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的效益分析

土地整理的效益分析
土地整理的效益分析

土地开发整理模式及效益分析问题

摘要

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逐步创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农业经营模式,是当前塑造新农村、新农业、富裕新农民的根本。土地开发整理本身就是政府利用城市的资金与技术优势,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改进、综合整治,进一步深化了农村和农业改革。土地整理效益研究是土地整理理论及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分析土地整理活动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等引起的效应, 不仅可以丰富土地整理的理论, 而且对规范与指导土地整理的实践活动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土地整理具有效益的统一性, 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表现为土地整理活动对国民经济与整理区农户的影响; 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效益表现为土地整理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环境的影响; 土地整理的社会效益表现为土地整理活动对农村社会环境、社会经济与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贡献与影响; 土地整理的景观效益表现为土地整理活动对农村景观的影响; 而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为土地整理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景观效益的综合。

关键词: 土地整理;模式;效益; 分析

引言

土地整理作为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正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从目前开展的土地整理实践来看, 理论研究已经远远落后。作为一门学科, 土地整理目前尚不存在系统完整的科学体系, 相关理论与方法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 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土地整理效益研究是土地整理理论及其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分析土地整理活动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等引起的效应, 不仅可以丰富土地整理的理论, 而且对规范与指导土地整理的实践活动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尽管国内外的土地整理在目标、内容、技术等方面存在不少差异, 但实践证明, 土地整理不仅可以使农业增产、增收、增效益, 而且还能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 保护自然景观, 同时为人类的休养生息和生产劳动提供优良环境。所以, 我们将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定义为土地整理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景观效益四者的综合。由于目前我国土地整理工作开展的重点为农村地区的农田整理与村庄整理, 其余如建设用地整理、园地整理、林地整理等开展并不广泛, 故本文所指土地整理效益仅指农田整理与村庄整理效益。

1.土地整理项目管理现行模式

现行土地整理项目管理的一般模式是:“前期→实施→验收→移交→归档”这几个过程。项目工程建设管理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组织机构、项目五制(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公告制)、项目施工、项目设计变更、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项目审计、项目竣工验收、项目移交、项目档案管理等。

(一)前期工作

主要是项目申报、项目区测绘、设计、论证、立项等工作,项目的前期工作直接影响项目是否能够实施,因此在前期时一定要把工作做实做细。要切实做好项目前期管理中各环节的有关工作,规范土地开发整理行为,充分发挥土地开发整理的综合效益。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乡镇申请→整理中心现场踏勘、论证→符合条件的列入土地整理项目备选库→拟选上报项目→在征求乡镇、村委、群众意见基础上因地制宜地编制方案→测绘、设计→方案公布→方案公布后无疑义→上报审查→论证、立项。

(二)实施管理工作

项目实施管理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坚持一个原则,落实四个控制,抓好

三个管理,做好一个协调

1.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全市的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工作必须纳入到全国统一管理之列。从项目的招标到项目的实施管理及最后的项目验收整个过程,都不能突破这一原则。

2.落实四个控制。即安全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四方相互制约只有这四个控制发挥了作用,才能确保项目工期、质量、资金和项目的顺利实施。

3.抓好三个管理。一是制度管理,为规范项目实施管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我们在“五项制度”的基础上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了土地整理项目实施管理的相关制度,主要有质量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设计变更制度、工程验收办法、财务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运行管理制度、甲方代表工作制度、廉政建设制度、工程奖罚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制定实施,对我市土地整理项目实施管理工作起到保障作用。二是合同管理。从勘测、设计、施工、监理等各项工作都要签订合同,建立健全合同管理体系;三是设计变更管理,目前项目涉及变更的问题比较多,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合理的调整,但是,在调整中,必须遵循两个不变。一是批准的总投资、总规模、总指标不变。二是规划调整以后,按项目管理的各项要求不变。

4.做好一个协调。土地整理工作涉及的面比较广,项目实施前要做好相关各方的工作,才能保证项目的实施。

(三)验收工作

项目竣工实行验收制.单元工程竣工后,必须组织各级验收核查和整改工作。首先由施工队组织自验,发现的问题可以及时纠正;自验合格后,再由监理方组织进行验收,工程合格后支付工程进度款。分部工程验收由监理组织,项目承担单位聘用中介机构进行实测,提出核查意见后由施工方进行整改。待整改完成后,再由市国土资源局组织相关部门的专家进行初验,合格后报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验收。

2.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

土地整理是一项有资金及劳动投入的过程, 是一个典型的经济行为。土地整理经济效益是指投资行为主体或其他经济行为主体通过对待整理土地进行资金、劳动、技术等的投入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根据国外开展土地整理的经验, 土地整理的资金来源通常是三个部分:

国家(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企业(参与土地整理的企业) 和个人(土地整理区内的土地所有人)。在农村土地整理中往往国家是投资的主体, 例如德国,

国家政府对土地整理的投资一般占到资金总来源的80% , 日本占到90% , 我国台湾地区占到60%~ 80% , 而在我国

大陆地区土地整理资金的98% 是来源于政府(中央和地方) [ 1 ]。所以我国土地整理投资行为的主体就是国家,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其他经济行为主体是指整理区域内的农户, 他们一般以投劳的形式参与到土地整理活动中, 并通过土地整理获取直接的经济效益。

2.1土地整理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笔者通过对12 个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分析得出, 土地整理项目的经费支出主要包括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其他费用与不可预见费, 其中工程施工费是经费支出的大项, 一般占总支出的70%~ 90%。土地整理主要进行的工程包括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其他工程。土地平整工程一般包括土石方开挖、土石方回填、土石方运输、平整土地等;农田水利工程是对水土资源、排灌渠系统及其建筑物等进行改造; 田间道路工程主要是指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田间道路和生产道路的建设; 其他工程是指土地整理过程中涉及的农田生态防护林及水土保持工程等。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 土地整理项目的经费主要是用于购买各种建筑材料如水泥、砂子、石子、PVC 管、铁管、弯头等、各种电力设备如电线杆、变压器、量电控制柜等、各种水利设施如潜水泵、喷头、动力设备等。其余的费用主要用于支付施工者的工资、项目的设计与验收等。由此可知, 土地整理经费的领受者是与土地整理项目工程相关的行业, 如建筑施工行业等。从国家角度而言, 国家每年用于土地整理有保障的资金来源于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及其它一些相关费用, 加之另外一些企业资金、社会资金等, 也是一笔巨额资金。这些资金通过开展土地整理活动流入与土地整理相关的各种行业, 将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衡量, 土地整理的投资者之所以对土地整理抱有积极的态度, 是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土地整理获取利益, 追求的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只有当产出大于投入时, 经济上才可行。土地整理经济效益有两种衡量方式, 一是纯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是纯经济效率最大化。纯经济效益最大化追求的目标是投资的总体效果最优, 它能使投资者得到最大的纯收益, 而纯经济效率最大化追求的目标是单位效果最优。就我国目前土地整理而言, 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资金不足, 这要求我们在衡量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时, 不仅要考虑总体效果,还要考虑单位效果, 注重单位资金的效率。所以土地整理经济效益最佳的衡量方式就是纯经济效益与纯经济效率均最大。

