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梅浅谈略读课教学

王俊梅浅谈略读课教学
王俊梅浅谈略读课教学

浅谈略读课教学(原创)

“略读”作为一种阅读方式,相对于精读而言,“略读”意在粗知文章大致的内容,从整体上迅速把握阅读材料的大致意思,判断阅读材料的重点要点。学会略读是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因此,从小学语文的教材编排来看,略读课文的篇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略读课文逐册加大了数量、加长了篇幅,每一组精读课文后面都有相应的略读课文。新课程实施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只重视精读课文的教学,对略读课文的教学研究甚少,因而不能很好地把握它的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两种倾向,要么与精读课文的教学没有什么区别,字词句段、篇章结构,面面俱到、精雕细琢;要么就轻描淡写、囫囵吞枣,一读带过,学生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如何上好略读课,在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略读课教学应体现自主阅读的层次性

对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应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受之以法,循法而学。

略读课上学生应该有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机,但自主阅读并不是就不要教师的引领,自主阅读还应体现阅读的层次性。当略读成为一项教学活动的时候,作为教师就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深入、有效地开展有层次的阅读。我在教学《失去的一天》、《刘三姐》、《海上英魂》等这些略读课文时,就注重引导学生按照“初读、细读、再读”这三个环节层层递进,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逐步达到“读中感知、读中研悟、读中明理”。在“初读”这一环节中,我先问学生“你准备通过第一遍读书,完成哪些学习任务?”然后再让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学习任务(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和自己定的学习任务自由读课文。这样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细读”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学生自提问题,然后补充,再从中选择出几个主要问题,让学生小组合作,自由选择一至两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流解决。这样充

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也会逐渐提高倾听和表达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在“再读明理”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引导学生在读和说的过程中,逐渐领悟课文中心内涵,明白道理,受到教育或启示。

二、略读课教学不排斥对重点语段的精读

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么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如果只把读书停留在初读阶段,不加总结与反刍,读到的东西就会成为过眼烟云。如果教师理解上有差异,就会使教学陷入盲目性。以为粗知就是浅知,粗知就是少知。其实,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的,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词学句等许多头绪,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但在阅读的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通过有层次的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陶冶与语言感悟上也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我在教学《刘三姐》一课时,就注重引导学生品读刘三姐的唱词“大路不平众人踩,情理不合众人排。横梁不正刀斧砍,管你是斜还是歪。”和“没后悔,你会腾云我会飞,黄蜂歇在乌龟背,你敢伸头我敢锥。”等,让学生读中体会歌词的韵味美,感悟刘三姐的勇敢和聪明,感悟刘三姐敢于仗义执言的精神品质;在教学《海上英魂》一课时,我重点抓住邓世昌的话“我们为国作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现在‘致远’舰伤弹尽,无力再战。我决定以我伤残之舰撞沉‘吉野’,与‘吉野’同归于尽。”引导学生反复感情朗读,在读中感受邓世昌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崇高的爱国精神;我在教学《失去的一天》一课时,结合妈妈教育佩佳的那段话“……现在无论你多么努力,也无法了解你失去的这一天所应了解的一切。”让学生仔细读后充分交流,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从而明白一天过去了,就不再回来,无论多么努力,都不能再回到这一天,进而懂得时间的宝贵。

三、略读课教学还应注意语文课程资源的适量拓展

新课程实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略读课文分散编排在每个单元中,这样编排的目的除了迁移精读课文习得的阅读方法与人文内涵外,还应该让略读课文发挥延伸的作用。在教学略读课文时,应适量拓展本单元或课外的相关材料作为课程资源,使略读课文能真正起到学习主体总结与提升作用。

中高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他们喜欢开放式的课堂,喜欢比较自主化的学习过程。略读课上,教师更应让学生学得自主、学得开放。《台湾蝴蝶甲天下》这篇略读课文层次清晰,适合学生自学。我在教学这一课时,就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设置多项超级链接:有“图片欣赏”、“词语花篮”、“课文导读”、“佳句欣赏”和“课外链接”等。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是先学课文还是先欣赏图片,是先积累词语还是先欣赏佳句。这样学生学起来自主选择的空间很大,主动性强,积极性高,效果当然事半功倍。

总之,略读课不能像精读课那样面面俱到、精雕细琢,也并不等于可以粗略地教学。相反,教师更要认真备课,精心准备,因课施教,因生施教。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轻松、愉悦地学有所获。

例谈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

例谈小学语文略读教学策略 王安房小学刘进婵 一、精读和略读 略读,是相对于精读的一种阅读方式。就是以抓住文章主要信息为基本目的,大略地、非精细地读。略读教学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迅速地通过文本的阅读,获取信息,把握文本主旨从而为我所用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当今知识与信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时代尤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又在阶段目标中明确第二学段要“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第三学段要“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精读和略读都是阅读的最基本的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叶老在《略读指导举隅》(叶绍棠朱自清著,重庆商务印书馆)的前言中写道:“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什,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略读是学生在取得了精读的经验和方法后的一种自主阅读实践。 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精读与略读的关系,注意三点: 一是精读与略读的融合,既品词析句,又海量阅读。精读课上,落实了叶圣陶所说的“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略读课上,落实了诗人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精读与略读好比阅读教学的两翼,紧密配合,缺一不可。

