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水泥行业发展状况

全球水泥行业发展状况
全球水泥行业发展状况

全球水泥行业发展状况

本文主要内容:水泥行业,全球水泥行业,全球水泥行业发展状况

全球水泥行业发展状况

第一节全球水泥行业发展情况

一、供需分析

水泥行业的生产商是行业的核心,其上游行业是原材料生产和提炼行业;下游行业是分销和运输行业。其客户主要分为大型的建筑公司、市政公司、个人及中小企业等。水泥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建筑行业紧密相关。同时原材料市场的本地化策略对于行业内的生产商也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

建材行业的主要驱动力为GDP的变化而产生的影响:主要经济的增长、人口的增长、家庭收入的增长、利率和公共支出等。

建材板块维持温和的增长。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水泥增长达到9%,是世界水泥增长的来源。水泥的需求量受到下游行业的影响重大,价格弹性非常有限,销量对价格不敏感。

世界水泥消费量由2001年的16.4亿吨猛增到2005年的23亿吨,增长了40%,其间我国的水泥年产量则相应的由6.2亿吨猛升到10.64亿吨,增长了71.6%。截至2006年底我国中国中材集团(Sinoma)和中国建材集团(CNBM)等承接的海外水泥工程项目累计已近100项,其中有32项是4000~10000t/d生产线和大型粉磨站的整套装备总承包工程。按熟料的产能计算,约占全球水泥装备市场份额的20%(不含中国市场)。从而引起世界水泥及其装备供应厂商对我国水泥行业的极大关注。

二、贸易分析

水泥行业中,美国是最重要的水泥市场,其进口量占世界出口量的30%。美国为满足其需要2005年从加拿大、中国及泰国共进口水泥量超过3000万吨。一些水泥企业热衷于建新厂和扩大现有产能,这种热潮预计终止于2010年前,它将使产能增长超过1400万吨,预计自2006 年到2007年美国国内水泥还要大量进口。 2006年的水泥与熟料进口量就达3000万吨,其中有1000多万吨是从中国进口的。

2006 年~2010年间美国将新建4000万吨/a的水泥产能。另外从2007年起美国将降低已征收10余年的对墨西哥进口水泥的特别关税,由每吨26美元减少为3美元。这两个因素是否会影响到包括我国在内的向美国出口水泥的国家,例如日本、希腊、德国等,这些国家多年来每年向美国出口的水泥量虽然并不很多,但是占各该国水泥总产量的比例却不少。因而对有些国家必将会造成某种程度的影响。好在美国波特兰水泥协会(PCA)已经透露说,新建的水泥产能主要是用以淘汰那些上世纪60~70年代建设的现在已显落后的产能,而不是为了减少水泥进口。所以有些大型的水泥转运站仍在积极新建之中,意味着美国的水泥进

口量仍将维持较高水平。但是目前这种水泥价格高达近80美元/吨的现象必将结束。预计美国2007年水泥需求将下降2-3%,而水泥厂商的提价空间非常小。

第二节全球水泥制造技术分析

近十年来,国际水泥界在工艺方面的大量工作主要是集中在对新型干法工艺全过程进行优化和完善提高方面。利用以信息技术为龙头的一大批高新技术对传统的水泥工业进行改造,使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似乎已成为世界水泥工业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发展任务。

对新型干法工艺全过程进行优化和完善提高主要取得下述成果:

1.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以及地质学、矿物学理论与技术,在探明原料矿山地质构成及矿物成分之后,编制矿体三维模型软件,指导矿石搭配开采,矿山开采、运储过程中预先均化,既保持入厂矿石成分尽可能的均匀,又可以有效地利用在传统开采方式下必须丢弃的废石,有效地利用了资源。

2.采用自控及机电一体化堆、取料技术,在原、燃料入厂后进一步均化,彻底改变了传统生产工艺中原、燃料储库仅可用于储存物料的原始功能。使原、燃料预均化堆场具有预均化和储存物料的双重新功能,不仅可以减少物料储期,更为原料配料、生料制备和熟料燃烧创造了均衡稳定生产的条件。储库的形式也出现了多样化趋势。

3.采用现代数学最优化理论成果以及X萤光分析仪和物料成分连续测试、计量仪表、仪器系统,并同计算机联网,编制原料配料软件程序,实现生料自动配料,解决了熟料成分均匀稳定“均匀链”中长期难以解决的课题。

4.采用粉体工程学理论成果,将传统工艺中的生料贮存库,优化为具有生料粉连续式气力均化装置,保证生料入窑燃烧前得到了充分均化。

5.利用现代流体力学,燃烧动力学,气固两相流稀相输送、热量一质量一动量传递机理,硅酸盐物理化学、胶体化学等化学工程以及热工学、热力学等现代科学理论,指导新型悬浮预热、分解炉系统的研制开发和优化工程。目前已开发出许多不同形式的高效低压损预热器和新型分解炉,以满足不同原、燃料特性和工艺特殊要求。不仅有利于提高燃料燃烧率和燃尽率,并保证物料在其中充分分散、均匀分布,提高了气固换热效率、入窑物料分解率以及全窑系统的热效率,为回转窑优质、高效、低耗提供了充分的保证。同时,亦可降低系统废气排放量、排放温度和还原窑气中产生的NOx含量,减少CO2排放量等,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6.根据矿物晶体化学、硅酸盐物理化学固相反应机理及相图,进一步缩短回转窑长度(由原来L/D=16-20减少到10 左右),研制“两支点超短窑”。在预热分解系统中,水泥熟料生产过程中耗热量最大的生料碳酸盐分解过程基本完成,而由于充分分散未能实现固相反应的新生态 CaO、SiO2等微晶矿物成分,在入窑紧密接触后,快速进行固相反应,使固相反应的放热过程直接用于物料升

温,实现“快速烧成,促使熟料矿物结构微晶化,提高熟料品质”。同时,亦可减少窑体过大造成的筒体散热损失。

7.同样根据上述流体力学、结晶化学及自控技术研制成功第三代带有‘空气梁”、“控制流蓖析”的蓖式冷却机,既可保证出窑高温熟料骤冷、以防熟料中硅酸三钙(3CaO?SiO2)晶体长大、硅酸二钙(ZCaO?SiO2)晶体变型,又可使铝酸盐(3 CaO? AL2O3等)、铁铝酸盐(4CaO?A12O3?FeZO3等)固溶体等熔煤矿物形成玻璃体,提高熟料活性。同时,也优化了熟料冷却机作为热回收装备的功能。使炽热熟料进入南冷机后实现急冷的同时又提高了热回收效率,从而可将入窑二次风温从原来 850-950℃提高到1100℃以上,入炉三次风温由原来600-700℃提高到850-950℃。这对入窑及火炉燃料燃烧,优化全窑系统热工制度,降低热耗亦起到巨大作用。

8.研制开发新型多通道燃料燃烧器,进一步减少低温一次风量,更便于窑内火焰及温度的合理控制,有利于低质燃料及二次燃料利用,亦可减少 NOx生成量。

9.研制成功“中、低温余热发电”系统,以充分利用预热器、篦冷机排出的温度,实现能源充分回收,提高了系统效率。

10.根据硅酸盐化学原理及现代水泥工业采用的具有高新科技特征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在硅酸盐水泥熟设计上,国际上普遍采用了“高硅酸盐矿物(C3S +C2S总量达78%以上)、高硅酸三钙(C3S含量达65%以上)及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铝酸三钙(C3A)的矿物含量”的优化设计方案,以便尽可能地生产出优质熟料,为生产各种不同需要的优质水泥打下基础。这样,不仅可以在混凝土工程中节约水泥用量,延长使用寿命,亦可满足日益发展的高性能混凝土需求。

11.根据系统工程学原理,将预分解密系统中的旋风简、换热管道、分解炉、回转窑、冷却机(简称:筒一管一炉一窑一机)五位一体全面优化,并且力求采用高级合金材料,耐热、耐磨、耐火、隔热、保温材料,电子计算机、自控信息系统、高效除尘设备及精密的装备制造技术,将全窑系统优化成为一个完整的热工系统工程体系。再辅以现代化管理,确保水泥生产中最重要的熟料燃烧热工过程实现优质、高效、节能、环保和均衡稳定生产。

