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章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难度偏大尖子生题(pdf

2017-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章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难度偏大尖子生题(pdf
2017-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章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难度偏大尖子生题(pdf

2017-2018学年鲁教新版九年级化学第五章第三节难度偏大尖子

生题(pdf有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某CaCO3和CaO的混合粉末中钙元素与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现取一定量的混合粉末高温煅烧,充分反应后得到固体5.6g,则生成气体的质量与下列最接近的是()

A.0.32g B.0.4g C.0.44g D.0.55g

2.部分变质的烧碱样品 27.9g,完全变质后与 7.3%的稀盐酸 300g 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为 314.7g,则此样品中变质的烧碱与未变质的烧碱的质量比为

A.2:3

B.2:1C.1:2D.1:1

3.一定量某 Fe2O3样品(含有少量的 FeO、CuO),与 100g 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该 Fe2O3样品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A.0.8 g B.1.6g C.3.2 gD.6.4 g

4.将金属钠投入水中会发生反应(2Na+2H2O═2NaOH+H2↑),现将 4.6g 钠投入95.4g 水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A.等于 4.6%B.等于 8.0%C.大于 8.0%D.小于 8.0%

5.由 Mg(OH)2和 MgO 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含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8%,取该混合物 10g,将其投入 200g 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稀硫酸溶质的质

量分数是(A.4.9%

B.9.8%C.14.7%D.19.6%

6.有 20gFe2O3和 CuO 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把混合物全部加入到 l00g 的硫酸溶液中,完全溶解.然后滴加 150gl6%的 NaOH 溶液,恰好完全沉淀.则所用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无法计算B.29.4%C.24% D.36.8%

7.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取 10克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 60 克稀硫酸分六次加入烧杯中,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10% B.9.8%C.83.3%D.49%

8.将一定质量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

生成沉淀的质量恰好等于原混合气体的质量,则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

碳质量比为(

A.14:11B.7:11C.11:14D.11:7

9.相同质量的 C、CO、CH4和 CH4O,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量最多的是()A.C B.CO C.CH4D.CH4O

10.有化学方程式:A+3B2=2C+2D,若参加反应的 A 的质量为 7g,参加反应的 B

的质量为 24g,生成 D 的质量为 9g,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4,则 B 的相对原子

质量为(

A.16B.20C.32D.36

11.在化学反应 2A+5B=4C+2D 中,已知 B 和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8:11,当一定量 A 恰好与 16gB 完全反应,生成 3.6gD,则 A 的质量为()A.5.2g B.9.6g C.17.6g D.22g

12.25℃时,某气态碳氢化合物与氧气混合后装入密闭容器中,经充分反应后,又恢复 25℃,此时容器内气体分子是反应前的一半.再经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本题不考虑生成一

吸收后,容器内几乎成真空.此碳氢化合物可能是(

氧化碳)

A.CH4B.C2H6 C.C2H2 D.C3H8

13.现有一不纯的氧化铜样品 16g 可能混有氧化铁、氧化镁、木炭粉、氯化钠中

的一种或几种,加入 200g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没有固体剩余,生成 3.6g 水,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固体样品中肯定含有木炭粉

B.原固体样品中只混有氧化镁

C.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水的质量为 184 克

D.所用的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19.6%

14.实验室里有一定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钡的混合物,现取该混合物加入到试管中与 200g 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 23.3g 不溶物.则原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7.9%B.12% C.20.2%D.50%

15.用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8.32g 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8.32g 混合物中含铁粉 7.04g

B.无色气体质量为 0.20g

C.溶液中硫酸亚铁的质量为 15.20g

D.实验中参与反应的 H2SO4的质量为 9.80g

16.在“4A+5B=4C+6D”的反应中,已知 17g 物质 A 与一定量的物质 B 完全反应生成 30g 物质 C 和 27g 物质 D,若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7,则物质 B 的相对分子质量()

A.16B.17C.32D.34

17.在反应 A+3B=2C+3D 中,已知 2.3gA 和 4.8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4.4gC,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8,则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6B.32C.46D.96

18.某碳酸钙样品 10g 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4.4g,则关于该样品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含碳酸钠

C.可能是碳酸钠、碳酸钙、碳酸镁的混合物

D.含杂质的石灰石

19.在已平衡的天平两边分别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等溶质质

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在左边烧杯中加入 10g 碳酸钙,要使天平再次保持平衡,

在右边烧杯中加入下列物质及质量为()

A.6.4g铜B.4.4g 铁

C.10g碳酸氢钾固体D.10g 氢氧化钠固体

20.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的 MgO 和 Mg(OH)2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加入氢元

素质量分数为 10%的稀硫酸 100g,恰好完全反应,得到 l06g 该温度下的不饱和

溶液。下列数据中,与原固体混合物中Mg(OH)2的质量分数最接近的是()A.53.7%B.59.2%C.62.5%D.67.2%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21.两金属 A 和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8:9,等质量的 A 和 B 分别与足量的

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之比为 3:4.则两金属的化合价之比为.22.有化学反应 A+2B═C+2D,若 9.8 克的 A 与 8.0g 的 B 完全反应生成 C 14.2g,

则生成 D

对分子质量为.若 A、B、C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98、40、142,则 D 的相.

23.H2和 O2的混合物 4g,点燃后使之充分反应,得到 1.8gH2O,反应前的混合物中,H2最多不超过.

24.张南同学取来某种品牌的胃药 30g 放入烧杯中,再加入 82g 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混合物的质量为 103.2g,此时溶液的 pH.7.若此胃药中只含氢氧化铝、氧化镁、碳酸氢钠等常见的治疗胃病药剂中的一种.且胃药中的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试回答:

(1)此胃药中含有的治疗胃病药剂是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列出参加反应的药剂质量(x)的比例式为

(4)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25.农业选种通常采取食盐浴法:将种子放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15%﹣20%的食盐水中,利用食盐水的密度大,使饱满的种子颗粒下沉,而瘪籽、病籽之类的却漂浮在页面,只需捞出漂浮的种子就达到了选种目的,为测定某氯化钠溶液是否可用于选种,根据 NaCl+AgNO3═AgCl↓+NaNO3原理,将硝酸银溶液滴入氯化钠溶

液做滴定实验,获得数据如表.

(1)反应后生成氯化银的质量为g.

