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护理操作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规范

口腔护理操作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规范
口腔护理操作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规范

口腔护理操作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规范

口腔护理是根据患者病情和口腔情况,采用适当的口腔护理溶液,运用特殊的口腔护理手段,为患者清洁口腔的方法。常用于高热、昏迷、危重、禁食、鼻饲、口腔疾患、术后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一般每天2~3次,如病情需要,可酌情增加次数。

窒息

窒息是指异物滞留在食管、气管或支气管,阻塞呼吸道而引起呼吸困难或发绀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发生原因】

1.医护人员为昏迷患者或使用了某些抗精神病药物致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行口腔护理时,由于粗心,棉球遗留在口腔,或棉球过湿引起误吸导致窒息。

2.为有假牙的患者行口腔护理时,操作前未将假牙取出,操作时假牙脱落,严重者造成窒息。

3.为兴奋、躁动、行为紊乱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因患者不配合操作,造成擦洗的棉球松脱,掉入气管或支气管,造成窒息。

【临床表现】

窒息患者起病急,轻者出现呛咳、烦躁不安、呼吸困难、缺氧、面色发绀,重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小便失禁、鼻出血、抽搐、昏迷,甚至呼吸停止。

【预防及处理】

1.操作前清点棉球的数量,每次擦洗时只能夹一个棉球,以免遗漏棉球在口腔,操作结束后,再次核对棉球的数量,认真检查口腔内有无遗留物。

2.对于清醒患者,操作前询问其有无假牙;昏迷患者,操作前仔细检查

牙齿有无松、脱,假牙是否活动等。如为活动假牙,操作前取下存放于有标记的冷水杯中。

3.对于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的患者尽量在其较安静的情况下进行口腔护理,操作时,最好取坐位;昏迷、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应采取侧卧位,棉球不宜过湿以防误吸。夹取棉球最好使用弯止血钳,不易松脱。

4.如患者出现窒息,应及时处理。迅速有效清除吸入的异物,及时解除呼吸道梗阻。

5.如果异物己进入气管,患者出现呛咳或呼吸受阻,先用粗针头在环状软骨下1~2cm处刺入气管,以争取时间行气管插管,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解除呼吸困难。

口腔及牙龈出血

【发生原因】

1.患有牙龈炎、牙周病的患者,龈沟内皮组织充血,炎性反应使肉芽组织形成,口腔护理对患处的刺激极易引起血管破裂出血。

2.操作时动作用力过大,易造成口腔及牙龈出血,尤其是凝血机制障碍的患者。

3.为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开口器应用不当,造成口腔及牙龈损伤、出血。

【临床表现】

以牙龈出血持续不止为主要症状,出血时间由数小时至数天不等,出血量约为20 ml~500ml。

【预防及处理】

1.进行口腔护理时,动作要轻柔、细致,特别对凝血机制差、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擦洗过程中,要防止碰伤黏膜及牙龈。

2.正确使用开口器,应从患者臼齿处放入,牙关紧闭者不可使用暴力强行使其张口,以免造成损伤,引起出血。

3.若出现口腔及牙龈出血者,止血方法可采用局部止血如明胶海绵、牙周袋内碘酚烧灼或加明胶海绵填塞及敷盖牙周塞治疗剂。必要时进行全身止血治疗,如肌肉注射止血敏,同时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恶心、呕吐

【发生原因】

如操作时棉签、血管钳等物品刺激咽喉部,易引起恶心、呕吐。

【临床表现】

恶心为上腹不适,紧迫欲吐的感觉并伴有迷走神经兴奋的症状,如皮肤苍白、流涎、出汗、血压降低及心动过缓等;呕吐物一般为胃内容物,严重呕吐时呕吐物可为胆汁或部分肠内容物。

【预防及处理】

1.擦洗时动作要轻柔,擦舌部和硬腭时不要触及咽喉部,以免引起恶心。

2.止吐药物的应用。常用的有:吗丁啉:口服每次10mg,每日3~4次,饭前半小时服,胃复安:口服每次5mg,每日3次;针剂lOmg/次,肌内注射。

3.嘱患者深呼吸,以减轻不适。

(推荐)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及护理预防措施

卧床病人常见并发症及护理预防措施 1.有皮肤完整性受损危险。 措施:1、保持皮肤清洁,床单位平整、干燥、舒适,无渣屑。 2、移动病人时避免推、拖、拉动作,以避免损伤皮肤,还要教会家属如何正确取放便器。 3、牵引病人要及时观察足背皮肤,有无皮牵引带压伤。足跟,骶尾部及其它受压部位每2小时环形按摩一次,压力由轻到重,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但已发生一度压疮时不可再按摩,以免加重组织损伤,可采用局部减压或外涂红花酒。 4、未肢体制动卧床患者每2小时翻身改变体位一次。改变顺序:平卧位—左45度侧卧位—平卧位—右45度侧卧位,脊柱手术病人应轴线翻身,保持脊柱平直。 1.潜在并发症:坠积性肺炎。 措施1、卧床患者每2小时翻身,叩背一次,手拢呈杯状,方向由外向内,由下向上。同时鼓励患者用力将痰咳出,每日做深呼吸锻炼,以改善肺功能。 2、若病人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应予以雾化稀释痰液以利咳出,必要时协助吸痰,执行无菌操作。 3、无疾病限制者,进食时应采取半卧位,进食速度适宜,以避免食物窒息。脑中风病人进食后应评估口腔有无食物残留。 1.潜在并发症:双下肢深静脉血栓。 措施:1、患者因骨折术后,石膏夹板术后,肢体活动障碍时,应嘱健侧肢体在床上做功能练习。骨折两周内嘱患者做骨折远端关节屈伸活动。下肢骨折可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及足趾屈伸活动,以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发生。骨折两周后可做骨折上下关节轻微不负重活动,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定时观察患肢皮色、皮温、感觉及肿胀情况,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是否有力,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3、除主动功能锻炼,可嘱家属予以被动功能练习,原则同上,但要适度进行,循序渐进。以主动锻炼为主。还可进行双下肢向心方向按摩,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 4、潜在并发症:肾结石及泌尿道感染。 措施:1、定时为患者更换体位,卧床病人每日饮水大于2000毫升,以稀释尿液,预防并发症。 2、保持外阴清洁,每日会阴冲洗一次,需留置尿管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尿袋每日更换一次,尿道口用0.1%新洁尔灭消毒每天两次,尿管定时开放,以训练膀胱收缩功能,预防膀胱萎缩。 3、鼓励进食高维生素高营养饮食,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5潜在并发症:耐药菌感染(院内感染) 措施: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包括无菌技术操作,执行手卫生工作制度。吸氧病人每日更换蒸馏水,每周更换湿化瓶,吸氧管每日更换;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袋低于引流口,每日更换引流袋,接口用0.5%碘伏严格消毒;定时叩背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2、带手套的手不可触及工作记录本,医护人员的个人物品等,预防交叉感染发生。 3、使用呼吸机病人,管路每天消毒更换。 4、监测体温变化,口腔护理时观察有无白色念珠菌感染白膜生成。 5、及时、剂量准确按医嘱应用抗生素。 6、有发生便秘的危险。

