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中职德育课堂的职业规划教学反思

(张磊)中职德育课堂的职业规划教学反思
(张磊)中职德育课堂的职业规划教学反思

中职德育课堂的职业规划教学反思

摘要:本人于09—10学年第一学期担任中职德育学科新课程《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任务,对象是我校09级一年级新生,现对这一轮次本人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以期推动今后本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提升中职生职业规划的教学效果,着眼于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打造成本校德育学科精品课程,来更好地为中职学校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服务。

关键词:中职德育、职业规划

一、教材处理:以案例教学法为抓手提升教学效果

1、合理的案例呈现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本教材包括“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措施”、“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与评价”五个单元,包含四十余个贴近中职生的案例,既有课首案例,又有很多“读读想想”的小案例。

在同期我校老师的教学实践中,新课导入阶段通常是组织学生阅读案例后展开讨论,如有的学生在课前已经看过相关案例,在组织讨论时发现他们对案例进行探究的热情并不是很高;而那些没看过案例的学生,如教师让他们在课堂上先看案例再设问,他们的参与热情也不是很高(可能因为案例在教科书上,所以吸引力并非很强,不少学生甚至经常对教材案例的真实性表示怀疑)。另外,教师原本设想让学生看了案例后谈谈所受的启发或启示,但教材却早已用“人生启迪”或“温馨提示”的方式把“启示”呈现在了学生面前。对案例呈现方式进行转换后,如在我校09年教学法比赛公开课上职业指导老师课前组织学生自导自演了三部视频,并将其作为逻辑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流程中,学生马上被吸引,讨论和交流的参与度明显提高。

2、适当补充教学内容能拓宽学生对该课程的认知。

除了教材内容,还应该经常适时地补充一些其它案例,既可以是本校优秀毕业生的案例、社会历史名人的案例,也可以是教师自己的案例。德育教师本身就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应充分加以利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经常把自己的一些计

划、努力作为例子,会比一般的说教更具说服力。在讲“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时,本人对学生谈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如怎样确保学生时政知识竞赛参赛质量、什么时候争取评上中高级职称、如何统筹兼顾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等等,不仅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目标及具体措施与学生交流,而且郑重要求他们加强监督,督促自己努力地朝着既定目标前进,也以此来激励学生认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并努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又如将《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所提出的策略和规划为例,从确立志向、自我评估、环境分析、职业决策、制定行动计划等环节分析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步骤,并从刘备有无职业生涯规划及是否很好地执行规划的不同结果,有力地说明了职业生涯规划对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方法:主要借助测评工具客观深入地认识学生

帮助学生发现和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特长,从而更好地作出求职择业的决策,是《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的一项职责。德育任课教师要全面、准确地了解每一位学生,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能力倾向、心理状态、学习情况甚至个人偏好.这是做好学生职业生涯工作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要真正做到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其原因如下:一是了解学生需要较长的时间,要花费大量精力。二是有些学生善于做表面文章,给教师制造假象;有的学生则不善于表现自己,因而不易被了解。三是受自身思维方式、个人偏好乃至情绪的影响,由不同的教师去评价同一位学生,其评价结果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甚至会相反。四是指导教师很难有机会全面地认识和了解每一届每一班里的每一个学生。五是学生的部分人格特征是很难通过观察了解到的,如敏感性、世故性、成长能力等,即使是父母或自己本人也难以把握这些个性品质。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可以便捷、有效地帮助《职业生涯规划》授课教师者解决上述难题。

在一些职业规划指导中心和心理咨询机构里,该测评目前主要由上机测试为主,经过计算机软件数据分析得出职业兴趣倾向报告。考虑到教学资源的有限以及抽调部分学生上机试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题量较多,测评后半程学生易缺乏耐心、敷衍了事;上机测评有时间限制;该测评系统自身的语言表述容易有歧义;测评过程不能反馈),会影响学生的测评质量。因此,我们在综合了霍兰德职业性向测验量表、测评软件工具和学生实际情况后,设计了一份《霍兰德职业兴趣

测试卷》。

测验开始前。使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让学生知道测评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局限,向学生说明测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时介绍个性特征和心理品质对一个人的学习、生活以及将来事业成功的重要影响,以便使学生认识和明确测评的目的和意义,认真配合如实作答。然后将测题及测试纸发给学生,向学生说明测试要求和注意事项,学生完成后。当场收回。通过对测验结果的分析:1)找出学生个体优势,同时发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采用个别引导、鼓励的方法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2)根据学生能力倾向和人格特质指点其职业发展方向:一个学生适合于做什么工作,将来的职业应向哪个方向发展。这和他自身的人格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根据学生个体能力倾向、智力结构、人格特质分析挖掘其潜力,使其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认识到自己特殊才能,更能增强学生学习、生活的信心,在此基础上树立坚定的、科学的职业理想。3)对具有特殊能力倾向的学生,给予特殊指导和训练,促使其一次就业成功。通过跟踪辅导和个别交谈,能将职业规划课堂的延伸,真正做到贯穿于学生整个中职阶段的规划中。

