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金坛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金坛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金坛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8年1月3日在金坛区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郭小剑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书面报告全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

一、2017年计划执行情况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落地深耕之年,全区上下大力发扬“苦干实干、正气大气”的时代精神,紧紧围绕“接轨常州主城区,推动发展新跨越”的总体战略,按照“五个接轨”的具体要求,继续深化落实“一城一区一山一水”建设的战略布局,着力加快项目引进和项目建设,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快速提升,较好地完成了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

(一)2017年主要计划指标完成情况

预计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2亿元,可比价增长11%;

-1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0亿元,同比增长12.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2亿元,同比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464亿元,同比增长15%;工业投入329亿元,同比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8.8亿元,同比增长10.5%;外贸进出口总额137亿元,同比增长24.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650元,同比增长9%;研发投入占GDP比重2.84%。

2017年主要经济指标预计完成情况

序号指标名称年度目标

全年完成

总量增幅(±%)完成率(%)

1 地区生产总值11% 702亿元11 100

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0亿元330亿元12.9 100

3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以上51.2亿元18 100

4 固定资产投资464亿元464亿元1

5 100

5 工业投入329亿元329亿元15 100

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 278.8亿元10.5 100

7 外贸进出口总额112亿元137亿元24.5 122

8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324元35650元9 101

9 研发投入占GDP比重 2.84% 2.84% 100

-2 -

农村居民17年全年

城镇居民

-3 -

(二)重大项目推进完成情况

1. 产业项目

2017年,全年共签约引进工业项目155个,协议总投资超700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移动智能终端、5G移动通信网络和光伏新能源“三新一特”产业占比超80%。重大项目连续突破,引进协议投资3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8个,其中100亿元以上1个、50亿元以上3个。

全区250个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233.7亿元,同方威视、晨风辅料、汤姆森等129个项目竣工投产;信维通信、贝特瑞、中航锂电二期、大唐热电联产等85个项目超过序时进度;雅居乐?山湖城和茅山颐园等服务业项目加快推进。

2. 政府性投资项目

2017年,面对复杂的项目建设环境,各政府性投资项目责任、投资主体和相关配合部门切实加强综合协调,着力强化要素保障,合力推进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全年完成投资114亿元,新开工项目102个,75个项目竣工。

2017年,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呈现三方面的特点:一是一批民生工程竣工投用。如华罗庚实验学校新城分校、新城实验幼儿园、段玉裁中小学,金坛血站、茅麓卫生院西阳分院竣工投用,在保障群众就学、就医方面交出新答卷。二是交通强区全面推进。茅山旅游大道(常合高速茅山服务区互通至金坛综合客运枢纽连接线)、S265金坛段(二期)、G233中段(钱资湖大道至江东大道至老S241)、金茅公路东段(X202~S241)改扩建工程等项目全面开工,为金坛经济的快速发展增添后劲。

-4 -

三是城市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大墩水利枢纽、入湖河道整治等项目开工建设,城乡公交提升、圩区防洪除涝等项目超序时推进,龙山水利枢纽、钱资湖景观带一期等重大项目投用。同时,下塘河二三期完善贯通改造、城区主干道路重要节点景观绿化提升、市政道路、桥梁、排水管网养护维修等项目建设,改善了城区百姓的生活环境。

(三)安居工程建设计划完成情况

全年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房9476套,完成省定目标的145%。其中,公共租赁住房(含廉租住房)304套,完成目标任务的152%;经济适用住房338套,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12%;棚户区危旧房(安置房)改造8834套,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47%。

二、2018年主要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主要预期目标

根据区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对2018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区政府的工作部署,2018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可比价增长1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常州市下达目标任务;

——工业投入完成常州市下达目标任务;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常州市下达目标任务;

——外贸进出口总额、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完成常州市下达

-5 -

目标任务;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常州市下达目标任务;

——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完成常州市下达目标任务。

为完成以上预期目标,全区上下要按照区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的部署,深入开展“两个加快攻坚突破年”活动,努力实现经济增长高速度和高质量并举,加快发展持续性和稳定性同步,为实现“十三五”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2018年重点产业项目安排

2018年,全区排定重点产业项目218个,总投资1595亿元,年内计划投资333亿元。其中,新建项目143个,总投资895亿元,年内计划投资184亿元;续建项目75个,总投资700亿元,年内计划投资149亿元。

2018年重点产业项目分类情况

分类个数总投资(亿元)年内计划投资(亿元)10亿元(含)以上36 1249 221

5亿元(含)-10亿元25 143 36

1亿元(含)-5亿元93 169 58

1亿元以下64 34 18

合计218 1595 333

1.工业项目情况

工业项目200个,总投资1173亿元,年内计划投资244亿元。其中“三新一特”项目71个,总投资798亿元,年内计划投资150亿元。①新能源汽车项目54个,主要包括爱思特、中航锂电二期、贝特瑞、海目星等项目;②移动智能终端项目3

