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局部麻醉药

第十四章   局部麻醉药
第十四章   局部麻醉药

第十四章局部麻醉药

1 基本要求[TOP]

1.1 掌握常用局部麻醉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1.2 熟悉局部麻醉药的体内过程。

2 重点难点[TOP]

2.1 重点

局部麻醉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2.2 难点

局部麻醉药的作用机制。

3 讲授学时[TOP]

建议2学时。

4 内容提要[TOP]

局部麻醉药(local anaesthetics)简称局麻药,是一类以适当的浓度应用于局部神经末梢或神经干周围的药物,本类药物能暂时、完全和可逆性地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在意识清醒的条件下可使局部痛觉等感觉暂时消失,局麻作用消失后,神经功能可完全恢复,同时对各类组织无损伤性影响。

【构效关系】常用局麻药在化学结构上由三部分组成,即芳香族环、中间链和胺基团,中间链可为酯链或酰胺链。根据中间链的结构,可将常用局麻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酯类,结构中具有-COO-基团,属于这一类的药物有普鲁卡因、丁卡因等;第二类为酰胺类,结构中具有-CONH-基团,属于这一类的药物有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局麻作用及作用机制】

1.局麻作用局麻药的作用与神经细胞或神经纤维的直径大小及神经组织的解剖特点有关。一般规律是神经纤维末梢、神经节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部位对局麻药最为敏感,细神经纤维比粗神经纤维更易被阻断。对无髓鞘的交感、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在低浓度时可显效。对有髓鞘的感觉和运动神经纤维则需高浓度才能产生作用。对混合神经产生作用时,首先消失的是持续性钝痛(如压痛),其次是短暂性锐痛,继之依次为冷觉、温觉、触觉、压觉消失,最后发生运动麻痹,进行蛛网膜下腔麻醉时,首先阻断自主神经,继而按上述顺序产生麻醉作用。神经冲动传导的恢复则按相反的

顺序进行。

2.作用机制目前公认的是局麻药阻断神经细胞膜上的电压门控性Na+通道(voltage-gated Na+channels),使传导阻滞,产生局麻作用。局麻药的作用具有频率和电压依赖性。

【体内过程】

1.吸收局麻药自作用部位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的量和速度决定血药浓度。影响因素有:(1)药物剂量;(2)给药部位;(3)局麻药的性能;(4) 血管收缩剂。

2.分布局麻药吸收入血后,首先分布到脑、肺、肝、肾等高灌流器官,然后以较慢速度分布到肌、肠、皮肤等血液灌流较差的部位。

3.生物转化和消除局麻药进入血液循环后,其代谢产物的水溶性更高,并从尿中排出,酯类局麻药主要由假性胆碱酯酶水解失活,如有先天性假性胆碱酯酶质量的异常,或因肝硬化、严重贫血、恶病质和晚期妊娠等引起量的减少者,酯类局麻药的用量都应减少。酰胺类药物的转化降解规律尚不完全清楚,主要在肝细胞内质网代谢转化,故肝功能不全的病人用量应酌减。

【常用局麻药】

1.普鲁卡因(procaine)是常用的局麻药之一。对粘膜的穿透力弱。一般不用于表面麻醉,常局部注射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普鲁卡因在血浆中能被酯酶水解,转变为对氨苯甲酸(PABA)和二乙氨基乙醇,前者能对抗磺胺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故应避免与磺胺类药物同时应用。普鲁卡因也可用于损伤部位的局部封闭。有时可引起过敏反应,故用药前应做皮肤过敏试验,但皮试阴性者仍可发生过敏反应。对本药过敏者可用利氯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代替。

氯普鲁卡因(chloropr ocaine) 采用化学修饰方法将普鲁卡因分子中对氨基苯甲酸的2位上用氯原子取代形成氯普鲁卡因,形成新一代局麻药,是酯类短效局麻药,有较强的抗光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可持续给药而无快速耐药性。氯普鲁卡因毒性较低,且其代谢产物不是引起过敏的物质,不需要做皮试,临床应用方便易行2.利多卡因(lidocaine)又名赛罗卡因(xylocaine),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局麻药。相同浓度下与普鲁卡因相比,利多卡因具有起效快、作用强而持久、穿透力强及安全范围较大等特点,同时无扩张血管作用及对组织几乎没有刺激性。可用于多种形式的局部麻醉,有全能麻醉药之称,主要用于传导麻醉和硬膜外麻醉。本药也可用于心律失常的治疗,对普鲁卡因过敏者可选用此药。

碳酸利多卡因是用碳酸氢钠调节盐酸利多卡因的pH值,并在二氧化碳饱和条件下制成的碳酸利多卡因灭菌水溶液,以28℃为临界点,28℃以下无结晶析出,因此,碳酸利多卡因应在较低室温使用,药液抽取后必须立即注射。由于释放CO2碳酸利多卡因较盐酸利多卡因,具有麻醉起效快、阻滞完善所需时间短、对阻滞节段无影响、血药浓度安全范围窄等特点。

3.丁卡因(tetracaine)又称地卡因(dicaine)。化学结构与普鲁卡因相似,属于脂类局麻药。本药对粘膜的穿透力强,常用于表面麻醉。以0.5%~1%溶液滴眼,无角膜损伤等不良反应本药也可用于传导麻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因毒性大,一般不用于浸润麻醉。

4.布比卡因(bupivacaine)又称麻卡因(marcaine),属酰胺类局麻药,化学结构与利多卡因相似,局麻作用较利多卡因强、持续时间长。本药主要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和硬膜外麻醉。

左旋布比卡因(levobupivacaine)为新型长效局麻药,作为布比卡因的异构体,在理论及动物试验的证据证明具有相对较低的毒性。

5.罗哌卡因(ropivacaine)化学结构类似布比卡因,其阻断痛觉的作用较强而对运动的作用较弱,作用时间短,对心肌的毒性比布

比卡因小,有明显的收缩血管作用。适用于硬膜外、臂丛阻滞和局部浸润麻醉。它对子宫和胎盘血流几乎无影响,故适用于产科手术麻醉。

【临床应用】

1.表面麻醉(surface anaesthesia)是将穿透性强的局麻药根据需要涂于粘膜表面,使粘膜下神经末梢麻醉。用于眼、鼻、口腔、咽喉、气管、食管和泌尿生殖道粘膜部位的浅表手术。常选用丁卡因,如耳鼻喉科手术前咽喉喷雾法麻醉。

2.浸润麻醉(infiltration anaesthesia)是将局麻药溶液注入皮下或手术视野附近的组织,使局部神经末梢麻醉。根据需要可在溶液中加少量肾上腺素,可减缓局麻药的吸收,延长作用时间。浸润麻醉的优点是麻醉效果好,对机体的正常功能无影响。缺点是用量较大,麻醉区域较小,在做较大的手术时,因所需药量较大而易产生全身毒性反应。可选用利多卡因、普鲁卡因。

3.传导麻醉(conduction anaesthesia)是将局麻药注射到外周神经干附近,阻断神经冲动传导,使该神经所分布的区域麻醉。阻断神经干所需的局麻药浓度较麻醉神经末梢所需的浓度高,但用量较小,麻醉区域较大,可选用利多卡因、普鲁卡因和