(2)为了判断该氯化钠溶液是否可用于选种,请计算该氯化钠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26.实验表明:向含有碳酸钙的悬浊液中持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可以使碳酸钙

转化为碳酸氢钙,得到澄清溶液.现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 0.74gCa

(OH)2的澄清石灰水中,析出 0.5g 白色沉淀,则通入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可能是A、0.22g B、0.44g C、0.66g D、0.88g.

27.在反应 2A+3B=2C+4D 中 B、C、D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16:22:9,测得

,若 A 的相分子16gA 与适量的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C 和 D 的混合物g

质量为 M,则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8.某工厂排放废水是硝酸铜与硝酸的混合溶液,其中硝酸铜的戾量分数为 10%,

为回收金属银和硝酸铜,常加入铜粉取废水 215.2g 加入适量铜粉,恰好完全反

应后过滤分离,得到 21.6g滤渣和澄清滤液[已知相对分子质量:Cu(N03)2~188,AgNO3≈170]

(1)回收得到金属银的质量为

(2)求滤液中 Cu(N03)2的质量分数(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结果保留整数)

(3)若要将上述澄清滤液配制成 20℃Cu(N03)2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最简便

[注:20℃时,Cu(N03)2的溶解度为 125g].

的方法是

29.在反应 2A+3B═2C+4D 中,A 与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1:1,用一定质量

.的 A 与 12 克 B 恰好完全反应,生产 11 克 C,则 A 和 D 的质量比为

A.若 A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2,则 C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88

B.B 与 D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 16:9

C.同时生成 D 的质量是 19 克

D.反应中,A 与 C 的质量之比.

30.在 A+B=C+D 的反应中,若 20 克 A 和 10 克 B 正好完全反应生成 5 克 C,则 4

克 A 和克 B 完全反应可生成克 D,若 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75,

则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017-2018 学年鲁教新版九年级化学第五章第三节难度

偏大尖子生题(pdf 有答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

1.某 CaCO 3 和 CaO 的混合粉末中钙元素与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1,现取一 定量的混合粉末高温煅烧,充分反应后得到固体 5.6g ,则生成气体的质量与下

列最接近的是( )

A .0.32g

B .0.4g

C .0.44g

D .0.55g

【解答】解:充分反应后得到固体 5.6g ,为氧化钙的质量为 5.6g ,其中钙元素

的质量为 5.6g ×

×100%=4g ,氧元素的质量为 1.6g .由于钙元素守恒,而

原混合物中钙元素与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1,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2g ,则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2g ﹣1.6g=0.4g ,则对应的二氧

化碳的质量为 0.4g ÷(

×100%)=0.55g 。

故选:D 。

2.部分变质的烧碱样品 27.9g ,完全变质后与 7.3%的稀盐酸 300g 恰好完全反应, 所得溶液质量为 314.7g ,则此样品中变质的烧碱与未变质的烧碱的质量比为

A .2:3

B .2:1

C .1:2

D .1:1

【解答】解:设变质后总碳酸钠的质量为 x Na 2CO 3+2HCl=2NaCl +H 2O +CO 2↑

106 x

解得:x=31.8g

设未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y CO 2+2NaOH ═Na 2CO 3+H 2O

增量

44 13.2g

80 106

106﹣80=26

y

31.8g ﹣27.9g=3.9g

解得:y=12g

部分变质的烧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37.9g ﹣12g=15.9g 设变质的烧碱的质量为 z CO 2+2NaOH ═Na 2CO 3+H 2O

80 z

106 15.9g

解得:z=12g

则此样品中变质的烧碱与未变质的烧碱的质量比为 12g :12g=1:1 由以上计算可知,D 正确。 故选:D 。

3.一定量某 Fe 2O 3 样品(含有少量的 FeO 、CuO )

,与 100g 9.8%的稀硫酸,恰好 完全反应。该 Fe 2O 3 样品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

A .0.8 g

B .1.6g

C .3.2 g

D .6.4 g

【解答】解:设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x , 由物质的转变和质量守恒定律可得:

O ﹣﹣﹣H 20﹣﹣﹣H 2SO 4

16 x

98 100g ×9.8%

解得:x=1.6g

由以上计算可知 B 正确。 故选:B 。

4.将金属钠投入水中会发生反应(2Na +2H 2O ═2NaOH +H 2↑)

,现将 4.6g 钠投入 95.4g 水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 A .等于 4.6%

B .等于 8.0%

C .大于 8.0%

D .小于 8.0%

【解答】解:设生成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x ,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 y 2Na +2H 2O ═2NaOH +H 2↑

46 80 2 4.6g

x

y

=

x=8g y=0.2g

=

则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8.02%

>8% 故选:C 。

5.由 Mg (OH )2 和 MgO 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含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8%, 取该混合物 10g ,将其投入 200g 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稀硫酸溶质的质

量分数是( A .4.9%

B .9.8%

C .14.7%

D .19.6%

【解答】解:因 Mg (OH )2+H 2SO 4═MgSO 4+2H 2O ,MgO +H 2SO 4═MgSO 4+H 2O , 混合物恰好完全反应,则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等于 MgSO 4 中镁元素的质量, 设稀硫酸溶质的质量为 x ,则

Mg ~H 2SO 4~MgSO 4

24

98 120

10g ×48% x

解得 x=19.6g

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9.8%

故选:B 。

6.有 20gFe 2O 3 和 CuO 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把混合物全部加入到 l00g 的硫 酸溶液中,完全溶解.然后滴加 150gl6%的 NaOH 溶液,恰好完全沉淀.则所用

【解答】解:设 100g 硫酸溶液中 H 2SO 4 的质量为 x ,由 Na 和 SO 42 之间的关系

据如下: 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 .无法计算

B .29.4%

C .24%

D .36.8%

+ ﹣

得:

H 2SO 4~2NaOH

98 x

x=29.4g

80 150g ×16%

所用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9.4%

故选:B 。

7.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取 10 克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 60 克稀硫酸分六次加入烧杯中,均充分反应,实验数

A .10%

B .9.8%

C .83.3%

D .49%

【解答】解:由表中的数据可知,10g 的稀硫酸完全反应消耗的锌的质量为:10g ﹣9.35g=0.65g ,

设 10g 稀硫酸中溶质质量为 x Zn +H 2SO 4═ZnSO 4+H 2↑

65 98

0.65g

x

解得:x=0.98g

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9.8%

由以上计算可知 B 正确。

故选:B。

8.将一定质量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恰好等于原混合气体的质量,则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质量比为()

