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科综合化学选修3试题三

高考理科综合化学选修3试题三
高考理科综合化学选修3试题三

1、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素A、B、C、D分别处于第一至第四周期,其中A原子核是一个质子;

B原子核外电子有6种不同的运动状态,B与C可形成正四面体型分子,D原子外围电子排布为

3d104s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

(填元素符号);

(2)C所在的主族元素气态氢化物中,沸点最低的是

(填化学式);

(3)B元素可形成多种单质,其中“只有一层原子厚”的物质,被公认为当前世上已知的最薄、

最坚硬、传导电子速度最快的新型材料,该材料晶体结

构如右图所示,其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4)D的醋酸盐晶体局部结构如右图,该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是

(填选项序号);①极性键②非极性键③配位键④金属键

(5)某学生所做的相关D元素的实验流程如下图:请书写第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已知A、B、C、D、E、F均为前四周期元索.A元索的原子价电子排布为2 2 npns,B元索的最

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C元索原子的M电子层的P亚层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D元素原子核

外的M层中只有2对成对电子。B离子与E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可形成 22BE、 BE2型化合

物.F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其原子与E原子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 根据以上信息推断:①B元素为________ ②F原子核外的价电子排布为_________.

(2) 指出在元索周期表中:①D元素在______区;②E元素在______区.

(3)当n =2时,A与氢元索形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加的分子应属于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

性”),该分子中有______个?键______个?键.

(4) 当n=3时,A与B形成的晶体属于______晶体.A单质的晶体结构中,A原子采用______ 杂

化,A原子数与A-A键数之比为

5) DCl3分子中,中心原子D有______对孤对电子,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推测:DCl3分子的空

间构型为______形.

(6) 元素F的某种氧化物的晶体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其中实心球表示F原子,则该氧化物的化学

式为____________.

(7)A F六种元素中,有一种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如下,它可能是 ______(写元索符号)

(其中I1-I7分别表示该元索的第一电离能 ?第七电离能).

电离能

I1 I2 I3 I4 I5 I6 I7 (KJ.mol-1)

14.5 29.6 47.4 77.5 97.9 551.9 666.8

3.Ⅰ.砷化镓为第三代半导体,以其为材料制造的灯泡寿命长.耗能少。已知砷化镓的晶胞结

构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__________(填序号) A.砷化镓晶胞结构与NaCl相同 B.第一电离能 As>Ga C.电负性 As>Ga D.原子半径

As>Ga

(2)砷化镓可由(CH3)3Ga和AsH3在700℃下反应制得,反应的方程式为 ____

______;

(3)AsH3空间形状为___________;已知(CH3)3Ga为非极性分子,则其中镓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Ⅱ.金属铜的导电性仅次于银,居金属中的第二位,大量用于电气工业。

(4)请解释金属铜能导电的原因

Cu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氨气,小心蒸发,最终得到深蓝色的[Cu(

NH3)4]SO4晶体, 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除普通共价键外,还有和

4、已知A、

B、C、

D、E、F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A<B<C<D<E<F。其中A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化合物B2E的晶体为离子晶体,E原子核外的M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D单质的晶体类型在同周期的单质中没有相同的;F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B相同,其余各层电子均充满。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F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A的简单氢化物分子中其中心原子采取杂化,E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2)B的氯化物的熔点比D的氯化物的熔点(填高或低),理由是

(3)A、B、C、D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4)A、F形成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其中A显-3价),则其化学式为

(5)F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A、C形成的化合物具有

(6)高沸点和高硬度,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则其化学式为

5、三氟化氮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且不可燃的气体,在半导体加工,太阳能电池制造和液晶显示器制造中得到广泛应用。NF3是一种三角锥型分子,键角102°,沸点-129 ℃;可在铜的催化作用下由F2和过量NH3反应得到。

(1)写出制备 NF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NF3的沸点比NH3的沸点(-33 ℃)低得多的主要原因是

(3)与铜属于同一周期,且未成对价电子数最多的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4)理论上HF、NaAlO2和NaCl按6∶1∶2的物质的量之比恰好反应生成HCl、H2O和一种微溶于水的重要原料,该物质含有三种元素,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其中心离子

,配位数为

(5)根据下列五种元素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数据(单位:kJ·mol-1 ),回答下面各题:

元素代号 I1 I2 I3 I4

Q 2080 4000 6100

9400 R 500 4600 6900

9500 S 740 1500 7700

10500 T 580 1800 2700 11600 U 420 3100 4400

5900 ①在周期表中,最可能处于同一族的是和。②T元素最可能是区元素。若T为第二周期元素,E是第三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T、E形成化合物的空间构型为,其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6、已知A、B、C、D、E都是元索周期表中的前20号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C、D同周期,A、D同主族,B、C、D的最髙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混合均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E元索的原子核外共有20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且E的原子序数比D大4

(1)B、C的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A的氢化物的分子空间构型为_______,其中心原子采取_______杂化。

(3) A和D的氢化物中,沸点较高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其原因是_______。

(4)仅由A与B元索组成,且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是_______(填化学式)

(5)E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

(6)B的最髙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其溶液与C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7)E单质在A单质中燃烧时得到一种白色晶体,其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则该晶体的

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8、X、Y、W、M、N五种元素分别位于周期表中三个紧邻的周期,且原子序数逐渐增大,X和Y的氢化物都比同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但在同周期中却不是最高的。W是同周期元素中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M原子的最外能层上有两个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N是一种?明星金属?,广泛应用

于航天、军事等工业领域。请回答下列问题

5 ?X、Y两种元素的元素符号是:

。X、Y能够形成一种共价化合物,其中两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达到8,则其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是:

。?X的氢化物易溶于水的其原因是:

。?N的电子排布式是:

。?X和Y两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

小于

(填元素符号)。?M与Y形成的化合物的晶体类型属于:

;其晶胞如图所示,其中M离子的配位数是:

9、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序号代表对应的元素。

(1) 写出上表中元素⑨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 (2) 在元素③与①形成的水果催熟剂气体化合物中,元素③的杂化方式为______杂化;元素⑦与⑧形成的化合物的晶体类型是

____________。 (3)

元素④的第一电离能______元素⑤(填写?〉??=?或?

