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

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

国民收入核算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进行总体统计和分析的重要手段。它旨在全面了解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结构特征和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评估政策效果提供依据。本文将介绍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包括国民收入的定义、计算方法、核算表体系以及核算的应用。

一、国民收入的定义

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其所有居民从各种经济活动中取得的全部收入总和。这包括劳动报酬、企业利润、财产收入和税收等。国民收入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国民经济增长和分配公平的基础。

二、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

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生产法和分配法。

1. 生产法

生产法是根据不同产业的增加值来计算国民收入的。增加值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它等于销售收入减去原材料成本和中间消费品成本。通过统计各产业的增加值,再将其相加,就可以得到国民收入的总额。

2. 分配法

分配法是根据收入在不同层面的分配情况来计算国民收入的。按照分配法,国民收入可以分为劳动者收入、企业收入和政府收入三个部分。

劳动者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它主要通过调查统计劳动者的个人收入来计算。企业收入包括企业的净利润、红利和利息等,它主要通过统计企业的财务数据来计算。政府收入包括税收和其他非税收入,它主要通过统计政府的财政数据来计算。

三、国民收入核算表体系

国民收入核算表体系是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框架,它由国民收入核算表、产业核算表和使用核算表三部分组成。

1. 国民收入核算表

国民收入核算表是对国民收入的总体核算,它包括国民收入的总量、构成和分配情况。国民收入核算表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和收入来源的整体情况。

2. 产业核算表

产业核算表是对各产业的经济活动和收入来源进行核算,它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产业的经济发展和贡献度。产业核算表可以分析各产业的增长速度、结构特征和相互关系。

3. 使用核算表

使用核算表是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使用情况进行核算,它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收入的分配公平和经济活动的效益。使用核算表可以分析不同层面的收入分配情况和消费支出情况。

四、国民收入核算的应用

国民收入核算在宏观经济管理和政策制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 经济增长评估

通过国民收入核算,可以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和质量。国民收入的增长可以反映经济活动的繁荣程度和发展动力,有助于制定经济政策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2. 政策效果评估

国民收入核算可以评估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和影响。通过对国民收入的核算和分析,可以了解政策对不同产业和群体的影响程度,为政府评估政策效果和调整政策方向提供决策依据。

3. 分配公平评价

国民收入核算可以评价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通过分析劳动者收入、企业收入和政府收入的分配情况,可以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收入分配公平程度,有助于制定社会政策和推动收入分配改革。

国民收入核算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它通过生产法和分配法的计算方法,构建国民收入核算表体系,

为宏观经济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国民收入核算在经济增长评估、政策效果评估和分配公平评价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通过深入理解和运用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

产品流动法又称为产品支出法、支出法、最终产品法、增值法。?它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将一个国家在一年内消费者所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支出进行加总,来计算该年内全社会所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在运用产品流动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为了避免重复计算,所相加的一定要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是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或劳务,或者说是扣除了生产各个阶段上重复计算后的产品和劳务。中间产品是在以后的生产中作为投入品的那些产品和劳务。在计算最终产品的产值时,也可以运用增值法,即只计算在生产各阶段上所增加的价值。 (二)要素所得法 要素所得法又称所得或收入法、要素收入法,这种方法是从收入角度出发,将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相加起来,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得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和企业家才能所得到的利润相加起来计算国民收入,然后再从国民收入中推算出国民生产总值。从理论上说,用要素所得法计算应为: GNP = 要素收入+ 间接税= 工资+利息+利润+租金-直接税+(直接税+间接税) 用这种方法计算出的收入都是各种生产要素缴纳所得税前的数字,所以要将直接税减去,间接税是从别的生产要素收入中获得的,所以应加上。 GNP≡要素收入+间接税+折旧-津贴+盈余+转移支付±存货调整±统计误差 等式左边是用产品流动法计算出的GNP,是国民收入核算的最基本方法,等式右边是用要素所得法计算出的GNP,是从实际收入角度来衡量的国民收入。 (三)生产法 生产法又称部门法,它是根据提供产品和劳务的各部门所提供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它反映了国民收入从各个不同部门的来源,所以又称为部门法。在根据这种方法进行计算时,各生产部门要把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仅计算新增加的价值。商业、服务业等部门也按增值法计算;卫生、教育、行政、家庭服务等部门则按工资收入来计算其服务的价值。 国民收入核算中存在的缺点 通过国民收入核算可以使我们了解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情况,但经济学家认为,这个体系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真实经济情况,因为在现行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还存在着一些缺点。这些缺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中的一些数字无法真实计算 国家在进行国民收入统计与核算时,经济中的一些活动经常无法真实计算,所以还有很多经济活动没有被计入国民收入。 1、经济中的一些非法活动无法计入国民生产总值GNP。 2、经济中的一些非市场活动无法计入GNP。

