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相关10个热点问题

毛概相关10个热点问题
毛概相关10个热点问题

1、如何正确评价在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贡献和历史局限?

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论的贡献

1)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矛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2)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性质。特点是“相适应又相矛盾”(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性质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3)提出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即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调整来解决。

4)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提出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二、局限: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分析的不完善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没有揭示社会主义本身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

1)生产社会化的现实程度和发展趋势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体经济形式、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

2)社会主义经济整体上的统一性、计划性和各企业或经营者的独立性、自主性之间的矛盾;

3)在人民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各部分人的具体利益之间的矛盾;

4)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程度和上层建筑体系的各个环

节、各种形式、体制之间的矛盾等等。

二是没有始终坚持把社会基本矛盾的原则贯彻于社会主义社会。他把改革现有体制误认为是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反对对体制作进行改革,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看成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导致其在政治上发动“文化大革命”。在经济上实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试图以“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来解决这一矛盾。

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最积极的因素。物质生产力直接决定生产关系并进而决定一切社会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和最根本的推动力。生产力的是否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准。

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在要求

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只有不断地发展生产力才能实现这个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3)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

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

有效途径,关键在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把经济尽快搞上去,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才是解决现阶段主要矛盾的关键,才能达到共同富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4)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社会主义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通过更快、更好地发展生产力来展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5)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进入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

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只有通过社会生产力高度的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的丰富,才能为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创造条件,奠定物质基础。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涵及其基本特征?(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

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这说明了我国的社会性质)。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发达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这说明了我国社会发展程度)。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十三大”报告从五个方面作出了概括(P138)

“十五大”报告中又进一步从九个方面作出了新概括P138-139

“十七大”报告中从八个方面作出了新的阶段特征的概括P139-140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容?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包含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总要求,是我们的宏伟目标。(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集中概括了党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和总政策,是这条基本路线的主要容。

(3)“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是对我国现代化事

业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的概括,是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4)“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集中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是我们完成现代化任务的立足之点。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政治。这就要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

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坚持用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一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1.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特征,是一场新的伟大的革命;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改革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策略。

1)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改革开放是从根本上对束缚我国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各种体制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

(3)改革开放是符合民心、顺应时代潮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的

(1)从理论上看,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改革开放的基本依据。

(2)从实践上看,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改变我国落后面貌的正确途径,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3)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对外开放是指我国打开国门,积极主动地和世界各国、各地区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吸收借鉴所有人类文明创造的优秀成果,促进中国全面发展的一项战略。

(1)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存在互相依存的关系,中国经济发展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取决于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对外开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

2.怎样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改革是动力和出路。没有改革,就不可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正确道路,社会主义事业就不可能顺利前进。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促进发展。发展是目的,没有发展,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不可能保持党和国家的久安。通过发展来解决民生问题。稳定是前提和保障,没有稳定,改革和发展无从进行,要注意解决不稳定的因素。具体处理如下:

(1)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动态相互协调和促进。保持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和巩固稳定。改革、发展和稳定都是动态的,要保持动态的平衡。

(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改革会调整利益关系,会引起不稳定,要注意利益受损者的承受能力,不能让人没有饭吃,不要引发群体性事件。

(3)把改善民生作为处理三者关系的结合点和工作重点。改革和发展是为了群众,改善民生,一切为了群众,就能保持国稳定。

3.当前我国改革中出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是什么?你认为这些问题应通过什么途径解决?

“大学生就业困难”

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才能妥善的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呢?我认为有下列措施:

(1)国家方面:①保持经济的快速稳定的发展,已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②针对大学生当前的就业问题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例如对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时,给于资金支持或是优惠政策。帮助其自主创业。同时引导毕业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农村及基层单位就业。③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树立自主创业、自主择业等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2)社会方面:应培养一种良好的社会择业就业观,创造没有歧视的就业环境。同时社会应该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再培训与再教育,使之更适合社会的发展。

(3)大学生自身发面:①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夯

实基础,为踏入社会做技能上的准备。②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要建立起正确的三观,并引导建立适应社会的就业择业观,消除职业偏见。③有创新能力。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很多大学生对会选择自主创业,自主创业能够降低毕业生就业的压力,但是自主创业却有更高的要求,其中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物价过度上涨问题”

我认为解决物价问题的途径主要有:

