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归》之西南联大精神有感

《南渡北归》之西南联大精神有感
《南渡北归》之西南联大精神有感

《南渡北归》之西南联大精神有感

西南联大不过9年,就读学生不过8000,却成为举世公认的学术重镇和人才的摇篮,可以说是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联大的精神,用组成联大的三位校长的总结就是:刚毅坚卓,满怀科学救国的理想,精诚团结、同舟共济、同仇敌忾。

抗战结束,北大、清华与南开各自回校,开始了自己的独具特色的发展与建设。但联大的精神滋养却不会因分开而截止,三所大学仍然是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扛鼎之作。

而近日,随着北大校长林建华事件的不断发酵,一些新的问题浮出水面。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被炒得沸反盈天。我不做过多的评价,自媒体时代的各种色彩的议论各有其表里。但作为一个教育者,我愿意聊聊自己的一孔之见、一家之言。

中国文字多而渊博,每一个文字都有其无可替代的魅力与价值。穷尽一生,我觉得自己也难认尽中国文字。所以

我必须经常翻看字典词典,查阅古籍古书来完成我的教学。就这样,我仍然会读错字,写别字。读错写错了怎么办?那就告诉学生我有知识盲区,告诉在浩瀚的文化文字中我的渺小,但我也会说,我会积极努力少出错。高中生会懂得人人都会犯错的道理,他们不仅会原谅我,还会告诉我他们错的比我多,他们更会表扬我的勇敢和担当,这是他们喜欢我的小原因之一。

若干年后,当我的学生们走到自己工作岗位,当他们很难避免的犯了错,即使把我教给他们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全部忘完了,但他们仍然能想起来语文老师用实际行动告诉过他们:错了,就要敢于承认并改正。这就是我教育的成功。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会欣慰而感动。因为这是一种人生态度。有了这种有错即改的担当,何愁他们不能进步呢?如果他们做了各个领域的一把手,何愁他们的单位不能进步呢?再或者说,他们成了国家机关的重要领导,又何愁我们的国家不能进步呢?

其实平庸如我辈者会犯错,历史上那么多的大家名士

也会犯错。要不,哪里来那么的通假字?通假字通俗的说就是古人的错别字。历朝历代为什么会有勘校部门?那是因为流传下来的古籍有人为的各种错误。李白会读错,苏轼会读错,甚至康熙也会读错。我们谁会否认他们在文学或历史中的作用呢?即使站在百家讲坛上的声誉鹊起的专家教授,也有读错字,讲错处的地方,但我们没有人会因此而否认他们是研究三国的专家,研究史记的专家,和研究三字经的专家吗?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士会劝晋灵公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古人深明其中要义,强调的是错了之后的态度。

我们从小教育孩子要有错就改,改了就是好孩子。为什么放在成人的世界里就必须要穷追猛打,搅的鸡犬不宁呢?有错不承认是好的吗?有错了再用另外一个错误去掩饰是好的吗?既然不好,我们为什么不能接受林建华的道歉呢?

林建华不是政客,不必学习丘吉尔讲话前的五习其稿。北大校长不是官员,他是学术人员。如果林校长在官场处处举止严谨,时时游刃有余,那显然更适合去到官场发展。

有人吆喝着:读错了字的林建华不能胜任北大学校长,是对北大学子对国家民族的不负责任。我觉得这就太上纲上线了。林历任重庆大学、浙江大学校长,作为北大大学校长应该是称职的。作为化学博士出身的林老师林教授林校长,对他的贡献及对他的任命,政府应该是谨慎的,是经过考量的。

无论是西南联大还是北大清华的讲台上,都可能会有读错讲错的字,为什么我们能原谅呢?因为那个读错讲错字的教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他们的负责是历史的定论。然后再反过来想想,假如我认识“鸿鹄”两个字,是不是就能说明我就胜任北大校长的职务呢?我就对国家和民族负责了?荒唐的逻辑千千万,但“谣言应止于智者”。这又回到了我们教育的起点。其实更说明了我们现今有部分

人没有担当的意识和勇气,所以他们就忽略了别人担当的意识和勇气。不能不说这是现代教育的失败。

没有人不犯错,犯了错要承认错误要改正就行了,这种勇气和担当才是我们需要的。是普通民众需要的,是北大需要的,是我们的民族和国家需要的。我们应该把有限的时间用于做有用的事情上。

在这些摇旗呐喊着追讨林校长的人中很可能就是某个大学的某届毕业生。部分国民的无意识和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有关,也与大学教育有关。因为我们是从西南联大说起的,那就让我们再把目光投入到大学教育上。

因为对精英的教育缺少担当,缺少责任,我们国家的确在承负着由此带来的影响。钱理群教授作为退休人员在给北大学生演讲时说:“北大培养的的确是精英,但我却对一部分精英感到忧虑。真正的精英是应该有独立自由创造精神,要有对自己职业的承担,要有对国家民族社会的承担。”

钱教授提出了一个“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名词。他解释为绝对的利己主义者,就是利益成为他们言行的直接驱动力,为他人做事,全部是一种投资。所谓“精致”是指有很高的智商和教养,所做的一切都合理合法无可挑剔,他们惊人地世故、老到、老成,故意做出忠诚姿态,很懂得配合、表演,很懂得利用体制的力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钱先生用他的亲身经历说明了这样的学生给人带来的恼怒和忧虑。

钱教授上课时发现了一个坐在第一排的学生,这个学生会对他特别有礼貌的微笑和点头,并能在下课期间恰当的赞扬钱老的讲课。老师的课被懂,对老师是一种莫大的快乐。一次、两次、三次,好感与日俱增。在第四次的时候,这个学生提出了让钱教授写一封给美国大学的推荐书。可悲的是,拿到推荐书后,那个学生再也没有出现过。

老教授突然心梗难受,明白了这个学生以前那些点头微笑等等等等,全是投资!这就是鲁迅说的精神的资本家。投资收获了推荐信,然后就查无此人了。钱教授无法发火,

否则显得太小气,他步步为营,得体善演,更何况是这五十多岁的老先生自己愿意给20几岁的年轻人写了推荐书,人家没有逼你。即使是直钩,那位年轻的姜太公还是钓上了期望的鱼。年轻人的智商和情商让钱教授无法挑出这个学生的错处,只是自己有种上当被骗的苦不堪言。