-6 -

个,主要包括信维通信、飞荣达等项目;③5G移动通信网络项目1个,为索尔思通信项目;④光伏新能源项目13个,主要包括东方日升、永臻科技等项目。

2. 服务业项目情况

服务业项目18个,总投资413亿元,年内计划投资87亿元。

①生产性服务业项目4个,主要包括滨湖商务中心、同济新农科技研究院等项目;②旅游业项目7个,主要包括雅居乐?山湖城、恒大旅游综合体等项目;③房地产开发项目7个,主要包括新城首府、金玺天郡等项目。

(三)2018年政府性投资项目安排

贯彻落实区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对2018年全区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适度超前、量力而行,科学编排、区级统筹,市场运作、政府付费的原则,编排《2018年度金坛区政府性投资项目安排计划清单》,抓紧组织实施好丹桂路及钱资湖隧道、大社线改扩建、东城实验幼儿园、盐港路改造、滨湖新城新开河道绿化亮化工程、一污厂移址等新建项目,持续推进沿江城际铁路及综合客运枢纽、茅山旅游大道、良常实验学校、尧塘中小学、第一人民医院、殡仪馆移址新建、大墩枢纽、新孟河延伸拓竣工程等续建项目。

(四)安居工程建设计划

2018年,我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计划为:新开工建设城市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房7500套。

-7 -

附表

金坛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2017年完成情况2018年预期目标(±%)

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70

2 11(可比价)

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330 12

3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51.2 15以上

4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464 完成常州市下达目标任务

5 工业投入亿元329 完成常州市下达目标任务

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278.8 完成常州市下达目标任务

7 外贸进出口总额亿元137 完成常州市下达目标任务

8 注册外资实际到账亿美元 1 完成常州市下达目标任务

9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35650 完成常州市下达目标任务

10 研发投入占GDP比重% 2.84 完成常州市下达目标任务

-8 -

两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

两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 一、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7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方针政策,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呈现出经济运行平稳、增长速度较快、质量效益提高、民生不断改善的良好局面。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外,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初步预计,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3%,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8%,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86‰,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可完成年度目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5.9%,与计划目标3%左右相比,超过2.9个百分点。 (一)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速度明显加快,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700亿元,增长12%以上,呈现出农业稳步发展,工业持续增强,服务业增长强劲的势头。发展质量明显提高,财政收支双双跨上1000亿元台阶,全部工业利税跨上1000亿元台阶。发展后劲明

显增强,全省铁路营运总里程达2327公里,公路通车里程20万公里,拥有民用机场11个;电力装机规模突破2000万千瓦;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10户。 (二)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 麻栗坝大㈡型水库、青山嘴大㈡型水库等重点水利工程进展顺利,17件中型水库实现大坝封顶,94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基本完成,建成山区“五小水利”20万件。预计全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400亿元,粮食产量1546.68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390亿元,肉类总产量335万吨,冬季农业开发面积达1800万亩。 (三)工业经济加快发展 昆钢大红山铁矿项目竣工投产,富瑞公司“836”二期工程试车成功,天安化工50万吨/年合成氨、三环中化120万吨/年磷铵等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700亿元。 (四)消费需求稳中趋旺 推进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发展,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4.54亿元,增长17.3%。旅游“二次创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旅游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旅游业总收入达到580亿元。

2017年深圳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1( 单选题) 我国加强对“裸官”的监督和管理,《关于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暂行规定》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有规定所列需要报告情形的,应当在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60 日内向( )书面报告有关情况。 A. 纪检监察机关 B. 宣传部门 C. 组织(人事)部门 D. 外事部门 正确答案是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解析:《关于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暂行规定》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有规定所列需要报告情形的,应当在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60 日内向组织(人事)书面报告有关情况。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2(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某县县委向全县党的各级组织印发《关于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的意见》,应适用的公文文种是: A. 函 B. 请示 C. 通报 D. 通知 正确答案是D, 考点:公文 解析: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本题是县委向下级党组织印发上级发来的公文,应用通知。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3( 单选题) 行政执法类公务员: A. 可以越级晋升职级 B. 不得越级晋升职级 C. 原则上不可以越级晋升职级,但因工作特殊需要且符合有关条件的,按管理权限批准后,可越级晋升职级 D. 经省级以上政府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后可越级晋升职级 正确答案是B, 考点:行政法 解析:《深圳市行政机关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办法(试行)》第二十七条:行政执法类公务员晋升职级,应当逐级晋升。特别优秀或者工作特殊需要且符合有关条件的,按管理权限批准后,可以破格晋升。行政执法类公务员不得越级晋升职级。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4( 单选题) 聘任制公务员聘任合同类型不包括: A. 固定期限聘任合同