2.2土地整理对整理区农户的影响

土地整理的直接受益者是整理区域内的农户, 其对农户的经济效益表现为土地经整理后产量增加与生产成本降低两方面, 从而提高了农户的收入。产量增加的原因可归纳为三项, 一是土地整理后有

效耕地数量增加。土地整理将处于荒废状态的道路、沟渠、损毁的防护林、废弃的坑塘、坟墓等整理恢复成直接生产用地, 并通过土地平整、小田并大田、权属调整、田块规整等措施, 减少田坎占地面积, 充分利用耕地中难以利用的边角地, 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据严金明在苏州吴江市的调研表明, 农田整理后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7%~ 8% [ 2 ]。而根据笔者在福建、广东、湖北、浙江所作的调研表明, 农田整理增加的有效耕地面积的数量是与地形、原农田的利用状态、农田整理的标准等有关的, 增加的幅度在2. 2%~ 5. 5% 之间。二是土地整理后生产能力得以提高。土地整理健全了农田的灌排系统, 消除

了限制因素, 直接提高了土地的生产能力。在洪涝灾害发生频繁地区, 排水系统的健全, 会影响到农田土壤入渗率, 从而引起作物耕作有效期天数的变化, 这样农户可以以长周期作物替代短周期作物, 提高作物产量[ 3 ];在旱作地区, 灌溉系统的健全, 保证了作物的需水要求,同样可以改变作物耕作有效期的天数, 提高耕作复种指数; 限制因素的消除, 改变了土壤结构, 缩小了作物潜在生产力与现实生产力之间的差距。据国家土地开发整理示范区之一的遂宁示范区坡改梯工程表明, 将坡耕地整理为梯田, 粮食作物旱涝保收, 产量平均增幅30%~50%; 无锡示范区农田整理也表明, 农田整理建成吨粮田833 hm 2, 每年增加粮食产量190 余万kg[ 4 ]。三是土地整理后农户对土地的投入与采用农业新技术的可能性增加。农户对整理后土地的态度决定了农户对土地的投入程度与采用农业新技术的可能程度, 而土地的权属状况、农田格局(田块大小、形状等) 与农户自身的素质又决定了农户对整理后土地的态度[ 5, 6 ]。实践证明, 整理后的土地权属更加清晰、田块的大小与形状更加适合耕种, 所以整理后的土地将诱导农户增加对土地的投入,并采用更有效率的作物栽培技术。生产成本的降低表现为土地整理后, 农户的劳动成本和生产物资投入都相应减少。这些成本的节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一是由于田块集中节约的劳动成本。齐伟在河北曲周四疃乡调查时发现, 采取一户一地做法的村庄由于可以采用大型拖拉机, 机耕费用在180 元? hm 2

左右, 机收小麦405 元? hm 2 左右; 而采取一户多地的村庄用小型拖拉机机耕, 需费用300 元? hm 2, 机收小麦450 元? hm 2, 且采用一户一地的村庄由于地块集中, 减少了排灌设备和塑料管道的搬运, 提高了效率和延长了使用寿命[ 7 ]。二是田块规整机械化耕作节约的成本。王万茂在无锡东亭农业现代化

实验基地开展土地整理时发现, 田块规模扩大后, 作业长度增加, 提高工作行程率30% , 班工作量20% , 油耗降低10% , 最终降低生产成本15% [ 8 ]。三是通过完善灌溉设施和田间道路系统, 降低的灌溉成本和节约的运输时间。J. Cast ro 调查表明,土地整理后农场到田块的平均距离从整理前的1. 19km 减少到0. 83 km , 田间道路的改善使平均运输时间减少38% [ 3 ]。当然, 土地整理中对田间道路、灌溉系统、排水系统等投资所产生的效益并不是相互独立的, 而是相互影响的。例如: 田间道路投资的效益如果是伴随着对灌溉系统的投资会更大。

3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效益

土地整理需借助一系列的生物、工程措施, 在此过程中必然打破一定区域内土地资源的原位状态, 会对该区域内的水资源、土壤、植被、生物等环境要素及其生态过程产生诸多直接或间接、有利或有害的影响。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就是土地整理投资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

影响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从而使得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条件和质量产生直接和间接的生态效应。当然, 这种效应可能是好的, 也可能是不好的, 即投资行为的最终结果, 可能是带来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向演替, 所谓正的生态效益; 也可能是使得自然生态系统逆向演替, 即所谓负的生态效益。土地整理对自然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表现为整理后, 自然生态系统中各构成要素的组合、相互关系及其在系统中的空间配置发生变化。诸如土地整理后水土资源结构的变化、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林草比例的变化等。土地整理对自然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表现为整理后, 人类从自然生态系统中持续稳定地生产产品的能力发生改变。诸如土地整理后土地生产率的变化、农田作物光温利用率的变化等。土地整理对环境的影响表现为整理后,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与人为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发生变化。诸如土壤质量的变化、土地侵蚀面积与程度的变化、村庄内部环境的变化等。

从土地整理的产生发展来看, 各国初期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土地分散、畸零实施集中, 并配套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以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这种模式的土地整理虽然改善了农林生产条件, 促进了农业大规模发展, 但对农业生态环境却产

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譬如因土地整理造成生物栖息地的破碎和单一化而引起物种的丧失、生态环境的破坏。所以近期土地整理的内容增加了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土地整理追求经济、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和协调。譬如目前联邦德国的

乡村土地整理就十分注意生态效益。除了对有价值的自然生态因素进行保护外, 还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持农田的生态价值。例如, 把道路或水渠旁边的树木与保留下来的灌木丛或沿岸植物结合起来,作为生物群落的组成部分。同时为维护土地的自然生产力而尽量保持生物多样性。例如, 为保持灌木丛, 一般将道路布置在灌木丛的旁边, 如果灌木丛必须被分割开来, 则需事先种植和培育一个新的灌木丛加以弥补, 而且要恢复土地整理过程中被清除的带状或片状生物群落。

相对于现代意义上的土地整理而言, 我国土地整理尚处于初级阶段, 大多数地区土地整理的目标仍主要是增加耕地或其他农用土地面积, 尚未进入以提高生产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的阶段。所以在土地整理实践中往往偏重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 而忽视生态效益, 究其原因, 一是由于经济效益是具体可见的, 而生态效益具有滞后性, 不容易立即感觉到, 有的甚至要在一代或几代人之后才可能感觉到。二是由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各自与土地利用者的利害关系不同, 一般说来,经济效益同土地利用者眼前的、局部的利益有直接关系, 而生态效益却是关系到全社会长远的甚至子孙后代的利益。于是在我国土地整理实践中出现了一些不适当的土地整理方式和技术措施, 例如由于单一连片种植不仅影响了土壤养分的循环效益, 而且还会引起表土层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的减少[ 9 ] , 机械填埋使土壤板结并使表土熟化层破坏, 土地整理工程中水泥的大量使用影响了农田物种的扩散, 沟渠和河道的规划设计及建设使生物栖息地环境退化等等。这些做法都会引起自然生态系统的逆向演替, 形成负的生态效益。