三、教学评价

大纲要求:“评价重结果,更重过程,要调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本人采用的课程评价体系采用认知评价、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1、认知评价,用调查问卷、个别访谈、座谈会或教育心理测量等形式进行。内容应包含学生对自我的认识程度(如兴趣、性格、能力、生活方式等),目标的清晰度(有没有目标,长期目标或短期目标等)、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及兴趣、对学习的专业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有无了解及了解程度、对生涯规划有无了解等等。起始评价所得的资料可做个人期末规划设计作业的参考,也可作为评价课程教学效果的依据。认知评价的核心并不是“对不对”,而是“准不准”,侧重考察学生是不是真切地了解自身:自己的个性、需求、成长环境等。认识评价的结果是学生个体能够切实做好中职三年个人规划的关键点。在被问及有关对自我的了解程度的问题时,回答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中职生是现有教育体制的失败者,上职业学校本是适合他们的发展道路,但是在大家把上高中、考大学作为最佳人生选择的情况下,他们的选择便是无奈的,甚至是很不情愿的。想升学,但能力不够,欲就业,又不知道哪些是自己的理想职业。通过认知评价测试能掌握第一手学生动态,并针对性地布置教学内容侧重点,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认知测试结果本身就是学生对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源发点,通过参与整个《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来完善自己的自知和自省。

2、过程(活动)评价。鼓励学生以各种形式积极参与中职校园生活——而不仅仅局限于认真听课、记笔记、做作业。老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课余参加校内外各项活动,特别是德育活动,并将参与度(参与次数和获奖情况相结合)纳入综合评价体系。如09年下半年陆续开展的市级中职生德育活动的有“文明风采大赛”、《生活的准则》征文大赛、文明礼仪竞赛、时政知识竞赛等,鼓励我们的学生积极投身那些为他们搭建的平台上去锻炼自己和展示自己,既能通过行为导向来驱使学生自我意识和完成自我实现,完成德育教学目标三维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提升,也是对本课程外延的升华——“大德育”目标的实现。实践证明,张磊老师所任教的7个班学生德育活动参与度明显高于其他班,这样的评价模式切实有效地推动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的衔接,真正将德育教学与中职学习生活链接起来。

3、终结评价。主要形式是以期末《我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作业为主,辅以个人课程感悟或小结。改变了“平时—期中—期末”的僵化模式,注重实效。对《设计》作业有严格的格式规范要求;《设计》内容要求方面,侧重考察学生是否真切地审视了自己的学习现状与社会要求的差距、是否从自我角度出发进行了合理、可行的目标设定、是否呈现了一条清晰地可持续发展路径。课程感悟和

小结主要采用“意见和建议”主观命题,通过学生反馈来搜集他们课程教学的意见,完成教学互动,宏观上对课程流程、微观上对课程内容进行再加工,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断推进课程教学效果。

四、小结

1、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德育教师的主体作用能否有效发挥是关键。德育教师在课程演绎过程中除负责常规课程教学任务外,还承担职业测评分析师、职业指导咨询师、学生心理辅导师等职能,另外还要对学生所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及相对应的职业群有充分认知、对学生班级整体环境和个体个性特征略有把握——即又一肩挑起了专业任课老师和部分班主任的实务。

2、《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设计和展开应始终遵循“三贴近”原则。1)贴近实际:以学校专业设置、学生实际情况及社会需求为主要着眼点,立足于学以致用,近期目标是结合自身合理设计中职三年发展路径,长远则为学生个人的终生教育发展服务;2)贴近生活:杜绝讲大道理、虚假空唱高调,脱离实际放高炮;淡化理论灌输,运用行为导向模式引导学生将课堂教学所得潜移默化地投射到实际生活中;3)贴近中职生:教学内容应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的学习、情感、思想和心理,通过个别辅导交流帮助学生个体解决成长中的烦恼和困惑,进而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养成为自己编织明天的积极意识。

3、教学实践过程中也往往有课堂预设和生成的矛盾问题(课堂反馈效果有偏差)。在学生测评报告分析处理中出现歧义;部分学生期末《设计》作业敷衍了事,泛泛而谈…这就要求《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任课教师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教学资源,积极投身课堂实践,以新课改为契机、以个人的专业发展为推动力,逐步攻克教学各环节上的难题,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打造成德育学科精品课程,来更好地为中职学校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年3月版

2)蒋乃平:《职业生涯规划》,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版

3)蒋乃平、杜爱玲:《就业与创业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07月版

4)李赟吉:树立职校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基于对[德]凯兴斯泰纳《劳作学校要义》的思考,《职教探索与研究》,2007月2月刊

5)孙若兰:对中职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思考,《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1月刊

6)夏志芳:为新德育课程鼓风扬帆,《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09年1月刊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doc

附件1: 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三、教学内容及其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增强职业意识,形成正确的职业观,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及其与职业理想的关系,明确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了解职业、职业生涯、职业理想的内涵。理解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理解职业生涯规划对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观念:初步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基本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形成关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及未来职业发展的态度。 运用:区分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其他人群职业生涯规划的不同,培养自信、自强的心态。 教学内容 1. 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 (1)职业与职业生涯。 (2)职业生涯的特点与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 (3)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 2. 职业理想的作用 (1)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2)职业理想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3)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的实现。 (二)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从职业的角度了解所学专业、了解个人特点、了解社会需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立足本人实际,把个人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热爱专业,增强职业生涯成功的自信心。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所学专业及其对应职业群和相关行业,了解职业资格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了解不同职业对从业者的个性要求和自己的个性特点。理解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理解“兴趣能培养、性格能调适、能力能提高”对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树立行行出状元、中职生能成才的信念,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 运用:分析所学专业应达到的职业资格标准,分析本人发展条件,了解本专业的社会需要;体验个性调适和自我控制的过程;挖掘自己与职业要求相符的长处,找到存在的差距。 教学内容 1.发展要从所学专业起步 (1)专业和专业对应的职业群。 (2)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 (3)职业资格与职业生涯发展。 (4)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2. 发展要立足本人实际 (1)兴趣分析与培养。 (2)性格分析与调适。 (3)能力分析与提高。 (4)就业价值取向分析与调整。 (5)个人学习状况和行为习惯分析与改善。 3. 发展要善于把握机遇 (1)家庭状况变化分析。 (2)行业发展动向分析。 (3)区域经济发展动向分析。 (三)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措施