离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各写一种) (4) 在测定元素①与⑥所形成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实验测得的值一般高于理论值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元素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稀溶液与元素⑦的单质反应时,元素④被还原到最低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_____ (6) 将过量的X通人含有元素⑩的蓝色硫酸盐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元素⑩的某种氧化物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其中实心球表示元素⑩原子,则一个晶胞中所包含的氧原子数目数为

10、A、B、C、

D、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F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等于其周期序数,F 原子的电子层数是A的3倍;B原子核外电子分处3个不同能级,且每个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相同;A与C形成的最简单分子为三角锥形;D原子p轨道上成对电子数等于未成对电子数;E原子核外每

个原子轨道上的电子都已成对,E的电负性小于F。

(1)写出B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 。

(2)A、C形成的最简单分子极易溶于水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 与该最简单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阳离子为________________。

(3)比较E、F的第一电离能:E__________F(选填?>?或?<?)。

(4)BD2在高温高压下所形成的晶胞如右图所示。该晶体的类型属于_________ (选填?分子?、?原子?、?离子?或?金属?)晶体,该晶体中B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________。(5)光谱证实单质F与强碱性溶液反应有[F(OH)4]-生成,[F(OH)4]-中存有

__________。 a、共价键 b、非极性键 c、配位键 d、σ键 e、π键

11、已知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C、D位于前三周期。A位于周期表的s区,其原子中电子层数和未成对电子数相同;B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D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3倍。同时含有A、B、D三种元素的化合物M是一种居室污染气体,其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共平面。A、B两种元素组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N是常见的有机溶剂。E有“生物金属”之称,E4+离子和氩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1)下列叙述准确的是(填字母)。 a.M易溶于水,是因为M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且M是极性分子;N不溶于水,是因为N是非极性分子 b.M和二氧化碳分子中的中心原子均采用sp2杂化 c.N分子中含有6个σ键和3个π键 d.BD2晶体的熔沸点都比二氧化硅晶体的低

(2)金属E的晶胞是面心立方结构(如右图),则E晶体的1个晶胞中 E原子数为:__ __,E原子的配位数为:__

__。

(3)E的一种氧化物化学式为EO2,广泛用于制造高级白色油漆,也是很多反应的催化剂。工

业上用含E的矿石[主要成分为FeEO3(不溶于水) ]作原料制取EO2。矿石经过硫酸溶液浸泡,生成含EO2+的溶液,再经稀释得EO2·xH2O,写出这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X和Y分别是B和C的氢化物,这两种氢化物都含有18电子。X和Y的化学式分别是

。两者沸点的关系为X

Y(>或<),原因是

12、现有七种元素,其中A、B、C、D、E为短周期主族元素,F、G为第四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请根据下列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A元素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也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 B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数比s 电子数少

1 C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分别是: I1=738kJ/mol

I2=1451kJ/mol I3=7733kJ/mol I

4=10540kJ/mol D原子核外所有p轨道全满或半满 E元素的主族序数与周期数的差为4 F是前四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 G在周期表的第七列

(1)已知BA5为离子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

(2)B基态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个方向,原子轨道呈形.((3)某同学根据上述信息,推断C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

,该同学所画的电子排布图违背了

(4)G位于族

区,价电子排布式为

5)DE3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测其空间构型为

13、已知:A、B、C、D、E、

F五种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属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其中A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化合物B2E的晶体为离子晶体,E原子核外的M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D单质的熔点在同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中是最高的;F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B相同,其余各层均充满。回答下列问题:

(1)A、B、C、D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 (2)B的氯化物的熔点比D的氯化物的熔点(填高或低),理由是

(3)E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4)F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F的高价离子与A的简单氢化物形成的配离子的化学式为

(5)A、F形成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其化学式为

;(黑色球表示F原子)

(6)A、C形成的化合物具有高沸点和高硬度,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晶体中所含的化学键类型为

14、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Henry Bragg和Lawrence Bragg,以表彰他们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分析所作的贡献。

(一)科学家通过X射线探明,NaCl、KCl、MgO、CaO晶体结构相似,其中三种晶体的晶格能数据如下表:

晶体 NaCl KCl CaO

晶格能/(kJ·mol- 1) 786 715 3401

四种晶体NaCl、KCl、MgO、CaO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Na、Mg、Al第一电离能I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二)科学家通过X射线推测胆矾中既含有配位键,又含有氢键,其结构示意图可简单表示如下,其中配位键和氢键均采用虚线表示。

(1)写出基态Cu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2)Cu2+还能与NH3、Cl-等形成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

①[Cu(NH3)4]2+中存有的化学键类型有(填序号)。 A.配位键 B.离子键 C.极性共价键 D.非极性共价键

②已知[Cu(NH3)4]2+具有对称的空间构型,[Cu(NH3)4]2+中的两个NH3被两个Cl -

取代,能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产物,则[Cu(NH3)4]2+ 的空间构型为

③右图是铜的某种氧化物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可确定该晶胞中阴离子的个数为

(3)实验证明,用蒸汽密度法测得的H2O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用化学式计算出来的相对分子质量要大,其原因是