这样的绝对的利己主义者,他们的所有行为都从利益出发,

精心设计,所作所为又都合理合法。而这些人,恰恰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接班人。

钱教授认为:这就是我们教育的恶果,就像有毒的罂粟花。是我们的实用主义、实利主义、虚无主义的教育培养出来的。恶果的直接表现就是知识的实用化和精神的无操守。知识的实用化,导致一切与实用无关的知识都被大学所拒绝,即被大学里的老师学生拒绝。精神的无操守,拒绝一切精神的追求和坚守。当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英把利益当成唯一的信仰,就会演变出可怕的后果。

他们不会把国家和民族放在第一位,当精英们自己的既得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的冲突时,精英们会如何选择?而他们的高智商和高情商让我们普通人很难参透,只能在所有结局出现后无可奈何。

《三字经》作为古代读书人的启蒙,讲了一个道理: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仁义礼是放在智之前的,这就是古人对被教育者的要求,要仁爱而不是只爱己,要有道义而不能自私,要合乎礼仪而不是乱来。要求孩子要有爱心有信仰有担当有责任。要培养出来公共知识分子,代表公共利益,所坚守的应该是民族文化和人类文明中的普世性的价值和理想,国家和民族有了这样的一群人的引领,才有可能发展经济,安居乐业。

无论是林建华校长的鸿鹄事件的发酵,还是钱理群教授的对绝对精致利益者的忧虑,都在说明:如果没有了责任担当,何来精神的坚守呢?教育,无论大学还是小学,无论民众还是官员,我们都该培养有责任和担当的受教者!这

样,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生活才会富裕,日子才会安康,心中才有幸福!

西南联大已去,但精神之魂长存。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战争中还是和平时,家国情怀,都是一种担当和责任,都是一种信仰与精神!如此,才能薪火传承,才能实现复兴!

《西南联大》观后感

10D班观后感 西南联大与我们 作为西南联大的学生,有幸观看西南联大不平凡的历史,感到无比欣慰。 抗日战争的烽火催生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这所特殊的学校。看着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深刻感悟到师大“刚毅坚卓,明德睿智“的校训。重温西南联大精神,忽然之间觉得自己成熟了许多,未来不再渺茫,我不再彷徨。明白了今日大学不仅是传授专业知识、造就专业人才的地方,也是塑造完美人格,全方位拓展素质技能的地方,更是传承中华人文精神,培育先进理念的地方。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不仅需要持续不断地重温西南联大之优良传统,而且需要知行合一,广开新时代之新风气,敢于直言,勇于创造,自强不息,为社会,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 信息学院 10D 杨慧敏 观《西南联大启示录》有感 西南联大,是一个汇聚人才的大学,我国许多著名的学者、作家都曾是这所大学的子弟。随着这些人的回忆,我们一起来到了那个承载着无数梦想,经历着多少风雨洗礼的胜地。

那时候的西南联大,可谓是简陋不堪的杂房。但艰苦的环境造就非凡的人才。在当时那样的学习环境,学生都不畏艰辛,兢兢业业地完成自己的学术。而如今发达的社会,为现时代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及住所,许多学生却不能珍惜,还不时埋怨。真的,有时候要想想,到底良好的环境是为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条件,还是在增加他们的懒性。 其实不用觉得这很难感触到,有时候我们的父母也会谈起他们以前生活的艰辛,感叹现在生活改善了许多,但人却没有以前的勤奋。 学习氛围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是很重要,当时西南联大的学子,有一个习惯,就是当没有学习场所时,就在茶馆那学习,泡上一壶清茶,一边品味茶香,一边细读书语。良好的学习氛围感动着昆明的大街小巷,有时候老百姓也会给这些莘莘学者腾出一个地方,为他们泡上茶,让他们学习。学校,无非就是一个提供给学生学习的场所,不在乎这个学校的大小,优势,只在乎它用好的学习气氛、好的校风,能带动学生们学习。但是现在的学生,更看重的学校的名气,而非校风,追求的更多是物质的,而非精神上的享受。 观看了这短短的片子,让我们感触很多,想到同为一个大学学子,我们对自己能够做些什么,要为什么而来感到很茫然。但是现在,我们不再为学校的种种缺陷而不乐,而为学校有良好的氛围而庆幸。我想我们会珍惜这几年时光,为自己、为家人做出一定的贡献! 观西南联大回忆录之感. 信息学院 10D 高晓金

西南联大观后感

西南联大观后感 看完《西南联大》纪录片后,感触颇深。是抗日战争的烽火催生了这样一所优秀且特殊的学校——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它的诞生无疑是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磨难的,清华、北大、南开大学在日本的炮火逼迫下不得不迁校,于是他们联合起来来到了长沙成立了临时大学,最后来到了云南昆明,虽然现在已不在,但这所大学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无法抹去的,在云南师范大学里仍有西南联大的旧址与博物馆,供人们来回忆与纪念。 这部纪录片共有五集——八音合奏、刚毅坚卓、大学之大、火的洗礼、嘉荫长留,无一不在向我们讲述着西南联大的历史。三校联合没有任何分歧,由“寡言君子”梅贻琦担任西南联大的校长,他以清华的教学体制来管理西南联大,成果也是显著的。当然不少优秀的教授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小觑,被称为“好教授”的韩咏华改变院系进入了社会科学院关注教育;国文老师沈从文教学吸引不少学生愿跨过整个昆明城来听一堂课;闻一多在抗日步行中不忘写生,采集素材;虽有助教但仍亲自批改学生作业的朱自清;吴宓,陈寅恪,郑天挺,吴大猷,华罗庚,杨振宁,邓稼先等一批爱国志士为了中国的胜利在默默的付出。 那时候的西南联大并没有太多资金,学习环境也是非常艰苦,一间茅草房就是一间教室,一把羊椅就是书桌与凳子,40多个人一间宿舍,再看看我们现在的学习环境,教学楼,阶梯教室,四人宿舍,多么舒适的环境,可竟很难再出现像以前那样的教授,我们是否该深

