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与凤_老子与孔子的对话_上_束有春

龙与凤_老子与孔子的对话_上_束有春
龙与凤_老子与孔子的对话_上_束有春

“诸子”与“百家”

老子与孔子,传统观念中,他们一个是道家

思想的创始人,一个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们是儒家与道家的化身。说某某学派是什么,某某人是某某学派的创始人,某某人是某某“家”,这在春秋时期来讲,一般是没有这种归类的,其中的风云人物在当时也不知道自己会被后来人归到了某一“家”中去。历史的星空并没有暗淡,需要我们以高倍望远镜去寻找它的坐标。老子与孔子均为春秋末期人,其所代表的学术流派与学术思想,用“道家”与“儒家”来分别称谓,最早也是战国末期以后的事了。

我们在《论语》中找不到“儒家”一词,在老子《道德经》五千言中也找不到“道家”一词。从词义发展来看,儒家之“儒”,最初指的是冠婚丧祭时的司仪,只是到了孔子当了“儒”这个社会角色后,他以自己对周礼的理解与继承,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通过教授弟子等途径,逐步发展为以礼教道德约束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论语》中孔子对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说文解字》释“儒”为“柔也,术士之称”。《史记·孟荀列传》有“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庄周为道家人物,但同样以儒称之。《汉书·司马相如传》注曰:“有道术者皆为儒。”这说明“儒”在一开始就是指那些有学识道术者。“儒”最后定格在孔子身上并且成为“儒家”,与孔子早期职业及传授弟子、教书育人有关。《周礼·太宰》注曰:“儒,诸侯保氏有道术以教人者。”汉代扬雄《法言·君子篇》有“通天地人曰儒”。孔

龙与凤:老子与孔子的对话

(上)

束有春

子在鲁国招收弟子讲学,以《诗经》《尚书》《周礼》《乐经》《周易》《春秋》六经为教材,同时也传授“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正是孔子的“有教无类”,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模式,使“儒”这一个职业有了“教书先生”的味道,从而也奠定了儒家在起步阶段就与众不同,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基础与精英人才保障。孔子第一次打破了旧日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使传统文化教育波及整个民族。这样,也就使儒家思想不仅受众面广,

而且奠定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为全社会所接受并逐步儒化全社会。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古代自汉代以来的主流意识流派,自汉以来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作为中国的官方思想,这与汉武帝听信大儒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施政国策有关,为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文化的主脉奠定了深厚根基。

在当时,那些士或有学问的人一般被尊称为“子”,如《论语》中,孔子弟子们记录孔子的话语时,经常用“子曰”来领起。面对周王室式微、诸侯争霸、处士横议、百家争鸣的社会

局面,历史向什么方向发展,华夏民族该向何处去,必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因此,后人对当时这些靠游说、教书、述古、著书立说为生的人,

概称之为“诸子”。“诸子”最早出处未能确证,但《汉书·艺文志》中有“战国纵横,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淆乱”之说。而把“诸子”作为古籍类别来称,则是到了西汉时刘向之子刘歆的“七略”了。又据《汉书·艺文志》,汉成帝时,诏光禄大夫刘向领校中

秘书,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术数,侍医李柱国校方技。刘向卒后,汉哀帝命刘向之子刘歆继承父业。于是,刘歆“总群书而奏‘七略’”,即《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至此,“诸子”一词既成为对先秦时期那个特殊的“士”群体的称谓,也成了对古书类别的一个

称谓。

战国末期的荀子是儒家学派的又一代表人物,是继孔子、孟子之后的儒家思想集大成者,但同时又是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与李斯的老师,

他曾著有《非

孔子像

十二子篇》一文,对当时或之前的十二个士人分别进行了评价,他们是它嚣、魏牟、陈仲、史、墨翟、宋、慎到、田骈、惠施、邓析、子思、孟子,并将后期儒家三派分别定性为:子张氏之贱儒、子夏氏之贱儒、子游氏之贱儒。

同样,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这一说法在老子时代是不存在的,老子的思想是通过《道德经》来传达的,而《道德经》的产生也是老子晚年要出函谷关时,被关令尹喜强制扣留下来后写就的文字。

《史记·老子本纪》中记载: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

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

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

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

去,莫知其所终。盖老子百有六十

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

养寿也。

老子的著作称为《道德经》,是根据《道德经》上篇和下篇分别围绕“道”和“德”来阐明思想主张而命名的,如上篇首句即为“道可道,非常道”,同时又有“孔德之容,唯道是从”;下篇首句即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同时又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命之而常自然。”《管子·心术》上篇:“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得以职道之精。故德者,得也,其谓所得以然也。以无为之谓道,舍之之谓德。道之与德无间,故言之者无别也。”《庄子·天地》:“德兼于道,道兼于天。”后来人们就用“道家”(“道德家”的简称)来表达老子的思想,将后来与老子思想靠近但与老子从未谋过面的庄子等人的思想归到一个类别,称之为道家。其他主要代表人物有关尹、彭蒙、田骈等。可以作为道家思想来阅读的古籍,除《老子》《庄子》之外,还有《管子》中的《心术》上、《心术》下、《白心》、《内业》诸篇,汉初的《淮南子》,晋人的《列子》以及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经法》《道原》《称》《十六经》等,都可以视作是与老子本初思想接近的道家学术一脉。

先秦诸子“百家”之谓只是一个约数,到了西汉时共有“十家”得到承认。讲“百家争鸣”也只是形容其争鸣风气浓,参与人数多。《史记·太史公自序》引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旨》也只是讲了六家,他列举六家的顺序是: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认为这六家均是“务为治者也”。这种排序并非随意而为,应是各学派产生先后或影响大小的一种表达。在这里,老子创立的学说已经被冠以“道家”的头衔,而对于儒家,司马谈还是用“儒者”来表示。被司马谈称为“家”的还有“法

家”“名家”。但司马谈在文章中首次引出了“百家”这个概念。他在评述“墨者”时,最后说道:“此墨子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也。”从《汉书·艺文志》等记载看,已为历史所认定的十家顺序分别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综合起来看,诸子学派之有“家”名,应以儒、道两家较早。《汉书·艺文志》对各家学术来龙去脉都进行了追溯,称“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在讲到道家时指出,“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攘,

易之

,一谦

而四益,此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从这一点看,道家的诞生地不在乡野,而在宫廷,道家崇尚自然,主张清静,体现了一种超脱凡尘的气质。始初的道家,尤其是以老子为标杆的道家与后来出现的一些道家人物,在对待“礼学”“仁义”等问题的态度上有所不同,原始道家是不反对礼学、仁义的,表现了与儒家的一致性。后来出现的“绝圣弃智”在老子那里是不存在的。所以,司马谈在《论六家之要旨》

中又指出:“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对道家能够撷取众家之长充满了赞许之意。正因为道家有如此优点,所以愈到后来,愈受到人们的追捧,尤其受到失意知识分子的青睐。由于老子曾在东周王朝宫廷中任“周守藏室之史”,掌管皇家历史档案,通晓历史兴衰成亡之事,看透了历史,也就看破了红尘,所以,老子的心态比一般人要淡定得多,更比孔子淡定得多,老子应该是我国最早的一位较纯粹的大知识分子。

老子:乘风云而上天的“龙”

老子与孔子是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诞生的两位大智者,犹如天空中两颗耀眼的双子星座。在先秦诸子中,生前碰过面、交谈过的例子并不多,“诸子”一词,也是后人对当时的智者、士人的一种尊称,尽管有些人的思想认识相近,但不等于就是曾经并肩战斗过,而是后人的一种学术归类形成的。根据文献记载,老子与孔子生前还真的见过面,曾很推心置腹地交谈过,主要是孔子作为当时出生在鲁国并且在当地已是很有名望的大儒,主动来到在东周朝廷中工作的老子李聃身边,向老子讨教来了。