答案:

1、【答案】(1)Cl(2分) Cu(2分)(2)HCl(2分)(3)SP2(2分)(4)

①②③(2分)(5)[Cu(NH3)4]2++H2S+2H2O==CuS↓+2NH4++2NH3?H2O(3分) 2【答案】(1)① O ② 3d104S2 (2) ① p ② s (3) 非极性 3 2(4) 原子 sp3

1:2 (5) 2 V (6) Cu2O (7) P 3【答案】(1)BC (2分)(2)(CH3)3Ga + AsH3

GaAs + 3CH4 (3分)3)三角锥.(2分) sp2 (2分)(4

)铜是金属晶体,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可发生

定向移动(2分)[Ar]3d9 或1s22s22p63s23p63d9 (2分)(5)离子键,(1分)

配位键(1分) 4【答案】(1)sp3,平面三角型(各2分)(2)高,(1分) NaCl为离

子晶体而SiCl4为分子晶体(2分)(3)Na<Al<Si<N(2分)Cu3N

5【答案】(1)4NH3+3F2=NF3+3NH4F(2分)(2)NH3能形成氢键,NF3只有范德华力

(2分)(3)1s22s22p63s23p63d54s1(或[Ar] 3d54s1)(2分)(4)Na3AlF6 (2

分) Al(1分) 6(1分)(5)① R (1分) U (1分)② P

(1分)平面正三角形(1分) sp2 (1分) 6【答案】(1)Al

(2分)(2)V型或折线型 (1分) sp3 (1分) (3)H2O (1分) 水分子之间能够形

成氢键,而H2S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氢键(4)Na2O2 (2分)(5)1S22S22P63S23P64S2 (2分)

(6)2Al+ 2NaOH + 2H2O = 2NaAlO2+ 3H2↑ (2分)(7)CaO2 (2分) 7【答案】(1)

1s22s22p63s23p63d54s1 (1分) ds (1分)(2)sp2 和 sp3 (2分)(3)F > N (2

分);NO2+ (2分),直线形(1分)(4)HF分子间存有氢键,易形成缔合分子(HF)n (2

分)(5)Cu3N (2分);四氨合铜离子(1分, 或其它合理答案);深蓝色

8【答案】?N、F 三角锥 sp3 ?氨气与水反应,氨气能够与水形成氢键,氨气是极性分子?1s22s22p63s23p63d24s2

?N小于F ?离子晶体 10【答案】(1)1s2 2s2 2p2(2)NH3与H2O间能形成氢键 H3O

+(或NH4+)(3)> (4)原子 SP3 (5)acd 11【答案】(1)a d (2分。

评分标准同前)(2)4(2分),12(2分)(3)FeTiO3 + 4H+ = Fe2+ + TiO2+ + 2H2O

(2分。没配平给1分) TiO2+ +(x+1)H2O = TiO2?XH2O + 2H+ (2分。没配平给1

分)(4)C2H6 、N2H4 (各1分)<(1分),N2H4分子间有氢键, C2H6分子间是范德

华力 12【答案】(1)(2) 3 (2分),纺锤形(2分)(3)泡利原理(1分)(4)

第ⅦB(1分) d (1分),3d54s2(1分)(5) sp3(1分),三角锥(1分)(6) 13【答

案】(1)Na<Al<Si<N(2分)(2)高(1分)NaCl为离子晶体而SiCl4为分子晶体(2

分)(3)平面正三角形(2分)(4)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 3d104s1)(2分)

[Cu(NH3)4]2+ (2分)(5)Cu3N (2分)(6)共价键(2分 14、(一) MgO>CaO>NaCl>KCl

(2分); Na、Al、Mg (2分);(二)(1)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 C;

(各1分)(2)①A、C (2分)②平面正方型(2分)③4(2分)(3)在接近水

沸点的水蒸气中存有一定数量的水分子因氢键而相互“缔合”。形成的缔合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水的数倍;(2分(4)正四面体

(完整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国卷高考真题2011-2017

化学高考真题 选修3 2011-2017 全国卷1.[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构成了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Si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 为,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 电子数为。 (2)硅主要以硅酸盐、等化合物的形式 存在于地壳中。 (3)单质硅存在与金刚石结构类似的晶体,其中原子 与原子之间以相结合,其晶胞中共有8个 原子,其中在面心位置贡献个原子。 (4)单质硅可通过甲硅烷(SiH4)分解反应来制备。工 业上采用Mg2Si和NH4Cl在液氨介质中反应制得SiH4,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5)碳和硅的有关化学键键能如下所示,简要分析和 化学键C— C C— H C— O Si—S i Si— H Si— O 键能 /(kJ?mol- 1 356 413 336 226 318 452 ①硅与碳同族,也有系列氢化物,但硅烷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远不如烷烃多,原因是。 ②SiH4的稳定性小于CH4,更易生成氧化物,原因是。 (6)在硅酸盐中,SiO4- 4 四面体(如下图(a))通过共用顶角氧离子可形成岛状、链状、层状、骨架网状四大类结构型式。图(b)为一种无限长单链结构的多硅酸根,其中Si原子的杂化形式为,Si与O的原子数之比为,化学式为。 2.[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中,A和B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均只有1个,平且A-和B+的电子相差为8;与B位于同一周期的C和D,它们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4和2,且原子序数相差为2。 回答下列问题: (1)D2+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 (2)四种元素中第一电离最小的是________,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A、B和D三种元素责成的一个化合物的晶胞如图所示。 ①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D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 ②列式计算该晶体的密度_______g·cm-3。 (4)A-、B+和C3+三种离子组成的化合物B3CA6,其中化学键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中存在一个复杂离子,该离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配位体是____________。 3.〔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早期发现的一种天然准晶颗粒由三种Al、Cu、Fe元素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准晶是一种无平移周期序,但有严格准周期位置序的独特晶体,可通过方法区分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 (2)基态铁原子有个未成对电子,三价铁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可用硫氰化钾奉验三价铁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颜色为 (3)新制备的氢氧化铜可将乙醛氧化为乙酸,而自身还原成氧化亚铜,乙醛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一摩尔乙醛分子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 为:。乙酸的沸点明显高于乙醛,其主要原因是:。氧化亚铜为半导体材料,在其立方晶胞内部有四个氧原子,其余氧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则该晶胞中有个铜原子。 (4)铝单质为面心立方晶体,其晶胞参数a=0.405nm,晶胞中铝原子的配位数为。列式表示铝单质的密度g·cm-3(不必计算出结果) 4.[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索,A2-和B+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C、D为同周期元索,C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D元素最外层有一个未成对电子。

