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优化设计备课笔记2教案资料

用数值法对于维目标函数求解的过程是:①确定初始搜索区间[a,b],使该区间内仅

包含有目标函数的一个极小点x*;②在初始区间内,才用分割比较将包含有目标函数极

小点的区间逐渐缩短,直到该区间缩短到足够小的程度后,求出极小点x*(并不需要求

出最优步长)。因此,首先来讨论初始区间的确定。

§3—1初始搜索区间的确定

对于所有一维优化方法,首先遇到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如何确定一个初始搜索区间[a,b],使该区间内必包含有一个、且唯一的函数极小点x*。这个搜索区间就是所要确定

的初始搜索区间。然后再通过一维优化方法,即区间分割法(例如格点法、黄金分割法、二次插值法),将包含有极小点在内的区间逐渐分割缩小,直至将区间缩至足够小,即可

求得最优点的近似解x*。

本节我们将介绍用进退法确定初始搜索区间。

由一元函数的性质可知,在极小点x*左侧函数值呈单调下降,而在极小点的右侧,

则函数值呈单调上升。利用这一性质,在确定一元函数的初始搜索区间时,首先任取一个初始点x0,并选取一个适当的初始进退距h0,然后进行试探运算,并根据试探运算的

结果,选择作前进或后退运算。

一、试探运算,以确定作向前运算还是作后退运算。

先置h←h0,x1←x0,计算初始点x1和前进点x2的目标函数值y1、y2,即:

y1←f(x1);x2←x1+h,y2←f(x2)

根据图3.3(a)所示的情况,比较y1、y2的大小,以确定作向前运算还是作后退运算。

做后退运算

做前进运算

①当y2<y1时,如图3.3(a)中实线的情况,则极小点x*必在x1的右侧,应再作前

进搜索运算。

②当y2≥y1时,如图3.3(a)中虚线的情况,则极小点x*必在x2的左侧,应作后退

搜索运算。

二、前进搜索运算(y2<y1时)

将进退距h加倍,即:h←2h,在x1的左侧取第三个点x3,即x3←x2+h,并计算x3的函数值:y3=f(x3)

比较函数值y2和y3的大小,分为如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若y2<y3,如图3.3(b)中的虚线所示,则相邻的三个点x1、x2、x3处的目标函数值y1、y2、y3呈大、小、大的变化。根据函数的连续性可知,在区间内[x1,x3]必定包含有目标函数f(x)的极小点x*,即令:a←x1,b←x3,这就搜索得到了初始搜索区间[a,b]。

第二种情况,若y2≥y3,如图3.3 (b)中的实线所示,则极小点x*有可能位于x2的右侧,需继续作前进运算。为了使下一次作前进运算时能采用与本次前进运算相同的迭代格式,重复前进搜索运算,对各点作如下置换:

x1←x2,y1←y2;x2←x3,y2←y3

并再次将进退距加倍,h←2h,计算新的点x3及其对应的函数值y3:

x3←x2+h,y3←f(x3)。

重复上述比较y2、y3的过程,直到最后出现y2<y3,即相邻三个点x1、x2、x3的函数值y1、y2、y3呈两端大,中间小的情况时,取左、右两端点为初始点搜索区间。

做后退运算

做前进运算

三、后退搜索运算(y2≥y1时)

如图3.3(a)中虚线所示,若y2≥y1时,取向x1点的左侧搜索,即作后退运算。

取进退距h置为负的初始进退距,即:h←—h0,置换点号,使他们自右向左反向排列,如图3.3(c)所示,以便采用前进搜索运算的迭代格式进行计算,作置换:

x3←x1,y3←y1;(变量x3、y3仅作为置换数据的暂用单元)

x1←x2,y1←y2;x2←x3,y2←y3;

经过上述置换后,x1、x2从右向左排列,采用前进运算的迭代格式进行后退运算。

将进退距加倍,即h←2h,计算出第三个后退点x3及其函数值y3:

x3←x2+h,y3←f(x3)

比较函数值y2、y3的大小。

①若y2<y3时,如图3.3(c)中虚线Ⅱ所示,则初始区间已确定;a←x3,b←x1;

②若y2≥y3时,如图3.3(c)中实线Ⅰ所示,则应继续作后退运算,对各点作如下置换:

x1←x2,y1←y2;x2←x3,y2←y3

并将进退距加倍,即h←2h,计算新的点x3及其函数值y3:x3←x2+h,y3←f(x3) 重复比较函数值y2、y3的大小,直到最后出现y2<y3,即出现相邻三个点x1、x2、x3的函数值呈两端大、中间小的情况为止,取其a←x3,b←x1;可到初始搜索区间[a,b]。

当已经确定了初始搜索区间[a,b]之后,接着的问题就是要在这个已确定的区间中,如何迅速找到目标函数的最优点x*。通常采用区间分割法,将包含有目标函数极小点的区间逐步分割缩小,直到区间缩小到足够小为止。取缩小到足够小的区间中点作为目标函数极小点的近似解。缩小后的区间大小可由计算者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预先规定一个足够小的正数,称为收敛精度或迭代精度,但经过k次区间搜缩后,如果满足:

│b(k)—a(k)│≤ε

则终止计算,取x*=(a(k)+b(k))/2。常用的区间分割法有:格点法、黄金分割法、二次插值法等。

§3—3黄金分割法

黄金分割法也称为0.618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对搜索区间内插入黄金分割点,并计算分割点的函数值和比较它们的大小,将包含有最优点的区间逐次缩短,当区间缩短到小于预先给定的足够小的数值时,即可获得目标函数的极小点的近似解。

一、区间缩短的基本方法

如图3.8所示,设有一元函数f(x),在给定的初始搜索区间内[a,b]仅存在一个

极小点x*,试在该区间内寻求目标函数的极小点,即最优点x*。

为了缩短区间,在初始区间[a,b]内按一定的规则对称地插入两分割点x1、x2, 且x1<x2,ax 1=x 2b ,使区间[a,b]分为三段。分别计算两插入分割点的函数值;

y1←f(x1);y2←f(x2)

比较y1、y2的大小,有下列两种情况;

1、若y1<y2,如图3.8(a)所示,极小点x*一定在x 2的左侧,即必定在区间[a,x2]内。因此,舍去右段x 2b ,将区间[a,x2]作为缩短后的新搜索区间,即令:b←x2,获得新的区间[a,b]。

2、若y1≥y2,如图3.8(b)所示,极小点x*一定在x 1的右侧,即必定在区间[x1,b]内。因此,舍去左段ax 1,将区间[x1,b]作为缩短后的新搜索区间,即令:a←x1,获得新的区间[a,b]。

这样就完成了一次区间缩短(收缩)。在每次区间缩短过程中,把缩短后的新区间长度与原区间长度之比称为该次区间缩短率,用λ来表示,即:

ab

b x ab ax 12=λ= 在缩短后的新区间内,我们还需要去续按照一定的规则,对称地插入新的分割点,来继续缩短新区间。经过函数值y1、y2的一次比较后,区间即可缩短一次。在缩短后的新区间内,因有一个保留点x 1或x 2,故下一次缩短时,只需要按一定的规则,对称地补插一个分割点,并计算该点的函数值,重复函数值y1、y2的比较,如此反复计算,区间即可逐次地加以缩短,直到满足迭代计算终止准则后,方可停止分割收缩计算。

问题的关键是在每一次迭代中,补插的分割点应按什么规律确定,才能使迭代计算在次数相同的条件下,区间缩短得最快呢?