第五章口腔护理法操作并发症

第五章口腔护理法操作并发症 一、口腔黏膜损伤 (一)发生原因 1.护理人员操作动作粗暴。 2.病人凝血机制障碍 3.为昏迷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开口器使用方法不正确。 (二)临床表现 口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溃疡,疼痛。 (三)预防和处理 1.规范操作,动作要轻柔。 2.正确使用开口器,应从白齿处放入,牙关紧闭者不可暴力张口。 3.发生口腔黏膜损伤者,遵医嘱用药。 二、窒息 (一)原因 1.为昏迷病人行口腔护理时,棉球遗留在口腔。 2.有义齿的病人,操作前未将取出,操作时脱落入气管。 3.因病人不配合操作,造成擦洗的棉球松脱,落入气管。 (二)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缺氧,重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小便失禁、鼻出血、抽搐、昏迷,甚至呼吸停止。 (三)预防和处理 1.操作前清点棉球的数量,每次擦洗时须用止血钳只夹一个棉球,以免遗漏棉球在口腔,操作结束后,再次核对棉球的数量,认真检查口腔内有无遗留物。

2.对于清醒病人,操作前询间其有无假牙;昏迷病人,操作前仔细检查牙齿 有无松、脱,假牙是否活动等。如为活动假牙,操作前取下存放于有标记的冷水杯中。 3.出现窒息,应及时处理。迅速有效清除吸人的异物,及时解除呼吸道梗阻。 4.如果异物己进入气管,配合医生紧急处理。 三、牙龈出血 (一)原因 1.患者有牙龈炎、牙周疾病。 2.操作时动作粗暴。 3.开口器应用不当。 4.病人凝血机制障碍。 (二)临床表现 牙龈出血 (三)预防和处理 1.进行口腔护理时,动作要轻柔。 2.正确使用开口器。 3.口腔及牙龈出血者,可采取局部止血。必要时进行全身止血治疗 四、恶心、呕吐 (一)原因 操作时刺激咽喉部。 (二)临床表现 恶心、呕吐,严重时皮肤苍白、出汗、血压下降及心动过缓。 (三)预防和处理 擦洗时动作要轻柔,擦舌部和软腭时不要触及咽喉部,以免引起恶心。 五、吸入性肺炎 (一)原因

常见护理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一、约束带使用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一)血液循环障碍 处理流程患者出现肢体局部循环障碍T立即松解约束T评估伤情T更换约束部位T 报告医生、护士长一活动肢体,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回流T安抚患者及家属T观察局部循环有无改善(如有改善,给予热敷、理疗如磁疗,烤灯照射等; 如局部循环无改善或发生局部组织坏死者请外科医生会诊处理) T记录局部皮肤情况T做好床旁交接班T科室讨论分析T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二)皮肤破损、皮下淤血 处理流程(1)约束致患者皮肤破损T立即松解约束带T更换约束部位T 评估伤情一报告医生、护士长一局部涂擦0.5%碘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避免摩擦和受压-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安抚患者及家属-记录受损部位皮肤情况 - 床旁交接班 - 科室讨论分析 - 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2)约束致患者皮下淤血 - 立即松解约束 -更换约束部位 -评估伤情 - 报告医生、护士长 - 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 - 安抚患者及家属 - 加强局部观察 - 记录受损部位皮肤情况 - 床旁交接班。 (三)约束带松脱 处理流程出现约束带松脱 - 查找原因 - 重新约束,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 做好解释、宣教 - 加强巡视。 (四)肢体麻木、关节僵硬、骨折 处理流程患者出现肢体麻木、关节僵硬相应症状 - 立即松解约束带 - 立即通知医生、护士长 - 查找原因 - 查看评估伤情 - 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 - 安抚患者及家属 - 观察病情并记录 - 做好床旁交接班 - 如出现骨折,科室讨论分析 - 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可编辑

、危重患者翻身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一)坠床 处理流程患者发生坠床T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T评估伤情后再搬动T 取合适体位一检查受伤部位及严重程度(必要时拍X光片)一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f安抚患者及家属f观察病情并记录f做好床旁交接班f科室讨论分析 f 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二)导管扭曲、脱出,引流液逆流 处理流程患者发生管道脱落 f 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 f 由医生确认处理方法并进行处理(普通患者的胃管和留置尿管可由护士重新置入) f 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 f 安抚患者及家属 f 观察病情并记录 f 做好床旁交接班 f 科室讨论分析 f 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三)皮肤擦伤、撞伤 处理流程患者出现皮肤破损f查看破损情况f局部涂擦0.5%碘伏f严重时报告医生、护士长f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f安抚患者及家属f观察病情并记录 f 做好床旁交接班 f 科室讨论分析 f 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四)脊髓损伤、关节脱位 处理流程患者出现脊髓损伤、关节脱位相应症状 f 立即保护好患者头颈部,避免再度扭曲 f 睡硬板床 f 报告医生、护士长 f 评估伤情 f 做好抢救准备 f 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无自主呼吸或呼吸微弱的患者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用呼吸机维持呼吸)f 安抚患者及家属 f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注意呼吸及氧饱和度)f 做好床旁交接班f科室讨论分析f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口腔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口腔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一)口腔黏膜损伤及牙龈出血 1.原因 (1)擦洗口腔过程中护理人员操作动作粗暴,止血钳夹碰伤口腔黏膜及牙龈,尤其是患肿瘤进行放疗的病人和凝血机制障碍的病人,更易引起口腔黏膜损伤及牙龈出血。 (2)为昏迷病人牙关紧闭者进行口腔护理时,使用开口器方法欠正确或力量不当,造成口腔黏膜、牙龈损伤、出血。 (3)漱口液温度过高,造成口腔黏膜烫伤。 (4)患有牙龈炎、牙周病的病人,操作时触及患处易引起血管破裂出血。 2.临床表现 口腔黏膜损伤可有局部充血、出血、水肿、炎症、疼痛、溃疡形成;凝血机制障碍的病人牙龈出血持续不止。 3.预防和处理 (1)为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动作要轻柔,尤其是对放疗及血液病病人,防止碰伤黏膜及牙龈。正确使用开口器,对