阿克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一、基本概况 阿克苏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总面积万平方公里。东南西分别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田地区、喀什地区为临,北以天山为分水岭,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交界,西北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全地区边境线长23 5公里。全地区辖8县1市,84个乡镇,56个农林牧场。总人口万(含农一师万)其中,维吾尔族万,占%,汉族万,占%;农业人口万,非农业人口万),阿克苏市总人口万人。由36个民族组成,是一个以维吾尔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区。 阿克苏史称“龟兹”、“姑墨”,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公元前60年,西汉政权就在此设立西域都护府,龟兹、姑墨、温宿正式列入汉朝版图。唐朝政府在此设立安西大都护府,管辖西域三十六国,阿克苏是龟兹国、姑墨国、温宿国所在地。清代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清政府在此设置参赞大臣,冠名以阿克苏(维吾尔语意为“清澈奔流的水”)。 二、资源现状 水土光热资源:“阿克苏”是新疆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共有冰川1298条,冰川面积4098平方公里,储水量21 54亿立方米,境内有大小河流16条,其中流量在10000 以内的河流有15条,塔里木河流量的70%以上为阿克苏河下泄水;地表水年径流量133亿立方米,地下水动储量77亿立方米,水能资源蕴藏量万千瓦,在全疆仅次于伊犁。现有耕地920多万亩,宜垦荒地4000多万亩,森林资源1000多万亩,草场5000多万亩。阿克苏地区气候宜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数2800-3831小时,是全国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之一。昼夜温差大,全年无霜期183-227天,年平均气温。℃,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和林果业的种植。年产原棉1000万担,占全国的九分之一、全疆的三分之一,开工和已落实纺锭规模200万锭;已建成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优质特色林果生产基地,林果面积达407万亩,农民人均林果纯收入1 278元,当年增收571元;高效节水面积达169万亩,种植业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

深圳市光明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

深圳市光明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光明区团结进取、真抓实干,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发展目标,全力推进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环境改善、民生供给、安全稳定等各方面工作,实体经济保持稳中向好,城市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面貌更具品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群众享受更多发展红利,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20.59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74亿元,增长23.9%;第二产业增加值588.51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330.34亿元,增长6.3%。三大产业比重为0.2︰63.9︰35.9,第一产业比重持平,第二产业比重下降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升 1.1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98.00亿元,占第三产业比重为60.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07万元,增长1.6%。

图1 2014-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合计314.31亿元,比上年增长5.1%,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4.1%。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184.59亿元,增长2.3%;新材料产业增加值41.86亿元,增长15.2%;绿色低碳产业增加值37.65亿元,增长3.1%;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19.95亿元,增长4.4%;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19.58亿元,下降6.3%;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10.62亿元,增长91.5%;海洋经济产业增加值0.07亿元,下降34.2%。 全区年末常住人口为62.50万人,比上年增加2.82万人,增长4.7%。其中常住户籍人口7.74万人,增长10.4%,占常住人口比重12.4%;常住非户籍人口54.76万人,增长4.0%,占常住人口比重87.6%。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0.9%。 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2.67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税收收入49.69亿元,增长8.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0.96亿元,下降12.6%。