A.14:11B.7:11C.11:14D.11:7

【解答】解:由“生成沉淀的质量恰好等于原混合气体的质量“可得 m一氧化碳+m二氧化碳=m碳酸钙.而碳酸钙可以看成是分解所得的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则 m一

氧化碳+m二氧化碳=m氧化钙+m二氧化碳.而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对应的碳酸钙分解所得二氧化碳相等,则有 m一氧化碳=m氧化钙。

设碳酸钙的质量为 100g

CaCO3CaO+CO2↑

100 100g

56

56g

44

44g

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质量比 56g:44g=14:11

故选:A。

9.相同质量的 C、CO、CH4和 CH4O,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量最多的是()A.C B.CO C.CH4D.CH4O

【解答】解:

假设可燃物的质量为 mg。

设 mg 碳消耗的氧气为 x

C+O2

1232

CO2

mg x

=

x≈2.7mg

设 mgCO 消耗的氧气为 y 2CO+O22CO2

56 mg

32

y =

y≈0.57mg

设 mgCH4消耗的氧气为 z

CH4+2O22H2O+CO2 1664

mg z

=

z=4mg

设 mgCH4O 消耗的氧气为 a

2CH4O+3O24H2O+2CO2

64 mg

96

a =

a=1.5mg

可知等质量可燃物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CH4

故选:C。

10.有化学方程式:A+3B2=2C+2D,若参加反应的 A 的质量为 7g,参加反应的 B 的质量为 24g,生成 D 的质量为 9g,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4,则 B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6B.20C.32D.36

【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若参加反应的 A 的质量为 7g,B2的质量为

24g,生成 D 的质量为 9g 可知,C 的质量为:7g+24g﹣9g=22g

设 B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x,则:

A+3B2═2C+2D

6x44×2

24g22g

解得:x=16。

故选:A。

11.在化学反应 2A+5B=4C+2D 中,已知 B 和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8:11,当一定量 A 恰好与 16gB 完全反应,生成 3.6gD,则 A 的质量为()A.5.2g B.9.6g C.17.6g D.22g

【解答】解:根据“反应 2A+5B=4C+2D 中,已知 B 和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8:11”,则可假设 B 和 C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8a、11a,

设 16gB 完全反应生成 C 反应的质量为 x

2A+5B=4C+2D

40a44a

16g x

x=17.6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6g+A=17.6g+3.6g,故 A=5.2g。

故选:A。

12.25℃时,某气态碳氢化合物与氧气混合后装入密闭容器中,经充分反应后,又恢复 25℃,此时容器内气体分子是反应前的一半.再经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容器内几乎成真空.此碳氢化合物可能是()(本题不考虑生成一氧化碳)

A.CH4B.C2H6 C.C2H2 D.C3H8

【解答】解:因为最后容器内几乎是真空,说明可以剩余气体,但是很少,由于

不考虑生成一氧化碳,应该理解是氧气,最近接近真空,则剩余气体与原气体总

体积相比,越小真空程度越大。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数和剩余气体的分子数和

为可燃物和氧气的分子数的和的一半。逐一配平化学方程式,分析可燃物和氧气的分子数的和,对比二氧化碳的分子数即可:

假设每个反应剩余气体都是 1 体积,从分子的角度理解为 1 分子。

A、CH4+2O2CO2+2H2O,可燃物和氧气分子数的和为 3,加上剩余 1 分子氧气,反应前的总分子数为 4 分子,而二氧化碳和剩余氧气分子总数为 2,所以为一半,但是当经过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剩余体积为 1,也就是为四分之一;

B、2C2H6+7O24CO2+6H2O,可燃物和氧气分子数的和为 9,加上剩余 1 分子氧气,反应前的总分子数为 10 分子,而二氧化碳和剩余氧气分子总数为 5,所以为一半,但是当经过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剩余体积为 1,也就是为十分之一;

C、2C2H2+5O24CO2+2H2O,可燃物和氧气分子数的和为 7,加上剩余 1 分子氧气,反应前的总分子数为 8 分子,而二氧化碳和剩余氧气分子总数为 5,不到一半。错误;

D、C3H8+5O23CO2+4H2O,可燃物和氧气分子数的和为 6,加上剩余 1 分子氧气,反应前的总分子数为 7 分子,而二氧化碳和剩余氧气分子总数为 4,超过了一半。错误;

AB 对比,真空度更高的是 B。

故选:B。

13.现有一不纯的氧化铜样品 16g 可能混有氧化铁、氧化镁、木炭粉、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加入 200g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没有固体剩余,生成 3.6g 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固体样品中肯定含有木炭粉

B.原固体样品中只混有氧化镁

C.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水的质量为 184 克

D.所用的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19.6%

【解答】解:据无固体剩余可推断混合物一定不含木炭粉。所以 A 错误。由于生成的水的氢元素来自硫酸,氧元素来自金属氧化物,所以可得关系式O∽∽∽H2O∽∽∽H2SO4

设氧化物中的氧元素的质量为 x,硫酸的质量为 y

O∽∽∽H2O∽∽∽H2SO4

16

x

=

x=3.2g y=19.6g

18

3.6g

=

98

y

所以用的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为×100%=9.8%.所以 D 错误。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水的质量为 200g﹣19.6g+3.6g=184g.所以 C 正确。

金属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而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氧化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20%

×100%=20%

×100%=30%×100%=40%

所以杂质是氧化铁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或者氧化镁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或者是氧化铁、氧化镁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所以 B 错误。

故选:C。

14.实验室里有一定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钡的混合物,现取该混合物加入到试管中与 200g 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 23.3g 不溶物.则原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7.9%B.12% C.20.2%D.50%

【解答】解:假设全部是碳酸钠,其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3%

假设全部是碳酸钡,其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100%≈6.1%

所以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介于 6.1%~11.3%

故选:A。

15.用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8.32g 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8.32g 混合物中含铁粉 7.04g

B.无色气体质量为 0.20g

C.溶液中硫酸亚铁的质量为 15.20g

D.实验中参与反应的 H2SO4的质量为 9.80g

【解答】解:由于溶液只含一种金属离子,所以只能是亚铁离子,所以铜元素全部转化为单质铜。同时铁完全反应,所以铁参与两个反应,一个是和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另一个是和生成的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设与硫酸铜反应的铁的质量为 x,与氧化铜反应的硫酸质量为 y,生成的硫酸亚铁的质量为 z,氧化铜的质量为 w