牙关紧闭者不可使用暴力使其张口。 (2)操作中加强对口腔黏膜的观察,发生口腔黏膜损伤者,应用朵贝尔液、呋喃西林或1%~2%双氧水含漱。溃疡面用西瓜霜等喷敷,必要时用2%利多卡因喷雾止痛或将银尔通漱口液用注射器直接喷于溃疡面,每日3~4次,抗感染效果较好。 (3)若出现口腔出血者,可采用局部止血,如明胶海绵、牙周袋内碘酚烧灼或加明胶海绵填塞等方法。必要时进行全身止血治疗,如肌内注射(简称肌注)卡络柳钠(安络血)、酚磺乙胺(止血敏),同时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4)漱口液应温度适宜,避免烫伤口腔黏膜。 (二)窒息 1.原因 (1)为昏迷病人或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行口腔护理时,棉球过湿或遗留在口腔内,漱口液流入或棉球进入呼吸道内,导致窒息。 (2)有义齿的病人,操作前未将其取出,操作时脱落入气

管,造成窒息。 (3)为躁动、行为紊乱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因病人不配合操作,造成擦洗的棉球松脱,掉入气管或支气管,造成窒息。 2.临床表现 病人呼吸困难、缺氧、面色发绀,严重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小便失禁、鼻出血、抽搐、昏迷,甚至呼吸停止。 3.预防和处理 (1)为昏迷、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应采取侧卧位,擦洗时须用止血钳夹紧棉球,每次一个,并在操作前、后清点棉球数量,防止棉球遗留在口腔内。棉球不可过湿,防止病人将溶液吸入呼吸道。发现痰多时及时吸出。 (2)询问及检查病人有无义齿,如为活动义齿,操作前取下存放于冷水杯中。 (3)对于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的病人尽量在其较安静的情况下进行口腔护理操作,最好取坐位。

第五章口腔护理法操作并发症演示教学

第五章口腔护理法操 作并发症

第五章口腔护理法操作并发症 一、口腔黏膜损伤 (一)发生原因 1.护理人员操作动作粗暴。 2.病人凝血机制障碍 3.为昏迷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开口器使用方法不正确。 (二)临床表现 口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溃疡,疼痛。 (三)预防和处理 1.规范操作,动作要轻柔。 2.正确使用开口器,应从白齿处放入,牙关紧闭者不可暴力张口。 3.发生口腔黏膜损伤者,遵医嘱用药。 二、窒息 (一)原因 1.为昏迷病人行口腔护理时,棉球遗留在口腔。 2.有义齿的病人,操作前未将取出,操作时脱落入气管。 3.因病人不配合操作,造成擦洗的棉球松脱,落入气管。 (二)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缺氧,重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小便失禁、鼻出血、抽搐、昏迷,甚至呼吸停止。 (三)预防和处理

1.操作前清点棉球的数量,每次擦洗时须用止血钳只夹一个棉球,以免遗漏棉球在口腔,操作结束后,再次核对棉球的数量,认真检查口腔内有无遗留物。 2.对于清醒病人,操作前询间其有无假牙;昏迷病人,操作前仔细检查牙齿有无松、脱,假牙是否活动等。如为活动假牙,操作前取下存放于有标记的冷水杯中。 3.出现窒息,应及时处理。迅速有效清除吸人的异物,及时解除呼吸道梗阻。 4.如果异物己进入气管,配合医生紧急处理。 三、牙龈出血 (一)原因 1.患者有牙龈炎、牙周疾病。 2.操作时动作粗暴。 3.开口器应用不当。 4.病人凝血机制障碍。 (二)临床表现 牙龈出血 (三)预防和处理 1.进行口腔护理时,动作要轻柔。 2.正确使用开口器。 3.口腔及牙龈出血者,可采取局部止血。必要时进行全身止血治疗 四、恶心、呕吐

口腔护理并发症及处理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口腔护理的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 理 常见并发症 一、窒息 预防 1、操作前清点棉球数量,每次擦洗只能夹一个棉球,以免遗漏棉球在口腔, 操作结束后,再次核对棉球数量,认真检查口腔内有无遗留物。 2、对于清醒病人,操作前询问有无假牙,昏迷病人,操作前仔细检查牙齿 有无松动脱,假牙是否活动等,如为活动假牙,操作前取下存放于有标记的冷水瓶中。 3、对于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的病人尽量在其较安静的情况下进行口腔护 理,操作时,最好取坐位,昏迷,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应采取侧卧位,棉球不宜过湿以防误吸。夹取棉球最好使用弯止血钳,不易松动 处理 1、如病人出血窒息,应及时处理,迅速有效清除吸入的异物,及时解除呼 吸道梗阻。 2、如果异物已进入气管,病人出现呛咳或呼吸受阻,先用粗针头在环状软 骨下1~2cm处刺入气管,以争取时间行气管插管,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必要时行气管切开解除呼吸困难 二、吸入性肺炎 预防 1、为昏迷病人行口腔护理时,病人取仰卧位,将头偏向一侧,防止漱口水 流入呼吸道。 2、进行口腔护理的棉球要拧干,不应过湿,昏迷病人不可漱口,以免引起

