{0}表示元素为0的集合,而0只表示一个元素,故①错误; ②符合集合中元素的无序性,正确;③不符合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错误;④中元素有无穷多个,不能一一列举,故不能用列举法表示.故选C. 【答案】C 2.用列举法表示集合{x|x2-2x+1=0}为() A.{1,1}B.{1} C.{x=1}D.{x2-2x+1=0} 【解析】集合{x|x2-2x+1=0}实质是方程x2-2x+1=0的解集,此方程有两相等实根,为1,故可表示为{1}.故选B. 【答案】B 3.已知集合A={x∈N*|-5≤x≤5},则必有()

2020-2021学年九年级物理沪科版第十六章第四节《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同步练习(有答案)

第四节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第1课时) 1、下列各种方法和措施中,不是为了防止电热危害的是( ) A. 电脑主机中安有电风扇 B. 炎热夏天,连续长时间工作的电视机要停用一会儿 C. 天气潮湿时,长期不用的电器隔一段时间要通一次电 D. 电视机的后盖上有许多散热孔 2、如图所示,R1、R2为两根发热电阻丝,且R1

台电动机正常工作 1 s 消耗的电能为W,产生的热量为Q,则() A. W=3 800 J,Q=200 J B. W=3 800 J,Q=3 800 J C. W=72 200 J,Q=200 J D. W=72 200 J,Q=3 800 J 5.(多选)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现象表明() A. 在电阻相同、通过电阻的电流相同的情况下,电流通过一个电阻的时间越长,这个电阻产生 的热量越多 B. 在通过电阻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小,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C. 在通过电阻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D. 在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6、烧杯中装有质量为100g 的水,在其中放置一个阻值为210 Ω的电热丝。给电热丝通过0.5 A 的电流。在不计热量损失的情况下,通电 1 分钟[c 水=4.2×103 J/( kg·℃)] () A. 电热丝产生的电热为315J,水温升高7.5 ℃ B. 电热丝产生的电热为3150 J,水温升高7.5 ℃ C. 电热丝产生的电热为315J,水温升高75℃ D. 电热丝产生的电热为3150 J,水温升高75 ℃ 7、两个电阻R1=20 Ω和R2=30 Ω串联在电路中,经过一段时间它们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A. 1∶1 B. 3∶2 C. 2∶3 D. 4∶9 8、一阻值为60Ω的电热丝接在电源上,通过它的电流为2 A,通电1min 产生的热量为() A. 1.2×102J B. 3.6×103J C.7.2×103J D.1.44×104 J 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瓶中的电阻丝R1、R2 分别为5Ω、10Ω,两瓶内装有初温相同的等量

信阳市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组25矛和盾的集合同步练习B卷

信阳市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组25矛和盾的集合同步练习B卷 一、基础练习 (共5题;共41分) 1. (8分)给下面的字加部首再组词。 宗——________——________ 衣——________——________ 舍——________——________ 益——________——________ 2. (4分) (2019一下·新会期中) 我会选词填空。 (1)再在 我________一次________大树下看到了那只小猫。 (2)可爱喜爱 ①我的小弟弟真________。 ②我最________吃白菜。 3. (5分)按要求写句子。 ①蝴蝶谷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改成“被”字句) ②这些小精灵不是在欢迎前来参观的客人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4. (8分)填合适的词语。 一________火车一________燕子一________风雪一________女孩 一________车厢一________麻烦一________客人一________车站 5. (16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再见了,亲爱的母校 岁月匆匆,花开花落。小学的学习生活转瞬间就过去了。而今,我们即将毕业。在即将离别母校的时刻,我们的心情格外激动,每个人的心中充满了留恋之情。回首往事,六年的小学生活历历在目,母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是那样熟悉,那样亲切。