(1)对政府来说:①必须建立和健全市场监管制度大力整顿市场的秩序,严惩垄断。②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例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③大力扶持农业发展,增加农产物的收成;④打击恶意炒作,稳定社会风气;⑤稳定人民币汇率,采取财政手段稳定物价;⑥增加社会公共福利,以解决国消费需求不足和贸易顺差过大的问题;⑦保持股市平稳发展,发挥股市吸纳过剩流动性的作用;⑧抑制房产业的快速发展,降低房价,清楚房价泡沫;⑨分配好蛋糕,抑制过高收入,帮扶低收入,缩小贫富差距。

(2)至于市场中的参与者应该做到:①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②遵纪守法,遵守市场规律和市场道德;③公平竞争,不垄断行业;④通过提高科技实力和管理能力,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第八章

1、为什么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1)提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

2)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它们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畴,而是资源配置的不同方式。不能把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划等号,也不能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划等号。资本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是为了有效地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的矛盾。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更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相结合的制度?

1)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必须建立、坚持和发展公有制,公有制必须在国民经济中占统治地位或主体地位。2)由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多层次,必然要求有多种所有制经济与之相适应。3)由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所决定:符合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用。

3.如何看待和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

1)我国当前的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1)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虽然城乡居民收入都有较大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2)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取先沿海、后地层次推进的战略,东部沿海享受各种特殊的优惠政策,这些客观上都起到了扩大东西部经济和收入差距的作用。(3)行业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前十位的高收入行业中,除计算机服务业外,都是垄断行业,它们是金融、证券、航空、烟草、电信、石油等。

(4)我国社会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目前我国基尼系数

已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超过高收入国际的平均水平。

2)收入差距的成因

(1)政策性原因:“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并通过“两富”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按要素分配”的原则。

(2)制度性原因:税收调节乏力;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分配制度不规。

(3)体制性原因:竞争机会的不均等;行业的垄断性经营;地方保护、地区封锁。

(4)非法性原因:“灰色经济”“黑色经济”“腐败经济”,这些都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不公平性。

3)调整收入差距的对策

总的原则是:“保障最低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1)加快经济转型步伐,尽快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规化的收入分配机制。

(2)加快西部大开发步伐,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

(3)完善税收制度,充分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4)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证公民的基本生活。

毛概关于热点问题论述题个辨析题

生态文明 内容: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措施(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意义(一)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共同事业,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容:是 了、=097455=098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 基本特征: 第一,普遍性。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因而应当是对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和未来走向的总概括。构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应当揭示社会主义最本质的永恒的精神要素,避免为短期目标服务,同时应当关照时代和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 第二,民族性。核心价值观必须建立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之上。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和态度,注意防范价值观上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民粹主义两种风险和错误,努力建设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崇高性。崇高性是指核心价值观反映社会和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未来发展方向,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基础上提出来的,本质上既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机环节,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伟大工程和目标指向。 三改革开放 方向: 一是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紧密结合实际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和作出工作部署,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抓住机遇,开拓创新; 二是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并且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与生产力的创新紧密结合起来,推进中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 三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既通过不断发展物质文明来为精神文明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又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来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共同进步;

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改革开放

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改革开放 一、调查目的: 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已成为全社会注重的热点。改革开放之后,各地经济高速发展,使人们的消费水平大幅度提升,让人们的物质生 活变得丰富起来。不过高速发展的经济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贫富 差别愈来愈大、住宅价格飞涨、物价持续上涨等等。这些问题若不加 以解决,经济发展的优势就会越来越小。这次调研我们调查了大连地 区人们对于改革开放后大连地区经济发展的看法。 二、调查时间及地点:2020年3月大连博物馆 我们的问卷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 1.人们对经济高速发展的看法 2.人们对近年来大连地区环境变化的看法 3.大连地区人们的幸福感指数 4.在校大学生对当前物价的看法 三、正文: 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绩 30年,对于历史长河就那么短短的一瞬间,不过,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从贫穷落后一步步走向发达富裕文明和谐的国家来说,却是一个 丰富而值得铭记的过程。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 史新时期。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 移地推动体制改革,毫不动摇地促动对外开放,取得了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 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赢得了我国在国际经济社会影响力和地位的 空前提升,中国经济社会的面貌从此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对于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主要总结出以下几点成就: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4)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5)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经济实力快速成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动,产业结构变动活跃,经济持续高速增长。30年来,中国的国内生 产总值保持持续的快速增长,GDP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至2007 年的246619亿元。这期间,有16年超过10%,只有3年低于7%。30 多年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14倍。如果按相同速度发展,GDP年均 增长9.82%,平均7年多翻一番,约15年翻两番。截至2007年,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4位,外贸总额位居世界第3位,外汇储备位 居世界第1位。我国已提前完成现代化“三步走”战略部署的前两步,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初步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二、现状及存有的问题 1.促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接口不平衡 2.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如沿海与内地 我国在方方面面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更加凸显,引起了人们的担忧。 比如,城乡发展差别较大。改革开放后城乡收入差别曾一度有所 缩小,1983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1.82∶1,但后来又逐步拉大,2009年扩大到3.33∶1。从绝对差别来看,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

