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原理及答案

现代教育原理及答案
现代教育原理及答案

作业1

一、简答题

1、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P27-29

答:(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P52-54

答:(1)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2)重视早期教育。(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龄延长。(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二、论述题

1、试述终身教育思潮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P63-64

答:《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指出:“终身教育这个概念,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来看,已经包括整个教育过程”,“终身教育变成了由一切形式、一切方式和一切阶段的教学行动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关系时所使用的工具和表现方法”。教育的功能不再“局限于按照某些预定的组织规划、需要和见解去训练未来社会的领袖,或想一劳永逸地培养一定规格的青年”,而是要面向整个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年龄”,而是向着“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终身教育已成为当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主流理念。

学校教育制度即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

终身教育体系下传统学校教育制度面临巨大的挑战。

1、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教育的对象不再仅仅是儿童和青少年,而是针对所有的社会成员;终身教育不只限定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结构的多样化和教育制度的连贯性成为改革的主要方面;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正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发生变化。终身教育作为一种自我教育的理念是对传统驯化教育的一种解放。

2、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目的和功能。传统的教育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各个领域的专门知识,而终身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促进自我的发展;传统教育的功能是精英化的教育,注重教育的筛选功能,而终身教育背景下注重让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发展。

3、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传统教育的内容基本上局限于比较抽象的理论化知识的学习,而终身教育涉及的教育内容包括各方面的知情意行的培养,从整体上培养学生;教育方法从人的发展的角度出发,以注重每个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代替传统教育中把学生当作“成人”来教育的方式。

4、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阶段和教育的组织。传统教育把学习限定在青少年时期,“一次接受教育终身受益”的观念根深蒂固,而终身教育把学习阶段扩展到人的一生,任何时候只要需要,都可以随时接受教育。这样,也使各类教育之间联系和统一起来,形成完整和全面的教育系统。

总之,终身学习必将极大地改变工业革命以来以学校为中心建立起来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关系,因此改变学校的专属性和封闭性也就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6年第19次会议采纳《关于成人教育的劝告》,强调“终身教育及终身学习是一种统合体系,它有两个目的,一是重建现有教育制度,一是发展在此教育制度范围之外教育中潜在的一切”可能性。自终身教育思想提出以来,许多国家的教育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正规教育体系变得越来越开放、灵活,各种教育体系相互沟通;所建立的完整的教育网络,是包括幼儿教育、基础教育、中专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直到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的全过程教育系统,此外还包括进行初中后、高中后各种职业培训以及承担继续教育的学校等;建立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结合、沟通和衔接的制度,打破学历教育的封闭体系,使学校教育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下发挥应有的功能。

2、试述素质教育的特征和实质。P105

答:素质教育的特征主要包括:一是全体发展,即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二是全面发展,即每一个人自身所蕴涵的全部发展可能性或前能的全面发展;三是主动发展,即排除外在强迫,主动设计与实现的发展,前提是自由,核心是主动;四是和谐发展,即个体在全面发展的多方面中致力于各种素质的优化组合与平衡协调;五是充分的发展,即个体在社会给予的空间条件下,达到自身前能的最大发展;六是可持续发展,即个人的显示发展既可以得到充分的实现,又不会对其未来发展和潜能造成损害。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一种导向思想,指导学校和教师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教学规律,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思想理论形态,它只能以思想理论所具有的功能去启迪和要求人们产生它所要求的行为。它与教育政策、政府指令、规章制度不同,它不具有政策、指令和法规所具有的强迫教育者这样、只能这样的约束力。素质教育必须是在人民思想上真正接受它的时候,才能将七落实到实践中,实现言行统一。

三、案例分析题(或辨析题)

1、有一种观点认为,学校当然是“校长”说话才真正算数。请结合学校的权利和义务谈谈你的看法。P45-47

答:我国中小学虽然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给予了校长较大的管理权,但并不是一切由校长说了算,也不是校长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校长和学校在享有权利的同时,还必须遵守国家宪法、法律、行政法规、政策、纪律和政府的决议、命令、规章、制度,履行相应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第二十九条规定学校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遵守法律、法规;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提供相关的情况;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依法接受监督。

总之,校长行使权利不能涉及其他机构权限,必须依法决定学校的组织工作和活动内容,必须履行自己和学校的义务,使各项工作走上正规发展的轨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第二十八条规定学校具有“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招收学生或其他受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和处分”;“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和处分”等权利。

校长和学校的所有这些权利都是在法律法规约束下进行的,而且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如学校的自主管理是在设立学校时制定的章程约束下进行的,章程载明了学校的名称、办学宗旨、开展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机构内部管理体制(包括决策机构、执行、监督机构等)、教职工、学生参与民主管理与监督的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人事制度、举办者、章程的修改程序等内容。这是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加强对学校的监督、管理,实行依法治校,建立自主发展,自我约束运行机制的重要保证。也就是说在学校建立之时就通过章程就对学校和校长的权利做了一定的限制。另外,学校“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要根据自己的办学任务和宗旨,依据国家主管部门有关课程计划、课程、专业设置方面的规定进行;学校“招收学生或其他受教育者”必须根据自己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及办学条件和能力,并依据国家有关招生法规和政策性的规定进行;学校“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和处分”必须根据主管部门的学

籍管理的规定,国家有关学生奖励和处分的规定,针对受教育者的不同层次和类别,结合本校的实际,制定具体奖励和处分办法,并据此进行;学校“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的权利同时又是义务,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章第42条“受教育者的权利”规定受教育者有“完成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学业证书”的权利。学校“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和处分”的权利的前提是学校与教职工双方是平等自愿,具有法律效力的聘任合同关系,学校在解聘教师时除有正当理由,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所有这些都说明校长在遵守国家宪法、法律、行政法规、政策、纪律和政府的决议、命令、规章、制度,履行相应的义务条件下说的话才能算数。

2、P105-107

答:素质教育的特征主要包括:一是全体发展,即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二是全面发展,即每一个人自身所蕴涵的全部发展可能性或前能的全面发展;三是主动发展,即排除外在强迫,主动设计与实现的发展,前提是自由,核心是主动;四是和谐发展,即个体在全面发展的多方面中致力于各种素质的优化组合与平衡协调;五是充分的发展,即个体在社会给予的空间条件下,达到自身潜能的最大发展;六是可持续发展,即个人的现实发展既可以得到充分的实现,又不会对其未来发展和潜能造成损害。