《史记·孔子世家》有这样一段描述: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

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

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

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

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

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

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

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

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

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史记》中的这段描述是从孔子的角度来谈老子的,对于二人当时讨论的情况还是交代得不够全面,很有必要将《史记》中有关老子的内容结合起来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

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

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

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

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

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

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

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

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从这两处记载可以看出,此时的孔子应当是正值壮年时期,事业正处于发展顶峰,能与鲁国国君说上话了,一定是踌躇满志的。孔子去拜访老子,也是得到鲁国国君的批准并且是得到其车马资助的。他还带了书童,是一次地方诸侯国臣民到周王室的晋见之举。由于鲁国是周公的封地,是周天子的嫡系所在,也是周礼保存最好与运用最多的地方,所谓“礼失求诸野”即指周礼在周王朝朝廷中不能盛行或被人们遗忘,应该到四邻诸侯国中去寻找,到民间去寻找。老子身处周廷,其“周守藏室之史”的特殊身份犹如一个皇家档案馆的馆长,使他一定有许多皇家档案资料可以随时查询,对周礼第一手资料应该掌握很多。孔子本来是抱着很大的希望要去学一点货真价实的本领,希望老子把周礼的精华传授给他,以得到周礼的真传。谁知却被老子教训了一通。综合起来看,我们首先发现的是老子虽然干着皇家档案管理这一行,但对这项工作兴趣不大,认为那些档案里记载的都是古人留下的话,而说话的“人与骨”皆已腐烂不存了,言下之意是没有必要花精力去学习了解这些古人的东西。正是建立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老子对孔子的到来表示出冷淡,同时还给予了批评。

老子批评孔子主要有三点:一是爱耍聪明,把问题看得太透,喜欢对形势、对别人评头论足,这也不行,那也看不惯,这样做容易引起别人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反感;二是考虑问题时,思

维方式有问题,总是习惯于拿已经过往的话来要求现今的人,向后看而不向前看,不能顺应形势的发展变化,所以容易到处碰壁;三是为人不够谦虚,骄傲自大,欲望多多,“淫志”之态溢于言表,不知道学会收敛,为人涵养不够,这样做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前景是堪忧的。

从表面看,老子批评教育孔子,虽然措辞有点让人受不了,但没有恶意,而是显示出了一个年长者关心后生成长的诚意,是一种君子之间的交往与告诫,是诤言而不是故意挑刺。老子希望孔子“毋以有己”,就是希望孔子在生活中要学会先使自己聪明起来,再学会把自己“藏”起来,使自己不彰显,不引人注目,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才能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正是从那次见了老子之后,在听了老子的一番教诲之后,孔子触动很大,可能平生从未有人这样教训过他。正是这一次见面,使孔子的人生境界有了明显提高,威望不仅没有下降,应该说反而有所提高了。回到鲁国后不久,孔子“弟子稍益进焉”,就是说招收的弟子愈来愈多了,其学问愈来愈大了,其学术思想愈来愈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了,尤其是年轻人都愿意跟着孔子读书学习,孔子的事业发展迎来了新的起点。

尽管老子对孔子进行了那样的批评指正,但孔子能够做到虚心接受,不但不在心里责怪老子,反而对老子赞叹不已,对老子更加尊重。《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接着描述道:

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

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

为纶,飞者可以为。至于龙吾不

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

老子,其犹龙邪!”

将老子比喻为“龙”,可见老子的学问、境界在孔子的眼中是天下第一,世间罕匹其俦。“龙”作为一种图腾崇拜,源于北方,主要盛行于中原黄河流域的华夏民族中,随着华夏民族的强大与多民族的统一,尤其是炎黄二帝在斗争与融合过程中,使龙逐渐衍化成为多民族崇奉的图腾。孔子以“龙”赞誉老子,是建立在对老子学问博大精深的无限崇拜和在亲耳聆听了老子的教诲后,发自肺腑的由衷赞叹。两位历史巨人在特定的历史时空相遇,为中华文化思想史的发展留下了一段引人入胜的美妙佳话,也为中华传统文化源源不断、能够蔚为大观奠定了强壮的基因。从后来的情况看,孔子受老子思想影响很深,有许多话就像老子说的,与老子思想十分接近。《论语·泰伯》中孔子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等话语,无不如此。孔子周游列国期间,曾住在卫国的蘧伯玉家,他夸赞蘧伯

玉道行很高,是君子。“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以下只注篇名)“卷”就是把自己的光芒藏起来,韬光养晦,和光同尘。“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宪问》)如老子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老”就是老子,“彭”就是彭祖。把自己比作老子,说明老子对于孔子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述而不作”,既体现了一种对传统的尊重,同时也是一种“不作为”的道家思想的反映。老子、彭祖都是高寿,孔子以老子、彭祖为榜样,对生命报以持久的追求与向往。孔子在70岁以后,对自己一生有个小结,很耐人寻味:“我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推算起来,孔子在他二十多岁时到东周首都洛邑去见了老子,这正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年龄,是一个人生观、世界观亟须定型的年龄,也是一个对世间诸多问题开始深层次思考的年龄。孔子拜见老子,从老子那里获得了人生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为其后来成就伟业指明了方向。

孔子:被楚声歌唱的“凤”

孔子的思想我们主要通过《论语》一书得到领略。孔子出身社会底层,说自己是“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子罕》)。少时虽“贫且贱”,但“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史记·孔子世家》)高大魁梧的身材也为孔子走上社会带来了优势,虽然为鲁国季氏管理过粮食仓库,由于工作出色,后来相继当上了“司职吏”,到鲁国朝廷当了司空,在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五十六岁时,“由大司寇行摄相事”。孔子在任期间,严明朝纲,整肃风气,诛杀少正卯。孔子曾收徒讲学,在政治前途迷茫、人生失意时,带着一帮铁杆弟子周游列国,一边教书教礼,一边游说诸侯,前后达14年之久。孔子不仅教书育人,而且还整理古籍,是我国最早的一位古籍整理大家。《史记》记载,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孔子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到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孔子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观殷夏所损益,又说:“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我们今人能够阅读到《尚书》《礼记》《周易》等先秦坟典,都要感恩孔子当年整理编册、传授后生之辛苦努力。

后人对孔子思想精华的研究,文献可谓汗牛充栋,笔者以为,主要把握以下三点足矣:

首先是强调要建立和维护等级分

明的社会秩序。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周天子的地位已经被各诸侯国架空,是名存而实亡。当务之急就是要让天下各诸侯国能够服从周天子的统一领导,实现社会安定、稳定发展。要想做到这一点,已经基本不可能,因为“春秋五霸”已经产生,诸侯国尾大不掉,但孔子治理天下的理想并未泯灭。他曾到齐国游说,齐景公向他讨教如何治理国家。孔子简单地概括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为我们勾勒出了国家形态应当具备的发展模式。在这里,君与臣、父与子相对形成,一主一次,一个是政治上的主从等级关系,一个是伦理上的父子辈分关系;一个是讲朝廷,一个是讲家庭。在孔子看来,只要把这两个层面的关系处理好了,社会就会在一个有序的框架下存在、发展,否则就会乱套。听了孔子这句简洁明了、意蕴丰厚的回答,齐景公也乐了,带着微笑的口吻说道:“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这个庸君首先想到的还是自己的利益,而孔子话语的含义不仅仅只是要来维护诸侯国国君的利益,而是要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以周天子为中心的君臣父子等级分明的社会关系,诸侯国国君相对于周天子而言就是“臣”,在这里,君臣关系是一对相对概念,而父子关系则是绝对概念。