(2020年整理)毛概相关10个热点问题.doc

1、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贡献和历史局限? 一、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论的贡献 1)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矛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2)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性质。特点是“相适应又相矛盾”(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性质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3)提出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即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调整来解决。 4)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提出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二、局限: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分析的不完善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没有揭示社会主义本身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 1)生产社会化的现实程度和发展趋势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体经济形式、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 2)社会主义经济整体上的统一性、计划性和各企业或经营者的独立性、自主性之间的矛盾; 3)在人民内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各部分人的具体利益之间的矛盾; 4)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程度和上层建筑体系的各个环

节、各种形式、体制之间的矛盾等等。 二是没有始终坚持把社会基本矛盾的原则贯彻于社会主义社会。他把改革现有体制误认为是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反对对体制作进行改革,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看成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导致其在政治上发动“文化大革命”。在经济上实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试图以“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来解决这一矛盾。 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最积极的因素。物质生产力直接决定生产关系并进而决定一切社会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和最根本的推动力。生产力的是否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准。 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只有不断地发展生产力才能实现这个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3)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 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

毛概论文:两会热点分析

两会一些热点问题的分析调研报告 机械工程学院机电121 唐军 1210011014 相关的数据表明,今年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到727万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出现更深一步的加大,2014年也被称之为“最难就业年”。 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高到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这充分体现了解决该问题的严峻性和紧迫性。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力图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以满足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就业需求。这其中,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无疑是一种值得大力提倡和扶持的就业方式创新之路。 群众期待,两会可以传出越来越多鼓励年轻人创业的积极信号,通过创业来促进就业,将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给激发出来。而鼓励自主创业,需政府出台越来越多的相关举措,需社会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环境。 从学生自身角度来讲,我们可以从一些企业招聘的应职人员来看,在近几年大学生就业一直是头疼的事,不仅是大学生本身感觉头疼同样也是。为什么这样讲呢,虽然很艰难的情况下,某些企业或者招聘组织也喊着找不到很好的人选。面对企业的高薪,但同样高要求的职位,让大学生止步!这确实是企业所头疼,他们好像对国内大学生的能力并不看好,恰恰对海归学子更感兴趣。某种意义上,是不是我们的大学教育或者大学生本身的能力是不是该努力提高呢? 另一个极端是有点可以理解的,比如一些不体面的职位,虽然薪水不低,依然很少人应聘。但在一个社会的分工中,必须有人承担某些职位来保持社会生产力的正常运转。可能大学生本身也知道,一个经过十几年教育的素质人,是低不下头做这些的。他们总抱着如果做这些工作和没上大学的人不是没有区别吗?所以一些底层或者不体面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干的。说到这里,我直接引入下一个我认为是凸显的问题: 关于社会职工的退休制度,到底多少岁退休才能算正好呢?这也是我们说知道的好比一条船,船上已经很多人了,但船尾却是不停的有人上船,如果这个船上没有人下水,这个船怎能不沉或者是出故障呢。此外确实道出了一个比较矛盾的问题,那就是职位人材,上面说到的大学的人材难得,一个职位如果你是高管,相信你还会是选一个有经验的老员工而不是去选一个才开始的新的大学生的。 面对职业的分类,我认为国家应该对职业对应年龄或者其他一些客观因素进行调整,例

毛概论文(大学生最关注的社会问题)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践调研论文 得分: 论文名称:大学生最关注的社会问题 年级专业:应用物理1401班 小组名称:第四组 评阅教师:赵排风 提交时间: 2015—2016学年第2学期