案例中的朱兆林老师对于赵宁这样一个“偷翻围墙进场踢球”、“和人打架留下青紫伤痕”、“各科成绩倒数”的双差生都没有放弃,体现出她具有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全体”发展观念,不忽视任何一个学生,对所有的学生,哪怕是同学、老师眼中不可救药的学生都给予充分的热情。另外,朱兆林老师在同学告赵宁的状时,投其所好地表扬他“挺身而出”、“也许未来共和国将军中就有赵宁的名字”,这种对学生的肯定、信任的态度,既融洽了赵宁和同学、老师的关系,又保护了赵宁的自尊心,提高了他的自信心,使他产生了不辜负老师的信任和期望,积极向上,努力学习,好好做人的内在愿望,使他能主动设计与实现自己的发展,符合素质教育“排除外在强迫”、“主动发展”的观点。当然赵宁在写检查时能以“诗经体”来写,朱兆林老师还在课堂上还浓墨重彩地进行了评说,也表现出朱兆林老师给予学生较大的自由发展的空间,使学生有了活跃的思维和较高的创造力,加上赵宁喜欢踢足球,又在国家级围棋赛上获得过奖,高考得了550分的高分,说明赵宁同学获得了全面和谐的发展;最后赵宁同学考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工程大学,踏上了他跨上“将军”的人生之路,说明他的发展是适合他的潜能的、充分的和可持续的发展。

总之,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业2

一、简答题

1、教育现代化的内容有哪些?P140-141

答: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师素质现代化。

2、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及其规律是什么?P172-176

答: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内部矛盾是“本我”与“自我”的矛盾,即个体的需要与益友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外部矛盾是“自我”与“超我”的矛盾,即个体现有的发展水平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

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和个别差异性。

二、论述题

1、如何理解教育优先发展是现代社会的普遍规律?P125-126

答:教育优先发展有两个内涵,其一是社会用语发展教育的投资要适当超越于现有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而超前投入;其二是教育发展要先于或优于社会上其他行业和部门而先行发展。因此教育优先发展又可称为教育超前发展或教育先行。社会为教育的发展投入充足的人、财、物,使教育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是教育优先发展的固有内涵。

教育先行的思想和命题的明确提出始于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写的《学会生存》一书。作者在书中这样写到:“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于先于经济的发展”。教育优先发展在当今时代已经成为各国明智政府的一个战略选择,甚至被作为国策加以推行,这有其坚实的理论根据,那就是教育对于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20实际50年代以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已由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资源、资本竞争演变成当今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而这些竞争聚焦于一点就是教育的竞争。教育有限发展是现代社会,特别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科技发展的关键,它所带来的巨大社会效应将波及物质文明发展、精神文明进步等各个方面。教育优先发展,已经是现代社会的普遍规律。

2、试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P202-206

答: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在批判继承历史先哲们关于人的发展的注重思想基础上提出来的。马克思对以往论述“教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思想给予了高度评价,直接吸收了欧文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使人的全面发展由空想变为科学,从而创立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关于人的全发展的分析,从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生产关系入手,完成了三个方面的任务:第一,结实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为全面发展的教育指明了方向;第二,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为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第三,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和途径,为实现教育目的提供了科学的原则和方法。

(1)个人全面发展的含义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的本质和核心就是:每个社会成员在智力和体力上都得到尽可能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和统一的发展。智力和体力的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是其在量方面的规定性,“多方面”是指发展的广泛性和全面性,“尽可能”是指考虑社会条件和个人自身发展的差异和可能性的基础上,发挥个人的主观努力,尽其可能地多方面去发展。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是全面发展的人的质的方面规定性。“充分”是指个人的智力和体力两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是对发展的深度和程度的要求和规定。“自由”首先是指个人的能力能为个人所驾驭;其次是指个人的发展不屈从于外界的客观条件,是在充分重视客观历史条件限制的基础上,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摆脱自我与外界的制约与束缚,在最大的自由度里发展个体的才能。个体智力和体力的统一发展是全面发展的人的度的方面的规定性。“统一”的含义包括两个要点,一是统一于个体,二是统一于物质生产的劳动过程中。这是区分发展性质是片面还是全面的根本标志。

(2)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本应带来人的更全面的发展,却资本主义私有制使劳动发生了异化,人为地造成了劳动者智力的荒废、身体的摧残和道德的堕落,加速形成了人走向片面、畸形发展的状态。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也受到生产关系及由此决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和无限广阔的前景,共产主义条件下将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现实。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能够把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结合起来,使人的体力与脑力协调统一发展,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

三、实例分析题(或辨析题)

1、由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谈谈你对教育所担负的经济功能的看法P120-121

答:教育作为一项育人的产业,其本身并不直接创造经济产值,反而它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得到生存和发展。但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是现实生产力产生的重要手段;教育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础。

2、有一种看法说:“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你认为这种看法正确吗?理由是什么?P177-179

答:这种看法不正确。这是一种遗传决定论的观点,它不适当地夸大了遗传素质的作用。因为,虽然遗传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必要的生物前提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遗传的生理成熟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但是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影响大小与其自身是否常态有关,对于处于常态的大部分人来说,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性的作用;而且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的可能性能否成为现实性关键还在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狼孩”的例子说明如果离开了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即使有人的遗传素质也依然会同禽兽一样,没有语言、思维,只能消极地适应环境。可见,必要的遗传系统并不能从根本上决定一个人的发展,遗传素质上的差异也不能决定一个人后天成就的大小。在现实条件下,不同的教育条件、教育程度或教育专业,在很大程度上作为一种实际的驱动机制产生着各种不同的现实的人,并直接导致他们身心发展的水平、性质、领域等方面的种种差别。

作业3

一、简答题

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是什么?P260

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策略是: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重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倡导建构的学习;形成新的评价观念,发挥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2、现代社会教育有哪些特点?P296-297

答:现代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比主要有开放性、群众性、多样性、补偿性和融合性的特点。

二、论述题

1、试述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教育途径的重要作用。P275-276

答:综合实践活动是指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培养学生综合探究能力为目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感受生活、学以致用的体验性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不同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教育途径,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丰富生活体验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实践为取向的,其主要目的在于实践意识的养成,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在实践活动中的亲身体验。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度的过程。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获得各种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不断丰富的过程中,实现理性认识的巩固和升华。学生通过走入社会情境,接触社会显示,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等方式,能够增长直接经验,提高实践能力。

第二,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综合实践活动是以体验为核心的活动,为学生打开了一条通往现实生活世界的通道。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倡导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加强了学生和社会的联系,使得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和寻求学习的动力,使学生的学习渠道和空间多样化,学习方式情趣化、生活话。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融入到完整的社会生活中,得到吩咐副的生活体验。

第三,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形成学生的服务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把获得社会实践知识、获得社会认知、掌握服务社会的本领作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多样化的综合实践活动,