其次是强调要克己复礼。“克己”就是要战胜自己。诸侯争霸、父子相残等社会现象的出现,归根结底都是人们私欲膨胀造成的。为了实现等级分明的社会制度,孔子想恢复周礼,将其作为救世良药,通过周礼来救治人心、匡扶社稷。《论语》中孔子关于“礼”的论述很多很多,孔子所说的礼就是指周礼,即当年周公开启的礼仪文化。周礼内容丰富复杂,孔子一生都在学都在问,“子入太庙,每事问”(《八佾》)。他到京城洛邑去见老子,主要就是为了向老子讨教有关周礼方面的学问。孔子周游列国,向诸侯国君宣讲“礼”是他的主要活动内容。有一次,齐景公又向孔子讨教如何治理国家,如何施政,孔子回答了四个字:“政在节财。”希望国君要勤俭治国,节约财政开销。齐景公一高兴,

准备将齐国的尼这个地方分封给孔子。这时,齐景公身边的另一个重量级人物出现了,他就是晏婴。晏婴因为长期在朝廷任职,同时又害怕孔子抢了他的饭碗,所以处处与孔子为难。晏婴对齐景公说:“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

俗,非所以先细民也。”晏婴一番话,把孔子这个大“儒”的形象在齐景公面前给彻底毁了,从此,齐景公对孔子一改以往的做法,见面只是礼节性地尊重,但再也“不问其礼”了。从晏婴对孔子为了恢复周礼而“盛容饰,繁登降之礼”的一大段批评的话语,我们也可以从反面来发现,孔子为了周礼的恢复再现,确实是花费了很多的心血,不仅有理论,而且有仪轨,已经形成了规范成套的周礼文化。

最后是强调要“仁”。“仁”这个字从字义上看就是要两个人在一起互相关心支撑,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依靠帮助。具体讲就是统治者要实行“仁政”,普通百姓要胸怀“仁心”,诸侯国之间要施行“仁让”。《论语》中关于孔子“仁”的思想论述很多,据统计达到109次,有些虽然没有出现“仁”字,但却体现了他的仁的思想。诸如:“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

孔子在五十六岁时当上了鲁国的大司寇,“行摄相事”,也就是相当于当上了一国的宰相,政治生涯到达了顶峰。孔子执政,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上任七天,首先是诛杀了乱政者鲁国大夫少正卯,“戮之于两观之下,尸于朝三日”。《孔子家语·始诛篇》中,面对弟子子贡对此事的责问,孔子列举了少正卯五大罪状:“天下有大恶者五,而窃盗不与焉。一曰心逆而险,二曰行僻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君子之诛,而少正卯皆兼有之。”认为少正卯是“奸雄”,“不可以不除”。《史记》世家中记载,孔子“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途,途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社会风气明显好转,人心向善已成风尚。可见孔子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因为角色的需要还是要杀人的,有时还要指挥打仗。孔子的儒家思想在最初形成过程中还是包含了大量的被后世视为“法家”的内涵。但孔子最终还是因与统治者政见不合而不得不带领弟子们开始他的周游列国、到处宣讲他的政治主张的漂泊生涯。这一去就是14载不回故国家园,可见其决心与历经的艰难已非常人所能比。

孔子一生最大的成功可能就在于他把“学在官府”的教育模式与统治者对知识的垄断给打破了,实施“有教无类”教育政策,从而培养了三千多名弟子,其中出类拔萃的“贤”者就有七十多位。这其中有许多都是在他周游列国的动荡漂泊生涯中来到他身边的。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孔子办的是一所马背上的学校啊!而孔子最终能够回到鲁国,也是得益于他的弟子。孔子

有一名弟子叫冉有,后来成了鲁国季氏的将帅,鲁与齐战于郎,大胜。季康子问冉有:“子之于军旅,学之乎?性之乎?”冉有回答:“学之于孔子。”季康子曰:“孔子何如人哉?”冉有回答:“用之有名,播之百姓,质诸鬼神而无憾。求之至于此道,虽累千社,夫子不利也。”季康子曰:“我欲召之,可乎?”对曰:“欲召之,则毋以小人固之,则可矣。”这时的孔子人还在卫国,卫国的孔文子将攻太叔,问策于仲尼。仲尼辞不知,退而命载而行,曰:“鸟能择木,木岂能择鸟乎?”孔子生气了,要离开卫国,孔文子尽力挽留。孔子虽然说要离开卫国,但下一站是哪个国家未定,也就在此时,鲁国的季康子将公华、公宾、公林三人逐出,而“以币迎孔子,孔子归鲁”。孔子去鲁凡14年,而今得以返回故乡,此时大概也要到七十岁左右的年纪了,这是一个落叶归根的年龄。孔子回到鲁国,虽然统治者“终不能用”他,但他“亦不求仕”,而终日以授徒、编纂古籍为务。

孔子在周游列国途中,曾遇到形形色色的事,见到形形色色的人,可谓历经九九八十一磨难。我们会想到“子见南子”的戏剧性场面;会想到孔子到了匡国,因为相貌长得像阳虎这个人而被匡人拘留,差点丢了性命。我们还会想到孔子离开曹国来到宋国时,正与弟子们在大树下“习礼”,宋国司马桓“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只好离去,这堂“习礼”课就不上了。当弟子们要他“可以速矣”,快点离开时,孔子既淡定而又豪迈地说:“天生德于予,桓其如予何!”

我们似乎还不应该忘记一个人——接舆。接舆这个人出现在文献中,前面必定要加两个字“楚狂”,合在一起就是“楚狂接舆”。这是一个楚国人,自视清高,一般人不放在眼里,有“狂人”的称号。但就是这么一个人,却对孔子高看一眼,并且给了孔子一个非常崇高的赞誉:凤!即人中之凤也!

《史记》等书记载,孔子六十三岁那年,在游历途中,曾派他的得意弟子子贡到楚国。子贡不负师望,很快,“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紧接着,楚昭王准备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这时,又一个如同晏婴一样的人物出现了,使孔子失去了一次发展的好机会,这个人物就是楚令尹子西。下面是一段楚王与令尹子西的对话:

楚令尹子西曰:“王之使使诸侯有如子贡乎?”曰“无有”。

“王之辅相有如颜回者乎?”曰

“无有”。“王之将率有如子路者

乎?”曰“无有”。“王之官尹如有

宰予者乎?”曰“无有”。“且楚之

祖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今孔

丘述三(皇)五(帝)之法,明周、

召之业,王若用之,则楚安得世世

堂堂方数千里乎?夫文王在丰,武

王在镐,百里之君卒王天下。今孔

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

福也。”昭王乃止。

在诸侯国的眼中,孔子太强大了,虽然他手中还没有一寸土地,但他有一帮举世难出其右的贤能弟子:子贡、颜回、子路、宰予。他们都是经邦治国之才,加之孔子本人的才能与威望,让这些诸侯国中的当政者是既崇敬又不敢用,这就是孔子这位巨人的命运悲哀之处。正当孔子在楚国再次失去发展机遇时,有一位神秘莫测的人物唱着楚歌出现在了孔子面前,他用楚声楚调唱出了对孔子的尊敬,同时又对孔子的处境表示无奈与劝慰,可谓是孔子在漂泊生涯中遇到的一个知己,这个人就是接舆: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