2017年深圳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深圳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数学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本部分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4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2的绝对值是( ) A .-2 B .2 C .- 12 D . 12 2.图中立体图形的主视图是( ) 立体图形 A B C D 3.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已与多个国家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去年中哈铁路(中国至哈萨克斯坦)运输量达8200000吨,将82000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 A .8.2×105 B .82×105 C .8.2×106 D .82×107 4.观察下列图形,其中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5.下列选项中,哪个不可以得到l 1∥l 2?( ) A .∠1=∠2 B .∠2=∠3 C .∠3=∠5 D .∠3+∠4=180° 6.不等式组325 21x x -- B .3x < C .1x <-或3x > D .13x -<< 7.一球鞋厂,现打折促销卖出330双球鞋,比上个月多卖10%,设上个月卖出x 双,列出方程( ) A .10330%x = B .()110330%x -= C .()2 110330%x -= D .()110330%x += 8.如图,已知线段AB ,分别以A 、B 为圆心,大于 1 2 AB 为半径作弧, 连接弧的交点得到直线l ,在直线l 上取一点C ,使得∠CAB =25°, 延长AC 至M ,求∠BCM 的度数( ) A .40° B .50 C .60° D .70° 9.下列哪一个是假命题( ) A .五边形外角和为360° B .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城乡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城乡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各市、县政府及规划部门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城乡规划工作的战略部署,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要求,加快工作指导转变,坚持科学民主依法规划,努力推进城乡规划由粗放型向精细特色型、由速度型向质量速度型、由把关型向把关调控型全面提升,各项规划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二、发展措施 (一)围绕服务发展,完善规划体系,推行科学规划。 结合人大立法计划,加快地方性法规的调研论证和立法步伐,配套出台《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城乡规划管理办法》、《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控制性规划实施通则》等政府规章,逐步建立以地方性规划法规为主体,以政府配套规章、部门管理规定和行业规范标准为补充的地方性法规体系,为我市城乡规划管理提供依据。坚持依法行政,严格规划管理,把好规划审批关。理顺政府部门执法工作程序和运转机制,严肃查处严重违反城乡规划、损害公共利益和群众利益的违法建设行为,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各城乡启动了公共交通、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研究和体育、文化、教育设施专项规划编制;深化完善供电、供气、供热专项规划;加快供排水专项规划研究,城市防洪规划编制,提升城市安全预警体系。做好各城乡街道卫生、建筑规划、河流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项目规划编制工作,打开城市发展新格局。强化政府规划服务功能,充分体现关注民生,积极推进城乡改造规划,开展拆迁安置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中低价位商品房的选址策划,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坚持把更新理念和创新思路作为推动规划事业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认真做好规划工作。 (二)统筹兼顾,协调城乡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树立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落实“五个统筹”,努力实现城乡规划管理全面覆盖,构建和谐城乡。在大力发展城乡经济,投资开建各种工厂来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提高社会的就业率的同时也密切关注着城乡环境的保护。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城乡规划集中统一管理基础上,加强对各地县(市)行业管理和重点规划指导,开展村镇规划管理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讲话稿-领导讲话模板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讲话稿 尊敬的xx常务副市长及各位领导: 岁末年初,xx常务副市长组织召开相关重点工作调度会,这是对我区工 作的关心和鞭策。下面,我代表中共xx区委、区政府向各位领导简要汇报一下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紧紧围绕“打造雁城商都,建设xx新城”的目标,深入实施“南优北拓、城乡一体”发展战略,致力于建设富裕、美丽、平安、和谐、幸福的新xx,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1、经济发展提速增效。1—9月,全区累计完成亿元,同比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85元,同比增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17元,同比增长%。1—11月,完成财政总收入亿元,同比 增长%,其中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同比增长%;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60亿元,同比增长59%;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18%;外贸累计进出口总额1060 万美元,同比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9%,比上年同期 增长个百分点。 2、财税收入稳步增长。1—11月,完成财政总收入亿元,同比增长%,截 至12月14日,全区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亿元,为年初目标(亿元)的%,为调整目标(亿元)的%,同比增收亿元,增长%。其中国税部门累计完成亿元,同比增收亿元, 增长%;地税部门累计完成亿元,同比增收亿元,增长%;财政部门累计完成亿元,同比增收亿元,增长19%。 3、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今年以来,我区共实施项目116个,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2个、产业项目65个、民生项目29个。截至11月底,全区竣工项目80个。38个省市区重点项目中,竣工投产6个,开工动建21个,累计完成投资亿元,为年度计划的%。项目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大产业都有一批大项目。共创家世界投入使用,晶珠购物公园、南方中亿汽贸城开工建设,中油新兴能源产业集团华南总部基地等一批三产项目建设加快,衡阳苏宁广场、文化创意体验园、杨岭片区综合开发等完成概念性规划、正在深度洽谈。xx科技创业园完成30000平方米标准厂房主体工程,LNG储配站完成安评、环评两个控制性环节的审批。 领军现代农业、南国红金银花基地相继实施,来势较好,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城乡统筹协调并进。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平方公里中心城

深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数据统计公报

深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 2008-4-10 2007年,深圳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国民经济保持稳步健康发展,较好地实现了年初确定的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民生改善,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综合 国民经济健康平稳增长。初步核算,2007年本地生产总值6765.41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第一次产业增加值6.23亿元,下降17.3%;第二次产业增加值3444.74亿元,增长14.5%;第三次产业增加值3314.44亿元,增长15.0%。第一、第二和第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0.1%、50.9%和49.0%。 表1 初步核算本地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指标2007年比上年增长(%) 本地生产总值6765.4114.7 第一次产业 6.23-17.3 第二次产业3444.7414.5 #工业3270.0515.1 第三次产业3314.4415.0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83.3432.4 批发和零售业639.839.0 住宿和餐饮业115.44-1.4 金融业720.3247.8 房地产业567.04-4.8 其他888.4710.0 根据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为79221元,比上年增长12.4%,按国家外管局公布的供计划统计用的人民币对美元折算率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10628美元。全社会劳动生产率10.38万元/人,增长7.7%。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58.06亿元,比上年增长31.4%。其中各项税收收入622.60亿元,增长36.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727.96亿元,增长27.4%。其中,基本建设支出125.78亿元,增长 0.7%;科教文体卫生支出168.89亿元,增长29.4%;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9.73亿元,增长11.1%。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1%,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4.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 3.4%。统计监测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见表2。

