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唯物史观解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运用唯物史观解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运用唯物史观解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18江苏高考,12,3分]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

B.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

C.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D.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结合材料信息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可知,邓小平强调的是在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过程中应坚持平等互利、互相尊重,A项正确。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联第一个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开创了中苏友好的新局面,B项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C项说法错误;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与材料中邓小平的论断无直接对应关系,D项错误。

A

第1页共1页

科学历史观

科学历史观即唯物史观,是人们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观察和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现象的根本观点和方法,是唯一正确的、科学的历史观。其主要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即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等等。自1949 年新中国成立起,我国高校就逐步建立了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制度。我国高校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基本途径有两种,即关于唯物史观原理的教育和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历史知识体系教育。从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明确我国高校关于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基本方针,到十八大的胜利召开这64 个年头里,我国高校关于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工作大致上经历了建国初年(1949——1966),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改革开放以来(1978——)这三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我国科学历史观教育虽然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但积累了经验,而且形成了迄今为止世界各国所没有的较健全的科学历史观教育制度。实践环节,积极拓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强调了课堂是高校对学生进行科学历史观教育的主阵地,并提出了高校应加强社会实践环节,以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拓展爱国主义教育。徐国利在“论高校历史教育中的唯物史观教育”一文中认为唯物史观教育改革的途径是:一、要坚持唯物史观在高校历史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和主导作用。二、要着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从事唯物史观教育的教师队伍。三、利用网络进行唯物史观及其史学的教育。突出强调了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中要坚持唯物史观,并提出了高校应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工作和利用网平台开展教育工作等建设性的意见。5问题和不足也日益暴露,其地位和影响实际上受到严重的削弱。大学生的某些负面行为举动日益彰显,在社会上反应强烈,实用主义、虚无主义的倾向越发严重。在此种情况下,高校该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历史观教育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顾晓静、黄方红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教学与唯物史观培养”一文中认为:以唯物史观作为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在教学中不断提高青年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能力是增强高校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根本途径。向守俊的文章提到“一些大学生认为理想信念抽象、虚无,谈理想信念太遥远,太不切合个人的实际利益,因而对理想信念教育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这实际是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对理想信念的最大误解,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 ①”。 2.高校唯物史观教育的价值。王柏文、李红在“唯物史观:高校哲学通识教育中的重要理论”一文中提到唯物史观教育在高校哲学通识教育中的价值:“第一,引导大学生理解人的本质,形成合理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第二,引导大学生理解世界的本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三,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意识,促进大学生和谐全面发展。” 3.高校学生科学历史观的培养途径。高校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观来感知社会和评辨是非,是大学生未来成才和发展的关键。苏久青在“浅谈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科学历史观的培养”一文中提到:培养大学生历史观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发挥好课堂主渠道的积极作用,二是加强社会①向守俊,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石油教育,2009 年第二期.当前关于我国高校科学历史观教育研究的文献数量不多,其中大部分文章是对高校历史观教育的内容体系(主要是针对当前高校开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内容体系)进行研究或者是对高校科学历史观教育的理论认识即思想观念体系进行研究,直接针对高校科学历史观教育的现状研究及对策的研究应该说很少。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学者们主要围绕下面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高校唯物史观教育的必要性。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一直在我国的思想文化教育中处于主导作用,我国的高校也建立起了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教育体系,这对广泛和深入传播