大学生最关注的社会问题 摘要: 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形成了一些重要思想成果。但是,由于各种复杂原因,我们也出现了一些失误。于是,我们以大学生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为研究题目进行了一次调研。本文是对研究的总结,其中包括社会主义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其次,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生力量,我们对大学生最关注的社会问题做了进一步分析,最后是针对以上问题的解决办法。全文围绕着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进行。 关键词:社会主义成就问题大学生解决 一、数据分析 从数据统计上可以看出,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生经常关注社会问题,这也反应出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于大学生关注时事的范围(国内时政,国际态势,本地新闻)这三个选项各占三分之一,可以看出,大学生关注的时事是丰富多彩的,多元化的。大学生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中,大多数人都在关注就业问题,这也反映出了当代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去解决。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去发现其中的问题,并积极去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二、社会主义初级探索中取得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指引下,我们党的历代领导集体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紧密把握时代的脉搏,逐步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提出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任务;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开始了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 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功,基本经验在于中国遵循了经济增长“四色定理”。中国和世界发展历史充分证明,经济增长“四色定理”——和平稳定、开放结构、人力资本、结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充分必要条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报告,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特区。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目前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1985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之下,医疗卫生系统也开启了改革的历程。医改的核心思路是:放权让利,扩大医院自主权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国家无论是在理论文化建设方面还是经济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毛概问答题问题集锦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为什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2-3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3.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4、为什么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9-12 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一条道路+一个理论) 5.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6.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背景和依据?28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相互关系?30-31 9.如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0、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现实依据是什么?33-35 11.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2.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是什么?37-40 13.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什么是思想路线?邓小平为什么要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实事求是的内涵是什么? 3.如何理解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4、为什么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50-51 5.试述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 6.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 7、什么是解放思想?解放思想的意义?55-56 8.结合所学原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提出“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9.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创新这一问题上,要注意哪些问题? 10.与时俱进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11.结合所学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什么要从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2、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近代中国的国情是什么?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是什么?66 3、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什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时期具体的革命对象是什么?69-71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什么?71-72 6、为什么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 7、中国无产阶级如何实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 8、如何理解中国革命的步骤及其相互联系? 9、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74 10、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74-75 11、在中国革命问题上的“一次革命论”和“二次革命论”的错误表现是什么? 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是什么?(76-78,三段话) 13、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依据、意义?80-81 1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什么? 1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含义及及统一战线的依据?82-83 16、建立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经验有哪些? 17、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18、怎样理解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毛概论文范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目录: 关于大学生时事问题关注度的调查报告 (3) 前言 (3) 调查对象与方法 (3) 调查结果 (3) 调查分析 (3) 附录 (7)

关于大学生时事问题关注度的调查报告 前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个在中国生活的子民,我们应该对国家的过去、国家的现在、国家的未来都拥有一定了解。国家的过去我们可以通过回顾各种历史资料加以了解,国家的未来是我们结合对国家的认识和国家的现状而产生的蓝图,而国家的现在,就需要我们不断及时观察时政来了解。当今科技飞速发展,无数多的信息混杂在一起向我们扑面而来,作为处在时代最前列,也是最能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精华的大学生,每天要接受无数多的信息,能否筛选和获得时事问题便成为一个我们需要研究的因素。本次的社会调查报告针对研究当今大学生的时事问题关注度,意在鼓励大学生对国家现状积极了解和唤醒大学生对国家的责任心。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2015年9月20日至10月22日,广州市在校大学生69人。 (二)、调查方法 通过投递问卷对大学生实时了解情况进行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样本容量69,数据客观。 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69份,回收问卷69分,其中有效问卷69份,回收率100%,问卷填写男性比例为47.8%,数据均较为正常。 三、调查分析 本调查问卷目的是调查大学生对时事的关注度。约有56%的样本显示,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对于时事