布比卡因。为延长麻醉时间,也可将布比卡因和利多卡因合用。

4.蛛网膜下腔麻醉(subarachnoidal anaesthesia)又称脊髓麻醉或腰麻(spinal anaesthesia),是将麻醉药注入腰椎蛛网膜下腔,麻醉该部位的脊神经根。首先被阻断的是交感神经纤维,其次是感觉纤维,最后是运动纤维。常用于下腹部和下肢手术。常用药物为利多卡因、丁卡因和普鲁卡因。药物在脊髓管内的扩散受病人体位、姿势、药量、注射力量和溶液比重的影响。普鲁卡因溶液通常比脑脊液的比重高。为了控制药物扩散,通常将其配成高比重或低比重溶液。如用放出的脑脊液溶解或在局麻药中加10%葡萄糖溶液,其比重高于脑脊液,用蒸馏水配制溶液的比重可低于脑脊液。病人取坐位或头高位时,高比重溶液可扩散到硬脊膜腔的最低部位,相反,如采用低比重溶液有扩散入颅腔的危险。

脊髓麻醉的主要危险是呼吸麻痹和血压下降,后者主要是由于静脉和小静脉失去神经支配后显著扩张所致,其扩张的程度由管腔的静脉压决定。静脉血容量增大时会引起心输出量和血压的显著下降,因此维持足够的静脉血回流心脏至关重要。可取轻度的头低位(10°~15°)或预先应用麻黄碱预防。

5.硬膜外麻醉(epidural anaesthesia)是将药液注入硬膜外腔,麻醉药沿着神经鞘扩散,穿过椎间孔阻断神经根。硬膜外腔终止于枕骨大孔,不与颅腔相通,药液不扩散至脑组织,无腰麻时头痛或脑脊膜刺激现象。但硬膜外麻醉用药量较腰麻大5~10倍,如误入蛛网膜下腔,可引起严重的毒性反应。硬膜外麻醉也可引起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及心脏抑制,可应用麻黄碱防治。常用药物为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及罗哌卡因等。

6.区域镇痛(regional analgesia)近年来,外周神经阻滞技术及局麻药的发展为患者提供了更理想的围术期镇痛的有效方法,通常与阿片类药物联合应用,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酰胺类局麻药如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及罗哌卡因在区域镇痛中运用最为广泛,尤其是罗哌卡因,具有感觉和运动阻滞分离的特点,使其成为区域镇痛的首选药。

【不良反应及防治】

1.毒性反应局麻药的剂量或浓度过高或误将药物注入血管时引起的全身作用,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的毒性。

(1)中枢神经系统:局麻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先兴奋后抑制。中枢抑制性神经元对局麻药比较敏感,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的不平衡,中枢神经系统

脱抑制而出现兴奋症状。局麻药引起的惊厥是边缘系统兴奋灶向外周扩散所致,静脉注射地西泮可加强边缘系统GABA能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可防止惊厥发作。(2)心血管系统:局麻药对心肌细胞膜具有膜稳定作用,吸收后可降低心肌兴奋性。多数局麻药可使小动脉扩张,血压下降,因此在血药浓度过高时可引起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心血管反应。

防治:应以预防为主,掌握药物浓度和一次允许的极量,采用分次小剂量注射的方法。小儿、孕妇、肾功能不全患者应适当减量。

2.变态反应较为少见,在少量用药后立即发生类似过量中毒的症状。一般认为酯类局麻药比酰胺类发生变态反应为多。

防治:询问变态反应史和家庭史,麻醉前做试敏,用药时可先给予小剂量,若病人无特殊主诉和异常再给予适当量。另外局麻前给以适当巴比妥类药物,使局麻药分解加快,一旦发生变态反应,应立即停药,并抢救。

药理学 第十节 全身麻醉药

打印本页[题目答案分离版]字体:大中小 一、A1 1、硫喷妥钠静脉麻醉的最大缺点是 A、麻醉深度不够 B、升高颅内压 C、兴奋期长 D、易产生呼吸抑制 E、易发生心律失常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全麻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355,点击提问】 2、有关恩氟烷的作用特点不正确的是 A、诱导期短 B、苏醒慢 C、肌肉松弛作用良好 D、不增加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E、反复使用无明显副作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全麻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353,点击提问】 3、主要用于诱导麻醉和基础麻醉的药物是 A、氧化亚氮

B、丁卡因 C、利多卡因 D、硫喷妥钠 E、氟烷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硫喷妥钠临床应用:短时间的小手术时的全麻、诱导麻醉、基础麻醉、抗惊厥。【该题针对“全麻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352,点击提问】 4、乙醚麻醉的外科麻醉期出现呼吸严重抑制的是 A、二期 B、三期一级 C、三期二级 D、三期三级 E、三期四级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乙醚麻醉的外科麻醉期出现呼吸严重抑制的是三期四级。 【该题针对“全麻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644484,点击提问】 5、巴比妥类和水合氯醛等可用于的复合麻醉是 A、基础麻醉 B、诱导麻醉 C、低温麻醉 D、控制性降压 E、神经安定镇痛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全麻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644483,点击提问】 6、用于神经安定镇痛术的药物是 A、阿托品与氯丙嗪 B、地西泮与氧化亚氮 C、氯胺酮与苯巴比妥 D、氟哌利多与芬太尼 E、氟哌啶醇与哌替啶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芬太尼化学结构与哌替啶相似,主要激动μ受体,属短效、强效镇痛药,作用与吗啡相似,镇痛效力为吗啡的80~100倍。起效快,静注后1~2min达高峰,维持约10min;肌注15min 起效,维持1~2h。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4%,经肝脏代谢而失活,t1/2为3~4h。临床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痛。与氟哌利多合用可产生“神经安定镇痛”效果,以完成某些小手术或医疗检查,如烧伤换药、内窥镜检查等。与全身麻醉药或局麻药合用,可减少麻醉药用量。 【该题针对“全麻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644482,点击提问】 7、关于应用乙醚作全身麻醉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诱导期短 B、麻醉深度易控制 C、镇痛作用强 D、骨骼肌松弛良好 E、肝肾毒性小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第十章局部麻醉药 局部麻醉药(简称局麻药) 是一类可逆性地阻断传入神经末梢和神经干的冲动传导, 在意 识清醒的情况下, 使神经支配的部位暂时出现感觉缺失的药物。 局麻药分子由芳香基团、中间链和氨基基团三部分构成。根据中间链的不同,局麻药可以分为酯类和酰胺类两大类。常用酯类局麻药(中间链为酯键) 包括普鲁卡因,氯普鲁卡因和丁卡因等。常用酰胺类局麻药(中间链为酰胺键) 包括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不同的局麻药具有不同的理化特点和药理作用。脂溶性的大小决定了局麻作用的强度。蛋白结合率可影响药物作用的时效。总体来说酰胺类局麻药起效快、阻滞强、扩散广、时效较长,临床应用比酯类局麻药广泛。 ー、局麻药的药理作用 (一)局麻作用 局麻药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有阻滞作用。阻滞的程度与局麻药的浓度或剂量的高低、药物与神经的接触时间、神经纤维的粗细以及刺激强度的强弱等因素密切相关。局麻药对神经的阻滞作用依药物浓度自低而高表现为:痛觉>温觉>触觉>深部感觉>运动功能。局麻作用原理:局麻药通过阻碍Na*内流,从而影响神经细胞膜的除极化,使之不能产生传导性动作电位,故产生局麻作用。 (二)吸收作用 局麻药反复应用或用量较大时,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达一定血药浓度时,可引起全身效应。吸收的程度与用药局部血流量有关, 局麻药的毒副作用往往与此有关。