二、黄金分割法的取点原则

为了加快区间缩短的速率,黄金分割法的分割点选取的原则是:每次区间缩短都具有相等的区间缩短率,即在每一次区间缩短时,新区间的长度与原区间的长度之比值为λ=0.618。先推到如下:

如图3.8(a)所示,设初始搜索区间的长度为L 1,若经过第一次区间缩短后,新区间的长度为ax 2,设第一次区间缩短率为λ1,则∵λ1=ax 2/ab ,∴ax 2=λ1·ab =λ1L1。由于两分割点x1、x2在区间[a,b]内是对称插入的,即:ax 1=x 2b =ab —ax 2=(1—λ1)·L1;在第二次区间缩短时,新区间[a,x2]内保留有x 1点,因而,在新区间[a,x2]内,需补插一个与x 1对称的新分割x 3点,并计算其函数值y 3,记作y3←f(x3)。通过比较y1、y3的数值大小,由于y3<y1,于是第二次区间缩短时新区间为[a,x1],设第二次区间缩短率为λ2,即:1

11112121)1(λ-λ=λ-λ==λ1L L ax ax 根据黄金分割法取点原则:在每次区间缩短时,都具有相等的区间缩短率,因此:

λ1=λ2=λ,即:λ

-λλ=1,计算出:618.0215=-λ= 于是,。黄金分割法的分割取点原则为:

x1=a+(1-λ)L=a+0.382(b -a)

x2=a+λL=a+0.618(b -a)

三、迭代终止条件

当区间缩短到满足迭代终止条件时,即:

b(k)—a(k)<ε

可终止迭代计算,其中迭代精度ε是设计者根据计算精度要求而预先给定的足够小的正数值。迭代终止条件也可写成:

b(1)—a(1)=λ1(b -a),b(2)—a(2)=λ1(b (1)-a (1))=λ2(b -a),b(k)—a(k)=λk (b -a) 即b(k)—a(k)=λk (b -a)≤ε或618

.0ln ]a ln[)-ε/(b k ≥,其中λ取为0.618 当最终区间长度[b(k)—a(k)]小于迭代精度ε或区间缩短次数k满足:618

.0ln ]a ln[)-ε/(b k ≥时,即可终止迭代计算,取最终区间的中点以及相应的函数值作为目标函数的最优解输出:

x*=[a(k)+b(k)]/2,F*=F(x*)

四、计算步骤及程序流程图

1、在初始搜索区间[a,b]内,按黄金分割法的取点原则,插入分割点:

x1=a+(1-λ)L=a+0.382(b -a)

x2=a+λL=a+0.618(b -a)

并计算区间内插入分割点x1、x2处的函数值y1、y2,即:y1←f(x1),y2←f(x2)

2、比较插入分割点处函数值y1、y2的大小:

若y1<y2,如图3.8(a)所示,则舍去b 点,取新区间为[a,x2],并将作如下置换:

b←x2,x2←x1,y2←y1

在新区间[a,b]内补插x 1点,并计算其函数值y 1,即:

x1←a+(1-λ)L=a+0.382(b -a)

y1←f(x1),

转第三步;

若y1≥y2,如图3.8(b)所示,则舍去a 点,取新区间为[x1,b],并将作如下置换:

a←x1,x1←x2,y1←y2

在新区间[a,b]内补插x 2点,并计算其函数值y 2,即:

x2=a+0.618(b -a),y2←f(x2)

3、由迭代计算终止准则判断是否需要继续进行迭代计算,若满足迭代终止准则b(k)—a(k)≤ε)时,转第4步;否则转第2步,继续缩短区间;

4、输出最优解:

x*=[a(k)+b(k)]/2,F*=F(x*) 并停机。

程序流程图如下:

《阿Q正传》备课笔记-教学教案-高三语文教案

《阿Q正传》备课笔记-教学教案-高三语文教案 中学语文 赵晓华张红霞 一、课文悟读 鲁迅是中国白话小说的开山祖师。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它所运用的意识流手法、心理独白等都是很地道的。其实,《阿Q正传》也是如此。想当年,《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陆续发表后,马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第四章刚登完,沈雁冰就发表文章,称全文虽未写完,但“实是一部杰作”(《小说月报·通信》)。西谛(郑振铎)于1926年发表的《呐喊》一文中曾预言:“《阿Q正传》在中国近来文坛上的地位却是无比的;将来恐也成世界最熟知中国现代的代表作了。” 鲁迅为什么要创作《阿Q正传》这篇小说呢? 意图有两点:一是“画出沉默国民的魂灵”,“暴露国民的弱点”,让读者了解长期封建统治所造成的可怕的国民的愚昧,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二是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批判它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鲁迅在这篇小说里,主要是写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这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阶级特征、性格特{征的典型化的人物形象。对这一人物形象,我们认识和分析他的时候应突出两点:一是抓住他革命的全程,二是抓住他的主要特征——精神胜利法。明确了这两点,我们就能清楚地理解到作者描绘阿Q的悲惨处境,显然是提醒大家:中国的任何革命必须注意解决亿万贫苦农民的问题。这样,我们就能深刻地认识到作者写阿Q倾向革命的本能,显然是提醒革命者:广大农民是有革命要求的,决不应该视而不见这支力量。归纳起来,这篇小说表现了鲁迅对辛亥革命的看法,体现了鲁迅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热切的爱国之心。 二、亮点探究 1.怎样理解《阿Q正传》体裁和结构上的“新形式”。 探究学习:茅盾在《读》一文中曾经说:“《呐喊》中的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这里所谓“形式”,主要是指体裁和结构。与《狂人日记》的日记体裁不同,《阿Q正传》可以说是属于“传记体”。也就是说,根据内容需要,小说不是描述阿Q生活的某一片断,而是几乎一生的历史。因此,与这种“传记体”相适应,作品在结构上就采取了点线结合的方式。阿Q的思想性格与未庄和县城各种人的社会冲突,构成了全篇的主线即基本情节。未庄的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备课笔记讲课教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备课笔记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臧克家、闻一多。 2、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严谨的绳索构,理解过渡段的作用,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4、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深层体会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2、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作者对闻一多的赞美敬重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以及他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七子之歌》,创造情境。 2、介绍闻一多 这首歌的作者是闻一多先生,他是近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他有强烈的爱国热情,是一们为人所敬的民主战士,他敢作敢为,言行一致。 学习臧克家写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理解他的精神品质。