12.根据破碎力学、三大粉碎原理及物料层间挤压粉碎学说,研制开发了新型立磨(roller mill)及辊压机( roller press)终粉磨制备生料。采用辊压机一钢球磨或立磨一钢球磨等半终粉磨系统制备水泥,辊筒磨(HoRo mill)系统也正在优化。这样,不仅改变了效率低下的管式钢球磨机在水泥工业生产中长期一统天下的局面,实现高效节能化生产,亦可保留钢球磨机对粉状物料所具有的球形化及级配合理化的功能,提高产品质量。

13.进一步优化水泥生产过程及管理计算机控制系统。目前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系统成为主流。同时,对工况十分复杂的预分解密系统在原有表格控制、模糊逻辑控制程序的基础上,开发出专家系统软件,更有利于生产过程的稳定和节能降耗。

14.在ISO9000质量认证得到了广泛实施后,1996年9月1日又颁布了ISO1400环境管理标准,并已在许多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直接采用。目前,国际水泥工业界也正采取高新科技手段,为解决社会环境与生态平衡问题积极行动。现代化水泥工厂本身也实现了“清洁生产”。

15.采用“超细粉磨”技术与装备,将同硅酸盐水泥成分近似的高炉矿渣、电厂粉煤灰、煤矸石等激活改性成为“功能调节性材料”。这样,不仅彻底改变了原来仅将这些废渣、废料作为代替和减少熟料的单纯混合材性质,亦可进一步增加废渣用量。

16.利用回转窑具有温度高(火焰与物料温度可分别达1850℃ 及1450℃以上),热容量大,工况稳定,气、料流在窑内滞留时间长(气体在1100℃以上高温区达4s以上,物料达30min左右)以及窑内高温气体湍流强烈,碱性气氛等优点,可消解可燃性废料及化工、医药行业排出的危险性废弃物,如二恶英等。同时,可将废料、废渣、危险废弃物中的绝大部分重金属元素固定在熟料之中,生成稳定的盐类矿物。由于没有二次废渣和有害气体排出,避免了再次对环境的污染。原来,即使发达国家对危险废弃物的处理也仅有填埋及建设废料焚烧炉两种方法。不仅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投资亦相当可观。目前,美、英、法、德、加等国家已扩大采用水泥回转窑处理法。利用二次燃料及危险废弃物,连同水泥工业对废渣、废料以及其他工业对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利用,已赋予现代化水泥工业“生态、环保型绿色工业”的新内涵,正逐渐改变其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夕阳工业”地位。

第三节水泥主要供需国分析

从水泥消费量看,中国名列第一,印度及美国紧随其后。

水泥行业中,美国是最重要的水泥市场,其进口量占世界出口量的30%。美国2007年水泥需求将下降2-3%,而水泥厂商的提价空间非常小。

少数发达地区水泥产量的增长明显快于多数北美及欧洲地区成熟的市场。可以说水泥在发展中国家还是朝阳产业,而在发达国家的发展则是具有一定周期性的。

中东/北非

根据06年的数据,中东地区水泥仅占世界水泥工业的6%。该地区每年的水泥产量超过1.15亿吨,其中埃及、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的水泥产量占该水泥总产量的77%。很多人认为年人均水泥消费量是繁荣和发展的预示。海湾地区(GCC)是世界水泥消费量最大的地区之一,每年的人均消费量超过1000kg。

海湾地区大部分企业正在建设新的工厂或者对现有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到2007年年底将会增加940万吨的产能。大部分新产能都计划分布在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到2007年总生产能力预计可达到0.6亿吨,比06年的生产能力提高近70%。

另外,在中东地区,不得不提到快速发展的伊朗水泥工业。政府矿业部门最近

的调查数字显示,08年以后会上升到0.52亿吨。政府预期到2010年生产量会达到0.73亿吨。目前,伊朗水泥杂志报道,有21项建筑工程中的水泥工程预计会在2006年到2008年期间完工。2009年到2010年,另外有22项工程列入建设计划。很明显,该国希望不仅能够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还希望发展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潜在市场。

伊拉克在多年内会考虑讨论水泥的供给和需求。该国需筹措200亿美元以投入到重建工程中,这些工程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需要最多的就是水泥,但是水泥的价格几乎每天都在升高。一个最近的报告表明,1吨水泥的价格大概上升到了战前的3-5倍,从20美元每吨上升到了现在的125美元每吨。美国大使馆的专家声明大部分国家的水泥厂仅仅是以产能的25%在运转,或者是没有全负荷运转。这些工厂大部分设备陈旧,生产率不高,即使这些工厂经过重建或者升级改造,水泥的生产量也仅能达到该国工程需求的一半。过去,伊拉克曾经出口水泥,但是目前伊拉克正大量的从土耳其、黎巴嫩、埃及、科威特,以及中国进口水泥。伊拉克工业部宣布2家水泥工厂将成为第一批被私营企业部分购买的国有企业。另有报道称06年以后3年中还将投资30亿美元建设20家新私营水泥企业。

另外该地区的黎巴嫩由于受水泥出口到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刺激,正经历一场水泥生产热潮。约旦水泥消费量则以每年15%~20%的速度在递增。

北非的两个国家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正在吸引外资。原油价格的上涨和私有化的逐渐引进给阿尔及利亚的水泥工业发展带来了推动力。新扩建的阿尔及利亚水泥公司产能已增加到500万吨。阿尔及利亚的天然气储量居世界第7位,并且石油的储量居世界第14位。以石油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为该国提供了大量的现金储备,目前正逐渐投入到提高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工程中。这些工程将需要大量的水泥,由此可以预见,今后几年中阿尔及利亚水泥工业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和私人住宅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摩洛哥水泥消费量的增长,这使得一些主要的水泥生产商投资改进他们的水泥设备。

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埃及是水泥的主要进口国之一,但是到2002年和 2003年期间,新工厂的建设和现有工厂的快速发展,使得埃及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泥出口国之一。

亚洲

经济学专家预言中国和印度将很快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导者。有预言称,继美国、中国之后,在亚太地区的第三大经济强国印度,在以后的10年中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将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经济发展和水泥需求经常有很大程度的相关性,因为GDP和水泥需求之间有正相关性。

中国是最大的水泥市场。2006年中国13亿吨的产量,远领先于其他国家,占全球产量的46%。中国2010年国内消费量为12.5亿吨(政府计划)或14亿吨(中国水泥协会预测)。值得注意的是:中国2005年之后的水泥产量是大于销量的。

印度水泥产量相比于10年前,已经从6400万吨增长到 1.26亿吨,翻了一倍。假设水泥的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速度平行,印度水泥工业仍将需要增加1000万吨到1200万吨的产能。目前,在建水泥项目在今今年年底将仅增加600万吨的产能。

长远看来,后面5年,如果水泥增长速度保持在8%的水平,水泥工业则需要增加0.6亿吨的生产能力才能满足需求,所以水泥市场需要投资。有事实可以证明,05年Holcim首次进入印度市场,通过与Gujurat Ambuja水泥建立战略联盟,从而成为印度第二大水泥集团。

在过去的2~3年中,印度的邻国巴基斯坦正经历了增长速度在7%~8%的经济快速增长。该国的水泥工业正以100%生产能力在生产不到2000万吨的水泥。政府已经建立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要大力推动水泥工业。该国计划投资10 亿美元改进现有的设施,以及建立新的工厂,到2012年达到3500万吨。

05年10月份发生在巴基斯坦北部的地震破坏后的重建工作,使水泥的需求量约为目前产量的2倍。而新建工厂或对现有设备进行扩充都将花费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因此水泥的进口不可避免。同时有很多国际投资商对水泥工厂的扩建工作也表示了极大的兴趣。

印度的另一个邻国,孟加拉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也是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这个国家经常遭受自然灾害的袭击,像洪水和龙卷风,该国政局动荡,基础设施落后。水泥需求量是700万吨,但是06年的生产能力为1700万吨,都属于粉磨站。孟加拉国没有石灰石储量,所以该国以进口熟料为主。为了减轻水泥生产能力过剩的现状,孟加拉国正在出口水泥到印度东北部地区。尽管该国目前仍存在很多问题,但水泥工业处于发展中,并从世界各国引入资金,这意味着孟加拉国正在努力促进经济增长以消除贫穷。