误吸 处理 已出现肺炎的病人,必须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并结合相应的临床表现采取对症处理,高热可用物理降温或用小量退热药,气急,紫绀可给氧气吸入,咳嗽咳痰可用镇咳祛痰药 三、口腔粘膜损伤 预防 1、擦洗时动作轻柔,尤其是放疗病人,不要使血管钳或棉签的尖部直接与病人的口腔粘膜接触 2、钳端应用棉球包裹 3、使用开口器时方法正确,开口器应用纱布包裹,牙关紧闭者不可使用暴力使其张口 4、选择温度适宜的漱口水,使用过程中,加强对口腔粘膜的观察 处理 1、发生口腔粘膜损伤者,应用朵贝尔氏液呋喃西林液或双氧水含漱。 2、如有口腔溃疡疼痛时,溃疡面用西瓜霜或锡类散吹敷料,必要时用2%利多卡因喷雾止痛或将洗必泰液用注射器直接喷于溃疡面,每日3~4次抗感染,疗效较好 四、误吸 预防 1、头偏向一侧 2、神志不清者避免漱口 3、昏迷患者口腔分泌物较多时,可先行抽吸再清洁口腔 4、棉球不宜过湿,以不能挤出液体为宜 处理 1、立即停止操作 2、观察病人乏氧情况 3、必要时吸出液体 五、口腔及牙龈出血 预防 1、进行口腔护理时,动作要轻柔细致,特别对凝血机制差,有出血倾向的 病人,擦洗过程中,以免造成损伤,引起出血 2、正确使用开口器,应从病人臼齿处放入,牙关紧闭者不可使用暴力强行使其张口,以免造成损伤,引起出血 处理 1、若口腔及牙龈出血者,止血方法可采用局部止血如明胶海绵,牙周袋内碘酚 2、烧灼或加明胶海绵填塞,必要时进行全身治疗,如肌注安络血,止血敏,同时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常规

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常规 一、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常规 【概述】 肺部感染指下呼吸道感染,常发生在一些慢性严重影响患者防御机制的疾病及手术后。术后肺部感染以肺不张最多见。患者表现为术后早期发热、呼吸、心率加快,继发感染时,体温升高明显,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加。 【原因】 老年胸、腹大手术、长期吸烟、已存在急慢性呼吸道感染、术后呼吸运动受限、呼吸道分泌物积聚及排出不畅等。 【预防】 1.进行术前深呼吸锻炼。 2.有吸烟嗜好者,术前2周停止吸烟,以减少气道内分泌物。 3.术前积极治疗原有的支气管或慢性肺部感染。 4.全麻手术拔管前吸净支气管内分泌物,术后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和口腔分泌物误吸。 5.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体位排痰或给与药物化痰,以利于支气管内分泌物排出。 6.胸、腹带包扎松紧适宜,避免限制呼吸的固定和绑扎。 7.注意口腔卫生。 8.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 【护理常规】 1.术后卧床期间鼓励患者做深呼吸运动,帮助其翻身、拍背,促进气道内分泌物排出,尽快解除气道阻塞。 2.教会患者保护切口和进行有效咳嗽、咳痰的方法。 3.痰液粘稠时,超声雾化吸入或服用祛痰剂。

4.鼓励患者摄取充足水分,以利呼吸道分泌物的稀释和排除。 5.全身或局部抗生素治疗。 二、泌尿系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常规 【概述】 泌尿系感染是指排尿的通路即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被细菌感染而发生的炎症,主要表现为发热、腰痛、排尿次数增加及排尿时疼痛等症状。 【原因】 1.排尿不畅和排尿不尽,膀胱残留尿成为细菌繁殖场所而诱发泌尿系感染。 2.机体抵抗力下降,身体其他部位有感染病灶,细菌经血行播散而引起泌尿系感染。 3.长期留置导尿或卫生状况不佳。 【预防】 1.保持尿道外口的清洁,每天温水清洗会阴部,勤洗内裤尤其女患者。 2.多饮水,对于排尿不畅者每天饮水不少于1500ml,以冲洗尿道,排除细菌及毒素。注意观察尿液、尿量、排尿次数及体温变化。 3.指导患者尽量自主排尿,防止尿潴留发生。 【护理常规】 1.每天清洗会阴、肛门1~2次。 2.排尿困难者,定时按摩膀胱,但不可重压,病情允许时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排空膀胱残余尿。 3.出现尿潴留时应及时处理,若残余尿超过500ml时,应在无菌操作下留置导尿。

口腔护理操作并发症

口腔护理操作并发症 一、窒息 窒息是指异物滞留在食管、气管或支气管,阻塞呼吸道而引起呼吸困难或发绀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一)发生原因 1. 医护人员为昏迷病人或使用了某些抗精神病药物致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行口腔护理时,由于粗心大意,棉球遗留在口腔,导致窒息。 2. 有假牙的病人,操作前未将假牙取出,操作时假牙脱落,严重者造成窒息。 3. 为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因病人不配合操作,造成擦洗的棉球松脱,掉入气管或支气管,造成窒息。 (二)临床表现 窒息病人起病急,轻者呼吸困难、缺氧、面色发绀,重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小便失禁、鼻出血、抽搐、昏迷,神之呼吸停止。 (三)预防和处理 1. 操作前清点棉球的数量,每次擦洗时只能夹一个棉球,以免遗漏棉球在口腔,操作结束后,再次核对棉球的数量,认真检查口腔内有无遗留物。 2. 对于清醒的病人,操作前询问其有无假牙;昏迷病人,操作前仔细检查牙齿有无松、脱,假牙是否活动等。如为活动假牙,操作前取下存放于有标记的冷水杯中。 3. 对于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的病人尽量在其较安静的情况下进行口腔护理,操作时,最好取坐位;昏迷、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应采取侧卧位,棉球不宜过湿以防误吸。夹取棉球最好使用弯止血钳,不易松脱。

4. 如病人出现窒息,应及时处理。迅速有效清除吸入的异物,及时解除呼吸道梗阻。采用一抠、二转、三压、四吸的方法。一抠即用中、食指从病人口腔中抠出或用血管钳取出异物,这是最迅速有效的办法。二转即将病人倒转180°,头面部朝下,用手击拍背部,利用重力作用使异物滑落。三压使让病人仰卧,用拳向上推压其腹部,或让病人站立或坐位,从身后将其拦腰抱住,一手握拳顶住其上腹部,另一手握住此拳,以快速向上的冲力反复冲压腹部,利用空气压力将异物冲出喉部,如果让腹部对准椅背或桌角用力向上挤压,效果更佳;但应注意避免腹腔内脏器,尤其是肝脏挤压伤。四吸即利用吸引器负压吸出阻塞的痰液或液体物质。 5. 如果异物已进入气管,病人出现呛咳或呼吸受阻,先用粗针头在环状软骨下1~2cm处刺入气管,以争取时间行气管插管,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解除呼吸困难。 二、吸入性肺炎 (一)发生原因 多发生于意识障碍的病人,口腔护理的清洗液和口腔内分泌物容易误入气管,成为肺炎的主要原因。 (二)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咳痰、气促、胸痛等,叩诊呈浊音,听诊肺部有湿啰音,胸部X片可见斑片状阴影。 (三)预防和处理 1. 为昏迷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病人取仰卧位,将头偏向一侧,防止漱口液流入呼吸道。