3、走近臧克家 臧克家(1905-2004),笔耕不辍,走过一个世纪的臧克家从“农民诗人”走到“诗坛泰斗”。尤其他当年为纪念鲁迅而作的《有的人》在广大群众中流传甚广,深入人心。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知遇相惜,亦师亦友——臧克家和闻一多 2、闻一多(1899-1946)——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的一生。 3、积累生字词 ①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②读一读,写一写以上词语 ③词语积累 目不窥园一反既往兀兀穷年 诗兴不小迥乎不同气冲斗年 4、整体感知,阅读课文 ①诗论交流:这篇文章为什么取标题“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②文章是从哪两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③综合这两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文回答)

《古典园林》教案及备课笔记

沈阳工业大学备课笔记与教案撰写规范撰写备课笔记、设计教学方案(简称教案)是教师进行正式教学实践前必须完成的教学准备环节,是教师将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结合的具体化过程,是教师落实教学大纲、实施教学过程所依据的教学文件之一,是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为此,学校特制订本要求。 一、备课笔记与教案内涵的界定 撰写备课笔记是教师依据课程的教学大纲,参照教材和参考资料对所授课内容进行梳理与整理的过程。备课笔记承载的基本内容是知识信息,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内容应详尽而全面,条理清晰,逻辑清楚。备课笔记是教师知识结构和学术水平的体现,是教师对教学工作投入精力的反映。 教案是教师依据教学日历,为完成每一次课的教学任务而设计的教学实施方案。教案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纲要、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方式、课后作业或思考问题等项内容,承载的基本内容是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信息,解决的是“怎么教”的问题。教案是教师教学理念、教学组织能力的体现,是教师个人素质与教学水平的反映。 二、教案的基本要素 教案的基本要素为:授课时间、授课章节(或主题)、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内容纲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施步骤(板书设计)、课后作业、课后小结。 其中教学内容纲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施步骤(板书设计)是整个教案的主体部分,教师要制定详细计划,既要体现教学活动的逻辑程序,又要划分出若干环节或步骤,并考虑到它们的时间分配、具体方法的应用,相互间的衔接、过渡,以及教学过程与板书的协调等等,充分反映教师教学设计思想,体现教师的教学经验和风格。 三、备课笔记与教案撰写要求 1.教师撰写备课笔记与教案必须以课程的教学大纲为依据,钻研教材,弄清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了解课程体系、结构、重点与难点,同时要注意广泛阅读本门课程的相关资料,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并根据社会的发展及

《孔孟》备课笔记教学教案

《孔孟》备课笔记教学教案 一、课文悟读 在中国思想史上,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历经千年而不朽。作为儒家思想代表人物的孔子和孟子,确实是非凡智慧的集大成者,他们独具如炬慧眼,神思澄明如水,他们的思想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他们就像现代的基督徒,相信道德的力量,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文化传统的力量,相信人与人之间高度的道德标准。 孔孟思想虽然一脉相传,但仔细比较,却也发现他们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这虽与他们所处的时代有很大的关系,但与他们的个性也不无关联。 读《论语》《孟子》,观孔孟言行,他们的人品、个性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孔子的弟子颜回曾赞美孔子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而孔子自己的描述尤其好。“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孔子生活的快乐、热情及其充实的内心世界。 《史记·孔子世家》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东郭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颊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

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孔子的独具的风趣,在他挖苦自己时自然流露出来。他们师生间偶尔的玩笑,其中点缀着几处隽永的警语,经常的沟通和切磋,使得他们关系融洽,亲如父子。 孔子和子路、冉有、公西华及曾皙谈志向,轮到曾皙时,他说出一段诗情画意的话来——“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一下子把孔子感动得心旷神怡,喟然叹服。 一袭布衫,大袖飘飘,身体的宽舒与心灵的自由相得益彰,几个大人,又配上几个嬉闹无忧的顽童,这气氛活泼而不拘谨,游戏而不功利。这不正是孔子乐观、积极、热情、率性、纯真品性的形象写照吗?程朱理学禁绝人的七情六欲,而孔子竟是这么一个活泼泼的、有血有肉的性情中人啊! 孟子是一个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责任心非常强的人,以“兼济天下”为己任,倡导自省精神,以身作则,言行中也处处体现出这种自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为人自信自傲,认为人人都可为圣贤,且锋芒毕露,好辩而且善辩,动辄与人交锋,欲争必胜,揪住君王就讲道理,并且直言不讳,咄咄逼人,指责统治者“望之不似人君”,甚至当面批评当权者不实行仁政,“率兽而食人”,把政治搞得一团糟,主张“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言语坦率,嬉笑怒骂,绝不作吞吞吐吐之态。

备课笔记与教案撰写规范

张掖市第三中学 备课笔记与教案撰写规范 撰写备课笔记、设计教学方案(简称教案)是教师进行正式教学实践前必须完成的教学准备环节,是教师将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结合的具体化过程,是教师落实教学大纲、实施教学过程所依据的教学文件之一,是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为此,学校特制订本要求。 一、备课笔记与教案内涵的界定 撰写备课笔记是教师依据课程的教学大纲,参照教材和参考资料对所授课内容进行梳理与整理的过程。备课笔记承载的基本内容是知识信息,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内容应详尽而全面,条理清晰,逻辑清楚。备课笔记是教师知识结构和学术水平的体现,是教师对教学工作投入精力的反映。 教案是教师依据教学日历,为完成每一次课的教学任务而设计的教学实施方案。教案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纲要、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方式、课后作业或思考问题等项内容,承载的基本内容是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信息,解决的是“怎么教”的问题。教案是教师教学理念、教学组织能力的体现,是教师个人素质与教学水平的反映。 二、教案的基本要素 — 1 —

教案的基本要素为:授课时间、授课章节(或主题)、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内容纲要、采用的教学 方法、教学手段、实施步骤(板书设计)、课后作业、课 后小结。 其中教学内容纲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 施步骤(板书设计)是整个教案的主体部分,教师要制定 详细计划,既要体现教学活动的逻辑程序,又要划分出若 干环节或步骤,并考虑到它们的时间分配、具体方法的应用,相互间的衔接、过渡,以及教学过程与板书的协调等等,充分反映教师教学设计思想,体现教师的教学经验和 风格。 三、备课笔记与教案撰写要求 1.教师撰写备课笔记与教案必须以课程的教学大纲为 依据,钻研教材,弄清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了解课程体系、结构、重点与难点,同时要注意广泛阅读本门课程的相关 资料,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并根据社会的发展 及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及时增加和补充前沿内容。教师承担 每门课程都必须有备课笔记,进行的每一次课都必须有教案,备课笔记和教案每年都应修订。 2.教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对讲 授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与设计,体现出专业、层次等教学 对象的差异性; 3.教案以一次课(2学时)为单元撰写(同一学期重复 课程,相同的教学进度可以合并用同一个教案); — 2 —