二是理解与运用的融合。理解是为了运用,运用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理解。精读课上,体会情感并把“学语文”落实到位;略读课上,突出训练重点,强化巩固,形成能力。 三是学文与学法的融合。以精读课为例,以例悟法;略读课作为练习,依法自学。 二、略读课文的性质和重要地位 以现行冀教版教材为例,略读课文一般都安排在单元的最后或者精读课文的后面。它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三四年级每册各有6篇,占总篇数20%;到了五六年级,略读课文增至12篇,占课文总量的40%,这样的安排目的很明确:它是学生提升独立阅读能力的实践机会,是联系课内外阅读的工具。人教版语文教参的教学提示告诉我们略读课文的性质:“略读课文具有明显的独立阅读性质。安排略读课文,主要是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本功,用于阅读实践,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三、略读课文教学的两大突出问题 反观现实的略读课文教学中,我们的老师对略读课文教学取得了一些经验,总结了一些方法,但更多的还是一些问题和困惑,主要表现在: 1、不知取舍,略读课文精读化。 把略读课文等同于精读课文,词句品析、朗读感悟、人文熏陶,教师都想面面俱到,不忍舍弃。这样使略读课的功能得不到实现,学

略读课文的特点及教学策略(汪潮)#优选.

略读课文的特点及教学策略 汪潮 时间:2011年10月14日 地点:杭州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 主讲:汪潮 新文化运动,叶圣陶与朱自清就合著过《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提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的思想,主张把阅读课一分为二,建立精读与略读结合的课型。 《语文课程标准》中一共出现了5个“略读”。我国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对略读提出学习要求,一直到初中阶段达到能够熟练地运用。 一、概念界定 方法:精读、略读、浏览 《语文课程标准》从阅读方法的角度,明确指出小学生要“学习精读、略读、浏览”。 《现代汉语词典》:精读:反复仔细地阅读;略读:大略地读;浏览:大略地看。 (这信息告诉我们,这是方法层面) 1、从阅读策略来看:“精读在于深入,准确而有创见地理解阅读材料。“略读”意在粗知文章大致的内容,从整体上迅速把握阅读材料的大致意思,判断阅读材料的重点和要点;“浏览”

意在较快地搜寻、捕捉、提取有关信息,迅速作出判断,选择阅读方向和阅读材料。 2、从阅读的过程看,“精读”是要仔细研读,品味推敲,制订作者的旨意,阅读速度相对来比较慢些;“略读”是大略地读,只求粗知大意,讲求一定的阅读速度;“浏览”就是大略地看,快速扫读,具有较高的阅读速度。 3、从应用的角度看,“略读”与“精读”是相对而言的,“精读”“精”到什么程度,什么水平。“略读”“略”到什么程度并没有绝对的明确的界限。“略读”和“浏览”只有略微差别。 二、课型:精读课文教学与略读课文教学 略读与精读是从阅读方法的角度分类的。 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是从课文的类型划分的。 略读课文教学,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半独立地阅读文章,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学生从精读课文教学中初步习得阅读方法,要借助略读课文教学进一点熟练掌握,逐步形成独立阅读能力,为课外自读做好准备。(目的、功能是迁移学过的方法)(一)定位比较: 精读课文教学:学习新的阅读方法,基于教师指导的阅读。 略读课文教学:尝试运用阅读方法,基于学生合作的半独立阅读。先读课文教学:运用阅读方法,初步形成阅读能力。基于学生个别的独立阅读。 (二)教学目标比较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流程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流程 新课标指出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课文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训练的重点。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这就说明我们在略读教学中,确定的教学目标要简明而合理。 现在的语文教材,在每一单元都编排了2~3篇的略读课文。略读就是略知大意,能够及时的捕获到所需要的信息。而略读教学就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略读课文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方法用于阅读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品质。下面就略读课文教学的流程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在这一环节中要让学生对课文有兴趣,有主动读课文的愿望。充分预习课文,了解课文相关知识,利用文前导读,质疑问难,明确阅读目标。教师要善于架起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的过渡桥梁,充分利用回顾前文、资料补充、文前导语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人教版教材在每一课略读课文前都有一段承上启下的提示语,如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的提示语是这样写的: 祖国的西部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灿烂的历史文化。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其中光辉的一页。读读下面这篇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有条件的还可以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和同学交流。