2017年深圳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7年深圳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深圳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数学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本部分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4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2的绝对值是() A.-2 B.2 C.-1 2D.1 2 2.图中立体图形的主视图是() 立体图形 A B C D 3.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已与多个国家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去年中哈铁路(中国至哈萨克斯坦)运输量达8200000吨,将82000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A.8.2×105B.82×105C.8.2×106 D.82×107 4.观察下列图形,其中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5.下列选项中,哪个不可以得到l1∥l2?()

A .∠1=∠2 B .∠2=∠3 C .∠3=∠5 D .∠3+∠4=180° 6.不等式组325 21 x x -- B .3x < C .1x <-或3x > D .13x -<< 7.一球鞋厂,现打折促销卖出330双球鞋,比上个月多卖10%,设上个月卖出x 双,列出方程( ) A .10330%x = B .()110330%x -= C .() 2 110330 %x -= D .()110330%x += 8.如图,已知线段AB ,分别以A 、B 为圆心,大于12AB 为半径作弧, 连接弧的交点得到直线l ,在直线l 上取一点C ,使得∠CAB =25°, 延长AC 至M ,求∠BCM 的度数( ) A .40° B .50 C .60° D .70° 9.下列哪一个是假命题( ) A .五边形外角和为360°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论) 2010年03月22日00:00人民日报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出发,针对工农、城乡发展不协调和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浙江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初步建立起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在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深刻认识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浙江经济发展遇到了新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困难,但“三农”工作扎实推进、逆势而上,为实现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农村改革发展亮点纷呈,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连续25年位居全国各省区之首。农民人均纯收入过万,而且与全省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基本同步,反映出浙江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了新成效、面临着新形势。 从产业结构来看,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制造业正加速由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向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为主升级,第二产业进入平稳发展期,服务业进入比重逐年提高的快速发展期,“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正在加速形成。这将给农民创业就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随着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日益健全,农业领域的公共资源配置全面增加,资本、技术替代土地、劳动的速度不断加快,现代农业进入加速发展期,三次产业和城乡经济将呈现融合发展的新趋势。这就要求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投入力度,健全激励机制,促进更多的资源要素配置到农业领域,全面强化对农业的技术、人才、资本和体制支撑。 从就业结构来看,随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的初步完成、城乡平等就业体制机制的基本建立,促进农民就业的重点转到了提高农民就业的稳定性上。这就要求通过加快完善农业经营方式、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水平、不断增加农业补贴等途径,提高农业劳动者收入,缩小工农劳动者的收入差距。同时,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加快,第二产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随着城乡服务业加快发展和农业经营规模化,第三产业和现代农业将成为扩大农民就业的主要领域。 从城乡结构来看,随着农村产业集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越来越多的农民将成为城市市民,城乡人口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这就要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县城、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和土地使用、户籍管理、公共福利等配套改革,为产业集聚发展、农民创业就业、农民进城落户构建良好平台和有效机制。同时,随着农村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公共服务

2016年朝阳区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指标数据

2016年朝阳区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指标年度数据 指标2016年增长(%)一、地区生产总值(亿元)5171.0 6.5 第一产业 1.1-5.5 第二产业351.0-0.5 第三产业4818.97.1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万元)31935.1-8.9三、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688.5-4.8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165.7-3.4 四、能源 1、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874.44 2.09 其中:第一产业 1.29 4.03 第二产业112.95-1.88 第三产业490.17 3.21 2、万元GDP能耗(吨标准煤)0.1691-4.14 五、商业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亿元)2654.5 5.6 六、建筑业 1、建筑业总产值(亿元)1155.17.6 2、房屋施工面积(万平方米)7284.810.5 七、固定资产投资 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1257.9 1.5 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29.5 5.7 房地产开发投资666.4-3.3 2、房屋施工面积(万平方米)3243.011.3 3、房屋竣工面积(万平方米)459.014.7 八、房地产开发 1、商品房施工面积(万平方米)2034.4-2.5 其中:新开工面积386.4-13.7 2、商品房竣工面积(万平方米)277.6-11.5 3、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162.4-13.6 4、商品房销售额(亿元)696.413.0