在过去20年中水泥工业发展迅速的另一个国家是越南。越南拥有8200万人口,出口大米、腰果、咖啡和胡椒粉,位列世界第二,GDP增长速度约为7.5%。1990年该国的水泥产量为300万吨,由于4家新工厂的建立,05年越南的水泥产量已提高到了3000万吨。有预测表明,该国的水泥产量到2008年将会达到3500万吨,但其产能将会超过4700万吨。越南国家水泥集团在当地市场的占有率达到50%,有报告称其将会投资15亿美元来扩展8家水泥厂。

在东南亚地区要特别提到在上世纪 90年代经济危机中曾遭受重大打击的两个

国家——菲律宾和孟加拉国,经济危机后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开始复苏。为缓解生产过剩的现状,正出口水泥到亚洲的许多国家。遭受海啸袭击的Aceh和北苏门达腊的重建工作导致该地区的水泥需求量增长,但其他地区也有显著发展,使得当地有很高的水泥需求量,例如西爪哇和雅加达,这将会导致水泥出口量的下降。

泰国正在集中精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例如一条建设中的大型运输系统,还有完善在经济危机时期搁置的其他工程。泰国也是一个出口过剩产能的国家,不

仅出口到该地区的其他国家,而且出口到美国和中东地区。这个国家很快就会恢复到经济危机之前的生产水平,尤其当计划新建的水泥厂投入使用时。

目前舸富汗的人均水泥产量是世界最低的,阿富汗政府近期委托美国的一家咨询公司对阿富汗现有水泥设施和新建水泥工厂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该报告何时可以利用还不得而知,但至少是值得一提的。

南美洲

过去的30年左右,南美洲水泥生产的增长速度与其他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相比非常微小,而且其水泥消费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很低,这一地区进一步发展的潜在市场将持续吸引国外的投资。在全球水泥生产巨头中,Cemex对南美洲的投资最大,其次是Holcim和拉法基。

在上世纪90年代,南美洲曾代表了世界上水泥工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但是由于政局剧变和经济问题导致了几年的低增长速度。到2003年市场又重回轨道,并有发展到接近历史水平的趋势。

在03-04年的两年中,许多国家水泥的消费量受建筑工程活动增加的刺激而增长,弥补了一些不稳定的地区。墨西哥和巴西,这两个举足轻重的国家,水泥工业在稳定发展,而石油收入的增加促进了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经济的发展。经历了2003年的危机之后,阿根廷的水泥产量在2004年和 2005年获得增长,建设速度大概为每年增长12%。

全球化横扫了上世纪90年代的南美洲水泥工业,未来可能重新获得发展。

东欧

世界水泥生产巨头拉法基、豪西蒙、海德堡水泥和其他的私人企业,已经大举介入了自上世纪90年代末一些国家对于水泥工业现代化和升级改造的项目,这些国家包括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2005年5月,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文尼亚,以及爱沙尼亚的波罗的海、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塞浦路斯和马耳他成为欧盟的成员国,因此使欧盟的人口增加了15%,地域增加了25%。下一步的发展将是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加入,很可能是在2007年。这次欧盟扩大对欧洲的水泥生产商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在后面的20-30年中,中欧将像一个“大建筑工地”,在那里欧洲委员会已经计划投资2200亿欧元的项目,例如在扩展的联盟国家新建高速公路和铁路。水泥市场也会充满竞争。

欧盟国家水泥工厂的一个重要的现代化进程就是向环保方向发展。这包括增加替代燃料的使用,减少能量消耗,安装最先进的控制系统。

自从 1998年经济危机后,水泥产量明显增加的国家是俄罗斯。由于住宅和工业建筑业的复苏,该国几乎所有地区对水泥的需求量都在增加。在过去的几年中,水泥产量以每年7%的速度在递增。到2010年,该国的房屋发展计划需要建筑量翻一倍,这将是9000万吨的水泥需求量。而目前的水泥产量是5800万吨,在

4 年中达到这一目标是很大的挑战。俄罗斯公司欧洲水泥2005年到2007年的投资计划估计约为5.88亿美元,其中5.6亿美元将投入到俄罗斯市场,其他的分配给乌克兰。集团计划增加520万吨的新产能,使每个工人的生产率提高35%,燃气消耗量降低9%。

03-04两年中,政治主宰了乌克兰,尽管主要的水泥生产商Heidelberg水泥、Buzzi Dyckerhoff,拉法基和Irish-base CRH控制水泥工业的主要部分,并且在企业升级和现代化中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房屋建设的发展方面还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当政治和商业环境的发展最终稳定,水泥需求量将会上升,使得乌克兰及其他国家期待未来的几年。

近年来,水泥工业的发展已具备了一些全球化的特征,因此水泥工业不能再被认为是地区工业。世界水泥生产巨头已经加速全球化,并控制了世界范围40%的水泥工业。市场不仅给主要的生产商提供健康的空间和高速的发展,同样给其他的全球公司或当地公司带来发展。

第四节近年世界水泥行业主要发展特点

1.全球主要生产商的成长性主要是通过收购别的企业获得的:全球前五大集团1997年的产能为全球43%,而90年仅为9%。北美是高度集中的市场,集中度为75%,西欧达到 65%;中国是世界上整合最少的国家,有5000个水泥生产厂。

2.2006年全球水泥行业的业绩良好,但预计2007年会有下降。价格会持续提高,但幅度小于06年的提高幅度。行业回归自然增长率(3-5%)和利润率

(5-7%),维持对行业的谨慎评级。

3.水泥行业进入壁垒很高,具有周期性,水泥生产商通过整合,议价能力提高,提高了利润率。

4.对于建材的发展约束主要来自环保法规,特别是在欧美国家。公司迫于法律的压力,需要增加对环境保护的资本投入。如:开采周期结束后需要还原当地生态。二氧化碳减排的控制,对于生产商是一个长期的挑战。中国从长远来说也将面临这个挑战。

5.能源短缺是建材行业面临的巨大挑战。

能源的消耗占生产成本的40%,对于生产商也是巨大挑战。建材生产商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产品售价(整合提高议价能力)转嫁能源价格的提升;另一方面,通过增加替代燃料、增加替代材料的使用(矿渣、煤灰等),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目前,中国煤的消耗占水泥生产中消耗总能源的90%,欧洲天然气的消耗为水泥生产中总能源的85%。总的趋势是使用替代能源。

6. 全球主要水泥厂商已经完成了纵向整合。在中国目前不存在纵向整合,也许不远的将来会发生。目前仅有海螺水泥排进了世界产量前十名。

7.目前水泥生产商的策略是扩大产能,产生的现金流再进行投资。并购在全球不断发生。

第五节全球水泥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预期西欧未来经济增长放缓,建材行业有下降趋势;美国市场保持相对稳定;新型国家市场的趋势良好:东欧市场06年表现非常好,市场由俄罗斯和波兰推动。非洲虽有很强的需求,但由于政治的不稳定,有所下降;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不同国家有不同情况:中国、印度、越南增长强劲,其他缓慢。

未来全球水泥行业的特点之一是产能的不断扩大。预计在亚洲将有更多的并购案发生。中国、印度、越南以及中东地区是主要的产能推动者。中国可能会由于关闭落后工厂而导致产能下降。到2008年进出口的流向也会发生改变:水泥进口国会出现自给自足的趋势,导致全球水泥生产出现过剩,价格战或将出现。中国在其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世界水泥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精)

25 ChinaBuildingMaterialResourcesCommunication 1999年19个主要水泥28%的份额,集团、海德堡水泥、的功能被启动以来,CSI已经2006年,其80%已经独立测试、其中,减排目标。另外,在CSI 的帮助下,1990年到2006年之间生产水泥的每吨二氧化碳净排放量降低了12%,其成员企业的工厂消耗燃料中现在已有10%是替代燃料。 克里先生和NinoMancino 博士见 面,讨论了CSI 目前所处的位置、行业状况及发展方向。参与谈话的还有墨西哥水泥的MartinCasey 和拉法基的VincentMages。 近年来的成绩