2019年化学选修3高考题整理

2019年化学选修3高考题整理 一、选择题 (2020山东模拟,4,2分)某元素基态原子4s轨道上有1个电子,则该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不可能是 A.3p64s1 B.4s1 C.3d54s1 D.3d104s1 (2020山东模拟,6,2分)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为上述四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所组成的化合物。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B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五种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Y组成化合物的沸点一定比X、Z组成化合物的沸点低 B. 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弱酸 C. Y、Z组成的分子可能为非极性分子 D. W是所在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2020山东模拟,7,2分)利用反应CCl4 + 4Na ===C(金刚石) + 4NaCl可实现人工合成金刚石。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 是 A. C(金刚石)属于共价晶体 B. 该反应利用了Na的强还原性 C. CCl4和C(金刚石)中的C的杂化方式相同 D. NaCl晶体中每个Cl-周围有8个Na+ (2019年4月浙江选考,14,2分)2019年是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表150周年。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下列推断不合理 ...的是 A. 第35号元素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是液体 B. 位于第四周期第ⅤA族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C. 第84号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是+7 D. 第七周期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 (2019年4月浙江选考,18,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纯碱和烧碱熔化时克服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B. 加热蒸发氯化钾水溶液的过程中有分子间作用力的破坏 C. CO2溶于水和干冰升华都只有分子间作用力改变 D.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既有共价键的断裂和生成,也有分子间作用力的破坏 (2019海南,19-I,6分)下列各组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 A. 分子的极性:BCl3<NCl3 B. 物质的硬度:NaI<NaF C. 物质的沸点:HF<HCl D. 在CS2中的溶解度:CCl4<H2O 二、非选择题 (2020山东模拟,17,12分)非线性光学晶体在信息、激光技术、医疗、国防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我国科学家利用Cs2CO3、XO2(X=Si、Ge)和H3BO3首次合成了组成为CsXB3O7的非线性光学晶体。回答下列问题: (1)C、O、Si三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第一电离能 I1(Si)_____I1(Ge)(填>或<)。 (2)基态Ge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SiO2、GeO2具有类似的晶体结构,其中熔点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选修三高考题汇总

20XX年高考:29.(15分) 已知周期表中,元素Q、R、W、Y与元素X相邻。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回答下列问题: (1)W与Q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W的氯化物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W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 是; (2)Q的具有相同化合价且可以相互转变的氧化物是; (3)R和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R呈现最高化合价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是; (4)这5个元素的氢化物分子中,①立体结构类型相同的氢化物的沸点从高到低排

列次序是(填化学式),其原因是 ; ②电子总数相同的氢化物的化学式和立体结构分别是 ; (5)W和Q所形成的结构陶瓷材料的一种合成方法如下:W的氯化物与Q的氢化物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物W(QH2)4和HCL气体;W(QH2)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Q的氢化物和该陶瓷材料。上述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是 29(1)原子晶体。(2)NO2和N2O4(3)

As2S5。(4)①NH3> AsH3 > PH3,因为前者中含有氢键,后两者构型相同,分子间作用力不同;②电子数相同的有SiH4、PH3和H2S 结构分别为正四面体,三角锥和V形。(5)SiCl4 + 4NH3 = Si(NH2)4 + 4HCl,3Si(NH2)4 = 8NH3 + Si3N4 20XX年高考:37.【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X、Y和Z分属不同的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是W原子序数的5倍.在由元素W、X、Y、Z组成的所有可能的二组分化合物中,由元素W与Y形成的化合物M的熔点最高.请回答下列问题: (1)W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排布式为

