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重庆一中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21届重庆一中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21届重庆一中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最新】重庆一中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A.摈.除(bìn)瞥.见(piē)水蒸气擢发难数

B.祛.暑(qū)揶.揄(yē)天然气熙熙攘攘

C.诤.言(zhèng)新正.(zhēng)泊来品词不达意

D.巷.战(xiàng)顷.刻(qīng)水龙头殒身不恤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重庆市近日对全市驾校教练员进行了考试,考试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有40%的教练员不合格。

B.安全生产的措施落实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了,黄河中下流地区现在出现了天空

明净、绿树葱郁、河清海晏

....的喜人景象。

C.近年来,在中国,志愿者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即使不是所有志愿者都出类拔萃

....,但绝大多数都已具备志愿服务的专业精神。

D.《中国最强音》节目一推出,就受到各方诟病。有人认为,简单地模仿电视台同类

节目并不一定会产生好的效果,邯郸学步

....只会丢掉自己的长处。

3.依此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我看来,钱理群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堂吉诃德。他在人们没有发现问题的地方发现了问题,在太平之景中意识到了危机。,。他常常以真诚的、大胆的姿态冲向风车,。他自觉地把生命难题与社会难题转化为一种理论的难题,,。

①他带着忧患之心面对众生,但热情之高超出常人

②他热情之高超出常人,带着忧患之心面对众生

③给我们留下悲壮的形影

④我们看到他悲壮的形影

⑤但这些难题没有给他退缩的理由,反而有着解析的冲动

⑥但他有着解析的冲动,这些难题没有给他退缩的理由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②④⑤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

徐止平

丧葬活动及丧葬文化均起于人类早期的宗教思想和鬼神思想。早期人类信奉朴素的多神宗教,相信鬼神存在,灵魂不灭,他们希望通过这种带有神秘色彩的死亡祭祀活动即丧礼达到使死者复生、灵魂转世的良好愿望,同时借此表达对亲人去世的悲哀和怀念之情。在后来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演变出一套系统的丧葬礼仪及文化,并表现出明显的国家意志和礼仪特点。从夏商周开始葬礼即已进入了系统化程序化发展阶段,春秋时期进入完善期。史料记载,秦汉丧葬礼仪已相当复杂,共分三个部分:葬前之礼、葬礼、葬后丧服之礼。葬前之礼包括:招魂、沐浴、饭含、小敛、大敛、哭丧、停尸等。葬礼包括:告别祭奠、送葬、下棺等。葬后丧服之礼包括:丧服、丧制等。丧礼的每一个环节都包含有相应的寓意,必须严格遵守。

我国古代丧葬文化与“孝”文化密切相关。“孝”是儒家的核心思想。“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仁即是爱。何为爱?孟子对爱作了精辟的论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首先爱自己的亲人,其次爱一切大众,最后爱自然万物。爱亲人首先是爱父母,爱父母则为孝。“孝”作为儒家社会伦理思想的基础,对古代社会的行为规范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起了重大作用。我国古代社会是以家族宗法制为基础而建立起的。它的社会政治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家庭、家族、宗族、皇权即国家权力。因此家庭关系稳固了则家族关系稳固,家族关系稳固则宗族关系稳固,进而皇权即国家权力就稳固了。而“孝”文化则是处理和维系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之间,宗族关系之间的道德规范和社会政治要求。孔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是处理和规范人际纵向关系的标准,悌是处理和规范人际横向关系的标准,一纵一横,纵横交错,维护和促进了社会政治基础的稳固。统治者还认为“忠臣出孝门”“人臣孝则事君忠”。

孝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养老和送终。养老是对父母生前的赡养,送终是对父母死后的埋葬。根据孝的本意,两方面都很重要,但实施的社会结果是出现了轻养厚葬的现象,这是由封建统治者自身的个人利益和社会统治需要而造成的。统治者生前享尽荣华富贵,希望进入冥国仍能继续享有人世的尊贵。因此他们为父母,为自己建造起一座座豪华的坟墓。统治者的厚葬之风影响带动了民间的丧葬之风,民间纷纷仿效,互相攀比。统治者大力推行“孝”文化,直接的社会政治逻辑结果必然是大力提倡厚葬,并最终以国家法典形式颁布实施。史料证明,最迟在西汉开始就颁布了较为完善的丧葬法规。同时我国古代社会长期处于农耕社会发展阶段,人们局限在相对狭小固定的地域,以家庭为单位共同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促使家庭成员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不仅具有天然的血亲联系,更成为生存的相互依靠对象。这种重孝、厚葬观念越浓厚,礼仪越繁

缛。

4.下列表述不属于“丧葬文化”的一项是()

A.早期人类信奉朴素的多神宗教,希望通过带有神秘色彩的丧礼达到使死者复生、灵魂转世的良好愿望,借此表达对亲人去世的悲哀和怀念之情。

B.春秋时期秦汉丧葬礼仪共分三个部分:葬前之礼、葬礼、葬后丧服之礼,相当复杂,丧礼的每一个环节都包含有相应的寓意,必须严格遵守。

C.孝是处理和规范人际纵向关系的标准,悌是处理和规范人际横向关系的标准,一纵一横,纵横交错,维护和促进了社会政治基础的稳固。

D.统治者为父母,为自己建造起一座座豪华的坟墓。他们的厚葬之风影响带动了民间的丧葬之风,民间纷纷仿效,互相攀比。

5.(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家庭、家族、宗族、皇权即国家权力,因此家庭关系稳固了则家族关系稳固,家族关系稳固则宗族关系稳固,进而皇权即国家权力就稳固了。

B.“孝”于儒家的核心思想,是儒家社会伦理思想的基础,对古代社会的行为规范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起了重大作用。

C.封建统治者都将孝作为治国的基本国策,是因为他们深知“孝”文化对于稳固社会统治基础的决定意义。

D.孝的两方面养老和送终都同样重要,但出于封建统治者自身的个人利益和社会统治需要,在实施的社会结果中却出现了轻养厚葬的现象。

6.(小题3)结合文本,请你辨证的谈谈你对古代丧葬文化的看法?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两只麻袋

他是个抢劫犯,入狱一年了,从来没人看过他。

眼看别的犯人隔三岔五就有人来探监,送来各种好吃的,他眼馋,就给父母写信,让他们来,也不为好吃的,就是想他们。

在无数封信石沉大海后,他明白了,父母抛弃了他。伤心和绝望之余,他又写了一封信,说如果父母如果再不来,他们将永远失去他这个儿子。这不是说气话,几个重刑犯拉他一起越狱不是一两天了,他只是一直下不了决心,现在反正是爹不亲娘不爱、赤条条无牵挂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这天天气特别冷。他正和几个“秃瓢”密谋越狱,忽然,有人喊道:“小刚,有人来看你!”

会是谁呢?进探监室一看,他呆了,是妈妈!一年不见,妈妈变得都认不出来了。才五十开外的人,头发全白了,腰弯得像虾米,人瘦得不成形,衣裳破破烂烂,一双脚竟然光着,满是污垢和血迹,身旁还放着两只破麻布袋。

娘儿两对视着,没等他开口,妈妈浑浊的眼泪就流出来了,她边抹眼泪边说:“小刚,信我收到了,别怪爸妈狠心,实在是抽不开身啊,你爸……又病了,我要服侍他,再说路又远……”这时,指导员端来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进来了,热情的说:“大娘,吃口面再谈。”刘妈妈忙站起身,手在身上使劲的擦着:“使不得、使不得。”指导员把碗塞到老人的手中,笑着说:“我娘也就您这个岁数了,娘吃儿子一碗面不应该吗?”刘妈妈不再说话,低下头“呼啦呼啦”吃起来,吃得是那个快那个香啊。

等妈妈吃完了,他看着她那双又红又肿、裂了许多血口的脚,忍不住问:“妈,你的脚怎么了?鞋呢?”还没等妈妈回答,指导员冷冷地接过话:“你妈是步行来的,鞋早磨破了。”

步行?从家到这儿有三四百里路,而且很长一段是山路!他慢慢蹲下身,轻轻抚着那双不成形的脚:“妈,你怎么不坐车啊?怎么不买双鞋啊?”