CuO+H2SO4=CuSO4+H2O

Fe+CuSO4=FeSO4+Cu

可得关系式为

Fe∽∽∽∽H2SO4∽∽∽∽FeSO4∽∽∽∽Cu∽∽∽∽CuO

56981526480 x y z 1.28g w ====

x=1.12g

y=1.96g

z=3.04g

w=1.6g

则和硫酸反应的铁的质量为 8.32g﹣1.12g﹣1.6g=5.6g

设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的质量为 a,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 b,消耗的硫酸的质量为 c

Fe+H2SO4=FeSO4+H2↑

56981522

5.6g c a b

===

a=15.2g

b=0.2g

c=9.8g

A、8.32g 混合物中含铁粉为 8.32g﹣1.6g=6.72g;错误;

B、无色气体质量为 0.20g,正确;

C、溶液中硫酸亚铁的质量为 15.20g+3.04g=18.24g.错误;

D、实验中参与反应的 H2SO4的质量为 1.96g+9.8g=11.76g.错误;

故选:B。

16.在“4A+5B=4C+6D”的反应中,已知 17g 物质 A 与一定量的物质 B 完全反应生成 30g 物质 C 和 27g 物质 D,若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7,则物质 B 的相对分子质量()

A.16B.17C.32D.34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B 的质量为 30g+27g﹣17g=40g

设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x

4A+5B=4C+6D

4×17 17g

5x

40g =

x=32

故选:C。

17.在反应 A +3B=2C +3D 中,已知 2.3gA 和 4.8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4.4gC ,D 的

相对分子质量为 18,则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16

B .32

C .46

D .96

【解答】解:生成 D 的质量为 2.3g +4.8g ﹣4.4g=2.7g 设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x A +3B=2C +3D

2.3g x

2.7g 3×18

x=46 故选:C 。

18.某碳酸钙样品 10g 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4.4g ,则关于该样品

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定是纯净物

B .一定含碳酸钠

C .可能是碳酸钠、碳酸钙、碳酸镁的混合物

D .含杂质的石灰石

【解答】解:反应的质量比分别是:

CaCO 3+2HCl ═CaCl 2+H 2O +CO 2↑

100

Na 2CO 3+2HCl ═2NaCl +H 2O +CO 2↑ 44

106

MgCO 3+2HCl ═MgCl 2+H 2O +CO 2↑ 44

84

44

10 克的碳酸钙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恰好生成 4.4 克的二氧化碳,10 克的碳酸钠与 足量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少于 4.4 克,10 克的碳酸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 的二氧化碳多于 4.4 克,所以碳酸钠与碳酸镁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能混合成与碳 酸钙等效的物质。

故选:C。

19.在已平衡的天平两边分别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在左边烧杯中加入 10g 碳酸钙,要使天平再次保持平衡,在右边烧杯中加入下列物质及质量为()

A.6.4g铜B.4.4g 铁

C.10g碳酸氢钾固体D.10g 氢氧化钠固体

【解答】解:左侧:

设加入 10g 的碳酸钙引起的左盘质量增加为 x

CaCO3+2HCl═CaCl2+H2O+CO2↑100

10g 质量增加量

44100﹣44=56

x

=

x=5.6g

左盘净增加了 5.6g,所以右盘也应该净增加 5.6g 才能平衡。

加入 6.4g 铜,由于铜和盐酸不反应,所以增加量为 6.4g,不符合要求,天平不平衡。

加入 4.4g 铁,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增加量小于 4.4g,不符合要求,天平不平衡。

加入 10g 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但无气体生成,所以增加量为 10g,不符合要求,天平不平衡。

故选:C。

(当然也可以进一步计算,如果先分析确定进行了排除,进一步的计算可以省略。所以注意解答技巧。

设加入 10g 的碳酸氢钾引起的右盘质量增加为 y

KHCO3+HCl═KCl+H2O+CO2↑100

10g

=质量增加量

44100﹣44=56

y

y=5.6g,符合分析。

故选:C。

20.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的 MgO 和 Mg(OH)2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加入氢元

素质量分数为 10%的稀硫酸 100g,恰好完全反应,得到 l06g 该温度下的不饱和

溶液。下列数据中,与原固体混合物中Mg(OH)2的质量分数最接近的是()A.53.7%B.59.2%C.62.5%D.67.2%

【解答】解:设 100g 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为 y

y××100%+(100g﹣y)××100%=10%×100g

y=12.25g

设氢氧化镁的质量为 x,则氧化镁的质量为 6g﹣x,设与氧化镁反应的硫酸的质

量为 a,则与氢氧化镁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 12.25g﹣a

MgO+H2SO4=MgSO4+H2O

40

6g﹣x 98 a

=

Mg(OH)2+H2SO4=MgSO4+2H2O

58

x

=

x≈3.2g 98

12.25g﹣a

原固体混合物中 Mg(OH)2的质量分数为×100%≈53.7%。

故选:A。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21.两金属 A 和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8:9,等质量的 A 和 B 分别与足量的

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之比为 3:4.则两金属的化合价之比为

【解答】解:设金属的质量为 m,AB 的化合价分别是 x、y;

2:3.

(完整版)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检测题(含答案)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检测题 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100 g干冰完全变成100 g气体 B.1升芝麻和1升大米混合,总体积小于2升 C.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D.一定量的煤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所有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煤的原质量 2.已知氢氧化钡和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无气体放出,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放出气体,稀硫酸和锌反应放出气体。用下列装置进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反应前后称量天平不平衡的是() 3.在一密闭的容器内盛有20 g H2、O2和N2的混合气体,在实验室中某同学误加热此密闭容器,混合气体在密闭的容器内爆炸,冷却后,测知生成H2O 18 g,请帮此同学判断剩余的气体不可能是() A.H2和N2 B.O2和N2 C.H2、O2和N2 D.2 g N2 4.在2A+B2C反应中,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6 g B.32 C.16 D.32 g 5.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 ..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 B.水通电分解:2H2O 2H2↑+ O2↑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2P+O2P2O5 D.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KMnO4K2MnO4+MnO2+O2↑ 6.(2013·广州)浓硝酸和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 + 4HNO3Zn(NO3)2 + 2H2O + 2X↑,则X为() A.H2 B.NH3 C.NO D.NO2 7.科学家提出:“硅是未来的石油”,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2C Si+n 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学方程式中n =1 B.Si是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之一 C.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 D.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8.(2013·天津)现将10 g A和足量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10 g A完全反应后生成8 g C和4 g 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A.1∶1 B.2∶1 C.4∶1 D.5∶1 9.(2013·泰安)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 C.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复习 第一章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 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 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 ④研究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