(完整版)化学选修三高考题汇总

2009年高考:29.(15分) 已知周期表中,元素Q、R、W、Y与元素X相邻。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回答下列问题: (1)W与Q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W的氯化物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W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是; (2)Q的具有相同化合价且可以相互转变的氧化物是; (3)R和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R呈现最高化合价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4)这5个元素的氢化物分子中,①立体结构类型相同的氢化物的沸点从高到低排列次序是(填化学式),其原因是 ; ②电子总数相同的氢化物的化学式和立体结构分别是 ; (5)W和Q所形成的结构陶瓷材料的一种合成方法如下:W的氯化物与Q的氢化物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物W(QH2)4和HCL气体;W(QH2)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Q的氢化物和该陶瓷材料。上述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是 29(1)原子晶体。(2)NO2和N2O4(3)As2S5。(4)①NH3> AsH3 > PH3,因为前者中含有氢键,后两者构型相同,分子间作用力不同;②电子数相同的有SiH4、PH3和H2S结构分别为正四面体,三角锥和V形。(5)SiCl4 + 4NH3 = Si(NH2)4 + 4HCl,3Si(NH2)4 = 8NH3 + Si3N4 2010年高考:37.【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X、Y和Z分属不同的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是W原子序数的5倍.在由元素W、X、Y、Z组成的所有可能的二组分化合物中,由元素W与Y形成的化合物M的熔点最高.请

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2、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3、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4、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5、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1)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2)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3)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 6、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如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依次升高。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排布。 7、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重复出现从ns1到 ns2np6的周期性变化.

(完整版)化学选修3高考真题限时训练及答案.doc

班别 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时间_______ [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15 分)(2017 年新课标I 卷, 35) 钾和碘的相关化合物在化工、医药、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 1)元素 K 的焰色反应呈紫红色,其中紫色对应的辐射波长为_____nm(填标号)。 A. 404.4 B.553.5C.589.2D.670.8E.766.5 ( 2)基态 K 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层的符号是_________,占据该能层电子 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___________。 K 和 Cr 属于同一周期,且核外最外层电子构型相 同,但金属K 的熔点、沸点等都比金属Cr 低,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X 射线衍射测定等发现,I 3AsF6中存在 I +3离子。 I+3离子的几何构型为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 。 ( 4) KIO3晶体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具有钙钛矿型的立方结构,边长 为 a=0.446 nm,晶胞中K、I、O分别处于顶角、体心、面心位置,如图所示。K 与 O间 的最短距离为______nm,与 K 紧邻的 O个数为 __________。 ( 5)在 KIO3晶胞结构的另一种表示中,I 处于各顶角位置,则K处于 ______位置, O 处于 ______位置。

班别 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时间_______ [ 化学——修3:物构与性] (15 分)(2017 年新II卷,35) 我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合成了世界上首个五氮阴离子(N5 ) 6(H3O)3(NH4) 4Cl(用 R代表)。回答下列: (1)氮原子价子的道表达式(子排布)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元素的基气原子得到一个子形成气一价离子所放出的能量称作第 一子和能( E1)。第二周期部分元素的 E1化如(a)所示,其中除氮元素外,其他元素的 E1自左而右依次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氮元素的E1呈异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X 射衍射得化合物 R的晶体构,其局部构如( b)所示。①从构角度分析, R 中两种阳离子的相同之 _________ ,不同之 __________ 。 (填号) A.中心原子的化道型B.中心原子的价子数 C.立体构D.共价型 ② R 中阴离子 N 5 中的σ数 ________个。分子中的大π 可用符号m n表示,其中 m代表参与形成大π的原子数, n 代表参与形成大π的子数(如苯分子中的 大π可表示66), N5中的大π表示 ____________。 + ③ ( b)中虚代表,其表示式 ( NH 4 )N- H? Cl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4 ) R 的晶体密度d g·cm-3,其立方晶胞参数 a nm,晶胞中含有y 个[(N 5) 6(H3O)3(NH4) 4Cl]元,元的相量M, y 的算表达式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练习题

《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练习 一 选择题 1. 卤素单质及化合物在许多性质上都存在着递变规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卤化银的颜色按AgCl 、AgBr 、AgI 的顺序依次加深 B .卤化氢的键长按H —F 、H —C1、H —Br 、H —I 的顺序依次减小 C .卤化氢的还原性按HF 、HCl 、HBr 、HI 的顺序依次减弱 D .卤素单质与氢气化合按2F 、2Cl 、2Br 、2I 的顺序由难变易 2.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结构示意图如下),可由石墨剥离而成, 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墨烯与石墨互为同位素 B. 0.12g 石墨烯中含有6.02×1022 个碳原子 C. 石墨烯是一种有机物 D. 石墨烯中的碳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 3. 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 .CH 4、H 2O 都是极性分子 B .在NH 4+ 和[Cu(NH 3)4]2+中都存在配位键 C .元素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 D .原子晶体中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具有键能大、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4.下列化合物,按其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 .SiO 2 CsCl CBr 4 CF 4 B .SiO 2 CsCl CF 4 CBr 4 C .CsCl SiO 2 CBr 4 CF 4 D .CF 4 CBr 4 CsCl SiO 2 5. 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关于核外电子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最易失去的电子能量最高 B. 电离能最小的电子能量最高 C. p 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 轨道电子能量 D. 在离核最近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最低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NH 3、CO 、CO 2都是极性分子 B .CH 4、CCl 4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 .HF 、HCl 、HBr 、Hl 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 .CS 2、H 2O 、C 2H 2都是直线型分子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晶体中各相邻原子之间都以共价键结合 B .分子晶体中都存在范德华力,分子内都存在共价键 C .HF 、HCl 、HBr 、HI 四种物质的沸点依次升高 D .干冰和氯化铵分别受热变为气体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力属于同种类型 8. X 、Y 、Z 、M 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 、Y 、Z 相邻。X 的核电荷数是Y 的核外电子数的一半,Y 与M 可形成化合物M 2Y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还原性:X 的氢化物>Y 的氢化物>Z 的氢化物

高考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全部归纳(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 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2.(构造原理) 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 (3).掌握能级交错图和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①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②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如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依次升高。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排布。 3.元素电离能和元素电负性 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重复出现从ns1到ns2np6的周期性变化. (2).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周期性变化: ★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有逐渐增大的趋势,稀有气体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碱金属的第一电离能最小; ★同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有逐渐减小的趋势.