妈妈缩起脚,装着不在意的说:“坐什么车啊,走路挺好的,唉,今年闹猪瘟,家里的几头猪全死了,天大旱,庄稼收成不好,还有你爸……看病……花了好多钱……你爸身子好的话,我们早来看你了,你别怪爸妈。”

指导员擦了擦眼泪,悄悄退了出去。他低着头问:“爸的身子好些了吗?”

他等了半天不见回答,头一抬,妈妈正在擦眼泪,嘴里却说:“沙子迷眼了,你问你爸?噢,他快好了……他让我告诉你,别牵挂他,好好改造。”

探监时间结束了。指导员进来,手里抓着一大把票子,说:“大娘,这是我们几个管教人员的一点心意,您可不能光着脚走回去了,不然,他还不心疼死啊!”

他妈妈双手直摇,说:“这哪成啊,娃儿在你这里,已够你操心的了,我再要你钱,不是折我的寿吗?”

指导员声音颤抖着说:“做儿子的,不能让你享福,反而让老人担惊受怕,让您光脚走几百里路来这儿,如果再光脚走回去,这个儿子还算个人吗?”

他撑不住了,声音嘶哑地喊道:“妈!”就再也发不出声了,此时窗外也是泣声一片,那是指导员喊来旁观的囚犯们发出的。

这时,有个狱警进了屋,故做轻松地说:“别哭了,妈妈来看儿子是喜事啊,应该笑才对,让我看看大娘带了什么好吃的。”他边说边拎起麻袋就倒,他妈妈来不及阻挡,口袋里的东西全倒了出来。顿时,所有的人都愣了。

第一只口袋倒出的,全是馒头、面饼什么的,四分五裂,硬如石头,而且个个不同。不

用说,这是他妈妈一路乞讨来的。他妈妈窘极了,双手揪着衣角,喃喃的说:“娃,别怪妈做,家里实在拿不出什么东西……”

他像没听见似的,直勾勾地盯住第二只麻袋里倒出的东西,那是——一个骨灰盒!他呆呆的问:“妈,这是什么?”他妈神色慌张起来,伸手要抱那个骨灰盒:“没……没什么……”他发疯般抢了过来,浑身颤抖:“妈,这是什么?!”

他妈无力地坐了下去,花白的头发剧烈的抖动着。好半天,她才吃力地说:“那是……你爸!为了攒钱来看你,他没日没夜地打工,身子给累垮了。临死前,他说他生前没来看你,心里难受,死后一定要我带他来,看你最后一眼……”

他发出撕心裂肺的一声长号:“爸,我改……”接着“扑通”一声跪了下去,一个劲儿地用头撞地。“扑通、扑通”,只见探监室外黑压压跪倒一片,痛哭声响彻天空……

7.“这天天气特别冷”,文中介绍环境特点的时候为什么强调“冷”?

8.“他撑不住了,声音嘶哑地喊道:‘妈!’就再也发不出声了,此时窗外也是泣声一片,那是指导员喊来旁观的囚犯们发出的。”此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

9.“两只麻袋”在文中虽然只出现了两次,但小说却以此为题,原因何在?请简要分析。10.小说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她对儿子的爱是如何体现的?

11.一次对罪犯成功的救赎需要哪些条件?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范雎至秦,王庭迎,谓范雎曰:“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今者义渠之事急,寡人日自请太后。今义渠之事已,寡人乃得以身受命。躬窃闵然不敏。”敬执宾主之礼,范雎辞让。是日见范雎,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者。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请,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

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

范雎谢曰:“非敢然也。臣闻始时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若是者,交疏也。已,一说而立为太师,载与俱归者,其言深也。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即使文王疏吕望而弗与深言,是周无天子之德,而文、武无与成其王也。今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臣之事,处人骨肉之间。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对者是也。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也,知今日言之于前,而明日伏诛于后,然臣弗敢畏也。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不足以为臣耻。五帝之圣而死,三王之仁而死,五霸之贤而死,乌获之力而死,奔、育之勇而死。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处必然之势,

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陵水,无以餬其口,坐行蒲伏,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庐为霸。使臣得进谋如伍子胥,加之以幽囚,终身不复见,是臣说之行也,臣何忧乎?箕子、接舆,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无益于殷、楚。使臣得同行于箕子、接舆,漆身可以补所贤之主,是臣之大荣也,臣又何耻乎?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向秦耳。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保傅之手,终身暗惑,无与照奸,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此臣之所恐耳!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臣死而秦治,贤于生也。”

秦王跪曰:“先生是何言也!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此天以寡人慁①先生,而存先王之庙也。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弃其孤也。先生奈何而言若此!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

①慁:hùn,烦扰。

1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有间,秦王复请有间:一会儿

可以少有补于秦少:减少

臣死而秦治治:治理得好

D.下惑奸臣之态惑:受迷惑

1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不足以为臣耻

A.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不足以为臣耻

B.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不足以为臣耻

C.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不足以为臣耻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睢先对秦王进行试探,看看他是否愿意摆脱骨肉之亲和左右大臣的羁绊,听信自己的主张,所以三问而不对。

B.吕尚遇到文王的时候,关系生疏。文王却一与他交谈,就任命他做太师,最终据有天下而成为帝王。

C.范睢担心自己像伍子胥那样进献谋略,却被禁闭起来,又担心自己会得到像箕子、接舆那样装作发狂的耻辱,因而不敢向秦王陈述自己的意见。

D.范睢说秦王时,并没有采取那种锋芒毕露,咄咄逼人的架势,揭示出秦国现实政治问题的严重性和危险性,点到为止,留待秦王自己去深思。

15.(小题4)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向秦耳。

(2)秦王跪曰:“先生是何言也!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此天以寡人慁先生,而存先王之庙也。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①不遇

王维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②,看竹③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

注:①新昌里在长安城内。吕逸人即吕姓隐士。②据《世说新语·简傲》记载,三国魏时的嵇康和吕安是莫逆之交,一次,吕安访嵇康未遇,康兄嵇喜出迎,吕安于门上题“凤”字而去嘲讽嵇喜是“凡鸟”。③“看竹”事见《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之子王徽之闻吴中某家有好竹,坐车直造其门观竹,“讽啸良久”。

16.这是一首写“访隐者不遇”内容的诗歌,请分析颈联的作用?(4分)

答:

17.从全诗看,作者主要表现了哪两种思想感情?(4分)

答:

五、句子默写

18.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中的句子。

(1)屈原在《离骚》中讽刺那些违背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将苟同别人作为法度的两句是“ ,”。

(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被誉为“天外飞来之笔”,点明全诗主题的两句是“ ,”。

(3)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写农村出游见到初春生机勃勃的景象的两句是“ ,”。

六、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一则文字,并按要求完成题目。

通用称愿①公司与谷歌就自动驾驶技术开发展开合作

北京时间1月13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通用汽车首席技术官乔恩·劳克纳(Jon Lauckner)周一在底特律车展上接受采访时说:② “我不负责决定公司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不该做。但我想说的是,我们肯定对与谷歌在自动驾驶技术上展开合作持开放态度。”劳克纳的

此番表态正值谷歌自动驾驶汽车项目主管克里斯·厄姆森(Chris Urmson)③计划于两天后在与底特律车展一起举行的年会上发表演讲。预计厄姆森将会宣布谷歌在汽车行业内寻求合作的计划。包括通用在内的汽车制造商都在争相开发④汽车更为安全行驶的功能。这一长期愿景中就包括开发能够在多半时间内自主驾驶的汽车。

⑤劳克纳表示,任何与谷歌合作的汽车制造商都需要弄明白这种合作怎样才能奏效。“你必须明白像这样的合作怎样才能真正奏效”,⑥他说:“搞清楚通过联合技术开发协议达成合作对于双方来说是不是一个机会。”