1.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局麻药少量吸收可产生轻度抑制作用:镇静、镇痛、眩晕、定向障碍,反应迟钝、意识模糊等;较大量吸收中毒时可产生中枢兴奋症状如不安、震颤、惊厥等;过量因中枢兴奋过度而转入抑制(超限度抑制),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局麻药吸收中毒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的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中枢抑制性神经元对局麻药比较敏感, 首先被局麻药抑制,使中枢兴奋性神经元活动相对亢进所致。 2.心血管系统作用局麻药可稳定心肌细胞膜,对心肌有直接抑制作用,吸收后可降低心肌兴奋性,使传导速度变慢,心肌收缩力减弱等。常用利多卡因治疗室性心律失常(详见第抗心律大常药)。各种局麻药都能通过对交感神经节和节后神经纤维的阻滞, 使血管扩张, 酯类局麻约普鲁卡因等药还有直接扩张血管的作用。临床上注射局麻药时,除非另有原因外。(如指(趾) 端,耳垂阴茎等手术; 严重心脏病、高血压, 甲亢等患者), 都需加人少量肾上腺素(1:250000 或1:200000),以使血管收缩,既可减慢局麻药的吸收和避免中毒反应的发生又延长局麻药的作用时间。 二局麻药的给药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局麻药的给药方法 局麻药主要用于各种手术的局部麻醉,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不同的局麻方法., 1.表面麻醉(粘膜麻醉) 将药物济液直接滴人,涂布或喷射于黏膜表面,使粘膜下的感觉神经末梢麻醉。这种麻醉比较表浅,范围小,适用于口腔、鼻、眼、喉、、耳、气管、食道、生殖泌尿道等粘膜部位的浅表手术。常用穿透力较强的丁卡因、利多卡因等。 2.浸润麻醉将药注人手术部位的皮内、皮下或肌层组织中,以阻断用药部位的感觉神经纤维末梢的传导,适用于浅表小手术。注射给药时, 应避免注人血管内。最常用的药物是普鲁卡因( 因其穿透力弱、毒性最低),其次是利多卡因。 3. 传导麻醉(传导阻滞麻醉或神经干阻滞麻醉) 将药液注人神经干周围,阻断神经冲动传导,使该神经干(丛)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适用于四肢手术,如指神经、臂神经、股神经、坐骨神经等部位的阻滞麻醉。牙科手术亦用此种麻醉(采用上颔神经的分支上齿槽神经及下

药理复习题资料第一章到第十一章(本科)

药理复习题资料 绪论和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副作用、不良反应、治疗作用、二重感染、配伍禁忌、相加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量反应、质反应、肠肝循环、量效关系、首过效应、消除半衰期、生物利用度、表观分布容积、生物转化 二、单项选择 1. 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是() A. 选择性作用 B. 直接作用 C. 兴奋与抑制 D. 间接作用 2. 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自用药部位吸收进入体循环的() A. 有效血药浓度 B. 速度 C. 程度 D. 速度和程度 3. 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变化称之为() A. 吸收 B. 分布 C. 排泄 D. 生物转化 4. 进入体内的药物主要排泄途径是() A. 胆汁 B. 消化道 C. 肾脏 D. 呼吸道 5. 与药物剂量无关或关系很小的不良反应是() A. 副作用 B. 毒性反应 C. 过敏反应 D. 继发反应 6. 副作用是指() A. 用药后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作用 B. 用药过量时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C. 在治疗剂量下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有关的作用 D. 在治疗剂量下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9. 副作用() A. 是一种治疗作用 B. 是不可预见的 C. 是可预见的 D. 与剂量无关 7. 药物在体内的主要代谢部位是() A. 肝脏 B. 肾脏 C. 皮肤 D. 肺脏 8. 药物在体内跨膜转运的主要方式是() A. 简单扩散 B. 主动转运 C. 胞饮 D. 易化扩散 9. 被动转运的特点不包括() A. 消耗能量 B. 无饱和性 C. 无竟争抑制现象 D. 顺浓度或电化学梯度 10. 受体的特性不包括() A. 饱和性 B. 非特异性 C. 可逆性 D. 特异性 11. 产生协同作用的两种药物联合,其药效应比各药单独应用时的药效之和() A. 大 B. 小 C. 等于 D. 大或等于 12. 药物在体外联合有可能产生() A. 协同作用 B. 拮抗作用 C. 相加作用 D. 配伍禁忌 13. 两种或以上药物联合应用在体内不可能产生() A. 拮抗作用 B. 相加作用 C. 配伍禁忌 D. 协同作用 14. 内服给药吸收的主要方式是() A. 简单扩散 B. 主动转运 C. 易化扩散 D. 吞噬

第十章麻醉药

第十章麻醉药.txt如果我穷得还剩下一碗饭我也会让你先吃饱全天下最好的东西都应该归我所有,包括你!!先说喜欢我能死啊?别闹,听话。有本事你就照顾好自己,不然就老老实实地让我来照顾你!第十章麻醉药 第一节局部麻醉药 一、单项选择题 1.局麻药的作用机制是() A.阻止K+内流 B.阻止Na+内流 C.阻止 Ca2+内流 D.阻止Cl-内流 E.降低静息膜电位 2.普鲁卡因不宜用于哪种局麻() A.蛛网膜下腔麻醉 B.浸润麻醉 C.表面麻醉 D.传导麻醉 E.硬膜外麻醉 3.丁卡因不宜用于哪种局麻() A.蛛网膜下腔麻醉 B.浸润麻醉 C.表面麻醉 D.传导麻醉 E.硬膜外麻醉 4.下列关于利多卡因特征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安全范围大 B.引起过敏反应 C.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D.可用于各种局麻给药 E.可穿透粘膜,作用比鲁普卡因快、强、持久 5.普鲁卡因的消除方式主要是() A.被肝微粒体酶水解 B.以原形自肾脏排出 C.重新分布于脂肪组织 D.被单胺氧化酶水解 E.被胆碱酯酶水解 6.浸润麻醉时局麻药中加入肾上腺素的目的是() A.预防过敏性休克 B.防止麻醉过程中产生血压下降 C.对抗局麻药的扩张血管作用 D.延长局麻作用持续时间 E.以上都不是 7.鲁普卡因不宜用于表面麻醉的原因是() A.刺激性大 B.毒性大 C.穿透力弱 D.弥散力强 E.以上都不对 二、多项选择题 1.局麻药中毒的主要原因是() A.病人对药物过敏 B.用量过大 C.药物误入血管内 D.添加了少量AD E.给药部位血管丰富 2.局麻药中加入AD的目的是() A.减少局麻药的吸收 B.减少局麻药的破坏予 C.延长局麻作用时间

010药理学练习题-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第十章局部麻醉药 一、选择题 A型题(最佳选择题。按试题题干要求在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1.下列关于局麻药酌错误叙述是:B A.局麻作用是可逆的 B.只能抑制感觉神经纤维 C.可使动作电位降低,传导减慢 D.阻滞细胞膜Na+通道 E.敏感性与神经纤维的直径(粗细)成反比 2.可用于各种局麻方法的局麻药是:C A.普鲁卡因B。丁卡因 C.利多卡因D。布比卡因 E.普鲁卡因胺 3.局麻药的作用机制是:A A.在细胞膜内侧殴断Na+通道 B.在细胞膜外侧阻断Na+通道 C.在细胞膜内侧阻断Ca2+通道 D.比在细胞膜外调阻断Ca2+通道 E.阻断K+外流 4.浸润麻醉时,在局麻药中加入少量肾上腺素的目的是:A A.减少吸收中毒,延长局麻时间 B.抗过敏 C.预防心脏骤停 D.预防术中低血压 E.用于止血 5.普鲁卡因一般不用于:E A.蛛网膜下腔麻醉 B.硬膜外麻醉 C传导麻醉 D.浸润麻醉 E.表面麻醉 6.蛛网膜下腔麻醉时合用麻黄碱的目的:A A.预防麻醉时出现低血压 B.延长局麻时间 C.缩短起效时间 D.防止中枢抑制 E.防止过敏反应 7.丁卡因最常用于;E A.浸润麻醉 B.蛛网膜下腔麻醉 C.传导麻醉 D.硬膜外麻醉 E.表面麻醉