教师如何有效备课

教师如何有效备课 备课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有效的备课是避免无效学习的前提。但今日之备课已被彻底异化、变态化、虚假化、无效化。有歌为证,歌名《心太软》——“夜深了你还不想睡,你还在抄教案吗?你这样辛苦到底累不累?还是纯属自我安慰?” 备课就是抄教案,异化一也。 抓备课就是查教案,异化二也。 不祛除异化,回归本义,求真求实,而谈有效备课,无异乎缘木求鱼。 如何做到有效备课? 一曰废除所谓写教案。 写教案不等同于备课,抄教案更是伪备课。误人误己,遗毒无穷。 惟有取消查教案,教师不必违心地把宝贵时间耗费在全无意义的抄教案上,才能谈得上备课不备课,有效没有效。 所“写”教案如何,一丝一毫也不能反映备课情况。或者可以说,教案越“好”,备得越差,教学越是无效。在任务重压力大的情况下,如此有限的、宝贵的时间,用来抄教案,那哪来时间备课?遑论有效? 而真正意义上的、扎实有效的备课,不一定是以教案来体现。可以是零星的笔记,可以是杂乱的摘抄;可以是资料的拼贴;可以是符号、圈点、勾画;也可以是个中三味,烂熟于腹,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了无痕迹,方为“不射之射”,几于备课之最高境界。真正踏踏实

实备了课的教师,是不可能有一本很好看的教案的。 须知真正有效的教学,必然基于真正有效的备课,也必然不依靠教案。正如一味按剧本表演的演员是三流演员一样,一味按教案上课的教师必然是蹩脚教师。 写教案于教学之无用,于备课之破坏,可知矣。 写教案,查教案,可以休矣。 二曰功夫在诗外。 备好课的基础是什么?不是参考书、现成教案、这个那个技术、此项彼项工具,而是教师自身综合素养。 读书、学习,是提高自身素养的不二法门。教师要做终身学习的典范,不可固步自封,自我满足,放松学习,那样是连本职工作也做不好的。 仅仅看本学科的书、教学的书也是不够的,须知学科整合、综合学习是大势所趋,不容回避。文科教师也可以看一点理科书,理科教师也可以看一点文科书,看不了太深的,可以看一些基础的,普及性质的。知识面广一点,对备课,对教学,是大有裨益的。 教学书可以看得多一点,教案可以看得多一点,但要养成习惯,坚持长期看,汲取营养,为我所用;而不是临时抱佛脚,教哪课看哪课,照猫画虎,生搬硬套,不求真实效果,只图敷衍任务。要多看真实的教学实录,那些花里胡哨作秀的所谓优质教案,是用来哄鬼的,不是用来教学生的,可以少看点。话再说回去,有抄一篇教案的时间,可以看五六篇教案,抄一篇毫无收益,而看上五六篇必有启发。是抄

《最苦与最乐》备课笔记教案资料

最苦与最乐(梁启超) 备课笔记(紫金中学语文教研室:左增福) 一、作家作品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梁启超主张“变法”、“育人才”、“开学校”、“变科举”等,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流亡。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在掌握有关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文章流畅而又凝练的语言。 (二)、能力目标 1、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2、学习课文在论述过程中展现中心论点的写法。 (三)、情感目标 树立对家庭、社会、国家、自己的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 对人生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 (五)、教学难点 训练严密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三、课文结构层次 全文可分为三个段落 (一)、第一部分(第1、2段):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分论点1)。 第1自然段:运用设问引出论点,责任未了,痛苦是无法解脱得。 本段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人生什么事最苦呢?到“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运用设问引出分论点,人生最大的痛苦在于负了未了的责任。 第二层:(从“人若能知足”到“也不算什么苦”):论述人最大的痛苦不是贫困老死的理由。 第三层:(从“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到“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论述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负了责任的理由。 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最苦呢? 正面: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 反面: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 从以上正反两方面推论出最苦的原因: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 第2自然段:具体地说明责任未了痛苦是无法解脱的。 本段指出人生在世,无论对朋友、家庭、社会、国家乃至对自己,都有责任,一旦应尽的责任没有尽,这种痛苦无法解脱。 本段也分为三层。

《灯》备课笔记 教案教学设计

《灯》备课笔记教案教学设计 韩永胜 一、课文悟读 能站在文学巨人的面前谈巨人的文章,在现行中学教材里是不多见的,而《灯》就是我们可以直面作家的作品。读这篇作品就仿佛随着作者又回到了他作为有理想、有气节的热血沸腾的青年时代。生逢乱世而沉静应对,对自己、对生活、对国家充满必胜的信心。因热情而生希望,因深刻而有信心,因愤怒而显平静,因执著而富有创造——《灯》反映了巴金先生的一贯追求,也反映了他“灯”的情结。 巴金在谈《黑夜行舟》的创作时说:“我看见远方一盏红灯闪闪发光,我不知道灯在哪里,但是它牵引着我的心,仿佛有人在前面指路。”当时他还不满19岁。1931年他在《激流》总序里谈到:“我还年轻,我还要活下去,我还要征服生活。我知道生活的激流不会停止,且看它把我带到什么地方去!”这段话表明了他的生活态度。后来他在《电椅集·代序》中又说:“我确实喜欢自己的文章……光明,这就是我许多年来在黑夜里叫喊的目标。”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求。在写《灯》之前巴金先生在桂林写了一篇《爱尔克的灯光》,我们

可以把他看成《灯》的姊妹篇,用“灯”象征希望,象征理想,象征着对生活、对胜利的信心。 与小说相比,散文并不是巴金先生的主体创作内容,但散文作为他小说创作的补充和内容的延续,更明确地谈出了自己的写作意图和人生态度。在“灯”中,作者营造了一个巨大的黑暗背景,但于黑暗中却有着不可遏制的激情。热情之火无处不在,化成灯寓于每一段文字中。 “在右边,傍山建筑的几处平房里射出来几点灯光,它们给我扫淡了黑暗的颜色。” “这些深夜还燃着的灯,它们(似乎只有它们)默默地在散布一点点的光和热,不仅给我,而且还给那些寒夜里不能睡眠的人,和那些这时候还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路人。” “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 “他们点灯不是为我,在他们的梦寐中也不会出现我的影子。但是我的心仍然得到了益处。我爱这样的灯光。” “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我们将这些话连接起来看,从作者反复的吟咏中我们会感受到作者的激情与执著,会看到作者之于生活、胜利的信心!黑暗的包围与重压让作者感到“窒闷”,但作者将黑暗和窒闷