中职教学反思

中职教学反思 近年来,职业教育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国家前所未有地重视职业教育,前所未有地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前所未有地提高了职业教育者的社会地位。有了这三个“前所未有”,对于我们基层的职业学校教师来说,似乎也应该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显身手的时期,然而,作为一个热爱职教事业的教师,我也常常感到艰难和困惑。 艰难是指当我满腔热情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面对的却是为数不少的对学习缺乏兴趣的学生。一个班50多个学生,想学习的,占1/3;学也可,不学也可的,占1/3;完全不想学习的,占1/3。学生如此厌学,上课违纪也就在所难免了,睡觉的、讲话的、搞小动作的,屡禁不止,“按下葫芦浮起瓢”。做过教师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不怕对教学内容挑剔的学生,就怕对学习失去兴趣的学生,没有比在课堂上学生没有任何反应让教师更加身心疲惫的了。不少教师就开始感觉上课没有成就感,逐渐对上课丧失兴趣,甚至厌倦。上课变得机械而麻木。教师的这种情况影响着学生,使学生更加不想学习,这样就导致恶性循环, 如何从这种恶性循环中走出来,解放教师,轻松教师,是搞好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学校与教师双方都应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思考并解决这个问题。 要走出这种困境,我们教师要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对自己已完成的教学活动过程进行品味、审视、分析,“思所得,思不足”,是对教学活动过程的一种“反刍”,唯有这样,才能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轻松自如驾驭课程教学活动过程。 反思一:教书的同时,是否注意育人 (1)育人是中职教育的第一要务 中职教育面对的学生,是他们同龄人群中的弱势群体,教师要以育人为第一要务。不少中职学生,家庭教育缺失,或是“留守儿童”长大,或是父母对他们的学习不闻不问,或是家庭教育简单、粗暴,他们在应试教育中,经历了太多的失败而自惭形秽,自暴自弃,导致不良行为频频发生。教师要理解学生,关心尊重学生,真诚对待他们,适时地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教育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克服厌学情绪,变被动学习为自觉主动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拨动他们情感的弦,引起感情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才会生机盎然,才会春风化雨润人心。 (2)教书与育人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中职教育的教学反思

中职教育的教学反思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常常有这样的一个体验:一个班50多个学生,想学习的,占1/3;学也可,不学也可的,占1/3;完全不想学习的,占1/3。学生如此厌学,上课违纪也就在所难免了,睡觉的、讲话的、搞小动作的,屡禁不止,“按下葫芦浮起瓢”。不少教师感觉上课没有成就感,逐渐对上课丧失兴趣,甚至厌倦。上课变得机械而麻木。教师的这种情况影响着学生,使学生更加不想学习,这样就导致恶性循环,使教师经常感到疲惫不堪,心情郁闷,健康状况下降。 如何从这种恶性循环中走出来,解放教师,轻松教师,是搞好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学校与教师双方都应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思考并解决这个问题。要走出这种困境,教师要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对自己已完成的教学活动过程进行品味、审视、分析,“思所得,思不足”,是对教学活动过程的一种“反刍”,唯有这样,才能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轻松自如驾驭课程教学活动过程。 反思一:教书的同时,是否注意育人 (1)教书与育人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孔子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不仅要进行知识教学,而且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学生的思想品德提高和掌握知识可以互为促进,二者相得益彰。教学的任务在促进学生认知智慧发展的同时,也在促进学生的情感智慧发展。 各门学科都含有丰富的思想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地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才能有力地感染学生,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当然,在知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2)育人是中职教育的第一要务 中职教育面对的学生,是他们同龄人群中的弱势群体,教师要以育人为第一要务。不少中职学生,家庭教育缺失,或是“留守儿童”长大,或是父母对他们的学习不闻不问,或是家庭教育简单、粗暴,他们在应试教育中,经历了太多的失败而自惭形秽,自暴自弃,导致不良行为频频发生。教师要理解学生,关心尊重学生,真诚对待他们,适时地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教育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克服厌学情绪,变被动学习为自觉主动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拨动他们情感的弦,引起感情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才会生机盎然,才会春风化雨润人心。 (3)中职教师要有正确的人才观 中国职教学会学术委员会杨金土主任指出:“职业教育改革需要相信人人有才、引导人人成才、帮助人人成才。”实践证明,不少学习成绩并不好的学生,走向社会创业后,照样取得很大成功。中职教师要具有正确的人才观,相信“人人有才,人无全才,人人成才”,相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有这样,才可能赏识学生,有意识地发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摆脱“失败者”阴影,帮助他们从自卑、自弃,转化为自信、自强,最终以成功者的心态走向社会。 反思二:理论是否注意联系实际 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学生对其中的大部分内容并无直接的切身体验,显得比较抽象,教师必须联系实际进行知识讲授:联系学生的实际,联系科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实际,联系当代最新科学成就的实际等,这样才能使抽象的书本知识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另外,教师应多方位挖掘教学素材,深入实践,并经常从教材、报纸、杂志、互联网、电视等摘录、吸收知识,积累丰富的教学素材,这样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尊敬。 反思三:是否注意发展学生的能力