4土地整理的社会效益

土地整理的社会效益指的是土地整理实施后, 对社会环境系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宏观社会效应。也就是说, 土地整理在获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基础上, 从社会角度出发, 为实现社会发展目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缩小城乡差别、公平分配等) 所作贡献与影响的程度。土地整理的社会效益因涉及的范围广, 具有明显的间接性、潜在性和滞后性, 且易与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交叉, 所以对其难以进行辨别。在这儿将土地整理的社会效益归结为三点: 一是土地整理对农村社会环境的影响; 二是土地整理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三是土地整理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贡献。土地整理对农村社会环境的影响表现为: (1) 缓解人地矛盾, 提高粮食自给率。我国目前土地整理的目标之一是增加耕地面积, 解决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问题,所以无论是农田整理, 还是村庄整理, 都可以实现耕地

面积的增加, 有助于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 提高本地区粮食自给率。(2) 调整产权, 减少土地纠纷, 实现农村社会稳定。土地整理过程中对插花地、飞地进行了调整, 调整后的权属界线明确清晰, 减少了土地利用过程中引发的各种纠纷, 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3) 扶持农村贫困人口, 缩小城乡差别, 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目前农田整理和村庄整理在我国开展广泛, 土地整理的重点放在农村地区, 这有助于改变落后地区的贫困面貌, 转变农村的生活方式, 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发展。(4) 完善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土地整理过程中对村庄内部公共设施用地,如行政管理用地、教育机构用地、文体科技用地、医疗保健用地、商业金融用地和集贸设施用地进行完善, 有助于改善本地区的教育状况、医疗卫生状况和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等。(5) 健全农村基础设施体系。通过对田间道路、村屯路、供排水设施和供电设施的健全, 方便了村民的生产与生活。

土地整理的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表现为: (1) 提高农民收入。土地整理后有效耕地面积的增加、土地生产能力的提高、生产成本的降低等, 都会直接影响到农户对土地投入与产出的比率, 进而影响农民的收入。(2) 增加就业机会。土地整理为农户提供新的劳动场所, 增加新的生产行业,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减少了劳动力的闲置。(3) 便于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土地整理后农田水利设施、交通设施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为农村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以及农户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便于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推广使用。

土地整理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贡献表现为: (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土地持续利用是土地整理的基本原则之一, 土地整理改善了土地利用不充分的现象, 消除了土地利用中的障碍因素, 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与复种指数。(2) 有效利用水资源。在干旱地区, 土地整理通过兴建蓄水、节水设施以及机井等, 有效拦蓄天然降水及利用地下水。在水资源丰富地区, 土地整理通过兴建各种提水设施, 充分利用地表水。(3) 充分利用光温资源。土地整理过程中, 在地形、耕作形状、防风要求等条件允许时, 尽量将田块长边方向设计为南北方向或接近南北方向, 保证作物从早到晚一天当中能吸收尽可能多的光热。同时农田林网的建设也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 增加干物质积累。

5土地整理的景观效益

有关景观的定义, 有多种表述, 但一般是指反映内陆地形地貌景色的图像, 诸如草原、森林、山脉、湖泊等;或是某一地理区域的综合地形特征; 或者是人们放眼所映获的自然景色。土地整理具有区域性的概念, 一般是针对某一地理区域实施相同的整理措施, 所以整理后所呈现出的景观是以相似的形式在整个整理区域上重复出现, 每一景观单元可视为由镶嵌体、廊道和基质所组成。土地整

理主要是对地块面积、形状的改造以及对沟渠、道路的重设以及防护林网的建设等, 而地块可以被认为是景观空间格局中的斑块, 沟渠、道路、防护林可以被认为是廊道, 这些因素就组成了土地整理的景观。土地整理的景观就是指组成优美农村、农业田园景色的要素(如地形、水文、土壤、植被、动物等) 和组分(如防护212 农业工程学报2003 年林、草地、农田、水体、道路、沟渠等) 的种类大小、形态、轮廓、数目及它们的空间配置与时间配置的进程差异所能表现出的各种美感, 如空间美、时间美、自然美、人工美、形态美、色彩美等。土地整理后这种“田成方、树成行、渠相通、路相连”的美妙景观会给当地居民带来愉悦的心情, 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改善其生存环境, 称之为土地整理的景观效益。

6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

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是土地整理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景观效益四者的综合。土地整理具有效益的统一性: 就土地利用的基础来看, 自然因素(生态因素) 是制约土地资源利用的主导因子, 追求生态环境效益和景观效益是土地整理的基础与前提; 就土地利用的服务对象来看, 社会因素成为土地利用系统的主导因子, 社会效益是土地整理的目的所在; 而追求经济效益是土地整理的中心内容, 也是土地整理生命力所在。所以, 土地整理应追求经济、生态环境、社会、景观效益的统一, 做到生态上平衡, 经济上有效, 社会上可行和可接受。

结论

就我国目前土地整理实践而言, 土地整理的目标偏重于经济有效, 忽视了土地整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 而且在土地整理项目设计中, 很少进行景观设计方面的考虑。实际上, 讲求生态环境效益和景观效益是保护经济效益、实现社会效益的物质基础, 如果生态环境效益和景观效益不好, 迟早要反馈到经济效益上, 从长远看, 经济效益难以得到保障, 社会效益也会因此受到损害。当然, 经济效益在生态环境效益和景观效益良好的基础上越大越好。因为人只有在满足最基本的需求之后, 才可能满足人类自身的生产与生活的需要。同时社会效益是土地整理的最终目标, 满足社会的物质需要,为人类的休养生息和生产劳动等提供一个优良环境。所以土地整理的成功与否, 需要考虑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 假设综合效益低, 则意味着其中一项或几项单项效益水平不高, 需要在土地整理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 蒋一军. 我国农村土地整理研究[D ]. 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1.

[2] 严金明, 钟金发等. 土地整理[M ]. 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3] Cast ro Coelho J , A guiar P into P. A system s app roach fo r

the est imat ion of the effects of land conso lidat ion p ro jects (LCP s) : a model and its app licat ion[J ]. A gricultural Sys2 tem s, 2001, (68).

[4]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J ]. 土地整理动态. 2002, 15.

[5] U nw in T. Individuals and the adop t ion of agrarian innova2

t ions [ J ]. Papers in Geography, 17, Bedfo rd Co llege,

London. 1985.

[6] U nw in T. Farmers’ percep t ions of agrarian change in

no rth2w est Po rtugal[J ].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985,

(1) : 339~ 357.

[7] 齐伟. 区域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研究[D ].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

位论文, 2001.

[8] 王万茂. 土地整理产生、内容和效益[J ]. 中国土地, 1997,(9).

[9] 徐建春. 联邦德国乡村土地整理的特点及启示[J ]. 中国农村经济, 2001,

(6).