唯物史观与历史哲学

唯物史观与历史哲学 历史哲学是一个与历史学有关的哲学分支,通俗易懂的“历史哲学”的界定:历史哲学是以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哲学,旨在探讨历史的模式与意义、历史学的性质与方法、历史写作的结构与规律等问题。历史哲学有二义:广义指研究社会历史最一般规律或研究认识这些规律的方法的边缘性学科;狭义指近现代西方哲学中关于历史演变规律和关于历史理解性质的学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历史哲学”一词专指那种用幻想的联系代替历史真实联系的社会历史观。 就广义而言,历史哲学的内容和范围随着历史的变迁有很大变化。中国古代有过五德终始说,认为历史的变迁是由土、木、金、火、水五种德性或性能反复循环更替决定的;欧洲中世纪有过上帝决定论,认为人们仅仅是历史的话剧演员,上帝才是他们的导演。这些思想反映出了当时对社会历史发展根由的看法,但还没有构成历史哲学的专门学科。最早把历史发展规律的研究作为专题,在唤醒人们的“历史意识”方面做出贡献的是18世纪意大利的思想家G.B.维科,他力图在神意之外寻找历史规律,以反对宗教神学的历史理论。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明确使用了“历史哲学”一词,意指人们对历史的理解应超越堆积的史实,达到一种哲学的或理性的认识。之后,历史哲学渐渐成为人们专门研究的知识门类。近现代西方的唯心主义历史哲学主要围绕两个问题进行讨论:①历史演变的规律是什么;②历史理解的性质是什么。对前者的回答形成了思辨的历史哲学,对后者的回答形成了分析的或批判的历史哲学。它们把人类社会看成一个历史过程,力求从总的联系上把握这个过程,并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知识部门,在思想发展史上有积极的贡献。但是,它们都不是从历史本身,而是从一般抽象原则出

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 孙正聿 【专题名称】哲学原理 【专题号】B1 【复印期号】2007年11期 【原文出处】《哲学研究》(京)2007年9期第3~7页 【作者简介】孙正聿,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编者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核心,马克思“划时代的哲学革命”的实质就是创建了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建构,也是哲学研究的一项长期任务。《哲学研究》继今年第3期发表了孙正聿教授的《历史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后,又刊发了商榷和回应的文章,以作为把这一研究引向深入的开端。 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对它的研究乃至发展、创新,不能仅仅限于抽象的概念思考或文本解读,而是必须面向生活实践。今天,全球化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出现、现代化的推进和世界格局的变化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的改革开放更提供了大量的新经验、新问题。善于把时代的问题转化为哲学自身的问题,在解释和解决中国和世界的重大现实问题中表现出历史唯物主义的强大的生命力,是哲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历史唯物主义对全部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都有指导意义。当前,理论和现实中的大量争论都涉及到历史唯物主义问题。我们应当拓展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领域,关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学科中的哲学问题,在与其他学科的对话中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并显示出它在理论上和方法上的独特价值。 《历史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一文发表后,得到学界的关注。读过李荣海先生与之商榷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及其世界观意义》(见《哲学研究》2007年第8期;以下简称“李文”)后,我感到有些理论问题进一步凸显了出来,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仍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意义的问题。 一、世界观及其解释原则 当人们把哲学定义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时,人们对“世界观”概念本身的理解不仅是有歧义的,而且正是由于这种歧义构成了对哲学的不同理解。这就是说,在对“世界观”的理解中,蕴含着各不相同的解释原则;只有揭示这些不同的解释原则,才能澄明各种不同的哲学世界观。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地揭示了由三种不同的解释原则所构成的世界观理论:一是以客体的或直观的解释原则所构成的旧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二是由抽象的能动的解释原则所构成的唯心主义的世界观,三是以人的感性活动为解释原则所构成的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这三种解释原则构成了三种世界观,亦即构成了三种不同的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革命,从根本上说是关于世界观的解释原则的革命。正是以人的感性活动为解释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超越了“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全部旧哲学,实现了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哲学革命。探索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解释原则,这是我所写的《历史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一文的基本出发点;正是在这个根本问题上,该文构成与“李