这段提示语优美生动,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延续了本组课文的主题,又明确提出了这篇课文的阅读要求。我们可以把这段提示语概括为两个方面: 1、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这是要求我们在教学初始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文中介绍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 2、搜集有关丝绸这路的故事和同学交流。 这点则是要求我们在学完课文的同时,能够引导学生课后去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增进与同学间的合作。 像这样,对提示语进行解读,既有助于我们教师找准重点,又能及时有效地展开略读课文的教学。 二、粗读课文,感知大意。 这一环节要让学生达到自主读书,扫清阅读障碍,了解文章脉络,粗知文章大意的目标。针对不同年级的阅读训练要求,引导学生学习扫读、猜读、跳读、浏览、快速默读等方式,用小标题、抓重点词、找中心句等方法简要概括文章大意。此环节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对与文章主旨不相关联的词句可以一目十行,养成快速提炼有效信息的略读习惯。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么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如果只把读书停留在初读阶段,不加总结与反刍,读到的东西就会成为过眼烟云。如果教师理解上有差异,就会使教学陷入盲目性。以为粗知就是浅知,粗知就是少知。其实,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的,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词学句等许多头绪,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

浅谈如何提高实训课的实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实训课的实效性 发表时间:2012-8-6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2年第4期作者:王彩霞[导读] 实训课的前期准备工作相当重要,它是保证实训质量和完成实训任务的前提。 王彩霞北京金隅科技学校信息系 102403 摘要实训课,顾名思义就是实习训练课,或者叫实践操作课,是具有实用价值的教学组织形式,它不同于文化理论课教学,也不同于企业那样组织生产,有自身的特点和独特的原则。实习实训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在职业技术教育中起主导作用。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的过程,关系到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能否就业或就业以后能否胜任工作岗位要求。因此,如何提高实习实训课教学实效性,就是我们作为职业院校教师必须考虑并且迫切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这两年的《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训课的实际教学,对如何提高实训课的实效性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训前准备教学方法课堂气氛教学评价 一、充分的准备,是保证实训实效性的前提 实训课的前期准备工作相当重要,它是保证实训质量和完成实训任务的前提。实训教师要拿出多于实训课2至3倍的时间和精力,做好各项准备。 首先,从物质上,要准备好场地及所需教具等。比如,我们为了保证《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训课的顺利开展,从设备上做到了充足的准备,除了有宽敞明亮的实训中心及工具外,我们还为学生准备了不同型号及不同作用的计算机。其中,一部分是用来用于学生初始练习,让学生在这部分计算机上能熟练掌握硬件的安装。第二部分是能通过自检的计算机,学生只有在通过在第一部分计算机练习的基础上,才能用这部分计算机进一步练习硬件组装,学生在安装完成后,计算机能通过开机自检,如

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异同

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异同 双柏妥甸小学:鲁先丽 摘要: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可见略读只是一种与精读和浏览并列的阅读方法。而略读课文作为课文的一种形式呈现在师生面前时,它只是个例子,一个提供教师教与学生学习略读的载体。略读课文中并不排斥精读,因此我认为略读课文中可以略中显精,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学习课文的方法。 略读课文的教学,最关键的是教师自身对文本的认真解读和准确把握,要使课堂在思路清晰、条理简约的基础上不失丰赡,应是“教”略而“学”丰。这个“略”度应该介于精读与独立阅读之间,不是囫囵吞枣,更不是越俎代庖牵着学生走,同时在学生自读感悟的基础上又不失教师有效的引导,让学生沉浸在文本之中,和文本一起呼吸、一起慨叹、一起喜怒哀乐,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逐步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其实是快乐的心灵之旅,“精略相辅”的幸福之旅!长久以来,略读课文在语文教学中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它是课文中的组成部分,不教不行;另一方面,正因为它是“略读”课文,因此,在教学中往往被大多教师所忽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轻描淡写,一读而过,学生对课文也没留下多大印象。长此以往,限制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对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略读课文教学,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使略读课文教学达到它应有的目标。以下是我在略读课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和采取的策略。 策略一:紧抓提示,凸显重点 我们知道略读课文一般只有一课时,在这短短的一课时中,教师快速有效地抓准略读课文的教学重点,使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形成一个系统,形成教学合力,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冶情操的功能。如何抓?从哪里抓?每篇略读课文前的导语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人教版实验教材在每一课略读课文前都有一段承上启下的提示语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有条件的还可以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和同学交流。提示语优美生动,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延续了本组课文的主题,又明确提出了这篇课文的阅读要求。我们可以把这段提示语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这是要求我们在教学初始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文中介绍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 二、搜集有关丝绸这路的故事和同学交流。 这点则是要求我们在学完课文的同时,能够引导学生课后去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增进与同学间的合作。 像这样,对提示语进行二次解读,既有助于我们教师找准重点,又能及时有效地展开略读课文的教学。 策略二:注重预习,培养自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语:“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激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 学策略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内容摘要】新课标提出略读要求,教育者开始重视略读课文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略读教学应该是以运用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为主要任务的教学。我结合自己教学实际谈谈略读课文教学策略: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自读的时间;抓住“阅读提示”,简化教学环节;巧用自读卡,提高略读课文教学有效性;延伸学习过程,拓宽文本视野。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发挥略读课文的独特功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实验教材,将课文分为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选读课文三类。略读课文在语文课程中所占的比重随着学段而增大,但目前的略读课文教学主要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把略读课文上成一课时的精读课文;二是把略读课文当成自读课文。略读教学应该是以运用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为主要任务的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认为略读课文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教学策略: 一、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自读的时间 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是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发挥略读课文的巩固迁移功能,教师应在课堂上大胆放手,留够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自读时间,有充分的实践机会。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英雄雨来》是一篇篇幅长、故事性较强的略读课文,它的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粗知文章大意,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和运用“抓住人物神态、动作和语言来感悟人物形象”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并不难,我们“不必精雕细琢,不必理解全部字词句,应该放手培养