19.应删除的一处语句是——(只写序号)。

20.有语病应修改的一处语句——(只写序号),这句可改为——。

21.标点符号有误的一处语句——(只写序号),标点符号可改为——。

阅读下面一则评论,并按要求完成题目。

【最新】1月7日,对全世界而言,是个血色星期三。法国极左翼讽刺漫画杂志《查理周刊》因刊登讽刺伊斯兰教的漫画,其总部遭到伊斯兰激进主义者的恐怖袭击,致10

名编辑部成员、2名警察死亡。据称,行凶者是伊斯兰教的激进主义者。评论人马小盐认为在谴责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残忍行径的同时,需要重新反思全世界媒体的伦理尺度。穆斯林与西方世界的冲突源于两种文明之间的鸿沟,言论自由必须重视这座珠穆朗玛峰。《查理周刊》的讽刺漫画,对法国的穆斯林而言不是幽默作品,而是占主流地位的欧美文明对处于弱势的伊斯兰文明的百般羞辱。文明共同体之间需要的是良性对话,如果不能寻求“认同感”,那么“认异感”才有可能是一剂解毒良药。

22.请给这则新闻评论拟一个标题。

23.请根据文意概括出对此次恐怖袭击的反思和建议。

24.重庆某重点中学校报《四月风》有一个读书栏目“好书推荐”,请你在教育部推荐高中生课外阅读书目中选取一本进行推荐,写一段该书的推荐语。要求:明确哪一本书,此书的内容简介和看点,阅读此书的心得体会,80字左右。

附:教育部推荐高中生课外阅读书目(20本)

《论语》

《三国演义》(罗贯中)

《红楼梦》(曹雪芹)

《呐喊》(鲁迅)

《女神》(郭沫若)

《子夜》(茅盾)

《家》(巴金)

《雷雨》(曹禺)

《围城》(钱钟书)

《谈美书简》(朱光潜)

《哈姆莱特》(莎士比亚)

《堂吉诃德》(塞万提斯)

《歌德谈话录》(艾克曼)

《巴黎圣母院》(雨果)

《欧也妮·葛朗台》(巴尔扎克)

《匹克威克外传》(狄更斯)

《复活》(列夫·托尔斯泰)

《普希金诗选》(普希金)

《老人与海》(海明威)

《泰戈尔诗选》(泰戈尔)

心得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七、材料作文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在人的幻想和成就中间有一段空间,只能靠希望来通过。——纪伯伦材料二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材料三把希望建筑在意欲和心愿上面的人们,二十次中有十九次都会失望。——大仲马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字音和字形,需要逐项加以分析、排查。B揶揄(yé);C泊来品(舶);D顷(q?ng)刻。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2.B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三个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义词语的积累记忆。B.河清海晏:比喻天下太平,这里是望文生义;A.大跌眼镜:指对出乎意料的结果或不可思议的事物感到非常惊讶,也作“跌破眼镜”;C.出类拔萃:形容在一般水平之上;D.邯郸学步:比喻一味的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丢了。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A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分析可知:①句强调热情,和下文“以真诚的、大胆的姿态冲向风车”照应;③句的主语是“他”;⑤句“这些难题”和上一句结合紧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C

5.C

6.(1)肯定:①反映了当时儒学的伦理与社会政治思想;②适应了封建国家维系社会秩序与政治制度的要求;③促使家庭成员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2)否定:①封建迷信思想和过量的繁琐形式;②轻养厚葬;③封建统治者自身的个人利益和社会统治需要。

【分析】

4.试题分析: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此题属于概念类,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属于“孝文化”,而非“丧葬文化”。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5.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题中,C项原文是“重要意义”,而不是“决定意义”。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试题分析:此题是一道探究题,结合文本内容,可以有不同答案,注意文中“‘孝’作为儒家社会伦理思想的基础,对古代社会的行为规范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起了重大作用。我国古代社会是以家族宗法制为基础而建立起的。”、“这种重孝、厚葬观念越浓厚,礼仪越繁缛。”等加以分析归纳即可。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这里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故事的阴冷悲凉的气氛,映衬着小刚的心情,(1分)也为下文母亲的赤脚走山路的情节做了衬托和铺垫。(1分)

8.此段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2分)既升华了感情,又深化了小说“救赎”的主题。(2分)

9.笔墨虽少,却足以概括小说的关键情节、塑造形象、表现主题。小说的关键情节和高潮是两只麻袋所代表的母亲一路乞讨探监和父亲为探监而死、死了也要来探监的故事,这两只麻袋有力地塑造了一对爱子深沉的父母形象,(情节、形象2分)从而表达了小说的一个主题:可怜天下父母心。(主题2分)

10.(4分)形象:小说中母亲是一个善良、真诚、坚韧,明事理,有着深沉的母爱的劳动妇女形象。(2分,大意对即可)体现:①一路乞讨,忍饥挨饿,步行三四百里探看儿子。(2分)②为让孩子安心改造,隐瞒孩子父亲去世的消息。(2分)

11.(7分)①罪犯本身良知未泯:渴望父母探监,“下不了决心”与重刑犯一起越狱。②父母的爱以及永不冰封的亲情:带着丈夫的骨灰盒,一路乞讨,步行数百公里探儿。③多渠道,多种力量联合帮教:父母、指导员、狱警、犯人等。④救赎者的责任和智慧:指导员时刻不忘教育犯人的责任,教育时因势利导,巧妙安排。(每一点2分,三点7分,意思对即可)【分析】

7.试题分析:一般而言,小说中描写某种环境特点,其作用往往是渲染气氛、为小说主旨服务、为下文埋下伏笔等,本题可结合文本据此回答。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试题分析: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明确这段叙写所用的手法,另外要考虑到写作目的是为了深化文章主旨,表达小说感情服务等方面,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即可。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9.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关于考查文章题目作用的试题,此类题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交代文章主要内容;揭示(暗示)文章主旨。2.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3.点明行文线索或感情线索。4.确定文章描写对象,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5.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6.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富有哲理,引人思考。本题可结合文本据此作答。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试题分析:分析人物形象,需要注意: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赏析人物形象。人物描写的方法,①正面描写,一般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②侧面描写。本题从文本中有关叙写中加以概括即可得出答案,注意结合文中相关句子加以分析。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1.试题分析:此题是一道探究题。探究试题的设置可以从小说的某一情节、某一细节、某一人物、某一道具等任何一个因素入手,答题指向是一看是否符合情节逻辑,二看是否合乎性格逻辑,三看是否合乎艺术真实和现实真实,四看对小说主题是否起到积极作用。这篇小说的是要从文本中相关内容加以归纳概括回答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12.B

13.C

14.C

15.(1)(我)只怕臣子死了以后,天下人看到臣子尽了忠而身体倒下,因此闭住了嘴,裹住了脚,没有人肯到秦国来罢了。(2)秦王跪着说:“先生这是什么话!秦国地处偏僻边远的地方,我愚蠢没能力,幸蒙先生到了此地,这是上天让我来烦劳先生,从而使先王的宗庙得以保存啊。

【分析】

12.试题分析: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本题中,B项,少:稍微。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浅易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标点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读多背,形成语感。有了一定的语感,读到该停顿之处,就会自然而然地停顿,不必苦思。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本句大意为:大王真能实行臣子的话,死不足成为臣子的祸殃,流亡不足成为臣子的忧虑,浑身涂漆像生癞疮,披头散发装作发狂,不足成为臣子的耻辱。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本题中,C 项,文中提到“臣又何耻乎?”。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尤其是重点实词、虚词和词类活用等的理解一定要准确,力求使整个句子通顺合理,达到“信、达、雅”标准。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1)蹶、是以、杜、莫、即;(2)肖、是、幸、存。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范雎来到秦国,秦昭王在宫庭里迎接,秦王对范睢说:“我很久以来,就该亲自来领受您的教导,正碰上要急于处理义渠国的事务,而我每天又要亲自给太后问安;现在义渠的事已经处理完毕,我这才能够亲自领受您的教导了。我深深感到自己愚蠢糊涂。”于是秦王以正式的宾主礼仪接待了范睢,范睢也表示谦让。

这一天接见范雎,看到那场面的人无不脸色变得严肃起来。秦王屏退左右的人,宫中没有别人了,秦王跪着请求说:“先生拿什么来赐教寡人?”范雎说:“好,好。”过了一会儿,秦王

再次请求,范雎说“好,好。”像这样有三次了。

秦王长跪着说:“先生不肯赐教寡人吗?”