8.普鲁卡因在体内的主要消防途径是:E A.经肝药酶代谢 B.从胆汁排泄 C.以原形从肾小球独过排出 D.以原形从肾小管分泌排出 E.被血浆假性胆碱酯酶水解灭活 9.在炎症或坏死组织中局麻药:C A.作用完全消失B.作用增强 C.作用减弱D.作用时间延长 E.作用不受影响 B型题(配伍题,按试题题干要求在五个备选答案中给每个试题选配一个最佳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选用一次或一次以上,也可不选用。) A.苦鲁卡因B.丁卡因 C.利多卡因D.布比卡因 10.应避免与磺胺类药同时应用的药物是:A 11.局麻作用最强,可用于表面麻醉的药物是:B 12.相对毒性最大约局麻药是:B 13.可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局麻药是:C C型题(比较配伍题,按试题题干要求在四个备选答案中给每个试题选配一个正确答案。) A.为延长局麻药作用时间采用的措施 B.为减少局麻药不良反应采用的措施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 14.增加局麻药剂量是:D 15.加用缩血管药是:C X型题(多选题,按试题题干要求在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16.布比卡因可用于:ACE A.浸润麻醉B.表面麻醉 C.传导麻醉D.蛛网膜下腔麻醉 E.硬膜外麻醉 17.影响局麻药作用的因素是:ABD A.体液的PH B.血管收缩药 C.肾排泄速度D.药物浓度 E.局麻药与血浆蛋白结合宰 18.属于酰胺类的局麻药是:CD A.普鲁杠因B.丁卡因 C.利多卡因D.布比卡因 E.苯佐那酯 19.蛛网膜下腔麻醉常选用的局麻药是:ABC A.普鲁杠因B.丁卡因 C.利多卡因D.布比卡因 E.苯佐那酯 二、填空题

局部麻醉药

局部麻醉药(local anaesthetics),是一类能在用药局部可逆性的阻断感觉神经冲动发生与传递的药品,简称“局麻药”。在保持一是清醒的情况下,可逆的引起局部组织痛觉消失。一般的,局麻药的作用局限于给药部位并随药物从给药部位扩散而迅速消失。 局麻药的应用方法 1. 表面麻醉(topical anaesthesia) 2. 浸润麻醉(infiltration anaesthesia) 3. 传导麻醉(阻滞麻醉,conduction anaesthesia,block anaesthesia) 4. 蛛网膜下腔麻醉(脊麻,腰麻,subarachnoid anaesthesia,spinal anaesthesia) 5. 硬脊局麻作用 局麻药的作用与神经细胞或神经纤维的直径大小及神经组织的解剖特点有关。一般规律是神经纤维末梢、神经节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部位对局麻药最为敏感,细神经纤维比粗神经纤维更易被阻断。对无髓鞘的交感、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在低浓度时可显效。对有髓鞘的感觉和运动神经纤维则需高浓度才能产生作用。对混合神经产生作用时,首先消失的是持续性钝痛(如压痛),其次是短暂性锐痛,继之依次为冷觉、温觉、触觉、压觉消失,最后发生运动麻痹,进行蛛网膜下腔麻醉时,首先阻断自主神经,继而按上述顺序产生麻醉作用。神经冲动传导的恢复则按相反的顺序进行。编辑本段作用机制 目前公认的是局麻药阻断神经细胞膜上的电压门控性Na+通道(voltage-gated Na+ channels),使传导阻滞,产生局麻作用。局麻药的作用具有频率和电压依赖性。膜常用局麻药 1.普鲁卡因(procaine)是常用的局麻药之一。对粘膜的穿透力弱。一般不用于表面麻醉,常局部注射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普鲁卡因在血浆中能被酯酶水解,转变为对氨苯甲酸(PABA)和二乙氨基乙醇,前者能对抗磺胺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故应避免与磺胺类药物同时应用。普鲁卡因也可用于损伤部位的局部封闭。有时可引起过敏反应,故用药前应做皮肤过敏试验,但皮试阴性者仍可发生过敏反应。对本药过敏者可用利氯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代替。 氯普鲁卡因 (chloroprocaine) 采用化学修饰方法将普鲁卡因分子中对氨基苯甲酸的2位上用氯原子取代形成氯普鲁卡因,形成新一代局麻药,是酯类短效局麻药,有较强的抗光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可持续给药

局部麻醉药

第三章局部麻醉药 三、检测题 (一)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局麻药产生局麻作用的机理是( E ) A.促进钾离子外流B.阻滞氯离子内流C.阻滞钙离子内流D.促进钙离子内流E.阻滞钠离子内流 2.局麻药对混合神经的麻醉作用是( D ) A.仅麻痹感觉神经 B.仅麻痹运动神经 C.同时麻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 D.先麻痹感觉神经后麻痹运动神经 E.先麻痹运动神经后麻痹感觉神经 3.为延长局麻作用时间并减少吸收,宜采用( C ) A.增加局麻药的用量 B.增加局麻药的浓度 C.加入少量肾上腺素 D.加入少量去甲肾上腺素 E.调节药物的pH值至弱酸性 4.为预防腰麻引起低血压,最好先肌内注射( A ) A.麻黄碱 B.去甲肾上腺素 C.多巴胺 D.异丙肾上腺素 E.肾上腺素 5.普鲁卡因不宜用于( A ) A.表面麻醉 B.浸润麻醉 C.传导麻醉 D.腰麻 E.硬膜外麻醉 6.丁卡因不宜用于( B ) A.表面麻醉 B.浸润麻醉 C.传导麻醉 D.腰麻 E.硬膜外麻醉 7.下列关于利多卡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E ) A.作用强于普鲁卡因 B.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C.可用于各种局部麻醉 D.作用比普鲁卡因快且持久 E.与普鲁卡因有交叉过敏反应 8.普鲁卡因不能用于表面麻醉的原因是( D ) A.毒性太大 B.作用强度弱 C.刺激性强 D. 对黏膜穿透力弱 E.作用时间短 9.利多卡因一般不用于腰麻,其原因是( B ) A.毒性大 B. 弥散力强,麻醉平面不易控制 C.麻醉作用过强 D.剌激性强 E.作用时间短 10.丁卡因不能用于浸润麻醉,其原因是( A )

A.毒性太大 B.作用强度弱 C.刺激性强 D.作用时间短 E.对粘膜穿透力弱 多项选择题 11、局麻药吸收过量可引起( BCDE ) A.血压升高 B.心动过缓 C.心肌收缩力减弱 D.呼吸麻痹 E.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 12.局麻药中加入少量肾上腺素的目的是( ABCE ) A.避免吸收中毒 B.延缓局麻药的吸收 C.延长麻醉时间 D.增强局麻作用 E.减少出血 13.局麻药中毒的原因有( ABCE ) A.剂量过大 B.药物误注入血管 C.注射部位血管丰富 D.加少量肾上腺素 E.腰麻时体位不当 14.普鲁卡因可用于( BCDE ) A.表面麻醉 B.浸润麻醉 C.传导麻醉 D.腰麻 E.硬膜外麻醉 15.丁卡因可用于( ACDE ) A.表面麻醉 B.浸润麻醉 C.传导麻醉 D.腰麻 E.硬膜外麻醉 16.黏膜麻醉可选用( BCDE ) A.普鲁卡因 B.丁卡因 C.利多卡因 D.布比卡因 E.苯佐卡因 (二)名词解释 1.表面麻醉 2.浸润麻醉 3.传导麻醉 4.蛛网膜下腔麻醉 5.硬膜外麻醉 (三)填空题 1.普鲁卡因不能与磺胺药合用,其原因是。普鲁卡因也不能与强心苷类药物合用,其原因是。 2.普鲁卡因除可用于局部麻醉外,还可用于。利多卡因除可用于局麻外,还可用于。 3.对普鲁卡因过敏者可改用。 4.普鲁卡因用于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时常引起低血压,可用防治。 (四)问答题