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好用版

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物质结构与性质选 修好用版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1.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19–Ⅰ【2016年高考海南卷】(6分) 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第四周期元素中,锰原子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 B.第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依次减小 C.卤素氢化物中,HCl的沸点最低的原因是其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最小 2.【2016年高考海南卷】(14分) M是第四周期元素,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次外层的所有原子轨道均充满电子。元素Y的负一价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的相同。回答下列问题:(1)单质M的晶体类型为______,晶体中原子间通过_____作用形成面心立方密堆积,其中M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 (2)元素Y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其同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__(写元素符号)。元素Y的含氧酸中,酸性 最强的是________(写化学式),该酸根离子的立体构型为 ________。 (3)M与Y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的立方晶胞如图所示。 ①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已知晶胞参数a= nm,此晶体的密 度为_______g·cm–3。(写出计算式,不要求计算结果。阿伏加德罗常 数为N A) ②该化合物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氨水,其原因是________。此化合物 的氨水溶液遇到空气则被氧化为深蓝色,深蓝色溶液中阳离子的化学式 为_______。 3.【2016年高考江苏卷】物质结构与性质]

Zn(CN) 4 ]2-在水溶液中与HCHO发生如下反应: 4HCHO+Zn(CN) 4]2-+4H++4H 2 O===Zn(H 2 O) 4 ]2++4HOCH 2 CN (1)Zn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1 mol HCHO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mol。 (3)HOCH 2 CN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____。 (4)与H 2 O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为________________。 (5)Zn(CN) 4 ]2-中Zn2+与CN-的C原子形成配位键。不考虑空间构型, Zn(CN) 4 ]2-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_____________。 4.【2016年高考上海卷】(本题共12分) NaCN超标的电镀废水可用两段氧化法处理: (1)NaCN与NaClO反应,生成NaOCN和NaCl (2)NaOCN与NaClO反应,生成Na 2CO 3 、CO 2 、NaCl和N 2 已知HCN(K i =×10-10)有剧毒;HCN、HOCN中N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完成下列填空: (5)上述反应涉及到的元素中,氯原子核外电子能量最高的电子亚层是___________;H、C、N、O、Na的原子半径从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 (6)HCN是直线型分子,HCN是___________分子(选填“极性”或“非极性”)。HClO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5.【2016年高考四川卷】(13分)M、R、X、Y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是一种过渡元素。M基态原子L层中p轨道电子数是s电子的2倍,R是同周期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X和M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大气污染物,Z的基态原子4s和3d轨道半充满。请回答下列问题:(1)R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①,X和Y中电负性较大的是② (填元素符号)。

(完整版)高考化学选修三说明理由题

1、氯化铝的熔点为190℃,而氟化铝的熔点为1290℃,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为 AlCl3是分子晶体,而 AlF3是离子晶体。 2、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氮元素,原因是: 氮原子的2p轨道处于较稳定的半充满状态而氧原子的不是,氧原子的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能力弱于氟离子。 3、稳定性H2S>H2Se的原因是: S-H键的键能比Se-H键的键能大。 4、P4O10的沸点明显高于P4O6,原因是: 都是分子晶体,P4O10的分子间作用力高于P4O6 5、焰色反应发生的原因为: 激发态电子向基态跃迁,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发射光谱)。 6、NF3的键角小于NH3键角的原因为: F的电负性比H的大,NF3中N上的孤对电子偏向N,而孤对电子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力较大。 7、H2S熔点为-85.5℃,而与其具有类似结构的H2O的熔点为0℃,极易结冰成 固体,二者物理性质出现此差异的原因是: H2O分子之间极易形成氢键,而H2S分子之间只存在较弱的范德华力。 8、H2SeO3和H2SeO4第一步电离程度大于第二步电离的原因: 第一步电离后生成的负离子,较难再进一步电离出带正电荷的氢离子 9、H2SeO4比H2SeO3酸性强的原因: H2SeO3和H2SeO4可表示成(HO)2SeO和(HO)2SeO2, H2SeO3中的Se为+4价,而 H2SeO4中的Se为+6价,正电性更高,导致Se?O?H中O的电子更向Se偏移,越易电离出H+ 10、二氧化硅的熔点比CO2高的原因: CO2是分子晶体,SiO2是原子晶体。 11、气态Mn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Fe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原因是: 由Mn2+转化为Mn3+时,3d能级由较稳定的3d5半充满状态转为不稳定的3d4状态需要的能量较多,而Fe2+到Fe3+时,3d能级由不稳定的3d6到稳定的3d5半充满状态,需要的能量相对要少。 12、氨气极易溶于水的原因为: 氨气和水都是极性分子,相似相溶;氨气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13、水由液体形成固体后密度却减小,原因为: 水在形成晶体时,由于氢键的作用使分子间距离增大,空间利用率降低,密度减小。 14、NaBH4的阴离子中一个B原子能形成4个共价键,而冰晶石(Na3AlF6)的阴离子 中一个Al原子可以形成6个共价键,原因是: B原子价电子层上没有d轨道,Al原子价电子层上有d轨道。 15、CuO的熔点比CuS的高,原因是: 氧离子半径小于硫离子半径,所以CuO的离子键强,晶格能较大,熔点较高。 16、CH4的键角大于NH3的原因为: CH4中都是C-H单键,键与键之间的排斥力一样,所以是正四面体109.5度,而NH3有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孤对电子间的排斥力>孤对电子对化学键的排斥力>化学键间的排斥力,所以由于孤对电子的排斥,键角要小于没有孤对电子排斥的CH4的键角.而孤对电子越多,排斥力越大。 17、为什么NH3易与Cu2+配位,而NF3不易配位,原因是: 电负性F>N>H,NH3中共用电子对偏向N,而NF3中,电子偏向F更多,导致N原子难以提供孤单对电子配位。