【鲁教版】2021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含答案)

【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专题训练 专题1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夯 实 基 础 1.【来宾】下列实验能够用于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图K7-1 2. 【北京】下列关于S +O 2=====点燃SO 2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B .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 C .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D .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 3.【张家界】农业生产中有一种氮肥,若运输过程中受到猛烈撞击,会发生爆炸性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2X===2N 2↑+O 2↑+4H 2O ,则X 的化学式是( ) A .NH 4NO 3 B .NH 4HCO 3 C .NH 3·H 2O D .NH 3 4.【泰安】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 、Y 、Z 、W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若W 为水,则X 或Y 必定为酸或碱 B .若X 为化合物,Y 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C .m 的数值为32 D .参加反应的X 与Y 的质量比为1∶4 5.【泰安】科学家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超级储能装置,如图K7-2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K7-2 A .参加反应的X 、Y 两物质粒子的个数比为3∶4 B .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C .W 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D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 6.某同学写了以下化学方程式: A .Mg + O 2=====点燃MgO 2 B .KClO 3=====MnO 2△KCl + O 2↑ C .2H 2O 2=====通电2H 2O +O 2↑ D .2H 2↑+O 2↑=====点燃2H 2O E .3Fe +2O 2===Fe 3O 4 根据化学方程式错误的不同,将其序号填入以下相应的空白处。

初中化学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单元检测题(附答案)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检测题(A卷) (60分钟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A.物质的总质量 B.元素种类 C.原子数目 D.分子数目 2.纯净物M在密闭容器中微热就分解为NH3、H2O和CO2,根据这一实验事实能得出的结论是() A.M由四种元素组成B.M的化学性质很稳定C.M中有氨气D.M可能是碳酸氢钠3.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 B.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 C.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D.随着科技的发展,精密仪器为我们定量研究化学变化创造了条件 4.已知:X和Y两种物质共80g,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Z与W的质量比为11:9,且反应中消耗X的质量是生成W的质量的4/9,则反应中消耗Y的质量为()A.16g B.36g C.44g D.64g 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g 5 2 20 2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11 28 5 A. 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g 6.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7.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可能是单质 B.若消耗3g的乙,则生成17g的丙 C.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8.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是SO2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 D.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B.在化学方程式C+O2点燃CO2中,“点燃”不可改成“燃烧” C.化学方程式2H2O通电2H2↑+O2↑读作:水等于氢气加氧气点燃 D.化学方程式S+O2点燃SO2↑中的”↑”应当去掉 10.煤矿坑道内”瓦斯”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气体,若不及时通风排除,遇到火星极易发生爆炸,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aCH4+bO2点燃cCO2+dH2O,则化学计量数之和等于()A. 4 B. 5 C. 6 D. 7

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3--4章知识点详细总结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一、电解质的有关定义 物质 单质 化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和有机物。如SO 3、CO 2、C 6H 12O 6、CCl 4、CH 2=CH 2……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绝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和盐。如HCl 、NaOH 、NaCl 、BaSO 4 弱电解质:弱酸、弱碱和水。如HClO 、NH 3·H 2O 、Cu(OH)2、H 2O …… 混和物 纯净物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 在一定条件下(溶于水或熔化)能否电离(以能否导电来证明是否电离) 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鉴别方法: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 2、强电解质与弱电质的本质区别: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或是否存在电离平衡)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②SO 2、NH 3、CO 2等属于非电解质 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 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 4全部电离,故BaSO 4为强电解质) 4、强酸(HA )与弱酸(HB )的区别:(1)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pH (HA)<pH (HB) (2)pH 值相同时,溶液的浓度C HA <C HB (3)pH 相同时,加水稀释同等倍数后,pH HA >pH HB 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1、水的电离平衡:H 2O H + + OH - 水的离子积:K W = [H + ]·[OH -] 25℃时, [H + ]=[OH -] =10-7 mol/L ; K W = [H + ]·[OH -] = 10-14 注意:K W 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则K W 值一定; K W 不仅适用于纯水,适用于任何溶液(酸、碱、盐)。 2、水电离特点:(1)可逆 (2)吸热 (3)极弱 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 (1)酸、碱 :抑制水的电离(pH 之和为14的酸和碱的水溶液中水的电离被同等的抑制)(2)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是吸热的)(3)易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pH 之和为14两种水解盐溶液中水的电离被同等的促进) 4、溶液的酸碱性和pH : (1)pH= -lg[H + ] 注意:①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可能是 溶液) ;②pH <7 溶液不一定是酸性溶液(只有温度为常温才对); ③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可能是 溶液)。 (2)pH 的测定方法:酸碱指示剂——甲基橙、石蕊、酚酞 pH 试纸 ——最简单的方法。 操作:将一小块pH 试纸放在洁净的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未知液点试纸中部,然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数即可。 注意:①事先不能用水湿润PH 试纸;②只能读取整数值或范围