2008年,CSI出版了一个关键文件《气候行动》,概括了CSI 自1999年以来的大事记。另一成绩是建立了全球资料库,用以追踪全球水泥和熟料厂的节能与排放状况。这个简称作GNR 的系统是和普华永道合作开发的,包含全球超过800家水泥厂的资料,相当于8亿吨水泥产量。 另外,CSI还启动了清洁发展机制(CDM)方法及在线新工具——议定书,用作温室气体补救监控。凭借这个议定书,企业就能在一个被普遍接受的方法和定义框架内,监测排放量并减排。同样在2008年,CSI 迎来了第19位成员,巴西的CamargoCorrea 水泥公司。“Camargo很快会报告它使用该议定书的二氧化碳排放情况。”克里先生补充道。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2012年《京都议定书》的第一期就要到期了,制定政策的人不得不决定如何继续下去。全世界80%以上的水泥是在G8+5(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俄罗斯、英国、美国+巴西、中国、印度、墨西哥、 行 业发展

水泥业的发展现状

水泥业的发展现状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一、我国水泥业的发展现状以及行业预测 1、水泥产业在国名经济中的地位 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水泥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原材料。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水泥行业的发展程度成为一个国家社会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衡量指标。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国内投资最主要的方式。因此,水泥作为最主要的原材料之一,必然也处于扩张阶段。据相关资料统计,改革开放时,我国水泥产量仅为6524万吨,经过30来年的发展,到2010年,我国的水泥总产量已达到了亿吨。其总产量连续25年位居世界第一。据行业内专家预测到2011年,我国的水泥总产量将到达20亿吨左右。 图1 中国近五年水泥总产量 2.我国水泥行业缺陷分析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水泥工业作为重要的基础原料产业,实现了自身的膨胀式发展,为我国近年来的城乡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国际水泥产业技术的进步,我国也在不断的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比如,今年来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这大大有利于我国产业机构的升级以及缓和资源与发展之间的冲突。但我们应清楚的认识到我国水泥产业发展的现状,即大而不强的局面还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泥行业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我国水泥行业与下游行业长期处于价格结构失衡的状态。国际上水泥与钢铁的价格比一般是1:3,而中国却达到了1:10。国外水泥价

格每吨均价在70-100美元,而我国水泥价格远远低于国际水平,每吨售价仅仅40美元左右。 (2)我国水泥行业生产集中度和市场集中度都远远低于国际发达国家水平,水泥行业的过于分散造成市场的恶性竞争。与世界通行标准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泥行业排名前四家的企业集中度为%,比世界通行规定的低集中度标准还低%,比美国1978年的水泥集中度低%。 (3)我国水泥行业长期处于供求失衡的状态,产业布局不合理,造成产能分配不均匀。由于水泥是一种区域性极强的“短腿”产品,如果在一定区域内集中过多的企业会导致市场买卖双方力量失衡,以及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比如,由于近年来北京的快速发展,引来了不少水泥企业落户北京周边,北京市场已出现水泥供大于求的局面,价格低于其他地区,企业效益明显降低。 (4)我国水泥行业技术水平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准,粗放式的发展导致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过程中,小型立窑水泥企业(即"小水泥")在数量上的超常发展,导致了目前我国水泥工业企业平均规模小,整体技术水平低,生产工艺落后,产品档次不高。尽管当前我国在积极发展新型干法水泥,但是由于此生产线成本高,需要一定的企业规模才能产生经济效应。因此,进行行业内部之间的企业重组迫在眉睫。 3.我国水泥行业前景分析

水泥建材行业分析报告

水泥建材行业分析报告 报告摘要: 水泥是建筑工业三大基本材料之一,使用广,用量大,素有“建筑工业的粮食”之称。在我国宏观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固定投资增长乏力,导致水泥建材行业今年来持续下滑,2015年产品需求,产品价格以及行业利润等指标全面下跌,均创下近年来新低。产能指标严重过剩,潜在产能还在不断释放,行业乱象亟待整治。结合我国水泥发展历程及现状,笔者对接下来的水泥建材行业的发展前景有如下判断: (1)受宏观经济影响,水泥需求继续下行,但下降幅度收窄 (2)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任务,“去产能”将成为近期主旋律 (3)更环保,更节能,科技创新才是行业未来出路 (4)水泥企业联合重组步伐将加快 (5)走出国门,分享海外新市场

一、水泥建材行业概述 (3) 1.1水泥的定义 (3) 1.2水泥分类 (4) 1.3水泥基本生产工艺 (4) 1.4水泥性能评价 (5) 二、中国水泥建材行业的历史沿革 (6) 2.1建国初的恢复和初步发展阶段(1949~1957) (6) 2.2“大跃进”的起落和经济调整阶段(1958~1965) (6) 2.3“文革”曲折前进阶段(1966~1978年) (6) 2.4在十字路口前进(1979~1984) (7) 2.5水泥工业蓬勃发展阶段(1985~1995) (7) 2.6水泥工业结构调整部署阶段(1996~2000) (8) 2.7新型干法高速发展阶段(2001~2009) (8) 2.8产能过剩日益严重(2009~2015) (9) 三、行业现状 (11) 3.1水泥需求萎缩,产量增速大幅下降 (11) 3.2水泥价格持续下跌 (13) 3.3效益全面下滑,行业步入艰难期 (14) 3.4出口量总体平稳,结构有所变化 (15) 3.5供需:供需矛盾进一步恶化 (16) 3.6集中度提升慢 (16) 四、水泥建材行业发展前景 (17) 4.1水泥需求继续下行,但下降幅度收窄 (17) 4.2“去产能”将成为近期主旋律 (17) 4.3科技创新是行业未来出路 (18) 4.4联合重组步伐将加快 (18) 4.5走出国门,共享国外市场 (19)

介绍水泥发展的历史

介绍:水泥发展历史 cement一词由拉丁文caementum发展而来,是碎石及片石的意思。水泥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古罗马人在建筑中使用的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长期以来,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 1756年,英国工程师J.斯米顿在研究某些石灰在水中硬化的特性时发现:要获得水硬性石灰,必须采用含有粘土的石灰石来烧制;用于水下建筑的砌筑砂浆,最理想的成分是由水硬性石灰和火山灰配成。这个重要的发现为近代水泥的研制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1796年,英国人J.帕克用泥灰岩烧制出了一种水泥,外观呈棕色,磨细后制成料球,在高于烧石灰的温度下煅烧,然后进行磨细制成水泥。帕克称这种水泥为“罗马水泥”(Roman Cement),并取得了该水泥的专利权。“罗马水泥”凝结较快,可用于与水接触的工程,在英国曾得到广泛应用,一直沿用到被“波特兰水泥”所取代。 1824年,英国建筑工人J.阿斯普丁取得了波特兰水加热炉泥的专利权。他用石灰石和粘土为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后,在类似于烧石灰的立窑内煅烧成熟料,再经磨细制成水泥。因水泥硬化后的颜色与英格兰岛上波特兰地方用于建筑的石头相似,被命名为波特兰(硅酸盐)水泥。它具有优良的建筑性能,从而一举成为流芳百世的水泥发明人,在水泥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1871年,日本开始建造水泥厂。 1877年,英国的克兰普顿发明了回转炉,并于1885年经兰萨姆改革成更好的回转炉。 1889年,中国河北唐山开平煤矿附近,设立了用立窑生产的唐山“细绵土”厂。1906年在该厂的基础上建立了启新洋灰公司,年产水泥4万吨。 水泥的发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水泥生产技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也有一个不断进步、成熟和完善的过程。今天,人们把水泥的生产过程形象的概括为“二磨一烧”,即按一定比例配合的原料,先经粉磨制成生料,再在窑内烧成熟料,最后通过粉磨制成水泥。在这个过程中,窑是核心设备,所以人们在研究水泥技术发展史的时候,往往以窑为代表。回顾这过去的近二百年,水泥生产先后经历