九、居民收支 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600568.3 2、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400340.9 十、劳动情况 全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万人)221.0 3.9十一、中关村朝阳园 中关村朝阳园企业总收入(亿元)4603.68.9十二、人口 年末常住人口(万人)385.6-2.5 其中:常住外来人口174.8-5十三、限额以上第三产业经营状况 1、资产总计(亿元)142754.916.1 2、收入合计(亿元)29381.57.7 3、利润总额(亿元)4227.8-3.5注:1、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不变价增速。 2、万元GDP能耗增速为不变价增速。 3、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统计口径为项目建设地口径。 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产业经营地口径数据。

2018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2018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00309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73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66001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469575亿元,增长7.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2%。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为32.4%,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为-8.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4644元,比上年增长6.1%。国民总收入896915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4]比上年下降3.1%。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07327元/人,比上年提高6.6%。

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95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比上年末提高1.06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37%,比上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出生率为10.94‰;死亡人口993万人,死亡率为7.13‰;自然增长率为3.81‰。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6]2.86亿人,其中流动人口2.41亿人。 表12018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58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3419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比上年增加10万人。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下降0.1个百分点。全国农民工总量28836万人,比上年增长0.6%。其中,外出农民工17266万人,增长0.5%;本地农民工11570万人,增长0.9%。

2017年朝阳区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指标数据

2017年朝阳区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指标年度数据 指标2017年增长(%)一、地区生产总值(亿元)5635.5 6.6 第一产业 1.28.7 第二产业422.7 6.8 第三产业5211.5 6.5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万元)33280.2 4.2三、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715.4 3.9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173.0 4.4 四、能源 1、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886.08 1.33 其中:第一产业 1.23-4.65 第二产业103.72-8.17 第三产业493.270.63 2、万元GDP能耗(吨标准煤)0.1572-4.90 五、商业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亿元)2762.3 4.1 六、建筑业 1、建筑业总产值(亿元)1329.315.1 2、房屋施工面积(万平方米)7973.99.5 七、固定资产投资 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1356.17.8 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815.822.4 2、房屋施工面积(万平方米)3061.8-5.6 3、房屋竣工面积(万平方米)368.9-19.6 八、房地产开发 1、商品房施工面积(万平方米)2158.0 6.1 其中:新开工面积321.0-16.9 2、商品房竣工面积(万平方米)236.5-14.8 3、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102.5-36.9 4、商品房销售额(亿元)379.2-45.5 九、居民收支 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648418.0 2、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41579 3.9

十、劳动情况 全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万人)230.6 4.3十一、中关村朝阳园 中关村朝阳园企业总收入(亿元)5538.920.3十二、人口 年末常住人口(万人)373.9-3.0 其中:常住外来人口168.8-3.4十三、限额以上第三产业经营状况 1、资产总计(亿元)159013.311.4 2、收入合计(亿元)32873.411.9 3、利润总额(亿元)4452.1 5.3注:1、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不变价增速。 2、万元GDP能耗增速为不变价增速。 3、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统计口径为项目建设地口径。 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产业经营地口径数据。