范雎表示歉意说:“不是臣子敢这样啊。臣子听说当初吕尚遇到文王的时候,身分只是个渔父,在渭水北岸垂钓罢了。像这种情况,关系可说是生疏的。不久,一说文王便被立为太师。请他同车一起回去,这是他们交谈得深啊。所以文王果真得到吕尚为他建立的功勋,终于据有天下而自身成了帝王。假如文王因为跟吕望生疏而不跟他深谈,这样周就没有天子的德行,文王、武王也就不能成为王了。现在臣子是个客处他乡的人,与大王关系疏远,而所想要面陈的,又都是纠正国君君臣的事。处在别人的骨肉之间,臣子愿意献上一片浅陋的忠诚,却不知大王的心意如何,这就是大王三问我不回答的原因。臣子并非有什么害怕而不敢说,即使知道今天说在前面,明天受死刑在后面,然而臣子也不敢害怕。大王真能实行臣子的话,死不足成为臣子的祸殃,流亡不足成为臣子的忧虑,浑身涂漆像生癞疮,披头散发装作发狂,不足成为臣子的耻辱。五帝那么圣明,还是死了;三王那么仁爱,还是死了;五霸那么贤能,也死了;乌获是大力士,也死了;孟奔、夏育是有名的勇士,也死了。死,是人无法逃避的。处在难免一死的形势下,可以对秦国稍为有些益处,这就是臣子最大的希望了,臣子还担心什么呢?伍子胥藏在袋子里混出昭关,夜间赶路,白天隐蔽,到了陵水,没东西可吃,坐着走,爬着行,在吴市讨饭,最后振兴了吴国,吴王阖庐成为霸主。假如臣子进献谋略能像伍子胥那样,就是把我禁闭起来,终身不再见大王,只要臣子的主张实行了,臣子忧虑什么呢?箕子、接舆他们,浑身涂漆像生癞疮,披头散发装作发狂,可是对殷朝、楚国并无好处。假如臣子可以跟箕子、接舆有相同的行为,浑身涂漆能对我认为贤明的君主有所帮助,这就是臣子最大的荣耀了,臣子又有什么耻辱呢?臣子所怕的,只怕臣子死了以后,天下人看到臣子尽了忠而身体倒下,从此锁住了嘴,裹住了脚,没有人再愿到秦国来罢了。大王上怕太后的严厉,下受奸臣的伪装迷惑,居住在深宫之中,离不开辅臣的手,终身受到蒙蔽,没法洞察奸佞,大则王室覆灭,小则自身陷于孤立危险的境地。这才是臣子所怕的!至于那些被困受辱的事,死刑流亡的祸殃,臣子不敢害怕。臣子死了而秦国能够治理好,比活着更有意义。”秦王跪着说:“先生这是什么话!秦国地处偏僻边远的地方,我愚蠢没有能力,幸蒙先生到了此地,这是上天要我来烦劳先生,从而使先王的宗庙得以保存啊。我能够受到先生的教诲,这是上天赐恩于先王而不抛弃他的儿子啊。先生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事不论大小,上到太后,下到大臣,希望先生全都教导我,不要怀疑我啊。”范雎向秦王拜了两拜,秦王也向范雎拜了两拜。

16.(1)颈联描写了吕逸人居所附近流水淙淙,环境清幽,青山妩媚,流水多情,真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绝妙境地。(内容1分,内容特点:环境清幽1分)两句环境描写,一则照应开篇的绝风尘,二则生动地点明吕逸人居所出门即见山,暗示与尘市远离,抒写了隐逸生活的情趣。(“照应前文”1分,“隐逸情趣”1分)。

17.这首诗,既写出吕逸人长期“绝风尘”的超俗气节,句句流露出对吕逸人的钦羡之情,以至青山、流水、竹、松树,都为诗人所爱慕,又充分表现了诗人向往归隐的情思。(“钦羡”2分,“向往归隐”2分)

【解析】

16.

试题分析:“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写吕逸人居所的环境,是实写。“城上”,一作“城外”。“青山如屋里”,生动地点明吕逸人居所出门即见山,暗示与尘市远离;流水经过东家流入西邻,可以想见吕逸人居所附近流水淙淙,环境清幽,真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绝妙境地。青山妩媚,流水多情。两句环境描写,一则照应开篇的绝风尘,二则抒写了隐逸生活的情趣。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7.

试题分析:“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借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比况吕逸人的住处,着一虚笔。于长安柳市之南寻访吕逸人,跟一实笔。一虚一实,既写出吕逸人长期“绝风尘”的超俗气节,又显示了作者倾慕向往的隐逸之思。这首诗,句句流露出对吕逸人的钦羡之情,以至青山、流水、松树,都为诗人所爱慕,充分表现了诗人归隐皈依的情思。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8.(1)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3)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音近字、形近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常积累,边读边写,记熟练后自我默写检测,争取句句过关。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9.①

20.④;这句话改为:能让汽车更为安全行驶的功能。

21.⑥;标点符号改为:他说,“搞清楚通过联合技术开发协议达成合作对于双方来说是不是一个机会。”

【分析】

19.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需明确病句的常见六种类型,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多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然后依次分析各句的特点,看其有无症状,是哪种语病,并加以分析即可。①属于赘余。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试题分析:考生在解答此类题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语感检查法。辨析病句,可以依靠预估,一般说来,按习惯的说法觉得别扭的地方,常常是有语病的地方,病句类型中的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意重复都可用此法;②主干枝叶法,按照先找句子主干,再看句子枝叶的步骤来确定病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都可用此法;③类比检查法,就是仿造一个结构类似的句子同原句作比较,如果仿写句子有问题则说明原句不正确;④逻辑分析法,就是从事理上分析句子,看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前后语句是否呼应等;⑤寻找标志法,就是抓住病句中一些明显得语音标志。此题中,④要改为:能让汽车更为安全行驶的功能。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1.试题分析:“他说,‘搞清楚通过联合技术开发协议达成合作对于双方来说是不是一个机会。’”本题标点使用:由于引用的前部分是半句话,那句子后肯定用逗号(如果是整句,就用句号),并用引号引起;后面接说话人,说、道后面用逗号,不用冒号;引用的后半部分内容接句号,同样用引号引起。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查理漫画事件:世人们,拿什么爱你的邻人?

23.一、反思全世界媒体的伦理尺度;二、建议文明共同体之间的良性对话(“认异感”)。【分析】

2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压缩语段,注意答案有两面,一是新闻评论的对象,二是新闻评论的核心观点。本题可结合材料概括作答。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试题分析:回答此问题,需要结合语段材料,从“评论人马小盐认为在谴责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残忍行径的同时,需要重新反思全世界媒体的伦理尺度。”、“文明共同体之间需要的是良性对话,如果不能寻求‘认同感’,那么‘认异感’才有可能是一剂解毒良药。”等加以归纳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4.示例:我推荐《哈姆莱特》,(1分)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它借丹麦八世纪的历史反映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初的英国社会现实。(2分)本剧的一大亮点是对哈姆雷特内心冲突的表现。他追求理想,又失望于现实。他向往人性之善,又深信人性本恶。莎士比亚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全世界,他的戏剧就象灿烂星空中的北斗,为人们指引着方向。(2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语言运用的题目,给某一本名著写一个推荐语,目的是让读者对此书有所了解,需要先明确是哪一本书,以及自己对此书的内容简介和看点,同时叙写阅读此书的心得体会,要求概括全面,内容详实。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5.希望与失望

希望与失望是每一个人都会遭遇的。有希望难免就会带来失望,有失望也终会点燃起新的希望。如果一个人没有希望,那会是一种什么人生呢?