形成勇于担负社会责任的社会观念和服务社会的基本技能与方法,使学生在获得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的同时,形成公民应具备的良好素质,从而实现学生在认知、情感和能力等领域的全面协调发展。

总之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针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应该如何指导、组织学生学习?P263-265

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被动学习”、“个体学习”、“接受学习”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过程、学习方法进行指导,目的是协助教学,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利用各种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进学习兴趣,提高学业成就,开发学习潜能。它的关键是使学生学有动力、学有能力,学有活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最终将学习视为一种精神追求。

根据使学生爱学、逐步学会学习这样一个目标,教师的学习指导应包括以下内容:

学习观念的指导,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学习、为什么要学习、学习有什么作用、学习成功的标志和相关因素是什么;学习动力的指导,包括学习需要、动机、兴趣、情绪、毅力、用脑卫生等非智力因素的指导;学习过程各个环节的方法指导,包括计划方法、预习方法、上课方法、复习方法、直接方法、应考方法、课外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指导,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自学能力、交往能力、操作能力等因素的指导;各学科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的指导。

为了达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通过学习指导使学生更主动更有效地学习的目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可以综合利用以下方式:

讲座式,即在课外组织不定期的学习方法与经验的讲座;课程式,即开设学习指导与学习方法课程,向学生系统地传授学习目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知识并进行训练;规程式,即学校制定学生学习的常规、方法,要求印发给学生,遵照执行;渗透式,即各科教师在各种教学中,结合本学科教学的实际,传授并训练学生本学科的学习方法;交流式,即组织班级或团体的学习经验交流会,由同学介绍学习经验,相互交流和探讨;诊断式,即教师采取个别指导的方式,针对个别学生的学习方法问题进行分析、诊断、治疗。

三、实例分析题(或辨析题)

1、“小博士工程”

答:新课程改革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是由传统的“被动学习”、“个体学习”、“接受学习”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

自主学习。P263-264

合作学习. P264

研究性学习。P265

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P275

2、“随着当代社会教育的蓬勃发展与非正式教育的广泛发展,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主导形态最终会被社会教育取代”请你谈谈对这种观点的看法。

答: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虽然社会教育具有开放性、群众性、多样性、补偿性、融合性等特点,使它具有其他形态教育不可比拟的特殊作用:它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具有更广阔的活动余地,影响面更为广泛,更能有效地对整个社会发挥积极作用;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满足成年人继续学习的要求,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还可以通过政治、道德教育,促进社会的安定与进步;社会教育形式多样,没有制度化学校教育的严格约束性,很少受阶级、地位、年龄、资历的限制,能很好地体现教育的民主

性;更有利于人的社会化。但是社会的特点本身也隐含着它自身的局限性,即开放中带着松散,灵活中带着零碎,不系统,不连贯。

学校教育虽然自身存在许多局限性,但它具有职能的专门性、组织的严密性、作用的全面性、内容的系统性、手段的有效性、形式的稳定性等特点。正是这些特点保证因此,学校教育也具有其他形态教育不具备的独特特点

作业4

一、简答题

1、“教师教育”概念的含义和意义是什么?P358-359,362

答:“教师教育”概念是指以实现教师终身教育为目标,包括职前、入职、职后三阶段的教育,而且追求三阶段的连续性,它是统合了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概念的新概念,它代替了“师范教育”,表明教师教育的中心由职前阶段转向了职后阶段,教师教育由阶段性和终结性转向了终身性和持续性。

2、当代学生的主要特点有哪些?P377-382

答:当代学生的主要特点有:主体意识增强;信息获取方式多样;受多元文化冲击较大;受同辈群体影响较大。

二、论述题

1、试述教师职业专业化必要性和可能性。P346-348

答: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一带社会信任,延续人类社会发展的重任。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在人类文化的继承合法站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教师的作用如此显著,贡献如此巨大,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而在教师职业专业化被提出的时候,教师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教师的社会地位低下、教师的工作质量不高。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必要性也就在于只有使教师职业达到专业标准,才能解决教师的地位和质量问题。在教师职业专业化运动中,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在法律上已得到了确认,但按照专业标准衡量教师职业,考察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发现:教师职业基本上属于脑力劳动,但它对于教育理论的依赖性不强,教育研究并未真正成为职业活动的一部分,而且教师接受培训的时间也不长;教师职业向社会提供的服务具有公共性,但不具有鲜明的独特性;教师职业有一定的入职和解职标准以及职业道德规范,但要求不高,控制不严。教师职业未取得广泛高度的自主权。可见,在理论和现实中,教师职业还处在“半专业化”状态,教师专业化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可能性:

(1)提高教师职业对教育理论的依赖性。教育理论是在教师培养的需求下迅速发展起来的,当前国际教育界流行“教师即研究者”的口号,推行“行动研究”、“反思性教学”说明教师职业将来可能发展成为对理论知识具有较高依赖性的行业。

(2)延长教师培养年限,实现教师的终身学习。从教师教育的国际发展趋势看,教师的学历正在不断提高,终身教育正在成为现实;而且教育活动的高度复杂性,使教师必须能在已有的专业理论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教师教育不仅要使教师学会教学,还要学会学习、学会研究,使教师成为集“教者”、“学者”、“研究者”于一身的专业人员。

(3)严格教师的入职和解职标准,提高教师的专业自主性。建立和执行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解职制度就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自主权。

(4)厉行严格的教师职业伦理规范,有利于维护教师道德形象,争取公众在道德上的高度信赖,提高教师职业的声威和自主性。

2、试述一个教师应该具备的当代学生观。P389-400

答:教师应具备的当代学生观包括:

(1)以人为本的理念,即以人为基点、从人出发又向人回归的教育思想。在这样理念下的教育实践就是“以学生为本”。教育首先要考虑到学生发展的需要;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设计的课程适合学生的学习;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

(2)尊重的教育理念。即从尊重人出发,整合所有的教育因素(包括教育环境、教育条件、教育规律、教育活动、教育方法、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等在内教育各要素),又回归人的发展,以此作为全部教育活动的轴心,并把它看作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尊重的教育理念内蕴丰富,单从学生的视角来看,主要有:

尊重教育规律。正确认识遗传、环境、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

尊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自尊。要尊重人,尊重生命,尊重人的需求,尊重人的精神世界,尊重人的个性和差异;尊重受教育者要作到一视同仁,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受教育者,认识到尊重是不分层次,不分优劣的;尊重的前提是了解,必须抛弃自身的褊狭,用心去了解对方,用心去发现每一个受教育者值得尊重的一面;教育者特别是教师要尊重受教育者,在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自由、同情、关心、宽容、鼓励、帮助的关系。师生双方把对方作为一个真实完整的人而互相了解、尊重、支持、激励、接纳对方,产生真实的人格与精神的相遇相融;尊重受教育者,家长、学校、社会首先要把受教育者看成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独特个性的人,而不是一班人、一届人、一代人、文科生或理科生,就会承认每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个性的差异,而不是把他们放在同一个模子里,把他们截长补短,磨去棱角,锻打冶炼,成为标准的产品;另外,尊重还指向本体本身,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还要意识到自我尊重的价值,受教育者的自我尊重就是要认识自我,意识到自己的每一步成长,学会自我控制,对自己负责。