德育课政治经济与社会——教学反思

德育课《政治经济与社会》——教学反思德育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职阶段,教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德育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达到教学目的。反思以往,结合自己的教学,浅谈几点反思体会。 一、要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打铁先要自身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要提高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如下几点。 1.坚持学习。随着改革深化和社会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绝不能满足于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才能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知识是相关的,互通的。因此,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尤其现实知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教学生动风趣、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但是,面对知识爆炸时代,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往往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所以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汲取新知识,丰富其他学科知识,跟上时代的节拍。不断进行教学反思,记取和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少走弯路,让学生乐意接受。有学生对我说过:“老师,我本来对德育课是没兴趣,喜欢你上课,才对德育课产生兴趣”。为了充电,我经常买书,不管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还是杂志,历史,经济,心理访谈等。尽可能常与学生及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交往,在教学中加以运用。丰富课堂教学,加之我本人的丰富经历,常以我自身的经历说给学生听,也许才有如此效果吧。 2.勇于反思。老师要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还需勇于反思,敢于面对和改进自己的偏差和错误,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我几乎每上一节课后,都对自己本节课写上那么一两句,有时不用多。不断反思,时时提醒自己,本节课学生反映情况怎样?学生的每一句话我都会在意。记得有一次,上课时有个学生悄悄地对我说:“老师,您以后能把一节课内容讲完吗?”原来我上课时,备课的内容在上课有时不能按时完成,除了随机加的内容之外,关键在于还要经常的进行课堂纪律管理。我听了这句话后,把这句话写在备课本上时时提醒自己,的

中职教育教学反思

中职教育教学反思 中职教育教学反思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下面是中职教育教学反思,请参考! 中职教学反思(一)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常常有这样的一个体验:一个班50多个学生,想学习的,占1/3;学也可,不学也可的,占1/3;完全不想学习的,占1/3。学生如此厌学,上课违纪也就在所难免了,睡觉的、讲话的、搞小动作的,屡禁不止,“按下葫芦浮起瓢”。不少教师感觉上课没有成就感,逐渐对上课丧失兴趣,甚至厌倦。上课变得机械而麻木。教师的这种情况影响着学生,使学生更加不想学习,这样就导致恶性循环,使教师经常感到疲惫不堪,心情郁闷,健康状况下降。 如何从这种恶性循环中走出来,解放教师,轻松教师,是搞好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学校与教师双方都应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思考并解决这个问题。 要走出这种困境,教师要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对自己已完成的教学活动过程进行品味、审视、分析,“思所得,思不足”,

是对教学活动过程的一种“反刍”,唯有这样,才能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轻松自如驾驭课程教学活动过程。 反思一:教书的同时,是否注意育人 (1)教书与育人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孔子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不仅要进行知识教学,而且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学生的思想品德提高和掌握知识可以互为促进,二者相得益彰。教学的任务在促进学生认知智慧发展的同时,也在促进学生的情感智慧发展。 各门学科都含有丰富的思想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地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才能有力地感染学生,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当然,在知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2)育人是中职教育的第一要务 中职教育面对的学生,是他们同龄人群中的弱势群体,教师要以育人为第一要务。不少中职学生,家庭教育缺失,或是“留守儿童”长大,或是父母对他们的学习不闻不问,或是家庭教育简单、粗暴,他们在应试教育中,经历了太多的失败而自惭形秽,自暴自弃,导致不良行为频频发生。教师要理解学生,关心尊重学生,真诚对待他们,适时地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教育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克服厌学情绪,变被动学习为自觉主动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拨动他们情感的弦,引起感情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

德育教育中的教学反思25

德育教育中的教学反思 一、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1、谁是德育教育的主体? 德育教育在高中的失败或者说在家庭、小学、初中、甚至大学的失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角色的缺失,往往是单方面的因素存在。在家庭谁是德育教育的主体?毋庸置疑,家长是最主要的角色,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进城务工的越来越多,对孩子德育的教育就相应地减少,有些家长甚至片面地认为德育和学习都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负责生活就可以了,或者把教育的责任寄托给自己的父辈或者兄弟姐妹,这种间接的教育或者缺乏力度的教育没能及时地给小孩已约束或者激励,就难以对其形成正确地指引。在学校教育的主体应该是老师,但是由于责任的划分,风险的独担,使得老师只管理自己的课堂,上课时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下课时如释重负,这种脱节使得德育的教育没有形成合力,只会让老师存在侥幸心理,让学生忘乎所以。 2、德育教育与学科教育孰轻孰重? 韩愈讲:“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说明古代的教育首先是注重德育,然后才是专业技能的学习。然而现在考试体制的改革,一切以成绩的考核为主要参照标,使得老师重视自己所教学科知识的培养,而忽视学生的德育教育。这本身就将老师沦为教书匠的地步。不注重学生的德育培养,也就会放松对自我的道德要求。而一个学生对教师的喜欢可能首先来自他的仪表谈吐,但一被教师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所吸引起到的砥砺作用会更大会更持久,相反如果最初的印象不好,或者打破了学生心中的美好形象,就会因此使学生对教师产生质疑甚至否定,进而又会影响教师的学科教学。但是在以分数高低来考评学生的制度下,在高考为指挥棒的指引下,在以上线多少学生来权衡利益的的驱使下,学校的德育教育开始逐步被忽视,学生越来越难管,老师越来越困惑,家长越来越发愁,社会越来越无奈。 3、因材施教还是泛泛为止 教师面临着众多的教育客体,但是每个客体又是独立的,每个人的发展或者潜力又是有区别的,以一己之力面对复杂的群体,只能是望洋兴叹。对学生的德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职校德育课的作用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职校德育课的作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是社会技术领域的主要人才培养基地, 随着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创新优化,当前职业院校在办学纲要计划 中实现了课程设置的专业化、多样化发展,即越来越实现职业院校 专业的应用化发展。但是事实上,在职业院校中,仍旧存在许多管 理类的专业课程,这类专业下的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发展的一 大问题。如会计学是职业院校教育中较为热门的一个学科,但是受 到专业知识等的影响,毕业后的会计专业学生的本专业就业率不高,在本行业的创新创造能力不强,整体上的就业情况不如一些机械工 程类专业。但是对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而言,会计、幼教等 专业却又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成 为影响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 (一)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在《职业院校德育课教学大纲》中要 求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中展开思想政Z教育、法制教育、职业 教育等活动,确保职业院校生能够形成正确的德育观念、法治观念 以及择业就业观念。可以说在职业院校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德 育教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德育教育活动还可以提高学生 的综合素养的发展,学生的人格、心理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二)职业院校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职业院校生发展而言,展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至关重要,它能够提高职业院校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教学活动会为学生提供专业学习 方向,在拥有对自己明确的详细的职业规划教育的同时,学生会根 据专业发展要求,展开各种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探究;其次是职 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教