心中抱有希望,并不一定代表希望就会实现。终日空空幻想,翘首以待,失望往往就会随之而来;只有通过努力不懈地为实现希望而积极进取,希望才会眷顾降临。但人的心态很多时候只想接受希望,而对于失望,就采取逃避、不敢承受的态度。

人的一生是在希望和失望中度过的,从一开始我们抱着很大的希望来到这个世界,用自己的行动来为这个陌生的世界着色,添上属于自己的那一笔。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一次次的希望明天会更好,生活会越来越愉快,朋友会越来越多,工资会天天见长,可是现实能够给我们的却是一次次的失望,因失望而变的伤痕累累。我们开始质疑: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么?那我们是不是还要对身边的事物抱有任何希望呢!如果没有了希望,人生也同样会不让人感受失望么?答案是否定的,没有了希望,我们还是会希望。

其实,失望并不是那么的困扰,人生都是从失败当中走出来的,有了失败,有了失望,那么我们的成功,我们的希望我想就不会很遥远了。

我们害怕面对失望,是因为害怕面对失望的痛苦,失望的绝望,每次希望的碎灭带来的都是

一种碎灭的伤痕,而我们还是相信时间可以疗伤伤痕,却忘记新的伤痕都是加诸在旧的印记之上的。一道道伤痕让我们一次次退缩,一次次印记让我们望而却步,失望,我们怕面对,而失望带来的一种遐想,一种微弱的希望我们却是没有看到,我们却是忽略了。

其实失望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我们的内心,我们畏缩的一种心态,我们害怕面对的一种妥协,人,若是能战胜自己,那么失望就是希望的前兆,失望也是希望的一种希望吧!不能因为害怕希望带来失望而就退缩。

希望与失望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没有生活也就没有希望,没有希望的生活,还能叫生活吗?没有失望的痛楚,生活便不会那么滋味了吧!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此题是一篇多则材料作文,首先要分析材料的性质是相同或相反,如果相同,就从同一的角度立意,如果相反,首先首先提炼观点,可以选取其中的一个进行立意,最好是对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辩证的分析,进行辩证的立意,这样文章会显得深刻、全面,能够一分为二的看问题。立意时首先抓住材料中的词语,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这道作文题属于相反的两个方面,注意辩证的分析材料中的关键的词语“希望”和“失望”之间的关系。根据三则材料,可以概括出一个主要的观点:希望是事业成功的根本;而希望是建立在实践上的,不能空想,否则便会让人失望。因此考生可以从以下的角度进行立意:生活中要充满希望、希望不是空想是实践、希望是建立在怎么做的基础上。以上都可以作为考生写作立意的角度,考生在写作的时候要注意充分结合现实生活,深入的分析材料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作文才能写得深刻。

2021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2021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1.设集合(){} ln 1A y y x ==-,{ B y y ==,则A B =( ) A .[)0,2 B .()0,2 C .[]0,2 D .[)0,1 【答案】A 【解析】先分别利用对数型函数以及指数型函数求值域的方法求出集合,A B ,注意集合中的代表元素,再利用集合的交集运算求解即可. 【详解】 ∵(){} ln 1A y y x R ==-=, { [)0,2B y y ===, ∴[)0,2A B =.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间的运算以及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属于较易题. 2.设a ,()0,b ∈+∞,A =,B =,则A ,B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B < B .A B > C .A B ≤ D .A B ≥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计算做差可得22A B >,得到答案. 【详解】 由a ,()0,b ∈+∞,得0A = >,0B => 2 2220A B -= -=>, ∴22A B >,故A B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做差法比较大小,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推断能力. 3.已知直线l 是曲线2y x =的切线,则l 的方程不可能是( ) A .5210x y -+= B .4210x y -+= C .13690 x y -+=

D .9440x y -+= 【答案】B 【解析】利用导数求出曲线2y x =的切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然后利用导数的几 何意义判断各选项中的直线是否为曲线2y x =的切线,由此可得出结论. 【详解】 对于函数2y x = ,定义域为[)0,+∞,则22 y '= +>, 所以,曲线2y x = 的切线l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2,+∞. 对于A 选项,直线5210x y -+=的斜率为5 2 ,令522y '=+=,解得1x =,此 时3y =, 点()1,3在直线5210x y -+=上,则直线5210x y -+=与曲线2y x =相切; 对于B 选项,直线4210x y -+=的斜率为2,该直线不是曲线2y x =的切线; 对于C 选项,直线13690x y -+=的斜率为 13 26 >, 令13 2 6 y '= += ,解得9x =,此时21y =, 点()9,21在直线13690x y -+=上,所以,直线13690x y -+=与曲线2y x =相切; 对于D 选项,直线9440x y -+=的斜率为 9 24 >, 令9 2 4 y '= = ,解得4x =,此时10y =, 点()4,10在直线9440x y -+=上,所以,直线9440x y -+=与曲线2y x =相 切.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验证函数的切线方程,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 4.中国传统扇文化有着极其深厚的底蕴.一般情况下,折扇可看作是从一个圆面中剪

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含答案

秘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1月15日14:40—16:40】 2020年重庆一中高2022级高一上期期末考试 数学测试试题卷 注意事项: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已知集合{}{},1,0,1,,21-=∈≤<-=*B N x x x A 则=B A Y ( ) .}1{ B.]2,1[- C.}1,0{ D.}2,1,0,1{- 2.已知函数2)1ln()(-++=x x x f ,在下列区间中,函数)(x f 一定有零点的是( ) A .]1,0[ B .]2,1[ C .]3,2[ D .]4,3[ 3. 计算οο105sin 15sin ?的结果是( ) .41- B.41 C. 426- D.4 26+ 4.下列函数为奇函数的是( ) .233)(x x x f += B.x x x f -+=22)( C.x x x f -+=33ln )( D.x x x f sin )(= 5.要得到函数)32sin(π -=x y 的图象,只需将函数x y sin =的图象( )

A.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 12倍,再向右平移6 π个单位 B.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再向左平移3π个单位 C.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再向右平移6 π个单位 D.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再向左平移3 π个单位 6.函数()()sin (0,0,0)2 f x A x A ω?πω?=+>><<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f x 的解析式是( ) .()2sin(2)3f x x π=+ B. ()2sin(2)6 f x x π=+ C.()2sin()3f x x π=+ D .()2sin()6 f x x π=+ 7.已知4lo g 5a =,1 2 16(log 2)b =,sin2c =,则c b a ,,的大小关系是( ) .b c a << B.c a b << C.a b c << D.c b a << 8.已知函数 ,34)(,3)2()(2+-=+-=x x x g x m x f 若对任意]4,0[1∈x ,总存在]4,1[2∈x ,使得)()(21x g x f >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2,2)m ∈- B. 33(,)22m ∈- C.(,2)m ∈-∞- D .3(,)2 m ∈-+∞ 9.已知函数22lg (1)2(1)3y a x a x ??=---+??的值域为R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2,1]- B.(2,1)- C. [2,1]-- D.(,2)[1,)-∞--+∞U 10.函数12211()tan()log ()tan()log ()4242f x x x x x π π=-----在区间1(,2)2上的图像大致为 . B. C. D.

重庆一中初2018级八下物理期末试卷

重庆一中初2018级16-17学年度下期期末考试 物理试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卷)上,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卷)收回 2.全卷g=10N/kg,ρ水=1×103kg/m3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对常见物理量的估计正确的是() A.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N B.人的密度约为0.5×103kg/m3 C.现在考试室内的气压约为1x105pa D.将初二物理书从地面捡到桌子上所做的功约为300J 2、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在铁轨下面铺枕木B.大型载重车装有很多车轮 C.书包背带做得较宽D.切熟鸡蛋的钢丝很细 3、下列与压强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船闸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实现船只通航 B.学生用吸管吸“早餐奶”与大气压无关 C.托里拆利实验最先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D.液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小 4、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使用时一定费力的是() A.镊子 B.起子 C.钳子 D.动滑轮