第一章_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宏观经济学是把社会总体的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它所研究的是经济中的总量。衡量一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尺度是国民生产总值。因此,阐明国民生产总值及其有关总量衡量的规定与技术的国民收入核算(national income accounting)理论济学的前提。 第一节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 现在,联合国确认了世界上不同国家使用的两种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一种是适用于市场经济各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ING,简称SNA);另一种是适用于中央计划经济各国的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aterial product system,MPS)。作为宏观经济学基础的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创建这一核算体系中作出重要贡献是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 一、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national income accounting system)提供特定时期内,一国真实经济活动及其成就的系统记录。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Kuznets)从本世纪20年代起,就开始研究如何计量国民收入;1929年以后加强了这方面的研究。在他的协助下,美国商务部于1934年出版《1929一1932年的国民收入》,计算方法日趋完善。第二次大战期间,40年代初英国经济学家斯通(R,Stone)对英国

的国民收入进行了计算,战后为联合国制定了标准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已为100多个国家所采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发展与建立是应用经济学的一大成就,它的重要性不在凯恩斯理论成就之下。因为如果没有国民收入核算,凯恩斯的就业理论的实用价值就要受到很大的限制。 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国民收入总量是最重要的,也是经常用于表示经济成就的总量,一般讨论的是以下五个国民收入总量。计有(1)国民总产品,亦称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总产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写为GNP);(2)国民净产品,亦称国民生产净值或国民净产值(net nationa1 product简写NNP);(3)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简写NI),(4),个人收人(personal income 简为PI);(5)个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简写为PDI)。 国民总产品是国民收入五个总量中最广泛应用的一个。美国商务部和联合国在估算国民收入时,首先计算的是国民总产品的数量。为了把各种各样的商品和劳务加总在一起,必须用它们的货币价值来计算,因此、国民总产品就是一定时期内,一般是一年内,一个国家生产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货币总价值。因此,一般都称国民总产品为国民生产总值。 二、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1.最终产品法(Final Product Approach)

国民收入核算

国民收入核算 宏观经济学基本问题或主要内容:国民收入决定问题、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问题、宏观经济政策与争论、开放经济问题 宏观经济学中一个基本问题就是研究国民收入决定,那么首先要有定义和计量总产出或总收入一套方法。现行使用GDP(国内生产总值)。 收入、支出循环流程: 从产出或收入计算社会生产总值结果必然相同,因为根据会计规则:买者购买产品支出必然等于这些产品卖者收入。每一次影响支出交易也必定影响收入,每一次影响收入交易也必定影响支出。 国内生产总值(GDP)涵义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市场价值。 在这个概念中几个关键词: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最终产品,市场价值 1.GDP测度是一定范围内(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般是一年)最终产品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概念。这里强调地域概念是因为要和国民概念相区别: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和国民生产总值(GNP)区别: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按国土原则计算。国土原则是指,凡是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疏入,不管是否本国国民,都计入本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国土原则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要减去国外要素收入净额。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按国民原则计算。国民原则是指,凡是本国公民(指常住居民)所创造收入,不管是否在国内,都计入国民生产总值。按国民原则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要加上国外要素收入挣额(本国国民在

国外取得要素收入减去外国国民在本国取得要素收入)。 GNP=GDP+国外要素收入净额 或:GDP=GNP—国外要素收入净额 思考:为什么西方宏观经济学原来用GNP作为产量主要测量值,而现在大多改用GDP 答:1991年以前,美国一直用GNP作为产量主要测量懂,从1991年起改为GDP.国民生产总值(GNP)测量一国居民收入,包括居民从国外取得收入(工资,利润,利息),但要减去支付给国外同类报酬.与GNP不同,GDP不考虑从国外获得报酬和支付给国外报酬.它是一国在国内实际生产产品和劳务测量值.GDP是大多数欧洲国家采用产量标准计量,因为这些国家对外贸易在传统上比在美国重要得多.由于国际贸易在美国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美国从1991年以后也开始用GDP.作为衡量产量主要测量,这种转变也可以使美国对其他国家经济比较更加容易些.一般说来,一个国家对外经济往来开放度越大理GDP作为测量收入重要性也越大.此外,由于来自国外要素收入数据较难准确获得,而GDP数据较易获得;由于相对GNP而言,GDP 是经济中就业潜力一个较好测量指标,比方说,外国人到东遭国投资,解决是东道国就业问题,所有这些原因,都表明把GDP作为经济中产生基本测量指标更合理一些。 2.GDP计算是一定时期内生产最终产品价值,是一个流量概念。 流量(flow)定时期内发生变量。 存量(stock)定时点上存在变量。 Ex:(最讨厌小学计算题)水缸里有50加仑水,水龙头每分钟流出5加仑水。 看看哪些是存量哪些是流量: 一个人财富(存量);一个收入和支出(流量)政府债务(存量);政府预算赤字(流量) GDP也许是经济学中最重要流量变量:它告诉我们每一单位时间内经济循环流程中有多少货币在流动。 中国2010年GDP397983亿元,折合美元(按年底6.6227人民币兑1美元计算)是6.0094万亿美元。 中国2010年GDP最终结果是6.05万亿美元,稳坐世界第二,并且与世界第