联系当代中国的实际谈谈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认识

联系当代中国的实际谈谈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认识 (注意:标题为踩分点,务必回答,说明尽量用专业术语,尽量回答满试卷) (考试为开卷,但考前务必打印相关资料) 马克思唯物史观是是马克思恩格斯以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为实践,以德国古典哲学、空想社会主义和法国阶级斗争历史学派为理论前提,进行科学研究中形成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全面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一)唯物史观的根本任务是发现历史中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研究人类的生产实践出发,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解开历史之谜的钥匙。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伟大发现之一。唯物史观的创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为我们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趋势,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原则。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的基础上,加深对建设社会主义规律性的认识,所形成的系统理论。 (二)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不同于唯心史观把社会发展看做是观念的产物,马克思既唯物又辩证地考察社会,认为社会发展的的规律是客观的,他从目的和结果的关系、偶然和必然的关系上说明社会历史进程受一般规律支配。社会的发展不是单个意志的产物,而是在总的经济运动支配下各种力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服从于社会内部的客观规律。在大跃进运动时期,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硬要完成那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导致瞎指挥盛行,浮夸风泛滥,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大失调,并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正是蔑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苦果。 (三)物质动因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旧唯物主义坚持的精神动力室最终原因的观点,是在历史观里背叛了自己。指出黑格尔的错误是:不是在历史本身中去寻找,而是把哲学的意识形态作为动力引入历史观,只是考察人们参加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揭示这些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正是在物质动因是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指导下的实践。 (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马克思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水深火热的近代中国最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 (五)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中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基于物质利益根本对立的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压迫阶级和压迫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它们之间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得到解决。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就革命阶级而言,由于它们所处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它们的斗争所产生的结局亦各异。只有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才能导致革命阶级自身的真正解放。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全面总结概括了当代国际间关系与交往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五个原则相互联系,以“相互尊重主权”为出发点,引申出各项原则;又以“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作为总目标,以其他原则为保障,从而形成了完善的国际法基本原则体系,相互补充发展,具备了比单一原则更丰富全面的内容。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国际强行法性质,对国际事务具有普遍约束指导作用。 强行法在《维也纳条约公约》中被称为“一般国际法强制规律”。按照该公约规定,它“是指国家之国际社会全体接受并公认为不许损抑且仅有以后具有同等性质之一般国际法规律使得改变之规律”。强行法,或是国际法强行规则,是指在国际社会中公认为必须绝对遵守和严格执行的法律规范,他不得被任意选择、违背或改变。国际法基本原则具有强行法的性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强行法规则都是国际法基本原则,作为国际法基本原则还必须符合上述其他要求。 (三)它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完善了国际法原则体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发展,是当代国际关系史上最具历史意义的事情之一。它向自19世纪以来形成的当代国际关系体系提出了挑战;他是少数西方国家垄断国际事务的强权政治失去了国际道义的基础;他开创了国家无论大小。去强弱,一律平等参与国际事务,解决国际问题的一时代;它第一次以基本准则的形式,确立了人类数千年来孜孜追求的一种理想生存状态:和平,在和平中发展,用和平的方法来解决一切国际争端。 (四)它为国与国交往合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行为准则。 中国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最先倡导者之一,50年来,在五项原则的指导下,中国与世界上164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200多个国家开展了经贸、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同所有邻国和周边国家建立了睦邻友好关系,同绝大多数邻国妥善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在国际事务中,中国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持公道,伸张正义,不谋私利,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推动国际合作、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做出来自己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特别是它代表了广大发展中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我们知道,广大发展中国家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者的残酷压榨和剥削,国家不能独立,人民饱受困苦。即使在独立以后,在两极格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下,在国际事务中,政治上仍处于无权地位,经济上由于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地位受到富国剥削,南北贫富差别拉大,南北对话和合作目前仍处于僵持局面。无论在亚洲、拉丁美洲,还是在黑非洲,占世界人口的1!3至1/2的人们仍处于半温饱或贫困线上,说明这个世界是不平等和不公正的。这样的世界秩序和现状遭到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反对是理所当然的,而和平共处万项原则的提出给五、六十拜衬七已经获得政治独立或还在争取独立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新的呀光和希望,成为有力地号召和斗争的旗帜。 (六)它是解决国际争端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积极拥护。这不是偶然的。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唯物史观浅谈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唯物史观浅谈 发表时间:2019-06-24T15:57:07.033Z 来源:《教育学》2019年6月总第179期作者:于海涛 [导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历史学习逐渐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黑龙江省兰西县第一中学151500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历史学习逐渐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 1.国际背景。 (1)政治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随着政治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全球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史学领域内,则是不同国家的史学观点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相互影响,彼此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于中国史学来说,吸收国际史学的优秀成果和先进理念势在必然。 (2)社会信息化趋势加强。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信息传播正在以空前的速度在传递,这就使史学研究能在第一时间吸收和借鉴到比较前沿的学术思想。 (3)对外开放的扩大。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加强,思想文化的碰撞也在所难免。沟通与交流,与他人合作也成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和能力。另外如何看待外来文化,特别是起到历史导向的史学,需要我们有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所以,传统的史学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 2.国内背景。 (1)终身学习成为时代要求。这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不仅需要知识,更不需要不断更新的知识和不断更新的理念,社会日新月异,思维也要不断进步。 (2)责任担当。新时代的中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社会的栋梁。爱国是必备的品质,必须具有家国情怀和担当意识。所谓的立德树人,就是说,只有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爱国的思想和能够解决时代难题的能力。 (3)社会参与。学以致用,脱离社会的学习是无用的,每时每刻,我们都要有解决社会难题的思想准备并为此努力。哪些不关心现实,不懂得国情的人,是对社会无用的人。 二、确定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依据 1.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和专业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2.什么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在接受历史教育过程中(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与历史见识、能力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素养的综合体现,在积淀历史智慧、凝练历史品格、锤炼历史思维能力、升华历史情操等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切社会科学基础的历史学,在整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中发挥着最为基础的作用。 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唯物史观 1.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唯物史观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它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结构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三个层次的因素组成。它阐明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既重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能动反作用。 唯物史观还论述了物质与精神、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论基石。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4)社会形态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发展。 (5)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法。 (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唯物史观的科学性和进步意义。 (1)要求史家研究整体的历史,即对人类社会历史进行系统的和整体的研究。整体意识、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是唯物史观具备的优势,这也正是唯物史观的理论魅力所在。 (2)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自然发展过程,带有一定的客观规律性,这些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 (3)要求人们用辩证的观点、方法看待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 (4)最鲜明地提出人民群众对于推动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对提升高中历史课程的教育水平和完善的自身素质,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就通过高考典型试题来分析唯物史观的运用。 例.2017年全国3卷29题 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此题选B社会的变迁,使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进而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改变,在上海这座国际性大都市里,西方的思想观念、生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国际法基本原则:指被各国公认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适用于国际法一切效力范围的、构成国际法基础和核心并具有强行法性质的国际法原则。 用尽当地救济:是指国家只能在受害的本国国民已经利用所在国一切可以利用的救济方法而仍然不能获得合理补偿的情况下才能对该国政府提出赔偿要求,除非该国的国际不当行为直接侵害了本国的利益,或者两国之间另有相反的协议,或者存在其他某些特殊情况。 无害通过:是由《海洋法公约》规定的一项适用于沿海国领海内的船舶通行制度。具体指外国船舶在不损害沿海国安全和良好秩序的前提下,迅速地和连续不停地通过沿海国的领海而无需事先通知或取得沿海国的许可。 人权:人权(基本人权或自然权利)是指“人,因其为人而应享有的权利”。它主要的含义: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合乎人权的对待。人权的这种普适性和道义性,是它的两种基本特征。在当今的国际社会,维护和保障人权是一项基本道义原则。是否合乎保障人权的要求已成为评判一个集体(无论是政治上的还是经济上的)优劣的重要标准。但是,在具体实践的层面上,对于人权的具体定义,以及保障人权的具体方式都存在着相当大的争议,甚至引发了很严重的冲突。人权在抽象理解方面的共识和在具体实践中的分歧,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领土主权取得方法:在传统国际法上有先占、时效、割让、征服、添附五种领土取得方式(一)先占。国家占领了一块"无主地",并在其上建立了"有效占领",就在法律上取得了该地的主权。因此,"先占"有两个要件:一是"占领的"的对象必须是"无主地",二是占领的方式必须是"有效占领"。在传统国际法上,许多学者认为凡是没有人居住或虽有土著人居住但尚未形成为"文明"国家的地方都是"无主地"。从现代国际法观点看来,这个观点是不完全正确的,无主地只能是尚未为任何国家占领,或无人居住,或土著居民尚未形成部落的地方,这样的地方,目前世界上除了荒岛之外是不存在的。("有效占领"应包含两个基本事实:一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历史唯物论) 1.社会的本质、结构和社会形态 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历史的钥匙。 自然环境和人口是人类历史的自然前提,使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环境、人口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社会物质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意识结构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 社会经济结构即一定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的要素和构成。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类型。 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生产关系与阶级关系。 社会政治结构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结合方式。 国家政权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国体和政体及其相互关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和基本职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实质及其两重性。 社会意识结构是是由各种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按一定关系和方式组成的有机系统。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形态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