《齐桓晋文之事》备课笔记高中语文教案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活动于战国中期的一位儒学大师,他也曾周游列国兜售儒家学说,但和孔子一样,他的学说也百不一售。本文记叙的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时和齐宣王的一次关于“王道”问题的谈话。这是一次非常成功和精彩的游说。在孟子的层层诱导之下,齐宣王侧耳恭听了儒家“保民而王”的“仁政”学说,虽然事后齐宣王并没有付诸实施,但这恐怕要归因于当时的社会发展大趋势。在以兼并战争为主要形式的动乱社会中,只有兼并才能实现社会的统一,才能结束战乱,因此孟子所说的“王道”和“仁政”在当时是行不通的。可文章却写得很有特色,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孟子的思想;而孟子在游说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高妙的论辩艺术,更使本文成了游说的名篇。 凡是高妙的游说,论辩者首先要把握对方的心理,化解对方的敌意,求同存异,掌握主动,蓄谋存势,然后再抓住时机,一举攻破对方。考察烛之武、文种、触龙还有邹忌的游说,虽然各有其风格和特点,但也无不入此规则。孟子比起这些人来,则更显其圣人之胸襟、高屋建瓴之气势和进退自如之能事。尤其是在论说的主动权钓把握上和千回百转、迂回前进、游刃有余的说理过程上,更为人称道。他一步一步牵着齐宣王的鼻子走到自己的“仁政”之路上来,其中弃“齐桓晋文之事”,谈“保民而王”之术,避实就虚,弃异求同的话题选择;用“以羊易牛”的小事,发掘对方长处,给予对方信心,缩短双方距离的心理战术;要说道理,先举事例,打比方,“引而不发,跃如也”,并逐层推进的启发方式;明知故问,有纵有擒,因势利导,引之人彀,由齐宣王高高在上的问询,到自己承认“吾惛,不能进于是矣”的“围剿”等方法令人叫绝。短短的篇章,波翻浪卷,风云开合,舒卷自如。 孟子生活在百家争鸣的时代,为了使儒学能够在诸家学说中独领风骚,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君主的采纳,孟子充分表现了他“好辩”的风格、“能言”的特长,游说诸侯,批驳论敌,议论风发,纵横捭阖。《孟子》一书也具备了宗旨宏远、逻辑清晰、气势磅礴、语言生动和技巧娴熟的特点,这不仅使孟子在当时即享有雄辩家的盛誉,而且对后世政论史、文学史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前两天看《南方周末》,有报道说美国一位社会心理学博士搞了一项课题研究——如何让人们降低对诱惑的抵制,让游说和劝告更具说服力。看来,如何使你的言词更具说服力,更容易打动别人,这已经成为当代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严肃对待的研究课题了,而且,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游说的科学”还会随着经济生活的丰富、国际间交往的增多、政治或民族冲突的延续而发扬光大。 二、亮点探究 1. 孟子并非真的不知道“桓文之事”,在《论语》和《孟子》的其他篇章中对此事都有所评价,那么他为什么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臣未之闻也”呢?圣人也会说谎么? 探究学习:齐桓公和晋文公都是“春秋五霸”之一,齐宣王问“桓文之事”的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称霸天下的办法,而孟子如果直接回答了,就必然会使话题与自己“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背道而驰,说服齐王的意图便绝难实现了。所以,他巧妙地回避了这个问题,用“臣未之闻也”这样的话推掉了。这不是有意说谎,而是采用了避实就虚的战术,他在设法给自己将要讲的内容铺设道路——后文便用“无以,则王乎”的问题,抓住齐宣王的关注点,化被动为主动,引导着齐宣王步步走向自己的理想王国了。

中班教师备课笔记

中班教师备课笔记 第一周(2月17日~2月18日) 2月17日星期四下午 一、游戏活动: 内容:体游—玩报纸。 目标:能想出多种方法玩报纸,会一纸多玩。 二、日常活动: 让幼儿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性。 三、家园共育: . 教育幼儿讲究卫生。 2月18日星期五下午 一、游戏活动: 内容:音游—蹦蹦跳跳身体好。 目标:学习用说唱以及活泼欢快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情感。 二、日常活动: 请幼儿为花儿浇浇水,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家园共育: 引导幼儿关注身边的好人好事。 第二周(2月21日~2月25日) 2月21日星期一上午 一、晨间活动: 目标:1、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提高身体灵活性。 2、培养幼儿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 内容:1、接待幼儿、师生问好。 2、摆放小椅子。 3、自选活动: 室内:折纸、积木、七巧板。 室外:跳绳、飞标、踩高跷。 4、谈话:表扬活动中谦让的幼儿。 二、早操:大班徒手操 目标:要求幼儿动作和拍有力。 三、教学活动 活动一:小猫钓鱼(语言)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把握作品中角色的特点与对话。 2、感受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 准备: 1、日常活动中播放配套磁带中《小猫钓鱼》的故事,让幼儿熟悉故事情节。 2、有关故事的角色头饰和道具。 过程: 1、回忆故事情节,讨论故事内容,理解角色的行为与对话。 (1)故事《小猫钓鱼》里有哪些角色?主要讲的是谁?

(2)小猫一共钓了了几次鱼?都钓到了吗? 第一次钓鱼时,它看见了谁?钓到鱼了吗? 第二次钓鱼时,它看见了谁?钓到鱼了吗? (3)前面两次小猫为什么钓不到鱼? (4)当小猫第一次没有钓到鱼时,他心里怎么想?说了些什么话?说话时会是 什么口气?你能表演一下吗? (5)是谁帮助了小猫?是怎么帮的? (6)最后小猫钓鱼时又发生了什么情况呢? 2、安静地、完整地听一遍故事。 3、引导幼儿自己阅读配套《幼儿画册》中小猫钓鱼的故事,并能简单复述故 事。 4、请幼儿根据自己喜欢的角色来扮演,表演故事。 5、幼儿评价谁演得最好。 活动二:参观图书馆 目标: 1、了解图书馆内几个主要区域的特点,知道图书馆是藏书、借书、看书的地 方,感受阅览室里人们安静看书的氛围。 2、会访问工作人员和借书的人,对图书有初步的了解。 准备: 1、参观图书馆的录像。 2、幼儿图书若干。 3、请幼儿收集一些图书来园。 过程: 1、通过谈话引起幼儿参观的兴趣。 你喜欢看书吗? 什么地方存放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图书可以给人们阅读? 有谁在图书馆看过书、借过书?讲讲你是怎么做的。 2、与幼儿共同制定参观事项。 你觉得图书馆会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图书馆里那么安静? 参观时要注意什么? 你想访问谁?访问别人时,可以问些什么?还要注意什么? 3、组织幼儿看录像——参观图书馆,并为幼儿提供帮助。 围绕幼儿参观前的谈话内容,介绍参观的路线、参观的区域分布(有 条件的话,指导幼儿查阅触摸式电子阅览室),带领幼儿有秩序地参观。鼓励幼儿礼貌、大胆、轻声地访问。让幼儿尝试用事先准备的借书卡去借阅图书。 4、看过录像后的谈话。 你喜欢图书馆吗?为什么? 你们想在班里建一个自己的图书馆吗? 怎么布置小小图书馆呢?图书哪儿来呢? 和幼儿一起讨论这些图书怎样分类? 讨论后一起布置小小图书馆,分享看书的快乐。 四、区域活动 内容:阅读区