的关注足够。换言之,两个学生中只有一人对自己了解时事政治有信心,这反映了大学生集体对于时事事件的关注仍没有到达一个高层次。 对于时事热点的兴趣,47.8%的调查对象表示会在无聊的时候关注,而34.8%的调查对象认为时事热点的关注是有必要的,因为这种对国家大事的关心才驱动了大学生对时事的了解。 在大学生对时事关注的取向上,大部分大学生更关注生活热点和娱乐八卦,仍有26.1的大学生更关注时政、军事、经济。我们理性的分析,更多关注生活热点等无可厚非,大学生活本身就是脱离了家庭的生活,生活热点对于大学生步入社会有着一定的教育作用。而时政军事等,往往大学生只有在自身非常热爱或者其与专业知识有关时才会更倾向选择。 如今属于网络科技发达的时代,约有91%的大学生选择从网络(包括微博、微信等交流平台)取得信息。从网络获得信息的好处在于信息获得量大,大学生可以通过最简单最省时的方式来了解时事。而通过电视新闻和报纸的只有43%。虽然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大量信息,网络信息的速食度仍然很高。电视新闻和报纸中的报道优点在于对受众的印象更为深刻,但由于方式的不便捷,很少有大学生选择这种方式。值得一提的是,样本中没有大学生主要与朋友、家人的聊天中获得信息,这反映了部分时事仍然对于人民生活过于遥远。 大学生对关注时事的目的一般在于丰富课余生活或者提高看待事物的能力,这与大学生更多关注生活热点或者娱乐八卦的结果比较吻合。其中只有1人选择“发挥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这表明更多学生认为“关注时事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国家”,这种结果的出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普遍的利己主义。 在社会热点的交流上,大学生普遍选择与其他人进行分享。分享的方式有多种,其一是在网络上(约占14%)。这体现大多时事事件具有较高可读性,同时也间接说明了媒体对于时事热点有着良好的包装。11%的学生选择不与任何人进行交流。 这份调查问卷对大学生对于较为严肃、官方的时事事件的了解程度进行了考察,这个问题采用了多

毛概相关10个热点问题

1、如何正确评价在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贡献和历史局限? 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论的贡献 1)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矛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2)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性质。特点是“相适应又相矛盾”(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性质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3)提出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即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调整来解决。 4)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提出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二、局限: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分析的不完善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没有揭示社会主义本身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 1)生产社会化的现实程度和发展趋势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体经济形式、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 2)社会主义经济整体上的统一性、计划性和各企业或经营者的独立性、自主性之间的矛盾; 3)在人民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各部分人的具体利益之间的矛盾; 4)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程度和上层建筑体系的各个环

节、各种形式、体制之间的矛盾等等。 二是没有始终坚持把社会基本矛盾的原则贯彻于社会主义社会。他把改革现有体制误认为是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反对对体制作进行改革,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看成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导致其在政治上发动“文化大革命”。在经济上实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试图以“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来解决这一矛盾。 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最积极的因素。物质生产力直接决定生产关系并进而决定一切社会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和最根本的推动力。生产力的是否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准。 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在要求 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只有不断地发展生产力才能实现这个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3)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 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

毛概相关概念

一、关于科学发展观: 1、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3、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首次写入党章,作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结合教材第一章)。 二、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领导集体的奋斗功绩(历史评价) 1、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结合教材第一章) 2、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合教材第一章) 3、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 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结合教材第一章) 4、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合教材第一章) 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与建设的总要求: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

长安大学毛概时事热点论文

“就”“招”交手,谁执牛耳? ——时事热点小论文又是一年毕业季,校园里满是穿着学士服合影留念的学长学姐们。大四,学术生涯的又一转折点,面临着考研、出国等多种选择,但更多大学毕业生的第一志愿自然是迈向从校园到社会的第一步——就业。 先来看这样一组数据,2001年,114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2008年,559万……一直到2012年的680万,这是全国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的统计。然而,目前的招工市场可归结为四个字——“杯水车薪”,对与众多与硕博、海归相竞争的本科生无异于火中送炭,自然招致社会问题。就业难,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相关资料显示,每年有近50%因无法就业转而继续深造,或是迫于无奈转行,更有甚者待业在家。先不论国家人才资源闲置带来的发展滞后,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也是不小的考验,不仅影响其就业积极性,引发“读书无用论”,对社会和谐的危害也是不容小觑的。 人才资源供过于求,是不是意味着招聘方拥有绝对的主动权呢?中小型企业纷纷表示,空有岗位招不到人。这类企业往往有如下特点:底薪低,发展前景有限,内部管理有待规范……如果说因为企业本身缺乏竞争力,在五花八门的招聘会上难以吸引求职者倒也不足为奇,但不少大型企业也表示,耗费了大量精力物力换来的候选人,却常常招来的员工物非所值,变成了企业负担。 一方面公司想花最少的钱、聘最好的人、干最多的活,另一方面应聘者想找待遇佳、环境好、工时少、压力小的工作,所以,招聘单位和员工的矛盾公诸于众。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招聘市场现状如此尴尬被动呢?简单归结有以下四点: 一.高校教育体制存在弊端 如今大部分企业也很注重知识掌握的程度,而且越是普通员工,就越注重知识能力——除了专业知识,还有语言运用能力、数字能力、分析统计的能力、学