(3)尊重学生发展性的理念。教育应看到学生的未完成性,给学生创造发展的环境和机会,特别是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持久期望会给学生更强大的发展动力,否定学生的发展性,过早地定性会使学生失去发展的意识和前景。从辨证的角度看,正是学生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失误和错误,这些都是学生必须付出的成长的代价。重视儿童的发展性还意味着承认儿童在每个成长期有自己的特点,我们的教育要尊重儿童在每一个阶段的独特需要和成长方式;另一方面,学生在成长的某一阶段的表现也并不表明他以后的发展方向与人生的最终成就。教育活动中的学生需要教育者以热情的人文眼光对其给予关怀和引导,为其发展把握方向。

(4)依法施教的理念。青少年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他们不仅享受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而且受到社会的特别保护。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少年儿童有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安全的权利。学生认为学校或教师侵犯了他们的合法权益时,可以依法相有关部门提出申述。

(5)自我教育的理念。是指在教育者的启发引导下,受教育者对自己的品德表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改正,“教是为了不教”。每一个人都与发展自己的愿望和需要,要让学生学会反思,形成自我教育的意识和方法。自我教育下的学生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充分体现了个体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是个体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三、实例分析题(或辨析题)

1、用当代学生观的理念分析教师对学生的行为的调查。P389-400,391,394-395,397

答:本案例调查中78.5%的教师主张“为了教育孩子,应做孩子的知心人。”这表明大部分教师认识到了教育要有成效需要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这一定程度上符合尊重的教育理念,即教育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要把受教育者看成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独特个性的人,承认每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个性的差异,尊重的前提是了解,必须抛弃自身的褊狭,用心去了解对方,用心去发现每一个受教育者值得尊重的一面。

但是,案例调查中50.2%的教师认为自己所在学校存在着教师体罚、讽刺、挖苦学生的现象,这是不尊重学生人格的表现,同时表明许多教师没有依法施教的理念,没有认识到青少年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他们不仅享受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而且受到社会的特别保护,少年儿童也有受尊重的权利,《中

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案例调查中有38.6%的教师认为“教师经常批评、惩罚学生是出于对学生负责和对学生有爱心”。这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表现,这表明一些教师不具有尊重学生发展性的理念,他们没有看到学生的未完成性,没有认识到正是学生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失误和错误,这些都是学生必须付出的成长的代价。教育应给学生创造发展的环境和机会,特别是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持久期望会给学生更强大的发展动力,教育活动中的学生需要教育者以热情的人文眼光对其给予关怀和引导,为其发展把握方向,否定学生的发展性,过早地定性会使学生失去发展的意识和前景。

案例调查中有79.4%的小学生和86.6%的中学生认为教师在他们面前发脾气,这表明绝大部分教师没有真正具备尊重的教育理念,没有认识到尊重不仅指向于外,还指向本体本身,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要意识到自我尊重的价值要学会自我控制。

总之,此调查反映出我国大部分中小学教师没有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发展性的理念和依法施教的理念。

2、“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出一批人才。”请你谈谈对这种观点的看法。P293-294

答:正确。学生存在广泛的个别差异,教育不但要发展学生的社会性,也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要确立尊重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发展,如果用一把评价的尺子去统一评价具有广泛差异的所有学生,必将使大多数学生遭受挫折,这种过早的定性,会使学生失去发展的意识和前景,所以,教育者必须用多把评价的尺子培养适合未来适合发展的多种人才。

高等教育 现代教育原理 任务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 1.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在于教育是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 2.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力学说,认为每个人的智力都是如下多种智力的组合(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我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 3.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 4.从根本上看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教育 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 5.英国“新学校”模式推行的教育方式是(儿童中心、社会中心、活动中心)。 6.咨询与指导的主要形式有(学习指导、职业生涯指导、心理咨询与指导、休闲指 导)。 7.“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该话出自(学记)。 8.在教育学发展史上,第一本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来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学专著是 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9.综合实践活动的作用包括(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生活体验、增强学生的社会 责任感)。 10.杜威对教育性质判定的几个命题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 断改造)。 11.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生存的权利、受尊重的 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安全的权利)。 12.赫尔巴特把教学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清楚明了、联合、系统、方法)。 13.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递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了教育的四 大支柱,它们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14.当代社会存在的基本教育形态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15.未来的学校教育将呈现以下的特点:(追求教育民主化的众向发展、追求教育的多样 化、追求教育的国际化、追求教育的终身化)。 16.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诞生,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学科。 17.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 18.我国以法令的形式颁布并在全国推行的第一个学制是1904年公布的(癸卯学制), 它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 19.影响教育发展规模的因素主要有(人口数量、生产力科技发展水平)。 20.赞可夫依据其一般发展理论,提出了著名的教学原则(高难度原则、高速度原则、 以理论知识为主导原则)。 21.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这一核 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保护儿童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 22.家庭教育的特点包括(先导性、感染性、权威性、终身性、针对性)。 23.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对教育产生的制约和影响,具体表现在(教育的发展规模 和速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方面。 24.课程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科目、学科开设顺序、各门学科教学时数、学年编制和 学周安排)。 25.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有(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咨询与指导) 26.学校教育内容的具体规范形式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作业)。 27.晏阳初在实施乡村教育中概括出的“三大方式”是(社会式、学校式、家庭式)。

2015年《现代教育原理》作业答案

现代教育原理形成性考核册 专业: 学号: 姓名: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院 (请按照顺序打印,并左侧装订)

现代教育原理作业一 (第一~三章) 一、简答题: 1.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 答:(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 答:(1)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2)重视早期教育。(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龄延长。(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二、论述题: 1.试述终身教育思潮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 答:《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指出:“终身教育这个概念,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来看,已经包括整个教育过程”,“终身教育变成了由一切形式、一切方式和一切阶段的教学行动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关系时所使用的工具和表现方法”。教育的功能不再“局限于按照某些预定的组织规划、需要和见解去训练未来社会的领袖,或想一劳永逸地培养一定规格的青年”,而是要面向整个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年龄”,而是向着“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终身教育已成为当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主流理念。 学校教育制度即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 终身教育体系下传统学校教育制度面临巨大的挑战。 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教育的对象不再仅仅是儿童和青少年,而是针对所有的社会成员;终身教育不只限定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结构的多样化和教育制度的连贯性成为改革的主要方面;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正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发生变化。终身教育作为一种自我教育的理念是对传统驯化教育的一种解放。 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目的和功能。传统的教育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各个领域的专门知识,而终身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促进自我的发展;传统教育的功能是精英化的教育,注重教育的筛选功能,而终身教育背景下注重让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发展。 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传统教育的内容基本上局限于比较抽象的理论化知识的