学生的阅读能力。”我在教学时只安排一课时,处理得比较成功:我在谈话导入揭题后,让学生读书三分钟,检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和一些词语的理解;然后提出问题“文章写了雨来的哪几件事”引导学生再次初读,给学生留足五分钟,放手让学生概括。学生巩固迁移了在《夜莺的歌声》中学会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很快捕捉信息,概括小标题,概括能力和略读能力得以培养;第三次教师留足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迁移巩固“抓住人物言行,感悟人物形象”的阅读方法,自主感悟雨来的英雄形象,而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使学生对人物有更深的认识。这样一堂课四十分钟就有十八分钟让学生自读,学生在一次次充分的阅读中,运用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二、抓住“阅读提示”,简化教学环节 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展开教学。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阅读重难点,提高学习实效;又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简约,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面面俱到,教学环节的繁琐复杂,使整个教学结构粗线条化。 如课文《卡罗纳》【四(上)下同】前面就有这样一段“阅读提示”:“海峡两岸骨肉同胞的全力救助,挽救了小钱的生命。这篇课文选自《爱的教育》,体现了另一种关爱之情。默读课文,看看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是怎样做的;再说说你从大家的言行中受到什么启发。”这段“阅读提示”除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外,着重对课文的主旨和阅读方法、学习的重难点、语文学习的拓展点给予了提纲性的导向,体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习重点。

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略读课文具有较明显的独立阅读性质。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排略读课文,主要是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本功,用于阅读实践,逐步提高独立阅读能力。据此,略读课文的教学应采用以下策略。 一、精选课文内容 略读课文应体现学生的独立阅读,教学时间少于精读课文,所以,教学重点必须高度集中,无关重点的内容应坚决舍弃。不忍割爱,贪多求全,不仅有悖略读课文的定位,而且因教学时间短,必然“伤其十指”,降低教学效益。以下是从一位教师《永生的眼睛》(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略读课文)教学设计中提取的教学框架。 (一)质疑揭题。 (二)探究学习,释疑解惑。 1?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谁捐献了角膜?在他们捐献角膜时,“我”的态度如 何? 2.你从哭喊中体会到什么? 3.父亲的哪些教育引导,使“我”从不情愿到遵从遗愿? 4?请同学们再读第5~8自然段,看一看还有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5?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温迪又怎样使“我”的态度由“遵从遗愿”转变为“主动捐献”? 6.默读第9~13自然段,勾画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并做批注,想想令你感动的原因。(学生勾画句子做批注后,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7.温迪去世后,“我”收到一封角膜银行的信。阅读来信,谈谈你对“永生”的理解。 8.共同解答在学课文前提出的问题。 9.了解我国眼角膜捐献的情况。 (三)交流体会,课外延伸。 引导学生谈一谈应该怎样对待器官捐献。 鼓励学生课后通过办板报、广播、写倡议书等形式向家长及社会宣传器官捐献的意义。 (四)总结全文。 播放歌曲《爱的奉献》,集体朗诵“父亲”的话。 尽管只是一个框架,依然可以看出教学内容繁琐,与教学精读课文无别。作为略读课文的教学,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不妨围绕三个重点让学生展开独立阅读:第一,父亲要为母亲捐献器官时,“我”14岁;“我”要为父亲捐献器官时,“我” 女儿温迪恰巧也14岁。听到亲人要捐出器官时,“我”和温迪各有什么反应?默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边读边想:她们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的反应?第二,画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思考:你是怎样理解“永生的眼睛”的?第三,找出课文中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片段,多读几遍,然后写下自己的感受。提出要求后,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学习时间,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在全体学生基本完成阅读要求后,再组织交流和评价。这三个要求难度适中,不琐碎,学生经过认真读书思考,完全可以独立完成。 二、强化独立活动 在上述《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中,教师设问过多,指导过细,学生失去独立读书、思考和动笔的时间。若是放手让学生带着前文所说的那三个具有较大思考价值的问题独立阅读,那么,学生外显性的独立学习活动和内隐性的独立思维活动都会得到强化,能有效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略读课文的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教师的适度指导下,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充分质疑。当然,强调学生独立阅读、自我实践,并不排斥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通过