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单元复习课时练习 (新版)鲁教版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单元复习 学号 班级 姓名 1.已知甲和乙是两种化合物,根据甲+HCl→乙+H 2O ,甲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氧元素__,乙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氯元素__。 2.在用白磷(白磷与红磷组成相同,着火点为40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晓涵同学将橡皮塞上的细玻璃管下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白磷,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观察到A 、C 中气球的大小不同,用化学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白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使瓶中压强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C 中气球变小,A 内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所以A 、C 中气球大小不同__。 (2)将C 再次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仍然平衡,在此化学反应中,从具体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分析天平平衡的原因是__参加化学反应的白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__。 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 、Y 、Z 、W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C ) 物 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20 m 16 14 反应后的质量(g) 4 6 60 50 A.m 的数值为64 B .反应中W 与Z 的质量比为5∶6 C .参加反应的X 与Y 的质量比为1∶4 D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4.某纯净物3 g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 g 二氧化碳和5.4 g 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该纯净物中含有C 、H 元素,不含O 元素 B .该反应中O 2和CO 2的质量比为14∶11 C .该反应中O 2和H 2O 的分子数之比为7∶6 D .该纯净物中C 、H 原子的个数比为1∶4 5.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2H 2O 2=====催化剂 2H 2O +O 2↑含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 .可表示双氧水是由水和氧气化合而成的 B .双氧水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C .2个双氧水分解生成2个水和1个氧气 D .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每34份质量的双氧水分解生成16份质量的氧气和18份质量的水 6.化学方程式4P +5O 2=====点燃 2P 2O 5表示( D ) A .磷加氧气等于五氧化二磷 B .磷与氧气混合后可生成五氧化二磷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归纳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归 纳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一、反应热、焓变 1.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反应热。包括燃烧热和中和热。 电 离 : 注意: 水解 : 吸热反应的发生不一定需要 常见的吸热反应: 铵盐与碱的反应:如NH 4Cl 与Ba(OH)28H 2O 加热才能进行。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CaCO 3== CaO + CO 2 生产水煤气:C + H 2O == CO+H 2 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C+CO 2=2CO 燃烧反应 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 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CaO(Na 2O 、Na 2O 2)与水的反应 浓酸与强碱溶于水 2、焓变: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反 应的焓变。 符号:用ΔH 表示 单位:kJ/mol 放热反应:ΔH= —QkJ/mol ;或ΔH<0 吸热反应:ΔH= +QkJ/mol ;或ΔH>0 3、反应热产生的原因: 宏观: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不同,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观: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生成所放出的能量不同,ΔH=____________ 二、热化学方程式 1.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能表示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的注意点 (1)需注明ΔH 的“+”与“—”,“+”表示 ,“—”表示 ;比较ΔH 的大小时,要考虑ΔH 的正负。 (3)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g 、 l 、s 、aq 注意: 放热反应不一定常温下就自发进行,可能需要加热或点燃条件。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知识点归纳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一.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化学变化的实质 (1)宏观解释:有新物质生成,物质的种类发生了改变,但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2)微观解释: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分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各种原子的数目也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2.化学反应前后各种量的关系 3.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参加”两字,是指实际参与了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包括反应后剩余的和反应前已有的物质的质量。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既包括反应物,也包括生成物。 (2)“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中的“各物质”不仅包括固体、液体、也包括气体。 4.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以下几点: (1)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变化,不包括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质量守恒”,并不包括诸如体积等方面的守恒。实际上,化学反应前后“体积并不一定守恒”。 (3)质量守恒定律中的“质量”指的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或者是所有生成物的总质量。运用时不能遗漏反应物或生成物,尤其是不能遗漏气态物质。 (4)在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试验时,如果有气体参与反应,或反应有气体生成时,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内进行。 (5)在化学变化中,提供的反应物不一定都恰好完全反应。 二.化学方程式(重点、难点)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1.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原则:(1)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2.化学方程式中包含的内容: (1)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及反应条件。反应物在左、生成物在右,之间用“ ”相连,读作“生成”;反应条件写在“ ”上方,如果是常温常压下,不加以任何条件就能发生的反应,不注明反应条件;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时,之间用“+”相连,读作“和”。 (2)化学计量数:反映了化学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保证“ ”两边的原子种类、数目都相同。 (3)某些生成物的状态:“↑”: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有气体生成时,则标注在生成的气体物质化学式后面;“↓”: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反应物中没有难溶物,而有沉淀析出,则标注在生成的难溶物的化学式后面。 3.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 (1)写:必须根据反应事实,弄清楚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并正确的书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书写化学式时,要考虑化合价,保证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2)配:即配平化学方程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数字,使“—”左右两边的原子种类、数目都相同。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 (3)注:注明反应条件,用“↑”、“↓”标注出某些生成物的状态。 (4)等:将“—”变为“ ”。 4.要求: (1)熟记常见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重点记住“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2)把握规律: ①单质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燃烧,生成氧化物。即反应物是单质与氧气,反应条件一般是“点燃”(Al 、Cu 除外),生成物是该单质对应的氧化物; ②可燃性化合物在氧气中燃烧,充分燃烧后,化合物中的C 元素转化为CO 2、H 元素转化为H 2O 、S 元素转化为SO 2。 ③置换反应的特点就像“第三者插足”:活泼的单质将不活泼的单质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主要发生在金属之间。 ④复分解反应:互相交换成分。 (3)不熟悉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①根据提供的化学反应事实书写化学方程式:如,镁带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炭黑和氧化镁:根据这句话,就能判断出反应物是:Mg 、CO 2;生成物是:C 、MgO ;反应条件是:点燃。则化学方程式为:2Mg+CO 2点燃C+2MgO ②根据反应物书写:首先就要判断反应类型,根据该类型反应的规律,判断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如,写出乙烷(C 2 H 6)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化合物在氧气中燃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

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三节化学平衡 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原电池 第二节化学电源 第三节电解池 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归纳与整理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与原理 章节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 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焓变知识点总结

【 一、焓变、反应热 要点一:反应热(焓变)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用热量来描述,叫做反应热,又称焓变,符号为ΔH,单位为kJ/mol,规定放热反应的ΔH为“—”,吸热反应的ΔH为“+”。 特别提醒: (1)描述此概念时,无论是用“反应热”、“焓变”或“ ΔH”表示,其后所用的数值必须带“+”或“—”。 (2)单位是kJ/mol,而不是kJ,热量的单位是kJ。 (3)在比较大小时,所带“+”“—”符号均参入比较。 要点二: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放热反应的ΔH为“—”或ΔH<0 ;吸热反应的ΔH为“+”或ΔH >0 ?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 ?H=E(反应物的键能)-E(生成物的键能)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①放热反应: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 ②吸热反应: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 3.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 4.通过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可用来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稳定性。 如C(石墨,s)C(金刚石,s)△H3= +1.9kJ/mol,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金刚石的能量高,石墨比金属石稳定。 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除了遵循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的数值和符号可能不同,因此必须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用s、l、g分别表示固体、液体和气体,而不标“↓、↑”。 2.△H只能写在热化学方程式的右边,用空格隔开,△H值“—” 表示放热反应,△H值“+”表示吸热反应;单位为“kJ/mol”。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H的值要与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H也要加倍。 5.正反应若为放热反应,则其逆反应必为吸热反应,二者△H的数值相等而符号相反。 三、燃烧热、中和热、能源 要点一:燃烧热、中和热及其异同