局部麻醉药

—、普鲁卡因 普鲁卡因为二乙胺基乙醇与对胺苯甲酸形成的酯,又称奴佛卡因,其毒性小,对组织无刺激性,局部注射后,迅速产生局麻作用,持续约0.5~1小时;加用肾上腺素(2~4μg/ml)可延长局麻作用时间一倍。对粘膜穿透力弱,一般不做表面麻醉。可做注射麻醉如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腰麻及硬膜外麻醉,普鲁卡因吸收入血后,在体内迅速被血浆假性胆碱酸酶所分解,代谢产物对氨苯甲酸(PABA)能对抗磺胺药的抗菌作用,两者不可合用。偶有过敏反应,用药前宜做皮肤过敏试验。 (一)作用特点 1.局麻药促使神经细胞停止动作电位,从而产生阻断神经传导功能和局麻作用。常用的浓度对神经组织无刺激性,其阻断作用完全可逆。 2.注入组织后1~3分钟出现麻醉作用,一般维持45~60分钟,镇痛作用往往突然消失,于短时间内无痛转为剧痛。 3.穿透黏膜能力很弱,不能产生表面麻醉作用。 4.普鲁卡因静脉用药,有中枢神经镇静和镇痛作用,表现嗜睡和痛阈增高,但必须在硫喷妥钠静脉诱导的基础上,才允许静脉用药以产生全身麻醉的维持作用。以普鲁卡因1mg/kg·min的速度静滴30分钟,可使普鲁卡因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水平,由此可降低安氟醚MAC39.3%,相当于吸入40%N2O的功效。 5.循环系统。 (1)小剂量时仅心率增快、血压轻度降低,心排血量无明显改变;随着剂量增大,明显抑制心室收缩力,每搏量减少,最后可导致泵功能衰竭、心搏停止。 (2)低浓度时抑制心脏传导系统,有抗心率失常功效;随血药浓度增髙,可抑制房室传导和束支传导功能。 (3)对周围血管有明显的直接扩张作用。 6.药物代谢。普鲁卡因在体内代谢很快,消除半衰期短,主要有血浆假性胆碱酯酶水解破坏,代谢产物大多由尿排出。 (二)临床应用 1.普鲁卡因的浓度越髙,被吸收的速度越快,则毒性大增。因此,临床上应采用其最低有效浓度。此外,浓度越高(如神经阻滞超过5%,脊髓麻醉超过10%),可引起局部神经损伤而并发神经炎、神经坏死,术后表现感觉迟钝和肢体无力,甚至瘫痪。 2.常用浓度和一次最大量。 (1)局部浸润麻醉:0.25%药液500ml;0.5%药液200ml;1%药液100ml。一次最大量为1g。 (2)神经阻滞麻醉:1.5%~2%药液35ml。成人一次最大量1g。 (3)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3%~5%药液,不超过150mg。起效时间1~5分钟;作用时效45~60分钟。 (4)静脉复合麻醉:1%溶液静脉持续滴注,但必须首先在其他全麻诱导抑制大脑皮层以后,方允许静脉滴注,绝对禁止在清醒状态下直接静脉用药。总用量一般不受限制。 (5)一般不用于表面麻醉或硬膜外阻滞麻醉,因其麻醉效能很差。 (三)不良反应 1.有过敏反应,如皮疹、哮喘及过敏性休克等,应先做皮试。 2.局麻时常引起恶心、呕吐、心动过缓、低血压等,可预先注射阿托品或麻黄碱预防。 (四)禁忌症 心功能不全、动脉硬化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病人忌用腰麻。 二、丁卡因 (一)作用特点 1.对周围神经细胞的作用与普鲁卡因相同;对中枢产生明显抑制,但严禁静脉用药。 2.抑制心肌收缩力强,心脏毒性大,严重时引起泵功能衰竭,室颤或心搏停止。 3.血管平滑肌产生直接松弛作用。 4.在体内主要由血浆胆碱酯酶水解,速度较慢;部分丁卡因经胆道排出肠道,在被吸收至血液而进行水解,代谢产物经尿排出。

第十四章 局部麻醉药

第十四章局部麻醉药 1 基本要求[TOP] 1.1 掌握常用局部麻醉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1.2 熟悉局部麻醉药的体内过程。 2 重点难点[TOP] 2.1 重点 局部麻醉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2.2 难点 局部麻醉药的作用机制。 3 讲授学时[TOP] 建议2学时。 4 内容提要[TOP] 局部麻醉药(local anaesthetics)简称局麻药,是一类以适当的浓度应用于局部神经末梢或神经干周围的药物,本类药物能暂时、完全和可逆性地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在意识清醒的条件下可使局部痛觉等感觉暂时消失,局麻作用消失后,神经功能可完全恢复,同时对各类组织无损伤性影响。 【构效关系】常用局麻药在化学结构上由三部分组成,即芳香族环、中间链和胺基团,中间链可为酯链或酰胺链。根据中间链的结构,可将常用局麻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酯类,结构中具有-COO-基团,属于这一类的药物有普鲁卡因、丁卡因等;第二类为酰胺类,结构中具有-CONH-基团,属于这一类的药物有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局麻作用及作用机制】 1.局麻作用局麻药的作用与神经细胞或神经纤维的直径大小及神经组织的解剖特点有关。一般规律是神经纤维末梢、神经节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部位对局麻药最为敏感,细神经纤维比粗神经纤维更易被阻断。对无髓鞘的交感、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在低浓度时可显效。对有髓鞘的感觉和运动神经纤维则需高浓度才能产生作用。对混合神经产生作用时,首先消失的是持续性钝痛(如压痛),其次是短暂性锐痛,继之依次为冷觉、温觉、触觉、压觉消失,最后发生运动麻痹,进行蛛网膜下腔麻醉时,首先阻断自主神经,继而按上述顺序产生麻醉作用。神经冲动传导的恢复则按相反的