土地整理竣工测量技术报告(DOC)

赫章县德卓、河镇乡德卓、河边等村2013年度省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项目 竣工测量 技术报告 二○一六年一十二月零五日

竣工测量技术报告赫章县德卓、河镇乡德卓、河边等村2013年度省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项目 竣工测量技术报告 编写者: 审核者: 二○一六年一十二月零五日

目录 1 项目来源情况 (2) 2 项目组织实施 (2) 2.1 项目人员结构 (2) 2.2 项目设备投入 (3) 2.3 项目组织生产 (3) 3 技术标准 (3) 4 竣工测量 (4) 4.1 控制测量 (4) 4.2 数据采集 (4) 4.3 成图软件 (4) 4.4 图形数据处理 (5) 5 数据分析 (7) 5.1 生产道、田间道长度统计 (7) 5.2 灌溉系统工程长度统计 (9) 6 成果数据检查 (11) 6.1 项目检查流程 (11) 6.2项目检查内容 (11) 7 提交成果资料 (12) 7.1竣工测量技术报告 (12) 7.2质量检查报告 (14) 7.3竣工图 (15) 7.4成果资料光盘 (15)

1 项目来源情况 赫章县德卓、河镇乡德卓、河边等村2013年度省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项目,位于赫章县德卓、河镇乡。该项目符合国土资源部关于土地整理的有关要求,通过对其进行科学整体的规划,增加灌溉设施、改善生产交通运输条件,提高耕作条件。通过对项目区进行合理的整理,一方面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保障了耕地的质量,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具有现实意义。根据工程项目验收的有关要求,我公司受赫章县国土资源局委托,赫章县河镇乡德卓、河边等村2013年度省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项目竣工测绘工作。我公司于2016年12月初完成竣工图测绘工作,竣工图幅4幅。 2 项目组织实施 2.1 项目人员结构 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为保证工程工期及质量,我公司抽调人员组成工作小组,于2016年11月下旬进入项目区开展竣工测量工作,项目共投入4人,人员结构分工如下表: 姓名控制测量外业测量内业编绘文字报告 郭青松●● 周波●● 杨启勇●● 陆吉胜●● 2.2 项目设备投入 仪器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备注 GPS 接收机华测X90、M500 4 全站仪南方2〞 1 彩色绘图仪HP designjet 1050C 1

乡镇土地整理项目工作实施方案

乡镇土地整理项目工作实施方案 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整理专项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下面是有乡镇土地整理项目工作实施方案,欢迎参阅。 乡镇土地整理项目工作实施方案范文1 1.建设任务目标 1.1项目范围 项目区位于定远县东部,距县城约16km,地理位置为东经1175046〃~1175307〃,北纬323205〃~323412〃,项目区东接池河至练铺碎石路,南邻青春河,西为在建的京沪高速铁路,北为刘铺至青岗碎石路。涉及高刘村、刘铺村、青岗村三个行政村23个村民组,土地总面积1024.3780公顷。 1.2 项目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 根据安徽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皖国土资〔20xx〕1358号文件《关于下达20xx年省级投资土地整理开发项目计划的通知》,项目区土地总面积1024.3780公顷。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平整土地,归并零星田块,水塘挖深加固,小塘并大塘,合理布局灌排沟渠、

田间道路和防护林带等,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完善基本农田建设,建设成高产农田区。 项目总投资3553.35万元,平均每公顷投资3.4688万元。项目实施后新增耕地面积31.9231公顷,新增耕地率3.12%。 1.3 项目工期 根据项目区气候和农时等条件,项目计划总工期16个月,跨2个年度,初步安排20xx年9开工,20xx年12月全面完成。 1.4项目主要工程建设内容 1.4.1土地平整建设工程 从总体上讲,土地平整应尽量满足项目区内自流灌溉、自流排水的要求:从细部来看,以规划田块为单位对项目区内的坑塘、废弃河道等零星地块统一平整,重新规划田、沟、路、林、平整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土地平整拟采用机械整平,按照划分的田块,就近推填土方,尽可能减少土方的运输距离。土地平整土方分两部分,一是表土剥离回填土方,为了使平整后的耕地土质适合种植作物,对平整深度较大的田块需采取表层熟土剥离,临时堆放,待平整完成后再回填,在充分听取当地土地部门和农户的意见后,拟对于挖深超过0.6m的田块采取表土剥离,根据项目区现有土壤质地分布

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制度汇编

土地整治项目管理 制度汇编 1

甘肃省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制度汇编 甘肃省国土资源厅 二○一三年十月

目录 1、甘肃省土地整治项目从业单位登记备案管理暂行办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2、甘肃省土地整治项目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甘肃省土地整治项目监理管理暂行办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甘肃省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及预算编制管理暂行办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5、甘肃省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变更管理暂行办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6、甘肃省土地整治项目竣工验收管理暂行办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甘肃省土地整治项目移交与管护管理暂行办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甘肃省土地整治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暂行办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甘肃省土地整治重大项目监督检查暂行办法 (60) 1

甘肃省土地整治项目从业单位登记备案 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甘肃省土地整治项目从业单位管理,依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土地整治项目从业单位管理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土地整治登记备案的从业单位包括: 勘测单位,可研、规划设计与预算编制单位,招标代理单位,工程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单位。 第二章登记备案的条件 第三条申请从事土地整治项目的单位须是国内注册的独立法人,并在甘肃省内设立有专门的服务机构。 第四条申请单位应提供具有履行合同、项目执行保障能力承诺书;近2年内无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无重大经济纠纷,无商业贿赂、行政处罚等不良记录的相关资料。 第五条勘测单位申请单位应具备丙级(含丙级)以上<测绘资质证书>,测绘资质的专业范围应含有包括下列之一: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或地籍测绘。 第六条可研、设计与预算编制单位: 2

土地整理竣工报告

林州市茶店镇茶店村等十六个村土地综 合整治试点项目(I期)旧村复垦子项目 竣工验收报告 工程名称:林州市茶店镇茶店村等十六个村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I期)旧村复垦子项目 建设单位:林州市茶店镇人民政府 监理单位:郑州众城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河南京都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一、项目概况 林州市茶店镇茶店村等十六个村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I 期)旧村复垦子项目位于林州市茶店镇茶店村、郝家窑村、山拐头村、翟二井村、李家湾村、西峪村,批复项目建设总规模463.79 万元,项目建设期为180天,主要建设任务有: 1、平整土地 平田整地茶店村0.5101公顷、郝家窑村1.266公顷、山拐头村0.6568公顷、翟二井村1.7081公顷、李家湾村0.8468公顷、西峪村6.1009公顷。 2、地埋管道 西峪村874.5米、李家湾村716.2米、山拐头村90米、郝家窑村412米。 3、碎石路基 西峪村215.7米。 二、项目实施准备情况 根据国土资源部对项目的批复,项目承担单位根据项目批复,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对批复的项目设计和预算进行熟悉并实地进行踏勘。依据批复资金,组织设计单位对预算进行调整并审核确定。由设计单位向项目承担单位进行设计交底,针对项目设计存在的问题同设计单位对项目设计的工程量进行了实地核查,为项目招标和实施工作打好基础。

三、项目实施情况 (一)项目工程进度情况 按照施工合同的规定,施工单位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后,于2014年7月22日申请并经监理单位批准后正式开工建设,于2015年1月22日完成全部工程建设任务并进行了自检后,向监理单位申请了分部工程验收,2016年6月5日监理单位组织了分部工程验收并向项目承担单位提出了单位工程验收申请,2016年8月项目承担单位组织了项目自验。 (二)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本项目建设内容分为土地复垦、地埋管道、碎石路基、客土回填、石坎修筑,全部完成了变更后确定的工程量,完成的工程量:茶店村:复垦面积0.5101公顷;客土回填2550.49m3;石坎修筑183.74m3。郝家窑村:复垦面积1.266公顷;地埋管412米;客土回填3797.99m3;石坎修筑216.52m3;山拐头村:复垦面积:0.6568公顷;地埋管90米;客土回填3152.63m3;石坎修筑308.91m3。翟二井村:复垦面积1.7081公顷;客土回填11102.63m 3;石坎修筑698.76m3。李家湾村:复垦面积0.8468公顷;地埋管716.2米;客土回填3810.59m3;西峪村:复垦面积6.1009公顷;地埋管874.5米;碎石路基215.7米;客土回填37825.54m 3。 四、项目实施管理及制度执行情况 该项目作为国家投资项目,严格按照《办法》的规定进行建设和管理,以“五项制度”为基础,在具体管理中进行加强和完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 标准格式与编写、报送要求 A、封面格式 ×××项目实施方案 编制单位: 推荐单位: 编制时间: B、目录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项目业主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四章整理土地的价值分析 第五章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第六章规划方案 第七章建设地点、建设条件与环境保护第八章实施计划 第九章招标方案