高中语文教案《齐桓晋文之事》备课笔记

一、课文悟读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活动于战国中期的一位儒学大师,他也曾周游列国兜售儒家学说,但和孔子一样,他的学说也百不一售。本文记叙的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时和齐宣王的一次关于“王道”问题的谈话。这是一次非常成功和精彩的游说。在孟子的层层诱导之下,齐宣王侧耳恭听了儒家“保民而王”的“仁政”学说,虽然事后齐宣王并没有付诸实施,但这恐怕要归因于当时的社会发展大趋势。在以兼并战争为主要形式的动乱社会中,只有兼并才能实现社会的统一,才能结束战乱,因此孟子所说的“王道”和“仁政”在当时是行不通的。可文章却写得很有特色,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孟子的思想;而孟子在游说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高妙的论辩艺术,更使本文成了游说的名篇。 凡是高妙的游说,论辩者首先要把握对方的心理,化解对方的敌意,求同存异,掌握主动,蓄谋存势,然后再抓住时机,一举攻破对方。考察烛之武、文种、触龙还有邹忌的游说,虽然各有其风格和特点,但也无不入此规则。孟子比起这些人来,则更显其圣人之胸襟、高屋建瓴之气势和进退自如之能事。尤其是在论说的主动权钓把握上和千回百转、迂回前进、游刃有余的说理过程上,更为人称道。他一步一步牵着齐宣王的鼻子走到自己的“仁政”之路上来,其中弃“齐桓晋文之事”,谈“保民而王”之术,避实就虚,弃异求同的话题选择;用“以羊易牛”的小事,发掘对方长处,给予对方信心,缩短双方距离的心理战术;要说道理,先举事例,打比方,“引而不发,跃如也”,并逐层推进的启发方式;明知故问,有纵有擒,因势利导,引之人彀,由齐宣王高高在上的问询,到自己承认“吾惛,不能进于是矣”的“围剿”等方法令人叫绝。短短的篇章,波翻浪卷,风云开合,舒卷自如。 孟子生活在百家争鸣的时代,为了使儒学能够在诸家学说中独领风骚,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君主的采纳,孟子充分表现了他“好辩”的风格、“能言”的特长,游说诸侯,批驳论敌,议论风发,纵横捭阖。《孟子》一书也具备了宗旨宏远、逻辑清晰、气势磅礴、语言生动和技巧娴熟的特点,这不仅使孟子在当时即享有雄辩家的盛誉,而且对后世政论史、文学史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前两天看《南方周末》,有报道说美国一位社会心理学博士搞了一项课题研究——如何让人们降低对诱惑的抵制,让游说和劝告更具说服力。看来,如何使

幼儿大班一周备课笔记

幼儿大班一周备课内容 星期一 晨间活动:呼啦圈 活动一 活动名称: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所描述的内容及词句。 2.仔细观察画面中的场景,并体会其意境。 3.感受与体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4.学习富有情感地朗诵古诗。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挂图。 2.地图一张、茱萸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以富有感情的语调将诗朗诵一遍。 2.教师大致描述古诗情节。 3.请幼儿跟着老师一同逐句朗诵一遍。 4.教师将本诗翻译成白话,并说明其意境。 5.教师可将地图展示出来,并指出华山的位置,让幼儿有大致的地理概念即可。6.展示茱萸的图片,说明其为植物的一种。它会散发出浓烈的香味,传说佩戴茱萸有辟邪的作用。 7.待幼儿初步了解诗的内容后,教师再提问,以进一步感受诗意。 教师: (1)你知道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吗? (2)在这个节日有哪些习俗呢? (3)图中作者有人做伴,一起攀登高山吗? (4)他看起来感觉如何? (5)小朋友,你和家人分开过吗?感觉如何? 8.教师总结幼儿的经验及感受后,再次强调诗中孤独的意境,及诗人无法与家人相聚的无奈。 9.教师带领幼儿一同富有感情地将古诗朗诵一遍。 活动二 活动名称:兔奶奶进城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根据兔奶奶进城找熊奶奶的线索,讲述故事。 2.运用生活经验,理解城市变化,愿意接纳城市的变化。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幼儿接触过地图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从自身的生活经验谈谈对“什么是城市的变化”的理解。 提问:什么叫“城市”?什么叫“变化”? 2.阅读活动:兔奶奶进城。

(1)观察旧地图,引导幼儿学习看地图的方法。 (2)引导幼儿学习看地图,说出兔奶奶进城去熊奶奶的路线。 (3)观察新地图,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新旧地图的不同之处。 (4)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地图变化后兔奶奶进城去熊奶奶的路上,能够看到城市的哪些变化? 3.引导幼儿讨论: (1)你喜欢城市的变化吗?为什么? (2)城市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 教学反思: 游戏一: 目标: 游戏二: 目标: 星期二 晨间活动:跳绳 活动一 活动名称:洞洞积木 活动目标: 1.认识并观察以不同方向为起点的排列顺序. 2.能知道1~10的数字序列. 3.认识事物的位置顺序与空间关系. 4.学习排序的起点,并做双向序数的排列运用. 活动准备: 1.不同形状的积木10个. 2.1~10数字图卡、箭头符号卡. 3..胶带. 活动过程: (一)教师拿出不同形状的积木,请幼儿试着将这些积木堆高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块积木.从上往下数,再从下往上数.数积木时要求幼儿说出第一个第二个……. (二)教师贴箭头符号 师:从上往下数,这块积木是排第几个?如果从下往上又是第几个? 这块积木上是什么形状的积木?下面是什么积木? 为什么固定的一块积木,它的顺序排列却有不同? (三)教师改变排列方向,让幼儿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数一数,观察有什么变化? (四)连连看 引导幼儿将每块积木用线连到相应的数字上,再用颜色图卡排出相对应顺序的积木颜色. (五)幼儿作业 (六)教师评价幼儿作业情况. 活动二 活动名称:糖从哪里来