忘不了,敬爱的老师!忘不了您那谆谆的教诲,忘不了您那慈祥的目光。从开始学枯燥的拼音字母到能写朗朗上口的作文,您为我们操了多少心,流了多少汗。杨老师,还记得吗?还记得我这个曾经口吃的学生吗?我从小口齿就不伶俐,说话吃力,上学了,同学们叫我“小结巴”,我伤心透了,恨自己,经常偷偷地哭,父母带我到处求医寻药,都没见效,而您对我关怀备至。有一天,您把我叫到办公室,送给我一本<绕口令》的书,温和地嘱咐我天天读,天天背。是您那温柔、期待、信任的目光,和蔼真诚的神情鼓舞了我,在您的指导下,我苦练说话本领,终于改掉了口吃!在年级朗读比赛中居然获得第一名!这次比赛我会牢记一辈子,因为这项荣誉里有您的一份心血。 忘不了,亲爱的同学!忘不了我们朝夕相处的那些时光,忘不了我们结下的深情厚谊。六年中,我们一起度过这段美好的岁月,我们曾经在知识的海洋中奋力拼搏,曾经在平整的操场上尽情玩耍。六年了,转眼间要分手了,心中怎能平静呢?记得四年级时,身高体胖的我不慎被玻璃扎伤了脚,行走困难,是你们,比我瘦小的同学,替我背着书包,搀扶着我,一步一步艰难地上下楼梯,是你们,使我没少听一节课,没少做一次作业。这种亲如手足的同窗情谊我怎能忘记? 忘不了,美丽的校园!您像一位温和的母亲,用甜美的乳汁哺育着我们,使我们茁壮成长,在这里,我们受到严格的教育;在这里,我们养成了奋发努力、团结友爱、讲究文明、遵守纪律的好作风。我们在您温暖的怀抱中获得了知识的琼浆、智慧的力量,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对母校的回忆是温馨而美好的,对母校的感谢是真挚而无尽的。让我们再次感谢老师们的辛勤培育!再见了,哺育我们成长的母校! (1)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即将一________ 嘱咐—________ 哺育一________ 格外一________ 慈祥—________ 温馨一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谆谆教诲:________ 历历在目:________ (3)作者在即将离开母校的时刻,心中充满留恋。其留恋之情具体体现以下哪几个方面? 忘不了:________ 忘不了:________

人教版物理选修1-1第一章第六节电流的热效应同步训练B卷新版

人教版物理选修1-1第一章第六节电流的热效应同步训练B卷新版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 (2019高二上·广西期中) 洗衣机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动机把电能转化为() A . 化学能 B . 光能 C . 机械能 D . 核能 【考点】 2. (2分) (2017高二下·邵阳会考)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内电阻r=1Ω,外电路电阻R=9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I=0.3A,电流表的内阻不计.电源的电动势E应等于() A . 1V B . 2V C . 3V D . 5V 【考点】 3. (2分) (2019高二上·吉林月考) 用E表示电源电动势, U表示路端电压, Ur表示内电压,R表示外电路总电阻,r表示电源内阻,I表示干路电流,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 Ur=IR B . Ur=E-U C . U=E+Ir D . U= E 【考点】 4. (2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在国际单位制中,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 B . 电动机、电灯泡铭牌上标的功率是它们的热功率 C . 电流通过电动机时,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 D . 电流通过白炽灯时,电能几乎全部转化为内能 【考点】 5. (2分)两电阻R1、R2的电流I和电压U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正确的是() A . R1>R2 B . R1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区域Ⅲ C . R1=R2 D . 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区域Ⅱ

【考点】 6. (2分)磁电式电流表(表头)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磁铁和放在磁铁两极之间的线圈,由于线圈的导线很细,允许通过的电流很弱,所以在使用时还要扩大量程.已知某一表头G ,内阻Rg=30 Ω,满偏电流Ig=5 mA,要将它改装为量程为0~3 A的电流表,所做的操作是() A . 串联一个570 Ω的电阻 B . 并联一个570 Ω的电阻 C . 串联一个0.05 Ω的电阻 D . 并联一个0.05 Ω的电阻 【考点】 7. (2分) (2015高二上·温州期中)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恒定不变,现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b端滑动,则() A . 电灯L更亮,安培表的示数减小 B . 电灯L更亮,安培表的示数增大 C . 电灯L变暗,安培表的示数减小 D . 电灯L变暗,安培表的示数增大 【考点】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同步练习(含答案)

柱、锥、台、球的的结构特征 练习一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1)桌面是平面;(2)一个平面长2米,宽3米;(3)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只能画出平面的一部分;(4)空间图形是由空间的点、线、面所构成。 A 、 1 B、 2 C、 3 D、 4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平放置的平面是大小确定的平行四边形 B、平面ABCD就是四边形ABCD的四条边围来的部分 C、 100个平面重叠在一起比10个平面重叠在一起厚 D、平面是光滑的,向四周无限延展的面 3、下列说法中表示平面的是() A、水面 B、屏面 C、版面 D、铅垂面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棱柱的面中,至少有两个面互相平行 B、棱柱的两个互相平行的平面一定是棱柱的底面 C、棱柱的一条侧棱的长叫做棱柱的高 D、棱柱的侧面是平行四边形,但它的底面一定不是平行四边形 5、长方体的三条棱长分别是AA/=1,AB=2,AD=4,则从A点出发,沿长方体的表面到C/的最短距离是() A、 5 B、 7 C、 D、 6、若正棱锥的底面边长与侧棱长相等,则该棱锥一定不是() A、三棱锥 B、四棱锥 C、五棱锥 D、六棱锥] 7、过球面上两点可能作出球的大圆() A、 0个或1个 B、有且仅有1个 C、无数个 D、一个或无数个 8、一个圆柱的母线长为5,底面半径为2,则圆柱的轴截面的面积为() A、 10 B、 20 C、 40 D、 15