简述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简述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国民收入核算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重 要指标。通过国民收入核算,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经济结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以及个人收入状况等信息。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是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进行分类,计算经济各部门的生产和收入, 并最终得出国民收入总额的统计方法。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主要有产出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 首先,产出法是通过对各个经济部门的产出值进行核算,最终得 出国民收入总额的方法。根据产出法,国民收入可以通过计算国内生 产总值(GDP)来得到。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内所 有经济单位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产出法是将国内 生产的所有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加总,得出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 其次,收入法是通过对经济部门的收入进行核算,最终得出国民 收入总额的方法。根据收入法,国民收入可以通过计算劳动者工资、 企业的利润、个人和政府的其他收入项目等来得到。收入法是将各个 经济部门的生产所得加总,得出一个国家的国民收入总额。 最后,支出法是通过对经济部门的支出进行核算,最终得出国民 收入总额的方法。根据支出法,国民收入可以通过计算个人和政府的 消费支出、企业的投资支出以及国际贸易的净出口等来得到。支出法 是将各个经济部门的支出加总,得出一个国家的国民收入总额。 这三种方法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产出法更侧重 于统计国内生产总值,对于衡量经济总量和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收入 法更侧重于统计各个经济部门的收入情况,对于衡量居民收入和经济 分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支出法则更侧重于统计经济部门的支出情况,对于衡量经济需求和投资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的国民收入核算中,通常会采用三种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考虑。通过对三种方法的综合比较,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

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

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 国民收入核算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进行总体统计和分析的重要手段。它旨在全面了解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结构特征和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评估政策效果提供依据。本文将介绍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包括国民收入的定义、计算方法、核算表体系以及核算的应用。 一、国民收入的定义 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其所有居民从各种经济活动中取得的全部收入总和。这包括劳动报酬、企业利润、财产收入和税收等。国民收入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国民经济增长和分配公平的基础。 二、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 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生产法和分配法。 1. 生产法 生产法是根据不同产业的增加值来计算国民收入的。增加值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它等于销售收入减去原材料成本和中间消费品成本。通过统计各产业的增加值,再将其相加,就可以得到国民收入的总额。 2. 分配法

分配法是根据收入在不同层面的分配情况来计算国民收入的。按照分配法,国民收入可以分为劳动者收入、企业收入和政府收入三个部分。 劳动者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它主要通过调查统计劳动者的个人收入来计算。企业收入包括企业的净利润、红利和利息等,它主要通过统计企业的财务数据来计算。政府收入包括税收和其他非税收入,它主要通过统计政府的财政数据来计算。 三、国民收入核算表体系 国民收入核算表体系是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框架,它由国民收入核算表、产业核算表和使用核算表三部分组成。 1. 国民收入核算表 国民收入核算表是对国民收入的总体核算,它包括国民收入的总量、构成和分配情况。国民收入核算表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和收入来源的整体情况。 2. 产业核算表 产业核算表是对各产业的经济活动和收入来源进行核算,它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产业的经济发展和贡献度。产业核算表可以分析各产业的增长速度、结构特征和相互关系。 3. 使用核算表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包括个人、家庭、企业等所有经济主体通过生产和经营活动取得的全部收入的总和。为了准确测算国民收入,国家采用了一系列的核算方法。下面将介绍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具体如下: 1.支出法:支出法又称总需求法,通过计算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最终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固定资本投资和净出口之和来测算国民收入。其中,最终消费支出是指居民和政府的最终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是指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而进行的消费支出,固定资本投资是指企业购置固定资产和住房等形成资本以推动经济发展,净出口是指一个国家的出口与进口之间的差额。 2.产出法:产出法又称总产值法,通过计算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有产业的产值之和来测算国民收入。这个方法主要是基于生产过程来计算国民收入,通过统计国内各个行业的生产情况和价值,得到最终的国民收入。这种方法常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 3.收入法:收入法又称总报酬法,通过计算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各类收入的总和来测算国民收入。这个方法主要是基于分配过程来计算国民收入,通过统计国内各部门和个人的劳动所得、利润、红利、租金、利息等收入,得到最终的国民收入。 以上三种方法在测算国民收入时经常会相互补充和验证,常用的核算方法是综合运用这三种方法。在实际测算国民收入时,还需要考虑到与国民收入相关的各种指标和因素,如折旧、减值、资本修正、公共财政支出等,以确保测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对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核算国民收入,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经济的总体状况、结构和动态 变化,从而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还有助 于评估国家经济的效益、可持续性和公平性,从而引导和调整经济发展的 方向和方式。 总之,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通过计算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支出、 产出和收入等方面的数据,以求准确测算国民收入。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指标,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为国家 的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国民经济核算公式