社会形态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社会发展的动力与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标准及其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代新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 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3.人与社会发展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社会历史观上的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2020年高考历史七大史观专题01 唯物史观(解析版)

唯物史观 【概念内涵】 唯物史观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亦称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 【主要内容】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3)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4)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关键词】 无相对固定的关键词 【真题回顾】 1.(2019全国I卷,2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 )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可知唐代推崇阳刚与力量的社会风尚,故选 C项;材料仅涉及拔河渊源于荆楚民间,无法得出江南文化成为主流的结论,排除 A 项;材料主要讲拔河活动不是战争,排除B项;材料“荆楚民间”说明不是以宫廷生活为主,排除 D项。 2.(2019全国I卷,2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浅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浅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目录 摘要 (2)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涵 (2)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发展演变 (3)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现实意义 (4) 注释 (5) 参考书目 (5) 摘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中国政府提出,并与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的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半个世纪以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

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本文主要论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涵、发展演变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际关系准则 正文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涵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这三项是处理各国政治关系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是指一个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独立自主地处理内部和外部一切事务而不受其他国家 干涉的权利,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和独立的根本标志。主权国家有选择本国社会政治制度、独立自主地决定本国对内对外政策、管辖本国公民及事务的权利。领土完整则是主权国家存在的物质基础。各国主权一律平等,应充分享有领土不受侵犯、内政不被干涉的权利。互不侵犯是指国家间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使用武力去侵犯别国的主权独 立和领土完整。互补干涉内政是指任何国家不得通过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手段干涉别国内部事物。平等互利是指国家不论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在国际交往中,不得以大欺小、倚强凌弱,是指导各国经济、贸易关系的基本原则。各国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经济合作和贸易交流,互惠互利。和平共处是目标,而前四项原则是实现和平共处的根本基础和前提条件。只有遵循前四项,才能实现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高度地概括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发展演变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浅谈唯物史观

浅谈唯物史观 列宁曾指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一切历史理论有两个主要缺陷:第一,最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察产生这些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即社会的经济根源,没有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客观规律;第二,最多是考察了杰出人物、领袖人物或其他个别重要人物在历史变迁中的作用,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及其意义。但自从唯物史观出现后,很好地弥补了这两个缺陷。 说起唯物史观,肯定离不开历史观这个概念。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它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世界观与历史观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 那什么是唯物史观呢?在我看来,唯物史观依据的是科学,是在科学基础上的概括总结。虽然受人类科学水平的局限,它只能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但是,用科学认识世界、用科学了解现象本质的方式是正确的,所以,在此基础上概括总结起来的哲学是科学的。我赞成“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这一观点。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 首先,唯物史观的科学性体现在它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唯物主义的立场。它是一种“唯物”的史观而不是“唯心”的史观。它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它肯定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了经济对人类社会的基础作用:“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所以,一切社会发展所需的东西都无一例外地建立在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上。生产力是人类社会一切经济形式、生产关系、社会制度变化演进的根源,是全部历史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下面我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之所以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之所以不断提高,归根到底是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仍然是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