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而即使如此他们仍坚持着“刚毅坚卓,明德睿智”的校训,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从不懈怠。在他们那个时代时刻都担心着日本人的突袭,只要警报器一响就拿着装满手稿的公文包到处躲避,而金岳霖在一次空袭中忘记跟着人群躲避,仍在教室里手握笔。不得不赞叹这些教授们对于文学的态度,没有丝毫怠慢。曾有人说,那些伟大的教授死去不需要一秒钟,而生产一名这样的人,则需要几十年。2018年逝去了多少伟大的人,不禁惋惜下一次这样的伟人出现还需要多长时间。曾有人这样比喻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西南联大有着这样优秀的大师,也创造出了许许多多的大师。 而新时代的我们不应该是迷失的一代,国家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不应该沉迷于虚拟的游戏世界,应该多思考我们可以为我们的民族做些什么,而不只是在被窝里幻想着今天的计划却从未实行过。以前的西南联大教学制度也是非常严厉的,大一时期是不分个院系的,所有的学生一起上课,但如果有的科目没有及格就不能升级,而不像我们现在的大学一样,即使有的科目没有过还是可以补考重修。 让我们树立起我们的雄心壮志,充满斗志,抓住时代的机会,努力成为更优秀的人,为中华民族注入青春活力。

案例警示教育片观后感

案例警示教育片观后感 根据案防办的统一安排,工作之余观看了《银行案例警示教育片》,不禁对每个案例中的涉案者既痛恨、愤慨,又痛心、叹惋。这些鲜活的案例,无不让听者动容,闻者足戒。透过这一桩桩犯罪事实的背后,我们不禁又看到了高悬在眼前的那盏令人刺目的红色警示信号。“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当这一句千古名言又一次被我们用来进行反思和自省的时候,作为浦发人,我们似乎没有理由不思考得更多更远些,自省得更深刻更透彻些,因为,沉痛的“代价”已经让这些银行,让员工,甚至让每一名涉案员工的亲情和家庭难以承重。 银行科技运用得越来越广泛,各类新颖的技术也逐渐融入银行业务之中,随之而来的的就是相应的监督机制、管理办法没能及时跟上技术的进步,给犯罪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而科技本身由于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一些陈旧的管理体制难以封堵这些漏洞。 现在网络技术日新月异,“黑客”式的高科技犯罪逐渐成为银行业风险案件的一个最新的发展趋势。通过网络盗取客户资料信息、通过网络进行诈骗、通过网络盗刷他人信用卡,更有甚者,通过公用网络进入银行内部网络作案。所以,银行业必须在新的形势下,充分做好防范工作,做好内功。 我平时的工作中主要是维护和开发,在学习了‘案例警示’后觉得工作中应该在网络安全方面针对这些案例做进一步的完善:将与第三方连接的服务器、及受到攻击后会危害内部网络的服务器置于停火区,

物理上做好隔离工作。加强用户权限管理,重新核定给用户的授权,使其仅拥有与其身份相对应的使用权限。做好安全审计,在广域网出口处,使用网络行为监控系统进行网络活动实时监控、日常漏洞扫描和安全检查,及时处理监控平台告警事件。只有认真做好这些工作,才能在技术手段上减少案件的发生。 除了技术手段上的完善还需要结合及时更新相关监督机制、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案件的发生。当然,除了外在的技术方法、制度约束外不能忽视的是人员本身的素质,所以我们应加强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杜绝麻痹大意或者玩忽职守的情况出现。只有在技术手段、制度约束、人员素质三个方面做到位,才能避免案件的发生。

浙江省宁波市2018届高三3月新高考选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2018年3月新高考选考适应性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01 7年9月25日至9月28日期间,微信变动了启动画面,这幅中国位于中间的图像是由离地球36000千米高空的“风云4号”气象卫星拍摄获得的。完成1、2题。 1.该气象卫星 A.处于高层大气 B.位于地月系 C.属于自然天体 D.不受太阳风影响 2.下列属于“风云4号”卫星遥感功能的是 ①监测天气变化②观测地表形态③记录太阳活动④探索宇宙生命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01 7年4月1日,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新区位于北京南部,区内拥有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完成3、4题。

3.对于白洋淀的利用,下列做法最能体现其价值的是 A.发展航运业 B.建设湿地公园 C.适当围湖造陆 D.发展养殖业 4.合理利用水资源是雄安新区建设和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下列措施有利于缓解新区用水紧张的有 ①南水北调②海水淡化⑨价格调节④开发深层地下水⑤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 读某地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冲积物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5.图示地区呈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6.图示四类沉积物影响局部土壤特征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 B.影响土壤的矿物养分元素 C.影响土壤的质地特性 D.影响土壤的微生物含量 张蔓菱在《西南联大启示录》中写道:“步行团刚进云南,一过胜景关(云南与贵州的交界处),公路马上变宽了,并且路已经平了,感觉像北方平原一样。天有点奇怪,贵州天天不是阴天就是下

张曼菱女士的北大演讲

教育的反思与自省:有感于张曼菱女士的北大演讲精选 看到朋友转来的这篇演讲,真的是于我心有戚戚,在这个名利日盛的时代,我们的教 育有着太多需要完善和反思的地方,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和我们自己超越弥 漫在我们身边如“浓重雾霾”一样的名利,仰望星空找寻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只有这样做的人多了,这世界才真的变得有意义。其实这也正是九年来我和国内外同 行不遗余力推动iCAN大赛的源动力,希望每一个人都早点儿觉醒并开始相信自己并走 向成功,相信:Yes,iCAN! 张曼菱北大演讲:你们的事业还没有开始,人生就如此无趣 2015-04-05五道口书院五道口书院 张曼菱(1948—),女,汉族,云南昆明人。当代著名作家、红学家、电视制作人、 社会活动家,北大才女。1969年赴盈江县平原区插队务农,后历任昆明医学院工人、 北京大学中文系学员、天津作家协会理事、海南作家协会理事、海南曼菱艺术发展有 限公司独立制片人和导演,职业作家,文学创作二级。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 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青年时代曾在云南德宏傣家边寨当知青。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0年在大学 生竞选中作为北大代表,成为当时令人瞩目的候选人之一。1982年以“文科论文第一”的成绩毕业,到天津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在校期间即发表处女作《有一个美丽的 地方》,一时轰动京华,后改编为电影《青春祭》,饮誉海内外,被誉为中国大陆知青 电影的巅峰之作,成为一代人心灵的丰碑。作为西南联大的史料抢救者与研究者,她 担纲制作的历史文献片《西南联大启示录》深得海内外联大校友认同,为中国高等教 育史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本文是2014年3月29日张曼菱在北京大学的讲座实录,张曼菱先生观点犀利独到, 极具穿透力,值得您耐心读完。