《短文两篇》备课笔记 教案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备课笔记教案教学设计 王红元 一、课文悟读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盛行。一些饱学之士纷纷周游列国,向各国的执政者推销自己的主张和行动策略。为了把深奥的道理通俗化,他们往往以生动而又深刻的比喻来讽谏执政者。寓言是比喻的高级形式,因为通俗易懂,又有对生活漫画式的夸张,虽是杜撰虚拟的生活场景,却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孟子参透了执政者的心思,讲究说理技巧,做到了听众能听、爱听,治国方略就轻而易举地“贩卖”了出去。《短文两篇》同样具备上述特征。现略述如下: 1.精心选择故事的主人公,请执政者人瓮。《短文两篇》讲述了一些百姓故事,易于被执政者接受。言的是“齐人”“妻妾”“弈秋”之徒,道的是小人物的家长里短,学习进修,甚至街谈巷议,与政治大事毫不相干。作为一国的执政者,难得有机会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了解民情,做个爱民如子的明君圣主,即使仅仅是脸面上的事,也绝对会笑着细听分说。

在卑贱的子民面前,国君常想表现出凡人所不能及的判断能力。再者,他人的是是非非,与己无干,自然倍加严格要求。“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此时的国君绝对是英明的“旁观者”。“齐人”,堂堂的汉子,背着妻妾干那见不得人的勾当,还恬着脸编瞎话蒙骗她们,这与掩耳盗铃有何区别?大是大非面前,妻妾尚能“泣”“讪”,执政者更能表现出坚定的立场,毕竟说人家容易。怎知最后引火烧身,面对自己犯下的类似错误,只好乖乖地自投罗网。大庭广众下,执政者如果手握两套行事标准,对人“马克思主义”,对己“自由主义”,圣主的颜面何在?孟子抓住了人们共有的对己宽松、对人严格的自私心态,让执政者心甘情愿地被牵引着走进其布下的理性思维空间。 2.寓言故事情节简单,有时仅仅是一个情景性的设喻,却可笑、夸张而荒诞,形成语言风趣幽默、寓意醒豁的艺术效果。“齐人”去坟地求乞祭祀剩余的食物,不至餍不返,归家时又在妻妾面前大吹大擂,一“乞”,一“骄”,掩盖了丑恶的事实,满足了可笑的虚荣心。寓言故事极尽夸张之能事,在形象的故事中寄托深刻的寓意,将深奥抽象的道理变为通俗易懂、是非分明的故事,给咄咄逼人的说理披上了一件温情而美丽的外衣。虽折了点理性的锐气,却更易为人接受,穿透力无疑增强了。而人物夸张变形、有悖于常情的举动,将问题夸

《观潮》备课笔记_教案教学设计

《观潮》备课笔记 一、课文悟读诗仙李白在《将进酒》中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国有句俗语叫“水到东海不回头”。可钱塘江的水则不然,每年八月要趁良辰美景从东海回趟娘家,她回来时,气势非凡,真是天下最雄伟壮观的景象,从皇帝到庶民,都要先睹为快。钱塘江观潮,历史悠久,有文献记载的就有两千多年,为宋朝时最盛。现在观潮在浙江海宁,但在宋代,观潮胜地却在临安,就是今天的杭州市。南宋定都临安,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都要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周密在《观潮》开篇,采用渲染手法,用“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一句先声夺人,接着由远而近,写大潮到来时的情景。当潮水远远地从海口那儿涨起时,细如“银线”,由于距离远,“犹抱琵琶半遮面”,只能望见其大致的形貌和颜色。渐渐地就会看到“海上涛头一线来”,有一条银色的横线向这边缓缓移动,像大家闺秀,身披银色条裙,姗姗而来。这时观潮人都要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翘首眺望,像是娘家人盼望着远嫁归来的姑娘。后来,大潮越涌越近,白浪滔天,就像玉砌的城堡、雪堆的山岭一样。那潮声如疾雷轰鸣,惊天动地;那气势像要吞下蓝天、淋洗太阳,豪迈恣睢,真可谓“怒涛沃日为之阴”(郑獬《观涛》)啊!作者用杨万里的诗句“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来形容大潮来时的情景,两相印证,巧作小结,画龙点睛。钱

塘江大潮已是天下奇观,而精彩的水军演习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作者以惊涛骇浪烘托水军演习武艺高强,水军与巨潮大浪斗智斗勇着实让观潮人捏出一把汗,不过有惊无险,宋军胜利了,:“敌船”灰飞烟灭,随波消逝。当然,这里描写的只是寄托作者故国之思而已,他写这篇文章时,南宋早已灭亡。作者未能认识到南宋皇帝偏安于江南一隅,直把杭州当汴州,声色犬马,纵情游乐,当时水军演习只是为了观赏,并没有从实战出发。后来元军南犯,宋军战船数千,舳舻相接,但不堪一击。这是作者的局限。“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数百弄潮健儿的惊险表演,更让观潮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作者在这里着意刻画出人是大自然的精灵,自然风景因有了人的活动而更加美丽,表现了人敢于和自然搏斗的大无畏精神。“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沿岸十余里,人头攒动,车马塞途,江潮人潮,连成一片。文章以人潮涌动反衬江潮奇美,真是言此意彼的精妙之笔。二、亮点探究1.《观潮》第一句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古人又称浙江大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夸张说法吗?为什么?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学习:第一句用渲染手法揭示了描写对象,点明了题旨,提示了中心,可以说集全文要义于首句。古人称钱塘江大潮“壮观天下无”符合实际,不是夸张,因为这一奇观举世无双。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钱塘江的江口在杭州湾的人海处呈喇叭状,向内逐渐浅狭,海潮倒灌,潮波传播又受到内江狭窄江面的约束,这就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涌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六至十八日,大潮最盛。其二,是江口有巨