中职教学反思

中职教学反思 中>职教学反思(一)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常常有这样的一个体验:一个班50多个学生,想学习的,占1/3;学也可,不学也可的,占1/3;完全不想学习的,占1/3。学生如此厌学,上课违纪也就在所难免了,睡觉的、讲话的、搞小动作的,屡禁不止,“按下葫芦浮起瓢”。不少教师感觉上课没有成就感,逐渐对上课丧失兴趣,甚至厌倦。上课变得机械而麻木。教师的这种情况影响着学生,使学生更加不想学习,这样就导致恶性循环,使教师经常感到疲惫不堪,心情郁闷,健康状况下降。 如何从这种恶性循环中走出来,解放教师,轻松教师,是搞好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学校与教师双方都应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思考并解决这个问题。 要走出这种困境,教师要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对自己已完成的教学活动过程进行品味、审视、分析,“思所得,思不足”,是对教学活动过程的一种“反刍”,唯有这样,才能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轻松自如驾驭课程教学活动过程。 反思一:教书的同时,是否注意育人 (1)教书与育人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孔子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不仅要进行知识教学,而且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学生的思想品德提高和掌握知识可以互为促进,二者相得益彰。教学的任务在促进学生认知智慧发展的同时,也在促进学生的情感智慧发展。 各门学科都含有丰富的思想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地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才能有力地感染学生,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当然,在知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2)育人是中职教育的第一要务 中职教育面对的学生,是他们同龄人群中的弱势群体,教师要以育人为第一要务。不少中职学生,家庭教育缺失,或是“留守儿童”长大,或是父母对他们的学习不闻不问,或是家庭教育简单、粗暴,他们在应试教育中,经历了太多的失败而自惭形秽,自暴自弃,导致不良行为频频发生。教师要理解学生,关心尊重学生,真诚对待他们,适时地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教育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克服厌学情绪,变被动学习为自觉主动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拨动他们情感的弦,引起感情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才会生机盎然,才会春风化雨润人心。 (3)中职教师要有正确的人才观

中职德育教学反思共5页文档

中职德育教学反思 如何让中职生成人又成才,带着这个问题,我在中职德育工作上作了积极的探索。 一、一些典型的德育问题 我曾经看到:学生间强行勒索钱物的事情时有发生,欺负同学理直气壮,轻者威胁警告,重者拳打脚踢;受欺负的学生却忍气吞声,不敢向家长、老师透露,唯恐再次受到欺负;了解实情的学生不敢站出来主持正义,唯恐受到打击报复;更有甚者,问题发生在两个人之间,但在场观瞧的学生远远不只两个,大家表情平静,对此似乎早已习以为常。在此强者、弱者、旁观者都表现出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缺乏最基本的判断。[1] 二、当前的德育存在的障碍 1.道德知识与道德能力脱节 中职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但在德育课具体教学中,只重视道德知识的教学和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具体行为。道德知识与道德能力脱节,学生拥有一定的道德教条,却又难以约束自己的行为。 2.不健康的家庭教育 有的家庭教育方式简单化和极端化。在有些家庭里,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完全变成了索取和给予,孩子认为父母的给予是天经地义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完全物质化、金钱化;有些家庭对孩子唯命是从,使孩子变得骄横跋扈;有些家庭则以暴力统治孩子,使孩子从小养成非常叛逆的性格,越加难以管教。

3.社会环境对中职德育有一些负面影响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前一些流行音乐和影视节目,基调消极、颓废、低俗;网吧也可随意进入,网上一些不良的内容诱惑着学生,使得学生在校接受的道德约束急剧减弱甚至消失。 三、中职学生群体现状――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中职生首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高,他们面临着从知识学习向技能学习的重要转变,要从原本不具备职业特征的学生变成能胜任未来职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中职学生又是一个“弱势”群体。第一,大多数来自弱势家庭,如农村、城市下岗职工家庭,家境较为贫困。第二,大多数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不主动甚至逃避,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第三,自卑心理较为严重,在传统观念中,大多数中职生在应试教育藩篱下被认定为“中考失利者”,他们或多或少都有点“失败者”的心态,思想上有包袱。“我不会”、“我不是学习的料”、“我做不好”等成了其心理定势。[2] 四、相应的解决途径――一把钥匙打开一把心灵之锁 一些人认为表现差的孩子没有精神追求,其实恰恰相反,他们的精神需求很迫切,只不过他们缺少沟通对象,往往把自己的精神世界封闭起来,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找寻他们需要的、可以让他们消化吸收的精神食粮。 1.良好环境+心理疏导,提高道德判断选择能力 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仁、义、礼、智是“不学而能”的“良能”,是“不虑而知”的“良知”,这“良能”“良知”就是人自身就具有的道德能力。其实我们的学生不是没有德力,只是在不良的环境成长过程中遗