蒙自西南联大观后感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蒙自西南联大观后感 篇一:西南联大对蒙自人文影响浅谈 西南联大对蒙自人文影响浅谈 朱晓武 西南联大在滇8年(1937~1945年),其文法学院驻蒙 半年(1938年4~8月)。这一史事对蒙自人文的影响,笔者以为并不逊于?五〃四?运动之于中国的影响。它给这片红土地和这片红土地上生息的人们留下来的决不仅仅是街头巷 尾晒太阳的那几个耄耋暮垂的老人记忆深处的破残碎片,而是作为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意识融合在当地人们的血液和意念之中,以基因的形式一代又一代承传着。 谈及对蒙自人文物事的影响,有两大历史事件最为深重。一是清〃光绪十三(1887)年蒙自被辟为商埠。清〃光绪十五(1889)年,清政府在蒙自设立云南第一个海关,法、德、美、意、日等国分别在蒙自设立领事馆,法国、德国、英国、美国、意大利、希腊、日本等国商人在该地区开设洋行、银行、公司、酒店等,再到1910年滇越铁路开通。二是时隔

半个世纪之后的1938年西南联大文法学院驻足蒙自。前者 是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对以农耕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 的冲击,它使闭关自守的世居民族看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认识到工业革命对生产力水平的极大的促进与提升。后者是民主与科学思想,即?五〃四?新文化、新思想对封建守旧文化的一次强烈的冲击。前者主要是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而后者则是对人们灵魂、意识的洗礼和涤荡,是对民族心灵的一次深度震撼。 纵观中国文化发展史,二十世纪初前期(?五〃四?新文化运动起始到中共建政之前)是中国文化最开放、最活跃、大师辈出、成就最丰的年代,尤以文学艺术甚盛,真可谓? 百花齐放?。这一切不能不归功于其时思想之自由、精神之 独立、言论之开放、举贤之不拘这样一个时代大背景。梅贻琦(1931—1948年任清华校长,被誉为?清华之名片?,与叶企孙、潘光旦、陈寅恪被公认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之一)先生有?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教育名言。大学乃是?大师行传道授业解惑之教?的学府,无学识渊博学艺精湛师德高尚的大师不能成其为合格的大学,无大师而不求其大师之有、有大师而不能使之展其大师之能,不会办成真正的大学。蔡元培提出?思想 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

2021年中国银行案例警示教育片观后感

2021年中国银行案例警示教育片观后感 近日,我观看了一些警示教育片,感受很大。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使自己真正在思想上受到了震憾和教育。看着这些人,哪一个过去不是热血方刚、踌躇满志的同志,而今天却成为阶下囚。该片以真实的案例提示了业务操作中的风险点,通过违规案例反映了个别员工对金钱的贪欲,以及个别管理人员的敷衍履职,再现了导致发生事故案件的全过程。片中银行工作人员法制意识淡薄,目无规章制度,利用工作便利,以身试法,挪用客户资金,给客户和银行带来巨大的损失,还严重损害了银行的形象,最终也使自己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从领导到囚犯往往是一步之差、一步之遥,人生没有后悔药,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政治生命、青春年华、人生自由和完美的家庭去以身试法换取身外之物。同时,法制观念淡薄,待人处事上没有保持应有的警惕性和纯洁性,必然导致行政行为的畸形,最终葬送身家性命。 我作为一名党员,要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必须自觉改造自己,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世界观方面,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明确作为社会公民、工作和家庭成员三个基本定位;在人生观方面,要有坚定的人生目标和追求。自觉警醒自己,在权、钱、色方面不伸手,不纵欲,不侥幸,时时把自己置身于监督之中,想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和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自觉充实自己,有正确的追求,健康的心态和实在的寄托。善于学习,不让头脑空虚;善于“倒骑毛驴看人生”,想想“人家骑马我骑驴,细细思量我不如,回头看见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时时保持平衡的心态,在名誉、职位、报酬、个人利益等方面知足常乐。 我们要从警示教育片中吸取教训,做到举一反三,警钟长鸣,牢记党的宗旨,做好本职工作,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光辉形象靠党员的共同努力来增彩,党的利益需要我们大家来共同维护。我将以此警示自己,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新

煤矿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片观后感

煤矿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片观后感 范文1 安全是什么?安全是企业的生命,是家庭的幸福,是平安,更是一种珍爱的人生态度。春天走了会再来,花儿谢了会再开。然而,生命我们却只能拥有一次!安全上班,安全回家,会让亲人少一份牵挂,父母多一份宽慰,家庭多一份欢乐。****年**月**日***组织员工观看了煤矿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片,对于安全这个话题,带给我们的思考确实太沉重了!天天讲安全,月月说安全,但迄今为止,在我们的身边仍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也时常有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事件发生;管理者的苦口婆心、再三提醒,安全事故血的教训,让我们每一名职工对安全的重大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会。谁都知道安全关系着我们千家万户的幸福与快乐,但是在现在的日常工作生活中仍大量存在思想麻痹,习惯性违章操作的不良习惯。在生活生产中还有许多因为一时疏忽大意而发生的惨剧,一桩桩、一件件毁灭了多少了温馨的家庭,带走了多少幸福的梦想?可想而知,安全对于一个厂、一个家庭、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所以说,安全是幸福生活的前提。 范文2 说到幸福,人们会想起家人团聚,其乐融融的场景;说到幸福,心中会涌起付出而收获后的成就感;说到幸福,耳畔会响起朋友牵挂的问候……,而这一切幸福的根基是什么呢?是极易忽视,却又重如泰山的安全。在我们的企业中,每一起安全事故的发生,每一个血的教训,都为大家敲响了沉重的警钟。****年**月**日观看了煤矿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片,一个个血泪事故,给国家和遇害者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但想想每一件事故的发生是那样的雷同,都是违章作业、违章操做、违章指挥造成的。如果我们的员工能够提高安全意识,这一场场悲剧就不会上演。安全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责任。在工作岗位上,每一位职工都应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只有保证安全,工作才能顺利有效地开展。所以工作中要是时时把安全摆在首位,不要以为安全是个人的小事,不,它是重于泰山的集体大事,是成就事业的保障,是每位职工的责任。安全就是你我幸福快乐的源泉,而这快乐是我们亲手制造的,如果说幸福是一首美妙的乐曲,安全则是与之并存的音符,让我们行动起来,用安全的音符谱写生命最美妙的乐章。为了你和他人的幸福,为了家庭的温暖,让安全铭刻在心,真正做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直到我会安全。让安全时刻陪伴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范文3 昨天观看了煤矿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片,每个案例都以图文的形式对每个案例都以图文的形式对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防范措施,进行了清晰的描述和