医疗药品第十四章局部麻醉药

在局部麻醉情况下进行手术,实际上在1812年就已经开始了,不过不是有意使用的。在拿破仑于1812年在莫斯科溃败时,他的首席外科医生发现,在零下二三十度下做截肢手术,伤员痛觉减轻许多,手术后恢复得也比较快。这实际上就是冷冻麻醉下的手术。1848年英国的阿诺特就是模仿这种做法,将装有碎冰盐的猪膀胱放在皮肤上,用以克服切开皮肤时产生的疼痛。曾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做无痛分娩的麻醉医生斯诺,也为寻找不失去知觉的麻醉剂做过不少的工作。他试验了包括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在内的许多冷冻剂和它们的混合物。由于他的早逝,他的学生理查森继续了这项工作。理查森看到英国女士们使用的科隆香水(就是香水被放在一个小瓶子内,用一个喷嘴,通过捏一个橡皮球将香水喷出来)便来了灵感。他想,能不能用低沸点的溶剂代替香水喷在皮肤上,产生冷冻麻醉的效果。他首先试着将乙醚喷在皮肤上,局部麻醉效果很好,证明这种局麻方法可以应用于许多小手术。以后他又试用了溴乙烷、氯乙烷,同时改进了喷雾的装置,于是理查森的喷雾剂在欧洲广泛使用。 理查森的喷雾剂刺激性很大,对眼睛可造成伤害,无法用于眼科。柯勒从1882年就决定寻找能适用于眼科的局部麻醉剂。他试用水合氯醛、溴化钠和吗啡于动物的眼内,观察是否有麻醉作用,因为水合氯醛和溴化钠都有催眠镇静作用。结果发现它们都能损伤眼睛。寻找眼科局部麻醉剂的愿望也就未能实现。1884年,柯勒的一位好朋友弗瑞德,要求他帮助

解决为什么玻利维亚、智利等国的印第安人咀嚼古柯树的叶子可以解除疲劳的问题。柯勒答应参加他的试验工作。古柯树叶在19世纪中叶传入欧洲,1860年,尼曼从中成功地分离出纯的可卡因结晶。可卡因是一种碱性有机化合物,即生物碱。人们把从植物中分离出的碱性有机化合物统称为生物碱。当时人们认为可卡因是和咖啡因(从茶叶和咖啡中分离出的生物碱)相似的温和兴奋剂,把它放在饮料和酒中饮用,完全不知道它具有成瘾性。英国人当时怀疑可卡因是否真有任何的生理作用,现在我们知道,可卡因是一种有兴奋作用的成瘾性毒品。柯勒曾经希望可卡因能有局部麻醉作用,但是弗瑞德的研究报告指出,可卡因是一种兴奋性生物碱,因而他不再考虑将可卡因用于局部麻醉试验。他们用可卡因来解除一位朋友的吗啡成瘾性,但得到了悲剧性的结果,这位朋友又染上了可卡因的成瘾性。于是弗瑞德不得不放弃用可卡因进行精神治疗的打算。弗瑞德的一位同事说,可卡因使他的舌头麻木。柯勒回答说,这不新鲜,所有服用可卡因的人都有这种感觉。就在这一瞬间,柯勒意识到他可能无意中遇到了一个能用于眼睛的麻醉药。他立即回到自己的实验室,把盐酸可卡因溶于蒸馏水中,再向蛙的一只眼中滴了几滴这种溶液,几秒钟后这只眼的反射就消失了,大约又过了1分钟,他用针尖轻触这只眼的角膜,没有反射动作,甚至用针尖刺伤这只眼也没有反应,而另一只眼则和平常一样,对轻微触摸即有反应。他非常兴奋,用同样的方法试验了兔和狗的眼睛,得到了同样的结果。然后,柯勒和他的助手彼此向对方的眼中滴入可卡因溶液,对着镜子用大头针的头触摸角膜,没有任何感觉,也没有任何的不适感。他把他的发现写成文章,托他的一位去参加1884年9月15日在海德堡举行的眼科会议的朋友在会上宣读并做演示。文章受到与会者的极大欢迎,1个月之内可卡因便在全欧洲乃至美国普遍使用,柯勒在全世界的医学界成了著名人物。柯勒是个犹太人,尽管他变成了一位著名的医生,可是在几个月以后发生的反犹太人的运动中,他还是不得不搬出维也纳,后来定居于纽约。 纵观麻醉药发展历程,道路曲折,各种麻醉药来之不易。然而直到今天,还没有一种令

表面和局部麻醉

表面和局部麻醉 ?表面麻醉 表面麻醉是应用渗透性强的局部麻醉药物施于黏膜表面,阻滞黏膜下神经末梢,使黏膜产生麻醉作用的方法。 (一)适应证表面麻醉常用于口腔黏膜、鼻腔黏膜、咽喉黏膜、气管黏膜、眼结膜、角膜及尿道黏膜。 (二)禁忌证对局部麻醉药物丁卡因和利多卡因过敏者;局部有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睑腺炎(麦粒肿)未成熟。 (三)常用麻醉药物表面麻醉常用麻醉药物有丁卡因和利多卡因。 1.丁卡因(地卡因)(1)药物特点:丁卡因是一种长效局部麻醉药物,起效时间需10~15分钟,时效达3小时以上;麻醉强度和毒性都是普鲁卡因的10倍;丁卡因水解速度较普鲁卡因慢2/3;有较强的组织渗透性和扩散性。 (2)用药和剂量:1%丁卡因溶液用于眼科角膜表面麻醉。剂量为: 一次用药量30mg;2%丁卡因溶液用于口腔黏膜、鼻腔黏膜、咽喉黏膜及气管黏膜的表面麻醉。剂量不超过40mg。 2.利多卡因(赛罗卡因)(1)药物特点:利多卡因为酰胺类中效局部麻醉药物;起效快,起效时间5分钟,时效15~30分钟;有较强的组织渗透性和扩散性;药物毒性随药物浓度增高而增加。该药0.5%溶液毒性与普鲁卡因相似;1%溶液毒性则比普鲁卡因大40%;2%溶液毒性比普鲁卡因大1倍。 (2)用药和剂量:成人应用4%溶液,幼儿、小儿则用2%溶液,

用量不超过200mg。 (四)麻醉方法一般口腔、咽喉、气管采用喷雾法,眼科手术用滴入法,鼻腔手术采用棉片涂敷法,尿道则用灌入法。 (五)注意事项1.浸渍局部麻醉药物的棉片填敷于黏膜表面之前,应先挤去多余的药液,以防吸收过多产生毒性反应。 2.不同部位的黏膜吸收局部麻醉药物的速度不同,尤其气管及支气管黏膜,局部麻醉药物吸收最快,应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并准备好急救物品及药品。 3.表面麻醉前须注射阿托品,避免唾液或分泌物妨碍局部麻醉药物的吸收。所以麻醉手术后,很多人口干舌燥就是阿托品的作用。 ?局部浸润麻醉 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于手术区的组织内,使其吸收并均匀分布阻滞神经末梢疼痛传导的麻醉方法,称为局部浸润麻醉。 (一)适应证 局部浸润麻醉适应于躯体表浅位置的肿物切除术及外伤清创缝合术。 (二)禁忌证 感染及癌肿部位不宜用局部浸润麻醉。 (三)常用药物 1.1%氯普鲁卡因溶液一次最大剂量800~1000mg。起效时间为6~12分钟,作用时间为40~60分钟。 2.0.5%普鲁卡因溶液,一次用药极量为1g,起效时间为4~6分

第十一章 镇静催眠药

镇静催眠药 一、名词解释: 1.镇静药 2.催眠药 3.镇静催眠药 二、填空题 1.苯二氮卓类药物_____睡眠诱导时间,_____睡眠持续时间。 2.苯二氮卓类药物在小于镇静剂量时有良好的_____作用,能显著改善_____、_____等症状。 3.苯二氮卓类药物连续应用,则可引起明显的_____而发生 4.巴比妥类药物随剂量增大,相继出现_____作用。 5.用于控制癫痫持续状态的药物有_____和_____。 三、是非题 1.安定的依赖性、成瘾性出现缓慢,但戒断症状比巴比妥类药物严重。 2.利眠宁的镇静、催眠、抗焦虑等作用均比安定弱。 3.水合氯醛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对粘膜的刺激作用和后遗作用。 4.安定具有明显的中枢性肌松作用,系常用的抗惊厥药 5.巴比妥类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主要取决于肝内代谢。