德育渗透教学反思.上传docx

《<论语>十二章》德育渗透教学反思 《论语十二章》是古文中的名篇,在教学实践中,我把《论语》的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例如在教《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章时,先让学生充分谈论日常生活中求知的态度、对待错误的态度、为人处世以及如何看待时间流逝等话题,再过渡到课文时,学生既容易接受,又深受启发。《论语》十二章的内容相当广泛,两者联系,尤其是把《论语》与学生提到的问题挂上勾,对学生的启发是很大的。把《论语》与生活结合,化难为易,化枯燥为生动,让学生觉得《论语》其实很生活化,提高学生的生存智慧。我在七年级语文(上册)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中,感受孔子光辉的人格魅力,开阔胸怀,提高成熟处事的思想修养。如何对待朋友、对待时间、树立理想、要有执着追求理想的信念。启发教育学生在人生之路上,应如何对待自己的亲人、友人,如何正确处理好自己与这些人的关系。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由于“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当然是教学的中心任务,而德育渗透是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各项训练中,如春风细雨,让学生在阅读中去感悟,在教师设计的语文教学情境中去感受,受到思想道德等人文精神的感染和熏陶,而不在于课堂上另立一个教学环节进行说教,不在于将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式的思想教育课。它应该深入到语文教学的各种课型之中。当然,这并不是学每一篇课文,或在每一种课型内,将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方面面都“渗透”进去,那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而是因教材而异,因课堂教学的形式而异,就德育的某一个方面某一个点有意识地对学生施以一定影响。正如古人所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因此,老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主动亲近学生,细心体察、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为学生摆脱烦恼、化解困惑。这样的情才能动人,这样的爱才具有说服力,这样的教育才能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找学生谈话时,最怕的就是学生闭藏起来,学生一言不发,什么都不讲,全是教师讲,讲的又都是一些空洞的大道理,学生根本听不进去,教师白费口舌,对学生产生不了任何作用。因此,高明的教师在与学生谈心之时,一定会想法设法使学生开口,学生讲得越多,谈话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教师要想方设法揣摩学生的心理,要

中职德育课大纲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附件1: 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 教职成[2008]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工作,进一步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我部在认真总结2001年以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新一轮德育课课程改革工作。现就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提出如下意见: 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德育课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心理健康作为选修课纳入德育课课程体系。其他选修课程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开设,报我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审批后由地方组织实施。 德育课必修课程教学安排如下表: 年级学期课程学时 一年级第一学期职业生涯规划32-36 第二学期职业道德与法律32-36 二年级第三学期经济政治与社会32-36 第四学期哲学与人生32-36 德育选修课程的教学时间,一般不少于64学时。选修课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外,还应根据国家形势发展进行时事政策教育,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学习、顶岗实习进行预防艾滋病教育、毒品预防教育、环境教育、廉洁教育、安全教育等。 财经、政法类专业及其他文科专业,由于其专业课程与德育课在内容上有交叉,各地可按照上述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要求,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适当调整有关课程的内容和学时。 各校对以上德育课各门课程教学安排的顺序,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各门课程的教学时数。

中职德育课教学反思

中职德育课教学反思 中职德育课教学反思 中职德育课教学反思1 作为一名教师,经常性的教学反思,可以从中发现问题,促使自己不断完善教学行为,更新教育观念,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发扬长处、改正不足,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德育课教学中是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教书育人的效果,是德育教师需要经常反思的问题。 一、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是否注意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的主体性摆在首位,并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例如,在讲授“以礼做客”这个教学内容时,选用了书中的案例:职校学生章飞去同学石翔家中做客的例子。首先让学生阅读材料,然后引导学生找出错误之处,并告诉学生正确的做法。为了强化学习效果,课堂上分别让两组学生演示。先让第一组学生扮演不文明的做法:章飞重重的在门上捶了几下,主人打开门以后,他径直穿着脏鞋子走进铺着地毯的客厅,玩游戏到深夜才告辞回家。接着请第二组同学演示正确的做法:章飞轻轻地叩门,主人打开门之后,他有礼貌地向阿姨问好,主动的换上拖鞋,与同学石翔玩了一个小时左右,便主动告辞回家了。

在案例教学中,先引导学生找出案例中的错误之处,然后再让学生模拟表演的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成为“学堂”,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有收获 教学中,教师反复强调的知识点,但是学生却经常出错,这时教师不应单纯地埋怨学生没有认真听讲,而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出现了问题。 例如,学习“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这个教学内容时,按照教材上的顺序进行了讲解。先讲供求关系是引起商品价格波动最主要的因素,列举手机、电脑等新事物刚刚产生时,由于劳动生产率低,供不应求,物以稀为贵,价格不菲;目前,生产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技术发展很快,供过于求,价格越来越便宜。移动公司在搞促销活动时,还有预交话费赠手机的优惠,出现了货多不值钱的现象。学习了“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这个教学知识点的基础上,再学习“商品价值决定价格”这个教学重点。 为了检验教学效果,课后出了一道练习题:决定商品价格的因素是什么?大多数学生回答是“供求关系决定商品的价格”,此时意识到,学生将“决定商品价格的因素”和“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两个问题混淆了。于是立即重新对知识点进行了梳理,并在黑板上明确板书: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举了新的例子:正版书凝结着作者辛勤的汗水,还有校正、排版等工人参