系统复习-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复习学案

系统复习―――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一、基础回顾(请认真填写,想不起来的查资料、商量) 二、典型例题 考点1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014.山东菏泽)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物甲的质量等于生成物丁的质量 C.甲和丙均为有机物

D.甲的化学式为C2H2 考点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 通过一年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化学方程式.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考点3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014.山东烟台)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久置的氢氧化钠和一瓶未标浓度的稀盐酸,为测定氢氧化钠的变质情况和稀盐酸的浓度,他们取9.3g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再向锥形瓶中滴加未知浓度的稀盐酸,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 (1)9.3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2)未知浓度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课堂速效达标 1.(2014.江苏南京)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B.化学反应的快慢 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D.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 2、(2014.广西桂林)二硫化碳(CS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S2+3O2点燃CO2+2X,,据此推断X的化学 式为() A、S2O6 B、SO3 C、SO2 D、S 3、解释下列事实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生石灰作干燥剂:CaO+H2O=Ca(OH)2 B、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CO+Fe2O3=Fe+CO2 C、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KMnO4加热K2MnO4+MnO2+O2 D、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的废水:2NaOH+H2SO4=Na2SO4+2H2O 4.(2014.广西贺州)在反应A+B=C+D中,20g A和10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 C,若要制得5g D,则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 知识点总结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1、反应热与焓变:△H=H(产物)-H(反应物) 2、反应热与物质能量的关系 3 4 ①多数的分解反应 ② 2NH 4Cl(s)+Ba(OH)2·8H 2O(s)=BaCl 2+2NH 3+10H 2O ③ C(s)+ H 2O(g) 高温 CO+H 2 ④CO 2+ C 高温 2 CO 5、反应条件与吸热、放热的关系: 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的条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取决与 反应物和产物具有的总能量(或焓)的相对大小。 6、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除了遵循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放热反应△H 为“-”,吸热反应△H 为“+”,△H 的单位为kJ/mol ②反应热△H 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因此应注意△H 的测定条件;绝大多数化学反应的△H 是在298K 、101Pa 下测定的,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系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分数或小数。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反 应已完成的数量,所以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计量数必须与△H 相对应;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7、利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8、电极反应的书写: 活性电极:电极本身失电子 ⑴电解: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 惰性电极:溶液中阴离子失电子 (放电顺序:I ->Br ->Cl ->OH - ) 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发生还原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 (放电顺序:Ag +>Cu 2+>H +) 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 反应过程 总能量 总能量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知识点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一、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 1、从宏观上讲: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生成了新物质。 如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一磷,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一氧化碳。 2、从微观上讲: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 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二、质量守恒定律 1、概念: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的基本定律之 5 它告诉我们化学变化只能改变物质的种类而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 2、注意: ①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化学变化,不能应用于物理变化。 例:冰融化成水,大块矿石砸碎变成小块矿石,这些变化前后物质的质量 总和虽然相等,但不能把物质的这种变化说成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②适量守恒定律说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它方面的守恒。 例:对于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的反应来说,参加反应的各气体的质量 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各气体的质量之和,但其总体积却不一定相等。 ③注意正确认识“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如有的反应需要使用催化剂, 不能将催化剂视为反应物。 :10g食盐水蒸发得到3.2g氯化钠和6.8g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分析: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而该变化为物理变化,不能用 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 :反应前所有物质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所有物质的总质量吗? 分析:质量守恒定律强调“参加反应”,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以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质量”。 3、利用原子、分子只是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1)化学反应的实质: 化学反应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它物 质(生成物)的过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过程可表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复习导学案.doc

1、内容: 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 ⑵是 守恒而不是体积守恒。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元素的 和 不变 微观:原子的 不变 两改变 宏观: 的种类一定改变 微观: 的种类一定改变 (3) 一个可能变 的数目可能改变 1.、用 表示 叫做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通过日主学习,梳理知识,能自?主形成知识网络。 2、通过夏习质量守恒定律,能解释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能推断化学反应中某物质的组成元素。 3、通过复习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写法,能根据反应事实书写化学方程式。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一)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适用范围是所有的化学变化,对物理变化 (3)杂质和剩余物质都没有参加反应,不属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不能计算在内。 (4)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包括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物质的质量,不能因为生成了气体而误认 为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微观解释: 3、化学反应前后: (1)六不变 宏观: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二)化学方程式 2.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质”的意义:表明反应物、 “量"的意义:表明务物质之间的

【例 2]化学反应前后, 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 ②原了的种类 ③分子数目 ④分了的种类 ⑤元素的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⑦物质的种 A.①②⑤⑥ B.①②③⑤ C.①②⑤⑦ D.③④⑥ ⑦ “微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 如.在4P + 5O2点燃2P 2O 5的反应中表示 与 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若 从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原子、分子个数比来看表示:个磷原子与 氧分子生成了 个五 氧化二磷分子;从它们的质量比来看表示:每 份质量的磷跟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3、书写原则 (1) (2) 4、书写步骤:。 【典型知识点辨析】 (一)质量守恒定律: 【例1】下列实验不能用于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匚其硫酸辆液 做多氢氧化钠 B 溶弦 【例3】己知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了,原了间的短线代表原了的结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示中共有3种分子 B. 说明化学反应中原了不可分 C. 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即时训练】 1、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 蜡烛燃烧越来越小 B.镁条燃烧质量增加 C.樟脑丸越来越小 D.碳酸钙受热后质量变小 A D.