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流程

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流程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一、患者发生输血反应的预防与处理流程 1、预防 认真鉴定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护士执行操作首先做到三查七对。 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血库的血存储不得超过21天,不要加温,护士取血的过程中不要过度震荡,造成溶血。 为了预防输血反应,在输血的前15min内速度要慢,每分钟约20~30滴,如无输血反应,可按医嘱进行输血。一般每分钟60~90滴,或在60~90min内输完400ml血。库血取来后最好在室温下放置30min为宜,因有轻度输血反应暂停输血后,如放置超过4h的剩余血,不应再输给患者,因其可能被细菌污染。 患者在输血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尿量、反应,是否有烦躁不安、腰痛等症状。 避免快速输入库存冷血,要严格掌握输血量,避免过量,严重贫血及易发生过敏的患者,在输血前首先静脉滴入地塞米松10mg,皮下注射盐酸异丙嗪50mg预防或在输血前半小时口服苯海拉明。 2、处理 、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器,改输生理盐水。 、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若为一般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 、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检验科。 、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并抽取患者血样一起送检验科。

3、流程 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器→改输生理盐水→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严密观察并做好记录→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检验科→怀疑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抽取患者血样→送输血科。 二、患者发生输液反应的预防与处理流程 1、预防 严格掌握输液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对肾功能、心功能不全者更应谨用,并严格控制输液量及输液速度。用药前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的患者所用药物更应谨慎。 注射室的环境要清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对药前认真检查药品的外观情况。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注意输液瓶之间的配伍禁忌,调整好输液瓶的顺序。 在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视。 2、处理 、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静脉通路,改换其它液体和输液器。 、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情况严重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及时报告医院药剂科,必要时报告护理部。 、保留输液器和药液。

口腔护理操作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规范

口腔护理操作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规范 口腔护理是根据患者病情和口腔情况,采用适当的口腔护理溶液,运用特殊的口腔护理手段,为患者清洁口腔的方法。常用于高热、昏迷、危重、禁食、鼻饲、口腔疾患、术后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一般每天2~3次,如病情需要,可酌情增加次数。 窒息 窒息是指异物滞留在食管、气管或支气管,阻塞呼吸道而引起呼吸困难或发绀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发生原因】 1.医护人员为昏迷患者或使用了某些抗精神病药物致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行口腔护理时,由于粗心,棉球遗留在口腔,或棉球过湿引起误吸导致窒息。 2.为有假牙的患者行口腔护理时,操作前未将假牙取出,操作时假牙脱落,严重者造成窒息。 3.为兴奋、躁动、行为紊乱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因患者不配合操作,造成擦洗的棉球松脱,掉入气管或支气管,造成窒息。 【临床表现】 窒息患者起病急,轻者出现呛咳、烦躁不安、呼吸困难、缺氧、面色发绀,重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小便失禁、鼻出血、抽搐、昏迷,甚至呼吸停止。 【预防及处理】 1.操作前清点棉球的数量,每次擦洗时只能夹一个棉球,以免遗漏棉球在口腔,操作结束后,再次核对棉球的数量,认真检查口腔内有无遗留物。 2.对于清醒患者,操作前询问其有无假牙;昏迷患者,操作前仔细检查

牙齿有无松、脱,假牙是否活动等。如为活动假牙,操作前取下存放于有标记的冷水杯中。 3.对于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的患者尽量在其较安静的情况下进行口腔护理,操作时,最好取坐位;昏迷、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应采取侧卧位,棉球不宜过湿以防误吸。夹取棉球最好使用弯止血钳,不易松脱。 4.如患者出现窒息,应及时处理。迅速有效清除吸入的异物,及时解除呼吸道梗阻。 5.如果异物己进入气管,患者出现呛咳或呼吸受阻,先用粗针头在环状软骨下1~2cm处刺入气管,以争取时间行气管插管,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解除呼吸困难。 口腔及牙龈出血 【发生原因】 1.患有牙龈炎、牙周病的患者,龈沟内皮组织充血,炎性反应使肉芽组织形成,口腔护理对患处的刺激极易引起血管破裂出血。 2.操作时动作用力过大,易造成口腔及牙龈出血,尤其是凝血机制障碍的患者。 3.为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开口器应用不当,造成口腔及牙龈损伤、出血。 【临床表现】 以牙龈出血持续不止为主要症状,出血时间由数小时至数天不等,出血量约为20 ml~500ml。 【预防及处理】 1.进行口腔护理时,动作要轻柔、细致,特别对凝血机制差、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擦洗过程中,要防止碰伤黏膜及牙龈。 2.正确使用开口器,应从患者臼齿处放入,牙关紧闭者不可使用暴力强行使其张口,以免造成损伤,引起出血。

口腔护理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口腔护理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在口腔护理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等原因会发生一些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健康。本文列举一些口腔护理中常见的并发症及预防处理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口腔损伤 1.发生原因 (1)在口腔擦洗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动作粗暴,裸露的止血钳尖端碰伤口腔黏膜及牙龈,特别是肿瘤患者放疗期,口腔有感染及凝血功能差的患者,容易引起口腔黏膜及牙龈的损伤。 (2)为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使用开口器协助张口方法不正确或力量不当,造成患者口腔、牙龈或口腔黏膜损伤。 (3)漱口液温度或浓度不当,造成口腔黏膜灼伤。 2.预防及处理 (1)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止血钳的尖端直接触及患者口腔黏膜。 (2)对凝血功能机制差、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擦洗过程中特别要注意防止碰上黏膜及牙龈。 (3)对需要使用开口器协助张口的患者,应将开口器包上纱布从臼齿处放入,以防损伤患者口腔黏膜或牙齿,牙关紧闭者不可使用暴力使其开口。 (4)根据口腔具体情况选择温度、浓度适宜的漱口液。 (5)在口腔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口腔黏膜情况。如发生口腔黏膜损伤,应用朵贝尔氏液、呋喃西林液或0.1%-0.2%双氧水含漱;如有口腔溃疡疼痛时,