6.硫喷妥钠的作用维持时间甚短,是因为其脂溶性大,迅速进入肝细胞被代谢的结果。 7.苯巴比妥为较强的肝药酶抑制剂,不仅减慢自身代谢,而且还减慢其他多种药物的代谢。 8.巴比妥类药物在镇静催眠的同时,会延长REM睡眠时间,属非生理性睡眠。 9. 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呼吸麻痹。 10. 对巴比妥类已产生耐受性的患者,其中毒致死量比正常人大。 11.安定通过肝脏代谢后,其代谢产物具有强大的生物活性。 12. 使用小剂量的安定,能使精神上焦虑不安的病人趋向宁静 四、选择题: A型题 1.苯二氮卓类的作用机制是( )。 A.立接抑制中枢神经功能 B 增强GABA与GABAA受体的结合力 C.作用于GABA受体,促进神经细胞膜去板化 D.诱导生成一种新的蛋白质而起作用 E.以上都不是 2.不属于苯二氮卓类的药物是( )。 A.氯氮卓 B.氟西洋 C.奥沙西洋 D.三唑仑 E.甲丙氨酯

药理学讲稿之第十章-局部麻醉药

第十章局部麻醉药 一、概述: 手术—创伤—疼痛—不仅给病人带来不适感,而且会影响生理功能,不利于手术的进行;华佗——麻沸散——手术时入睡和减轻痛苦—— 为关公进行刮骨疗毒,想为曹操做开颅术但被拒绝; 大部分手术——不用麻醉品——战争时药品短缺—— 《长征》傅连璋给受伤者用纱布勒住口腔; 二战后——麻醉基础理论丰富——麻醉药物和技术已比较全面——麻醉学; 疼痛——神经末梢——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感觉; 麻醉:采用一定的方法或手段消除手术中所致的疼痛的传导和不适感觉的产生,保障手术病人的安全,并为手术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麻醉作用的产生:主要是利用麻醉药使神经系统中某一(或某些)部位受到抑制的结果,分为二种,即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 局部麻醉:局部感觉的消失; 全身麻醉:全身感觉的消失; 局部麻醉药:局麻药:局部应用于神经末梢或神经干周围的药物,他们能短暂、完全和可逆地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在意识清醒的条件下,使局部感觉暂消失,但对各类组织均无损伤性影响。 局麻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麻醉方法,适用于各种浅表手术和中小型手术,用于范围大和部位深的手术时,往往止痛不够完全,用于腹部手术时肌松不够,用于小儿和不易合作者必须加用基础麻醉,所以其应用还受到一定的限制;施行局麻时,除要掌握基操作技术,必须熟悉局麻药的药理性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局部麻醉的方法:表面、浸润、传导、硬膜外和蛛网膜下麻醉五种 (一)表面麻醉:将穿透性较强的局麻药涂于粘膜表面,使粘膜下神经末梢麻醉—— 适用于眼、鼻、咽喉、气管、尿道等部位的浅表性手术或内腔镜检查; 眼——点药;鼻——涂敷;咽喉气管——喷雾;尿道——灌注; 常用药:利多卡因和丁卡因; (二)浸润麻醉:沿手术切口线分层注入麻醉药,阻滞组织中的神经末梢; 方法:进针时将针头的斜面紧贴皮肤,斜面的一部分进入皮内即可注药,使在皮肤的表面产生一桔皮样皮丘,然后从皮且进针,向皮内皮下分层注射——常用普鲁卡因; (三)传导麻醉:将局麻药注射到神经干附近,阻滞其传导—— 以较少的麻本药产生较大的无痛区,效果好—— 臂丛神经阻滞术、肋间神经阻滞术、腹股疝修补局部麻醉术—— 熟悉解剖,以免剌伤血管、脏器或神经; (四)硬脊膜外腔麻醉: 硬脊膜下腔:硬脊膜与椎管内壁之间的腔隙称之,腔内有疏松的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并有丰富的静脉丛,注入的麻醉药易被吸收; 硬脊膜外腔麻醉:将药液注入硬脊膜外腔,使通过此腔穿出椎间孔的神经根麻醉;

局部麻醉药

局部麻醉药 接下来——四大核心战役——第2场 神经精神系统 8.局部麻醉药——3 9.镇静催眠药——1 10.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6+1 11.抗帕金森病药——3 12.抗精神失常药——5 13.镇痛药——2+1(解药) 14.解热镇痛抗炎药——4 第八节局部麻醉药 局麻药——暂时、完全和可逆性的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在意识清醒的条件下可使局部痛觉等感觉暂时消失。 局麻作用消失后,神经功能可完全恢复,同时对各类组织无损伤性影响。 一、局麻作用及作用机制 (一)局麻作用 *提高产生神经冲动所需的阈电位,抑制动作电位去极化上升的速度,延长动作电位的不应期,甚至使神经细胞丧失兴奋性及传导性。 *对混合神经—— >>首先消失——持续性钝痛, >>其次——短暂性锐痛, >>继之——冷觉、温觉、触觉、压觉消失, >>最后——发生运动麻痹。

(二)作用机制 阻断神经细胞膜上的电压门控性Na+通道,引起Na+通道蛋白构象变化,Na+通道闸门关闭,阻滞Na+内流,阻止动作电位产生和神经冲动传导——局麻。 二、常用局麻药 (一)普鲁卡因 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也可用于局部封闭。 注射给药后1-3分钟起效,维持30-45分钟。 加用肾上腺素后——可延长20%。 不适用——表面麻醉——黏膜穿透力弱。 (二)利多卡因——全能——“利多!”。 应用最多,起效快、作用强而持久、穿透力强,安全。 1.“全能麻醉药”——传导麻醉、硬膜外麻醉。 2.抗心律失常——室性。 对普鲁卡因过敏者——可选用此药。 不良反应——毒性大小与所用药液的浓度有关,增加浓度可相应增加毒性反应,且毒性反应来势凶猛。 (三)丁卡因 常用于——表面麻醉(渗透力强); 不用于——浸润麻醉(毒性大)。 作用迅速,1-3分钟显效,持续2-3小时。

第十章 疼痛诊疗学

第十章疼痛诊疗学 Ⅰ名词解释 1.视觉模拟评分(V AS):通常是在一张白纸上画一条长10cm的粗线,两端分别写上无痛(0)和剧烈疼痛(10)字样。被测者根据感受程度,在直线上相应部位做记号,从无痛端至记号之间的距离即为疼痛评分分数,表示疼痛的量。P655 2.椎间孔挤压试验:病人坐位,头微向患侧弯曲,检查者立于病人的后方,用手按压住病人头部向下压,若患侧上肢疼痛、麻木即为阳性,多见于颈神经根炎或颈椎间盘突出症。P659 3.臂丛神经牵拉试验:让病人颈部前屈,检查者一手放于头部患侧,另一手握住同侧患肢腕部反方向牵拉,若病人感觉患肢出现疼痛、麻木则为阳性。P659 4.压顶试验:病人端坐。检查者立于其后方,在病人头中立、后仰位时分别按压其头顶,若患者上肢有放射痛或麻木即为阳性,可见于颈椎病。P659 5.引颈试验:病人端坐,检查者用双手分别拖住其下颌及枕部,用力向上作颌部牵引,使椎间孔增大。若病人自感颈部及上肢疼痛、麻木减轻,或耳鸣、眩晕等症状减轻则为阳性,多见于颈椎病。P659 6.密勒征:腕伸肌紧张试验。检查者一手握住患者肘关节上方,另一手握住腕部,让病人屈腕屈肘,前臂旋转,被动缓慢伸直肘关节,若骨外上方剧痛,即为阳性,见于网球肘或伸肌腱扭伤。P659 7.梨状肌紧张试验:一手按住腰骶部,另一手按住踝部向外推小腿,若出现臀及下肢疼痛即为阳性,多见于梨状肌综合症。P659 8.直腿抬高试验:病人两下肢伸直,检查者一手扶病人膝部使腿伸直,另一手握踝部徐徐上举,若上举达不到正常的高度(70~90度),并出现腰部和侧下肢放射痛,为阳性。多见于腰椎间盘突出症。P660 9.“4”字试验:也叫盘腿试验。病人健侧下肢伸直,患侧屈膝90℃,髋外展,患者足放在健侧大腿上。检查者一手按压对侧髋骨,另一手按压膝部,若下压受限,髋关节痛则为阳性,见于髋关节病变,若骶髂部疼痛,则可能为骶髂关节病变;若耻骨联合部痛,可能为耻骨炎。P660 10.病人自控镇痛术(PCA):是一种新的镇痛给药方法,它是通过一种特殊的