毛概热点考点难点

毛概热点考点难点09应化(更新版)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其思想内涵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第一个历史时期(1921 —1956):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毛泽东思想 第二个历史时期(1956—1978):第二次飞跃的准备第三个历史时期(78年以来):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地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做出最新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绩是因为我们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五: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1921~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萌芽阶段。1927~1935土地革命时期,形成阶段。毛泽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标志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2.1927~1935抗日战争时期,成熟阶段。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 3.1945~1959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发展阶段。进一步剔除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找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进行探索。 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六: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 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7.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

毛概问题汇总

毛概问题汇总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如何提出?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包含3点)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 4.毛泽东思想是如何提出的?内容是什么?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如何提出的?包含哪些思想和理论?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思想路线是什么? 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理论是什么? 8.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在党建设中的地位? 9.近代中国国情和主要任务? 10.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如何产生的? 11.中国革命失败的经验和总结是什么? 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前途? 13.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是什么? 14.新民主主义革命采取什么道路?是如何提出的? 15.新民主的三大法宝是什么?如何提出?并解释第一个法宝 16.新民主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社会? 17.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如何提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8.马克思认为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需要经历什么?到共产主义社会呢? 19.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什么? 20.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法是什么? 21.社会主义制度是在何时以及如何确立的? 22.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毛泽东提出了什么?标志了什么? 23.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的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是什么?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什么? 24.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是什么? 25.毛泽东提出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是什么? 26.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是什么? 2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如何形成的? 2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基本特征是什么?它是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 2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基本路线? 30.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如何提出的?其科学内涵是什么? 3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32.为什么要发展科学技术?怎样发展? 33.什么是科学发展?

毛概参考题目

毛概大学生社会实践几篇范文大学生假期社会调查报告参考题目?1.民生工程改善的现状分析 ?2.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及信仰的调查与分析 ?3.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分析 ?4.关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典型调查与分析 ?5.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特点新变化调查研究?6.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7.农民收入问题调查 ?8.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9.贫困大学生问题调查 ?10.农业产业化典型案例调查与研究 ?11.农村医疗保险体系建设的现状调查 ?1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典型调查 ?13.当前城镇化的调查和分析 ?14.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调查分析 ?15.农村低保问题调查与研究 ?16.当代农村老龄化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17.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社会和谐,民生)?18.农村劳动力问题调查与研究 ?19.当前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20.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与分析 ?21.社会公平正义与收入分配方式的关系研究

?22.当前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变化调查研究 ?23.当前家庭保姆问题调查 ?24.当前社区服务问题调查研究 ?25.家庭暴力问题研究 ?26.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 ?27.妇女地位及妇女问题调查研究 ?28.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 29.社会生活中中介组织的现状、成因及发展趋势 ?30.农村生育观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31.农地征用中侵犯农民利益情况调查研究 ?32.农民对土地的意识变迁及其成因调查 ?33.城市中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与思考 ?34.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调查与研究 ?35.当前干部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及加强舆论引导的对策建议?36.当前值得注意的社会动向及其分析 ?37.当前学校乱收费问题调查研究 ?38.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 ?39.当前中学新课改的跟踪调查研究 ?40.当前中小学学生道德现状调查 ?41.当前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 ?42.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 ?43.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方式调查研究

毛概社会实践报告主题

毛概社会实践报告主题 毛概社会实践报告主题1、调查目的: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就业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从教育内部分析,就业难问题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变化与高校专业设置调整相对滞后、币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结构失衡等诸多方面。大学生就业状况已经成为衡量高等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何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难间题,是推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 二、调查时间及地点:xxx 我们的间卷主要4及了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以后工作情况设间 2.针对自我期许和对企业的期许设问 3.针对就业信息和就业途径设间 4.在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具有多少程度的影响 三、正文: 今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教育的提高,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群体不断扩张膨胀,大学生就业难等一系列社会性间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深圳富士康公司发生的连续跳楼事件,在人们为那些年轻的生命感到惋惜的时候,也更加关注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间题。解决