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 知识点总结材料

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一、焓变、反应热 要点一:反应热(焓变)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用热量来描述,叫做反应热,又称焓变,符号为ΔH,单位为kJ/mol,规定放热反应的ΔH为“—”,吸热反应的ΔH为“+”。 特别提醒:(1)描述此概念时,无论是用“反应热”、“焓变”或“ ΔH”表示,其后所用的数值必须带“+”或“—”。 (2)单位是kJ/mol,而不是kJ,热量的单位是kJ。 (3)在比较大小时,所带“+”“—”符号均参入比较。 要点二: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放热反应的ΔH为“—”或ΔH<0 ;吸热反应的ΔH为“+”或ΔH >0 ?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 ?H=E(反应物的键能)- E(生成物的键能)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①放热反应: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 ②吸热反应: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 3.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 4.通过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可用来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稳定性。 如C(石墨,s) C(金刚石,s)△H3= +1.9kJ/mol,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金刚石的能量高,石墨比金属石稳定。 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除了遵循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的数值和符号可能不同,因此必须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用s、l、g分别表示固体、液体和气体,而不标“↓、↑”。 2.△H只能写在热化学方程式的右边,用空格隔开,△H值“—” 表示放热反应,△H值“+”表示吸热反应;单位为“kJ/mol”。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H的值要与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H也要加倍。5.正反应若为放热反应,则其逆反应必为吸热反应,二者△H的数值相等而符号相反。 三、燃烧热、中和热、能源 要点一:燃烧热、中和热及其异同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单元测试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1.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 10 g冰受热融化成10 g 水 B. 1升芝麻和1升大米混合,总体积小于2升 C. 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D. 一定量的煤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所有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煤的原质量 2.下列有关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将5 g铁和5 g铜混合加热后,物质的总质量为10 g,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一定不会发生变化 C. 5 g硫和5 g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为10 g D.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在一密闭的容器内盛有20 g H2、O2和N2的混合气体,在实验室中某同学误加热此密闭容器,混合气体在密闭的容器内爆炸,冷却后,测知生成H2O 18 g,请帮此同学判断剩余的气体不可能是() A.H2和N2 B.O2和N2 C.H2、O2和N2 D.2 g N2 4.在2A+B===2C反应中,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6 g B.32 C.16 D.32 g 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P+5O2P2O5 B.2KMnO4K2MnO4+MnO2+O2↑ C.2CO+O2=2CO2 D.H2SO4+NaOH=NaSO4+H2O 6.工业上煅烧硫铁矿用来生产硫酸,用X表示硫铁矿中的主要成分。煅烧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4X+11O22Fe2O3+8SO2,则X为() A.FeS2 B.Fe2S3 C.FeSO4 D.FeS 7.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4HCl(浓)MnCl2+2X+Cl2↑,其中X的化学式为() A.H2O B.H2O2 C.HClO D.O2

《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一、焓变、反应热 要点一:反应热(焓变)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用热量来描述,叫做反应热,又称焓变,符号为ΔH,单位为kJ/mol,规定放热反应的ΔH为“—”,吸热反应的ΔH为“+”。 特别提醒:(1)描述此概念时,无论是用“反应热”、“焓变”或“ ΔH”表示,其后所用的数值必须带“+”或“—”。 (2)单位是kJ/mol,而不是kJ,热量的单位是kJ。 (3)在比较大小时,所带“+”“—”符号均参入比较。 要点二: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放热反应的ΔH为“—”或ΔH<0 ;吸热反应的ΔH为“+”或ΔH >0 ?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 ?H=E(反应物的键能)-E(生成物的键能)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①放热反应: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 ②吸热反应: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 3.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 4.通过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可用来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稳定性。 如C(石墨,s)C(金刚石,s)△H3= +1.9kJ/mol,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金刚石的能量高,石墨比金属石稳定。 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除了遵循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的数值和符号可能不同,因此必须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用s、l、g分别表示固体、液体和气体,而不标“↓、↑”。 2.△H只能写在热化学方程式的右边,用空格隔开,△H值“—” 表示放热反应,△H值“+”表示吸热反应;单位为“kJ/mol”。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H的值要与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H 也要加倍。 5.正反应若为放热反应,则其逆反应必为吸热反应,二者△H的数值相等而符号相反。 三、燃烧热、中和热、能源 要点一:燃烧热、中和热及其异同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测试题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测试题 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22题,共44分)、非选择题(第22题~第31题,共56分)两部分。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 14 Cl 35.5 S 32 Zn 65 Fe 56 Mg 24 K 39 Mn 55 第Ⅰ卷(选择题 4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第Ⅱ卷的表格中。) 1.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g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的质量为16g; C.无数实验证明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 质量守恒定律只适合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 2.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为原料的新型手机电池,其容量为锂电池的10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原理为: 2CH3OH + 3X + 4NaOH == 2Na2CO3 + 6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A.O2 B.CO C.CO2 D.H2 3.化学方程式3Fe + 2O2Fe3O4可读作() A.铁加氧气等于四氧化三铁 B.三个铁加两个氧气等于一个四氧化三铁 C.铁和氧气点燃后生成四氧化三铁 D.铁加氧气点燃等于四氧化三铁 4.如右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 B、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属于化合物 C、该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 含有2个A原子 5.在化学反应C+O2==CO2中,若生成m个CO2分子,则参加反应的氧原子的个数是() A、m B、2m C、m/2 D、4m 6.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加热(内含空气),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的是()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 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尿素:CO(NH2) 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醋酸:冰醋酸、食醋CH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甘油、丙三醇:C3H8O3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石炭酸:苯酚蚁醛:甲醛HCHO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蚁酸:甲酸HCOOH 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麦芽糖:C12H22O11淀粉:(C6H10O5)n 硬脂酸:C17H35COOH 油酸:C17H33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HOOC—COOH 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2和水,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二、颜色 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Fe2+——浅绿色Fe3O4——黑色晶体Fe(OH)2——白色沉淀Fe3+——黄色Fe (OH)3——红褐色沉淀Fe (SCN)3——血红色溶液 FeO——黑色的粉末Fe (NH4)2(SO4)2——淡蓝绿色Fe2O3——红棕色粉末FeS——黑色固体铜:单质是紫红色Cu2+——蓝色CuO——黑色Cu2O——红色CuSO4(无水)—白色CuSO4·5H2O——蓝色Cu2 (OH)2CO3—绿色Cu(OH)2——蓝色[Cu(NH3)4]SO4——深蓝色溶液BaSO4、BaCO3、Ag2CO3、CaCO3、AgCl 、Mg (OH)2、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Al(OH)3白色絮状沉淀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 Cl2、氯水——黄绿色F2——淡黄绿色气体Br2——深红棕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 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CCl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KMnO4--——紫色MnO4-——紫色 Na2O2—淡黄色固体Ag3PO4—黄色沉淀S—黄色固体AgBr—浅黄色沉淀 AgI—黄色沉淀O3—淡蓝色气体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SO3—无色固体(沸点44.8 0C)品红溶液——红色氢氟酸:HF——腐蚀玻璃 N2O4、NO——无色气体NO2——红棕色气体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 三、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