第十章总投资估算及投资使用计划 第十一章资金筹措方式及融资方案分析 第十二章经济评价 第十三章项目风险分析 附件与附表 C、正文编写要求 第一章总论 主要内容包括: 一、项目概要 二、项目范围与编制依据 三、主要的技术和经济指标(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描述) 第二章项目业主 主要内容包括: 一、有效营业执照涵盖的全部内容 二、基本情况介绍 三、最近三年的资产情况、债务情况、经营情况以及在建工程情况 四、附件:营业执照、银行信用证明、最近三年的资产负债表及其他与项目业主相关的附件等。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主要内容包括: 一、项目的由来 二、建设的必要性 第四章整理土地的价值分析 主要内容包括: 一、整理土地的位置 二、区域总体规划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四、整理土地的价值分析 第五章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主要内容包括: 一、建设内容 二、建设规模 第六章规划方案 以经过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第七章建设地点、建设条件与环境保护主要内容包括: 一、建设地点

二、建设条件 三、环境保护 第八章实施计划 一、拆迁安置方案 (一)整理土地及人口现状 (二)拆迁安置方案 二、前期工作计划 三、建设工作计划 第九章招标方案 一、招标的内容 二、招标方案 第十章总投资估算及投资使用计划 一、估算的范围 二、估算的依据 三、总投资估算 四、投资使用计划 第十一章资金筹措方式及融资方案分析 一、资金筹措方式 二、融资方案分析

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制度汇编(9个办法).

甘肃省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制度汇编 甘肃省国土资源厅 二○一三年十月

目录 1、甘肃省土地整治项目从业单位登记备案管理暂行办法 (2) 2、甘肃省土地整治项目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 (6) 3、甘肃省土地整治项目监理管理暂行办法 (13) 4、甘肃省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及预算编制管理暂行办法 (27) 5、甘肃省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变更管理暂行办法 (27) 6、甘肃省土地整治项目竣工验收管理暂行办法 (37) 7、甘肃省土地整治项目移交与管护管理暂行办法 (49) 8、甘肃省土地整治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暂行办法 (55) 9、甘肃省土地整治重大项目监督检查暂行办法 (60)

甘肃省土地整治项目从业单位登记备案 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甘肃省土地整治项目从业单位管理,依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土地整治项目从业单位管理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土地整治登记备案的从业单位包括:勘测单位,可研、规划设计与预算编制单位,招标代理单位,工程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单位。 第二章登记备案的条件 第三条申请从事土地整治项目的单位须是国内注册的独 立法人,并在甘肃省内设立有专门的服务机构。 第四条申请单位应提供具有履行合同、项目执行保障能力承诺书;近2年内无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无重大经济纠纷,无商业贿赂、行政处罚等不良记录的相关资料。 第五条勘测单位申请单位应具备丙级(含丙级)以上《测绘资质证书》,测绘资质的专业范围应含有包括下列之一: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或地籍测绘。 第六条可研、设计与预算编制单位: (一)申请单位应具备国家和省有关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以下资质之一:乙级(含乙级)以上土地规划资质;工程咨询、工

土地整理效益分析报告

********************土地复垦整理项目效益分析报 *****土地整理中心 **年**月*日告 目录 1、土地开发整理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1.1自然条件 1.2社会经济条件 2、土地开发整理效益分析的方法 3、经济效益分析 4、社会效益分析 4.1项目区有效耕地面积变化情况 4.2项目区农产品生产总量及单位面积土地产量的变化情况4.3项目区排水灌溉和居住等条件改善情况 4.4与生产力相适应的产权关系调整情况 5、生态效益分析 6、土地开发整理综合效益评价与结论 7、附表: 附表1:《原有耕地开发整理后增产效益分析表》。 附表2:《新增耕地净效益分析表》 附表3:《原有耕地开发整理后新增效益分析表》。

附表4:《项目区开发整理后农产品年产值分析计算表》附表5:《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开发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 附表6:《土地开发项目开发整理前后农产品年生产总量和单位面积土地产量变化情况表》。 1、土地开发整理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1.1自然条件 **************土地复垦整理项目区位于*********镇西南部,***河与***河之间的狭长地带,东经********,北纬*************。 项目区属平原地区,土地平坦,地面平均高程**米(黄海平面标高),西部地面高程**米,略高于东部;项目区属**河流域,**河源于***县,***境内控制面积***平方公里,多年径流均值为***亿立方米,项目区地表水资源丰富,地下水蕴藏量较大,地下水水质良好,分布于项目区的冲积层内,富水性强。 项目区位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水量**毫米,年平均蒸发量**毫米,年平均无霜期***天,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宜于农业生产发展。本区无典型的地带性植被,生产植被主要为水稻和旱地作物,一般利用方式为双季稻,配以种植小麦、豆类、绿肥等。本区过去易受洪灾影响,经过治理,现已达到二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项目区总占地***公顷。成土母质为河流冲积物。水冲沙压区内土壤表层质地为砂土,土壤表层养分低,有机质平均含量**%,沙性重,保肥能力差,通透性好,保蓄性差。耕地土壤主要为潴育型水稻土,质地为轻壤,有机质平均含量***克/公斤,保水保肥能力较差,施肥有效性好。 1.2社会经济条件 项目区涉及**********村*****,区位条件优越,**铁路和***高速公路从境边穿过,沿**河堤、**河堤可与***国道***国道相通,对外交通十分方便。本区用电由陶冲变电所提供,电力供应有保障,电力设施部局合理。邮电通讯已实现程控化。项目区内总人口*****人,总户数***户,人均耕地***公顷,项