5、下关于功和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被拉开的弹弓具有弹性势能 B.人用力推车而车未动,因为用了力所以推力做了功 C.人用竖直向上的力提水桶沿水平方向运动,人对水桶的拉力做了功 D.具有能量的物体一定正在做功 6、关于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做功多的机器机械效率一定高 B.机械效率高的机器功率一定大 C.功率小的机器做功慢 D.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时间一定短 7、如图所示,摩托车运动员从高处平台的末端水平飞出,落在水平地面上,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运动员(包含摩托车)在下落过程中() A.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不变 B.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增大 C.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机械能增大 D.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机械能减小 8、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第1次和第2次运动的s-t 图像如图所示,其对应的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和F2,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他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F1>F2 P1 >P2 B.F1 =F2 P1 >P2 C.F1=F2 P1 <P2 D.F1 <F2 P1 <P2 9、如图所示,底端装有电子阀门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控制阀门使容器中相同时间内流出的水量相等。下列表示木块下表面处水的压强P1、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2、木块的重力势能E p和木块所受的浮力大小F随时 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重庆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秘密★启用前 重庆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2015.1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把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班级填写在机读卡和答题卷上。 2.选择题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非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卷上。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K 39 Ca 40 Mn 55 第Ⅰ部分(选择题,共42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下列大小顺序比较错误的是( ) A .热稳定性:Na 2CO 3> NaHCO 3>H 2CO 3 B .相同pH 的溶液,加水稀释后的pH :H 2SO 4>HCl> CH 3COOH C .离子半径:K +> Na +>Mg 2+ D .结合H +能力:OH ->ClO ->NO 3- 8.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7.2 g CaO 2晶体中阴离子和阳离子总数为0.3 N A B .0.1 mol/L NH 4Cl 溶液中Cl -离子数目为0.1 N A C .反应3H 2(g)+N 2 (g) 2NH 3(g) ΔH =-92 kJ/mol 放出热量9.2 kJ 时,转移 电子0.6 N A D .0.1 mol H 2O 2分子中含极性共价键数目为0.3 N A 9.下表为截取的元素周期表前4周期的一部分,且X 、Y 、Z 、R 和W 均为主族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五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定都大于2 B .X 、Z 原子序数可能相差18 C .Z 可能是氯元素 D .Z 的氧化物与X 单质不可能发生置换反应 10.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正确的是( ) A .硫酸酸化的淀粉KI 溶液在空气中变成蓝色:4I -+O 2+2H 2O==2I 2+4OH - B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O 2+4e -+2H 2O==4OH - C .氨气催化氧化生产硝酸的主要反应: 4NH 3+7O 2 4NO 2+6H 2O D .向Na 2SiO 3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SiO 32-+2CO 2+2H 2O===H 2SiO 3+CO 32- 11.在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括号内的实验仪器或试剂都能用到的是( ) A .中和热的测定(量筒、温度计、酒精灯)

重庆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含答案)

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1月20日15:00—17:00】 2020年重庆一中高2020级高三上期期末考试 英语测试试题卷 英语试题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 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y does the woman want the sound turned down? A. She has a headache. B. She doesn’t like the song. C. She doesn’t want the neighbors to hear. 2. 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next? A. Go to the man’s place. B. Call the Midland Hotel. C. Visit the concert hall. 3.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In the post office. B. In the house. C. In a store. 4. How far away now is the city according to the man? A. Five miles. B. Ten miles. C. Twenty miles. 5.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数学_Word版含答案

秘密★启用前 2016年重庆一中高2019级高一上期半期考试 数 学 试 题 卷2016.12 数学试题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I 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各题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1. 设全集{}4,3,2,1=U ,集合{}{}4,2,4,3,1==B A ,则()U C A B ?=( ) A .{}2 B .{}4,2 C .{}4,2,1 D .φ 2. 函数()()1011≠>-=-a a a x f x 且的图象必经过定点( ) A .()1,0- B .()1,1- C .()0,1- D .()0,1 3. 在0到π2范围内,与角3 4π -终边相同的角是( ) A .6π B .3π C .32π D .3 4π 4. 函数()()2lg 231 ++-= x x x f 的定义域是( ) A .??? ??-232, B .??? ??-232, C .()∞+-,2 D .?? ? ??∞+,23 5. 已知3.0log 24.053 .01 .2===c b a ,,,则( ) A .b a c << B .c b a << C .a b c << D .b c a << 6. 函数()x x x f 1 ln -=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是( ) A .?? ? ??1,1e B .()e ,1 C .( ) 2 ,e e D .( ) 3 2,e e

重庆一中2019-2020学年下学期初中八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图2 重庆一中2019-2020学年下学期初中八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1.本套试卷中g=10N/kg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9分) 1.一位普通中学生沿教学楼的楼梯匀速登高了3m ,该同学登楼做的功最接近 ( ) A .50 J B .150 J C .1500 J D .15000 J 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小树一年比一年长高 B. 在光的照射下,看见粉笔灰在空中飘动 C. 扫地时灰尘满天飞 D. 在重庆一中渝北校区内闻到黄桷兰的花香 3.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4.如图2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 A .用钓鱼竿钓鱼 B .手推独轮车 C .用钉锤撬钉子 D .用天平称质量 5.在下列措施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 A .打地基的桩,其下端做成尖形 B .载重汽车多用几个轮子 C .背行李的背带做得宽一些 D .把铁轨铺在枕木上 6.下列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 A .人将重物向上提起的过程 B.热气球上升的过程 C .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过程 D.铅球自由下落的过程 7.下列有关物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历史上是用马德堡半球实验首先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B .用钢笔吸取墨水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C .气体流速越快,气压越大

D.大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低 8.学习了初二物理后,明白了作图法可以让我们更加直观、方便地认识、研究物理问题。如图3所示的几种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9.如图4所示,两只容器分别盛有相同高度的酒精和水(ρ 酒<ρ 水 ),在A、B、C三 点中,液体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 A 、p B 、p C ,则下列有关p A 、p B 、p C 的大小关系正确 的() A.p A >p B >p C B.p A <p B <p C C.p A =p B >p C D.p A =p B <p C 图4 10.如图5所示,将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个容器中,乙、丙中的木块 用细线拴于容器底,木块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 甲、F 乙 、F 丙 ,则() A.F 甲<F 乙 <F 丙 B.F 甲 =F 乙 <F 丙 C.F 甲<F 乙 =F 丙 D.F 甲 =F 乙 =F 丙

重庆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文综试卷 Word版含答案

2015年重庆一中高2015级高三上期一诊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2015.1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分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个部分。思想政治部分1~4页,历史部分5~8页,地理部分9~1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综合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自行保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2013年中国以近1亿人次出境旅游,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客源市场。同时,中国也以境外旅游消费1020亿美元,一举超过美国和德国,成为世界第一。这 ①有利于增强我国出口创汇能力②表明中国与美国、德国经济联系加强 ③反映出我国居民收入得到提高④会推动我国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和进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 对图1所反映的经济现象,解释最合理的是 A.固定电话用户量的增长速度低于移动电话用户 B. 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作为互补品,需求此消彼长 C.移动电话与固定电话相比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D.移动电话与固定电话相比社会生产效率更高