谏兮,来者犹可追也!已而已而,

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

之言。趋而去,弗得与之言。

孔子这个北方周鲁大地上出生的人,在漫长的漂泊生涯中,可以说在南方遇到了接舆这位知己,可惜又未能得到正式交谈,失之交臂,最多也只能算是一面之交。但接舆用“凤”来比喻孔子,就像当年孔子用“龙”来比喻老子一样,其含义与意义是无与伦比的。我们知道,楚文化作为我国南方文化的代表,是以凤为图腾的,包括后来被楚灭掉的吴越之地,也是如此。考古发现,两湘流域、长江流域的原始楚地与吴越之地,有大量凤类造型的文物出土,位于今天江苏无锡境内的鸿山越国春秋大墓中,同样出土了许多凤凰造型的玉质、陶质、瓷质文物。接舆作为一位楚国人,能用“凤”来比喻孔子,说明他对孔子的敬仰已不是一日形成的,其赞词也不是随口的奉承,而是长期观察孔子、对孔子的政治主张、学术水准、思想境界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后发自肺腑的由衷赞叹。接舆的歌声表达了楚人的心声,用楚国人的图腾“凤”来比喻孔子,正如同孔子用“龙”来比喻老子一样,再次说明了孔子思想在当时已经影响很大了。孔子弟子中只有一位南方弟子,名叫言偃,人称言子,孔子思想后来在南方得到传播,与言子的努力分不开。而接舆可以说是孔子在南方遇到的又一位知音式人物。值得注意的是,老子是楚国人,即南方人,而生长在北方的孔子却以北方人信仰的龙图腾来比附老子;接舆是南方人,却以南方人信仰的凤图腾来比附孔子。这看似一种偶然,实质上代表的是人们对老子、孔子这两位南北文化巨匠的无以复加的礼赞!——————————————————————作者单位:江苏省文化厅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1课孔子与老子Word版含答案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孔子与老子 主学习 一、孔子的学说 1 ?地位: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 .著作: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典籍,他的思想主要保存在由其弟子整理记录的《论语》一书中。 3 .思想主张 (1) 思想核心: ①“仁”。内容:“仁者爱人”;途径:遵循“忠恕”之道。 ②“礼”。内容:“克己复礼”;途径:“正名”,达到名正言顺。 (2) 政治思想:提倡“为政以德”,用“德”教化百姓;主张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3) 哲学思想: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 (4) 教育思想、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方法:学思结合。 4 .影响 (1) 孔子的思想在诸国争霸和社会变革的时代并未受到太多重视。 (2) 汉代大一统之后,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二、老聃与《道德经》 1 .简介:老聃即老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2 .著作:《道德经》,又称《老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老子思想的著作。 3 .思想主张 (1) 道的思想: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摈除 “天命”的绝对权威。 (2) 辩证思想: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3) 政治思想:主张“无为而治”。 4?影响:道家学派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轻巧识记]孔子的思想体系 礼碱〈仁/讳聊有枚无朋 [易错提醒] “仁”和“礼”并不是完全无关的两个概念 “仁”和“礼”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仁”是内在自觉,“礼”是外在约束。“仁”是“礼”的内在基础和灵魂,“礼”是实现“仁”的外在手段和保障。克己复礼为“仁”,只有遵循“礼”才能达到求“仁”的境界。 [名师点拨] 孔子的思想在春秋时期不受重视的原因 (1) 客观方面:春秋时期,社会分裂割据,缺乏一个实行礼制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而且当时各诸侯国热衷于争霸战争和改革古制,以图自强。 (2) 主观方面:孔子恢复周礼和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

第1课 孔子与老子教学设计

第1课孔子与老子 课标要求:知道儒家和道家,了解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孔子和老子,了解他们的主要思想,了解儒家和道家的形成,理解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地位。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论语》《道德经》摘录的阅读分析,知道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通过模拟孔子问答,体会孔子的主张和价值;领会孔子、老子的思想对社会现实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儒家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家的智慧并从中汲取营养;认识孔子和老子的思想的价值。 重点:知道孔子的主要思想;理解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难点:理解“仁”、“礼”、“道”等概念;体会老子思想的智慧之处及对现实的指导作用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 导入:山东一自古就有“一山一水一圣人之说”,分别指什么?或天下文官祖,历代帝王师称赞的是谁?学生答后总结: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过关于周礼的知识。可以说孔子是老子的学生,这对师生在中国思想史上有何重大影响呢? 教学过程 一、孔子及儒家思想(前551——前479年) (一)自主学习:山东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礼义之邦,很大程度是因为它是儒家文化文化的发源地,做为山东人,你如何对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做一简介呢?请填写 孔子知识小档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材料二: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材料三: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材料四: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第一课孔子和老子 课程标准 (1)了解孔子的生平 (2)了解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3)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上的地位和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识记:孔子的主要思想、一些名言及历史地位老子的主要思想、一些名言及历史地位.理解:孔子思想的核心部分和保守部分;孔子思想由当时不被重视到成为正统思想的转变;老子思想对后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过程与方法: 阅读图片、文字史料等,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能力;通过对孔子和老子思想体系的评价,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孔子和老子以及他们思想体系的学习,认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成就,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以及传承传统文化的自觉性;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孔子和老子思想中的积极影响和消极方面,使学生形成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正确态度。 教学重点 孔子的核心思想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 教学难点 结合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特点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产生的必然性。 教学方法 1、图片和热点人物导入,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注重运用史料教学,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不仅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 3、采用设置情景、设疑引思、自主学习的模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用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其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 4、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5、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导入新课】 (1)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知道诚信、责任、道义、和爱心的缺失已渐成我们民族的一种痛,一块心病,甚至一个危险的陷阱。在制约着我们的现在,在威胁着我们的未来。让我们重新祭起祖国传统文化的法宝,在祖先留给我们的智慧里寻找灵感和启迪吧!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血管里流的是华族的血,让我们和我们的下一代一同拿起《论语》,拿起《孟子》,拿起《老子》《庄子》,去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选择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我们思想的方式吧! 朋友,让我们重新捧起经书吧!去亲近我们祖先的思想智慧,去寻找我们失落的精神家园,去培养千万具有优秀民族精神的龙的传人,让他们能担负复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去振兴伟大的中华文明。先进的人们在行动,上海、北京等地已办起了读经班。欧洲文艺复兴曾借助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为西方文明找到一条发展的道

孔子与老子教案

《孔子与老子》教案设计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孔子和儒家、老子和道家,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主要方面及其内在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奥运会开幕式图片的解读和对《论语》《道德经》摘录的阅读分析,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理解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通过对孔子、老子政治思想的分析,领会孔子、老子的思想对社会现实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儒家的仁爱思想和以德治国主张,领会道家的智慧,认识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孔子的主要思想;理解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难点:理解“仁”、“礼”、“道”等概念;体会老子思想的智慧。 三、教学方法 设问法、讨论法、创设情景启发法 四、教学用具 计算机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展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关于孔子三千弟子的图片,然后引用近代学者夏曾佑的一段话,他曾说过:“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这话道出了孔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节课,我们将了解孔子和与孔子同时代的思想家老子,他们一个创立了儒家,另一个是道家的鼻祖。 [讲授新课] 一、孔子及其思想 (一)孔子的历史地位及小档案 看图学史:师生共同解读一组图片(孔子诞辰五十五周年庆典、德国和韩国所立孔子的塑像、世界看孔子、当代孔子在世界的影响),了解孔子的历史地位。 走进山东,它的自然风光令人着迷,比如五岳独尊、蓬莱仙境、大明荷花、微山芦苇,但是它的人文景观更胜一筹,它承载着历史的厚重,给人以智慧的启迪。认识这片金壁辉煌、