现代教育原理形考作业02任务答案

《现代教育原理》中央电大形成性作业02任务 、多项选择题 从根本上看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 1. A.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r B.教育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厂 C.教育与课程之间的矛盾 D.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 厂 E.教育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 2.影响教育发展规模的因素主要有()。 17 A.人口数量 17 B.生产力科技发展水平 F1 C.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r D.社会文化 □ E.法律制度 3.人口增长率会影响到以下哪些教育因素()。 匚 A.教育目的 匚 B.教育内容 C.教育发展规模 D.教育结构 17 E.教冃质量 4.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匚 A.社会生产力 17 B.政治经济制度 C. 上层建筑

—D.科学技术□ E.人口质量 5. 受教育权利是受()制约的。 □ A.社会生产力 U 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C.时代 D. 社会历史形态 □ E.社会文化 6. 教育内容受如下哪些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 A.人口数量* B.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C. 社会政治经济性质 已D.社会文化本体 E.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7. 教育产业作为其他非育人产业共同需要的上位产业、前提产业,决定了其在社会大系统 中具有()的产业地位。 口 A.基础性 □ B.全局性 匚C.先导性 D. 迟效性 E. 可持续性 8.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多元的目标,其内容包括()。 A.教育观念现代化 “ 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

’ D.教育管理现代化 ’ E.教师素质现代化 9. 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对教育产生的制约和影响,具体表现在(面。 )等各方□ A.教育目的 B. 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 C.教学内容 ’ D.教学方法、教学设备 □ E.教学组织形式 10.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 A.环境 B. 遗传 C. 教育 11. 在人的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A. 稳定性 B. 顺序性 C. 阶段性 D. 不平衡性 E. 个别差异性 12.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A. 稳定性 B. 顺序性 C. 阶段性 D. 不平衡性 E. 个别差异性

春现代教育原理网上作业以及答案

现代教育原理网上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 教育 教育分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广义的教育是自有人类以来就产生的教育,这种教育存在于各种生产和生活的活动之中。其定义一般为: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定义为: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是服务的人。 2. 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3. 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是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4. 教育思想 是指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是指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实践而形成的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看法。 5. 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以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构成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或关系。 6. 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指由国家强制实行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 7. 学制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为学制。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 8. 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来看,已经包括整个教育过程,终身教育变成了由一切形式,一切表达方式和一切阶段的教案行动构成一个循环往返的关系时所使用的工具和表现方法。 二、简答题 1. 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 答:(一)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三)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四)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 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 答:1.教育社会化与社会化教育。 2.重视早期教育。 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 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 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现代教育原理》形考作业

第一----三章) 一、简答题 1.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 答:(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 答:(1)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 (2)重视早期教育。 (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龄延长。 (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 (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 (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二、论述题 1.试述终身教育思潮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 答:学校教育必须积极地适应终身教育的挑战。 (1)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

(2)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目的和功能。 (3)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4)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阶段和教育的组织。 (答题注意事项:论述题一不能仅仅回答要点,必须要有“论”的内容,也就是要展开论述;论述题二不能仅仅回答理论问题,必须有结合实际的内容。) 2.试述素质教育的特征和实质。 答: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特征包括:一是全体发展;二是全面发展;三是主动发展;四是和谐发展;五是充分的发展;六是可持续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其实质是一种导向思想——指导学校和教师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教学规律、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即要把主要精力用在课堂教学上,通过教学改革,使学生在掌握大量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能力与个性,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理想目标具备坚实的基础。其次,素质教育的实施还要落实到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如教学、教育实践或实习、课外活动等,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统一,这样才能完成全面素质教育的任务。(答题注意事项:论述题一不能仅仅回答要点,必须要有“论”的内容,也就是要展开论述;论述题二不能仅仅回答理论问题,必须有结合实际的内容。 三、实例分析题(或辩析题) 1.答:“学校当然是‘校长’说话才真正算数”这个观点对不对,我们首先行分清“学校”和“校长”的关系,校长是学校的当然法人代表,但校长并不能够等同于学校,校长既然是

现代教育原理答案

哦现代教育原理01任务 一、名词解释 1.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或者说是研究教育特别是教师 如何更科学的有效的培养人的科学。教育学是在人类的教育活动进行相当长的一段历史过程之后才逐渐出现的,先期仅仅是对教育经验的总结,随后才诞生具有初步体系的教育学。3.教育科学: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是若干个教育学科构成的学科总称。 4.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泛指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是指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实 践而形成的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看法。 5.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以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构成要素之间本质的、 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或关系。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的深层次和本质联系的反映,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永恒性。 6.义务教育:是指由国家强制实行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 保障的国民教育。或者:(2006年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中的定义)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7.学制:即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 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 8.终身教育: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看,终身教育包括整个教育过程,教育的功能不再局 限于按照某些预订的组织规划、需要和见解去训练未来社会的领袖,或想一劳永逸地培养一定规格的青年,而是要面向整个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某一个特定年龄而是向着个人终身方向的发展。 二、简答题 1. 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 (1)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2)重视早期教育。(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龄延长。(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三、论述题 1、试述终身教育思潮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 学校教育必须积极地适应终身教育的挑战。(1)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2)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目的和功能。(3)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4)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阶段和教育的组织。 2、试述素质教育的特征和实质。 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特征包括:一是全体发展;二是全面发展;三是主动发展;四是和谐发展;五是充分的发展;六是可持续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其实质是一种导向思想——指导学校和教师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教学规律、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使

现代教育原理练习答案

《现代教育原理》形考作业1答案 (第一----三章) 一、简答题 1.教育的本质特性就是什么? 答:(1)教育就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2)教育就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3)教育就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4)教育就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 答:(1)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 (2)重视早期教育。 (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龄延长。 (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 (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 (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二、论述题 1.试述终身教育思潮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 答:学校教育必须积极地适应终身教育的挑战。 (1)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 (2)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目的与功能。 (3)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4)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阶段与教育的组织。 (答题注意事项:论述题一不能仅仅回答要点,必须要有“论”的内容,也就就是要展开论述;论述题二不能仅仅回答理论问题,必须有结合实际的内容。) 2.试述素质教育的特征与实质。 答:素质教育的内涵就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其特征包括:一就是全体发展;二就是全面发展;三就是主动发展;四就是与谐发展;五就是充分的发展;六就是可持续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其实质就是一种导向思想——指导学校与教师按照党的教育方针与教育、教学规律、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使学