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报告

一、调整结构提振需求,区域经济在攻坚克难中稳步增长 有效落实目标责任,完善压力传导机制,加大企业帮扶力度,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区域经济保持逐月向好稳步增长态势。 1、主要指标稳步增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三产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1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比去年底提高个百分点;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增长%;注册合同外资5504万美元,占年计划的%;实际利用外资8517万美元,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地方外贸出口6143万美元,占年计划的%。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双过半”。 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大明路国际汽车街区集聚效应持续增强,实施了宝马等4家汽车专卖店扩建工程,建成开业汽车街商务中心、新奇特汽配商城,全街汽车销售额达亿元,同比增长%,小车销售占全市销售量的67%以上,实现税收8750万元,同比增长%。卡子门时尚家居购物中心区特色优势逐步显现,宜家、红星美凯龙2家企业实现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风光带特色品牌效应不断放大,积极推进夫子庙—风光带条例立法工作,组织开展“送旅游”活动,调整升级贵宾楼等7家企业营业面积万平方米,引进品牌规模企业6家,白鹭洲水街日益繁荣,消费需求持续走高,景区税收收入、景点收入分别达4560和318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3%和52%。全区实现旅游总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28%。 3、自主创新步伐加快。制定出台《关于深化都市产业园区建设的意见》、《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促成了“节能环保汽车空调压缩机工程技术中心”等5个产学研合作项目,集团、公司分别被评为全市工业50强和全市百强成长型企业,普天通信等6家企业被评为“高成长科技创新百优企业”,新增无线电厂等高新技术企业3家,实现专利申请124项,软件产业产值亿元,同比增长28%,完成服务外包执行额2468万美元。全区76家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6%,增加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 二、拓展载体选资引强,项目园区在倾力推进中取得实效 坚持项目带动战略,更加注重资源配置和选资效益,积极推进重点项目、产业园区和商务楼宇等载体建设,发展空间得到拓展。 1、重点项目推进有序。突出分类推进,强化协同配合,严格督查管理,全区48项重点项目总体进展情况良好,从推进情况看,进展顺利的有明匙路拓宽二期、集庆路1号地块开发等28项,占项目总数的%,部分推进的有特易购生活购物中心建设、永乐路南侧果品公司地块开发等14项,占项目总数的%。从进展阶段看,处于实施拆迁阶段项目8个,开工准备阶段项目6个,施工阶段项目13个。 2、园区楼宇建设加速。全区15个产业园区建设有序推进,建成通济都市创意产业园南区,日华光电、大明路、双龙街科技产业园等建设稳步进行,完成无线谷产业园立项,水利公司、水建仓库产业园即将开工。商务楼宇加快建设,省电信通服大厦、大明路汽车街商务中心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成教大厦、润泰市场扩建主体封顶,金榜大厦、木材市场商务综合楼开工建设。全区调整新增载体面积近12万平方米。 3、招商选资成效明显。针对区域资源禀赋特点,积极推介招商资源,招商选资取得较大进展,产业园区引进了股份、网络、文化等30家企业;商务楼宇通服大厦引进了克缇集团、投资网、海底捞等企业,安利分公司迁至鸿意商务楼。全区新引进企业700家,其中注册资本200万元以上企业64家,新增注册资本亿元。 三、改造老城打造景观,城市品质在人文传承中持续提升 加快老城改造和人文景观打造步伐,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有效巩固文明创建和“三

广东省深圳市2017年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广东省深圳市2017年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7?深圳)下列关于声现象和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鱼在水中漂﹣﹣光的折射 B、阳光照在云上,云底下会形成阴影区域﹣﹣光的反射 C、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音调和振幅有关 D、次声波预报仪可以预报台风和地震活动等﹣﹣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2、(2017?深圳)下列关于透镜的描述,错误的是() A、放大镜看报纸可以看到放大的字 B、教室使用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用手机拍照,物和镜头的距离需要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 D、近视眼可以用凹透镜矫正 3、(2017?深圳)夏天天气炎热,为了防止食物腐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运输车辆上放干冰,利用干冰汽化吸热给食品降温 B、把食材放在冰块上,利用冰块熔化吸热给食材降温 C、给放食材的盒子上盖上湿毛巾,利用水的升华吸热给食材降温 D、把食物放入冰箱内,利用冷凝剂液化吸热,使冰箱内部温度降低 4、(2017?深圳)关于热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所有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汽车的动力是由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提供的 C、热量可以从内能小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D、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 5、(2017?深圳)下列数据符合常识的是() A、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 B、电视机的功率约为2kW C、洗澡水温度约为80℃ D、我国某种新型客机飞行速度可以超过光速 6、(2017?深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B、物体只有在不受力时才能保持静止状态 C、弹力一定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 D、我国某种新型客机飞行速度可以超过光速 7、(2017?深圳)生活中有很多地方涉及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报表分析

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 2003年,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沉着应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多种自然灾害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带来的严峻困难和挑战,万众一心,奋力拼搏,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民经济较快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改革开放稳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166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247亿元,增长2.5%,减慢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61778亿元,增长12.5%,加快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7669亿元,增长6.7%,减慢0.8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长6.9%,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增长6.6%,房地产业增长5.3%。 价格总水平有所上涨。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2%。其中,城市上涨0.9%,农村上涨1.6%(见表1)。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3.4%,服务价格上涨2.2%。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2%。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4.4%,其中,谷物上涨2.3%,棉花上涨35.3%,油料上涨19.4%,畜产品上涨1.8%。 表1:2003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情况

就业人数增加。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443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92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5639万人,增加859万人。全年有440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比上年末上升0.3个百分点。 国际收支状况良好。全年对外贸易顺差255亿美元,比上年减少49亿美元。利用外资继续增加。外汇储备大幅度增长,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403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168亿美元。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和社会保障任务较重;能源、交通供需关系紧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部分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比较