孔子与老子的关系

孔子与老子的关系 保定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牛素娴 孔子和老子,一儒家一道家,我国两大文化体系的创始人,对我们华夏民族精神文化影响可谓深远,可以说没有一个中国人不同时受到孔子和老子学说的影响。一般认为,中国文化是儒道互补的文化,实际上也就是孔子和老子学说思想互补的文化,如果说孔子的学说为阳,那么,老子的学说即为阴。阴阳相济,不可分离,孔子学说不同于老子学说,孔子学说又不能脱离老子学说。两者互成对比、陪衬,互为补充、支撑,唯其如此,中国文化才完整、动人、充实、神秘。孔子和老子是同时代人,一为楚国人,一为鲁国人。孔子约比老小二十岁,公认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礼,但老子和孔子究竟有过多少交往,则是历史上的悬案。 一说,孔子与老子是师生关系。《庄子》中曾多出记载,孔子与老子就思想问题的问答。但有关学者分析,是庄子假借两位前贤的对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主张,其实孔子与老子并非师生。但据《史记》和有关史料记载,孔子确实面对面地向老子求教。(《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到周天子所在地洛阳见老子问礼。史记记载: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孔子对老子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此外《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礼记·曾子问》、《庄子》中《知北游》、《天道》、《天运》等古籍中均记载有“孔子问礼于

老子”一事。老子告诫孔子:“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儒家的后学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也显而易见。但记载也仅限于此。 一说两人为好友。理由是孔子看望老子,老子非常高兴,亲自乘牛去迎接,孔子见了老子,也送上大雁作为见面礼,若不要好,怎么会如此热情、亲密?个人认为理由不够充分,因为既是好友,交往必定有一定频率,也应该有更多的记载。但除此,再也找不到更多史料支撑。更多的还是孔子问“礼”于老子的记载。至于为何要问,个人认为,并非二人是师友关系,而是因为老子在洛邑工作,担任周王室的礼仪典籍管理,孔要了解周礼,向老子询问是最好的选择,无论他是道家,抑或儒家,这叫为我所用。老子对周礼的了解丰于孔,孔子为了实现其政治理想,也不得不向老子询问。另:关于老子的时期,可参阅钱穆著《庄老通辨》,相当精辟;关于老对孔的不满,可阅读鲁迅《出关》,虽是小说,也有一定有价值。 所以,孔子与老子非师非友,顶多算是各持思想主张的人进行过学术交流,且两人观点有很大分歧,如: 孔子主张:“‘悠悠万事,克已复礼’。只有恢复了周礼,天下才能大治”这说明孔子竭力的维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 老子主张:废除周礼,人与人之间一律平等。 孔子说:“礼失则昏,名失则愆。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2018版 第1单元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第1课孔子与老子 教材整理1孔子的学说 1.历史地位: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主要内容 (1)思想核心:“仁”和“礼”,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 ①“仁”,就是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在人际关系上则是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要实现“爱人”,必须遵循“忠恕”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克己复礼”,是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为了实现“礼”,就必须“正名”。 (2)政治主张:提倡“为政以德”;也不排除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3)哲学思想: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 (4)教育思想:教育原则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教学方法上主张“因材施教”;学习方法上主张学思结合,独立思考。

3.历史影响 汉代大一统之后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深度点拨]孔子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但他当年周游列国十四年,积极推行其政治方案,为什么不被统治者采纳? 【提示】(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分裂割据,缺乏一个实行礼制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2)当时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以图自强,孔子恢复周礼和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他们的需要。 教材整理2老聃与《道德经》 1.历史地位:历史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2.著作:后人将其思想整理为《道德经》,又称《老子》。 3.思想主张 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轻巧识记]孔子与老子思想主张的对比 (1)面对春秋乱世,老子与孔子在政治主张上的不同:孔子主张积极入世,努力推行自己的思想;老子主张消极避世,尊重规律,主张“无为而治”。 (2)老子的“无为”思想与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的共同之处:二者都要求统治者体恤百姓,反对统治者实行暴政;二者的思想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第1课孔子与老子教师版

班级: 组别: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使用说明:请阅读课本P1-P4,并用20分钟完成【知识存盘】;课堂解决【合作探究】、【当堂检测】。 一、课题:孔子与老子(岳麓版必修三第一单元)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学习目标(1)准确识记孔子思想的内涵及其影响,理解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2)阐释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影响,体会老子思想的智慧。 (3)比较孔子思想与老子思想的异同点。 【知识存盘】 专题知识梳理:中国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合作探究】 材料孔子很重视周礼,把西周看作是理想的时代,尽管他对于旧制度认为应该有损有益。在他看来,作为贵族行动规范的礼,不应该仅是一种形式,最重要的是礼跟仁的结合。如果离开了仁,礼就没有意义了。所谓的仁就是“爱人”,是贵族才能具备的一种品德。孔子周游列国,受到各国的款待,但他没有得到亲自检验自己政治理想的机会。 ——摘编子白寿孨《中国通史》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在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 主张:孔子重视周礼,主张“仁”“礼”结合;恢复西周社会秩序。 评价:孔子主张实行“仁、礼”,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稳定和维护社会秩序,但在春秋后期奴隶社会逐步瓦解的时代背景下,这种保守主张不利于社会关系变革,无法实现其政治抱负。 【当堂检测】 1.《淮南子》中记载,赵襄子被围在晋阳城中,解围后,他最先奖赏了没有大功的高赫,群臣不服。赵襄子说:“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惟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孔子听到对此十分赞赏,说道:“善赏哉!”材料体现了孔子什么思想主张() A. 行仁政 B. 法先王 C. 重礼乐 D. 正其名 2.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B.克己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己 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 3、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从积极的意义来看,主要是() A.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B.有利于规范社会等级秩序 C.有利于劳动人民反抗统治者的斗争D.有利于儒家思想的发展 4.现在,我们提倡“以德治国”,而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过“以德治民”主张。这说明() A.不管时代怎样发展,我们所遵循的道德准则是一致的 B.对传统文化必须绝对地予以肯定或否定C.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加以继承 D.“德治”将要取代“法治” 5. 道家思想中其实一直有:“背反”式憧憬——其欲将社会各种制度全部推倒的冲动,只表明它对现实社会深怀绝望而并不意味着真的就希望人类社会横遭毁灭。这反映了道家() A.对国家统一安定的强烈渴望 B.对“无为而治”政治的向往 C.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悲观态度 D.对“小国寡民”社会的追求

第1课《孔子与老子》教学设计

《孔子与老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课。课标要求:知道儒家和道家,了解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材内容和地位: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教材分两课介绍,第一课介绍孔子和老子的主张及其地位;第二课介绍了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背景,以及战国时期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本节课要学习的是第一课《孔子与老子》,它包括两部分,其一介绍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地位;其二介绍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地位,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可以以此为基本框架组织教学。因为本专题着重讲述“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第一部分。 〖学情分析〗对于孔子和老子这两位思想家,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稍有涉及,有所了解,但未必有深刻的体会。本课的学习将使学生温故知新,对这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较深的理解,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尝试着将书本知识运用于现实。新-课-标-第-一-网 〖设计思想〗本节课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具体做法是:通过看图学史,体会论从史出;通过模拟孔子问答,理解孔子的主张;结合现实分析孔子和老子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运用,认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价值。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孔子和儒家、老子和道家,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主要方面及其内在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历史图片的解读和对《论语》《道德经》摘录的阅读分析,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理解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通过模拟孔子和弟子、国君的问答,体会孔子的主张;通过对今天城市管理问题的思考和对1987年美国国情咨文引用老子话语的分析,领会孔子、老子的思想对社会现实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儒家的仁爱思想和以德治国主张,领会道家的智慧,认识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孔子的主要思想;理解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难点:理解“仁”、“礼”、“道”等概念;体会老子思想的智慧。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背景音乐,展示本课相关图片,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氛围。 【导入新课】近代学者夏曾佑说过:“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这话道出了孔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节课,我们将了解孔子和与孔子同时代的思想家老子,他们一个创立了儒家,另一个是道家的鼻祖。 【新课学习】 一、孔子及其思想 (一)孔子的主要活动和历史地位 看图学史:师生共同解读一组图片(孔庙、大成殿、杏坛、牌坊、孔子墓碑、世界各地的孔庙、孔子周游列国图等),了解孔子的主要活动和历史地位。 走进山东,它的自然风光令人着迷,比如五岳独尊、蓬莱仙境、大明荷花、