12秋现代教育原理形考3-4次作业参考答案

第三次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共 14 道试题,共 28 分。) 1. 规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总的要求或共同标准的是( B )。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培养目标 D. 教育目标 E. 教学目标 2. 规定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性质、总方向、总目标的是( A )。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培养目标 D. 教育目标 E. 教学目标 3. 人本主义者所持的教育目的观是(ABCD )。 A. 个人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文化本位论 D. 生活本位论 4. 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需要的人的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 其代表人物有(CDE )等。 A. 卢梭 B. 杜威 C. 孔德 D. 那托尔普

E. 涂尔干 5.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递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 柱,它们是(ABCD )。 A. 学会认知 B. 学会做事 C. 学会共同生活 D. 学会生存 E. 学会反思 6. 1993年,美国政府在( D )中,确定了美国国家的八大教育目标。 A. 《国家处在危险之中》 B. 《普及科学2061计划》 C. 《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 D. 《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 7. 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从小学至高中设置了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其主要内容包 括(ABCDE )。 A. 信息技术教育 B. 研究性学习 C. 社区服务 D. 社会实践 E. 劳动与技术教育 8. 学校教育内容的具体规范形式包括(ABC )。 A. 课程计划 B. 课程标准 C. 教科书 D. 作业

现代教育原理03_04任务答案剖析

作业任务三:(参考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共14 道试题,共28 分。) 1. 规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总的要求或共同标准的是( B )。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培养目标 D. 教育目标 E. 教学目标 2. 规定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性质、总方向、总目标的是( A )。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培养目标 D. 教育目标 E. 教学目标 3. 人本主义者所持的教育目的观是( ABCD )。 A. 个人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文化本位论 D. 生活本位论 4. 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需要的人的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其代表人物有( CDE )等。 A. 卢梭 B. 杜威 C. 孔德 D. 那托尔普 E. 涂尔干 5.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递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它们是( ABCD )。 A. 学会认知 B. 学会做事 C. 学会共同生活

D. 学会生存 D. 学会生存 6. 1993年,美国政府在( D )中,确定了美国国家的八大教育目标。 A. 《国家处在危险之中》 B. 《普及科学2061计划》 C. 《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 D. 《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 7. 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从小学至高中设置了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 ABCDE )。 A. 信息技术教育 B. 研究性学习 C. 社区服务 D. 社会实践 E. 劳动与技术教育 8. 学校教育内容的具体规范形式包括( ABC )。 A. 课程计划 B. 课程标准 C. 教科书 D. 作业 E. 考核 9. 课程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ABCD )。 A. 培养目标 B. 学习年限 C. 时间分配 D. 课程设置 E. 教学内容 10. 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主要包括( ABCDE)。 A. 前言 B. 课程目标 C. 内容标准 D. 实施建议 E. 术语解释 11. 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有( ABC )。 A. 教学

电大 现代教育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填空题: 1.“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句话出自古代教育家孟子。 2.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是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主张。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育思想最早出自论语。4.在教育学发展史上,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著作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5.“对教育进行学术性研究并综合成一个理论体系,这就是教育学”,这句话出自日本的田蒲武雄。 6.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本科学是普通教育学。 7.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 8.“教育学是一门科学而不是一门艺术,以为教育学的本质中更多的是理论分析,而不是果冻过程本身”,这句话出自法国教育家贝斯特。 1.根据“泛智”的教育思想,夸美纽斯为学生设计了“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内容。 2.卢梭的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裴斯泰洛奇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 3.赫尔巴特对教育理论的一个突出贡献是提出了教育性原则,这条原则揭示了一个普遍的教育规律。 4.布鲁纳主张,在教育内容上,要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在学习方法上,使用发现法;再教育时机上,要尽早接受教育。 6.蔡元培的大学教育方针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7.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 8.在邓小平“三个面向”思想中,面向现代化是主体和核心,是出发点和归宿。 1.人口的结构从不同的角度分,可以区分为自然性质和社 会性质。 2.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内容在于 3.人口的数量、结构、地域分布、质量均影响教育发展。 4.面对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我们既要追求,又要追求实 际上,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1.考虑到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教育应该遵循的 基本原则是 2.教育学通常把人的身心发展划分为乳儿期、婴儿期、 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初期等六个阶段。 1.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中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 观点、行为习惯等的总和。 2.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3.自主学习的过程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 1.现代教育有三种基本形态,按其生产的历史顺序分别是 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2.现代社会教育两种基本类型社会举办型、学校兴办型。 3.各级各类学校中,各级指的是学校教育的层次。 1.自我教育的过程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设计、自我监 督、自我反馈、自我发展 2.所谓的学生的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 的条件下,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身体和心理发展 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特征。 选择题 1.“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 句话出自 C 说文解字 2.“教育史为人的未来的完满生活做预备”,这句话出自 B 斯宾塞。 3.教育的本质是D 培养人的活动。 4.在教育学发展史中,通常被看成是系统教育学专著的是 B 《普通教育学》。 5“教育学通常被理解为教的科学和艺术”这句话出自教 育家 D 亨德森 6.“我直接把教育学定义为教育的科学”出自B 贝斯特 7.在教育学发展史上,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作为科学基础 来论述教育问题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C《普通教育学》。 1.按A教育活动的任务为标准,学教教育过冬划分为德 育活动、智育活动、体育活动、美育活动和劳动技术教 育活动。 2.学校文化除了具有无形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个性的特 质外,还有A软约束性的特性。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B 1986年公布。 4.2001年6月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对当前学制 新规范作出了新规定,要逐步实现向B 六三学制过渡。 1.教育史上,在教育内容上,第一次将各有作明确的区分, 并极为重视体育的是B洛克。 2.卢梭认为,进行道德教育的时期应该在D第四阶段。 3.赫尔巴特把全部教育过程划分为A 管理、训育、教学 三个阶段。 4.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赞科夫认为B教学促进发展。 5.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一种A导向思想。

《现代教育原理》形考作业答案(精品文档)