《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读后感

我不是个喜欢在历史中寻根究底的人,但却更厌恶无知和被蒙蔽。 联大话题近年升温,所阅资料中印象最深的偏偏是两册讲故事的读物:吴讷孙的《未央歌》像是一出披着抗战和联大背景的青春剧,而何兆武的《上学记》则近乎以个人视角拍摄的纪录片。然而易社强这本看似严肃的大部头却更像——打个极不恰当的比喻——一部全景式的“商业大片”。这一比喻绝非贬义,而是指它既有着“传奇故事”般的叙述,又有着至为精良的制作。当然,三十年选材,慢火精熬的耐心是任何一部大片都无法比拟的。虽然此书问世逾十载方才有中文译本正式出版,但对于追逐传奇故事和渴望深究史实的两类人群,仍属必选。 联大史难写之因起码有三:一是涉及人物众多,写来有琐话之嫌;二是与当时抗战大势相校,偏处西南一隅之大学其实并无太多惊骇事件可写;三是联大八年于学术史甚至家国发展史究竟有何影响未有定论。 此书读毕,三个问题一并得到解决。“长征”和编年部分利用史料步步推进,而分学院介绍教学状况之部分则大有“清明上河图”的感觉,环境铺陈完全,人物多而不乱,不知学术著作中是否多见此种“传奇故事”笔法,反正作为读者完全能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甄选史料时的精心——当然,有时的确有引述过多的问题存在。然而它最终成为一部“严谨的传奇故事”的原因不仅在于这种不故作高深的态度,还在于作者从不盲目拔高事件和颂扬所谓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通过史料摆脱臆测的假语村言,毫不避讳地宣扬着自由精神可贵之观点,——这自由包括学术的,意识形态的和人身的——并且简洁有力地指出这种精神被后来者抛弃,污染,甚至利用,直至和平年代完全失去生存的土壤。 虽然作者在书末给“联大精神”在未来的历史中留了一方位置,并且善意地认为“学者别无选择,只能做出驯顺的姿态”,可事实上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眼中所见之多数“学者”已经完全没有了选择的意愿和能力,虽然他们仍然对“政治学习感到厌倦”,但不再认为这种无聊无趣的东西“无关紧要”,他们生存和爬升的资本不再是独立的人格、思想和成果,他们不配被称为学者或者没有定语修饰的知识分子。 生于乱世虽然多了几分家国流离甚至人间失格的可能,但对于知识分子来说,乱世却意味着夹缝求存和追逐学术自由的无限可能性。 我悲观地等待着明天也许会有更多人被这类曾经光辉的校史唤醒,但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时代里,醒来的人无处可去。

关于警示教育片观后感

关于警示教育片观后感 作为一名党员,要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必须自觉改造自己,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关于警示教育片观后感,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篇【1】:关于警示教育片观后感今天单位组织员工在延江支行五楼会议室观看了由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内的几起案件拍摄出来的警示教育片《迷途》,通过观看警示片,我们通过这几起案件,吸取教训,达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的目的。 近年来,吉林农信在在改革的大潮中取得了快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个别员工经受不住金钱和物质的诱惑误入歧途,以身试法,最终走向了不归路,其结果是事业受损,前程断送,家人也跟着蒙受耻辱。 警示片中的青年骨干,因痴迷,挪用公款,最终因职务侵占罪被判有期徒刑9年6个月,家中年迈父母无人照顾,自断前程;原农安县信用社原副主任兼会计,因犯职务侵占罪违法发放贷款,挪用资金,贷款诈骗等数罪受到法律惩罚的,他被20年,罚金20万元,被判刑后夫妻离异,受其影响原本品学兼优的女儿辍学,不仅自己的前程没了,家庭也跟着遭殃;基层高管信用社原主任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挪用资金被判有期徒刑11年,罚金5万元,波及16人;信用

社女员工多,因为婚变,情坠迷途等原因使自己走上犯罪道路的也不在少数;纵观这其中的每一起案件,纵览他们触目惊心违法犯罪的轨迹,既能在员工自身的人生观,道德观,法律无知中找到原因,才能在组织教育缺 乏,管理缺位,监督失控等方面找到原因,一起起沉痛的案例告诉我们,逆规而动,越规而行,必将受到法律法规的严厉惩罚,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没了事业,害了同事,断了前程,毁了家庭。他们本该在自己的岗位为单位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但是却没有把握住自己,自毁了前程跟家庭。一个时期以来,某些信用社只顾抓业务,搞经营,求效益,虽然建立了一整套监督机制,制定和完善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某些人有章不循,有令不行,漠视法律,知法犯法,顶风作案,加之有些人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最终使他们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成为阶下囚,翻然悔悟,但为时已晚。 同时,这些案件的发生,严重的损害了农村信用社的形象和声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信用社的发展,也给信用社带来了不少的经济损失。 涉案人给我的启示也是深刻的,一是要注重自身的政治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涉案人员身上吸取教训,充分认识到犯罪的危害性;二是经常性的进行法律学习,提高法律意识;三是自觉执行各项内控制度,在日常工作中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循,自我监

参观西南联大心得体会.doc

参观西南联大心得体会 篇一:观西南联大观后感 参观了西南联大的遗址后让我感触良多,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挺惭愧的,我们现在的条件多好啊。可是还在抱怨学校这样差那样差,甚至以这些借口来逃避我们应该学的很多专业知识,我们是幸运的,我们处在和平年代,可以放心的在学校里汲取丰富多样的知识,却不懂得珍惜,还经常想尽各种办法来逃课“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要知道,当时联大的学生正处在水深火热的战争年代,依然是那么的渴望学习,甚至连生活都有点令人堪忧,但还是不能阻挡他们学习的决心。他们在校舍被摧毁后没有就此放弃学习,而是抓住了每一个学习机会。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依旧坚持学习,真的让人十分震撼!古有勾践卧薪尝胆、苏秦头悬梁锥刺股等故事都是发人深省的,至近代的联大学生同样在艰苦的时代,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抱负。他们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忍辱负重,敢于与恶势力斗争到底。联大师资雄厚,尽管当时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们依然坚守“刚毅坚卓”的校训,培养了不少人才,当时的就有朱自清、梅贻琦,闻一多、冯友兰等著名教授。联大也因为有这些学富五车、爱国学士的存在,联大也因此蓬荜生辉,联大的莘莘学子也在他们的教导下学到了很多知识,有所成就,例如:邹承鲁、杨振宇、华罗庚等人才均出于此。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便是学校环境。当时联大的办学理念是:“适应社会,培养通才;追求真理,学术自由; 民主办学,教授治校;汇聚名师,培养精英”,正确的办学理念是西南