化学选修三高考专题练习

○ B ● F 化学选修3专题练习 1、A 、B 、C 、D 、E 、F 、G 七种元素,除E 为第四周期元素外,其余均为短周期元素。A 、E 、G 位于元素周期表的s 区,其余元素位于p 区。A 、E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A 的原子中没有成对电子;B 元素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C 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层排布式为ns n np n+1;D 元素的电负性为同周期元素第二高;F 的基态原子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成单电子数的3倍;G 的基态原子占据两种形状的原子轨道,且两种形状轨道中的电子总数均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D ,G 。 (2)原子序数比D 小1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高于D 的原因是 。 (3)由A 、B 、C 形成的ABC 分子中,含有 个σ键, 个π键。 (4)由D 、E 、F 、G 形成的E 2DF 4、GDF 4的共熔体在冷却时首先析出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原因 是 。 2.[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现有六种元素,其中A 、B 、C 、D 为短周期主族元素,E 、F 为第四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1)A 的基态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 个方向,原子轨道呈 形。 (2)E 2+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3)A 、B 、C 三种元素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A 、B 、C 三种元素中与AC 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结构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4)BD 3 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其分子空间构型为 。 (5)用晶体的x 射线衍射法对F 的测定得到以下结果:F 的晶胞为 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如右图),又知该晶体的密度为9.00g/cm 3,晶 胞中该原子的配位数为 ;F 的原子半径是 cm ;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要求列式计算)。 3.【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已知A 、B 、C 、D 、E 、F 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A 与B ;C 、D 与E 分别位于同一周期。A 原子L 层上有2对成电子, B 、C 、D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简单离子可形成一种C 3DB 6型离子晶体X,,CE 、FA 为电子数相同的离子晶体。 (1)写出A 元素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 ;F 离子电子排布式 。 (2)写出X 的化学式 和化学名称 。 (3)写出X 涉及化工生产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4)试解释工业冶炼D 不以DE 3而是以D 2A 3为原料的原因: 。 (5)CE 、FA 的晶格能分别为786 KJ/mol l 、3401KJ/mo ,试分析导致两者晶格能差异的主要原因 是: 。 (6)F 与B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F 与B 形成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该离子化合物晶体的密 度为a g/cm 3,则晶胞的体积是 (只要求列出算式)。 22.【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A 、 B 、 C 、 D 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按C 、D 、B 、A 顺序逐渐减小。A 、C 同主族,B 、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课时1 原子结构 1.主族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主族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填充在最外层形成阴离子。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A.Ca2+:1s22s22p63s23p6B.O2-:1s22s22p4 C.Cl-:1s22s22p63s23p6D.Ar:1s22s22p63s23p6 解析:氧离子(O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B选项是氧原子(O)的电子排布式。 答案:B 2.下列电子排布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元素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的是() 解析:A、B两项不符合洪特规则;C项,原子处于激发态,不是能量最低状态;D中能够表示该元素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 答案:D 3.下列各组原子中,彼此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Y原子 B.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N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Y原子 C.2p轨道上只有一个电子的X原子与3p轨道上只有一个电子的Y原子 D.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Y原子 解析:A中1s2结构的原子为He,1s22s2结构的原子为Be,两者性质不相似;B项X原子为Mg,Y原子N 层上有2个电子的有多种元素,如第四周期中Ca、Fe等都符合,化学性质不一定相似;C项为同主族的元素,化学性质一定相似;D项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碱金属元素可以,过渡元素中也有很多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故性质不一定相似。 答案:C 4.具有下列电子层结构的原子和离子,其对应的元素一定属于同一周期的是() A.两原子其核外全部都是s电子 B.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的离子 C.原子核外M层上的s、p能级都充满电子,而d能级上没有电子的两种原子 D.两原子N层上都有1个s电子,一个原子有d电子,另一个原子无d电子 解析:氢原子和锂原子都只有s电子但不在同一周期,A错;2s22p6的离子如果是阳离子的话,对应的元素就和2s22p6的原子对应的元素不在同一周期,B错;虽然M层上的s、p能级都充满电子,即使d能级没有电子,但4s上可能有电子或没有电子,C错。 答案:D 5. 已知X、Y是主族元素,I为电离能,单位是kJ·mol-1。请根据下表所列数据判断,错误的是() 元素I1I2I3I4 X 500 4 600 6 900 9 500 Y 580 1 800 2 700 11 600