3.日前,证监会出台了新的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其“出现一家、退市一家”的坚定态度被市场解读为“史上最严退市规则”。实行严格退市制度带来的积极效果有 ①增加上市公司经营利润②健全公司的组织结构 ③保护企业投资者的利益④促使企业增强竞争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 允许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从而使国有资本、民营资本都能在平等的条件下进入 银行业,小微企业、普通百姓将有更多金融服务可供选择。这意味着 ①银行客户将获得更好服务和更高收益②银行业的竞争程度会进一步加剧 ③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共同主导国民经济发展④价值规律的作用在银行业将得到更充分体现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5. 2014年6月国务院启动全面大督查,并在自查和实地督查基础上引入第三方评估,成为此次国务院督查最大的创新和亮点。根据部署,邀请全国工商联等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展开评估,以便与自查和督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这是为了 A.合理调整政府机构,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B.加强对政府权力的约束,完善监督体系 C.加强评估机构对政府的领导,依法行政 D.完善我国行政审批制度,落实简政放权 6.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谭志娟参加了2014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气象法执法检查。她建议各级政府在工程建设项目立项、规划、审批时应充分考虑探测环境保护要求,确保气象探测工作不受影响。她的这一意见被写进全国人大常委会气象法执法检查报告。在这里,谭志娟 A.依法参加了国家权力的行使 B. 履行了参政议政的职能 C.坚持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D.参与了国家法律的制定 7.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有利于 ①增强我国公民国家安全意识②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③推动中日钓鱼岛问题尽快解决④消除威胁和平的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到中东部城市务工,各族群众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深度交往交流。各族群众深度交流交往 A.体现了我国少数民族一律平等 B.保障了我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C.促进了各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 D.落实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右边漫画的寓意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重庆市第一中学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合成或运输的过程中不需要消耗ATP的是() A.胰岛素的合成过程B.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 C.人成熟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D.根毛细胞吸收K+的过程 2.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显微镜下可依次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观察甲到观察乙须将5倍目镜更换为10倍目镜 B.甲、乙、丙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 C.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 D.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没有水分子从胞内扩散到胞外 3.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取母乳中的抗体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运输的方式分别与下列哪两个例子中的运输方式相同 ①浆细胞分泌抗体蛋白②变形虫吞食草覆虫③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④人体内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A.①和③B.②和③C.①和④D.②和④ 4.为测量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以胡萝卜(液泡中含有花青素)为材料进行下列实验:将不同切片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 min取出,再分别放在清水中浸泡1 h而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物溶液,通过测量这些溶液的吸光度计算浸出物溶液的花青素含量,结果如图所示。对这个实验方案的叙述,正确的是() A.缺乏对照组实验 B.缺乏对等量原则的描述 C.所选择的测量指标不能反映浸出物溶液中花青素的含量 D.实验目的是测量浸泡时间对植物细胞膜的透性影响 5.“膜流”是指细胞的各种膜结构之间的联系和转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破伤风杆菌和酵母菌均能发生“膜流”现象 B.红细胞吸水涨破是“膜流”现象的典型例证 C.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与“膜流”无关 D.“膜流”现象说明生物膜成分和结构相似 6.图甲表示突触,图乙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a处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B.图甲中a处释放的递质都能使b处产生如图乙所示的电位变化 C.图乙中③时膜内外电位差为40 mV D.若神经纤维处于图乙中②对应状态时,Na+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 7.下列关于物质运输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参与自由扩散的膜结构物质主要是磷脂 B.通常情况下,主动运输是由低浓度一侧向髙浓度一侧运输 C.胞吞作用不需要能量和转运蛋白 D.利用胞吐作用运输的物质主要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 8.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选用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该细胞具有() A.结构完整的细胞核B.功能完善的细胞膜 C.能够流动的细胞质D.易于观察的大液泡 9.由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方式a离不开载体蛋白的协助 B.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10.将生鸡蛋的大头保持壳膜完好去掉蛋壳,小头开个小孔让蛋清和蛋黄流出。将蛋壳内灌入15%的蔗糖溶液,然后放在烧杯的清水中并用铅笔标上吃水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重庆一中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详解含答案)

初 班 姓 名 考号 顺序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能 答 题 七年级上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本卷共五个大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时光荏苒,进入初中校园的你,已适应了初中的学习生活吧!特别是对初中数学的学习充满了兴趣和信心,让我们一起回顾前面所学的内容,验证你的能力!加油! 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都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 1、的倒数是( ) A .2 1- B .2 1 C .-2 D .2 2、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的座席数是91000个,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5A. 0.9110? 4B. 9.110? 3C. 9110? 3D. 9.110? 3、近似数0.03020的有几个效数字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已知:2 1,14,0,,1,322x x a x xy ++-中单项式有( ) A 、6个 B 、5 个 C 、4个 D 、3个 5、有理数2(1)-,3(1)-,21-, 1-,-(-1)中,其中等于1的个数是(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6、某服装店新开张,第一天销售服装a 件,第二天比第一天多销售12件,第三天的销售量 是第二天的2倍少10件,则第三天销售了( ) A .(2a +2)件 B .(2a +24)件 C .(2a +10)件 D .(2a +14)件 7、若5,2x y ==且x<0,y>0则x+y=( ) A. 7 B.-7 C. 3 D.-3 8、已知代数式6632+-x x 的值为9,则代数式622+-x x 的值为( ) A .18 B .12 C .9 D .7 9、多项式223(2)1m x y m x y ++-是关于x 、y 的四次三项式,则m 的值为( ) A .2 B .-2 C .±2 D . ±1

重庆市第122中学是一所教学质量优秀的城郊普通初中

重庆市第122中学是一所教学质量优秀的城郊普通初中,是国家级首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从2001年至今,已走过7年的课改历程。我校有一大批青年教师在课改中不断摔打磨练,并迅速成长起来。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一切学生,而改革的主要落脚点是在课堂。课堂是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主阵地,更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核心所在,甚至有的专家们提出了“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的观点。回顾7年走过的路程,我们深刻地意识到,只有带着反思上路,不断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落实课改理念。 冷静反思,发现问题 2001年,我校成为全国首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新的课改理念让教师们激情澎湃,兴奋不已,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改工作之中,将课改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在课改初期,教师对课改理念吃得不透,对新课改理念的认识存在不足,这使我们很快意识到:我们的课堂还没有真正体现课改理念,对课改理念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为此,我们很快从浮躁与狂热中沉静下来,开始深刻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否真正体现了课改理念?课堂教学究竟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应如何立足课堂,彰显课堂魅力?从而让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断变得深厚,让学生的后续学习能力得到更大的发展,让学校的办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为了找出问题,我们一头扎进课堂,深入调研。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尚存在诸多问题,有的甚至是严重的问题。 问题1.舍本逐末,过分追求课堂形式 (1) 满堂问取代满堂灌。 追问: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提得合适吗?有没有梯度和系统?是否有思维含量? (2)课件+表演+讨论=自主合作学习 个别教师片面理解“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一节课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进行漫无边际的讨论或安排学生表演。讨论中,课堂上常常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混于其中,乐得清闲”,他们多半是在谈论与课堂无关的话题;表演时,课堂上绝大多数学生是表演者的“忠实“观众,思维未参与其中;课件展示,画面美轮美奂,学生一晃而过,心中未留下多少痕迹。这些教学,导致课堂上该凸显的教学重点未凸显出来,改突破的教学难点并未得到突破,学生该过手的知识并未过手。这样的课堂缺乏实质性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缺乏有价值的知识的生成。并未充分发挥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作用。 这类课程不但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还助长了学生对问题不作深入探究、不愿仔细倾听的恶习。长此下去,势必形成学生在学习上浅尝辄止的浮躁个性。这样的课堂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有勇于表现,口头表达能力强的优点,却缺乏扎实钻研,专注于问题独立思考的良好品质。 追问:单纯的课堂热闹就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吗?内容与形式,孰轻孰重?该如何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3)课堂评价缺乏原则,巴掌赞歌满堂飞。 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缺乏原则,一味叫好。答得好的,究竟好在哪里并未指出;答得不好的,怕挫伤学生积极性,不予置评,误导学生。 追问:评价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改如何正确引导学生? 问题2.照“案”宣科,课堂缺乏动态调整 有的课堂教学只是在执行既定教案,缺乏对教案自觉的动态调整。教师对学生的认知准备了解不充分;教学目标的设定成为教案完整的一种形式。教师想教什么与实际在教什么存在一定的脱节。 追问:教师想教什么?教师实际又在教什么?学生实际学到了什么? 问题3.缺乏专业引领的机制。 专家与教研员很少,一线教师很多,深入课堂,观察指导,与教师平等对话与交流。教师对

重庆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英语试题

秘密★启用前 2019年重庆一中高2019级高三上期一诊模拟考试 英语试题卷2019. 1 英语试题卷共9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Ⅰ、听力理解(共两节: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ere is Linda now? A. In the woman’s office. B. In the classroom. C. In the library. 2.What would the man like to do? A. To visit his parents. B. To drive to the countryside. C. To travel to another country. 3.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A. Talk to more students. B. Collect more information. C. Work on a research paper. 4.Where can the man get the tickets? A. From the club. B. From Susan. C. From Tom. 5.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She is warm enough. B. She has to study in. C. She likes the idea.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和第7两个小题。现在你有10秒钟的时间阅读这两个小题。 6.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Police officers. B. Manager and clerk. C. Shop assistant and customer.