近十年来水泥行业的数据分析报告

近十年来水泥行业的数据分析,向我们展示了这十年间我国水泥行业产能的变动情况。近年来,我国水泥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等一系列问题,希望能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为水泥行业、企业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推进水泥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据跟踪统计,截止到2014年上半年,实际运营水泥熟料生产线1600余条,熟料生产能力18.9亿吨,水泥生产能力突破34亿吨,达到新的高峰。近十年来,水泥行业取得长足发展,2013年水泥产量是2003年的2.8倍,主营业务收入是2003年的5.3倍,但水泥产能也在不断扩大,产能过剩问题逐渐凸显。虽然近几年在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及水泥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遏制水泥行业产能过剩工作初显成效,但全行业化解产能工作仍面临较大压力。 一、2003~2013年水泥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1.我国水泥产能变化情况 水泥行业与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紧密相关, 2003~2012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水泥产能随之不断扩大。在此期间,虽然产能增速起伏较大,但十年平均增速达到12.2%,尤其是2009、2010年,水泥产能增速连续两年超过15%(图1),2012年底突破30亿吨,到2014年上半年超过34亿吨(图2),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直接刺激了水泥产能的持续扩。 图1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及水泥产能增速变化情况

图2 2003年以来全国水泥产能变动情况 2.水泥产业结构变动情况 2003年,我国新型干法生产线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新型干法熟料生产能力比重不到全国熟料总产能的20%,其中4000吨及以上生产线实际运营能力仅占新型干法总运营能力的25.2%,新型干法生产线平均日产规模1800吨。十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干法技术的逐渐成熟、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水泥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型干法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到2013年末,新型干法熟料产能占全国熟料总产能的比重已超过95%,4000吨及以上生产线实际运营能力所占比重已超过全国新型干法熟料总运营能力的60%,其中10000吨级生产线有11条,新型干法生产线平均日产规模达到3300吨。今年上半年投产的19条新型干法生产线中,4000吨及以上有15条,设计能力占新增设计能力的87.4%,水泥生产线大型化趋势愈加明显(图3)。

2014年水泥制品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水泥制品行业 分析报告 2014年9月

目录 一、行业监管体制及相关政策 (3) 1、行业监管体制 (3) 2、行业政策 (5) 二、行业发展概况及前景 (6) 1、行业所处生命周期 (6) 2、与行业上下游的关系 (9) 3、行业壁垒 (9) (1)市场准入壁垒 (9) (2)资金壁垒 (10) 4、市场规模及未来发展前景 (10) 三、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13) 1、有利因素 (13) (1)国家产业政策扶持 (13) (2)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向好,下游行业需求旺盛 (14) 2、不利因素 (15) (1)行业竞争秩序混乱,行业集中度有待提升 (15) (2)其他建筑材料等替代品挤压行业空间 (15) 四、行业风险 (16)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16) 2、能源与原材料供应价格风险 (16) 五、行业竞争格局 (16)

一、行业监管体制及相关政策 1、行业监管体制 水泥制品制造行业属于工业产品生产行业,产品质量关系公共安全,依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工业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0 号),应用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体制。在我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体制下,最高主管行政部门是国务院工业产品许可证主管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主要负责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统一管理工作,如规定生产许可证证书格式,制定相关规则,指导并组织对企业生产产品的核查与检验。县级以上地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地方各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各下属行政区域内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工作,包括对核查人员和检验机构的人员进行监督检查,查阅、复制列入目录产品单位的有关合同和发票,对列入目录的工业产品质量执行监督检验职能,并对违反条例的产品进行扣押。 国务院下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主要负责建立国家环境保护制度,承担落实国家减排目标的责任,负责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其下属环境监察司负责指导开展环境执法和排污收费稽查,各区县下属环境检察队伍负责执行巡查。 国务院下属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工业行业日常运行;推动重大技术装备

水泥简史

水泥简史 cement一词由拉丁文caementum发展而来,是碎石及片石的意思。水泥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古罗马人在建筑中使用的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长期以来,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 1756年,英国工程师J.斯米顿在研究某些石灰在水中硬化的特性时发现:要获得水硬性石灰,必须采用含有粘土的石灰石来烧制;用于水下建筑的砌筑砂浆,最理想的成分是由水硬性石灰和火山灰配成。这个重要的发现为近代水泥的研制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1796年,英国人J.帕克用泥灰岩烧制出了一种水泥,外观呈棕色,很像古罗马时代的石灰和火山灰混合物,命名为罗马水泥。因为它是采用天然泥灰岩作原料,不经配料直接烧制而成的,故又名天然水泥。具有良好的水硬性和快凝特性,特别适用于与水接触的工程。 1813年,法国的土木技师毕加发现了石灰和粘土按三比一混合制成的水泥性能最好。 1824年,英国建筑工人J.阿斯普丁取得了波特兰水泥的专利权。他用石灰石和粘土为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后,在类似于烧石灰的立窑内煅烧成熟料,再经磨细制成水泥。因水泥硬化后的颜色与英格兰岛上波特兰地方用于建筑的石头相似,被命名为波特兰水泥。它具有优良的建筑性能,在水泥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1907年,法国比埃利用铝矿石的铁矾土代替粘土,混合石灰岩烧制成了水泥。由于这种水泥含有大量的氧化铝,所以叫做“矾土水泥”。 1871年,日本开始建造水泥厂。 1877年,英国的克兰普顿发明了回转炉,并于1885年经兰萨姆改革成更好的回转炉。 1889年,中国河北唐山开平煤矿附近,设立了用立窑生产的唐山“细绵土”厂。1906年在该厂的基础上建立了启新洋灰公司,年产水泥4万吨。 1893年,日本远藤秀行和内海三贞二人发明了不怕海水的硅酸盐水泥。 20世纪,人们在不断改进波特兰水泥性能的同时,研制成功了一批适用于特殊建筑工程的水泥,如高铝水泥,特种水泥等。全世界的水泥品种已发展到100多种,2007年水泥年产量约20亿吨。 中国在1952年制订了第一个全国统一标准,确定水泥生产以多品种多标号为原则,并将波特兰水泥按其所含的主要矿物组成改称为矽酸盐水泥,后又改称为硅酸盐水泥至今。2007年中国水泥年产量约11亿吨。 ⊕本文来自: 水泥商情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85869225.html,) 详细出处参考:https://www.360docs.net/doc/685869225.html,/a/a.asp?B=201&id=44622

全球水泥产量规模状况分析

全球水泥产量规模状况分析 全球水泥产量状况分析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水泥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水泥产量为41亿吨,与2014年的41.8亿吨相比,仅仅增加了0.8亿吨。2005年全球水泥产量为23.1亿吨,十年来全球水泥产量增长了近一倍。 图表2005-2015年全球水泥产量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另外,2015年全球水泥产能36亿吨,与2014年的35.7亿吨相比,仅增加了0.3亿吨。从2005来看,除了2008年水泥产能下滑外,近十一年全球水泥产能都呈平稳增长的趋势。 图表2005-2015年全球水泥产能统计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从水泥产量排名来看,2015年全球主要国家水泥产量排名前十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美国、土耳其、巴西、俄罗斯、印度尼西亚、伊朗、朝鲜和越南。 图表2015年全球主要国家水泥产量排名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从水泥产能排名来看,2015年全球主要国家水泥产能排名前十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越南、伊朗、土耳其、巴西、印度尼西亚和日本。 图表2015年全球主要国家水泥产能排名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世界各国水泥生产状况分析 1、美国 美国的水泥消费量随着其经济发展变化的上行或下行具有紧密的同步性。1998~2005年是上行期,水泥消费由9800万吨上升到1.22亿吨,之后因金融经济危机的影响,水泥消费量猛跌到2009年的6840万吨,跌幅高达44%;2012年上升到7560万吨,经济形势有所回升,2015年达到8900万吨。据美国波特兰水泥协会PCA预测,2020年很可能恢复到2004年的水平,达1.13亿吨。在经济危机的2008~2011年间,美国乘水泥需求锐降,产能利用率曾降到60%左右之机,随即逐步地淘汰了近1300万吨产能的落后水泥生产线约30条,主要是一些湿法厂、半干法厂和1500tpd以下的SP窑生产线,占当时其水泥总产能的15%。2013年其产能利用率就回复到了72.3%。在市场经济法则下,无需政府操心,其淘汰落后产能之及时和“神”速,