溃疡面用西瓜霜或锡类散吹敷,必要时可用利多卡因喷雾止痛或洗必泰漱口液直接喷于溃疡面,每日3~4次抗感染。 二、吸入性肺炎 1.发生原因 多发生于意识障碍的患者,口腔护理的清洁液、口腔内分泌物及呕吐物误入气道,是吸入性肺炎的主要原因。 2.预防及处理 (1)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辅助患者采取仰卧位,切记将头偏向一侧,防止漱口液流入呼吸道。 (2)口腔护理所用棉球要拧干水分,不可过湿;神志不清患者不可漱口,以防误吸。 (3)已出现肺炎的患者,根据病情选择抗生素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并结合相应的临床表现采取对症处理。 三、窒息 1.发生原因 (1)医护人员为神志不清或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由于粗心大意,将棉球遗留在口腔,导致窒息。 (2)有义齿的患者,操作前末将义齿取出,操作时义齿脱落,造成窒息。 (3)为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的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因患者不配合造成擦洗棉球松脱,掉入气管,导致窒息。 2.预防及处理 (1)严格按照口腔护理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一次只能夹取一个棉球,防止

口腔护理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流程

口腔护理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流程 一、窒息? 1、操作前后清点棉球数量,每次擦洗只能夹一个棉球。? 2、清醒病人操作前询问有无假牙,昏迷病人操作前仔细检查是否有活动假牙,如有提前取出至有标记的冷水中。? 3、对于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的病人,尽量选择在安静的状态下操作,操作时取卧位;昏迷、吞咽功能障碍病人取侧卧位;用弯血管钳夹取棉球,棉球不宜过湿,以免误吸。? 4、迅速有效的清除吸入的异物,及时解除呼吸道梗阻。采用一抠:用中食指或血管钳直接抠出异物。二转:病人倒装180度,面朝下,用手拍击背部。三压:病人仰卧,用拳头向上推压其腹部。四吸:利用负压吸引器吸出阻塞的痰液或液体物质。? 5、如异物已经入气管,先用粗针头在环状软骨下1-2cm处刺入,以争取时间行气管插管,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二、吸入性肺炎? 1、昏迷病人口腔护理,取仰卧位将头偏向一侧,防止漱口液流入呼吸道。? 2、口腔护理棉球需拧干,昏迷病人不可漱口,以免误吸。? 3、已出现肺炎的病人,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结合临床表现对症处理 三、口腔黏膜损伤? 1、口腔护理时动作轻柔,不要使用血管钳或棉花签尖部直接接触患者口腔黏膜。? 2、正确使用开口器。 3、选择温度适合的漱口液。? 4、如发生口腔黏膜损伤,应用朵贝尔氏液、呋喃西林液或双氧水含漱。? 5、有口腔溃疡疼痛时,溃疡面用西瓜霜喷敷或锡类散吹敷。必要时用2%的利多卡因喷雾止痛或将洗必泰漱口液用注射器直接喷于溃疡面,每日3-4次。 四、口腔及牙龈出血? 1、口腔护理时动作轻柔、细致,尤以凝血机制差的病人。? 2、正确使用开口器,由臼齿处放入。牙关紧闭者,不可使用暴力强行张口。? 3、口腔及牙龈出血者,立即止血。

口腔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口腔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一、口腔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 (一)口腔损伤 1.发生原因 在口腔擦洗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动作粗暴,裸露的止血钳尖端碰伤口腔粘 膜及牙龈,别是肿瘤患者放疗期、口腔有感染及凝血功能差的患者,容易引起口腔粘膜及牙龈的损伤。 为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使用开口器协助张口方法不正确或力量不当造 成患者口腔、牙龈或口腔黏膜损伤。 漱口液温度或浓度不当,造成口腔黏膜灼伤。 2.临床表现 口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炎症反应、溃疡形成,患者主诉口腔疼痛,颌 下可触及淋巴结肿大。 3.预防及处理 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止血钳的尖端直接触及患者口腔 黏膜。 对凝血功能机制差、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擦洗过程中特别要注意避免弯钳触及黏膜及牙龈。 对需要使用开口器协助张口的患者,应将开口器包上纱布从臼齿处放入,以

防损伤患者口腔黏膜或牙齿,牙关紧闭者不可使用暴力使其开口。 根据口腔具体情况选择温度、浓度适宜的漱口液。 在口腔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口腔黏膜情况。如发生口腔黏膜损伤,应用 朵贝尔氏液、呋喃西林液或%~%双氧水含漱;如有口腔渍疡疼痛时,溃疡面用西瓜霜或锡类散吹敷,必要时可用利多卡因喷雾止痛或洗必泰漱口液直接喷于溃疡面,每日3—4次抗感染。 (二)吸入性肺炎 1.发生原因 多发生于意识障碍的患者,口腔护理的清洁液、口腔内分泌物及呕吐物误人气道,是吸人性肺炎的主要原因。 2.临床表现 发热、咳嗽、咳痰、气促及胸痛等,叩诊呈浊音,听诊肺部有湿性哕音。 胸部X片可见斑片状阴影。 实验室检查有白细胞增多。 3.预防及处理 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协助患者采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漱口液流人呼吸道。口腔护理所用棉球拧至不滴水,不可过湿;神志不清患者不可漱口,以防误吸。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考试题.doc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考试题 临床护理技术无菌操作及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考试题科室: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肌肉注射神经损伤的发生原因:①;②注射药量过大或者推药速度过快。 2、静脉输液法发生静脉炎的三个因素是:化学因素、机械因 素、。 3、静脉输液法发生发热反应的处理:(1)或停止输液(2)对症处理(3)o 4、皮内注射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5、静脉输液技术操作的并发症:、、、发热、空气栓塞、血栓 栓塞。 6、静脉输血操作并发症:、、、急性左心衰、过敏反应、出血 倾向、。 —:选择题(每题4分,共12分) 1、下列与输液时滴数调节无关的是() A、病人的性别 B、病人的年龄 C、药物的作用 D、药液的性质 E、病人的病情

2、静脉输液发生空气栓塞时应采取的卧位是()A、半卧 位 B、端坐位 C、右侧卧位,头低足高位 D、左侧卧位,头低足高位 E、左侧卧位,头高足低位 3、皮下注射法进针时, 与皮肤呈:() A、10° ~15°角 B、20° ~25°角 C、30° ~40。角 D、45° ~50° 角E、50° -60°角4、、打开无菌包时不正确的是()A.查看灭菌日期B.无菌包应放在清洁、干燥处C.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D.用清洁的手取出所需物品E.包内所剩物品应在有效期 内使用 5、取用无菌溶液时先倒出少量溶液的目的是为了() A、检查瓶口有无裂缝 B、冲洗瓶口 C、查看溶液的颜色 D、检查溶液有无沉淀 E、嗅察溶液有无异味6、无菌持物钳正确使用方法是: ()A .可用于夹取任何无菌物品B.到远处夹取物品要速去速回 C.取放无菌持物钳,钳端均应闭合 D.钳端向上,不可跨越无菌区 E. 盛放无菌持物钳的容器消毒液面应与轴节相平 7、小剂量、单包装的无菌消毒液,开启后其有效期为()A、