德育教学反思

转变观念、热爱学生 尚志市一面坡镇联合小学王宝刚 进入新世纪后,一些教育专家开始用全新的思想审视过去师道尊严的观念。顾明远教授就曾对“恩师”这个称呼提出质疑。他说:“老师对学生没有什么恩,教育学生是你的天职,你的责任,不是你的恩赐。老师应该义务观念多一点,权利观念少一点。老师对学生要有服务的态度,因为学生是我们生命的延续。”在新形势下,教师更应该把无私奉献精神作为其他道德素质的前提,以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为乐,以学生的学有所成为荣。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母林斯基说:“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当挫伤他们心头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因此尊重学生是教师最重要的道德要求。要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与自己地位完全平等的人,当成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不容别人忽视自己的人加以尊重、理解和爱护。我时时牢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告诫:“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我特别注意与学生建立和保持人格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不报偏见,坚持客观、公正、发展地评价每个学生,努力发现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不抓住学生的消极方面不放。 把学生作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来看待,尊重他们才能教育他们,这个道理谁都懂,但要真正做到却不容易。我的

班上曾有一个学生有小偷小摸的毛病,经常趁人不备拿走同学的文具。虽然我对他气愤之极,但我自认为对他的处理都是有充分证据后,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处理的,对他尊重的可以了。可有一天,刚上完课,我发现我用来批改作业用的红钢笔不见了。情急之下,我翻了这个学生的书包,可书包里并没有我的钢笔。中午放学时,我在办公室找到了钢笔。那天晚上我想了很久,我意识到自己翻学生的书包,不仅鲁莽,而且侵犯了他的人身自由,在我的内心深处对他的人格是不尊重的,这实际上是法制意识淡薄的表现。第二天,我在全班同学面前公开承认了错误,而且以自己的错误行为为例,给同学们上了一堂法制教育课。 从我走进教师队伍那一天起,我就决心把自己的一生都融化在教育事业中。当我遇到工作上和家庭中的重大困难时,是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精神在支持着我,使我勇敢的面对一切,克服重重困难,走出人生低谷,跃入一个个新的人生境界。我之所以在困难面前顽强的站立着,就是因为有一种精神在鼓舞着我,那就是奉献,就是爱。即爱学生,爱所有人,我要把爱的甘露洒进每个学生的心田。我在奉献中找到了快乐,在奉献中实现了自身价值。

(张磊)中职德育课堂的职业规划教学反思

中职德育课堂的职业规划教学反思 摘要:本人于09—10学年第一学期担任中职德育学科新课程《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任务,对象是我校09级一年级新生,现对这一轮次本人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以期推动今后本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提升中职生职业规划的教学效果,着眼于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打造成本校德育学科精品课程,来更好地为中职学校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服务。 关键词:中职德育、职业规划 一、教材处理:以案例教学法为抓手提升教学效果 1、合理的案例呈现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本教材包括“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措施”、“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与评价”五个单元,包含四十余个贴近中职生的案例,既有课首案例,又有很多“读读想想”的小案例。 在同期我校老师的教学实践中,新课导入阶段通常是组织学生阅读案例后展开讨论,如有的学生在课前已经看过相关案例,在组织讨论时发现他们对案例进行探究的热情并不是很高;而那些没看过案例的学生,如教师让他们在课堂上先看案例再设问,他们的参与热情也不是很高(可能因为案例在教科书上,所以吸引力并非很强,不少学生甚至经常对教材案例的真实性表示怀疑)。另外,教师原本设想让学生看了案例后谈谈所受的启发或启示,但教材却早已用“人生启迪”或“温馨提示”的方式把“启示”呈现在了学生面前。对案例呈现方式进行转换后,如在我校09年教学法比赛公开课上职业指导老师课前组织学生自导自演了三部视频,并将其作为逻辑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流程中,学生马上被吸引,讨论和交流的参与度明显提高。 2、适当补充教学内容能拓宽学生对该课程的认知。 除了教材内容,还应该经常适时地补充一些其它案例,既可以是本校优秀毕业生的案例、社会历史名人的案例,也可以是教师自己的案例。德育教师本身就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应充分加以利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经常把自己的一些计

中职德育教学总结

中职德育教学总结 《中职德育教学总结》的范文,篇一:中职德育教学总结 我的教学反思 ——政法学院黄宛霞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以及社会现状的变化,中职学校在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在不断提高。而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而言,他们的好奇心强、有一定叛逆心理、缺乏科学的是非观,而且身于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轰炸环境中,容易被一些错误的思想所误导。在这样的情况下,中职生的德育问题不容小觑。 然而,虽然中职学校中老师却常常发现,自己在讲台上“口若悬河”,下面的学生却没几个在认真听课,也就是说,中职德育缺乏教育有效性。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之后,学生有具体的进步、收获和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收获和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尤其是我通过反思自己的过去教学,之前的几个讲座内容,教授告诉我们,思维比知识内容更重要。

因此,在德育教学中,传授给学生书本上的内容,这个不是最重要的,而且,他们往往容易对此失去兴趣。正如古人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比起科学的知识而言,科学的方法对于学生而言更有意义。范文写作一定的知识使用范围有限制,而科学的方法则能帮助学生面对不同情况仍能较快找到较为合理的解决途径。所以,德育课堂上,可以多用幽默的语言,可以多用生动的例子,先吸引学生注意,运用简单的语言,化繁为简,引导学生学会去分析问题,再总结出一些哲理或者道理。同时,对于与学生生活比较密切的情境,进行情境假设,让学生去思考,去想方法,然后再进行对比和提升,最终总结出一些比较合理的方法来应对所面对的情况。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知识储备,在课堂上课时,能常常举一反三,拓展知识,尤其是有趣的、神奇的、特别的知识,能让学生更加专注,也让学生喜欢该老师和该课程。教师的人格魅力也很有效,中职生比较喜欢的教师类型倾向于幽默、有趣、机智、大气的老师。所以,教师要培养说话的艺术,学会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除此之外,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境界。近些年来,社会道德缺失情况不断增多,另外,因为个人境遇不好而报复社会的情况也在逐渐增加。中国的经济,在改革开放之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中职德育课教学论文德育课教学论文:对中职德育课教学反思的几点认识