浅析水泥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浅析水泥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 水泥行业的发展加快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忧虑”;灰渣胶凝材料的问世给人们带来了解决这一难题的新思路。然而,由于材料本身缺陷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灰渣胶凝材料仍然难以得到推广和应用。本文通过综合分析,认为将水泥厂进行“深层次技术改造”将是我国水泥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健词]水泥行业灰渣胶凝材料环保深层次技术改造 一、背景介绍 一方面,水泥在生产过程中浪费大量资源和能源,并排出大量温室气体和粉尘,严重污染环境,这与我国乃至全世界不可再生资源逐年“稀有化”现状和兴建“两型”社会的发展要求是相悖的,于是几乎从水泥行业发展之初人们就提出了对水泥厂进行技术改造的想法,但是,这种观念意义上的技术改造方案“治标不治本”,它们中的大多数都仅仅针对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改造和使用方法上的减量优化,未抓住水泥生产和应用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本质;另一方面,灰渣胶凝材料的问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泥行业的压力,然而却由于其价格高昂、适用范围有限、大多数处于试验室研究阶段、推广力度大等原因,未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 二、水泥行业的发展现状 现在我国水泥生产总量基本上能满足基本建设需求。其广泛应用于市政改建、水利水电工程、道路工程等领域,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我国水泥行业现存主要问题由“供不应求”逐步转向对其从技术、规模、产业结构等方面的调整。水泥生产发展从传统的立窖法到目前的新型流水线生产,科技的不断进步也促进了人们对水泥应用的科学研究,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水泥行业的发展。 然而由于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建筑建材需求量极大等原因,水泥给我们带来了更加严峻的问题。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的“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等相关法律法规都对水泥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现状不加以改变就难以适应现代化发展需求,从而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绊脚石”。 其中小水泥厂是我国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泥产量约占我国水泥行业总产量的80%以上,然而,中小水泥厂建设和改造偏重于扩大产量、降低成本,造成产品质量下降、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日益严重等局面;同时水泥作为工程建设中的“三大材”之一,使用量、消耗量都很大。水泥熟料为生产水泥的主要原料,每生产一吨的水泥熟料,直接排放0.51吨CO2,燃煤排放0.37吨CO2,同时需要消耗大量石灰石、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且这些原材料在开采过程中也造成对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假设我国GDP按照年均7.5%的速度增长,并基于我国目前的水泥生产情况,可大致预测出2008—2012年中国水泥的总产量将达71 亿多吨。根据中国建材工业协会的相关报告,我国现存可用于烧制水泥的石灰石储量为450亿吨,其中可开采储量为250亿吨,按2004年我国水泥产量(约10亿吨)计算,再过30年我国水泥原材料就面临枯竭,像我国这样正处于发展阶段中的国家,停止基础设施建设将是多么恐怖的事情。 三、灰渣胶凝材料及其生产工艺的研究现状 这里的灰渣指以各种工业废料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废弃物。目前科研人员已经研发出多种

我国水泥业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水泥业的发展现状以及行业预测 1、水泥产业在国名经济中的地位 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水泥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原材料。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水泥行业的发展程度成为一个国家社会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衡量指标。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国内投资最主要的方式。因此,水泥作为最主要的原材料之一,必然也处于扩张阶段。据相关资料统计,改革开放时,我国水泥产量仅为6524万吨,经过30来年的发展,到2010年,我国的水泥总产量已达到了18.7亿吨。其总产量连续25年位居世界第一。据行业内专家预测到2011年,我国的水泥总产量将到达20亿吨左右。 图1中国近五年水泥总产量

2.我国水泥行业缺陷分析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水泥工业作为重要的基础原料产业,实现了自身的膨胀式发展,为我国近年来的城乡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国际水泥产业技术的进步,我国也在不断的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比如,今年来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这大大有利于我国产业机构的升级以及缓和资源与发展之间的冲突。但我们应清楚的认识到我国水泥产业发展的现状,即大而不强的局面还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泥行业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我国水泥行业与下游行业长期处于价格结构失衡的状态。国际上水泥与钢铁的价格比一般是1:3,而中国却达到了1:10。国外水泥价格每吨均价在70-100美元,而我国水泥价格远远低于国际水平,每吨售价仅仅40美元左右。 (2)我国水泥行业生产集中度和市场集中度都远远低于国际发达国家水平,水泥行业的过于分散造成市场的恶性竞争。与世界通行标准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泥行业排名前四家的企业集中度为11.78%,比世界通行规定的低集中度标准还低

3029其他水泥类似制品行业税收风险模型

3029其他水泥类似制品行业税收风险模型 一、行业介绍 (一)行业定义 “其他水泥类似制品”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中的代码为3029,注释为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制品,以及其他未列明的水泥制品的制造。 以水泥为基体的建筑材料都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抗压强度高面抗弯(折)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冲击强度低。采用玻璃纤维材料对水泥基材料进行性能改善,不仅可以提高水泥基的抗弯、抗拉强度,而且还可以提高其抗冲击强度。随着抗碱玻璃纤维材料研制成功并使用其制造GRC制品,目前市场上应用更为广泛。 本模型所指“其他水泥类似制品行业”为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制品制造业。 (二)江苏省行业状况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制品行业在江苏是新兴产业,截止2014年10月,全省共有规模企业346户,2013年度实现销售收入100.23亿元,净入库税收5.23亿元。 江苏是建筑大省,建筑材料的销量位居全国前列。当前江苏已进入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投资环境良好,新一轮的固定资产投资使得各类新型建筑材料广泛被应用。目前中小企业是江苏省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制品产业的主力军,其产值约占整个行业的60%以上。

分注册类型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制品行业统计 金额单位:万元 分地区其他水泥类似制品业一般纳税人明细表 金额单位:万元 (三)企业类型划分 根据工艺流程的不同,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制品企业分为喷射工艺和浇筑工艺两大类。 喷射工艺主要是通过喷射设备将搅拌好的砂浆与玻璃纤维一同

喷射进涂好脱模剂的模具中制成产品。 浇筑工艺主要是将玻璃纤维与水泥、砂子、外加剂和水混合在一起搅拌成砂浆,然后注入涂好脱模剂的模具中制成产品。 (四)工艺简介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制品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一般包括生产准备、搅拌工艺流程、喷射(注模)工艺流程、养护工艺流程、裁切工艺流程和表面处理工艺流程,属于半机械作业和半人工作混合型生产,养护前的生产工序要流水作业,一气呵成,养护起的流程时间受天气影响较大。其基本工序为: 1、喷射工艺流程:

水泥制品制造行业供应链分析与金融服务方案

水泥制品制造行业供应链分析及金融服务方案我国是水泥及水泥制品的生产大国,2011年,我国水泥制品制造行业的销售额依旧呈现上涨的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的水泥及石膏制品制造行业实现销售收入共计46640亿元。 在看到巨大的销售收入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我国水泥制品制造企业尽管呈现出较强的区域分布特征,但是截至2011年末,在4591个企业中,仅仅存在4家大型企业,其他企业均为中小型企业,行业集中度较低。相对于其上下游的大型水泥生产企业、大型建筑企业的交易地位较低。又加之2011年的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实施,从而使得企业的经营遇到较大的困难。 基于以上情况,本期《行业供应链融资方案》,将会详细介绍水泥制品制造行业的产业发展概况以及发展趋势,同时结合水泥制品制造行业产业链,对水泥制品制造行业的金融服务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并给出参考性的授信方案,使银行从业人员全面把握水泥制品制造行业中的授信机遇与防风险,针对相关开展水泥制品制造业融资服务提供支持与帮助。 在针对水泥制品制造行业供应链融资容进行介绍的同时,本期《行业供应链融资方案》将为您详细介绍供应链融资服务中的应收账款池融资业务的业务概念、业务流程等容,让您更加深入的了解供应链融资的相应容,以便更加灵活的运用供应链融资产品对接客户融资需求,实现银企双赢。