第一课 孔子与老子 教案

第一课孔子与老子教案 【教学课题】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一课孔子与老子 【课时】 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要学习的是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孔子与老子》;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孔子的思想的各个方面,以及孔子思想的重要地位;第二部分介绍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地位。本单元主要介绍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哲学的基础。本课的第一部分是本单元的重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和历史地位,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的重要意义;通过阅读图片、文字史料,培养学生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的能力;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通过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对孔子和老子思想进行评价。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学案,掌握基础知识;创设历史情境,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重难点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孔子的仁爱思想,体会道家的哲学思想,认识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孔子和老子思想,使学生形成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正确态度。 【学情分析】 通过高一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岳麓版教材的体例,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也已具备,这些为我们在课堂上开展探究式学习提供了条件。对于孔子和老子这两位思想家,学生有所了解,但还没有深刻的体会。通过探究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两位思想家的主张,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具体做法是:通过预习学案,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知识;通过探究题目,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引导,深刻体会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孔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难点:结合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产生的原因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电影《孔子》片段,展示相关历史图片,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氛围。 【导入新课】南怀瑾在《中国文化的左膀右臂》一文中有这样的话“细读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会发现一个秘密。每一个朝代,在其鼎盛的时候,在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简言之,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而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中国文化的左膀右臂”的创始人——孔子与老子。 【新课学习】 一、孔子及其思想 (一)孔子的生平和历史地位 看图学史:展示图片(孔子图像、孔子周游列国图等),了解孔子的生平和历史地位。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其祖先是宋国贵族,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曾修《诗》、《书》,

孔子与老子绝辩

周朝老子与孔子的几次绝辨 “解老”不进入历史事件和理性语言环境,等于没跨入“解老”门槛。这方面,《庄子》一书为我们提供了认史的古代线索。庄子,名庄周,春秋战国时代的大文化家。生活于公元前369--286 年战国年间,上距老子和孔子年代仅仅 200年。到现在为止,由他记述的老子与孔子思想关系的文章,仍然是中国史料中年代最早、可信度最高的史料,同代学者没有异议。据我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老子全解与中华精神建设》一书考证:老子本名老阳子,学称子阳或阳子,爵称伯阳和成简公,字来,字称来子或老莱子,老聃则是周文王老儿子季载及其聃季族人继职周王朝司空和聃国君主的官称(至今开封还有“老丘”遗址)。“李耳”是汉武帝“独尊儒术”时对老子族祖“聃季”二字各去一半“绝其道”的贬义反称,“李耳”的称谓,没有先汉史料依据。庄子书中记述老子与孔子在“单氏取周”时于王城洛邑、于楚国曲仁里、于鲁国南之沛——聃国甫田的八次理性对话,是中华黄金文化的精髓,是人类最高层次的理性绝辨。正确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思想,是宏扬人类和中华传统精神的主轴所在。笔者依据春秋六书和辞源、辞海用今理会意古理,力排西汉“独尊”文化后对传统文义的扭曲,用现代语言对这八次纲领性的对话解译如下。望专家、学者批评、指证。 在周朝洛邑王城的对话 公元前 524年前,此时,孔子认为他演绎的鲁国君《十二经》理论已经成熟,因此要把它纳入王室经典存档。时间:公元前 518年。 一、《庄子·天道》 孔子西藏书于周室,子路谋。曰:“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孔子曰:“善。”往见老聃,而老聃不许。于是繙(音凡,演绎)《十二经》以说。老聃中其说。曰:“大谩!愿闻其要。”孔子曰:“要在仁义。”老聃曰:“请问:…仁义'人之性邪?”孔子曰:“然。君子不仁则不成,不义则不生。仁义,真人之性也,又将奚为矣?”老聃曰:“请问:何为仁义?”孔子曰;“中心物恺,兼爱无私。此,仁义之情也。”老聃曰:“意几乎后言,夫兼爱不亦迂乎!无私?焉乃私也!夫子欲使天下无,失其牧乎?则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晨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趋。已至矣,又何偈偈(音义通竭)乎揭仁义,若击鼓而求亡子焉!意夫子乱人之性也!” 译文 孔子要西行把自己著作存入王室经典中,子路出主意。 子路说:“听说王室征藏著作的官员中有老聃君,他被免职后归居此职。先生想藏书,不妨用旧关系找找他。” 孔子说:“好吧。, 孔子去洛邑王城见到了老聃君,但老君不同意。于是,孔子便演绎鲁国君《十二经》以说服老君。老君打断了孔子的论述。 老君说:“太繁琐!想听听论述的要点。” 孔子说;“要点在仁义。”

老子与孔子到底争论了什么

老子与孔子到底争论了什么? ──关于两位圣人一次交锋的内容及其后果 丁玉新 老子与孔子不仅见过面,而且进行过激烈的争论。这在《庄子》、《史记》等典籍中都有明确记载,可以说无庸臵疑。然而,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老子与孔子思想交锋的详情至今尚有许多说法。笔者认为,造成这种莫衷一是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三条:一是《庄子》和《孔子家语》等典籍中的有关记载并不完全可信,加上鲁迅、林语堂等人对两位圣人谈话内容的想像杜撰,使之节外生枝。二是《史记》中的记录非常简要而不完整,看不出他们辩论的核心内容。三是有些专家学者根据《老子》一书的内容,试图解开真相。虽然这个思路是对的,但是,基于对《老子》解读的深度不够,他们也没有得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在此,本人依据可靠文献,做一些尝试性探讨,敬请读者斧正。 关于孔子适周问礼的态度和目的 在很多人的笔下,孔子到周天子所在的都城洛邑(今天的洛阳)问礼于老子,是抱着恭敬的态度去探讨问题的。然而,这也许不是孔子的初衷。 孔子入周问礼一事,应当发生在周敬王二年鲁昭公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前518年。《孔子家语〃观周篇》和《史记〃孔子世家》等典籍有如下记载。孔子打算去洛阳而需要向鲁昭公请示和拉赞助,于是他对南宫敬叔说:“吾闻老聃(指老子,当时是东周王室守藏史)博古知今,通礼乐之源,

以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南宫敬叔受孔子之托,向鲁昭公转达请求说:“今孔子将适周,观先王之遗制,考礼乐之所极,斯大业也,君盍以乘资之,臣请与?”鲁昭公不仅答应了,而且同意给孔子配备车马和侍从。孔子得以适周问礼。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本来对南宫敬叔说的是到洛阳向老子学习,而南宫敬叔对鲁昭公说的可不是孔子的原话。应该说,南宫敬叔比孔子有官场经验,他替孔子提出的理由可不是去搞什么私人会晤,而是去洛阳考察先王制度和礼乐准则的。只有这种打着为公幌子的理由,才能取得鲁昭公的同意与支持。 当年,孔子34岁,已经是广招国内外学生而享誉天下的名人了。他虽然口头上说:“我是去向老子学习的”,但是,这并不一定是他去见老子的真实目的。因为孔子对南宫敬叔这个有社会地位的学生不提出一个正当理由,是无法让南宫敬叔向国君汇报的。难道孔子真的没有不可告人的想法吗?我看是有的。 大家都知道,孔子从洛阳回来后说的几句话。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孔子回到鲁国后,向弟子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对于这几句话,我们理当想到,孔子是善用春秋笔法的人,往往用婉转言词来表达自己的态度。从他“用网抓走兽,用钩钓游鱼,用箭射飞鸟,而不知用什么办法降服龙”的话语中,我们应