电大本科现代教育原理作业 大家参考一下 《现代教育原理》形考作业1答案 (第一----三章) 一、简答题 1.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 答:(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 答:(1)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 (2)重视早期教育。 (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龄延长。 (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 (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 (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二、论述题 1.试述终身教育思潮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 答:学校教育必须积极地适应终身教育的挑战。 (1)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 (2)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目的和功能。 (3)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4)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阶段和教育的组织。 (答题注意事项:论述题一不能仅仅回答要点,必须要有“论”的内容,也就是要展开论述;论述题二不能仅仅回答理论问题,必须有结合实际的内容。) 2.试述素质教育的特征和实质。 答: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特征包括:一是全体发展;二是全面发展;三是主动发展;四是和谐发展;五是充分的发展;六是可持续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其实质是一种导向思想——指导学校和教师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教学规律、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即要把主要精力用在课堂教学上,通过教学改革,使学生在掌握大量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能力与个性,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理想目标具备坚实的基础。其次,素质教育的实施还要落实到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如教学、教育实践或实习、课外活动等,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统一,这样才能完成全面素质教育的任务。(答题注意事项:论述题一不能仅仅回答要点,必须要有“论”的内容,也就是要展开论述;论述题二不能仅仅回答理论问题,必须有结合实际的内容。 三、实例分析题(或辩析题) 1.答:“学校当然是‘校长’说话才真正算数”这个观点对不对,我们首先行分清“学校”和“校长”的关系,校长是学校的当然法人代表,但校长并不能够等同于学校,校长既然是学校的当然法人代表,那校长理当带领全校师生忠实地履行法律赋予学校的义务,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也即是说,校长只是上级行政机关或者全体师生委托实施法律赋予的权利义务的执行者,而不是说校长就是学校里的家长、校长依法行政的号令,那当然要算数了;校长的号令有违法乱纪国家的法律,任何师或生都有抵制或控告的权利。 2.答案要点: (1)朱教师之所以成功地将赵宁引务了正道并获得成功,根本原因是顺应了赵宁思想性格发展的特点。 (2)正确地激发了赵宁自身潜能的内驱力。

现代教育原理形考作业答案大全

01任务 一、名词解释(共?8?道试题,共?40?分。) 1.教育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或者说是研究教育特别是教师如何更科学的有效的培养人的科学。教育学是在人类的教育活动进行相当长的一段历史过程之后才逐渐出现的,先期仅仅是对教育经验的总结,随后才诞生具有初步体系的教育学。 3.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学科构成的学科总称。 4.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泛指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是指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实践而形成的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看法。 5.教育规律 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以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构成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或关系。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的深层次和本质联系的反映,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永恒性。 6.义务教育 是指由国家强制实行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或者:(2006年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中的定义)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7.学制 即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 8.终身教育 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看,终身教育包括整个教育过程,教育的功能不再局限于按照某些预订的组织规划、需要和见解去训练未来社会的领袖,或想一劳永逸地培养一定规格的青年,而是要面向整个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某一个特定年龄而是向着个人终身方向的发展。 二、简答题(共?2?道试题,共?20?分。) 1.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 (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 (1)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2)重视早期教育。(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龄延长。(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三、论述题(共?2?道试题,共?40?分。) 1.试述终身教育思潮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 学校教育必须积极地适应终身教育的挑战。(1)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2)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目的和功能。(3)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4)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阶段和教育的组织。 2.试述素质教育的特征和实质。 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特征包括:一是全体发展;二是全面发展;三是主动发展;四是和谐发展;五是充分的发展;六是可持续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其实质是一种导向思想——指导学校和教师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教学规律、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即要把主要精力用在课堂教学上,通过教学改革,使学生在掌握大量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能力与个性,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理想目标具备坚实的基础。其次,素质教育的实施还要落实到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如教学、教育实践或实习、课外活动等,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统一,这样才能完成全面素质教育的任务。 02任务 一、多项选择题(共?17?道试题,共?34?分。) 1.??从根本上看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 AD )。

现代教育原理 作业二

一、多项选择题(共 17 道试题,共 34 分。) 1. 从根本上看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 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B. 教育与自然之间的矛盾C. 教育与课程之间的矛盾D.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 教育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 2. 影响教育发展规模的因素主要有()。 人口数量B. 生产力科技发展水平C.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D. 社会文化E.法律制度 3. 人口增长率会影响到以下哪些教育因素()。 教育目的B. 教育内容C. 教育发展规模D. 教育结构E. 教育质量 4. 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社会生产力B. 政治经济制度C. 上层建筑D. 科学技术E. 人口质量 5. 受教育权利是受()制约的。 社会生产力B.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C. 时代D. 社会历史形态E. 社会文化6. 教育内容受如下哪些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人口数量B. 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C. 社会政治经济性质D. 社会文化本体E.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7. 教育产业作为其他非育人产业共同需要的上位产业、前提产业,决定了其在社会大系统中具有()的产业地位。 基础性B. 全局性C. 先导性D. 迟效性E. 可持续性 8.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多元的目标,其内容包括( )。 教育观念现代化B. 教育内容现代化C. 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D. 教育管理现代化E. 教师素质现代化 9.. 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对教育产生的制约和影响,具体表现在()等各方面。 教育目的B. 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C. 教学内容D. 教学方法、教学设备E. 教学组织形式 10.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环境B. 遗传C. 教育 11. 在人的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稳定性B. 顺序性C. 阶段性D. 不平衡性E. 个别差异性 12.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稳定性B. 顺序性C. 阶段性D. 不平衡性E. 个别差异性

现代教育原理04任务形考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共8 道试题,共16 分。) 1. 当代社会存在的基本教育形态是:(ABC )。 A. 社会教育 B. 学校教育 C. 家庭 教育 D. 终身教育 E. 高等教育 2. 教师专业结构的构成要素有:(ABD)。 A. 教师专业能力 B. 教师专业知识 C. 教师职业道德 D. 教师专业精神 E. 教师专业态度 3. 下列答案中哪些属于家庭教育的特点(BCDE )。 A. 全面性 B. 感染性 C. 权威 性 D. 终身性 E. 针对性 4. 英国“新学校”模式推行的教育方式是(BDE ) A. 教师中心 B. 儿童中心 C. 书本中心 D. 社会中心 E. 活动中心 5. 道尔顿学校模式要求教师的工作坚持三项原则,即(BCD )。 A. 平等 B. 自由 C. 合作 D. 时间预算 E. 集体讲授 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是:(ABCDE )。 A. 教师职业职能的转变 B. 教会学习是教师职业的新的工作方式 C. 教师职业被认定为专业性职业 D. 教师的终身教育得以实施 E. 教师成为教育改革的重 要因素 7. 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这一 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ABE )。 A. 无歧视原则 B. 保护儿童原则 C. 儿童权益最佳原则 D. 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E. 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 8. 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ACE ) A. 受教育的权利 B. 结社的权利 C. 受尊重的权利 D. 婚姻的权利 E. 安全的权利