浅谈小学略读课文教学中提问的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915194107.html, 浅谈小学略读课文教学中提问的设计 作者:张应兵 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10期 为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我们教师总会设计很多问题。让学生跟着教师设计的问题不断的获取新知。那么,在略读课文教学时,教师应该如何去设计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呢?结合本人在教学中的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 首先,要掌握提问的原则 在教学略读课文时,教师不能与精讲课文同等对待。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要掌握提问的原则。 第一,教师要明确你提问的意义。小学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精讲课文是主体,略读课文是补充。但这补充却是使学生学会应用阅读的最基本方法的手段之一。因此,它既不能像精讲课文一样重形式,讲方法,又要求教师要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教学过程。如果课堂枯燥乏味,或者流于形式,都无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吸收到一定的知识,还会让学生对学科产生厌倦的心理。因此,略读课文课堂提问的设计要做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及时反馈信息,引导和控制学生的学习意向。 第二、提问要选择覆盖面广又有针对性的问题。略读课文在提问时,没有必要做到面面俱到,教师备课时要认真研究,根据教学内容、要求、目的以及学生实际情况,从整体性上设计问题。 第三、提问要有顺序。教师的提问要构成学生已有的心理水平与新的学习需要之间的矛盾。要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和思维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形成一条教学的思维链。 第四、提问要有阶段性。提问的阶段性要根据语文学科的阶段性的特点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结合每个学段的课程目标设计相应的问题。这样,就不会造成提问脱离学生的实际。 其次,要掌握提问的技巧 因为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是多方面的,学生思维方式和理解层次的不同,教师在略读课文的教学时,提问不能千篇一律,应该多种多样。 第一、激趣提问。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只有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会进一步的去探求新知。

实训课的教学模式

实训课课堂教学模式 实训课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上与文化课、专业课有显著的区 别。在教学内容方面,实训课以传授操作技能为主,在教学目的上, 以学生对知识的实践运用为主,实训课是以文化课、专业课主教学内容为基础而指导实践的,其课堂教学不同于传统的理论教学形式, 体现其自身的教学规律、特点及组织形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抓好实训课的教学环节,我们认为,实训课教学结构按照组织教学、精讲示范、学生操作、巡回指导、实训总结五个环节进行设置。这五个环节不仅各具教学功能,而且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2分钟) 组织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做好上课前物质和精神上的准备。从教学场景上使学生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保证实训课顺利进行,组织教学不仅在课的开始阶段进行,而且要贯穿全课始终,维持好实训课的秩序,使学生处于实训的正常状态。 二、精讲示范(10分钟) 精讲示范是决定实训课成败的一个关键环节。 1?精讲(5分钟)。主要内容是:精讲实训操作技能的有关的操作要领,做到精而不散。 (1)回顾本节实训的理论要求、依据。将所用工具、仪器设备、原材料备好备齐,按规定要求放置。 (2)实训目的、要达到的目标。首先讲清本次实训的目的要求,要 达到的目标,其次讲清仪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规范。 (3)核对材料、器械等是否准备充足。 (4)实训步骤,讲清关键操作技能和技巧、安全事项,引导学生在实训中树立认真、刻苦、一丝不苟的精神和掌握提高实训效率的方法。 讲解时应切忌理论的重复和对实训内容的复述,内容应简明扼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指导性。 (5)安全要求及其它注意事项。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流程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流程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流程 新课标指出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课文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训练的重点。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这就说明我们在略读教学中,确定的教学目标要简明而合理。 现在的语文教材,在每一单元都编排了2~3篇的略读课文。略读就是略知大意,能够及时的捕获到所需要的信息。而略读教学就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略读课文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方法用于阅读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品质。下面就略读课文教学的流程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在这一环节中要让学生对课文有兴趣,有主动读课文的愿望。充分预习课文,了解课文相关知识,利用文前导读,质疑问难,明确阅读目标。教师要善于架起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的过渡桥梁,充分利用回顾前文、资料补充、文前导语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人教版教材在每一课略读课文前都有一段承上启下的提示语,如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的提示语是这样写的: 祖国的西部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灿烂的历史文化。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其中光辉的一页。读读下面这篇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有条件的还可以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和同学交流。

这段提示语优美生动,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延续了本组课文的主题,又明确提出了这篇课文的阅读要求。我们可以把这段提示语概括为两个方面: 1、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这是要求我们在教学初始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文中介绍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 2、搜集有关丝绸这路的故事和同学交流。 这点则是要求我们在学完课文的同时,能够引导学生课后去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增进与同学间的合作。 像这样,对提示语进行解读,既有助于我们教师找准重点,又能及时有效地展开略读课文的教学。 二、粗读课文,感知大意。 这一环节要让学生达到自主读书,扫清阅读障碍,了解文章脉络,粗知文章大意的目标。针对不同年级的阅读训练要求,引导学生学习扫读、猜读、跳读、浏览、快速默读等方式,用小标题、抓重点词、找中心句等方法简要概括文章大意。此环节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对与文章主旨不相关联的词句可以一目十行,养成快速提炼有效信息的略读习惯。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么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如果只把读书停留在初读阶段,不加总结与反刍,读到的东西就会成为过眼烟云。如果教师理解上有差异,就会使教学陷入盲目性。以为粗知就是浅知,粗知就是少知。其实,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的,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词学句等许多头绪,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