联大办学成功的必要条件,宽松的学习环境和严峻的教学要求也是西南联大办学的一大特点;西南联大实行学分制、弹性学制以及淘汰制,重视基础,强盗课程要以基础为重心,这使得学校立德气氛十分浓厚。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西南联大培养了大批人才。 然而在看看当下的我们,上大学越来越颓废,当初的理想、抱负都抛之脑后,整天沉迷于游戏中无法自拔,早上睡到日晒三竿,无精打采、萎靡不振,明明每天都没干什么,却觉得很累,身体越来越弱!每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有时候我经常会这么问自己:“我们这是怎么了?”我们的确该反省反省,但我认为中国的教育制度也有不足之处,应试教育残害了多少人才,学生为了考试而读书,教师为了考试而猛灌知识,慢慢的导致很多学生讨厌读书,自己的兴趣爱好也被不断地消减至无。国民素质直线下滑,就在今天,在西南联大旧址里便有一个女生看到那里有架船,毫不犹豫的跳进去叫他的男朋友帮她拍照。西南联大里的一切物品我认为都是十分珍贵稀少的,我们作为观观者应该做的是小心保护,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拍摄背景! 因此,我觉得为了更好地保护西南联大旧址的文物,我们的政府应该将它与州博物馆合并,加以保护! 篇二:《西南联大》观后感 10d班观后感 西南联大与我们 作为西南联大的学生,有幸观看西南联大不平凡的历史,感到无比欣慰。 抗日战争的烽火催生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这所特殊的学校。看着一幕

最新纪录片《西南联大》观后感

纪录片《西南联大》观后感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不得不说,看完《西南联大》这部纪录片之后,我被它的氛围感染了。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文人言语之间,描绘出那令人神往的年代,还有时代文人可敬可叹的风骨。所谓风骨者,置生死于度外,千金不改其志,万难不屈。国难当头,又是“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各地爱国青年离开家乡,求学归来。 他们用先进的思想与杰出的才华,挽救水深火热中的中华民族。他们在大学中传播西方先进文化,探索知识,冲击着旧中国的思想、文化、家庭与教育,同时还组织反抗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日本发起全面侵华战争之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为躲避战乱,三所一流大学齐聚昆明。“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在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等人的

带领下,三校团结到了最后。在面对外敌入侵的情况之下,我们不再是一盘散沙,在有多少困难,都要克服,最后要把它联合到底。 正是这些大师,正是这些民族脊梁,把西南联大办好,培养了一代代像杨振宁、李政道这样的,在学术上有相当成就的人才。“但我们若着眼于文化的更可贵的一方面,则八年多的西南联大,始终都在雍容和睦的气氛中长成,这非特是我们教育史上的佳话,亦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有光辉的事情”。 这部纪录片,最终反映了西南联大为什么如此成功,同时也提现了我们作为大学生的使命。西南联大与许多优秀的前辈体现出来的艰苦奋斗、敬业勤学的精神,现在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所以我认为现今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学者之谓也,应有学实也。我们应该反省自身,坚定信仰,无畏无惧,忍辱负重,教书育人,著书立说,科研立国,为中华之崛起而奋力拼搏!

正能量电影观后感五篇

观《西南联大启示录》有感 看了西南联大的回忆录之后,才了解到西南联大成立正值争战年代,有一半的日子天天躲避日寇飞机的轰炸,物价飞涨。师生在半饥半饱的状态下,在那样艰苦的岁月里,却为中华民族培育了一大批人才,许多是蜚声中外的第一流的科学家。如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林、李振道;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今天的我们早已不用在那破不成形的屋子里上课,不用再忍饥挨饿。而有多少人又学会了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呢? 西南联大存在的时代虽然离我们已经久远,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欢声与泪水均以化作尘埃随风飘散,但西南联大那些灿若繁星的教授却始终留在我们的记忆中,他们对学生体贴入微、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他们所倡导的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将永远镌刻在中国的教育史上,散发出奇目的光芒。 现在的我们,作为师大的一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传承和发扬这种刚毅坚卓、学高身正的校训,努力让你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师大人。 当我们在七十多年以后纪念一个已经不存在的大学,所有人的感觉还是立足于当代。我们惊讶,我们感叹,一个物质之匮乏与精神之伟大形成鲜明对比的大学,一个在战火中诞生却见证了中国知识分子的韧性的大学,她让我们仰望。 西南联大坚持精神自由的治学态度,在战争年代仍然主张常态

教育,这为当时的学子提供了自由而广阔的学习空间。历史证明,西南联大之所以能创造出教育史上的神话,是因为开放的学术氛围。 我们学习西南联大精神,并不是要重复历史,而是应以一个新的面貌与姿态,塑造全新的有竞争力的大学,从而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 作为西南联大的学生,有幸观看西南联大不平凡的历史,感到无比欣慰。 抗日战争的烽火催生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这所特殊的学校。看着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深刻感悟到师大“刚毅坚卓,明德睿智“的校训。重温西南联大精神,忽然之间觉得自己成熟了许多,未来不再渺茫,我不再彷徨。明白了今日大学不仅是传授专业知识、造就专业人才的地方,也是塑造完美人格,全方位拓展素质技能的地方,更是传承中华人文精神,培育先进理念的地方。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不仅需要持续不断地重温西南联大之优良传统,而且需要知行合一,广开新时代之新风气,敢于直言,勇于创造,自强不息,为社会,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 西南联大,是一个汇聚人才的大学,我国许多著名的学者、作家都曾是这所大学的子弟。随着这些人的回忆,我们一起来到了那个承载着无数梦想,经历着多少风雨洗礼的胜地。 那时候的西南联大,可谓是简陋不堪的杂房。但艰苦的环境造就非凡的人才。在当时那样的学习环境,学生都不畏艰辛,兢