二、填空题 9、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面边数最多是----------------条。 10、正三棱台的上、下底面边长及高分别为1、2、2,则它的斜高是------------。 11、一个圆柱的轴截面面积为Q,则它的侧面面积是----------------。 12、若圆锥的侧面面积是其底面面积的2倍,则这个圆锥的母线与底面所成的角为----------------,圆锥的侧面 展开图扇形的圆心角为----------------。 13、在赤道上,东经1400与西经1300的海面上有两点A、B,则A、B两点的球面距离是多少海里---------------。 (1海里是球心角1/所对大圆的弧长)。 三、解答题 14、一个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是4,高是6,过下底面的一条棱和该棱所对的上底面的顶点作截面,求这 截面的面积。 15、圆锥底面半径是6,轴截面顶角是直角,过两条母线的截面截去底面圆周的1 6 ,求截面面积。

信阳市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组25矛和盾的集合同步练习C卷

信阳市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组25矛和盾的集合同步练习C卷 一、基础练习 (共5题;共29分) 1. (4分)把上下两行字组成词语写在横线里。 急困因唱 为歌忙难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 (5分)我的发现。 (①吹)(②落)(③飘)(④游) Ⅰ我发现这几个字都是表示________(名称动作颜色)的词语。 Ⅱ选一选,填序号。 鱼儿________ 树叶________ 冷风________ 雪花________ 3. (5分)按要求改写句子。 小嘎子围着胖墩儿蹦来蹦去。(改写成比喻句) 4. (4分)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舒适---________ 减弱---________ 陌生---________ 储存--________ 5. (11分)课外阅读 槐乡五月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新疆姑娘披散在肩上的小辫儿。 “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香的花粉,酿出了甜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用篮子挎走了白生生的槐花,中午,桌上就会摆出香喷喷的槐花饭。这时候的槐乡,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如果哪位小朋友走进槐乡,他呀,准会被香气熏醉了,摇摇晃晃地卧在花丛中。好客的槐乡孩子

就会把他拉到家中,请他吃上一顿槐花饭。槐花饭是用精白粉拌槐花做的,可好吃了。吃成的,浇上麻油、蒜泥、陈醋;吃甜的,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临走时,槐乡的孩子还会送他一袋蒸过晒干的槐花,外加一小罐清亮清亮的槐花蜜。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更俊俏了,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走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小小子呢,衣裤的口袋里装的全是槐花,他们大大咧咧的,不时地朝嘴里塞上一把,甜丝丝、香喷喷的…… 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 (1)照样子从文中摘抄ABB式的词语。 香喷喷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 (3)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呢?() A . 孩子们可以采摘槐花换学费。 B . 槐花可以生吃,也可以做成好吃的槐花饭。 C . 女孩子还可以用槐花来装扮自己。

2018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六章 第四节 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教案 (新版)沪科版

第四节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2.知道电流产生的热量跟通电时间、电流大小、电阻大小的定性关系. 3.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简单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初步培养学生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焦耳定律的教学培养学生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使学生认识实验对人们获取科学理论的重要作用. 2.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体会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理念. 3.通过对焦耳生平的介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点】 1.实验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2.应用焦耳定律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1.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分析,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2.对焦耳定律内容、公式的理解. 【教具准备】学生电源、导线、开关、滑动变阻器、电阻丝、烧瓶、温度计、水、煤油、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课时】1.5课时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 教师出示一些用电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1)比较它们有何不同? (2)灯泡发光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灯泡,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3)电风扇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电动机部分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灯泡发热,电风扇的电动机发热. 【新课引入】 师电流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什么正常情况下电线不会起火?而发生短路或接入电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时会引起火灾呢?要弄清这些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四节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 【预习指导】 阅读课本P129-133文字内容和插图,把基本概念、规律、规定、公式等用红色笔做上记号,并完成对应练习册中“课前预习”部分,然后,各小组内部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组长做好记录,准备展示. 【交流展示】 1.各小组代表举手发言,报告“课前预习”答案,教师评价订正. 2.学生质疑,教师指导释疑. 【拓展探究】 电流的热效应 学生小组内部交流讨论,回答下列问题,教师指导订正. 师生产、生活中电热有哪些应用?哪些地方需防止电热? 生:工厂利用电热炼钢,家庭用电热烧水、做饭、取暖,如电水壶、电饭煲,电取暖器都是利用电热的设备.电线、电视机、电脑等要防止电热危害. 师什么是电流的热效应?列举利用电流热效应的用电器. 生: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如电灯、电饭煲、电取暖器等. 师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教师引导学生猜想发言: 生1:可能跟通电时间有关,因为通电时间越长,电水壶中产生的热越多. 生2:可能与电阻有关,因为电炉丝发热,而跟电炉丝相连的铜导线却不太热; 生3:可能跟电流有关,因为常听说,电流大容易引发火灾. 教师点评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一)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通电时间是否有关. 1.电路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