学习略读课文方法

谈略读课文的教学方法 人教版教材中从三年级开始就有略读课文,三上的32篇课文中有8篇是略读,占总数的25%;四上的32篇课文中有14篇是略读课文,约占总数的44%;五六年级则占到了50%左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编辑的用心。但是,很多老师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也存在着略读课文怎么上的问题,什么可以略,什么不可以略?略读课文可以上成精读课文吗?还有,学生的阅读能力不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学中,略读课文把握的不好。这些问题都困扰着我们,所以,略读课文的专项研讨变得非常重要。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这些话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道出了略读课文教学的重要功能。《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一、明确目标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对略读课的教学要求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课文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学习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二、因“材”施教 教材虽然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但它是重要的教学资源。 1.根据课文结构因“材”施教。每一篇略读课文前都有阅读提示。阅读提示从激发阅读兴趣入手,一般提出一两个问题,侧重引导学生理解主要内容、揣摩教学思路,或引导学生从所阅读的文章扩展开去。对大多数略读课文来讲,教师根据阅读提示组织教学活动,皆可做到“提纲挈领”;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主阅读学习。 2.根据课文特点因“材”施教每一篇略读课文,皆有它自己的特点。我们应根据课文自身的特点展开教学,既遵循文本正确的价值取向,又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把握好教学的尺度 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要把握好尺度,既不搞过细剖析,也不作随意教学,要确立略读课文教学的明确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学中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让学生自主学习。 略读课文要突出“略”字,略的是教师的精讲细说,强调“以学生自读为主”,让学生唱“主角”。教师不要包办代替,不要强行“灌输”,充分信任学生。教师甚至可以组织学生围绕某个重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辩论,充分展示学生的独特思维和阅读体验,从而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 2.重“导”轻“教” 自读课文的教学强调“以学生的自读为主”,并不意味着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略读课要真正达到“略”,教师就必须更加注重引导和调控。为了使教学中充分体现出“导”,教师应策划好课堂教学方法,及时、准确地评价学生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 同时,略读课强调的是让学生学会阅读,教师要教学生如何去快速阅读,如何把握文章内容,而不是教学生具体的字、词、句等实实在在的考试知识。重“导”轻“教”,不是让教师退居幕后,而是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深入、有效地开展有层次的阅读。 3.略读教学不等于略读,粗知大意并不是浅知。 略读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它承担着更为广泛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中要授之以法,“教是为了不教。”

浅析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

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 市实验小学郭丽红 【容摘要】长久以来,略读教学一直游走于精读的边缘,游走于没有掌声的角落。随着略读的广泛应用,教育者开始重视略读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我们的略读教学仍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没有准确的定位。至此,提出采取“激活读书热情,奠定基调;用活提示语,结构求简;留足读书时间,精当点拨;活出重点,略中求‘精’;拓活课外,整合资源”五步略读教学策略,力求引发共同的思考。 【关键词】略读教学教学现状定位教学策略 长久以来,略读教学一直游走于精读的边缘,游走于没有掌声的角落。随着略读的广泛应用,教育者开始重视略读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我们的略读教学仍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没有准确的定位。我们该如何正视略读教学的现状,探寻一条有效的略读教学之路呢? 一、透视略读课文的教学现状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安排略读课文,篇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透视当前略读课文教学,存在以下几种误区: 1. 略读课文精读化。综观全套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其中的略读课文无论从容、还是语言上看,大多为名家名篇,文质兼美、富有文化涵和时代精神。面对这些阅读精品,教师不免产生难以割舍的感觉,教学环节精雕细琢,字词句段面面俱到,宝贵的教学时间在师生的一问一答中白白浪费。 2. 略读课文泛读化。目前,不少教师曲解了课标对略读课文的要求,在教学策略上把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完全对立起来,不敢引导学生有选择、有重点地精读品读,其结果是教师对阅读方法和技能的指导蜻蜒点水,学生对阅读的容不求甚解,从而出现了“教而不教,读而未读”的低效结果。 3. 略读课文自读化。“信马由缰,开放无度”这是眼下略读课文教学的又一尴尬现状。课堂上教师退让一边,一言不发,任由学生信马由缰地自读。表