国民经济核算公式 国民经济核算是一个宏观经济领域的术语,用于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总体情况。核算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国家经济的总体状况,包括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消费和投资等方面的情况。国民经济核算主要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公式来描述和测量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的活动。 1.国民生产总值(GDP)公式 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它代表一个国家一定时间内,所有货物和服务的总价值。GDP的计算可以通过支出法、产出法和收入法来实现。 支出法:GDP=C+I+G+(X-M) 其中 C代表消费支出,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I代表投资支出,包括固定资本投资和存货投资; G代表政府支出; (X-M)代表净出口,即出口减去进口。 产出法:GDP=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净产出总额+产业税+商品税-补贴。这个公式体现了各个部门经济单位的产出。 收入法:GDP=Y=R+L+P 其中 Y代表国民收入,包括劳动报酬、利息、租金和利润;

R代表劳动报酬,包括工资和工资性收入; L代表利息; P代表租金和利润。 2.消费率和储蓄率 消费率和储蓄率是描述国民经济消费和储蓄行为的两个重要指标。消费率=C/GDP 储蓄率=S/GDP 其中 C代表消费支出; GDP代表国内生产总值; S代表储蓄。 消费率和储蓄率的总和应该等于1,即C/GDP+S/GDP=1 3.投资率和产出率 投资率和产出率是描述国民经济投资和产出状况的两个重要指标。投资率=I/GDP 产出率=GDP/L 其中 I代表投资支出; GDP代表国内生产总值;

L代表劳动力数量。 投资率和产出率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水平和效率程度。 4.居民收入分配和财富分配 居民收入分配:居民收入=劳动报酬+资本收入+转移收入 其中 劳动报酬包括工资和工资性收入; 资本收入包括利息、租金和利润; 转移收入包括社会保障和福利等。 财富分配:财富=资本+土地+金融资产+不动产 其中 资本包括生产资本和人力资本; 土地包括自然资源和土地租赁权; 金融资产包括股票、债券和储蓄等; 不动产包括房地产等。 通过对居民收入分配和财富分配的测量,可以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 收入差距和财富分配情况,为公平、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总结:国民经济核算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公式来描述和测量国家经济活 动的总体情况。其中,国民生产总值是核心指标,通过支出法、产出法和 收入法进行计算。消费率和储蓄率、投资率和产出率可以反映消费、储蓄、投资和产出的比例和水平。此外,居民收入分配和财富分配也可以通过公

西方经济学第五章国民收入习题

第一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 【重难点提示】 本章的重、难点包括:国内生产总值等基本概念以及国民收入核算方法;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名义GDP与实际GDP。 【内容精要】 一、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核算 1.GDP与GNP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又称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又称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NP+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GDP的核算方法 国民收入的核算通常分为收入法与支出法。收入法用公式可表示为GDP=生产要素收入总和(工资、利息、租金、税前利润)+折旧+间接税净额和企业转移支付;支出法计算公式为GDP=C+I+G+(X-M)。 3.与国内生产总值相关的几个概念 (1)NDP=GDP-固定资产折旧 (2)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贴 (3)PI=NI-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费(税)-公司未分配利润+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 (4)DPI=PI-个人所得税 二、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1.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假定一个只有消费者家庭和厂商两个部门的经济社会,不存在税收: 从支出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Y=C+I 从收入的角度看,以国内生产总值表示的国民总收入被用于消费和储蓄,因而有:Y=C+S 由于C+I=Y=C+S,因此就有储蓄—投资恒等式I=S。 2.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三部门经济是指包括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部门的经济,即在两部门经济的基础上增加了政府部门。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政府收入和支出体现的。政府收入主要表现在税收,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与转移支付。 从支出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Y=C+I+G; 从收入角度看国民收入的构成Y=C+S+T; 因而有:C+I+G=C+S+T,得储蓄—投资恒等式I=S+(T-G) 表示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的总和和投资恒等。