唯物史观的当代意义

唯物史观的当代意义 唯物史观对于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入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现 实意义。 第一,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价值导向。作为经济运行形式,商品经济是人类的一个必经阶段。随着社 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而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一经出现,便极大 地冲击着束缚在人们身上的血缘的、宗法的关系,将人从直接 的依赖关系中解放出来,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前提。诚然,马克思也曾强烈谴责了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上的“物的依赖关系”,但相对于前一种社会形态而言,它能使人的社会关系更 加丰富,更能促进人的发展。我国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 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是顺应了历史 发展的规律。但是,市场经济也有其固有的弊端,如自发性、 野蛮性以及商品货币拜物教等,又都在新的形式上束缚、阻碍 着人的发展。当前,我国正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力 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经济发展。人的发展,既是 经济发展的目的,又是评价经济发展的尺度。因此,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过程应该是创造精神的、物质的各种条件,为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解放奠定基础的一个动态 过程。 第二,为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供理论支撑。人的发展需具备多方面的条件,除生产力的发展所带来的 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外,还必须包括政治、文化、生态等多方 面的共同发展与进步。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在取得巨大成 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如贫富差距、城乡差距、 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生态、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 矛盾日益凸现;在评价体系中,重增长轻发展、重速度轻效益,唯GDP是瞻。总之,在建设中重物轻人,忽视了促进人的全面 自由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关注并着力解决当前人在发展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努力促进并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协调发展。 第三,唯物史观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指导 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和完善,始终 都是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进行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

浅议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

浅议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 ——在经济危机的时候感念马克思的伟大 2008年末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使得很多经济学家、政治家仿佛一夜之间又想到了马克思和他的“主义”,但这一次的怀念,更多的是对各国经济运营机制的反思,是一种理性的思考,试图借用伟人的理论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找一条捷径。这些恰好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在屹立着,战斗着,发展着。 一百多年前,伟大的马克思用他的理论唤醒了广大群众,深刻地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历史进程,时间上,他离开我们远了,但他的形象愈加高大,用他的名字命名的主义愈加放射出真理的光辉。历史的车轮正是沿着马克思主义的两大发现在前进。 马克思一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最伟大的发现有二,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前者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后者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社会形态的运动规律。正是由于这两大发现,才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关于唯物史观: 正像达尔文发现了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这就是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用以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与以前一切历史理论不同。它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现实的人无非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他们所有的性质和活动始终取决于自己所

处的物质生活条件。只有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物质生活条件去考察人及其活动,才能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描绘出人类发展的真实过程。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问题的方法明确规定,它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发展历史的一般规律。 社会历史领域纷繁复杂,扑朔迷离,很难看到重复性和常规性,而这种重复性和常规性是探寻客观规律所必需的。马克思的伟大创造在于,他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这是决定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这是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最基本的关系。社会形态,包括由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作用和反作用,显示出了人类历史重复性和常规性,这正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当然,人的实践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但是这丝毫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历史进程是受内在客观规律支配的。例如,资本主义要被社会主义所代替,并最终走向共产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个必然性总是要通过种种偶然性来实现的。人的实践活动,人的主观努力,只有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推动历史的进程,否则,即使得逞于一时,甚至煊赫于一代,迟早难免要遭受灭顶之灾,扮演的最终只是螳臂挡车的角色。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解放了人的思想,找到了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根本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关于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不仅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运用这个规律

2019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唯物史观(解析版)

2019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唯物史观 (教师版) 概念释疑: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课标要求: (1)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 (2)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3)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课标解读: 一是认识层面上的要求,通过历史课程学习,要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唯物史观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其对历史学科的意义突出地体现在两方面:(1)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的客观基础,阐述了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2)阐述了社会历史的辩证运动,揭示了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应了解唯物史观如下基本理论和观点: 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第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第四,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法。

第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六,人类社会形态经历了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 二是运用层面上的要求,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高考真题 1.(2018·全国I卷,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简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成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根据材料中“井主所雇工匠”等信息可以判断,这些竹简井属于民营手工业,数量成百上千,因此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手工业者社会地位是否高,B错误。雇佣劳动是否已经“普及”无法判断,C错误。专卖制度已经“解体”的结论无法得出,D错误。 答案:A 2.(2018·全国I卷,31)图7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德意志意识形态 浅析《费尔巴哈》中的唯物史观(一)