贪婪的代价警示教育片观后感

警示教育片观后感 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再一次接受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片中案例,令人深思,发人深省,教训非常深刻。我们都应从中吸取教训,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带头廉洁勤政。 首先,要加强学习。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另一方面要学习我市《关于加强党风廉正建设的若干规定》。通过学习,从而,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进而强化自己的公仆意识、纪律意识和廉正意识。要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当作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追求和立身之本,洁身自好,慎独慎行,清白为官,正直做人。 其次,要强化监督。失去制约和监督的权力犹如脱缰野的马,必然导致腐败,这是多起腐败案件给予我们的深刻警示。必须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使其在法律限定的范围和程序内行使职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才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依法办事,勤政为民,自觉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 第三,要廉洁自律。领导干部既要管好自己,也要管好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常言道:“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因此,领导干部必须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管得住细节,挡得住诱惑,在内心深处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我们必须从中深刻汲取教训。坚决反对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好人主义。带头抵制各种腐朽风气的侵蚀,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要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严格约束和要求自己,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做到常学常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加强自身修养,作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领导干部。

西南联大观后感

西南联大观后感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不得不说,看完《西南联大》这部纪录片之后,我被它的气氛感染了。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文人言语之间,描绘出那令人憧憬的年代,还有时代文人可敬可叹的风骨。所谓风骨者,置生死于度外,千金不改其志,万难不屈。国难当头,又是“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各地爱国青年离开家乡,求学归来。 他们用先进的思想与出色的才华,挽救水深炽热中的中华民族。他们在大学中传播西方先进文化,探索知识,冲击着旧中国的思想、文化、家庭与教育,同时还组织对抗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日本发起全面侵华战争之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为躲避战乱,三所一流大学齐聚昆明。“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在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等人的率领下,三校团结到了最后。在面对外敌入侵的情况之下,我们不再是一盘散沙,在有多少困难,都要克制,最后要把它联合到底。 正是这些大师,正是这些民族脊梁,把西南联大办好,培养了一代代像杨振宁、李政道这样的,在学术上有相当成就的人才。“但我们若着眼于文化的更可贵的一方面,则八年多的西南联大,始终都在雍容和睦的气氛中长成,这非特是我们教育史上的佳话,亦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有光芒的事情”。

这部纪录片,最终反映了西南联大为什么如此成功,同时也提现了我们作为大学生的使命。西南联大与许多优秀的前辈体现出来的艰辛奋斗、敬业勤学的精神,现在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所以我认为现今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学者之谓也,应有学实也。我们应该反省本身,坚决信仰,无畏无惧,忍辱负重,教书育人,著书立说,科研立国,为中华之崛起而奋力拼搏!

(完整版)银行警示教育片观后感

银行风险警示教育片观后感 近日,支行组织全体员工对一系列银行内部犯罪案件进行了学习,选取多个典型案例,集中反映和揭露了金融腐败分子蜕变的轨迹和社会危害:涉及贪污、职务侵占、挪用公款、盗用资金、受贿、玩忽职守、违规发放贷款、非法出具金融票证等。 这些人中,既有曾经辉煌的银行家,又有金融精英;既有高管人员,又有普通职工。他们不仅仅毁了自己,害了家庭,而且也损害了党和国家的金融事业,其教训刻骨铭心,令人深思。不凡的履历、骄人的业绩、光荣的称号,这些,他们都曾经拥有。遗憾的是,在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在人生道路的关键之处,他们却居功自傲,得意忘形,滥用手中的职权,亲手书写了令自己痛悔终生的人生败笔,毁掉了大好前程,断送了政治生命。他们的可悲之处在于,不能正确对待荣誉和权力。通过这次案件防范学习活动,我的主要心得体会如下:这次警示教育活动,采用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反面典型案例教育形式,使我从中得到一些深层次启示和警醒。分析典型案例,没有加强对权力监督制约是产生腐败的关键。通过警示教育,深刻反思自己,认识到自身在理想信念方面、在政治生活学习方面、在改造自己主观世界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我决心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尽快克服和纠正。 一、静下心来学习,努力改造世界观,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权力观。始终要坚持政治理论学习,要坚定理想信念。作为银行从业人员,只有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才能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好银行交给的工作任务。在学习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反面案例与正面教育相结合,注重学习效果,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 二、抵制住诱惑。始终坚持银行利益至上的宗旨,完成好银行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最根本的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银行利益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要把银行利益放在首位。要时刻注意树立警醒意识,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正确立场和态度,自觉维护银行的利益。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教育,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端正思想作风,提升思想境界。 三、管得住小节,谨防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正确看待和行使自己手中的权力,始终以银行利益为重,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耐得住艰苦,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

《西南联大》观后感

《西南联大》观后感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1 看完《西南联大》纪录片后,感触颇深。是抗日战争的烽火催生了这样一所优秀且特殊的学校——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它的诞生无疑是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磨难的,清华、北大、南开大学在日本的炮火逼迫下不得不迁校,于是他们联合起来来到了长沙成立了临时大学,最后来到了云南昆明,虽然现在已不在,但这所大学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无法抹去的,在云南师范大学里仍有西南联大的旧址与博物馆,供人们来回忆与纪念。 2 这部纪录片共有五集——八音合奏、刚毅坚卓、大学之大、火的洗礼、嘉荫长留,无一不在向我们讲述着西南联大的历史。三校联合没有任何分歧,由“寡言君子”梅贻琦担任西南联大的校长,他以清华的教学体制来管理西南联大,成果也是显著的。当然不少优秀的教授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小觑,被称为“好教授”的韩咏华改变院系进入了社会科学院关注教育;国文老