化学选修三高考题

【09高考山东】32.C 和Si 元素在化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写出Si 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 。 从电负性角度分析,C 、Si 和O 元素的非金属活泼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 。 (2)SiC 的晶体结构与晶体硅的相似,其中C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微粒间存在的作用力是 。 (3)氧化物MO 的电子总数与SiC 的相等,则M 为 (填元素符号)。MO 是优良的耐高温材料,其晶体结构与NaCl 晶体相似。MO 的熔点比CaO 的高,其原因是 。 (4)C 、Si 为同一主族的元素,CO 2和SiO 2化学式相似,但结构和性质有很大不同。CO 2中C 与O 原子间形成σ键和π键,SiO 2中Si 与O 原子间不形成上述π健。从原子半径大小的角度分析,为何C 、O 原子间能形成,而Si 、O 原子间不能形成上述π键 。 答案:(1)1s 22s 22p 63s 23p 2 O >C >Si ;(2) sp 3 共价键;(3)Mg Mg 2+半径比Ca 2+小,MgO 晶格能大;(4)Si 的原子半径较大,Si 、O 原子间距离较大,p-p 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较小,不能形成上述稳定的π键 【09高考上海】23.海洋是资源的宝库,蕴藏着丰富的化学元素,如氯、溴、碘等。 (1)在光照条件下,氯气和氢气反应过程如下: ①2C l C 1+C l →②2C l+H H C l+H → ③2H +C 1H C l+C l → …… 反应②中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反应③中被破坏的化学键属 于 键(填“极性”或“非极性”)。 (2)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氯元素及与其相邻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与氯元素同周期且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 周期 族。 (3)卤素单质及化合物在许多性质上都存在着递变规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卤化银的颜色按AgCl 、AgBr 、AgI 的顺序依次加深 b .卤化氢的键长按H —F 、H —C1、H —Br 、H —I 的顺序依次减小

近年高考化学选修三大题精编

实用文档 文案大全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 题目一原子结构与性质 1. 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它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 2. X、Y、Z、Q、E五种元素中,X原子核外的M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Y原子核外的L层电子数是K层的两倍,Z是地壳内含量(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Q的核电荷数是X与Z的核电荷数之和,E在元素周期表的各

元素中电负性最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X、Y的元素符号依次为、 ; (2)XZ2与YZ2分子的立体结构分别是和 ,相同条件下两者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的是 (写分子式),理由是 ; (3)Q的元素符号是,它属于第 周期,它的核 实用文档 文案大全外电子排布式为 ,在形成化合物时它的最高化 合价为; (4)用氢键表示式写出E的氢化物溶液中存在的所有氢键 。 3.有A、B、C、D、E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30)。 A的基态原子2p能级有3个单电子;C的基态原子2p能级有1个单电子; E原子核外有成单电子,其次外层有3个能级且均排满电子;D与E同周 期,价电子数为2。则: (1)D的元素符号为____,基态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___ ____。 (2)A的单质分子中有___________个?键,_______个?

键。 (3)A、B、C三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B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是同族元素中最 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A的最简单氢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其中A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 4. 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元素。已知: 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有7种运动状态,B、C、E三种元素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3∶2∶1,D原子核外有 4个能级且均充满电子,D与E可形成DE2形化合物,F原子核外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其余各层均充满电子。 回答下列问题: (1)B、C、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元 素符号表示) (2)F在周期表中位于区,其价电子排布图为,与F同周期且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为(填写元素符号)。(3)B、D、E三种元素中可形成XY3形化合物的化学式为,其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为,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4)A与B形成的化合物易溶解在A与C形成的化合物中,其原因 是。 实用文档 文案大全(5)DC化合物熔点高于DE2的熔点,其原因是 。

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高考题汇总

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高 考题汇总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知识梳理:要描述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应从四个 第n能层有___个能级,每能层有__个轨道, 每个轨道最多容纳__个电子 (2007海南·25)A、B、C、D、E代表5种元素。 请填空: (1)A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 次外层有2个电子,其元素符号为;

(2)B元素的负一价离子和C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B的元素符号为,C的元素符号 为; (3)D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亚层为半充满,D的元素符号为,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4)E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E的元素符号为,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09年福建理综·30)[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3分) Q、R、X、Y、Z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 ①Z的原子序数为29,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 ②Y原子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m s n m p n ③R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为奇数; ④Q、X原子p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4。 回答下列问题: (1)Z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2)在[Z(NH3)4]2+离子中,Z2+的空间轨道受NH3分子提供的形成配位键。 (3)Q与Y形成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别为甲、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b.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c.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d.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4)Q、R、Y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作答) (5)Q的一种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6,其中分子中的σ键与π键的键数之比为。 (6)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与最小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晶体属于。 知识梳理:Abn型分子中孤电子对数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分子中键角大小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9年海南化学·)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SO2、SO3都是极性分子 B.在NH4+和[Cu(NH3)4]2+中都存在配位键 C.元素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D.原子晶体中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具有键能大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1.(2007海南·23)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和BF3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

化学选修三高考题

2013年高考试题选萃 1.(2013·理综)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Z原子比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4。下列说确的是( ) A.W、Y、Z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一定是Z>Y>W B.W、X、Y、Z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可能是W>X>Y>Z C.Y、Z形成的分子的空间构型可能是正四面体 D.WY2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2 1 2.(2013·理综)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酸性:H2CO3

新课标高考化学选修3考点总结

2017新课标高考化学选修3考点总结 选修三复习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目录 (一)原子结构 (2) 1、能层和能级 (2) 2、构造原理 (2) 3、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3) 4、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3) (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3) 2、元素周期律 (4) (三)共价键 (5) 1、共价键的成键本质: (5) 2、共价键类型: (5) 3、共价键的三个键参数 (6) (四)分子的空间构型 (6) 1、等电子原理 (6) 2、价电子互斥理论: (6) 3、杂化轨道理论 (7) (五)分子的性质 (8) 1、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和氢键) (8) 2、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8) 3、有机物分子的手性和无机含氧酸的酸性 (9) (六)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9) 1、四大晶体的比较 (9) 2、典型晶体的结构特征 (9)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d、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2、构造原理 (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n-2)f <(n-1)d <n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