孔子与老子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1课孔子和老子 一、教学目标 1.熟悉孔子、老子的主要思想,记忆孔子、老子的一些名言,大致理解孔子的“仁”“礼”、老子的“道”的思想内涵。 2.理解孔子由凡人入“圣”的过程,并与知识链接的文字介绍相印证。 3.探讨孔子、老子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评价他们的思想对中国人个性形成的积极和消极作用。 二、教学重点:理解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主张;联系现实分析这些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为什么孔子和老子后来都被神化。 四、教学方法:教师讲析为主,师生讨论为辅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与西方基督教一统天下不同,中国文化明显呈现出多元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影响最大,她们之间既互相排斥又相互渗透,形成中国古代文化的突出特色。其中儒、道两家思想都形成于春秋时期,创始人分别是孔子和老子。 (二)讲授新课 一、孔子的学说 1.孔子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段名言,用简单的几名话概括了孔子一生的经历和他做人、处事、做学问的经验: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已经成为知者;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但不会打破常规。这段名言反映了孔子志向专一,执著探索,不断完善自己的一生。对我们今天立志成才,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有着深刻的启迪。 2、孔子的思想学说 1)提出了“仁”和“礼”的学说。“仁”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礼”即每人要”克己复礼“,言行要符合等级名分制度。提倡贵贱有序的社会等级秩序。 2)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用德教化,逐步改良政治,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3)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怀疑鬼神的客观存在,主张人应当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第一位。 4)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不分贵贱:“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学生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与思结合,“当仁不让于师”。 5)编订和整理古代文化典籍:《诗经》《书经》《礼》《易》和《春秋》 3、孔子思想的影响 孔子思想有哪些积极、消极的影响?孔子死后为什么会被神化,从凡人变成圣人? 1.孔子“克己复礼”的主张体现了其思想中保守的一面,它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2、他的主张顺应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仁”“德”“礼”都有利于稳定封建秩序,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 3、后代的儒家学者发扬儒学中提出适应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主张,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孔子与老子的故事介绍

孔子与老子的故事介绍 孔子与老子既是朋友,又是师生关系,关于孔子与老子的故事有很多。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孔子与老子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有一次孔子带着众弟子走到东周时去拜访老子,老子喜欢清静,面对一群“远来之客”,有点不知所措,但他没有怠慢,立即走出门外,向这群人问道:“各位,有何事指教?” 站在首列的孔子见到门前的老者清雅脱俗,知道这个老者就是老子,于是上前恭敬地请求赐教。 老子最烦繁文缛节,所以对孔子笑了一声,答道:“先生说重了,我没有什么可以教导您的。不过您如果是不嫌在下舍里简陋,倒是可以闲聊切磋一番,以消遣时日。” 孔子一贯是比较拘谨的,看到老子的洒脱,他非常向往,不过依旧还是按捺住了心底的想法,以礼行事。虽然老子的态度非常谦和,但孔子仍然是依照着礼仪行事,点点举动都不敢逾矩,所以显得十分拘束。两人在屋中谈了一阵,老子便觉得孔子太过严肃,十分无味,于是就对孔子问道:“您千里而来,想要向我讨教所谓的‘礼’,是吧?那么我请问您,您所说的‘礼’,是根据什么而说的呢?” 孔子一愣,随即回答:“大抵是先圣周公‘制礼作乐’而来。”

之后二人聊了一些看法,老子对于孔子的古板实在是不敢苟同,两个人的谈话也颇为尴尬,后面也就没有再继续聊下去。 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历史上记载的“孔子问礼于老子”的事件很多,这也许并不是两个伟人之间的对话了,而是两种思想的对话,碰撞,交锋。也有一说,说孔子问礼于老子,其实是向老子讨教,孔子师承老子,才要多次与老子问答。 据史记载,孔子第一次问礼的时间是鲁昭公七年,地点在巷党。当时老子已经离开周国,游历各国。老子子到了鲁国,为友人操办丧事,因为日食而停止送葬的队伍,孔子认为不妥,而老子认为送死者上路,该趁着天明。 孔子第二次问礼是在公元前526年。鲁昭公十二年老子官复原职,孔子的学识也大有长进,但是孔子认为自己的学识仍不够丰富,因此决定向老子学习周礼。 前期的问礼,孔子都处在一种学习的心态,此时的孔子,人生经验尚不丰富,思想也没成熟,直到第三次问礼。 第三次问礼,老子已经告老还乡,此时孔子四十岁。孔子想把书籍典册藏于周王室,因此想拜托老子,老子拒绝了。老子认为所有大爱仁义,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自私。此时,老子与孔子的思想已经产生了根本的分歧。 第四次问礼,孔子已经五十岁。老子的思想已经超脱世间的束缚,而孔子依旧为了心中的理想而奔波。老子认为,强求这个世界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来运行或者改变,不如出世,看着这个世界改变,自己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818181254.html,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 作者:本刊记者 来源:《走向世界》2011年第34期 中国与欧洲,作为东、西方文明的主要发源地,对人类文明进步都做出了巨大贡献。早在公元前数世纪,古老的“丝绸之路”就连接起长安和罗马,开了中欧文明对话的先河。 2011年的金秋时节,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希腊雅典孔子学院、弗雷展会集团、意 大利罗马大学孔子学院、瑞中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孔子文化行暨中欧文明对话系列活动于10月10日至20日分别在瑞士的苏黎世、意大利的罗马和希腊的雅典举行。山东文化代表团带着孔子故乡的问候,来到遥远的欧洲,进行了为期10天的文化交流与访问活动。 民间艺术亮相苏黎世 10月11日,中国民间艺术展在瑞士苏黎世奥布里姆勒文化中心举办。 瑞士是首批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欧国家之一,建交61年来,两国在人文交流方面不断深化,两国人民互相了解的热情日益高涨。 展览选取了陕西华县的皮影、山东潍坊的年画和各地剪纸精品共60余幅。瑞士的观众通过观看中国农村的草根艺术感受到中国农村的乡土气息和文化生活,从而增进了对中国的全面了解。展览会上,来自相关地区的专家还向瑞士朋友介绍了民间作品所包含的故事和寓意,使观众获益匪浅。瑞中文化交流协会主席汪人健表示,愿意与中国加强合作,深化交流。 孔子文化展在罗马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和意大利两个文明古国跨越万里,相互沟通,交流融合,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文明进步。近年来,意大利已经拥有了10所孔子学院和3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是一项着眼于青年、未来和友好的事业,它将成为新丝绸之路上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桥。 10月14日,孔子文化展开幕式在罗马大学孔子学院举行。此次展览由50余幅精美图片组成,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示孔子的生平事迹、儒家学说创立、传承和变迁。展览受到了各地孔子学院师生及当地民众的欢迎,让欧洲观众对孔子有了更亲切和人文的感受,并对其生平和思想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中华文明和希腊文明分别代表了东方和西方的古老智慧,共同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没有古希腊文化及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同样,没有古老的中华文明也就没有现代的亚洲。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与中国的老子、孔子、庄子等伟大的思想家曾经共同引领世界文明走出蒙昧,向前发展。

与孔子对话高一精选作文900字

与孔子对话高一精选作文900字 窗外飘着雪,你我再次相约于桌前。我为你沏上一壶热茶,二人对视一笑。这般快乐,何人能懂?像往常一样,我随着你进入了你的世界,那般充实的世界。 我随你到东方游历,一起聆听欢声笑语。我们和两小儿争辩,唇枪舌战的结果竟然是你点头赞许两小儿的细致观察,自己甘拜下风。老朋友啊,你可是“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的孔子,却能够在两个乳臭未干的孩子面前承认了自己的无知。与你对话,让我深刻地理解了学无止境的道理。是啊,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一望无际的未知领域内,我们唯有以谦逊为桨,才能在有生之年走的更远。 我随你周游列国,一起静看世事沧桑。我们同听妇人哭诉苛政残暴,字字泣血,痛彻心扉。那一句“苛政猛于虎。”该是凝结了你多少的悲悯与愤慨?老朋友啊,哪怕自己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你也仍然无怨无悔地将视线牢牢锁定民生疾苦。只因有了你的坚持,“仁”的思想才传遍了神州大地,深深地埋进了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与你对话,让我不觉中践行了仁之道,以社稷为重,以苍生为怀,不以本身利益为重而是放眼天下。在一望无际的人生之海,我们唯有以仁为帆,才能活出生活的味道。 我喜看你与学生争辩,大家一起思考,一起成长。我静听你讲子路负米孝亲的故事,懂得了敬为孝先;我静听你讲“君子故穷,小人穷斯滥矣”懂得了君子穷困的时候,继续坚持原则,小人一穷困就放