本期目录 第一章水泥制品制造行业经营分析 (3) 一、我国水泥制品销售额持续上涨 (3) 二、水泥制品制造行业特征 (5) 三、水泥制品制造行业政策简述 (8) 第二章水泥制品制造行业金融服务需求 (11) 一、水泥制品制造行业产业链概述 (11) 二、上游材料供应企业金融服务需求 (11) 三、水泥制品制造企业金融服务需求 (14) 四、下游建筑施工企业金融服务需求 (15) 第三章水泥制品制造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 (16) 一、上游材料供应商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 (16) 二、水泥制品制造企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 (19) 三、下游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 (24) 第四章水泥制品制造行业商业机会挖掘 (26) 一、我国水泥制品发展概况 (26) 二、纤维水泥板的发展前景最为广阔 (28) 第五章供应链融资产品介绍 (30) 应收账款池融资 (30)

水泥行业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水泥行业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一.现状描述 我国现有水泥生产企业近4000家,其中新型干法水泥企业1100家,水泥产能30亿吨,水泥熟料产能17.18亿吨。我国水泥产量已连续26年位居世界第一位。 二.存在的问题 1.行业集中度发展不均 据有关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前10家水泥企业行业集中度仅为26%。《意见》提出,到2015年,这前10家水泥企业产业集中度将达到35%。这不是一个很合理的指标,过去10年是水泥行业的黄金发展期,随着企业的竞争和重组,国内水泥行业区域化格局已十分明显,部分地区行业集中度较高。 目前,从国内水泥市场的分布来看,华东地区以海螺水泥、中建材为龙头,华北地区以冀东水泥、金隅水泥为龙头,东北地区以亚泰水泥、北方水泥为龙头,西部地区以天山股份、祁连山股份为龙头,西南地区以中建材、海螺水泥、台泥为龙头。 国内水泥企业的区域集中度在30%~40%,华东地区的水泥企业行业集中度最高,海螺、中建材两家龙头企业的行业集中度达到近 50%。再细分市场,仅海螺水泥或是中建材一家企业,在浙江省某地区的集中度就达到50%。此全国性指标的提出,主要是促进大企业不要仅限于在区域内发展,要逐步扩大发展区域。水泥行业像国内其他行业一样,也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这从企业的区域集中度就可以表现出来。当前,我国西南地区水泥企业行业集中度较低,主要以当地中小民营企业为主,整个地区水泥行业发展较慢。目前,中建材、海螺水泥和台泥正在西部地区进行并购整合。 2.无序建设加剧产能总体过剩趋势 目前,全国水泥行业普遍存在着产能总体过剩的问题。2012年全国水泥产量20.63亿吨,仅占28.97亿吨产能的71%左右,约有29%的产能处于抑制状态,

水泥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水泥的历史与发展现状水泥被誉为建筑的“粮食”,现代水泥按化学组成可以分为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和硫铝酸盐水泥三大类。目前,全世界水泥产量已达20多亿吨,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大宗产品。现代水泥的诞生,是在古代众多建筑胶凝材料的基础之上,经过人类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的结果。回顾水泥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一直追溯到人类文明发端的上古时期。 在中国,大约公元前5000-3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就有人用“白灰面”涂抹山洞、地穴的地面和四壁,使其变得光滑和坚硬。“白灰面”因呈白色粉末状而得名,它由天然姜石磨细而成。姜石是一种二氧化硅较高的石灰石块,常夹在黄土中,是黄土中的钙质结核。“白灰面”是至今被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建筑胶凝材料。 仰韶文化半穴居建筑 大约在公元前3000-2000年间,古埃及 人开始采用煅烧石膏作建筑胶凝材料。金字 塔的建造过程中就使用了这种材料。在公元 前30年埃及并入罗马帝国版图之前,古埃 及人都是使用煅烧石膏来砌筑建筑。 古埃及人使用煅烧石膏将金字塔上的石 块粘合在一起 公元前16世纪,在中国商代,地穴建筑 迅速向木结构建筑发展,此时除继续用 “白灰面”抹地以外,开始采用黄泥浆砌 筑土坯墙。 公元前800年左右,古希腊出现了硬度较高的石灰砂浆。 公元前7世纪,中国周朝出现了石灰。这种石灰是用大蛤的外壳烧制而成。蛤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将煅烧到碳酸气全部逸出即成石灰。这种工艺自周朝开始到明代仍未失传,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了很长的时间。 在随后到来的战国时代(公元前403-221年),人们开始使用草拌黄泥浆筑墙,还用它在土墙上衬砌墙面砖。在中国建筑史上,黄泥浆和草拌黄泥浆作为胶凝材料一直沿用到近代社会。 公元前300年,古代巴比伦人使用沥青粘合石块和砖块。

2020年(发展战略)我国水泥业的发展状态

(发展战略)我国水泥业的发展状态

我国水泥业的发展现状以及行业预测 1、水泥产业于国名经济中的地位 于国民经济建设中,水泥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原材料。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水泥行业的发展程度成为壹个国家社会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衡量指标。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国内投资最主要的方式。因此,水泥作为最主要的原材料之壹,必然也处于扩张阶段。据关联资料统计,改革开放时,我国水泥产量仅为6524万吨,经过30来年的发展,到2010年,我国的水泥总产量已达到了18.7亿吨。其总产量连续25年位居世界第壹。据行业内专家预测到2011年,我国的水泥总产量将到达20亿吨左右。 图1中国近五年水泥总产量 2.我国水泥行业缺陷分析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水泥工业作为重要的基础原料产业,实现了自身的膨胀式发展,为我国近年来的城乡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国际水泥产业技术的进步,我国也于不断的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比如,今年来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这大大有利于我国产业机构的升级以及缓和资源和发展之间的冲突。但我们应清楚的认识到我国水泥产业发展的现状,即大而不强的局面仍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变。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泥行业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我国水泥行业和下游行业长期处于价格结构失衡的状

态。国际上水泥和钢铁的价格比壹般是1:3,而中国却达到了1:10。国外水泥价格每吨均价于70-100美元,而我国水泥价格远远低于国际水平,每吨售价仅仅40美元左右。 (2)我国水泥行业生产集中度和市场集中度均远远低于国际发达国家水平,水泥行业的过于分散造成市场的恶性竞争。和世界通行标准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泥行业排名前四家的企业集中度为11.78%,比世界通行规定的低集中度标准仍低15.62%,比美国1978年的水泥集中度低19.22%。 (3)我国水泥行业长期处于供求失衡的状态,产业布局不合理,造成产能分配不均匀。由于水泥是壹种区域性极强的“短腿”产品,如果于壹定区域内集中过多的企业会导致市场买卖双方力量失衡,以及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比如,由于近年来北京的快速发展,引来了不少水泥企业落户北京周边,北京市场已出现水泥供大于求的局面,价格低于其他地区,企业效益明显降低。 (4)我国水泥行业技术水平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准,粗放式的发展导致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于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过程中,小型立窑水泥企业(即"小水泥")于数量上的超常发展,导致了目前我国水泥工业企业平均规模小,整体技术水平低,生产工艺落后,产品档次不高。尽管当前我国于积极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可是由于此生产线成本高,需要壹定的企业规模才能产生经济效应。因此,进行行业内部之间的企业重组迫于眉睫。