中职德育课教学论文德育课教学论文:对中职德育课教学反 思的几点认识 德育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德育课堂是德育的主阵地。德育课堂学习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的知识能否内化成行动,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所以我们讲授的德育课是否让学生有兴趣,能否收到效果,是我们必须要经常反思的。通过我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 一、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1)加强品德修养。教师应当是学生的身边最好的榜样,德育课教师就更应当注重自己品德的修炼,要把师德和相关职业的道德规范融合在一起,在教育学生中教育自己,自觉成为职校德育的对象。当站在讲台上的就是一位忠诚爱国爱党,立志献身教育、敬业爱岗、勤奋进取、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的教师时,教师这种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对教育工作的兢兢业业,都会有意无意地影响到学生,这比高谈阔论大道理要强许多。 (2)加强学习。当今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化之快,做为德育课教师一定要热爱学习,善于学习,不仅学习专业知识,还要把握新的教育理念,关注时政,关注生活。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更新思想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

需要,我们的德育课才能“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才能把生动的实例与理论相联系。才能吸引学生,才能真正实现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的目的。 (3)勇于反思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德育课教师不仅需要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勇于反思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断探索和掌握学科教学的技巧,善于把教育理论运用于实践。要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注重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热爱自然的情感;结合时事政治,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结合社会热点,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通过探究社会问题,激发社会责任感;结合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进行教育。 二、反思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不少中职学生重视专业课和专业技能,对德育课没有太多兴趣。中职生轻视德育课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固然,这和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关,有学生的原因,但也有德育课教师机械的灌输和简单的说教的原因,我们应当正确看待中职生,他们身上优点与缺点并存,他们不是“简单的装知识的容器”,而是有待唤醒的睡狮。所以我们应当采用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的方法和内容,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

中职教学反思

中职教学反思 中职教学反思 中职教学反思1 作为一名教师,经常性的教学反思,可以从中发现问题,促使自己不断完善教学行为,更新教育观念,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发扬长处、改正不足,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德育课教学中是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教书育人的效果,是德育教师需要经常反思的问题。 一、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是否注意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的主体性摆在首位,并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例如,在讲授“以礼做客”这个教学内容时,选用了书中的案例:职校学生章飞去同学石翔家中做客的例子。首先让学生阅读材料,然后引导学生找出错误之处,并告诉学生正确的做法。为了强化学习效果,课堂上分别让两组学生演示。先让第一组学生扮演不文明的做法:章飞重重的在门上捶了几下,主人打开门以后,他径直穿着脏鞋子走进铺着地毯的客厅,玩游戏到深夜才告辞回家。接着请第二组同学演示正确的做法:章飞轻轻地叩门,主人打开门之后,他有礼貌地向阿姨问好,主动的换上拖鞋,与同学石翔玩了一个小时左右,便主动告辞回家了。

在案例教学中,先引导学生找出案例中的错误之处,然后再让学生模拟表演的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成为“学堂”,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有收获 教学中,教师反复强调的知识点,但是学生却经常出错,这时教师不应单纯地埋怨学生没有认真听讲,而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出现了问题。 例如,学习“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这个教学内容时,按照教材上的顺序进行了讲解。先讲供求关系是引起商品价格波动最主要的因素,列举手机、电脑等新事物刚刚产生时,由于劳动生产率低,供不应求,物以稀为贵,价格不菲;目前,生产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技术发展很快,供过于求,价格越来越便宜。移动公司在搞促销活动时,还有预交话费赠手机的优惠,出现了货多不值钱的现象。学习了“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这个教学知识点的基础上,再学习“商品价值决定价格”这个教学重点。 为了检验教学效果,课后出了一道练习题:决定商品价格的因素是什么?大多数学生回答是“供求关系决定商品的价格”,此时意识到,学生将“决定商品价格的因素”和“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两个问题混淆了。于是立即重新对知识点进行了梳理,并在黑板上明确板书: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举了新的例子:正版书凝结着作者辛勤的汗水,还有校正、排版等工人参

德育教学反思

德育工作反思 张大鹏 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职业教育的大氛围下,我校作为卫生职业教育单位,“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更为我们德育教师的工作带来莫大的一种肯定与鼓励作用。在专心聆听南通大学护理学院朱建华院长的讲座以后,更是对自身承担的德育教学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升华: 1、对德育课重要性的认识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对德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就得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增强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紧迫感,同时,我们德育教研室的所有成员更有了一种压力和动力,相信在合力的推动下,我校的德育教育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2、对德育课系统性的认识 德育教学在整个德育工作起着主渠道的作用,为此就要遵循高职生、中职生的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科学地对各阶段的德育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进行整体规划,加强整体衔接,防止简单重复和脱节,对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从而使整个教育过程融合为一个有机的完整的结合体。(详见授课计划) 首先,教育内容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要结合当前的实际,在深度和广度上加以系统地讲授,既要循序渐进,又要讲求实效。课程设置不仅要注重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灌输而且要符合大学生的实际。我们德育教研室已在这方面作了探索并付诸实践。讲授内容要接近学生的要求,将真理、事实、要求融为一体。德育课的生命也在于理论联系实际,需要我们根据学生中存在的热点问题和不同阶段的形势需要及时地补充调整内容。(详见教师教案)除了教育的内容要系统外,教师队伍要健全,每门课都要有学科带头人,人人都有乐于从事这门课的心愿,不论形势如何变化,要有敬业精神。教师的思想要到位,立场要坚定,观点要明朗,教风要正派,队伍要稳定。以确保德育教育的系统性。我校德育名师工作室的筹划成立以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