中国(大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分析

中国(大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分析 一、关于中国区域的划分 中国是一个大国,幅员广阔,陆上国土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20XX年,人口达亿。由于历史和现实诸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各地区之间存在着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如20XX年,上海市人均GDP高达37382元,而贵州省人均GDP只有2895元,两者相差10倍以上。因此,研究中国的区域问题,必须把中国分成若干不同的区域。 20世纪50年代,有关方面曾经将中国大陆分为沿海和内地;60年代,曾经将中国大陆分为一线、二线和三线地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区域经济研究的活跃和深化,人们提出了多种多样的划分方法。主要有: (一)三大地带。这一方法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但不同的时期,每个地带覆盖的地域范围不同。在三大地带的概念提出之初,广西壮族自治区曾被视为属于东部;内蒙古曾被视为属于中部。后来,人们对此划法提出了很多异议。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三大地带覆盖的地域范围逐渐被确定了下来。东部地带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市;中部地带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等8省;西部地带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和内蒙古等12个省、市、自治区。 (二)六大综合经济区。包括东北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南沿海、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 (三)七大经济区。包括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华北(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西)、华东(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华中(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华南(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西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四)九大经济区。这里有两种划法方法。第一种划法包括东北地区(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环渤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黄河中游流域(山西、河南、内蒙古中西部)、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江苏、浙江)、长江中游地区(湖北、湖南、安徽、江西)、东南沿海地区(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西北地区(山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等。第二种划法包括东北地区(东北三省)、北部沿海(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北部内陆(山西、陕西、内蒙古)、东部沿海(上海、江苏、浙江)、东部内陆(河

2017年汕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汕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50.76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8.25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1181.12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1061.39亿元,增长10.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1∶50.7∶44.2调整为4.6∶50.2∶45.2。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6.7%,住宿和餐饮业增长2.3%,金融业增长4.8%,房地产业增长24.0%。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实现增加值511.36亿元,增长14.4%。民营经济增加值1685.64亿元,增长10.0%。全市人均GDP42025元,增长8.6%。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18万人,增长12.8%;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8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1%。

三、工业与建筑业 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072.40亿元,比上年增长8.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6.2%下降为45.6%。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为296.73亿元和51.75亿元,增长10.7%与11.7%。完成工业总产值4874.41亿元,增长9.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786.07亿元,增长10.3%。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77.7%。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4.8%、集体企业下降1.6%、股份制企业增长11.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7.7%;大中型企业完成产值1944.55亿元,增长8.1%;轻、重工业中重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3652.87亿元,增长10.3%;完成出口交货值438.37亿元,增长4.2%;工业产品销售率96.5%。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53个,其中亏损企业113个,比上年增长25.6%;实现利润总额291.73亿元,增长10.0%,其中亏损企业亏损额4.22亿元,增长47.3%。 表3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努力实现城乡经济共同繁荣、城乡居民共同富裕

人民日报2008-11-26 努力实现城乡经济共同繁荣、城乡居民共同富裕 (互动天地)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对话录 主持人: 本报记者吴珺何民捷 嘉宾: 黄守恒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 赵振华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教授 黄群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工作室主任、研究员 孙平四川省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领 导小组副组长、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副组 长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这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如

何理解和把握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大意义与主要内涵?如何把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战略任务落到实处?近日,记者就这些问题与有关专家和地方实际工作者进行了对话。 主持人: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请各位专家对此谈谈个人的认识和体会。 黄守恒: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要求,其意义十分重大。 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我国农业基础脆弱,农村发展长期滞后,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打破。近年来,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失的速度明显加快,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更加突出。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在发展战略和政策取向上作出重大调整,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深层次障碍,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创造了良好条件。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展不平衡,差距主要在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只有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加快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才能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计划(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1184-4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 计划(完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计划(完整 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年,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省第九次、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建设殷实小康、构建和谐*”目标,认真组织实施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945.02亿元,增长16%。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全市粮食总产149.96万吨,增长4.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4.38亿元,增长6.6%。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全市服务业增加值614.25亿

元,增长18.5%。工业支撑和带动作用得到巩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64.97亿元,增长20.42%;实现利税460.11亿元、利润272.24亿元,分别增长37.49%和43.54%。财税收入快速增长。全市境内税收总收入214.04亿元,增长25.41%;境内财政总收入245.51亿元,增长22.4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7.86亿元,增长21.26%。金融运行比较平稳。年末全市各项存款余额1394.84亿元,比年初增长13.52%;各项贷款余额964.88亿元,比年初增长13.57%。 经济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发展方式发生积极变化。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水平提高。全市无公害和绿色、有机农产品分别达到100个和16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4家。自主创新能力有新的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26.2亿元,增长37.6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2.13%,比上年末提高3.03个百分点。工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年内有10个工业产品进入中国名牌产品行列,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