中国水泥工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水泥产能增长放缓、价格上涨趋势仍存。 2010年全国水泥产量为18.68亿吨,与2010年初中国建材流通协会预测的18.7亿吨非常相近,同比增长15.5%。全年销售收入预计6800亿,同比增长25%,利润将达到540亿,同比增长超35%。 水泥行业2011年总体趋势是向好的。从产能上看,2011年预计新增产能约9000万吨,淘汰落后产能约1 亿吨,总产能比去年略减一些,约为22.5亿吨。从需求上看,在2011年,“4万亿刺激政策”对水泥向上的 推动效应已大大减弱,但其大多数工程仍然在建,对水泥需求的支撑作用还在,而水利、高铁等建设的兴 起也使水泥需求得到了一定保障。特别是住建部推出的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将带来水泥需求的新增 量约1.5亿吨。另外,城镇化建设,区域开发,都将使水泥需求保持一定增长速度,由于水泥产销率通常稳 定在98%左右(这是水泥的特性所决定的),预计2011年水泥产量将达21.4亿吨。 从2011年水泥价格上看,由于总产能并未增加,需求仍在增长,而煤炭价格上涨预期不断增强,水泥 平均价格仍会有所上涨,但不会超过2010年11月特殊情况下的价格(拉闸限电造成的价格猛涨)。行业利润 也将进一步提升。 中国水泥工业发展状况分析 -------------------------------------------------- 2010-7-14 一.现状特点及问题 水泥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基础原材料工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泥产业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2009年我国水泥产量16.5亿吨,占世界水泥总产量50%以上,已连续20多年居世界第一位。水泥工业总产值5,000多亿元,占我国建材行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水泥工业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从单纯的数量增长型转向质量效益增长型;从技术装备落后型转向技术装备先进型;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投资密集型;从管理粗放型转向管理集约型;从资源浪费型转向资源节约型;从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型转向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需求型。实现上述根本转变的原因,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在产业政策的正确引导下,体现出以下特点: 1.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面进入新型干法水泥时代 实现“低投资,国产化”是中国全面进入新型干法水泥时代的关键,海螺集团、山水集团是实践这一过程的先行者。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的飞速发展,源于对新型干法水泥工艺技术的研究和装备的开发、设计、制造取

日本水泥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日本水泥工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四川建材学院韩立达王林 1 日本水泥工业的现状 八十年代,当世界经济发展明显放慢之时,日本经济却从1986年底开始持续60个月的增长,创下了日本战后经济景气的最长纪录。而且经济增长率一直居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首。1987年至1990年,年平均增长率为5.3%,1991年达4.6%,社会各方面的需求不断扩大,给水泥工业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 1.1水泥工业呈现持续增长势头 1990年度日本GNP比上年增长5.7%,民用住宅比1989年增长10.2%,民间投资增长13.6%,而国家固定资产完成率比上一年增长3.1%。由于建筑业的迅猛发展,日本水泥工业出现逐年增长势头(见表1)。 表1 日本水泥生产量和销售量 1.1.1水泥产、销量逐年增加 从1987年开始,日本水泥产销量开始回升,1987年至1990年4年间产量从7424.4万t增加

到8684.9万t,年平均增长率为5.4%,销量(含进口)从7493.8万t增加到9024.0万t,年均增长率为5.6%。设备能力的平均利用率也大幅度提高,1990年达88.1%,比1989年高出6.6个百分点。1990年的实际需求较之上年增长10%。就水泥品种而言,1990年硅酸盐水泥大幅度增加,其中普通硅酸盐水泥较1989年增长10.3%,达6654.9万t,占全年水泥总产量的76.6%,快硬和超快硬水泥达363.1万t,较上年增加5.7%,但中热水泥和耐硫酸盐水泥则出现了下降趋势,混合水泥也出现了负增长,其所占的比重开始减少。 1.1.2大量采用现代化生产工艺 日本各种窑型的生产能力及现有水泥窑如表2所示。 表2 日本各种窑型台数及生产能力(*为推算值) 从表2可以看出,从1988年起日本已完全淘汰了湿法生产,NSP窑稳定在56条,其产量占总产量的80%以上。SP窑有增有降,产量占总产量的15%~18%之间。立波尔窑逐年减少,带余热锅炉窑则基本稳定在5台左右,后两种窑型的水泥产量仅占总产量的2%~4%。此外,日本的规模经济效益非常明显,1990年全国拥有各种类型的水泥窑81台,水泥总产量为8684.9万t,平均每台窑年产量为107.2万t,约为我国水泥窑平均年产量的50倍。

(行业分析)水泥制品制造行业供应链分析及金融服务方案最全版

(行业分析)水泥制品制造 行业供应链分析及金融服
务方案

水泥制品制造行业供应链分析及金融服务方案
我国是水泥及水泥制品的生产大国,2011 年,我国水泥制品制造行业的销 售额依旧呈现上涨的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显示:2011 年我国的水泥 及石膏制品制造行业实现销售收入共计 46640 亿元。
在见到巨大的销售收入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我国水泥制品制造企业尽 管呈现出较强的区域分布特征,可是截至 2011 年末,在 4591 个企业中,仅仅 存在 4 家大型企业,其他企业均为中小型企业,行业集中度较低。相对于其上下 游的大型水泥生产企业、大型建筑企业的交易地位较低。又加之 2011 年的从紧 的货币政策的实施,从而使得企业的运营遇到较大的困难。
基于之上情况,本期《行业供应链融资方案》,将会详细介绍水泥制品制造 行业的产业发展概况以及发展趋势,同时结合水泥制品制造行业产业链,对水泥 制品制造行业的金融服务需求进行深入分析,且给出参考性的授信方案,使银行 从业人员全面把握水泥制品制造行业中的授信机遇和防范风险,针对相关开展水 泥制品制造业融资服务提供支持和帮助。
在针对水泥制品制造行业供应链融资内容进行介绍的同时,本期《行业供应 链融资方案》将为您详细介绍供应链融资服务中的应收账款池融资业务的业务概 念、业务流程等内容,让您更加深入的了解供应链融资的相应内容,以便更加灵 活的运用供应链融资产品对接客户融资需求,实现银企双赢。

本期目录
第壹章水泥制品制造行业运营分析 1
壹、我国水泥制品销售额持续上涨 1 二、水泥制品制造行业特征 3 三、水泥制品制造行业政策简述 6
第二章水泥制品制造行业金融服务需求 8
壹、水泥制品制造行业产业链概述 8 二、上游材料供应企业金融服务需求 8 三、水泥制品制造企业金融服务需求 11 四、下游建筑施工企业金融服务需求 12
第三章水泥制品制造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 13
壹、上游材料供应商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 13 二、水泥制品制造企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 16 三、下游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 21
第四章水泥制品制造行业商业机会挖掘 23
壹、我国水泥制品发展概况 23 二、纤维水泥板的发展前景最为广阔 25
第五章供应链融资产品介绍 27

中国水泥历史

甲子沧桑书写巨变、盛世水泥铸就辉煌 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之际 来源:中国水泥发布时间:2009-10-15 2009年是新中国60华诞。60年,弹指一挥间。正是在这60年间,中国水泥工业在党和政府 的领导下,演绎了一场波澜起伏的巨大变迁,造就出令世界瞩目的“水泥大国”。温故而知新,梳理回顾60年共和国水泥工业发展的历程,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对新时期水泥工业的健康发展大有裨益。为此,应《中国水泥》杂志之邀撰写此文,与水泥行业广大同仁共勉。 如果从1889年唐山细绵土厂土窑生产水泥算起,中国水泥已有120年的历史了;如果从1906年“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算起,也有103年的历史了。 清朝末年,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腐败的清王朝,但中华民族依然处在三座大山统治之下。旧中国,始终处于腥风血雨、内忧外患的水深火热之中。中国水泥工业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畸形发展,但规模之小、产量之低,发展之慢,令人乍舌。1949年水泥产量只有66万吨。4 亿5 千万人口的大国,人均水泥不到1.5公斤,中国水泥工业已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一、回顾历史追寻共和国水泥工业发展的足迹 中国水泥工业的大发展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的60年的时间里,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里。我国水泥工业60年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30年”,经历了七个发展阶段。 建国初的恢复和初步发展阶段(1949~1957)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水泥生产企业只有35家,其中东北区14家,华北区5家,华东区 8家,中南区3家,西南区4家,西北区1家。新中国成立后,水泥工业的主要任务是接管国 民党官僚资本企业,修复遭受战乱破坏的设备,组织恢复生产。1949~1952年间,陆续修复了东北、华北遭到破坏的哈尔滨、本溪、小屯、抚顺、锦西、鞍山、大连、牡丹江、琉璃河、太原、启新等水泥厂。华东地区恢复生产的有中国、上海、江南、光华等水泥厂,中南地区有广州、华新水泥厂,西南地区有重庆水泥厂,全国总共有18 个大中型水泥厂相继恢复生产。另外还有口泉、济南、南平、辰溪、贵阳、嘉华、窑街等几个小型水泥厂也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