国民收入核算的指标与方法

第10章国民收入核算的指标与方法 从本章起,我们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分析国民经济发展状态及运行规律的主要指标是国民收入。在这一章中我们介绍国民收入核算的经济指标,核算方法以及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供求恒等关系等内容。 10.1 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指标 经济学中所讲的国民收入是分析评价社会经济活动成就的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总量指标: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 一、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期(通常指1年)内运用各种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和劳务)市场价值的总和。理解国民生产总值定义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第一,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年内生产出来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因此,在计算时不应包括以前所生产的产品的价值。 第二,国民生产总值是指最终产品的价值,不包括中间产品的价值。所谓最终产品是指在计算期间生产的但不重复出售,用于最终消费的产品。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和供作生产别种物品使用的产品。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取决于产品的物质属性如何,而是按其在再生产循环流转过程中的功能来区分。根据不重复出售这一划分标准,一般把用作个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的产品或劳务称为最终产品。 第三,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不仅包括有形的产品,而且包括无形的产品——劳务,也就是要把旅游、服务、卫生、教育等行业提供的劳务,按其所获得的报酬计入国民生产总值中。 第四,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时期性的概念。这就是说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年内新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也就是一年内新生产的而不是新出售的最终产品的价值。相反,在这一年内生产但没有卖出的那部分产品价值,应该作为这一时期库存计入当期国民生产总值。 上年库存和今年库存的差额称为库存变动额。库存增加说明今年产品产值大于销售额,库存减少说明今年销售额大于产品产值。厂商存货增加被看作是存货投资,而存货减少则被看作是存货负投资。 第五,国民生产总值指的是当年的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也就是要按这些产品的现期市场价格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只计算能够通过市场交易活动的产品或劳务的价值,不能通过市场交换过程的那些用于赠予活动和慈善事业活动的物品价值则不能被计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 二、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介绍

第9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及核算方法,理解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总量的关系,注意区分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了解经济福利的内容。 案例导入 中国的世界经济地位,1700~2021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一直是世界数一数二的经济体,但是它开展的节奏同世界通常的模式有着截然的不同。在宋朝的末期,中国无疑是这个世界上的领先经济体系。 从1300年至1820年,中国经济受到了从元朝至明朝,再由明朝到清朝之间出现的屡次动乱的影响,这个时期是一个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时期,该时期人口的大量增加与生产的增长几乎是同步的。虽然在同一时期内,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大大慢于中国的速度,但是到1820年时,它的人均收入水平已经是中国的两倍。在这几个世纪之中,中国根本上同世界经济隔绝。即使如此,1820年时中国的总产出仍居世界第三位,而它在世界人口中的比重还会更高一些,按照世界的标准,它的人均收入水平仍然是令人钦佩的。 表9-1 中国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1700~2021年 GDP〔10亿1990年国际元〕

人均GDP〔1990年国际元〕 现在让我们来展望一下2021年时可能的情况。如果使用美国人口普查局的人口预测数据,同时假定中国的人均收入增长可以保持它在1990~2001年期间的速度,那么到

2021年时,中国可以在GDP总量和人口数量上同时获得它昔日曾拥有的头号世界经济地位 资料来源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中文版前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 案例分析: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得知,第一,在1820年以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系,人均收入也处于世界平均水平。第二,从1820年至1950年,由于战争等原因,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急剧下降,人均收入也大幅下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第三,1950年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令人瞩目的速度高速开展,经济总量、人均收入等有关指标正在迅速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如果作者预测能实现,到2021年,从经济总量上来看,中国将与美国并驾齐趋,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导者。从中我们应该得到对我国未来经济开展的足够信心,我们一定能取得我们前辈曾经拥有的世界经济领导地位,同时更应该懂得珍惜目前的安定团结、和平繁荣的开展环境,以及坚持改革开放对于我国未来开展的极端重要性。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其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要想从总体上把握整个国民经济活动,就必须要有一套定义和计量总产出或总收入的方法,这套方法即是通常所说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经济学已经建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是指用于计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经济活动总值和收入的方法。它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来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规模和结构。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生产法是通过统计各个产业和部门的产出值来计算国民收入。 首先,通过统计各个产业和部门的产出值,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的产出值。 然后,将各个产业和部门的产出值按照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总,得到国内生产总值(GDP)。 最后,减去国内生产过程中的不可避免的物质损耗和耗损,得到国民收入。 支出法是通过统计各个部门和个人的支出来计算国民收入。 首先,将国内生产总值按照支出的性质划分为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消费支出包括个人消费和政府消费,投资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物品和服务的支出。 净出口是指出口减去进口。 然后,将各个部门和个人的支出按照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总,得到国内生产总值(GDP)。