重庆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理综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重庆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理综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内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无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与细胞质缢裂是不同步的 B.各种细胞内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 C.细胞膜上的糖被只与细胞间识别有关 D.生物膜是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会发生细胞凋亡 B.自由基会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细胞随之逐渐衰老 C.细胞内单一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恶性增殖且易发生分散和转移 D.细胞分化是基因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3.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 B. 在“模拟性状分离比”实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总数一定要相等 C. 杂交实验与测交实验的结果是孟德尔“提出问题”的实验基础 D. 调查红绿色盲发病率,应该在人群中增加被调查人数,以减小误差 4.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及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肾上腺素既是激素,又可以在某些突触中传递信息 B. 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激发相同反射 C. 大脑皮层言语区中,V区受损导致患者不能看懂文字 D.“憋尿”能体现神经系统具有分级调节机制 5.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 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研究中,蚯蚓一般采用目测估计法统计 C.福建武夷山常绿阔叶林比西伯利亚泰梅尔半岛冻原物种更丰富 D.重庆中央公园里银杏树高低错落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6.某罕见单基因遗传病是由基因突变导致,以全身性发育迟缓、智力障 碍为特征。研究者在调查中发现

重庆市一中数学旋转几何综合专题练习(解析版)

重庆市一中数学旋转几何综合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三数学 旋转易错题压轴题(难) 1.已知:如图①,在矩形ABCD 中,3,4,AB AD AE BD ==⊥,垂足是E .点F 是点 E 关于AB 的对称点,连接A F 、BF . (1)求AF 和BE 的长; (2)若将ABF 沿着射线BD 方向平移,设平移的距离为m (平移距离指点B 沿BD 方向所经过的线段长度).当点F 分别平移到线段AB AD 、上时,直接写出相应的m 的值. (3)如图②,将ABF 绕点B 顺时针旋转一个角1(080)a a ?<

2018-2019学年重庆一中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2018-2019学年重庆一中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的下面,都给出了代号为A,B,C、D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各小题所选答案的代号填入答题卡相应的表格内 1.(4分)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A.B.C.﹣2D.0.3 2.(4分)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C.D. 3.(4分)计算(﹣xy2)2的结果是() A.2x2y4B.﹣x2y4C.x2y2D.x2y4 4.(4分)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A.x>3B.x<3C.x≠3D.x≠﹣3 5.(4分)△ABC三边长分别为a、b、c,则下列条件不能判断△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a=3,b=4,c=5B.a=4,b=5,c=6 C.a=6,b=8,c=10D.a=5,b=12,c=13 6.(4分)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C.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D.若a+b<0,那么a<0,b<0 7.(4分)估计(2+)?的值应在() A.3和4之间B.4和5之间C.5和6之间D.6和7之间 8.(4分)如果直线y=3x+b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等于2,则b的值是() A.±3B.3C.D.2 9.(4分)如图,直线y=﹣x﹣1与y=kx+b(k≠0且k,b为常数)的交点坐标为(﹣2,l),则关于x的不等式﹣x﹣1<kx+b的解集为()

A.x>﹣2B.x<﹣2C.x>1D.x<l 10.(4分)如图,把Rt△ABC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1,1)、C(5,1),∠ABC=90°,AC=4.将△ABC沿y轴向下平移,当点A落在直线y=x﹣2上时,线段AC扫过的面积为() A.B.C.D. 11.(4分)如图,Rt△ABC的两边OA,OB分别在x轴、y轴上,点O与原点重合,点A(﹣3,0),点B(0,3),将Rt△AOB沿x轴向右翻滚,依次得到△1,△2,△3,…,则△2020的直角顶点的坐标为() A.(673,0)B.(6057+2019,0) C.(6057+2019,)D.(673,) 12.(4分)已知整数k使得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正整数,且关于x的不等式组有且仅有四个整数解,则所有满足条件的k的和为() A.4B.9C.10D.12 二、填空题:(本大题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

重庆市中学汇总(方便大家使用查询)

重庆复旦中学教育教学重庆市渝中区和平路240号 重庆二十九中初中教育高中教育重庆市渝中区邹容路139号 重庆第二十五中学校中等教育重庆市渝中区新华路155号 重庆市第五十三中学校总 部 初高中混合教育重庆市渝中区凯旋路22号 重庆市第五十中学校实施初中义务教育重庆市渝中区硝房沟右巷36号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中学教育重庆市渝中区北区路51号 重庆市实验学校普通中学重庆市渝中区华一路41号 重庆求精中学普通中学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四路69号 重庆市第五十七中学校初中教育重庆市渝中区桂花园路39号 重庆市田家炳中学从事中学教育活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正街5号 重庆市江北区北城实验初 级中学 中学教育重庆市江北区渝北二村64号 重庆市第四十五中学校教育重庆市江北区玉带山 长安公司203中学学校重庆市江北区大石坝七村201附2号重庆长安长和中学学校重庆市江北区建新东路232号 重庆市五里店职业中学教育,教学重庆市江北区建国村58号 重庆市东风船舶工业公司 东风职工子弟校 教育重庆市江北区东风一村一号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初中,高中教育重庆市沙坪坝区小龙坎正街96号 重庆市第七中学中学教育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北街94号 重庆市第一中学中学教育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南街2号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中等教育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南街1号 重庆市第二十八中高中学历教育初中学 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重庆市沙坪坝区磁器口文教村1号 重庆第三十二中学校教学重庆市沙坪坝区长春沟32号 重庆双碑中学教育重庆市沙坪坝区工农坡22号 重庆西藏中学校完中教育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静大石湾25号重庆市天星桥中学教学重庆市沙坪坝区天正街82号 四川外语学院附属外国语学校高中和实践学历教育 社会相关服务 重庆市九龙坡区红育坡1号 重庆市建设中学校中学教育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二路二巷30号 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分部(原重庆第二中) 普通高中的教育活动 初中的教育活动 重庆市渝中区化龙桥街道交农村240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文化教育中等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西郊支路1# 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 司第一中学校 普通中学重庆市九龙坡区民主一村 重庆市育才中学重庆市重点中学教学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正街92号 重庆市七十九中学教书育人重庆市九龙坡区石坪桥茺沟冶金三村6号重庆铁路中学中等教育重庆市九龙坡区电力五村100号 重庆市清华中学校中学教育重庆市巴南区花溪镇花溪村3号 重庆市巴南区第三十四中 学校 教育重庆市巴南区李家沱教育村 重庆水轮职工子弟中小学中小学教学重庆市巴南区水轮村

2021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

2020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设集合A ={x |x 2-5x +6>0},B ={ x |x -1<0},则A ∩B = A .(-∞,1) B .(-2,1) C .(-3,-1) D .(3,+∞) 2.复数21i i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 ) A .()1,1-- B .()1,1- C .()1,1- D .()1,1 3.已知向量()()1,3,2a m b ==-,,且()a b b +⊥,则m =( ) A .?8 B .?6 C .6 D .8 4.圆224690x y x y +--+=的圆心到直线10ax y ++=的距离为2,则a =( ) A .43- B .34- C D .2 5.现有5人站成一排照相,其中甲、乙相邻,且丙、丁不相邻,则不同的站法有( ) A .12种 B .24种 C .36种 D .48种 6.已知ln3x =,4log 2y =,12z e -=,则( ) A .x y z << B .z x y << C .z y x << D .y z x << 7.《张丘建算经》是公元5世纪中国古代内容丰富的数学著作,书中卷上第二十三问:“今有女善织,日益功疾,初日织五尺,今一月织九匹三丈.问半月积几何?”其意思为“有个女子织布,每天比前一天多织相同量的布,第一天织五尺,一个月(按30天计)共织布9匹3丈.问:前半个月(按15天计)共织多少布?”已知1匹=4丈,1丈=10尺,可估算出前半个月一共织的布约有( ) A .195尺 B .133尺 C .130尺 D .135尺 8.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两个不同的平面.若m α⊥,n β⊥,则“m n ⊥” 是“αβ⊥”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9.将函数sin(2)3y x π =+的图像向右平移14 个周期后,所得图像对应的函数为()f x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