土地整理项目施工总结报告

重庆市永川区三教镇双坪村土地整理项目 施 工 总 结 报 告 编制单位:重庆昌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5年11月1日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区位于重庆市永川区三教镇北部,涉及三教镇的双坪村狮子山社、石碾沟社、瓦店子社、雷打石社、王家桥社、张家坡社和高牌社。项目区东西长约3.2km,南北宽约 3.6km,地理坐标在东经105°50′25″~105°52′20″,北纬29°29′53″~29°31′51″之间。项目区东以永铜公路为界,西以坪村石碾沟社的溪沟为界,北以双坪村与永坡村交界处的苗圃为界,南以双坪村与利民村的村界为界。项目区范围线主要是以权属界和地类界为界线。 本项目于2009年由重庆市永川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申报,同年向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提交了可行性研究报告。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于2010年批复为市级土地整理项目,批准该项目建设规模为433.61hm2,新增耕地为37.83hm2,总投资1223.82万元。该项目由重庆市永川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委托重庆瑞升资产土地评估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该项目的规划设计。项目入库备案后于2012年2月进行公开招投标,由重庆昌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标,并由重庆渝兴监理工程有限公司进行监理。 由于“西三环”(永川-铜梁)高速公路在该项目入库备案后规划南-北方向贯穿整个项目区,在项目区内征地面积为15.65hm2,造成项目建设规模减少,部分原规划的道路、沟渠等工程因西三环建设需要调整线路或取消修建。 由于项目区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耕地进行了流转,采用集中经营方式,导致原设计的土地平整工程实施方式不适宜现在的经营方式,需对土地平整工程位置及设计方式进行调整。 经重庆市永川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向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请示,并征得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意见后,同意对该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变更,因此重庆市永川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委托重庆瑞升土地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对重庆市永川区三教镇双坪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变更。 本项目原规划设计总投资为1223.82万元。其中工程施工费为1069.46万元,占总投

土地开发整理验收报告

土地开发整理验收 报告 1 2020年4月19日

中国西部某场二连等6个连队土地整治(节水灌溉)项目初步验收报告 西部某场土地整治项目初步验收组 9 月 28 日 一、初步验收工作情况 1、参加验收有关单位 项目初步验收工作由中国项目实施管理领导小组主持,项目办公室(西部某场)具体承办。参加验收的单位有师、团项目实施领导小组成员、监理单位、质量监督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实施单位和其它有关单位。 2、验收组成员 项目初步验收工作组组长由师项目领导小组组长担任。验收工作组分综合资料组、工程质量组、财务组、组成成员名单为国土局、水利局、审计局、农业局、监察局、财务局、发改委、设计院、质量安全监督站、国土局。 3、验收依据、时间、方法初步验收依据 1.《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暂行办法》。 2.《土 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规程》。 3.《某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实施办法(试行)》。 4.《某省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自查工作》等。工程质量两组、财务组、综合资料组。 2 2020年4月19日

1.工程质量组:按照工程批准设计内容,对工程规模、建设标 准、工程量及工程运行情况,进行现场抽查,对施工记录, 监理报告及质量评定,档案资料进行了抽验,并对首部泵 房、机电井、过滤器、地埋干管、 地面支管等材料进行了外观检查和实际布设计情况抽验。 2.财务组:经过对会计凭证、原始票据及项目工程财务决算报 表的检查,对国家投资项目资金到位情况、财务资金管理制 度执行情况、财务核算及科目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 3.综合资料组:经过翻阅项目竣工报告、可研报告、项目立项 申请、批准文件及变更设计批准文件、规划设计和预算书、 有关项目的合同书、协议书和任务书、项目实施方案、项目 招标有关文件及资料、项目工程监理单位提交的监理资料、 项目工程施工单位提供的有关材料、项目材料预算与审计报 告、项目投资效益分析报告、土地权属调整情况报告、项目 实施单位总结报告及与工程有关的影像资料等有关档案资 料,检查项目档案资料是否齐全。 二、制度执行情况 1. 公告制 8月12日招标公告经过某省日报和某省政务网两种媒体发布,6月12日至6月17日售标书,7月21日正式开标。招标结束后,项目某县在团部及所在连部发布项目基本情况公告,设置公示牌。 3 2020年4月19日

实施方案:县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方案

××县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我县旱地改水田(以下简称“旱改水”)工作,进一步落实耕地“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制度,有效缓解我县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压力。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发〔××〕4号)、原国土资源部《关于补足耕地数量与提升耕地质量相结合落实占补平衡的指导意见》(国土资规〔××〕8号)、《关于改进管理方式切实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通知》(国土资规〔××〕13号)和《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推进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目标任务 根据市下达我县××—××每年新增水田1700亩的任务,××年度全县计划实施“旱改水”土地整治项目新增水田2000亩。 (二)基本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从自然条件和生态建设要求出发,科学合理安排“旱改水”土地整治项目建设;

坚持尊重土地权属人意愿,在项目实施前充分征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等土地权属人意见; 二、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措施。为确保我县旱改水土地整治项目有效开展,成立旱改水土地整治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协调解决旱改水土地整治工作有关重大事宜,指导督促旱改水土地整治工作的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农业农村局,××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旱改水综合土地整治日常工作。 (二)工作流程 接受年度下达任务→开展前期调查与选址→规划设计→方案评 审→项目规划批复→项目资金批复→组织实施→初级验收→项目审 计→竣工验收→落实移交管护→新增耕地指标管理→地类资料报备。 (三)职责分工

土地整理项目管理制度两篇

土地整理项目管理制度两篇 篇一:土地整理项目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XX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报、入库审批、工程施工、竣工验收、设施管护、资金使用及管理等工作,根据《XX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XX省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财务管理暂行办法》、XX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XX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关于调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使用方式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XX省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XX省使用中央或地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部分等省级以上财政性资金安排实施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省国土资源厅负责本省行政区域内国家和省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入库、实施、竣工验收等行政管理工作。所属土地整理机构具体负责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组织实施,受委托进行项目踏勘复核、入库材料和规划设计初审、项目实施监督及成果初验等技术性、事务性工作。 州(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本地区行政区域内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监督管理,所属相关事业单位负责项目踏勘、材料初审等技术性事务性工作。 县(市、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管理,所属土地开发整理机构是项目实施的承担单位。

第四条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要积极配合,认真履行职能,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报入库、项目实施、竣工验收、设施管护、资金使用等监督管理并提供技术服务,对拟上报的基本农田面积、灌溉水田面积、项目资金安排明细等有关情况进行核查。所需经费由省财政厅会同省国土资源厅在省级收取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中解决,按不超过当年国家和省级项目投资预算的2%安排,不得截留、挪用、挤占项目经费。 第五条项目管理坚持下列基本原则: (一)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的原则; (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三)简化程序、提高效率的原则; (四)、实行统一组织,分级管理的原则。 第二章项目内容 第六条国家投资项目是指国家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和提高耕地质量为主要目的,集中资金成规模进行耕地开发整理的项目。建设期1-3年,建设规模和新增耕地率要求如下: 土地开发:丘陵山地100-600公顷(1500-9000亩),坝区平地400-20XX公顷(6000-30000亩),新增耕地率60%以上; 土地整理:丘陵山地100-1000公顷(1500-15000亩),坝区平地400-20XX公顷(6000-30000亩),耕地率3%以上; 土地复垦:丘陵土地60-400公顷(900-6000亩),坝区平地200-1000公顷(3000-15000亩),新增耕地率40%以上。 第七条省级投资项目是指以有效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或增加耕地面积为主要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标准[详]