口腔护理流程

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口腔护理 一、目的: 1、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并发症; 2、观察口腔内的变化,提供病情变化的信息; 3、保证患者舒适。 二、操作前准备: 1、进行物品准备前护士用皂液加流动水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 2、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物品准备。顺序:口腔护理包--生理盐水—压舌板—手电筒—棉签—石蜡油。 治疗台:从左至右依次放置口腔护理包(包布清洁,无潮湿,无破损,消毒条码变色,在有效期内),无菌巾包(无菌巾2块,包布清洁,无潮湿,无破损,消毒条码变色,在有效期内),生理盐水(开启日期,保存24小时,在有效期内,检查液体--方法-横持-倒持,液体澄清透亮,无絮状物产生),驯碘、棉签(打开日期,保存24小时,在有效期内),瓶口贴,30ml注射器,一次性压舌板(清洁干燥无破损,在有效期内)。手电筒,石蜡油(澄清透亮,清洁),开口器,无菌持物钳。 治疗车上层:治疗盘内铺无菌巾,从左至右上下依次放置治疗碗1(内盛镊子1把,弯血管钳1把,棉球20余个),治疗碗2(内盛纱布2块),石蜡油、棉签;治疗巾、压舌板,弯盘,开口器。将生理盐水倒入盛放棉球的治疗碗内,清点棉球数量,准备完毕后,治疗盘上面覆盖无菌巾,注明铺盘日期时间,治疗盘外置一次性口杯(温水及吸管)。评估盘:手电筒,治疗单及笔。 治疗车下层:生活垃圾桶、医疗垃圾桶。 三、评估患者 1、接触患者前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洗手时间不少于15秒。 2、执行单与医嘱核对(两人核对),准确无误。 评估患者所需用物:治疗盘内手电筒、执行单。 3、端治疗盘(盘内有执行单和手电筒)至床头:“3床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我叫***”。“我是护士**,请允许我先查对一下您的腕带标识(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 4、操作前解释:“您今天感觉怎么样,由于手术原因,您需要禁食,禁食期间遵医嘱要给您做口腔护理,口腔护理就像您平时刷牙一样,请不要紧张,这样可以保持您的口腔清洁,在做护理之前,请先让我检查一下您的口腔情况。”右手持手电筒,嘱张口,仔细查看口腔各面:“口腔粘膜无出血、无溃疡,口角有点干裂,无活动义齿,口腔无异味。” 5、“好的,您先休息,我去准备一下用物”。端治疗盘离开病房。 6、评估总结: (1)患者评估:病人神志清,能配合,口腔粘膜无出血、无溃疡,口角有点干裂,无活动义齿,口腔无异味。 (2)环境评估:环境清洁安全,室温适宜,光线充足。 四、操作过程: 1、推治疗车至床头呈八字。 2、操作前(持执行单)查对患者床号、姓名:“3床,王力,对吗?您准备好了吗?”核对患者腕带:“请伸出您的右手,让我核对一下腕带。”(掀盖被暴露腕带后、持治疗本核对患者腕带,将治疗本放回原处)。 3、“来,我帮助您躺好”,协助患者侧卧或平卧,头偏向一侧,面向护士。

口腔护理操作流程60087

口腔护理操作流程 【仪表准备】 1.报告:我是XXX,我现在要做的操作是口腔护理。 2.抄写,治疗单与医嘱两人核对,正确无误,并签名。按七步洗手法洗手。 【评估患者】 1.评估的用物:手电筒光线充足,弯盘、一次性压舌板,敲门进病房。 2.进病房:“你好,你是X床XX吗?我是你的责任护士XX,请先让我核对一下你的手腕带”(携治疗单至床尾核对床号、姓名、住院号。) 2. 解释:“你好,我现在遵医嘱为你做口腔护理。口腔护理就像你平时刷牙一样,请不要紧张,这样可以保持你的口腔清洁。在做护理前,请先让我检查一下你的口腔情况,请你配合我一下好吗? 3.第一次检查口腔:”拿手电筒和压舌板观察口腔。“现在请张开你的嘴好吗?”用手电筒上下左右观察,“口腔黏膜无出血溃疡,口角有点干裂,无活动义齿,口腔无异味。”(倒热水于杯中,内有吸管)。“好的,你先休息,我去准备用物。” 回治疗室:用500mg/L有效氯溶液擦洗治疗盘,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 【准备用物】 1.治疗巾、治疗碗1个、弯盘1个(包布清洁、无潮湿、无破损、消毒条码变色、在有效期内),0.9%生理盐水(在有效期内、液体澄清透亮、无絮状物产生),一次性压舌板(清洁干燥、无破损、在有效期内),手电筒、棉签、石蜡油(澄清透亮、清洁),将0.9%生理盐水倒入放置棉球的换药碗内、干湿度适宜,清点棉球数量(18个)。 【操作过程】 1.进入病房前用快速洗手液洗手。操作前核对患者腕带,查对患者床号、姓名,并作解释,取得合作。 2.协助患者侧卧或平卧、头偏向一边、面向操作者。治疗巾铺颌下,弯盘置口角旁,操作中再次查对患者的床号、姓名。嘴唇及口角干裂的先润湿;有假牙的,用纱布裹住取下,用凉开水涮洗干净浸泡。 3.“李华,我在操作过程中你如果有什么不舒服请不要说话、可以打手势给我”协助患者漱口,嘱患者不要使漱口水咽下去,避免呛咳或者误吸。协助患者吐出漱口水,用纱布擦净口唇。 4.夹取及绞干棉球方法正确,棉球干湿适宜。