浅谈小学语文中年级略读课文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中年级略读课文教学的策略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推进,语文教材的编写也随之焕发了青春:以前不多出现的略读课文变多了;以前只出现在单元末尾的略读课文出现在中间甚至前头了;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略读课文11篇,略读课文的篇数已约占全册课文的三分之一以上。但是,占如此大比重的略读课文教学并没有受到广泛的关注,关于这方面的教学设计与研究也是微乎其微。作为一线教师来说,我们不能“摸着石头过河”,更不能“没有石头也去过河”。那么,略读课文的教学到底该何去何从呢? 一、流行现象——远近高低各不同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于略读课文的要求非常简单:“略读课文重在略读方法的指导,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我们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它的特点,因此纵观我们的略读课文教学,存在着以下几种现象。 现象一:置之法度外、任其自在流。 有的老师将“略读”理解为“简单地读”,略知大意即可,走马观花就行。如,有的老师在教《雅鲁藏布大峡谷》时,任由学生自己去读,不安排理解里面的“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也不思考“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的美誉究竟指什么。只是在最后带领学生再读一遍“资料袋”就草草了事,教与不教从表面上看不出任何痕迹。 现象二:春风未拂面、蜻蜓点水来。 人教版实验教材参考用书中指出:略读课文要“粗知课文大意”。于是有的老师就任由学生天马行空,方法上则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课堂上,让学生随随便便读几次,任由他们天花乱坠地交流,而自己却退让一边,不加指导,不予总结、反思。表面上看,课堂似乎成了学生的天下,教学也似乎更加民主与开放,似乎体现了略读课文的教学特色。其实学生只把读书停留在初读阶段,读到的东西也如过眼云烟,春风未拂面,蜻蜓略点水。 现象三:难以割舍之、精雕仔细磨。 人教版实验教材中的略读课文无论从内容,还是语言上看,每篇都文质兼美,深受学生的喜欢,作为教师的我们也难以割舍。于是略读课变成了精读课。如,一位老师在《幸福是什么》一课中,从歌曲《如果你要幸福你就拍拍手》开始,接着是词句品析、朗读感悟、积累运用、人文熏陶,最后以“我的幸福观”小练笔收尾,面面俱到,精雕细琢,整整两个半课时才结束,将略读课上成了精读课。 二、冷静思考———纸上得来终觉浅

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

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 首先,略读课文这个主题分三个板块推进。略读课文的教学定位,我们可以关注以下三点: 这张表,意味着我们在不断强调一个观点,教学需要有整体意识,所谓“纲举目张”,就是这个意思,透过这张表,我们就能俯视统编教材“双线组元”“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编排特点。可以清晰地看到教材的每一个部分都紧扣“语文要素”而展开, 这样的“双线编排”体现了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这也是统编教材优于苏教版教材的地方。 我们再来看看编者意图:统编版教材从三年级起就安排了略读课文,建构了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课型结构。那么基于统编教材理念下的略读课文的教学,它该有怎样的价值追求呢? 略读课文占全部课文的26.6%。可见在统编教材中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编排略读课文的意图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训练、巩固学生迁移内化阅读技巧的能力. 那么略读是一种怎样的读呢 略读课文到底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这些都是我们值得思考的内容,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傅主任认为“守正”之路是启动学生的自我阅读的内驱力。叶圣陶先生也有这么一段话,大家看看这样的教学价值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迁移内化。这样的迁移内化就是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及技巧迁移内化到略读课文的学习中。比如,四上第四单元:人文主题:神话故事:神话,

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阅读要素: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写作要素: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想象”将贯穿始终,从而将“发挥自己的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捡来五中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成为自主学习的主要拐杖。 当然它还有拓展延伸的教学价值,比如 拓展单元内容拓展主题情感拓展阅读方法。 我们来回顾总结一下“略读课文”的教学定位关注三点: 第二个板块:略读课文的教学原则,它首先是基于整体,把准目标略读课文教学,要树立整体意识,既要关注单篇课文的整体教学设计,更要融略读课文于单元整体教学之中,让单篇略读课文成为单元整体教学思想下的一条线,贯穿学生阅读学习的始终,指引学生阅读实践的方向。 第二点突出重点,学会取舍。略读课文的教学,需要的是有的放矢的教、适时的导。只有在学生疑难处或者文本含义深刻处精教,才能导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逐步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第三点习得方法,指向运用。略读课文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使用从精读课文中习得的方法,要从一篇文章的自主阅读引出一类文章的自主阅读,从一篇文章的阅读引向整本书的自主阅读,第三个板块: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 第一点:紧扣“导读提示”,我们都知道统“导读提示”非常之