最后,根据国内生产总值和净出口的关系,计算出国民收入。 收入法是通过统计各个部门和个人的收入来计算国民收入。 首先,将国内生产总值按照分配的性质划分为劳动者报酬、企业红利、企业储蓄、政府税收和净出口。 劳动者报酬是指劳动者通过工资、薪金等方式从生产中获得的收入,企业红利是指企业在生产中获得的收入,企业储蓄是指企业从盈利中留下的资金,政府税收是指政府通过税收征收的收入,净出口是指出口收入减去进口支出。 然后,将各个部门和个人的收入按照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总,得到国内生产总值(GDP)。 最后,根据国内生产总值和净出口的关系,计算出国民收入。 在实际核算中,三种方法互为补充,一般都会同时使用。通过对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统计和分析,可以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了解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依据。同时,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在国际比较和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宏观经济学笔记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 (1)测的是最终产品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 (2)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卖掉的最终产品值。 (3)与国民生产总值相对应。 (4)指的是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和自给自足不计入。 在GDP的意义上,一国的总收入、总支出和总产量是相等的,收入=产出=支出。 2.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1)支出法 GDP=个人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净出口 (2)收入法 GDP=工资+利息+租金+间接税给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3.几个概念 (1)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折旧 国民收入(NI)=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工资+利息+租金+利润 个人收入(PI)=国民收入-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 4.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1)两部门经济(企业、个人):投资+消费=消费+储蓄,所以投资=储蓄(2)三部门经济(个人、企业、政府):投资+消费+政府购买=消费+储蓄+(税收-转移支付),所以投资=储蓄+政府净收入(政府储蓄) (3)四部门经济(个人、企业、政府、出口):投资=储蓄+政府储蓄+贸易净额不论哪种经济,储蓄-投资恒等式成立。

5.名义GDP和实际GDP 名义GDP是用生产产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GDP为以前某一年基期价格为准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平减指数就是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率。

第二章国民收入的决定 1.消费函数(凯恩斯理论) 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会增加,二者之间的关系为消费函数。 (1)边际消费倾向:即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比率,呈递减。 (2)平均消费倾向:即任一收入水平上的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呈递减。平均消费倾向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3)消费包含自发消费和收入引致消费,自发消费及收入为0时也必须有的基本生活消费。 2.储蓄函数 随着收入的增加,储蓄也增加,二者的关系为储蓄函数 (1)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都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且边际储蓄倾向大于平均储蓄倾向。 (2)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为互补函数,二者之和为总收入,只要有一个确定,另一个随着确定。 3.相对收入理论(杜贝里收入理论) 消费者容易随着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但不容易随收入的降低减少消费,不容易摆脱过去的消费习惯,使当期的消费取决于当期的收入和过去的消费水平,产生棘轮效应。 4.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弗朗科) 该理论强调人们在更长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 5.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弗里德曼) 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由他现在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根据他预计到的长期收入。 6.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1)利率:提高利率是否会增加当前消费、抑制储蓄,应根据利率变动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而定。 (2)价格水平:实际收入的变动 (3)收入分配:高收入家庭消费倾向较小,低收入家庭消费倾向较大。若国民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指标的概念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指标的概念国民收入核算是经济计量的一种方法,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 一定时期内的总体经济活动。国民收入核算主要关注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差额、国内消费总值、 储蓄总值这五个基本总量指标。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五个指标的概念和 意义。 1.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最终商品和 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它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国内 生产总值的计算采用三种方法:产出法、收入法和支出法。GDP的增长率是衡量经济增长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于评估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经 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2.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由居民(包括居民 个人、企业、政府等)通过生产和从事各种经济活动获得的收入总和。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工资性收入、利息性收入、股息和红利

收入以及个体经营的收入等。国民收入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和经济福利。 3.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差额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差额是指国内生产总值减去间接税和补贴的数额。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差额可以看作是外部与内部经济循环之间的转移。这个指标主要反映了国家在经济活动中的干预和政策的效果,对于评估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4.国内消费总值 国内消费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居民通过购买消费品和服务来满足自身需求的总值。国内消费总值可以分为个人消费和政府消费两部分。个人消费是指居民通过购买商品和服务来满足个人需求的支出,政府消费是指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国内消费总值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 5.储蓄总值 储蓄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居民通过剩余收入的方式储蓄起来的价值总和。储蓄总值可以分为个人储蓄和政府储蓄两