大学生这个弱势群体的就业难间题、生活难等间题,已经迫在眉睫,只有真正的解决这个间题,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安定,才能能真正把知识变成生产力,从而推动一个国家的实力发展。 首先,“弱势群体”这一概念,在以前虽然不同程度上也划分过一定阶级、一定人群,但还没有把大学生纳入其列,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生活难等间题的日益加剧、形式的更加严峻,无形中把大学生划分到了实实在在的弱势群体之列,“毕业即失业”的言论已经不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社会上存在的许许多多、或明或暗的漠视态度和歧视行为,使大学生弱视群体无法获得平等的就业权,被无情地剥夺了公平竞争的资格,也引发了种种社会冲突和矛盾。 据国家人力资源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就连续八年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统计:XX年212万、XX年280万、XX年333万、XX年413万、XX年495万、XX年559万、XX 年610万、XX年631万,从详细数据观察,可见毕业生的人数 程猛增趋势,八年累计3533万,而据教育权威部门统计显示:到目前为止XX年毕业生就业率仅为35%,加之以往毕业还役有就业的学生,并且不考虑虚假就业信息的存在,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的就业形势是多么严峻,如此庞大的基数

2019年最新大学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最新大学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期末毛概考试重点总结最新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选择、简答)(P3) 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选择、简答、辨析)(P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的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1】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2】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选择、简答、辨析)(P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3】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选择: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4、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灵魂和主要内容。P6、P10-13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灵魂,贯穿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三 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 5.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P14)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毛概实践社会热点问题南海问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实践论文报告 ——社会热点问题 题目: 浅谈南海问题 姓名:林海莉 学号:20101602310038 班级:计算机(2)班 指导老师:秦晓华 日期:2012年6月 评分:

[摘要] 南海问题是中国与有关国家之间的问题。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双边友好协商解决与有关国家之间的分歧。任何外部势力的介入都是不可取的,只能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中国与有关国家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妥善处理彼此的争议。南海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可以长期保持。目前,南海地区根本不存在什么危机。渲染南海局势紧张,是与事实相违的。甚至是别有用心。 [关键词] 和平友好共同开发 正文: 一、南海争端 南海,又称南中国海,遍布大小岛屿,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及南沙群岛。目前南海四大群岛中,西沙、中沙群岛被中国实际控制,东沙群岛由中国台湾控制,而南沙群岛的情况复杂得多。越南非法占据了南沙群岛西部海域,菲律宾非法占据了南沙东北部海域,马来西亚非法占据南沙西南部海域。南海争端争执的焦点就在南沙群岛! 南沙群岛陆地面积虽然只有二平方公里,但是整个海域面积达八十二万三千平方公里,而且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南沙群岛地处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间,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扼西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通往非洲和欧洲的咽喉要道。 名存实亡的“九段线”好岛屿已被瓜分殆尽。 中国地图的右下角,都附有一个南海诸岛的小地图,这个被海洋工作者常常提起的“九段线”分布着南海周边国家争夺的岛屿和海域。在南沙群岛中,属于中国控制的只有9个,其中中国大陆占8个,台湾占1个,而被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所占的却多达45个。 南沙之争,其本质是围绕着石油资源而展开的争端,是名符其实的“石油政治”问题,南沙问题背后是扑朔迷离的大国角力。 菲律宾参众两院2月正式通过领海基线法案,将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列为菲“所属岛屿”,该法案最后由总统阿罗约签署后正式成为法律。 南亚有关当事国把东盟作为区域共同体,基于共同立场,协力对抗中国,以达到其进一步侵蚀和霸占南海之目的。 二、中国对南海的主权拥有 从历史上看,远在秦汉时代,中国已经有了大规模的远洋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南海已成为重要的中国海上航路。从此,中国人民频繁航行于南海之上,穿越南海诸岛,最早发现了这些岛屿礁滩,并予以命名。南海周边国家从元朝开始到清朝是中国中央政府的藩属国。 从法律上看,周恩来总理于1951年发表《关于英美对日和约草案及旧金山会议声明》,严正指出“西沙、南沙群岛和东沙、中沙群岛一向为中国领土”,不受美英对日和约草案影响。1958年,中国发表《关于领海的声明》,明确宣布“中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的规定适用于东沙、中沙、西沙、南沙群岛以及其他属于中国的岛屿”。此后,针对外国对南沙群岛主权的侵犯,中国的政府多次重申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

2018年毛概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选择、简答)(P3) 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选择、简答、辨析)(P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的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 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选择、简答、辨析)(P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 展。 (选择: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4、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灵魂和主要内容。7,13,9-13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灵魂,贯穿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 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三大基本问题(选择)(P18)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基本问题: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大条目—选择)(P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 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观点, 构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