二、名词解释(共 3 道试题,共15 分。) 1. 社会教育(狭义) 2. 教师教育与师范教育:是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 对教师进行的连续的、可发展的、一体化的教育。 或者答:教师教育是对教师培养和教师培训的通称,是师范教育与教师继续教育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统一组织的现代体制,是实现教师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历史要求。 3. 教师职业专业化 三、简答题(共 3 道试题,共30 分。) 1. 三种教育力量整合的重要性有哪些 2. 提高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策略(或可能性)是什么? 答;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可能性:(1)提高教师职业对教育理论的依赖性;(2)延长教师培养年限,实现教师的终身学习;(3)严格教师的入职和解职标准,提高教师的专业自主性;(4)厉行严格的教师职业规范。 3. 当代学生的时代特点表现在那些方面? 答:当代学生的主要特点有:(1)主体意识增强;(2)信息获得方式多样;(3)受多元文化冲击较大;(4)受同辈群体影响较大。 四、论述题(共 2 道试题,共20 分。) 1. 请你结合自身的实际谈谈教师教育的发展轨迹和变化特点。 2. 结合实际,谈谈你是如何促进教师在业内获得发展的(如果你是教师,则谈谈你是如何 在业内获得发展的)?要点: 学校领导(1)尊重教师,公平、公正,教育教师尊重学生,密切与学生家长关系(6分) (2)激励并创造条件,使教师提高专业能力和业绩(5分) (3)关心、指导教师的目标追求(5分) 教师(1)尊重校领导、学生、家长(5)(2)努力提高专业能力和业绩(6分) (3)不同时期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5分) 五、案例分析题(共 1 道试题,共19 分。)

现代教育原理作业1_4答案

现代教育原理作业1 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 (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 1)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 (2)重视早期教育。 (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龄延长。(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试述终身教育思潮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

《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指出:“终身教育这个概念,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来看,已经包括整个教育过程”,“终身教育变成了由一切形式、一切方式和一切阶段的教学行动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关系时所使用的工具和表现方法”。教育的功能不再“局限于按照某些预定的组织规划、需要和见解去训练未来社会的领袖,或想一劳永逸地培养一定规格的青年”,而是要面向整个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年龄”,而是向着“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终身教育已成为当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主流理念。 学校教育制度即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 终身教育体系下传统学校教育制度面临巨大的挑战。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教育的对象不再仅仅是儿童和青少年,而是针对所有的社会成员;终身教育不只限定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结构的多样化和教育制度的连贯性成为改革的主要方面;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正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发生变化。终身教育作为一种自我教育的理念是对传统驯化教育的一种解放。

现代教育原理期末综合练习

期末综合练习(第1、2、3章) 一、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把他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少选、多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16分) 1.对普通教育学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和专门研究时又分为:()。 A. 教育原理 B. 教学论 C. 德育原理 D. 学校管理学 E. 教育心理学 2.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 A. 教育即生活 B. 社会即学校 C. 生活即教育 D. 学校即教育 E.教学做合一 3.赞科夫提出一般发展的教学原则是:()。 A. 以高难度进行教学 B. 以高速度进行教学 C. 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D. 用发现法进行学习 E. 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 4.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 A. 教育者 B. 受教育者 C. 教育内容 D. 教育方针 E. 教育手段 5.未来的学校教育将呈现以下的特点:()。 A. 追求教育民主化的纵深发展 B. 追求教育的多样化 C. 追求教育的标准化 D. 追求教育的国际化 E. 追求教育的终身化 6.夸美纽斯提出的影响至今的三个教学原则是:()。 A. 前景教育原则 B. 巩固性原则 C. 直观性原则 D. 平行影响原则 E. 循序渐进原则 7.赫尔巴特把教学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 A. 清楚(明了) B. 识记 C. 联合 D. 系统 E. 方法 8.晏阳初在实施乡村教育中概括出的“三大方式”是()。 A. 文艺教育式 B. 社会式 C. 学校式 D. 生计教育式 E. 家庭式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9分) 1.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__________问世,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的开始。 2.教育的本质就是_________。 3、___________年3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4、洛克在论述教育的内容时,第一次把教育的三大部分_____、_____、_____做了明确的区分。 5.朗格朗认为,______________的基本任务是使人们为变化做好准备。 6.卢梭在《______________》的开篇就提出了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明确把培养“自然人”作为教育的目的。7.布鲁纳认为对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使学生掌握该学科的_______________。 8.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一个现有的发展水平和一个可能的发展水平,两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三、概念辨析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 1.教育流派与教育思潮 2.义务教育 3.素质教育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1.教育者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在终身教育体系下,学校教育面临哪些挑战? 3.自然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五、论述题(每题16分,共32分) 1.如何了解教育的本质特性? 2.联系实际,谈谈你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是如何处理素质与知识、能力的关系的。 六、案例分析(16分) 荣获2003年全国“十杰教师”称号的朱兆林,曾教过一个叫赵宁的学生。这个有着“领袖”能力的男生,曾

现代教育原理形考任务答案

2019最新现代教育原理形考任务1-5答案 现代教育原理01 任务 一、名词解释 1. 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 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 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或者说是研究教育特别是教师 如何更科学的有效的培养人的科学。教育学是在人类的教育活动进行相当长的一段历史过程 之后才逐渐出现的,先期仅仅是对教育经验的总结,随后才诞生具有初步体系的教育学。 3. 教育科学: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是若干个教育学科构成的学科总称。 4. 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泛指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是指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实 践而形成的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看法。 5. 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以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构成要素之间本质的、 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或关系。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的深层次和本质联系的反映,具有 普遍性客观性和永恒性。 6. 义务教育:是指由国家强制实行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 保障的国民教育。或者:(2006 年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中的定义)义务教育是国家 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7. 学制:即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 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 8. 终身教育: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看,终身教育包括整个教育过程,教育的功能不再局限 于按照某些预订的组织规划、需要和见解去训练未来社会的领袖,或想一劳永逸地培养 一定规格的青年,而是要面向整个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某一个特定年 龄而是向着个人终身方向的发展。 二、简答题 1. 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1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2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4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 、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 (1 )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 2 )重视早期教育。( 3 )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 教育年龄延长。(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 5 )高等教育出现多级 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 6 )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 育。 三、论述题 1 、试述终身教育思潮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 学校教育必须积极地适应终身教育的挑战。(1)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2)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目的和功能。(3)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4)终身教育改变了教 育的阶段和教育的组织。 2 、试述素质教育的特征和实质。 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特征包括:一是全体发展;二是全面发展;三是主动发展; 四是和谐发展;五是充分的发展;六是可持续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其实质是一种导向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