国民经济核算公式

国民经济核算公式 《国民经济核算》考试公式: 第一产业:1、农业 第二产业:2、工业,3、建筑业 第三产业:4商业、服务业、仓储业5、交通、邮电,6、地质普查,7、房地产、公共事业,8、卫生、体育、福利,9、教育、文化,10、科研,11、金融、保险、证券,12、国家机关、社会保险13、其他行业 初次分配:国民原始收入(国民总收入)GDP——收入法: 公式:加值(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折旧 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国外要素净收入 再分配:公式:国民可支配收入=国民生产总值+经常转移收入-经常转移支出=最终消费+储蓄 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折旧 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间接税 国民总支出(GDP)——支出法: 公式:总增加值(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最终消费=总消费=居民消费+公共消费 总储蓄=总投资=固定资本形成+库存投资 三等价原则:国民总产值=国民总收入=国民总支出 1、劳动报酬:工资、奖金和津贴,公费医疗和医疗保险,社会保险,离退休费,个体劳动者报酬,农村劳动者报酬。 固定资本消耗:固定资产原值,减固定资产净值。 生产税净额:生产税(间接税),减向企业转移支付,减出口退税。营业盈余:业主收入,净利息,公司利润,公司红利,公积金,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向企业转移支付,出口退税公式1、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2、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生产税净额

+营业盈余 3、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消耗 4、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生产税+国外要素净收入=国内生产净值-生产税净额+生产补贴+国外要素净收入 工业总产出=成品价值+半成品、在制品期初期末结存差额+工业作业价值(工业作业价值包括加工费、消耗的材料和零件) 农业总产出=粮食价值+林业价值+蓄业价值+蓄业存栏期初期末差额 建筑总产出=建筑工程产品价值+安装价值+自营价值+大修理+设计价值 交通运输总产出=客运收入+货运收入 商业总产出=商品销售收入-进价所得 营业性服务总产出=营业收入 房地产总产出=管理部门+开发部门+自有部分=房租收入+其它业务收入+房产销售收入-前期工程费-建安工程费+自有虚拟房租 金融总产出=各项利息收入-各项利息支出+辅助性收入+投资所得 社会服务总产出=营业收入+其它业务收入 事业、行政总产出=经常性业务支出+固定资产虚拟折旧 中间消耗=原料+材料+燃料+动力+运输费+修理费+金融服务费+广告 1、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2、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本消耗 3、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生产税+国外要素净收入=国内生产净值-生产税净额+生产补贴+国外要素净收入 4、国民净福利=国内生产净值+国外要素净收入+改善环境投入-破坏环境产出+休闲时间价值费+教育费+服务作业 国内生产总值基本分析 不变价格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数

2023年初级审计师考试《理论与实务》多选题及答案

2023年初级审计师考试《理论与实务》多项 选择题及答案 2023年初级审计师考试《理论与实务》多项选择题及答案 1、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 A.支出法 B.直接法 C.收入法 D.间接法 E.消费法 答案: A, C, 2、为摆脱经济萧条,政府施行货币政策时应该: A.进步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 B.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进政府债券 C.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 D.降低再贴现率 E.进步再贴现率 答案: B, D 3、影响股份股利政策的法规因素主要有:

A.资本保全的规定 B.企业积累的规定 C.资产流动性的规定 D.超额累积利润的规定 E.企业控制权的规定 答案: A, B, D 4、以下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中,属于折现方法的有: A.投资回收期法 B.净现值法 C.投资收益率法 D.内含收益率法 E.盈利指数法 答案: B, D, 5、运用指数平滑法预测销售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A.预测销售量取决于上期实际销售量、上期预测销售量和平滑系数 B.预测销售量取决于历史各期销售量和平滑系数 C.预测销售量取决于上期实际销售量、近期平均销售量和平滑系数 D.平滑系数的取值范围是0 E.平滑系数的取值范围是一 l≤A≤1

答案: A, D 6、以下各项中属于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的有: A.支付给消费工人的工资 B.支付给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 C.支付给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 D.支付给退休人员的退休金 E.支付给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答案: A, B, 7、某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当被投资企业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有: A.增加资本公积 B.用税前利润弥补亏损 C.提取盈余公积 D.分配现金股利 E.实现净利润 答案: A, D, 8、企业编制本期合并会计报表时,可能编制的内部债权债务抵销分录有: A.借:应付账款 贷:应收账款