第十一章 内分泌

十一章内分泌 (一)名词解释 1.激素 2.靶细胞 3.允许作用 4.应激反应 5.应急反应 (二)填空题 1.内分泌系统由和构成。 2.激素按化学性质可分为激素和激素两大类,其中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和性腺分泌的。 3.激素作用的特征是、、 、。 4.激素要发挥作用,必须与其靶细胞膜或细胞内的特异性结合。 5.激素间相互作用的类型有,, 。 6.腺垂体分泌的激素有、、、、、、等七种。 7.催乳素的靶器官是、。 8.促黑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9.神经垂体释放的激素有和,前者主要来源于的,后者主要来源于。 10.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分泌激素,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激素,甲状旁腺分泌激素。 11.甲状腺激素分为和,活性较高。 12.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主要是和。 13.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主要是受及 。 14.甲状旁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主要生理作用是。 15.降钙素作用的靶器官是、、,主要生理作用是。

16.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是;分泌胰高血糖素的细胞是,胰高血糖素最主要的生理作用是。 17.肾上腺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从外向内分别为带,分泌激素;带,分泌激素;带,分泌激素。髓质分泌的激素是、。 18.肾上腺皮质分泌的调节主要是受 的调节。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调节主要是受的调节。 (三)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1.下列哪一个激素不属于含氮类激素: A.生长素 B.抗利尿激素 C.胰岛素D.肾上腺素 E.糖皮质激素 2.以下哪个不是腺垂体分泌的激素: A.催乳素 B.黄体生成素 C.催产素 D.生长素 E.促甲状腺激素 3.糖皮质激素增强去甲肾上腺素缩血管作用,属于下列哪种作用: A.协同作用 B.拮抗作用 C.相加作用 D.允许作用 D.调节作用 4.与生长激素分泌调节无关的因素是: A.生长激素释放激素B.年龄C.生长抑素 D.生长激素的血液浓度 E.睡眠 5.下列哪一项不是生长激素的作用: A.促进脑的生长发育 B.促进骨胳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C.促进蛋白质合成 D.升高血糖 E.促进脂肪分解 6.下列项对刺激生长激素分泌作用最强: A.低血糖 B.低血钙 C.低蛋白 D.低血钠 E.低血脂

第十四章局部麻醉药

第十四章局部麻醉药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丁卡因一般不宜用于 A.表面麻醉 B.浸润麻醉 C.腰麻 D.硬膜外麻醉 E.传导麻醉 2.酯类局麻药降解是通过 A.组织和血浆中胆碱酯酶水解失活 B.在肝脏中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C.氧化作用 D.肾脏的排泄 E.经肝脏微粒体混合功能酶系统代谢转化 3.局麻药化学结构中下述哪项与亲水性有关 A.胺基团 B.芳香族环 C.酯链 D.酰胺链 E.羟基 4.局麻药的作用机制主要是 A.阻断钙离子通道 B.阻断钠离子通道 C.阻断钾离子通道 D.阻断镁离子通道 E.阻断氢离子通道 5.神经纤维对局麻药的敏感性与神经纤维断面的直径成何种比例 A.反比 B.正比 C.无关 D.无明显比例关系 E.等比 6.可用于多种形式的局部麻醉,有全能麻醉药之称的是 A.普鲁卡因 B.丁卡因 C.利多卡因 D.布比卡因 E.罗哌卡因 7.下列哪种局麻药不属于酰胺类 A.利多卡因 B.布比卡因 C.丁卡因 D.罗哌卡因 E.依替卡因 8.下列关于局麻药的错误 ..叙述是 A.局麻作用是可逆的 B.只能抑制感觉神经纤维 C.可使动作电位降低,传导减慢 D.阻滞细胞膜Na十通道 E.敏感性与神经纤维的直径(粗细)成反比 9.目前常用局麻药中作用维持时间最长的药物是 A.普鲁卡因 B.利多卡因 C.丁卡因 D.布比卡因 E.罗哌卡因 10.浸润麻醉时,在局麻药中加入少量肾上腺素的目的是 A.减少吸收中毒,延长局麻时间 B.抗过敏 C.预防心脏骤停 D.预防术中低血压 E.用于止血 11.普鲁卡因一般不用于

A.蛛网膜下腔麻醉 B.硬膜外麻醉 C.传导麻醉 D.浸润麻醉 E.表面麻醉 12.丁卡因最常用于 A.浸润麻醉 B.蛛网膜下腔麻醉 C.传导麻醉 D.硬膜外麻醉 E.表面麻醉 13.普鲁卡因在体内的主要消除途径是 A.经肝药酶代谢 B.从胆汁排泄 C.以原形从肾小球滤过排出 D.以原形从肾小管分泌排出 E.被血浆中胆碱酯酶水解灭活 14.对子宫和胎盘血流几乎无影响,适用于产科手术麻醉的局麻药是 A.罗哌卡因 B.丁卡因 C.利多卡因 D.布比卡因 E.普鲁卡因 15.延长局麻药作用时间的常用方法是 A.增加局麻药溶液的用量 B.增加局麻药浓度 C.加入少量肾上腺素 D.注射麻黄碱 E.调节药物溶液pH至微碱性 16.既有局麻作用,又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药物是 A.普鲁卡因 B.丁卡因 C.利多卡因 D.布比卡因 E.罗哌卡因 17.能对抗磺胺类药物的抗菌作用,避免与磺胺类药物同时应用的局麻药是 A.利多卡因 B.丁卡因 C.普鲁卡因 D.布比卡因 E.罗哌卡因 18.硬膜外麻醉引起的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可用下列何药防治 A.肾上腺素 B.麻黄碱 C.去甲肾上腺素 D.多巴酚丁胺 E.苯肾上腺素 19.应用局麻药作局部麻醉时,首先消失的感觉是 A.触觉 B.压觉 C.痛觉 D.温度觉 E.以上都不对 20.下列关于利多卡因特征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安全范围大 B.易引起变态反应 C.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D.可用于各种局麻给药方法 E.穿透力强,作用快、强、持久 21.普鲁卡因一次极量是 A.100mg B.150mg C.200mg D.500mg E.1000mg 22.普鲁卡因不宜用于表面麻醉的原因是 A.刺激性大 B.毒性大 C.穿透力弱 D.弥散力强 E.以上都不对 23.对局麻药不正确的叙述是 A.局麻时病人感觉先消失,运动功能受阻较迟 B.有髓鞘神经对局麻药敏感性较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