口腔护理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口腔护理常见并发症预防 与处理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口腔护理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一、恶心呕吐 【预防和处理】 1、擦洗时动作要轻柔,擦舌部和软腭时不要触及咽喉部,以免引起恶心。 2、选择合适的口腔护理工具,操作物伸入口腔不易过深。 3、止吐药物的应用。常用的有: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等。 二、口腔黏膜损伤 【预防和处理】 1、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尤其是放疗病人,不要使止血钳或棉签的尖部直接与患者的口腔黏膜接触。 2、使用开口器应从臼齿处放入,牙关紧闭者与张口受限者不可使用暴力使其张口。 3、选择温度适宜的漱口液。 4、选择质地好的软毛牙刷。 5、发生口腔粘膜损伤者,应用朵贝尔氏液、呋喃西林液或%%双氧水含淑。 6、如有口腔溃疡疼痛时,溃疡面用西瓜霜喷敷或锡类散吹敷,必要时用2%利多卡因喷雾溃疡面止痛或将含漱%-1%利多卡因1-2分钟。出血较多时应进行止血处理。 三、口腔及牙龈出血

【预防和处理】 1、操作时动作要轻柔,特别对凝血机制差、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擦洗过程中要防止碰伤黏膜及牙龈。 2、使用开口器时从患者臼齿处放入,牙关紧闭者不可使用暴力强行使其张口,以免造成损伤。 3、为烦躁不安、不合作者进行口腔护理时,需双人操作。一人负责固定患者头部,一人进行口腔护理操作。必要时,操作前适当使用镇静剂。 4、使用棉签为患者擦洗口腔前,先检查长棉签的质量,如发现过少或棉团包裹不紧,则不予使用。 5、若出现口腔及牙龈出血者,止血方法可采用局部止血如明胶海绵,必要时进行全身止血治疗。 四、口腔护理窒息 【预防和处理】 1、操作前清点棉球数量,每次擦洗时只能夹一个棉球,以免遗漏棉球在口腔,操作结束后,再次核对棉球数量,认真检查口腔有无遗留物。 2、对于清醒患者,操作前询问其有无义齿;昏迷患者,操作前仔细检查牙齿有无松、脱,义齿是否活动等。如为活动义齿,操作前取下存放于有标记的冷水杯中。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习题答案#精选.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科室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20 ) 1、肌肉注射神经损伤的发生原因:①注射部位定位不准;②注射药量过大或者推药速度过快。 2、静脉输液法发生静脉炎的三个因素是:化学因素、机械因素、细菌因素 3、静脉输液法发生发热反应的处理:(1)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2)对症处理(3)药物治疗。 4、鼻饲法出现腹泻的原因:(1)注入鼻饲液过多(2)鼻饲液发生变质、污染(3)注入速度、浓度、温度不当(4)某些营养物质不耐受 5、鼻饲法恶心、呕吐的原因:速度过快,量过大。 6、口腔护理法口腔黏膜损伤的临床表现:充血、水肿、炎症、溃疡形成,疼痛。 7、皮内注射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过敏性休克 二:选择题(每题4分×5 ) 1、下列与输液时滴数调节无关的是( A ) A、病人的性别 B、病人的年龄 C、药物的作用 D、药液的性质 E、病人的病情 2、静脉输液发生空气栓塞时应采取的卧位是( D ) A、半卧位 B、端坐位 C、右侧卧位,头低足高位 D、左侧卧位,头低足高位 E、左侧卧位,头高足低位 3、鼻饲法,以下哪项是属于进食能力的评估( A ) A、进食自理能力、咀嚼能力、吞咽能力 B、有无吞咽困难 C、有无食物反流 D、有无脑血管意外球麻痹 E、呛咳 4、不适合昏迷患者口腔护理的用物是( D ) A、石蜡油 B、镊子 C、血管钳 D、吸水管 E、治疗碗

5、皮下注射法进针时,与皮肤呈:( C ) A、10°~15°角 B、20°~25°角 C、30°~40°角 D、45°~50°角 E、50°~60°角 三:简答题(每题20分×2 ) 1、皮内注射发生过敏性休克(最严重的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答:(1)皮试前仔细询问药物过敏史。 (2)皮试观察期间,嘱病人不可随意离开。 (3)注射盘内备有0.1%盐酸肾上腺素、尼可刹米、洛贝林等急救药品,(另备氧气、吸痰器等)。 (4)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组织抢救。 2、口腔护理操作中发生窒息的预防及处理? 答:(1)操作前后清点棉球的数量,每次擦洗时只能夹一个棉球,避免遗漏棉球在口腔。 (2)询问并检查牙齿有无松、脱,如有活动假牙,应先取下存放于冷水杯中。 (3)操作时取侧卧位或坐位,棉球不宜过湿以防误吸。 (4)如病人出现意外,及时处理。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方便更改

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口腔护理法

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口腔护理法【目的】 1.保持口腔及牙齿清洁,消除口臭。 2.预防口腔感染,防止并发症。 3.观察口腔黏膜和舌苔有无异常,便于了解病情变化。【用物准备】 1.治疗盘内放治疗碗(内备有若干个含漱口液的棉球)、弯血管钳、 压舌板。 2.大毛巾、吸管、润滑油、棉签、水杯。 3.根据病人需要选用适宜的药液,开口器,手电筒,舌钳,吸痰器等。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携带用物至病人床旁,核对病人姓名并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 2.协助病人侧卧或平卧,头偏向一侧,面向护士。 3.评估病人口腔情况。 4.将大毛巾围于颌下,置弯盘于病人颌下。注意防止污染病人衣服和 枕头。 5.协助病人用清水漱口后,观察有无出血,口角干裂时先给予润湿。

6.用压舌板轻轻撑开颊部,血管钳夹紧含漱口液的棉球清洁口腔及牙 的各面(包括牙内外侧面、咬合面、牙龈、上腭、颊部、舌面、舌底、口 腔底等)。 7.协助病人用吸管吸清水漱口。 8.擦净口周围及口唇,必要时口腔用药。 9.撤去毛巾及用物,协助病人恢复舒适的姿势。 10.整理用物及床单位,用物按消毒原则处埋。 【注意事项】 1.擦洗过程中,动作应轻柔,特别是对有凝血功能障碍的病人,应防 止碰伤黏膜及牙龈。 2.昏迷病人需用开口器时,应从臼齿处放入。牙关紧闭者不可使用暴 力使其张口,以免造成损伤。擦洗时须用血管钳夹紧棉球,每次1 个,防 止棉球遗留在口腔内。棉球不可过湿,以防病人将溶液吸入呼吸道。 3.有义齿者,应取下,用冷水刷洗干净,病人漱口后戴好。暂时不用 时,可浸泡于清水中,每日更换清水。义齿禁用热水或消

毒液浸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