国民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进行统计和分析的 过程。通过国民经济核算,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结构、增长率等重要指标,为制定经济政策以及进行国际经济比较提供依据。 一、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概念 国民经济核算主要包括国民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国民收入和国民支出三个方面的核算。其中,GDP是衡量一 个国家经济规模的基本指标,它表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所创造的 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国民收入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 间内创造出的全部国民所得,包括劳动报酬、利润和经营净收入等。 而国民支出则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支出。 二、国民经济核算的方法 国民经济核算主要采用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在生产法中,通 过对生产领域内各个行业的生产总值进行统计,计算得出GDP。收入 法则是通过对各种要素的收入进行核算,得出国民收入。支出法则是 通过对社会总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和净出口进行核算,得出国民支出。 三、国民经济核算的意义 国民经济核算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核算国民经济,政府可以了解经济的总体状况,及时调整和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促 进经济的平稳增长。此外,国民经济核算还可以为国际间的经济比较

提供参考,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差异以及各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四、国民经济核算的局限性 国民经济核算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由于国民经济核算是对经济活动的总体统计,难以完全准确地反映个体经济活动的内在细节。其次,国民经济核算往往不能充分考虑非市场经济活动,如家庭劳动、自给自足的经济活动等。此外,由于核算方法和标准的不同,国民经济核算在国际上的比较也存在一定困难。 综上所述,国民经济核算在统计分析国家经济活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准确核算国民经济,我们能够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结构以及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特点。同时,国民经济核算也为制定经济政策和进行国际经济比较提供了重要参考。尽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国民经济核算仍然是衡量和研究一个国家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民收入核算的方法有

国民收入核算的方法有 标题:国民收入核算的方法 国民收入核算是一种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方法。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一、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概念和目的 国民收入核算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方法,旨在统计和核算各个经济主体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和分配的总收入。通过核算国民收入,可以了解经济发展的规模、结构和分配情况,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二、产出法 产出法是国民收入核算的一种方法,它通过统计和核算各个行业和部门的产出总值来计算国民收入。产出总值包括直接和间接创造的价值,比如农业、工业、建筑业等。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性行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三、分配法 分配法是国民收入核算的另一种方法,它通过统计和核算各个经济主体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收入来计算国民收入。这些收入包括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等。此方法强调的是国民收入的分配情况,可以了解收入的不平等程度,为调节收入分配提供依据。 四、支出法 支出法是国民收入核算的另一种方法,它通过统计和核算一定时期内各个经济主体的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等支出来计算国民收入。这些支出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水平和结构。支出法适用于强调需求侧的经济体系。 五、综合法 综合法是将产出法、分配法和支出法相结合的国民收入核算方法。通过综合三种方法的数据,可以更全面、准确地计算出国民收入。这种方法适用于各个行业和经济主体相互联系较为紧密的国家或地区。

六、国民收入核算的局限性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有其局限性,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首先,核算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会受到统计方法和精度的限制。其次,国民收入核算无法完全反映非市场经济和灰色收入等方面的情况。此外,国民收入核算也无法体现资源使用情况和环境污染问题。 综上所述,国民收入核算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方法。产出法、分配法、支出法和综合法是常见的国民收入核算方法。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国民收入核算的局限性,只有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才能更准确地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

宏观经济学相关公式

《宏观经济学》主要公式汇总 专题二国民收入核算 一、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1、支岀法核算GDP——通过核算在一立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来计量GDP。 GDP=C+I+G+(X-M), 即:GDP =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净出口 2、收入法核算GDP——把企业为使用各种生产要素而向居民户支付的所有收入加总求和来衡量GDPC GDP=工资或薪金+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计误差 二、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五个指标之间的关系 1、GDP—折旧=NDP (刺激投资时一般加速折旧,造成GDP和GNP差值增大) 2、NDP —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Nl 3、Nl-公司未分配利润一公司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Pl 4、Pl-个人所得税=DPl 三、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㈠、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希一投进恒等式 '从支出的角度:国内生产总值Y = C + I 从收入的角度:国民收入Y = C + S z≠>c+∕ = y = c+5^fifi 蓄一投资恒等:∕ = s [总收入=总支出=总产⅛(GDP)J ㈡、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釜投资恒等 「从支出的角度:国内生产总值Y = C + I+G 从收入的角度:国民收入Y = C + S + T(T表示政府净收入) ∑≠>C + ∕+G = y = C + S + = =5 + (T-G) Kr-G)表示政府储蓄] ㈢、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鶴投资恒等 「从支出的角度:y = C + ∕+G + (X-M) [从收入的角度:y = C + S + T + K1. =>C + 1 + G + (X-M) = Y = C + S+T + K r => 储蓄一投资恒等:/+G + (X -Λ∕) = S + 7∙ + K八即/ =S + (7'-G) + (Λ/ — X+K,∙) 投资和总储蓄(私人、政府和国外)相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