弃原则,无所不为了。与你对话,让我坚决了人生的方向。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功成名就,但不管身在何方,都要不忘初心,无论是以孝为先还是贫贱而不移,都是我们内心中最美妙的存在,无法出淤泥而不染却也要不忘本源。在一望无际的时间之空中,我们唯有以初心为翅,才能飞向更远的天空。 朋友啊,因为有了你,才有了杜甫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仁;因为有了你,才有了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爱。多少人奉你为“至圣先师”,但在我的眼中,你只是一个普普统统的人,你曾贪慕华美的车子,也曾被学生激地跳着脚地发毒誓,但是,这一切都不能掩盖,你博学广交、桃李满天下,但仍会谦逊地承认自己并不是全知全能。你信奉仁爱,于是身体力行,周游列国来宣扬大义。你是一个人,既有自己的长短,也有自己的喜怒,但你更像一个神,你的思想传承千秋万代,影响了包括我在内的万千华夏民众。 孔丘,我亲爱的朋友;孔子,我至圣的先师!窗外的雪早已停止,但我追随你的脚步却永不停息。

孔子与老子教学案例

《孔子与老子》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近年来,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事件时有发生,青少年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是由于法治观念淡薄,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因此,日常教学中,在不影响正常的教学进程下,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里,这是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引导其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 【教学过程】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中的第一课:《孔子与老子》,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老子被道家尊奉为鼻祖,他们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那里,孕育着我国教育法的雏形。 本节内容包括两部分,分别介绍孔子与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历史地位。众所周知,孔子与老子对中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贡献巨大,而从本单元的主题——“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演变”出发,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孔子思想部分。课前,安排同学们收集有关孔子和老子的资料,要求同学们对二者的思想核心和特点进行归纳并模拟春秋时代孔子与老子的生活。 课前,我开始播放《三字经》,同学们就迅速的回到座位跟着朗读。开始上课,《三字经》视频暂停,同学们还意犹未尽。教师说:《三字经》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道德以及等,它不仅属于汉民族,还有满文、蒙文译本;它不仅属于中国,还有英文、法文译本。1990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新译本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在世界掀起热潮,成为儿童的必背读物。同学们知道他的思想源头吗有同学说是儒家思想,有同学说是道家思想等,自然的切入主题(多媒体展示老子与孔子图片)。随后,根据同学们收集的材料自行组队——孔子代表队和老子代表队(剩下的同学做适当调整,作为两支代表队争取的中间派),推选出组长代表本队阐述各自的思想。假设我们生活在哪个年代,你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主张被大多数人接受怎样让我们这些中间派站在你们一边孔子代表队说:我们曾经也是显耀的贵族,现在政局动荡,社会秩序混乱,都是统治者的任意刑杀、苛政所为,要让国家稳定,统治者在政治上应做到“仁”,就是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即”仁者爱人”。老子代表队问:如何才能做到“仁”呢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我说:哪位同学可以讲个历史故事来佐证“仁”和“礼”呢孔子代表队举“苛政猛于虎”的故事:一次,孔子路过泰山旁边,见一妇女在坟边痛哭。询问之后才知道,她的公公、丈夫和儿子都被虎害了,但她却不愿离开,因为这里没有苛政。孔子感慨到:“苛政猛于虎也!”这个故事就是儒家思想“仁”在政治理论上的反映,要求“以德治民”,接着一位同学说:某天,鲁哀公请孔子进宫叙谈。哀公请孔子吃桃子,边上还有一盘黍子。孔子却恭敬地吃掉了黍子。 哀公笑道:“夫子,侍人送上来的黍子,是用来擦桃子上的毛的,不是吃的。” 孔子正色地说:“主公啊,我不是不知道。但是,黍米是五谷尊者,是帝王用来祭祀天地及宗庙中最上等的谷物,其地位是很高的。但桃子地位是比较低贱的,祭祀时从不用。用尊贵的东西去擦拭低贱的东西,是君子所不为的。今天用五谷之长的黍米去擦拭低贱的桃子,臣以为这是违背周礼的。故我不敢那样做。”鲁哀公听了,大加赞赏地说:“夫子所言,真是妙极了。”这些故事是课本中没有的,我感慨于同学们的用心,也被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所感动。这时老子代表队抓住时机发言:这个思想具有保守性,是要维护没落贵族的利益,维护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恢复周礼。孔子代表队怎么看经讨论后回答:仁是内在的自觉,礼是外在的约束。仁和礼是分不开的,遵守“礼”的规范,才能更好地践行“仁”的品德,具备“仁”的内在品德,就会自觉地遵守“礼”。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第1课孔子与老子 课标要求:日照实验高中秦玉田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孔子的学说 材料一:1.孔子三岁丧父,十七丧母,家境贫寒;2.“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私人讲学;51岁从政; 55岁起周游列国14年, 68岁返鲁从教、整理文献;73岁去世;他从教40余年,三千弟子,72贤人,3.一生坎坷,无权无势,但凭才学、道德、精神赢得弟子深情爱戴,被后世称为“万世师表”。 问题:对于孔子生平,你有什么感想?孔子一生历经贫穷艰难曲折,志向专一,执著探索,不断完善自己;而且“学以致用”,“兼善天下”,为使社会“变乱世为治世、变无道为有道”奔波努力终生。对我们今天立志成才,奉献社会,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有着深刻的启迪。材料二:1.子曰:“仁者爱人。”“仁者必有勇。”刚毅木讷近仁” 2.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篇第十七、六》 3. “因民所立而立之”“苛政猛于虎也” 4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问题:以上材料体现孔子的什么思想?基本内涵有哪些,体现怎样的精神?实现该思想的方法是什么?该思想的提出有怎样的意义? 1 “仁”; 2 关心关爱他人、恭敬、宽容、诚信、机敏、恩惠、意志坚韧,勇敢雄强;体现了一种社会责任感。 3 遵循“忠恕”之道; 4 a:有利于加强个人的修养,提高民众的素质; b: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c 有利于统治者的执政水平,缓和社会矛盾;材料三:1.“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民知尊长养老,而后能入孝弟”。 2.“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记》 3.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问题:上述材料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其内涵是什么?你怎样评价?孔子的“仁”和“礼”有着怎样的关系?1 “礼”的思想2 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他规定了一整套在衣食住行方面必须合乎尊卑等级等级身份的礼仪规范,并发展成指导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3 评价:企图用周礼的制度恢复已经崩溃的社会等级秩序,稳定社会秩序,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保守的一面。4 “礼”是手段和保障,“仁”是根本目的。 材料四: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2.“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颜渊》 3.“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4.“子不语怪力乱神,”“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问题:以上材料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政治思想?怎样的哲学思想?综合以上内容你认为孔子对解决春秋时期的社会问题有着怎样的设想?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吗?为什么?儒家学派为什么后来受到推崇,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1 “为政以德”;“以礼治国” 2 敬鬼神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 3 面对春秋时期宗法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霸,礼崩乐坏,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孔子主张用周礼的社会等级制度来维护社会秩序;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缓和阶级矛盾;用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