TD/T1013─2000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 前言 为规范土地开发整理,保障土地开发整理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可结合本地情况,依据本标准制定具体实施规程,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本标准从2000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向军、郑凌志、刘仁芙、佟绍伟、余曙、朱德举、江峰、王磊、高永、陈原。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 目录 1 范围 2 验收条件 3 验收组织 4 验收依据与内容 5 验收程序和方法 6 技术档案 附录 A 土地开发整理质量验收内容 附录 B 主要成果内容、格式 附录 C 技术档案的主要内容及使用管理 条文说明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的条件、组织、内容、程序、成果要求和建立技术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经各级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验收。其他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验收可参照本标准。 2 验收条件 2.1 项目实施部门按照经批准的项目规划设计要求全面完成了土地 开发整理任务,经自验合格后方可申请验收。 2.2 项目实施部门提出验收申请,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报告》。《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报告》主要包括以下文字部分、附表、附图和附件。 2.2.1 文字部分,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建设任务与主要技术指标完成情况;工程建设的质量情况;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土地权属调整情况;项目建成后运行管护措施和文档管理情况;项目建设管理主要措施、经验、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等。 2.2.2 附表,包括《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经费收支情况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期效益表》、《土地开发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表》,见附录B。 2.2.3 附图,包括土地开发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图、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图、土地权属界限图或地籍图。 2.2.4 附件,包括: a)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申请报告及批准文件; b) 项目合同;

2020年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5篇

2020年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5篇Implementation plan of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in 20 20

2020年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5篇 小泰温馨提示:报告是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 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 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本文档根据申请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 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20xx年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范文 2、篇章2:20xx年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范文 3、篇章3:20xx年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范文 4、篇章4:土地整理实施方案 5、篇章5: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 我国土地利用目前正面临人口增长和经济建设的双重压力,开展土地整理是协调人地关系的一个重要途径,应该怎样 实施呢?下面是小泰整理的一些关于20xx年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供您参阅。 篇章1:20xx年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范文

项目区位于定远县东部,距县城约16km,地理位置为东 经117°50′46〃~117°53′07〃,北纬32°32′05〃 ~32°34′12〃,项目区东接池河至练铺碎石路,南邻青春河,西为在建的京沪高速铁路,北为刘铺至青岗碎石路。涉及高刘村、刘铺村、青岗村三个行政村23个村民组,土地总面积1024.3780公顷。 1.2 项目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 根据安徽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皖国土资〔20xx〕1358 号文件《关于下达20xx年省级投资土地整理开发项目计划的 通知》,项目区土地总面积1024.3780公顷。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平整土地,归并零星田块,水塘挖深加固,小塘并大塘,合理布局灌排沟渠、田间道路和防护林带等,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完善基本农田建设,建设成高产农田区。 项目总投资3553.35万元,平均每公顷投资3.4688万元。项目实施后新增耕地面积31.9231公顷,新增耕地率3.12%。 根据项目区气候和农时等条件,项目计划总工期16个月,跨2个年度,初步安排20xx年9开工,20xx年12月全面完成。 1.4项目主要工程建设内容

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土地权属调整管理办法

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土地权属调整管 理办法

整。土地使用权调整包括土地使用权或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调整、土地整治后新增耕地使用权的调整。土地她项权利调整包括土地整治过程中因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调整而产生的她项权利的调整。 第四条权属调整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土地权属现状调查; (二)土地权属现状调整意愿调查; (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四)地籍测量; (五)土地质量评价; (六)权属调整方案编制; (七)方案公告和异议处理; (八)分配土地; (九)地籍档案整理。 第五条权属调整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一)公开、公平、自愿的原则; (二)参与土地整治各方原有位置基本不变的原则; (三)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原则。 第六条权属调整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土地权属现状确认应该与土地登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土地变更调查、整治土地面积、地

类、地力等级、耕作状况、耕地质量及整治潜力等相结合; (二)土地权属调整应该注重对项目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和竣工验收三个阶段土地权属调整工作的管理,确保权属调整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三)土地权属调整实施过程中必须做到公告、检查和指导到位,确保土地权属调整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章土地权属调整方式 第七条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之间土地所有权调整方式 (一)为使整治后的田块连片规则,应在原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之间边界不规则处,按等量或等价、并使调整范围尽可能小的原则,经双方协商后进行土地所有权调整。 (二)土地整治过程中,新建主干道路、主干沟渠建设用地应经过土地征收的方式将集体土地调整为国有土地。 第八条集体土地与集体土地之间土地所有权调整方式 (一)村界两侧,可按等量或等价原则进行调

土地整理的效益分析

土地开发整理模式及效益分析问题 摘要 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逐步创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农业经营模式,是当前塑造新农村、新农业、富裕新农民的根本。土地开发整理本身就是政府利用城市的资金与技术优势,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改进、综合整治,进一步深化了农村和农业改革。土地整理效益研究是土地整理理论及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分析土地整理活动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等引起的效应, 不仅可以丰富土地整理的理论, 而且对规范与指导土地整理的实践活动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土地整理具有效益的统一性, 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表现为土地整理活动对国民经济与整理区农户的影响; 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效益表现为土地整理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环境的影响; 土地整理的社会效益表现为土地整理活动对农村社会环境、社会经济与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贡献与影响; 土地整理的景观效益表现为土地整理活动对农村景观的影响; 而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为土地整理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景观效益的综合。 关键词: 土地整理;模式;效益; 分析

引言 土地整理作为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正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从目前开展的土地整理实践来看, 理论研究已经远远落后。作为一门学科, 土地整理目前尚不存在系统完整的科学体系, 相关理论与方法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 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土地整理效益研究是土地整理理论及其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分析土地整理活动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等引起的效应, 不仅可以丰富土地整理的理论, 而且对规范与指导土地整理的实践活动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尽管国内外的土地整理在目标、内容、技术等方面存在不少差异, 但实践证明, 土地整理不仅可以使农业增产、增收、增效益, 而且还能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 保护自然景观, 同时为人类的休养生息和生产劳动提供优良环境。所以, 我们将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定义为土地整理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景观效益四者的综合。由于目前我国土地整理工作开展的重点为农村地区的农田整理与村庄整理, 其余如建设用地整理、园地整理、林地整理等开展并不广泛, 故本文所指土地整理效益仅指农田整理与村庄整理效益。 1.土地整理项目管理现行模式 现行土地整理项目管理的一般模式是:“前期→实施→验收→移交→归档”这几个过程。项目工程建设管理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组织机构、项目五制(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公告制)、项目施工、项目设计变更、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项目审计、项目竣工验收、项目移交、项目档案管理等。 (一)前期工作 主要是项目申报、项目区测绘、设计、论证、立项等工作,项目的前期工作直接影响项目是否能够实施,因此在前期时一定要把工作做实做细。要切实做好项目前期管理中各环节的有关工作,规范土地开发整理行为,充分发挥土地开发整理的综合效益。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乡镇申请→整理中心现场踏勘、论证→符合条件的列入土地整理项目备选库→拟选上报项目→在征求乡镇、村委、群众意见基础上因地制宜地编制方案→测绘、设计→方案公布→方案公布后无疑义→上报审查→论证、立项。 (二)实施管理工作 项目实施管理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坚持一个原则,落实四个控制,抓好