各教师的备课要求及教案的写法讲课稿

各教师的备课要求及教案的写法 教师的教学工作,包括制定教学计划、备课、组织课堂教学、批改作业、指导学生课外活动、进行考查考试等。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师实施教学计划、组织课堂教学的必要保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上好一节课,完成既定的教学计划,就有必要对自己的教学教案作一番认真、仔细的准备。备课,有广义的备课和狭义的备课之分。广义的备课又叫间接的备课。教师的生活阅历、思想修养、知识积累、工作经验等等,教师的个性的完美发展都属于备课的范围。狭义的备课又叫直接备课。它分为远期备课和近期备课两种。远期备课是指对教学大纲、教材体系及学生情况的了解和掌握。近期备课又叫现场备课,是指研究具体的单元或课题,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步骤,选择教学方法,编制教案等。广义的备课是狭义备课的基础(智力背景),狭义的备课是广义备课的具体体现,它不断完善和充实着广义的备课。教师的教案是教师备课的结晶,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实施计划。教案的主要内容有单元计划、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单元计划、课题计划包括单元课文题目、教学目标和教学设想,是教案的纲要部分。课时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是教案的主体部分。从内容看,教案有详细教案、简略教案、重点教案、教学笔记、书上批注、心中设计之分;从形式上看,教案有表述型、表格型、纲要型、流程型等。但不管内容如何,形式如何,都必须具有科学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所谓科学性,包括知识的科学性和教学规律的科学性,主要是教学规律的科学性。它既要反映知识内部的规律,更要反映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规律。所谓创造性,是指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学生实际以及教学条件、教师自身特点等确定教学目的,组织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步骤,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具。教案不是学科知识的汇集,也不是教学参考资料的摘抄,而是适应具体情况的具体设计。所谓实用性,就是能够运用于教学实践。它的根本任务是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方法问题),而不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内容问题)。总之,教师的教案应该是“方法型”的教案,而不是“知识型”的教案。它是教师在上课时的操作程序,而不是教师表现自己的知识序列;它不是教材(知识点)的分析,也不是教学论文,而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和方法。这是教案区别于教材、教学参考资料、文章分析和教学论文的主要特征。 教案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一种设计设想,是教学活动的预案。教师的教学活动不应该没有教案,没有教案,课堂上开越野车,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完全跟着感觉走,教学就充满了盲目性,效果肯定不会好。一般说来,高水平的教案,会带来高水平的教学效果,低水平教案,会带来低水平教学效果. 教案水平的高低与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教师的认识、学生的认识以及教材的认识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我想先说说我对这四个方面的认识,供大家参考: 一、弄清四个认识 1、教学的认识 什么是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还是教师教学生怎么学习。 对教学的认识问题就是教师的教学观。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我们青年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教学是什么?教学是一种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种活动,是师生以教材为媒介、以实现新课程标准要求为目标的活动。也就是实现“新课标”在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单元、不同章节的教学目标——知识的、技能的、情

创意版报告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备课笔记完整版.doc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备课笔记 教案备课笔记是老师的工作之一,只有提供一份好的教案,才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希望对您有用。 第一部分 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如下: 第十六章分式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与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性质,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第十七章函数及其图像 函数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模型,本单元学生在学

习了一次函数后,进一步研究反比例函数。学生在本章中经历: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经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探索过程,在交流中发展能力这是本章的重点之一; 经历本章的重点之二:利用反比例函数及图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经历函数图象信息的识别应用过程,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会作反比例函数图象,并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章的难点在于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以及提高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第十九章矩形、菱形、正方形通过逆命题的猜想、操作验证、逻辑推理证明等过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几种图形的判定方法,进一步体验合情推理和逻辑推理的融合,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第二十章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 本章主要内容有三节: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选用;极差、方差与标准差。全章内容尽可能围绕真实的数据展开。

教案(备课笔记)撰写情况统计表.doc

关于组织参加2019年吉林市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暨星级教师评选报名及考试工作的通知 全市各中小学、职业教育中心、特殊教育学校: 在各校领导的重视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下,吉林市2019年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大练功,大比武”活动的校内初评工作现已结束。在基本尊重各校初评成绩的基础上,教研室组成评审小组,结合参评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等材料进行了全面细致,公平公正的县级终评,并按照吉林市教育局的相关文件要求,评选出相应比例的“二星级教师”。 根据吉林市教育局下发的《吉林市2019年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星级教师评选办法》相关规定,2019年“星级教师”的申报和评选工作即将开始。按照《吉林市“三星级教师”评选条件》,教研室组成专门评审推荐小组,结合教师“大练比”的教学视频、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风格和作用发挥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排序,进行了36位“星级教师”的推荐工作。现将申报名单公布如下并提出相关工作要求: 一、2019年参加星级教师评选人员名单(见附件1) 二、已获星级教师称号申报2019年晋级评选教师名单

(见附件2) 三、申报材料内容及上交要求 ●2017、2018年的老星级教师 1.已通过理论测试的三星及三星以上教师,只填写附件4的《身份证复印件汇总表》(将身份证正面图片复制粘贴到左上角方格内,和方格边框大小吻合)。在“吉林市______星级……”横线上标注目前级别。将此表电子版于4月23日下午1点前上传到本学科教研员QQ上;同时输出一份文本,由学校领导签字并加盖公章(在右下角),于4月24日9:30前送交本学科教研员处。 2.未通过理论考核且申报本年度评选的“三星级教师”填写两类。 一是《身份证复印件汇总表》(方法和要求同上)。另外再按具体要求填写《理论考试留存页》。输出一份文本,加盖学校公章(在右下角),于4月24日9:30前送交本学科教研员处。 ●2019年申报的新星级教师 上交内容:按不同类别填写附件3的吉林市2019年“星级教师”评选申报审批表;除自然条件外,与每项申报表内容相匹配的佐证材料复印件;理论考试存留页;承诺书;身份证复印件;2019年《星级教师评选申报汇总表》EXCEL版。 上交要求 1.申报审批表:选择正确类别填写(参照附件1);填写前务必要仔细阅读“申报审批表”的填表说明,严格对照说

如何进行备课与教案编写

如何进行备课与教案编写 如何进行备课与教案编写 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是教学的五个环节,其中备课为首,可见其重要.备课是教师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收集材料,研究教学方法,形成教学能力的过程.教师备课时需弄清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学生怎么学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即教案。 备课是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步骤,是形成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备课是讲好课的基础与前提,是决定讲课成败的关键,备课越充分,讲课时底气就越足。 一、备课的基本内容 备课是任课教师在开课前的教学准备活动,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明确本课程的地位、任务和作用 教师在接受教学任务后,首先应查阅所教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明确课程的性质,由此分析课程在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中所起的作用,确定课程的教学总目标。 (2)编制教学进度 教师应熟悉课程标准,明确其中的教学基本要求,制定教学进度表。(3)撰写备课笔记 教师需围绕课程标准,认真钻KCB齿轮油泵研教材,广泛阅读相关教学参考资料,确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设计教学过程,明确采用的教学

方法和手段,撰写出详细的教学方案即备课笔记。 二、备课笔记(教学方案简称教案) 备课笔记详细书写了教师在课堂教学前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是教师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分析学生情况后,形成的教学目标要求、重点难点、教学思路、教学环节和策略的文本表现形式。写备课笔记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高压渣油泵形成和教学经验的不断丰富,是教师成长的重要环节。 备课笔记作为实施教学的文件,应包括下列内容: (1)每次课的教学目的 课堂教学应该完成的任务包括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整个教学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因此每次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并将它有效地落实到学生身上,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有明确的目的,而“当一个人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并以它来推动自己的学习时,这种学习KCB-300的目的就成为一种有力的动机”([美] 奥苏伯尔语)。 (2)讲授的内容提要、重点、难点 一门学科的知识结构,主要由该学科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组成,它不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影响而独立存在,并不断更新和发展。而把学科的知识结构变成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则要充分体现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广泛阅读教学参考书,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知识的来龙去脉与结构,都要搞得清清楚楚。在此基齿轮油泵kcb 55础上,根据教学目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