师沈从文教学吸引不少学生愿跨过整个昆明城来听一堂课;闻一多在抗日步行中不忘写生,采集素材;虽有助教但仍亲自批改学生作业的朱自清;吴宓,陈寅恪,郑天挺,吴大猷,华罗庚,杨振宁,邓稼先等一批爱国志士为了中国的胜利在默默的付出。 3 那时候的西南联大并没有太多资金,学习环境也是非常艰苦,一间茅草房就是一间教室,一把羊椅就是书桌与凳子,40多个人一间宿舍,再看看我们现在的学习环境,教学楼,阶梯教室,四人宿舍,多么舒适的环境,可竟很难再出现像以前那样的教授,我们是否该深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而即使如此他们仍坚持着“刚毅坚卓,明德睿智”的校训,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从不懈怠。在他们那个时代时刻都担心着日本人的突袭,只要警报器一响就拿着装满手稿的公文包到处躲避,而金岳霖在一次空袭中忘记跟着人群躲避,仍在教室里手握笔。不得不赞叹这些教授们对于文学的态度,没有丝毫怠慢。曾有人说,那些伟大的教授死去不需要一秒钟,而生产一名这样的人,则需要几十年。2018年逝去了多少伟大的人,不禁惋惜下一次这样的伟人出现还需要多长时间。曾有人这样比喻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最新警示教育片观后感(精选多篇)

警示教育片观后感(精选多篇) 第一篇:警示教育片观后感 警示教育片观后感 最近,我们通过远程教育网收看警示教育片,进行警示教育。一件件反面典型至今历历在目,警钟常鸣,催人自律。天堂与地狱,它们的门是对开的,既相对立,又相比邻。一念之差,一步之遥,便会走进与初始的愿望相反的境地。首先要增强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近年来,腐败问题已成为一个损害党的形象,疏远党群关系,危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严重问题。如果任其发展,就会危及党的生命,葬送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我们要从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高度,充分认识腐败问题的严重危害性,增强拒腐防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严格遵守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县制定的五项规定,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党怀律已之心,永远保持清正廉洁,一身正气。 其次,要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近些年来,一种令人痛心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领导干部工作几十年,也作了一些成绩,临近退休时却走上了腐化堕落、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一现象警示我们: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一辈子都不能放松世界观的改造,不能忘记党的根本宗旨,真正做到严以律己,廉洁从政,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为“官”,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把个人

的理想追求真正融到党、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去,甘做为人民埋头苦干的“老黄牛”,毫不起眼的“螺丝钉”。要抵得住诱惑,始终筑牢思想防线,不做权力、金钱、美色的俘虏,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要管得住小节,谨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严防从生活小节上被打开缺口而走向腐化堕落,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严格自律,防微杜渐。 第三,要自觉接受监督。作为一名党员,必须模范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自觉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要善于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诚心诚意地接受群众的批评意见,及时地修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要深入群众,密切干群、党群关系,要深切地认识到,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是对自己的关怀和爱护,自觉地把组织和群众监督当成“镜子”,经常照一照自己身上的“灰尘”,找准和纠正缺点错误,永葆清正廉洁。 浏河小学胡大雄 第二篇:警示教育片观后感 警示教育片观后感 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方海运 今天,学校组织观看了警示教育的电教片,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有些党员干部在个要欲望的驱使下逐步淡漠了法制观念,

《传承联大精神,找寻回归之路》阅读答案

《传承联大精神,找寻回归之路》阅读答案 传承联大精神,找寻回归之路 记者(以下简称记):《西南联大启示录》从采访摄制到播出历时3年时间,这又是您持续8年对西南联大关注的提炼,你眼中的西南联大是什么样的? 张曼菱(以下简称张):当年为了“绝徼移栽桢干质”,清华、北大、南开等校南迁,西南联大应运而生。它是一部历史,是到现在为止还发现得不够、张扬得不够,大家认识得也不够的一部历史;它是大学史,是一部学校史、教育史、人文史。应该让它浮出水面,进入大众的视野,让它所蕴藏的财富,成为社会的财富和大众的精神食粮。 记: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视角去研究西南联大呢? 张:我希望知识分子用自己的良知和热爱研究西南联大。社会进入到开放的世态,我们可以用广阔而不是狭隘的眼光来看待历史。我不希望谁以一种窥视隐私的投机方式,来进入这一部对于我们民族对于我们中国知识分子至关重要的辉煌历史。西南联大人是集体的苏武,联大是一种光明,一种骄傲,一笔财富。 记:你在《访谈录》中提到,在当代挖掘和发扬“重建西南联大的历史价值观”事关重要。你所理解的“西南联大的历史价值观”是什么? 张:体制,大学的管理,教授参与管理学校(也就是教授治校),以及全面的人文精神,这些都是历史的价值观。同时,学风比知识重要。让学生保持自由的活泼的个性,使学生们的思维活跃,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这才是一个充满个性、人文的大学。这样的大学,才能成为人才的输出地。 文化不是一本书,它是一条河,是一直变化的、有生命力的,那个时代的人们穿着长衫讲着现代文明,创造了新的文化阶段。这种文化从“五四”以来开始延续,虽被战争所迫而颠沛流离,万幸的是,以西南联大为代表的大师们,让5000年来的文化命脉得以延续。他们在此演绎和升华了中华民族古老的“气节”传统,显示出一种“中国文化人”的价值标准,即:知识分子不仅仅意味着拥有知识,而且也应该是国家道德和精神价值的体现。中华民族要实现全面复兴,必须要重拾这种文化精神。 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人生识字孤独始,人读书识字就是为了提升自己,这是一种成长。求同总是发现异,人的成长就是不断验证这种孤独,你可以掩饰,但是不能拒绝。世界还是这个世界,你如何解决这种距离感?就是回报。回报是我们这个民族最优秀的传统,这也是最后的出路,回报,让你感受到的,也是最深情的东西。我是一个既草根又有高台运作的幸运者,我从云南走出去,如果总是说云南太落后了,那何处是归宿呢?当你追求个人价值到了一个极高点,一定要回报,这也是熊秉明先生给我的启示,他说过:远行与回归,否则就是没有灵魂。关注西南联大,收存西南联大的史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了回归,做这件事,让我感觉与故土非常的近、非常的亲。 次之,就是个人得到了很大提升。我现在已不是一般意义的作家,做这件事,影响着我的人生,对生命和价值观的思考、取舍。我珍惜与这些泰斗级大师们的情缘,不能让他们失望。与这些才华横溢、经历过西南联大洗礼的老人相处越多,越让我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 再者,做这件事的过程,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要传承下去。我在中科院给学生们讲课,一个博士生说也只想看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的经历,我当着很多人批评他狭隘,没有人文基础,就成不了大师。过后他专门来找我签名,孺子可教!中国的年轻人是充满希望的,他们渴望全面、渴望“通才”,但没有人教他们。今后我会更多地给年轻人开一些讲座,把更多的回报给予他们,把大师们的衣钵、苦心传承下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