土地整治项目工作情况汇报

宾阳县和吉镇惠良村土地整治项目 工作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3月初以来,我镇党委、政府组织镇整治办工作人员专题就惠良村土地整治项目平整区土地重新调整分配及备耕备种进行宣传发动,成立了5个工作小组分别到村到点,多次组织召开各村干部、群众代表会议及户主大会,专题研究解决土地整治项目平整区土地重新调整分配问题,针对组织备耕备种进行多次宣传发动,并以上门座谈、发放通知,张贴备耕通告等多种形式发动群众进行备耕备种,同时全力协调配合施工方对工程质量问题按设计要求进行整改。至7月5日,已动工平整2295亩,涉及果粽、中良、三叉、新安四个自然村,已确权到户1500亩,尚未确权到户约800亩,其中果粽已动工平整的约1600多亩已分配到户约1200多亩,中良375亩已确权到队未确权到户,三叉、新安两村约300亩,现已全面确权到户。目前我镇党委、政府组织继续组织镇村干部对已动工平整土地确权到户工作,同时积极宣传发动群众进行晚稻备耕备种工作。计划在7月15日前全部完成已动工平整土地确权到户工作,并组织群众做好晚稻备耕备种工作,确保不丢荒土地,维护社会稳定。另外,针对部分群众对平整区的质量及部分水渠、道路不够畅通的问题,由镇整治办协调组织施工、监理单位,群众代表(涉及的相关农户)进行现场办公,对群众提出的合理化意见、建议进行限时整改,尽最大努力做到群众满意,保证工程的顺利推进。 二、主要存在问题 1、雨水较多,而平整区全部是水田,田面长时积水,以致材料无法送到位,施工难度大。同时施工方在平整区的工程技术力量、施工人员、机械等投入不足,致使施工进度相对缓慢; 2、部分群众对平整区整体质量不满意,以工程质量不好为由不配合分地,耕种作物。 3、群众中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大局意识淡薄,造成镇党委、政府和村集体的决定决议,反复受阻,难以执行。

土地整理竣工报告

土地整理竣工报告 南溪县南溪镇土地整理项目 竣工验收报告 工程名称:南溪县南溪镇土地整理项目 建设单位: 南溪县国土资源局 法定代表人: 项目负责人: 一、项目概况 南溪县南溪镇土地整理项目位于南溪县南溪镇石鹅村、古永村、松柏村、石坎村、茶树村、莲花村~批复项目建设总规模1771.78万元~项目建设期为1年,主要建设任务有: 1、平整土地 平田整地14854.05亩。 2、农田水利 砌护支渠3条~长11km, 砌护农渠5条~长8.5km, 治理支沟14条~长6.9km, 治理斗沟4条~长5.1km, 治理农沟25条~长8.1km, 3、田间道路 田间道12条~长5.7km, 生产路3条~长2.6km, 二、项目实施准备情况

根据国土资源部对项目的批复~项目承担单位根据项目批复~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对批复的项目设计和预算进行熟悉并实地进行踏勘。依据批复资金~组织设计单位对预算进行调整并审核确定。由设计单位向项目承担单位进行设计交底~针对项目设计存在的问题同设计单位对项目设计的工程量进行了实地核查~为项目招标和实施工作打好基础。 按照《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暂行办法》,以 2 下简称《办法》,有关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九部委“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办法”进行了项目招标工作。项目承担单位制定了招标工作方案~并报请南溪县国土资源局同意后~按照工作方案要求~提出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招标报表、建设工程施工招标申请表、工程施工招标评委会组成申报表、工程施工招标标底编制申请表四个申请报表请南溪县国土资源局批准。根据南溪县国土资源局的批准~委托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作为项目招标代理人承担项目招标工作。招标工作严格按照南溪县国土资源局批准的工作方案和报件~进行了报名资格预审、组织现场察勘、召开标前答疑会、标前资格复审、召开开标大会、组成评标委员会、评标、确定中标单位。由厅纪检监察、项目承担单位派专人~监督招标代理机构编制标底。《关于对2007年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招标进行全程监督的请示》~整个招投标工作由南溪县国土资源局监察室全程进行监督~公证人员对资格复审、开标会及评标工作进行公正。2007年6月~委托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作为该项目监理单位~并签订了监理合同。 三、项目实施情况 ,一,项目工程进度情况 按照施工合同的规定~施工单位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后~于2007年6月申请并经监理单位批准后正式开工建设~于2008年5月完成全部工程建设任务并进行了

云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实施细则(修订稿)

云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修订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云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报、入库审批、工程施工、竣工验收、设施管护、资金使用及管理等工作,根据《云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云南省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财务管理暂行办法》、云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云南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关于调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使用方式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云南省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云南省使用中央或地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部分等省级以上财政性资金安排实施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省国土资源厅负责本省行政区域内国家和省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入库、实施、竣工验收等行政管理工作。所属土地整理机构具体负责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组织实施,受委托进行项目踏勘复核、入库材料和规划设计初审、项目实施监督及成果初验等技术性、事务性工作。

州(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本地区行政区域内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监督管理,所属相关事业单位负责项目踏勘、材料初审等技术性事务性工作。 县(市、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管理,所属土地开发整理机构是项目实施的承担单位。 第四条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要积极配合,认真履行职能,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报入库、项目实施、竣工验收、设施管护、资金使用等监督管理并提供技术服务,对拟上报的基本农田面积、灌溉水田面积、项目资金安排明细等有关情况进行核查。所需经费由省财政厅会同省国土资源厅在省级收取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中解决,按不超过当年国家和省级项目投资预算的2%安排,不得截留、挪用、挤占项目经费。 第五条项目管理坚持下列基本原则: (一)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的原则; (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三)简化程序、提高效率的原则; (四)、实行统一组织,分级管理的原则。

大理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办法

云府登331号 大政办发〔2007〕29号 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办法等 四个文件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国家行政机关各委办局(司行社区): 《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试行)》、《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专家库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州人民政府研究通过,并经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登记(云府规登准〔2007〕30号),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七年五月九日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切实做好补充耕地工作,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国土地管理法》、《省土地管理条例》、《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州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是指州级(含州本级)以下所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包括政府投资、用地单位和个人履行耕地占补平衡或土地复垦义务以及社会投资从事土地开发整理的活动。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包括: (一)重点项目:以增加耕地面积为主要目的,集中资金成规模进行耕地开发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二)补助项目:指对特定地区耕地开发给予适当资金支持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第三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申报立项、评审论证、计划下达、项目实施及竣工验收,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州级国土资源部门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年度开发计划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负责组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审定、年度项目计划与项目投资编制、项目实施监督及项目初验。 县(市)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申报、实施、自查等工作。 第五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由县(市)国土资源部门于每年4月30日前集中申报。新建项目实行年度申报和审定,续建项目实行年度核定。 第六条申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应符合以下原则: (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并已列入县(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 (二)以开发未利用土地和复垦损毁耕地为主; (三)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 (四)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五)土地权属清楚无争议,县乡政府和当地人民群众积极性高,后续利用措施可行; (六)项目投资标准不超过该类工程国土资源行业预算定额标准。 第七条申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基础条件:项目所在区位具备土地开发整理所必需的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或已经拟定相关的道路、水利、电力工程、村庄改造等建设方案,有关措施与资金已经落实,拟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或正在实施。 (二)建设规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面积原则上在20~200公顷之间,可不集中连片,单片面积不少于3公顷,片块不超过10片。 (三)项目净增耕地面积比例:土地开发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区总面积的60%;土地复垦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区总面积的40%。 (四)建设期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期限原则不得 第八条申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程序: (一)县(市)国土资源部门于每年4月30日前将申报项目的《项目建议书》报州级国土资源部门; (二)州级国土资源部门从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专家库中组织部分专家现场踏勘、论证和审查,根据项目条件进行筛选入库(占补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