浅谈实训课的教学方法

浅谈实训课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手段,对于教学的成败乃至学生在学校的健康成长都起着重大的作用.特别是作为实践性极强的汽修实训课,更要始终强调学生的主动地位,在实训过程中,更要讲究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教师的作用就是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让学生独立动手,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两年来,我作为一个实训教师,在教务处的严格要求和指导下,通过数以千计的实训课教学,不断地从理论上探索和在实践中摸索,同时汲取同事的经验和学生的学习感受,总结出了较为适合汽修实训课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愿与同行们共享和交流。 1、思路式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应用已学的理论知识并结合相关的实训知识,分析汽车故障和解决故障。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抓住问题的核心,分析故障出现的本质原因。 2、提问式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根据本实训课的特点,从学生所需掌握的背景知识和理论知识着手,通过提问和交流,适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学习。提问时要注意问题的巧妙性和意义性,用什么样的方式提问能激发学生思维,并通过提问让学生得到启发。例如讲充电系统三线判别课总结时可这样提问:为什么试灯法和刮火法一步能判断出来,而万用表法需两步?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3、启发式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测分析,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从学生所需掌握的背景知识和理论知识着手,通过调整授课内容次序,变换实践项目,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透过现象分析得出本质的规律。例如启动系统中,四线判别课可换成加装四柱继电器课,或者换成直接启动改间接启动,这样从项目本身来说,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小结式教学方法:当学生完成实训内容后,及时帮助学生总结,找出所存在的学习问题,然后分析问题原因,要让学生带着疑惑来,而不能让学生带着遗憾而归。通过小结总结经验,完成知识和技能的互相转化,逐步完善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 汽车电工实训课里,有人认为汽车电器故障实训课是最难讲的,但我并不这么认为。说难讲,是因为故障原因多学生不好掌握;说好讲,是因为只要帮助学生抓住规律,理清思路,顺藤摸瓜,各个击破,再难也就容易了。在实训课中,我是这么做的:把汽车电器故障归纳为二个故障:一是电器元件本身机械故障,二是电路故障。而电路故障又可总结为三点:开路,短路,搭铁。遵循这一规律,首先按照思路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先分析故障现象,然后以提问及讨论的形式引导,提示学生去思考,发现在实训操作过程中可能要注意的关键因素和实训操作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判断发电机发电不发电,一定要看皮带轮是否有无吸力,直接启动无反应,看磁力开关是否有吸合声等来确定是机械故障还是电路故障。只要知其病,就能把其脉;机械故障好办,一个字:换。而电路故障需要逐一去排查。让学生分清主次,

例谈小学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例谈小学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长久以来,略读课文在语文教学中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它是课文中的组成部分,不教不行;另一方面,正因为它是“略读”课文,因此,在教学中往往被大多教师所忽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轻描淡写,一读而过,学生对课文也没留下多大印象。长此以往,限制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对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略读课文教学,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使略读课文教学达到它应有的目标。以下是我在略读课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和采取的策略。 策略一:紧抓提示,凸显重点 我们知道略读课文一般只有一课时,在这短短的一课时中,教师快速有效地抓准略读课文的教学重点,使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形成一个系统,形成教学合力,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冶情操的功能。如何抓?从哪里抓?每篇略读课文前的导语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人教版实验教材在每一课略读课文前都有一段承上启下的提示语,如五年级下册册《丝绸之路》的提示语是这样写的: 祖国的西部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灿烂的历史文化。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其中光辉的一页。读读下面这篇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有条件的还可以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和同学交流。 这段提示语优美生动,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延续了本组课文的主题,又明确提出了这篇课文的阅读要求。我们可以把这段提示语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这是要求我们在教学初始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文中介绍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 二、搜集有关丝绸这路的故事和同学交流。 这点则是要求我们在学完课文的同时,能够引导学生课后去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增进与同学间的合作。 像这样,对提示语进行二次解读,既有助于我们教师找准重点,又能及时有效地展开略读课文的教学。 策略二:注重预习,培养自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语:“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内容摘要】新课标提出略读要求,教育者开始重视略读课文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略读教学应该就是以运用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为主要任务的教学。我结合自己教学实际谈谈略读课文教学策略: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自读的时间;抓住“阅读提示”,简化教学环节;巧用自读卡,提高略读课文教学有效性;延伸学习过程,拓宽文本视野。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发挥略读课文的独特功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实验教材,将课文分为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选读课文三类。略读课文在语文课程中所占的比重随着学段而增大 ,但目前的略读课文教学主要存在着两种倾向:一就是把略读课文上成一课时的精读课文;二就是把略读课文当成自读课文。略读教学应该就是以运用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为主要任务的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认为略读课文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教学策略: 一、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自读的时间 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就是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发挥略读课文的巩固迁移功能,教师应在课堂上大胆放手,留够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自读时间,有充分的实践机会。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英雄雨来》就是一篇篇幅长、故事性较强的略读课文,它的目的就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粗知文章大意,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与运用“抓住人物神态、动作与语言来感悟人物形象”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并不难,我们“不必精雕细琢,不必理解全部字词句,应该放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在教学时只安排一课时,处理得比较成功:我在谈话导入揭题后,让学生读书三分钟,检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与一些词语的理解;然后提出问题“文章写了雨来的哪几件事?”引导学生再次初读,给学生留足五分钟,放手让学生概括。学生巩固迁移了在《夜莺的歌声》中学会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很快捕捉信息,概括小标题,概括能力与略读能力得以培养;第三次教师留足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迁移巩固“抓住人物言行,感悟人物形象”的阅读方法,自主感悟雨来的英雄形象,而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使学生对人物有更深的认识。这样一堂课四十分钟就有十八分钟让学生自读,学生在一次次充分的阅读中,运用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二、抓住“阅读提示”,简化教学环节 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展开教学。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阅读重难点,提高学习实效;又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简约,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面面俱到,教学环节的繁琐复杂,使整个教学结构粗线条化。 如课文《卡罗纳》【四(上)下同】前面就有这样一段“阅读提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