德意志意识形态浅析《费尔巴哈》中的唯物史观(一) 《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于1845年秋至1846年五月,其主要内容是分析和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施蒂纳等人的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这里我们主要对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中的唯物史观的内容进行讨论和研究。 《费尔巴哈》写于第一卷成书的不同时期,手稿尚未完成,但就其理论内容而言,该章具有独立的价值,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恩格斯在此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并据此对共产主义做了科学的论证,乃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著作之一。 在这一章的开头,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对德意志所经历的一场思想变革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和分析,并批判这一次空前的变革是盲目的和徒劳无功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这场思想变革中,思想家们都在忙着兜售他们的思想理论,相互诋毁,竞争激烈,德意志陷入了“普遍的混乱中”。“一些强大的王国产生了,又匆匆消逝了,瞬息之间出现了许多英雄,但是马上又因为出现了更勇敢更强悍的对手而销声匿迹。”马克思戏称“这是一次革命,法国革命同它相比只不过是儿戏;这是一次世界斗争,狄亚多希的斗争在它面前简直微不足道。一些原则为另一些原则所代替,一些思想勇士为另一些思想勇士所歼灭,其速度之快是前所未闻的。在1842—1845年这叁年中间,在德国进行的清洗比过去叁个世纪都要彻底得多。”而这一切却都只发生在“纯粹的思想领域”,思想家们都脱离了德国的现实进行了一些虚幻的想象,想走马灯一样交替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德国。 费尔巴哈便是在这样一个普遍混乱的大环境下走入人们视野的,在第一章的A.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首先对德国的意识形态以及一些形而上学的观点的哲学家们进行了批判,并基于此阐述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物质与意识的基本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中谈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时候,表述了哲学家们对它的全部问题的认识和研究都是基于对黑格尔哲学的过分依赖和片面解读,并试图在这种情况下用以一当十的方法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因而他们始终都没有办法跳出黑格尔哲学体系的范畴,也没有办法对德意志的现实状况和意识形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解读,这最终决定了他们对这个体系的批判只能是常识性的试探,且最终落得一个徒劳无功的下场。 以施特劳斯、施蒂纳为代表的老年黑格尔派同青年黑格尔派一样都试图用宗教来解释整个世界以及这个世界里的所有思想意识形态。他们把所有的意识都追捧为“教义和对教义的信仰”,把世界进行圣化并把他们认为可能的东西宣布为圣物,从而幻想着可以一劳永逸地将人们的思想统一到宗教的旗帜下。这是一种原始古老的麻痹人们思想的手段。然而他们却不这么认为,对他们来说这是对人们的解放。只有“观念、思想、概念,总之,被他们变为某种独立东西的意识的一切产物,才是人们真正的枷锁和镣铐。”人们只需要同这些东西进行斗争就可以了。但可惜的是,这些黑格尔们钻进了唯心主义的圈套,他们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他们所作的一切都只是对现实世界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们的所有努力最多只能使人们从一个思想的牢笼钻到另一个思想的牢笼里去。“这些哲学家们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 关于上述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了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人类和其产生的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首先提出了人类的任何思想活动都是有前提的,而“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的经验的方式来确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有意识。这是最基本的唯物主义。当人类开始拥有并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时,“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类可以创造历史改造世界,根据他们现有的和需要来进行生产活动(意识的能动性)这种需要会不断增长,而这种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互为前提的,所以为了不断满足这种生产需要,必然会出现新的生产力和社会分工。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社会分工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生产力的发展是这个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此,我们不难看出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通过其能动作用去指导改造世界,影响社会存在。所以那些在纯粹思想领域发生的没有任何现实依据的思想变革最终也只能在纯粹的思想领域里消亡,那些黑格尔派的哲学家们对现实世界的不起任何作用的虚幻的想象在这里也彻底地钻进了死胡同。(未完)在马克思的原初语境中,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开始就十分明确地要解构和反对哲学,他当然不会把唯物史观看成是哲学,相反认为唯物史观恰恰是哲学终结后才是可能的。唯物史观与哲学的差别不仅在于前者要改变世界而后者在于解释世界,还在于哲学总是试图提供“适用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和公式”,唯物史观则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马克思很明确地反对别人把他得自欧洲的“实证”结论当作普遍适用的“历史哲学”,认为那是给他过多的侮辱。恩格斯似乎比马克思温和一些,他认为唯物史观之后,一般意义上的哲学确实终结了,但保留着逻辑学。列宁把唯物史观称为“科学的社会学”、“唯一科学的历史观”现在看来倒是比较恰当的。长期以来,我们都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